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

2024-05-12

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共11篇)

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 篇1

思维训练有哪些游戏项目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思维训练有哪些游戏项目》的内容,具体内容:思维训练的最好途径就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开始作游戏。这里的关键就是坚持,方法倒是第二位的。下面是几个用过的例子,供有心的家长举一反三之用。下面我为你整理思维训练的的游戏,希望能帮到你。...思维训练的最好途径就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开始作游戏。这里的关键就是坚持,方法倒是第二位的。下面是几个用过的例子,供有心的家长举一反三之用。下面我为你整理思维训练的的游戏,希望能帮到你。

圆中填数

每个圆中的数字,肯定与其边上的数字有关联。请找到他们的规律,把适合的数字填入最右边圆的“?”号处。

老账本

小明在家里收拾房间,突然翻出了爸爸很早以前的购物账本。其中有一条他很感兴趣:“买回冬笋 11 斤,萝卜 13 斤,共用去 3 元 1 角 6 分。”

小明很想知道二、三十年前的物价,就去问爸爸,那时的冬笋和萝卜都是多少钱一斤。可是小明的爸爸记不起来了,但可以肯定菜的单价是以“分”为单位,好像当时的萝卜就几分钱一斤。

就凭这点信息,能算出来那时的单价吗?

要不,你帮小明算一算?

家庭关系

一家姐妹三人素云、彩云、香云都出嫁了,后来都有了自己的女儿,三个女孩的名字是莉莉、芳芳、莎莎。当然,还有三个丈夫,张三、李四、王五。

现在我们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确定关系,即谁和谁是一家的。我们只有如下线索:

①、王五不是香云的丈夫,也不是芳芳的父亲;

②、素云不是李四的妻子,也不是莉莉的母亲;

③、如果莉莉的父亲是李四或王五,那么,香云就是莎莎的母亲;

④、如果香云是张三或李四的妻子,那么,彩云就不是莉莉的母亲。

根据这些线索,请您分出每一家的成员,即每一家的父亲、母亲和女儿都是谁。

思维训练过程

圆中填数

看出来了吗?每个圆外地四个数与中间数都有相同的规律:

(上边数×左边数)÷(下边数×右边数)= 中间数

结果:2。根据这种方法,你还可以编写出很多类似题目,用来孩子共同游戏。

老账本

既然知道是以分为单位,就设冬笋 X 分钱一斤,萝卜 Y 分钱一斤,即有等式:

11X+13Y=316

可是,还是不太好办,一个等式,有两个未知数。好在小明的爸爸说,萝卜就就几分钱一斤,那我们就试着来,整理关系式:

X=(316-13Y)÷11

取 Y=1 时,X=(316-13×1)÷11=303÷11。即不能整除,所以 Y1。

取 Y=2 时,X=(316-13×2)÷11=290÷11。也不能整除,所以 Y2。

取 Y=3 时,X=(316-13×3)÷11=277÷11。还是不能整除,所以 Y3。

取 Y=4 时,X=(316-13×4)÷11=264÷11=24。好了,正好可以能整除,所以 Y=4。

即当时的萝卜 4 分钱一斤,而冬笋 24 分钱(两角四分)一斤。

按现在的单价写法,萝卜:0.04 元/市斤,冬笋 0.24/市斤。

家庭关系

这可是很绕的问题。线索中前两个是肯定句,后两个是条件句。条件句就需要首先判定条件和结论是否成立,是真,还是假。

根据①“王五不是香云的丈夫”,就是说香云的丈夫一定是张三,或者李四。这就说明④的条件成立,即“香云是张三或李四的妻子”,则“彩云不是莉莉的母亲”成立;又根据②中“素云......,也不是莉莉的母亲”,所以莉莉的母亲排除了彩云和素云,就是香云了。即香云是莉莉的母亲。

既然已经确定香云是莉莉的母亲,那么③中的结论就不成立。即“香云就是莎莎的母亲”为假,所以条件“如果莉莉的父亲是李四或王五”也不成立,为假,即莉莉的父亲既不是李四,也不是王五。这样,莉莉的父亲只能是张三了。

到此,确定了一家:张三、香云、莉莉。

难点突破了,往下就容易了许多。由②可知,“素云不是李四的妻子”(当

然也不会是张三的妻子),就只能是王五的妻子了;再由①可知,“王五......,也不是芳芳的父亲”(当然也不会是莉莉的父亲),就只能是莎莎的父亲了。即王五、素云、莎莎是一家。

剩下的李四、彩云、芳芳是一家。

现在你明白了吗?可能还没反应过来。没关系好好看看条件句,你就能体会出判断的巧妙。

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 篇2

我园是一所以足球活动为特色的幼儿园, 在多年的园本足球游戏的探索中,在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幼儿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磨合学习中,师幼对足球游戏文化的内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足球游戏的有效开展, 我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好的提升。

一、创设有利于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足球游戏环境

幼儿的学习是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教师正是通过对环境的利用和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为了让每一位幼儿爱上足球,爱上足球游戏,我园创设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足球游戏环境,将本土资源与社会整体资源相互利用,取长补短,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来提高幼儿对足球游戏的兴趣, 使幼儿在足球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要使幼儿园的足球游戏活动卓有成效地展开,就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愉快的足球氛围,足球游戏环境的刺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足球游戏带来的快乐。

为此,我园在环境的布置上也别出心裁。 走进我园,便能够处处感受到足球文化的浓厚韵味, 草坪上的足球雕塑立刻会映入你的眼帘;过道里,宣传橱窗里各种各样关于足球游戏的师幼、亲子活动照,充分展现了我园足球游戏的精神风貌;各楼梯墙面上一幅幅富有童趣的足球想象画, 充分体现了幼儿对足球游戏文化的热爱之情;每天班级的足球区域里都荡漾着幼儿玩球时的笑语,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上洋溢着足球游戏给予他们的幸福欢笑……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足球游戏, 在这种充满浓浓的足球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尽情地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愉悦, 通过对足球游戏环境的感受与体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一个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我园足球园本特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认真做好开展足球游戏的准备工作,选好器材,变废为宝

陈鹤琴先生说:“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资源观,正确认识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开发、挖掘和利用,立足我园的园本特色———足球游戏,整合身边多样化的足球教育资源。 根据材料的特征来设计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活动中自主发现材料的各种特征,并能够学会自己动手加工制作,这样不仅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而且在幼儿自己动手的同时还活跃了他们的脑细胞, 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例如,利用废旧的报纸做成一个个小的报纸球,再加上平日里幼儿喝完的牛奶盒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球门,让幼儿根据自制的足球玩具来自主创编玩足球的方法, 在锻炼幼儿的腿部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丰富多样的足球游戏内容

我园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创设了各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丰富多样的足球游戏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足球游戏中的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

为了调动幼儿在足球游戏活动中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活动中引入了各种儿歌。 如,在跳踩球的学习 时 ,教师念儿 歌《 跳踩球》 ,“ 小脚和球是朋友,边跳边踩做游戏,球要踩稳不要急,集中精力拿第一。 ”练习横波球动作时,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横拨球》 :“ 小足球,真听话,左脚拨,你往右,右脚拨,你往左,球在脚间来回跑。” 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同时也引导规范着他们动作的要领,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也快乐。

在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及其生活经验,可以适时开展各种足球游戏活动。大班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经验相对丰富,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 小足球联赛”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小足球比赛的活动规则。 比赛中幼儿各展其能,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自主发现了一些防和守的策略,踢球较好的充当先锋,防守厉害的分别充当守门员和后卫,这一游戏既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顽强、自信”“ 合作、竞争”意识也充分体现了出来,在一定层面上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虽说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管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幼儿园和教师, 我们要更好地发展小足球这一园本特色,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给幼儿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在体验足球的同时快乐成长,让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让祖国的希望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具有创造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因此,发掘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内容。立足于本园的园本特色——足球游戏,阐述了足球游戏与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足球游戏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篇3

有一天离园时,我像往常一样带着幼儿在园门口等着幼儿园班车。好动的幼儿可能觉得有些无聊,并边喊着“1、2、3”的口令都成双成对上下楼梯。我头脑里突然闪了一个念头,要是把这个游戏伴着音乐节奏会不会更好。于是我让他们把口令改成“DO、RE、MI”再进行游戏。聪明的小朋友们很快就顺口了,智颖拍着手喊口令,银真和仙女就跟着口号上下楼梯。突然,走到最高层的银真,尽管智颖再怎么喊口令也站那儿一动不动。我感到很疑惑,难道她累了?还是不喜欢这个口令?会不会突然哪里不舒服?

我急忙走过去急切地问道:“银真,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可是让我出乎预料的是,银真居然用无力的眼神看着我,用机器人的声音回答我:“老师,我现在没有电,走不动了。”

“我给你装上了全中国最好的电池,现在可以动了吗?”

我边说,边用手拍了拍她的后背,做了给他换电池的動作。银真很高兴,用洪亮的声音说:“谢谢老师,我当然可以动了!”便开心地伴着节奏下了楼梯。

等幼儿坐完车走了,我还是沉思于原地,以前我也跟幼儿开展过很多游戏形式的活动,但一直都是由我来设置,由我来当引导者,让幼儿随着我来,但这次的游戏完完全全是幼儿自己设计的,我只是充当了辅助者的角色。不过这次游戏反而更自然,更自由,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更接近完美。我想,这就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其实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用于创造和发明的“神奇的名词”,在幼儿阶段,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的独特而有个性的想法也可以论为创造性思维。银真在游戏中发明的那一幕给游戏添加了很多异彩,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我才领悟到,原来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幼儿园其实就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而最适宜的好宝地。

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 篇4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如A与B)

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 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 分析: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员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

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

另外,万一指令有错,信任受到怀疑后很难重建

户外体能训练游戏 篇5

一、活动名称:脚尖脚跟脚尖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腿脚力量、动作的灵活性。

2、发展幼儿敏捷的反应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在空旷平坦的场地上热身,学一学各种跳法。

2、基本步法:双脚轻轻离地跳。①右脚尖着地点一下②右脚跟着地点一下③右脚尖着地点一下④右脚用力踩地同时左脚后踢

(二)脚尖脚跟脚尖跳

1、单人练习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随儿歌进行)

脚尖:右脚尖着地点一下。

脚跟:右脚跟着地点一下。

脚尖:右脚尖着地点一下。

跳:右脚用力踩地同时左脚后踢。

(2)幼儿单独练习。边念儿歌“脚尖脚跟脚尖跳”,边和着“xx xx xx x”的节奏跳。

(3)幼儿反复练习2—3次。

(4)增加难度。儿歌动作重复进行,念第二遍时换一条腿进行相同的动作。

2、集体游戏

(1)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教师先将孩子们进行编号(也可按照孩子们平时的学号),每个孩子自己应清楚自己的编号,然后围成圈,若从1号,则1号边念以下儿歌“脚尖脚跟脚尖跳,1号1号喊2号”边跳,随后被叫到号的幼儿立刻接上边念儿歌“脚尖脚跟脚尖跳,2号2号喊5号。”(可随意喊号)„„

(2)集体玩时,没有接上的幼儿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为胜者。

(三)点评

1、游戏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对坚持到底的幼儿进行奖励。

拓展训练室内游戏 篇6

一、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员了解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二、游戏程序

1、概念与活动说明

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学员理解传统文化向团队文化转变的方向,等级文化向平等文化迈进;分裂状态转变为结合状态;独立状态转变为互为依靠状态等。

2、带领学员到预定场地。

3、视学员人数情况、场地情况将学员分为10-20人一组。

4、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手拉手形成一个转动的圆圈,同时所有成员身体后仰,并静止1-3分钟。

5、小组成员报数,各自记住自己的号码,奇数成员身体后仰,偶数成员身体前倾,并静止几分钟。

6、小组成员前后站立形成一个圆圈,后面的队员将手搭在前面成员的肩上,连成一个整体,成员在培训师发出指令后起步走,使小组成员越走越紧密,接近一个圆为止。

7、培训师发出新的指令,奇数成员将右腿稍迈向前方的形式下蹲,偶数成员坐在奇数成员的大腿上,并保持数分钟。坚持到最后者为胜方。

8、学员对活动的过程谈谈感触,进行心得分享

9、统整:团队的先进文化有哪些;作为团队成员要有哪些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游戏规则:

1、(第一步)同一组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且顺时针方向转动。

2、(第一步)转动时基本形成一个圆圈后,静止,所有成员身体后仰(1-3分钟)。

3、(第二步)小组成员报数,各自记住自己的号码,奇数成员后仰,偶数成员身体前倾。(静止1-3分钟)。

4、(第三步)后面的队员将手搭在前面成员的肩上,连成一个整体,成员在培训师发出指令后起步走,使小组成员越走越紧密,接近一个圆为止。

5、(第四步)成员将右腿稍迈向前方的形式下蹲,前面成员坐在后面成员的大腿上,并保持数分钟。坚持到最后者为胜方。

四、游戏准备:

了解场地情况;想象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关于团队文化的特殊事件。

五、注意事项:

作文教学应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 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 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写出“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目前, 虽然由于教学理念与试题的改革, 涌现出了许多佳作, 但就总体而言, 绝大多数的作文仍然思维僵化, 结构硬化, 语言老套, 材料陈旧, 甚至许多作文千篇一律, 死搬硬套。这反映出作文教学存在极大的误区, “八股文”的写作指导大有市场, 教学指导思想亟待改进, 作文教学急需创新教育思想的强力介入。笔者认为,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教师过多地重视作文形式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作文内容的指导

作文教学中, 教师总是会花较多的精力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 然后布置一篇篇的练习, 让学生去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 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 不知不觉中便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很多学生会自如地写出一篇很好的日记, 却不会写教师命题的作文。学生经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 一旦学生的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 写作的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

2.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合理, 呆板、守旧、不灵活

第一, 有的教师过于拔高作文内容的思想性, 从而抑制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固然, 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 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无奈, 他们只好构建“空中楼阁”, 借助、参考优秀作文书也就情有可原了。这种千篇一律的要求,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在思想上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 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相反。

第二, 作文评价起点高, 学生难以达到标准, 评价模式单一。教师常常以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来衡量学生的习作, 这往往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会使学生对优秀作文选产生一种依赖心理。长期的“低分”造成学生作文没有成功的体验, 没有成就感。

以上作文内容和作文评价方面的原因, 归根结底是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 即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二作文“有创新”的标准解析

1.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

见解是指作者的主张、看法、认识;新颖是在独到、个性、深邃的基础上, 表现出与众不同又顺理成章, 合理透彻又自圆其说。材料新鲜, 是就写作素材而言, 力避陈旧、俗气的材料, 要紧密地与当前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多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看书报, 了解时事与现实;即使是老材料, 也要求学生做现实性的处理, 赋予时代色彩。构思精巧, 是就结构而言, 即故事构思引人入胜, 以巧取胜, 不落俗套;其他文体的构思也能表现出不同常规的东西。

2.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要求学生构思要独辟蹊径, 有主见, 于平凡中见伟大, 于平淡中见曲折, 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自然, 又要出奇制胜, 充分显现独到之处。

3. 有个性特征

即确立属于自己的观点。“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自然, 世界也不可能有两种完全相同的思想。古往今来的大作家写同一题材的很多, 可由于每人的感受不同, 其立意的角度也绝不相同, 可他们的作品都能作为千古佳作流传下来。故不管是如何传统的题材, 只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必能写出新意。

4. 感悟生活, 感情真挚

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内容丰富多彩。作文要有新意, 略为关注自己的、人家的生活, 关注社会, 就有写不完的新鲜材料。而且, 来自于生活的材料充满真情实感, 能以情动人, 表现出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写作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果教师常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运用创造性思维, 则既能收到写作教学的良好效果, 又能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使文章思路开阔, 立意新颖, 构思巧妙, 富于创造性。

作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 它既是一个信息发现处理的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从审题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 每一步都离不开缜密的思维, 它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写作能力是认识能力在写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包括观察、思维、想象、内部语言等能力, 特别是思维能力。作文不仅仅是华美字句的组合, 在构思和主旨上都涌动着思维的力量。

因而, 让创造性思维走进作文教学, 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势在必行。

四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1. 确立“大语文”观, 拓展学生视野

生活是作文之源, 要想作文创新, 文章本体的质料就必须向生活获取。指导学生作文创新,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 将学生作文与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 感性、理性的认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 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拓展主见思路。

第一, 跳出课堂小圈, 放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接受统一的文化教育, 是造成其生活积累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根源, 故要着力推动写作主体由狭小自我走向广大社会, 使校园生活与社会有机接轨。这样教师就必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来打通课堂内外, 拓展学生知识面。

第二, 跳出教材小书, 放大阅读范围。有限的课内阅读, 必然造成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因此, 应强化课外阅读, 多读新鲜活泼的时文, 包括对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广泛涉猎, 激活思想, 扩大词汇量;同时充分利用生命成长期这一记忆的黄金时期, 多背诵一些被历史证明具有悠久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杰出诗文, 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 它们不仅会给写作提供清澈不竭的文学和语言的滋养, 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还将成为提升人生品位和人生境界的重要人文资源。

2. 想象思维的训练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的视野越来越宽, 见识越来越广, 思维的积极性越来越强。他们的智力越来越早地得到开发, 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的青少年, 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过去一些保守的传统教法上。学生读书时的年龄正处于思维的活跃期, 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有一定的思考。他们求知欲旺盛,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好胜心强, 独立意识增强, 这些都是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利因素。

作文本质上就是创造, 是一种独创性极强的脑力劳动。教学中, 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和发掘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象的潜能, 培养学生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想象力。要启发学生力求选材新颖, 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敢于标新立异。

3. 发散思维的训练

心理学家认为, 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的联系, 是创造思维的中心, 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从培养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作文教学中的“一事多写”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 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空遨游, 诱发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多层面地去思考问题, 多方法解决问题, 多结果表现问题, 写出奇、新、美的境界。扩大思维量, 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型扩散的思维, 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 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4. 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 是一种朝着与认识事物的一般方式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积极突破常规, 标新立异, 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思维的束缚,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 写出“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事实证明, 运用逆向思维可以使学生从独特的、非常规的角度深入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避免他们对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当然, 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 不能随心所欲, 随意逆向, 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在立意求新的同时不脱离实际。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迫在眉睫。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 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 使他们勇于思维, 还要巧于点拨, 使他们学会思维, 科学地思维, 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写出更多立意新、构思巧、个性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夏德文.故事作文教学新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作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篇8

一、思维辐射性训练

思维的辐射性训练即是创造性思维的广度训练。它要求由一点引发出去,开展综合列举。这项训练可主要通过审

题、填题、议题进行。

1、全命题审题,克服思维的单一性。要做到这一点,在审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捕捉题目中隐含的各种信息。如审记叙文题目,不仅要指导学生审清体裁、范围、题眼等,还要引导他们深入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各种信息,如:记叙性、整体性、提示性、比喻性、待补性、溯源性、强调性、逆转性、时代性、情感性、联想性、想象性、人称性、中心性等。

2、半命题题目的填写,克服单一的集中思维的倾向。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发散集中思维法”,进行由“发散”到“集中”的全程思维训练。如要求学生填写《我渴望——》这个半命题,要启发学生把渴望的所有内容全部列举出来,如:渴望母爱、渴望自由、渴望团聚、渴望幸福等等,然后再进行集中思维,从中筛选。这种做法可以防止因填写的内容没的可写而走入“死胡同”。

3、“材料型”议论文,多角度挖掘意义。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一个角度挖掘几个意义点,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挖掘若干个意义点。多角度挖掘材料的意义点是进行辐射性思维的好形式。如指导学生写《读<画蛋>有感》一文,可引导学生从教的角度、学的角度、教与学的角度、做父母的角度等,至少能挖掘出十几个意义点。指导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针对性强、确有体会而又比较新颖的意义点作为论点去写,学生就会有感而发并写出新意。

二、思维的独创性训练

思维的独创性训练即是创造性思维的力度训练。这种训练要求以思维的批判性为前提,以新颖的眼光看问题,在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点:

1、立意逆向思维(1)对常用的格言、俗语等进行反向思考,推出新的意义点。如: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只有志还不行);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人不妨往低处走走(就下岗职工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就广告宣传来看)。(2)从所给材料中反向寻找意义点。如《班门弄斧》→不迷信权威;《滥竽充数》→领导要注意调查研究;《薛谭学讴》→博采众家之长才是青年的成功之路。

2、选材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们生活经验和生活习惯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人们“处世的资本”,因为它表示着经验;但也是人们“处世的负担”,因为它往往使人们以固定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选材的一般化正是思维定势所产生的结果。我们要克服学生在选材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尽量避开那些人皆熟知,人皆能写的“大材料”。努力从生活宝库中“自出心裁”的筛选那些只有我知的“小材料”。

三、思维的深刻性训练

学生写作文不能有意识的去体现中心,写说明文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写议论文不会分析,辟理不透,都是由于缺乏思维的深刻性造成的。要进行思维的深刻性训练,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生活,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这方面做好的办法是组织他们开展注释初中生活的活动,要求他们从不同侧面根据自己不同体验去认识初中生活。如:母校——生活的码头,知识的港湾,青春的驿站。作业——学生走不完的长征路,老师的口头禅。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如:“一分为二”的看待一切;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流和支流等。第三,指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生活中的许多案例,往往都是发人深思的。组织他们分析这些案例并写成文章,有利于提高他们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思维的灵活性训练

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主要是善于随机应变,依据事物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各种不同的思维、假设、方法。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景,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的办法。1、要求学生为现实需要而写现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归结在一起,提出若干个“怎么办”,让学生以回答“怎么办”的形式作文,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办法。2、要求学生为未来需要写虚。指导学生练笔时,要引导他们在“假如…”上多做文章,如写一些《假如我是市长》、《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是一朵云》等作文题目,让学生不断变换思维角度,发表自己的主见。

思维的灵活性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及时纠正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认识上。这项训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第一,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运用讨论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中纠正自己思维的不当之处,弥补思维的不足。第二,抓好集体评改和自我修改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评判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我。

拓展训练游戏教程 篇9

一、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

1.错误观念:体育课并不存在减负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因为体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2.存在问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知识和技能传习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特征,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标;教学内容“难、繁、偏、旧”,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注重运动成绩,等等。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有人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多开展一些包括体育、艺术和发明创造等在内的活动,以为只要让学生参加了这些活动,素质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既是对素质教育的本质缺乏理解,也是对体育的教育职能缺乏认识。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等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就很可能会把这些活动变成新的知识学习,从而违背素质教育的本意。

二、拓展训练ABC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英军专门为水手们设计的海上生存训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整合,现代的拓展训练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现代团队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大自然为课堂,以高山、大河、森林等自然单元为教具,以体验感悟为其主要学习方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融挑战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训练项目,让参与者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志,战胜自我;在合作与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可以增强学员的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的沟通、协作、领导及执行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进入中国大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教育、培训的新时尚。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将拓展训练作为整合企业文化、激发员工潜能、修炼领导艺术、打造精锐团队、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拓展训练的基本教育功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团队精神、生存技能 抽象:沟通、合作、计划、决策、创新能力,等等

具体:绳结、旗语、莫尔斯密码、野外生存技能,等等

绳结技巧演示:(链形)绳盘结、“8”字结、蝴蝶结(攀踏结)、布林结

三、体育游戏与拓展训练

(一)相同之处

1.目的一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目标也有相同之处,但体育游戏更加注重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培养,而拓展训练则更为关注心理素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2.教学手段与方法基本相同:体验为先、以团队学习和快乐学习为主要形式,适当利用器械;但拓展训练更注重游戏后的探究。

3.教学内容与教具虽然不尽相同,但可以相互借鉴。4.中小学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必须更加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不同之处

1.教学理念有所不同:体育游戏较为注重“教”,而拓展训练强调“悟”。也就是说,体育教师会将准确的动作教给学生,而且希望学生尽快学会和掌握;但拓展训练教练会刻意不告诉学员如何完成游戏,某种程度上还希望游戏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失败的经验常常比成功的经历更容易让人刻骨铭心。因此,也有人将拓展训练叫做“挫折教育”。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练在设计拓展训练游戏和下达任务、讲解规则时必须精雕细琢,故意把问题留给学员。

2.应用范畴:拓展训练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培训、部队战斗力提升,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

(三)展望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

1.青少年的素质关乎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少年强,则中国强。

2.国际上面向青少年的素质拓展训练由来已久,从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夏令营与童子军到近现代迅速崛起的拓展训练,一脉相承地坚持认为,让青少年回归自然,获取生命中最原始也最有价值的体验,是培养勇气、忠诚、友爱、自制、节俭、纯洁和荣誉感的最佳选择。

3.国内的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正在逐渐打破商业行为的约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走进校园以及校外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我国3.67 亿18岁以下的青少年素质拓展/教育事业正方兴未艾。

四、拓展训练游戏体验与教学

(一)组织与要求

——分组情况:分6个组:1班(1),1班(2),1班(3);

2班(1),2班(2),2班(3)——分组要求:人数尽量相等,男女搭配合理 ——团队建设:每个队确定1名队长 + 1名队长助理

——列队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到楼下集合,以组为单位列队(6横排,密集队形,前后对齐)——注意事项:安全第一,在竞赛中要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二)征集签名

设计一张表格:每个小格中的文字清晰地刻画了某种人的特质;可根据目的和参加游戏的人员情况设计表格内容;可根据学员数量和时间确定小格的数量(20~30个较为合适)。要求学员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征集签名”的任务。为了增加互动性和娱乐性,可以增加一些规定,如,同一个人的签名不得多于2个;最后完成的n个人将接受惩罚,等等。另外,可以通过“验收”关节,把游戏的气氛推到高潮。

可以很自然地使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促进参与者相互认识。通过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学员的沟通和执行能力。

(三)精神集中

集合队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横向列队;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前平举,双手握拳,准备做深蹲起;下蹲时喊“精神”,起立时喊“集中”。

要求:蹲起动作要一致,声音要洪亮整齐;一共做6次深蹲起,第二和第五次不准发出任何声音。如果达不到要求,重来一遍;如果连续三遍仍达不到要求,第四遍要做7次深蹲起;以此类推,深蹲起的数量将不断增加,不准发出声音的两次蹲起间隔也可随之调整。

备注:必须严格要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必要时提醒大家:要专注,同时必须具备团队责任感。

(四)生日排序

1.场地:户外,或室内,地面较为平坦,最好有自然的直线标志,如,砖缝;有一定宽度的马路牙也可。

2.器材:秒表;如果地上没有明显的线条标志,可用胶带或绳子做标志,也可用一根足够长的圆木代替马路牙。

3.人数:10~20人。

4.时间:通常能在20分钟以内结束。

5.布置:让学生沿着地上的直线标志站成一排,也可站到马路牙上。

6.任务: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生日排序”任务,即,按全队每名队员生日(不管年,只考虑月、日)的大小排序。

7.规则:

(1)从现在起,只要你的脚踩在地面上,你就必须踩在那根由教练指定的直线上;如果一开始踩在马路牙上,就不能掉下来。

(2)从现在起到教练宣布“结束”前,任何人不能说话。

(3)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第一个人犯错,罚做1个“卡通跳”,第二个人犯错,罚做2个,第三个人犯错,罚做3个,依此类推;在有人受罚时,团队应停止工作,直到老师宣布“继续”之后才可继续工作。

(4)完成任务后由队长用OK的手势向老师示意,并等待老师的指令。

8.监控:

(1)在宣布规则、任务之后,即示意游戏开始,并用秒表计时。

(2)严格监督游戏过程,并用哨声警示违规行为,让违规的队员出列接受惩罚。9.回顾:

(1)领导力:队长有没有发挥作用?(2)沟通能力:对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是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圆桌会议就是一种较好的团队沟通方式);在一个团队内部,应该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指令必须明确,以避免产生歧义,如,“从大到小排序”但究竟哪头是“大”哪头是“小”(是1月份大还是12月份大,很容易产生歧义)?

(3)执行力:有没有意识到一个团队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必要时,有没有自觉放弃己见,无条件地服从于团队?有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帮助团队更好地完成任务?

(4)协作精神:在旁边的人进行交叉换位时,有没有及时地伸出援手?是否能准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的人常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让别人围着他转)?

(5)创新意识:有没有利用手机或砖块或其它工具将信息变成文字进行沟通?有没有想到坐到地上以方便队友进行交叉换位?

(6)对“产品”或“答案”有没有进行必要的验收或检查?

(7)为什么有的人会从这边移到那边,然后又从那边移回到这边?为什么会犯那么多次错误?

10.注意

(1)用哨声警示违规行为。

(2)在队长示意完成任务后,要对每个队员的站位顺序进行检查。

(五)怪兽:游戏教程

1.场地:户外,或室内,地面较为平坦。2.器材:无。3.人数:10以上。

4.时间:通常能在10分钟以内结束。

5.布置:如果有两个以上团队进行PK,可以让两个团队领取任务后分别进行准备,随后集中比赛。

6.任务:根据要求摆出“怪兽”的造型。7.规则:

(1)除了m只脚和n只手之外,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不得着地。(m——通常小于人数的1/2;n——通常小于人数的2/5)

(2)坚持10秒方算成功。(3)造型要有创意而且美观。8.监控

(1)关注安全。

(2)造型摆好后,要求大家一起倒数十个数。

(六)Body English:游戏教程 1.场地:户外,或室内,地面较为平坦。2.器材:无。3.人数:20人以上。

4.时间:通常能在10分钟以内结束。

5.布置:如果有两个以上团队进行PK,可以让两个团队领取任务后分别进行准备,随后集中比赛。

6.任务:用身体组成英文字母,全队一起拼写出一个英文单词或句子。7.规则:

(1)不得借助身体以外的东西完成组字。(2)坚持10秒方算成功。(3)要能让别人看得懂。8.监控:(1)关注安全。

(2)造型摆好后,要求大家一起倒数十个数。

(七)电脑键盘:游戏教程

1.场地:户外、室内均可。用彩色胶带或绳子在地上标出一个大小约为5m×3m的“电脑键盘”,并将26个英文字母随机地散落其中。在距电脑键盘20~50m并且最好有树丛或墙角挡住视线的地方划一条起跑线;如果室内空间不够大,可将起跑线设置到室外。

2.器材:秒表和团队成绩统计表。

3.人数:10人以上;特别适合2个以上的团队进行PK。

4.时间:因参与团队的多少而定,作为宏观控制手段,应明确规定:每个队每一轮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以免有的团队在第一轮花很多时间停留在电脑键盘旁研究改进方案)。

5.布置:将学生集中到起跑线一侧。如果有2个以上的队参与,就以“队”为单位进行分组PK;如果只有1个队,则分成2个组进行PK。让各组就近找一个便于开展小组讨论的地方,每组派2名代表前来领受任务及规则,并派其中1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任务:以团队为单位,用最快的速度将电脑键盘中的26个英文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敲击一遍。

7.规则:

(1)只能用手敲击字母;不要改变字母位置,更不得取走字母。

(2)不得同时敲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

(3)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敲击字母或同时进入键盘内(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键盘即视为“进入”)。

(4)任何违规行为将受到暂停5秒的处罚。

(5)第一个人跨过起跑线开始计时,最后一个人返回起跑线时停表。(6)每个团队有三次机会,以其中最好的一次作为团队成绩。8.监控:

(1)用哨声警示违规行为,用倒计数方法罚停5秒;之后,才允许团队继续工作。(2)每一轮开始前给5~10分钟讨论时间;每一轮结束后公布成绩,奖励先进。9.回顾:

(1)领导力:组长的组织与指挥能力如何?

(2)计划能力:考虑问题是否周密?是否充分利用了三次机会?你们是如何制定工作流程的?

(3)沟通能力:全队可否进行有效沟通?有没有意识到积极反馈的重要性?

(4)决策能力:如何确定最终的行动方案?如何处理团队的内部冲突?

(5)执行力:服从、分工和协作意识如何?

(6)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同学?如何面对团队受到的挫折?

(7)是否关注细节?具体表现为:计划是否周密?是否有十分明确的分工?是否有非常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8)创新和持续改进的能力如何?如何处理创新与风险的矛盾?

(9)你们是以什么态度参与本次竞争活动的?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其他小组的成绩? 10.注意

(1)不要让学员观看其他小组的比赛过程。

(2)从第二轮开始,讨论时间可逐渐变短,因为他们可在其他小组比赛的时候进行讨论。

(3)要培养公平竞争、追求卓越的心态。

五、拓展训练游戏的设计原则与操作技巧

(一)拓展训练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2.做中学原则 3.快乐学习原则 4.团队学习原则 5.创设情景原则 6.角色扮演原则 7.亲密接触原则

8.内容要有挑战性/难度的原则 9.规则越简单越好的原则 10.形式丰富多样原则

11.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目的与对象)12.便于操作原则(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二)拓展训练游戏操作的基本要领

1.激情投入 + 及时鼓励  积极向上的氛围 2.责任感 + 经验  安全 3.严格要求 + 适当的惩罚  认真 4.允许犯错  挫折教育  印象更深刻 5.布置任务/规则时,用词必须精确 6.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时间要求 7.全面监控游戏过程,关注学员的表现

激励拓展训练游戏 篇10

培训游戏规则和程序

(为了保护著者的劳动,和活动操作的安全性.大自然拓展训练营进行了部分操作内容的省略 )

2.介绍这个五步模型。

(为了保护著者的劳动,和活动操作的安全性.大自然拓展训练营进行了部分操作内容的省略 )

3.邀请一些人描述他们需要直接对抗的经历,即当他们采用含蓄的方式不能达到效果时。

4.把大家分成小组,每组5~7人,给每个小组一张题板纸和一面旗子。

5.分别分给每个小组上述五个模式中的任意一步。采用刚刚描述的方法,请各个小组提出 尽可能多的与这一步相匹配的表达。

6.在他们开始以前说:(为了保护著者的劳动,和活动操作的安全性.大自然拓展训练营进行了部分操作内容的省略 )

相关讨论

1.提出某一步的表述是否困难?你们采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你们最好的表述?

2.对付难对付的人时,使用化解对抗的五步模式有什么好处?当你处于危险之中时,你怎 么才能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表述?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怎样使用这个模式?

4.你在写比萨罗博士的表述时,感觉如何?能这么痛快地发泄是否有一丝快感?

5.我们确实需要发泄。但是,当我们对着那些令我们感到气愤的人发泄时,通常的结果是 什 么呢?你觉得通过写下类似比萨罗博士的表述的方式,而不是真正使用它们,是不是也使你 获得了一些发泄的快感呢?

6.回顾一下你从这个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在你下次碰到难以对付的人时,将怎样改变你的 想法?

总结

1.人与人的交流需要技巧,一味的敌对或妥协都不可能达到最有效的沟通。这个游戏就是 训练学员如何维护自己的思想以及如何达到有效的交流。在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学员,这是一 个重复表达你的某个或某些想法的好机会。

2.作为培训者要尽量使这个游戏变得生动有趣。最后,这些想法一定会再一次引起哄堂大 笑,提出他们的学员也会因此而备受关注。

参与人数:5~7人一组

时间:40~50分钟

道具:五步对抗模式,贴在题板上,或人手一份,五张题板纸和五面 旗子

场地:不限

应用:(1)人际沟通中对付难应付的人

(2)团队协作

(3)商务谈判技巧

(4)学习方法训练

(5)降低工作消极性

附件:五步对抗模式

第一步:描述充满希望的未来

第二步:详细地描述问题

第三步:表明这为什么是一个问题

第四步:提供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

创造性思维训练游戏 篇11

一、情景——在身临其境中促进主动迁移

心理学上,迁移也称作为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式的数学游戏,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促进认知上的主动迁移。例如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价格猜猜猜”的游戏。请大家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只小闹钟的价格好吗?

生齐:好!

生1:我猜80元。

师:高了。

生2:我猜50元

师:高了。

生3:30元

师:低了。

生4:40元

师:高了。

生5:36元。

师:高了

生6:32元

师:完全正确!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呈现改编后的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的比你多一些。”)

师:猜一猜小猫可能折了几个?

生1:36个。

生2:38个。

生3:37个。

师:有可能是30个吗?为什么?

生5:不可能。因为小猫折的比小猴要多一些,30比34小了。

生6:我也觉得不可能,如果猜30个,小猫就比小猴少一些了。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如果把小猫说的话中“多一些”换成“少一些”,猜30个就有可能对了。

师:那如果真换成了“少一些”,小猫又可能折了几颗智慧星呢?

……

教师通过模仿幸运52中“价格猜猜猜”的情景式游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与兴趣。运用“高了”“低了”等词,教师对学生所猜的价格进行评测,不断调整学生对小闹钟这一商品价格的定位,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和推理能力,又为接下来教学“多一些”“少一些”作好情绪和知识上的双重铺垫。从上述教学现场中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认识“多一些”“少一些”时无形中会受到刚才游戏中“高了”“低了”的正向迁移的影响,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已有经验和新知的联系,特别是在说明“30个”为什么不可能时,能从正反面加以说明,这都是主动迁移的结果,真正实现了“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二、合作——在珠联璧合中促进有效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活动过程。教师通过设计合作式的游戏,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试一试、凝聚学生个体的智慧,对新知内容进行有效的、有价值的探究,形成小组内的共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以下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

师:先来猜一猜,如果闭上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黄球、白球可能摸到多少次?

生1:黄球20次,白球也是20次。

生2:黄球18次,白球是22次。

生3:黄球16次,白球是24次。

师: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齐:动手摸一摸。

师: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导学单的提示来玩玩这个摸球游戏。(教师出示小组合作导学单)

(学生根据导学单的提示进行摸球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大家合作得不错,都出成果了,哪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摸球游戏的结果,我来记录到统计表中。

生1:我们组的摸球结果是黄球21次,白球19次。

生2:我们组的摸球结果是黄球16次,白球24次。

生3:我们组的摸球结果是黄球18次,白球22次。

生4:我们组的摸球结果是黄球20次,白球20次。

生5:我们组的摸球结果和第三组一样,也是黄球18次,白球22次。

师:我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

生1:我发现有的组摸到的黄球多,白球少,有的组摸到的白球多,黄球少。

生2:我发现摸到黄球和白球的个数都在20次左右。

生3:我发现摸到黄球和白球的次数差不多。

师:说得真好!黄球、白球摸到的次数都非常接近20次,也就是说摸到白球、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合作式游戏的关键是游戏的有序组织,以往在听其他教师教学这一教学内容时,也是采用小组合作摸球的方式进行,但因为组织混乱,所得出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导致后面的发现规律无法进行,影响了有效探究的进行。上述教学现场中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了一张小组合作导学单,明确了摸球游戏的顺序和规则,游戏的操作性和指向性都非常明了,学生带着明明白白的任务和要求参与游戏,不仅能感受到游戏的好玩,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从各组反馈的数据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摸球游戏,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有序的合作式游戏,才促成了一次次的有效探究,成就了一个个的精彩发现。endprint

三、比拼——在你来我往中促进灵活运用

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自控力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在巩固新知时教师可以设计比拼式游戏,把知识点的运用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以积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中的教学设计。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策略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抢18”。游戏规则是:两人按自然数顺序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1或2个数。比如第一个人可以报1,第二个人可以报2或2、3;第一个人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可以报3或3、4……这样继续下去,谁先报到18,谁就胜,请问谁有必胜的策略?请先独立思考。

(约一分钟后)

师:怎样才能找到一定赢别人的方法呢?这样吧,先同桌两人一组,试一试刚才自己想的办法管不管用?

(学生纷纷开始游戏,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仔细聆听。)

师:可以交流了吗?请刚才胜利的学生举手。

(有一半学生举起了手)

师:有谁能保证一定赢吗?

(指名2人上台轮流展示,一共进行三组)

师:谁来总结一下,玩这个游戏必胜的策略是什么?

生1:要争取后说。

生2:别人要是报1个数,我们就要报2个数;别人要是报2个数,我们就要报1个数。

生4:要抢到18,就要抢到15、12、9、6、3。

师: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倒推策略来看这个游戏,眼光真是独特!

师:下面想不想体验一下打败老师的感觉。

生齐:想。

师:告诉我,要想赢我,谁先报?

生:老师先报!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为了巩固刚学习的倒推策略,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做几道练习题,而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抢18”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游戏获胜的策略,进而灵活运用倒推的策略。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师可以把练习设计成组际间的竞赛,如“采摘智慧果”“抢夺小红旗”“你追我赶”“谁的火车快”等等,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而产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四、发散——在举一反三中促进深度思维

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从某种意义而言,数学学习就是数学思维的学习,数学课堂就是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发散式游戏的乐趣和灵动,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处。例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

出示: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快乐转起来”的游戏。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圆形的小旗,绕旗杆快速旋转(如上图)。观察并想象一下,小旗转一周各成什么图形。

(学生两人一小组操作、观察、记录)

生1:我们组旋转图1的长方形,形成了圆柱;旋转图2的三角形,形成了圆锥;旋转图3的半圆,形成了球。

师:有相同发现的举手。

(学生基本都举手了)

师:我们重点来看图1,这个长方形我们还能怎样旋转,形成又是什么图形?大家赶快动手转起来。

(同桌合作上台展示)

生2:我们组是绕着长方形的宽旋转的(如图4),形成的是一个很粗的圆柱。

生3:我们组是这样旋转的(如图5),形成的也是一个圆柱。

生4:我们组的转法和第二组一样,现在我还想到可以这样转(如图6),形成的也是一个圆柱。

生5:我想如果直角三角形换一条直角边旋转,也应该是圆锥,但大小不一样。

生6:我想到如果绕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旋转,形成的应该是两个圆锥合起来的图形。

生7:我发现了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成了立体图形。

师:你们的发现真多,想法真有创意!

教材练习的原形是一道动手实践题,教师通过改编将它设计成一个变通性的数学游戏“快乐转起来”,学生通过操作得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圆如图所示旋转时形成的都是相应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球,沟通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但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将它作为一个思维训练的契机,一句“还有不同的转法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期待之下,学生才有了更亮丽的思维火花,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得到了涵养。

“数学好玩”,这是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对我们当下数学教学的一个美丽期待。数学游戏很好地契合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解放小孩子的嘴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通过数学游戏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失为一种有趣、有味和有效的路径。当孩子们被一个个好玩的数学游戏深深吸引时,当孩子们成功的破解了数学游戏中的密码时,洋溢在他们脸上的不仅仅是欢笑,更是智慧与创造。

(施剑,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上一篇:签署离婚协议的注意事项下一篇:记述因为美好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