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机构

2024-08-18

社会福利机构(通用12篇)

社会福利机构 篇1

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是养老机构现行的工作重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当前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现状和不足进行阐述, 并针对这些现状对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 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水平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一、当前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现状和不足

(一) 养老服务档案内容不全面。

在养老机构中, 广泛存在的问题就是养老档案的信息量很少, 内容十分简化。更有许多的养老机构仅仅保存着老人入院的相关记载, 对老人在养老机构中的详细情况并没有建立相关的档案进行跟踪, 这就导致我们也不能通过档案来对老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档案内容的不全面阻碍了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养老机构中的养老服务档案应该得到完善, 其中要有关于老人健康状况的记录以及体检表等必要的资料。

(二)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缺乏协调性。

在养老机构中, 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 才能够提供一份完整而科学的养老服务档案。在这份档案中, 综合统计了各个部门的信息。可是, 在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中, 各个部门只是各司其职, 并没有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和交流工作, 这就导致了养老服务档案出现信息的遗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养老机构的各部门工作不协调, 在对档案的整理和收集上缺乏主动性。

(三)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制度的缺陷。

由于在养老服务的问题上, 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或者制度来制约, 所以养老机构常常对养老服务档案工作有所忽视, 这种由于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缺陷往往会带来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杂乱无章, 很难给养老机构的存档留下有力的信息。由于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对档案的管理不够细致, 甚至连基本的分类管理都不能达到, 对建立起来的档案不进行格式的统一和装订的规范, 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档案的遗失等。

(四)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在养老机构中从事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可能仅仅是临时上岗, 甚至没有参加全面的岗位培训就直接接替这项工作, 因此, 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 再加上对工作的不熟悉, 缺乏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就很难履行相应的档案管理义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甚至还存在着个别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基本的档案管理流程都不了解, 很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档案管理服务。

二、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 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水平的举措

(一) 丰富养老服务档案内容。

养老机构在对养老服务的档案进行建立的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地丰富档案的内容, 尽量实现养老档案的个性化管理。在丰富养老服务档案过程中, 除了要联系养老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 还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 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注, 从而建立一个多角度的养老档案。确保养老服务档案能够完整地呈现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 为养老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 健全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想要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 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水平, 就离不开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健全。首先要保证养老机构各工作部门的协调统一性, 在对养老档案的收集整理中, 一定要遵循完整、全面和及时的原则, 确保养老档案从各部门的有序流转和整理归档, 另外还应当借助考核机制, 定期对各个部门的档案整理工作进行等级评定, 使其与工作人员的利益挂钩, 从根本上督促大家完成好这项工作。最后, 对养老服务档案的管理还要借助一定的监督手段, 以免出现遗漏等问题。

(三) 完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 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以及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 并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在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 需要增加相关的可操作性和政策性较强的管理办法, 只有将这些要求在管理制度中加以明确, 才能促进管理制度的完整, 以此来督促社会福利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四) 提高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想要促进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作为保障。所以, 在对工作人员的选择上, 一定要注重对其专业性的培养。在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择上, 尽量参照专业第一的原则, 在后续的工作中, 也不能有所忽视, 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不断地拓宽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 争取在掌握必要专业知识的同时, 能够开发出新的管理模式, 更好地为养老事业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养老档案是对老年人综合状况的最直接的反映。通过养老档案我们能够及时、客观地对老年人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 也为养老机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因此, 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的强化工作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心, 只有加强档案管理, 才能构建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晶.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病”在何处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 2016 (07) :11-12.

[2]单苗苗, 胡登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理论研究, 2016 (03) :7-8.

[3]陈宗利.从分立到合一的路径选择--对提升社保经办机构能力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 2006 (07) :15-16.

社会福利机构 篇2

时间:2009-03-26 09:36:08 作者: 来源: 阅读:41

许可事项名称

社会团体及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许可事项编码 HBXK08-02-0 省直管理部门 省民政厅 设定依据

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0 号);

2、《湖北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217 号)受理条件

一、成立

1、筹备及成立社团的条件

(1)拟筹备成立的社团宗旨和业务范围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3)发起人在拟成立社团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4)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计算的,总数不得少于50个;

(5)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住所;

(7)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8)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活动资金不得少于3万元;

(9)同一行政区域内没有业务范围或名称相同相似的同类组织;

(10)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成立社团分支(代表)机构的条件

(1)有规范的名称;

(2)有固定的住所;

(3)有符合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

(4)经社团理事会讨论通过。

二、变更

1、社团及分支(代表)机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

2、社团及分支(代表)机构所变更的登记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社团及分支(代表)机构登记事项变更经理事会民主讨论通过;

4、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三、注销

1、完成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2、自行解散的;

3、分立、合并的;

4、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实施机关办理程序

一、成立

1、申请。发起人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向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政策咨询并获得名称预核准后,按规定准备相关材料。拟成立社团的,准备筹备登记材料,筹备经批准后,按要求完成筹备活动后,再申请成立登记;拟成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准备成立登记材

料;

2、受理。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发起人所提交的材料齐全、有效的,开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材料不齐全或不合规定的不

予受理;

3、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发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并对有关申请事项和申办条件进行核实;

4、核准。登记管理机关经审查核实后,作出是否准予成立的行政许可决定,并及时通知发起人;

5、发证、公告。对符合成立登记条件的社团或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发给登记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二、变更

1、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秘书长、会长(理事长)、副会长(理事长)、办公地址、业务主管

单位需变更的,应在其变更事项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手续。社团名称和业务

范围拟变更的,应先到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政策咨询后再将变更事项提交理事会讨论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查;

2、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变更登记的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等程序与成立登记相同;

3、社团需注销的,应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和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业务主管单位应组成清算

组织对拟注销的社团进行财产清算。社团分支(代表)机构需注销的,应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的受理、审查、核准、发文(即注销证明文件)、公告等程序与成立登记相同;

4、社团章程变更的,应将章程草案送登记管理机关初审后,提交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填写“社会团体章程核准

表”,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三、注销

1、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秘书长、会长(理事长)、副会长(理事长)、办公地址、业务主管

单位需变更的,应在其变更事项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手续。社团名称和业务

范围拟变更的,应先到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政策咨询后再将变更事项提交理事会讨论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查;

2、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变更登记的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等程序与成立登记相同;

3、社团需注销的,应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和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业务主管单位应组成清算

组织对拟注销的社团进行财产清算。社团分支(代表)机构需注销的,应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社团及社团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的受理、审查、核准、发文(即注销证明文件)、公告等程序与成立登记相同;

4、社团章程变更的,应将章程草案送登记管理机关初审后,提交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填写“社会团体章程核准

表”,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实施机关办理时限

一、成立

1、社团成立登记办理时限

筹备阶段: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发起人(包括发起单位,下同)的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办结,作出是否批准筹备的决

定;

成立阶段: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社团筹备机构提交的成立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是否

准予登记的决定。

2、社团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成立登记办理时限

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社团分支(代表)机构申请成立登记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二、变更

社团(含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登记事项、备案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

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或变更备案,登记管理机关应在收到全部有效材料后30日内办理完毕,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三、注销

社团注销的,由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组成清算组对社团财产进行清算。拟注销的社团应自清算结束后15日内由社团向登记管理机关

申请注销登记。登记管理机关应自收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注销登记的决定。收费依据

计价费[1996]1602号; 发改价格[2003]851号; 鄂价费字[2000]9号; 鄂价费字[1993]99号。收费标准(元)申请费 10元; 登记费 90元; 变更费 40元;

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费 40元; 会费收据工本费 3.5元; 专用收款收据领证工本费 3元。申请人需提交的全部资料目录及样表下载 成立

一、社团筹备登记应提交的材料 1、3个以上发起单位或5个以上发起人签字(或盖章)的筹备申请书(一式两份);

2、业务主管单位出具的同意筹备的文件;

3、发起人和拟任社团秘书长以上的负责人基本情况。包括本人工作简历、职务职称、在其他社团兼职情况、奖惩情况以及身份 证复印件。上述材料应由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予以确认;

4、单位发起的,应提供发起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注册资金(企业)、业务范围、办公地点、法定代表人、联

系人、联系电话等;

5、《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申请表》;

6、筹备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等内容;

7、按照《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拟定的章程草案;

8、拟发展的会员名单(单位会员或个人会员总数不少于30个)。单位会员须具有法人资格。单位会员名单包括单位名称、法定

代表人姓名、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会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

9、社团的宗旨、性质、业务范围、会员分布、活动地域以及活动方式的书面说明。

二、社团成立登记应提交的材料

1、以筹备机构名义提交的社团成立登记申请书(一式两份);

2、业务主管单位出具的同意成立的文件;

3、经登记管理机关初审并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和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的社团章程(一式三份);

4、会员名单(个人会员不少于50个,单位会员不少于30个,混合计算总数不少于50个),单位会员名单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

表人姓名、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会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

5、不少于3万元的注册资金验资证明;

6、会员(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7、《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表》、《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社会团体办事机构备案表》、《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登记表》、《社会团体章程核准表》、《湖北省社会团体办公用房证明》,非行业协会性质的社团

如有副处以上现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团负责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还需填报《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

领导职务审批表》;

8、会长(法定代表人)、副会长、秘书长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社团分支(代表)机构设立应提交的材料

1、社团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申请书;

2、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的《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表》;

3、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大会)或理事会通过的会议纪要,内容须载明:经审议,同意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拟成立的分支

(代表)机构的职责和业务范围等;

4、办公场所使用权的证明,须载明办公场所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面积等。属于自有产权的,要提供产权证明;属于

租赁的,要提供合法有效的使用权证明,并注明使用期限;

5、拟任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填写的《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负责人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还须填写《党政领导干部兼职

表》(行业协会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除外);

6、拟任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7、分支(代表)机构设在异地的,还须有设在地民政部门的审查意见。变更

一、法定代表人、秘书长变更

1、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会团体变更登记表》;

2、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对离任法人代表或秘书长任期内财务审计报告;

3、记录该变更事项“经理事会或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情况”的会议纪要(须加盖会章);

4、《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填写);或《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变更秘书长的填写);

5、非行业协会及参照行业协会管理的社团的法定代表人、秘书长拟由现任党政领导干部(省直机关副处级以上,省以下副科级 以上,下同)兼职的,须填写《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审批表》,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6、新任法定代表人、秘书长的身份证复印件;

7、《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正、副本(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

二、副会长变更

1、《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

2、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会团体变更备案表》;

3、非行业协会及参照行业协会管理的社团的副会长如由现任党政领导干部兼职的,须填写《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 务审批表》,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4、新任副会长的身份证复印件;

5、记录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情况的会议纪要(须加盖会章)。

三、社团名称变更

1、加盖会章的申请书一式二份。申请书中须说明变更的理由和政策依据,还须载明原名称社团的债权债务处置情形;

2、具有法定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3、记录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审议通过该变更事项的会议纪要(须加盖会章);

4、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新修改的章程草案;

5、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

6、《社会团体变更登记表》;

7、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正副本;

8、原社团名称的印章。

四、社团业务主管单位变更

1、《社会团体变更登记表》;

2、记录理事会通过该变更事项情况的会议纪要(加盖公章);

3、原任、继任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变更的文件;

4、《社会团体登记证书》正、副本。

五、社团办公住所变更

1、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会团体变更登记表》;

2、记录理事会审议通过该变更事项情况的会议纪要(加盖会章);

3、《社会团体办公用房证明表》,租赁办公用房的还须提交租赁合同复印件;

4、《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正、副本。

六、社团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变更

1、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名称变更

(1)理事会审议通过分支(代表)机构名称变更的会议纪要(加盖会章);(2)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变更登记表》;

(3)原《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正、副本;(4)原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印章。

2、社团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变更

理事会审议通过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变更事项的会议纪要(盖会章);

(1)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变更登记表》;

(2)《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正、副本;(3)《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

(4)非行业协会及参照行业协会管理的社团分支机构负责人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应填写《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 务审批表》,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5)新任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办公地址变更

(1)业务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变更备案表》;(2)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办公用房证明;

(3)理事会审议通过变更分支(代表)机构变更地址的会议纪要(盖社团公章);

(4)社团分支(代表)机构证书(正、副本);

(5)社团分支(代表)机构办公地址设在异地须变更的,还须提交分支(代表)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的意见。注销

一、社团注销登记

1、社团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一式二份;

2、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注销的会议纪要;

3、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

4、清算报告书;

5、《社会团体法人注销登记表》;

6、社团公章、财务章、内设机构和分支机构印章;

7、财务凭证;

8、社会团体法人证书(正、副本)。

二、社团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

1、社团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申请书一式二份;

2、理事会审议通过社团分支(代表)机构注销事项的会议纪要(盖会章);

3、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文件;

4、《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表》;

5、被注销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代表)正副本;

历史地看待社会医疗机构 篇3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社会医疗机构?

从医院发展史看社会医疗机构

分析社会医疗机构,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句话肯定,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历史、辩证、全面地看待。当你翻开《上海地方志》就会发现:私立医疗机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相适应而衍生的产物。

所谓社会医疗机构,在历史上,就是除了像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国立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比如: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外国人办的教会医院、私立医院、联合诊所、个体诊所。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办的国立医院,接收了教会医院、私立医院,统称为全民所有制医院,剩下的联合诊所、私立诊所属于社会医疗机构。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管理开业医务人员暂行规则》,允许医生私人开业,经审核合格,发给开业证书。六十年代,联合诊所合并为地段医院(街道医院),称之为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私立医院全部关闭,个体诊所几乎灭迹。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恢复私立诊所。改革开放以后,淡化所有制概念,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称为公立医疗机构;有证的民间、社会办医,统称为社会医疗机构。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允许多渠道办医,社会医疗机构像雨后春笋,得到蓬勃发展。目前,上海社会医疗机构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仅从口腔专业来看,公立医疗机构只有401家,社会医疗机构却有906家,总共1307家。

对社会医疗机构,研究它的历史、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如今,许多著名的市级医院、教学医院,出生于私立医院。仁济医院前身是道光24年(1844年)英国传教士洛克哈脱(Lock Hart)创设的仁济医馆;市一医院是清同治3年(1864年)天主教创办的公济医院;胸科医院是美国圣公会创办于清同治5年(1866年)的宏仁医院;市六医院是清光绪30年(1904年)开设在靶子路的上海西人隔离医院;瑞金医院是光绪33年(1907年)天主教会创立的广慈医院;华东医院前身宏恩医院,建于民国15年(1926年);九院是我国医学界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师石美玉于民国9年(1920年)创办的伯特利医院……

在上海,几乎每个区、县的公立医院,都有私立医院的身影,都是公立、私立的“混血儿”,不是纯种的国立医院。因此,不要忘记老祖宗,不要以公立、私立医院名称、性质论功过是非。现在,社会医疗机构之所以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政府对它们缺乏有效管理所致。医院从来是需要强势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特殊行业。“文化大革命”时,打倒城市老爷卫生部,撤销卫生管理机构(卫生科),公立医院实行医、护、工一条龙,医疗质量大幅度下降,清洁工上手术台草菅人命,不同样产生缺乏管理的种种问题吗?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卫生局的强势管理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社会医疗机构则处于弱势管理的状态,卫生局管不了,卫协却无权管。

赚钱不是社会医疗机构唯一目的

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的对立双方,办事要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研究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动因,不难发现:赚钱不是社会医疗机构的唯一目的。

有些民营企业家挖了“第一桶金”之后,想在医疗行业积累资本,他们以为:世间万事万物中,人吃五谷杂粮,一代又一代的人口繁衍,医疗行业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少数企业家在资本市场获得成功后,希望在医疗行业投资,用慈善之心回报社会。

医生走向社会,开办诊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医务人员出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希望跳出受抑制的公立医院,“下海”施展自己的才华;有的医务人员因私出国回不了公立医院,只能投身社会医疗机构。

有人把社会医疗机构俗称为“民营医院”,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容易混淆概念,造成错觉:民营的,就是赚钱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民营医院的最终目的。其实,社会医疗机构也有营利、非营利之别,非营利性医院等同于公立医院,区别仅仅是公办、民办,资金来源不同而已。

总之,社会医疗机构利益驱动并非千篇一律,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者;有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也有国家政策上的问题,医疗收费、医保准入、医疗行业的过度监管,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

定位社会医疗机构作用和地位

社会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我举个例子来说:近几年,静安区新设立的社会医疗机构,多有顶尖的、一流的。他们之所以涌向静安区,主要是静安区属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事实证明:高品位的商务、商业区域经济,引来了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带来了高品质的医疗保健元素,反过来又促进了区域经济、人文环境的发展。

从口腔专业来看,静安区54家社会医疗机构,设置口腔医疗的有40家,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本科学历的口腔医师数量和比率明显高于、多于公立医院,共有高级职称20名、博士6名、硕士8名、学士57名。社会医疗机构精良的装备、优美的环境、优越的条件、优良的品质,为病人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私立诊所不是宾馆,胜似宾馆,面对静安区10万名外籍人士、高级白领,采取国际标准化服务、最新医疗技术,在与外国同行交流中,得到广泛的赞赏和认可,始终与国际水准保持同步。

有些人一谈到社会医疗机构,就用旧眼光看新事物,总以为私立的、个体的,都是“斩”人的。其实,这里有本质区别。少数私立诊所,或因服务对象定位不准;或因经营管理缺乏理念;或因任意招聘医生、护士,依靠虚假广告、急功近利,呈现医院面前门可罗雀。中国有句成语:“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社会舆论对社会医疗机构产生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证的、低档的私人诊所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当人们深入了解一流的社会医疗机构之后,当刮目相看,犹如进入崭新的天地,发现闪烁着的明亮珠光。

人民的健康需要更多保障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医疗单位,必须具备八大基本要素:执照——具有卫生局核发的执业证书,开展的医疗项目符合许可范围;资格——医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配备足够数量的注册护士;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严密,人人遵守“游戏规则”;消毒——医疗器械消毒后一人一物一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有可靠的保障;服务——医护人员的举止谈吐、礼貌规范,医疗流程井然有序;环境——就医环境和医疗设备先进、舒适、方便、有效;价格——公开、合理,过于低廉可能减少了医疗流程、使用劣质材料降低成本;口碑——病人认为好的诊所,介绍给亲戚、朋友和同事,可信度比较高,会产生“滚雪球”现象,比医疗广告切实有效。

一个好的医生不在于高学历、高职称,不在乎男性还是女性,关键在医德和医术。医德:第一是诚信,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第二是责任心,尽最大努力治好疾病;第三是仁心,把患者视为朋友,视为亲人。医术:医疗技术没有人可以达到极限,却有明显的高低之分。第一,规范严格;第二,注重细节;第三,经常学习;第四,临床经验。此外,还有优质服务——做到迅速应对、随时联络、礼貌谦虚、信用安全,医患沟通时多听、多观察,解释时仔细、易懂,诊疗时耐心、细致、轻柔、质量高。

爱一个人、爱一件事,你就会用心去亲近她、呵护她。像一棵幼苗一样,去耐心地培育它。当我们正确地看待社会医疗机构,消除了对立情绪,用母爱之心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充实国家财力,让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形成合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岂不得到更多的保障吗?在平时的广泛接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社会医疗机构,主观上都想把工作做好,有时真的苦衷于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官”满意。也有的社会医疗机构,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不力,投资者不懂医;懂医者不懂管理;管理者有职无权,造成医院管理滞后。少数医疗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巧立名目,过度收费,需要加强监督,建立投诉渠道,规范执业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2010]58号文件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意义;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国家对社会医疗机构的政策可谓“尘埃落定”。可是,真正落实58号文件,不少社会医疗机构心存疑虑,亟待政府有关部门更新观念,抓紧落实国家有关政策。

(作者系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社会福利机构 篇4

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应遵守如下原则:(1)遵循我国社会工作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综合能力,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和质量,满足孤弃儿童对身心健康、回归社会的需求;(2)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需紧密结合社会工作的特点,覆盖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各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能有序地适应社会工作的发展;(3)充分借鉴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社会工作先进经验,使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结构和内容科学、合理,坚持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4)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扩展,具有实用性。

2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促进机构加快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规范机构中社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提升社会工作水平,保障儿童基本权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实现儿童权益最大化。

3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需求分析

3.1 区分个性与共性标准

不同地域、规模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其社会工作容易产生差异,但仍有一部分基本的要求需要共同遵守,例如: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规范、社会工作通用词汇的含义、社会工作的主要分类、社会工作的通用程序等。标准体系需要将该部分内容总结和归纳为单独的模块,明确标准化的社会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为统一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基础和通用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

3.2 融入社会工作重要理论

有理论表明,社会工作可以根据是否直接接触案主而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开展的服务型工作,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和服务受益人,通过行政、研究、立法、督导等活动达到目标的管理型工作。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可以融入以上理论,将社会工作分为服务和管理两类。

3.3 涵盖社会工作重点服务

以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以院舍集体养育、寄养、送养为主,机构内社会工作也主要在这些领域开展。随着我国对社区困境儿童的关注水平不断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也逐步向该领域渗透,因此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中应该包含以上内容。

3.4 提升社会工作管理水平

除了社会工作服务(直接服务),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管理(间接服务)也是重要的领域。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一直在开展社会工作行政工作,同时对社会工作督导具有强烈需求,在资源整合方面也亟待规范,这三方面内容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分析

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的实务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工作服务直接接触机构中的儿童及相关人员,因此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与机构孤弃儿童的成长直接相关,其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如下。

4.1 三维模型

一般的标准体系框架采用较为简洁的二维结构,只能表示标准要素之间的二维关系,但是标准的要素包含对象、级别与内容三个维度,因此用二维结构不能够完全准确表述每个标准的定位以及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印度的魏尔曼博士很早就提出了标准体系表的三维结构思想,将标准层次设为X轴,专业序列设为Y轴,行业门类设为Z轴,延伸了结构的空间,扩大了标准的存储容量,形成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维立体模型,提高了标准体系构建的有序程度。

4.2 三维模型在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中的运用

将三维模型应用于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当中,需要对各维属性进行分解和设定。结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以及实际情况,设定X轴为标准分类、Y轴为领域分类、Z轴为工作对象分类(如图1所示)。

4.2.1 标准分类属性维(X轴)分解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故将标准分类属性维分解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这4个节点。

4.2.2 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属性维(Y轴)分解

社会工作服务按照其领域不同,可将其分为机构集体养育、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三类。机构集体养育是传统的养育方式,社会工作帮助儿童在机构内健康成长;家庭回归是现在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儿童融入寄养家庭和送养家庭;社区困境儿童指导是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领域,帮助社区困境儿童解决问题。因此将社会工作领域属性维分解为机构集体养育、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这3个节点。

4.2.3 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Z轴)分解

(1)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一次分解

社会工作按照其工作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对环境的社会工作、对儿童的社会工作和对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可将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一次分解为环境、儿童和相关人员3个节点。

(2)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二次分解

社会工作的对象可以进一步细化,因此可以对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进行二次分解:对环境的社会工作包括硬件环境营造和改善、人文环境改善等;对儿童的社会工作包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教育及相关问题干预等;对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寄养家长、送养家长、社区人员等的教育、培训、辅导等。

5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层次结构

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前,可以先对标准划分层次,梳理标准体系的构建主线。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相关标准可以划分为3层次(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是图形最顶层的三角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基础性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所有人员及部门,主要用于对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基础性要素进行解释和要求,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分类、编码等内容。

第二层次是图形中间的梯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通用性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参与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及部门,提出了机构内所有社会工作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社会工作的总则、组织管理、通用服务、评价与改进要求等。

第三层次是图形最底端的面积较大的梯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不同岗位,其内容是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提出的特殊要求。儿童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分为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工作管理两种。两种社会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和进步。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例可以为社会工作管理提供研究、督导等活动的素材,社会工作管理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和改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手段和技术。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机构集体养育、寄养和送养的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过程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资源整合、社会工作督导等内容。

6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成

6.1 框架结构图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6.2 主要内容

6.2.1 社会工作基础通用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基础通用标准体系主要包含社会工作基础标准和社会工作通用标准两类。

社会工作基础标准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分类、编码等标准。

社会工作通用标准包括: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基本要求、社会工作服务通用规范、评价与改进等标准。

6.2.2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集体养育社会工作标准、家庭回归社会工作标准以及社区困境儿童指导社会工作标准三类。

集体养育社会工作的标准包括机构接收孤弃儿童时评估的标准,儿童适应性辅导标准,养护支持、教育支持、医疗支持、康复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相关社会工作标准,儿童成长档案的管理标准,环境培育标准、临终关怀服务标准、社会融合标准、机构内工作人员的辅导标准,离院时离别情绪处理及相关工作交接的标准等。

家庭回归社会工作标准包括对寄养与送养家庭的筛选、配对的标准,类家庭招募标准,寄养与送养家庭评估、培训的标准,家庭融合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标准,融合的评估标准,跟踪和辅导的标准,终止寄养的工作标准,送养前准备和送养后的跟踪的标准等。

社区困境儿童指导社会工作标准包括对困境儿童所处社区的指导标准,对困境儿童实行庇护的标准,困境儿童的问题干预标准,安排临时委托的标准等。

6.2.3 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标准、资源整合标准、社会工作督导标准三类。

社会工作行政的标准包括对社会工作进行规划的要求、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标准、对外宣传与沟通的标准、购买服务的标准、岗位设置标准等。

资源整合的标准包括社会工作资源需求的识别和确认标准、经费与物资的募集和管理标准、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要求和流程、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标准等。

社会工作督导的标准包括督导岗位的要求、理论培训的标准、实务咨询及辅导的标准、支持性督导的方法、要求、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标准、社会工作研究的标准等。

7 问题和思考

总体来说,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刚刚起步,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的标准化意识淡薄,形成了社会工作标准化发展的桎梏。同时,由于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国外的社会工作标准不可完全套用,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指导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建立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阐述了儿童福利机构内社会工作标准化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各机构可以根据该标准体系框架总结、完善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将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形成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社会工作标准,并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步扩展和完善。然而,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同机构因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等差异而产生的各类分歧和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试点示范的建设逐步磨合和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当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赵祖明,范桂梅.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ISO 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应用融合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4]黄恒学,张勇,贾英涛,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吴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07.

社会福利机构 篇5

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经营难题”亟需破解 当前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在社会养老、救助、助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投资见效快,经营灵活,服务内容和形式多样,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开支压力等特点。但由于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数量少,经营压力大,经费保障不足等难题,使得机构经营陷入困境。一是机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营项目单一,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对老人、残疾人、孤儿和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公共服务收取的费用,属非营利性质,收费标准低且不稳定。二是相关优惠措施尚未完善。在土地、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中央、省虽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由于市、区政府尚未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机构难以享受实质性有关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虽然设置床位的机构可申请运营资助及新增床位资助,且业务突出的公益慈善类、社区维权类机构可申请年度资助,但由于资助领域及对象有限,资助额度小,惠及度不广,绝大部分机构无政府资助。四是机构税负压力大。由于各机构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可享受的免除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质作用不大。但仍需按服务行业标准缴纳

5.5%的营业税,机构所有资金收入(包括购买政府服务费、资助及社会捐赠费等)均要缴纳营业税。此外,仍需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大大加重了其运营负担。为此,建议:税务等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具体扶持办法和措施,在规划立项、建设用地、资质审批、人才引进、各类税费、用水用电等领域给予相应的费用减免和政策优惠。(区民政局 何红卫 李响成)

社会福利机构 篇6

背景: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她在微博上经常展示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她微博认证的身份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包豪车,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之间,网友们展开了“人肉搜索”,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

“郭美美事件背后”我们不谈炫富,因为这好比时下餐馆里一桌桌过于铺张的剩菜一样,无话可说。是对粮票油票的年代集体性心理报复,兼以自我放纵也好;是集体潜意识,且会铸成集体基因也罢,我们要谈的是——公众对社会公益机构薄如蝉翼、岌岌可危的信任度。

没错,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人的钱,中国红十字会如何用?——它是如何用的?”

显然,这是“郭美美事件”背后的重要问题。此问题无解,则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无解。

真相或是最大奢侈品

事件始末不再重复,一定意义上说,“郭美美”只是一个引爆点,触发了许多人郁积的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乃至不满。目前,虽然真相尚不明了,但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极度怀疑,却说明中国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之脆弱。红十字会所有的澄清、声明都没有能够说服公众,让我们感谢伟大的信息社会,通过公众的调查与有关方面的推进,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全部真相,但庆幸的是,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如果让公众自行探究出真相,而不是由机构在监管下让企业、组织主动公开真相,公开真相的过程就是机构支付成本的过程,有些成本永远是沉没成本,因为这些失信的组织不可能得到收益。

因为郭美美事件,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再次遭受沉重打击,红十字会等机构表面上为民间组织,实际上是按照行政运作管理的官僚体制,并且与官僚体制一样缺乏透明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此类质疑将层出不穷,并最终导致信用的彻底丧失,只有透明的信息与严谨的体制才能挽救危局,而不是一次又一次似是而非的辩解。

公众善心“伤不起”

尽管红十字会方面三番两次声明与“郭美美”毫无瓜葛,但仍难以止住传言。而此前慈善机构不时曝出的天价帐篷、万元餐费等问题,令其公益形象“很受伤”。

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机构,没有隐私可言,恰恰相反,如果仅有“声明”而无法“证明”,仅有辟谣而没有自省、改进,就可能引起更大的失信。“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在一些网络调查中,绝大多数网民承认自己的捐款热情受到打击。慈善事业“伤不起”,公众善心更“伤不起”。

6月30日,据某媒体披露,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因其“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项目备受争议,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其设施的豪华程度和环境的幽雅程度远非普通养老机构能比。而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正是该基金会的理事长。

在此之前,被视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一面旗帜的“希望工程”,也曾有过严重的挪用基金投资股票、房产及高风险企业的问题。相关人员的一再澄清,没有使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平息,质疑声反而一浪高过一浪。对此,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接受采访时称,公众并不是针对红十字会一家,是对一些社会现象不满的一次集中发泄。

的确,将郭美美事件引向红十字会,有偶然因素,然而,整个中国慈善公益组织被质疑的公信力,才更需引起我们的忧虑。

6月29日晚,北京警方宣布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郭美美本人应警方要求也从外地返京接受调查。但是,报案、让公安部门来澄清事件真相也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办法——即使公安部门最后出具书面材料证明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会真的只是一场误会,中国红十字会也不能从这场信任危机的泥潭中从容脱身。

目前,对郭美美事件的追究已经深入到了其男友涉嫌骗取经济适用房、打着红十字名义的车体广告等一系列问题,但对于此事的深层追究并未终结:为什么慈善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可怕的炫富能够肆无忌惮地挑战所有公众的常识和良知底线?为什么最宝贵的公益安全,会陷入公地悲剧中无法自拔?正如有人感慨的那样——“红十字会之忧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忧,又岂止是公益事业一业之忧,而是整个社会建设之忧,整个社会之忧。”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如果在走向社会诚信的道路上时,路边某处质量不好的“建筑物”崩塌了,那这种崩塌后的重建,在奠基的时候就该“垒”上公信力。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开始就很牢固的“建筑物”,而不是经常会使我们的生活杂乱无章的“重建”。

浅析基层气象机构社会管理 篇7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之外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政府层面上讲, 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订社会政策、法规等规范, 来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 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2 基层气象机构实行社会管理取得的成绩

《气象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赋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气象行业管理、传播气象信息管理、防御气象灾害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防御雷电灾害管理等10余项社会管理职能。基层气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授权, 承担起了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

3 基层气象机构实行社会管理存在的不足

虽然基层台站实行社会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层台站发展方式的转变, 气象社会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改善的环节。

3.1 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公众认知度不高

地方政府由于固有的观念和地方利益的影响, 对气象社会管理不够重视和支持;社会公众由于对气象法律法规不够了解, 造成对气象执法有一定抵触情绪;基层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缺乏有效手段, 对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的宣传手段单一,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不大, 从而引起社会认同度不高, 使气象社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3.2 基层台站角色的定位和转变不够

新时期下, 要求气象部门从业务、服务为主向服务和管理并重转变, 但是, 由于基层台站长期以来惯性思维, 气象部门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 “重业务管理、轻职能发挥, 重部门管理、轻社会管理, 重提供公共气象服务、轻气象服务社会管理, 重内部责任意识、轻社会责任意识”等现象比较突出, 没有将自己上升到社会管理者的位置。

3.3 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与职责不相适应

过去确定基层台站的主要职责是气象观测和气象服务, 因此基层台站现有机构也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对应设置的。从事气象业务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人员显著偏少, 素质偏低, 而且在中西部台站人员老化和人才难留的情况尤为突出, 很难适应社会管理的要求, 急需对县局机构的设置进行相应调整, 更加突出社会管理职能。

3.4 社会管理职责, 没有得到切实履行

目前, 基层台站对防雷管理、探测环境保护、施放气球的管理职能履行较好, 这几方面都与部门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没有部门利益的气候资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行业管理, 履行社会管理的措施与办法较少。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停留在部门利益观念较多, 有部门利益就管, 没有部门利益就不管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得不深不透、经验不足、执法手段单一也影响了管理职能的全面、切实履行。

4 基层气象机构实行社会管理应对的措施

4.1 切实转变观念

基层气象部门作为气象依法行政社会管理最直接、最敏感的“触角”和前沿“阵地”, 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 树立由部门管理到社会管理, 部门气象到社会气象的转变, 提高对履行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落实靠基层, 关键在领导。只有各级气象部门和主要领导对气象社会管理有了充分认识, 全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才能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4.2 明确职责, 相应调整机构设置

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 是最迫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根据现实需要, 一部分人员负责生产提供基本公共气象产品, 包括承担基本观测业务任务;一部分人员从事气象社会管理, 包括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气象信息员的组织与管理;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相应推进社会化管理。参照公务员管理, 或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管理, 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足额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4.3 根据职责, 加大社会宣讲力度

全面贯彻实施《气象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 加强与地方政府、人大、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衔接、协调, 以保证信息畅通。

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深入政府部门、农村、企业、社会, 做好气象法律、法规,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 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4.4 建立健全机构, 推动内部法制建设

健全相应的法制机构, 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业务装备, 以满足气象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

增强执法人员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执法人员要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 真正从原来所擅长的部门管理和业务管理向政府社会管理拓展。

4.5 准确理解, 规范履行社会管理职责

梳理和明确基层气象部门承担的全部社会管理职责, 制定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保障措施, 将社会管理职责纳入目标考核, 确保社会管理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4.6 加强管理, 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方法

针对水利、国土、林业、海洋等部门涉及的气象业务, 通过气象仪器鉴定、行业标准约束等方式加强行业管理, 改变过去行业管理手段单一, 只管不理的状况。通过行政奖励、业务指导、标准规范等方法引导和鼓励其他部门的气象业务接受行业管理。

气象社会管理是国家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组成部分, 也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履行好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对气象事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气象局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内涵的基础上, 作出了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 实现基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 对基层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指明了发展方向。基层气象部门要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社会管理职能的精神要求,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促进基层气象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基层气象机构气象社会管理是气象部门社会管理中最前沿的部分。基层气象机构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拓宽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履行好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对基层台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基层台站,气象,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国光.继续解放思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气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R].

浅谈国有福利机构科学发展 篇8

一、加强管理, 完善服务功能

管理离不开制度, 在制度建设中, 打破原国有福利机构管理模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借鉴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模式,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监督评审制度的研究和制订。

1. 创建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我院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目标, 以管理为手段, 努力提高服务人员自身素质, 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 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一是贯彻国际标准。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推行目标化、定量化、指标化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多年来, 我院社会养老床位入住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今后要充分发挥国有福利机构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将管理办法、服务理念向社区养老、民办机构养老推广, 形成示范效应, 从而达到提升社会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养老服务质量的目标。二是明确服务标准。以国有福利机构为模型, 制定养老服务基本标准, 涵盖人员配备、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 明确基本服务的内容、分级护理的标准、膳食服务标准、精神和心理服务标准、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标准。三是强化亲情服务。首先, 在美化院容院貌、完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条件。其次, 规范操作, 制定落实“首问责任制”、“公示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服务规范制度。

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以监管的制度化、体制化为目标,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内部采取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内部老年组织建设, 目前有两个老人自治组织, 分别为老人民主管理委员会、老人伙食委员会, 同时设行风监督员, 有效地让老人参与监督和管理。

3. 不断扩大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通过慈善公益项目的实施, 不断扩大“困难老人慈善生活照料区”社会效应, 做好低保老人、低保边缘困难老人的接收工作, 并按规定为他们减免或部分减免代养费用, 充分发挥国有福利机构利民、惠民作用。二是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提高工作透明度, 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 不断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完善服务质量考评机制, 重点加强医疗、生活护理、后勤服务的考评, 提高服务对象满意率。

二、强化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1. 培养养老服务管理人才。

重点学习老年社会工作方法、老年管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生理学、职业道德等内容, 进一步增强为老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用人成本, 深化改革用人机制, 打破事业单位的“大锅饭、铁饭碗”的用人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竞争上岗, 全员聘用制, 社会化用工、后勤工作外包服务等多种用工模式, 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优胜劣汰。

2.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一方面, 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常州市养老服务培训基地作用, 组织好全市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促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另一方面, 加强我院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训力度, 通过学习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护理特点、常见疾病及营养需求等理论和技能知识, 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服务, 树立行业品牌

1. 管理多层次。

目前, 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 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养老支付能力。同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也大相径庭, 做为综合性国有福利机构, 应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支付能力和服务需求, 提供不同的服务层次和收费标准, 以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满意的服务层次, 实现不同服务层次共存。我院拟采取分区管理、分级护理服务模式。 (1) 分区管理。将我院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一是“三无”供养区, 入住“三无”对象;二是公寓代养区, 入住能够自理或需介助服务的社会代养老人;三是护理院服务区, 入住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慢性老年病人、痴呆老人、临终关怀老人等。 (2) 分级护理。由院医务科对每位入住老人进行体检, 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实行分级护理, 并安排到相应居住区。新入院老人签订试住协议, 试住期间由医务科作出评估报告, 对符合入住条件的老人签订正式代养协议。

2. 服务多样化。

国有福利机构的优势在于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这是居家养老所不能比拟的。 (1) 餐饮服务, 着眼多数, 兼顾个别, 从老年健康的角度, 制作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食物。同时, 做好意见收集工作, 不断改进饮食质量, 丰富饮食品种, 并要兼顾部分有疾病、宗教信仰老人对饮食的特殊需求。 (2) 居住环境, 建筑规范, 适合老年人特点, 居住条件舒适、干净、安静, 设有无障碍设施, 各项生活设施、物品配备符合老年人需求。 (3) 精神慰藉, 首先, 丰富载体, 完善内部设施, 加强图书室、健身房、棋牌室、书画室、学习培训室、网吧、室外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兴建和改造, 同时做好老年大学分站点建设。其次, 丰富活动内容, 一方面, 组织好老人的自娱自乐活动, 如健身、棋牌等活动, 老人兴趣小组 (团体) 也经常开展排练、演出活动;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结对院校文体资源为老人组织相关文体活动, 同时, 定期组织老年人外出短途旅游, 亲近大自然, 开阔视野。 (4) 医疗保健, 为每一位代养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实现老人体检制度化、常规化, 做好健康教育, 定期讲授卫生保健知识, 开展疾病的预防与医治。

3. 队伍专业化。

一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 积极进行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探索。推广运用专业社工方法指导老年人在思维认知、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协调, 增强其适应性、满足感和幸福感。二是积极引进养老专业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和定向培养, 吸收一批学历较高、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同时, 注重吸收有一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退休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机构来。三是培养较为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 吸收多种技能型志愿者, 有效利用志愿者专业优势, 开展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同时, 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 实施志愿者集中培训挂牌上岗制度, 促进志愿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刘静林.论我国老年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7)

[2].姚航远.关于强化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探讨.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0 (11)

民营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介入 篇9

我国的民营养老院多以提供享受服务为主旨,建立最好的硬件设施,对老人的饮食、住宿、医疗、康体活动予以品质的保证。这种经营与星级酒店经营的意识存在着共性,但缺乏的是对老人独特心理的了解,使老人的自我实现、情感归宿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

1.养老机构内部自主管理难实施

在养老机构内部的自主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老人在机构的协助下,成立自主联盟,通过民主选举推选老人代表;二是以住宿楼为单位,每层楼推选楼层长,每栋楼推选楼长,这样层层管理,充分覆盖到每一位老人,老人代表能够充分了解老人意见,及时与机构负责人进行协商,共同改进。随着借鉴国外养老经验,许多机构领导人都有让老人参与到机构管理中来的意识,知道这种模式有着种种优势,但能够真正让老人参与管理的机构却寥寥无几,即使有很多机构也只是“空架子”。

老人参与到机构管理中,实施难度很大。老人群体的集结对机构来说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其能够拧成一股合力与机构相抗。要发挥出自主管理的正功效,引导老人群体与机构的和谐共处,一方面需要机构领导人开放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负责该事项的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知识背景,能够以合理的理念引导老人团体的发展,增加机构与老人的沟通、理解。

2.员工心理压力大,人员流失多

养老机构的工作面临很大的一个难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服务人员,并且员工流动大,这也是该机构当下所遇到的困境。

在机构工作的年轻人大多觉的在养老机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环境工作没有新鲜感,很难留住年轻人。员工的服务对象是老人,老人的情绪特征很容易使员工产生压抑感,而机构又缺乏对员工的心理干预,员工缺乏正式的情绪发泄的通道,只要在有选择的条件下,离开养老院往往也就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3.文化价值薄弱,机构活动模式化

民营养老机构以家文化作为机构核心价值文化,通过以爱筑家,成就老龄者的理想天地,希望老人把机构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关爱,共同维护,一起感受家的温暖。在机构的文化建设导中,提倡老人把爱暮家当做自己的家来对待,入住的老人相互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这种情感催发出来的对机构的不舍。以家为核心,实质是需要机构与老人能够平等相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机构活动组织者定位于文娱活动,欠缺发展老人潜能意识。机构康娱部门的设置就是通过娱乐活动来增强机构的活力,部门工作人员的选取也主要看重文艺特长,能带领老人唱歌、跳舞、会乐器。而这样长此以往只会让机构活动模式化,老人参加者的相对固定化。养老机构的活动安排不能定位于“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需要以该部门为机构文化建设的窗口,树立激发老人广泛、积极参与的意识,尽力为不同的老人建立彰显个性的平台,增强老人的自信,鼓励老人用小事、小情融入到机构的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4.养老服务被动化、效率低

民营养老机构的每个部门工作都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但每个部门又对自己的工作独立负责,各个部门之间常常会因为工作沟通不到位而引起冲突,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指责就成为了当前机构的问题。

在养老机构,工作的繁杂、被动式的服务已经偏离了为老人服务的宗旨,各部门工作重复低效率,没有专人负责,使各部门各自进行这样的工作模式是零散的,造成对老人的多次打扰但又不完整的了解。

综上所述,机构运营中的问题也正是社工介入的必要性所在。民营养老机构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在原有模式上予以改正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新的介入机制,需要有新的意识与理念,能够以专业的人才队伍去改善机构服务。社会工作机制的引入既能够为机构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又能够改善对老人的直接服务,在机构的运营中具有广大的发展天地。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

社会工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介入将直接改善对老人的服务,对老人的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满足老人精神层次的需求。而这些成为可能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工作是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有着适应于老人群体的理论作为分析依据。

1.助人价值理念易走进老人内心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对养老机构的运营和服务都有着天然的适配性。“助人自助”强调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以提升其自身能力进行自我帮助,“自主管理”与“助人自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老人自主参与管理提升了管理的文化价值,老人的主人翁意识的激发会让老人产生被重视的感受,使老人的人生价值得到了肯定。机构自身的价值理念也通过融入自主管理中,让老人切身感受到,老人有所参与才会有所认同。从服务角度分析,老人的主动参与,激发老人的主观能动性,老人的意见及时反馈,提高服务满意度。

2.专业技能过硬、访谈技巧高

社会工作在个案专业课程、小组专业课程中对个人访谈、小组访谈做了系统的教育。社会工作有专业的访谈技能,社会工作者以真诚的态度,在倾听时可使案主感到尊重和鼓励;能够以同理心进行反馈,获得访谈对象的接纳;能够引导访谈,控制好话题和时间分配,社会工作者具有访谈的能力与技巧。

3.专业理论支持了解老人需求

社会工作者专业培训的老年社会理论、心理需求理论解释了不同老人对老年形成不同态度的原因所在,也更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了方向与思路。角色理论认为,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角色,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老年的角色是关键,而这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以老人角色走进老人内心的工作策略。活动理论认为,个人能否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是判断老年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就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养老机构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理论支撑,明白了加强社会与机构交流的重要性所在;延续理论认为,老年延续一生中所有的活动形态,这种理论让社会工作者明白了老人一生的生活状态对老年生活的影响所在。明白了要改变老人的生活状态首先就要了解其一生经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改变。

三、民营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民营养老机构中存在各种问题所在,而社会工作对机构的管理与服务具有天然适配性,具有介入的必要性与能力。

1.价值理念融入机构运营管理

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停留于一线的服务,拥有的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应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融入到机构的运营理念中,从宏观层面为老人服务提供专业化的氛围。

建立自主管理的体系,鼓励老人参与机构建设是养老院发展的趋势所在,现在机构采取这样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尝试,引导双方友好交流的气氛,及时反馈双方意见。引导老人自主联盟的成立,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协商,构建双方交流的桥梁。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通过与机构的“自主管理”相结合,社会工作人员在引导老人自主联盟的发展方面具有的专业优势,为机构的运营管理带来新气象。

2.提供员工关怀,搭建成长空间

员工在养老机构工作精神压抑,缺少心理关爱,所以提供必要的员工关怀很重要。社会工作可以建立“每周领导关怀”时间,促使员工单独与领导见面,以述说为主,促进领导与员工间的交流。除了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关怀以外,对员工进行素质培训,提升员工的成长空间也很有必要,通过培训,开展“认识专业关系”的讲解,不仅有助于社工理念的推广,也有助于员工的技能的提高及知识的积累。

3.秉承以老人为主体的文化建设

建设文化价值的思想,树立以老人为文化主体、以老人视角为文化关注点意识,这是建设养老机构文化的出发点。民营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对文化有着自己独立的理解,机构在文化建设上需要给予自由的空间,鼓励老人在机构内彰显自己群体的文化特色。秉承以老人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只要有老人参与的地方,经过耐心挖掘,文化就在身边。

发展文体活动,推动老人间互教互学,拓宽兴趣爱好。倡导老人间互助互爱、友好相处,将该机构“家”文化落到实处。机构文化更是一种氛围,机构所提倡的家的温暖,更是需要老人之间,老人与机构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温暖。组织一系列的小组,都以老人相互需要的情感满足作为落脚点,老人在一起感受到相互支持、关爱,为组内老人获得情感的支持与归宿。

4.建立支持网络,抵抗社会隔离

通过对老人生理和心理状况的评估,运用社工专业方法,整合院内外各类资源,为老人开展个案性的关怀服务,在养老院内以人际关系作为核心点,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抵抗社会隔离,社会隔离是给老年人身心带来最大伤害的因素,而强有力的支持网络是老年人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的最重要因素。

首先,建立老人家属网络支持。老人与其家人间的关系模式在前文进行了分析。在养老机构生活的老人缺少的是代际的亲情以及天伦之乐,这就给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老年人,更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让老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温暖。入住养老院老人最大的担忧就是与家人情感的疏远。这一判断也是受益与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将服务从被动化为主动,最好的策略就是让老人的亲情得以满足。关注亲情,强化亲情纽带,开展亲情小组,传授有关老年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子女认识到对老年人提供精神照顾的重要性,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老年人个人照顾计划。

其次,建立老人友谊支持网络。老人入住机构后,每天就是和其他老人相处,在机构里拥有温暖的友谊,相互照顾、相互陪伴的精神慰藉就是必须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的开展可以极大地推动老人间亲密关系的建立,让老人相互认识、理解,寻找与自己品性相投的伙伴。机构的“家文化”其中一部分就是使老人相互之间互相照顾,犹如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在机构获得情感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吕新萍.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1):65-68.

[2]秦瑶.对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现状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87.

[3]孙建萍,周雪,等.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1264-1266.

[4]孙静晓.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8-79.

[5]施德容.建立面向21世纪的老年人照顾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社会福利机构 篇10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财务控制是指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财务资源及其利用状态在机构内部所进行的控制。具体来说,是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经济活动中,以计划或预算为依据,利用相关的财务信息,对资金的收人、支出、占用、耗费进行审核,发现实际与目标之间的财务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使财务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保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能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会保险基金的经营机构,从事着资金筹集、资金管理和运营的财务工作,其机构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主要体现在:

首先,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内部财务控制以财务预算为目标,以资金流为控制对象,借助价值手段进行的。无论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业绩考核,还是企业内部各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都需借助价值指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从事资本运营的一个特殊行业,其业务性质基本上是纯财务性质的,所以其内部财务控制无疑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另外,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综合控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行业特征决定着其资金筹集渠道的多样性和资本运营的复杂性。如何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业务进行内部控制一直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个难题,而内部财务控制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内部财务控制模式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着社会保险的全部基础性、事务性工作,伴随着各险种基金种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健全、责权明确、平衡制约、运行有序的良性运行和制约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把基金管理运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一)岗位管理制度

包括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岗位分工与权责划分、会计工作交接程序以及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会计核算岗位应根据险种及基金收支量的大小和会计人员数量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岗位如基金收入核算、待遇支付核算。每只社保基金的会计机构至少设置三个岗位,由出纳负责与货币资金收付有关的具体业务;会计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定期核对账目、核算成本费用、财产清查等工作;会计主管负责对会计所作记账凭证进行复核、登记总账,并在基金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每只基金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例如出纳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应当规定普通会计人员交接由会计主管监交,会计主管交接由机构负责人监交,并规定交接前后事项责任归属问题。会计档案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需要妥善保存,可以派专人负责,单位小的也可以由会计人员兼管,但不可由出纳兼管、保存。

(二)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资金是社保机构主要的业务对象,社保机构在筹集、管理和使用资金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二是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放宽基金投资范围,分散投资风险,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三是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

2、强化财务基础建设

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一是优化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建设管理会计的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机构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机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使机构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二是必须加快建设一个整合业务、财务、内部管理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化、基金会计电算化、待遇支付网络化(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系统)。

(三)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涵盖机构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会计核算业务来说通常有审核原始凭证、设置账户、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程序;而会计业务处理标准则主要包括:应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应执行的会计规则、业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等。比如,针对各险种基金拨付及报批业务,基金财务会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及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每一险种会计业务规定明确具体的业务处理程序、标准或规范;会计核算要按不同险种分类核算、分户管理,严禁不同基金混用或互相挪用挤占;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采取应计制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应收情况,体现基金欠缴的真实性。

(四)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财务控制的再控制,它可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为改进内部财务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在社保机构内部财务控制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遗漏,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对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双保险”,是实现内部财务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首先,要合理定位内部审计机构。内审部门的地位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对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要切实转变内审职能。随着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外部约束机制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内审职能应从传统的差错防弊型转向现代的评价、服务和监控型;最后,要努力改进内审方式。内审方式应有事后审计为主转向以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为主,以切实加强对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五)预算控制制度。

预算控制是通过预算与实际结果的定期比较(如按月)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控制手段。预算一旦确定以后,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就有了“法律效力”,下属各基金筹集部门、基金运营、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每月月初编制社保基金的征收计划、待遇支付计划、基金资产投资计划等项目预算,并于月末审查各个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于实际结果与预算不相符的项目要及时发现、查明原因。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针对新出现的情况,编制新一轮的预算,进入新一轮的预算控制过程。

三、内部财务控制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财务控制在机构内部控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内部财务控制也并不一定是内部控制有效的万能钥匙,由于它受到来自社保经办机构行业内外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发挥其本职职能。一是管理层一般要求实施特定的内部财务控制手段的成本不高于相应的预期受益(成本效益原则);二是大多数内部财务控制倾向于对常规业务的控制,忽视了非常规业务,而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复杂性、创新性比较强,使得内部财务控制很难有效实施;三是内部财务控制环节常常被机构内部互相勾结的员工,甚至管理层成员回避开,这也是任何行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四是存在负责内部财务控制环节的员工滥用权利的可能性,如企业的管理层可以超越某些特定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内部财务控制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如何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效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有很多模式可供借鉴。但是,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有着其固有的局限性。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仍有待研究。

摘要: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 多渠道筹集资金, 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 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险种基金种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承担着社会保险的全部基础性、事务性工作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健全、责权明确、平衡制约、运行有序的良性运行和制约机制, 通过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 把基金管理运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财务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 2007年

[2]、李惠宁, 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问题的探讨, 决策管理, 2007年

[3]、陈联合,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与统计, 2006年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社会适应性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法律援助;社会需求;社会适应性

一、研究背景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在历经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与政府共同提供法律援助的模式。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已作出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而本文所谓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指由高校创建的、由高校法律院系师生提供的、面向本校及社会民众的、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民商事案件代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和诊所式法律教育实践基地。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构建可以起到两方面的有益作用,一是缓解现有的已广泛存在的法律援助供求压力。二是鼓励法学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弥补法学教育实践性不强的问题。

但是,在现行阶段,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导致法律援助的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和预见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让其最大限度能地发挥作用对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体系和促进我国法治进程以及适应我国社会需求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尽管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在缓解社会法律援助压力和弥补法学教育不足以及调整社会关系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援助过程的限制性

目前我国提供法律援助的主体仍为政府,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仅是补充。而且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身份并未得到法律或者制度上的确认,这使得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尴尬境地。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并不能以律师身份介入案件进行代理,所以并不享有法律赋予律师的相关权利,例如调查取证权等。由此,提供法律援助的高校学生,是难以以律师身份进行案件代理的。这种情况势必阻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援助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和社会的广泛沟通。

(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资金匮乏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资金匮乏问题已经成为全国该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普遍问题。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企业赞助;社团会费;学校拨款;律师事务所资助;校友赞助等。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提供资金企业、社团、赞助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相较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有专门基金会提供法律援助经费,其他高校并无此类基金会的设立和资金帮助。由此,经费不足成为了阻碍高校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不足导致代理案件种类和性质受到了限制,从而削弱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潜力。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契合度不高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成立具有特殊性,其依托的是高等院校,受援助对象大多局限于本校师生,援助内容也仅限于法律咨询,文书撰写,因为由于学生身份限制,不能以律师身份办理案件,导致面向社会的案源单一且数量稀少。另一方面,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宣传程度不高,而且在没有政府机构的支持与助力下,社会民众对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认知程度也普遍较低,从而导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契合度不高,不能适用社会需求,跟不上社会进程,进而会导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社会支持,而生存艰难。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一)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适应社会的必要性

高校的法律援助事业在整个社会的法律援助事业的构建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可以脱离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而独立发展。事态恰好相反,高校法律援助事业要发展与壮大,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法律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法律大环境的改善。高校与法律院系必须与外部环境即整个社会进行沟通,才有可能找准自己的角度,实现自己的角色。办好高等教育以及法律援助事业都是社会及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所搭建的社会关系来获取高校与社会的资源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也通过这个网络构筑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开放的教学平台与师资力量等不可或缺的资源。综上,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可与帮助。同时,高校法律援助活动也是社会法制的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要积极的适应社会有着相当的必要性。

(二)培养公众的法律信仰,加强与社会民众的沟通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提高整个社会的法治认识,培养社会民众的法律信仰也是法律援助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宣传与普及活动以及其它法律服务活动能让社会公众了解自己的法律需求,并使他们从内心生长出信仰法律的自觉。培养公众的法律信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首先是通过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及法律纠纷,让当事人在为追求自我利益而体验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作用和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使学生认识到在法律层面上人人平等。其次是通过常态化的法律宣传让民众领悟法律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法规其实是生活经验的反映与反复,从而对法律产生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民众的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只有形成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立时想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的权威才真正树立起来。这样,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同时,常态化的普法宣传也有助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影响,使高校法律援助工作持久深入地展开。

(三)建立流畅良好的社会互动

综合上文所述,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必须加强与政府与各大高校及相关法律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府意志与民间自治的结合、加强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互动和交流。高校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知识共享等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有利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为了使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对外交流更为通畅,建立与其他相关法律机构如司法所、街道的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等的联动机制,将因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承办或不属于法律援助范畴的案件分别引荐到上述机构,由上述机构代为解决。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将不适宜学生办理的案件引介到律师事务所,实现高校法律援助与有偿法律服务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帮助律师实现对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义务,树立律师职业形象与威信,使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律师,相信法律,从而促进律师行业的发展。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法律援助事业也在蓬勃发展,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构建对缓解社会法律援助的压力发挥着重要深远的作用,但只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紧跟社会的发展,积极适应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发挥更大效能。(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4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基金A类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雪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历史使命及进路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57.

[2] 王红梅.建构合作型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下沙模式”及其法社會学解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11

[3] 伍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北法学》,2006(7):136.

社会福利机构 篇12

2011年5月5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46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12.5%,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8.7%。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两种判定标准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人到达7%, 则可以判定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由此可见, 北京市已经被列为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作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要把北京建设成全国首善之区, 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单单针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如何真正使每位老人做到“老有所为, 老有所依, 老有所乐”, 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 是一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情, 它直接关乎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民众幸福指数的提升。清华大学目前有离退休人员6000多人, 学校设有专门的离退休管理工作处, 各院系也相应配有工作人员, 为离退休人员提供各种服务。文章作者从事高校院系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离退休人员接触, 比较清楚地了解离退休人员生活状况。为了掌握翔实数据, 文章作者对北京市的“公办公营”、“民办民营”、“公办民营”三种经营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进行专门调研, 从而更深入了解北京市社会养老院的现状与社会对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居住于社会养老机构人群的共性与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 当今居住于社会养老机构的老人呈现以下特点。

1. 年龄结构偏大, 70岁以下的较少, 大多在70岁以上, 个别有90多岁的老人, 年龄越大选择的护理级别越高, 花费越大。

2. 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多, 多数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疾病, 他们及时就近就医看病的要求非常突出。

3. 老年公寓都有一定数量的外地人入住;他们或者为投奔子女而子女又无暇照顾的外地老人, 或者为崇慕北京高端养老院的品质而选择异地养老模式的老年人。

4. 养老院养老的费用普遍较高, 住高端老年公寓的费用属于相对富裕的人群, 他们一般自己能够用本人的积蓄负担养老院的各项费用, 其他居住在相对低端老年公寓的老人养老费由子女或亲属支付;无论哪种方式, 对个人家庭来说, 都是一笔不薄的支出。

5. 居住养老院的老人以及家属普遍对老年公寓的条件表示满意。饮食科学, 荤素搭配合理, 日常生活可以得到细心专业照料, 居住环境相对安静, 个别高端老年公寓属于类似五星级度假酒店的环境。

6. 比较遗憾的是, 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常常出现孤独感, 在夜深人静之时, 思念亲朋之情常常袭扰心头。由于每年每天接触的人员范围单一, 他们的思想常常滞后于社会, 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较慢。

三、不同类型的社会养老机构的优点与缺点

在调研过程中, 文章作者发现不同经营模式的养老机构呈现不同特点, 各具优点与缺点。

1. 公办公营养老院。

呈现出“一床难求”的特点, 优点是公办公营的养老机构往往具有天然优势, 同时属于政府财政支持, 收费相对合理公正, 缺点是政府需要参与到后期的维护和运营中去, 如此造成政府投入过重, 还有一点, 就是养老院地理位置的分布不均, 有的养老院条件较好, 但距离市区较远, 交通不便, 有的养老院地处市区, 但因用地紧张导致规模较小, 硬件设施也相对匮乏, 已无法满足如今老人们的日常需求。

2. 民办民营养老院。

形成高端、低端两种层次的两级分化, 要么收费每月花费5000元~6000元, 享受高品质生活, 要么收费每月不足2000元, 维持简单的日常养老需要。无论哪种规模, 民办民营性质的养老院, 床位资源相对宽松, 比较容易入住。但是, 民办民营养老机构除了屈指可数的少数高端养老机构外, 规模往往较小, 设施往往比较陈旧。这种现象主要缘于场地问题, “民办”的最大门槛在于土地和房屋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养老院建设不同于地产项目, 采取的是类似租赁的经营模式, 养老院建成以后不能当房子卖。受此制约, 民办民营养老机构主要通过租赁房屋建立养老院。然而,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 租赁合同最长只有20年, 因此养老机构大多不愿更新设施。

3. 公办民营养老院。

政府出资兴建后选择企业经营, 省去了养老院的建设费用和土地费用, 成本费用自然降低不少, 同时加上企业管理的优点, 它所提供的服务相应更加完善。这种经营模式值得提倡和发展, 我们认为这将是我国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举措, 也符合国际社会福利服务的主流趋势。

四、对当前社会养老模式的思考

1. 家庭养老为基础。

养儿防老是千年古训, 赡养老人是法律规定的道德与义务, 而我国在《老年人权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中, 也都肯定了家庭养老的法律地位, 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家庭中的年轻成员赡养年老成员, 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上对年长者进行关心与照顾。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养老方式, 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尤其在老年人最需要的精神、情感生活中, 它的作用甚显突出重要, 这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2. 社区养老为依托。

在我国城市中, 老年人所居住的街道和生活小区, 基本上成立了服务社区居民的组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乡村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社区服务行业。这些服务组织采取有偿服务方式, 如社区食堂、社区医院、老年活动中心、保姆、钟点工等形式, 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在物质经济上供养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需要和精神支持等。

3. 社会机构为支撑。

所谓社会机构指的是, 国家民政部门出资建设的老年社会福利院、关荣院等以及集体或者个人出资建设的民营养老院等。这些机构可以把需要照顾的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生活, 提供优雅的生活环境、合理的膳食、周到的医护服务和多种文化娱乐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不同需求级别的照料服务。

4. 虚拟养老为拓展。

管理部门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养老服务热线、养老服务求助系统, 当老年人有需求时, 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联系信息服务中心, 中心按照老人的要求, 派服务企业员工位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由管理部门对其提供服务进行监督。把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拓展, 建立起一个没有围墙的社会养老院。

5. 自我服务为补充。

上述四种养老方式尽管可以很好地实现养老问题, 但是有没有一种可以让老年人自主选择性更强的养老方式呢?那就是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管理部门创造条件, 比如适当经费支持, 宏观政策导向等方式, 充分利用老年人群体自身优势, 发挥其积极性, 实现退休人员的互帮互助。

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退休人员积极性, 发挥其余热。这种方式具有自主性强的特点, 老年人可以自取所需。从管理部门角度考虑, 不但可以节省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 更便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是对常规养老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是一种新的尝试。

上一篇:红豆杉资源下一篇:淮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