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创造能力

2024-06-07

思维与创造能力(精选12篇)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1

一、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

知识的日新月异, 经济的飞速发展, 未来的社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未雨绸缪, 在学生阶段, 对他们进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 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 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 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 探索规律, 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能力之一。青少年时期, 可塑性极强, 更应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 不断地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新的创新、补充和完善, 使之更为丰富。

创造能力一般表现为发散性思维, 而聚合性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 创造能力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 而且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创造能力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在当前, 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违背时代要求的种种误区。如“注入式”“标准化”的状况。课上,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学生抄条条;课下教师设下“漫漫题海”“重重考山”, 学生则忙于画勾打叉。这种情况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 尤其是创造力的开发, 为此, 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鲜明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就历史地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能力, 但它是以潜能方式存在的, 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能发挥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 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能够在活泼和愉快的情境下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潜能, 激发他们敢想、敢说、敢做, 并加以正确引导。

二、如何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

1.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创新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观念, 这种意识和观念, 来自学习, 来自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教育理论, 尤其是要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来更新我们的观念, 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 自觉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 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自己就得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 恰当运用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等,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兴趣的源头, 创造的土壤。

3.利用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堂教学是五个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 即“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应当是这五个要素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相互形成系统关系。其中这五个要素当中, 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这也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教师应当以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 去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 要突出学生参与, 突出学法指导, 突出启发思维等。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再以先知先觉, 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 而应该巧妙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争论, 允许学生质疑。因为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 那么,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巧妙提出疑问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教师应该经过认真筛选, 找出最佳方式。其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 发人深思, 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 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 这涉及到文理两方面知识, 就其思想政治教学这方面, 我采取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的大事, 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并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三个层面上加以分析。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辩证地思考。总的来说,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形式。既有“课堂心理诊所”“模拟法庭”, 也有“哲理论辩”“热点访谈”等, 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品质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开发智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的重要阵地, 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 要精心设计, 认真组织, 讲究实效。一般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可采用个别访谈、小组讨论、集体讲座、师生对话、演示演讲、专题辩论、知识技能竞赛、社会调查、小品表演、新闻发布等活动,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比如通过调查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缩影,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 启迪创造思维, 培养社会创造力。让他们参观建国成就展, 参加各类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以充分发挥创造欲求, 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创造能力。组织学生观看时事新闻, 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 关心社会进步, 开展小论文创作比赛, 直接展示创造成果, 激发创新精神。

5.在培养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时要坚持人格教育

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论背后闪光的人文精神, 去感受先知先哲的智慧与人格的魅力。如高一至高三的内容中都有一些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要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是浓烈的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主义理想的融合。从而使学生既受到人格教育, 又可将这种感情、理想、责任感转化为不断探索、创造的强大动力。

三、结语

总之, 中学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 不断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勇于开拓,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打开学生的心窗, 插上想象的翅膀, 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2

盐城市第四中学 李

[摘要] 创造思维的特征就是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有探索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要注意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培养发散思维,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关键词] 创造思维 创新 培养 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创新教学的目的是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协作的21世纪现代国际人才需要创新。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处于一个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并且日益向知识经济逼近的时期。知识经济的曙光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知识经济的隆隆脚步声正日渐清晰可辨。处此情景,我们不能不看到,原有的强调教师控制的教学,可能是适应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它可以批量化地培养劳动力,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不问个别差异地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某一或某些劳动岗位的生产者。而今,知识经济呼唤的不是能识文断字、能操纵大型生产工具的劳动力,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具有原创思维、在科技大潮中独领风骚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学中就不能无视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因为创造性正是来源于多样性,来源于个性,所以知识经济等对教育的影响,实际上是呼唤个性化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个性、自主性、主体性的孪生兄弟,僵化、一统的制度,产生的往往是刻板、无活力的行为模式,提供的创造空间极为狭隘,产生的相应的创新欲望就会极其淡薄,创新的能力也就无由形成,反之亦然。个性化教育的确已成了时代喊出的强音,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加以深思。本文就创造思维及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物理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目前,一些教师仍然存在不太务实,不愿挑重担,只能教“好学生”、“听话的学生”,而不能教“差生”和个别生的问题。这些教师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透或者说缺乏为师的必要责任和敬业精神,在学生观方面相对滞后,这就严重影响甚至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互帮的教学氛围,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关注,特别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批评、羞辱、体罚学生等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精神和违反教育法规的不当行为。因而在课堂上,师生要零距离接触,要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注重激励、赞赏学生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催化剂。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三、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物理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 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物理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过程逐步进行,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步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一般会安排在探究活动起始阶段。

如: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2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后面的例子均出自初中物理教材),这一课教师首先可以问学生:当听到“噪声”这个词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很多事物,这时,教师以鼓励为主,适当表扬学生的见解,注意倾听学生发言,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再步入新课,让学生掌握“噪声是„„”大概印象,激发学生表现欲和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也可以把提问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教师在此中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如:

本节教学中当讲授到“四大污染”时,在教学导入阶段,教者就可以对学生说:关于我们生活的周围,你知道哪些污染?还想知道哪些事情?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如:水是怎么污染的?喝了污染的水,人会得什么病?污染的水对植物、动物有多大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归为几类,做为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这样,使学生获得探究的自信,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2、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物理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有这样一道题:有几堆谷物(稻谷或小麦),要比较它们质量的好坏(所谓“质量好”是指谷物中饱满籽粒多,空瘪少),请至少说出3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本题属于结论开放性题,可以从密度、浮力知识、惯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平时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同学都能说出

一、两种方法,最多的同学能思考出五、六种方法。对于学生的每一种想法,甚至是错误的想法都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把这些想法与物理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的本质,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3、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物理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课外小实验、小组合作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物理、理解物理、热爱物理。

例如:在“运动和静止”一节的教学中,新课教学后,利用一则广告故事,让学生 分为两组,进行辩论。正方:旅游公司是正确的,没有欺骗顾客;反方:旅游公司不正确,欺骗了顾客。辩论注意点:

1、语言要精,抓住要点;

2、紧扣本节运动和静止所学习内容。(广告故事说的是:在美国一家媒体上登了一则广告说“你想参加长途旅行吗?只要你寄来一美元,就可以参加我们公司精心组织的长达几万千米的长途旅行。”广告登出以后,在不少人真的寄去了一美元。结果寄钱的人都收到一张同样的纸条,上面写着:顾客:你好!谢谢你参加我公司组织的长途旅行,请在今晚六点,打开窗帘,在窗下放一张软床,你躺在床上,遥望天空,开始你的长途旅行吧!因为地球在自转,一昼夜可达四万千米,所以你只要躺在床上24小时,就可进行几万千米的长途旅行。××旅游公司×年×月×日)

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非常多,教师实验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观察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物理发现的机会,锻炼物理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物理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

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物理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参考书目]

1、中国教育报

2、人民教育出版社,叶澜著《教育概论》

3、《中小学管理》

4、雷洪.广东省深圳市初中物理活动教学探索(课题报告)

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力;思维能力

创新型人才具有巨大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有些学者认为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为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其核心仍在于思维。”无独有偶,课标在第二部分总目标中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鉴于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一、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长期以来,有人批评我们的学生不像西方学生富有独立见解。如果我们的教师自己富有批判精神,敢质疑权威,则言传身教之下的学生自然也会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留意教材中看似“矛盾之处”,激发学生争论。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一课,作者有一句话:“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问学生明明到底漂不漂亮?不管观点如何一定要言之有理。这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其实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到“情”“理”层面。有的说她不漂亮,因为她不完美。马上有人反驳说她漂亮,因为我们人人都不完美,都有缺点。还有人说她漂亮,因为她心地善良,要把腿捐给作者。还有人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谁说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行,这句话已经有了辩证的逻辑味道。看来只要我们抓住矛盾,大胆放手,学生会还我们一个精彩。

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思维的灵活性即想法不拘一格,能从各个角度去想问题、认识事物、寻找答案。比如,同为四年级下册的《第一次抱母亲》,文字质朴、语含深情。教师过多的讲解没有必要,在学生通过读、学、议、思理解内容之后,播放体现母子之爱的PPT,让学生感悟母爱情深。再设计一道课堂练习:请你为母亲做一件事,报答母亲的恩情,自己设计内容,结果学生炸开了锅,议论纷纷,答案有洗一次脚、倒一杯水、抱一下、帮做家务、亲一下等等。最后当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去实践自己的承诺。

三、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即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小学生思维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这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有关,但是如果教师平时有心,也会很容易发掘到这样的机会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四年级有一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短小精悍、富含哲理的教育故事。但难就难在这个理是隐含在形象之中的,如不深刻挖掘,学生很难得到思维上的启迪,而文章的题目却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理解题目。先让学生举出哪些是他们认为弱小的事物,板书出来,再依次说出最弱小的,并说出理由。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弱小和强大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相转换)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能够保护别人的人就不是最弱小的埋下伏笔。当然也就能够激发学生争当强者的自强自信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其实,除了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外,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乃至求同、求异思维,正向、逆向思维等都是思维能力的内容范畴,无论哪一种思维方法或形式的训练,都要结合文本,以本定教,达到既发展了思维,又发展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的训练[M].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燕国材.智力与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数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4

近几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 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提倡重视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新课程的启动, 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 教育理念也需随之更换.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本人在新课程实施中, 就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造是民族的灵魂,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 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 提示新规律,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 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精心设计问题, 提供探究材料.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止如水的深思中产生, 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 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 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因此, 在教学中, 我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 数学课本是你们的, 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教具也是你们的,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的助手, 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自己的自主性还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

三、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课堂上讲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 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 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 不管实际应用, 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因此, 我在课堂上经常结合实际补充一些应用问题, 同时, 每当学完一章, 我总要给同学布置一个能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的课题.例如:当同学学完相似三角形这章内容时, 我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题: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测量我们学校新教学楼的高度吗?结果, 许多同学都提出了利用教学楼的影子结合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 还有同学指出可以用等腰的知识来解决.这样既复习了本章的内容, 又使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因此, 我经常在教学中由此及彼,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如:在解决问题1:观察一列数:4, 7, 10, 13, 16, 19, ……请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数.这道题的一般解法是:观察.于是第n个数为3 (n-1) +1, 但我在分析此题时, 却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讨论:问题2, 用火柴棒搭成的图形如下:问第n个图形需多少根火柴棒?

对于这道题, 通过各小组的讨论, 得到了许多方法, 这儿仅举三种:

方法1:

方法2:

从而使许多学生能利用问题2的方法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1的方法, 同时也能利用问题1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五、提供合作、讨论的平台.

教学中加强讨论、合作活动, 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帮助, 还有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 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 在整体中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讲究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与相互渗透, 尽力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

例如, 在学习阅读材料《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时, 我是这样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

第一步:立足基础, 回顾知识

《数轴》一节中的一题作业 (华师大七上作业本 (1) ) :

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

(1) 点A到点B的距离是多少?

(2) 点M到点A, B的距离之和是多少?

(3) 当点M在A, B之间移动时, M到A, B的距离之和是多少?

第二步:给出问题, 拓展知识V (1) 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2台机床在工作, 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 使这2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之和最小, 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设在何处?

(在A1 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 P到A1 , A2的距离和就是A1 , A2两点之间的距离)

(2) 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3台机床在工作, 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 使这3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之和最小, 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设在何处?

(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 因为如果P放在A2处, 甲和丙所走的距离和恰好为A1 到A2的距离.而如果把P放在A1 和A2之间的其他位置, 例如D处, 那么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仍是A1 到A2的距离和, 可是乙还得走A2到D的一段距离, 这是多出来的 .因此P放在A2处是最佳选择) .

(3) 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4台机床在工作, 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 使这4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之和最小, 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设在何处?

(4) 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5台机床在工作, 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 使这5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之和最小, 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设在何处?

(4台、5台机床时, 可以让学生来作分析)

(5) 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台机床在工作, 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 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之和最小, 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设在何处?

(通过上面的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地, 如果n为偶数, P可设在n/2台和[ (n/2) +1]台之间的任何地方;如果n是奇数, P可设在 (n+1) /2台的位置.根据这个结论.)

第三步:前后呼应, 创新运用知识 (6) 当x取何值时, 下列式子的值有最小值, 并求出其最小值.

整个过程体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价值,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实现了人人学必需的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合作的 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数学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学习数学必须注意良好品质的培养, 所谓思维能力即是人们运用大脑里贮存的信息, 根据一定的意向和原有的经验, 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能力, 也正是这种再创造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关心教给学生某些固定的规律性的思维方法, 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5

英语语言学教学评价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普通语言学作为英语专业必修理论课程,对学生巩固专业基础、加强语言实践、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普遍存在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制约着该课程的`学习.使该课程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语言学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评价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弥补终结性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不足.

作 者:余运伟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912(6)分类号:H319关键词:普通语言学 创新能力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6

1.认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评价标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想象的发散思维,它有流畅、变通、独创的三大特点:

流畅,即是思维敏捷,思路连贯,范围广阔。

变通,即思考能随机变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适应各种状况,不以僵化的方式去看问题。我们评价一篇文章笔法灵活,表现手法多变,选材用例精当而角度新颖即是如此。

独创,就是思维能标新立异,不拾人牙慧,能超凡脱俗,不落窠臼。

2.明确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努力方向

创造性思维不是知识或技能,而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创造性思维是不能教、不能传授的,它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3.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操作

(1)彻底破除师道尊严, 因为它会酿成一种专制的气氛,形成唯书唯上的观念,是创造性思维的拦路虎。

(2)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相结合,思维包括两种基本成分: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各种水平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发散的结果并不是都有意义有价值的,往往有很多谬误,因此,必须通过辐合导出正确的结论。

语文教学中,应把发散思维的培养当作重头戏来唱,根据文章可以多元、多层次来理解鉴赏的特点,宜以发散思维的启发为先,即在开课时,教师不作定向,不定目标,不作任何暗示,不给学生先入为主的障碍,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自 由倘佯,然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提问评价质疑,全方位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是引导学生提问。这里的提问是指不解而问。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学生鼓励,给予心理支持,切忌讽刺和嘲笑;教师要及时地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提问的技巧,让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达到不懂敢问的最低能力要求,进而达到善问。

二是教会学生评价课文。本文的评价是指对课文的正评价,或者叫欣赏,它是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的思维能力的手段,是语文学习中第二层次的能力要求。

应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是人类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的千百万分之一,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淘沥,闪烁者先哲的睿智,文质兼美是这些文章的突出特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评价: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材料的选择到思想的表达,从表层的内容到深层的见解,并且要激励他们在课堂上口头表达出来,享受成功的乐趣。

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文。本文的质疑,是指指出课文的谬误之处 ,对课文提出争鸣意见,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它是语文学习中的最高能力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独创能力的重要一着。

从独创力的角度来看,只有质疑才是独创力强的表现,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性的好文章,要指出它的谬误 ,的确不那么容易。因此,在独创力的测量中,这种反应,得高分的可能也就最大。

从创造学的意义来看,我们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没有哪一项不是从质疑开始,培养质疑精神,养成质疑的习惯,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以上是发散思维的操作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部分,但它必须与辐合思维相结合,才能达到创造的目的。因为,辐合的意义在于对发散的东西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甄别和筛选,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创造水平。

语文教学中辐合思维的意义还在于要通过它来传授语文学科知识,教师要善于在发散思维的课堂上,从学生的提问、评价、质疑中,发现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必要的调整。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7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 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 提示新规律,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 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 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 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 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 学生参与下的解决,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 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 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 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 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 但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 在观察之前,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 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 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 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 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 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 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 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 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 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 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 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传统教学的误区

在传统教学中, 多数时间是老师讲, 学生听,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较多。 提倡教改后, 先是提出讲练结合;后来, 便是提倡课堂精讲多练, 这无可厚非。 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却忽视了。 以语文教学为例, 大多是采取介绍背景、作者, 然后老师讲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 学生很少对老师的讲课发表意见, 更不用说自己评析、欣赏某一篇作品。 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往往以是否与自己的思路想法一致为标准, 这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这种做法又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把学生引向一个单一思维的模式, 极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 缺乏灵活性, 也抑制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思维的潜能。

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过去的科举考试, 往往是命题作文, 考生只要抓住各种文体的特征, 不脱离主体, 谈古论今, 或评述、或抒情, 只要符合评卷者的心意即可得高分;考一个人的才学, 往往是看他吟诗作赋水平的高低。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要求人们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信息, 把握信息, 而且要分析、处理这些信息, 将人们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到了新高度。 因此, 近年来的高考题, 命题也发生了变化, 在考查考生作文能力的同时, 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 阅读理解题有80分, 也有90分, 甚至有超过90分的。 从题材上说, 有诗歌、有说明文、有议论文 (或散文) 、记叙文;从内容上说, 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从语言形式看, 有现代文、也有文言文。 内容之广泛、丰富。 阅读这些文章, 学生必须思路开阔, 才思敏捷, 同时要有相当的思维能力。 作文的写作要求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2016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从全国卷到地方卷, 一般是给材料作文。 作文也不同以往限制某一体裁, 而是几乎各种体裁均可使用 (除有些省市限制诗歌) , 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学生可以用不同体裁、不同的题材。 本年度作文高分又以文章构思新颖与独特居多。 这就对学生的智力开发, 特别是求异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201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 作文题目是:

根据以下材料, 选取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除诗歌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 一种能力, 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 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这是一道关于悟性、灵感、灵性、才华的蕴含哲理意味的命题。 一位

考生拟题为《维也纳的智慧》, 智慧的内涵究竟何如? 谁能解得个中味?

作为一个小小的古老城邦, 何以在历史进程中能一次次华丽地蜕变, 直至“创造出永恒”? 作者用说理散文, 逐层回答了智慧的内涵在灵动不呆板, 包容不封闭, 创新不守旧, 圆融不固化, 阐释智慧的深意。 评卷者给了考生满分。 另一位同学拟题为《智慧三境》, 从佛家的人生三重界入手, 类比导出智慧的三境界———山、海、天。 用比拟手法具象地演绎三境界的内涵与特征, 山, 是经验累积, 不能变通;海, 水无常形, 融会贯通;天, 笼罩万物, 无形无象。 评卷者给了69分。 这样两位考生且不说他们文章的结构, 行文。 单从文体、题材的选择就大不相同, 但评卷者同样都给了高分。 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 有位考生写了《潘金莲的选择》, 这篇文章从潘金莲自身角度, 分析了在武大郎和西门庆之间选择的种种利弊, 文笔流畅、行文优美、引经据典, 自有一番道理。 但因为其落脚点定在选择西门庆上, 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 最初在评卷老师那里只得了20多分 (满分60分) 。 但经过评议, 最终给了考生满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评卷者对于求异性的鼓励与包容。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体, 学生总是被动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 很少主动思考问题, 更谈不上推翻老师的意见。 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讨论作品中有争议的人物或者改写作品的某个部分, 或者让学生找出的不足, 等等。 对于学生的意见, 只要言之有理, 哪怕有悖于 “标准答案”, 都要加以鼓励,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信力, 积极参与教学, 活跃思维, 开阔眼界, 那么学生无论是作文还是分析问题, 角度就会多样化, 看问题会更全面。 让学生强化主体意识。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 注重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按“智力三维结构说”, 人的智能活动包含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求同思维是利用已知的全部信息得出一个正确结论; 求异思维则是从某一中心出发, 运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联想寻求多种答案。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求异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通常采用求同思维。 其实, 时间长了, 学生的思维就变得狭窄, 更谈不上创造性。 我出过这样一道作文题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 多数同学的观点是做事应该遵守一定的规矩, 才能达到目的。 可有位同学的观点是, 规矩常常限制人的创造能力, 造成思想僵化。 我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了肯定, 并组织了一个辩论会, 选择一组题目, 让同学们积极寻找资料, 然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上台发言, 在以后的作文中, 同学们便能大胆阐述不同观点。 事实上,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阅卷已经充分肯定了求异思维。 前面已经论述过。

(三) 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9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新型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者自觉地行为。语文课堂教学成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毋庸置疑, 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创造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并具有一定意义的产品的活动。而创造性是思维活动具有的创造活动的特点, 并且这些活动的产品带有一定的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解决科学或艺术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 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 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活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语文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学生在独立听课时则需要个性思考, 进行自身交流, 才能很好的感受教师授课时的思想观点, 并由此燃烧出熊熊的创造性的思维之火烟。在写作或阅读时同样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 跟写作的对象或作品的作者进行内心交流, 这样就能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与再现生活图景, 触发新的联想、想象与创造性构思。汉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语言现象纷繁复杂, 千变万化。但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一条规律就是语言训练必须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为了让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的最重要一环, 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智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语文教学的最重要使命, 不外乎就是开发学生的智力, 因此, 语文课堂必须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 使得构成智力因素的观察力、注意力、联想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创造性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创造性思维活动一开始, 就应该注意学习有关资料, 避免无效劳动, 保证创造劳动的顺利进行。资料要准确可靠, 哪些可用, 哪些不该用, 师生共同研究取舍。当然, 在创造过程中, 会有障碍, 有困难, 主观方面也存在有利、无利之因素,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争取创造的成功。

(一) 在诱发兴趣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藤野先生》时, 教师首先提出, 该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 接着问学生:“鲁迅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有什么好处?”经过思考, 学生思维就活跃起来。明白“夕拾”既反映回忆的特点, 又含有“拾取”“朝花”的情致。这就使得题目诗意盎然, 别具情趣。经过一番讨论, 让学生了解了回忆性散文的诗意与情致, 激发了学习兴趣。学完课文后, 教师布置拓展延伸作文题供学生选作:《朝花颂》《童年拾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在兴趣盎然中一下就打开了。

(二) 在生疑、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

创造, 需要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前进与突破。教师应善于启迪学生在质疑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不用老师讲解也能自行探索思考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作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培养上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学生之间互问以及学生质问教师, 以及启发学生多思多问都能不同程度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 提问学生探究:小说用第一人称讲述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各自的言行神态, 以及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对菲利普夫妇的做法作出评价, 从而让学生明白:金钱的关系, 经济的世界, 毁灭了像于勒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把他们推入了人生悲剧的深渊, 他们不但失去了生活的经济基础, 也失去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亲人间的爱, 扭曲了像菲利普夫妇这样仅重视金钱的人的精神灵魂, 他们淡漠了对人的爱和同情, 变得自私、庸俗和狭隘。进而让学生再次进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假设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于勒, 他们会怎么做?

(三) 在分析综合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合分析是思维能力的核心, 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它。我们通过分析,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属性, 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例如, 在阅读分析文章各段落的层次结构, 赏析优美语句、词汇之后, 反过来站在高度纵观全文, 作整体感受, 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旨。通过综合, 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创造性思维恰恰就建立在这种抽象思维的基础上。

三、创造性思维活动与课堂动态生成

从思维灵活性训练入手, 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 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 给学生出个作文题———“1”的联想。有学生想到数学中的“1’;有学生想到考试的名次;有学生想到集体或家庭;有学生想到一步之遥;有学生想到起点;也有学生想到冲刺的那根红线……凡此种种, 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契机。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会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步骤展开学习活动。学生的各种思维信息都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老师或同学, 这些信息有些是教师已经预料的, 而有些根本无法预见。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果断作出决策, 随时对生成的问题进行取舍, 然后充分地运用好这一信息, 灵活机智的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 引导学生重点评析作者对“父亲”外貌、动作描写的一组句子。这些语言描写让我们好像看到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 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同时也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末了, 教师来一句:“你们也有过这种情感体验吗?说说看。”于是课堂再次活跃起来:我想起了奶奶每天早上目送我上学的情景;我想起了爷爷奶奶每个周末在路口等我回家的情景;我眼前浮现了爸爸为了维持一家生计在烈日炎炎下地里拼命干活的情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兴趣, 推动他们去探究去发现, 实现有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终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伦.关系教育出版社, 1996.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10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 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 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这使得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 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创造思维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使有关信息有序化, 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 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获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 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 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说过。而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 正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教育创新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创造因素, 创设各种情境, 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使课堂教学有创造教育的内容。让课本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 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科学性、现代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扬教学民主, 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 保护学生中学习争辩的积极性, 让学生敢于想象, 敢于质疑, 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挑战权威, 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形成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 处理学生学习行为时, 尊重他们的想法, 鼓励别出心裁,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在课堂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 在观察之前,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 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 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 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

2.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 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 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 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3.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 去想别人没想不到, 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 好于假设、怀疑、幻想, 追求尽可能新, 尽可能独特, 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 勇于求异, 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 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 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 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 训练学生勇于质疑, 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热情表彰、鼓励学生的新作, 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 分析学生的思路, 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 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 发展创新思维。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 大胆探索解题思路, 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 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 力求打破常规, 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 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 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4.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违反常规的解答, 标新立异的构思,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 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结束语

总之, 人贵在创造,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 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 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摘要: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 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万三英.学校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王子兴.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奠宙, 唐瑞芬.数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11) .

[5]田万海.数学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6) .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11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为了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和思考,真正成为驾驭课堂的主人。

一、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整人格、美化生活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学更具有其重要性和独特性,除了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收获乐趣培养兴趣、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外,激发人的潜质从而使人格的养成教育更加全面。在培养的几种潜在能力当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需要进行开拓和深入发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要突破学生的常规性思维的束缚,打破传统的思维路径依赖,从多个视角、不同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产生新颖的、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和见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性以及独特的灵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学习活动就会更加深入高效、顺畅自如。

二、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學习不竭动力的源泉。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应用在知识教育上,一些美术老师也把这种模式自然而然的帶到美术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下边听,这种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同学们积极性不高,当然也起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让同学们对美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除了讲课以外,老师还可以适时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美的视频和图片,同学们自然会非常欢迎,课堂气氛也是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了出来,有了兴趣就有了主观能动性,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二是想象能力的逐步提升。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更直观更快捷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一定的课堂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思考,并把奇思妙想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开阔,从而带动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未来。

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美术教学中有室内和室外写生、社会活动实践等,更能修炼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知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表象看到内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高创造想象能力,用新奇、独特、首创的思维去认识和探究问题,“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大胆去欣赏美、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

四是学生探索性意识的培养与引导。有的教师授课时喜欢频繁的追问学生为什么、懂了吗、下步该怎么办,或者直接给出答案,其实这些提问影响了学生有价值的独立思考。“挤牙膏”式的频繁提问使学生总是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考虑,缺乏真正的探索性,这种学生总是处于低层次、被动思考的情形,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拓展,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主动研讨和独立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本来一堂语文课就只有短短的45分钟,如果象这样一遍一遍地频繁提问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很难达到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想让学生具有探索意识,就必须增强他们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在不断的挖掘中加快素质的培养及创造性意识的引导。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标杆是同学们急于模仿的对象,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老师能做到言传身教,学生们就一定能不断的提高。首要的就是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完善,要吸收最前沿、最先进、最优质、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并且运用到美术教学实践当中,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并得到学生们的肯定和认可。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大胆尝试行之有效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创造性施教”,要有独特的见解,独特的课堂处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历练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处置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学生从教师教学的工作和不断的努力提升中看到创造性能力的价值和榜样示范的力量。

四、结语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就像一匹千里马,千里之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从脚下踏实的每一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探索、实践,从而造就极具造诣的创造素养。作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美术课程方面的优势,坚持不懈、永不懈怠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有意识的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也要从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上去精心改良,打造极具高效优质的教学课堂,让同学们能发挥想象,展开创造力,尽情地展翅翱翔于更加广阔的知识太空!

参考文献

[1] 代静.浅议中学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美与时代(中),2015,10:108-109.

[2] 郑德胜.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106-107.

[3] 李敏.论初中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及培养[J].西部皮革,2016,16:178-179.

[4] 孙铁鸿.增强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究——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11:50-52.

[5] 吴天.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研究[J].美术文献,2014,01:234.

思维与创造能力 篇12

“悬搁”(Epoche)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哲学史中早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怀疑论者皮浪那里,意指“悬搁一切判断”,以此表达对未经严格的理论探究而相信事实存在的常识和日常经验的不信任;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方法,在哲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象学要悬搁什么?“现象学悬搁首先意味着由自然态度向现象学态度的转变;其次,悬搁意味着中止判断、中立化,即对象实际存在与否存而不论;再次,悬搁之目的不是否认世界的存在而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是一种价值转换。它对美学和艺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排除观念论与实在论的影响,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美学和艺术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悬搁”的基本精神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的态度和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天地和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种解放和拓展;对生活世界中的素朴的自然态度的悬搁能够揭示出进行构造及其构造成就的主体性,胡塞尔称之为“超越论的主体性”。具体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现象学悬搁要求人们抛弃主客绝对分离的思维方式,放弃单纯从客观或主观或者将两者简单相加的理论努力,放弃要么再现要么表现的简单化理论概括等,转而面向艺术作品本身,面向审美对象本身。艺术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与现象学家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前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和在概念中把握这个世界现象的意义,而是在于直觉地占有这个现象,以便从中为美学的创造性刻画收集丰富的形象和材料。

二、“悬搁”之于教育现象学

最早把现象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E1 Krieck),但教育现象学的早期发展却是在荷兰,以兰格维尔德(Martinus Jan Langeveld)为首的乌德勒支(Utrecht)学院的成员们创立并发展了教育现象学。20世纪70年代,北美开始在教育学领域形成现象学传统,教育现象学在加拿大得到很大发展。1984年,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首创了《现象学+教育学》杂志,引来许多世界知名的教育专家在其上发表论文探讨教育学和现象学的相关学术问题,并逐渐在世界教育界树立了这门独特的人文视角的教育学。范梅南新颖的人文科学教育学视角在中国的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并向读者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图景。北京大学朱光明“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霍金宁“教育现象学:蕴含、价值与限度”等文献表明教育现象学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如何运用这一追溯人的最原初体验的方法,如何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思考教育的问题,就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取向,一种生活实践的取向。现象学教育学关注的是学生和教师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必须指出的是现象学的教育学恰恰反对将教育的活动理论化、抽象化。范梅南教授认为现象学教育学有四个特点:(1)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而不是形而上学的问题;(2)具有规范性倾向,而不是坚持价值中立;(3)着重具体经验的反思而不是理论的抽象;(4)现象学要求兼具写作深刻文本的高超才能和反思性的学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现象学悬置了所有的教育原理、方法、规则等,重视从学生出发,从教育现象出发,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及其发展成长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

三、“悬搁”之于美术与设计教学中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培养

美术与设计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需要通过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来展开,我们试图通过哲学意义上“悬搁”方法,对美术与设计教学中的“常规性”加以搁置,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习惯和心理惯性,使学生形成创造意识和具备创作的能力,下面通过一些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来加以论述。

1.搁置写生写实的理性绘塑,采用即看即画的直觉表述———减少思考的画画。写生和临摹教学是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运用最多、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长期性的写生和临摹训练侧重于理性的观察、表现,极易被客观对象的形、色、体积、空间、结构等所影响,出现被动抄袭和简单描摹的状态,而对于绘画本体的直观感受和画面关系建构被忽视。因而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是极其重要的。直觉是人类意识的本能反应,是意识的源反应,直觉具有直接性、快速性、跳跃性、个体性、坚信感、或然性、本能意识等特征。感觉通过绘画得以表达,越是感性的画面,其感觉的成分越重,在没有思考的状态中,人更多的是靠感觉来做事和控制自己,“通过四肢和身体的动作来直接表述意念。”(迪尔·塞勒美)比如绘画的大势草图,这是基于感觉的训练,并通过训练得以强化感觉。具体操作的方法:眼睛盯着物体观察并移动,手重复眼睛的线路,迅速地在画面中定义物体的一般特性———位置、比例、形状以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块面和体积的清晰度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安排;基本要求:眼睛盯着对象看并不断移动,基本不离开对象;手与笔在画面中不断寻找看所产生的形、色、体等关系,由感觉来控制手和笔的走势,要强化大关系的观察与表现,取势是第一要素,大形、大体积、大位置、大比例、大颜色、大空间等;大势草图要注重从画纸的不同位置开始构建画面关系,并强化画面的虚实、强弱、视觉中心的形成,节奏韵律的控制;重视笔的轻重感觉在画面中的运动,已形成颜色的浓淡轻重虚实变化,体会画的感觉;大势草图的练习一般以短时性作业为主,带有一定的速写性,但又不同于速写的训练;大势草图练习的画面要稍大些为好,这样便于放开来画。

2.搁置“胸有成竹”的画面预设,采取依据现象的推导图式——列举可能性,获得新图式。“胸有成竹”源自于宋朝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是作画者对自然竹子的深刻认识,作画时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这是经验积累对于绘画创作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对于创作意识的培养而言,过多的经验干扰会使人跳进一个固有的模式中,无法得到新的创作途径和方法,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图式。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模仿,这种模仿如果源自于学生对自我的突破,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自我觉醒的创造意识。但模仿最终让学生变得没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问结果,而从现象出发,依据所产生的现象,推演出众多的可能性画面图式,或者直接描述出自己的直观感受和视觉观察所得,然后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画面的结果做出判断。这些现象包括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客观的自然现象,或者通过某些方式而展现出来的现象,如对于学生的构图训练,我们让学生排除掉固有的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等形式,直接从一张白纸开始,在画面中安排一个点或者一根线或者一个面开始,通过位置、大小、长短、形状的变化列举出多种可能性,让学生来观察构图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基本内容;也可以从限定学生控制画幅的边线开始,列举形态与画面边线的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入手,以此衍生到安排一个物体和众多的物体,再衍生至环境的变化。

3.搁置固有的视觉经验,有意制造“黑白颠倒”———寻找视觉刺激的新鲜度。任何的视觉经验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可以使学生寻找到一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习惯性的视觉经验会对其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大部分的表达和描绘只是视觉可及的东西,缺少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我们可以抛弃直观的视觉经验,有意制造“黑白颠倒”非正常视觉效果的客观事实,让学生理清其合理的关系,比如强化学生对人物基本结构的理解,我们将石膏像颠倒过来画,或者平放着来画,这样的非正常视觉下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视觉的即时感受和表达。再如,静物写真训练时,要求学生将静物拿到手上看,用放大镜看,拆解物象看,从不同角度看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静物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4.搁置物象的整体关系,实施物象的解构重组———探寻物象关系的新可能。美术与设计教学和创作一直重视整体关系的建立和控制,这是建立画面关系的基础,这个抽象的词语很多时候无法用确切的画面涵盖,因此,在美术与设计教学、艺术创作领域要借鉴哲学意义上的“解构”与“重组”理论和方法,实现新的创造可能性探究。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是哲学家德里达等对福柯、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的否定、消解,解构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否认任何名目的优先地位,消解一切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采取批判与否定的态度,对艺术创作的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我们试图通过对物象以及画面进行解构和重组,以产生新的形态和画面效果,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形态再造和画面效果的重复可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解构和重组是对物象的重新认识,是获得新形、创造全新的画面关系和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观察与认识客观自然的结果;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创造、一种思考,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解构物象与画面就像拆零件似的将整体拆散成各种不同的零部件。具体操作中它完全可以是随机的可能性结果,也可以依据一定的方法来实现,比如,拆散一棵西兰花,可以采用拆、切、揉、捏、挤、压、摔、打等多种方式,就切而言,是横切、竖切、斜切等,是切一刀、两刀还是无数刀,其可能性是无法全部列举清楚,但我们可以获得一种产生新形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拆解后的物象还取决于观察正、侧、平、俯、仰等角度的差异实现形态关系的变化,也包括人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相机拍摄、太空卫星观测等观察的方式的改变导致形态新的可能性产生。解剖物象可以看到物象表面以外许多更为有趣的图形,观察方式的改变使我们发现世界的奇妙。重组是对物象和解构得到的图形不再按照原来的结构或方式复原,而是组合一个与原物象完全不同的新的形象或图形,或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组合时不必要借助太多的经验干预,而重视组合时的随机性的可能研究,在不出现还原原物象和新形雷同的情况下,其创造的可能性就是有价值的,从创造的层面来看,远离物象越远、创造的新形差距越大,其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越大。重组的依据是一个人的审美观念、想象创造、观察思考的能力;重组的方法包含相离、相切(对接)、相交(卯榫、交叉、重复等),可以是单体重组,也可以是多体重组;重组仍然可以遵循对称、均衡、重复、渐变、放射、比例、密集、疏散、对立与统一、开合呼应等形式美原理,也可以是随机的无限可能性研究。重组新图形的多向性与不确定性是重组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学识修养、创造性、审美判断、价值取向、情感传达、技术水准等都蕴含其中。解构和重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分别具有创造新形的可能性价值,旨在培养学生的直觉感受—抽象分析—概括组织—建构再造的能力,探寻形式—语言—个性表达—审美趣味。将客观物象进行切割后重新组合,或者将一张画或照片切割后重新组合,注意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趣味,寻找不同的画面形式,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达到对既定模式、方式、方法的颠覆、否定、消解。

5.搁置秩序,乱中寻找———破坏的积极作用,突破视觉经验的可能。“乱世出英雄”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老话,是五千年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经达千秋岁月磨炼而成的规律。这话虽是形容英雄出世的背景,实则对于美术与设计以及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美术和设计在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或模式时,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如何突破,如何实现新的创造可能,“破坏”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造型或者画面来说,是对原来形态和画面的破坏与否定,从思维的层面来看,是逆向思维的结果。破坏掉原来的形态和画面关系,最好是做到“面目全非”,依据新的“面目”寻找秩序,探寻美术与设计的本质要素,摆脱原有形态和画面的约束,最后建立起与原形和原画完全不同的效果。

6.搁置合理的常规技术,从无用、失误中获得启示———有效与有意的使用。艺术的创新,既体现在绘画语言、形式的创新,又体现在技术的创新,甚至可以说,正是技术的进步和改变使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创新成为可能,因此要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有新意,技术的改造和创新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要重视对传统艺术技术的解读、学习和掌握,并达到一定的水准;另一方面,必须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效突破既有技术的限制而获得新的技术可能,为自己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表达寻找突破口。这里包含几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技术的突破,在使用原有工具材料的基础上获得使用方法的更新,产生新的效果。二是技术的使用程序不变,适度改变材料或者媒介,产生新的效果。三是完全使用新材料、媒介而使技术发生改变,得到新的效果。工具材料和媒介发生作用所产生的一切效果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的问题,这是一个必然或者偶然的结果,其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能够控制或者有效利用,不可控制的许多效果可以增加画面的灵动性,可控制的效果可以使画面能够按照艺术家预期的结果发展至完善的程度。因此工具、材料、技术运用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和控制,同时达到技术为艺术表达服务的最终目的。历史上著名的“落墨为蝇”的故事正是将错就错的典范,当代中国画家田黎明正是通过自己作画时因笔上的水不小心滴到宣纸上而受到启发,“1989年,一滴偶然在宣纸上形成的水滴斑痕,让田黎明看到了阳光,长久以来贮藏在心底的体验和记忆,被点燃了,阳光的‘斑点’从此成为田黎明绘画语汇中最重要的形式符号,走进他的水墨世界;这些不断变化和活动的‘光斑’,为画家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空间’,它使画面上的‘空气’和‘水’具有了可以触摸的质感,使画面拥有了丰富的色彩变幻和声音交响;‘光斑’和‘光影’的发现和运用,标志着田黎明绘画风格的成熟。”

7.搁置“绘”“画”,采用“书”“写”。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地认为画好画是他们理所必然的事情,因此在学习中始终以动手画画为基本的出发点,手绘也是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然而,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和认识,让学生形成了固有的模式,特别是画到一定阶段时,手头的表现被局限,甚至不论尽多大的努力就是没有进展。这时我们往往需要停下来做些梳理和分析工作,因此,要搁置“画”和“绘”,而转向“写”、“阅读”,“写”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的东西进行梳理,从中寻找脉络和思路,探寻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途径与方法,写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和思考不清的问题加以罗列,以期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探讨,明确自己学习要追随的方向和目标。“阅读”在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在有困惑的时间里多看理论书籍,获得理性上的认识,或许可以释疑;二是用专业化的眼界去看经典的、优秀的美术与设计作品,从中读出东西来,诸如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线条、明暗、空间、观念、作者的创作意图、形式美感等。对于美术与设计创作,书写创作文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一方面教会学生对自己创作主题内容去查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以寻找自己的创作切入点;二是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创作方法、进程安排、采风调查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动手画画和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书写好自己的创作方案文本可以使后期的创作实践工作进展更为顺利有效;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意识“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尽可能从实际的现象出发,采取罗列可能、直观描述、打散重构、技术改造与实验、文案书写、文献阅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作为契机使学生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认知和视觉经验,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达到提升自己创作能力的目的。“悬搁”之于美术与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看待事物和客观世界的新视点,它为我们的美术与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知识的积累是知(甚至只是一知半解)而非智,面对世界抛弃教义、知解而得到的是省悟,却是智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悬搁别人的判断和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探索,才更能接近世界的本质,更能滋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更好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张永清.现象学悬搁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方法论效应[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4):147-152.

[2]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03.

[3]李树英.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06):4-7.

上一篇:考研英语下一篇:伪造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