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2024-06-27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共12篇)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篇1

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我们迎来了“网络时代”, 错过这个时代, 对于很多人而言, 错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机会而是整个时代。

互联网的急剧发展为眼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途径, 以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等特点抢占了先机。科普网站也成为了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

与此同时, 青少年网民占我国总网民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表明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占青少年总体的66.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用户的年龄段不断向两边延伸。但是,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在成人化的网络世界里真正属于少年儿童的空间很少, 真正面向他们的科普网站很少。

儿童因为其年龄的特殊性, 适合他们的科普网站应有别于面向大众的一般的科普网站。

儿童需要适合他们的网站, 一个优秀的网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天地, 更应该是一个快乐玩耍的乐园。

在那里, 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

一、基本概念

“科普网站”, 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科普网站的目的是传播知识。但是, 对于“科普网站”的定义却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比如秦婉 (2010) 在《我国两类科普网站的比较研究》中借鉴了高宏斌、祝魏伟等的定义后将科普网站定义划分为了狭义和广义两类。

狭义的科普网站的面向人群主要是科学家、研究学者, 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 刊登学术论文, 简而言之狭义的科普网站定位比较高端, 受众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

与之相反的是广义的科普网站则主要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普信息, 传播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的多方面, 受众也是普通的人民大众。

何谓“儿童”?

联合国在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这样说道: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除非对其适用于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而心理学中所称的儿童则泛指整个身心未成熟阶段的个体, 并且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划分了几个阶段。在本文中“儿童”主要是指童年期7~12岁, 也可以称之为学龄儿童。

综上所述, “儿童科普网站”采用的是广义的科普网站的定义, 可以概括为将7~12岁儿童作为主要对象, 用于传播科学知识的网站。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发展包括很多了内容, 主要是指认知、个性、意志等。

其中, 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知过程, 即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二、儿童认知发展特点

一个优秀的面向儿童的科普网站不仅仅需要运用熟练的网络设计的技术, 也应该考虑到儿童这一个体独有的生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如果面向的主要受众是儿童, 却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不甚了解的话是无法创建出一个优秀的儿童科普网站的。

面向儿童这特殊的群体, 儿童科普网站, 深入分析和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了解他们的真正的需求。[1]主要从感知觉、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这5个方面来了解7~12岁儿童的认知水平。

(一) 感知觉发展特点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根据感觉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物, 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经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后, 他们的形状和颜色知觉发展很快。而到了8岁以后, 大部分儿童对颜色的辨认力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根据研究表明:

3~6岁的孩子会首先选择那些对他们的视觉具有非常大冲击力和感染力的颜色;6岁以后, 儿童渐渐开始通过形状去辨别物体。

所以, 要根据网站内容和对象的不同, 确定不同的视觉设计风格。普遍来说, 儿童热爱鲜艳而不刺眼的颜色, 不喜欢暗沉的颜色, 比如黑、棕、灰色一类, 大多儿童都比较喜爱的颜色为绿、红、橙、黄。

听觉是儿童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他们依靠听觉来感受音乐, 欣赏音乐, 体会律动, 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而儿童差别感受性的增长飞快。学龄儿童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也在逐渐发展。

(二) 记忆力发展特点

记忆有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种, 学龄儿童的有意记忆在学习活动中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提高和改进而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发展, 可是形象记忆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这两种记忆的效果都受到主客观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包括记忆材料的结构, 而主观因素除了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情绪状态外, 儿童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基础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1]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习目的的明确, 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则越来越显著。

小学生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 学龄儿童采用记忆策略的能力也飞速发展, 他们可以运用几种记忆策略。

不过低年级的儿童尚缺乏自发地使用记忆策略的能力, 需要旁人的有意的指导;8岁左右开始自发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上儿童, 基本上可以自发地运用记忆策略, 培养可提高记忆能力。

(三) 想象力发展

7~12儿童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得到了提高, 创造性元素增多, 内容逐渐丰富、精确, 并向现实化靠拢, 细节变得丰富而完整。对于学龄儿童来说, 想象是他们理解内容、获取知识的条件之一, 特别是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时候, 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 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学龄儿童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 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 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具体来说, 7~12岁儿童的思维主要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 思维的多维性, 已经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对实物进行归类, 比如形状、颜色等。

2) 思维的可逆性, 表现在可以完成守恒任务。

3) 去自我中心,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意识到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并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而校正自己的观点, 最终检查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

4) 具体思维运算, 总之, 7~12岁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 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 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 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五) 注意力发展特点

总体而言, 7~12岁的儿童的注意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得到提高, 而且很多研究也表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它对儿童知识的获取非常重要, 而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主要就是通过趣味性来实现了。

三、启示与展望

7~12岁的儿童是一个认知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 正如前面所言, 他们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都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而儿童科普网站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一) 儿童科普网站的目的

儿童是这个网站的最主要的面向人群, 一个优秀的儿童科普网站应该承担着两个方面的任务。

其一就是传播科学知识, 将那些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给孩子们, 让孩子在上这个网站的时候不是在浪费时间,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的知识。

其二, 让孩子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乐趣, 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 兴趣的能量是无穷的, 兴趣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使得他们能够自发的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二) 儿童科普网站的内容

内容是一个网站是否成功的最主要的标准, 是网站的立足自地。与其他的儿童网站相比, 科普网站是专门用来传播科学知识的舞台。优秀的儿童科普网站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 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 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筛选和判断信息的能力还不够, 因此网站的信息应该要具有权威性, 不能对孩子进行误导。

另一方面, 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而且有趣的, 有趣的内容才可以引起儿童的注意, 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内容的时候, 他们了解这个内容也就事倍功半了。

同时, 内容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 给儿童以想象的空间, 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此外, 内容应该具有不同的难以程度, 因为7~12岁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不断发展的, 内容应该要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或者稍加点难度, 但是又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三) 儿童科普网站的语言和文字

儿童科普网站的文字编排, 首先, 为了说明一个科学知识, 但是受限于儿童的认知水平, 网站的文字应该是运用比较简单的词汇, 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 面向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 文字也可以开始渐渐变复杂。

此外, 网站的文字编排应该是清晰的, 适宜的, 进行大字处理, 突出重点, 可以让儿童非常容易得就看到内容, 不需要太费精力。

(四) 儿童科普网站的风格

儿童喜欢明亮的颜色, 因此网站的色彩亮度不应该太低, 不要以黑色、灰色等, 儿童是快乐的, 充满生机的, 可以多采用暖色调的颜色。当然, 网站的颜色也不应该过于繁杂, 颜色太多反而会对儿童的视力造成不便, 内容看起来也不舒服。颜色过多会分散了儿童的注意力。网站应该有一个主色调, 然后辅之以其他的颜色。

一个网站的风格与它的颜色、字体、logo、版头等都有关系, 它是多种方面的集合。儿童科普网站的整体风格而言应该从是明亮的, 积极向上的。

(五) 利用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在网站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7~12岁的儿童而言, 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受到兴趣的引导。枯燥乏味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应该要辅之以视频、图片、flash等, 还可以在网站中增加一些别致又有趣的音效。让给儿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获取科学知识。但是动画元素应该是放在合适的位置, 不影响阅读和游览。

(六) 网站的界面

版次安排主次分明, 儿童科普网站的导航应该清晰明了, 且超链接提示非常明确, 有明显的操作提示。

随着网络的更加普及, 儿童网民的数量也会日益上升。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正如高尔基所言“孩子们, 你们的未来万岁”。

而与此同时, 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也是大势所趋。建立一个好的科普网站, 设计一个优秀的面向儿童的科普网站势在必行, 在这个过程中, 了解网站面向的主题———儿童, 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应该是前提, 是基础,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马娜娜.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网页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卢伟.教学网站中的色彩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张世勇."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4]张红岩, 张军辉.国外优秀儿童网站的特色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2009.

[5]滕广青, 毕强.儿童网站的信息构建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6]侯静雯.基于儿童心理认知的儿童网站设计研究[J].中国产业, 2010.

[7]樊翠芳.儿童网站的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 2009.

[8]高安玲.少儿网站的传播障碍归因与对策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9]孙爱民.科普网站评价标准研究[J].科普研究, 2012.

[10]曾静平, 郭琳.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

[11]施建农, 恽梅, 翟京华, 李新兵.7~12岁儿童视觉搜索能力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12]陆黎峰.基于儿童"前概念"下科学概念形成的对策[J].新课程 (小学) , 2013.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篇2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孩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运算能力,只能学会初步的形而上学认知,所以往往显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就是验证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孩子开始建立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但是尚不能完全脱离实物凭空地进行逻辑思考,所以这时的思维表现为形象思维大过于抽象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教师上课往往都需要以实物来举例,其考题也多应用题的原因;

儿童意外伤害急症救护的特点 篇3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急症救护

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

跌落:跌落伤是城区儿童常见创伤之一,更是农村儿童伤害的首位原因[1]。受伤原因以玩耍和运动为最多,造成农村儿童跌落的外部原因是农村存在高危自然因素较多。城镇建筑高层平台是儿童跌落的重要原因,水泥或瓷砖地板不如土质有缓冲弹性,儿童跌落发生率虽低,但因跌落致伤住院率却高。

交通事故:尽管交通事故不是0~14岁儿童主要死因,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交通事故引起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男孩骑自行车的机会和时间比女孩多,因而男孩车祸发生率比女孩高。

溺水和窒息:多项研究表明,溺水是我国0~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1位原因,5~9岁年龄组又高于其他年龄组。窒息是我国0~4岁儿童死亡的第2位原因,也是婴儿意外死亡的第1位原因。农村多于城市,是城市的4.5倍,监测资料表明67.3%的窒息死亡发生在睡眠中,因衣被等堵塞口鼻所致,也有吃奶呛塞、奶头堵死以及气管异物等[3]

烧伤及烫伤:烧伤及烫伤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

中毒:在小儿内科急诊中,中毒引起的伤害占绝大多数,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性大、识别能力差、家长缺乏防范意识。中毒儿童中,80%来自郊区农村,原因是农村儿童接触毒物机会多,又缺乏识别农药、鼠药等毒物的知识,成人疏于教育和对毒物的安全保管。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在我国亦呈大幅度增加趋势。另外,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均为儿童意外伤害的致病原因。

校园暴力和自杀:校园暴力也是引起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杀则呈低龄化趋势。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

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监测:我国尚无完整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可以借鉴各国成熟经验,结合具体国情、体制等特点,设立监测点,对伤害发生及死亡进行监测,在积累一定经验及不断改善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最终建立全省乃至全国的监测系统。

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在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中,首要措施是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增强儿童青少年自身及其他人群的安全意识,并通过其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4],避免伤害的发生或降低伤害损失。

采取防范性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调查与监测。资料表明,儿童接触或暴露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环境,受到伤害威胁的危险度明显增大,只有小部分伤害是由突发灾害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更多的是可以预防的不安全行为,因不小心、没留神、未经心、考虑不周的生活方式所致,是可以控制及预防的。

法律的强化:建立健全保护儿童安全的法律法规,借助法律影响人们的行为,可避免某些可能诱发伤害的因素。

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策略:近年来,针对学生的校园暴力案逐年上升,因此,现阶段应提倡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儿童伤害干预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特点

院前急救的特点:①院前急救设备:救护车辆及基本设备,用于院前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用于院前急救的高级生命支持,主要包括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管内插管用具、静脉导管、输液泵、装运暖箱等。②院前急救及转运: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急救医疗技术人员队伍,负责24小时出诊和现场抢救、转运任务。转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转运安全的关键,设计转运患儿观察表,由专业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填写病情观察记录表。病情需要用药和应用有关抢救技术时,均应进行登记;转运开始前及转运结束的病情状况需详细记录;在接受转运前根据诊察的病情向家长通报,介绍路途的危险性及注意问题,征求家长的理解、同意和签字后开始转运。

急诊室抢救的特点:①体现急诊意识是关键:无论从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抢救程序、人员配备、医疗仪器、药品供应,以及科室位置、布局设施,均要围绕“急”字进行严密安排,做到“稳、准、快”。各项记录项目齐全,认真填写,数据准确可靠,接诊时间、抢救经过、转院时间、好转或死亡时间应认真记录。②人员专业化,同时还需要有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③抢救程序化:各种技术操作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和操作具体步骤,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措施,以即时性护理为主,对伤情变化予以动态评估,凡适合患儿的护理诊断都可以确认,并施以相应治疗及护理。④管理制度化:加强设备及人员的有效管理,要求在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中,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详细的病史和抢救记录,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⑤法律相关性:儿童意外伤害常常涉及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医护人员有责任保护儿童在法律上的权益,对有可能的人为伤害、车祸等创伤,应予报警,并保存相关的利器、残片等,标记后置贮物袋中封存,并详细记录,尽可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中特别强调人员专业化和默契的医护配合。

抢救程序、技术操作、监测手段、病情观察、治疗措施以及心理护理等各环节都非常重要。掌握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的特点,以提高救护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谭宗奎,陈庄洪.儿童坠落伤的致伤规律与特点.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1):56-57.

2 杨功焕,周脉耕,黄正京.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3-198.

3 孙力安.小儿意外伤害906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9):779-780.

学前儿童兴趣教育的基本特点 篇4

学前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由于他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他们的甄别能力是比较低下的。加上我们的家长多是选择一些社会上实用而且比较跟风的知识体系来对儿童进行兴趣教育, 也就产生了很多家长不注重孩子的兴趣要求, 制止儿童接受真正的兴趣教育。诸如很多儿童对数字非常敏感, 但是家长却非要孩子学唐诗;有的儿童对色彩比较敏感, 但是很多家长却以成人的眼光迫使孩子选择数学或者外语。因此, 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 促进兴趣教育的实施。再有, 儿童兴趣教育要与生活化相互结合, 儿童在学前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相对轻松, 而且在接受能力上又不具有定性的个性成长期, 因此, 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应当在生活化的基础上, 通过生活影响、情景创设等手段来进行自然教育;还有, 要注重兴趣教育与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知识的水平相互匹配, 不能一味地追求兴趣教育与社会需求挂钩, 而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与他们知识体系不相符的教育;再还有, 兴趣教育要目标明确, 在观察孩子的兴趣与求索欲望后, 一定要为他们的兴趣教育制定明确的目标, 当然要注意兴趣的均衡发展, 不要因为家长或者教师的因素影响, 使儿童在学前就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最后是兴趣教育要注重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儿童的兴趣进行科学引导, 在接受兴趣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儿童小说的特点 篇5

再次,儿童小说还可以把有严重过失、带有一定悲剧性的少年儿童形象作为主人公。多年来,儿童小说创作中有一种不成文却有着潜在影响的`观点:把儿童教育中“正面教育”原则简单地直接地搬到儿童小说创作中来,造成儿童小说创作只能以正面人物为主人公的局面。这限制了题材的开拓和主题的深化,影响了儿童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真实地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反映少年儿童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不能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有些少年儿童没有抱负,没有理想,眼光短浅,缺乏艰苦学习的自觉性;有的思想品质差,自私、不诚实、不懂礼貌,个别的甚至道德败坏,在社会上有很大的破坏性。这样的人物也可以作为主人公写进作品。只要所写的不是不可理解的病态的孩子,哪怕是一个失足的犯罪少年儿童,只要写出他们克服缺点逐步前进的过程,显示出社会具有矫治他们的缺点、医治他们的创伤的巨大力量,就是有意义的作品。不同时代带有一定悲剧性的少年儿童形象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艺术表现上也应该有新的创造。

儿童小说主要刻画和塑造少年儿童形象,但并不排斥成人形象。因为少年儿童不是孤立于成人之外而生活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成人的影响和熏陶,成人的言谈举止时时微妙地影响着他们。儿童小说要注意对成人形象的精心刻画。如果只把成人形象作为少年儿童形象的衬托,就会缺乏个性特点,更不会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优秀的儿童小说在努力塑造少年儿童形象的同时,都注意对成人形象的刻画。

儿童小说出场的人物不能太多。中长篇的容量较大,人物虽然可以比短篇多些,但人物相互间关系也不宜太错综复杂。但也不能低估小读者水平,写得平铺直叙、淡然无味。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篇6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内心较封闭,自信心不足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他们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当他们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因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纠正和引导,从而导致感情脆弱、自卑、敏感、抑郁、自暴自弃、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稍有不顺即触发他们大发脾气、叛逆、怨恨甚至仇视。这些畸形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当他们遇到问题无人倾诉、无人商量,无人宣泄,又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撑和依托,久而久之,继而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形成。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认识不足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在无人照看的环境中学习,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又不能及时援助,就束手无策,畏难情绪严重。留守儿童中厌学、逃学现象越来越严重,成绩也逐渐下降,甚至时有辍学现象发生。

(三)人际交往障碍,难以沟通

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但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在最信任的父母中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和疏导,进而导致他们基本的交流能力缺乏,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大多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相比较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比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更为孤僻。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家境不如别人,没有父母的关心与疼爱,进而封闭自己,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四)法制观念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文化层次较低的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在物质上从不亏待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则极少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常有迟到、旷课、逃学、厌学、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部分孩子自控力较差,学习、日常行为相比父母在家时均出现较明显变化,因失去父母监管,少数少年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成为社会隐患。

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认知缺陷

家庭是由家庭全体成员及成员间互动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儿童是家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关系的互动来完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悲观消极、自暴自弃、情感脆弱等不良现象,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受到压抑和限制。

(二)学校评价不当、教师教育不到位

教师的不当教育,也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而对成绩差的学生给予很少的机会,或者是一点机会都不给。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长期不能引起老师的重视和信任,在集体中失去地位,导致悲观泄气,常以“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这种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恶,从而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心理压力。另外,由于部分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对学生严重不负责任,干脆放任自流,对他们的学习漠不关心。

(三)制度不完善,社会环境不良

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对农民工的用工制度、就业环境、技能培训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城市学校的高收费、高门槛迫使农民工没能力将子女安排在自己身边就近入学,致使家庭教育的缺位。社会上的不良场所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大量暴力、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进入学生的视野,加之,农村小镇上的一些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招徕在校学生。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监护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父母、监护人的跟踪机制,落实责任

父母应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这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保障上,更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思想表现,平时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任或科任教师联系,加强沟通,多留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跟学校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父母或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的联系卡机制。让不能尽责的家长曝光,形成社会压力,让社会共同参与监督。这就要求父母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夫妻双方都外出,父母要经常写信或打电话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要正确摆正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要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暂时利益。监护人也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学校反馈他们的各种表现,在监护过程中应倾注更多的亲情和关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点,父母在选择监护人时应做好沟通,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监护过程中要加强和监护人的联系,嘱咐监护人既不要对孩子娇惯,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这样,使留守儿童问题的家长沟通机制上升到社会层面,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担负起自身应尽的教育义务,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档案,包括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父母工作所在地、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学校统一部署管理,形成联系卡管理的长效机制。并随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通报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交流。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及业务素质,增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定期对问题儿童的教育与疏导进行集体会诊,形成经验加以推广。

最后,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能从政策、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与歧视,让他们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地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可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一些免费亲子活动,农村当地政府更可以组织集体探亲等活动,各社会机构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见面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社会还应加大力度宣传,呼吁全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成立“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镇政府带头,学校、村委会及退休教师参与,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健康及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要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和责任。政府部门还要经常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游戏厅、网吧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加大对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特点及其对策 篇7

一、留守中学生的情感特点

留守儿童情感特点的主要表现:一是留守儿童情感发展良好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比例较小。他们的情感发展较好, 在学校、在家中表现出乐观向上、活泼开朗, 心情愉快, 经常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留守儿童情感严重欠缺。父母的亲情对孩子情感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在儿童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 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得不到父母的的关怀和应有的帮助, 他们感觉孤独无助。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和社会交往, 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容易出现性格缺陷, 他们需要的情感是父母的爱。其他亲情的爱是代替不了的。三是留守儿童情感发展严重偏失。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婆婆爷爷或亲友, 这些监护人通常总是考虑安全第一, 其次是物质上的满足, 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这些监护人平时缺少和孩子的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谈不上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情感的交流。因此, 形成自由散漫, 无拘无束。一些平时就好动、调皮的孩子, 更是大胆放肆, 在教师和监护人管教的时候产生逆反心理, 盲目反抗, 甚至还责怪自己的父母。四是情感自我调控能力差。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多数是靠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管理, 这些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较大, 根本没有情感教育的方法, 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当知道孩子违纪, 顽皮了, 或者打, 或者不问, 或者到学校找老师, 请老师管教。

由于留守学生亲情教育的缺失, 不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错位。一是依恋感强, 安全感弱, 对外出务工的父母有很强的依恋情结, 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折中想念成为一种心理负担和情感包袱。二是孤独感强, 独立感弱。父母的远离, 造成留守儿童的心事无处倾诉, 积压在心里, 也成为心理负担。三是自私感强, 责任感弱。由于缺乏与亲人的交往和情感互动, 所以, 留守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 而且对集体和他人甚至对学习, 都缺乏责任感。

基于上述原因, 许多学生的心理也处于亚健康状态, 或性格孤僻内向, 或有自卑心理情绪, 或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 甚至情感发生扭曲等等。

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 学校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主阵地

1.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的情感档案, 对其学习、行为、思想感情变化等进行跟踪。“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关爱, 监护人一缺精力和心情, 二缺文化。因而找不到与孩子交流的渠道和方法, 缺少对孩子的温情关怀, 只是一味地压“要好好学习”, 结果往往使学生得不到温情后反而漠视人情甚至发展到仇视人情。在留守儿童期间, 如果缺少情感教育, 长大后很容易走向极端, 漠视亲情, 漠视社会, 走向极端, 甚至可能报复社会, 这样的事例是存在的。学校对其实施建档跟踪, 便于做到掌握及时, 对不良情绪或情感的出现分析准确, 矫正及时。

2.学校要营造适合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要有文明向上、和谐统一、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有一种对学校的向往和归宿感。教师要注意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氛围的利用, 精心规划, 设计自己的教室, 用环境氛围来正面调节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二) 教师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实施人

要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 创造性地对儿童实施情感教育。

1.教师在情感教育中, 要以情育人、以情动人, 这样才能扣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大门;要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情感, 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 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要有计划地指导留守儿童看一些健康、励志的书籍, 让书中的内容打动留守儿童的心灵。

2.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 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 生活的保护者。因此, 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 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 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 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 并采取针对措施, 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3.老师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要尽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 并适时加以引导;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 注意多用美的语言, 脸上也一定要有微笑, 让微笑温暖留守儿童寂寞的心。

4.学习活动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动因。教师充分利用各科课程来实施情感教育。例如:通过科学教育, 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理智感, 通过语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美感。学生有了正面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他们的心田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情感之花。

(三) 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家庭加强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基于儿童的诗歌教学特点与方法 篇8

一、基于儿童的诗歌教学特点

诗歌是充满情感的文字, 儿童读诗歌首先要体验诗歌的情感, 让诗歌和自我的心灵产生共鸣, 进而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诗歌之所以为诗歌, 首先是基于诗歌的本体性特征, 例如文字简约、内涵丰富、意象独特等。其次,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诗歌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此, 诗歌教学才能激活儿童的诗性智慧。

1.诗歌的文学特点

诗歌不同于散文, 其语言往往简约凝练、节奏感很强, 读来朗朗上口。诗歌教学应该有别于一般的阅读教学。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儿童在把握和品味诗歌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意境, 进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领儿童还原诗歌的意象, 推敲诗歌中字词的运用, 凸显诗歌的情趣。诗歌是以“语词”为载体的, 有韵律、有节奏。诗歌里有美丽的故乡, 有伟大的民族, 有伟大的祖国。

2.诗歌的诗性思维

儿童的感性思维不同于成人的理性思维, 本源意义上的儿童思维便是诗性思维。诗性思维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直观性”, 即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传达意思, 如儿童会说彩虹像各种各样的动物;二是“我向性”, 即儿童所见物体往往等同于儿童的“生命之我”, 如“月亮是我的脸”。由于儿童的想象力很丰富, 而且这种想象非常感性、原始, 缺少逻辑推理, 由此, 我们认为诗歌是“最儿童化”的形式表达。

二、基于儿童的诗歌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诗歌充分彰显其语言文字的优势, 让儿童领略诗歌这一独特而亮丽的风景。“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儿童能够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蕴含的真谛, 相信儿童的生活一定会如一泓清泉, 一路奔流, 一路欢歌。

1.诗歌阅读:丰富儿童的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首先, 教师要向儿童推荐优秀的诗歌, 让儿童接受诗歌的熏染。引领儿童读诗、赏诗, 如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引导儿童亲自体验;用诗歌“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导儿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用“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引导儿童养成边读书边圈画边标注的习惯;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来引导儿童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等等。要引导儿童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上去读懂诗。读诗的过程, 便是儿童揣摩和品味的过程, 是儿童和诗歌进行积极对话的过程。伟大的诗人摩罗说:“诗歌即生存。”诗歌诵读多了, 儿童自然而然就会萌发创作诗歌的欲望, 同时会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生活体验:激活儿童的灵性

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创作诗歌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引导儿童结合生活展开诗歌体验与想象。例如:春天可以让儿童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好春光;夏天, 可以让儿童一同感受乡间池塘“映日荷花别样红”“儿童急走追黄蝶”的奇景趣事;秋天, 让儿童感受“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冬天, 让儿童在雪天欣赏“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银白世界。儿童是富有灵性的, 他们的生活充溢着童真、童趣。在儿童的眼中,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着灵性。在儿童眼中, 一切的花鸟鱼虫都是有灵性的。语文教学要呵护儿童的灵性、打开儿童的心灵, 让儿童“诗意地生活”。在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时, 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到郊外踏青, 去寻找春天。儿童会感到杨柳在风中向它们招手, 桃树、梨树、杏树在争着开花比美, 小鸟在树上快乐地歌唱, 春天的空气中洋溢着生命拔节生长的气息。诗歌的源泉在哪里?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因此, 诗歌教学要把儿童的生活还给儿童, 让儿童走进大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让儿童走进心灵, 去聆听心灵深处的声音;让儿童走进语言, 在语言中充实自己的心灵;让儿童用自己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诗歌, 去捕捉生活美、表现生活美。

3.言语推敲:体会诗歌的精妙

“推敲”是著名的古诗创作典故。诗歌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因此, 诗歌教学要关注诗歌中的言语表达, 要唤醒“诗意的耳朵”, 引领儿童睁开“诗歌的眼睛”, 让儿童在诗性状态下诵读诗歌, 抓住诗歌中的某些暗示, 从看似平凡的不经意之处, 发现奥妙、奇崛, 由此把握作品的灵魂。例如, 执教《池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时, 笔者抓住诗歌的“诗眼”, 和孩子们展开了积极的对话, 让儿童品味“偷”字的巧妙。

师:诗人为什么把“偷采白莲”的小娃写入诗中?你觉得这个小娃是在偷窃吗?

生:我认为诗歌中的小娃很可爱, 一点也不让人觉得讨厌。

师:你为什么不讨厌小娃?

生:这里小娃瞒着大人偷采白莲, 可以看出小娃的天真调皮。

生:小娃可能只是采着玩玩, 没有存心偷窃的意思, 否则小娃怎么会“不解藏踪迹”呢?

生:诗歌中, 因为小娃纯真的童心, 不懂得隐藏行踪, 让船冲开浮萍, 水面上划开一条水路, 这是一种多美的景色啊!

生:诗人对小娃也是喜爱的。

师:你觉得小娃偷采到白莲后心情会怎样?

生:小娃会很开心。

师:是的, 孩子们, 诗歌中的小娃充满着童真、童趣。童心是可贵的, 是可爱的,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诵读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非常平实, 儿童很好理解。儿童对诗歌的阅读原本是漫不经心的, 但诗歌中有一个字也就是诗歌的“诗眼”往往能唤起儿童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引领儿童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品味, 运用“陌生化”的手段, 给儿童以“惊异感”, 让儿童从平淡的诗歌中发现奇崛, 发现诗人的匠心所在, 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由此, 诗歌的韵味、意境才会悄然而生。

4.诗歌创作:开掘儿童的潜能

学习障碍儿童元认知特点的研究 篇9

近二十几年来, 元认知的研究异军突起, 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元认知指“个体对自身认知状态与过程的意识和调节”, 在学习过程中, 人的认知指挥着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结果又通过人的认知系统成为反馈信息, 进一步制约人下一步的认知过程, 如此循环往复[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元认知方面的培养指导的有效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中国西部某地区4所小学的学生200人, 回收有效问卷156份, 其中男94份, 女62份, 年级:二年级30人, 三年级20人, 四年级30人, 五年级28人, 六年级48人。

1.2 方法

采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 简称PRS量表, 对儿童的学习障碍情况进行评定;采用自编的《儿童元认知能力问卷》调查影响儿童元认知能力的相关因素。

1.3 施测过程

问卷采用记名方式填写, 对每名儿童进行《儿童元认知能力问卷》的施测, 然后由其班主任按照其表现填写PRS量表, 以鉴别其是否属LD儿童。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2.1.1 信度

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 (Guttman Split-half) 作为信度指标,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儿童元认知能力问卷总体和计划、监控、调整3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8、0.730、0.832、0.822;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44、0.681、0.822、0.830, 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2.1.2 效度

(1) 内容效度:本问卷的维度构想和题项编拟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知名相关变量、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几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基本保证了问卷的维度和题项能够涵盖儿童元认知能力各方面的特征, 并具有代表性。 (2) 结构效度:对正式问卷施测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抽取公共因素, 求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考察儿童元认知能力问卷的因素分析的切实性。结果表明, KMO的检验值为0.768, 说明样本大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系数为4001.046, 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 有共享因素的可能, 适宜进行因素分析。经方差旋转形成3因子的因素负荷矩阵, 所提取出的3个因素解释了项目总方差的43.278%, 见表1。

2.2 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差异性

2.2.1 学习障碍与非学习障碍儿童元认知能力的比较

通过PRS量表对156名儿童进行筛查后发现其中疑似LD儿童74名, 非LD儿童82名, 对LD儿童与非LD儿童进行元认知的统计学分析, 发现LD儿童在计划、监控、调整3个维度以及总分分别均显著低于非LD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2 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年级差异

总分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均不显著。可见年龄的增长对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

2.2.3 儿童元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

在“监控”这项能力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而在“计划”和“调整”能力上, 虽然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高, 但无显著差异。这跟男生的学习困难发生率高于女生的既往研究一致[3]。

2.2.4 儿童元认知能力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

父母的学历对儿童的总分有显著影响, 高学历父母的孩子总分显著高于低学历父母的孩子, 其中主要体现在“调整”这个维度上, Sig值<0.05。见表2。

3 结论与启示

3.1 LD学生的元认知特点

从研究结果来看, LD学生在元认知的整体水平以及各维度上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学生, 在元认知方面缺乏有效的计划、控制与调节。

小学生在元认知各个维度及总体元认知能力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这表明元认知能力就像智力一样, 是一种一般性的能力, 是在任何工作中都用到的能力, 它并不像其他能力一样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发展[4]。从性别差异来看, 女生的元认知能力明显优于男生, 并主要体现在监控能力上。从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来看, 不同学历的父母其子女有元认知能力的差异, 父母的文化程度决定了父母对待子女学习的态度以及教导子女的方式, 这些都会影响到子女元认知能力的形成。

3.2 启示

LD与非LD学生之间确实有显著的元认知能力的差异, 因此, 作为教师, 在对LD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还应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元认知能力, 例如, 适当的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订计划、提出问题,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学习策略及其效果有清醒的了解、认识和评价, 并重点进行监控, 即时反馈信息, 修改学习目标和计划, 这是培养LD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森永良子.儿童学习障碍现状及其治疗教育[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6 (3) :197-200.

[2]张雅明,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 (3) :363-370.

[3]静进.学习能力障碍儿童筛查量表的修订及在小学生中试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 11 (2) :24.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篇10

一、数学学习困难

自1962年Kirk首次提出学习困难 (Learning Disability, LD) 的概念以来, 学习困难的研究迅速得到普及。现在, 学术界较为认同的定义是:“学习困难指的是个体在接受正常教育情况下, 学业成就依旧较低, 可他们并无严重的智力、神经、感官和精神障碍”[1]。对学习困难类别的区分方法, 最常见的是以困难所发生的学业领域为依据, 通常将之划分为阅读困难 (Reading Disability, RD) 、数学困难 (Math Disability, MD) 、书写表达困难 (Written Expression Disorder) 等, 这也是当前研究最多的几类学习困难[2]。纵观大多研究者的观点, 通常都认可把数学学习困难作为学习困难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描述为由于数学能力的欠缺而引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退后。而且, 数困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较大比例, 约6%-11%[3,4]。早期, 人们对数困生的研究多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进行探究的;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者开始转向从内部的信息加工角度研究数困生, 例如工作记忆。

二、工作记忆

1974年, Baddeley和Hitch最先提出了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 WM) 的概念, 认为这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5]。该模型是一个三级系统的模型, 它是由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及视觉-空间模板组成的。其中视觉-空间模板主要处理视觉空间信息;语音回路主要是储存与控制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 它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 管理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 同时兼备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综合以往的研究可知, 工作记忆在复杂认知操作活动方面体现出了相当好的预测性[6]。

三、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

近年来, 较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工作记忆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7]。特别是在数学方面, 好多学者都同意工作记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8,9,10,11]。也有人关注工作记忆与数学问题解决的问题, 甚至工作记忆与数学学习焦虑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工作记忆的三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概述。

(一) 数学学习困难与中央执行功能

数学学习困难与中央执行系统之间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 包括注意控制方面、抑制控制方面、对于基本事实提取方面[12]。

首先, 表现在注意控制方面。Swanson[13]研究发现,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组相比, 注意资源的有效分配能力不足。实验给数困组和正常组呈现了重新排列由字母顺序颠倒而构成的词的任务, 任务包括了低努力和高努力两种不同的认知努力条件。实验结果发现, 在低努力条件下, 数困组与正常组并无显著差异;可在高努力条件下, 正常组比数困组的回忆成绩要优秀, 说明数困儿童在完成高要求任务时, 分配注意资源存在困难。

其次, 表现在抑制控制方面。Passolunghi[14]等以23个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被试, 通过分析算术应用题解决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 证实了“数困儿童在抑制控制方面普遍有缺陷”的假设。在深层次探究中, 还发现了工作记忆任务具有特异性。

最后, 表现在对于基本事实提取方面。表现为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算术知识困难与记忆提取过程受到干扰。如Swanson等人对学困儿童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与工作记忆关系的实验中就有体现;Geary[15]等发现, 数困儿童不能阻拦与正确答案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 未被阻止的信息如果进入工作记忆, 便会与正确答案产生竞争, 进而产生提取错误。

总之, 中央执行系统功能对于数学学习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学生在哪一个具体的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 还有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中央执行系统方面是否存在类似或相同的缺损模式, 都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探究。

(二) 数学学习困难与语音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

除中央执行系统外, 数学学习也和工作记忆的两个附属系统─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各种的研究中, 不同的研究者各自却支持着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视-空模板及语音回路这两个系统中分别缺损程度的立场。

Geary[15]等发现,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数字信息加工方面比正常组慢。Passolunghi等[14]发现, 在多项工作记忆任务 (分别涉及数字信息加工和句子加工) 上, 对照组的成绩高于数困儿童, 研究者认为数困儿童存在工作记忆的广泛损害。同时, passolunghi又在2001年研究的基础上, 跟踪了数困儿童在一年来的发展变化, 通过跟踪研究者发现:数困儿童在工作记忆上仍具有广泛的缺损。但是, 这些儿童在言语及计数速度的任务上表现为正常, 且言语及计数速度的任务都和语音环路的功能相关。Swanson的研究也发现, 学困儿童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正确率与语音加工和言语工作记忆成绩均有显著相关;言语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能力都是预测数困儿童数学成绩的重要因子。

关于数学困难与工作记忆两个从属系统的研究中,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学者比较认可的是, 数困儿童主要是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上受损的, 语音环路正常, 而且着重指出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在数学学习任务中的重要性。但对这一问题的近期研究则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Wilson[16]等认为, 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和言语工作记忆广度都和数学学习困难有关联, 而且重点强调了数学计算与言语工作记忆关系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四、小结

据此可知, 数学困难与工作记忆缺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工作记忆各成分的缺陷是如何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 便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可能的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心理学手段作更进一步的探究。

摘要:工作记忆与数学学习困难之间的相关性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它是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缘故。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工作记忆各成分对数学困难者的影响不同。

儿童科学探索的特点论文 篇11

关键词:儿童;死亡认知特点;影响因素;时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5-03

在自我概念尚未确立之前,儿童不会思考与自身存在相关的任何问题。随着儿童认知的提升,他们开始思考与自我相连的问题,如死亡。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如果不能得到某种被儿童所能理解的意义,就会成为儿童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扰,在自我摸索的挣扎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可能会出现偏差、停滞,甚至退行,从而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处理的好的话,则会有利于儿童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人类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理性地面对生命死亡、更好地生活等方面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因此,本文主要就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帮助儿童正确地理解死亡,从而健康成长。

一、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特点

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这个模型是由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推理水平既依赖于成熟,又依赖于后天的学习。随着儿童心理结构的成熟以及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他们在对死亡的观点上会经历特定的发展阶段。

(一)Nagy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阶段

1948年Maria Nagy曾以378位三至十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对死亡的看法,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而且提出这三个阶段是相关的。

第一阶段(3-5岁)。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现象。他们把死亡看成是死者去旅行或睡着了,他们相信死者会回来的,他们认为死者会像活着一样进行各种活动:吃东西、想事情。

第二阶段(5-8岁)。儿童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且是永久的现象,但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不会将自己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们以为死亡只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以为只要跑快点不被抓到就不会死亡。他们经常将死亡拟人化,认为死亡是天使、精灵或恶魔把人抓走了。

第三阶段(9-10岁)。儿童对死亡有了成熟的理解。了解到每个人都不免一死,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

(二)皮亚杰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0-2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

第二阶段(2-7岁)。幼儿认为死亡是真实的,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给出一些想象出来的死亡原因。认为死者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害怕被抛弃,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如“他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才死的”)。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存在方式(如:死掉的人变成天使了)。

第三阶段(7-11岁)。儿童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原因。儿童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事件。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儿童对死亡的解释是具象或拟人化的。

第四阶段(11岁以后)。青少年把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件,死者已没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感到焦虑。

(三)我国学者得出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水平

幼儿理解死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国学者张向葵等人也对儿童的死亡认知进行了研究,并将3.5岁至6.5岁的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一: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认识。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二:能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的基本特征,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死是别人的事。而自己永远不会死;自己喜爱的生命不能死。

水平三: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过、恐惧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二、儿童死亡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发展能力

学者大都认为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随着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对死亡的认识渐趋成熟。

(二)人格特征

Kohasa(1979)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实验,确定了一些与应激耐受力有关的人格特点,表现为刚毅。主要包括:明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坚定的信念、献身精神;对生活具有充满活力的追求、用于面对和接受挑战;较强的内部控制力、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样性格的儿童在面对死亡时不会产生极大的恐慌。

(三)生活经验

儿童如果在生活中有接触死亡的经验。如看到过宠物死亡、亲人死亡。参加过丧礼,等等,他们对死亡的认识会较成熟。

还有,Bond-Langner指出,罹患重症的儿童对死亡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但是六岁以下的儿童则反映出一种对“分离”的焦虑。

(四)生活环境

1家庭态度。许多人都拒绝讨论死亡甚至拒绝思考死亡问题,成人对死亡的否认会扩展到儿童身上。在Wass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当对144名高中生提问“你小时候是怎样应对家庭中的死亡问题”时,有39%的学生回答在家庭中从来没有涉及到死亡这个话题,26%的学生回答只是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谈论死亡。大多数学生都报告在家庭中谈论死亡是很忌讳的。”

父母对死亡问题的回避主要源于成人自己对死亡的不安和焦虑,他们的回避是有意的。大多数父母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开面对死亡的严酷现实。事实上,直到现在,许多父母还认为儿童并不关心死亡。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是非常关心死亡问题的,对死亡的兴趣是人类身心发展的一个正常部分。是儿童好奇心的一种表达。

2社会环境。1974年美国的一个研究支持了社会环境对儿童理解死亡概念所起的作用。这个研究以199名3-9岁儿童为被试,根据社会经济地位和年龄把儿童分组。结果发现,儿童所处的社会阶层越低,生活环境越充满暴力,他们就更倾向于意识到死亡。研究者发现低阶层儿童的想象内容显示了他们正尝试着以一种现实的、明智的态度来应对死亡。

许多研究表明,相同的死亡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较少焦虑的个体与受压力影响很大的个体相比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在应激情况下那些受到来自

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

三、儿童死亡认知的应对策略

死亡这个事件对儿童来说是那么陌生,但是儿童却经常要面对亲人、朋友、动物和植物的死亡,其实他们从出生开始,在整个一生中都在不断地面对死亡。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儿童应对死亡的正确观点。教给他们应对亲人丧失的正确方法。

(一)借鉴国外的做法

1美国。美国是死亡教育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9年,費费尔从行为科学角度写了《死亡的意义》一书之后,死亡成为热门话题,成为死亡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更加无所适从。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殉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疗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2德国。在德国,教育界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让16-18岁的青年人直面人生的终点。通过参观殡仪馆里的技术处理间和告别间,学生们才知道,原来这里没有难闻的气味和可怕的恐怖景象,与世长辞的人们是那样安详。他们还从儿童抓起,成功地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接触死亡的题目。

在英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二)用恰当的词语表述死亡。正确地描述死亡

成人在与儿童讨论死亡问题时要使用恰当的词语,不要使用类似“好像睡觉”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儿童会刻板地解释这些语言。

描述死亡时应指出正常身体功能的结束。如心跳停止、没有呼吸、没有感情、没有爱、不是睡眠、不能思考。儿童无意中听到的“他看上去如此安静,就像睡着一样”,可能会使他们担心自己睡着就不会醒来。特别是在儿童对死亡理解的第一、二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仍然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和可逆转的。

(三)耐心回答儿童提出的死亡问题

成人不能回避儿童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否则会使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不能谈论的事情会使儿童感到害怕,这就加强了应激。而且,成人在接受儿童的提问时,要用简单诚恳的方式回答,要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另外,成人不要对儿童的提问感到厌烦,因为儿童要通过反复的学习才能记住,所以他们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每一次他们听到的回答,都会整合到以前储存的知识经验中去。经常的提问并不一定表明应激和害怕,而只是正常好奇心的反应。

(四)对有慢性痰病或潜在生命威胁的儿童给予支持

成人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的身体需要。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需要,此时他们会感到孤独、无助、沮丧、焦虑,甚至恐惧。应该告诉儿童,他并不是最痛苦的,并给他提供一些战胜疾病的楷模。

(五)向儿童提供有关死亡的准确信息

因为儿童可能会由于同伴中有一个有健康问题的成员感到害怕。例如,一个从化疗中恢复的儿童可能没有头发。当儿童明白这种治疗过程后,他们可能会接受这个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家长和健康职业者要向儿童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信息。

儿童认知特点下的玩具包装设计 篇12

玩具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亲密朋友”在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玩具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 尤其是玩具的包装设计存在许多弊病, 如儿童玩具与大众化玩具包装的矛盾、与现代勤俭教育思想的矛盾、消费主体和购买者相分离的事实导致购买玩具的失误性。因此, 本文将从玩具包装产业中存在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这个角度出发, 从玩具包装的装潢设计即通过色彩、图形、文字、构图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在玩具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包装设计由于是在有限的面积和空间中进行的, 同时又因为它必须让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 (据研究表明, 超级市场货架上包装设计欲捕获顾客的注意力, 必须在1/25秒内完成这项任务) 内注意, 因此它具有极强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而且儿童生性好动, 购买玩具时不稳定的情绪都会影响儿童的购买意向。正是这种局限性就要求包装设计必须具有强列的视觉冲击力, 而包装色彩更是鲜明强烈地给人的视觉以第一印象, 从而成为包装设计诸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激烈的儿童玩具市场上, 要使产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产品的视觉特征, 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色彩的不同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联想,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儿童对色彩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他们没有相关的色彩知识, 因此做出的选择也是无意识的, 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反映。在玩具包装设计上如果单纯的考虑色彩之间的和谐搭配和造型之间的吻合, 而忽略儿童对色彩的理解, 必然会影响到玩具包装色彩对玩具的促销作用。研究证明视认性高的配色比视认性低的配色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如在浅色、中性色或银灰色背景上置放深色字体或图片更具可读性。可以考虑的组合为黑底黄图, 然后是黄底黑图, 黑底白图、绿底白图以及黄底蓝图等。可供选择的最低限度可读性色彩组合还包括红底蓝图、黑底紫图。灰底绿图以及黑底蓝图, 这些颜色因其色彩明度近似, 往往不易识别, 因此, 在儿童玩具包装设计中不易使用。

从色彩心理的审美角度分析, 色彩在视觉上容易增强玩具产品形象的感染力, 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色彩还有一种使人增强识别记忆力的作用, 色彩通过成功的玩具包装设计, 能起到帮助识别玩具并增强记忆的作用, 而且还有引起回忆的价值, 成为儿童下次选择该玩具的重要依据, 通过独特的包装色彩来强化形象冲击力。例如一款芭比娃娃玩具无论是玩具本身还是玩具的包装以及展示的设计都在时刻通过粉色系列向顾客传达着一种整体统一的感觉。

二、儿童对图形的认知在玩具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图形在儿童产品包装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醒目的图形或图片更能突出玩具的视觉效果, 正因为有了各具特色的图形和图片, 才使得包装充满神奇的魅力与诱惑力。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图形认识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为设计师要充分认识到图形造型在玩具包装中所起的作用, 对我们进行玩具包装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图形造型认识的特点。儿童绘画过程的图式分为涂鸦阶段、图式阶段以及写实阶段。涂鸦阶段之后在图式阶段, 儿童只要能把想画的东西画得稍微有些相似, 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 自己的表现逐渐能够和外界事物相结合, 此时, 儿童能够把这一新得到的发现日益使之充实丰富起来。作为儿童心理的特征, 他们对大小关系还无所关心, 加上对空间关系还不很理解, 综合能力、注意力等等还不够, 因此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现实和非现实交织在一起。从儿童绘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儿童喜欢把画面画得满满的, 具有随意性, 不留空隙地涂鸦各种“稀奇古怪”的图形, 从这种冲动的表现活动 (即并未意识到有表现的要求, 而且也并不考虑表现出的形态) 可得出如下结论:儿童不同发展阶段对绘画造型的认识是不同的, 他们对图形意义的理解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自由、活泼、具有动感的线条和图形更适合儿童的审美心理。

研究证实, 婴儿注意面部图形, 对他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他们喜欢自己在生活当中熟悉的形象。如果图形的内容反映的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那么儿童理解的水平就高。而且对已经看过的东西喜欢再次注视。因此图形形象一定要是孩子所熟悉喜欢的形象。如在玩具的包装上表现的是一张抱着该玩具产品的孩子的照片, 儿童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在玩此玩具, 会产生模仿性的消费心理, 从而拉近了和玩具的距离。

在选用图形方面, 绝不能堆砌一些与孩子无关的画片, 应遵循玩具产品种类与性质, 合理选用图形。如儿童比较喜欢的卡通、漫画形象等。也可以通过观看图示可以直观地了解玩具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如波瑞欧公司生产的玩具火车的包装盒就是采取了这种方式, 通过图画和箭头相结合表示了工具在使用时的旋转方向, 该玩具的使用方法, 使玩具使用方法的“信息”直观地传递给儿童。

三、儿童对文字认知在玩具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文字是包装装潢的重要要素之一。由于儿童的阅读水平所限, 他们还不具备成人的阅读量和阅读的速度, 所以字体的应用要尽量简短明了, 而且要形象化和易识别。对于主体文字来讲, 抓住儿童比较感性化、喜欢自由的形式和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 字型采用轻松活泼或稚拙可爱的字体, 不主张那种简单机械的变换文字主题、内容与图片, 这样单调乏味的玩具包装不会引起孩子更高的注意力。聪明的设计师往往抓住孩子们天性好奇的特点, 把文字样式设计的丰富多变、个性十足。

对于字体种类, 可以选用儿童亲手书写的字体参与到包装设计中将更加人性化与人情化。如风靡全球的美泰玩具制造公司生产的芭比娃娃系列, 芭比的每个“姐妹”的包装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签名。他们曾经专门走访很多学校, 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姓名, 许多小孩把自己名字中的字母用小星星或者花朵去表示, 他们发现签名的不同风格从视觉上代表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图形造型认知和喜欢的程度不同。为了避免所有娃娃签名的千人一面, 使芭比各具特色, 为每一个芭比设计了自己的个性签名。

由于儿童多动和消费情绪的不稳定性, 在购买玩具时很难做到对一件玩具保持长久的关注态度, 所以说明性的文字就要采用规范性强且易认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以增加玩具使用说明的易认性。同时, 在保持儿童能够通过说明文字及时了解玩具使用方法的情况下, 尽可能减少阅读量。繁琐的文字说明只能增加儿童的阅读负担从而形成厌烦心理。

四、儿童对构图的认知在玩具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儿童用品与其它成人产品有明显的不同, 体现在构图方面时, 其它商品在构图上可以采取多种构图形式, 但体现在儿童玩具包装上时要更多的考虑儿童对构图的审美心理特点。儿童的想象力丰富, 没有拘束, 不同于成人理性的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他们头脑中常常闪现现实生活当中没有的事物形象, 所以成人很难理解儿童绘画的某些离奇古怪的形象特征。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往往喜欢把画面涂鸦成满篇幅的心理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儿童产品包装通常采用“满幅式构图”形式。但是应注意画面内容丰富时构图的层次性, 做到有主次之分, 这样才会有秩序感与律动感。

从构图的基本要求上来分析, 首先要注意整体感, 这种整体感不仅指单个玩具包装盒的整体效果, 同时必须考虑玩具产品在货架展示的整体效果。构图方法往往采取均衡式构图而尽可能不用对称式构图, 相比较均衡式构图的对称式构图法则则更适合于成人的理性的视觉心理特点。均衡式构图灵活性强, 变化性大, 是儿童玩具包装形式美的重要法则。这种方法从本质上反映了儿童视觉心理的要求。

儿童玩具包装的装潢设计要考虑色彩、图形、文字等各设计元素之间的对比统一、节奏韵律、大小比例的关系, 综合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扮演的社会角色, 需要设计师给予更多的关怀, 来满足他们越来越多的设计需要。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中, 单一的推出产品来满足所有的顾客是不明智的, 对用户的目标群体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才能使产品设计方向有的放矢, 不仅使用户得到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也使企业同时得到长足的利益。现今市场的目标细分化的发展趋势, 想要探索如何真正的更好的为儿童群体作设计, 就必须先对儿童用户群体进行分析。儿童由于其在心理认知、生理感知上的特征及延伸的消费心理的特征, 直接决定着他们选购商品的特点及使用产品的方式, 这些最终影响的是设计师的设计战略。

参考文献

[1]黄进.论儿童玩具的价值变迁[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2]靳桂芳.玩具设计个性化要求及相关问题[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8 (3)

[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

[4]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5] (英) E.H.贡布里希.秩序感[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6]王安霞.包装装潢设计[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主动脉瓣病变下一篇:为学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