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精选12篇)
创造性 篇1
当前,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 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 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
一、引导探究学习, 促进创新意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而且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经历合作、探索与交流, 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得到质的提升, 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例如, 在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分数乘法的一堂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客车和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经过3小时, 客车行了全程的43, 货车行了全程的53, 哪一辆车离中点近一些?”我先让学生默读题目, 独立思考。开始他们都愁眉苦脸, 渐渐地有的学生茅塞顿开, 迅速地在练习本上算了起来;而有的还是一筹莫展。接着我让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下全班沸腾起来了, 因为经过自己的一番独立思考, 每个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 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各小组的声音真是一浪高过一浪。经过激烈的讨论, 学生纷纷要求发言。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与中点处进行比较, 看哪辆车离中点近; (2) 直接进行比较, 两辆车都超过了中点, 看哪辆车行的路程少就是离中点近; (3) 画线段图进行直观比较; (4) 剩下的路程比较, 因为两辆车都超过了中点, 则剩下的路程多就离中点近; (5) 假设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 通过计算来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灵活, 如此开阔, 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视动手操作, 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发展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 有步骤地组织, 要留给学生较多的动手机会和活动空间, 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在动手中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
例如, 我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 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 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特征。有的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有的学生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 都是长方形;有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 发现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发现有的长方体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有的学生还发现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处有一折痕, 通过量一量发现每4条折痕是相等的……在全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后, 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来拼一个长方体框架, 有了前面的基础, 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所选择地取出8个顶点, 12根小棒。很快, 学生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体框架: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有相对的2个面是正方形的, 也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 在操作中找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在操作中培养了自己的空间观念, 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三、鼓励发散思维, 激发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多方面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 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 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52, 照这样的速度, 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通过动脑思考, 学生得出了以下解法:解法一:200÷ (200×52÷3) 或1÷ (52÷3) ;从倍数关系考虑可得解法二:3×[200÷ (200×52
或3× (1÷52) ;用列方程的方法可得解法三:设行完全程需要x小时, 200÷x=200×52÷3;从时间÷路程=单位路程所需的时间, 可得解法四:3÷52;如果把全程看作5个单位, 则可获得解法五: (3÷2) ×5;解法六:3× (5÷2) ;解法七:2/3=5/x。
四、鼓励大胆猜测, 促进主动创新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 发表独特见解, 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
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先让学生理解了圆周长的概念, 然后用电脑出示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让学生观察, 并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学生有的说是直径, 有的说是半径。接着我抓住契机问:“究竟与直径和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猜想一下吗?”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呢?”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动手操作, 很快用滚动法、绕线法等多种方法量出了圆的周长, 并通过与直径、半径的比较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大胆猜想中萌发了创新意识, 唤起了创新欲望。
五、激励体验成功, 培育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谁还有更多的更好的解法?”等等。这些充满激情的语言,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 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 不要训斥, 轻易否定;当学生小有成绩时, 辅以表扬, 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 勇于创新。
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 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创造性 篇2
6、17)
表演游戏: 活动内容:《三只小鸡》 活动总目标
1、能用语言、动作、表情表演角色对话及主要性格特征。
2、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有感情的表演能力.3、学会合作交往,合理扮演及协商分配角色.4、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5、在表演中学习解决问题.6、学习整理表演材料.7、学会进行游戏评价(自我评价,互评等)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能讲述各角色的对话。
2、懂得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
3、学会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听过该故事的情节内容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和老牛的头饰及纸偶一套、挂图。指导要点
1、谈话引题,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去过农村吗?你们觉得那里好玩吗?为什么? 你们在那见过那些动物?有没有见过小鸡和老牛呢?你们喜欢它们吗?
(2)师:三只小鸡和一只老牛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纸偶表演,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三只小鸡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②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
③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
结合形象的动作、表情帮助幼儿掌握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4、组织幼儿讨论: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该怎么做?
5、进行情景表演:由教师扮演老牛与旁白讲述,其余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
在语言角与表演角投放头饰与指偶表演故事主要内容 观察与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了解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对于主人公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角色对话也基本掌握。也懂得了要做一个礼貌的好孩子。但对于老牛的角色对话掌握的不够。
2、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活动中教师问的较多,幼儿的思维受牵制较多。
3、原因:
材料中只准备了挂图与指偶,故事的表现形式较单一,无法引起幼儿较多的兴趣。
4、对策:
(1)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该故事,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2)利用区域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的故事情节。
表演游戏:三只小鸡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认真扮演小白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
2、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的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上有感情的表现。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老牛头饰;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三只小鸡的图片,引起回忆,交代要求。师:“你们知道它是哪个故事了的小鸡吗?今天我们又要来看这个表演了,但今天是小指偶来为我们表演。” 幼儿观看表演,学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2、分段表演,学说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1)小黄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
(2)小白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
(3)小花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又是怎么回答育 & 婴 „„ 会
3、完整表演。教师操作木偶,幼儿说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的语句。
4、小结: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的很好,有的小朋友还加上了动作,想表演呢,那我们下次就来学习表演。
观察与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地用语言表现出各角色的特征,特别对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的语气、动作表演的更好些。老牛的角色对话基本掌握。
2、不足之处:
幼儿在动作上的表现还不是很突出,大部分幼儿还局限于朗诵式的表演。
3、原因:
指偶表演比较单一,教师在动作上的表演示范不够。
4、对策:
(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更好的从动作上体现几个角色的性格特征。(2)利用表演区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及老牛的表演经验。
角色游戏
活动内容:公共汽车、娃娃家、医院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能用各种材料布置场地,培养爱惜玩具物品的行为习惯。
1、请家长带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引导幼儿观察司机、售货员、警察的工作职责,获得活动准备:
有关遵守交通规则、热情为乘客服务的感性认识。
2、游戏用的方向盘、票夹、票袋、警察帽、红绿灯、积木、橡皮筋等。
3、娃娃家、医院游戏的材料。活动指导:
1、出示方向盘,引导幼儿说说可以玩什么游戏?
2、讨论公共汽车上有什么人,司机应怎样开车?乘客要怎样坐车?
3、启发幼儿用积木、纸箱、椅子、橡皮筋等材料搭成公共汽车。
4、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轮流扮演司机、售票员,鼓励幼儿开展其他游戏。
5、教师以乘客的身份,重点指导司机、售票员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对乘客要有礼貌,要热情招呼乘客,提醒乘客坐车要注意安全,车要停下才能下车,不能中途随便下车。
6、幼儿讨论今天游戏情况,重点议一议哪组的幼儿游戏时音量比较小,遵守游戏规则。
7、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物品、场地。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启发下,能独立在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学习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发展交往能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2、加深对角色的理解,继续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角色的语言、行为,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职责。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同上一课时,增设纸箱、录音机、话筒、各色自贴纸等。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一位妈妈抱着孩子急着上医院,怎么办?引发幼儿提出游戏的主题:公共汽车。
2、组织幼儿讨论上次游戏时,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增设什么?启发幼儿可设立车站,树立站牌,有候车室等,在车上可增设电视机等。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司机、警察的幼儿应坚守岗位,不可中途随便更换,售票员、司机、医生、护士等都应该对乘客、病人有礼貌,热情地对待他们。
4、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帮助幼儿布景场地,引导幼儿用协商、轮流、猜拳等方法,解决大家喜欢扮演的有争议的角色。
5、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身分进行指导。
6、以“再现式”,进行游戏评价。
观察与反思: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自主参与游戏,司机在招揽客人上车时过于粗鲁,硬拖硬拽。也不顾客人的感受。在医院这个活动中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孩子去医院的过程玩的很好,甚至连焦急的表情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公共汽车司机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还是对别的客人硬拉硬硬拽。
对策:老师应该 在 每次的 活动前将孩子们的 不足提出来,咋游戏时重点对问题处进行关注。
结构游戏:
活动内容:公园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按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品质。活动准备:
塑料胶粒、炮筒积塑、竹签、筷子、易拉罐、果冻盒、花、树枝等材料。幼儿去公园游玩的照片若干。
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观看去公园玩的照片,说说你去过哪些公园?公园里有什么建筑物?如:大门、桥、亭子、有特色的雕塑等。
2、让幼儿协商自由组合在场地上建公园,指导幼儿合理分工,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物体,帮助幼儿较正确、合理地选用材料。
3、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合理的布局,启发幼儿在建筑物周围栽上花、草、树木,使公园更加漂亮。
4、让幼儿以游客的身份参观评价自己所搭建的公园有哪些建筑物,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游戏时改进。
5、组织幼儿整理材料、场地。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继续按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轮流、协商活动,互借互让玩具的友好行为习惯,懂得应爱护玩具材料。活动准备:
中小型积木、胶粒、竹签、筷子、易拉罐、果冻盒、小石块、花、树枝、沙箱等材料。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讨论回忆,说说你搭了哪个公园,谁搭得最漂亮?
2、介绍新材料,交代玩沙时应注意卫生、安全,不用手擦眼睛,不扬沙,保持衣服清洁。
3、让幼儿协商自由组合在沙箱上建公园,指导幼儿合理分工,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物体,帮助幼儿较正确、合理地选用材料。
4、组织幼儿以游客的身份参观评价自己所搭建的公园有哪些建筑物,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之处。
5、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清洗材料,洗手,整理仪表。
观察与反思:
1、在第一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公园的整体布局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构建出来的公园有点乱。
对策:在第二次活动之前,请家长陪孩子们去参观公园,并画下公园的路线图。
2、在第二次活动中,因为有了之前的路线图做参照,显得比较整齐。但对公园内的设施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内容显得单调一些。
创造性叛逆 篇3
比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在翻译被蘅塘退士誉为“千古丽句”的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把这句诗译为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而把原诗中“扬州”一词略去未译。英译者很可能以为此句中的“扬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罢了,略去不译也许于诗意无大损害。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考虑译诗押韵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但不管怎样,由于此句中的“扬州”一词未能译出,原诗丰富的涵义和优美意境大受影响。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殊不知‘千古丽句’之丽正在于‘烟花三月’春光最美之时,前往‘扬州’这一花柳繁华之地,时与地二者缺一不可。”研究者更进一步指出:“倘若他(指英译者)了解唐代扬州的盛况,听过但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故事,大概就不会这样处理了。”这里,“扬州”就是一个文化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扬州”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它不仅代表一个风光旖旎的风景地、一个城市名,更代表了一个古代中国文人所向往的享乐去处,一个令他们销魂的所在。
由于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有时候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严重者还会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这方面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赵景深翻译的“牛奶路”。众所周知,自从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对赵景深把Milky Way译成“牛奶路”狠批之后,赵译“牛奶路”便一直是中国翻译界笑谈的对象,甚至成为“乱译”的典型例子。70年代有一篇文章说:“众所周知,天文学中把银河系中那条群星麇集、活像‘星河’似的带子称为‘银河’或‘天河’,相对的英文就是Milky Way,这是天文学上最常见的名词之一,对科学稍微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而且字典里也可以查到这个字的解释。但赵景深遇到这个词汇时,竟然将其译为‘牛奶路’!这是极端荒唐的笑话。”由于粗枝大叶,赵景深信笔把Milky Way译成“牛奶路”的可能性很大。但从翻译和传递文化意象的角度来看,如果把赵的译文同他所据的英文译文以及英文译文所据的俄文原文相对照,再联系赵译“牛奶路”的上下文,我们完全可以说,赵景深把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基本上是正确的。
首先,赵景深翻译的不是天文学的科学文献,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翻译应该根据作品的上下文进行翻译。其次,作为文学作品的译者,赵景深不仅应该传达原作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应该传达原作的文化意象,而Milky Way恰恰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文化意象!(当然,赵景深当初如此翻译时未必意识到这样译 “基本上是正确的”。)据查,赵译“牛奶路”出自赵景深1922年翻译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樊凯》(现通译为《万卡》)。小说描写沙俄时代一个名叫万卡的九岁的小男孩不堪忍受城里备受欺凌的学徒生活,在圣诞节前夜写信给他在农村的祖父,请求祖父赶快来把他接回农村的故事。与“牛奶路”有关的段落反映万卡写信时回想在农村与祖父在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
赵译系根据小说的英译本转译。英译者是英国著名的俄罗斯古典文学翻译家加尼特夫人。这段文字的英译文如下:
The whole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
目前比较通行也是公认为比较准确的译文是这样的:
整个天空点缀着繁星,快活地眨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现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把英译文、中译文同契诃夫的俄文原文对照一下,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牛奶路”一词的翻译上,英译文准确地传达了俄文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这与他们同属于希—罗文化传统当然有很大的关系。而中译文却推出了一个与俄文原文和英文译文截然相反的文化意象——“天河”。这个译法看似正确甚至无懈可击,因为词典上就是这么翻译的,实际上却歪曲了原文和谐的人物形象以及自然合理的情景描写,使译文变得自相矛盾,有悖常理。
这矛盾首先反映在字面上。由于原文中的意象“路”(way)被中文中的意象“河”所代替,于是译文就出现了这样一句不可思议的句子:“天河……好像有人……把它擦洗过似的。”“河”怎么可以被人去“洗”呢?我们可以想象“洗”星星、“洗”月亮,“洗”一切固体的东西,包括“洗”由许许多多星星组成的“路”,但我们却无论如何难以想象去“洗”河,即使这是一条“天河”。
矛盾还反映在人物形象身上。由于“路”与“河”这两个分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象的互换,于是一个在希一罗文化背景下的旧俄农村出生、长大的小男孩,竟具有了与汉民族文化环境中出生、长大的中国农村小孩一样的文化思维,从而把在欧洲民族中几乎家喻户晓的Milky Way想象为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天河”。这样的译法显然扭曲了原作人物的民族身份,使这个人物形象显得不中不西。
现在我们来看赵景深的译文:
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牛奶路很白,好像是礼拜日用雪擦洗过的一样。
这里,由于赵景深把Milky Way译成了“牛奶路”,所以赵译不但保留了原文中“路”的文化意象,而且还避免了“洗河”这样的字面上的矛盾,原文的人物形象也因此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没有被扭曲。赵译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这种译法尚未能反映出Milky Way一词的希—罗神话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Milky Way与古希腊神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古希腊人认为它就是众神聚居的奥林帕斯山通往大地的“路”,至于它为何如此璀璨闪亮,则是与仙后赫拉洒落的乳汁有关。赵景深把它译成“牛奶路”,这种神话意味就荡然无存了。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对这个故事做了极其风趣的描述,然后不无挖苦意味地建议把“牛奶路”改译为“神奶路”。这里,鲁迅其实倒提供了一个比“牛奶路”更为合适的译法,尽管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其次,赵景深应该在“牛奶路”下加一条译注,说明“牛奶路”就是汉语中的“银河”“天河”,这样,中国读者就不至于感到突兀甚至莫名其妙了。
nlc202309080922
不顾及各国各民族文化意象的传达,生硬地将西文里的Milky Way与中文的“银河”对等互译,那么,中国美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就很难在英译文中合理地表现了,因为他们之间只隔一条“路”而不是“河”;而许多美丽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也无法用汉语生动地讲述,居住在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将无法下山,凯旋的天神朱庇特也将无法顺着Milky Way得胜回朝了,因为他们的“路”已经被改造为“河”了。
从以上Milky Way的汉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不难窥见文化意象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同的文化意象之间存在错位的现象:你以为是条“河”,他却以为是一条“路”。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民族的传说,以及各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作品和文人的书面作品)里,慢慢衍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
文化意象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种植物,例如汉民族语言里的松树、梅花、竹子、兰花、菊花;欧美民族语言里的橡树、橄榄树、白桦树、玫瑰花、郁金香,等等。它可以是一种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或走兽,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乌鸦、喜鹊、龙、麒麟;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狮、熊,等等。它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性词语中的形象或喻体等,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画蛇添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给车装第五个轮子”(to put a fifth wheel to the coach)、“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等。它甚至可以是某个数字,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八”;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十三”,等等。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如阿拉伯民族视骆驼为耐力、力量的象征,在古代埃及文化里奶牛被视作神圣的象征,在印度文化里大象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牛是勤劳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一般不会构成文学翻译中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意象,它们为几个甚至更多的民族所共有,可是不同的民族却又赋予它们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的含义。在一种语言中带有褒义、正面意义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成了贬义、反面意义的事物。用语言学家的话来说:“世界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意象的错位。
譬如龙,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里都有这个意象。在汉文化里,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文化里又是威严、威武的象征。与之相应的,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也就因此染上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宫”“龙颜”“龙袍”“望子成龙”,等等。但是在英语文化里的龙却是一个凶残肆虐、应该消灭的怪物,是一个可怕的象征。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都讲到与龙这种怪物的斗争并以龙的被杀作结,突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因此,当中国人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未必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着的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又如,在传统汉民族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里蝙蝠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词语大多带有贬义,像as blind as a 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对于海燕,读过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的中国读者,把它看作勇于在暴风雨中搏击风浪的斗士,许多青年人都把它当作学习的榜样;但在西方文化里,海燕却是一个“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人或幸灾乐祸的人”。两者相差,不啻天壤之别。类似的例子还有:西风,对英国人来说,因为它带来温暖和雨水,所以对它很有好感,诗人雪莱还有《西风颂》的名篇传世;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寒冷”“严冬”的象征,因此对之并无好感。喜鹊,中国人认为是吉祥之物、喜事的征兆;但西方人却把喜鹊视作“饶舌”甚至“小偷”的象征。猫头鹰,中国人视作不祥之物;但西方人却奉作“智慧”的代表。水仙花,中国人称之为凌波仙子,可见对它非常赞赏;但是西方人因为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而把它看作自恋的象征。此外,像在汉民族文化里,兔子是跑得快的象征,因此在古代汉语里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说法,现代汉语里也有“他像兔子—样一溜烟地逃走了”的说法;但是在英语中“兔子”却是 “胆小”的象征(或意象),于是就有了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而汉语中作为“胆小”的意象却是“老鼠”——“胆小如鼠”。
以上这些都属于第一种类型的文化意象的错位,其原因多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的不同有关,其中,文化传统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第二种类型的文化意象的错位则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意象上的差异。这种情况在成语、谚语中反映得尤为突出。这种意象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积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场合中取得了特定的涵义。例如,中文中形容某人瘦,说“他瘦得像猴子”,英文中却说“瘦得像影子”;中文中形容某人吝啬,说“他像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英文中却说“他是一枚起不动的螺丝钉(an old screw)”。在成语、谚语中,意象作为喻体的“错位”也很多。例如中文描写事物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景象,爱用“雨后春笋”作比喻,俄语中却用“雨后蘑菇”作比,英语也用蘑菇作比,如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般地涌现”);中文中描写相同气质(类型)的人爱在一起比喻为“物以类聚”,较为抽象,而英语中喻为“同羽毛的鸟总是聚在一起”(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较为具体;中文中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英语中的Better an open enemy,than a false friend(“宁要公开的敌人,不要伪装的朋友”)更为形象、生动。
nlc202309080922
当然,即使是成语、谚语中作为喻体的意象,其实也总是带着特定民族的文化色彩的。例如,形容某人表面慈善、内心却狠毒无比时,中文里的“笑面虎”仅是一个一般性的意象,而英语中的“披着羊皮的狼”就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它与欧美文化圈内广为流传的一则伊索寓言有关;把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说到魔鬼,魔鬼就来”)译成“说曹操,曹操到”,意思似乎并不错,但由于曹操这一特定的带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历史人物,译文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联想。
由此可见,文化意象上的错位现象,说明文化意象的跨文化传递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如何转换也即翻译的问题,其背后蕴含着不同民族文化如何相互理解、正确交流,以及如何彼此丰富的大问题。
文化意象一般都有表层和深层两层意义。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成Even three common cobblers can surpass Zhuge Liang,传达出了该谚语的表层意义,但其深层意义却没有得到表现;而译成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或Collective wisdom is greater than a single wit,译出了它的根本意思,却又丢失了两个汉语中特有的文化意象——“臭皮匠”和“诸葛亮”。原文中原本非常和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和意象的语言统一体,在译语中不得不割裂为二,这就常常使译者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导致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
传递文化意象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其实也就是一直困扰翻译界的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原作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内容而轻视形式的意义。在翻译中,我们往往只强调用读者熟悉的形象去调动读者的联想,结果就用“班门弄斧”“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过分民族化的词语去翻译国外相应的成语。这样做的结果,译文是民族化了,但同时也把人家民族的东西“化”掉了,把原本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熟悉的独特文化意象抛弃了。因此,对翻译的更高要求是,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的内在文化信息。
对从事翻译实践和一部分从事外语教学的人来说,误译是他们的大敌,他们孜孜以求,竭力想减少误译甚至消灭误译。但对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如果撇除因不负责任的滥译而造成的翻译错误,那么误译倒是很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因为在误译中特别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反映出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传播中的误解与误释。
细究起来,误译大致可以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对比较文学来说,也许更具研究价值的是有意的误译,因为在有意误译里译语文化与源语文化表现出一种更为紧张的对峙,而译者则把他的翻译活动推向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有意误译寄寓或传递译者和接受环境的某种特别的诉求。 ’
譬如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名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英译名是Road to Calvary(译成中文为《通往卡尔瓦利之路》),这里英译者故意用一个含有具体象征意义的地名Calvary(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代替了俄文中泛指“苦难、痛苦”的普通名词。这样做的结果是阿·托尔斯泰作品的英译本被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宗教色彩,但缩短了作品与英语读者的距离。
傅雷翻译的几部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中译名可谓与此异曲同工。如巴尔扎克的两部原著书名可直译为《表妹(或堂妹)贝德》和《高里奥大伯(或老爹)》,但傅雷在仔细揣摩了全书的内容后,却把前者译为《贝姨》,后者译为《高老头》,这样不仅从形式上缩短了译作与我国读者的距离,而且还细微地传达出了人物在作品中的特定处境、独特性格和遭遇。
同样情况也见诸英诗中译。著名翻译家周煦良翻译的霍思曼(A.E.Housman)的诗《希罗普郡少年》即是一例。该诗有一节原文是这样的:
Loveliest of trees,the cherry now/Is hung with bloom along the bough/And stands about the woodland ride/ Wearing white for Eastertide.
周煦良的翻译甚妙,备受称道:
樱桃树树中最娇,/日来正花压枝条,/林地内驰道夹立,/佳节近素衣似雪。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即使如周煦良这样的翻译高手,也同样面临翻译文化意象的两难困境。这里译者明知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为复活节穿上白衣裳”,却仍然置Eastertide一词于不顾,而译成“佳节近素衣似雪”。其实,这里的Eastertide是个重要的文化意象,它不但是表示一个节日,而且由于它特定的日期,它实际上又寓示一个特定的季节——春天。因此,译诗舍弃Eastertide这一文化意象不译(当然是出于无奈),实际上等于舍弃了原诗对一个特定季节的暗示。这样,对于一个未能看到或不懂原文的读者来说,“佳节近素衣似雪”这一句译诗所产生的效果就会与原诗产生一定的偏差:读者虽然能立即感受到这句译诗本身所具有的以及它所传递的原诗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但他可能很难想象这句诗还是在“形容樱花像少女在春天来时穿上的衣服那样美”,因为原诗中暗示春天的一个文化意象没有传达过来。不仅如此,由于取代Eastertide这一文化意象的 “佳节”一词在中文里涵义比较宽泛,易让人与“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节日联想在一起,因此对于中文读者来说,把“佳节”与“素衣似雪”这样两个意象并置,会感到突兀,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对于国人来说,在诸如春节、元宵这样的“佳节”里,是无论如何不会穿“素衣”的,何况还是“似雪”的。
毋庸赘言,误译,不管是有意误译还是无意误译,它总是要以失落信息或扭曲信息为代价的。然而,倘若我们把误译(mistranslation)与一般的错译(mistakes in translation)区别开来,把误译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对象来看,便不难发现,误译自有其独特的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意义。正如日本比较文学家大冢幸男所言:“翻译文学,在对接受国文学的影响中,误译具有异乎寻常的力量。有时拙劣的译文,意外地产生极大的影响。”
法国诗人戈蒂耶在翻译阿尔尼姆的小说《享有长子继承权的先生们》时,把原文的实际意思“我能够准确地识别哪些是我必须用眼睛观察的真实,哪些是我自己形成的想法”,译成了“我觉得难于区别我用眼睛看到的现实和用想象看到的东西”。这里,阿尔尼姆的本意完全被译反了。然而有趣的是,恰恰是这段错误的译文吸引了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列东的注意,他引用这句完全被译反的话,把阿尔尼姆尊崇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有人因此不无揶揄地评论说,假如布列东能查看一下阿尔尼姆的原作的话,他一定会放弃这一观点,而超现实主义诗人们也就会失去这样一位“元老”。
鉴于翻译行为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并必须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处理这些跨越语言、跨越民族、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信息传递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不同程度的信息的失落、扭曲和增添,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敏锐地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这个命题并不是一个用来指导如何进行翻译的方法和手段,而是深刻揭示了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的本质;“创造性”一词并无明确的褒义,“叛逆”一词亦无明确的贬义。就译者而言,尤其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译者,他主观上确实是在努力追求尽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原文,把原文的信息体现在译文中,然而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必定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注定了翻译中必定存在创造性叛逆这个事实。
有创造性(英文) 篇4
Applying for my first job, I realized I had tobe creative in listing my few qualifications (资格证书) .Asked about additional schooling and training, I answered truthfully that I had spent three yearsin computer programming classes.I got the job.
I had neglected to mention that I took thesame course for three years before I passed.
创造性游戏小结 篇5
2008——2009年大三班创造性游戏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对我们班的创造性游戏做个总结。
我们两个老师能认真学习新《纲要》,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充分体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上学期,创造性游戏结合到自制性游戏活动以来,活动的时间充裕了,活动的场地也比以前宽阔了,针对上学期班内存在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制订了相关的计划,做到每个星期都开展一个新游戏,有侧重点,并注重了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环境卫生教育。现将具体情况做法总结如下:
一、增添趣味性的游戏成品、半成品,吸引幼儿参与创造性游戏。我们两个老师为了让幼儿积极主动参加到创造性游戏活动中,这学期我们增添了许多较有趣的游戏成品、半成品从此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秋天到了,我们收集了许多树叶,让孩子制作金鱼、飞机、螃蟹、帆船等等;冬天让孩子收集各种动物,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益智区多了猜宝箱、飞行识字棋、翻翻卡、迷宫图等等。这些活动吸引着幼儿,幼儿对创造性游戏的兴趣提高了。
由于我们两个老师创设了适宜的游戏环境,新增添了游戏道具,丰富了游戏材料,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样一来有助于幼
游戏小结
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游戏的导入及评价活动,增强游戏过程的指导。
我们两个老师为了突破游戏流于形式,也为了激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我们在游戏活动中注意游戏的导入,活动既有趣、又实在。它对幼儿参与整个活动有很大的激励。所以,在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精心设计游戏的导入部分,使之更好地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以导游的形式引入主题,以突发事件作为线索引入主题,以拍照、开张、招聘等活动展开。一方面在激趣的同时进行新授游戏的讲解,指导玩法。另一方面,便于解决问题所在。
游戏过程中,教师间接调控游戏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常会扮演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巧妙地指导游戏,引导幼儿创设游戏情节,协调偶尔发生的矛盾及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为评价及下次活动的开展埋下伏笔。
在评价活动中,我们常采用师生共同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善于发现游戏中幼儿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之形成一种风气,又不忘总结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使幼儿扬长避短。
三、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奴才的创造性 篇6
在我的印象中,奴才这个词,在清朝用的特别多。满人下级见上级,尤其是见皇帝,必定自称奴才。有一阵皇帝感觉不好,下令禁止,可就是禁止不了。一般来说,即使在上者权威再大,禁人这个,禁人那个,但惟独禁止不了下面人的低声下气和自我贬抑。所以,即使英武如康熙、乾隆,也只好听任满人一口一个奴才地叫成一片。其实,满人这样的自称,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对汉人而言的。汉人自称“臣”,满人如果也称臣,那不就没区别了吗?自称奴才,虽然在汉语里看着低贱,但意思里却透着跟皇帝之间的亲昵。能打能骂,贱称呼,才是自己人。被大人物叫个狗子、驴蛋什么的,说明彼此关系不寻常。汉人的文化,其实也是如此。所以,当时的汉臣们,其实特羡慕满人这种自称,可惜几个胆大的,冒险试了一试,热脸碰在人家冷屁股上了,灰头土脸。别的人就不敢再试了。因此,汉臣只好称臣如故。这个臣,其实不过是奴才的奴才。
所以,在清朝,是没有“大臣”这个词的,皇帝特别反感汉臣们以大臣自居,也不许有谁以贤臣自居。有个家伙要求给他爹申报贤臣,结果被乾隆下了大狱。乾隆特别反感汉人士大夫动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也不希望他们提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齐家尚可,治国平天下,干你们什么事?既然清朝的臣,无非是奴才的奴才,那么,无非是供役使的奔走之徒,跟大户人家看门、打杂、跟班伺候人的主儿,没有本质区别。六部衙门,满汉两套人马,好像权限平等,其实每个层级,都是满人掌大印,汉人主文稿,也就是说,满人掌权,汉人办事。所以,清朝的皇帝,对于臣子,最高的期待,就是办事。上面有事,你给我去办。跑腿奔波,办完了,交差,到户部去报销费用,即使贵为地方大员,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一直到西太后老佛爷当家,上面对于臣子最高的评价,还是“会办事”。在老佛爷眼里,即使所谓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也不过是会办事而已。正因为如此,为我们某些大人物特别看好的大清国,其实是一个特别保守的王朝。制度也好,法典也好,一概照抄明朝,各部门的规例,也一律照旧,办事一律循旧章。就像《红楼梦》里探春等人三驾马车当家,下人请示办事,不懂事的李纨,下人说什么都照样批准,而聪明的探春则一律让查以往的旧例。这种聪明,就是奴才的聪明,照既定方针办,不出错。只有到了太平天国兴起,大清国将不国,才不得已允许汉臣自救,昔日的奴才总算有了点创新,有了湘军淮军,有了厘金。到了国家不得不变革之际,中央政府也大体上没多少动静,只是让地方督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兴办洋务。这些专权的督抚,到了这个时候,才不再是过去的奴才的奴才了。
当然,说清朝的臣子,不,奴才们一丁点创造性也没有,似乎也不确切。在听话和顺从方面,他们还是有创意的。比如说,过去人们顺着皇帝说话的朝臣,有三旨相公(听旨、领旨、遵旨),模棱相公,而清朝,则推陈出新,上了一个新境界。做过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红人的曹振镛曹大人,死的时候,被道光称为“实心任事”的朝廷第一号大学士,做官的心诀,是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皇帝说什么,骂什么,原本就跪着,磕头就是,磕头有如鸡啄米,皇帝就是想怪罪,也于心不忍。那个时代,很多后进的朝臣,在私下写笔记的时候,都免不了提及赏识提拔他们的老师前辈。最感恩的话,无非是说,老师如何叮嘱他们,上朝的时候,裤腿上要缝上块皮子,最好装点棉花,否则跪久了,膝盖要生病的。当然,更有心的人,还会特意请教一些资深太监,讨教他们如何头磕得响,但又不十分痛的方法,以增进多磕头的边际效应。
深得曹振镛大人心法的,是位满人。此人叫全庆,满洲正白旗人,正经的上三旗出身,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为官60年,活了82岁,最后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可谓位极人臣,全福全寿。此老不仅见皇帝多磕头,而且回到家自己没事也磕。风雨无阻,每日磕头120次,起来跪倒40次。就像打太极拳,做体操一样。据说,这就是此老的長寿秘诀。他的学生汉人翁同龢,在做官做到罢官回家之后,深感老师的功夫深厚,于是在家呆着,每天入夜必定在房间里三跪九叩数次,才上床睡觉。最终,得以保住了自家的首级,没有身首异处。
做奴才做得心服口服,自我总结经验,私相授受,然后再把磕头这种奴才仪式转变成健身体操,终于做到体健长寿,你还别说,这实在也算是一种创造,足以傲视世界的创造(因为别人想不到)。这样的创造,当然没办法让大清走出困境,更休谈富国强兵,但是在上面的皇帝或者太后,委实受用。无论说什么,都有人答应“喳”,无论做什么,都有人赞圣明,一呼百诺,威风凛凛。大权在握,图的不就是这个吗?可是,真到了有事的时候,这些奴才,除了馊点子之外,半点正经主意也没有,眼睁睁把皇帝太后带到沟里去。
所以,将下属都变成奴才,自我感觉是不错。但是不能碰上事,也不能有大事要办,否则吃瘪是现成的。只是,天下做领导的,没几个在乎做事的,更不打算做什么大事。只消大家向上一级一级地下跪,向下一级一级地吆五喝六,天下太平。
创造性阅读浅谈 篇7
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不少专家、学者都曾有过阐述。章熊先生在《获得信息性阅读》一文中把阅读理解分为四个层次: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善于创造的人才能在阅读中不断地进发出思想的火花”。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阅读?它是指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超越阅读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在探索之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的途径。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性阅读的核心
我们知道,阅读过程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中要运用逻辑思维去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更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说,阅读既是智力的运用,又是智力的煅炼。思考伴随着阅读,思维活动也就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的始终,阅读时思维活动停止了,阅读也就无法继续进行。
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来进行思维,而掌握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来进行思维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它是构成阅读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来实现,而人的思维能力的每一次跃进,又为以后知识的掌握创造了新的内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能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得到不断更新,促进人运用社会形成的知识系统去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和热情,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从而获得新的、独到的认识。可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性阅读的核心。
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就是能进行发散思维、横向思维,也就是在阅读理解时能同中求异、异中求新。创造性阅读的核心就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挥其生活经验的功用,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想象、联想、类比,提出新见解、新问题、新思路。
二、想象和联想是创造性阅读的双翅
想象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想象力不发达,创造力必然缺乏。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阅读中的想象就是在感知文章或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语句提供的间接表象重新综合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再现文章的内容、形象和意境,使阅读变得形象可感,因而它是丰富阅读感知的重要手段。想象能创造性地破译文章或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探求含蓄蕴藉之语,挖掘和拓展文章,触摸作者丰富的心灵和情思。想象还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超越认识层次上的感知和理解,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和境界,从而在创造性阅读想象中获得审美愉悦感。如教《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不能只抠词挖句,而应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人梦寐以求的神仙境界,进而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借写洞天仙境的美好来衬托现实污浊的用意。又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小说中漫画式的夸张描写,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体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新的“别里科夫”形象。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确实,阅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性阅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联想也是创造性阅读的途径。所谓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和想象常常密不可分,但仍然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如果说想象能让创造性理解向纵深拓展,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意境的话,那么联想则可以让创造性理解从横向扩展,通过类比、比较,求寻求新。人们阅读《阿Q正传》,总会感受到自己身上有阿Q的影子,联想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读者把自己身上的人性的劣根性自觉地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挂起钩。联想可以使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根据作家的描写,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与之结合而产生一种类似的体验,进而在脑海中形成栩栩如生的经过了再创造的艺术形象。这种类似的体验决不是一种照相机式的反映和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认识和创造。
三、缘情造境,促进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养成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根据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抓住培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大胆求异求新;另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课文中缘情造境,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激发学生去展开想象驰骋思维。如教《祝福》时提出假如祥林嫂的儿子不被狼叨走,祥林嫂的命运又如何?这类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作品,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力。再如教《荷花淀》,让学生摹拟表演夫妻话别,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课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情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演绎、创造空间。
浅谈创造性人才 篇8
一、创造性的定义
对创造性的定义, 林崇德教授的界定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它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 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 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 知识系统性越强, 减缩性越大, 迁移性越灵活, 注意力越集中, 则创造性就越突出。
二、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因素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性格[2]。心理学家将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称之为创造性人格[3] 。它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如挑战性、灵活性、自信心、冒险性、敏感性、独立性等都是创造性人格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 是指在对问题情境觉察分析和重新界说的基础上, 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发散性检索, 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将其结合起来, 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的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衡量创造性思维水平的三个指标。有关研究表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对于其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其中的挑战性、自信心、冒险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较高。因此我们应着重从创造性人格方面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三、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教师只有认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才能科学地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4]。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尊重呵护创造性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必须使其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所以我们就要给他们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认识到, 教育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才能让学生学有长进, 兴趣盎然。曾经有一位老师在试卷中出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多难 ( ) , 大多数学生都填“ 兴邦”, 但有一位小朋友则填“为情”, 老师不但给扣了分, 并且挖苦这位学生说“你有多难为情啊”。第二天这位学生把家里的报纸、辞典拿到学校来, 告诉老师说辞典和报纸上都有“多难为情” 的例子, 可老师恼羞成怒, 大吼一声“那你回家看报纸好了, 不必来上课”。这位学生伤心地哭了。这将有害于他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 要给学生言论的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只有多问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要鼓励学生自由争辩, 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完善自己的认识, 感受民主和谐的愉快;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相互激励, 而不随波逐流。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还要容许学生出问题, 犯错误, 他们正是在一个个错误被纠正、一个个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中, 磨练成长的。在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中, 学生往往更乐于同中求异, 更善于爆发出智慧的火花, 更敢于表现出个性的优势, 更容易展现独特的思维方式, 更能够探索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因此, 我们在教学评价时, 要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解除学生担心失误的心理负担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否定, 而应给以耐心的帮助, 善加引导, 要尊重学生 珍视呵护学生新颖多问的求异思维,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大胆思考。这样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
2.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推动促进创造性智能
不同创造类型的学生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外, 还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人格特征。比如, 艺术类创造性学生表现为思维敏捷, 具有多方面的兴趣, 早期表现出超常的艺术才能;比较情绪化自然科学类创造型学生表现为具有高度的自控能力, 求知欲望强烈, 喜欢抽象思考, 喜欢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 情绪比较稳定。因此, 我们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除为他们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外, 还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 因势利导, 推动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开展创新活动是最直接、最现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因为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广泛、强烈的好奇心, 这正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设想, 并通过动脑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创造性品质。学生创造性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希求于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要坚持渗透性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新人格的培养, 增强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也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形成。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 我们不仅需要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加强人格的教育和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的文明史昭示人们: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真正显示, 只有具备健全的创造性人格和勃发的创造性思维, 方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创造。
参考文献
[1]张永宁, 赵青.知识经济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2) :102-103
[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河南教育, 2000, (1) :11
[3]许燕.人格——绚丽人生的画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081
创造性反转执行技术 篇9
创造性包括思想和产品的产生, 要求必须得是原创性或者是适宜性的。创造性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力, 相反, 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它可以得到很大提高。事实上, 研究者发现, 教育和训练项目对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提高。
双面神思维过程可以这样来描述:在观点产生的过程中, 相反的观点或者是建议被有目的的发展或是确认, 由于是同时性的, 就会产生对抗, 在对抗中得以形成新的概念。
一、创造性反转技术
创造性反转技术包括了五步:建构 (construction) , 隔离 (segregation) , 对抗 (opposition) , 联合 (combination) 和精细化 (elaboration) 。激发双面神思维的创造性动机是创造性反转技术的“建构”阶段。双面神思维中的“分离”过程就是创造性反转技术的“隔离”阶段, 这个阶段概念的各种成分被隔离开来。双面神思维中的“对抗”是创造性反转技术的两个分离的阶段: (1) 对抗阶段中处于相反地位的每个成分都被确认下来; (2) “联合”阶段里原始的概念和相反的新概念在同一时间组成整体。最后“建构”这一双面神思维的过程在创造性反转技术里是“精细化”那一步, 在这一步新的理论或者是观点达到了改良或改进。
1、第一步:建构
这一步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关于某一特殊概念或者是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且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的内容。老师和学生应该确认一个关于所学课程的观念。它也有助于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课程观念的清单, 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调查和讨论。在调查之后, 老师应该提问一些类似下面呈现的问题:关于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什么?这个概念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用?老师和学生应该在黑板上写下对这些问题的反应, 以方便随后的过程中使用。
2、第二步:隔离
批判性的主题元素的确认。有两个小步骤是很必要的: (1) 成分的分离; (2) 每个成分中元素的分离。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提问这样的问题以指导学生去分离概念的主要成分:这个概念的成分是什么?如果老师想让学生更具体的去分析某个想法, 那老师就需要问这样的几个问题:我们能将这个概念分离的更细一点吗?记录下学生们的反应。如果他们的想法过于复杂或, 他们的反应就需要用一些简短的陈述或是短语来代替一下。
3、第三步:对抗
形成在分离那一步中所呈现出的主题元素的对立面是这一步的目标。对立面应该足够的明显, 明显到是在一个维度上的两个极点。它们应该是颠倒的, 但是在结构上也得是对等的。很多思维过程譬如说修改, 联合, 适应, 反转, 旋转, 缩小或者是放大, 可以用来产生很多种对立面。每个主题元素对立面的产生过程都应该记录下来。在这一阶段里面, 老师应该问这样几个问题:这个成分或元素的对立面是什么?你刚才所确认的对立面是如何和原来的成分对立的呢?
4、第四步:联合
将第二步中分离出来的元素和第三步里形成的这些元素的对立面放在一起, 在联合的过程中应该产生一个新观念。发展新观念时所选择的那个对立面应该是可以独立确认的, 至少能概括新观念在一个维度上的所有方面。老师在这一阶段应该向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以确认这些相反观念和它们联合的原因:哪些对立面容易产生新观念呢?为什么这些对立面可以产生一个新观念呢?
5、第五步:精细化
即使这些原创性的概念在意义和外形上看起来有些自相矛盾, 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性概念的框架已经制定好了。要给这个新概念里面的矛盾的地方给予特别的注意。如果一个概念不同成分的多种对立面在前面几步中被组合起来的话, 这些对立面在这一步里可以更好走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步里应该向同学问如下问题以评估和修正这个新的概念:这个新概念是如何足够总结这个概念的所有方面的?这个新概念的矛盾是怎么整齐的表现出来的?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修正这个新概念?
结语
创造性思维神秘的面纱在一点点的被我们揭开, 双面神思维作为一个角度可以给我们带来另一种解读。如果教师能够灵活深入的运用应用这些创造性反转技术的话, 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可以使他们解决问题和观察事情更加全面和深刻。我们期待这种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成果能尽快的出来, 为我们的教育大计提供些可资参考的先例, 也可以为创造性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实证。
参考文献
[1]Campbell, D.T.&Stanley, J.C. (1963)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research.Boston:Houhton Mifflen Company.
[2]Collins, M.A., &Amabile, T.M. (1999)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In R.J.Sternberg (Ed.) ,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297–31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Sak, U. (2009) .Creative Reversal Act:Teaching the ways creators think.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1, 5–13.
浅议创造性教育 篇10
关键词:创造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人的创造性或称创造力, 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 它由个体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创造人格等多方面心理因素构成, 是主体最本质、最能动的身心力量。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既具有继承性, 又具有创造性。尤其是现代社会, 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1996年, 《教育研究》杂志刊发了南京师范大学鲁浩教授的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 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继承性与创造性问题的讨论, 使人们对教育的创新性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新型人才的期盼, 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培养、开发学生潜能的创造性教育,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 也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基于这些认识, 我们认为, 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性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要义是:
1、全体性。
创造教育的一个信念是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 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 取得创造性的成绩, 成为某一方面的创造性人才。
2、区别性。
人的创造能力及其发展, 具有类型和层次的差别, 这种差别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 对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不可一概而论, 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
3、创新性。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和成人, 都有可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创新。创新是创造教育的灵魂。
创造教育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导向, 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从本质上说, 创造教育属于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文明的历史, 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历史是前进的, 文明是发展的, 人类正是以自己的创造书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人类创造的成绩一代一代地累积, 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文化世界。但是, 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 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时代, 千行百业每前进一步, 都需要以创造精神、创造性的过程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改革者必须是一个创造者, 也只有创造者才能成为改革者。只有真正的改革者才能判明旧模式的弊端, 才能在实践中开拓新路。至于科学技术事业本来就是创造性的事业。只有发挥我们的创造才能, 才能追赶自己生活的时代, 才能与科技、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相适应。如果说模仿能力在科技、经济发展缓慢的朝代, 也能使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振兴, 那么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一味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落后, 只有创新者才能真正拥有将来。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 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 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这就对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 如何把创造性教育深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将三种“因子”植入学生的大脑。第一种是“怀疑因子”, 这一因子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再一种是“抗压性因子”, 使学生能力破陈规, 锐意进取, 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第三种是“自变性因子”, 使学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引导、点拨、启示、讲评, 教学生善于思考, 在思考中领悟, 进而发现新问题, 产生新见解、新思路和做出新结论。思维的独特性主要指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做出的结论上具有独到之处, 有新突破, 超脱了常规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
包括“纵向连动” (顺向思维) 、“逆向连动” (逆向思维) 、“横向连动” (联想)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索新联系的过程中, 要注重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诸如“生与熟”、“逆与顺”的转化。当遇到某一个“生”问题难以发现其中包含的新联系时, 可借助联想将它转化为“熟”问题加以解决;而对一个“熟”问题要求寻求最佳解法时, 则就需要转换一下角度进行分析, 尝试把“熟”转变为“生”。对于“逆与顺”的转化亦是如此, 这里无论用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 一旦无法找到切入点或无法找到解题思路时, 都应当及时向对方进行转换, 进行尝试。长此以往, 形成双向思维的习惯, 遇到问题发现新关系的几率就会增大。
3、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 即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求异和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训练时, 要注重开导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一般来说, 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 发现新关系与新解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语文、数学教学中的“一图多用”、“一事多写”、“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 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较好的常用方法, 要敢于“散开”, 启发学生由不同的角度立意, 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鼓励他们大胆“标新立异”。然后要收, 进行集中思维, 经过比较鉴别, 找出“通法”, 选出最佳的立意或解法, 体现优化思想。
4、培养学生的跨越性思维, 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 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组, 从而创立新见解、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它是比形象思维更高级的一种形式, 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部分,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 想象出最终的结果。教师应当运用诸如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等多种媒介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 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在广阔的时空任意飞翔, 不断地丰富想象内容。
5、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 也为新异见解的产生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没有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积累与内化, 而且熟能生巧, 巧能创新。因此, 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密不可分的:既要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工具作用与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 又要重视思想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 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为他们独立消化、举一反三并且灵活运用、巧妙结合进行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谢丽丽.多媒体演示软件综合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创造性教学浅谈 篇11
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手段,兴趣是条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需求,实施差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是实施创造性教学的前提。这包含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树立相信学生的思想。相信学生,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老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动手操作的时间。
2平等对待,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师生平等,二是尊重个性。师生平等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走进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而尊重个性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二是鼓励学生相互争辩;三是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3关爱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引起老师的憎恶,这时要教师激起对他们的热情是有一些困难的,同时,这些后进生又觉得教师对他们冷眼相看,针对这两方面情况,教师要站在职业道德的高度,热情地而不是冷漠地对待他们,将爱的种子播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是热情的,对他们的批评是真挚的,对他们的帮助是善意的,对他们的希望是急切的。这样他们便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分析其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同时讲清这一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学习兴趣,那么他们才会愿意配合老师实施创造性的教学,最后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实施创造性教学?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前,教师要弄懂一切,也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环境、不同学生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样调整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掌握,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教师要学会装不懂,把问题、困惑摆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出学法,出思路,出智慧。教师要为学让时空,把尽量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让舞台,把尽量多的表现机会留给学生。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节新课讲解之前都设计了“引入”这一步,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从而让他们对新课内容更能理解。再比如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史,由于数学史料涉及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就便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全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作用。如在“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介绍“负数是中国人最先使用的”及《九章算术》中有关负数使用的记载。又如学习“勾股定理”,可以给学生补充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赵爽的故事和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以及数学成就《周髀算经》。这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教材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样才会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例如,在做有关梯形的证明题时,对于辅助线的作法就有好几种。有时,教材只是用单一的辅助线作法,那么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通过作腰的平行线、底边的高、延长两腰等不同的辅助线作法来证明这个结论,使学生已学习过的梯形的性质得到巩固,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举多得。如果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会制约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维的创新,从而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对教材习题的教学要灵活多变。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练什么,怎么练?既要讲究练的质量,又要讲究练的策略:精练、巧练、活练,以一当十的练。习题在解题思路上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知识掌握、运用和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习题的多种变式是把原例题中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换、更换得出相似或相近的新题,从不同侧面和多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使知识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对解法的理解和提高解题的技巧。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不靠家长帮练。继续拿数学教学来说,大多老师都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会算,但这也只是学于表面,这种题会做了,换一种题型就不一定会了。学生学会的应该是思想方法和这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而不是某一道题的解答。例如,在讲解几何证明题的时候,学生无论对定理背得有多熟练,还是对证明步骤掌握的有多好,只要没掌握几何证明的思想方法,做不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就是做再多的练习也得不到好的成绩,这就体现了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性。
4处理好学与评的关系。学生学的情况,经常要得到来自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考试之后,一般都要经过评分、分析各题得分情况、评讲卷子等过程,在此过程中也要贯彻创造性教学的思想,让学生对错题深刻理解的同时,做到举一反三。
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实现课程新目标,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创造。
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 篇12
一、启发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启发思维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此, 我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独立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 底面半径5厘米, 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对于这题, 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圆柱体的高, 再进而求出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的高为30÷ (2×3.14×5) =150/157 (厘米) , 圆柱体的体积则为3.14×5×5×150/157=75 (立方厘米) 。这样做显然较为麻烦, 我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并探索, 我让学生用拼接的方法, 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个长方体变换位置, 把拼成的长方体横放下来, 并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 这样再启发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我再启发学生:能否想到更简便的方法, 求出这个长方体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学生马上想到这个长方体体积为V=S侧÷2×R=30÷2×5=75 (立方厘米) , 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75立方厘米。
二、设计练习,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 到运用知识于实际, 形成技能技巧, 还需要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进行实际练习。因此, 在训练过程中, 我注意通过练习, 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了“折扣”这一内容后,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件商品, 如果按定价出售, 每件可获利润80元, 现在降价出售, 结果销售量增加了1倍, 而获得的利润增加了50%, 问每件商品的利润比原来降低了百分之几?这题直接列式求解有一定的难度, 我启发学生看能否可设具体值帮助进行解答。学生经过讨论, 得出了以下的解法:设降价前售出这件商品为10件, 这样可获利润80×10=800 (元) 。降价后售出的商品为10×2=20 (件) , 利润则为800× (1+50%) =1200 (元) 。所以可得出降价后, 每件商品所获利润为1200÷20=60 (元) 。因此降价后, 每件商品的利润比原来降低了 (80-60) ÷80=25%。
三、教会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自觉地运用知识, 而且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 我用“教”的思路引导“学”的思路, 用“教”的智慧启迪“学”的智慧, 用“教”的情感激发“学”的情感。同时, 我还做到或者是明教或者是暗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如在教学了“比的应用”后, 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某班原来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 后来转进2名女生, 这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为6∶5。这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这题的一般解法是抓住男生这个不变量, 求出转进2个女生前后女生各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求解, 这样较为复杂。因此, 我引导学生用份数进行解答。我先启发学生, 能否抓住男生人数在女生转进2名学生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特定条件进行解答?然后我引导学生:原来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后来转进2名女生, 这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为6∶5。而4∶3=12∶9、6∶5=12∶10, 原来男生12份时, 女生是9份, 现在男生仍为12份时, 女生则为10份, 这时女生比原来增加了2人, 正好增加了1份。这时候, 学生很快就想到这个班原来的学生人数为2÷ (10-9) × (12+9) =42 (人) 。
四、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还采取两个“不固定”:一是不固定组长, 让每个学生轮流做合作学习小组组长, 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二是不固定合作小组的人员, 按学习问题、学习任务分组。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我先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解答分数应用题, 然后在归纳用哪种方法进行解答时,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经过合作学习, 很快总结出:解答分数应用题时, 先找出单位“1”的量, 如果单位“1”的量已知, 可以直接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 要求单位“1”的量, 则可用方程, 再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大组自学讨论后, 我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使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五、创设情境, 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创设情景, 营造创造教学的氛围。情境包括课堂的气氛和学习的场景。创造性的教学不是以教给学生如何牢记已知事物为目的, 而是以教给如何探索未知事物为宗旨;不是给学生奉送现成真理, 而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我在课堂教学中, 做到两个“不满”:一是不讲满, 留给学生几分钟探索的余地;二是不上满,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在课始, 给学生几分钟预测, 广开思路。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课始我让学生预测:圆锥体的体积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有何关系?在通过实践操作得出如何求圆锥体的体积后, 我又让学生思索: (1) 如果圆锥体的体积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高也相等, 那么圆锥体的底面积同圆柱体的底面积有何关系? (2) 如果圆锥体的体积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底面积也相等, 那么圆锥体的高同圆柱体的高又有何关系?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后, 我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无限循环的、发展的过程。
博客写作的价值追问
第一, 博客写作的最大价值, 是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儿童。半个世纪前, 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 解放他们的眼睛, 解放他们的手脚, 解放他们的嘴巴, 解放他们的空间, 解放他们的时间”的主张。然而时至今日, 我们的作文教学, 还是牢牢地将儿童束缚在“命题”作文的紧箍咒中。相反, 博客写作, 创造了一种“为自己写作”的宽松氛围, 让孩子以“玩”的心态对待作文, 让他们充分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快感。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 在互读互评中, 孩子们体验到作文就是游戏, 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在。在游戏的心境中, 孩子们回归到“随意”写作的原生状态, 在放松的状态下, 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因此, 博客中的文字, 就比课堂里的写作有味得多。博客写作, 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唯有解放儿童, 才能激发儿童潜能;而解放的要义, 就是减少限制, 回归自由。
第二, 博客写作的另一重要价值, 是让儿童喜欢写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多次提到, 儿童要“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和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热爱写作, 享受写作。但在长期的习作教学中, 教师不是以让孩子喜欢写作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 而让过多的“意义”, 过多的“规范”, 让作文变得面目可憎, 以至于孩子们逐渐丧失了表达的自信与乐趣。因此, 作文教学, 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喜欢写作。潘新和教授也曾说过:“写作之途, 想写就好”。“想写”就是“乐于表达”。而乐于表达的前提, 就是让学生体验表达的乐趣。表达的乐趣如何去激发?靠老师、同伴以及潜在的读者真诚的欣赏。舍此, 别无他途。网络空间的互动优势, 为孩子们体验表达乐趣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孩子们的可以在博客上自由自在地分享、回应, 不断提升着写作水平。
第三, 博客写作还有一个价值, 就是让儿童见证言语的生长。构思、起草、发布、修改、回应, 经营博客的过程, 颇像种树。在不断的浇水、施肥中, 儿童体验着农人劳作的艰辛与甜蜜。今天浏览昨天的博客, 昨天浏览前天的博客, 就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一天天提高。博文越发越多, 就好比自己种植的大树越来越多, 渐渐地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看着成片的森林受到他人的关注与欣赏, “种树”者必会自我沉醉。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自我沉醉”更能激活动机与潜能, 并且让热情持续不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