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的企业

2024-09-29

创造知识的企业(共12篇)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1

1 引言

知识创造的场(也称为Ba)最早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提出来的。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研究,知识创造是一个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知识创造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个人,而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场(即知识场)中。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场中,就可共享、更新和增强[1]。Nonaka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并有人认为巴管理理论代表了知识管理的方向[2],甚至有人提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知识创造的“场”[3]。对知识创造场的研究也集中在知识创造的场及其动力机制的设计上[4,5,6],而对场的评价缺乏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评价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掌了握场的状态,才能调整管理策略,以促进场能量的发挥。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知识创造场的涵义、场的构成、知识创造的系统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旨在为企业自查并进一步改进“场”提供参考。

2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涵义

2.1 知识创造场的涵义

在物理学中,我们认为物质周围存在着场,通过场传递该物质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力,拥有物质与物质之间也是通过场来传递相互影响力。同时,场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空间,具有空间能量,能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作用,如磁性物质周围存在磁场,而磁场对于其中的带电体、铁屑产生作用力。因此,场是“物质体系各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因传递、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而产生和形成并凭借的一种中间载体和时空处所”,是物质、空间与能量的统一体。

知识创造的场,其本质上仍为场,即为传递知识源影响力或知识源相互作用的时空处所。这里的影响力指的是个人的学识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而相互作用指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的:①拥有隐性知识的主体之间由于直接交流而互相影响;②主体之间凭借一定物质载体进行双向或单向交流而对知识主体产生的影响。因此,知识创造的场也是知识传播的场,是弥漫于知识所能到达的区域,是知识辐射与知识吸收的统一体,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对流,是公共知识与私域知识的互动,是正式交流过程与非正式交流过程的融合[7],在这种互动、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增强场的能量。

知识创造的场本质上是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但强化了场的知识创造功能,赋予了其知识创造的意图以及“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景”的内涵。

2.2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含义

企业知识创造的场是存在于企业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场,从其本质来看,是企业知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弥漫着知识影响力的空间,这种空间包括了具有促进知识创造的能量,并赋予了知识创造的意图。其中企业知识要素包括企业运营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要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即认知的对象与目标)、认知工具以及企业文化制度等,而具有能动性并拥有知识的员工是知识场的核心要素与场能量的重要来源,通过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能大大提高单个个体的知识创造能力,促进个人或集体知识的涌现,这种涌现出来的知识包括决策方案、建议、新的产品、新技术等,是集体智慧的表现。

知识创造的场本质上为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由于知识传播与交流手段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与媒介跨越时空的限制,因此场可蔓延整个社会空间,形成没有边界的社会知识场。但事实上,特定的知识往往被特定的组织或人群创造创造出来,并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传播,形成了一个个特定情境下的知识创造的场。任何特定情景下的知识创造场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与外界关联着,并受到所处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作为企业组织情景下的场也是如此,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离不开与外部相关组织、人群的知识交流,因此,其场的边界不像组织的边界那样明晰,而是模糊的、动态的,并通过一些外部联系与其他知识创造的场连接,同时,共同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

3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场强及其影响因素

3.1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能量与场强。

场是传递作用力的场,是物质的能量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物理学中,场的能量表现为对场中物质的作用力,场强则是衡量场中某一点受到场力大小的物理量,场的能量越大,则场场强越大,能量发挥作用的空间也越大,离场源距离越近,场强也越大。

要评价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也可引入场强这一变量。

当将企业整体看成社会知识场的场源时,其场强为企业向外辐射或向内汇集知识的能力强度,其中前者表现为对外部的影响力,场强越强,则越能吸引相关组织的合作与联盟或吸引人才的加入,后者则为企业向环境学习与创造知识的能力。

当将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创造的场时,其场强可理解为场内能量对场内知识主体作用的强度。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场来说,其能量的强弱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知识主体能量增强的程度,如果员工在场内能得到快速成长,则场强越大,这种成长不仅体现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上(即组织知识个人化),而且体现在对精神或情感上对组织文化(主要为企业目标与价值观)的认同度(即场对员工的同化作用);(2)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的程度,新知识创造得越多,利用得越快,则场强越大。

3.2 决定和影响知识创造场场强的因素

企业知识创造场,其能量及其作用力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的场必须是一个具备自有意图、旨趣或使命的自组织场所,场的能量是由其自组织本质决定的。并进一步提出的知识创造五个促进条件,这五个促进条件[8]为意图、自治、波动与创造性混沌、冗余、必要多样性法则。从知识创造场的本质来看,这五个促进条件可看成是提高场内知识交流与互动质量,提升场内作用力效果的五个因素。

从场的本质来看,知识创造的场是知识以及拥有知识的主体散发影响力并相互作用的空间,其能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场内拥有的知识量;二是场中相互作用的力。而场中相互作用的力又可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时产生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影响力;另一种是场中的文化氛围对员工心理情感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影响着第一种作用力的效果;第三种是企业知识创造的场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作用力。

(1)场内拥有的知识量。正如电荷量越大,其能量及场强越大一样,企业拥有得知识量越大,知识本身蕴含的能量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的能力越大。这里的知识量包括企业拥有的专利、生产与服务技术等显性化的知识资产,还包括员工拥有的智力资本。

(2)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影响力,亦即知识交流与互动的效率。这种力大小与物理场强一样,也与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则作用力越大,这里的距离不仅包含物理空间距离,而且包含知识距离(知识势差)和心理距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会议,设计公共的对话空间、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与工具,都是为了缩短物理空间距离,促进信息与知识的聚集。波动与创造性混沌是为了促进问题——即知识缺口的发现以及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引发知识创造的意图,而必要多样性则是增加交流各方的知识势差,促进不同知识的有效流动。心理距离则不仅与员工之间交流的频率与亲疏关系有关,还与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有关。

(3)场整体呈现出来的文化力。这种力可以是向心力,也可以是离心力。当形成了共同愿景与价值观,形成了知识共享、追求卓越和共同创新的文化时,这种在员工心理上的共同指向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场的能量在这种聚集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赋予员工自主权,形成宽松自由的文化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心理能量与行动能力,还能促进非线性(非正式)的交流,形成蕴含更多能量的自组织场。

(4)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作为一个整体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力。当企业知识创造的场处于一个知识富集,并且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知识场中时,当企业有着开放的文化,能积极参与外部的知识交流,积极吸收利用的外部知识时,则能源源不断的将外部的知识能量转化为内部的能量。

4 知识创造场的评价维度与指标

企业知识创造场,可从知识主体能量增强的程度以及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的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总的评价,但这种绩效评价无助于发现影响其场好坏的因素,下面将从知识创造的系统要素以及“场”的构成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影响知识创造场的二维评价矩阵及其评价指标。

4.1 知识创造系统的构成维度

2003年,Nakamori Y提出了知识创造的系统模型,该模型由intervention、imagination、involvement、intelligence、integration五个子系统构成,因此又称为知识创造的i-system模型[9](见图5-14)。

•介入-问题维(Intervention -Problem):表示出现问题,需要针对问题采取行动。

•情报-科学维(Intelligence-Scientfic dimension):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收集信息和数据,并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这是利用已经存在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的科学维;

•想象-创造力维(Imagination-creative dimension):为了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思想或改进已经存在的事物,可用开发性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这是依靠个人直觉、智慧、洞察力的创造力维;

•参与-社会维(Involvement-social dimension): 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提高成员以及相关人员知识创造的兴趣与热情,召开会议或访谈,收集人们的意见,这是依赖意志、愿望的社会协作维;

•集成-知识(Integration-knowledge):通过参考已有的知识信息,与人交流与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最终合成、发现与创造解决问题的知识。

知识创造源于问题,止于知识的集成与创造,该过程中需要公共领域的科学信息、需要社会协作与交流以及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即知识创造的过程需要科学信息、社会协作、个人能力的支持。

4.2 知识创造的“场”的构成维度

知识创造的场是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Nonaka指出这种场不仅指实体空间(办公室或商业空间等),也指虚拟空间(即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和精神空间(即共享的经验、价值和理念)(见图2)。其中,精神空间是场的核心构成,是塑造共有情境,提供知识创造动力的关键,而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也是提高场能量的有效途径,Dai Senoo和Remy Magnier-Watanabe[10]曾通过两个工作场所变革的实例证实了物理巴与虚拟巴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两者结合对知识创造的作用效果更大。因此,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使用的信息化时代,知识创造场由精神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维度构成。

4.3 知识创造场的二维评价矩阵与指标

知识创造场由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精神空间构成,要促进知识创造,应使这三种空间有利于增强场中的——科学信息、社会协作、个人能力。因此,从知识创造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场的构成这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前面分析的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与影响因素,可形成评价知识创造场的二维矩阵及其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该评价体系共9个方面,19个指标。其中A1、A2、A3、B1、B2衡量的是知识创造的物质与信息环境,C1、C2、C3、B3是用于衡量场中知识创造主体的能力与行为,这些指标都会影响场能量及其作用的发挥。但这些指标对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了科学的对企业知识创造场的状况进行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权重,以帮助企业分析哪些关键指标做得好,哪些关键指标做得不好,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5 总结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与思路

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涵义、场强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分析知识创造场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知识创造场的二维矩阵及其指标。建立评价指标只是评价的第一步,要运用该评价指标,实施具体的评价操作,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而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用专家赋值法,也可通过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具体研究思路为:

(1)分析各指标与场的整体表现(即场中知识增长与人员成长的状况)之间关系(具体的关系模型见图2),并设计调查问卷,选取若干企业进行调查,同时调查影响因素以及场的整体表现状况。

(2)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各企业的影响因素指标得分与场的整体表现各指标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即可得到这些影响因素指标与场整体表现各指标之间的强弱关系。

(3) 根据影响因素与整体表现之间的强弱关系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加权评分,评判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总体状况以及薄弱环节,以助于企业的改进与变革。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远山亮子,比奥西埃尔.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了解知识创新的能动过程[M]//迪尔克斯,安托尔,蔡尔德,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88

[2]NOMURA T.How the Knowledge Dynamics of Individuals,Communi-ties,and Ba Driv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C].Proceedings of10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s on Enabling Technologies:Infra-structure for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s(WETICE 2001).Cambridge,MA,USA.2001:251-256

[3]陈一.构建知识创造的“场”与事务所内部治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36-38

[4]黄江泉,蔡根女.能激发员工创新潜能的办公环境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2):42-44

[5]刘怡君,唐锡晋.一种支持协作与知识创造的“场”[J].管理科学学报,2006,9(1):79-85

[6]NOMURA T.Design of‘Ba’for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how enterprises should design the places of interaction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02,25:263-278

[7]姜奇平.互联网的“场”论[J].互联网周刊,2004,4(19):66-67

[8]竹内红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66-78

[9]NAKAMORI Y.Systems methodology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Engineering,2003,12(1):49-72

[10]SENOO D,MAGNIER-WATANABE R.Workplace reformation,active ba and knowledge creation:From a conceptual to a practical framework[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10(3):296-315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2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带给人们一些鲜明的印象,这除了归功于它们成功的市场诉求外,还有对核心竞争优势建设的努力,企业可以从很多角度寻求到这样的优势,这些角度的选择取决于整个行业的成熟程度,当竞争对手之间的资金、设备、资源等有形资产经历了几个回合的博弈后,尤其是在现代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和社会分工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越来越小,试图单纯通过有形资产建立并且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难度也越来越大。

今天的成功者依赖的是创新而形成的竞争优势,与上一个阶段相比,所表现的形式更加复杂和深入,无论是技术、管理建设还是市场渠道的新做法,企业所建立的非有形资产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是知识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采集、知识利用和知识创造,通常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当然如果我们没有主动的来建立和推动这个过程的`努力,知识的创造仍然在企业中始终存在着,但这可能或者是个人的创新能力,或者是偶然的非系统化的创新能力,而企业需要的是持续、系统的创新能力。

知识采集是建立这种系统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采集机制,最后的创新只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知识采集可能比一般的想象要困难的多,因为知识的多样性特点使表达知识的信息更多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将散落在企业中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有效的收集、汇总和分类是一件高成本的、繁琐的工作。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知识通常被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这两大类,刚刚提到的只是显形知识的采集问题,而隐形知识通常具有对企业实际问题更大的价值,但对隐形知识的采集更加困难。在提高采集知识能力的问题上,信息技术发挥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为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处理技术,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疑是最佳的信息采集、传递、分类和智能处理的最佳工具。

知识通过有效的采集就成为企业的知识资产,知识资产的利用是表现其价值的重要环节。简单的讲,良好的知识利用就是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机制能够迅速的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这主要通过知识传播的渠道来实现。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知识传播的真正问题不是单纯的传播渠道的设计问题,企业中由于组织结构和各种权利的分割形成了知识传播的障碍,一方面企业业务单位的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极力的保护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被传播出去。而企业中身居高位的人员,手中把持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他们由于不能了解到其他人员的知识需求,知识因此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这些都是具体的知识霸权的表现形式,所以知识利用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是有助于打破这些知识传播壁垒的企业制度。

推动组织创新

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由知识创造而形成的企业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这是建立在大量知识的基础上,但在企业中知识的数量多少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知识的流动速度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流动速度的提高会使知识之间的碰撞几率增大,知识之间的碰撞是知识创造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知识资源丰富的大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可能比不过一些小公司的原因。

&nb

企业主导创新知识创造财富 篇3

当今社会,最热的两个词莫过于“全球化”和“创新”。如果把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从创新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当今的世界,各国可谓是百舸争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也在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中国也遇见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采访了国内创新领军人物——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马俊如。

《华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也在全球化。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创新动力是比较薄弱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又造成了如今国内创新的怎样一个局面?

马俊如:其实,我们国家的创新动力并不弱。但与国外相比,本应是创新主要力量的企业,它的创新动力是比较薄弱的。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就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像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独立科研院所。不仅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而且国家的经费支持、拨款支持、创新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对于我们国家的企业来说,它只关心生产,不关心创新。这就直接造成了我们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应对国际竞争、创新竞争,我们的做法是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动员大学和研究所,在实验室里搞技术和产品,以国际上的大企业、新产品为目标来进行攻关。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不对,但却忽略了创新最后的目标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国外创新的产品进了市场,我们创新的产品只进了展览会。

后来发现了这条路的弊端,于是又在大学和科学院的基础上办企业进行延伸。即使是这样,事实也证明这条路是不通的。因为大学和研究所的企业都是在孵化当中,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所以这样的企业,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创新竞争在产业这个层次上是有声无势:“有声”就是声势浩大,大家看到我们对创新的宣传力度是非常高的;“无势”就是最后没有成效,我们在展览会上看到了创新产品,但是我们在市场上并没有看到大量的创新成果。

《华人世界》: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去做呢?

马俊如:现在,世界上各行各业创新的办法是不一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几条基本的规律和类型。我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企业内设研究所,组织自己企业的力量在企业内开展研发。国家改革开放以后这类研究所已经逐渐增加,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少。在这方面最成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韩国。韩国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明白了要往前进就要靠创新,尤其要靠企业创新。1981年韩国成立了174个企业研究所,而到了今天,韩国已经有1万多个企业研究所。它们与企业是共命运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到如今韩国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或民间联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国家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很好的机会。同时,民间企业可以自己组织在一块,也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

第三、委托和资助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企业需求的创新项目。自己做不了怎么办?委托大学。企业出钱委托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进行研究科技项目。成功的话,企业得益,不成功的话就等于交了一些学费。为什么企业愿意这样做?因为企业自己没有力量做,特别是稍微看得远的企业。这些企业利用很少的投入,委托大学或者研究所,充分利用它们知识丰富,也有时间、有精力做的优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购买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研究成果去开发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指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也包括国际上任何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普遍的,今天讲自主创新不能排除这些购买的情况。自己创新的成果是有限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创新,只要你学会用,生产出市场上畅销的产品,也是可以的。

《华人世界》:在您看来,除了企业的创新,我们国家的创新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呢?

马俊如:我们在创新活动当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我们国家小企业创新非常的活跃,但是这些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却是非常的艰难。在那么多的小企业中,现在只有几个成为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大企业,比如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北京的联想等等。但除了这些,我们更多的是看到那些小企业怎么也长不大。如果一年、两年我们还可以观察,三年、五年我们也可以等待,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从高新技术企业兴起到现在已经有20年。在这20年过程当中,这些小企业成长太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华人世界》:那这些小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马俊如:第一个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我们国家长期把我们创新资源集中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等这样的研究所里。它们那儿是需要创新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把企业边缘化,只让企业生产而不创新。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大企业创新的鼓励不够。现在我们国家鼓励企业创业的政策非常多,但几乎所有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都是针对小企业的,而鼓励小企业做大、并为它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的政策却很少。一个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在市场运作、金融运作里需要的支持有很多,但是我们的政策跟不上。这就反映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在鼓励大的企业和鼓励全球创新这两个问题上还需完善。

另外在社会意识当中,对于企业创新力量薄弱的解读不同。我碰到很多人,特别是很多教授、专家,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叫企业创新,大学和研究所的使命不是赚钱,所以大学和研究所脱离国家的皇粮整天跟市场竞争,它就会变成一个企业而不是大学和研究所了。如果一个企业不行,你不应该只看到结果,而是要看到造成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界不行。因为你不关心、不支持所造成的。现在积极的做法是加强对企业的支持,鼓励它创新,帮助它创新,这样才对。这个社会意识要不断的解读我们才可以走得更好一点。

还有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今天的创新一定是在全球化的创新环境里面来谈创新,离开全球化创新活动就不大可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哪里,所以必须要理解、了解它,而且还要利用全球化的创新环境才能得到创新的效益,比如现在都是在讲整合全球的资源创新,你不再完全是依靠本地资源,要在全球组织生产来推动你的发展,这个地方做得不够。

《华人世界》:您提到我们对大企业的创新的支持不够,那我们为什么要大企业呢?大企业在创新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一个作用?

马俊如: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竞争过程中,都是依靠大企业来吸收小企业活跃创新的成果,把这些成果变成生产力的。在只有600万人口的芬兰,诺基亚公司是非常强大的。它占芬兰GDP(国民生产总值)的30%~40%,而它吸收的创新占整个国家创新的60%以上。韩国的三星公司其实已经超出了公司的意义,在世界市场

上,它已经是作为韩国产品的形象而存在的了。这就是大企业的领头带动的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期盼出现一个金字塔,有几个大的企业在世界上领航,这样我们中国的创新才会有声有色。

《华人世界》:我们知道,创新离不开知识。那您认为知识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到底是怎样的地位?

马俊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国家芬兰,在世界上创新发展是第一位,经济活力排名也是第一。100多万人口的爱尔兰现在也非常有名,原因就是它在软件的生产上创造了很高的财富。这两个有些不起眼的国家因此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世界上近200多个国家,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走到前面去了,而其它的国家掉在了后面?其实,道理很简单,它们都很好的把知识转化为了生产力。现在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作了一个调查,其中的一个结论在今天看来非常正确:穷人与富人的差距已经不仅仅在于资本了。资本是一个问题,知识也是一个问题。没有知识是落后的,但不会用知识则会更加落后。其实,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你有没有创造知识,而在于你会不会利用已经有的知识来生产出产品。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知识,但它把别国的东西拿了过来,转化为产品赚钱。韩国、亚洲四小龙也几乎都是这样的。这说明,今天的世界就是你会利用知识就可以赚钱。

《华人世界》:我们杂志9月刊做了一期微创新的专题。对于中国企业的微创新,您是如何看待的?

马俊如:我觉得微创新和创新不能割裂开来。我认为创新应该是群众性的。只有把创新变为群众性的,那么每个人微小的创新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认为国家应该创造一个适宜创新的环境,要把创新作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来看待,而这个决策一定是由一点一滴的微创新来实现的。我们需要制定大的目标,但更多的还是应该从点滴做起,因为很小的一个创新也会带来整个行业的大变化。

采访手记:

提到创新,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乔布斯,都是苹果,却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到国内。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创新,也不是没有大的创新,而是很多的创新都只停留在实验室、科研院所或者博览会上。如果真正将这些创新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其产生的效益和影响难以估量。

现在人人都在谈创新、想创新,但是只停留在谈和想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将创新的技术与产品相结合,有了一件件畅销的创新型产品,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4

关键词:知识资本,企业价值,原理,途径,探究

企业的知识资本能够积极地提高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与竞争力, 而且使得企业经营收入及现金流量得到提升, 最终使企业价值不断增加。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 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与利用, 不仅能够节省资本的投入成本, 保证其回报率超出企业资本成本, 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本文通过对知识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具体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详细研究增加企业价值的具体途径。

一、知识资本创造企业价值原理分析

企业要想更好地创造价值, 就必须要具备竞争优势。然而, 具备竞争优势却不一定能够创造价值。所以, 能够创造企业价值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可持续, 同时保证回报率超过资本成本。

对于企业所创建的竞争优势, 从根本上来讲, 其实就是投资行为[1]。因此, 必须保证企业竞争优势能够为其创造利润超过创建竞争优势投入资本的情况下, 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的作用, 并且真正地提高企业价值。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功主要表现在节省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差异性, 使企业应变速度不断提高, 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增量则会出现转化, 形成产品溢价或者是市场份额的扩大, 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在此基础上, 行业竞争与竞争对手所采取的反应对于企业竞争优势获利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模仿难度不大, 其在竞争优势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就会降低[2]。如果竞争对手的实力很强, 会采取其他方式对企业竞争优势予以攻击, 会根据企业薄弱项目来创建全新竞争优势, 也可能会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基础摧毁。由此可见, 企业必须重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并且保证其回报率超过资本成本,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价值。

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知识成本, 那么必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其中, 知识成本主要来源就隐藏于个体成员内隐的知识中, 而在企业文化与作用机制的条件下, 企业的成员就会将知识集中, 根据特定方式进行排列与组合, 进而创造特定竞争优势, 这样就很难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各企业具备的文化环境与作用机制存在不同之处, 即便是同一企业成员, 在不同企业当中, 也很难创造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 将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由此可见, 一旦企业运用知识资本来构建竞争优势, 就会保证其利润持续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 企业将知识资本当作竞争优势, 其实际的回报率或远远高出资本成本。对于企业既有环境与员工的情况, 将企业的文化作用在内隐的知识所创造的企业竞争优势当中, 这样资本成本就会更低。由于员工知识属于企业所有, 其机制是企业现存, 以上两种创造竞争优势的条件并不需要追加投入[3]。另外, 在竞争优势创造完成以后, 如果大批生产同样无须较多成本。其中, 以计算机软件产品为例, 如果开发成功, 那么只有大批量复制就可以, 根本无须成本。知识产品价格制定同工业产品定价的方式是不同的, 所以, 企业实际获取利润一定是理想的。由此可见, 企业将知识资本当作竞争优势的回报率一定要超过资本成本所创造的企业价值。

二、知识成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具体途径分析

第一, 增加收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保证产品或者服务同其他相同类型的商品形成一定的差异,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其获得利润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以保证企业可以获取理想的附加价值。如果技术创新的成果难以应用在企业生产当中, 那么企业则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进行转让或者是租赁, 进而获取专利的转让与使用费用[4]。

第二, 节约成本。企业资源计划主要表现在知识资本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把企业与社会知识资源融入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 并且通过对信息科学最新的成果进行充分利用, 依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对企业内部以及其供应链中的各环节资源予以合理的规划和统筹, 并且严格进行控制, 最终确保企业的各种资源被充分地利用, 这样就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企业价值。

第三, 塑造企业整体形象。虽然企业的声誉不能够为企业直接增加价值, 但是, 其对于企业未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声誉对于企业的作用与影响具有明显的持续性, 也就是说, 企业在过去行为当中所形成的声誉能够对其未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具备良好的声誉, 能够使其更好地克服困难。

第四, 创建良好客户关系, 降低销售成本。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能够保证知识资本被集中应用在销售过程中。其中, 客户关系的增加, 能够使企业转变营销观念, 并且将精力放在公司与市场关系方面, 进而对顾客予以关注, 改善同顾客关系, 进而有效地增加销售量, 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减少销售的成本[5]。

第五, 战略定位, 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最终获取利润的多少, 同企业所处行业存在直接的关系。因为产品同行业都具有固定的生命周期, 所以,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 一定要对其行业发展的状况予以及时掌握和了解, 并且合理地调整企业的主营业务与上下游的产品, 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取理想利润。

三、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现代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各行业领域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就必须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 将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有效地创造企业价值, 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企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明娟.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2.

[2]张杰.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分析[J].商业经济, 2015 (4) :31-34.

[3]刘海运, 赵海深.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 27 (2) :44-48.

[4]冯天学.企业知识资本视角下的客户资本及其价值来源[J].学术交流, 2011 (2) :75-77.

知识创造财富 篇5

知识创造财富,学习成就未来

首先读一篇感动中国2004人物解说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人物简介: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久负盛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身价上亿,“袁隆平”三个字价值580万)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财富是许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先不说追求财富是否真有意义。但凡想要拥有财富,知识和能力便成了重要条件。

没有知识即无法获得财富,即便踏三轮车,也有许多人学起了洋文,可以招揽广泛的顾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正因为他对电脑方面的爱好和精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财富论坛上做了一个演讲,叫做《知识差距、财富差距》,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知识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也就是说从发展中国家来看,主要是引进技术应用知识,而发达国家是创造技术,生产知识,这有很大的差距。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精辟地概括了科技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人类历史证明,科学技术一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谁掌握知识,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就会拥有财富。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所以创造财富首先还是要依靠劳动。但是,我们对劳动和劳动者定义在今天应该和一百多年前是不一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社会,对劳动者本身,也是从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进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阶段。如果从发达国家来看就很清楚,从我们国家来看,也是在向这个趋势上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工具的进步,对劳动者的知识要求也就提高了。劳动者实际体力劳动的部分降低了,而脑力劳动的部分是增加了。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五十年代搞化工,工人师傅在12层楼高爬上爬下,那时候的师傅基本上是小学毕业文化,有的是文盲,但是他凭经验可以操作,用耳朵贴着听一听、手摸一摸,手试一试就行了,加大气量,减少气量,就可以操作了。到了七十年代搞集中控制,仪表控制,不用爬上爬下循规检查了,在中控室看仪表,这时候文化就不行了,起码得识字和原始记录,还得写出现操作的特殊情况,交接班日志,到八九十年代都用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那就

是在通过传感器把工况数据传到中控室,在中央控制室通过电脑显示任何一个部分的工况,任何一部分的参数。这时候初中毕业程度就不行了,要有硬件的支持,要有软件的支持。所以,我们一些现代化化肥厂、化工厂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起码是中专毕业,甚至大专毕业,才能够做这个操作。而一个化肥厂原来是几千人,到了用仪表控制的时候,已经减少到几百到一千人,现在一百多人就能够把这样大的企业操作。这就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对劳动者脑力劳动的要求,对知识的要求,是提高了。现在,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有些同学可能会说,大学毕业了也找不到好工作嘛,觉得读书没有用处。这是一种误解,实际的情况是,越是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时候,知识和能力越是显示作用,好读书的人能脱颖而出,在职场上游刃有余;而那些该读书的时候游手好闲,以为拿了毕业证就可以万事无忧的人自然工作难找,因为他们没有学到真知识,没有掌握真本领。

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的管理大师杜拉可提出一个词,知识工人,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应该说在生产过程里体力劳动是很少很少的,主要是靠知识和脑力劳动。所以,我们对劳动的概念,通过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而逐渐减少体力劳动。大家都容易理解。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特别是更多要通过脑力劳动创造财富。

如果说培根在三百年前讲过,知识就是力量的话,今天我们可以说知识就是财富,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变成财富。比如通过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我认为今天来看,创造财富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依靠知识。知识创造财富,学习成就未来!古人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深刻领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性。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一帆风顺,学习、不断地学习都同样的重要。假如你现在在身处逆境,除了要坚定和增强自己的信念以外,更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迈过这道坎。一首歌的歌词唱得好:迈过这道坎,抬头望,前面是蓝天;假如你现在是一帆风顺,靠的是什么?是机遇,是以前的积累。如果你不再学习,那以前的积累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到那时,机遇还会永远地眷顾你吗?我想不会。因为机会几乎是人人平等的,只有有实力、有智慧的人,才能洞察机会,才能牢牢把握住机会。而把握机会,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光靠踏实肯干、乐于奉献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信息漫天飞舞的时代,到处都充满机遇的,而要抢先洞察机会并牢牢把握住机会,只有靠不断地学习,努力地学习,靠点点滴滴的积累,靠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我们的智慧和才能报效祖国,才能让社会更好地认可你的存在,更好地认可你的价值。《弟子规》在总序里有一句话“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释为:“做人要有爱心,博爱众生,关怀苍生,应该亲近那些道德品格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爱学习。” 古人尚有如此感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学习,有什么理由可以不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呢?荷兰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今天就借讲话之机会,催庸者之觉醒,呼智者之奋发。诚如是,则我们会有锦绣前程,幸福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关注学生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篇6

一、设置探究性问题,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造”

1.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改编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要把教材中的例题、公式、习题等知识进行加工改造,编成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令他们费解。就在学生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学习内容:“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了。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2.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探究性的学习问题。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由此,学生不仅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做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3.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性的学习问题。

搜集整理学生所提问题,将其作为探究性的学习问题,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再通过画图进一步猜测圆的面积可能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验证猜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而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创造”新的数学知识。

二、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实验操作,自主“创造”

1.设计动手操作为主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感知,发现创造。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动脑、动手,用数方格的方法算面积。(2)动手剪拼平行四边形,思考: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3)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说说发现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在活动中思索、领悟、概括,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发展。

2.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再创造”。

现代教学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创设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交流中进行创造学习。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示例题后,我这样设计教学:(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解答。(2)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讨论,得出最佳方法,并推选几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这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使班级“静态的集体力量”变成“动态的集体力量”。只有相互探究、启发,智慧才能产生火花,创造性思维才能展现,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和发展。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7

祁红梅博士所著的《知识的吸收与创造》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核心能力的来源而言, 作者认为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唯一源泉, 对知识的吸收和再创造是保持企业核心能力不断上升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 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稀缺性、累积性和难以模仿性, 与核心竞争力的三性 (价值性、延展性和独特性) 不谋而合。因此, 企业独特的资源归根到底是知识, 尤其是难于交易和模仿的隐性知识, 正是这些独特的知识使得企业在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 反应不同, 表现出竞争能力的优劣。企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专有, 具备知识的一切属性, 只有知识才能最终解释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解决核心障碍对策的企业创新而言, 所有的创新内容也都是基于知识这一根基的。

那么, 如何才能具备核心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存量?如何能做到以持续的创新提升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获得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如何促进知识转化为核心能力?针对这些实际问题, 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路径:首先, 在自身知识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得大量有效的知识, 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前沿的知识、扩展自身知识库。同时,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具有适应性、价值性的“定制化”知识是企业的真正所需, 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和企业当前情境融和并发挥真正的效用。其次, 具备“高专业化程度”和“高涉入程度”特性的企业员工对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使用, 是企业核心能力建立的关键环节。大量知识进入企业, 是通过每个员工的吸收和使用, 转化为企业的生产产出和知识产出, 而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员工更能够对吸收的知识进行准确的判断, 并与工作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利用, 在应用中创造性的融和和发展出企业自身的知识;同时, 具有高积极性和行动力的员工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判断其有效性并通过积极的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企业能力。第三, 企业的整体氛围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工作压力、组织奖励、领导支持、资源配备以及周围群体的行为等, 都会对员工的知识学习和创造性的使用行为产生带动或强制性的作用。第四, 在员工的知识吸收和创造性使用中, 知识提供方的权威性和任务导向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提供方的权威性是其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信号, 代表了对知识、经验和行业经验等各方面的拥有, 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客观情况下, 可以标示知识供给主体能力高、知识含量大、可持续性强、质量高、有实力等特征, 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有效运用提高了最终的知识转移绩效。同时, 知识提供方的任务导向代表着对企业当前实际问题的特别关注, 一切围绕企业实际需要展开工作, 既是态度上对当前任务的重视, 也是行动上对当前问题的解决, 这会促使最终的解决方案更符合企业特定任务的需求, 因此赢得了接收方的信任和好感, 从而获得高的知识转移绩效, 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知识接收意向。

此外, 通过实证验证, 此书中还得到了一些独到的结论, 如一般认为, 负责传递知识的专家越具有高的权威性, 则越能够让接收方信服, 从而更好地认可和接受专家的知识。但该研究发现, 企业员工的专业化程度不同, 对专家权威性的认可度不同。企业员工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意味着他们对自身工作的熟悉和胜任程度越高, 具备本岗位的相关知识, 并能用这些先期的知识和经验投入到对外部知识的判断中。而在这种分析和判断中, 个体并不太受到知识来源方外在表现如权威性等的影响;而当个体的专业化能力较低时, 他们对外来的知识难以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时, 则关注于与知识相关的外在的信息, 如知识的来源方是否关注企业、是否是专家或权威等因素。再如, 在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中, 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知识分享和讨论互动对于知识的创造性再利用非常重要, 因此, 对个体的知识吸收和创造性的使用行为,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讨论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中, 该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既为企业培育和获得持久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又对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得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一是将企业资源依赖的重点向知识转移, 在未来的竞争中, 基于知识和知识创新的竞争将是企业获得最终竞争优势的根本。二是在自我的知识积累中, 重点关注获得与企业相匹配的知识;三是知识获取的途径除了内部学习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合作, 在企业外部取得, 从而将最新的知识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四是组织通过激励、领导支持、工作压力等途径, 创造有利于员工知识吸收和创造的环境, 将极大地推进知识在企业的有效利用。

围绕知识的吸收和创造这一话题, 继续在一些方面深入研究很有意义:如对于知识的定制化的研究, 该书仅仅是一个开端, 在未来可以继续深入对知识定制化程度的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 尤其在知识定制化程度的测定量表、知识的定制化程度在组织和群体层次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知识定制化程度在知识产品交易中的重要价值等问题, 值得做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再如, 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 该书只研究了知识接收意向、涉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作用, 而员工的学习能力、前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等因素, 都对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机理分析 篇8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以其强大的力量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优良企业的重要尺度。确实正如德鲁克所说:当今世界, 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才是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

1 企业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活用

1.1 企业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活用

“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 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的时代, 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 并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造企业, 这种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在知识创造企业中, 知识创新并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 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 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

知识活用的过程是企业知识价值化的过程。野中郁次郎等认为企业知识的活用按照目的划分, 可分为以“改善”为目的和以“增值”为目的;按手段划分, 知识可分为以“资产集约”或“资产联合”为手段。“改善”是指通过知识资产的共有、活用,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增值”则意味着知识资产直接的收益创造, 通常是指对公司非常有价值、常常提供独特的、可以将公司与竞争者进行差异化区分的能力。“资产集约”是指致力于分散的知识资产的组织内集约, 主要是指显性知识;而“资产联合”则是通过组织内外知识工作者与顾客的关系及其网络的建立实现知识资产的共有。以知识资产活用的目的、手段为两分类轴, 那么企业知识活用的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见图1) :标杆共有型、专门知识网络型、知识资本型和顾客知识共有型。

标杆共有型主要是通过对成功事例的诀窍和日常业务分析的学习, 促使企业内知识的共有和转移,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优化质量的效果。

专门知识网络型基本上就是一个Know-who的问题, 就是构建实时全球化专家网络, 以解决特定的问题或进行科学的决策。

知识资本型是指通过对部分知识资产的整备、内外活用而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这部分的知识资本包括专利、特许、品牌等。

顾客知识共有型是指通过与顾客情报的交流或不断地提供知识, 实现顾客维持、事业安定、发掘新需求等, 提高顾客价值。

1.2 企业知识创造与企业知识价值化的平衡

企业知识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 没有企业的持续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持续成长。一家公司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将是其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随着媒体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机构的增加, 流通的情报量和知识量也大幅增大, 企业正在大量进行着知识开发和创造。但是我们经常也可以看到, 企业内的知识量和企业的活力及成长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也就是说企业知识的创造并不一定带来经济价值以及企业价值的提高, 而创造需求能力才是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知识创新的成果只有被市场所消费才能产生收益, 推动社会财富的积累。一项技术创新只有为市场消费者所接受、所使用, 其创新价值才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的知识创造的时代, 知识价值不仅要强化知识自身的创造, 还要集中强化知识活用所带来的企业、社会价值的创造。为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化, 企业在知识的收集、创造、蓄积为前提的情况下, 还应彻底进行知识再编、再构和价值具体化。因此在企业知识经营的实践中, 需要企业在企业创造与知识活用之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资源。实践证明, 在成功的企业中知识创造与知识价值化应是比例协调的, 并能达到一种最优的平衡。

2 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模型

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知识 (知识资产和知识创造) 是价值的源泉。在信息服务、软件业、专业服务等行业, 无形的知识和信息是它们的经营资产, 知识理所当然是价值的源泉;在制造业, 如果没有好的构想和设计、没有服务、没有咨询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企业也不可能赢得竞争的胜利。企业的无形资产代替了工厂、设备等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的源泉。企业中知识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组织层次, 产品/服务层次, 企业/事业层次。图2例示了知识是如何通过价值链在这三个层面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如图2所示, 知识在组织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为企业顾客价值创造、生产效率提高、成本削减效果上。企业通过组织内知识资产的共有、活用和创造, 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和定制化营销与外部 (其它组织与顾客) 合作来获得和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组织内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在质上的提升;并把知识运用到产品/服务的生产上, 实现面向市场的高效、高质、及时、有价值的生产。

产品 (服务) 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产品 (服务) 的知识化上。一方面企业知识资本通过参与产品制造与服务, 使知识物化于产品和服务中, 通过解决方案的提供、服务、定制等实现高收益的、差别化的产品 (服务) , 从而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另一方面, 通过提供知识化 (智能化) 的产品实现收益构造的创新, 如软件产品就是一种知识化的产品, 它既是知识的集合又是产品本身, 产品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在企业/事业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市场对企业知识资产、知识战略的评价上。首先企业创新的知识可以直接成为知识产品, 从而取得价值, 比如一项技术可以作价转让或出售, 其价格体现了其价值本身。目前专利已经成为西方大企业的新财源, IBM每年通过许可行为赚取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道氏化学公司声称它每年通过许可赚取的收入超过了它原定的1.25亿美元的目标, 而且现在这种形式的收入金额仍在攀升。其次, 市场对企业知识资产和知识活动及其技术领导地位的评价, 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创造。如今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企业市场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知识的经营已成为知识经济下企业成长的一种典型模式。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98年财富500强中, 微软市场价值是其损益平衡表上资产价值的18倍, Cisco也是18倍, 戴尔是16倍, 当年收买时代华纳的美国在线的市场价值对损益表资产价值的比值达到42倍;当然不只是这些网络企业, 如可口可乐等传统企业同样受益于其强大的品牌知识资产、技术知识资产而拥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综合以上的分析, 本文提出企业知识创造价值可用以下模型来表示:Vk=∑ (Ak+Ck) ×PK×MK

式中, Vk表示企业知识创造价值;Ak表示企业知识资产;Ck表示企业知识创造;Pk表示高技术含量、高收益产品和差异化的服务;Mk表示效率化生产与定制化营销。

摘要:知识是企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企业知识创造与企业知识活用间的平衡是企业知识创造价值的关键。从组织、产品/服务、企业/事业三个层次对企业知识如何创造价值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模型。

关键词:知识,价值,价值创造,创新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 紺野登, 知識経営のすすめ[M].東京:筑摩?房, 2002:70.

[2]IKUJIT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Nov-Dec) :96-104.

[3]杨依依.企业知识化与知识价值化的平衡[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1) :110-111.

[4]紺野登.知識経営—ナレッジの略活用による企業革新[EB/OL].[2005-04-15].Http:www.knowledgeinnovation.org.

[5]J Wind, A RANGASWAMY.Customerization:the next revolution inmass customization[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1, 15 (1) :13-32.

广东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现状与问题 篇9

为了深入了解广东知识产权创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0年11月3日,我们随机抽取广东省1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一次知识产权创造的调查,了解企业在2007年到2009年间技术创新情况,从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两个层面来分析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问卷的收集处理情况

我们共向企业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67份。同时我们根据调查问卷本身的内容分布,以及考虑到调查问卷的每一部分的内容填写者并非来自同一填写人,统一按照问卷设计版块使用SPS进行分块统计与频数分析,共29题。数据分析主要来自三大部分,分别是企业基本信息部分(7题)、企业技术创新部分(17题)和企业产品创新部分(2题),各部分有效问卷分别是29份、20份和43份。

1.2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在29家企业中,3家是大型企业,占10.3%;其余26家为中小型企业,占89.7%。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角度看,有限责任公司占总体的41.38%,股份有限公司占20.69%,私营企业占13.79%,这三类企业共占总体的75.90%;国有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等其他企业占24.10%。并且,在这29家企业当中,有22家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其中至少有1个研发机构,占总体的55.17%;最多有4个研发机构的,占3.45%。

1.3 调查企业投入与创造产出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从2007年到2009年间开展创新活动投入与创造产出的相关数据,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企业新产品生产情况和企业收支情况相关的明细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3年里,被调查企业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平均每年以32.01%增长,新产品产值平均每年以25.72%的速度增长,然而,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在2008年下降了7.31%;与此同时,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度下滑,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58.27%,其中,技术性收入和新产品个数的增长非常缓慢,仅有0.35%和3.27%。在2009年,随着R&D经费的大量投入,增加超过1.6个亿的经费投入,比上一年增长36.16%;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新产品个数和净利润迅速恢复活力,大幅度反弹,增幅分别为40.52%、33.37%、22.15%和18.3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下,众多企业不胜抵挡,经济萧条,新产品出口创汇一再下滑,由原来的-1.78%跌至-84.15%。由表1分析可知,R&D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着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如果R&D经费投入不足,即使增加科技活动人员,企业产品销售、新产品产值和技术性收入都难以提高,因此,R&D经费与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作用。

2 广东知识产权创造的总体介绍

广东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2008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稳步推进各项战略实施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3月29日正式发布2010年中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前10的省(市、区)名单,广东第一。2010年广东省注册商标总量700 450件,占全国的17.84%,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2010年广东省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2011年上半年软件著作权登记中,按照著作权登记人所在地区进行排名,广东省位列全国软件登记量第二。为了较为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广东省知识产权创造现状,本文从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两个层面来分析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宏观激励是指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激励政策措施,微观激励是指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战略措施。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宏观激励——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激励政策措施

政府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1],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与应用。政府宏观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来实现:一是经济手段,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税收政策加以引导,以及政府的直接投資;二是法律手段,确立法律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三是行政手段,运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获得政府经济辅助的情况,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激励。下面通过问卷中第12、22、23和26题选项共同所反映的问题,了解这些企业对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态度,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具体见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

3.1.1 财政激励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自身战略意图和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也是政府按照执政战略进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得以实现:一是对科技创新进行直接支持,即通过财政资金对科技活动进行资助、补贴或引导;二是运用税收杠杆引导科技创新;三是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四是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即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特殊的扶持,从而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帮助其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其创新的活力。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有直接支持、创业投资、贷款担保、风险资本投入和税收优惠等。这次调查发现,54.1%的企业在面对筹集技术创新经费问题上主要选择采取自筹方式,有29.7%和5.4%的企业分别选择地方政府资助和中央政府资助;同时,政府部门为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给予相应的支持,有48.6%的受访企业主要通过申请专项计划项目获得经费,14.3%的企业能从政府部门获得一定的补贴,此外,作为政府直接资助途径之一的政府性贷款仅为2.9%。

在“23.无论企业是否获得过上述各种支持,您认为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是”这个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税收减免和产业政策,它们相应的百分比分别是25.0%、25.0%和15.0%。对应于另一问题“26.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请您按重要程度依次选择三个您企业希望的创新环境”,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活动开展最重要,其次是科研机构支持和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都占20.0%,而适当降低受政策、法规限制为8.9%,营造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良好环境有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激励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财政激励制度则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财政激励制度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3.1.2 税收激励

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科技投入的要素、产品提供税收优惠来直接影响纳税企业实际运营中的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如减少研发人才的投入成本,降低创新研发的投资风险,增强创新投入的预期收益,通过税收力量来有效地矫正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效益内部化。在企业层面看来,与正常税负相比,相当于得到一笔补贴而增加收益;综合来看,企业的研发成本会因为税收的优惠而降低,在企业研发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了,税收政策由此就激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据验证,我国企业的研发支出与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激励作用。

调查分析表明,25.0%的企业认为,税收激励政策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有31.4%的企业从政府部分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的帮助,这个比例也许不高,但反映了税收减免这一激励政策已经让一部分企业受惠。通过税收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体现政府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有助于克服技术研发投资不足、创新网络以及知识扩散方面的系统障碍从而满足国家的战略需要。此外,中小型企业(占89.7%)在这次调查中占主体,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难以从金融机构得到大批贷款,也无法采用股票融资的方式筹款,因而税收激励政策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更能增强中小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有效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实践,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

3.1.3 金融激励

通过政策性银行等国有金融管道支持也是财政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这种支持方式主要是通过国有化的资产(而非政府预算)、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企业创新进行风险投资,为企业提供风险信贷。

在问题12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通过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方式来筹集费用的只有8.1%和2.7%。事实上,从政府部分获得的支持可以有多种途径,包括专项计划项目经费、政策性贷款、减免税收、补贴等。这个数据一方面表明了如果企业想通过政府性贷款的途径获得政府支持,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表明,与银行贷款相关的金融激励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是非常少的。问题23所反映的结果表明,只有3.3%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政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三大政策之一,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的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是不重要的,即没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即使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受到阻碍,也几乎不考虑贷款融资的方式去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在之前分析过的问题26的选项中,只有6.7%的企业希望获得银行宽松的信贷政策所带来的创新环境,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金融激励制度的态度是消极的。为什么企业会对金融激励制度有如此看法呢?原因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项目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

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与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以高科技产业为投资目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成功项目的高额回报来补偿失败项目的亏损等特点,风险投资由于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诞生后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是一项高新技术产品的问世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小企业对财政政策支持的需求如表6所示。

由于风险投资领域是一个竞争性极强的领域,风险投资家从事风险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高额的回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基本动力,但是财政资金既不具备在竞争性领域运用的条件,也没有追求直接利润回报的动机和要求,这也就决定了财政完全介入风险投资行业是不恰当的。财政可以入股风险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作用。

在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问题,要集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级政府应当认真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通过加强专利权质押登记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贷模式,有效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已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3 361件,质押金额达人民币318.5亿(含外汇)[4]。

3.2 微观激励——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战略措施

知识产权创造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主要是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5],创新主体主要就是指企业以及企业中的核心人才,而对创新主体的激励主要靠市场机制。创新系统运行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创新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遵循和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与竞争机制,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下面通过问卷中第11、13、17等选项来了解企业通过内部战略措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步的现状,具体见表7至表11所示。

3.2.1 对创新主体——企业

企业可以从产品平台、技术联盟、技术标准等战略角度不断地革新技术,或从联盟及标准的制定方面获取垄断优势。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偏向于选择独立开发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48.7%,而选择同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发只占7.7%,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占17.9%,有四分之一的企业会选择同国内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开发。

从活动经费角度看,来自内部研究与发展费用所占比重最大为34.5%,外部技术购买或获得费用和外部研究与发展费用各占6.9%和10.3%。从信息来源的角度看,客户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而来自本行业其他企业信息占到16.7%,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的信息总共才占11.7%。而对于什么因素会阻碍创新活动的问题上,缺乏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影响不大。在企业希望的创新环境选项中与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关系仅占8.3%,说明企业并不看重与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关系。

以上分析发现,企业更多关注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而忽视了其所处行业和社会环境中的客观资源,与其他同行企业的合作也少,联系不紧凑,并且缺乏与其他行业合作研发和建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意识。事实上,与同行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增加技术创新合作机会,有利于企业克服创新难题,更好地实现企业创新信息共享,构建共享平台,强大单个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和提高整个行业创新水平,这可以说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团结与强大的一种有效途径。

3.2.2 对创新主体基石——人才

知识产权创造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企业必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激励他们的创新活动。

(1)精神激励。

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其中申请了专利行为最多,占到26.0%;其次是申请了版权登记占22.0%;形成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占16.0%;而进行了作为企业技术秘密的内部保护的占18.0%;只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之一。具体见表12所示。

(2)人才激励。

被调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问题表明,降低了人力成本只占到3.3%,反映出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更看重增加新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扩大市场份额,而没有把人才、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及其能力提升作为其创新活动的绩效之一,有忽视之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人才的培养与汇聚对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企业不予以重视,会致使投入培训经费减少,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此外,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创新成功的首要因素,占25.0%;其次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占23.3%;再次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占20.0%。但另一方面,企业认为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可靠的创新合作伙伴并不重要,这似乎有点矛盾,企业既不想以物质方式激励内部员工或者说投入经费在员工培训上,但又希望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只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之一。在问题25中,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终止、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缺乏技术人员,占22.2%;其次是技术不成熟和工程化阶段缺乏资金,各占15.6%;再次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和服务,占11.1%;其他的包括新技术与企业生产水平不匹配、受政策法规限制和未做市场调查或预测不准确等原因。具体见表13至表15所示。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其政府投入的经费在全部研发经费中占29%,企业占66%,日本则分别为19%和72%[6]。因此,企业只有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并通过不断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吸引、用好、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激发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保证企业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本文从以上角度对在宏微观激励体系下的广东知识产权创造展开研究。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知识产权创造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政府财政科技直接投入、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多方面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构成要素,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则是这一系统的主体。宏微观激励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创新机制建设,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系统的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参考文献

[1]马家国,张顺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4-96

[2]丁学东.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22):7

[3]马名杰.国外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恃点与模式选择(下)[J].中国科技成果,2004(23):48-51

[4]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159-160

[5]冯晓青.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005):38-40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10

在知识经济席卷全球,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知识产权正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核心动力。据《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规模达到4 200万家以上,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90%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约60%的GDP,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一半。在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快提高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且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研发现,拥有专利的企业的利润率是没有专利的企业的利润率的7倍。因此,提升占企业总数九成以上的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2013、2014年数据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差距明显,大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约为中型企业的1.5倍,发明专利申请量约为2.1倍,且出现逐年缓慢扩大的趋势(见图1)。小微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由于受投入、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同样不容乐观。乔占友[1]提出我国中小微企业创造意识薄弱,没有申请过专利的企业高达99.5%,知识产权数量少,没有申请过专利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周勤玲[2]提出我国中小微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95%企业都在贴牌生产。

同时,通过对2006—2014年中国知网的全国期刊论文相关度检索,以“企业知识产权”or“企业专利”对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得出共计3 377篇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围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利)的论文仅286篇,占总论文数量不足9%,表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研究的关注度还不高,但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研究趋势。

综上所述,研究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我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中小微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

2 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因素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原因和企业内部的原因两大类,本研究主要探讨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为理清影响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内部因素,本研究对图2中列出的286篇论文中涉及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相关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综合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企业R&D投入。王鹏等[3]研究得出企业创新资本投入能够促进工业企业专利产出和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冯文娜[4]研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人比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更显著。逄淑媛等[5]研究指出R&D投入与企业专利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是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冒佩华等[6]研究提出企业中研发人员比例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作用,企业将研发人员比例每提高1%,其专利产出数将会增加2.573%。邓翠微等[7]提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必须要通过知识产权人才来具体落实,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发挥着重要的直接影响。伍燕琪[8]分析提出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研发人员投人增加1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产出增加约为0.54%。

三是企业家知识产权意识。袁林等[9]以企业家精神和组织创新氛围为研究视角,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有正向影响。吴锐娇[10]提出企业家要带头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真正将“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根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袁真富[11]认为由于中小微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专职工作人员,应该更加重视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来弥补。

四是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李杰[12]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过企业奖励的研究人员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保密性和连续性的认同度更高,更有利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李秋漩[13]通过数据调查提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失,导致许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曹丽荣[14]提出从企业内部而言,激励机制对创新至关重要,对员工发明创造有激励措施的企业与无激励措施的企业相比,在专利申请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

五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环境。张强[15]在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困境形成原因中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在内部因素中强调了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杨拉克[16]认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并未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范畴。

综上所述,虽然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内部影响因素,但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及重要性的理解却各不相同,而这也说明了影响企业知识产权产出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大多学者共识度最高的就是R&D投入及R&D人员投入,普遍认为R&D投入水平是影响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产出的核心要素,但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投入不足是个普遍问题,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发展阶段的限制,很难在R&D投入上有所突破。因此,本研究希望从企业自身的其他方面,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政策环境等,探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产出的有效因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具操作性、更符合中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建议,而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在综合相关研究及企业实际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内部影响因素调查指标体系(见表1),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04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以此探究各影响因素与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之间的理论和现实关系。

3.1 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是体现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重在考察企业是否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工作。我们对此分3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企业的知识产权机构设置。是否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体现了企业是否将知识产权作为专业的、独立的工作来管理,是否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隶属情况也是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的差异,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会给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带来不同的权限、不同的参与具体工作方式,也可能承担不同类型的职能。二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单位分级管理、单位集中管理、集中与分级管理结合。集中管理是指企业采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隶属总公司经理管辖,知识产权管理部与生产部、财务部、技术部、经营部共同组建成企业的最高层组织管理机构,如国外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典型企业有IBM公司、三菱公司和东芝公司以及拜耳公司等。三是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及保护情况。企业对知识产权是否进行有效转化及有效保护,是体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没有设立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的中小微企业平均知识产权产出为13.2件,知识产权产出占总量的74.7%;而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中小微企业平均知识产权产出为18.5件,知识产权产出占总量的25.3%。可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有显著关系。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要有3种情况:企业领导直接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隶属于法务部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隶属于技术研发及科技管理部门。由图3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隶属于企业直接管理的中小微企业平均知识产权产出数量最高,达到18.8件;隶属于技术部门其次,为18.3件;法务部门最低,为16.2件,但依然高于未设专门管理机构的13.2件。同时可以看出,湖北省大部分设立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的中小微企业采取隶属于技术部门的方式,此类企业总的知识产权产出比重达到65%,且180家企业中的143家都采取了单位集中管理的方式。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提高知识产权产出最有效的方式是纳入企业领导直接集中管理。

在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及保护方面,只有4%的企业有收购、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经营行为,其它企业都是自行组织实施转化知识产权;有39%的企业主要依靠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维权保护;21%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法务人员进行维权保护;其余企业还未开展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内容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经营等工作内容很少涉及,整体水平不高。

3.2 知识产权人才影响

知识产权人才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基础,没有知识产权人才而谈知识产权是空中楼阁,人才是知识产权工作最重要的投入要素。除了总体数量规模之外,知识产权人才的来源、所在部门及知识结构同样会影响企业知识产权产出的成效。

对于知识产权人才规模与知识产权创造的关系,本研究在湖北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代表在1%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5%水平上显著,*代表在10%水平上显著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微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有高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37。可见,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与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越多,则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就越大。

从知识产权人才的来源看,通过社会招聘或海外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得出的平均知识产权产出为33.8,由企业内部其他专业人员转岗得出的平均知识产权产出为2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仅22%的企业选择招聘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78%的企业都选择由企业内部非专业人员担任。显示出中小微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专业性的认识还不够,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多数都是由技术研发人员发展而来。

从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看,91%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具有工程技术专业背景,企业平均专利产出为27.2件;26%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拥有法律专业背景,企业平均专利产出为34.6件;42%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拥有经济及管理专业背景,企业平均专利产出为30.2件。可以看出,拥有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对知识产权产出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背景人员。

3.3 企业家意识

企业家的意识是一个企业做好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指引。如果企业家能够主动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则更可能将知识产权工作贯穿到企业发展之中,能够大大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产生和保护。我们将企业家意识大致分为两方面,包括宏观上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发展与知识产权关系的认识和微观上企业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知。

调研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小微企业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其中认为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共98家,认为有较大关系的有62家,认为有一定关系有19家,认为没有关系的1家。通过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家对知识产权与企业关系认识越深,则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越多(本文所指的知识产权产出仅限于专利)。如图4所示,从1到4分别表示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态度为“关系密切”、“有较大关系”、“有一定关系”和“没有关系”,从线性趋势线的分布可以看到,随着关系密切程度的降低,知识产权的产出也在降低,即企业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越高,则知识产权的产出数量越高。

企业家意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知情况,即企业家对知识产权具体工作的了解掌握及重视情况。我们分3个层次来考察,即“主要领导重视知识产权知识并熟悉相关工作”、“大多数领导了解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及一般性工作要求”、“单位领导普遍不了解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如图5所示,从1到3表示企业领导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熟悉度降低。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情况了解越深,企业知识产权的产出普遍越高。

3.4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从总体上讲,就是将企业对员工工作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从而对员工起到持续、稳定、可预期的激励作用。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激励机制可以从宏观上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精神激励主要是指给予员工赞赏、荣誉以及继续教育培训等措施,物质奖励主要是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措施。荣誉赞赏等精神奖励可以满足员工心理上的需求,提高员工的社会地位,能时时刻刻调动员工积极性,将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励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继续教育培训对于那些岁数年轻、正在成长的员工吸引力更大,可以帮助员工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培训也能帮助员工更新知识技能,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除精神激励外,物质激励对于员工来说更直接,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将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其公平性、合理性将最终决定物质激励的成效好坏。

如图6所示,调研结果显示,制定有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中小微企业平均专利产出数量为17.9件,没有制定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但有奖励的中小微企业平均专利产出数量为12件,而既没有制度又没有奖励的中小微企业平均专利产出为10.9件,可以看出形成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对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有重要影响。同时,有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主要采取以下4种激励措施:从知识产权奖酬中提成奖励、发放奖金、精神奖励、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中小微企业主要采取发放奖金的形式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激励,但是这类企业的平均知识产权产出并不是最高的,而提供教育培训机会的企业平均产出最高达到29件效率最高。可见,知识产权工作者对得到进一步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4 对策建议

在实证分析4个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与企业知识产权产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凝练提出更符合中小微企业发展现实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通过内部管理的微创新来实现知识产权产出的快速增长。

(1)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申请、转化、保护、管理以及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多重工作。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应该与企业特点及企业规模相适应。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建立直接由企业主要领导管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知识产权产出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另外,中小微企业根据其产业单一的特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模式,即在企业较为重要的知识产权部门设立管理机构,例如以专利、技术秘密为主的企业,则应该由技术部门主导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提高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知识产权人才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一定规模的知识产权人才是加速企业创新的保障,鉴于知识产权工作的专业性,企业应该提高对专业人才招聘、引进的工作意识,而不能简单地由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替代;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培训等,培养一批既熟悉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又懂得行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层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企业家的知识产权意识。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和决策人,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家的知识产权意识直接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工作的深度和强度。提高企业家知识产权意识,一方面要增强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有外部环境的激励和刺激。首先,企业应从内部制度设计上强调知识产权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企业家提升知识产权意识营造内部制约环境;其次,要营造利于知识产权意识生长的文化,积极利用教育体系、媒介体系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搭建外部环境。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欲望。主动探究就是当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感知,在心理燃起“愤”“悱”之欲之时,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手段独立或合作探索,感受、体验与悟理。

一、观察—感知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展开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是学生感悟、发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然后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手段,逐渐感悟,从而抽象概括出客观现实生活材料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和规律。

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一位教师先请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出一个或几个较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填写下表。再观察、思考,你觉得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这份工作以后,已经有所悟,再通过全班反馈与交流,更有一定的理解。有一个学生告诉大家:“我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好像是长乘宽。”教师就从这个学生的“好像”中去引导学生思考、验证,得出每个长方形的长乘宽都等于面积。我们认为,第一个学生的“好像”是就是一种感悟,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开始。

二、猜想——验证

有了探究的问题,学生就会凭借自己的数学经验、依靠直觉、合情推理,提出各种猜想,以求较快找出问题的答案。但这种猜想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接近答案的,而有的可能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地把握,通过先让学生猜想,再让学生选择合适验证的方法,最后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开展主动探索的途径之一。

例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让学生先猜测一下,你认为“比”有哪些基本性质?学生于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大胆的类比猜想,有的猜想:前项和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比的大小不变;有的猜想: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整数,比的大小不变;有的猜想: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比的大小不变;也有的猜想: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比的大小可能不变。这时,我们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想办法来验证自己或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指出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于是学生自己写出一个比,如8∶4,1∶3等,通过计算发现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从上述的学习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猜想与举例验证,学生猛然悟到其实数学知识不是每个独立体,而是相互依存的联体儿。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获得了数学的学习方法。

三、操作—归纳

动手操作是一种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当具体的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借助手的活动实现其思维活动,促使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操作中探索、感受、体验和理解知识,获取方法。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第一步,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包装盒等进行展示并说说其特点;第二步,教师提出制作这样的一个盒子需要多少材料(粘贴或焊接处暂不计算);第三步,学生自己对长方体的盒子的剪、拆、摸、重叠对比,然后测量计算所需的数据,独立计算,自主探索出求长方体表面積的方法,并形成多样化的算法。方法1:将6个面的面积相加;方法2:长×宽×2+长×高×2+宽×高×2;方法3:(长×宽+长×高+宽×高)×2。学生经历这样的动手操作、计算,加深了对表面积的认识,丰富了对表面积计算的体验,提高了学生解决对有关表面积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死记公式、套用公式的机械模仿学习。

四、尝试—发现

根据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尝试—发现”就是先试(练)后讨论,即当新的情境,新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早地与学生一起分析条件、问题,过早地提示或暗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应该首先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合作交流讨论,在相互商谈中逐步萌发,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小数除法”,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是先引导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不变性质,然后出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式。如4.5÷0.9,再一步一步地提问,除数与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0.9是小数可不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数0.9转化为9,要使商不变,被除数怎么办?这样使学生在回答了如此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学会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其实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如,出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某建筑钢筋工人要将一根4.5米长的钢筋截成0.9米长的小段,这根钢筋可以截几段?接着就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尝试解决。在学生独立想办法求解以后,组织交流各自求解过程:第一类学生这样想,0.9×5=4.5,所以可截成5段;第二类学生认为,可以将“米”化为“分米”,即45分米÷9分米=5段;第三类学生认为,4.5有45个0.1,除以,0.9有9个0.1,就等于5,即可截成5段;第四类学生认为,4.5÷0.9=(4.5×10)÷(0.9×10)=45÷9=5(段)。这样的尝试加讨论,不仅学生自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而且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尝试到如何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去解决,丰富了数学思考体验,积累了数学思想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激励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讨论,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活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其实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已经产生了一种急于想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时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去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索。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类比、归纳、推理等学习活动,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规则,获取新知识,求索问题的解决对策,以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12

1.1 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 (mental model) 的概念最初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于1943年在他的先见之书——《解释的本质》中提出的, 他认为心智模式是真实或想象情景在心中的表征, 人们常常通过构建关于外部世界的“小型模式”来解释、归因和预测事件。[1]随后, 大多数认知科学家采用了他的思想, 认为心智是一个象征性系统 (Miller, Galanter & Pribram 1960, Newell & Simon 1976) 。And during the 1980s there has been an enormous growth in studies of mental models.在20世纪80年代, 心智模式研究已有了巨大的发展, 研究成果异常丰富多样。他们对心智模式的定义较为一致, 即心智模式是人类理解复杂系统的心理模式或认知结构, 具有描述系统目的和形式、解释系统功能和状态、预测未来系统状态的功能, 即描述、解释和预测发生在人类身边事物的功能。

总之,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它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边世界, 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人的行为的差异, 就是不同的心智模式引导的结果。心智模式的形成受到来自遗传、经历、教育等方面因素的深刻影响, 主要执行描述外界环境、解释周围现象、预测未来可能性、选择行动策略的功能。

1.2 知识创造及理论述评

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是紧密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知识创造的本质特征就是指知识“前所未有”的新颖性, 即“新知识”的出现, 是在个体的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的基础上通过显性知识 (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知识) 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在某种共享环境的影响下, 将那些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等具体化为新知识的过程。[2]知识创新的内涵是新知识的应用并创造财富的过程。因此, 知识创新内涵包含了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两个方面内容。根据知识创造的主体不同, 知识创造分为个体、团队、组织、组织间知识创造四个层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新知识的创造及其相关理论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Nonaka首次提出了“知识创造型企业”的概念, 并建立了SECI模型。该理论被视为引用最广泛和最具说服力的核心理论, 广受其他学者接纳。[3]其后很多学者对知识创造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且研究视角和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如内明杰等 (2004) 对SECI模型进行了修正与扩展, 并建了一个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造模型, 元利兴等 (2003) 建立了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知识创造模型, 何自力等 (2008) 将心智模式引入企业知识创造中来, 并认为心智模式是知识创造的思维工具和众多知识子系统组成的网络系统。

以上学者的研究对知识创造的机理、机制、模式、组织环境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很多探讨和分析, 但缺乏对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的内在机理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心智模式在知识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以期探视知识创造与个体心智模式及组织心智模式的内在关联。

2 基于心智模式的知识创造机理分析

2.1 心智模式的表征方式及功能

心智模式有一套特殊的表征方式, 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表征是通过一个简化模型来进行的, 即“如果-然后-其他”规则。这个复杂现象简单表征模式会导致表征的非准确性。因为心智模式是真实场景或现象常景在心中的表征, 它们的表征可能是现象的或虚假的。同时, 由于心智模式的非完美性, 它们不可能非常准确地表征外部世界以及精确地推测判断, 其表征的结构中包含些错误和不确定性因素。心智模式影响着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以及我们的行为, 这种影响并非一次性影响。一旦个体心智模式得以形成, 可以长时间影响我们, 并在影响中其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同时, 心智模式非常固执和保守, 不易改变和不轻易受到挑战, 它们引起我们看见我们经常看见的东西:相同的需求、相同的机会、相同的结果, 并且我们只能看见我们的心智模式所允许我们看的, 做我们的心智模式所允许做的。

心智模式对人的认知视角、信息获取及创造力影响显著。彼得·圣吉说:“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 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教授认为:“虽然人们的行为未必总是与他们所拥有的理论 (他们所说的) 一致, 但他们的行为必定与其所使用的理论 (他们的心智模式) 一致。”两位专家的精辟论述很清楚地说明了心智模式的重要性。

第一, 心智模式会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中国心灵体操的创立者唐映红通过“老妪/少妇双关图”实验解释了这个问题, 说明人原有的思维定势 (心智模式) 会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和结论, 但你的判断和结论并非一定正确。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理论决定了观阅的结果。”通过了解心智模式, 才能使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客观观察的这个世界, 包括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组织、我们周围的人群甚至我们所处的社会。

第二, 心智模式是信息流的一个过滤器, 它影响我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组织当中, 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也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及获取。这种交流是通过与周围人群、周围组织以及周围组织活动等过程来进行的。不同个体和组织间心智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双方信息交流障碍, 见图1。图1中描述了三种情况, 一种是双方心智模式差异过大, 一方很难接受另一方的信息, 信息无法通过组织边界;第二种情况是双方心智模式既有差异又有相似之处, 双方有信息交流的需要, 但这种交流是有限的, 且由于心智的差异会导致信息发生改变;第三种是双方心智模式相容, 具有类似的背景, 信息通过边界, 也未发生改变。图-1说明心智模式对于个体和组织对外界信息获取的影响, 只有信息交流方有着类似的文化背景、价值观, 即心智模式, 双方的信息交流才能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http://www.algodonesassociates.com/planning/Mental%20models.pdf

第三, 心智模式是我们行为的先导。

保罗·色瑞 (Paolo Seri, 2001) 认为心智模式是作为人脑中的一个评价功能而工作, 即重新描述和选择环境的刺激, 并形成世界状况的心智图像, 然后再确定其行为, 见图2。

资料来源:PaoloSeri.Losingareasandsharedmentalmodels:towardsadefinitionofthecognitiveobstaclestolocaldevelopment[J].the DRUID WinterConference, Copenhagen, 18-20Jan.2001.

总之, 心智模式通过其特有的表征方式来影响经济主体看待问题的视角、信息获取及行动等, 最终影响到经济主体的学习行为、创造力及新知识的产出, 下面具体分析心智模式分别在个体和组织的知识创造中的作用。

2.2 心智模式对于知识创造的作用机理

2.2.1 个体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

知识的产生首先是来自人的认识, 个体是知识创造的源泉, 且个体在组织知识创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个体的想法、直觉、经验、灵感、顿悟等在他人的帮助和某种环境的影响下便具体化为新知识。那么个体头脑中的新知识到底如何产生?野中等人认为知识与个体行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并认为真正的知识不可能仅通过理论思维来获得, 它只能通过个体的整个身心 (心智) 来体认。日本管理方式的核心就在于这样一种认识, 即知识创造并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 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 并把它们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因此, 我们认为新知识的产生依赖于个体行动, 行动依赖于个体对行动结果的感悟, 而感悟又依赖于拥有的信息及信息处理方式, 信息处理能立及处理方式受限于个体的心智模式及认知能力。个体在认知过程中, 所掌握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 并且主要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之上, 同时个体的认知活动受制于制度环境和传统规则, 个体只能通过感知环境来解释世界。在理解信息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 个体的主观解释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个体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来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在这系列过程中, 个体的心智模式影响或限制其感知和决策的方式, 而心智模式的形成又与个体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利用及个体经验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个体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 学习过程也是心智模式的调整和改善过程, 个体学习和个体心智模式互为影响、互为加强, 共同作用于主体的创造力及知识产出。

2.2.2 共享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以企业知识创造为例。

从个体心智模式上升到共享心智模式暗示着一次巨大的经验和理论跳跃, 企业中个体的心智模式和认知过程是高度异质的, 但处于同一空间和共同的文化环境、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得他们之间能更多更好地交流, 从而形成了共同的认知方法。野中也指出, 企业是一个具有“自我认知能力”的系统, 企业不是被看作是一台机器, 而是被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企业就像一个个体一样, 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基本目标, 即共享心智模式。

共享心智模式不是个体心智模式的简单加总, 是不同个体相互作用、共同演化而成的。Klimoski和Mohammed认为, 共享心智模型是指团队成员共享的关于团队相关情境中关键要素 (包括有关任务、设备、工作关系和情境等) 的知识有组织的理解和心理表征。[4]企业心智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与企业的目标、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员工的技能、技术、设备、资源等相关的知识, 还包括对组织所处环境的认知等, 依据其性质又分属于企业战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不同种类。企业员工的情感、动机、信念、需要、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共有倾向也构成企业共享心智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企业共有知识的隐性部分, 构成员工行为的驱动系统, 同样参与企业知识的运用和创造并会对其产生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5]

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类型的认知系统, 其心智模式如何作用于其知识产出呢?在企业知识创造中, 个体的知识创造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同个体基于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 在其独特的心智模式下, 从事着各自的学习行为及新知识开发, 这些不同的心智模式及学习行为, 互相激荡、碰撞, 互相融合, 使得个体学习上升到组织学习, 个体心智模式上升到共享心智模式, 最终形成共有的知识和认知系统, 即共享心智模式。个体心智模式 (个体学习) 、个体知识与共享心智模式 (组织学习) 进一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交织在一起, 最终作用于企业的知识产出。因此, 企业是一个基于其共享心智模式而自我生产其自身的知识组成部分和它们相互关系的能力的系统。

3 结语

心智模式通过其独特的表征方式和功能影响着经济主体 (个体和组织) 的认知行为和创造力, 从而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知识创造力。因而, 调整、完善和修炼经济主体的心智模式, 是增强其知识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企业是一个特殊类型的认知系统, 有其独特的心智模式。企业心智模式是基于共同远景和共有知识基础不同个体心智模式演化的结果, 它强力影响企业的知识创造活动, 企业是一个基于共享心智模式得知识自我生产系统。在企业知识创造过程中, 个体的创造力和知识创造能力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 本文认为, 塑造个体心智模式是基础和核心, 促进个体心智模式向企业的共享心智模式演变并使之不断完善是关键。最终使得个体心智模式和共享心智模式共同发挥作用, 进而提升企业的知识创造水平。简而言之, 个体心智模式决定了共享心智模式, 而共享心智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

摘要:心智模式通过其特有的表征方式来影响经济主体看待问题的视角、信息获取及行动等, 最终影响到经济主体的认知学习、创造力及新知识的产出, 心智模式与经济主体的知识创造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心智模式,认知学习,知识创造

参考文献

[1]Mental Models Website A Gentle Introduction.http://www.tcd.ie/Psychology/Ruth_Byrne/mental_models/2008-05-20.

[2]樊治平, 李慎杰.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及相互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102-103.

[3]NONAKA 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11-12) :96-104.

[4]KLIMOSKI R, MOHAMMED S.Team mental model Construct ofmetaphor-[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4, 20 (2) :403-437.

上一篇:发展企业柔性管理下一篇:施工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