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家庭儿童

2024-07-22

“空巢”家庭儿童(精选12篇)

“空巢”家庭儿童 篇1

摘要:通过对无锡市6户残疾儿童家庭入户访谈发现,处于相同社会背景下的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建议普及优势视角的残疾观,推广成功案例,加大家庭对残疾儿童康复的支持,进而促进残疾儿童的康复和发展。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家庭支持,残疾观,优势视角

残疾儿童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治疗和训练,帮助身心存在某种缺陷、不能正常从事某些方面活动的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减轻缺陷带来的障碍,恢复或重建其缺失的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最具紧迫性与回报性的选择。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0 ~ 17 岁残疾儿童504.3 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6. 08% 。除小部分被遗弃的残疾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大部分都在原生家庭。残疾儿童的生存、康复、发展,一方面,与国家政策相关,另一方面,与家庭密切相关,即使在同样的社会政策背景下,不同家庭残疾儿童康复差异依然存在。本文重点在微观层面上探讨家庭支持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无锡市18 户残疾儿童家庭作为访谈对象,发现其中6 户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这三对案例儿童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基本类似,符合案例对比研究的要求。个案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1. 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入户观察和深度访谈。观察残疾儿童家庭环境、受访者态度、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了解残疾儿童确诊后家庭生活的改变和残疾儿童日常照料及康复情况。

采用案例对比分析,从家庭支持视角探索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家长的支持程度与残疾儿童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 1 访谈和观察的主要结果

访谈发现,当家庭出现残疾儿童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觉得“怎么可能呢”,“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种情况”,“不会是医院搞错了吧”,在心理上排斥和否认残疾;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是情绪激动、悲伤无助,“家里的人每天以泪洗面”“觉得天都塌下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责怪”“觉得自己很不幸”“老天为什么这么惩罚我们呀”,“当时家里乱套了”“家里人都没心思吃饭,更别提烧饭了”“我们当时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残疾儿童家庭开始进入面对期( 即努力解决期) 。访谈发现,残疾儿童家庭的分化大多在此阶段形成。此阶段的经历和过程,直接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

2.2残疾儿童家庭支持对儿童康复影响分析

2.2.1家长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同为听力残疾1 级,案例7 和案例18 选择了不同的康复方案。案例7爸爸说“家庭在孩子做不做耳蜗这件事情上很纠结,我们实在不想让孩子开刀受罪”。但案例18 妈妈回忆道: “当年人工耳蜗手术还不普及,孩子爸爸听了一次讲座,说北京有个手术成功的女孩恢复和正常孩子一样,我们马上就下定决心去试一试,开始借钱”。由此可见,虽然都是为孩子着想,一个是不忍心孩子开刀受罪,一个是追求长期效果,但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孩子呢? 从目前康复的效果来看,前者说话还不甚清楚,后者已经正常上学考学,差异比较明显。

2. 2. 2 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第一,家长的坚持。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和信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康复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访谈中发现,家长为更好地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的效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是花多少钱( 有富裕的家长,肯花钱购买仪器,但不花心思进行康复教育,因此效果不好) ,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第二,家长掌握的资源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康复效果不太好的家庭尝试寻求帮助,或与其他家长交流,或网上找到残疾儿童家长QQ群寻求心理支持和康复信息,但信息不能代替实际操作; 案例7 家长说“我们按康复老师的建议进行训练,但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发声,我们也没办法”。

案例6 爸爸是体育老师,当时关于唐氏综合症的康复治疗非常少,爸爸“觉得只要平衡能力好,孩子的发展就好。因此,力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由爸爸自己做,他自己设计运动处方实施”; 案例18 和案例6一类的家庭,他们不仅接受建议进行医学治疗,还会根据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结合残疾孩子的身心条件主动探索适合康复发展的训练。

2. 2. 3 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孩子的疑问( 为什么我要带助听器,你们不需要?) ,案例7 爸爸表示“没办法解答”; 而案例18 妈妈则轻松回答“就像妈妈带眼镜一样”,因此孩子也非常乐观,“不介意头发剪得短短的露出助听器。春节放炮,孩子摘掉助听器,开玩笑说可以屏蔽噪音”。由此可见,家长的积极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和建议

研究发现,有残疾儿童家长面对残疾事实都悲伤,绝大多数居家残疾儿童得到了救治,但是康复效果不同; 有家长为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结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仅是花多少钱,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家庭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家庭所持有的残疾观,对康复效果的信心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二是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不仅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医学治疗和康复计划,还充分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发挥家长本身具有的优势主动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康复训练; 三是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

对于残疾儿童的康复,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和家庭对待康复治疗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密不可分。在残疾儿童的成长和康复过程中,家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巢”家庭儿童 篇2

1、首先,排插或位置较低的插座,建议换成到堵塞孔的那种,这样就算宝宝无意中碰到开关也无法接触到开关导电部分。

2、另外,平时教育宝宝不要去玩这个插座。

3、如果宝宝年龄小,建议将插座盖起来。

4、很多小孩很喜欢模仿大人去拔插头,手指容易碰到电极,是很多小孩触电的主要原因。要多教育。

5、夏季是用电高峰,家里的电插座,家长不妨做一次彻底检查检修,以防悲剧一再发生。孩子能摸得着的电插座,要给电插座装上防小孩拔弄插头和电插孔的电插座保护盒,电器用完后立刻放回安全的地方。

防止宝宝触电,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所有的电器设备,用完后立刻放回安全的地方,如电烫斗、搅拌器、吹风筒等。

2、注意电热恒温开水器的水温和摆放位置,以免孩子触摸或碰倒。

3、选购电源插座、接线板时,要尽量选择带有多重开关并带保险装置的,市场上也有很多带有防止儿童误触的相关产品。对于孩子能摸到的插座要套上专用的塑料罩。

4、外引的.电线只能临时使用,用完立刻收拾好,不能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的地方。

5、风扇、取暖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或做两个围栏围住。

6、宝宝从懂事的那天起就要教他不能接近、触摸带电物体。

7、将铁丝、刀剪等可以导电的物品放到儿童不易够取的地方;不要把毛巾、衣物等搭在电线上。

8、儿童房内的电器不宜多,尤其是年龄较小儿童的房内,电器更不宜多;应避免使用落地电器,防止儿童绊倒后发生触电事故。

9、电灯或其它家用电器的电线如受潮或破损,要及时检修或更换;为了保险,应将电源插头用绝缘胶布等固定。

10、无论何种设计的电源插头、插座、充电器等均要置于儿童摸不到、够不着的地方。

家庭自查儿童肿瘤图解 篇3

很多儿童肿瘤发现时已是晚期,无法治愈,非常令人遗憾。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就会大大不同。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及早发现儿童肿瘤呢?

“一分钟查体”技术,省时又有效,还很好学,家长不妨学习一下,在给幼儿洗澡时顺便摸查全身,排除儿童肿瘤隐患。

洗澡摸查顺序:

洗澡时家长应仔细给幼儿擦拭,同时顺便摸查全身。 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头颈上肢,前身下肢,与后身会阴;或按8字诀顺序摸查:头颈肩臂腹腿背阴。

擦拭和摸查方法:

1. 手指并拢,边涂肥皂边在皮肤表面擦洗。

2. 从头皮到会阴四肢指趾,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每次必查全套,养成固定习惯,以免漏掉某处隐蔽性肿瘤。

3. 正常淋巴结为可活动、无痛的、小豆形、橡皮样硬度的皮下颗粒,长园扁形如蚕豆,最长径不超过1cm。

自查路线一:头颈上肢

1. 双手摸颈前及两侧,注意皮下有无软硬不平的肿物(注意淋巴结、甲状腺及皮下囊肿)。

2. 摸肩部锁骨上下窝及腋窝,注意淋巴结有无肿大。

3. 顺手捋一下双臂,注意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肿物、畸形或疼痛。

自查路线二:前身下肢

1. 观察腹部是否有畸形,摸腹前及侧面,看是否有压痛,腹部有无肿块。

2. 摸腿部及足趾等处,观察有无畸形、水肿及淋巴结肿大。

自查路线三:后身会阴

1. 后背擦洗从肩胛到臀沟,注意两侧是否对称,皮肤是否平软有弹性。

2. 注意尾骨与肛门有无异常(有无肿物、黑红斑块、小疣、小孔、毛发等)。

张金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著名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00年荣获国际小儿外科最高成就奖——“丹尼斯·布朗”金奖,2010年荣获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终身成就奖。从医50多年,“张氏钳”、“张氏瓣”、“张氏膜”等外科技术曾为国内及国际同行称道。

日本儿童家庭福祉 篇4

关键词:儿童家庭福祉,儿童福祉,家族支援,家庭协作,儿童权利

一、儿童家庭福祉的形成

1. 关于今后日本儿童家庭福祉的方向 (意见申述) 。

1981年中央儿童福祉审理会议后总结出《关于今后日本儿童家庭福祉的方向 (意见申述) 》 (1981年12月18日) , 该申述首次提出“儿童家庭福祉”的说法, 对于以往的“儿童福祉”是一次新的跨步。 (1) 减少儿童出生数降低的外部原因; (2) 家庭保健的重要性; (3) 抚养孩子带有的社会意义; (4) 儿童健康培养; (5) 身心残疾儿童对策的必要性。但是从上述内容来看, 完全没有提到什么是“儿童家庭福祉”, 为什么要提出“儿童家庭福祉”。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 (全社协) 儿童家庭福祉恳谈会 (委员长:上村一医药品副作用受害救济兼研究振兴基金理事长) 在《提议·以推进“儿童家庭福祉”为目标》上, 提出从“儿童福祉”向“儿童家庭福祉”转换。儿童家庭福祉恳谈会上提到的“以往的儿童福祉”是“没有从全体家族成员这个角度进行文化的健康的支援体制来考虑的”, 所以对于儿童福祉来说, 健康的文化的家庭机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 要以家族为中心, 社会也要承担责任, 进行支援。简而言之, 提议中所说的“儿童家庭福祉”可以说成对于儿童来说的“健康的文化的家庭机能”要由家庭及学校, 市民, 地域, 媒体, 企业等等的社会来负担支援。”

2.《未来儿童21计划研究会》报告书。

以全社协的动向为根据点, 厚生劳动省于1992年10月开展了《未来儿童21计划研究会》 (座长:平田宽一郎, 早稻田大学教授) 。研究会以“少子化”“国际家族年”和“儿童权利相关的条约”等国际的动向为根据点, 提出两点建议: (1) 今后, 要回到制定儿童福祉法时的原点, 常见的儿童健康教育问题, 及儿童家庭和地域社会积极推进福祉政策的问题, 对其本来的面貌进行综合的研究; (2) “以茁壮成长的孩子, 有活力的温馨的家庭的地域社会为目标的21计划研究会”为了该内容的实现, 努力推进新的理念和政策。该报告书是最初的政府相关文书中, 寻求重新思考儿童福祉概念的。“以往的儿童福祉, 是从需要保护的儿童, 母子家庭这个角度出发的, 是以代替家庭养育机能之后的第二次的政策实施为中心的。但是, 如今普遍的有儿童的家庭中, 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之后的儿童家庭政策的实施, 就不能像以往一样, 只以特定的儿童为对象, 而是要以所有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对象的同时, 还要将孩子生活的基础———家庭和与之相关的地域社会也放入视野中进行考虑。”“像这样下决心实施儿童家庭政策, 是对战后46年间‘儿童福祉’概念的再次检验, 有必要进行改变风气的尝试。”关于“家庭及与之相关地域社会放入视野”换种说法, 是“以国家和自治体为首, 社会全体承担起责任给予支援, 或者说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经营下教育孩子。”

也就是说, 以往的“儿童福祉”概念, 是以一部分需要保护的儿童为对象的, 实施的政策也是远离养育该儿童家庭的, 并未从家庭全体角度切入, 即代替了家庭养育机能的儿童福祉政策。与此相对, 今后的“儿童福祉政策”要以全部的儿童作为对象, 不仅是家庭、地域等, 社会全体都要承担起责任, 在“家庭和社会共同经营”下实施政策。

二、儿童家庭福祉的概念

上文所述, 从“儿童福祉”到“儿童家庭福祉”的概念的变化是必要的为背景, 庄司洋子整理出三点观点: (1) 家族的改观 (少子高龄的发展, 夫妻共同劳动的状况) ; (2) 家族和人权; (3) 社会福祉基础改造改革。特别是第三点, 1997年改正儿童福祉法, 将保育所制度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去掉, 进一步而言, 社会福祉基础构造改革的基本视点是儿童家庭福祉。

柏女凌峰有以下论述。“我国之前的儿童福祉, 都是将需要保护的儿童从其家庭分离, 保护之后进行援助这样的政策实施为中心展开的……所以今后的儿童福祉, 从儿童的出生, 养育, 生活的基本场所—家庭来支援, 站在家庭支援的立场上推进是十分必要的。之前, 和政策相关的论述家庭的场合, 大多都是讲家庭作为潜在的社会资源, 或者是官方政策实施的补充, 也就是‘支持政策实施的家庭’。但是, 现在必要的是, 家庭本身作为政策实施的对象, 即:‘支持家庭的政策’。”

高桥重宏, 是上文中提到的全社协儿童家庭福祉恳谈会的成员, 也是“提议”起草者的一员, 还在“儿童未来21计划研究会”任职。也可以说, 是重新审视“儿童福祉”, 推进新的“儿童家庭福祉”概念的儿童福祉研究者的代表。高桥也认为“儿童福祉”和“儿童家庭福祉”是不同的概念。“儿童福祉”和“儿童家庭福祉”的具体内容详细地整理在下表中。

三、儿童家庭福祉的基本方向

1. 平等主义的分工家庭到家族全员参与家庭的转化。

“儿童未来21计划研究会报告书”中写道:今后的儿童家庭福祉政策实施的目标是以家庭为单位, 进化成家族全员参与型家庭。所谓的家族全员参与型家庭, 就是“在家庭中, 包含儿童的所有家族成员都积极参与家务活和儿童培养, 每个人都作为个体相互尊重, 为了家庭的发展相互合作”的家庭。同时, 国际家族年的目标也是“家族全员参与型家庭”。国际家族年的口号“以家族为首, 开启小型民主主义”的意思, 就是“在家庭生活中, 逐渐推进男女共同参与, 父亲, 母亲, 孩子等等的组成人员, 作为家庭的一份子, 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分担家庭内部的责任, 实现构筑生活的目标。”根据庄司的观点来看, 所谓的“平等主义协作家族”就是从重视分工的近代家族到重视新型家族关系的家族。所谓的新型家族关系, 就是男女为了能够共同进行社会劳动, 就要共同分担家务活和孩子的养育, 建立在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关系上的家族关系。1994年9月的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上也登出了“面向21世纪, 社会保障的基本想法之一”就是“家族政策·男女平等和社会保障”:以‘家族本来应有的姿态’中提到的跨时代的固定观念为前提, 并非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而是要以多种多样的家族形态为基本, 以其新的家族关系为根据, 整理完善充实生活条件。只有重视这样新的家族关系, 即“平等主义的协动家族”, 那么今后的家庭儿童福祉政策才能向“家族全员参与型家庭”发展。

2. 稀薄化地域社会到福祉地域社会的转化。

如今, 随着少子化的推进, 地域社会和家庭养育的机能也在降低。随着产业化都市化的推进, 家庭生活特别是育儿相关的地域型支援也在逐渐降低, 和核家族化的行进相互呼应,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家庭育儿的不安情绪。要是今后地域社会的组成人员, 人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相关活动, 就会逐渐实现不同年龄层的交流和育儿的互助, 这才是一直所寻求的新型地域社会, 也就是“福祉地域社会”形成的重要课题。“福祉地域社会”形成的重要性, 在“关于志愿者活动中期振兴方案 (意见申述) ” (中央社会福祉审议会地域福祉专门分科会, 1993年5月) 上指出来了。面向21世纪的福祉社会, 应该是一种参加型福祉社会, 即:地域居住民和各种各样的团体以主角的身份参加, 互相构筑互相支持。所以说对于福祉地域社会来说, 多样的志愿者活动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这些活动和福祉服务有机的结合, 就会逐渐形成服务支援网。

3. 男女职责分工社会到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转化。

日本作为经济大国, 虽然制度上男女性别歧视已经渐渐消失, 但是时至今日, 男女性别分工这种意识仍然留存。所以, 无论男女, 物质丰富对其来说, 都是增加了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为了构筑有生存价值的, 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生活的社会, 无论男女, 都要互相尊重,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积极参与到各个领域中。“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这种说法, 是在“面向2000年新国内动化 (第一次改定) ———以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的形成为目标” (妇女问题策划推荐本部, 1991年5月) 中首次提出的。在“生活大国5年计划”中也写道:“为了能让女性充分的在社会活动中活跃起来, 今后要以男女间固定的职责分担意识为首, 重新审视社会制度, 惯例, 习惯, 这对于实现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新经济计划汇总” (经济审议会不会·小委员会中间报告, 1995年6月) 也列出, 今后我国经济社会面向21世纪应该变革的方向和促进变革重点政策之一就是“老弱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的构建。”所以综上所述, 我认为“男女共同参与型社会”已经作为社会政策改革的目标定下来了。

4. 缺乏“玩耍”向丰富“玩耍”的转化。

“儿童权利相关条约”第31条, 参加玩耍和娱乐活动的时间, 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的权利已经定下来了。尊重“休闲, 娱乐以及文化生活相关的权利”, 关于为此促进活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家庭和儿童教育相关恳谈会报告书” (今后的家庭和育儿相关恳谈会, 1990年1月) 和“儿童未来计划报告书”中均有确认。“儿童通过玩耍能够养成丰富的创造力和个性, 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展儿童玩耍项目, 和地域的人交流, 掌握地域社会等相关事物, 在各式各样的领域中创造周边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在教育领域, 1992年9月导入学校一周五天制之前发表的“关于适应延长假期等等的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充实 (审议总结) ” (青少年校外活动相关调查研究合作者会议, 1992年2月) 中, 也认为玩耍对儿童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 同时对于儿童自己在丰富的活动体验中渐渐掌握安全能力是有利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在以往儿童福祉的基础上加入家庭配合的重要性, 从儿童家庭福祉的形成, 概念及其基本方向的角度分析, 得出发展儿童家庭福祉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虽然目前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在儿童福利待遇方面仍旧不够完善。今后可以从儿童家庭福祉的角度来发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注:本文责任作者:段克勤

参考文献

[1]「リ﹢ディングス.日本の社会福祉第8巻[M].子ども家庭福祉」株式会社, 日本図書センタ:113-116.

[2]庄司洋子.琫代家族の養育機能——危機の諸相とその構造[Z]//一番ヶ瀬康子·古川孝龢, 螏, 講座社会福祉第7巻, 琫代家族と社会福祉, 初版, 東京:有斐阁, 1986:18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篇5

第一章 导论

一.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四类对象

学前儿童:0-6岁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非亲监护人。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2、四个过程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

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治经济地位

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二.研究方法

1、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情报研究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情报研究作用是:

一、为确定研究课题服务;

二、为设计研究方案服务;

三、为认识研究、提高理性认识服务;

2、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

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的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抽样、内容、手段、统计)——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

调查研究的类型:

一、现状研究: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

二、相关研究,相关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

三、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家庭教育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过程:具体经验总结(家庭教育过程——教育效果——教育体会)——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4、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概念: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

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过程:研究设计(类型、范围、数量、控制、观测、统计)——研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研究的变量由实验变量(自变量)、效果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组成的。

5、质的研究

概念: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界定问题——选择场地——进入现场——资料搜集——撰写报告

6、行动研究

概念: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过程: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制订相应的行动步骤。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由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考瑞等人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开始进入美国教育研究领域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

家庭与儿童的绘画活动 篇6

儿童从很小便开始了画画活动,早期的画画经历了涂鸦期、形象期。一般3岁以后的孩子画画具有形象期特点。这一时期,大部分幼儿绘画的热情高涨,发现自己的眼、手能协调配合,手中的笔运用自如,这种发现刺激他们不断画出新的东西。幼儿能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象征物体的外表轮廓。在此阶段,他们仅仅能掌握几种基本图形。如:圆形、四角、十字等。还画不出成人眼里看到的物体形象,他们常用轮廓线来画图形,所画的色也跟实物的色没有什么关系。这时期幼儿只侧重于童趣的表现,而不注意形体的完整与相似,常常夸大或忽略了某些部分,并且画得比较抽象。

儿童喜爱画画活动,他们除用语言表达兴趣、愿望外,更愿意在画中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如幼儿画爸爸、妈妈,画大树、画小朋友等。幼儿有时也表现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但所反映的事物都是基于实际生活的。如:胡晓舟小朋友画的“月亮上‘荡秋千”这个情节是他想象出来的,因为月亮、星星、秋千、小朋友都是他所熟悉的。荡秋千的活动也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亲身经历过的事物,通过想象思维加以重新组合加工,就组成一幅新的画面。

对儿童早期画画活动,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指导。一种是注意让儿童学习绘画技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幼儿早期绘画中的有意因素和象形因素,帮助幼儿不断地丰富动作与线、形之间的感觉经验,使幼儿逐渐能有意识地表现一定物体形象的特征。另一种是以儿童在绘画中的自由表现与创造为目的,让他们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绘画领域和新的表现手法。在家庭中如何指导儿童画画呢?

1.发现并培养儿童画画的兴趣。一个孩子一岁半便开始要笔和纸画画了,最初画些不规则线条,然后画出了基本形状,但说不出画的是什么。奇奇妈妈发现她经常在本子上、桌面上画画,便支持、鼓励她画。还经常带她到田野里、公园去游玩、参观,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奇奇越来越爱画画了,不仅能把自己对自然美(如“美丽的春天”)、色彩美(如“彩色的气球”)的美感画出来,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能逐渐地掌握。

有的孩子最初并未表现对画画的兴趣,但经过家长的培养,也渐渐地对画画产生了兴趣。比如,近两岁的玲玲在小桌上乱涂画,画着还说着,妈妈就问她:“你画的是什么呀?”她说:“这是妈妈买的冰淇淋。”实际上从画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并不像冰淇淋。但是,妈妈却鼓励她画得好,让她画出更多的冰淇淋。玲玲听后,心里很高兴,又画了很多的冰淇淋。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画画。

2.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画。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不必由成人给儿童做出画面的规定,鼓励儿童凭自己经历的象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因为孩子的绘画是和自己的经验密切的。他主观地观察自己的世界,以内心为出发点。在绘画活动中,也不经常拘泥于固定的图式,并利用本身的经验,创造性地变化图形。如:一个孩子的橡皮找不着了,他就画了一幅寻找丢失的橡皮的画。他画了三个人,橡皮放在衣兜里。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幼儿几经反复才终于达到关于“人”形态的概念,但每个人的形象上表现出孩子强烈的主观意识。

3.须让儿童多观察、多练习。要引导孩子多观察人物、景物、实际物品,要观察仔细,留下生动的印象。如:指导孩子画冬瓜时,可带孩子到菜园里收冬瓜,通过抱冬瓜的劳动,让他观察大冬瓜的形象特点,然后让他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把冬瓜画出来。

也可让儿童欣赏成人的画,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徐悲鸿的马等,都是极好的欣赏画。有条件的可让儿童观察别人画画的过程,从中可学到一些画画的技巧。

4.成人要多和儿童交谈。儿童画完画之后,可让孩子讲讲他画的是什么,也可将儿童讲的由成人写在他的画面上。还可将儿童的画挂起来,家长和他共同欣赏,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5.要创造好的绘画环境。画画时光线要充足,光要从正面或左面投射,坐姿要端正,不可趴在桌上画,握笔要正确。画画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儿童顺利进入写字学习。

要让孩子多以生活中的实物当观察对象,不要让其只练习画册,画简单的模仿画。要让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情感,使孩子的智力、能力得到发展。

“空巢”家庭儿童 篇7

1.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这种思想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认为, 与旧式家庭不同, 苏维埃家庭是一个集体, 在这个集体中的家庭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而不再是父权的家庭。基于集体主义的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是多子女、大家庭的拥护者。他反对家庭只生一个孩子, 因为“教育独生子或独生女比教育几个孩子困难得多”。一方面, “一个孩子是孤独的, 他没有真正的交往”, 另一方面, 父母容易对独生子女过度关心, 使独生子女发展成为利己主义者。与他的集体主义思想对应, 马卡连柯认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的苏维埃国家的公民”, 因此家长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 还要为社会和苏维埃国家负责, 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 那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

2. 及早施教、防微杜渐、把握尺度———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马卡连柯十分重视早期教育, 他说道:“你们在孩子5岁前做的事, 占了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本书中他也多次提到要对儿童及早教育, 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儿童正确地、规范地进行教育, 如果因为家长的疏忽或偷懒而导致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 那么接下来的再教育和改造工作将会是十分困难的。

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每件小事。对于儿童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犯的错误, 家长必须及时地制止和修正。确实如此, 生活本是由小事组成的, 如果忽略身边的小事, 不善于防微杜渐, 从每件小事中对儿童进行教育, 那么家庭教育最终将偏离正确的轨道。

马卡连柯还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尺度和分寸, 家长对孩子既不能太慈爱, 也不能太严厉, 要做到严慈相济。他还对那些在任何时刻都无条件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的家长进行了批判, 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变得自私和暴戾。另外, 在对孩子生活的干预方面, 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既要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 又要使孩子有克制自己的能力。

3. 家长以身作则并制定生活制度———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方面, 马卡连柯特别注重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他认为家长自身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 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家长若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自己必须是一个良好习惯的拥有者。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也是一种教育, 不过是在教坏孩子。

除了强调榜样的作用外, 马卡连柯还重视制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书中, 他对纪律与制度进行了区分, 他指出纪律的形成并不是依靠某些惩罚措施形成的, 而是依靠正确的教育和儿童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到的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纪律并不是用来约束孩子的手段, 而是正确教育的结果。而家庭生活制度则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是一种手段。制度一旦确定后就必须具有确定性, 除有特殊情况外不得违反制度。这样一来, 孩子在坚持遵守制度的过程中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4. 劳动教育和性教育———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劳动教育在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卡连柯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马卡连柯认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劳动教育不但是为未来公民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修养、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因此, 在家庭中要重视儿童的劳动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自己的爱和幸福。他不赞成公开地、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呢?他认为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之间“彼此的尊重、帮助和关心”。除此之外, 还要对培养孩子爱的情感,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关爱别人。

二、读《家庭和儿童教育》之所思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书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比如:基于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个体而是为了集体, 这就把个人的需要完全排除在外, 个人成为集体中的一颗“螺丝钉”, 缺乏人文关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批判过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教条主义的倾向。

单纯肥胖儿童家庭因素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组:选取在大兴区黄村医院保健科进行保健的、年龄在1个月至满6岁之间的单纯肥胖儿童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例。对照组:根据病例对照研究的原则, 选取正常儿童与试验组的儿童进行1∶1配对。配对条件为同性别、同年龄﹙相差<3个月﹚、身高相差±3 cm, 父方或母方职业与文化程度一致。问卷调查的对象:选取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父母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1.2 肥胖的诊断标准

采用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NCHS) 标准, 以身高标准体重为参数, 超过同性别相应标准的20%~29%、30%~49%、>50%诊断为轻、中、重度肥胖[2]。均排除继发性肥胖。

1.3 研究方法

横断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喂养情况、饮食习惯、父母体格状态、父母对肥胖儿的认识态度、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等。专业测量和计算:本研究中由研究者测量儿童身高、体重, 测量工具均经过校正。体重指数 (BMI) =实测体重/实测身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儿童父母体格、生育年龄的比较

试验组儿童父母生育孩子的平均年龄、BM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儿童肥胖的单因素分析2组儿童在进食速度、睡眠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儿童的分娩方式、日常锻炼情况、喜食零食、由谁看护、母孕期食欲、父母肥胖家族史等对儿童肥胖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将进食速度、睡眠时间、母亲欲作为自变量, 以儿童体重作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 进食速度与母亲体重之间存在较强的共线性关系, 见表3。

3 讨论

3.1 肥胖的影响因素

肥胖在儿童中的发病逐年增高, 许多研究证实肥胖与多种因素相关, 如遗传、神经精神、内分泌、饮食过多、活动过少等[3]。本文对30例研究对象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发现, 儿童肥胖与儿童父母的生育年龄、体重指数、母亲体重、儿童睡眠时间的长短、进食速度等均密切相关, 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

3.2 儿童肥胖的预防

肥胖不仅是一种健康问题, 而且也是多种疾病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 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多与肥胖有关。大量的研究证实, 成人肥胖多起于儿童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儿童肥胖已经成为成人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文献显示, 目前人们开始重视儿童肥胖的控制研究, 采用饮食、运动、中医等多种手段对肥胖儿童进行干预。然而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肥胖干预起来难度很大, 专业性强。因此, 儿童肥胖干预重点应放在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上。

儿童期单纯肥胖的发生多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 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4],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一点。而6岁以下儿童的生活与父母密不可分, 家长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会给儿童带来易发生肥胖的环境。因此, 制定儿童期肥胖防治措施时, 应考虑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因素中的儿童睡眠时间的长短、进食速度应引起特别的重视。此外, 大龄父母的家庭, 经济生活水平较高, 在充裕的经济条件下抚育独生子女, 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有些农村父母太注重于工作和事业, 以改善生活条件, 而对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养成重视不够。这也是肥胖的另外一个因素。因此, 对父母的健康教育是肥胖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肥胖现状及其家庭因素, 为儿童期肥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社区30例0岁6岁单纯肥胖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儿童进食的速度、睡眠时间、父母的生育年龄、母亲的体格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进食的速度、睡眠时间是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肥胖预防中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大龄育儿者应加强儿童肥胖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儿童,肥胖,家庭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蒋竞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 (3) :249.

[2]刘军祥, 黄宗能, 苏红卫, 等.某市区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9) :1739.

[3]王国伟.儿童肥胖症流行因素及相应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2014, 21 (12) :51.

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篇9

一、离异家庭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分离和丧亲是人类整个生命时期最具冲击性的事件。这种冲击对于7~12岁的孩子的心理乃至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巨大和广泛的, 不仅会影响这些孩子的智力、性格、情绪, 而且会导致有的孩子精神失常和心理变态, 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那种亲昵, 心里脆弱.多愁善感的孩子, 当他 (她) 们父母离异后, 他们的身心健康在父母有意无意之中, 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许多孩子学习兴趣淡乏.学习能力下降.学业也荒废了, 性格开始变得孤僻, 自卑, 甚至有的性格慢慢变得怪异。他们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举例:在我从教有个9岁的女孩在她幼儿时期到初上小学阶段曾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她在一年级和二年一期成绩在班上是前几名, 可在二年二期开始时, 由于父母离异, 给她的心灵一击重创。结果, 很快这个女孩看上去总是没精打采, 上课打瞌睡, 期末考试成绩由原来在班上的前几名下降至全班倒数几名。另一名父母离异的初中女生, 眼眶里噙着泪水, 曾道出内心的苦衷说“每当她看到同班同学的完整家庭父母来看望子女, 她从内心感到无比的羡慕和崇拜, 可她的亲生父母虽然各自只能分开在不同时间内来校看望她, 可她从内心总感到是酸酸的、苦辣的滋味。”可想而知这些孩子与幸福完整和谐家庭的孩子相比, 他们欠缺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她们脆弱的心灵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在不完整的爱中, 何谈心理的健康?她们在不和谐的重组家庭中又如何健康成长?因为孩子是在一种与家长的心理神奇融合, 潜移默化和参与的状态中生活和学习。像以上这样的孩子们对家长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观察和反应。家长有心理障碍, 会投射至子女的心灵上。奉劝打算离异的父母们为了你们的下一代, 在人生成长最关键时期, 请一定要分析利弊三思而行, 慎重选择和处理。

二、过于溺爱、容忍、放任的教育方式及影响

当今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不但没有给家庭教育带来“显性功能”反而会带来“隐性功能。”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有利的家庭条件运用不得法, 未能掌握好分寸尺度。比如“家庭经济条件好, 容易造成孩子娇气、懒散等许多不良习性。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给零用钱不分具体情况, 任意给的多多得。有些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早日成才, 不惜花钱给孩子买各种电子产品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结果孩子却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我从调查中发现, 有些孩子说“有吃有穿, 读书不需要那么努力。”甚至有些还产生不想读书的念头。这些现象再次敲响我们家长和社会的警钟。每位家长和社会对这些现象一定要不屑努力, 把撑好孩子从“幼儿、—小学、—初中”这三个关键时期, 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身心健康, 智力发育、开发、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至于零用钱, 完全不给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是孩子的生理需要, 但给的标准一定要酌情而定, 随家庭经济状况, 当时市场消费水准而定。一般孩子年龄越小, 计划与控制的能力越差, 一般10岁前的孩子零用钱通常不包括日常的生活消费, 如车费、餐费等。引导孩子可通过义务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或通过出色表现获得奖励, 这样使孩子慢慢领会到, 只有靠劳动与努力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每一位家长应随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言行轨迹。尽快使孩子抛弃保护意识和依赖心理, 使孩子不断猎取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智能、意识与观念。

结语

如果每一位家长具有高尚的品德, 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 而且能不断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积极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家庭教育特点与规律, 使家庭教育推进家庭转型、学校教育变革。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这样才会有形无形的影响着孩子朝着人生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摘要:当今我国家庭环境和教育在全社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当今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不但没有给家庭教育带来“显性功能”反而带来“隐性功能。”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以孩子为中心.过于溺爱.宽容.对子女学习放任.年轻父母不顾一切不加思考轻易离异, 家庭气氛不和谐, 子女教育与培养依赖长辈等。这些现象让人揪心。严重地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在处于迅速发育和发展过程中的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腾刚:《基于环境角度的家庭教育问题探讨》。

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教育 篇10

一、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而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生长在不正常的家庭中, 父母争吵、打骂, 没有避开孩子, 甚至专门在孩子面前诋毁、咒骂对方, 或者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是造成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原因。

1. 性格方面, 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粗暴、内向、怪癖、自卑、软弱、压抑、反复无常等一系列问题。

2. 情感方面, 主要表现为:

(1) 自卑, 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是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2) 孤僻, 不善于交际, 从心里拒绝跟别人沟通, 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3) 恐惧, 没有安全感, 老是怀疑别人在背后嘲笑他。 (4) 易怒, 痛恨父母的离异, 让自己没有家, 对别人产生敌对情绪。 (5) 消沉, 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 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3. 行为方面,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表现为厌学, 好斗, 容易沾上不良习气,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班主任对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 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注。

李镇西老师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班主任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内心真实的想法。父母离异的学生, 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这些儿童此时最需要情感的支持和补偿。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帮助, 能够有效地缓解他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特别是班主任, 更应该对他们多体贴、鼓励, 少指责、训斥, 这些学生的心理脆弱又敏感, 如教育不好, 则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 反而会产生逆反效果。班主任要学会跟学生换位思考, 当他们的朋友,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叫李家伟, 他自小父母离异, 由父亲抚养。李家伟的脾气倔强、沉默寡言, 而且每天都要乱拿别人的东西, 文具、橡皮、零花钱、弹珠, 都是他的目标。每次同学有东西不见了, 一问他, 他都承认是他偷的, 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我每天都要请他到办公室, 对他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但是效果甚微, 依然故我。李家伟的问题是因为父母离异、母亲远嫁、父亲关心不够导致的自暴自弃。在他没有信任老师之前, 老师的任何说教都不会有效果, 于是我开始从关心他的生活、学习入手。他遇到困难时, 我主动帮忙, 他烦躁不安时, 我主动询问、疏导, 让他感觉到我是他的朋友,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这样让他消除戒备之后, 我把指责、说教, 换成了建议、鼓励, 效果好了很多。

2. 加强与单亲家长的联系沟通。

在对李家伟关心、照顾的同时, 我还设法电话联系上李家伟的母亲, 请求她配合关心李家伟。刚开始这位母亲很排斥, 说李家伟的父亲很粗暴, 她已经再婚不想再跟对方有什么瓜葛。我很真诚地反馈了李家伟多半学期来的表现, 以及他对母爱的渴望。我对她说, 李家伟的父亲犯的错不能由李家伟来承担, 孩子是无辜的。李家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孩子, 只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 才沾上了这个坏习惯。我们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他, 使他走上正途。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有了母亲的关心, 李家伟衣服整洁多了, 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 增强单亲儿童的班级荣誉感。

我在班上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游戏等集体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知道, 要想成功, 需要班上每个人的齐心协力。让这些单亲儿童能放下心里包袱, 融入集体, 快乐成长。而每周争夺的班级流动红旗比赛, 更是让孩子们有以班为家, 以班为荣的使命感, 增强了孩子们的班级荣誉感。

4. 对犯错的单亲儿童多些宽容、耐心。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自制力差。小毛病在改正的过程中, 还是会经常再犯。所以, 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襟”给犯错误学生多些宽容, 以耐心, 爱心去感化学生, 改掉缺点。

我班上有位叫范平武的男生, 家里只有父亲和奶奶。父亲是一位摩的司机, 每天早出晚归, 对他关心较少。奶奶年迈, 没办法跟他沟通。范平武交友不慎, 迷上了电子游戏机。每天省着早餐的钱在下午放学时玩电子游戏才回家。直到一个月后, 范平武逃课去玩电子游戏才东窗事发。这下他的父亲气坏了, 又骂又哄, 软硬兼施, 可是都没有用。最后父亲威胁要打他, 范平武却说“你动手我就报警”, 并且真的打电话报了三次警。范平武还理直气壮地说:“你说玩游戏机不好, 为什么每个大商场都有游戏机?”“我又没有偷钱来玩游戏, 我只是站在旁边看别人玩。”我找到范平武, 当场表扬了他, 说他是一个懂得是非对错的好孩子, 那么喜欢玩游戏机却没有偷钱去打。看着他开心的笑脸, 我接着说, 商场的游戏机, 是给大人放松的娱乐场所, 他们工作累了, 偶尔去放松消遣, 并不会天天去。而范平武是沉迷了, 沉迷其中又逃学是错上加错。打游戏可以, 但是每个星期只能去一次, 要在写完作业后、周末时间才能去。去玩的时候, 要爸爸陪同, 不能偷偷摸摸地去, 更不能逃课去玩游戏机。范平武想了想, 同意了。可是不到一个星期, 范平武的爸爸又打来电话说, 范平武的缺点又犯了!我分析了他总是沉迷玩游戏机的原因, 应该是家里没有可以沟通的长辈, 奶奶老了, 爸爸总是忙, 邻居又没有朋友可以玩。于是我假装不知道他偷玩游戏机的事情, 故意表扬他, 遵守跟老师的规定, 老师相信他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另一方面跟家长协商, 以后放学由家长来接送。我假装自己很忙, 每天放学后总是留着范平武帮自己干这干那, 一直等到他爸爸来接他, 然后当着家长的面, 夸奖范平武, 今天的表现又有哪些进步, 我总是努力去挖掘他的闪光点, 让他知道, 学习才能让他越来越聪明, 才能有出息,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玩游戏机, 并不能让自己变得聪明。现在的范平武还是喜欢玩游戏, 但是他是在爸爸的陪同下玩的, 懂得控制时间, 并没有沉迷于玩游戏机里。

5.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说过“通过阅读, 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敞开心扉接受新的观念, 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阅读可以增长孩子们见识, 读书能治愈单亲儿童的伤痛, 净化单亲儿童的灵魂, 让他们的心灵得以平静。

我在班级里总是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段安静的、独立的阅读时间, 使学生能静下心, 沉浸书中, 仔细阅读、品味、享受。学生可以在教室的图书角阅读, 也可以在校园的开放阅览室阅读。我班每周都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 与大家交流、共享。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加喜爱读书, 听者也一定会受到感染, 而渐渐喜欢读书。渐渐地, 这些厌学的单亲儿童开始喜欢读书, 主动去读书, 而我总是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空巢”家庭儿童 篇11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对策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单亲监护

1.母亲单方监护

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得将欲望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由于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最大努力仍与父母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

(2)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兒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吵大闹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2.父亲单方监护

(1)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

(2)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轻易的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不但打击孩子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

(二)隔代监护

(1)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父母外出前滑坡很大。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很多孩子通常“伪装”成在看书学习的样子来骗得祖辈监护人的信任,而老人们往往并不知道。

(2)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孩子缺少交流,使得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农村隔代老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无疑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部分孩子则出现任性、暴燥、容易冲动、不服从管教、叛逆,有时甚至离家出走。

(三)亲戚朋友监护

亲戚朋友的监护不能让留守儿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缺少与人交往,自我得不到很好的展现,自信心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很多情况下孩子处于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出现自卑心理。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开始转移,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同辈监护

同辈监护的家庭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1)同辈监护人在监护被监护人时,本人也被对方反监督。在学习上他们互相赶超,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体谅、安慰,面对问题互出对策,倾听他人意见,商议解决,这是同辈监护的优点。

(2)同辈监护的双方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都较低,时常判断失误,存在安全问题。作为同辈监护人,顾及不到安全隐患,监护人可能带领被监护人一起在一些危险地带或做一些很危险的游戏,这对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五)自我监护

自我监护是留守儿童所有监护类型中占比例最少的。处于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外,生活、心理和行为上都有很多问题。一个人生活,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在家里找不到帮助,内心非常孤独,自闭、叛逆、敌视感逐渐增强。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综合考虑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建议留守儿童的家庭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

(一)就留守儿童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最佳选择。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退求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采取如下行为,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1)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2)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日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

(3)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二)就监护人提出以下建议

(1)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抛弃原有既定的原始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多给被监护人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包办代替。

(2)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爱源于关照活动的体现。重视被监护人生活细节,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感觉被监护人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开启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1).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

[3] 陈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学网 ,2008.

[4]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5] 陈晓明.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3).

[6]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

张金瑞(1983年—),男,回族,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兰炼二中。

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 篇12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 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 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 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 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 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高。研究人员认为, 影响孩子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气氛活跃, 会使孩子性格开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能使知识面拓宽, 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在一个气氛紧张、父母不和谐的家庭里, 父母性情暴躁、出言不文明, 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容易情绪紧张, 孩子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 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 又缺少温暖和关爱, 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 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 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这是家长形成不同的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以相对民主和开放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健全的人格, 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 严厉管教论。一些家长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观念, 错误地认为孩子小, 不懂事, 犯了错误严厉惩罚, 他下次就不敢再犯了。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扬州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对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中, 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儿童。值得注意的是, 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 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 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 无主见, 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 自然成熟论。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 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 漠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在这种忽略型家庭中, 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 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 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 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 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途径

1. 准确恰当的父母角色, 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感情的总和。有不良问题的家庭, 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 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 危害终生。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这些因素会引起儿童心理变化, 表现方式有: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 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气氛。

2. 亲子之间的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

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 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建立, 道德判断的形成, 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鲍姆林德 (D.Baumrind) 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即在父母行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同时, 儿童青少年以自身的特点接受和影响着父母的行为, 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亲子交往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 完成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交往就是儿童与主要养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反馈的过程。孩子语言的发展取决一定的亲子沟通。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主要是由亲子沟通的多寡, 很少由于智力的差别决定。例如, 在传统家族中往往老大比弟妹们语言发展得更早, 主要因为他们拥有较多的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亲子之间良好沟通, 可使孩子习得较规范的语言, 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亲子沟通还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形成, 孩子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能够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 这些就形成了他们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适应的基础。

3. 营造父母和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

今天的孩子和上一代孩子的最大不同是, 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并且能够表达自己不同于父母的看法, 而父母在社会急剧的变迁中, 既有的知识和生活方式的过时和被淘汰是一种必然, 尤其在信息时代。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鲜明的互补性要求两代人相互学习。正如一本书所述的:“一个新的媒体出现了, 同时, 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 孩子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在孩子面前, 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了。我们需要学习, 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在相互学习的氛围里, 家庭的亲密程度和凝聚力也大为增强。

上一篇:核心课程网络平台论文下一篇:小微企业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