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2024-05-14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篇1

教育改革日新月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教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 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 寻求新答案的过程, 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 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还是照画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 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 缺乏想象力的训练, 发展下去, 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故在教学中, 先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如画树和房子, 可以先安排15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 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的分析, 只要画面需要, 什么颜色都可以画, 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 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 创造思维的萌发, 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 多感才能多知。因此, 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要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 要敢于取舍环境中的不美的或根据主观感受, 表现物体。

三、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泥塑》这课, 要求学生用泥捏出各种各样动物、饰物, 这并不难, 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 设计出有特色, 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泥塑。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 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 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思维

在创造活动中, 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 怕同学起哄, 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因此, 这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 尤其在批改作业时, 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 有独到之处, 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 成功的作业。

当然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 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篇2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中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关注,并且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就目前来说,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当这种学习的兴趣被充分培养起来的时候,教师在教授他以研究学问的学习方法就更加容易。与此同时,学习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创造性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体。

二、中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具体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这也是对一般事物结果的猜测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联想,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创造性素质。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起来,比如,在数学《数据的收集》这门学科中,教师在对班级订购的学生班服尺寸测量中,如何对班上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时有些学生提出按男女顺序前后进行分类,再按全班学生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衣服尺码的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而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散发性创新思维,还能对学生的敏锐洞察力进行培养,并且在这一个个问题的推动下,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展开想象、进行多方位的问题思考活动,进而得到最终的答案。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翅膀。学生在青少年这个阶段,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着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想象、积极创新。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这门学科理论知识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又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想象力。这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还能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智慧,还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并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推动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教师可以组织一堂数学活动课,并且在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好许多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在这些物体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类似于平行四边的东西以及举例在日常生活所看到与平行四边形相似的形状。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创设活动情境教学,组织有趣又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思维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通俗地说,创造性思维乃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高度结合。创造性思维使人能突破思维定势思考问题,从新的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精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引言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新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①积极的求异性;②敏锐的洞察力;③创造性的想象;④独特的知识结构;⑤活跃的灵感;⑥新颖的表述和暂时的潜在性。

良好创造性思维的标志:①有积极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②不甘落后、竞争向前的决心;③有勤于思考的习

惯;④有强烈的内驱力,自觉填补知识空白;⑤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2.有效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2.1激发兴趣

(1)开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教学

学校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应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外部不可遏制的好奇心,为今后创造活动打下基础。

(2)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地强化对外在的一切都感兴趣或都不感兴趣,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好奇心是一种“潜能”,只要能很好地“挖掘”,就能变为极强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心,必然带来一连串的思维活动,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则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更持久、更深入,从而达到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2 激励学生善于提问,主动思考问题

问题对于人类的创造是一种激励,一种挑战,正因为人类敢于接受这种挑战,才有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人类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人类在改造大自然中又取得新的成就,陶行知先生所写的一首诗足以说明这一点: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提出问题的过程,正是思考问题的过程,要有所创造,要增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主动思考,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得。创造性的思想表面是通过灵感、直觉等顿悟突然出现,但实际上它是人们长期主动艰苦思索的结果。无数事实都证明,只有通过长期的思索积累,才能最终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才能达到思维的彼岸。

2.3克服障碍

克服障碍主要指要克服阻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思维定势和意义障碍。由于过去已获得知识、技能、方法以及看问题的态度所形成的定势,使人排斥新的观念和思想,构成严重的意义障碍,使人头脑不灵活,严重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开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克服意义障碍,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地开展呢?

(1)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广泛接触新的学科,掌握新的知识,为建立新的思维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只有大胆怀疑,严谨批判,才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和意义障碍的困扰,突破已有的认识局限,突破对古人、洋人、权威、书本的迷信,促进思维的现代化、民族化、科学化和客观化。

2.4掌握方法

(1)转向观测法

转向观测法就是在为某一主题进行观测时,当发现了与原有既定主题无关,甚至是原主题的干扰因素的现象或数据,而这种现象和数据又可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此时实验者应当机立断,根据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主题,转向观察,深入研究,其关键是观测者的敏锐力和洞察力。

(2)类比法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同构或相似关系,从已知的事物系统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基本问题,并以此为指导思考未知事物系统中的奥秘的类比思维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3)逆向思维法

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得出新观念。

(4)原之回归法

还原创造法指事物恢复原状,把创造的起点移到创造原点,即首先确定创造起点,尔后进行创造。

3.结论

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方法可找,掌握了这些方法,对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好处,在教学中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华。

参考文献:

1.周明星主编.《学校教育创新理论书系》——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中国人事出版社

2.钱匡武主编.《创造力开发》.福建人民出版社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4

一、深刻

爱因斯坦说过:“你能观察到眼前的什么现象, 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 还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思维, 思维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观察是智力的门户, 是思维的前哨, 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性, 决定着思维的深刻性。因此, 对一个问题的深刻观察, 奠定了解决问题的基础, 也是发现解决问题的契机的必然途径。当然, 思维的深刻性离不开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必须对问题观察入微,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方能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灵感的产生, 是深刻的分析的必然结果。只有站到知识结构的至高点, 才能把握知识的脉络, 思维才能闪耀智慧的火花!

二、敏捷

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思维的深刻性, 而思维的敏捷性又以思维的流畅、变通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化归”、“换元”、“优选”等思想方法均是思维敏捷性的具 体体现。

思维敏捷性的训练离不开平时的课堂教学, 其与诸多因素有关, 如兴趣的广泛, 知识的积累, 但主要的还是设置情境, 提高思维的紧张度。其次是要进行反常态思维训练。反常态思维训练能活跃人的大脑, 在从超常角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能大大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 将自己熟知的概念、规律纳入新的关系, 用全新的观点来考察对象, 并作出正确的结论, 以增加思维的机敏度。

三、创造

蒙田说:“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 从书本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得力于平时的训练。思考问题时, 不能忽视多种与时间、空间条件的可能的联系, 即应将构想的主体, 与其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广延性的存在形式统一起来作多方探讨。这样才能防止思考问题时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才能做到“兼权熟计”。

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基础, 教学中把握思维的不同方向或不同角度, 寻求思维发散的不同途径,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篇5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秦书生 王迎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4期

摘 要: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创新教育一项主要任务。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应注意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创新教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 创新教育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就是面向知识经济的高等教育。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现在,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人力资源开发,发掘创新拔尖人才。因为谁拥有创新型拔尖人才,谁就拥有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谁就会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能否拥有一大批活跃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拔尖人才。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过程中,高等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拔尖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精髓,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拔尖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对拔尖人才的理解应是广义的:他们应当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那些通过系统学习、深入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艺术家等。

所谓培养拔尖人才,即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拔尖人才。

我们要培养的拔尖人才应该是如下特征:(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好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2)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搜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善于对所搜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并具有初步的知识鉴别、选择能力。(3)具有较强的综合相关知识来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较好地掌握研究方法,具有一定范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探索与提出创意、实现创意的能力。(4)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成功动机、问题意识以

及初步的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团队精神,沟通、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在群体中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

二、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

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高校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高校是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人才的摇篮。

三、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创新教育一项主要任务。实施创新教育,有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它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化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从广义上来讲,教育者以创造的方式和方法,自觉地去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志向,树立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训练创造思维,传授创造技法,开展创造活动,从而造就发明创造性人才的活动,都可称创新教育。要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从高校大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高校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高校大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位置上,为高校大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教师要对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加以保护并创造条件,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好奇心的发展,不要因为高校大学生的想法“幼稚”而嘲笑,也不要因为高校大学生的做法有“破坏性”和“危险性”而压制或粗暴斥责,方法不当有可能扼杀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并标新立异、不为世俗所束缚,不断提出有趣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校大学生。

2.培养高校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在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心理诸品质中,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高校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三个层次:

第一,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即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枚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

第二,变通性。变通性是较多层次的发散特征,即培养高校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

第三,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高校大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培养高校大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一些教师只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高校大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常常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高校大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从质疑能力的培养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勤学多问。其实高校大学生都有惊人的创造性思维天赋,而且随时可能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智慧、新奇的思维火花。

4.培养高校大学生想象力品质进一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想象像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像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想象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2)拓宽知识面。想象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生的。为此,要引导高校大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5.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提出问题后及时抓住时机,组织课堂讨论,并且教师在运用问题讨论或启发高校大学生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民主气氛,高校大学生置身其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从而大胆活跃地提问和讨论。教师要善于尝试鼓励高校大学生无论做什么不怕犯错误。即使错了,也要让他们在尝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存在的“高压症”、“聋哑症”现象,消除高校大学生的恐惧心理,由教师激疑,高校大学生生疑、质疑,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疑,最终达到促进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目的。

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创新教育运行机制,为拔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从基础教育到各类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国家和各部门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培养拔尖人才,要建立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要克服传统的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将创造力培养放在首位,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高校各级领导以及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掌握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并在实践中调整专业,自觉实施创新教育。

第二,重新规范课程体系,拓宽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面。相近、相关专业打通基础课,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实现知识创新。

第三,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仅强调智育和业务知识培养,而且也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教育。

第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实施创新教育的新教材。突出创新意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开放式教学和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善于提出问

题,启发高校大学生独立思考,鼓励高校大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高校大学生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科学思维方法。

第五,创设有利创造性发挥的环境。首先,教师应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真正激发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内容广泛的学术活动给高校大学生自由地进入各种学术领域进行有选择地吸收知识的机会,使高校大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逐渐地会对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一种感情和激情。同时学术活动开阔高校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得到多种思维方法的借鉴。

第六,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使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把高校大学生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使高校大学生学会理解也学会探索,这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课外小发明、小制作、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科研意识和能力,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

第七,建立实施创新教育的管理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制定创新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和激励教师自我实施创新教育。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一、鼓励学生联想想象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联想,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树的形态、性质,想到了“北方的农民”,想到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想到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学习生活中也可经常诱发学生去联想:说到沙滩就会想起贝壳和沙滩的脚印,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从而抒发对天真、纯朴的童年生活的忆念;看到树苗可想到孩子,由园丁想到老师;由丰硕的果实,想到耕耘者的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和无私奉献等等。学生若能从具体事物出发,联想开去,思路一定会开阔。如此说来,我们实在有必要为学生营造成一种氛围,一种广阔的空间,一种充满活力的环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丰富的联想,活跃的思路,并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想象很丰富、很活跃的时期,想象孕育着智慧,想象孕育着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中的实在因素。”在讲授谋文时,教师要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有助于拓宽学习的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把酒颂月、对月怀人的中秋咏月词。教学时,要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纸上划一个圆,接着启发学生想象:有的也许想象成孩子甜甜的笑靥,由此引发小时候甜蜜的回忆;有的想象成历史的车轮,由此引发哲人的思考;有的也许想象成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由此引发对环境的关注;有的想象成天上的圆月,引发人们想到传统的中秋佳节。

二、倡导学生质疑问难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倡导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一个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生疑、质疑。教材中的插图、选文都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反复审订,无疑是权威,我们对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要让学生会疑,就应当鼓励学生他们大胆怀疑,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明辨是非,精典散文《荔枝蜜》,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说“文中又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了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说这确实是一个瑕庇之处,当即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让他对这段话进行改写,借以推陈出新。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学生的质疑,也就谈不上对这段对话描写的创新了。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不满足于惟一答案的思维,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思维灵活多变,不受思维定势的约束,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的手法,区分知识的异同点。同样写雪,都写了雪的美,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主要是写苦寒,而《沁园春·雪》却评古论今年,抒发豪情,毫无半点愁苦。身份不同,心情不同,雪景也就不同,在课文之前,还可布置同学们收集其他寫雪的文章和诗词加以比较,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描写,雪给孩子带来的欢乐;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其中的雪不是给人带来快乐,而是压“青松”的恶势力;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雪给世界带来了美,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表达的是喜爱之情。以上每篇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雪,主题不同,作者眼中的雪景也不同,同学们的感悟也就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布置作文,要求同学们以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来写雪。

四、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结论。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能力。例如:“班门弄斧”比喻不要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本领,有的同学反弹琵琶,认为“弄斧”必到“班门”,因为行家高手才识货,“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认为,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了性命难能可贵。又如,对“荷花与污泥”这则材料,大家都去赞美荷花,可有人偏来赞美污泥:“其实,污泥更具有令人称颂的好风格。试想,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的荷花?尤其可贵的是,污泥总是一声不吭,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地奉献着,即使千百年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样的立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高徒不一定出自名师”,“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处处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好契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设法调动学生好奇、求索、独创、发散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其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设置思维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篇7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而不单纯是数学知识的教学, 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设置思维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 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思维作了一些尝试。

1 观察题目特征, 培养直觉思维

观察从数学上来说, 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一番直觉上的认识。对于数学中的观察即审题, 是解题中首先进行的直觉思维活动, 其目的是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它是分析与联想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 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有时题目的解决就是通过观察题目的数形特征, 已知的隐含条件或等价形式, 问题本身的结构特点,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a-2|+|b+3|=0, 求a2+b3的值, 就需要学生对已知条件的观察和分析, 利用绝对值的意义, 判断出a和b的值, 就不难求得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维品质。

2 鼓励猜想, 培养探索性思维

古语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求通。”教师应善于开启学生的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从质疑开始, 激发求通的欲望, 寻求释疑求通的途径, 鼓励学生猜想, 激励学生思维, 这样, 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活力, 而且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了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后, 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同圆中, 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特殊关系?你有什么猜想?并叙述你的理由。问题一提出, 学生迅速作出反应, 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学生通过猜想、探索, 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测量) , 从而得到了圆周角定理。

为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 产生求知欲, 教学中若巧妙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 创设论辩与猜想的情境,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十分有效。

3 设陷阱, 培养逻辑思维

对于一些知识点, 若照本宣科地正面讲述, 往往不能使学生认识得很完全, 理解得很深刻。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设置“陷阱”, 不仅不会给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还能有效地矫正学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趋严密与成熟。如在学习分式方程后, 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练习:当K为何值时, 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并求出实数根。当把原方程变形2X2-X+1+K=0后, 一些学生取△=0, 得, 从而, 至此, 便终止解题, 殊不知此举正中陷阱。而此题的玄机与奥妙之处, 就在设置了极其隐蔽的陷阱———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 很快完成了其它两种情况, 即:X=0时, 。这样的练习, 对培养和拓展逻辑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4 求新求巧, 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些数学问题, 若运用常规方法, 则解题过程繁冗, 甚至难以下手, 若能抓住题目特征, 引导学生寻求简捷、巧妙的解题方法, 让学生置身于求新、求异、求巧的思维情境之中,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帮助的。如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后, 可给出题:已知X、Y的二次方程2X2-2X-K2-0和2Y2-2Y-K2=0, 且X-Y=2, 求实数K。

此题的条件与结论有明显联系, 学生极易按常规方法从已知条件中分别求得X和Y再采取代入的方法以求得K值。动笔以后, 发现运算很繁, 不敢再往下算, 那么有没有巧妙的方法?学生跃跃欲试, 但苦于没有玄机良策, 此时, 教师可作点拨性提示,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已知条件, 分析系数关系, 便能发现X和Y是方程2Z2-2Z-K2=0的两根, 于是有。而, 解得, 学生在获得了巧妙的解法之后, 求新、求异的思想意识更加坚定, 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实践证明, 设置思维情境,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与探索的条件, 对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严密而成熟的思维方法是有良好作用的。

5 变换题目条件和结论, 培养类比、逆向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的教学形式, 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改变静止孤立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逐步使思维向广阔的方向联想, 向纵深方向发展, 达到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的目的。在例题教学中, 从一个题目入手, 通过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举一反三, 层层深化的做法, 在学生开拓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常见的变换方式有:1) 类比变换, 培养类比思维, 类比变换主要是指提出所给问题具有某种相似的问题, 加以比较分析, 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防止负迁移。例6:设a>0, b>0, 且a+b=1有;引导学生联想类比可得如下习题:变换1:设a>0, b>0, 且a+b=1, n∈N, 则有 (ab) n+ (ab) -n≥4n+4-n;变换2:设a>0, b>0, 且a+b=1, α∈R, 则有 (ab) α+ (ab) -α≥4α+4-α;变换3:设a>0, b>0, 且a+b=p (p≤2) , α∈R, 则有象这种将题目的某些条件作适当变化而形成的新题, 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在教学中能时常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使学生遇到新问题时能从具有类似属性的另一问题的研究上得到启发, 去推测新问题的可能结论, 就能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敏锐的目光, 通过联想, 举一反三, 不断发现、不断创新。2) 逆向变换, 培养逆向思维逆向变换是指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转换, 或将一些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进行逆向应用。逆向变换对于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具有较大作用。

6 优化解题思路,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题教学中, 若仅片面强调“类型+方法”的定势思维, 搞题型, 套模式, 只会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 单纯摹仿, 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例题教学中围绕典型例题进行一题多解, 让学生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和思考, 常常能起到把某一部分知识联系在一起, 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作用。通过探索不同解法和评价解法的优劣, 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评价问题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克服解题套模式的缺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5:已知x2+3y2=1, 求2x2y4-1的最大值。引导学生探索题目的多种解题思路。学生有如下两解法:解法1:

解法2: (三角代换) 设x=cosθ, y=sinθ, 则, 分析:上述解法答案不一, 但最值是唯一的。可引导学生发现导致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检验取等号时的条件是否成立。经检验只有解法2取等号时的条件成立, 答案正确。对解法1进行修改可得解法3:

总的来说, 在教学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看法, 相信数学教学只要转变教学观念, 切实改变教学方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就会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奠笛, 唐瑞芬, 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

[2]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J].数学教学研究, 2002, 6.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篇8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可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在观察前,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在观察中要及时指导。如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科学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培养想象思维。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想象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

因此,培养学生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相关基础知识。其次,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3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未想到的、去找别人未找到的方法和窍门。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尽可能追求新颖、独特,即具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4 灵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9

一、观察归纳, 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就是人们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 提出新见解, 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需要经过观察、猜想、验证、推广的过程。

例如:在学了周长的概念后, 出示三角形, 让学生考虑怎样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学生说:“只要测量出三角形各条边的长度, 再把他们加起来, 这个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这个方法对其它三角形是否也适用呢?接着出示另外的三角形, 验证刚才求周长的方法。然后进行推广, 让学生计算不同形状三角形的周长。这个过程就是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设想、验证、推广、应用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才会创造性地发现求长方形周长的多种方法: (1) 10+6+10+6; (2) 10×2+6×2; (3) (10+6) ×2, 经过分析比较, 他们的思维集中到第 (3) 种算法上来, 认识到这样算是求长方形周长的最佳算法。然后概括“长方形周长= (长+宽) ×2”。学生有了长方形周长的知识, 进而能创造性地发现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的深化。

二、发现新知, 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探求知识的过程。“教”是外因, “学”才是内因,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善于学习, 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精心引导, 向求异思维发展, 使之能主动地不断发现新知。比如, 我在教学“5”的认识这节课时, 要求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刚开始, 大部分学生只局限于书上的图形——五边形。照理说, 这个教学环节就可以完成了。然而, 我认为让学生动手摆图形不正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大好时机吗?于是, 我试着鼓励学生:“看谁的脑袋最聪明, 摆的图形最多。”结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纷纷举手, 谁也无法想象, 用5根小棒竟然会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喜的场面。小朋友们个个都象聪明的小魔术师, 不到半分钟就摆出了旗、童话屋、冰棒……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充分重视这种需要,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动脑, 使学生做到定中求变, 由同到异。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开拓思路, 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创设情境, 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愉悦和谐的学习情境, 正是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外部条件。如我在教学第一册教材“一图四式”的编法及算式时。我研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请5位学生上讲台表演, 先让两位学生坐在椅子上轻轻哼着歌, 又让另外三位学生随着乐曲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这时, 我问学生们:“谁能根据5个小朋友的精彩表演编出几道求和应用题?”学生很快列出了两道求和应用题:

1.有3位小朋友在跳舞, 有2位小朋友在唱歌, 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2.有2位小朋友在唱歌, 有3位小朋友在跳舞, 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并列出了相应的求和算式。“那么, 求部分数应用题该怎么编呢?”我继续问。学生很快又编出了两道求部分数的应用题:

3.一共有5位小朋友, 有3位小朋友在跳舞, 有几位小朋友在唱歌?

4.一共有5位小朋友, 有2位小朋友在唱歌, 有几位小朋友在唱歌?

并列出了相应的求部分数的算式。我又继续问:“小朋友, 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一下,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编?”稍加点拨后, 学生很快抓住了台上有1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在表演的特点, 迅速地编出了两道求和两道求部分数的应用题, 并列出了算式。由于我精心营造出了一个趣味浓厚的学习气氛, 又大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整节课里, 学生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 都能主动、独立地思考问题, 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小朋友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正如欣可夫说的:“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法就能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这种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意识, 而且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使知识的掌握化难为易, 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10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方式, 它需要综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某些创新意识, 并经灵感思维的火花点燃, 且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对此种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创新成果的综合思维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太重视知识的硬背呆记, 太依赖所谓精确化的考试, 这极不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产生, 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拓展这一思维能力呢?我认为,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创造性思维必须要有知识的累积

不形成语文知识网络系统, 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都未掌握或未形成, 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产生。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学, 其知识的累积极为重要。拿阅读教学来说, 识字、积词、识词义等是基础, 理解句、段、篇的能力是基本能力, 掌握各种表达方式是阅读各类文体作品的关键, 没有这些知识信息的输入与储存, 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

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设计的学习语文基本知识的“知识树”, 实际上就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信息网络系统。只有形成了全面的语文知识网络系统, 才能使创造性思维之花在这个信息之网中开放。因为只有这个网络才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广性、开放性、变通性和流畅性。知识面广, 才能使思维发散, 铺得开, 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同时, 只有在大脑中积淀丰厚的知识信息, 才能提高感受力, 深入认识, 激发灵感, 产生创造思维。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就是这个道理, 创造性思维的潮涌必须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就是知识的累积。

二.发展创造性思维要创设良好情境

有了知识累积, 则有了创造的基础。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这里所说的情境是指两个课堂里教学双方的良好学习氛围。即课内要创造出一种热烈切磋的气氛, 课外要有一种勇于探求的精神。智慧只有在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

课内语文教学活动, 要引向思维的深化, 使学生有超越课堂教学要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课内的热烈切磋讨论气氛是重要的,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对祥林嫂的形象有了整体性认识之后, 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学生讨论十分热烈, 趋向一致的意见是:鲁四老爷杀死了祥林嫂。但也有学生不这样认为, 他们认为是整个封建制度。理由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流毒反映在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造成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不仅统治阶级内部有鲁四老爷和四婶这样的维护者, 而且被统治阶级也受着很深的影响, 例如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小叔子、大伯等, 他们虽不同于鲁四老爷, 但也参与了迫害祥林嫂的活动, 因此, 从本质上说, 杀死祥林嫂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 是吃人的封建制度。有个学生甚至联系到电视剧《轳辘、女人和井》中枣花娘的死这一新时代的悲剧, 然后阐述道:虽然时代不同了, 制度大变了, 但封建意识仍然可以杀死人!这些, 无疑具有一定的创见。课后, 甚至有学生能用多种交换变化的影视蒙太奇手法写出《鲁镇除夕》的电视剧本来, 不仅再现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并且用对比手法淋漓尽致地铺染了鲁四老爷家除夕的祭祀欢庆的情景。这种创造性想象, 无疑是小作者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其入境之深, 不仅是想象作用, 如果没有某种灵感思维活动, 是不可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重新创造的作品的。

而课外的世界更是广阔的, 大自然的美、广阔的社会人生, 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极好的环境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这一点, 他不断重复表述他的一个思想:大自然是儿童智慧的永远源泉。他认为特别重要的是, 要让儿童从周围世界中获取最初的真理, 并创造性地发展他们的思维, 所以他创建了“蓝天下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在四年内经常不断地每周两次把每一组学生带到葡萄园、绿草地、田野、溪边、村外小山丘……在这样的“蓝天下的学校”上思维课。在这种特定的情境氛围下, 学生就会产生某些灵感思维的火花, 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三.发展创造性思维重在启发学生的灵感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太重视死知识的硬背呆记, 太依赖所谓精确化的考试, 因此极不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产生, 甚至扼杀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基于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启发的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启发学生的发散与辐射思维, 摒弃某些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死板考试。

首先是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 只有多向发散, 才可以使学生思维广阔, 思维扩散, 超越常规, 求异探新。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作文时, 以树根的联想为题, 学生从扎根深因而枝繁叶茂到树根与树根交错盘结, 多方发散, 再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群众关系乃至如树根般交错盘结的不正之风等, 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造性地写出一批好作文来。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方法上就不应使学生固守一隅, 而应结合联想, 激发灵感, 朝多个方向———无论顺向逆向, 还是多向辐射———发散开去。

揭示思维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 篇11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此动态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的思维活动过程和教材的潜在思维特征,其中学生探究教材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而教师的思维活动,则表现在:一是如何处理教材,揭示出教材的思维特征;二是如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调控、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流畅、卓有成效,三者的关系为:

注意把握三者在教学中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每一种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使三种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路、教路和教材思维特征水乳相融,混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似“行云流水”,从而顺利理解知识,形成能力。

一、加强教材研究,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是前人通过对大量的物理现象与事实的观察,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抽象、归纳、总结而成的,它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结果。物理教材中概念、规律的教学,有时不仅再现了前人的这种思维活动,同时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揭示教材的这种思维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探究,

一步一步地品味概念、规律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从而理解概念、规律,掌握思维方法。

如在讲授自感概念时,在引出课题之后,可紧接着向学生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装置,并让学生猜想电路通、断电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利用刚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自己归纳结论。最后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充分揭示了教材的思维特征,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构建自感概念过程的分析、探索,顺利掌握自感概念。

再如在讲述洛伦磁力概念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洛伦磁力概念。第一,让学生回忆:(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2)电流产生的条件和实质;第二,引导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提出安培力是由大量运动电荷所受磁场力的合力的宏观表现假设;第三,利用电子射线管进行验证,并用左手定则来判别偏转方向;第四,帮助学生建立起金属导电的微观模型,让学生从F=BIL出发,利用数学方法导出f=Bqv;第五,组织学生对洛伦磁力和安培力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洛伦磁力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电荷的电性、磁感应强度方向间的联系,结果学生顺利地建立起了洛伦磁力概念。

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让学生通过参与理性过程的分析、探究来理解掌握概念、规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科学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概念规律的分析、探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

二、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努力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的“教”应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思维方法没有掌握,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疑点,为学生的思维“搭梯”、“架桥”。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类比、示范等方法来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快速”、“高度浓缩”了的思维过程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稚化后展示给学生,重点是向学生讲述:我是怎样思考的,怎样处理的,通过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障碍,促使学生的思维流畅起来。

如在讲述电场强度时,学生常对用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比来描述电场的强弱感到迷惑不解,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1)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作用,能否可以用电场力来描述电场的

强弱?让学生利用实验演示电场力是否会随着电量的变化而变化;(2)联想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是用位移的大小,而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3)进行迁移、类比。教师如此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用F/q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并加深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这一科学思维方法的认识。

再如,在分析恒定电流动态电路时,如图1所示,当R3的滑动触头向b点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和R2上消耗的功率将如何变化?

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首先由电阻R3的变化,结合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

算规律推出外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然后利用全路

姆定律推算出总电流的变化,接着推出内电压U内

和端电压U的变化,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推出电流表、电压表和R2上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其思维流程如下:R3↑→R总↑→I↓→U内↓→U↑→I1↑,P2↓。

三、加强信息反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能力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教师不断启发、诱导和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感性材料,利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及时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捕捉错误信息,剖析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指导、示范,求得学生思路和教师思路的共振。具体来说,一是教师通过察言观色,把握学生不自觉暴露出来的思维障碍;二是利用课堂提问、练习(判断、选择、改错、纠错)等方式来有意识的诱错,暴露学生的思维障碍。对学生

的思维障碍,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从中点拨、引导,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如在讲述加速度概念时,在建立起了加速度概念之后,可设计如下一组判别题让学生来判别:(1)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a与Δv混淆);(2)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a与v的混淆);(3)一切快慢不变的运动的加速度均等于零(忽视v是矢量);(4)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v与Δv混淆)。通过让学生回答,再讨论并举例说明,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纠正对加速度的错误认识。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注重揭示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理性过程的分析、思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endprint

物理难学,难在理性的成分太多,严格的分析、模型的抽象、概念规律的得出、严密的运算和推导……一切都那么讲究逻辑性,都那么抽象;难在学生无法领悟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虽然教师讲授时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而学生听起来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以致无法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研究教材的活动中,通过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展示教师思维过程和剖析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索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性的分析思考中理解概念、规律。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此动态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的思维活动过程和教材的潜在思维特征,其中学生探究教材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而教师的思维活动,则表现在:一是如何处理教材,揭示出教材的思维特征;二是如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调控、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流畅、卓有成效,三者的关系为:

注意把握三者在教学中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每一种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使三种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路、教路和教材思维特征水乳相融,混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似“行云流水”,从而顺利理解知识,形成能力。

一、加强教材研究,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是前人通过对大量的物理现象与事实的观察,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抽象、归纳、总结而成的,它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结果。物理教材中概念、规律的教学,有时不仅再现了前人的这种思维活动,同时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揭示教材的这种思维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探究,

一步一步地品味概念、规律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从而理解概念、规律,掌握思维方法。

如在讲授自感概念时,在引出课题之后,可紧接着向学生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装置,并让学生猜想电路通、断电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利用刚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自己归纳结论。最后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充分揭示了教材的思维特征,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构建自感概念过程的分析、探索,顺利掌握自感概念。

再如在讲述洛伦磁力概念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洛伦磁力概念。第一,让学生回忆:(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2)电流产生的条件和实质;第二,引导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提出安培力是由大量运动电荷所受磁场力的合力的宏观表现假设;第三,利用电子射线管进行验证,并用左手定则来判别偏转方向;第四,帮助学生建立起金属导电的微观模型,让学生从F=BIL出发,利用数学方法导出f=Bqv;第五,组织学生对洛伦磁力和安培力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洛伦磁力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电荷的电性、磁感应强度方向间的联系,结果学生顺利地建立起了洛伦磁力概念。

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让学生通过参与理性过程的分析、探究来理解掌握概念、规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科学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概念规律的分析、探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

二、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努力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的“教”应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思维方法没有掌握,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疑点,为学生的思维“搭梯”、“架桥”。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类比、示范等方法来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快速”、“高度浓缩”了的思维过程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稚化后展示给学生,重点是向学生讲述:我是怎样思考的,怎样处理的,通过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障碍,促使学生的思维流畅起来。

如在讲述电场强度时,学生常对用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比来描述电场的强弱感到迷惑不解,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1)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作用,能否可以用电场力来描述电场的

强弱?让学生利用实验演示电场力是否会随着电量的变化而变化;(2)联想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是用位移的大小,而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3)进行迁移、类比。教师如此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用F/q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并加深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这一科学思维方法的认识。

再如,在分析恒定电流动态电路时,如图1所示,当R3的滑动触头向b点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和R2上消耗的功率将如何变化?

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首先由电阻R3的变化,结合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

算规律推出外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然后利用全路

姆定律推算出总电流的变化,接着推出内电压U内

和端电压U的变化,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推出电流表、电压表和R2上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其思维流程如下:R3↑→R总↑→I↓→U内↓→U↑→I1↑,P2↓。

三、加强信息反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能力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教师不断启发、诱导和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感性材料,利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及时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捕捉错误信息,剖析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指导、示范,求得学生思路和教师思路的共振。具体来说,一是教师通过察言观色,把握学生不自觉暴露出来的思维障碍;二是利用课堂提问、练习(判断、选择、改错、纠错)等方式来有意识的诱错,暴露学生的思维障碍。对学生

的思维障碍,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从中点拨、引导,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如在讲述加速度概念时,在建立起了加速度概念之后,可设计如下一组判别题让学生来判别:(1)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a与Δv混淆);(2)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a与v的混淆);(3)一切快慢不变的运动的加速度均等于零(忽视v是矢量);(4)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v与Δv混淆)。通过让学生回答,再讨论并举例说明,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纠正对加速度的错误认识。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注重揭示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理性过程的分析、思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endprint

物理难学,难在理性的成分太多,严格的分析、模型的抽象、概念规律的得出、严密的运算和推导……一切都那么讲究逻辑性,都那么抽象;难在学生无法领悟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虽然教师讲授时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而学生听起来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以致无法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研究教材的活动中,通过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展示教师思维过程和剖析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思索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理性的分析思考中理解概念、规律。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此动态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的思维活动过程和教材的潜在思维特征,其中学生探究教材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而教师的思维活动,则表现在:一是如何处理教材,揭示出教材的思维特征;二是如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调控、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流畅、卓有成效,三者的关系为:

注意把握三者在教学中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每一种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使三种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路、教路和教材思维特征水乳相融,混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似“行云流水”,从而顺利理解知识,形成能力。

一、加强教材研究,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是前人通过对大量的物理现象与事实的观察,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抽象、归纳、总结而成的,它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结果。物理教材中概念、规律的教学,有时不仅再现了前人的这种思维活动,同时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揭示教材的这种思维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探究,

一步一步地品味概念、规律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从而理解概念、规律,掌握思维方法。

如在讲授自感概念时,在引出课题之后,可紧接着向学生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装置,并让学生猜想电路通、断电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利用刚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自己归纳结论。最后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充分揭示了教材的思维特征,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构建自感概念过程的分析、探索,顺利掌握自感概念。

再如在讲述洛伦磁力概念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洛伦磁力概念。第一,让学生回忆:(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2)电流产生的条件和实质;第二,引导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提出安培力是由大量运动电荷所受磁场力的合力的宏观表现假设;第三,利用电子射线管进行验证,并用左手定则来判别偏转方向;第四,帮助学生建立起金属导电的微观模型,让学生从F=BIL出发,利用数学方法导出f=Bqv;第五,组织学生对洛伦磁力和安培力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洛伦磁力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电荷的电性、磁感应强度方向间的联系,结果学生顺利地建立起了洛伦磁力概念。

揭示教材的思维特征,让学生通过参与理性过程的分析、探究来理解掌握概念、规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科学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揭示教材思维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概念规律的分析、探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

二、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努力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的“教”应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思维方法没有掌握,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疑点,为学生的思维“搭梯”、“架桥”。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类比、示范等方法来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快速”、“高度浓缩”了的思维过程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稚化后展示给学生,重点是向学生讲述:我是怎样思考的,怎样处理的,通过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障碍,促使学生的思维流畅起来。

如在讲述电场强度时,学生常对用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比来描述电场的强弱感到迷惑不解,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1)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作用,能否可以用电场力来描述电场的

强弱?让学生利用实验演示电场力是否会随着电量的变化而变化;(2)联想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是用位移的大小,而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3)进行迁移、类比。教师如此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用F/q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并加深了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这一科学思维方法的认识。

再如,在分析恒定电流动态电路时,如图1所示,当R3的滑动触头向b点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和R2上消耗的功率将如何变化?

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首先由电阻R3的变化,结合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

算规律推出外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然后利用全路

姆定律推算出总电流的变化,接着推出内电压U内

和端电压U的变化,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推出电流表、电压表和R2上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其思维流程如下:R3↑→R总↑→I↓→U内↓→U↑→I1↑,P2↓。

三、加强信息反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能力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教师不断启发、诱导和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感性材料,利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及时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捕捉错误信息,剖析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指导、示范,求得学生思路和教师思路的共振。具体来说,一是教师通过察言观色,把握学生不自觉暴露出来的思维障碍;二是利用课堂提问、练习(判断、选择、改错、纠错)等方式来有意识的诱错,暴露学生的思维障碍。对学生

的思维障碍,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从中点拨、引导,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如在讲述加速度概念时,在建立起了加速度概念之后,可设计如下一组判别题让学生来判别:(1)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a与Δv混淆);(2)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a与v的混淆);(3)一切快慢不变的运动的加速度均等于零(忽视v是矢量);(4)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v与Δv混淆)。通过让学生回答,再讨论并举例说明,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纠正对加速度的错误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12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创新的源泉在于好奇心。人们往往是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感到“惊奇”时, 才在情感上燃烧其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探索兴趣。高斯研究数学是因为他对数学有好奇, 爱迪生发明电灯是因为他对到底使用哪种金属做灯丝才合适产生了好奇。因此, 想让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而形象的教学工具都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区别时说:“中国学生胆子小, 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 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这正说明了中国学生不敢突破常规, 不敢放手去做, 拘泥于一些旧的或固有的条条框框。中国学生就算想打破常规, 准备说出自己的观点或做出一些突破常规的行为, 往往也是畏首畏尾, 不停地问自己:“我这样做可以吗?我这样做别人会笑话吗?”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中国教育的症结就在于忽视了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中, 中国没有一人。可见, 创新、自信意识的培养多么重要。因此, 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想象, 充满自信, 不断给自己暗示:“我能行。”

三、教会学生敢于“扬弃”, 善于“扬弃”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要求我们不唯书, 只唯实。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懂得:书本上的东西和专家权威的说法, 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当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 就应该按照新情况得出新结论。真理是具有条件性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 一书写尽天下理。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这里说的就是要敢于“扬弃”, 敢于怀疑, 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注入”、“灌输”, 而应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问难, 敢于结合课本提出新问题、新思想, 要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充分独立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

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我国有一则哲学性非常深刻的古谚, 即“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就是对“教人方法”的肯定和赞赏。“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 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 教人去学习、去研究的方法。二者相比, 后者的意义更加深远,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独有偶,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点石成金”的故事, 是要现成的金子呢, 还是要点石成金的技术?答案自然是后者。由此可见, 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教会学生去分析、探讨、发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否则, 一味地读“死书”, 即使把书本上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 也还是不能“学”到什么。因此, 老师要把教学生思考的方法作为重要职责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

五、打破创新的障碍———规范

规则, 用于约束人们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 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如果我们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规则上, 常人没做的, 不能去做;常人没想的, 不能去想, 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 势必会导致人们, 在行为习惯上循规蹈矩, 墨守成规, 严重压抑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使人缺乏求异性、首创性、多向性、跨越性, 所以, 我们不能更多地用既定的规则去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然而,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单位没有这种规定”、“规定不能打破”、“我们以前从未做过这事”等等。也有这样一幅漫画:在一所学校大门口, 陆陆续续进去的学生的头, 各种形状的都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12年后学生陆陆续续走出校门, 而头都变成了椭圆形。这是一种对压抑学生个性的“标准化”的管理的一种绝好的讽刺。在这样的环境中, 在这种规则的模式下, 学生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吗?会有创造性思想吗?这一切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毫无创造力、死啃书本的儒生。

上一篇:传承青春的事业下一篇:和谐管理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