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

2024-10-09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精选12篇)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 篇1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材观, 做到“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增删、归并、挖掘或创造性地使用, 使之符合小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 符合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合理地使用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教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解读, 做教材的驾驭者

有效教学首先基于对教材资源的充分运用。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 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媒介。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为主线, 兼顾语言结构,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整体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 该教材不仅编写了有关数字、颜色、食品、服装、动植物、家庭、学校、朋友等话题内容, 还采用了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 如朗朗上口的chant, 幽默风趣的Story time等。

(一) 整体把握

利用教材的根本是吃透教材。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理解和科学解读。教师应整体把握语言目标, 本着效益最大化资源配置原则, 体现滚动意识, 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 以旧引新, 让语言知识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多,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通读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以便全面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总体目标以及各单元的目标。整体把握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位置, 在各册教材之间, 单元话题之间找到意义与语言结构上的关联, 找准知识融合的切入点与结合点, 构建新的知识层次。

[案例1]在教学P E 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 n i t 6 M e e t My Family中, 教师通过播放以前所学的歌曲《Father and m o t h e r》, 借助上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 “Look, this is my family.This is my mother/father…I love my family.”导入新词的学习, 借助简笔画Family tree (家谱树) 以及“全家福”照片,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介绍我的一家, 如This is my family.There are…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and…This is my…She is…引导学生输出语篇,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这一环节的内容是PEP1 Unit2 My family的拓展与延伸, 教师通过播放以前所学的歌曲《Father and mother》和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导入新词的学习, 使学生倍感亲切, 容易接受。

(二) 巧用插图

PEP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 他们大都由很多经验丰富的资深英语教育专家通过反复深入的研究和论证设计出来。除了和其它学科的教材一样提供教学内容之外, 还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的插图。教学时, 教师应积极挖掘课文插图的巧妙内蕴, 并加以合理利用, 以优化教材资源, 引导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和体验语言。从而不仅充分体现教材的价值, 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积极兴趣, 更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生成教学气氛和谐、融洽, 学生敢于运用语言、乐于运用语言的新课堂。

[案例2]在教学PEP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let’s start部分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开展头脑风暴, 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轻松导入单元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Look!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Who are they?Are they happy?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

S1:The robot is tired.

S2:The rabbit is sad.

S3:The straw man has a headache.

S4:The dog has a sore throat.The monkey’s leg hurts……

教材中丰富的图片资源, 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场景, 比没有通过加工的资源更加吻合文本内容。教师不妨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 再考虑引用教材之外的图片, 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 要切实提高小学英语的效果,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

二、有效整合, 做教材的运用者

教材整合是指教师在通读、钻研教材, 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设计理念及基本框架后, 根据自身教学的现实需要, 基于教师的知识和经验, 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与组合, 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做出变更和调整, 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的行为总和 (李盛花, 2006) 。

(一) 扩展

PEP小学英语教材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但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学习能力不同, 即使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及时补充扩展教材没有呈现的内容,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Family member (家庭成员) 时, 除了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等称谓外, 还可以拓展son, daughter, aunt, uncle, cousin等常用家庭成员称谓,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人物职业类词汇时, 除了书本上的“worker、farmer、driver、teacher、doctor、nurse”外, 教师还可根据生活实际, 补充“policeman、engineer、waiter、manager、businessman”等在生活中经常要使用的单词。

(二) 替换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 替换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和活动。比如少数韵律感不强或拗口的歌谣, 学生缺乏兴趣, 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以将其替换或补充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

[案例3]在PEP1Unit 3 Let’s Paint PartB中有一首Colour song, 其曲调生疏, 歌词拗口, 教师可以把这首歌替换成自创儿歌, 用两只老虎的曲调, 活泼动感,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几个表示颜色的单词。例如:

Red, yellow, red yellow,

black green blue

black green blue

sing a song together

sing a song together

me and you

me and you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教师立足于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基于自身教学经验、以教材为依托的自我建构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整合教材, 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提升实践智慧, 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 用活教材而活力无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 篇2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有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作为教师要深刻的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跳出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而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谈谈从圆的认识教学,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一. 感悟画圆方法,建立圆的动态表象

在下乡视导中,我随堂听了3节圆的认识,在学习画圆步时老师们都采用根据书本的插图采用演示指导法教这个环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画圆的过程,没有对教师的演示过程产生深入的思考。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圆,并在画圆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形成圆的这条曲线的特点,改变了以往的因画圆而画圆的纯技术层面的教学。我进行了如下指导。

同学们,你们能画圆吗?准备怎么画?(用圆规画)试一试,展示学生失败的作品问:这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说说看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画圆的两脚的距离变化了;中心点移动了;画圆时没有一次画完;画圆时没有用手捏住把手进行旋转、、、、看来圆这个特殊曲线围成的图形不是随便能画出来的。那么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方法。

二. 体验圆的描述,形成对圆的概念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56页例2,是让学生通过剪圆,折圆,反复折圆来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而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让学生体验圆的描述,形成对圆的深刻认识。我认为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对圆的描述,让学生明白半径大小与圆的紧密联系,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请同学们画3个大小不同的圆,请同学上台进行描述,同学们可能把画的圆放在投影仪上一看就知道了。如果远在外地的爷爷奶奶想听听你对圆的描述,你能描述出来吗?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怎么来说。看来同学们对圆的描述困难很大,那么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两脚之间的距离小,画的圆小。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画的圆大)。请同学们在每个圆上画出两脚之间的距离,同学们知道两脚之间的距离叫什么吗?导出半径,直径和圆心,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再提问,现在同学们能描述圆的大小了吗?试一试,指名回答,如画了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画了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元等,再同桌之间互相描述你画的3个圆的大小。

三.展开圆的想象,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通过折圆,得出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其实通过折圆是得不出圆的特征的,而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可以运用极限的数学思想,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展开想象较好理解圆的特征。可以这样教学;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正方形,把正方形的四个角去掉,变成八边形,把八边形的八个角去掉,变成了多少边形,如果把32边形的32个角去掉,会变成多少边形,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时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图形?(圆),出示演示过程,那么圆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呢?(无数条)真的有无数条吗?再演示正n边形接近圆时的直径与半径,再让学生想象圆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通过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圆的特征,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拓展圆的知识,加深对圆的深刻认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体现和验证。我设计的练习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作业层次化,同时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设计生活化的题目。圆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几组题:

1.基础练习:

①我会找直径和半径,58页做一做的第1,3题,②我会判: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 ),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直径。( ) 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半径1厘米的圆比直径2厘米的圆小。(    )③我会填:练习14的第二题,用表格出示,④我会画: 做一做的第二题。形式多样和具有层次性的练习,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拓展练习

①为什么草原上的蒙古包是圆形的?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的根和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下水道的管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②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需要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可是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画呢?请 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创造性练习

在纸上画大小不同的圆,然后设计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4.人文与圆

用多媒体出示中国的阴阳太极图,中国人剪圆形的窗花迎接过新年,古代的赵州桥的拱是半圆形的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圆的美的魅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数学的兴趣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创造性”的使用高中数学教材 篇3

一、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数学概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由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决定的,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证明、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工具,因为数学概念有的是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来的,有的是从数学对象的结构中产生出来的,数学概念教学的成与败也可以体现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1.在概念产生的背景上多下功夫。在新教材中,在提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都给出了一些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学习该概念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教材中举的一些例子还不够,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充分,对掌握概念所必须的经验不能建立起来,因此所举的例子要多样化。例如角的概念中有弧度制这个概念,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弧度制,学生是有疑惑的,教材中对为什么要学习弧度制只是一笔带过。那么教师就要在讲弧度制之前查查资料,讲一下弧度制的产生背景,在后面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还要讲引进弧度制的必要性,把概念的学习贯穿到相关的每个章节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把重点花在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上,对概念产生的背景不够重视,这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功夫。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本质属性,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例如向量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而外延就是速度、力等这样的量。教材中很多概念并没有在教材中明确的指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要做到概念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一个是概念的文字叙述,一个是概念的符号表示,再就是概念的图形表示。

案例:立体几何初步中的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

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并提炼出异面直线的概念。在教学中,长方体模型对于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学生获得异面直线概念之前,让学生指出长方体中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对于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关系并不陌生,学生对于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第一次感受,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异面直线,除了长方体这个模型以外,还可以用三棱锥模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一些现实生活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直线,这样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就可以给出异面直线的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教学过程的第二步:对概念的再认识。要让学生理解异面直线,需要同时呈现正例和反例,概念的反例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对概念认识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反例的使用是有时机的,一般不能在学生刚刚接触概念时就使用反例,否则有可能使错误的概念先入为主,从而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个概念的难点是对“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理解,可以解释为不存在同时经过这两条直线的平面,也可以解释为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直线。教学时,需要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异面直线,尽可能使图形的位置多样化,然后提供如下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辨析:

(1)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异面

直线;

(2)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直线b β,则a,b是异面直线;

(3)已知直线a与直线b异面,直线b与直线c异面,则a,c是异面直线;

(4)已知直线a与直线b异面,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a,c是异面直线。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对于概念的教学,在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予以补充,这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

二、重视数学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避免机械的记忆公式,定理

为了体现教材的精炼性,有很多公式和定理在教材中不可能一一的证明或推导,即使要证明,也只是提供一种方法,或者提供一种思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数学教学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定理教师要根据教材适当的予以加工,一般对于公式、定理的学习都要遵循先猜想再证明的方式,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案例:对数运算性质的学习。

首先让学生通过计算下列式子的值,观察哪些是相等的,若相等,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情况?

(1)log24+log28=____,(2)log2(4·8) ____,(3)log2(4+8) ____,

然后让学生猜想log24+log28= log2(4·8),再推广到一般情况logaM+logaN=?(a>0且a≠1,M>0,N>0)你能否证明?

对于logaM-logaN=logM/N的学习,先让学生猜想:logaM-logaN=?

由于有了第一条运算性质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得出logaM-logaN≠loga(M-N),但等于什么?还是要用实际例子先验证;

(1)log28-log24=____,(2)log2(8-4)=____,(3)log28/4=______,最后再证明。对于对数的运算性质教材中是直接证明的,而且只证明了logaM+logaN=logaMN,在教学中采用上面的教学方式,可以避免学生犯如下的一些错误:

logaM+loga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

还可以对logaM÷logaN与logaM/N是否相等?logaM÷logaN与

10gM/10gN是否相等进行验证,达到对运算性质的真正理解。

另外,还可以从多角度对公式,定理进行推导,例如对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证明,除了采用教材中的方法以外,教师还可以用向量的方法进行证明,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三、在例题、习题的处理上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由于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差异,对于同样的教材,教师要作适当的处理,要因材施教。因此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数量多也是应该的,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要有选择的讲解,学生也不必要每题都做,教师不要就题而论题,要就题论法,要讲数学思想方法,要讲解题的通性通法,避免过多的使用技巧性强的题目,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要精讲精练,要少讲多练,要先练再讲。例如三角恒等变换中就有很多题目,但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题目归类整理,每类讲一道或两道题即可,恒等变换中采用的数学方法就是换元,降次,消元等,教师要把这些方法贯穿到具体的题目中去,这样学生学得轻松。

四、对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顺序,不必拘泥于教材,只要是有利于教学即可

例如立体几何初步中线面垂直的判定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在教材中是分开的,即把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学习了以后再学习线面垂直的性质。笔者认为还是判定讲了以后接着讲性质较好,理由就是在线面垂直的判定这一节内容中有一道例题: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a∥b,求证:b⊥α这道题其实就是线面垂直的性质中讲到的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如果把这两个命题放在一起讲,学生会更能理解定理的本质:就是空间中的垂直与平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笔者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也不错,当然教材的安排也是合理的。

由于地区差异,学生水平的差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应该的,但这里要注意的不是完全抛开教材,我行我素,而是要深刻的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要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驾驭教材,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总之,不要走两个极端,要忠于教材,也要加工教材。

创造性处理职教英语教材的尝试 篇4

1. 英语课程改革的呼唤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对职业英语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优势日益凸现。2000年教育部提出, 高职英语要加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材是语言知识的载体, 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趴”在教材上教, 学生是教材内容“接收器”的状态, 教师要树立崭新教材观, 选择具有时代性、生活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内容, 成为教材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 从而使学生成为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主题。作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职教英语课程, 教学内容不仅要突出“交际性”, 而且还要突出“生活性”和“实用性”的特性。

2. 目前职教英语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职教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职教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听、说、读、写能力良莠不齐;各地区、各专业纷繁复杂, 目前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有针对性地英语教材;现有教材教学中大多也是以教学大纲为中心, 教材上有什么, 老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严重脱节, 不能适应国际化进程中对人才需求, 严重阻碍了职教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职教英语教材

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刘道义曾说:“教师是教材的主人, 可以删减、修改或重编校本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 灵活地补充、删减、替换教学内容, 选取贴切生活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 活化教材内容, 提高职教英语的教学效果。

1. 教材内容的替增

(1) 课堂教学内容的替换

任何教材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 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学生的需求。教材本身的不足就呼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加工, 灵活地应人、应时、应地选择适应自己课堂的教学内容, 对于一些不适应自己课堂的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材资源, 这些资源比起教材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知识。例如在讲解节日文化时, 教师选择有关节日的动画视频, 会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内容所承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现象。

(2) 课堂教学内容的增加

一般来说, 每套教材的编写均基于课程标准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进行编写的。而各学校、各专业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都存在着或者或那的不适应或缺憾, 面对这些缺憾, 如果职教英语课堂还是恪守教材的内容、安排及建议, 教学就会凸现刻板、单一, 教材的局限就暴露无遗。而生活中合适的资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加深学生对相关语言的理解, 提高对相关语言文化的感悟与熏陶。例如在词汇和句型教学中, 我们常会发现词汇与句型分属不同的语言知识范畴, 很难进行有机的融合, 如果此时教师引入课外相关的内容, 就使课堂教学更易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2. 教材内容的重组

(1) 单元板块之间的调整

英语教材一般都有话题为主线分为几个板块。一节课怎么教, 先教什么, 后教什么,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各板块。教师可以将语篇与句型相结合, 亦可以将词汇与句型相结合。教师在把握教材时应通过个性化的分析与把握, 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知识, 领悟语言的意义。

(2) 单元知识之间的调整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遵循早渗透, 重反复的原则, 通观教材, 会发现很多知识在不同的单元中都有体现,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 要充分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单元顺序, 灵活调整知识的呈现顺序, 让知识得到相关的整理, 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重构, 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如在教学语言难点比较集中的单元时, 笔者就有意识地分课时渗透相关的知识点, 到了教学该单元时, 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3. 教材内容的创新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 首先在于对教材的理解与充分利用, 但并排斥对生活中英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教材为载体, 从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 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值。

(1) 开发课内学习资源

教学活动如若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框框, 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因单薄而显得枯燥乏味, 学生的语言积累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资源, 使职教英语课堂教学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 语言教学更富有意义, 课堂教学也应此而充满活力。

(2) 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要让学生从不同渠道, 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和运用英语。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 如广播、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资料等,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活力。

三、结语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5

邵刚中心小学

马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以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是什么。

具体依据如下:

1、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

《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它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而就教材而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理解。从狭义上来讲教材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即教科书;从广义上来讲它又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材料。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就应该在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找准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而从钻研到实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若在钻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2、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地、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各有各的特色,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所以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

3、根据教学情境而定

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还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就属于传统式教学了。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巧妙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材以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例如,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讲解的是 10的认识。下课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到10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有的说出了10的组成,有的用稚嫩的语言解释着10与1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在问老师,10和100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正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中不断树立起来的。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吃透”教材。

课堂教学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深度、广度,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好教材。

俗话说:“一节好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做载体,我们很难谈教学。所以,钻研教材要把数学知识作重点分析。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表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强,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你教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识传授,需要哪些旧知识铺垫都要有大概地了解。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二)领会编写意图,精心设计。

对待数学课本,首先要尊重教材。因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性思考,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钻研教材时就要认真揣摩好这些编写意图,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例如,平均数教学,以前是放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学的,而现在则放在统计中教学,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地理解。在深入领会编写意图以后,就要精心设计。再如有位教师在演示“射线”时,用手电筒演示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并让学生画一画所看到的光线。结果许多学生都画成了圆台形。本来这位老师的创意是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手电筒所发出的光线来理解无限延长的,但学生无法理解怎样无限延长,因为光线总要被别东西挡住的。再说,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并不是一束光线,它是千万束光线的集合,学生没有线的视觉感受,只有体的视觉感受。这里,尽管老师选取的素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因为没有精心设计,反而弄巧成拙。

(三)研究思想方法,呈现新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只有摸清了这条暗线,教师的设计就不用特意想怎样去体现新理念,就会自然地体现新理念。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一位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这位老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图法: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50-8-8-8-8-8-8=2(元);(4)运用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再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一年级《统计》):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看小猴,看看饲养员阿姨是怎样给小猴喂饼干的。(多媒体出示一个张大嘴巴的小猴正在吃饼干)请同学们帮这位阿姨数一数,小猴吃了几种饼干,每种有多少块。(多媒体显示小猴张大嘴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一块接着一块掉进小猴的嘴里,下面的学生都在紧张地用手指点着数饼干)

师: 停!请你们说说有哪几种饼干,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生1: 我知道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多少块我记不清了。生2: 老师,小猴吃得太快了,没有数清楚。

师: 那好吧,我再重放一遍怎么样?要仔细观察,认真数。(教师重新演示,发现有几个学生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师: 这次看清楚了吧?谁说说三角形的饼干有几块? 生1: 三角形的有6块。生2: 不对,有5块。生3: 不对,有7块,因为我刚才在纸上画下来的。(把自己的记录举给大家看,证明自己正确)

师: 这位同学想的办法比较好,他把这些图形都画下来,作了记录。但是,由于饼干掉下来比较快,画下每个图形可能不太容易,要想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三种形状饼干的个数,用什么办法最好?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然后我们再来数一遍,好吗?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找最佳方法。教师第三遍播放课件,每个小组有人在数,有人在记录,合作得非常好,教师将小组内同学们记录的情况展示出来)

(1)□△○□○△ △△○□□△ △○□△(2)□√√√√√

△√√√√√√√

○√√√√(3)□□□□□ △△△△△△△ ○○○○

师: 同学们请观察一下,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说说你 们是怎么想的?

生1: 第(2)种。第(2)种方法的记录员: 因为我们已经知 道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三种形状,所以我们事先画好了这三种图形。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这样又快又不容易出错。(其他学生不由得鼓起掌来,纷纷说这组的办法好)

师: 你能把刚才记录的情况整理填在下表里吗?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作了记录,然后再整理填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统计问题。大家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请你说说,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生1: 有4个○,有7个△,有5个□。生2: 我还知道□比○多1个 生3: 我知道,○比△少3个。生4: 我还知道△最多,○最少。……

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叫统计,为什么要统计,怎样去统计,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感悟统计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学科教学内涵和外延都拓宽了,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很多数学知识要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在观察、验证甚至是失败中感悟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合理地开发重组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图画

苏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除了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外,还动用了大量的版面配上了活泼、新颖、鲜艳的图画,图文并茂,相映生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文字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图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只当作一种点缀,而不是作为学习的一项内容,很少去理会;二是把图画放大在大屏幕或黑板上,使图文割裂,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三是缺乏指导,任学生盲无目的的进行所谓的欣赏,收效甚微。这些做法与新课标精神及教材编写意图相去甚远,图画作为一种实用而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但要使用,而且还要创造性地用好。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因此,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63页第2题,原题是这样的:

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有位教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要求每位学生准备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1)先量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3)折红纸条,折得和绿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红纸条就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位教师在本节课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在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后,教师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二)变“书本教材”为“生活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时,他是这样处理的,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这两种单位的概念,布置给学生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到超市调查 10 种物品的重量(自由调查),要求对 10 千克以下的物品用手掂量一下,感受具体的重量有多重,并且要求学生作好记录,以及写出一些心得。在上课时候,要求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调查记录表来,按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力都大有提高。现在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要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数学,能够在已有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可以经历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虽然现行的教材在不断改编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生活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又为拓展数学教材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生活实际、及教材的编排体系,以教材为扩散点,增加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空间,让学生接触与之相关的各类教材,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有位教师她根据生活实际,补充了一些内容。如: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是4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10分钟;每天晚上播放的《新闻联播》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随后,她又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这是一个动手操作型的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原来练习仅仅是让学生填写安排表,这样内容较少,达到的目标也比较单一。于是,她就有意对此内容进行适当地扩展,先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周末各项活动安排的计划表。然后在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各自的时间安排表,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原来安排表中不合理的安排进行改进,将内容单一的活动进行丰富。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验于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这样为学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内容,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四)大胆改编例题。

新课程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可以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只要有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就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应该是成功的。例如一位浙江的教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他先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几个字:去鸟岛喽!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就从这里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他知道在浙江省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叫千岛湖,它就是一个鸟的天堂,是个景色优美,绿色环抱的世界,湖里有一千多个小岛。于是,他在网上下载了几幅千岛湖的照片,上课时候用电脑播放出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小鸟的叫声,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在欣赏完后,他趁热打铁:小朋友,鸟岛美吗?生:美。师:这节课我们去那里游玩好吗?生: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打开了,接下来教师就开始上课了。我们知道,一节课效率的高低要看教师在课前下的工夫有多少,在课前设计上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开发教育资源,走进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大胆地改编例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如:文登市实验小学吕洪芹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她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做了这样的设计:

1、从随意“折一折”中,加深对“产生分数的前提是平均分”的体验。

2、把“一步一步的被动操作”改为“一次创造性操作”;把书上情境图作为引申练习,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这些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飨。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片,看看是什么 图形?

生1:我是长方形。生2:我是正方形。生3:我是圆形。......师:对,同学们手里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请你随意折一折,然后用彩笔将折痕画出来。

学生活动。师:(选取部分图形贴于黑板上)你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短暂思考后,一学生将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生1:左边这几个图形是平均分的,右边的几个图形不是平均分的。

接下去教学1/2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1/2。片段二

师:上面我们用纸折出了1/2,那么,你还想折其他像1/2这样的分数吗?

生:(兴致很高)想!

师:好,大家小组合作,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生积极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生纷纷举手)生1:1/3,(举起手中的纸片)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长方形的1/3。

师:要折出1/3这个分数有难度,可他却准确地表示出来啦,真了不起,我们把他折出的分数保留下来吧。(让生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3”)

生2:我折出了1/4!(举起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成 1/4)我这样折(重新演示折的过程),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1份涂了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三角形的1/4。

师:他的这种折法很有创意,我们也把它的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让生2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4”)

生3:(跑上前)我折出了1/16!我把这个正方形连续对折了4次,刚好平均分成了1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正方形的1/16,两份就是2/16,三份就是3/16......(转身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16”)(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案例教学成功在于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好一个“请随意地折一折”,打破了以往教师只关注让学生把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平均分成两份,以此来体验1/2的不同含义,目标导向太直接的惯例教法。让学生先“随意折一折”,这样必然产生两个结果:“平均分的”和“不平均分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中主动抽象的“平均分”牢固地扎根于思维之中,并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平均分”是生活中的一种特例,是产生分数的前提,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认识了1/2后,教师又让学生“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深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才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等这样的对他们来说的创新做法。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交流、展示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也很好地实现了由“1/2”到“几分之一”认知上的飞跃。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五)适当调整教材。

一个教师不要死教书,更不要教死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适当地调整教材,可使教学的线路更具“曲线美”。教学时,首先对教材条理化,把较难一点跳过去,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头学。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区”。通过条理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是静态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兼顾儿童情趣,教学时,可将主题图变静为动。如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引发学生惊喜、新奇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演一演主题图,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强实际体验,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最后我们看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误区有哪些?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今后教学的趋势,但创造性使用教材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就目前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误区,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继续去探索、去研究、去改进。

其一,创造性使用教材不应仅是形式上的改变。现在,在一些老师们的观念中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改变教材的例题、练习。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改变一些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我们应该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正确的观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

其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把握好时机。创造性使用教材并非仅仅限定在新授课,或者是课堂的开始环节。在练习课中,在一节课的任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匠心的设计,对教材进行开发,使教材内容在我们的设计中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总之,“新课标”的提出,新教材的使用必将促进我们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更新。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努力的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方面,找出一条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方法。教师应该树立活的课程意识,对教材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多向激活,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师生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成为可能。

交流研讨:

1、你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浅谈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6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因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融进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拓展、创新、重构,使之更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以教材为导引走进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对教材的运用应以重组为基点

重组时,尽量利用学生手头现有的文章或推荐经典作品,让学生有机会接近大师的作品,为学生与语言大师进行精神对话、心灵沟通提供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重组思路:

第一,以话题重组。如教学《孔乙己》时,可推荐阅读《白光》《范进中举》《连升三级》这三篇文章。通过孔乙已和陈士诚的比较,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将读书人毒害致死的罪恶。

第二,以情感重组。如教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可以发现当代学生物质生活丰富了,而对父母的亲情却熟视无睹。于是就推荐学生阅读汪曾棋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梁从诫的《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舒婷的《我儿子一家人》等文章,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第三,以作家重组。如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等,学生通过课文这一窗口初步窥探了作家的语言风格与丰富的情感。进行集中阅读,一个个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又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报刊、杂志等)掌握了更多关于作家其他作品的情况,使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

二、对教材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表现为组课

通过组课的形式,将阅读、写作、口語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地进行整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有所收获。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文章时,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阅读指导课。让学生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章,通过大量阅读来感悟父母的亲情。

第二,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家庭长辈进行调查:①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画面,随时记录下来。②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了解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辛苦付出的小故事,把最感人的故事记下来。

第三,口语交际课。例如,学生在“X X,我想对你说”口语交际课中学习表达自己的体验,畅谈自己的感悟。

第四,征文活动。开展“我的 (长辈)”征文活动,让学生更丰富更细腻地表达亲情。

第五,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我向父母表爱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一张贺卡、一杯清茶、一封信、一张亲情小报,或者陪母亲逛街,帮爸爸捶背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心。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

三、从“新”字着眼,变换角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从新的视角来阐述教材是启发思考、开发思维的过程。可以通过改变教材在相对的空间内往往只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说明问题的作法,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变换角度重新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

如《沁园春·雪》教学完之后,可设计这样的思维训练题:人们都喜欢从正面去赞雪,或赞雪的洁白无暇、大公无私,或赞雪的悄然无声、默默无闻,或赞发的美妙、崇高。现在请你反其意构思,写一段“贬雪”的文字,揭露雪的“虚伪”和“残酷无情”。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富于联想,思路开阔。

四、联系实际来拓宽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

教一些结尾耐人寻味的小说,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理解主题。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表现的主题和情节的发展,在文末续写一个结局,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学生根据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发挥想象,调动自己直接、间接经验,构思出各具特色的续文来。有的续文写骗子继续行骗,皇帝继续受骗,而且是以生命为代价,再次揭露皇帝的愚春,昏庸。还有的续文是皇帝出丑以之后改邪归正,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以上学生的续文都有独创性,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 篇7

一、挖掘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灵活性

细嚼慢“研”,需要依照课程标准,从编者的角度,理解编排意图,整体驾驭教材。研读教材,就是要把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从而在教学中自觉按照发展阶段开展教学。例如关于分数的教学,两个学段都有安排,由于思维层次、侧重点、教学手段各不相同,所以确定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在第一学段主要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色、折纸表示简单的分数;而在第二学段就要依靠抽象的分析、举例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教学前能很好地揣摩、理解教材,就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也就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细嚼慢“研”,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弄清惑之处惑之源,从而以可靠的预设从容应对“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则例题:一排有22个座位,有18排,350名同学来听课,座位够不够?在这一题中,如果两个数都估,18和22都可以估成20。由于把22估成20,少算了2。将18估成20,多算了2。这样,一个多算了2,一个少算了2。学生可能受之前学习平均数时“移多补少”的数学概念的影响,容易产生知识的负迁移,从而误解这里也是“移多补少”,认为这样一来应该看做没估,算出来的应该是准确值。如果在课前,教师读懂了教材,准确把握了学生可能产生疑难之处,就能确保课堂上胸有成竹。例如,虽然学生当时还没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却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的个位来判断,22×18的积的个位上应是6,不是0,因此不是精算等等。

二、整合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

新课程“一个标准多个版本”打破了原来一种版本教材独步天下的局面,这就为我们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扩展了空间。例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主题图是“花圃图”,从花圃图的观察中提炼问题,寻求解题策略。新世纪版教材则是创设了“小兔请客”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经过反复比较,我决定在导入新课时使用新世纪版情境图。理由有三:一是小兔请客属于故事情景,花圃图属于生活情景。相比之下,用故事情景来激趣更为合理;二是小兔请客中,每10个果子用一个盘子装着(几个盘子装的果子数量对应的也就是几十个),学生在接受真知的时候,更能给学生策略上的支撑;三是小兔请客的情境图中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是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次呈现的,屏蔽了多余信息的干扰。而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无疑在算理与计算方法的教学上,而不是开放式的“问题解决”上。人教版的教材花圃图,如果一次呈现三种花,则开放性强,容易导致上成“问题解决”的教学课。在最后的教学中,我使用新世纪版教材创设情景,完成新知的教学,而在巩固阶段,使用人教版的花圃图,设置开放式的“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一节课中将两种版本的教材统一使用到一节课中,并且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教学预期。

三、深化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探索性

不追根溯源,认识与理解只是停留在“点线”的层面,而不能深入到“面体”的高度。如:在教五下“2、5、3倍数的特征”时,当学生探索了2、5、3倍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说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倍数的数,你是怎样想的?请你再说一个数,看它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那么,同时是2、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总结一下,同时是2、3的倍数,是3、5的倍数,是2、3、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当学生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后,教师可马上追问,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吗?请举个例子,并说说为什么?那么是9的倍数的数又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再次去探索发现。学生感到也很新奇,如果知道了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后,我们判断数就相对比较简单了,不需再去计算。这时,可能就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你还能告诉我们其它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吗?好吧!让我们再来一起探究一下是4、25、8、7、11、13这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充分的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索、自由交流中填补教材中一些没有的内容。

四、替换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生活性

教材作为学生的“学材”,教师如果也圉于其中,而不从更高处着眼,显然是狭隘的和不利于教学的。在一节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王奶奶家门前有一块(长方形一边缺半圆,一边多半圆)地,如何求这块地的面积呢?老师意在通过割补法求面积,这时有一名学生问老师:“这是一块地,您怎么移动、怎么补啊?”老师这样回答:“我们现在是在做‘数学题’,这不是真的地。”老师接着出示了第二题,李奶奶家门前也有一块地(地的边是曲线)。这名学生又问:“老师,这块地坑坑洼洼的,您怎么补啊?”于是老师又回答:“不是说了嘛,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看到这样的案例,我们在一笑过后,是否也陷入了思考。第一个问题,孩子将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搅合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人类是从探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开始的。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近似的观点来看,往深里看,就需要把地割成相等的规则的小格子,再数格子的个数(积分问题)。而作为执教者的教师,却没有明白学生的理解与数学学科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了这样的尴尬。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教学时,需要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来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这样才能教出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

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的方法 篇8

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材内容连贯化

由于教材的编写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合理整合教材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在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命题的证明安排的相对偏后,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在不影响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提前引入演绎推理的内容,但是必须把握“度”的要求.再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可以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就学,因式分解放在学完整式乘法后学.从心理学角度看,遗忘的原因目前涉及两种理论假设,一是衰退理论,一是干扰理论.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可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来证实.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教材的学习内容来加以解决.

二、更换部分问题情境使教材内容校本化

我们知道,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具有普适性,不一定适合一线数学教学实际,因此:创设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的、能够体现当今社会热点、重点的一些问题情境,才是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学习《中位数与众数》我就利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小明是我校初中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南下到某市打工.当他路过一家公司门前时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我公司由于业务扩展,急需向社会招聘员工一名,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速来面谈.”看完这则广告后,小明非常动心.于是他找到该公司负责人,经过简短面谈后与该公司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小明仅领到500元的工资.小明感到很吃惊,随后他又了解周围员工的工资情况,竟没有一个人工资达到2000元的.他非常愤怒,认定该公司恶意发布虚假广告.便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招聘员工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请问:小明能打赢这场官司吗?故事刚一讲完,全班同学便议论纷纷,有的说:“小明肯定赢.”有的说:“不一定.”我问:“为什么呢?”出示教材中“公司本月员工工资表”,之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5分钟后,各组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明输定了!因为通过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正好是2000元.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明,认真分析一下小明因被“蒙骗”而决定打一场没意义的官司的原因.有人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周到,被诱惑人的高工资冲昏了头脑.”有人说:“小明缺少社会经验,冒然行事.”……

经过一番讨论后,我向他们揭示了小明“受骗”的本质原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进而向他们讲解算术平均数的优点和缺点,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三、拓展延伸部分内容使高中内容有效的衔接

教材是依据课标编写,因此,教材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发展,我们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申,但要注意,进行知识拓展时,必须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可盲目拔高、任意拓展,要把那些对学生后继学习有益的、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而课标又没有涵盖进来的部分重点内容补充进来,但不要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例如,简单分母有理化的知识,十字相乘法,判别式定理和韦达定理相关内容等.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 篇9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原则

(一) 树立课程标准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 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 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行课程标准就是我们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立足教材本身就是遵循课程标准, 因为教材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超越教材,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过程中, 必须依据并遵循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指导文件, 否则创造性利用教材就会失去方向。

(二) 准确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 二是遵循而有所立。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不要轻易否定。但再好的教材也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需要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显然, 教材是需要教师加工和创造的东西, 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只有教师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剖析教科书, 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科书, 教材才能发挥出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学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不深入, 不领会作者编写的意图, 用老眼光去看待教材, 就没有了创造的基础。

(三) 依据学生的需要而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 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出发点。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对教材创新性利用,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知、思考、探讨、感悟, 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方式

(一) 替换或删减教材的某些内容或者活动

教材是学科专家的作品, 编写时着眼于全国各地普遍使用。从教材的实际看, 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以及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就是我们在用书本中的事例讲课的时候, 一些学生显得漫不经心, 参与热情不高, 角色意识不强, 没有共鸣,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因教育对象、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灵活处理,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这是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新增一些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 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教师的权利。

(二) 整合或重构教材内容

整合或重构教材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方面。所谓整合或重构教材, 主要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使之更有利于教学, 更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和运用。整合或重构教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具体教学实际重新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 它既是每一个教师的权利, 也体现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是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形成新的教材结构。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第一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如果不重新调整教材顺序, 其结构是: (1) 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 (2) 人身权的重要意义及其构成→ (3) 人格权的构成及特点→ (4) 人身自由权及人身自由的作用与具体内容→ (5)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地位。大家可以看本框内容是讲生命健康权, 但中间却穿插了人身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的有关内容, 不仅篇幅不小, 给人的感觉是颠来倒去, 而且与框题《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主题不符, 有内容与标题不吻合之疑, 加之人格权本身很复杂, 所以学生很容易弄混。如果我们结合导入调整一下教材结构, 把上述复杂混乱的内容变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并行的知识点: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含义、重要性、构成) →2.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含义、作用、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含义、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两相对比, 我们会发现单从知识结构这一点上讲, 调整后的脉络比调整前的脉络要顺畅得多, 基本知识清晰可见, 这为学生掌握“三维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合并相同教材内容, 化繁为简。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本框分二目,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这二目分别揭示了网络的一般特点, 即无限性与两面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第一目可整合到第二目中去。我们先来分析, 第一目中的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 与传统交往相比, 它改变了交往的领域、交往的对象、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时间等, 这实际上是在肯定网络沟通的进步意义。第二目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利———它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也有弊———一是网络中有很多垃圾信息, 二是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 一旦上网, 很有可能不能自拔, 受到伤害。由此看来, 第一目无限性恰好符合网络交往两面性中“有利”的一面, 换一句话说, 可把“无限性”作为论证“网络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据之一, 于是, 二目就整合到一块了。

三是补充、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不拘泥于教材, 先进入教材, 然后又跳出教材, 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把握教材,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对教材所涉及的概念、知识、能力、觉悟、观点进行挖掘, 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介绍有关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但教材没有介绍“代位继承”和“无继承人和无受赠人的遗产的处理”等遗产继承知识。虽然这两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性, 不具普遍意义, 但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知识作补充介绍。这样做无论是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质疑, 锻炼思维能力乃至指导实践都是有好处的。于是,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并设计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思考, 介绍有关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涉及的遗产继承知识:1.什么是代位继承;2.代位继承的法律依据;3.代位继承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在代位继承中应注意的问题;4.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遗产, 归国家所有。

总之, 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利用教材是新课程倡导下教师的权力,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勤于思考, 积极探索, 在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方面有所作为, 有所创造。

摘要:创造性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从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创造性,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2

[2]陈妙娥.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北京教育, 2003.11

浅析高中历史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10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

学生发展性原则。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 根据实际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判断和重新整合的个性化工作。因此, 教材内容选择上要重视那些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格完善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的历史知识的梳理、研究,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融合性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 割裂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而是要使学科内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沟通和迁移, 使学科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综合化, 凸显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过程, 把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优化性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打破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 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的情况, 而是依据课标、依托教材, 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适当补充,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

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

新课程非常强调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宪法”和灵魂。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的编写、教学的评价和建议、高考命题无不以它为准则。因此, 历史教材的使用, 更必须以《高中历史课标》为依据, 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将课标细化到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 重视教材中图文材料的使用

从建构主义的教材观出发,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既然是最重要的资源, 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则材料, 都是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以人教版的教科书为例, 在每一单元的开始都有导言, 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提要;每节课开始也有自己的引言, 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每课的课文中都包含“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和一些图片等, 用来补充课文的跳跃给学生造成的知识的断裂和使学生加深理解本课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3. 教材整合, 优化教学内容

对教材进行整合, 既可以是横向的, 也可以是纵向的, 大致包括这样几种类型:

课内整合, 调整章节的顺序。教师不必严守教材, 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 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捏合或分散, 更可以改变教材章节的标题。我把人教版必修三《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课内容捏合为两个标题, “经典力学”和“现代物理学”;把人教版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内容改为“制度之创立”“制度之发展”和“制度之评价”三部分。

单元内部整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及其在教材中的位置, 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恰当安排单元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在单元小结时把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整合为“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两部分。

单元和教材之间的整合。将教材之间的相关内容的单元抽出, 让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某一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种整合大多用于高三复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11

关键词:挖掘 活化 充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24-01

课改以来,实验教师有了明显的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同时也有一种畏惧心里,教材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是否有这种能力去创造;还有的教师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但经过一段的学习、实践和领导们的指导之后,教师认识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点不再于创造教材,而在于创造性的使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呢?该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1 挖掘—— 就是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东西,这样才能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搭建起平台

(1)要挖掘文本中教材的编写意图或隐性目标。在教学“测量”这一课时,教材中提示的第一项活动是“桌子有多长”,叫学生利用手掌或其他方法测量课桌、讲台的长度,显然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人手,在实际操作中使其体会到统一尺度的必要性。可在实际教学时,有的老师却把这一活动改放在练习中,上来就讲尺子刻度的认读,尺子的使用方法、作用等等。像这样的创造性使用教材,说明教师在对内容进行调整的时候,并未对课程标准、教材进行充分地研究,没有完全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对教学目的、目标的把握不明确。

(2)挖掘文本背后动态的东西或过程性东西。教材当中呈现的内容都是静态的或结果性的内容,那么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结果到过程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第二课时,冀教版教材选取的交通信号灯为素材,让学生了解有关红绿灯知识以及红绿灯的变化规律,虽然信号灯是我们上街经常看到的东西,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看留意交通信号灯变化的整个过程,于是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就突出了两点,一是安排了让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有关红绿灯的一些知识,并且有条件的同学,可由家长带领亲自到十字路口看一看红绿灯这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有关信号灯的知识。二是用录像给学生提供了交通信号灯真实的变化过程,将教材提供的静态的素材变成动态的场景,让学生观察。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3)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理念或思想。比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兔博士有一句提示语:“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分一分”这句话就渗透着一种辩证思想,学生既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颜色分,还可以按形状分,只要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的有道理就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一下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和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如果我们在挖掘教材的时候忽视了这种思想,只要求学生按统一的标准去分,那么就桎梏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2 活化—— 就是活化教材。这是使教与学方式得以转变的有效途径

(1)勇于实践,敢于质疑—— 体现“科学性”

《标准》的总体目标在情感与态度第四点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不迷信教材,细心揣摩,勇于否定教材、重组教材,还教材内容于科学性。如: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了这样一个例题,数一数杯中的花生米有多少粒(满满一杯),先估计一下再数。像这样的一杯花生米足有2、3百粒,就是用一次性的纸杯还要一百七八十粒,那么我们在教学100以内的认识的时候也像书中那样呈现学习材料是否合适。

(2)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体现“生活性”

A:注重从生活背景中引入新知。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也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B: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并使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比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到超市购物的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换算人民币。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将干巴巴的教学内容寓于教师带学生去旅游让学生选择旅游路线计算所用时间的活动情景中。这一切教学方式的转变都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知识展开,经历过程—— 体现“探索性”

《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比如数学: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数学信息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利用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利用数学信息及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过程。

(4)呈现方式,力求丰富多彩—— 体现“开放性”

《标准》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其认识事物往往需借助直观、生动的媒体。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将实物、文字、图形、表格、对话录像、课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呈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开放性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所学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3 充实—— 就是充实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浅谈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12

一、适当调整,让教材“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有效的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处理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因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1. 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教材在编写时,所选取的实例都是经再三斟酌和反复权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接受性。但是,在某些具体的教学中,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更能激起学生共鸣。

例如,大胆地把学生天天用到的自行车扛上讲台,通过观察自行车的不同部件,认识哪些部件需要增大摩擦,哪些部件需要减小摩擦,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大和减小摩擦。同时研究什么情况会使摩擦发生变化,变化后容易发生怎样的后果及如何解决。由于实物摆在眼前,而且学生有丰富的个人体验,所以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各种摩擦力。而且,了解了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教学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全面、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往往会使教学情境变得更真实、有趣,实用,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2. 找准切入点化“静”为“动”,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课程改革后,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仪器,使我们教师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课堂充实了,生动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引导学生制订课外观察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器材等),让科学跳出课堂,回归生活。课堂中补充活动星图的制作原理并指导学生制作活动星图,用一年的时间观察和绘制春夏秋冬主要星座的星图。在一年来学生的观测过程中,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课堂中以“静听”为主而“能动”不足的问题。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用绘图的方法表示观测的结果。并且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科学观察要持之以恒,严谨操作”等科学的价值观,寓情于教,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有效重组,让教材“串”起来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结构优点,但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重组。

1. 加强联系,形成系统,让教材以知识为链“串”起来

科学教材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把知识点分散到各册的教材之中,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下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人体的八大系统”教学中,教材在七年级(上)中初步介绍人体的消化系统,在七年级(下)中要求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在八年级(上)中学习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八年级(下)中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在九年级(上)中介绍人体的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并深入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散在五册教材中,如何把教材前后内容加以联系,加以有效重组,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深挖两线,双管齐下,让教材以思想为链“串”起来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初中六册的《科学》教材中。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们不但要深入分析它的显性之线,更要分析它的隐性之线。例如,在八年级科学(上)“水的利用和保护”这一内容教学中,比较明显的一条线是介绍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得出我国水资源紧张这一现实问题,再过渡到要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同时学习了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每一教学内容的显线和隐线这两条线,双管齐下,使教材以思想为链“串”起来。

三、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

现代课程论主张:教学应以课程为目标之“本”,教材为载体之“本”。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教材的执行者,每位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本,进行教材的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

1. 增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教材“宽”起来

如九年级(下)种群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计算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为此,我们以人这一特殊种群为例,布置学生课外展开调查,然后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本小组调查结果分析计算得出人这一特殊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完成教材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而且能使学生在“小型人口抽样调查”中学到许多教材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收效极佳。

2. 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让教材“宽”起来

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一些学生迫切需要的,又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科学知识,即使教材没有要求,甚至没有提及,我们也完全可以大胆插入,大胆拓展。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教学内容学习时,主动对教材进行拓展,在初二学生中开展讲座,详细地介绍我省我市水资源紧张的现实及水污染的严重情况,以“保护母亲河——灵江”为例具体分析我们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把大范围的全球水资源问题拉近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小范围的现实水资源问题,进行乡土教育,学生兴趣浓,能动好,效果佳。

3. 加强学生的课外探究,让教材“宽”起来

科学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探究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基于教材的特点,在简略学习了各种维生素后,学生意犹未尽,于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实验: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对其加热检测它的热稳定性。

上一篇:用于创新下一篇:通用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