封建制大家庭

2024-10-28

封建制大家庭(精选7篇)

封建制大家庭 篇1

刑院生(1927—2007)是当代陇中女作家,学名陶稚庵。 其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叛女》与之后出版的《女伶》、《伶仃》 并称为“动荡三部曲”。

《叛女》以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及“九﹒一八”事变为背景,描写清末两江总督之女润格的曲折经历。由于女性身份,润格虽出身富贵却无自由。婚后,丈夫的吃喝嫖赌和婆婆的阴险毒辣,令她奋起反抗 :偷偷放走婆婆预谋卖掉的姑娘路拾遗和被囚禁十年的“疯女”秋菊,后逃回娘家,却意外得知自己的离奇身世——自己原是托方强奸了逃荒女白颖所生,却被托方夫人杀母夺婴。悲愤之下,她离家出走,卖艺为生,后与革命者江放结为连理,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叛女》不仅写了润格在封建家庭生活中的辛酸史和反抗史,还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家庭女性的形象。 作为封建男权统治下的“他者”,她们同是封建男权统治下的被压迫者,但因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命运也各不相同。

一、男女有别,生来不同

封建礼教首重男女之别,而男女有别的实质在于男尊女卑,故而男女从一出生就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诗经上说 :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如此待遇就是要使女性 “明其卑弱,主下人也……明其习劳,主执勤也。”(班昭《女诫·卑弱第一》)这便是明目张胆地宣扬对女性的歧视。即便是达官显贵人家的女儿,也不能幸免,托府与奎府两家小姐的经历就是她们命运的真实写照。

(一)润格——幸运的私生女

润格本是逃荒女白颖所生私生女,在被托方夫人用杀母夺婴的卑鄙手段据为己有之后,成了名正言顺的托家大小姐,其地位和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家里没有子嗣, 润格从小被当做男孩养,颇受优待,托方更是万里迢迢发来电报,为女儿取名。她得益于“假少爷”的身份与父亲的宠爱,个性得到较为自由的发展,女性身份又使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这种特殊而又充满矛盾的经历使她自幼充满了叛逆思想,形成了相对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陶喆——不幸的遗腹女

陶喆是托府艳容姨奶奶所生的遗腹女。在旗人府上,姨奶奶的地位最为卑微,更是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得宠时遭嫉妒,失欢时鸡犬不如,甚至在晚辈当中也没有她的座位。 托方被杀,使得尚在母腹之中的陶喆早早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一出世便成了托府最受歧视的孩子,托方夫人更是处处为难她们母女,为了钱财,托方夫人将其许配给了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脾气火爆的太监。

(三)男女有别——性别决定待遇

同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因性别不同,待遇就有了天壤之别。润格的儿子出生,奎老太太喜笑颜开,百般宠爱,视他为“传宗接代的宝贝”,“一子两不绝的娇子”,按奎老爷生前的交代,用“三纲五常”的“纲”为孙子命名。孙女出生时,秋菊和拾遗跑了,奎老太太与窑子里的老鸨讲妥的买卖成了泡影,便迁怒于这个无辜的婴儿,咒骂她,恨她,甚至拒绝给孙女起名。润格出走后,奎老太太更是不给孙女好脸色,骂她“野性难收,跟她那狐狸精的妈不差分毫!一个丫头家的,成不了大气,候权当是条狗拉扯着吧。”[1]孙子出麻疹,奎老太太请了中医又请西医,忙个不亦乐乎 ;而孙女出了麻疹,发着高烧,不但自己不闻不问,还不许高妈照顾, 可怜的黑妞无人照管,在父亲的花烛之夜死去。

二、婚姻之名,为奴之实

受男尊女卑的古老传统的影响、统治者的鼓吹宣传及女子理论的教导,导致以夫妻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婚姻生活中, 妇女受到男性权威压迫,各种权利被剥夺,人格尊严遭到无情的践踏。古籍之中有很多关于家庭中妇女地位的论述 :“妇人,伏于人也。”(《礼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

润格的丈夫奎啸龙颇得封建礼教之“真传”,训导妻子 “‘女为悦己者容’,缠足拔眉毛,扎耳朵眼儿,戴耳环,擦胭脂抹粉打扮得千娇百媚。男人要是不领情,岂不辜负了女子的一片苦心?妻子要得到丈夫的爱怜,不但要娇媚动人, 还要温柔贤惠。”[2]奎老太太说得更直接 :“媳妇如同身上衣, 一件一件敞开挑,哪件合身就要哪件……”[3]这一番话赤裸裸地表明了封建宗法婚姻关系中夫权的绝对威严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男性将女性贬低为自己的私有物品,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女性。

做媳妇的媳妇还要尽心竭力伺候婆婆,“只要奎老太太轻轻咳一声,侍立在门外的润格就会马上进来,拿衣服给自己披上,再递上一袋水烟。等婆婆抽完一袋烟,再打洗脸水、 沏茶。虽然有老妈子,也得润格亲自伺候婆婆。几年来,奎老太太一直是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地享受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例行伺候。”[4]在奎老太太看来,媳妇不是“自己手里的面团儿,也应当是只小绵羊”[5],理当逆来顺受,不能有半点不是,否则不但自己辱骂殴打,还撒泼放刁,用所谓“孝心”怂恿儿子殴打媳妇。可见,封建家庭中的媳妇其实是有一定身份的高级女奴。

三、结语

邢院生的小说有多层次的主题,《叛女》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女性主义意识与生态、民族等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作品对封建家庭中女性的遭遇与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封建婚姻、夫权对女性身心的束缚和压迫之残忍,让人感慨不已。男性权力话语对整个民族的影响之根深蒂固,即便是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也很难消除,有些余毒甚至残留至今。作品让我们再次审视女性在家庭、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与权力,让我们再次关注女性身份重建这个值得人类长期关注的话题。

封建制大家庭 篇2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梁妍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亚洲封建国家日本和阿拉伯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仿效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奋起改革,实行了大化改新。西亚的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走向文明社会,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远古人类历经艰难曲折,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搏击中渐进化为现代人,早期人类文明诞生。在本课授课之前,让学生先了解世界古代史相关的大事或重要人物。如“孝德天皇645年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646年颁布仿效中国隋唐制度的改新诏书,宣布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新冠位制,设八省百官等。”“穆罕默德为阿拉伯的统一和伊斯兰教迅速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穆罕默德生前,阿位伯半岛已大体统一。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集宗教、军事、政治大权于一身,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首领。”以上内容作为理解课本的背景知识讲授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古时期步入封建社会的历程。

三、教学目标

 课标要求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即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教师对改革内容里难理解之处加以补充说明,如什么是天皇制即: 天皇制是日本皇帝的称号,以天皇为首组成专制统治机构,统治国家。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由教师讲述:7世纪,穆罕默德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和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并在麦地那建立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到麦加城下,麦加贵族妥协,承认他是政治和宗教领袖。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掌握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具备一定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讲授完本课内容后,组织学生讨论,从孝德天皇改革及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艰辛历程中可能得到哪些启示。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标志,领会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社会。大化改新后,日本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佛教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后,发展很快;日本积极汲取中国文化,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很受欢迎。

2.通过学习穆罕默德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作用,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2.难点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解决方法

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改新的内容包括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开始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7世纪,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和先知,号召人们都信仰真主,创立了伊斯兰教。由于贵族反对一神教,迫害伊兰教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并在麦地那建立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到麦加城下,麦加贵族妥协,承认他是政治和宗教领袖。

3.大化改新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因为大化改新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所以通过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4.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神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了重要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地处亚洲东部的岛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那么,古代的日本是个什么样子呢?古代日本是怎样统一的?

(二)讲授新课 1.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背景

资源:日本地图、大和民族图片。

提示: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此时日本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当时,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非常先进。

(2)大化改新内容

提示: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教师可提问大化改新有哪些方面是向中国隋唐学习的?如: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习俗、建筑艺术等。

(3)“大化改新”的作用 资源:日本文化受中国影响图片。

教师总结孝德天皇效法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其历史意义正如课文所概括的一句话一样,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从日本的这段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源:阿拉伯半岛地图。

提示:介绍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国际地位。

教师补充: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位于亚洲西南部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于畜牧业,少数有绿洲的地方适于农业,在6至7世纪时,半岛处于氏族公社的解体过程中,阿拉伯不同阶级的人们从不同的愿望出发,都要求尽快实现统一。在这种前提下,一神教的产生,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2)伊斯兰教产生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学生看书整理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立者、教义。教师引导:伊斯兰教是怎样促进阿拉伯统一的?

学生回答:①一神教有利于团结各部落的阿拉伯人②政教合一的政权力量强大。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对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进行整理,列出提纲 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教师提问:伊斯兰教的作用是什么?

生答: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三)巩固练习见本课随堂练习。

六、参考资料

1.大和统一日本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一二世纪时,日本列岛上有100多个小国,到曹魏时,同中国通使交往的有30个国,其中最大的是卑弥呼女王统治的邪马台国。那时邪马台国已出现“大人”(贵族)“下户”(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分化,国家机器也初具规模。女王拥有上千名奴隶,附属20几个部落,并从中国魏皇帝得到“亲魏倭王”的封号。奴隶主国家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奴隶。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另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今奈良县)。这个地方,在2世纪以后,成为中国文化输入本州的门户,亚洲大陆移民也不断移来,促进了当地生产发展。4世纪前半期统一了北九州和部分本州。5世纪大体统一日本。《宋书》卷九十七记载顺帝升明二年(478)倭武王遣使向宋帝(刘宋)上表,写道:“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这说明大和的统一情况。

2.6~7世纪的阿拉伯社会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气候炎热,雨量稀少,土地适合畜牧,不宜农耕。除绿洲上的居民从事农业外,大部分的阿拉伯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称为贝杜因人(意思是沙漠居民)。为了争夺水草,部落间常发生残酷的战争;“血亲复仇”的习俗盛行。半岛西南部的也门地区,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有林园之美,被称为“阿拉伯半岛的皇冠”。5~6世纪时,阿拉伯人还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六七世纪之交,原始公社制开始解体。氏族贵族占有肥沃的绿洲和草地,拥有很多的奴隶和牲畜,并剥削牧民和农民。半岛西部又是古代东西方重要的商业要道。印度的香料,中国的丝绸,由阿拉伯人从这条商路运到叙利亚、埃及一带,然后转运到拜占廷帝国。在这个地区有两个最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麦加靠近红海,是南北交通中心。麦加城的居民大都属于古莱氏部落。城内有一座克尔伯(意思为立方体)神庙,里面有一块黑色陨石和几百个偶像,被古莱氏人视为神物。部落的贵族享有守护古庙、征收麦加市集税和管理麦加水源的特权。另外,他们还经营商业、贩卖奴隶,成为有势力的商业贵族。一般的氏族成员被迫依附于贵族,甚至沦为奴隶,阶级分化十分剧烈。这时的外部条件也加剧阿拉伯社会矛盾的发展。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社会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总之,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社会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阿拉伯贵族为了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抵御外族的侵扰,保护商路,发展商业经济,并进一步掠夺新的土地,迫切要求统一各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种新的一神教──伊斯兰教。

3.《古兰经》简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

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中世纪伊斯兰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说它有55种名称,其中常以“克塔布”(书、读本)“启示”“迪克尔”(赞念)“真理”“光”“智慧”等来称呼。

《古兰经》是阿拉伯语文中首先加以记载的典籍,换言之,在《古兰经》之前,阿拉伯人并没有什么书籍,故研究阿拉伯文学史的人,必须研究《古兰经》,因为公历第六世纪和第七世纪初期,阿拉伯人的理性生活和文艺生活,都表现在《古兰经》里;在那个时期中,典雅的文章、各种的旨趣和文体,都是以《古兰经》为先导的。《古兰经》独具一种新奇美妙的文体,既不是依照韵律的,又不是以若干押韵的短节来表达一个意义的,也不是没有节奏和韵脚的散文。《古兰经》每章分为若干节,每节能表达一个独立的意义,各节互相衔接;每节终了,刚好是读者在气势上和情感上需要停顿之处。阿拉伯人是以诗歌和词章著名于世的,他们听了《古兰经》,觉得非常美妙,同时,也觉得非常新奇,因为他们所认识的各种文体中没有这样的一种文体,所以他们不得不说:《古兰经》是诗歌,或是咒语,或是卜辞。这三种东西,在当日是最能迷惑人的,他们这样说,足证《古兰经》在他们心中曾起了强有力的作用。

《古兰经》是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典籍,其文体是一种非常绝妙的韵体文,具有独特优美的风格。

4.麦加朝觐

“朝觐”是伊斯兰教为信徒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经济和有体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负有朝拜麦加的宗教义务。所有穆斯林,无论是男是女,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麦加朝觐一次。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吃饭、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朝觐者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成年人。第二,朝觐者必须身体健康,有能力履行朝觐的各项功课。第三,妇女非丈夫和直系血亲陪同不能朝觐。第四,因路途危险无法保证人身和财物安全者可以免去朝觐义务。第五,不欠外债,清算了所有经济纠纷并为家人留下足够生活费用者可以朝觐。

5.日本部民制的兴废

4世纪末,日本统治集团拥有众多的半自由民。大贵族按其分工编成部,如大伴氏统率韧负部,其部民负弓矢,作为警卫;忌部氏掌管祭祀,统率忌部部民;土师氏提供陶制品,统率土师部部民。地方上,海部提供水产,山部提供山林名产。5世纪~6世纪上半叶,宫廷内设有马饲部、锻冶部、弓削部等。部民组织

一般由低级氏族贵族统率,称为伴造。部民阶级成分复杂,一般多属半自由民,有的近似于奴隶。大化革新时,废止部民制,但宫廷和政府仍留部分手工业户作为品部或杂户置于主管官署之下。

《世界通史──上古时期》,主编:纪江红,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

七、视野拓展

1.征服麦加

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年),创立了信仰神的伊斯兰教。630年,穆罕默德对麦加发动进攻,分兵两路同时向麦加进军,很快进入了麦加城。黑石成了伊斯兰教崇拜的圣物。克尔白古庙成为穆斯林朝圣和礼拜的场所。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穆罕默德用了大约20年时间,使穆斯林形成统一民族,以麦加为首都,建起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

《世界通史──上古时期》,主编:纪江红,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

2.先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于570年生于麦加,年幼时失去双亲,随商队从事贸易,610年得到了神秘的体验。他的面前出现了大天使“加布里埃尔”,命他布教,成为惟一的全能真神“安拉”的使徒。但感受到穆罕默德威胁的麦加当权者,于622年放逐了他。他被迫逃到埃塞俄比亚。成为这里的统治者的穆罕默德,得到了阿拉伯半岛各部族统治者的支持,于630年返回了麦加。两年后,他死于麦加。

《世界通史──上古时期》,主编:纪江红,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

3.伊斯兰教的兴起

“伊斯兰”一词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安拉的旨意。穆罕默德为自己所创立的宗教取名“伊斯兰”。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信仰安拉,信仰经典《古兰经》,信先知,信后世。伊斯兰教还为信徒规定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即“五功”:一为念功,表白自己信仰安拉,信仰先知;二为拜功,按规定举行礼拜仪式;三为斋功,在斋月(教历9月)斋戒一个月;四为天课,按规定缴纳宗教课税;五为朝觐,一生中至少到麦加朝觐一次。穆罕默德死后(632年),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多种教派。

“封建”原本不封建 篇3

其实,这恰恰是让“封建”背了一个大黑锅。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左传》是我国古代比较早见到“封建”这个词的著作,其中说“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就是说,给亲戚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成为护卫周天子的藩篱屏障。所以,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给“封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国王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的子弟和姻戚叫做‘封建’,封是分划土地,建是建立国家。”

这种“封建”的做法,到了秦朝建立后,基本上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此后,权力向中央集中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惯例,皇室子弟即使被分封为诸侯王,通常也只是标示“食几万户”等的采邑,简单说来就是享有这么多地方的收入而不真正占有土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专制”和“封建”根本就是一对冤家。而惯常称开创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秦始皇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還不如称他为反“封建”的“斗士”更合乎实际。

那么,原本不封建的“封建”,怎么莫名其妙就背上了封建的“黑锅”呢?

近现代中国开始使用“封建”这个词,和不少词汇一样,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日本的转译。近代日本学者以“封建”翻译英文词汇feudalism,意指西欧中世纪的城堡领主制。清末民初,国人通过日本间接接触部分西方文化,由于日本的文字许多是照抄自汉字,学者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即开始在兼容古义和西义的意义上使用“封建”一词。

但随后,新文化的主将陈独秀开始在文章中将“封建时代”和“君主专制时代”看作同义短语,并在这个意义上陆续出现“封建制度”“封建时代”等表述。

而对“封建”的这种“误用”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当来自于毛泽东写于1940年的重要文章《新民主主义论》:“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经济之反映的,则是封建的文化。”此后,各种表述开始向这种用法集中。“封建主义”也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一起,成了“三座大山”之一。“封建”,成为我们的历史知识中不言自明的一部分。

封建制大家庭 篇4

关键词:悲剧成因,家庭结构,性格,封建家长制

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 既是一曲爱情的颂歌, 更是一出爱情的悲剧。至于其悲剧的主导原因, 历来众说纷纭, 如无子说、寡妇心态说、沟通技巧说等等, 不一而足。当然, 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封建家长制一说了。迄于今, 教师参考用书及各家资料仍坚持此说。但笔者反复研读, 昧昧思之, 颇觉此说无理, 今试言之。

笔者认为, 封建家长制说之所以成为主导性认识, 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气候分不开的。人们分析一个文艺作品, 总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深入挖掘”, 对《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研究亦是如此。于是带有典型意识形态色彩的封建家长制之说从此霸占了整个语文界。我们如果抛开这些思想的桎梏, 重新来考察焦刘悲剧的原因, 可能就会发现封建家长制之说大可商榷了。和先哲的研究角度不同, 笔者拟从两家的成员结构来考察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成因。

一、爸爸去哪儿了

对比两家的家庭结构, 我们会发现两家的成员构成完全相同:都没有父亲, 仅是一个寡母带一双兄妹;都没有第三代———焦刘二人结婚三年尚无子息, 刘兰芝的哥哥还是光棍一条;至于焦仲卿的妹妹, 她连“焦家有女初长成”都还说不上, 更何况她婚嫁与否、有无子息都和本案无关, 故可略去不论。

作者这样安排有没有什么奥秘呢?当然。从全诗的结构考虑, 这样可以突出主脑, 剪去枝蔓。如果焦刘二人有孩子, 首先就不知道是否还会有焦母驱赶刘兰芝的缘起, 接着又会涉及母子分离的问题, 那么比他们稍早的蔡琰别子那样的惨剧势必又会重演一次。

更主要的是, 如果双方父母均在, 那么在焦刘二人的去留离合问题上, 意见多半会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这样恐怕连故事都不存在了, 遑论主脑哉!当然, 以上所说还不是本文的重点。我想声明的是:作者让双方父亲缺席, 正好体现了作者对这件事情悲剧原因的本来认识, 这是一个典型的性格悲剧, 而不是后人胡乱扣帽子弄出来的封建家长制造成的恶果。

这首诗不管是集体经营还是个人独创, 无论是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 它的创作者必然都还没有封建家长制的概念, 亦即作者不会, 也不可能去揭露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不管诗歌所写是否真有其事, 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肯定是对焦母蛮横泼野的愤恨, 是对焦仲卿懦弱退让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不管你说“形象大于思想”也好, 还是“作者未必然, 读者未必不然”也罢, 无中生有、随意曲解总不是一个正确的鉴赏方法。

二、完全相同的身份, 截然不同的作为

再将两家地位相当的人员逐一对比, 我们就更容易发现封建家长制之说的可疑了。

首先对比一下两位母亲。焦母性格鲜明———强悍蛮横, 唯我独尊。焦仲卿为妻子求情时, 这位母亲明确告诉他:“吾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下令:“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儿子一旦半是威胁半是实情地告诉她:“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取!”老太婆“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 会不相从许!”刘兰芝临别时“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 看来她与媳妇已经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了。在她的强势逼迫下, 一对恩爱夫妻终于劳燕分飞最终双双殒命了。如果说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家长制的威风, 这威风还真是威力巨大。

可奇怪的是, 同样是一家之主的刘母, 在女儿婚姻大事上却表现得那样的首鼠两端, 无可奈何。她明明是理解自己女儿的。被遣回家的刘兰芝告诉她“儿实无罪过”, 她只是“大悲摧”, 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女儿, 因为她清楚自己是怎样教育女儿的:“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她又明明是支持自己的女儿的。刘兰芝表示自己与丈夫焦仲卿已立下盟誓, 不愿另栖高枝, 她便一再帮女儿推掉显贵人家的求婚:“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女子先有誓, 老姥岂敢言!”令人惊讶的是, 一俟“性行暴如雷”的儿子“怅然心中烦”, 女儿被迫允婚之后, 她竟然无只言片语表示声援, 却反而帮着催促女儿再婚。或许也有替女儿打算的意思, 赖在娘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但她的转变都是在儿子表态之后, 就不能不说明她在刘家的实际地位了。她既然是理解并支持女儿的, 为什么又不能像焦母那样“槌床便大怒”, 耍一耍封建家长的威风, 压制一下儿子的嚣张气焰呢?难道封建家长制只在焦家扎根、开花、结果, 同样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刘家竟然没有濡染过, 以致刘母根本不知道世间居然还有“封建家长制”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须知刘家也绝非“引车卖浆者流”, 从刘兰芝所受的教育便可知晓。总之, 封建家长制只在焦家威风八面, 在刘家却又哑然失“效”。这只能说明, 家长制之说, 纯属无稽之谈, 两位母亲的不同性格才决定了他们在儿女婚姻问题上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蛮横固执的焦母强力拆散一对恩爱夫妻, 而驯良、缺乏魄力的刘母只能“顺势而为”。

应该明确, 封建家长理当专指男性, 因为在封建社会里, 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其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才有资格决定家里的一切。至于母亲, 只能跟着丈夫狐假虎威, 一旦丈夫先行弃世, 则其家长的影响力就看儿子的品性而定了。如果儿子性格懦弱或恪守孝道, 则其家长的威风还可以继续耍耍;倘若儿子生性强悍或是对她阳奉阴违, 母亲多半就只好“夫死从子”了。这在《红楼梦》里就有很好的证明。贾政就是一个恪守孝道的正人君子, 她对贾母从来不敢有半点违逆, 纵要申辩也是小心翼翼陪尽笑脸。可是他的哥哥———荣国府的嫡长子, 对贾母并不言听计从, 甚至涉及到孙女迎春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贾母也干预不了, 致使“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最后受尽折磨而亡。

《孔雀东南飞》之所以让双方父亲早早消亡, 就是要避免他们以家长的身份掺和进来, 使得一个更有普遍意义的深刻命题变成无聊的政治说教。

我们再对比一下两家的儿子的作为。先说悲剧主角之一的焦仲卿。他和刘兰芝伉俪相得, 情深意笃, 听说母亲要赶走妻子, 他也能够去和母亲理论一番。但面对母亲的槌床大怒和厉声呵斥, 就只能“默无声”了, 继之无奈地遣返了自己的妻子。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使的是缓兵之计, 意欲暂避矛盾以图将来。兰芝许婚“太守家”, 自己和刘兰芝破镜重圆的希望破灭之后, 他没有再次和母亲斗争, 而是打定了与刘兰芝一起殉情的主意, 用逃避的办法来作无谓的反抗。他完全被母亲的威势给震住了, 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办法和母亲斗争, 最终活活葬送了自己的婚姻。反观刘兰芝的哥哥, “性行暴如雷”, 一旦妹妹的决定不合自己心意, 便“怅然心中烦”, 对妹妹横加指责:“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他的这个态度直接扭转了母亲的态度!通过对比, 我们不禁再次疑窦丛生:难道只有焦仲卿清楚封建家长制的威力, 故而对母亲只能唯唯诺诺吗?难道在刘家只有刘兰芝受过文明的滋养, 哥哥就没接受礼法教化吗?他不知道遵从家长制?这些显然是不可能的。焦仲卿本“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固然受的教育比较多, 但如果只有妹妹接受全面培训, 哥哥却是一个大老粗, 则是荒诞不经的。因为在古代, 儿子是一家未来的“希望工程”, 而女儿倒是替别人培养的, 哪有女儿接受了优质教育, 儿子反而被放任自流沦落为村野莽夫的道理!因此说, 不是刘家哥哥不懂得遵从“封建家长”, 而是作者根本就没有想到“揭露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这么“深刻”的命题上去。结论是, 焦仲卿和刘家哥哥的作为, 纯粹是性格使然———一个钟情而懦弱, 一个暴躁而势利。

最后简单谈谈刘兰芝。这是一个性格刚强而自尊自爱的女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她决不委曲求全。无论婆家还是娘家, 不受欢迎了便毅然离去。按照现在的处世哲学来评判, 也许她的情商确实低下。但如此精神独立、自尊自爱的女性, 不应得到我们的赞赏吗?为什么还要去苛责她呢?回到本题, 如果非要刘兰芝为自己的悲剧负责, 那也只好说她“太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了。不过这仍然和封建家长制关系不大———她自己并不甘心做家长 (婆婆) 的奴才, 而哥哥也不是家长。

三、礼法耍威风是需要条件的

封建家长制一说之不成立, 还可以从这种理论本身发生效力的条件来考察。我们知道, 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 都是在中央力量强大的时候才得以推行和强化;每到中央力不能及之际, 则会礼乐崩坏, 纲常瓦解。春秋战国及以后的每个朝代末季莫不斯然。如春秋时期, 仅为一个诸侯国的大夫的季氏可以越礼“八佾舞于庭”, 与焦刘同时的袁术也敢“刻玺于北方” (曹操《蒿里行》) , 过一把皇帝瘾了。既如此, 礼教之类为什么就不可能为焦刘两家动摇一下呢?

其次, 礼教能够作用于人, 大多是外部干预和本人认同的结果。譬如祥林嫂, 固然周围的人都拿了礼教来戕害她, 但如果她自己并不相信贞洁、地狱之类, 也许还可以另寻他路。从人物的行状来看, 焦刘二人并非恪守礼法之属。因为他们尚未做到“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礼记·内则》) , 而是勇敢地申辩、争取。而且《孝经·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他们最后双双殒命, 岂止“毁伤”也哉!至于对焦母的服从, 那是基于起码的人伦———孝道。倘若笔者此说尚可, 那么再给这个爱情故事贴上封建家长制的标签, 是不是就显得牵强附会了呢?

《孔雀东南飞》所要展示给世人的, 是一出具有普适意义的性格悲剧, 而不是政治家们分析出来的“礼教杀人”。至于蛮横狂野的焦母为什么要粗暴、固执地制造这出人间悲剧, 我想原因就八个字———夺子之恨, 权利之争。犹如后来现实版的陆游母亲一样。前人已有论及, 兹不赘述。评述其余各家高见, 则俟异日。

封建”的姥姥作文 篇5

我的姥姥出生在30年代,都快80岁的人了,可是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浑身上下都弥漫着健康的气息,

封建”的姥姥作文

。姥姥有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爱说“封建”的傻话。

有一次,我和姥姥在看电视,一群泳装模特走上台,姥姥指着她们说:“这是谁家的闺女?穿这么点,也不害羞,也不怕别人笑话!”我哈哈大笑:“怎么害羞呢?这是追求艺术。”姥姥冲着我说:“你长大了可不能追求这里的什么术,不能穿这样露的衣裳!”我回答姥姥:“姥姥你放心吧,那叫艺术。”

去年暑假,表姐穿着条时尚的短腰牛仔裤和长款t恤衫。为了不让姥姥发现,她就时不时地拽拽上衣,

小学生作文大全

可是,在帮姥姥干活的时候,腰部还是被姥姥发现了。姥姥大发雷霆:“你这个小熊妮子!怎么穿没腰的裤子?怎么能跟电视上的人学呢?是不是人家没做好你就拿回来了?”姐姐狡辩道:“现在流行短腰牛仔裤,人家女孩子都穿!”姥姥听了,更加生气:“别人流行是别人的事,咱不流行!”姥姥又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我们都听够了,都啥年代了呀。”我和姐姐说姥姥,“你那封建的思想啥时候能改呢?”

晚上,我们和姥姥一起散步,正好有一对年轻的小情侣搂着腰。这下又被姥姥看见了,姥姥自言自语的说:“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像话!在大街上搂搂抱抱的,多丢人呀!你们在家愿干啥就干啥,别叫人看见呀!我真是老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封建制大家庭 篇6

很明显,欧洲中心论是阻碍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许是最难克服的因素。但在困难重重的局面下,全世界的历史学者并未放弃努力,也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其中马克垚先生对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篇幅所限,本文将集中讨论《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以下简称“《形态研究》”)在世界封建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意义。首先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形态研究》出版于1985年,我们必须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讨论;第二,承接第一个原则,马先生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治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开创性意义。

上文已经提及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发展的危害,具体言之,目前历史研究的话语体系充斥着以欧洲(主要是西欧)为模板总结出的概念、规律、分期体系等,如果直接用来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就有可能造成概念与史料不符的混乱局面,“封建”概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何为“封建”?以中国和西欧为例,中文的“封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商颂·殷武》中:“命于下国,封建阙福”;随后出现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简而言之,就是指中国发源于商周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而英文的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封建主义(feudalism)等术语最早出自18、19世纪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和其他历史文献,是启蒙思想家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研究结晶。两者原本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在近代才通过翻译这一途径彼此对应了起来。1903年严复用“封建”对译“feudalism”,并将之与周代的封建制度进行比较,[3]从而将中国周代的政治制度与西欧中世纪的政治制度联系起来,造成了长期的混乱。

封建概念的不统一造成很多问题。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出于关注亚、非、拉历史的实际需要,中国史学界又兴起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大讨论,再次引发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问题。笔者窃以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这么长”这一问题的提出需要一个理论前提,即史学界需要对世界史意义上的封建基本概念达成共识。如果双方的封建概念所指不同,何以比较?简单地将苏联根据欧洲历史总结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套用到中国历史上,很容易看到,大体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的中国社会(此处采用郭沫若的观点[4]),奴隶基本不存在了,资本主义显然尚未发展,那就只能是封建社会了,从而得出中国的封建社会很长的结论。这实际是尝试用西欧的封建概念来衡量中国历史,这恐怕是不妥的,也不一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意———马克思曾明确表示,“自己有关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论断乃是从西欧历史发展道路归纳出的结论,只适用于西欧”。[5]

正是面对上述问题,马克垚先生用他的《形态研究》迈出了整合中西封建研究,从而寻找共识的开创性一步。他在《形态研究》的序言部分明确指出:20世纪60年代重又兴起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大讨论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规律做再认识,根据世界主要国家、民族的历史,综合比较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真正体现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6]

《形态研究》的视角在当时可以说是崭新的:中国人用唯物史观考察西欧封建经济形态,自然不同于西方学者(无论其是否持唯物史观),也不同于苏联学者———他们或者难免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忽视欧洲以外地区,或者因为语言限制等原因,缺乏对中国古代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都无法像马先生一样,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中西两方的资源,建立更加普适性的理论体系。

笔者以为,马先生最具开创性、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他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对西欧的封建化进程做了重新推演。

正如《形态研究》中指出并整理澄清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长期以来从法律规定、政治制度方面研究封建主义,忽视经济内容,因此他们将西欧的封建化过程大体等同于封臣制、封土制的形成和结合过程,即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查理曼帝国瓦解这400年。苏联史学家根据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封建主义的定义问题,但在探讨封建化问题时,也没能以经济基础为主要判断标准,与西方学者的结论相同。[7]

马先生克服了上述两者的不足之处,牢牢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开创性地从经济基础出发,首先将西欧封建化的开端定为二世纪末或三世纪,因为“封建经济因素在罗马帝国内部已有长足的发展,三世纪的罗马社会其主导的生产关系已可说是封建性的”。[8]第二步,马先生认为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标志着西欧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结束,西欧从此进入封建社会,因为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转变包含着经济革命与政治革命两部分,虽然三世纪时西欧的经济革命(即经济基础的转变)已经大部分完成,但政治革命(即上层建筑的变革)却等到日耳曼人到来后才完成。此处马先生成功地摆脱了盛行已久的西方标准,真正运用唯物史观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时间做出了重新界定。第三步,马先生指出,日耳曼帝国建立之后,西欧的封建化进程还在继续,因为封建经济成分需要消除前一阶段的残余成分,巩固、发展自己,使自己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针对这部分内容,马先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梳理和分析。例如,本书第一章指出,日耳曼新兴封建国家建立后,日耳曼贵族在罗马封建经济的基础上转化为封建贵族,采取了一些客观上有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分别涉及“罗马人与日耳曼人间的土地分割”和“奴隶和隶农的地位”。[9]第二章则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前封建社会的残余成分在西欧消失的时期,大致肯定“奴隶制在西欧于10—11世纪时彻底消失了。不仅从经济地位上看已不复存在奴隶,而且法律概念上也起了变化”。[10]总之,马先生对西欧封建化进程的重新推演是别开生面、有坚固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史料支持的。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都具有巨大的创新意义。

马先生注重历史实际,结合农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身份得出中古西欧农奴的概念:农奴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立小生产者,从经济地位的角度说,与其他农民并无原则不同;从法律上说,却是一个不自由人,但这种不自由已经不同于罗马法规定之奴隶的不自由,因为受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中世纪的农奴“已不是主人之物,而是主人之人。”“所以我们可以把农奴制看成是一种减轻了的奴隶制。”[11]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因此张云鹤先生说:“作者给西欧农奴下的十分完整而全面的定义就是前所未有的”[12]马先生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定性也是富于新意的。之前有不少中西学者将西方城市看作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认为城市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13]马先生则明确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称为自由城市,这是就它的法律地位而言的。”城市的确享有一些自由权利,“这确实是西欧城市的一种特殊性。但是这种特殊性是由西欧封建社会的特性决定的,是完全符合西欧社会当时的情况的。”“这种城市的独立性完全是封建性的。”马先生进而给出了几条论据:在法国,一度把得到公社权的城市也当作负有军役义务的封臣;一些城市还需向封建主纳协助金,而且其条件和封臣向封君纳协助金的条件一样;还有一些城市公社向封建主宣誓效忠。[14]马先生在这里仍然注意了实际的经济、政治情况和法律形式的结合与区分。

封建制大家庭 篇7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 处于基督教的统一下, 封建等级十分森严。骑士作为当时一种较为特殊的阶层, 在很多的文学著作中出现, 并显示出了其不同于常人的爱情观。对于该种爱情观念, 不同的学者也对其具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欧洲世俗社会的一种消遣,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具有浪漫、高尚特征的情感。而要想真正对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进行理解, 则需要将我们置于具体的诗歌以及背景中进行分析。

二、骑士爱情伦理的产生

在欧洲中世纪, 骑士文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封建阶级文学, 主要是骑士叙事诗以及抒情诗, 而叙事诗在不断的发展中又逐渐发展为骑士小说。在该类小说中, 其所描述的标准及思想为护教、忠君, 以及对爱情的积极追求, 并具有着十分丰富的冒险和行侠仗义的情结。在该类文学中, 由于其经常对护教以及忠君的信条进行积极的鼓吹, 也因此说明其正是对封建制度进行服务的文学类型。从某种程度来说, 其是文学在护教和忠君的理念下, 将存在的掠夺性活动进行积极的美化, 也可以说是对骑士生活理想化的一种表现, 而在这部分文学著作中, 对于爱情的追求以及其所表达的爱情伦理, 则更成为了当时骑士生活的一种主题。

在骑士文学的爱情理论中, 典雅爱情是其中最为明显, 也是最为主要的讴歌对象。欧洲中世纪处于混战时期,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当地的贵族家中进行训练, 使其逐渐成为一名骑士。而在其学习以及成长的过程中, 贵族家中的贵妇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则会起到一个积极的督促和教导作用, 并因此使其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对于贵妇人的依恋情结。可以说, 这种典雅爱情伦理正是西欧骑士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对于该种典雅爱情来说, 其并不是当时异教的一种秘传, 也不是文学者的华丽辞藻, 而仅仅是一种传统、纯粹的精神得到了体现。在该种文学观念的指引下, 对女性进行保护、尊重则成为了贵族范围中的一种风尚, 得到了积极的体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 对女性进行保护以及尊重可以说是对骑士品德和行为进行衡量的重要内容, 也是骑士是否具有高贵特征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对于典雅爱情而言, 其正是欧洲中世纪贵族范围内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爱情伦理, 主要表现就是骑士在对贵妇人进行追求以及崇拜的过程中, 可以牺牲一切, 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该种情境下, 贵妇人成为了文学著作中真善美的一种象征, 而爱情则成为了骑士生命以及生活中的一切。成为一名骑士, 对自己的品质进行升华, 则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目标。同时, 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女性来说, 其在结婚之后往往生活在丈夫的权威之下, 不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去追求浪漫。而从12 世纪起, 很多女性都认为在丈夫之外, 还需要找一个骑士做情人, 在作为精神层面第三者的情况下去积极追求来自精神层面的慰藉, 而这也是欧洲中世纪淑女范围的一种风尚。而在当时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下, 贵妇人同骑士间的爱情也是对自身感情以及反抗精神的一种释放。

三、世俗反抗中的爱情

在欧洲中世纪, 基督教的意识形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 森严的等级制度对人们的个性产生了禁锢作用, 而在这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骑士文学则作为一道风景线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并成为了当时特有的一项产物。作为下层的骑士以及基督教的虔诚者, 为什么其在爱情方面同世俗间有着如此强大的差异呢?可以说, 其爱情形式正是对当时封建政治婚姻的一种挑战以及反叛。根据当时观点, 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 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而结婚。在典雅爱情伦理中, 其认为对于已婚夫妇来说, 并不存在爱情, 所存在的也仅仅是一种肉欲上的关系。在此种情况下, 其积极追求一种具有文雅、浪漫, 且能够对爱情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典雅爱情中, 女性的地位至高无上, 而要想获得她们的爱, 则需要忠心以及牺牲, 正是对男女间关系的一种颠覆。

对于骑士来说, 其出身低微、地位低下, 同举止典雅的贵妇人相比, 在行为中有着鲁莽、粗野的特征, 而正是由于典雅爱情的存在, 使其能够有机会对封建制度进行积极的反抗。骑士文学中, 有很多作品正是对贵妇人同骑士间荡气回肠的爱情的一种渲染, 普罗旺斯的《破晓歌》正是其中对骑士爱情观进行讴歌的重要著作。在骑士文学中, 其对于一种“力图对婚姻进行破坏”的爱情进行了积极的赞美,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看来也具有一定腐化以及荒诞的一面, 但在这部分作品中, 所描述的也是对禁欲主义的一种积极反抗, 对当时制度的发泄以及不满, 可以说是传统宗教学说的一种反抗体现。发源自法国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如《兰斯洛特》以及《破晓歌》等正是其中的代表, 在主题中充分表现了骑士对贵妇人所具有的崇拜以及爱慕。在这部分诗集中, 对骑士对于爱的追求以及渴望进行了大胆的表现。在这部分诗歌中, 诗人往往从诗仆的角度出发, 对贵妇人的高雅特征进行歌颂, 表示愿意为了她献出自身的一切。同时, 在这部分作品中, 也对现世生活进行了积极的强调, 即表现骑士在纯真的爱情之下, 为了荣誉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 而这同当时社会所宣扬的人们需要遵守封建专制统治、安于现状的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冲突。

四、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对于骑士著作中的典雅爱情来说, 其对西方文明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对于骑士精神来说更是一种升华以及全新的塑造, 使骑士在更具有英勇特征的同时具有着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特点, 并因此获得了更大的魅力。在欧洲中世纪, 骑士为了获得贵妇人的青睐和欢心, 在生活习惯方面也有了十分积极的改变, 在战争的闲暇时间, 其开始对自身仪表的修饰具有了更高的重视。在同贵族妇女进行积极交往的过程中, 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礼貌、关怀以及谦恭。可以说, 骑士文学中对于典雅爱情的描述, 不仅对人的内在品质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也因此使骑士在外在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即表明, 对于典雅爱情进行追求的骑士, 应当是具有聪慧、卫生、英俊、仪表得体且具有一定生活情趣的形象。而为了对该种效果进行积极的改善, 使自身能够满足该种条件, 之前驰骋于战场的骑士则需要对自身以往冲动、急躁的性格进行积极的改变, 逐渐表现出成熟、耐心、稳重的特征。在此种理念的要求下, 骑士们在贵妇人面前则成为了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而这也是当时骑士社会从武士的粗鲁逐渐向着绅士身份进行转变的重要过渡, 也是当时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典雅爱情中, 贵妇人的爱情不再是恶魔, 更不是祸水, 而是能够改变骑士精神气质, 陶冶骑士心灵的内在推动力。在更早的一段时间, 作为骑士, 就应当单纯地为了荣誉以及封主而战。而在骑士文学的渲染下, 贵妇人则成为了骑士积极战斗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于贵妇人的爱慕以及追求, 则使其在战斗当中变得更加勇敢, 甚至会为了心中的贵妇人勇往直前、不惜牺牲。可以说, 爱情的力量非常强大, 不仅能够使男人变得更加疯狂, 还能够使其变得更加具有战斗力, 而文学中对于典雅爱情的描写, 则因此对当时的骑士阶层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假如你的爱引我上到九重天, 仿佛品尝天堂般的愉悦和欢乐, 我就用最纯美的爱情向你回敬……当我畅饮你诱人的芬芳与柔情, 我的世界从此便归属于你”, 对于文学中该种爱情观的体现, 不仅使越来越多的骑士同当时基督教的传统观念进行背离、对世俗的爱情进行积极的寻找, 同时使其在自身的举止行为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也变得更加绅士, 并因此对欧洲中世纪上流社会交流礼仪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这种具有友好、温文尔雅的生活礼节以及生活习惯, 在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当中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很多处于英国中下层阶级的人民, 都形成了一种对贵族生活进行模仿的热潮。

可以说, 在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作品中, 对骑士阶层所崇尚的爱情伦理进行了积极的呈现, 而在其中爱情观念的塑造, 则也对社会上人们的审美观念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在上文中, 我们对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之爱情伦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 典雅爱情是在当时高雅女性同浪漫英雄间发生的一种爱情, 在该种爱情伦理中, 女性的地位具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而对于典雅爱情来说, 也是男女双方一种具有平等特征的爱情, 即要求男女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且双方也不会因自身在地位上的优势对另一方进行强迫。在骑士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骑士在做好他们军事上的工作之外, 也积极强化了自身在礼节以及文化层面的学习, 以此希望能够同贵妇人具有更为匹配的交往条件。对于这种爱情来说, 是属于普通骑士同高贵女性的崇拜与爱, 同时也是男女之间不夹杂任何条件的爱, 并在追求爱的过程中, 该种爱情上升到了一种对人进行不断完善的伟大力量。作为作品主角的骑士, 不仅仅需要挑战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 冲破世俗的束缚, 还需要对自身存在的行为障碍以及心理进行积极的克服, 以避免将爱情陷入到肉欲的泥潭。可以说, 爱情是高雅的, 是人类幸福、美满的一种体现, 通过骑士文学中对爱情的积极追求, 不仅是对人们地位以及爱情平等的一种体现, 且对于后世西方男女两性关系的改变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摘要:在中世纪的欧洲, 骑士文学作为封建阶级文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创作。在中世纪的欧洲, 具有着非常森严的封建等级, 而在骑士文学中, 其对于爱情的描写则为人们带来了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在本文中, 将就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之爱情伦理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爱情伦理

参考文献

[1]李利敏.浪漫传奇中的原型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 2015 (02) .

[2]关文义.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与南侠展昭——欧洲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 2014 (29) .

[3]孙灵.英国淑女文化探源、评析及现状[J].神州, 2013 (13) .

上一篇:电影片名的功能下一篇:IP电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