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2024-05-31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共9篇)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篇1

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12岁)锋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笔者发现了锋锋的一个创意作品,便萌生了研究创造性表达的想法。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了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现象,并试图通过案例的研究为儿童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切的建议。实验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因此也可以称为测试,这种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笔者仍然期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测试清楚呈现关系、特点。笔者的建议中加入了一些做的很好的教学案例,与笔者发现的关系、特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只是因为笔者期望能够探索到一条更为合理的、激发学生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

一、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关系实验一的A部分为:

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款适合你的闹钟并画下来(画笔的颜色以及纸张的大小自由选择)。笔者给了被试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在创作的过程中,被试避开了笔者的视线,不愿意创造的过程被“看守着”,通过访谈得知,他认为一举一动都被看见会妨碍他的思维。经过了5分钟,纸张上出现了5个图案,最终确定的那款闹钟是名叫“大喇叭”的一个,其余的3个形状类似于老鼠,1个类似于鸭子,但是由于被试自己认为所画的图形不像老鼠和鸭子,因此放弃而选择了较为常见外形的闹钟,只是喇叭部分用了醒目的蓝色,凸显闹钟闹铃的功能,通过访谈得知,他原本的设计是“老鼠闹钟”———不仅有着老鼠的外形,还能够在预设时间里爬到主人身边,给主人踢两下,并发出恐怖的声音,主人伸手去关闹铃,摸到老鼠的毛感到很恐惧,这样才会彻底醒来。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被试的想象与表达产生了冲突而最终选择了较为安全、偏于现实生活的表达,放弃了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实验一的B部分是他在看了笔者展示的三个设计图之后再设计的一个闹钟,通过他的描述可以发现这个名为“电力小助手”的闹钟设计的新颖处在于,这款闹钟必须插在电板上,有电子眼会走,碰到主人就会发电,主人必须找到钥匙锁住才会停止闹钟发电的功能,不过在作品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钥匙口和电子眼的部分。在这个案例中,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明显的不具有一致性,如果只是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是不易发现儿童的一些隐含创意的。要挖掘儿童的创意部分,仍然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解释权。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为了让儿童的创意更好地呈现出来,是否要首先培养技能。作品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原初的想象,事实上这与我们教育者反复强调基本技能有关,儿童在还没有接触过笔的时候,就开始教授握笔的正确姿势,在想拿笔写字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去临摹好看的字,儿童在没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时,就会刻意追求统一的标准,就如同绘画一样追求“像”的效果,线条的流畅性、笔触的力度性是技法中所强调的,但是这样的标准使儿童不敢去涂鸦,创造性想象没有在涂鸦中得到锻炼,自然在物化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这就造成了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不一致性,梳理不清的想象最终就会被遗漏和遗忘。

二、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特点

1.儿童创造性表达不受干扰。这里的干扰指的是通过案例来影响儿童创造性的表达的干扰。在实验一中,笔者提供案例后,他也是自我发挥,通过触觉来叫醒主人,这与之前的“老鼠”有一定相似之处,还是与自己思路一脉相承。关于闹钟会走,他在1A部分的时候就想到过,因此并未受到案例影响,还有就是插在电板上,会有电子眼去找主人,主人要用钥匙锁住才会停,这些特征都与呈现的案例没有任何联系。实验二是用七巧板或者九巧板拼出任意图案,在这个实验中笔者在他拼出了风筝和雪人之后提供了“火箭”和“箭头号”两个例子,他看完之后再拼仍然是在坚持自己的“风筝”路线与“人物”路线(尽管感叹可以拼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啊!但他还是在展开自己的思路)。

2.儿童创造性表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实验一中他设计的“大喇叭”闹钟,刻意用耀眼的蓝色来呈现大大的喇叭,象征着音量很大,功能性很强,“电力小助手”闹钟的两根很长很长的电线,象征电的威力。实验二中用九巧板拼出的“雪人”(2B part)的胡子很长,“大力士”(2C part)肌肉很发达,用七巧板拼出的风筝尾巴很长很飘逸(2Apart)。这种夸张化的处理符合儿童思维的直观性、随意性,包含着当代儿童“搞笑”和“搞怪”的欲念和趣味。被试赋予“老鼠”一个“踢”的动作(1Bpart),给了“电力小助手”的“电子眼”(1A part),这些都展示了儿童“泛灵”的心理特征,拟人化的处理也是儿童创造性表达的一种方法。这种“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从儿童本身趣味性体验的角度出发,也许能帮助我们教育者探讨到一种不断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的途径。

3.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实验一中的老鼠、鸭子,实验二中的“大力士”和“风筝”,都源于较为丰富的表象储存,表象越熟悉越清晰,创造性表达的就越好。但是被试缺乏对老鼠和鸭子细致的观察,缺乏创造的尝试机会,导致表象模糊,因此在呈现作品时遇到了障碍,相比这些拟人化的作品,“大喇叭”这款没有被他赋予生命的闹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机会很多,这一表象更为被试所熟悉,因此,被试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新颖性并不强的日常闹钟。儿童储存的表象越多,那么供儿童选择进行创作的材料也就越多,儿童创作就会更流畅,但是儿童创作过程的流畅性还取决于表象的清晰度,受表象清晰度的限制。

4.呈现的作品中包含的故事少。在笔者做的测试中,被试几乎没有在作品中讲述故事,只是在实验一中讲述了老鼠叫醒主人的一个情境。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被试的创造性表达追求一种简洁的方式,用取名字的方式概括自己的作品,用讲述一个情境的方式来阐释物品功能,实验也没有规定要讲述一个故事,原因是内发的创造性表达才更有真实性,限定创造的形式会给被试带来压抑紧张的情绪,在紧张的情绪下,创作就失去了自然的状态。尽管这只是个案的调查研究,但实质上反映了部分儿童创造性表达中缺少了内容,缺乏情感体验,儿童创造性表达有很多种形式,不一定需要故事,但是能够考虑故事,一定能够丰富创造性的表达。

三、讨论和建议

1.让儿童亲近自然,教育者寻找空间,提供不同的机会。儿童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前文也提到,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因此,让儿童接触自然就是必要的,亲近自然才能够储存下丰富的表象,才能对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才有可能有细致观察的机会。人有一项本能那就是发现和探索,好奇心驱使儿童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自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会更为流畅,创意也会更具新颖性。通过笔者对被试的父母以及被试的观察访谈,被试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上课和完成作业,短暂的休闲时间用于玩电脑游戏,接触自然的机会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春游”,尽管他呈现的作品中形象还算比较丰富,但是他思考的时间却较长,没有立即能够触碰到的创意。表象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不过这样的表象只能从视觉上对儿童产生冲击,触觉、嗅觉、味觉都是不能顾及的,因此仅仅依赖教科书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不够的,让儿童多亲近自然,让他们的想象力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慢慢展开。当下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包括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人们乐于把儿童集中起来进行“创意竞赛”,而不擅长于带着儿童去接触自然,儿童不可能凭空想象,就算最后把绞尽脑汁的作品交上去,那也是适应性的创造,而不是自然的创造。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把如何创造的步骤教授给儿童,而是将儿童带到自然之中,培养儿童观察自然事物的特质部分的习惯,挖掘潜藏在儿童自身的创造本能。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的教育给儿童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他们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应“敲碎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到事实”。因此应该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学会观察。他说:“观察愈力,则物感愈众,天文学之发明,俱赖于是”。我曾经还看过一个实例:一位中学教师经常带领学生们出去采风,然后在地上铺上了很大一张的白纸,让学生们一起画大画。当我问及孩子们的感受时,他们说当他们在一张小纸上画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但是这一次,有一个这么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展开自由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手上沾满了颜料,却毫无顾忌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如果我们想要让儿童更好的进行创造性表达,我们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寻找空间的责任和义务,缺失了这些空间,就缺失了很多的可能性,可能性的投入感和可能性的创作。.鼓励儿童创造力的即兴表达(尤其是强烈的情感体验),趣味性(夸张)表达和多样表达。本文中所指的几个实验都不是在自然情境下儿童自发的创造行为,而是在教学环境下产生的,这样也给结论带来了一些局限性。儿童生活中具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让他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儿童去表达出来,儿童的创作中一定包含着他自己对新鲜事物独特的看法,有独特的看法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带着儿童去户外观察创作就是鼓励儿童即兴表达,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全面真实展示触动儿童的东西,教育者可以从中发现儿童的兴趣,从而为儿童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的空间和机会。实验中的锋锋一直对“风筝”情有独钟,因此拼图的时候脑袋里勾画的都是风筝的形状,这说明风筝触动了儿童自身,而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未来的生活中提供更多让他接触风筝的机会。能触动儿童的东西除了新鲜事物还有感情,儿童对感情的表达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我发现一位学生有一幅画是将自己和奶奶画进一滴眼泪中,并且还写了一首诗用于说明这幅画:这是我奶奶和我在一颗泪珠里,我们在看一颗生命树。奶奶走了,我落下了一颗很大的泪珠,大地和往常一样充满生机,天上却有点暗,伴着雨,一直不断。这是对情感的即兴表达和多样表达,其中包含了一个故事,儿童创作不仅仅需要新鲜感还需要有情感体验,教育者就要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托兰斯发现创造性高的儿童因为常发奇论而被教师、同学和家长视为顽皮淘气,这种儿童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儿童创造表现的“异端邪说”的制裁,因此引起儿童内心的紧张与情绪的纷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创造的趣味性表达,尊重儿童“搞怪”和“搞笑”的欲念,为其内心提供一个开明开朗的空间,而不至于受到抑制而破坏创造力的表达,进而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我展示给锋锋的闹钟案例时,有一款闹钟的描述是这样的:这是一款需要你完全清醒后射中红心的射击闹钟。闹钟就是一个靶子,主人手握着枪。(Case 1)那时,我看到了锋锋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我认为这个环节为他提供了较好的心理支持,他将在接下来的环节放松对我这个“教育者”的“警惕”,展示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教育理念不可能凭空存在,在实践中经过反思,确实可以运用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实验中呈现了创造性表达的几种形式:绘画、拼图、取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可以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丰富这些形式,例如游戏、手工、写故事等等,多样表达的本身也具有创造性。例如,要把儿童日常零散的创意表达都收集起来,教育者可以提倡儿童采用日记画的形式。儿童运用图示把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事物创造性的加以说明,把过程融入于一幅画面中,画中洋溢着稚气的童心和童趣,也表露着儿童的爱、憎和痛,更浓缩着儿童智慧和儿童看世界的朴素哲理。儿童日记画是儿童成长、创意表达的亲密方式。

3.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不强调作品价值。我们“好为人师”的特点让我们不得不去控制儿童,越想把教育做好,就越适得其反。与其说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不受案例干扰,不如说儿童本身不愿意受到外界创意的干扰。其实,这种自发自主的创意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作为教育者,不能在儿童拿起笔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而不让儿童自己去尝试,打断他们,就是在破坏他们奇妙的创造力并扼杀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性。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在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说道:“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这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承认“儿童的世界”。我们的任务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儿童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保护儿童天性和培养儿童创造力看似矛盾,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二者统一起来,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既有为,又无为。通过访谈得知了锋锋对实验的态度,他认为这种类似于玩的活动不宜放到课堂中去,课堂还是需要老师讲课,学生做练习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他并不看重其中的创造性因素。(尽管他还是进行了创造性表达)学知识才有相应的回报,玩是没有优点,是浪费时间的,在几千年“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文化中熏陶了他们玩的理念。这样的观念像幽灵般的存在于教育者、学生的脑海中,当教育的过程中包含着玩的因素,就立刻停止,创造性表达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便在严肃的评价体系中渐渐消失。这里有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那就是儿童自主的进行创意表达,花费了时间,课堂的内容掌握的没有别的学生好,他的作品在成人的眼中没有实际的生产价值,没有收获鼓励,而他又看到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拥有特权的教师的表扬,一旦教师无意识的采取了这种消退策略时,本来为自己创意表达而自豪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击,而将视线转向课堂知识部分。《儿童权利公约》郑重告诉我们:“玩耍是儿童的权利,事实上,游戏玩乐对儿童一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孩子们在人权、个性、社会竞争、社会化和公众精神的健康发展方面大有裨益。”儿童在游戏玩耍中学会等待、学会合作、萌生智趣,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这里面包含太多的创造性。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背诵知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儿童期的创造性表达就如同涂鸦,尽管这样的作品暂时没有创造出实际的价值,但是经过量的不断积累,他的未来才有可能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教育者要营造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中,玩没有附带着罪恶感,玩也是一种学习,玩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尊重学生的创作,这是教育者尊重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当儿童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他的想象力才能天马行空。当儿童获得了肯定的期待,他才会进一步的督促自己不断学习。

4.尊重微创造,调整课堂教学。当下的中国小学基本上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有可能让教师们把创新的任务全部移交给它,因此,在语文和数学的课堂上就很少顾及到儿童的创造性表达,而一味的传授知识,一味的强调输入和输出的过程。Beghetto(2009)强调课堂中创造力的生成性,他认为教师们习惯性忽视这一点,因为担心从学生们那里获得各种不同的答案,从而经常忽略了这些微小的创造瞬间。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创造性表达没有得到鼓励,创造力没有得到发展,而同理心却有了进步,因为他们学会了去猜老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导向统一的答案。课堂生活有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儿童在其中发现了亮点,教师应该调整课堂教学,儿童创意表达的趣味性不会影响到知识传授的严肃性,还能加深儿童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的,因此课堂中学生的微创造应当提倡,教师也要留出空隙并设计一份最优方案让学生们的创意有安放的地方。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力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在课堂中是能够结合的,例如儿童绘画和语文课程的结合,儿童手工和数学课程的结合等等形式。教育者要重塑学校文化以实现儿童创造力改革,不向“安全区域”妥协,敢于面对挑战,实现突破。模范教师窦老师就做了这样的一个示范:语文课文《我爸爸》中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就是“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插图上爸爸的头变成了马头,“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插图上爸爸就变成了一条鱼,可见,语文课的知识点是这一个比喻句,窦老师让学生们看完这个故事并分组朗读完、欣赏完之后,又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画一画你的爸爸,并模仿这个句子写一个比喻句。孩子们纷纷动手开始画,几分钟后,这些带着儿童情感体验的创作就呈现了。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松鼠一样可爱”,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

通过这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创造性表达不是大而全的,往往大而全的东西容易走向空泛,正如案例中的窦老师,她也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学生来创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纳入所有东西,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很宏大的主题,缺乏了平时微创造的积累,是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我们教育者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教学,寻找儿童创造性表达的路径,培养儿童创造力。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技能;创造力;协同发展

对于美好事物的趋向性不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价值内涵,也是人类在生命活动当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天性。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之中所体现出的对美的趋向性,便是一种基于成长性所带来的具体表现。在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功利性目的,而是基于活动过程对于幼儿所带来的内心满足。但是在目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相关的教师及家长依然还存在有许多认识误区,对于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并未做到明确的认识。因而就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将重点就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关系概述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应当对认知层面予以准确的认识与理解。此项问题便是关于美术技能和创造力关系之间的问题。这一项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美术理论与时间过程当中存在较多争议的一项问题。美术技能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美术技能是创造力培养的核心基础

美术技能可给予创造力的发展重要的底层基础。若没有良好的美术技能支撑,美术创造力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抑制。由美术技能当中所涵括的具体因素来进行探讨,一者,丰富、科学且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经验累积,能够提高良好反映的可能性;此外,熟练度越大,操作起来也便愈发简便灵活,因此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出新事物及思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大量的生活实践均表明,在开展儿童美术活动时,儿童的手、眼、脑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协调机制,并且对于所操作材料的性质以及用途也便会更加了解,对于相关的颜色、形态、空间乃至于外部信息的掌握与认知也将更加全面,儿童利用头脑所加工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便更加能够体现出儿童对于自我的认知与体会,因此也可以说美术技能为美术创造力的发挥带来了极为巨大的必备条件。

(二)美术创造力是技能发展的重要体验

在对儿童进行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便可实现对于美术技能的高效训练。对学前儿童而言,只要不是对某一事物进行临摹,其在每一次的绘画过程当中,均会表现抑或是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例如:一个儿童正在利用颜料进行图像绘画之时,不懂得如何利用排笔将颜料涂抹于画板之上,此时便需要相关美术技能的帮助来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一般儿童在完成某一项任务之时,通常遭遇到巨大的困难挑战,此种困难通常是由于对美术技巧的缺乏所造成的,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引导其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也是对于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儿童会自主学会对于某种美术创造所需要的技巧能力。如此一来,儿童在掌握相关美术技能的过程当中,其创造能力也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二、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技能教学仍未与创造力教学做到协同发展,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因素十分众多,探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家长对于美术教育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据此下文将主要就这三方面的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育观念滞后

在当前的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教学过程当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认为集体教学活动才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实施途径,日常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要在教师当中开展,并由此造成教师对学生美术技能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偏差,此外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往往也是抱有严重的功利性目的,基于以上情况使得当前学前儿童的美术技能以及创造力仍未实现协同发展。

(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在有关的调查研究当中表明,在学前教育当中将近有半数的教师其工作年限已经超过了10年,然而其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却仅有中专水平程度,在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调查中,具有艺术类等级资格证以及专业资格证书的幼教人员尚不足被调查幼师总人数的5%,超过有7成以上的教师在专业美术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以上调查数据信息均表明:幼教人员自身美术专业能力的不足,会直接造成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抑或是绘画课程时,教学效果及质量水平难免会受到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影响。尽管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然而却也存在迎合家长的需求,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需要。因而,当前幼儿教师自身美术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未能够做到协同发展。

(三)家长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绝大部分的家长均认为,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同创造力的发展之间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通常是要画什么像什么,即就是对于具体美术技巧的掌握,并将目标确定为对于专业美术的学习。常常对于孩子过早的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以成人的角度与眼光来对待儿童的美术作品。

三、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适当的美术教育目标及方案

一项相对开放且复杂的系统其协同是基于多个角度与层次的,并且会涉及到系统内外部的多个方面。因而,首先应当就达成系统整体目标所要协同的各子系统做到整体清楚,只有如此方可确保系统的全面协同发展。并且,在美术教学系统之中也必须要做到协同发展,为达成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目标,需将目标分化到不同的年龄段当中予以实施,进而达到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系统的全面协同。基于这一基础之上,来将相关的教育活动逐个落实。

(二)注重美术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要想促使静态化的预设美术教学设计工作能够调整成为具有动态变化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就必须要将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间的相关性做好妥善处置。在教师与幼儿的教学互动过程当红总,教师可就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价值衡量与评判,同时采取持续性的调整,在对全过程的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统筹规划时,还应当同时考虑到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促使每一名儿童在美术活动的过程当中均能够承担起主人翁的角色,取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

在此方面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就其自身同幼儿在教学互动当中所产生出的创造性火花,能够经过师生间心灵撞击来加深儿童的心理思考,并由此产生出新的认知。对此可采取如下策略来开展:

1)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师生间的对话本就应当体现民主、平等以及沟通的理念。只有确保构建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方可实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当中产生出探究、体验式的教学氛围。在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就幼儿做出的相关行为予以积极的反馈与鼓励。幼儿在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鼓励后便会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形成更加开放的心态,同时产生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活力,最终促成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2)处理好美术作品学习与创造的关系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忽略教学过程,其关注的重点通常是能够转变为美术作品的最终结果,例如具有统一标准的美术技能及要求等。而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则会直接导致美术活动变得单调、无趣,甚至无法促使幼儿的美术水平得以提升。此种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扼杀了幼儿对于美术绘画的自我体验,幼儿的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促使美术教学被置于仅需听讲、大量的联系便能够取得高分的境地当中。此种教学有本质上,丧失了对于个体生命存在及发展的终极关怀,丧失了儿童美术知识价值体系构建的意义,是同对话教学原则所完全相反的。教师要实现对于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进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探索、感受、发展美术技能与创造能力。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活动间的相关性

在所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教师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智慧。应当就原本的教育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促使对整体美术教育活动的积极调整。针对教师同幼儿在对话过程当中所闪现出的创造性思想,教师应当积极的将其捕获并予以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分享机会,进而超越原本所设定的目标。例如:在开展某一节的美术教学活动之时,其教学任务目标是否完成,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不会产生直接性影响,课堂教学最为核心的目的即为培养儿童的自我体验感受、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素质。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将幼儿置于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促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释放幼儿的创造潜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阶段是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当中对幼年儿童开展对美的感知、表现以及创造能力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对其终身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在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的实践探讨后表明,给予广大儿童家长必要的美术建议,收获了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于转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误区,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意义,对于推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林山水.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54-254.

[2]史英.协同视野下的儿童情景绘画教学探索[J].俪人:教师,2014(5):6-7.

[3]蓝少邨.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1X):60-61.

[4]谭惠.解析学前儿童审美直觉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2(8):45-45.

[5]蔡雅玲.论幼儿美术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J].教育艺术,2012(6):57-57.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篇3

余姚市工业幼儿园 马赞盼

一、游戏价值

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产生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学会自己收玩具。能够侧重引导每个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更能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小手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当然这也是因为幼儿对船的制作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搭建船很感兴趣, 所以我决定开展结构游戏《船》。让幼儿体验结构游戏的乐趣,同伴一起合作的快感。

二、游戏准备 环境创设

1.布置设计船的区域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船的图片贴在区域中。材料提供

经验准备:1.家长带领幼儿观察了解船的模型。2.初步了解船的结构特征。材料准备:

1.大炮弹插塑、小炮弹插塑。

2.大宝石花、中号雪花片、大号雪花片积塑材料。

3.各种塑料饮料瓶、泡沫塑料、各色皱纹纸、橡皮泥、小旗、蜡光纸。

三、可能出现的状况

1.幼儿在拼插建构过程中可能拼插会不牢固

2.幼儿可能会很少使用辅助性材料建构船的其他的物体。

3.一起合作建构中,可能仅会局限于好朋友中,对于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

4.辅助材料的使用可能会不好,而且在使用辅助材料后,也有可能会引起收拾材料难度加大,需要的时间要更多。

5.幼儿在使用辅助材料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够大胆。6.可能出现和小伙伴抢花片,并不能够保持地面的整洁。7.可能会出现不爱惜材料的现象。

四、教师的观察与支持

1.教师加强讲解,在幼儿完成拼插时要插的牢固一点。2.教师演示不牢固的船很快就会坍塌。

3.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丰富船上的结构,并展现建构好的幼儿作品。

4.适当延长建构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建构并讲评。

五、相关游戏情境及分析

1.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绘画形式设计出自己的船,再在结构活动中拼插出来,说明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从活动过程来看,教师的作用不是机械地教技巧而是要启发、引导和帮助孩子。有效果呈现。

2.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中,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扬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但辅助材料的使用并不好--使用辅助材料后,收拾材料的难度加大,时间要更多。

六、游戏资源

教学案例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篇4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吴斌广德县东亭中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选择了古今中外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通过提问、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步入欣赏的情景,通过欣赏过程的不断递进,学到欣赏的方法,并深刻认识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一主题队人类的意义。

二、教案: 课题

劳动

——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授课人

吴斌

学校

东亭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激发参与学习的兴趣,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用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的不同态度和感情;对劳动创造世界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评述

教具、实验情况

欣赏挂图、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导阶段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请我们欣赏。我们在欣赏过程会认识到“劳动”这一主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作品的欣赏

1、知识点引入

欣赏课本图片,这些图片都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劳动)

同学们观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为什么历代艺术家都选择“劳动”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你如何看待劳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则是人类对生活的模拟与表现。从古至今,大量的艺术作品都以劳动为题材,反映了艺术家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和坚强。

艺术作品中的劳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有什么不同?

总结:艺术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通过选择、加工、并加上艺术家的联想和创造,表达艺术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从而创作出了优秀的艺术作品。

2、欣赏与描述

让我们一起欣赏我国现代画家杜键的油画作品《在激流中前进》。

首先谈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初步感受?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大家总结得非常好,这件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作者以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让我们再来一起欣赏前苏联的女画家雅布隆斯卡娅的油画作品《粮食》。

你对这件作品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劳动情节?

学生观察,根据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比较、分析区别

欣赏作品口头描述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观察,根据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欣赏作品口头描述对作品的感受

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作者在这幅4米长的画幅中,画家描绘了集体农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堆积如山的麦粒,夏日明亮的阳光,妇女们有节奏的动作,兴奋的笑脸,和那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服饰,共同交织成欢乐的旋律,演绎着劳动的赞歌。作品构图宏伟,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统一,反映了千百万经过战争洗礼的苏联人民战后新的生活。3.分析与研究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观察画面中环境和人物细节(如工具、动作、服饰等)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生活背景吗?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画中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画卷一共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后段是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我们课本中的是中段过桥的精彩场面。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课本中的过桥场面。

一艘滿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一面急忙放下桅杆和帆,一面正紧张地控制着船头前进的方向,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以使大船安全地通过虹桥。大船过桥的紧张场面,吸引了桥上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一一看去,个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从这儿可以看出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教师总结:《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多达500余人,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令观者看后,回味无穷,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风俗作品。

欣赏作品口头描述对作品的感受 仔细欣赏,小组讨论并发言 仔细观察作品,用语言口头描述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谈谈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弋射收获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是东汉时期的作品,我们知道东汉时农耕和射猎仍是较为普遍的生产方式。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砖石结构的墓室,多在四川省的东汉墓中发现。画面分上下两个场景,上部弋射图,右为莲池,池内浮着莲叶,莲蓬结实饱满,水中有鱼鸭遨游,空中有大雁飞行,显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部为收获图,一人挑担提篮,三人俯身割草,整个画面,简洁分明,但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将不同的空间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所表现的劳动场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作者没有注意到透视空间

造型中的重要性,但是通过留白,使同样大小的收获者与弋射者拉开了空间距离,同时使画面有了纵深感。人物形象概括,姿态优美,其间人物顾盼呼应,使画面产生了一种和谐感。

欣赏作品口头描述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并口头描述。

三、小组合作,思考与讨论

1.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2.你能不能揣测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的主题?如果是你,将如何表现?(以上两个问题大家在小组讨论后将总结写在作业本上)

每组任意选择一幅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对两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谈感受。

在观察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历史背景。

四、课后拓展。

1.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认识?

2.你对“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有什么体会和看法?(在作业本上写下你的认识和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针对问题谈对劳动的认识。

检验对本课前面所讲知识把握,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

总结: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认真观察,勤于表现,用我们的双手描绘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在激流中前进》杜健 《粮食》雅布隆斯卡娅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弋射收获画像砖》

三、点评:

1、本节课基本上能达到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师生互动与小组竞赛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想像力,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儿童绘画兴趣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5

欧阳绿玉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绘画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使儿童变得聪明起来,许多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爱好绘画的儿童比不喜欢画画的儿童智力相对教高,这是因为在绘画中需要儿童去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象,儿童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中如何以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儿童绘画,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听,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在每一次绘画活动中,都给学生讲一个与这次绘画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一开始就被你带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然后在故事结尾加入一系列的疑问句,让学生大胆的去猜、去想象,通过故事,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了,自然而然的思想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随着大脑一起翱翔,去创造。如我在教学生《龟兔赛跑》时,先给学生讲这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兔子怎么输了”“乌龟是怎样赢的呢””乌龟在比赛过程中都遇见了谁?它在比赛中又是如何想的呢”“我们应该怎样构图来表现呢?”,一系列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同学说“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是因为以为自己胜利在握,轻敌在路边睡着了,乌龟低着头使劲的爬,终于赶上兔子了。”根据学生的讨论,“我们就来画倒地就睡的兔子和埋头爬行的乌龟,”“那他们在哪里爬,都遇到了什么了?”“在树林里、在池塘边,在花园里。。。。”“遇到了小蜗牛、小草、蝴蝶、小狗。。。”这是学生的思维被带动了,背景也表现的丰富多彩了,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了。

二、说,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儿童的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学生说,是了解学生绘画意图及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边说边画是低年级学生绘画的特点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把握好学生的说,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践中,我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尽情的说,可以说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还可以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引导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绘画的过程,谈谈绘画的感受等等。学生在画一个物体时,开始画得挺好的,可是后来又往往在上面重叠地画上一些东西,乱涂一气,对此,我时常参与到他们的说画过程中,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比如:在一次画小老鼠时,开始双双小朋友画的很好,可是后来只见一团黑,我生气地问他:“你画的什么呀?”他告诉我说:“小老鼠和他的同伴们去偷油吃,结果都掉到油缸子里面去了。”我惊叹: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啊!而对一些胆小、不敢说、不愿意说的学生,我经常用惊奇的态度赞美他们:“哎呀!我发现龙龙画的画颜色用的真漂亮啊!宁宁的画让我想起了大海!”等

等。从而激发孩子来表达、来讲述。在绘画中的‘说’可以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提高,加深学生对所画内容的认识,体验和分享绘画、说画带来的乐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呀。

三、适时引导学生,给学生以点去想象。

每堂课给学生一到两个想象的点,让学生围绕点去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在教他们《放光鱼》时,我告诉学生,你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根魔法棒,你想要放光鱼排列成什么样,它就排成什么样?然后我给他们看了几幅范画,结果学生画出来的发光鱼所排列出来的形状确实让我吃惊不小,有的排成一列列,有的排成太阳的形状,有的排成放射状,甚至还有排成妈妈的项链的,我真的佩服他们的超凡想象力。在教《狮子》时,我说狮子小姐刚刚洗了头发,但是不知道吹成什么样的发型,你能帮她设计一下吗?又给了学生一个创作的思维点,让学生围着这个点去发挥、去创造。

四、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巩固绘画的兴趣。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创造性 复述 言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9

创造性复述课文,是指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展开合理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创造性复述能充实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呢?

一、课文补白,放飞想象,拓展复述

课文补白,拓展复述,即借助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口头形式补充和延伸情节,从而让学生喷发出想象的无限潜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省略号处、结尾处、关键词处均留有无限悬念,给读者营造了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精彩的“留白点”,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合理填补空白,进行扩展复述,在丰厚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写道:“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犹豫””“慢吞吞地站”等关键词思考:“主人公英子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呢?她在犹豫什么?”然后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拓展复述英子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厚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深层体会英子当时害怕、矛盾、紧张、无助的心理状态,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二、课本演绎,实践体验,表演复述

表演复述,即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借助表演来复述课文,从而在实践体验中深化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表演复述通常针对故事性强、情节动人、形象生动的课文。借助表演复述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编、自演、自导的方式来还原课文情景,展现经典,让学生用充满激情与创新的形式、精彩的对白和动人的剧情来诠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表演复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风采,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真实,课文内容丰富生动,很适合开展表演复述。在教学完该课文后,笔者首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特点,抓住人物细节,驰骋想象,放飞思绪,进行课本剧演绎,生动地诠释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让学生在表演复述中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人物精神。

三、改变体裁,大胆联想,创造复述

语文教材中的体裁多种多样,有古诗、散文、说明文、记叙文、科学小品文等,引导学生改变体裁,融入合理的联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一次挑战,能够促使学生不断锤炼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及超越自我。常见的体裁改变有:古诗可以改为散文、记叙文或小故事,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教学实际,把握文本体裁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将课文原有的体裁形式改变成另一种体裁形式,进行二次创作,使之成为一篇新的习作,并通过口头形式直接复述出来。

譬如,《春晓》一诗意境悠远深厚,诗中有声有色、景真情真,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在学习完该诗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去想象、去创造,将其改写为一篇小短文或小故事,并在课前五分钟进行复述。《枫桥夜泊》是一首写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在完成该诗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先将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则小故事,要求学生写出当时的情境、心境,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写,语言要通顺流畅,内容要生动具体,然后再将其复述给全班学生听。

总之,创造性复述不同于其他的复述形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参与实践、想象创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加以巧妙运用,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科特点,深入研读文本,优选有效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复述中创新思维,不断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从而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智慧和综合素养。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篇7

一、以名篇佳作中绚烂的色彩和形象引入,做点彩游戏,让学生体验艺术的美感和乐趣

课一开始,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点彩画代表作修拉的《塞纳河之春》和梵高的《星空》,小学生对色彩的感觉是最敏感的,印象派画风色彩的惊艳、点彩技法的独特效果,使从来没有看到过点彩画的学生们兴奋不已。待学生们的兴奋达到极点的时候,我出示了一幅本校学生画的点彩画。学生们不由得感到这样美丽的图画也是他们自己可以完成的。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十指分别蘸上各色颜料在纸上随意点画,这可乐坏了孩子们。这群孩子蘸上颜料一个个像艺术大师似的,大胆地在纸上自由自在地点着。本来比较单调的色彩经过孩子们这么一点,五彩缤纷的小彩点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那颜料迎着光亮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两分钟后,一幅幅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画诞生了。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手蘸到颜料后有种什么感觉,颜料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甚至还把颜料涂在脸上和嘴上,体验一下是不是和放在手有不同的感受。这三种体验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无邪和敢于尝试探秘的精神。

二、欣赏作品,丰富、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感受能力

随后的环节我设计为欣赏作品。因为欣赏大师作品感受点彩画的美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了解作品的绘画方法和特点。

我接着又展示了十多幅点彩画的代表作。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继而,我变换了作品的材质和风格,出示了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搓成纸条编成的帽子,各种颜色的皱纹纸编在一起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小彩点,小彩点非常醍目,孩子们都惊叹不已。鲜艳的色彩和精美别致的帽子感染了他们,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原来彩色纸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制作出一件精美、别致、带有彩色点的作品。第二幅范作是用开心果壳、吸管、色卡纸、吹塑纸等材料制作出的有彩色点的作品,从这一作品中让孩子感受到原来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食物壳也能利用起来组合成一幅非常漂亮的画面。

范作的出示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彩点美,得到美的体验,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启迪孩子的创作动机,让他们懂得点彩画不仅可以利用画的方法,还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来完成,以达到美好的效果。

三、自由创作,推动学生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创作了。美术创作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儿童的世界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加上对大师色彩语言的领悟吸收和理解,作画时就会随心所欲。

在创作时,孩子们在大师的绘画方法上又设计出了菱形的点,五角星形状的点、雨点形状的点、小花形状的点和一些纵横交错的各种形状的彩点。有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这些小点组成了一幅幅漂亮的想像画,他们用手用笔蘸上颜料在纸上点出漂亮的房子,造型各异的小人,优美的景物等;还有的孩子折叠出了一些彩色小星星、形象逼真的千纸鹤和精美别致的小亮片。孩子们大胆地把它们想象成一个个美丽奇特的小彩点,把这些小彩点贴在水粉画上,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别致的作品。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教学,就是一次色彩、形象、表达与感悟、想象、创造的盛宴。通过“点彩游戏”的教学,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深刻与全面育人的特征,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用音响创造画面,表达主题 篇8

关键词:广播特写 音响录制 音响编排 音响设计

音响是广播特写的心脏。录制音响很不容易,但最困难的还是录了很多音响素材之后如何编排,就是根据这些音响里设定怎样的场景,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音响放到什么地方。因此,你要去和你所录的音响交谈,然后让这些音响逐步演变成特写中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画面。

广播特写《欧洲的钟》是在一个很特别的情况下选择的题目。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和女朋友住在瑞士首都苏黎世一家很漂亮的宾馆,周围是山,中间有一条河,左边和右边是房子,有很多教堂。我打开窗户,正好那时候所有的教堂都敲起钟来,到处都是钟声,就像一个声音的海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我已经确定:我下一个广播特写的题目就是钟。

可是,要录钟的音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因为它只是不断地重复一样的声音。我开始研究欧洲各个国家的钟的作用,目的是想让听众对我的题目更有兴趣。我在每个国家逗留三天,采录钟的声音,了解关于钟的有趣的故事,然后再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我在第一站碰到一位教授,就跟他谈关于钟的事。他对我说,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金属,在欧洲历史上曾演变成武器、军火。15世纪就有人想用它,那时候你没有枪就打不赢一场战争,要做枪炮是很花钱的,所以他们很简单的办法是把教堂的钟摘下来熔化掉做成枪。于是,我要做的题目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钟,一个是战争。

我需要用音响来表现这两个主题。我走遍了整个欧洲,采录了很多的音响。有的音响我事先知道将怎么用,有的我并不知道,只是觉得我应该录。《欧洲的钟》就是从铸造钟的工厂开始的。厂房里有个巨大的炉子,炉子里的金属熔化时发出巨大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音响。录这样的声音很枯燥,我就看周围还能搜集到什么别的声音,链子、铁铲,最后我还把门上面的把手弄下来。我把这些声音都录下来,做成音响的字母,把它们编在一起,但当时我不知道将来会拿它们怎么用。最后我把这些音响变成熔炉的场景,放在特写的一开始,然后出解说,解说结束后我把音响的音量提高,使它更有活力。我还拿门的把手,把它拧下来,之后继续熔炉的声音。这个音响是我制造进去的。我如果不动就没有这个声音。有了这个声音这段音响就不那么枯燥了,就变得生动起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采访录音的时候,如果没有机会,你自己要制造机会,你要学会设计你的音响。这就像作曲一样,得设想、构思。做广播节目和写文字稿不同,文字稿你可以写“一个钟诞生了”,但是用音响来表现钟的诞生就要复杂得多。我一连组合了熔炉三个阶段的声音,层层递进,配上简短的解说,形成一组连续运动的场景,让听众感受到一个钟马上诞生了。当你把与造钟相关的种种音响编排在一起的时候,这些音响组合就产生了“钟诞生了”的效果,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场景。

在为《欧洲的钟》采录音响的过程中,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我都会寻找最好的钟,希望能跟解说的声音恰好相配,但是找不到。尽管我录了这么多钟声,还是挑不到一个与我的解说合适的钟声,怎么办呢?我让钟慢一点,等于降一个调,这样就和解说的节奏接上了。如果不加处理地把钟声跟解说放到一起,解说(人的声音)就听不见了,我让它慢一点、降一个调,钟的声音就暗一点,没有那么亮了,这样人说话的节奏和钟声摆动的节奏就自然地结合起来了。

广播特写《欧洲的钟》的第二个主题是战争。战争就意味着军火,我就需要射击的声音、开火的声音。我一路设计如何去采录。我到处联系,寻问在我采录音响的路上什么时候能够看到阅兵的场面。结果真的到了一个阅兵的地方。我们运气不错,一个军事指挥官愿意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东西。我就站在20辆坦克前面,就像指挥一个乐队,让他们从左到右一辆一辆地开,结果录下来一听效果不好。于是,又让他们从右到左。录了一整天,晚上一听还是不行。最强烈的炮打出来的声音根本听不出来,我们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炮显示出它的威力来呢?后来我发现是一个距离问题,枪弹或者炮弹出来的速度太快,你来不及调节音量。所以,你要离开射击的现场远一些。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录制手榴弹的音响需要离开它投掷的地方6~8米。这样,我采录到了我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既要录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又要有距离感、空间感。录机关枪的声音要离开50~60米,录炮的声音应当离开450米,这样不用调音量就可以录到比较理想的声音。

枪炮是一个很好的转移主题的方式。钟声是一个很漫长很悠扬的旋律,而我需要把主题从钟转移到战争,改变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冲它开一炮。在一个片段里,我要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钟是怎样被当作武器的,隔一段解说我就加上枪炮射击的音响。这音响不是在战场上录的,是我设计后在军营里录的。特写的最后,在讲德国纳粹怎样在全世界掠夺钟的时候,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稳定的声音。我让录音师站在我旁边,手里拿着录音机,并让两辆巨大的坦克开过来,越来越近,越慢越好,沿着我的身边擦肩而过。这样录下来的音响,一听就让人感觉到有危险、有破坏性的东西过来了。

在《欧洲的钟》这个特写里,我通过射击的枪炮声进入战争的主题,也通过射击的枪炮声走出来。就像画家选择颜色一样,你需要选择恰当的声音开始或者结束这个片段。因此,我又设计录制了手榴弹的效果。这样一 来,表达战争的音响就丰富许多。

钟主要用于婚礼、丧礼或者给孩子的洗礼这样的场合。在我录的素材里面,有一个匈牙利农村的丧礼场面,里面讲的是匈牙利语,但是我一句都没有翻译。因为不管丧礼上一个人讲什么话,那种气氛大家都能感受到。出于对另外一种语言的尊重,我就保持原样,这样听起来更真实。而真实,是广播特写的生命。

在特写《欧洲的钟》里,我还讲了在荷兰发生洪灾的故事。海水越涨越高,灾难即将出现。我通过钟架里面那个嘀嗒嘀嗒的声音来暗示有一场灾难发生。这个钟声是真实的,是我自己采录的,不是做出来的,在钟摆正常的有节奏的声音里,突然出现一个急促的声音,这是因为钟快敲的时候会有这种声音出现,把这个声音放出来,就是为了形成一种灾难正在逼近的感觉。

钟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在瑞士的一个修道院里面采录的。在那里,钟就像警察一样,早上五点敲响,修道士就得起来到教堂里面唱歌。我原先没有计划到修道院,是碰巧发生的。因为我和我的女朋友一起在苏黎士听到了那个美妙的声音,可录下来以后发现根本感受不到当时的那种美妙。我发现我感觉到的一些东西没有办法在录音带上表现出来。我的录音师说既然你没有成功,我们就去修道院试试。我们在一个修道院待了好几天,把那儿的钟声都录下来了。实际最后形成文字也就五六行,但在那里录到的一段非常动听的男声合唱在整个特写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衬托主题、增强听觉美感的作用。

在这段非常美妙的男声合唱音响之后,我准备向听众解释清楚钟和枪的关系是什么,告诉听众几个世纪以来,是谁抢走了钟。我编写了一个二重唱,就是枪和钟。钟发出的是一个很悠长的、有共鸣的声音,我就要让它变得快一些、再快一些;而枪声是非常快、非常短的,需要把这个枪声变得长一些,再长一些,等这两个声音合适了,这一响到那一响之间正好是十一秒半,所以我写解说的时候,要写成每句话正好这么长,要不你还没有说完,下一个枪响就来了。关于欧洲的钟被别人抢走这些文字,我必须在十一秒半的间隙里面安排进去。就好像做一个电影,非常精细地掐准,你必须要让一个画面连接另一个画面,一个场景转换另一个场景。

我在这个节目最后还讲到了新一代的打仗方式。我说,下一场战争也许很轻柔、很体面、也很快。之后就放火箭射击的音响,这是新武器。我录火箭音响时就站在火箭发射器的周围,音响打开了一个很宽阔的空间,一直到很远的地方,你已经听不到它的声音了。做节目的时候,我把这个音响带子倒过来放,结果声音从远方回来,向听众这边飞来。我中间加了一句解说:“我的朋友,现在火箭冲着你来了。”在这个两分钟左右的片段里面,没有别的话,只是大量的音响,当然把它倒着放过来,我把枪炮出口的声音关掉了。我用沉默,再接上荷兰孩子出生的典礼,用这样的音响来结束整个特写。

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音响把你节目的力量展现出来。音响不是语言的解释,它自己拥有自己的空间,它是可以变化的,它本身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动力。所以,你要懂得你录的音响素材并且和它交谈,懂得设计音响,知道怎样组合编排,用音响构筑一个又一个场景,编织一个又一个画面,来传达你的信息,表达你的主题。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篇9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自由活动的双手,进步便一天千里,超越一切动物。自从这个划时代的解放以后,人类乃能创造工具、武器、文字,并用以从事于更高之创造。假使人类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我们要在头脑指挥之下用手使用机器制造,使用武器打仗,使用仪器从事发明。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从前写过一首诗,是发挥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大的鸟笼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咸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时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现在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教育家、思想家。

上一篇:三益小学法制教育宣传周小结下一篇:爸的两三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