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2024-10-09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通用12篇)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1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的生活, 充满时代气息, 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 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尽管如此, 教材还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但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 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数学教师是数学教材的, 更是教学过程的决策者、创新者,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1 变“静态预设”为“动态生成”

教材总是静态、固化地呈现编者事先预设的教学思路, 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以及思维状况都是不确定的, 真正的教学过程总是动态生成的。因此, 学生的学习实际常常不可避免地会与教材的编写预设发生矛盾。探明学生的真实思维状态, 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正确的策略或方法。为此, 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些现场调查和试探性提问。算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思维等价。如果学生确实掌握了高思维层次的思考方法, 叙述算理正确、深刻, 我们也就没必要再去追求“低层次算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如果这样想的学生很少, 或者学生仅仅出于直觉的猜想或是在先发言学生的启发下才这样想, 思维上对于进位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晰, 那么教师有必要为学生的认识进行补充, 丰富其感性经验。这样, 教材中预设“操作—抽象”的教学过程可以调整为“猜想—验证”的生成过程, 从而既能照顾少数优秀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 也能够解决部分学生的思维障碍问题。教材的编排思路不是外显的, 而是内隐的, 所以必须真正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 教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敏锐地捕捉和准确地判断学生回答中闪现出来的有用信息, 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 应当始终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与归宿。

2 变“静态知识”为“动态探索”

“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 而是一个过程” (布鲁纳语) 。新课程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极好的“动态探索活动”的加工素材, 比如操作活动过程、引导发现过程等, 但如果这个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 按“教路”设问下去, 那也仅是一个静态知识, 仍然被教者当作一个“结果”加以灌输。教师要善于把静态知识的获得过程还原成动态的主体探索过程。这样, 学生充分参与了转化的探索过程, 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

3 变“陌生的数学”为“熟悉的数学”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 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学生的生活作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不仅能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而且可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世界, 而且实现由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的跨越。新课程教材的编排已经注意给学生提供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 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探究的生活情境, 但它不能适应生活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所有学生。为此,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为直接出发点, 进一步搜集和丰富数学背景材料,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要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中可采取的策略有: (1) 贴近生活找数学, 使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2) 给数学找个“原型”, 把常识提炼为数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 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发展; (4) 调用生活经验在创作中学习数学,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学“分类”一课时, 可以创设让学生“分作业本”的活动:“语文、数学两种作业本混在一起了, 如何处理才能交给不同的老师呢?”这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事, 这样的分类也是轻而易举的, 可让学生体验分类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乐趣,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常识被提炼为数学, 很拗口的简便算法算理一下子就理解了。

4 变“孤立的数学”为“融合的数学”

数学教材总是把数学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 并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这样, 原本具有丰富内在联系的知识经过人为处理后, 变成了以“点”为单位的知识系统。这就很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只突出“点”的例题与习题, 以“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式进行教学, 忽视了数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另外, 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只会机械模仿, 使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变成纯粹的、单一的解题练习。为此, 教学中, 教师必须把这些“孤立的数学”进行融合, 通过有序的渗透, 使学生形成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融合可以摆脱知识点的束缚, 并且超越知识结构教学的框架, 在更大的知识整体的范围内实现数学局部知识与整体、内在结构的沟通。教师必须有更大、更整体的视野, 进一步把学生“解救”出来。针对这一现象, 应该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的运算结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 即融口算、笔算、估算、简算为一体。在思维方法上, 力求突破原有单一算法前提下的教学格局, 用综合的方法来关注和处理复杂的、多维变化的信息。通过价值判断和结构化处理, 唤醒学生更深层次的灵活主动, 从而实现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

实践证明, 根据教学实际, 再创造、再加工使用教材, 让教材成为学生活动的素材和能力培养的载体,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学生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者, 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真正得到发展。

摘要:现代化教学论认为,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 “信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观点已不适应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要求。数学新课程虽然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蕴涵丰富的教育信息, 但教师也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关键词:创造性,理解,使用,数学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2

如何创造地使用新教材

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中心校 曲汉华

《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数学》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反映未来社会的需要,体现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此教材使用三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才是一套顺应时代,适合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全新的好教材。它大大地放开了教师的手脚,为师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教材的形式与教学的模式同步,如试一试、量一量、实践活动等教材中的核心栏目,都为培养儿童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现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研究,符合编者的意图

作为一项实验,必定有其不够完善的一面。那么要想搞好一项实验,就必须进行大量地深入地研究。然而要达到创造性地使用好这套教材,首先需要明确教材的编制体系,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对部分内容做了大胆地改革。如: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每册都有关于统计的内容。因为统计将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事实。预测事态的发展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

又如:几何图形的编排,小学低年级先识别立体图形,中年级学习习近平面图形,高年级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这样安排十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再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框。从一开始认识乘法,就不分被乘数和乘数。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儿童思维的复杂性。经过实践证明,改得好。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影响,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己根深蒂固。他们总认为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于是便大刀阔斧地任意取舍。计算教学当然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而对于一些能发散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实践的问题则不屑一顾。我在县数学研讨会上做课“七巧板”。课下就听到许多同志讲过:“像这样的课我们根本都不学,哪有考试的时候让学生拼图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我却认为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远比会计算一道题要重要得多。因为我们这套新教材就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的,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应在深入的研究、领会编者的意图基础上进行。我倡议:还教材本来的面目,实现教材的自身价值。

二、合理调整,适应当地情况

新教材尤其关注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力求在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获 取新知.在这方面新教材虽然已为师生创设了广泛的教学情境,但由于实验面很广,教材的编排必然要受到城乡、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创设的情境不可能照顾到全面。

如: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练一练的第一题:他们住在第几层第几号?(其实此题本身就有错误)这道题对农村学生来说就很不适应。因此,在教学时我便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即:同学们,咱们照的相片取回来了,你们想看看吗?好,现在老师就把它装在相框里。(绒板打成小格子)注意看老师把每个人的相片都贴在什么位置。这样即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巩固了新知――确定位置。

农村学生活动面比较狭小,和父母逛公园、看电影是绝大多数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3

关键词:创造性地 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 艺术 反思

深圳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着力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上,教材遵循“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编写设计原则,为学习者努力营造语境、精心设计内容,真正将“交际性语言教学”与“任务型教学”融合起来,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具有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但由于深圳版教材是由深圳市基础教育英语教材编写组和朗文香港教育合作组编写的,目的在于提高深圳地区儿童的英语交际水平,所以深圳版教材有一定的难度,且不够系统、连贯,个别单元语句太过于书面化,不利于小学生掌握,压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难免造成一些困惑。如何正确理解好小学英语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是关系到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下面本人就在使用新教材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反思,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语境,整合教材

小学英语新教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设计的教材都配有图文并茂的情境,有以“话题”为主线的教材。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语境,挖掘语境意图,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新教材。

二、充分利用情境,灵活运用教材

小学英语新教材设计以“话题”为主线,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倡导灵活运用语言材料,在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交流,以上要求教师要在充分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情境,灵活运用教材,从而去进行交际性的教学。如在教Book 6 Unit part A部分的内容“a kitten,a puppy,a carrot,milk,water,seeds,cat food,dog food,fish food”时,把A部分的句子“Kittens drink water,birds eat seeds”放在第二课时去教学,而把第二课时 part B的部分内容;It eats seeds.A bird eats seeds.This is our rabbit.This is its food!放在A部分与新单词整合之后来教,打破原有教材安排,重新灵活调整教材,这样一来,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并通过不断反复的操练,在学完第一课时之后,就基本掌握了It eats/drinks……的句型,为第二课时学习复数名词作主语的句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改编教材

新教材中C部分都为一个story time(故事教学)。实践证明,故事教学能使小学生兴趣盎然,使教师易教、乐教。学生易学、乐学,从故事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故事教学的确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实践中大量采用故事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和使用语言。但由于新教材中的故事教学内容量多,难度大,书面语言较多,所以小学生难以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重编教材,用口语化的语言把C部分内容加工为一个个小故事,或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改编故事,把本单元新词汇、新句型及文化意识等内容融入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和自编故事等活动中轻轻松松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并扩大语言知识接触面,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充分利用教材话题,渗透跨文化意识

新教材的话题很具有时代感,如果学生的英语程度高,基础较好,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渗透跨文化意识。如在教学Book 5 Unit 9 Christmas Book 6 Unit 9 Planning a Party 时,可结合“准备一个晚会”为主题,告诉学生有关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西方国家如何来庆祝这些活动的一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讲解,可让学生尝试准备一个晚会,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来运用、交际。

五、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反思

根据深圳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内容,结合平时在教学中的实践,结合教材编写的特点,谈以下几点体会:

1.教材的编写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结合深圳地区学生的实际,编写的内容要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的编写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并有利于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2.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難,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教材应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各有侧重。

3.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材既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

4.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此,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5.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使用新教材的艺术,教师只有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变,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树立一个正确的教材观: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它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不能静止地和绝对地看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从而来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4

一、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兴趣和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动机, 通过探索与合作交流, 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百以内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多种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且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时和的变化规律;减数不变, 被减数增加或减少时差的变化规律等。 这个案例说明,只有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他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学习活动也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 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如,“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等,这些问题不仅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了机会,更是为了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问学生:“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 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出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口算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放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去培养,要有“ 带着练”的思想,把口算练习和理解算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计算和估算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手段,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使然,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和策略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和策略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和策略,体现数学的灵活性。 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解, 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合理途径。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 小明想买这两本书( 价格分别是21.8元和14.5元) ,他只有40元钱,够吗? ”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 培养估算意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 1) 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计算;( 2) 估算的过程实际上是选择适当的近似值去替代算式中的数, 使算式因此变成可以口算的过程;( 3) 估算对于计算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正确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4) 估算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估算策略;( 5)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不仅是因为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而且它是验算计算结果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教学时,要把估算和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行先估后算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基于上述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用好北师大版新教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我时常选择教材中适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为避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绪,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如,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描述等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其次,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一般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对所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都能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都独立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和倾听。 如,在教学让学生解决“ 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钟。 一位学生选择了一篇840字的文章, 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钟,怎么办? ”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话速度快一点、删除几个字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与倾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大量机械、重复地练习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一改传统教学面目, 强调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时,首先充分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的热情参与,注意倾听学生发言,不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对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延缓评价。 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习数学,注重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小学生,不能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而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与验证等数学活动,不但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材 篇5

娄底一中康军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当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任务。这是不会“用教材”,而仅是简单地“教教材”。如何领会初中数学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1、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2、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初一数学的“字母表示数”,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

3、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教学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

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

4、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数学的快乐等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6

一、把握教材特点,激活潜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步入21世纪,我们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为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注重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形成。教师要时刻把握教材的这三个特点,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喜欢数学其中一个重要素就是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比如在教学“比较高矮”时,先给学生讲一讲《骆驼和小羊》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再让学生说说谁经骆驼高,谁又比小羊矮,并讨论出比较高矮的方法,最后找出一个全班最高和全班最矮的,让学生大比的实践中获取比较的方法,体会人文的关怀、高矮的相对性,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得轻松自由。

二、 巧用教材,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炎。”因此,《数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生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一些学生之所以对数学索然无味,其主要原因是数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觉得神秘难懂。如果我们反枯燥无味的数学生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数学问题社会化,那么学生们就会体验到数学并不神秘,从面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中买东西的教学,事先让学生了解各种学习用具的价格,将课堂创设成商店,亲自尝试如何购买东西,再通过课堂上创设情境模拟购物,并相互交流购物过程。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购物经验,成功的完成了各个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又凭借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认识“1元=10角,1角=10分”,同时,还受到了讲礼貌和爱惜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点成功的体验。

三 、活用教材,感受乐趣

现代的教学过程需要民主、和谐、宽松、愉悦、开放的氛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获得愉快的学习情感体验,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一个级下册的教学《统计》的教学中,教学内容是统计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我将统计内容改为学生喜欢吃的水果。事先我准备了4个篮子、7种水果,每种水果若干个。在统计的过程中,我先由生活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班要开联欢会,准备买一些水果,你们喜欢吃哪些水果呢?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并让他们在篮子里拿一个最喜欢的,让学生来当统计员作现场调查……这样,学生自主实践经历了统计的过程,更能体会统计的意义。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内容是一幅钢笔图,我将例题改为学生喜欢的投球活动,我事先准备了10个小球和一个纸箱,并在离纸箱2米处划了一条投球线,在课堂上进行了“年谁投得多”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踊跃,兴趣盎然,都想试一试。每一个学生上台投球后,便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他说说纸箱内有几个小球,纸箱外有几个小球,几和几组成10……这样,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10的加减法,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发现”、“顿悟”,也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获得愉快的学习情感体验,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明确编写意图,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是干什么的?就是发现模式,找关系探寻规律,用数学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材中很多习题的编排,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练习,而是都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思想,所以练习之后,还要对其点睛与深化,如:3+( )﹥5“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观察思考:“( )”填的数有什么共同或者具备什么条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5比3少2,只要在( )里填上比历史最高水平2的数就可以了。一句话就把此题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体现出来了,从多向性又收回到统一性,这就是对教学的深化。

如果简单地让学生练习后对对答案,就没有这道题的真正意图体现出来。只要稍加观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计算题的第一步得数都为0,之后转化为10加几或10减几,这恰恰为后面的进们加法中的凑十法和退位减法中的分解法,预设下铺垫。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7

一、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材的指导思想, 只有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简单的数据处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册) 所呈现的例子是某地区四年级同学的分布情况, 要求学生数出各巷有多少同学, 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生对此没有兴趣, 因为教材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教材的意图也是把重点放在数据的统计上。学生不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也就不会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在教学此节课时, 大胆地改变了教材内容, 结合学校要办特长班的实际,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的姓名上涂上规定的颜色 (如特长音乐的就涂上红色) 。然后让学生数出参加特长的人数, 引导学生在这些数据上加上“特长名称”、“人数”等词, 制成统计表。再观察统计表, 看有什么发现。当学生掌握了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表的制法后, 再让他们利用这些知识调查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制成统计表。这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 还为学校办特长班提供了参考资料。尤其让学生调查最关心的问题, 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立足学生发展, 经历数学探究过程。

一位数学教育家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就要将学习活动由单纯的识记变成探究性活动。而教材上的许多知识是以陈述性的方式呈现的, 不利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这就要求我们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究性素材”。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什么叫三角形”是陈述性知识, 教材只有一句话, 如何把它加工成“探究性素材”呢?针对学生虽然对三角形有了感性认识, 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还有难度的情况下, 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首先,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小棒、三角形、铁丝、纸等自由制作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直接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当学生暴露出“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三条直线拼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等片面认识时, 则出示相应的反例图形, 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然后进行讨论:“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 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

三、重视生活体验, 掌握实践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与实际的联系,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而教材中有些习题的设计远离学生的生活, 没有实用价值, 尤其是一些应用题的不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变换习题, 以利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如学习了三步应用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有44个同学一起去划船, 大船每条可坐6人, 每小时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坐4人, 每小时租金8元。请你设计出租船方案。”学生不仅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积极进行思考, 体会了答案的多样性, 以及优化思想, 懂得学好数学也能节约开支, 感受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而且使得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 又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

四、重视操作实践, 深化数学知识。

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 一般都要经过感知、建立表象、抽象、具体应用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感性知识, 发掘数学内在的魅力, 深化数学概念。如我教“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求几种特殊情况下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饮料罐、火柴盒、墨水盒等, 先让学生观察火柴盒里面的小盒子, 把里面的五个面涂上颜色, 总结出只有上面或只有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如计算长方体水池子的粉刷面 (四壁及地面) 、粉刷教室 (四壁及屋顶) 等, 让学生拿出纸盒子实际操作一下。再入计算一个长方体的食品盒, 长宽高知道,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 (上下面不贴) ,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饮料罐或火柴盒的外盒, 总结出没有上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自己总结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篇8

一、依据学情,重组教材内容

新课程中数学教材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浅出地构建教学体系,尽管如此,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另外,教材本身也需重复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这就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可创作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在充分了解学情、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相近或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根据创新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后,同时推给学生,供学生学习研究。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材为了分散重难点,安排了多节新课来完成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圆的基本特征的学习。我在充分考虑到教材自身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将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在课前调查中知道学生们已有了画圆的经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结果一部分学生画出了不规则的圆形,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掌握了圆的画法,并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后,又问:“还有没有更多的发现?”接下来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合作发现了圆的基本特征。教材重新组合后,一些教学内容需用的课时数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

教材的改编不能偏离教材的中心,改编重组教材应先了解学情,“吃透”教材,才能使课堂真正具有活力。

二、联系生活,呈现教材内容

多数学生都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权威”之下,在不清楚数学学习重要性的情况下,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的。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是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要改变教材中例题、习题的背景,对其大胆创造。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认知的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从而构建一堂堂鲜活的数学课。

学习的背景是学生入门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背景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学习。《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作为学习的背景”等。如何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呢?如,一年级的“分类”一课,我利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商店开张的情境,把班级的一角布置成商店的货架形式,让学生帮助小熊的商店摆放商品。给学生提供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每个小组选取一类,并说一说属于哪一类,经过讨论交流将所有物品分类。再帮助小熊把商品分类摆放在“货架”上,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摆放,渗透分类摆放的好处。最后,学生还从很多意想不到的角度对班级的同学进行了分类。整堂课以富有儿童情趣的小熊开店摆放商品为主线,紧扣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呈现教材内容,充分激活了教材,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主动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再如,“圆的面积”一课的练习,我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活环境,巧妙取材,让学生算一算,一只羊拴着3米长的绳子,它最多能吃到多大面积的青草。改变练习的模式,呈现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当把教材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时,它就不再是单调、枯燥、乏味的了,它就变得那么丰富、有趣、富有生命力。教师只有把教材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恰当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探究学习是《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己探究问题的方式。一位学者说过:儿童的心理总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探究者。作为教材的实施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教材内容组织学生探究呢?

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学时,通过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同样长的小棒,两个这样的三角形△▽只要五根小棒,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尝试后说:按照这样的摆法依次摆下去所需的小棒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和你的同桌研究一下。有效地引导后,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图、计算等各种超乎想象,但又非常合理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探究的机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据教材编排,通过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方法、程序,到最后的评鉴,学生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在新教材中,很多内容需要学生经历“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如:程序性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力的培养等;而有些内容则适合直接告诉:如最原始的概念、自然数、直线、射线、线段、计量单位等。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9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机

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建议, 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编写而成的, 相当可靠, 具有教材的一般性, 适合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每堂课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 由于地区的不同, 学生基础有所差异, 生活经验也不一样。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以至于教材中的有些内容需要做适当调整或重组等, 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什么时候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我经过亲身实践和查阅大量资料发现,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当教材编排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时。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内容 (很熟悉, 但是理解的层次比较浅 , 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在教学中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便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 让教材牵着教师的鼻子走, 教师再牵着学生的鼻子“死钻”教材, 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这样的教学会与学生实际脱节, 不利于学生学习。应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情, 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从而使学生在“饥饿”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我了解到许多学生都已经在家长的辅导下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 如果我仍然按照平常的教学顺序, 就很容易使得孩子在课上自以为是, 不钻心听讲。我又了解到他们都只是死记硬背, 如随意从中抽出一条口诀, 便傻眼了, 得想个半天。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顺序, 在上课开始便来了个小型背口诀比赛, 许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最后决出了一个冠军, 对他进行了奖励。这时我随意抽出一条乘法口诀让“冠军”回答, 结果在预料之中……小朋友们觉得奇怪, 小“冠军”也纳闷。这时我进行引导:“很多小朋友都能背出乘法口诀, 但从中抽出一条却不行, 这主要是你们还不了解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 还没有理解。我们要不要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这堂看似简单的课上学得非常认真, 并积极找出口诀的规律, 探究熟记每条口诀的方法, 达到了预期效果。

2.当教学情境离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学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由于地区的不同, 教材的编者难以满足各地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做出适当修改。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 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 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 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 教材中, 是一幅十字路口的图, 我班学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况且图中的各种车的数量只用一数就明白了, 难以得出用画“正”字来统计。这时按教材上教肯定是不行了, 我就对教材做了调整, 在本地一个十字路口拍了两分钟的录像。学生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由于车速较快, 一个人完成统计各种车的数量有一定的困难, 于是生生合作, 采用画“正”字法。诸如此类, 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时。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行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提供合适、充分的学习素材乃是重中之重。有时教材限于篇幅, 提供的学习素材不够丰富, 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教学“认识图形”时, 教材安排是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积木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 再剪下来, 体会面从体上来。当时学生人手只有一份积木。除了积木外, 我又让学生准备了许多纸盒, 上课时我还给他们准备了白纸、水彩、印泥、小剪刀等工具,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可喜的成果出现了:有的把纸盒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 再剪下来, 这是教材中的方法;有的学生拿出小纸盒的一个面蘸上水彩或者印泥, 往纸上一压, 再剪下来;有的就干脆直接从纸盒上剪下了一个面。这个动手过程,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面从体上来, 而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教学内容之间有本质联系宜学法迁移时。

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学习方法从一个学习内容转移到另一个学习内容。迁移理论认为,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扎实, 理解越深刻, 对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强, 越容易引起广泛的迁移, 越容易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 我们要重视原有基础知识的教学, 夯实基础, 并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 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 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教材中有些单元教学内容本质相同, 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前某个单元教材往往是后某个单元的基础, 后某个单元往往是前某个单元的延续。因此, 我们可以把两个相隔几个单元的知识组合在一起, 通过重组,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如人教版第十一册中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三单元, 百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五单元, 实质上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基本相同。只是“分率”的表现形式一个是分数, 一个是百分数而已, 只要掌握了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应用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 我在教学中就将这部分教材进行了重组, 既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通过迁移、比较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5.当 教 学 内容 与 别 的 学 科 整 合 有 利 于 学生 的 全 面 发展时。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 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应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 开展信息整理、分析、概括的研究活动, 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拓宽视野, 形成融会贯通、主体研究的意识, 在强化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 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 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而不同的加数不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书上是用观察主题图 (游乐园) 和摆小棒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的。有一位老师就对这个教材的内容做了调整。先用古诗导入,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古诗, 得出乘法算式后, 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已经会背的古诗, 最后出示一首词, 问学生能否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整个过程, 既像是在上语文课, 又像是在上数学课。既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又让学生巩固了古诗,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当教材内容可以适当拓展时。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可以拓展的, 拓展是既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应用,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完长短、高矮之后, 可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出示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堂练习本, 让学生观察, 问学生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除了可以比长短和高矮外, 还可以比厚薄等, 其实, 长短、高矮、厚薄、近远是有内在的联系的 (如对两根电线杆的长度比较, 竖着我们通常说比高矮, 倘若放倒, 我们通常说比长短)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 不但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所感悟,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课堂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像这样的内容, 长、短、高、矮与厚、薄、近、远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学生平时也有碰到过, 只不过在课堂上把它们串起来了。学生通过这样一串, 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也体会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类似的情况都需要拓展,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一般策略

教育要以人为本, 要促进人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 针对上述情况, 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六个字” (调、改、增、组、合、拓) 上下工夫。具体操作如下。

1.调, 即调整教学目标, 调整教学内容, 调整练习题等。

学生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课堂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积淀乃至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 都构成了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 影响数学学习。教学中, 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等做适当调整。如上述提到的《乘法的口诀》, 学生已经会背口诀了, 我们教的是小九九表, 在父母的指导下有些学生都会背大九九表了。这时我们就把教学目标不是定位在背口诀上, 而是定位在对口诀的理解上。相应的, 对教学内容也作出调整, 先让他们背, 再理解口诀的意义, 即把教学顺序反了一下。相对应的练习题也要作出调整, 重点不放在要求学生背口诀, 而放在对口诀的应用上, 如 () ×3=15等。如果按教材的顺序上, 学生肯定没有兴趣, 也不乐意学, 但这么一调整, 学生就感兴趣了。因为, 调整以后, 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 有挑战性的。他们的学习就有了驱动力, 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 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改, 即改变情境 (问题情境, 游戏情境, 活动情境等) , 改变例题、习题等。

拉维和闻杰两位学者指出: 知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和学习。使学生借助情境发现问题, 从数学的角度考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改变情境或例题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 还应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思维价值。如《统计》一课, 教材上编排的是一幅马路上的图片, 我在本地的一个十字路口拍了2分钟的录像, 学生一看, 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首先就被这个情境吸引住了。整个过程中, 学生兴趣盎然,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 即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

按教材教, 当学生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或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丰富时, 适当增加一些适合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增加的内容必须与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 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学生经过活动有一定收获的。如在学习《角和直角》一课, 在学生认识了直角之后, 增加这样一个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内找直角, 找到一个角后, 先猜测是不是直角, 然后用直角验证,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你没有三角尺, 那么怎么验证? 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通过找直角和判断是不是直角, 培养了估计意识;通过验证,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出了只要是直角的就可以验证的结论。不仅在三角尺上有直角, 书本上也有直角, 利用一张废纸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直角等,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直角, 处处有数学, 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等。

4.组, 即重组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 存在联系和区别。因此, 运用比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 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 防止旧知识的负迁移, 促进新旧知识间的积极迁移。如《乘法的运算定律》一课, 在学法上与《加法的运算定律》差不多, 都是经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应用等。教材是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分开两节课来上的, 介于考虑学习方法非常相似, 我将两个内容进行重组, 合并成一节课, 先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 再小结学习的方法, 然后, 猜想其他运算方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 与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重组后, 学生不但在学法上得到了迁移, 而且用这个方法得出了什么运算方法有这些运算定律, 什么运算方法没有这个运算定律。学生通过验证, 加深了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培养了自学能力, 以后碰到这样类似的内容, 基本上不用老师教也能学懂, 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可, 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方法的作用, 培养了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5.合, 即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当有些内容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的, 若不影响数学学习, 就尽可能整合。但要做到自然, 切不可牵强, 若牵强还不如不整合, 则可在课中整合, 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出示一首古诗, 去掉题目和标点符号后,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诗中的字数, 得出乘法算式后, 写一道算式“4×5=20”问生活中的哪些事可以用这道算式表示。很多古诗正好有四行, 每行有五个字, 很有规律, 学生很自然地与乘法联系起来。从中学生不但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巩固了古诗。而且可在课后整合, 学习了“统计图表后”, 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工农经济的发展情况, 与自然科学、品德与生活 (1~2年级) 、品德与社会 (3~6年级) 、班队活动等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现场观察、采访调查、资料查找等形式开展“统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体验研究活动, 加强数学课程内容与实现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 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拓, 即拓展。

拓展的知识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 要源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 即“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知识。如在教学《规律》一课时, 出示一个规律, 让学生往后摆, 再让学生想想, 从开始的地方往前摆可能是什么, 然后摆出。往后摆是顺向思维, 学生们都能很容易地摆出, 但往前摆是一种逆向思维, 课本中没有这样的要求, 但这么一摆, 反了常态, 使那些不假思索就能说出规律的学生引起思考, 激活他们的思维。虽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逆向思维较难, 但在这个实际情境中只要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得出。从中不但激活学生的思维, 还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所看到的规律是整个规律中的一个部分, 感知规律的无限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要点

1.立足课标 , 吃透教材 。

文本文本, 教学之本。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 对教学来说, 深入钻研教材都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 更需要重唱老调“钻研教材”, 并要唱出与新课改和谐共振的新歌。在领会课标理念的指引下, 深入理解教材, 要纵横联系, 领会意图, 把握目标, 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了解学生, 把握起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经验的增加而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教师不仅要吃透知识, 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脉搏, 即逻辑起点, 还要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 分类指导。

3.结合实际, 适当调整。

真正的教学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师, 而是教师设法适应学生, 随时调整教学的内容, 随时调整学习情境等。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措施都是为了学生, 当教师组织一项教学活动时, 必须对学生的起点了解得清清楚楚, 了解得愈清楚, 就愈能切合学生需要, 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 教师在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结合本班实际, 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 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不等于“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 还必须有节制, 适可而止。既要立足教材, 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凸显教材的导向作用, 又要超越教材。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大胆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数学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摘要:纵观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呼声很高, 导致很多乱用、滥用的不良现象, 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力, 同时阻碍了学生良好地发展, 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哪些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什么?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做阐述。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教材,时机,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衍涛, 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4, 3.

[2]杨章宏主编.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 2004, 3.

[3]刘兼, 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4]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5]田小勤.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月刊, 2005.3上.

[6]余爱军.没有“用”的教材.教学月刊, 2005.3上.

攻克阅读难题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10

一、学生方面

1. 词汇量不够, 大量的生单词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 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较差。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3. 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表达题中的补全句子题目是对这种能力的直接考查, 学生普遍失分较多。

4. 翻译句子较差。此题是对学生综合语言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考查。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式汉语”问题。如:“He became a doctor when he was 20 years old.”学生们普遍译成“他成为一名医生当他20岁时。”

二、教师方面

1. 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阅读表达题都有要求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大意的题目。

这个题型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对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平日的教学中总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上, 忽略了内容的理解, 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即使设计阅读练习, 也仅仅是对课文的表层理解, 设计一些正误题和回忆性问题, 不利于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唱主角。教师讲, 学生听。“一言堂”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没有充分的参与思考, 始终很被动地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理应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就像是“GPS”导航系统, 关键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做, 而不是教师带头做。英语新课标正是这个理念的基本体现。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载体, 教师不应该盲目地跟着教材跑, 而应该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 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 以便更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这里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解决以上问题的。 (1) 障碍阅读就像跨栏跑, 一路坎坷一路歌。单词历来是学生学习的“软肋”, 不愿意记但又不得不记。以往我也是和众多教师一样, 每次开新课前先解决单词。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背诵单词, 但效果不理想。学生盲目地脱离语言环境为了背单词而背单词, 单词记得不理想还不利于阅读理解。现在我不集中释词了, 我把单词放在文章中去理解,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起初学生感到很别扭, 总觉得有障碍, 而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如在教八年纪下Unit 6的Selfcheck的大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读In fact, the first Jews probably came to Kaifeng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and were welcomed by the Song Emperor.然后猜测Jew和Emperor的词义。这两个词是本课的生词, 学生不认识。但他们运用灵活的头脑很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首批%%%%%来到开封受到%%%%%的欢迎。“谁来到开封受到谁的欢迎?这个人要很厉害才能被记录下来。学生们有猜包拯的也有猜皇帝的。我借机说:“两人谁官大?”学生都很兴奋地告诉我“皇帝”。然后我又问他们:“Jews是人还是物?”“当然是人了。”我趁机说:“对, Jews是人, 而且还是很聪明的人, 他们很会经商。”学生们纷纷大喊:“犹太人。”然后我马上巩固这两个单词, 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洋溢着青春的智慧, 兴奋而忙碌。 (2) 双眼炯炯快速浏览一眼定乾坤。八年级下册新增加一篇大课文, 这对提高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非常有利。我从来不会做挨句挨段的翻译这样的“累差”。那样做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且效果很差。我总是会给他们限定时间, 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毕然后告诉我文章的main idea。学生们开始时都惊呼说时间不够。我借机告诉他们一些技巧。要摸清一篇文章的命脉不需要每句都看, 只需读第一段也叫首段。和每一段的中心句也叫Topic sentence.中心句主要位于段首。也有极个别的位于段中和段末。然后我让各小组派一名代表用简短的短语或句子来概括一下。比赛哪一组最棒。我当评委。我把他们七嘴八舌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我让大家快速阅读黑板上的概括句, 让他们找出题目与概括句的关系, 自己总结大家交流。这一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抓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对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 (3) 挖空改写课文, 文字游戏欢乐多。每次学到大课文, 别的班级的学生都很苦恼。因为文章拖沓冗长, 句子背不过单词太多。而我的学生不会担心这一类问题, 因为我每次上课都会自己先做足功课。改写课文设置空格, 让他们根据课文补全句子, 重点语法与脉络一目了然。对完形填空和阅读表达题中的补全句子有直接的帮助, 更加有力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篇章。这样让学生在挖空改写课文和文字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大课文, 而且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4) 翻译中见造诣, 中英文水平大比拼。阅读课文前我总是先给出任务, 让他们带着任务去阅读。翻译句子是必做功课, 也是学生们最愿意参与的任务。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英语翻译水平, 还有益于他们的汉语造诣。如本堂课我提出三个句子要求翻译。其中第三个句子要求改写。

This is an interesting city with a very colorful history.

In fact, the first Jews came to Kaifeng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and were welcomed by the Song Emperor.

Chinese history was very hard to understand.

第一个句子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在上课之前对于colorful history这一词我反复斟酌总是找不出合适的汉语词汇来解释。“丰富的历史?”“复杂的历史?”我有点拿捏不准。于是画出来大家共商。结果经过讨论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色彩浓厚的历史”。不用我肯定了。因为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已给出答案了。第三个句子大家也顺利地改写成:“It was very hard to understand Chinese history./To understand Chinese history is very hard.整堂课充满了欢乐。我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因陈旧的教法而让我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况而高兴。也为自己有如此智慧的学生而自豪。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 英语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因此, 新课程倡导教师善用教材, 期待着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拓展教学空间, 才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

摘要: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 英语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 关注课程, 关注发展。因此,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结合教学实际阐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拓展教学空间, 才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美术教材 篇11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度地调整教材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是农民的孩子。相比城里而言,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没有城里的优良,学生的家长学历偏低,加上农村的物质相对匮乏,上课时,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是很难办到的。但是,农村孩子喜欢上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很珍惜每周两节的美术课时间。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打破束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地制宜地做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我在备课时,充分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风景写生》时,我带领学生们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写生秋天玉米丰收的景象。学生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些景象非常熟悉。虽然他们没有水彩笔和水粉笔,但是从一幅幅线描稿就能够看出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既是对他们学习的知识的延伸,也使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升华。

二、从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出发,整合教材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材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目标的整合。

1.本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

根据教学实际,我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如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色彩的冷暖》和第五课《色彩的对比》都是讲述色彩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们能够初步地认识色彩。而色彩的冷暖本身就是色彩对比中的一种。所以我就进行了内容的整合,同时进行这两课的教学。我制作了色相环当作教具,在学生们认识了暖色和冷色,并且能够从色相环上指出冷色和暖色的基础上,进一步顺势引导: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会扎实一些。

2.把美术教材和各学科中相同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

美术学科要走向综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美术学科向外辐射的张力,为美术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如在美术课程中出现的有关季节的内容也会在其他学科中涉及。如果只是单纯地从美术的角度让学生去表现这个内容就显得苍白,而如果结合多学科的特点进行综合性教学,其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体验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情景,抓住各季节中动物、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变化,积累知识和收集资料。或借语文课文中的诗词来感悟;或通过音乐课中的乐曲来体会;甚至用艺术语言和手段来描绘四季的迷人风光。

三、张弛有度地拓展教材

教学的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恰到好处的拓展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课程教学中,教材本身就隐含了不少拓展延伸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合理适当展开拓展延伸,就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得有深度、有广度。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迷彩服》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最后拓展部分可联系课堂内容自然延伸: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当中。人类根据变色龙来设计了各种兵种的迷彩服,不同的迷彩服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此时,教师再播放国庆大阅兵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各种兵种的迷彩服。战士们在打仗的时候穿上这种衣服,就不易被敌人发现,能很好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使课堂内容得到升华。

无论是在教材编制方面的完善还是在实际教学中的改进,学生的生活世界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中心。我们知道,没有一套教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们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只有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学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际有机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12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 学什么, 具体有: (1) 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 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 (2) 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 (含教具、学具) 、生活资源、环境资源, 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3) 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 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 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了解了学情, 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 (1) 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 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 (2) 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 (3) 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 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 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 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 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 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 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 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 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 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 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 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 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 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 应“依标扣本”, 即依据课程标准, 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 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 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 必须反复读课文, 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 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 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 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 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 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 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 要少而精, 要符合教学目标, 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 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 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 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 投入其中, 忘乎所以,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 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 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 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 积淀语言, 悟得规律, 更应该超越教材,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 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 就巧妙拓展, 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 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 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 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 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 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 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 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上一篇:数量确定下一篇:会计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