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2024-09-16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精选8篇)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1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校本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不应为创造而创造刻意更改教材内容,要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2.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2

一、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材的指导思想, 只有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简单的数据处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册) 所呈现的例子是某地区四年级同学的分布情况, 要求学生数出各巷有多少同学, 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生对此没有兴趣, 因为教材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教材的意图也是把重点放在数据的统计上。学生不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也就不会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在教学此节课时, 大胆地改变了教材内容, 结合学校要办特长班的实际,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的姓名上涂上规定的颜色 (如特长音乐的就涂上红色) 。然后让学生数出参加特长的人数, 引导学生在这些数据上加上“特长名称”、“人数”等词, 制成统计表。再观察统计表, 看有什么发现。当学生掌握了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表的制法后, 再让他们利用这些知识调查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制成统计表。这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 还为学校办特长班提供了参考资料。尤其让学生调查最关心的问题, 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立足学生发展, 经历数学探究过程。

一位数学教育家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就要将学习活动由单纯的识记变成探究性活动。而教材上的许多知识是以陈述性的方式呈现的, 不利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这就要求我们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究性素材”。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什么叫三角形”是陈述性知识, 教材只有一句话, 如何把它加工成“探究性素材”呢?针对学生虽然对三角形有了感性认识, 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还有难度的情况下, 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首先,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小棒、三角形、铁丝、纸等自由制作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直接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当学生暴露出“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三条直线拼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等片面认识时, 则出示相应的反例图形, 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然后进行讨论:“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 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

三、重视生活体验, 掌握实践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与实际的联系,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而教材中有些习题的设计远离学生的生活, 没有实用价值, 尤其是一些应用题的不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变换习题, 以利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如学习了三步应用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有44个同学一起去划船, 大船每条可坐6人, 每小时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坐4人, 每小时租金8元。请你设计出租船方案。”学生不仅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积极进行思考, 体会了答案的多样性, 以及优化思想, 懂得学好数学也能节约开支, 感受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而且使得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 又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

四、重视操作实践, 深化数学知识。

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 一般都要经过感知、建立表象、抽象、具体应用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感性知识, 发掘数学内在的魅力, 深化数学概念。如我教“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求几种特殊情况下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饮料罐、火柴盒、墨水盒等, 先让学生观察火柴盒里面的小盒子, 把里面的五个面涂上颜色, 总结出只有上面或只有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如计算长方体水池子的粉刷面 (四壁及地面) 、粉刷教室 (四壁及屋顶) 等, 让学生拿出纸盒子实际操作一下。再入计算一个长方体的食品盒, 长宽高知道,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 (上下面不贴) ,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饮料罐或火柴盒的外盒, 总结出没有上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自己总结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3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材内涵;文本价值

新课标教材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突破了过去的一些固定程式,更加灵活,需要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系着整堂课的优劣,关乎每一个知识点的突破和延伸,关联着每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标的强化、难点的突破都激发着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创造开拓思维,首先我要从创造性使用教材谈起。

一、教材内容需要整合和拓展

首先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展示和发展自我的一个平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宽敞的平台上演绎出更加完美、充实的舞台剧。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认识》,教材中注重了图文结合,实例展示。教师在教学时,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体会真正的元、角、分的使用。而后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一元钱到底能买到多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一元钱又能买到哪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角钱的大用途,最后升华到珍惜身边的每一分钱,如何感恩家人。

尽管教材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构建教材体系,但是它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是很有必要的。

譬如,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整册书知识结构很微妙,教学中我灵活重组了教材的先后顺序,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小数的意义与小数的加减法结合在了一起,把三角形部分做了后移处理。教学收到了显著成效!总之,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与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具有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内涵的挖掘和延伸

教师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才可称为会用教材。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个性差异不同,造成教学效果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合理挖掘教材内涵,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三角形三边关系》部分,教材中仅出现了路线情境图,让学生抛开原有知识,用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想到三角形中三边关系来解决。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我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让学生自行探究出如何直接判断三根任意小棒能否组成三角形,得出结论:用两较小的边之和与最长边去比,如果大就行,否则就不行。这样简单易懂,记忆牢固。随即我增加了一个小小的设计问题:小狗设计三角形屋顶,给出其中两条小棒的长度5分米和3分米,让学生找出第三根小棒的取值范围(3~7),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知识得到了质的飞跃。紧跟着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帮忙选一下,你会选哪几条小棒来组成小狗的屋顶呢?让学生在得出结论(5、3、3)(5、5、3)的同时,有了美的追求、美的应用、屋顶要等腰、不能倾斜,既而种植了学生的设计艺术细胞,展示了新课标素质教育的优越感。

三、文本价值开发和体现

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防止单纯从便于教师的教学出发,随意割弃教科书内容,如对“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小精灵的发现”“思维拓展”“你知道”等都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必须做到知识点升华和开发。教材的价值就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平台,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凭借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其目的是为了让教材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智慧得到更好的整合和互补,从而让教材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服务。如:鸡兔同笼是我国古老的典型应用题,我在教学中不急于告诉学生计算的公式,而是让学生充分想象,假设都是兔子或者都是鸡的情况,自己通过简单地计算,求出结果。然后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填表和画图演示,使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问题。随后出一些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叶老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不是给教师提供的“法定”文件,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经常地、有意识地、恰当地在数学学习中融入生活的素材,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学活动丰富并富有童趣,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性。让我们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材,用世界的眼光“剖析”教材,教学才真正实现了对教材的创造和超越。

参考文献:

[1]张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J].人民教育,2006(5).

如何创造地使用新教材 篇4

作为一项实验,必定有其不够完善的一面。那么要想搞好一项实验,就必须进行大量地深入地研究。然而要达到创造性地使用好这套教材,首先需要明确教材的编制体系,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对部分内容做了大胆地改革。如: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每册都有关于统计的内容。因为统计将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事实。预测事态的发展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

又如:几何图形的编排,小学低年级先识别立体图形,中年级学习习近平面图形,高年级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这样安排十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再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框。从一开始认识乘法,就不分被乘数和乘数。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儿童思维的复杂性。经过实践证明,改得好。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应试教育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己根深蒂固。他们总认为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于是便大刀阔斧地任意取舍。计算教学当然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而对于一些能发散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实践的问题则不屑一顾。我在县数学研讨会上做课“七巧板”。课下就听到许多同志讲过:“像这样的课我们根本都不学,哪有考试的时候让学生拼图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我却认为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远比会计算一道题要重要得多。因为我们这套新教材就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的,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应在深入的研究、领会编者的意图基础上进行。我倡议:还教材本来的面目,实现教材的自身价值。

二、合理调整,适应当地情况

新教材尤其关注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力求在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获 取新知.在这方面新教材虽然已为师生创设了广泛的教学情境,但由于实验面很广,教材的编排必然要受到城乡、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创设的情境不可能照顾到全面。

如: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练一练的第一题:他们住在第几层第几号?(其实此题本身就有错误)这道题对农村学生来说就很不适应。因此,在教学时我便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即:同学们,咱们照的相片取回来了,你们想看看吗?好,现在老师就把它装在相框里。(绒板打成小格子)注意看老师把每个人的相片都贴在什么位置。这样即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巩固了新知――确定位置。

农村学生活动面比较狭小,和父母逛公园、看电影是绝大多数孩子根本体验不到的一种生活情趣。像第二册33页2题“找座”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在处理此问题时,我特意带领学生到大会议室上了一节活动课“排座”。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开开心心,令人头痛的“找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恰当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恰当地引入.当然,这里提到的引入,并不单指课的开始,而且要适时适当地贯穿于课的全过程.教材的编排在这一点上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并不都是恰到好处的.如:数钢琴的键子,出租店的物品,一元钱能做什么?…我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恰当地引入.而且随着学生的年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引入更要讲究方法。力求使知识的本身趣味化、活动化和生活化.事实上,只有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使之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新知。

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5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具体有:①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②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含教具、学具)、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③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了解了学情,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①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②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③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应“依标扣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反复读课文,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要少而精,要符合教学目标,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更应该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就巧妙拓展,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不断地感悟、创新中真正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可以说是天天都在使用教材,凭借教材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在坐的每一个学生,借助教材把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都灌输给每一个学生。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越来越符合时代的要求,越来越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相辅相成,越来越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有没有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有所体会与真正领悟呢?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旧只是照本宣读,只讲教材,只读教材,仍然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各种能力的培养。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早已跟不上课改的脚步,时代的要求,这种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更是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那么在当前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怎样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尽量发挥教材的巨大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深深思考。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知识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孩子们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比如在教完《少年闰土》后,我随机向学生们推荐了《故乡》这部小说;教完《江姐》时向学生提供《红岩》这本书。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上完童话课文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的时间里阅读,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在家里练习讲述给爸爸妈妈听。熟练后我再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比赛。在此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都纷纷作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又比如在教完《赤壁之战》一文后,我又向学生们推荐了《三国演义》一书,班上的一些男同学兴趣浓厚,还出现了好几个“三国”迷。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外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闹花灯》一课时,抓住第二段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课文是这样写的:“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闪闪发光,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我让学生反复读了这段课文后,便问学生:“除了兔子灯、鸽子灯,大家想想大街上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灯?”随机媒体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画面说说上面有哪些花灯?并说说这些花灯是怎样的?并逐步引导学生说清楚花灯的样子。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说一说,写一写。结果有的学生写道:“街上的花灯多得数也数不清。瞧:灰色的不起眼的老鼠灯把一条小尾巴翘得老高,闪动着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睛,大象灯拖着一条长鼻子左右摇摆。最有趣的还是那盏红色的金鱼灯,它股着一对灯泡眼,甩着尾巴似乎在水中游动呢!” 还有的学生写道:“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皮球灯圆滚滚,星星灯亮闪闪。最引人注目的是荷花灯,只见一朵朵荷花张开了红艳艳的花瓣,好象在对人们点头微笑呢!”通过练习说,练习写,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这样在自由的空间里,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们在学完《蚕姑娘》一文后,对蚕一生奇妙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一生的成长过程也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呢?”学生们立刻就讨论开了,但更多的学生紧锁眉头。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不知道。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回家查找资料或者向家长请教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天交流。到了第二天,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学生说:“蝴蝶的一生也有奇妙的变化。蝴蝶小的时候是毛毛虫,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成蛹。再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从蛹里飞出各种各样的蝴蝶。” 有的学生说:“青蛙的成长也很奇妙。小时候是蝌蚪,全身乌黑,大脑袋,小身体。过几天后便会长出后腿,接着会长出前腿,渐渐地尾巴也没有了。最后才变成了大肚皮、鼓眼睛的全身披着绿袍的大青蛙,为庄稼消灭害虫,成了庄稼的卫士。”他刚一说完,其他学生都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人一开始是猿猴,后来才变成我们这样的。”我及时帮他纠正了错误。虽然他的理解不够正确,但我还是表扬了他。这足以说明他动脑筋去思考了,而且还了解到了人的发展演变的大概过程,这种求知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通过这次小小的交流会,我深切感受到,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是不成功的,也是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去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注:本文属本人的学术成果,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抄袭与盗用)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我校实验教师在参与课题实验中逐步形成了这种创新意识,并用它打造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积累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路和经验——把教材作为平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注重学生自主体验与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善待学生的意外发现,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紧扣教材特点,挖掘教材的创新资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描写了大量创新性的“物”。这些“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赵州桥,有令人惊叹的“万里长城”,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有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各类“新型玻璃”,有现代化办公用具“电脑管家”等。这是人类创造的结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已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怀丙和尚捞铁牛,田忌赛马,乌鸦喝水等等,每一件事充满了创造精神,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

小学语文教材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发明家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药物学家李时珍,科学家李四光,这些伟大的人物小时候并非都是天才,他们是凭着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些人的创造品质,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材的模糊、空白处,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价值。如四年级语文教材《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描绘了阮恒为朋友献血的过程,课文只具体描绘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和表情,至于阮恒为什么开始紧张地哭泣,后来又立刻停止了哭泣?课文没有直接阐明原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又如《月光曲》一文中,盲姑娘激动地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盲姑娘的话,他是在故意否定还是默认呢?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些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穷人》一文以“渔夫拉开了帐子”为结束语,那么接下去渔夫一家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呢?西蒙几个孩子成长过程又是怎样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无字处读出字来,在简略处浮现出丰繁的内心想像。

小学语文300篇课文,每篇都是具有创新的“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无不闪烁着作者创造思维的火花,认真挖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创新思维大有好处。

二、紧扣创新思维的特点组织教学方式,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有效方法。

人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思维、想象和完成任务的方式中,思维的新颖性、敏锐性、发散性、集中性、灵活性、分合性、形象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实验老师根据这些特征,采取了创、增、组、挖、拓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1、创:创设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白杨》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品格的那段话是全文的重点句,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为了激发同学们与“爸爸”一样的崇敬赞美之情。实验老师黄丽燕老师创造这样的情境:“当你到新疆去旅游,坐着火车在那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中行驶,这时,就在你的车窗前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此时此刻,面对这戈壁滩的忠诚卫士,你会怎样高声地赞美它呢”在老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发下,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变说道:“白杨树啊,你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你,你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你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上面的语段与原文比较仅仅是把“它”变换成“你”,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增,增加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脑、手、眼动起来。如设悬念、玩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二年级《雷雨》一文在描写雨后景现时,许宝惠老师增加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假如你是一只蝉,或者是一只蜘蛛,或者是一只小蜻蜓,雨过天晴后是怎样出来活动的,谁想表演?”学生纷纷上来戴头饰边演边说。生1:“我是一只蝉,雨停了,我从树桐里爬出来,大声地‘喳——喳——’地叫着”;生2:“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又爬到网上,准备捉虫子吃。”生3:“我是一只青蛙,雨停了我从池塘里‘扑通’跳到荷叶上,大声地‘呱呱’地叫着”。接着老师启发学生先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表演出它的动作和声音。全班都参与了表演,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让学生体会雨后的美景和愉悦的心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

3、组,重组教学内容,重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独力思考、合作学习,质疑问题,自找答案,多种分析,不求统一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能力。这是有实验过程中教师们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1)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自主能力,取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重组,进行不同的演讲,跳出教材做课堂教学让人,而不是做教参教材的奴隶。如黄丽燕老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文时,自己设计了两篇“还原文”。如短文一:“蟋蟀巢穴在草地下最多九寸深,一指宽的地方。洞口较隐蔽,洞口斜,排水性能好。蟋蟀常在洞口鸣叫。巢穴内部干燥、平整、洞壁光滑。”这段话除了课文中富有人情味的文学性描写,让学生通过比较还原文与原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感悟拟人手法的可处,变“讲懂”为„„“读懂”,变硬性灌输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究体会。(2)教师因文而异,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创设自主、合作、开放的空间。“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三年级语文教材《翠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按照“翠鸟的爪子——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眼睛——嘴”的顺序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刚学完这一段就有学生马上质疑:“作者没有按顺序写翠鸟的外形。”有不少同学同意这样的观点。看来这一质疑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思维及表达的欲望。实验老师石玉珠心里暗自高兴,这不正是拓展学生新思维的空间,加强口语实际训练的好契机吗?于是她启发学生:“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翠鸟,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着自己上了色翠鸟图,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学生分别按“总——分”、“上——下”、“上——下”„„顺序以“我”的口吻进行自述,同时还能添加一些内容如“你们喜欢我吗?”“我那么可爱你们想跟我做朋友吗?”“这么可爱的我,你们可要好好保护我喔!”这种比“照本宣科”的“复述”不是更有创意吗?但是作者这样描述的目的在于突出翠鸟是捕鱼能手,因此教师又利用“导读”的方式让发散的思维集中起来,让学生体会这样的写作的合理性。

4、挖:挖掘教材内外可发展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如有叶心绿老师教《林海》一课,开课时是这样教的:

师:在生活中,哪些东西多了也称为海? 生:人多了称为“人山人海”

师:今天,我们一路过来,两旁金灿灿的菜花一望天际。生:(异口同声)花海!

师:怪不得老金爷爷把看到的大片山林称作为—— 生:林海!

这样,学生不仅真切体会到“林海”的意思,同时进行了词语的创造。

5、拓,开放拓展,让学生的学习走出课本,飞向课外。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只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创造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多形多渠道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实验老师许宝慧在执教《荷叶圆圆》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文中的荷叶没有开口说话,她就用口述小水珠和荷叶姐姐的对话。小水珠说:“荷叶姐姐,谢谢您,做我的摇篮”。荷叶姐姐说:“小水珠,我很乐意做你的摇篮,你也给我带了凉爽啊!”然后请学生想像小蜻蜒、小青蛙、小鱼儿和荷叶姐姐的对话。这个开放性的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对话中闪现出个性化的光彩和独特的感悟。对教材的延伸,对教材开放性的使用。加强了情感的熏陶。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不惟书。

小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多以学习和欣赏为主,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文章在写法上或实际生活的表述上也会存在一些疵漏之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切莫惟书为是。语文的插图是最直观,最形象地向学生展现事物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但《翠鸟》一文,却出现了图文不符的矛盾。课文对翠鸟的羽毛的描述是“翠鸟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但课文中的插图展现的翠鸟腹部的羽毛是黄色的。学生在读文作画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提出质疑:有的说课文的插图画错了,有的认为是作者观察错了;应该把“赤褐色”改为“金黄色”;有的干脆说“由于种类多,翠鸟腹部的羽毛有的像赤褐色的衬衫,有的像金黄色的褂子。”最后一位学生在原文加上“由于种类多”、“有的„有的”,由“衬衫”还能想象到“褂子”,我们暂不论其观点对与错,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值得赞赏的,石老师对于同学们的不同观点不予否定,并且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寻找原因,或读少年科普书籍、或写信问问编辑叔叔阿姨们,激发了探索精神,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实验老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活化教材、活化教学,展现了一个个焕发生命活力,个性飞扬的新课堂。孩子们不再沉默,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成了孩子们求知的乐园。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

(1)“信奉而不唯是”。

(2)“遵循而有所立”。

前者“信奉”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教材特色。“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

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即“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要让教材“增值”。

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独立思考提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要更具挑战性、刺激性、新鲜感,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零起点”。

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是“我认为”——教师不说,学生更不会说。

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

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就教材来说,理解不一,其处理也就不同:一种理解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教科书;另一种理解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教师深如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2)依据学生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城市与农村,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发达地区与待开发地区等都不同。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一样。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尽可能。我国幅员那么辽阔,东西部差距那么大,不可能也不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哪一种教材最适用于学生?就算是选到了最适用的教材,教学质量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升过程。有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拼音》时针对学生情况,发现拼音教学过于集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就把后面的以识字为主的内容提上来,拼音与识字互为交替,分散处理,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愉快。

(3)根据教学情境而定。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属传统式教学。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问题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字与拼音

(三)》ue时,就处理得很灵活。她出示韵母ue的图片,原计划是想让学生看图识“月”字,用熟字“月”带出ue。她让学生说说图上的月亮像什么,以建立感性认识,发展想像力。谁知学生一说就收不回来,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他们说:像人的眼睛,像香蕉、像小船,像一张染黄的脸等等。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后,一个比一个说得形象、生动。教师在此情境,就只有让想说的都说到,原计划两分钟完成的内容,八分钟才解决。这不就是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体验吗?试想,如果该教师不根据教学情境处理,而是让一两个学生说了之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吗?

(4)依据教学环境而定。环境是一种无言的课程。教学环境分为教的环境与学的环境。它区别于教学情境,但与教学情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课堂内,某种意义上即是教学情境。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已逐渐被变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所取代。依据教学环境确定教材的取舍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涉及到学生所在的社区、学校、教室、家庭等多种因素。其中每个因素又牵涉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实验教材第12单元《外面的世界》,教学内容是一幅市区图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建立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精彩”的意思,大略认一认图画里的字。教学中,城市教师认为好讲,能实现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却认为不好讲,原因是农村学校周围没有图画上的那些内容,因此,导致了他们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不管教材,只让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环境。其实这两种处理都各有不足。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如果结合环境借教材施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即把教材与环境结合起来,借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激发努力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利用观察社区,为学生建立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识字渠道,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

(5)依据教学资源而定。教学资源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坚实基础。教学资源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多数教师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的是硬件。诸如教学场所、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技术、图书、教具、学具等等。凡是提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首先总是比硬件:人家学校有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什么,所以„„他们常常忽视软件的重要性:如学校领导忽视管理、忽视师资培训、教师忽视对理论的学习等。疏不知软件的隐性流失远比缺少硬件可怕。优越的硬件设备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努力,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所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定要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定。一位教师在谈执教感想时说到,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力求用最朴实的教学资源及手段去上最好的课,就是依据教学资源灵活创造教材的最好见证。

(6)依据教学特长而定。再好的教科书不好的教师难教好。不好的教科书,有的好老师一样能教好。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就素质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新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课改的变动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在调研中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用美术、音乐等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同样不错,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就充分运用音乐来帮助激情、理解、欣赏、想像等,把学生带到一个星光灿烂的美妙夜晚。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充分运用简笔画这一特长,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出大海、草原、山村、森林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画图体会课文,读句子,看图说话等。

3、超越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

(1)让“语文学习”成为“自学活动”

(2)让“语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

(3)让“语文学习”成为“自我展示”

(4)让“语文学习”成为“综合活动”

赋老教材予新生命--试谈如何根据课标精神创造性地使用原有教材

录入:不惑仔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7-14 16:24:12

小字 大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正式出台,而相应的配套教材才刚刚起步,校内大多数学生使用的原教材的滞后性显而易见。教师如何运用原有的“老教材”实践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使自己从一个单纯的课程资源的“实施者、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开发者”呢?这对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处理教材,对原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

一、发挥教材中的范例优势,诱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场所,语文教材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内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并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的性质和数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原教材中有一些课文,选自名家名篇,学习这类课文是诱发学生读书欲望的良好契机。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一篇引出全篇:如在学生学完《丑小鸭》、《守株待兔》后,可以它们为叩门砖,介绍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在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草船借箭》后,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也可以一篇带动多篇:如在学完《白杨》后,介绍学生到课外书上查阅赞美白杨的其他散文、诗歌,甚至学唱阎维文的金曲《小白杨》;在学完《题西林壁》后,介绍学生背诵《咏华山》等其他咏山的古典诗作。还可以一篇关注该作者的其他篇:如在学完《卜扇子o咏梅》后,介绍学生阅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o雪》等其他气势磅礴的词作;在学完《草原》后,可介绍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大师老舍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满腔热情投入课外阅读之际,我们应不断予以关注,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准备如何解决等。待学生的课外阅读告一段落后,可让学生说说书中的故事,或让学生学习评价书中人物;也可组织读书知识竞赛,让学生自己主持,既检查了读书效果、总结了读书要领、暗示了读书方法,又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舞台,更重要的是,还激发了学生再次投入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一个民族不读书,历史会惩罚他;一个人不读书,命运会惩罚他”。教材上的课文篇目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如果我们经常引领学生透过这些窗口欣赏前面的“书山学海”,何愁不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代读书人”,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quot;呢?

二、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促进学生发展信息素养

”衡量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他是否学会了终身学习“。教育信息化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只有在学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也就是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后,才能把终身学习变成自己的责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呢?我们巧妙利用了原教材课文中学生自主发现的知识盲点和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如在学习《恐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学课文,他们提出了很多自己很想弄懂的问题,如遍布地球的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神秘消失?恐龙到底有哪些种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如何?这些恐龙的名称因何而来等等。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微机房,到校园网上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结果,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从校园网上获取了大量信息,并能试着取舍信息,给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利用获取的信息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后续学习中,一旦遇到感兴趣而又一时弄不明白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园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了。我们觉得,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在此过程中,初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拓展教材中的时空限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quot;如果我们潜心钻研,就不难发现原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含有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沟通的有利因素。如在学完《草原》一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以《走进草原》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哪儿?哪儿的草原最大?促进语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联系;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歌颂草原,可进行诗朗诵,可用彩笔绘画,亦可引吭高歌,促进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联系;第三步,大讨论--如何保护草原环境,促进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上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冲破了仅限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的限制,实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

四、挖掘教材中的宋哪诤睦⒈矶捞靥逖?br>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quot;的要求。原教材中选编了相当数量的童话故事,有反映自然和人性美的,有闪现童趣和天真的,也有蕴含哲理和为人之道的。如果我们本着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引导孩子学习这类课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阅读,可能会有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如原教材中有个家喻户晓的老故事《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都要

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想象的内容大致都是青蛙跳出井口,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知道自己错了,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显然,这种想法与本课寓意相符,也与老师的期待相合。可是有个学生却偏偏认为”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老师先对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表示肯定,然后微笑着请学生说说原因。原来,他想象中的青蛙从井口跳出来后,发现周围的河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河面上漂着不少死鱼,而且自己的很多同伴惨遭人类毒手,被活生生地捉在菜市场上,或变成美味放在饭桌上。青蛙觉得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哪!

多么切实而又独到的见解!学生能赋”老课文“予”新内涵“,他们也是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开发者呀!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冲出教材、教参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就打断学生与课文寓意不符的想法,不给他继续阐明原因的机会,那么,师生就不可能共享后来这番新颖独特的精辟理论,从而带给大家超出文本许多的发人深省的启迪。所以,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 篇6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于 春 梅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而数学本身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小学数学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生活原形”。基于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突破数学教材的框框束缚,从学生周围的工厂、农村、社区,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数学,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更有亲切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即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让教材变“脸”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不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分析和调适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贴近生活。

1、让数学课题情趣化。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将课题变为《我认识的新朋友》;教学长度单位时,将课题变为《长长短短》;教学20以内

加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情景,让课题变为《新年联欢会》;教学元、角、分的练习时,将课题改为《小小售货员》。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2、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捕捉生活现象,使导入情景化。如在教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引入新课题时,多媒体出示:3月12日,得知植树成活率98%,你知道成活率98%是什么意思吗?这贴近学生世纪的情景,大大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样。我们可以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对例题的事理进行改组、变换,使例题教学更有亲切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共鸣。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一)例1时,教师将体育达标事理转换:教师出示一支粉笔,介绍这支粉笔可以写300字,然后板书:“百分数应用”,问:“写了几个字?”“可提什么问题?”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自然引出例题:“一支粉笔可以写300个字,已经写了6个,用去百分之几?”又如教列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出示电话账单,让学生思考,讨论、编题:王芳家五月份市内电话费49.1元,按规定,月租费15元,每打一次电话,计费0.11元,王芳家五月份共打了几次市内电话?把学生引入熟悉的情景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入探求新知。

3、让数学应用实践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从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有用,这样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人民币的知识”时,先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应该

把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这样实践操作:各小组2人做换钱游戏。如一张五角可换几张一角的,一元可换几张2角的„„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就会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让课堂“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科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感受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真实情境,体验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为此,就要求教师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1、开展数学系列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向。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设置多样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实践和交流机会,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时,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一次“缝纽扣”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缝纽扣的技术高,谁就是班里的小能手。让学生理解在单位时间内工作量的含义。在教学新课时,组织学生缝纽扣活动,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折叠、测量、比较等系列活动中,掌握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可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在倒水或倒沙的操作中理解、验证,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根据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探索,自己摆小棒,并自己讲算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的数学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2、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广泛的创造实践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小小商品拍卖会”活动;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开展动手量一量操场并计算其面积的活动;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后开展动手计算场院里麦堆的体积等。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但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 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学生从问题出发,正确地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做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不同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养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白兔是黑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教学时出让学生按教材的方法用方程解答外,我还引导学生分别从和倍应用题的角度解答;再把1/5看成一个比(即1:5),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再从归一应用题的角度加以考虑,寻求新的解答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复习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中,使教材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更现实,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

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改革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系列的、多样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数学教活。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篇7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 学什么, 具体有: (1) 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 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 (2) 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 (含教具、学具) 、生活资源、环境资源, 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3) 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 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 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了解了学情, 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 (1) 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 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 (2) 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 (3) 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 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 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 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 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 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 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 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 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 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 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 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 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 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 应“依标扣本”, 即依据课程标准, 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 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 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 必须反复读课文, 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 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 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 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 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 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 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 要少而精, 要符合教学目标, 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 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 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 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 投入其中, 忘乎所以,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 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 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 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 积淀语言, 悟得规律, 更应该超越教材,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 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 就巧妙拓展, 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 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 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 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 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 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 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 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数学教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篇8

关键词:教材;重新建构;教学互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72-01

教师要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但不应简单的照本宣科,而应努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营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教材的“深加工”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一、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大量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这为数学题材的“生活化”及“情景化”提供了可能,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一个问题“已知圆的半径为R,现要求在圆中作一个内接矩形,问如何做法,可以使矩形的面积最大?”

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情景:有一个圆形的桌面,现在要将它改造成为一个矩形桌面,问如何改造才能使桌面最大呢?(让学生用圆形纸片尝试操作)由于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更倾向于依赖直观、具体的东西的支撑。因此,设计数学问题,使之“生活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动力,步入数学的殿堂。

二、重新建构适合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教材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提法似乎并不排斥接受学习、尝试学习等其他重要学习方式,显然,理性的提法应是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必须重新建构教材,以适合学生多种学习方式。

为此,在使用教材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教师应充分评价数学知识的多种价值

书本上的知识以显性与隐性两种形式并存。以显性的数学知识(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用数学科学解决问题的必要技巧)为载体,渗透隐性的数学。隐性的数学集中反映为具有数学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思想方法,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过程以及具有人格建构作用的各种数学品质。显然,从学生的自能发展来看,“隐性数学”比“显性数学”更为重要。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教育价值,重新构建教材的结构,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性。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知规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认知特点去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设计教材结构,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建构”。

例如教学“函数概念”时,我的做法是:

(1)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认识函数的概念(自主学习)

(2)教师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函数事例,使学生对函数概念加深理解(接受学习)

(3)学生举出生活中函数的具体事例,灵活运用概念(体验学习)

三、教与学互动,促进教材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推进的,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预定轨道进行,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问题,尤其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充分发挥时,教学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必须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资源,开发教材,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时,学生提出钝角有没有三角函数值?为什么?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各种怪念头,加以正确引导,有的甚至可以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造之果。

四、拓展教材的时空局限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如何拓展教材的时空局限,盘活教材,引导学生广泛地、多方位地获取知识信息,应用知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的建筑物、旗杆、烟囱的高度等。当学习完“统计初步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某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交通阻塞的原因及对策”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问、获取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完成课题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教材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个人的能力达到了发展。

2、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拓展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更新的知识,获得更实用的技能。新课程数学教材中的作业是新教材的新增亮点,是研究性学习的简明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合作精神、科学态度、创新意识等,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综合应用的拓展素材。

例如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中结束部分的实习作业“了解函数的发展历程及其广泛应用”就比较清楚地表明了实习作业的目的是了解函数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实践中把这一拓展素材作为一次课外作业,以小组形式去完成,教师有效地进行评价,比较出各小组的优劣。各小组为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去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个细节的内容,就会去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和浏览相关网站了解数学家们在函数方面的贡献,了解函数发展的历程,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别人的想法与建议,互相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以实习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小组的整体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的拓展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上一篇:走进心灵师德无痕下一篇:关于秘书礼仪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