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
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 篇1
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
[摘要] 儿童福利机构是民政部门举办的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旧有的、传统的、单一的收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标准的、规范的、专业的岗位设置不断提高养护、教育、康复、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水平,提升孤残儿童的生命、生活、生存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儿童福利机构中事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的岗位设置来阐述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优势。
关键词:福利机构 类家庭式 岗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越来越多,本着对孤残儿童未来考虑,各儿童福利机构尽最大努力,分别开展了国外、国内收养,家庭寄养等,使孤残儿童很好的融入社会大家庭。但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孤残儿童还需在儿童福利机构中集中供养,如何使在儿童福利机构中集中供养的孤残儿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如何平稳融入社会大家庭已成为儿童福利机构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儿童福利机构大都采取集体生活式的照料,这种照料方式虽然有利于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但却忽略了儿童个性化的培养,没有遵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注重儿童道德情操的培养,没有注重儿童自身能力的提高,没有注重儿童自我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特别是在家庭伦理,亲情方面存在很大欠缺,造成儿童感情世界的盲区,不能使孤残儿童融入社会,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一、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概述
(一)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简介
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是为了儿童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能够更好地得到家庭式的照料所进行的探索与努力,这种探索与努力将大大提高孤残儿童以后融入社会的可塑性与回归家庭的可能性。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是指儿童福利机构在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印发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要求,在现有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比例合理的基础上,同时承担起社会家庭中父母、亲人的角色,从而使孤残儿童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关爱以及亲情的温暖。
(二)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单位结构
岗位设置类家庭式需要根据儿童福利机构中现有的孤残儿童组成状况进行分组,一个家庭的父亲和母亲可以是任意两种工作人员进行组合。在平时院内日常工作方面,工作人员还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而在类家庭中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承担起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教育和爱护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二、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时代背景
2006年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 “六一”儿童节前慰问北京儿童福利院的重要讲话给儿童福利事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给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激励与鞭策。如何使福利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造福儿童,贡献社会,是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使命。2008年,xx市社会福利院和美国中华国际合作开展的第一拥抱室项目,成功的将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为父母亲的角色,使更多的孤残儿童享受到了家的温暖。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发觉,要使孤残儿童身心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做到简单的喂养和康复,还要给孩子们一份家的感觉和温暖。为了使孤残儿童能够和其他的正常孩子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我们进行着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探索。
三、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需要
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不仅仅是关注孤残儿童的物质生活,更多的是关心孤残儿童心理方面的需求。儿童福利机构中只有工作人员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孩子们在心里层面对家庭的向往,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就是从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出发,使工作人员不仅仅承担着相应的工作职责,更多是承担孤残儿童家长的职责。
(二)孤残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父母角色的缺位,缺少亲人的教育,缺少与外界的往来,使得儿童福利机构的孤残儿童在个体认同方面发生困扰,从而缺少了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和培养。为了使孤残儿童长大后能够健康、平稳地回归主流社会,对孤残儿童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孤残儿童在儿童福利机构的类家庭式生活能够使孤残儿童像社会正常儿童一样身心健康成长。
(三)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儿童福利机构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是党和政府对孤残儿童关心的一种体现,从单一的喂养到“养护、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型养育模式,再到国内、国外收养、家庭寄养等模式一路走来,都是儿童福利机构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以孤残儿童为本,创新符合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养育模式的有力探索。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力争使机构内的每个孤残孩子都得到家庭式的照料,为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回归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建立和实施
传统上一般认为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只有被国内、国外收养,家庭寄养等渠道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但却忽略了儿童福利机构也可以通过岗位设置调整角色,让孤残儿童享受到家的温暖。根据孤残儿童的身体残疾程度和心理健康程度,我们把孤残儿童分编到各个类家庭生活。类家庭的生活和普 通的居民家庭生活是一样的。可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分别送入正规的社会学校读书或院内开办的特殊教育班、康复室进行学习或康复训练。
(一)认真做好“慈父”角色,让孤残儿童得到应有的宠爱 每一个孤残儿童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宠爱,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把这种父母的宠爱变成了可能。当受到表扬时,他们喜欢在父母面前炫耀;当受到委屈时,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袒护,工作人员要把自己完全融入父母的角色中,孩子取得成功时,应该去鼓励,去奖赏,工作人员应该做到父母为孩子应尽的职责。
(二)认真做好“严母”角色,使孤残儿童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孤残儿童也是儿童,也有调皮任性的一面,当孩子们犯错误时,工作人员应该拿出做父母的耐心去批评教育孩子,批评不是目的,目的是使孩子们从做错的事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孤残儿童能得到父母耐心的教导,对其日后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多给孩子锻炼和接触社会的机会
孤残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除了得到家庭的温暖之外,多接触社会也是身心成长的一个必要环节。作为父母角色的工作人员,多带着“孩子”出去外面见见世面也是正常工作的范围。
(四)言传身教,使孩子在类家庭中得到教育
普通家庭的孩子的教育现在都提倡家校结合式的教育,在儿 童福利机构中,对孤残儿童的“家校”结合教育也是必须的。孤残儿童在非上课期间可以从类家庭式设置的父母身上学到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知识,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与人沟通交流等。
五、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对孤残儿童的教育
中国古代便有“因材施教”的道理,它强调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要特别顾及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当然,孤残儿童毕竟不同于普通儿童,我们在探讨岗位设置类家庭式中的教育时也并不像探讨一般教育那样注重开发性与发展性,在这里我们注重的是教育的方法性与有效性。除了少数轻度残疾的儿童可以到社会上正规的学校进行教育外,中等残疾和重度残疾的儿童只能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接受教育。
1、做好“父母”角色的定位
类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的“家庭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工作关系,怎样能在正常生活中改善和改良这种“家庭关系”,使它朝着有利于孩子成长、发育和进步的方向迈进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大一部分得靠“家长”,作为家长来说,被孩子们称为“爸爸”“妈妈”这本身即是压在他们肩头的一种责任。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爸爸妈妈对于子女意味着爱与付出,这是为人父母的道德与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组建这样一个家庭,我们的“家长”就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呵护孩子们,使孩子们在家长这里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那份真挚的爱。
2、家庭教育范围的界定 对于类家庭中孤残儿童的教育应从合理生活习惯的养成开始。当然,一项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之上,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严格要求。这要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说饭前洗手、便后冲水、见客人打招呼,每天都要完成当天的作业等等,对这些小事的督促会促使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这些孤残儿童回归社会的基础。随着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要有正确合理的思维习惯。比如说,受到他人的帮助要言谢,请求他人的帮助要诚恳,不要乱拿乱动别人的东西,做错事时要及时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等等。合理的思维习惯是孩子们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也是他们形成正常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意识的基础,应着力培养。
除此之外,类家庭中的教育还应注重很多方面,如孩子们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能力、自立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这些能力都是他们日后独立生存和回归社会以至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当然,还有一项教育是家长应特别注意的,即对孩子们爱的教育。如果说“类家庭”本身便是社会“爱”的产物,那就应让孩子们明白,社会的“爱”弥补了自己的“不幸”。人间有爱,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孩子们要爱护自己,尊重自己,也要爱护他人,爱护家庭,爱护社会,有爱就会有友善、宽容、正义、勇敢和努力;有爱就会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
3、教育方法
孤残儿童有着不同于普通儿童的多重品格,这就要求对他们的教育要有针对性。温馨家庭氛围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我们都知道孤残儿童的 “不幸”是从失去家庭开始的,孩子们对家庭氛围及家庭关系都有敏感的意识,正是因为这种敏感才会使孩子们对“温暖”体会的更深。因此,类家庭中一定要有温暖的氛围。家长爱护关心每一个孩子,孩子们的问题都会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任何努力和进步都会得到赞赏和支持,这样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暖化,他们便会不自觉地把“温暖”回报给他人,良好的家庭氛围由此便形成了。这种“温暖”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石。
五、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模式,是传统的集中供养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探索,必须以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重点,在现有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岗位人员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将工作人员角色转换成类家庭式成员的角色。在具体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需要适当考虑和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职工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强
一是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对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来说,都必须面对着职工人数紧张的问题,在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还不足以满足整个机构内孤残儿童的需要,这需要各儿童福利机构在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时,结合自身实际,可以对孤 残儿童进行大规模的类家庭式的照料,也可以选择几组适合家庭照料的孤残儿童进行小规模的家庭式照料。
二是由于岗位设置的类家庭式,势必会对职工在工作的时候提出更高的要求,职工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且还要融入家庭家长的角色,这要求职工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我们面对的“孩子”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作为父母角色的艰巨性。
(二)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父母相对要比较固定,不易经常更换
类家庭式是一种家庭式的照顾,它为孤残儿童提供24小时的衣食住行和照顾,客观上为孤残儿童营造了一种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但是类家庭式的照料也会遇到问题,如无法提供持续的家庭式的照顾,家长角色人员更换频繁,可能会给孤残儿童带来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从而造成孤残儿童心理上的叛逆性。所以,父母角色的持续性、长久性有助于孤残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够增强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社会化。
(三)真正做好“家长”角色,职工应该用心去爱孩子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家长一定要从感情上接纳孩子、爱护孩子。二是家长的日常行为应该是理性的。只有真正从感情上接纳孩子、爱护孩子,这个“家庭”的存在才有意义,也只有是理性的类家庭的社会目标才有实现的希望,社会功能才有发挥的可能。尽管理论上可以这样来讨论,可 实际生活却并非这样简单。任何一件很小的矛盾与冲突都有可能引发家庭关系危机,而也有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会使人心动摇,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有引导家庭关系和睦相处的信念与能力,也要有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与力量。
目前,有些地市的福利院已经开始对孤残儿童实施类家庭式的照料,由于我院建于50年代,因受建筑面积、院舍空间等客观因素制约,岗位设置类家庭式一直在积极探索阶段。2007年,随着“蓝天计划”的实施,我院新址已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已经全部竣工。在新址内,我院建造了类家庭房屋6套,用于适合进入类家庭生活的孤残儿童使用。预计明年,岗位设置类家庭式将在我院逐步开始探索实施,孤残儿童将得到更好的照顾和照料,将拥有更加温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让每一个孤残儿童回归社会是我们儿童福利机构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优越性在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可以和社会上正常儿童一样,享受到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关爱。以上是我们在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的一些探索,如有不足之处,请各界同仁指教。
【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推荐阅读:
社会福利机构08-18
福利院儿童教育08-10
资助房屋福利的贫困家庭09-06
福利院儿童小组计划书08-21
关爱福利院儿童活动策划书07-31
去岳阳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和老人06-01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10-30
“空巢”家庭儿童07-22
贫困家庭儿童08-04
单亲家庭儿童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