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论文

2024-07-20

创造能力论文(共12篇)

创造能力论文 篇1

一、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

知识的日新月异, 经济的飞速发展, 未来的社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未雨绸缪, 在学生阶段, 对他们进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 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 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 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 探索规律, 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能力之一。青少年时期, 可塑性极强, 更应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 不断地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新的创新、补充和完善, 使之更为丰富。

创造能力一般表现为发散性思维, 而聚合性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 创造能力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 而且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创造能力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在当前, 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违背时代要求的种种误区。如“注入式”“标准化”的状况。课上,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学生抄条条;课下教师设下“漫漫题海”“重重考山”, 学生则忙于画勾打叉。这种情况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 尤其是创造力的开发, 为此, 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鲜明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历史地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 但它是以潜能方式存在的, 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 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能够在活泼和愉快的情境下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潜能, 激发他们敢想、敢说、敢做, 并加以正确引导。

二、如何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

1.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创新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观念, 这种意识和观念, 来自学习, 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教育理论, 尤其是要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来更新我们的观念, 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 自觉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 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自己就得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 恰当运用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等,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兴趣的源头, 创造的土壤。

3.利用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堂教学是五个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 即“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应当是这五个要素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相互形成系统关系。其中这五个要素当中, 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这也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应当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 去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 要突出学生参与, 突出学法指导, 突出启发思维等。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再以先知先觉, 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 而应该巧妙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争论, 允许学生质疑。因为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 那么,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巧妙提出疑问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教师应该经过认真筛选, 找出最佳方式。其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 发人深思, 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 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 这涉及到文理两方面知识, 就其思想政治教学这方面, 我采取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的大事, 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并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三个层面上加以分析。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辩证地思考。总的来说,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形式。既有“课堂心理诊所”“模拟法庭”, 也有“哲理论辩”“热点访谈”等, 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品质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开发智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的重要阵地, 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 要精心设计, 认真组织, 讲究实效。一般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可采用个别访谈、小组讨论、集体讲座、师生对话、演示演讲、专题辩论、知识技能竞赛、社会调查、小品表演、新闻发布等活动,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比如通过调查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缩影,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 启迪创造思维, 培养社会创造力。让他们参观建国成就展, 参加各类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以充分发挥创造欲求, 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创造能力。组织学生观看时事新闻, 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 关心社会进步, 开展小论文创作比赛, 直接展示创造成果, 激发创新精神。

5.在培养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时要坚持人格教育

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论背后闪光的人文精神, 去感受先知先哲的智慧与人格的魅力。如高一至高三的内容中都有一些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要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是浓烈的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主义理想的融合。从而使学生既受到人格教育, 又可将这种感情、理想、责任感转化为不断探索、创造的强大动力。

三、结语

总之, 中学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 不断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勇于开拓,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打开学生的心窗, 插上想象的翅膀, 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创造能力论文 篇2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激发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罗恩菲德说过:“在艺术教育界,艺术只是一处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目标就已达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另外,作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同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或在课业训练中,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地思考总结,只是一味地模仿,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⒈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展翅飞翔的促发剂。孩子对大千世界了解不多,对新鲜的事物,对有趣的小动物等总会看得发呆、出神,甚至对没有生命的玩具等物品也总要亲眼看一盾、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有时还会刨根问底,问个没完没了。孩子对某种新事物问个不停,实际上他是在探索、研究,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孩子对种探索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创造能力的最基本条件。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以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应鼓励孩子多问,对他们的想法、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要认真对待,并加以引导、指导。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想法、问题认为不切实际、异想天开,而采取不理不睬,或敷衍应答,甚至嘲笑责备的态度,则势必会压抑和阻碍孩子的好奇心,从而影响其想象力的发展。

在教学美术第四册《美丽的鱼》一课中,可以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情境导入:“上一次,我们画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鱼,同学们也知道了在大海中大鱼吃小鱼的规律,那你信不信有小鱼吃大鱼的呢?”许多同学对此心存怀疑,有的睁大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挺直了身板……现在,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小鱼是怎样吃大鱼的呢?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应答“想”,我端出一个装着金鱼的鱼缸放在讲台上,又把在塑料袋中几条两天没有喂食的嘎鱼放入鱼缸中,小鱼凶恶地向大鱼冲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到讲台旁看小鱼吃大鱼的精彩画面。由于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同学们个个观察的非常仔细。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发问:“你看到小鱼吃大鱼了吗?”“看到了”。“小鱼为什么能吃大鱼?”有的回答:“小鱼的嘴很大,里面还有小牙齿”;“金鱼游的太慢,也太老实”;“小嘎鱼身上的花纹也很好看呢!”……在小朋友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用彩色纸粘贴出美的鱼,在保持鱼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不拘泥真实鱼的原形,大胆进行简化、夸张,让你的小鱼更生动、鲜明。⒉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引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发展。教师要及时发现具有创新精神的少数学生,并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从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或大胆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⒊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旧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定势心理。这种心理会严重地限制思维的发散,思维活动死板单一,妨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为“O”型或“□”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坐姿,桌凳的整齐,教室的安静等一些常规,让学生分组学习。构思时让学生间相互交流,每一幅画完成一部分或者结束之前留有一定时间,相互观摩、交流,产生链式反应,使一种新想法激起更多的观点。比如创作《遨游术空》这一课,有的学生画自己登上了月球。通过观看交流,产生了“灵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画与星星跳舞,有的画坐飞船游太空,有的画地球搬家,有的画到银河遨游……小组交流观摩使课堂教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课堂常规活而有序,“形散而神不散”,学生轻轻松松想,无拘无束画,你能想到此,我能想到彼。在交往中拓宽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⒋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为想象奠定基础

因为想象是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不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人们常赞叹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象力丰富。殊不知爱迪生从小勤奋好学,10岁就阅读了《美国史》、《大英百科全书》,11岁就阅读了牛顿的一些著作,以后又阅读了大量的著作。正因为他从小涉猎各种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才为他以后发挥超常的想象力,发明2000多项东西打下基础。实践也证明,知识经验越广博、丰富的学生,其想象力也越丰富。所以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各种先进媒体如电视、电影、幻灯片等,也可以通过参观、郊游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⒌选择多渠道、多角度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无的放矢”,使小学生选材无所羁绊。小学生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想法,他们思维活跃,无所顾虑。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在范画上“添东西”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特大树,然后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上台添画。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争先恐后来添画,最后删去一些比较杂乱的画,一幅《树的畅想》图就诞生了。

②根据课文想象面。譬如学习了《乌鸦与狐狸》一文,根据课文内容的描写和插图,我让他们创作一幅《乌鸦与狐狸重逢》的画,学生想象奇特,作品也各具独特的风格。

③画科学幻想画。由于学生们爱看科幻的画片,听科幻故事,头脑里对科学的幻想也就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因此画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④画大自然的画。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的确,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从中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如:学生春游回来,我问他们这次有哪些收获,大家畅所欲言。我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同学们可兴奋了,于是就让他们创作一幅《春游归来》图。刚开始,学生们的画面都缺乏个性,有些雷同。我又启发他们回想在春游中最感兴趣的地方和事,及最美的景点,然后作画。经启发,学生们画的春游图千姿百态、色调各异,有的画田野里的美景,有的画野炊,有的画满山的树和花,基本上达到了我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借助讲故事、看动画片、听音乐等方法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可通过谈一谈、问一问,说出他们喜欢的事,按常规不可能做的事,平时想也不敢想的事;还可以通过“吹牛”、“说大话”等形式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大胆地、无拘束地画出自己的世界来。这些做法不仅使大脑活动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21世纪是“创新的新世纪”,美术教育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出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陶行知先生语)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调查法

主要指搜集,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教学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试图运用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广搜博采,为美术教师提供了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具体材料经验。重视美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学习过程的和谐。

3、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新一轮课改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等等概念。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我们做此课题研究,要求实验教师积累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反思,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

六 课题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在学段目标下形成生成亮点,内涵丰富的美术学习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个性化原则。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性,找到自己学习的最佳切入点。

3、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七、课题实施途径:

1、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课题组成员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2、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3、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教案,并在课堂中搜集资料,将点滴生成情况整理成文。

4、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实验时间为3年(2008年9月——2011年9月)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9月)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

学习教育理论,选定申报,制定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

调查分析目前学校各年级美术课堂现状及存在问题。

确定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课题研究实验阶段。

1、讨论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2、以学习、讨论、课例研究、反思、小结、论文为主要形式,开展课题的实施和研究。

3、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材料整理、小结。

4、及时反思调整,再研究。

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

课题研究阶段

1、根据第二阶段研究过程,整理材料并汇编。

2、总结研究成果,上升理论高层得出研究结论。

3、完成实验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将和谐渗透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学生在美术学习兴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美术整体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的资料;

2、形成学生资料集:课题开展以来学生所收集并有效加以利用了的资料及学习随感集;反映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记实及获奖成绩。

3、形成教师资料集:所有参与课题教师的教学案例、随笔及论文。(多媒体课件;活动课录像;活动课照片)

4、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十、课题管理:

1、成立课题研究组

课题组负责人:樊士花

课题组成员 :黄婷 王伟 王健 张瑞典 李钦飞

2、确定课题实验班级:1——6年级部分班级。

3、课题组人员具体分工:

黄婷---特邀顾问,负责对课题方案审查、研究过程疑难问题进行指导。

王伟——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负责召集课题实验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与协调管理工作,负责课题组学习研究活动统筹安排。王建——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课题组活动具体安排。管理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纪录。

李钦飞——负责协助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开展活动,协助管理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纪录。

黄婷 王伟——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课题组全体人员——积累案例,成果展示。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实验内容、计划,并在实验班级组织实施。

4、管理规定

((1)本课题负责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文件;对组员的《研究方案》和《实验措施》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对组员进行指导、培训、检查和评估;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课题主要负责人应将课题实施、取得成果及经费使用情况向所在单位和省、市教科所填报检查报告表。

(2)课题实验成员负责组织学生实验,参加培训活动,学习,参观,交流,上公开课,撰写论文,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如教案、论文、实验记录、心得体会、反思等。

(3)课题组成员共享课题最终成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创造能力论文 篇3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性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内核。开展创造性的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知道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尚不理解的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例如在分析中国洋务运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日本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搞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官员,你将会怎么做?”问题一提出,学生既能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其好奇心,使之都有跃跃欲试的兴趣。

2.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动机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学习动机,也就有了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请学生举出世界上重视教育的国家,学生不仅答出了日本、西欧一些国家,而且还认识到国力的增强要靠科技、竞争要靠人才,21世纪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的意识与能力,开展创造性的设想和假设,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1.多设疑问,多提问题,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的怀疑感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的心理品质。设疑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利用教材内容来设疑。众所周知,课本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和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内容。如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学生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进步还是历史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问题一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就被挖掘出来了。

其次是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的前后史实加以比较和联系,在对比和联系中设疑。如17、18世纪是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俄各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学生会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2.让学生创新,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种启发而形成的,没有思索、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启发,在讲解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落后就要挨打”,我提出了假设问题:“落后一定要挨打吗?”教师先给予启发,让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使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会被动,受穷挨打”,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激活其动手操作潜能

“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并支配、调节着实践活动,同时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并受实践检验。”人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同时又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见实践对开发人的心理尤其是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让学生充当历史学科学习的主人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众多历史材料中找到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学习方法,从被动的“让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模拟考试卷,开发学生的创造才华。教师把这些试卷分类精选,发给学生练习,学生的成果得到大家的承认,他们的实践积极性与能力也提高了。

2.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改组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时,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把自己所获取的新知识进行分解重组,总结出新结论来。如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鼓励学生把洋务运动的作用总结为引进西方科技,迈开中国近代化实践的第一步,抵制外来侵略,具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作用。可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改组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分割,而是让学生从分解组合中寻找出新观点、得出新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调动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要研究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材施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时代所需要的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4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能力发展的精神环境

教育所传递的内容就是创造和发现的总和。教育就是人的创造活动。传统教育处处存在有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具有创造性的学生, 其言语和行为较为独特, 且有时偏离常规。通常, 教师对学生的褒奖以顺从为条件, 教师总是说:“谁听话, 谁就是乖孩子!”同学们若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便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 给学生制造心理压力, 如此久而久之, 就使一些思维活跃、心理开放的学生 (所谓的调皮学生) 受到精神压制, 甚至打击。他们的创造潜能就在这种“气候”与“土壤”中枯萎了。实践证明, 凡能实现和保障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 就是适宜于创造力发展表现的环境,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关爱学生, 呵护学生,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气候”和“土壤”, 也就是要全力营造好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精神环境。

(一) 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同学生打成一片, 共同参与,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 对学生实行开放性管理, 允许不同的甚至和自己对立的观点存在。用新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尊重学生, 善于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个体得到发展。细心发现闪光点,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 强调承认失败和错误对人有益, 不能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打击。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是成功之母”, 没有失败, 就没有成功的道理。

二、创造就在身边

说到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 有的人 (包括一些教师) 总认为, 创造发明都是科学家、艺术家的事, 其实这是错误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 天天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学生应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基本道理, 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为将来成为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根基。其实学生都是小科学家, 我们要多指导, 引导他们多观察, 多思考。如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树上有7只鸟, 用枪打死一只, 树上还有几只鸟?”出题人的答案是没有一只鸟。但有个学生这样回答:“打死的一只如果挂在树上, 树上就有一只鸟, 如果打死的一只掉在地上, 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这就是创新, 创造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三、发展创新能力, 重视实践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可能凭空产生, 需要教师加以教育和培养, 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就应当创设和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各种能力的实践活动。

(一) 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 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小组合作是有效的教学形式, 有利于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二) 动手操作, 师生互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 有意识地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 创拟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并给予情商投资,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让学生多做有创造性的练习,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可以操作的习题, 使之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两个水桶, 小水桶能盛水4千克, 大水桶能盛水11千克。不要用秤称, 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 盛出5千克水来。”

这是一道操作题, 我鼓励学生自行制作这样的两个水桶, 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做记录。从题意看, 5千克水显然只能盛在大水桶中, 具体操作方法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1) 1小桶3次装满水, 倒满大桶, 小桶中还剩1千克水; (2) 倒完大桶中的水, 将小桶中的1千克水倒入大桶; (3) 小桶盛满水, 倒入大桶中, 此时大桶中正好是5千克水。

上述操作过程的算式是: (4×3-11) +4=1+4=5 (千克)

方法二: (1) 大桶装满水, 连续两次把小桶装满并把水倒掉, 把剩下的水倒入小桶中, 则小桶中有3千克水; (2) 大桶再装满水, 在已有3千克水的小桶中连续3次把小桶装满并倒掉, 再把剩下的水倒入小桶中, 则小桶内有水2千克; (3) 大桶装满水, 连续两次把小桶装满并倒掉, 这时大桶内正好剩下5千克水。

上述操作过程的算术是;

11-4×2+[11+ (11-4×2) -4×3]=11-8+2=5千克

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篇5

湖北省汉川市刘家隔镇张家小学高霞

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有特色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平常的说话造句做起,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精神世界的构建从造句开始。一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就要练习造句,造句是一个说话的机会,也是一种写作的初级阶级的练习。我认为,简单的造句是不用学习就会的,反复造句的练习只是一种语言的机械训练而已。打开小学生的作业本,看到的往往就是“小明怎样”、“小方怎么怎么”这类的造句。这些毫无意义的语言积木,实在制约孩子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延伸造句的内容,心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是逃避枯燥的造句训练的最好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教师用规范压制了学生固有的个性。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欲,在不经意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不敢把心里想的讲出来,只好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语言。如,我班一名学生在用“或者......或者......”造句时,这样说:狠心的校长严厉地对苦苦哀求的小红妈妈说:“你或者让小红退学,或者去借钱交齐学费。”许多教师认为这个句子不可取,缺乏思想性。我却不这样认为,社会有其黑暗的一面,学生不说出来,黑暗就不存在吗?谁能说它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我没有把它一棒子打死,起码从这个句子中我看到了孩子的一种可贵品格——拒绝平庸,它不愿机械重复别人的语言。

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要给想象一个翱翔的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及时肯定,以点促面,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如在用“好像”造句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造的都是这样的句子:“老师好像妈妈。”“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有一名同学这样说;“爸爸远离家乡一个人在外地工作,整天好像一只寂寞的贝壳。”把“爸爸”比作“寂寞的贝壳”,这可以算是这名同学的专利了。我对她进行赞扬,同时鼓励同学们向她学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这下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一时间创造了许多绝妙的比喻。

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篇6

一、培养创新意识。树立科学态度

学龄儿童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爱问、爱看、爱尝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渗透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和新颖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解力、想象力、转化力、学习方法等基本能力。

1 好奇心

创造行为的开端,皆起于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便会产生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想方设法来完成,由此也就产生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发现随着学习兴趣的浓厚出现许多闪光点,产生各种新颖、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这就需要不断发现、保护、引导、启发。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相应的画面和字形,想想有什么联系。然后重点体会:张大你们的嘴巴摸摸,学生很快说出嘴巴的形状和“口”的写法相似;想一想树木的形状,学生很快说出与“木”的写法相近。学生对这些字充满了好奇,也好像明白了什么。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发现目写法和眼睛的形状接近。”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堆熊熊大火好似火字。”教师进而道出,他们都是象形学,渗透着祖国汉字的造字规律,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后我们学的汉字会更有趣,这样学生不但感受到粗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 理解能力

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总有多种成分的组织在内,需要我们有透彻的理解。在教学中,某些现象、看法,学生难以想清楚、明白,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考,训练创造思维。如在讲《坐井观天》一文时,到底谁的说法正确?我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先拿着纸筒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去掉纸筒看天,天又有多大?学生形象地找到了答案。我又让学生用手挡住双眼看天,当然看不到天了,那天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被某些表面现象迷惑,思维得到了发展、升华。

3 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要经常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这样的问题不少,比如“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再比如“种葫芦的人看到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4 创造能力

教学中,对于记忆的知识,更应当通过转化而运用。学生的学习要超越记忆的水平,学生固然应当保留所学的知识,但不可以记住只是为满足,必须进而扩充知识的意义,通过自己的思考,开辟新的途径,转化的运用,以解决种种有关的问题而获得美好丰硕的成果。

5 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留有探索恩考的余地,引导学生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

三、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思维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 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是一种好方法。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使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多,由于学生之间很少有权威因素存在,容易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取得共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鼓励性评价,营造宽松、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保证,面对新形势,教师必须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课堂上应允许学生质疑,对于那些独特的见解、新颖的答案,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做到鼓励创见、尊重异见、宽容误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

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初探 篇7

一、创造型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艺术知识与技能获得发展的主要途径, 也是艺术创造力形成的主要阵地, 每一堂课都可以为学生的艺术发展提供用武之地。在音美教学实践中, 增强教师创造意识, 改革音美课堂, 进行创造性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 获得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1.激发艺术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兴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前提。小学生对许多艺术知识、典故、故事并非空白, 有时也略知一二, 通过教师的讲解、说明、启发, 学生可尽快获得许多艺术知识, 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 掌握一定艺术表现技能, 再通过一些情感、媒体、表演、绘画等激趣方法, 激发学生产生对艺术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

2.形成宽容、理解的课堂气氛。创造型的音美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充满着温暖、宽容、和善的气氛, 让学生在思维上、在情绪上是放松的, 心理上有安全感而不压抑, 教师的鼓励、生生之间的探讨, 都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绽放出创造的火花。

3.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美教材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实用性, 同时教师充分选择和挖掘教材中各项教学内容的创造因素, 如听音乐编动作、绘画音乐、歌唱创编、填词谱曲等, 结合歌曲教学进行抒发音乐情感创造性的活动, 结合美术欣赏教学创造性地回答学生的有关问题等, 使学生对于音、美艺术的学习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创作的欲望。

4.高质量上好音乐、美术课。音乐课中, 教师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把创造教育的思想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创造潜能和创造动机, 培养创造力。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 如利用变换节奏, 激活创造潜能;引导填词谱曲, 激发创造乐趣;启发歌唱创编, 培养创造能力;设计欣赏体验, 发挥创造才干。让学生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从而提高音乐素质。美术课中, 教师充分利用手、脑、眼多种器官共用的活动, 训练学生的感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如用《画脸谱》《会变的线》等课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学生乐不可支。鼓励学生开放思考、扩散思维, 大胆发表意见, 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 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和思考力, 在想象中发挥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力求做到“三个提倡”, 即提倡学生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做到敢想、敢说、敢唱、敢画, 在开放的教学中点燃学生心灵中的创新火花。

5.设计学科融合的专题艺术课。学生的艺术创造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素质, 创造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需有大胆的想象、奇妙的构思, 对小学生来讲, 艺术创造主要表现在乐曲演唱、舞蹈编排、书画活动、器乐演奏、工艺制作、美化装饰等方面, 而且不同的艺术创造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 这些能力也只能在音美学科的知识学习、模仿练习、欣赏体验中逐步形成, 教师要尝试把音、美有机融合起来, 设计开展音美融合的艺术课教学。如《画音乐》《哆来咪巧入美术课》等专题艺术课, 大胆尝试用线条、色块、图形来表达音乐感受。把美术的静态性与音乐的动态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使音、美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发挥其整体效应, 让学生产生出强烈的艺术共鸣。

二、创新性的课外活动

音乐、美术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但课堂上毕竟课时有限, 因此创新性的课外活动是重要的补充和延伸, 可以为发展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艺术天地。

1.艺术创造与兴趣活动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和特长,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 如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古筝队、书法班、美术班等。把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与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 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热情高涨, 艺术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感受力、表现力得以增强, 艺术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对艺术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2.艺术创造与少先队、科技活动相结合。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又一锻炼的平台, 如“三八节”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创作”的歌曲献给妈妈;“六一节”时把自己制作富有创意、别具一格的“小卡片”送给师长和同伴;在少先队、科技活动中, 学生把“小发明、小创造”作为锻炼思维、动手动脑、发挥才智的好机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生利用绘画艺术和音乐旋律, 创造性地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八荣八耻》两大内容, 巧妙地用音美结合的艺术形式鲜明地展现在画框里, 创造了学校的墙壁文化,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拓展性的专题活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篇8

一、“六大解放”是幼儿创造能力得到发展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嘴巴, 解放儿童的眼睛,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在教育实践中, 要把这些教育思想贯穿其中, 充分民主, 宽容以待。

二、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策略

(一) 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1. 创造有助于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良好的环境创造能够激发幼儿好奇, 引起探索与冒险精神, 增强自主、自信。首先结合纲要的五大领域内容:艺术活动、健康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 寓于生活之中, 提供或收集各种丰富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废旧物, 交替、定期、不定期地更换, 保证幼儿探索的新鲜感, 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的品质。其次, 创造幼儿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我们要消除幼儿害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 鼓励幻想, 鼓励幼儿所表现出的首创性、互异性、多样性等。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或幼稚可笑的创造性表现, 都应受到赏识和鼓励, 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而乐于探索、创新。

2.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营造民主的活动氛围。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态度, 直接影响幼儿发展。教师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仅有教师创造性的言传身教是不够的, 教师还应营造民主的活动氛围。在活动时, 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 以商量的口吻和讲座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 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较放松的状态, 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二)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和思考。

1. 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可在活动的开展阶段明确提出操作要求, 但不做任何指向性说明, 通过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 把幼儿引入一般性的讨论, 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 想出多种方法。如模仿小袋鼠走路的健康活动中, 先组织幼儿讨论,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玩法。有的幼儿模仿小袋鼠学走路;有的过“小河”;有的钻“山洞”;有的学跳舞;有的两三个人一组向左右跳。由于每个动作是由幼儿根据问题展开想象自由编排出来的, 因此他们玩得十分开心。

2. 鼓励幼儿一起玩, 创新玩法。

在活动中, 教师应引导幼儿一物多玩, 因为这种活动比较自由, 形式、方法相对灵活,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想象、创造, 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例如, (多功能的“旺仔”罐) 活动中, 尝试用“旺仔”罐创编多种玩法, 自己玩“旺仔”罐的不同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尝试—讨论、交流—共同合作创编多种集体玩法, 使活动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在宽松、快乐氛围中, 想出了饶有趣味的方法, 其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现。

(三) 提供材料, 活跃思维。

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容易产生好奇心, 萌发求知欲。在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探索学习。如 (春天) 活动中, 为幼儿提供绘画、剪纸、插花等材料, 让幼儿用多种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然后让幼儿自由结伴互相交流。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思维异常活跃。他们大胆操作, 你一言我一语, 积极性高, 想象丰富, 创编出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有趣情节。

(四) 发展语言, 促进思维。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 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 还促进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幼儿来说, 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 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 要因势利导, 抓住时机, 就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 这样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 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如教师讲述故事时, 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 引导幼儿探究问题。在故事讲述过程中, 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 刺激幼儿思考与语言表达, 让幼儿发挥想象。在活动中, 幼儿在玩某种器械时, 常常是一个或几个幼儿一起玩, 当一个幼儿想出了新的玩法时, 其他的幼儿则会受到启发, 能力强的幼儿则会跟着学习这种方法, 从而使其得到发展。

(五) 激发兴趣,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人类创造的动力和成功的先导。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应根据幼儿特点, 积极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情境,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事情, 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如“线条的旅行”活动中, 带领小朋友先想象自己是锅中的面条, 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表现出煮沸时面条在锅里的热水中伸展的动态, 一边舞动, 一边观察其他人的动作, 再试着以画笔来画出线条的旅行。

三、培养幼儿创造力应注意的事项

(一)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 使其创造的智慧在环境的刺激下激活起来。

(二) 给幼儿创造提问的机会, 引导幼儿质疑问题。

(三) 帮助幼儿去寻求多种答案。

(四) 帮助幼儿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

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2][英]保罗.特罗特 (Paul Trott) , 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M].吴东, 严琳, 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2.

[3]迟维东.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10

一、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创新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但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还需要有极强的专业素质, 有宽泛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 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另外, 还要善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就要解决思想问题, 要乐于接受现代教育新观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至学的转变, 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变死学为活学, 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身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 师生彼此尊重, 教学相长, 创设一种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学习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三、营造一个民主、科学的良好氛围

一是在学校的每个人包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人, 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不同的意见都可以发表, 都可以进行相互辩论, 在民主中求真知, 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 营造一个良好的能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氛围。

二是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 勇于修正错误, 为追求真理无所畏惧的精神, 使学生用科学的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迷信前人。

四、启发学生质疑, 鼓励他们问难

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追根究底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 要重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幼稚、稀奇古怪甚至错误的问题, 教师也应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是创造发明的前提, 一个创造型的人必须善于多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 要着重培养学生思想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猜测。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竞赛,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写作创造能力培养的途径 篇11

写作的創造能力被表达为“有創新”。在评分细则中又被解为若干条。就是在立意、选材、构思、表现方法上有新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选材的角度与众不同,表现的中心有独到的见解,布局谋篇超出陈旧的框架。那么,培养創造能力,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立意要新颖

新颖就是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創出新意,一般可从这几方面努力:

1.逆向思维立意。逆向意味着一反常态,反向思考和推理,容易出奇制胜。尤其近几年话题作文满天下,在对话题的供料吃透以后能逆向思维,见人之未见,自然新颖时致。针对“1+1=?”的话题,有人写“1+1=2”,即創新加实践等于成功。有人写“1+1>2”,即勇于探索,大胆創新,能有无限辉煌的人生。我则写“1+1<2”,无论工作和学习,刻板的方法,陈旧的思维,很少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换向思维立意。即变换思维角度,调整新的方向,转换了思路。采用此法,能跳出陈旧的框架,既有吸引力,又能产生令人耳目一新之效。别人说《抓住机遇》,我写《呼唤机遇》、《为自己創造机遇》。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计,让一般人难以揣摩。

3.多向思维立意。针对一个材料、话题或一个标题,发散思维,展开联想,然后再把各个角度、各个方向的思维进行组合,产生广度和深度。众人熟悉的陶行知的《創造宣言》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文中用了五段:“有人说……”显然就是发散思维的效果,达到了全面而又透彻的预期目标。

二、选材要新

选材新能使同样思路同一立意的作文产生亮点,在读者短暂的视觉停留中精神为之一振。材料的新鲜一般表现在:

1.有时代感的典型材料。不少学生作文用科学家就是牛顿、爱迪生、华罗庚、钱学森,文学家就是鲁迅、曹雪芹,党的好干部就是焦裕禄、孔繁森等,甚至初中写到高中就那么几个例子。每天的新闻都有新事件,每年“感动中国”都有一批人,每年文学都在评奖,这些在文章中不时更新,定能收到新鲜之效。

2.巧翻旧料。即对自己特别熟悉的材料进行加工,挖掘新意,变幻一下角度,产生的奇效常难以预料。众人熟知的2002年《赤兔之死》、2005年满分作文《晶莹雪?寂寞林》不就如此吗?

三、构思的新巧

构思的新巧主要表现在故事性文章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窠臼。这方面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的《项链》最是经典。新奇却又合理的想像,在出奇制胜之时又觉自然可信,能充分显示独到的思维设计。又如《聊斋》中的所有故事,将狐仙鬼怪作为主角,却赋予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读来有“荒诞”却无“不经”,实乃奇思妙想,高考佳作《患者吴诚信的就医报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值得学习借鉴。以上文章细细想来,其共同特征是新主角、奇经历、误会悬念叠生、巧合抑扬无不精心设计,这样才收到了奇效的。

四、语言运用的創新

语言的創新是建立在规范准确鲜明简洁的基础上,可表现出华美,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雅之气,或大量引用诗词佳句、名人名言;或极力多角度描摹或议论,豪情万丈,有时各种修辞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绘声摹声等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叹赏不已。也可表现出淡雅,如鲁迅在《祝福》讲述祥林嫂的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然而却是出水芙蓉,淡而有味,淡而可人,体现生活耐人寻味的本来面目。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12

一.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要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节奏, 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故事, 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例如我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 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 四分音符唱一拍”等。这些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 我就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发, 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与声音的长短联系起来, 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分辨声音长短:如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爸爸打鼾声长、心脏跳动声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其次, 通过爸爸打鼾声、猫叫声和心脏跳动声、狗叫声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 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 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 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 就可以自己去创编简单的节奏。

当然, 这些声音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 所以创编时, 节奏拿捏得很准, 学生热情也高涨。在这个听、说、做得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二.引导学生做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 让其表现欲同想象力一起发挥出来。要表演有时就少不了一些小道具, 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 亲手制做不同的动物头饰, 自己设计舞蹈动作, 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 进行舞蹈创编, 把歌曲的内容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例如我在教唱《小动物唱歌》这首歌时, 学生们都戴着自己亲手做的头饰, 有些扮演狗熊、有些扮演小山羊、有些扮演小猴子等, 模仿着不同动物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他们还真象动物园的一群小动物, 可爱极了!这样既丰富课堂气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自制简单乐器,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 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 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课后同学们有的用易拉罐做“沙槌”;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用竹节做成“竖笛”等等。当同学们有板有眼地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时, 我领悟了《南郭先生》里的齐宣王爱听三百人演奏的滋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对学生须进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 使他们能干。并且指出,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改革开放的今天, 新课程改革依然继续延伸着, 只有不断拓展创新思维, 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 只有改革, 才能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造性人才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尽情表现”中成长起来的, 让创造之花开满我们的课堂, 愿它能在天真、活泼、可爱的儿童们心中永远绽放, 永远芬芳!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课程改革时代的需求, 学校教育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为目标, 改革旧时期传统教育方法, 新时期的教师肩负神圣职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上一篇:工程监管下一篇:课程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