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造

2024-06-14

知识创造(共12篇)

知识创造 篇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的竞争,而知识创造作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源,逐渐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在知识管理领域,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等活动,其中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是知识创造的前提。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创造,可见知识创造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

李柏洲和赵健宇在研究知识管理领域的的主题演化趋势中发现从1995至2012年间知识创造一直是知识管理领域内研究的热点。然而,笔者以知识创造为关键词检索了近十年期间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发现只有一篇关于国外知识创造的综述性文献,而关于国内综述性的知识创造文献则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基于我国情境下,围绕知识创造的基础理论研究,知识创造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等主题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知识创造的理论拓展提供依据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量分析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入口,以知识创造作为关键词,以2006—2015年为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共检索出263篇期刊文献。图1反映了近10年国内知识创造总体研究状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知识创造研究的文章数量在年代分布上呈现出忽高忽低和阶段性的特征。从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文献的数量一直保持在20篇到40篇之间,2010年达到最高峰,说明这一研究领域正逐步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2011年发表文章的数量又开始急剧下降且且之后文献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仅有18篇,但这不能说明知识创造的研究发展趋势在减弱。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创造是由国外学者提出来的,国内学者在汉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有些学者就将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混淆在一起。另一方面学者们对知识创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二)学科领域分析

本文统计了263篇期刊文献的期刊来源,主要来自管理科学领域的期刊,其中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6篇、科技管理研究19篇、科学学研究13篇、科研管理11篇等。还有来自图书馆情报类的27篇,其中包括情报杂志9篇、情报理论与实践6篇、图书情报工作4篇、图书馆学研究3篇、情报科学3篇、现代情报2篇等。还有几篇来自教育类的期刊。从这些期刊来源可以看出知识创造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的管理类,情报类、教育类学科关注最多。

(三)主题分布统计

采用BICOMB对263篇文献中的1076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得到519个不重复的关键词。由于中文关键词存在着同义词现象,本文对意思相近的字段进行了统一设定,并给出了每个关键词的词频。本文将词频阈值定为5,得到了除知识创造外的20个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如表1所示。根据高频关键词并结合相应的文献,可以得出,学者们对知识创造的理论的研究还是建立在国外学者提出的SCEI模型的基础上,且知识创造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知识创造的过程研究,前因变量研究和结果变量的研究。

二、主题研究

(一)知识创造基础理论的研究

①知识属性研究

知识创造的客体就是知识,所以知识属性是研究知识创造内涵和机理的基石。国外学者Nonaka等根据波兰尼的知识量分法,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的理解能力的不同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界限也很难区分。所以高章存和汤书昆从心理学的视角将知识看成是一个动态地过程,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引入了灰色知识的概念。然而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除了渐悟学习这个逐渐的过程外,还有一种顿悟学习的现象存在。可见知识的属性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②知识创造过程研究

从知识管理领域来看,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过也有学者将知识创造纳入到了知识协同的范畴。知识创造不是闭门造车,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需要不断的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姜原子和刘婷认为指创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超循环系统,而知识在企业知识创造的循环进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转化过程。彭双等[[]]也认为知识创造过程是在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知识链中通过组织的交互作用使得知识在不同的组织间流过的过程,这些组织包括企业本身、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顾客和竞争对手等。吴洁和刘思峰则将自然科学中的熵理论应用到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中,认为企业内的知识原本是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当知识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下才会打破组织原有的平衡,产生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的平衡,这个时候新的知识就产生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知识的创造就是一个动态地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知识创造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企业偏爱有利于企业生产和运作的新知识,而那些没有价值的知识就会被淘汰。

(二)知识创造的前因变量

任何企业的生存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自身是不能创造知识的。企业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所需的知识,一种是在系统内创造知识,另一种通过环境吸收知识。不管是何种途径,知识创造的基础知识是人从内外环境环境中汲取的。所以知识创造离不开知识创造的主体、知识创造的客体和知识创造的情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学者们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知识创造主体,知识创造客体和知识创造情境三个方面展开的。

①影响知识创造的主体因素

知识创造的主体是指所有参与知识的创造的人。企业的员工作为企业知识创造的最主要的主体对知识创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员工的的情绪,性格,个人素质等会在工作中体现,会影响知识创造的效果。王重鸣等发现在个人性格方面,自信、开放和乐于助人这三种性格与企业知识创造过程成正相关关系。其次不同类型的员工创造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将员工分为知识员工和一般员工。因为不同类型的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创造能力、关系能力,经营知识能力等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知识创造,比如员工的沟通能力会通过影响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来影响知识创造。以上都是将员工看成一个个体来分析它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知识创造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和全体,全体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特定的团队结构、组织形式和社会行为形成的整体。组织学习,作为企业员工整体学习能力的体现,是一个组织获取和转移知识的过程,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就会产生新的知识,从而推动了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目前很多学者都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放到一个框架下研究,张明等和吴隆增等的研究表明组织学习对知识创造具有正向作用。张树娟和刘政则认为团队知识创造会受到参与人数的影响,人数越少,知识分享越没规范或压力,相反的,人数越多,就越会流于空泛。

②影响知识创造的客体因素。

知识创造的客体是指知识创造的对象或内容即知识,其实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会涉及到技术知识、产品知识、研发知识、生产知识等不同种类的知识。当不同种类的知识聚集到一起时,是否会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的效果?然而张雪的研究却表明知识差异度对协同知识创造绩效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交流时或者在阅读国外资料和文献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不同,可能会在翻译过程造成理解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知识创造的效果。然而知识的种类和知识的来源等方面的一些因素是否会影响知识创造的效果,目前很少有学者从这个视角进行相关研究。

③影响知识创造的情境因素。

知识创造的情境是指实现知识创造过程中的背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这里主要包括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我们把这里的情境看成是物理学的中一个“场”。这种情境下“场”指的是员工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交流和合作的场所或无形的圈子,这个“场”包括物理的、虚拟的空间,既有组织内的,也有组织之间的。在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组织文化作为企业的“虚拟场”,对企业的知识创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李祖强[[]]将组织文化分为冒险性、开放性、感知信任、集体主义倾向四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冒险性、感知信任和集体主义倾向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显著性作用,而开发性对知识创造没有显著作用。组织文化又决定了企业的组织气氛,所以组织气氛也会影响知识创造。而组织的变革会通过影响员工的心理和对组织的认同负向影响知识创造,企业对员工的各方面的激励会正向影响个体知识创造的行为。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知识流动是知识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它才能使得知识在企业内部进行转移和创造出新的知识。在这开放性的时代,除了企业内部之间的协同合作,还需要向外部获取信息和资源。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里的外部组织包括客户、供应商、同行业等,因为这样有助于组织知识的交换和转化。不管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网络关系间沟通越频繁,知识的获取、转移就越快速,相应所创造的新知识就越多。员工的知识创造还要需要依赖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渠道,社会网络便是企业中信息传递、知识的转移和共享的重要渠道。从“物理场”来看,网络中各个节点间的交往密度与联系强度直接影响员工对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所以员工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创造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企业知识创造水平和绩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应该创造多样化、多层次的沟通网络、渠道和平台,不仅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能使企业更好的与外部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从员工角度出发,企业不仅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增加对知识创造员工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对创造性表现的信念。

(三)知识创造的结果变量

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需要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然而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不断的新知识,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知识创造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从知识创造的结果来看,知识创造关系到企业如何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如何高效的利用知识资源,创造出新的知识来提高创新绩效或企业绩效。

知识创造对企业绩效和创新绩效是企业知识创造研究中最常见了两类结果变量。不过这两类结果变量之间是有关系的。陈建勋认为知识创造是通过技术创造来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技术创新则只能通过核心能力来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创新绩效来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知识创造作为中介变量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的。谢言[[]]等的研究发现,知识创造在商业联系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政治联系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与相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间的交互式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提高自身的知识创造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通过与外部的互动和学习,就会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本。所以大部分学者都从社会资本入手,证明了知识创造在内部外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韩晶晶和王利这两位学者发现在物流企业中知识创造对组织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但后来的研究却发现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中知识创造对组织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而成立超过十年的企业中知识创造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可见知识创造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吴晓璐从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研究发现组合化过程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外部化过程次之,内部化过程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低。

三、研究展望

(一)知识创造的前因变量方面

在知识创造主体方面,学者们侧重研究个体员工的知识创造,却忽视了团队中知识创造除了个体员工的影响,还会受到团队中其他因素影响,比如领导者的风格等。另外知识创造的主体除了内部员工还有顾客、供应商、经销商等,这些不对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会构成的一个社会网络。然而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科研合作者之间的知识创造网络,却没有考虑不对等主体间网络结构变化对知识创造影响。知识创造强调的是组织通过连续的动态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和交互并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虽然知识共享受到员工沟通能力的影响,但也不容忽视知识的隐性程度,隐性程度低的知识容易被人理解,而隐性程度高的知识由于可呈现度低,很难被人理解,不容易被共享,所以可以考虑从知识属性这方面来分析,知识属性对员工知识创造的影响。另外,从知识创造情境方面,学者们主要是从内外部环境中所构成的“场”着手,但却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所以未来研究主要应该关注团队、网络结构的变化和知识属性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和采取何种战略才能更好推动知识创造。

(二)知识创造的结果变量方面

目前国内学者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是通过获取知识来产生新知识,从而通过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或企业绩效来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已有的研究都认为知识创造最终是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但不容忽视的知识创造产生的新知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决策。其次知识创造在受到知识创造主体的影响的同时会不会反过来影响知识创造主体的行为。相应地,未来可以研究知识创造是如何影响企业决策以及知识创造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包括员工的创新行为,员工成就感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知识创造的内涵、机理等方面的文献中,以定性研究居多,随着理论的发展,国内学者开始采用定量化分析来研究知识创造和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这种方法会涉及到一些主观的成分和测量的误差,另外由于知识创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动态地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所以未来国内学者可以结合我国知识创造的实践活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知识创造绩效。

摘要:知识创造自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本文沿着知识创造的基础理论、知识创造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脉络,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我国知识创造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指出知识创造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创造,创新,竞争优势,综述

知识创造 篇2

据调查,现阶段很多亿万富翁没有高学历,所以很多人对“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产生了疑问。其实,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并没有错,只不过知识可分为思想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而财富既可以是物质财富,也可以是精神财富。

孔子被尊称为知识渊博、思想丰富的圣人,他懂得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他首创私人教学,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其“温故知新”“启发”式教学等教育理念于今天的学校教育仍然有积极意义。孔子深入研究周礼,提炼创造出自己的核心哲学价值——仁,至今依旧作为以德治国的依据。孔子还编写了《春秋》,删编了《诗经》,成为影响千秋万代的儒家经典。孔子常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应有的处世原则吗?孔子没有过多的物质财富,而他所宣传的仁爱、礼仪、孝道,却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它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马云曾经两次高考,全部失败,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没有学习过正规的工商管理,但这不能否认他成功的背后有知识的支持。马云利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判断,加上自己十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将它们融会贯通,并勇于实践,创造了阿里巴巴,单独这份财富就已经超过很多的大学生了。马云说:“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诚信。”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马云具有很好的管理经验,他在管理公司过程中,不仅知道如何挖掘人才,而且知道如何培养人才,这些知识和经验都不是来自于学校,而是他自己在人生历练中领悟和体会到的,他懂得将自己的实践知识转化为物质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芸芸众生大都是平凡人,他们没有孔子的`丰富学问,没有马云的管理经验,难道不能创造财富么?作为普通百姓,无论是公司职员,政府公务员,还是农民工,他们虽然收入微薄,生活清苦,可是却用自己的双手和一技之长,堂堂正正创造着财富,养家糊口,照章税收,促进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他们没有高深的知识,可是也一样用着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为着国家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独有毅力和生存技能,却创造着城市的辉煌与无尽的财富。

无论是风云人物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在用着自己独有的知识,创造着不一样的财富。唯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创造知识的企业 篇3

这两个人其实非常相似,都擅长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都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听取真正的经理人员谈论实际问题,从而保持他们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始终能够找到非常好的落脚点。更有意思的是,两个人都是知识管理大师。

德鲁克在1960年代即归纳了“知识工作者”这个词,并提出知识是企业竞争力所在,员工的知识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未来的时代里,“服务经济”将取代“制造经济”,而“知识工作者”将取代“传统劳工”。

1986年,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新的新产品开发游戏》。该文探索了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构成后来被称作“Scrum开发模式”的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的基础。

“Scrum”是橄榄球术语,指双方争球,暗喻团队合作的精神。只要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列出产品的待交事项(Product Backlog),依据重要性及优先顺序排列,并说明条件,整个开发团队就可以开始冲刺(Sprint)了。

这样,产品功能可随着项目进度不断微调,确保在有限的时程与资源限制下,能开发出符合预期的产品。同时,因客户与团队成员高度参与,项目成败由所有成员与客户共担责任,可以形成双赢及团队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

1991 年11月,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发表了《创造知识的企业》的经典论文,这是《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的论文,也被公认为现代知识管理研究的代表作。1995年,野中和竹内进一步合作推出同名专著,从此奠定了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大师”的地位。

然而野中的见识在今天的企业当中往往需要对抗常规实践。大多数公司都把知识管理当成一个IT问题,设法把最佳实践代码化,予以抓取、储存、索引、检索等。野中提及这点便长叹:“这些公司不懂得人是如何学习和创造的。”

不像土地、资本、能源、劳力和技术这些我们常见的“投入”,知识具有内在的自我更新性。“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几乎是同时的。它的价值随着其使用而增加。更加重要的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是行动中的个人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生成的。”

由此,野中所说的“创造知识的企业”更像是一个社区,慷慨是其中最关键的品质,人们作为突出的个体而被承认,交流是非正式而诚实的。专门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之所以无法良好运行,原因即在于这样的系统把人当作可以互换的部件,机械地接收和处理信息。尽管类似系统非常昂贵,却基本无法产生创新成果。

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机理分析 篇4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以其强大的力量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优良企业的重要尺度。确实正如德鲁克所说:当今世界, 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知识才是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

1 企业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活用

1.1 企业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活用

“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 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的时代, 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 并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造企业, 这种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在知识创造企业中, 知识创新并不是研发、营销或战略规划部门专有的活动, 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 人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

知识活用的过程是企业知识价值化的过程。野中郁次郎等认为企业知识的活用按照目的划分, 可分为以“改善”为目的和以“增值”为目的;按手段划分, 知识可分为以“资产集约”或“资产联合”为手段。“改善”是指通过知识资产的共有、活用,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增值”则意味着知识资产直接的收益创造, 通常是指对公司非常有价值、常常提供独特的、可以将公司与竞争者进行差异化区分的能力。“资产集约”是指致力于分散的知识资产的组织内集约, 主要是指显性知识;而“资产联合”则是通过组织内外知识工作者与顾客的关系及其网络的建立实现知识资产的共有。以知识资产活用的目的、手段为两分类轴, 那么企业知识活用的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见图1) :标杆共有型、专门知识网络型、知识资本型和顾客知识共有型。

标杆共有型主要是通过对成功事例的诀窍和日常业务分析的学习, 促使企业内知识的共有和转移,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优化质量的效果。

专门知识网络型基本上就是一个Know-who的问题, 就是构建实时全球化专家网络, 以解决特定的问题或进行科学的决策。

知识资本型是指通过对部分知识资产的整备、内外活用而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这部分的知识资本包括专利、特许、品牌等。

顾客知识共有型是指通过与顾客情报的交流或不断地提供知识, 实现顾客维持、事业安定、发掘新需求等, 提高顾客价值。

1.2 企业知识创造与企业知识价值化的平衡

企业知识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 没有企业的持续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持续成长。一家公司能够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将是其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随着媒体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机构的增加, 流通的情报量和知识量也大幅增大, 企业正在大量进行着知识开发和创造。但是我们经常也可以看到, 企业内的知识量和企业的活力及成长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也就是说企业知识的创造并不一定带来经济价值以及企业价值的提高, 而创造需求能力才是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知识创新的成果只有被市场所消费才能产生收益, 推动社会财富的积累。一项技术创新只有为市场消费者所接受、所使用, 其创新价值才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的知识创造的时代, 知识价值不仅要强化知识自身的创造, 还要集中强化知识活用所带来的企业、社会价值的创造。为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化, 企业在知识的收集、创造、蓄积为前提的情况下, 还应彻底进行知识再编、再构和价值具体化。因此在企业知识经营的实践中, 需要企业在企业创造与知识活用之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资源。实践证明, 在成功的企业中知识创造与知识价值化应是比例协调的, 并能达到一种最优的平衡。

2 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模型

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知识 (知识资产和知识创造) 是价值的源泉。在信息服务、软件业、专业服务等行业, 无形的知识和信息是它们的经营资产, 知识理所当然是价值的源泉;在制造业, 如果没有好的构想和设计、没有服务、没有咨询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企业也不可能赢得竞争的胜利。企业的无形资产代替了工厂、设备等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的源泉。企业中知识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组织层次, 产品/服务层次, 企业/事业层次。图2例示了知识是如何通过价值链在这三个层面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如图2所示, 知识在组织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为企业顾客价值创造、生产效率提高、成本削减效果上。企业通过组织内知识资产的共有、活用和创造, 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和定制化营销与外部 (其它组织与顾客) 合作来获得和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组织内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在质上的提升;并把知识运用到产品/服务的生产上, 实现面向市场的高效、高质、及时、有价值的生产。

产品 (服务) 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产品 (服务) 的知识化上。一方面企业知识资本通过参与产品制造与服务, 使知识物化于产品和服务中, 通过解决方案的提供、服务、定制等实现高收益的、差别化的产品 (服务) , 从而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另一方面, 通过提供知识化 (智能化) 的产品实现收益构造的创新, 如软件产品就是一种知识化的产品, 它既是知识的集合又是产品本身, 产品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在企业/事业层次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市场对企业知识资产、知识战略的评价上。首先企业创新的知识可以直接成为知识产品, 从而取得价值, 比如一项技术可以作价转让或出售, 其价格体现了其价值本身。目前专利已经成为西方大企业的新财源, IBM每年通过许可行为赚取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道氏化学公司声称它每年通过许可赚取的收入超过了它原定的1.25亿美元的目标, 而且现在这种形式的收入金额仍在攀升。其次, 市场对企业知识资产和知识活动及其技术领导地位的评价, 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创造。如今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企业市场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知识的经营已成为知识经济下企业成长的一种典型模式。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98年财富500强中, 微软市场价值是其损益平衡表上资产价值的18倍, Cisco也是18倍, 戴尔是16倍, 当年收买时代华纳的美国在线的市场价值对损益表资产价值的比值达到42倍;当然不只是这些网络企业, 如可口可乐等传统企业同样受益于其强大的品牌知识资产、技术知识资产而拥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综合以上的分析, 本文提出企业知识创造价值可用以下模型来表示:Vk=∑ (Ak+Ck) ×PK×MK

式中, Vk表示企业知识创造价值;Ak表示企业知识资产;Ck表示企业知识创造;Pk表示高技术含量、高收益产品和差异化的服务;Mk表示效率化生产与定制化营销。

摘要:知识是企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企业知识创造与企业知识活用间的平衡是企业知识创造价值的关键。从组织、产品/服务、企业/事业三个层次对企业知识如何创造价值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模型。

关键词:知识,价值,价值创造,创新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 紺野登, 知識経営のすすめ[M].東京:筑摩?房, 2002:70.

[2]IKUJIT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Nov-Dec) :96-104.

[3]杨依依.企业知识化与知识价值化的平衡[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1) :110-111.

[4]紺野登.知識経営—ナレッジの略活用による企業革新[EB/OL].[2005-04-15].Http:www.knowledgeinnovation.org.

[5]J Wind, A RANGASWAMY.Customerization:the next revolution inmass customization[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1, 15 (1) :13-32.

知识管理创造企业新价值 篇5

------------------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从未像今天这样极具变化,过去的产业界巨人,许多都被时代车轮无情碾过,消失在市场竞争的烟尘中。

从前的产业巨头多已改朝换代,被微软、雅虎等新兴科技企业取代,这些知识产业的成功足以说明,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许多企业的高层主管也已认识到这一趋势,正着手建立公司内部的知识管理体制。

随着不同人的不同理解,知识管理也被赋与不同涵义。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信息的流动,让需要者获得正确信息,因而能快速采取行动。

知识管理就是取得、创造、拥有、整合、学习,以及使用信息、理解、经验来强化表现的系统化过程。

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它能够协助企业适应市场的挑战,并领先于竞争对手,使企业和员工灵活的使用已有的组织知识。如果企业缺乏知识管理,必将丧失其竞争优势。

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知识的范围,学者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资料、信息、知识、智慧。资料是知识管理的最底层,未经处理消化,属于初级素材。第二层次是信息,它将资料有系统的整理,以达传递目的。第三层次是知识,它是开创新价值的直接材料。最上一层为智慧,是组织和个人运用知识,开创新价值,用行动来检验与更新知识的效果。

知识包含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内隐知识是主观的,不容易口语化和形式化。透过个人的经验、印象、技术和习惯等方式,呈现出来。外显知识,是可以体会或了解的概念,具有语言性与结构性,像电脑使用手册就是此类语言。

一般而言,无论是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从内隐到外显,都要经过一种螺旋循环转化,最终落实到行动。

在知识从内隐到外显的不断循环过程中,知识得以持续和创新。在理解了知识管理的螺旋循环转化后,学者提出知识管理的公式KM=(P×T×K)S,P代表知识的承载者“人”,T就是信息科技,K即知识;人透过信息科技,例如互联网,消化与传播知识,S即分享知识的平方值,由此知识就产生无限的扩散和更新。它将人视为知识的承载者或传播者,知识素材则涵盖从资料到信息、知识、智慧,通过众人传播,知识得以共享、应用与实践。

企业主导创新知识创造财富 篇6

当今社会,最热的两个词莫过于“全球化”和“创新”。如果把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从创新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当今的世界,各国可谓是百舸争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也在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中国也遇见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采访了国内创新领军人物——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马俊如。

《华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也在全球化。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创新动力是比较薄弱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又造成了如今国内创新的怎样一个局面?

马俊如:其实,我们国家的创新动力并不弱。但与国外相比,本应是创新主要力量的企业,它的创新动力是比较薄弱的。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就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像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独立科研院所。不仅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而且国家的经费支持、拨款支持、创新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对于我们国家的企业来说,它只关心生产,不关心创新。这就直接造成了我们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应对国际竞争、创新竞争,我们的做法是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动员大学和研究所,在实验室里搞技术和产品,以国际上的大企业、新产品为目标来进行攻关。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不对,但却忽略了创新最后的目标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国外创新的产品进了市场,我们创新的产品只进了展览会。

后来发现了这条路的弊端,于是又在大学和科学院的基础上办企业进行延伸。即使是这样,事实也证明这条路是不通的。因为大学和研究所的企业都是在孵化当中,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所以这样的企业,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创新竞争在产业这个层次上是有声无势:“有声”就是声势浩大,大家看到我们对创新的宣传力度是非常高的;“无势”就是最后没有成效,我们在展览会上看到了创新产品,但是我们在市场上并没有看到大量的创新成果。

《华人世界》: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去做呢?

马俊如:现在,世界上各行各业创新的办法是不一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几条基本的规律和类型。我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企业内设研究所,组织自己企业的力量在企业内开展研发。国家改革开放以后这类研究所已经逐渐增加,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少。在这方面最成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韩国。韩国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明白了要往前进就要靠创新,尤其要靠企业创新。1981年韩国成立了174个企业研究所,而到了今天,韩国已经有1万多个企业研究所。它们与企业是共命运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到如今韩国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或民间联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国家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很好的机会。同时,民间企业可以自己组织在一块,也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

第三、委托和资助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企业需求的创新项目。自己做不了怎么办?委托大学。企业出钱委托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进行研究科技项目。成功的话,企业得益,不成功的话就等于交了一些学费。为什么企业愿意这样做?因为企业自己没有力量做,特别是稍微看得远的企业。这些企业利用很少的投入,委托大学或者研究所,充分利用它们知识丰富,也有时间、有精力做的优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购买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研究成果去开发和应用。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指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也包括国际上任何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普遍的,今天讲自主创新不能排除这些购买的情况。自己创新的成果是有限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创新,只要你学会用,生产出市场上畅销的产品,也是可以的。

《华人世界》:在您看来,除了企业的创新,我们国家的创新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呢?

马俊如:我们在创新活动当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我们国家小企业创新非常的活跃,但是这些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却是非常的艰难。在那么多的小企业中,现在只有几个成为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大企业,比如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北京的联想等等。但除了这些,我们更多的是看到那些小企业怎么也长不大。如果一年、两年我们还可以观察,三年、五年我们也可以等待,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从高新技术企业兴起到现在已经有20年。在这20年过程当中,这些小企业成长太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华人世界》:那这些小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马俊如:第一个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我们国家长期把我们创新资源集中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等这样的研究所里。它们那儿是需要创新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把企业边缘化,只让企业生产而不创新。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大企业创新的鼓励不够。现在我们国家鼓励企业创业的政策非常多,但几乎所有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都是针对小企业的,而鼓励小企业做大、并为它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的政策却很少。一个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在市场运作、金融运作里需要的支持有很多,但是我们的政策跟不上。这就反映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在鼓励大的企业和鼓励全球创新这两个问题上还需完善。

另外在社会意识当中,对于企业创新力量薄弱的解读不同。我碰到很多人,特别是很多教授、专家,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叫企业创新,大学和研究所的使命不是赚钱,所以大学和研究所脱离国家的皇粮整天跟市场竞争,它就会变成一个企业而不是大学和研究所了。如果一个企业不行,你不应该只看到结果,而是要看到造成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界不行。因为你不关心、不支持所造成的。现在积极的做法是加强对企业的支持,鼓励它创新,帮助它创新,这样才对。这个社会意识要不断的解读我们才可以走得更好一点。

还有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今天的创新一定是在全球化的创新环境里面来谈创新,离开全球化创新活动就不大可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哪里,所以必须要理解、了解它,而且还要利用全球化的创新环境才能得到创新的效益,比如现在都是在讲整合全球的资源创新,你不再完全是依靠本地资源,要在全球组织生产来推动你的发展,这个地方做得不够。

《华人世界》:您提到我们对大企业的创新的支持不够,那我们为什么要大企业呢?大企业在创新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一个作用?

马俊如: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竞争过程中,都是依靠大企业来吸收小企业活跃创新的成果,把这些成果变成生产力的。在只有600万人口的芬兰,诺基亚公司是非常强大的。它占芬兰GDP(国民生产总值)的30%~40%,而它吸收的创新占整个国家创新的60%以上。韩国的三星公司其实已经超出了公司的意义,在世界市场

上,它已经是作为韩国产品的形象而存在的了。这就是大企业的领头带动的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期盼出现一个金字塔,有几个大的企业在世界上领航,这样我们中国的创新才会有声有色。

《华人世界》:我们知道,创新离不开知识。那您认为知识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到底是怎样的地位?

马俊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国家芬兰,在世界上创新发展是第一位,经济活力排名也是第一。100多万人口的爱尔兰现在也非常有名,原因就是它在软件的生产上创造了很高的财富。这两个有些不起眼的国家因此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世界上近200多个国家,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走到前面去了,而其它的国家掉在了后面?其实,道理很简单,它们都很好的把知识转化为了生产力。现在已经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作了一个调查,其中的一个结论在今天看来非常正确:穷人与富人的差距已经不仅仅在于资本了。资本是一个问题,知识也是一个问题。没有知识是落后的,但不会用知识则会更加落后。其实,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你有没有创造知识,而在于你会不会利用已经有的知识来生产出产品。二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知识,但它把别国的东西拿了过来,转化为产品赚钱。韩国、亚洲四小龙也几乎都是这样的。这说明,今天的世界就是你会利用知识就可以赚钱。

《华人世界》:我们杂志9月刊做了一期微创新的专题。对于中国企业的微创新,您是如何看待的?

马俊如:我觉得微创新和创新不能割裂开来。我认为创新应该是群众性的。只有把创新变为群众性的,那么每个人微小的创新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认为国家应该创造一个适宜创新的环境,要把创新作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来看待,而这个决策一定是由一点一滴的微创新来实现的。我们需要制定大的目标,但更多的还是应该从点滴做起,因为很小的一个创新也会带来整个行业的大变化。

采访手记:

提到创新,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乔布斯,都是苹果,却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到国内。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创新,也不是没有大的创新,而是很多的创新都只停留在实验室、科研院所或者博览会上。如果真正将这些创新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其产生的效益和影响难以估量。

现在人人都在谈创新、想创新,但是只停留在谈和想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将创新的技术与产品相结合,有了一件件畅销的创新型产品,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知识创造 篇7

祁红梅博士所著的《知识的吸收与创造》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核心能力的来源而言, 作者认为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唯一源泉, 对知识的吸收和再创造是保持企业核心能力不断上升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 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稀缺性、累积性和难以模仿性, 与核心竞争力的三性 (价值性、延展性和独特性) 不谋而合。因此, 企业独特的资源归根到底是知识, 尤其是难于交易和模仿的隐性知识, 正是这些独特的知识使得企业在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 反应不同, 表现出竞争能力的优劣。企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专有, 具备知识的一切属性, 只有知识才能最终解释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解决核心障碍对策的企业创新而言, 所有的创新内容也都是基于知识这一根基的。

那么, 如何才能具备核心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存量?如何能做到以持续的创新提升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获得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如何促进知识转化为核心能力?针对这些实际问题, 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路径:首先, 在自身知识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得大量有效的知识, 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前沿的知识、扩展自身知识库。同时,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具有适应性、价值性的“定制化”知识是企业的真正所需, 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和企业当前情境融和并发挥真正的效用。其次, 具备“高专业化程度”和“高涉入程度”特性的企业员工对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使用, 是企业核心能力建立的关键环节。大量知识进入企业, 是通过每个员工的吸收和使用, 转化为企业的生产产出和知识产出, 而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员工更能够对吸收的知识进行准确的判断, 并与工作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利用, 在应用中创造性的融和和发展出企业自身的知识;同时, 具有高积极性和行动力的员工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判断其有效性并通过积极的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企业能力。第三, 企业的整体氛围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工作压力、组织奖励、领导支持、资源配备以及周围群体的行为等, 都会对员工的知识学习和创造性的使用行为产生带动或强制性的作用。第四, 在员工的知识吸收和创造性使用中, 知识提供方的权威性和任务导向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提供方的权威性是其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信号, 代表了对知识、经验和行业经验等各方面的拥有, 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客观情况下, 可以标示知识供给主体能力高、知识含量大、可持续性强、质量高、有实力等特征, 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有效运用提高了最终的知识转移绩效。同时, 知识提供方的任务导向代表着对企业当前实际问题的特别关注, 一切围绕企业实际需要展开工作, 既是态度上对当前任务的重视, 也是行动上对当前问题的解决, 这会促使最终的解决方案更符合企业特定任务的需求, 因此赢得了接收方的信任和好感, 从而获得高的知识转移绩效, 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知识接收意向。

此外, 通过实证验证, 此书中还得到了一些独到的结论, 如一般认为, 负责传递知识的专家越具有高的权威性, 则越能够让接收方信服, 从而更好地认可和接受专家的知识。但该研究发现, 企业员工的专业化程度不同, 对专家权威性的认可度不同。企业员工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意味着他们对自身工作的熟悉和胜任程度越高, 具备本岗位的相关知识, 并能用这些先期的知识和经验投入到对外部知识的判断中。而在这种分析和判断中, 个体并不太受到知识来源方外在表现如权威性等的影响;而当个体的专业化能力较低时, 他们对外来的知识难以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时, 则关注于与知识相关的外在的信息, 如知识的来源方是否关注企业、是否是专家或权威等因素。再如, 在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中, 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知识分享和讨论互动对于知识的创造性再利用非常重要, 因此, 对个体的知识吸收和创造性的使用行为,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讨论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中, 该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既为企业培育和获得持久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又对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得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一是将企业资源依赖的重点向知识转移, 在未来的竞争中, 基于知识和知识创新的竞争将是企业获得最终竞争优势的根本。二是在自我的知识积累中, 重点关注获得与企业相匹配的知识;三是知识获取的途径除了内部学习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合作, 在企业外部取得, 从而将最新的知识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四是组织通过激励、领导支持、工作压力等途径, 创造有利于员工知识吸收和创造的环境, 将极大地推进知识在企业的有效利用。

围绕知识的吸收和创造这一话题, 继续在一些方面深入研究很有意义:如对于知识的定制化的研究, 该书仅仅是一个开端, 在未来可以继续深入对知识定制化程度的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 尤其在知识定制化程度的测定量表、知识的定制化程度在组织和群体层次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知识定制化程度在知识产品交易中的重要价值等问题, 值得做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再如, 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 该书只研究了知识接收意向、涉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作用, 而员工的学习能力、前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等因素, 都对知识的吸收和创造性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知识、智力、个性与创造力的关系 篇8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没有鲜明的个性, 再雄厚的知识与技能, 再发达的思维能力和智力都不能使人达到成功的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说, 个性统摄了知识和智力, 个性的品质决定着知识和智力发挥的程度, 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那些做出重大发明、发现的天才身上, 并记载在他们的创造发明事迹中。

创造力是知识、智力、个性多维度、多层面的复合体。学校教育要以知识、智力、个性等多方面和谐发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持这样的有机的整体的创造力培养观点, 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才成为真正的人性的完善, 人的本质属性的展现, 才赋予创造性教育以本体论意义。

企业知识创造的场及其评价研究 篇9

知识创造的场(也称为Ba)最早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提出来的。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研究,知识创造是一个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知识创造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个人,而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场(即知识场)中。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场中,就可共享、更新和增强[1]。Nonaka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并有人认为巴管理理论代表了知识管理的方向[2],甚至有人提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知识创造的“场”[3]。对知识创造场的研究也集中在知识创造的场及其动力机制的设计上[4,5,6],而对场的评价缺乏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评价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掌了握场的状态,才能调整管理策略,以促进场能量的发挥。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知识创造场的涵义、场的构成、知识创造的系统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旨在为企业自查并进一步改进“场”提供参考。

2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涵义

2.1 知识创造场的涵义

在物理学中,我们认为物质周围存在着场,通过场传递该物质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力,拥有物质与物质之间也是通过场来传递相互影响力。同时,场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空间,具有空间能量,能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作用,如磁性物质周围存在磁场,而磁场对于其中的带电体、铁屑产生作用力。因此,场是“物质体系各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因传递、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而产生和形成并凭借的一种中间载体和时空处所”,是物质、空间与能量的统一体。

知识创造的场,其本质上仍为场,即为传递知识源影响力或知识源相互作用的时空处所。这里的影响力指的是个人的学识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而相互作用指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的:①拥有隐性知识的主体之间由于直接交流而互相影响;②主体之间凭借一定物质载体进行双向或单向交流而对知识主体产生的影响。因此,知识创造的场也是知识传播的场,是弥漫于知识所能到达的区域,是知识辐射与知识吸收的统一体,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对流,是公共知识与私域知识的互动,是正式交流过程与非正式交流过程的融合[7],在这种互动、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增强场的能量。

知识创造的场本质上是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但强化了场的知识创造功能,赋予了其知识创造的意图以及“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景”的内涵。

2.2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含义

企业知识创造的场是存在于企业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场,从其本质来看,是企业知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弥漫着知识影响力的空间,这种空间包括了具有促进知识创造的能量,并赋予了知识创造的意图。其中企业知识要素包括企业运营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要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即认知的对象与目标)、认知工具以及企业文化制度等,而具有能动性并拥有知识的员工是知识场的核心要素与场能量的重要来源,通过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能大大提高单个个体的知识创造能力,促进个人或集体知识的涌现,这种涌现出来的知识包括决策方案、建议、新的产品、新技术等,是集体智慧的表现。

知识创造的场本质上为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由于知识传播与交流手段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与媒介跨越时空的限制,因此场可蔓延整个社会空间,形成没有边界的社会知识场。但事实上,特定的知识往往被特定的组织或人群创造创造出来,并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传播,形成了一个个特定情境下的知识创造的场。任何特定情景下的知识创造场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与外界关联着,并受到所处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作为企业组织情景下的场也是如此,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离不开与外部相关组织、人群的知识交流,因此,其场的边界不像组织的边界那样明晰,而是模糊的、动态的,并通过一些外部联系与其他知识创造的场连接,同时,共同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

3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场强及其影响因素

3.1 企业知识创造场的能量与场强。

场是传递作用力的场,是物质的能量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物理学中,场的能量表现为对场中物质的作用力,场强则是衡量场中某一点受到场力大小的物理量,场的能量越大,则场场强越大,能量发挥作用的空间也越大,离场源距离越近,场强也越大。

要评价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也可引入场强这一变量。

当将企业整体看成社会知识场的场源时,其场强为企业向外辐射或向内汇集知识的能力强度,其中前者表现为对外部的影响力,场强越强,则越能吸引相关组织的合作与联盟或吸引人才的加入,后者则为企业向环境学习与创造知识的能力。

当将企业作为一个知识创造的场时,其场强可理解为场内能量对场内知识主体作用的强度。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场来说,其能量的强弱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知识主体能量增强的程度,如果员工在场内能得到快速成长,则场强越大,这种成长不仅体现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上(即组织知识个人化),而且体现在对精神或情感上对组织文化(主要为企业目标与价值观)的认同度(即场对员工的同化作用);(2)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的程度,新知识创造得越多,利用得越快,则场强越大。

3.2 决定和影响知识创造场场强的因素

企业知识创造场,其能量及其作用力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的场必须是一个具备自有意图、旨趣或使命的自组织场所,场的能量是由其自组织本质决定的。并进一步提出的知识创造五个促进条件,这五个促进条件[8]为意图、自治、波动与创造性混沌、冗余、必要多样性法则。从知识创造场的本质来看,这五个促进条件可看成是提高场内知识交流与互动质量,提升场内作用力效果的五个因素。

从场的本质来看,知识创造的场是知识以及拥有知识的主体散发影响力并相互作用的空间,其能量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场内拥有的知识量;二是场中相互作用的力。而场中相互作用的力又可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时产生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影响力;另一种是场中的文化氛围对员工心理情感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影响着第一种作用力的效果;第三种是企业知识创造的场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作用力。

(1)场内拥有的知识量。正如电荷量越大,其能量及场强越大一样,企业拥有得知识量越大,知识本身蕴含的能量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的能力越大。这里的知识量包括企业拥有的专利、生产与服务技术等显性化的知识资产,还包括员工拥有的智力资本。

(2)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影响力,亦即知识交流与互动的效率。这种力大小与物理场强一样,也与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则作用力越大,这里的距离不仅包含物理空间距离,而且包含知识距离(知识势差)和心理距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会议,设计公共的对话空间、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与工具,都是为了缩短物理空间距离,促进信息与知识的聚集。波动与创造性混沌是为了促进问题——即知识缺口的发现以及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引发知识创造的意图,而必要多样性则是增加交流各方的知识势差,促进不同知识的有效流动。心理距离则不仅与员工之间交流的频率与亲疏关系有关,还与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有关。

(3)场整体呈现出来的文化力。这种力可以是向心力,也可以是离心力。当形成了共同愿景与价值观,形成了知识共享、追求卓越和共同创新的文化时,这种在员工心理上的共同指向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场的能量在这种聚集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赋予员工自主权,形成宽松自由的文化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心理能量与行动能力,还能促进非线性(非正式)的交流,形成蕴含更多能量的自组织场。

(4)企业知识创造的场作为一个整体受到所在的社会知识场的影响力。当企业知识创造的场处于一个知识富集,并且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知识场中时,当企业有着开放的文化,能积极参与外部的知识交流,积极吸收利用的外部知识时,则能源源不断的将外部的知识能量转化为内部的能量。

4 知识创造场的评价维度与指标

企业知识创造场,可从知识主体能量增强的程度以及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的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总的评价,但这种绩效评价无助于发现影响其场好坏的因素,下面将从知识创造的系统要素以及“场”的构成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影响知识创造场的二维评价矩阵及其评价指标。

4.1 知识创造系统的构成维度

2003年,Nakamori Y提出了知识创造的系统模型,该模型由intervention、imagination、involvement、intelligence、integration五个子系统构成,因此又称为知识创造的i-system模型[9](见图5-14)。

•介入-问题维(Intervention -Problem):表示出现问题,需要针对问题采取行动。

•情报-科学维(Intelligence-Scientfic dimension):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收集信息和数据,并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这是利用已经存在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的科学维;

•想象-创造力维(Imagination-creative dimension):为了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思想或改进已经存在的事物,可用开发性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这是依靠个人直觉、智慧、洞察力的创造力维;

•参与-社会维(Involvement-social dimension): 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提高成员以及相关人员知识创造的兴趣与热情,召开会议或访谈,收集人们的意见,这是依赖意志、愿望的社会协作维;

•集成-知识(Integration-knowledge):通过参考已有的知识信息,与人交流与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最终合成、发现与创造解决问题的知识。

知识创造源于问题,止于知识的集成与创造,该过程中需要公共领域的科学信息、需要社会协作与交流以及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即知识创造的过程需要科学信息、社会协作、个人能力的支持。

4.2 知识创造的“场”的构成维度

知识创造的场是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Nonaka指出这种场不仅指实体空间(办公室或商业空间等),也指虚拟空间(即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和精神空间(即共享的经验、价值和理念)(见图2)。其中,精神空间是场的核心构成,是塑造共有情境,提供知识创造动力的关键,而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也是提高场能量的有效途径,Dai Senoo和Remy Magnier-Watanabe[10]曾通过两个工作场所变革的实例证实了物理巴与虚拟巴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两者结合对知识创造的作用效果更大。因此,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使用的信息化时代,知识创造场由精神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维度构成。

4.3 知识创造场的二维评价矩阵与指标

知识创造场由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精神空间构成,要促进知识创造,应使这三种空间有利于增强场中的——科学信息、社会协作、个人能力。因此,从知识创造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场的构成这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前面分析的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与影响因素,可形成评价知识创造场的二维矩阵及其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该评价体系共9个方面,19个指标。其中A1、A2、A3、B1、B2衡量的是知识创造的物质与信息环境,C1、C2、C3、B3是用于衡量场中知识创造主体的能力与行为,这些指标都会影响场能量及其作用的发挥。但这些指标对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了科学的对企业知识创造场的状况进行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权重,以帮助企业分析哪些关键指标做得好,哪些关键指标做得不好,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5 总结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与思路

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涵义、场强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分析知识创造场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知识创造场的二维矩阵及其指标。建立评价指标只是评价的第一步,要运用该评价指标,实施具体的评价操作,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而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用专家赋值法,也可通过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具体研究思路为:

(1)分析各指标与场的整体表现(即场中知识增长与人员成长的状况)之间关系(具体的关系模型见图2),并设计调查问卷,选取若干企业进行调查,同时调查影响因素以及场的整体表现状况。

(2)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各企业的影响因素指标得分与场的整体表现各指标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即可得到这些影响因素指标与场整体表现各指标之间的强弱关系。

(3) 根据影响因素与整体表现之间的强弱关系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加权评分,评判企业知识创造场的总体状况以及薄弱环节,以助于企业的改进与变革。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远山亮子,比奥西埃尔.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了解知识创新的能动过程[M]//迪尔克斯,安托尔,蔡尔德,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88

[2]NOMURA T.How the Knowledge Dynamics of Individuals,Communi-ties,and Ba Driv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C].Proceedings of10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s on Enabling Technologies:Infra-structure for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s(WETICE 2001).Cambridge,MA,USA.2001:251-256

[3]陈一.构建知识创造的“场”与事务所内部治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36-38

[4]黄江泉,蔡根女.能激发员工创新潜能的办公环境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2):42-44

[5]刘怡君,唐锡晋.一种支持协作与知识创造的“场”[J].管理科学学报,2006,9(1):79-85

[6]NOMURA T.Design of‘Ba’for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how enterprises should design the places of interaction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02,25:263-278

[7]姜奇平.互联网的“场”论[J].互联网周刊,2004,4(19):66-67

[8]竹内红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66-78

[9]NAKAMORI Y.Systems methodology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Engineering,2003,12(1):49-72

知识创造 篇10

关键词:知识资本,企业价值,原理,途径,探究

企业的知识资本能够积极地提高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与竞争力, 而且使得企业经营收入及现金流量得到提升, 最终使企业价值不断增加。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 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与利用, 不仅能够节省资本的投入成本, 保证其回报率超出企业资本成本, 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本文通过对知识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具体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详细研究增加企业价值的具体途径。

一、知识资本创造企业价值原理分析

企业要想更好地创造价值, 就必须要具备竞争优势。然而, 具备竞争优势却不一定能够创造价值。所以, 能够创造企业价值的竞争优势一定要可持续, 同时保证回报率超过资本成本。

对于企业所创建的竞争优势, 从根本上来讲, 其实就是投资行为[1]。因此, 必须保证企业竞争优势能够为其创造利润超过创建竞争优势投入资本的情况下, 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的作用, 并且真正地提高企业价值。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功主要表现在节省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差异性, 使企业应变速度不断提高, 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增量则会出现转化, 形成产品溢价或者是市场份额的扩大, 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在此基础上, 行业竞争与竞争对手所采取的反应对于企业竞争优势获利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模仿难度不大, 其在竞争优势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就会降低[2]。如果竞争对手的实力很强, 会采取其他方式对企业竞争优势予以攻击, 会根据企业薄弱项目来创建全新竞争优势, 也可能会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基础摧毁。由此可见, 企业必须重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并且保证其回报率超过资本成本,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价值。

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知识成本, 那么必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其中, 知识成本主要来源就隐藏于个体成员内隐的知识中, 而在企业文化与作用机制的条件下, 企业的成员就会将知识集中, 根据特定方式进行排列与组合, 进而创造特定竞争优势, 这样就很难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各企业具备的文化环境与作用机制存在不同之处, 即便是同一企业成员, 在不同企业当中, 也很难创造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 将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由此可见, 一旦企业运用知识资本来构建竞争优势, 就会保证其利润持续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 企业将知识资本当作竞争优势, 其实际的回报率或远远高出资本成本。对于企业既有环境与员工的情况, 将企业的文化作用在内隐的知识所创造的企业竞争优势当中, 这样资本成本就会更低。由于员工知识属于企业所有, 其机制是企业现存, 以上两种创造竞争优势的条件并不需要追加投入[3]。另外, 在竞争优势创造完成以后, 如果大批生产同样无须较多成本。其中, 以计算机软件产品为例, 如果开发成功, 那么只有大批量复制就可以, 根本无须成本。知识产品价格制定同工业产品定价的方式是不同的, 所以, 企业实际获取利润一定是理想的。由此可见, 企业将知识资本当作竞争优势的回报率一定要超过资本成本所创造的企业价值。

二、知识成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具体途径分析

第一, 增加收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保证产品或者服务同其他相同类型的商品形成一定的差异,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其获得利润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以保证企业可以获取理想的附加价值。如果技术创新的成果难以应用在企业生产当中, 那么企业则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进行转让或者是租赁, 进而获取专利的转让与使用费用[4]。

第二, 节约成本。企业资源计划主要表现在知识资本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把企业与社会知识资源融入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 并且通过对信息科学最新的成果进行充分利用, 依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对企业内部以及其供应链中的各环节资源予以合理的规划和统筹, 并且严格进行控制, 最终确保企业的各种资源被充分地利用, 这样就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企业价值。

第三, 塑造企业整体形象。虽然企业的声誉不能够为企业直接增加价值, 但是, 其对于企业未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声誉对于企业的作用与影响具有明显的持续性, 也就是说, 企业在过去行为当中所形成的声誉能够对其未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具备良好的声誉, 能够使其更好地克服困难。

第四, 创建良好客户关系, 降低销售成本。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能够保证知识资本被集中应用在销售过程中。其中, 客户关系的增加, 能够使企业转变营销观念, 并且将精力放在公司与市场关系方面, 进而对顾客予以关注, 改善同顾客关系, 进而有效地增加销售量, 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减少销售的成本[5]。

第五, 战略定位, 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最终获取利润的多少, 同企业所处行业存在直接的关系。因为产品同行业都具有固定的生命周期, 所以,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 一定要对其行业发展的状况予以及时掌握和了解, 并且合理地调整企业的主营业务与上下游的产品, 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取理想利润。

三、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现代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各行业领域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就必须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 将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有效地创造企业价值, 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企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明娟.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2.

[2]张杰.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分析[J].商业经济, 2015 (4) :31-34.

[3]刘海运, 赵海深.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 27 (2) :44-48.

[4]冯天学.企业知识资本视角下的客户资本及其价值来源[J].学术交流, 2011 (2) :75-77.

知识创造 篇11

一、“再创造”的内涵

荷兰学者弗莱登塔尔曾经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并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数学教学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运用等主体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参与数学知识、方法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愉悦,养成乐探、勤探、善探的良好品质。

二、“再创造”的价值

弗赖登塔尔曾提出了“再创造”教学原理的三条教育学依据:首先,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应用,还可以保持较长久的记忆;其次,发现是一种乐趣,或者说,是人的人性,通过再创造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最后,通过再创造,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数学是一种人类活动的观念。对此,我国的数学教育研究者还增加了两点:一是通过再创造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运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现实世界以及数学领域内部各种具体现象的能力;二是通过再创造可以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数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公理系统形成体系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这五个方向涉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H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涉及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学习需要经历再创造。

三、“再创造”的教学策略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过程,而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建构过程。儿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必须相信学生的认知潜力,严防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等倾向,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黑板上大小明显的∠1和∠2,除了可以通过观察即可比较其大小之外,还可以怎么比呢?在用活动角比出大小之后,让学生面临:“还有其它方法吗?老师这儿还有些小角,(在黑板上贴出若干个10度的木制小角学具),你能用这些小角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的问题情境,学生的认知平衡第一次被打破,并带着明确的指向投入到自主活动之中。此问题的解决,使其认知界面上建立起来的绝非仅仅是比出了两个角大小的结论,更是“化整为零”这一基本的思想的初步形成。“不过这样比还是比较麻烦。能不能想个办法,既保留它的准确性,又改变它操作麻烦的缺点呢?”驱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亦已建立起来的方法体系,想出“把小角拼起来”、“用胶带把小角粘起来”等方法,这时量角器的雏形已经形成。练习题中三个角、尤其是∠3的度量,再次把学生带入一种矛盾境地,认知平衡再次被打破,迫使学生对已经“发明”的工具加以改进。这时,“可以把每个小角再分成若干个小小角”的想法再次显示了“化整为零”这一数学思想的威力。随之,“1°角”、“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量角器的核心要素相继浮出水面。随后,开口方向一右一左的55°角和30°的度量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怎么才能一眼就看出它的大小呢?”、“要是能从图中一下子读出来,那该多好啊!可以怎么办呢?”等“挑逗”性问题,使“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水到渠成。

在对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反思中感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贯彻“再创造”原理,并不是说必须让每位学生亲身经历一切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校教学的课时限制及学生各种繁重的课业部意味着这样做是不可能,也是小现实的。而且,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也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在创造过程中,他们也需要分别获得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帮助和引寻。因此,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是,教师要精心安排,选择适当的课题,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部获得较多的“再创造”机会。

广东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现状与问题 篇12

为了深入了解广东知识产权创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0年11月3日,我们随机抽取广东省1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一次知识产权创造的调查,了解企业在2007年到2009年间技术创新情况,从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两个层面来分析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问卷的收集处理情况

我们共向企业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67份。同时我们根据调查问卷本身的内容分布,以及考虑到调查问卷的每一部分的内容填写者并非来自同一填写人,统一按照问卷设计版块使用SPS进行分块统计与频数分析,共29题。数据分析主要来自三大部分,分别是企业基本信息部分(7题)、企业技术创新部分(17题)和企业产品创新部分(2题),各部分有效问卷分别是29份、20份和43份。

1.2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在29家企业中,3家是大型企业,占10.3%;其余26家为中小型企业,占89.7%。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角度看,有限责任公司占总体的41.38%,股份有限公司占20.69%,私营企业占13.79%,这三类企业共占总体的75.90%;国有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等其他企业占24.10%。并且,在这29家企业当中,有22家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其中至少有1个研发机构,占总体的55.17%;最多有4个研发机构的,占3.45%。

1.3 调查企业投入与创造产出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从2007年到2009年间开展创新活动投入与创造产出的相关数据,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企业新产品生产情况和企业收支情况相关的明细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3年里,被调查企业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平均每年以32.01%增长,新产品产值平均每年以25.72%的速度增长,然而,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在2008年下降了7.31%;与此同时,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度下滑,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58.27%,其中,技术性收入和新产品个数的增长非常缓慢,仅有0.35%和3.27%。在2009年,随着R&D经费的大量投入,增加超过1.6个亿的经费投入,比上一年增长36.16%;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新产品个数和净利润迅速恢复活力,大幅度反弹,增幅分别为40.52%、33.37%、22.15%和18.3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下,众多企业不胜抵挡,经济萧条,新产品出口创汇一再下滑,由原来的-1.78%跌至-84.15%。由表1分析可知,R&D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着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如果R&D经费投入不足,即使增加科技活动人员,企业产品销售、新产品产值和技术性收入都难以提高,因此,R&D经费与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作用。

2 广东知识产权创造的总体介绍

广东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2008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稳步推进各项战略实施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3月29日正式发布2010年中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前10的省(市、区)名单,广东第一。2010年广东省注册商标总量700 450件,占全国的17.84%,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2010年广东省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2011年上半年软件著作权登记中,按照著作权登记人所在地区进行排名,广东省位列全国软件登记量第二。为了较为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广东省知识产权创造现状,本文从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两个层面来分析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宏观激励是指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激励政策措施,微观激励是指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战略措施。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宏观激励——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激励政策措施

政府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1],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与应用。政府宏观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来实现:一是经济手段,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税收政策加以引导,以及政府的直接投資;二是法律手段,确立法律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三是行政手段,运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获得政府经济辅助的情况,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激励。下面通过问卷中第12、22、23和26题选项共同所反映的问题,了解这些企业对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态度,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具体见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

3.1.1 财政激励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自身战略意图和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也是政府按照执政战略进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得以实现:一是对科技创新进行直接支持,即通过财政资金对科技活动进行资助、补贴或引导;二是运用税收杠杆引导科技创新;三是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四是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即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其进行特殊的扶持,从而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帮助其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其创新的活力。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有直接支持、创业投资、贷款担保、风险资本投入和税收优惠等。这次调查发现,54.1%的企业在面对筹集技术创新经费问题上主要选择采取自筹方式,有29.7%和5.4%的企业分别选择地方政府资助和中央政府资助;同时,政府部门为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给予相应的支持,有48.6%的受访企业主要通过申请专项计划项目获得经费,14.3%的企业能从政府部门获得一定的补贴,此外,作为政府直接资助途径之一的政府性贷款仅为2.9%。

在“23.无论企业是否获得过上述各种支持,您认为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是”这个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税收减免和产业政策,它们相应的百分比分别是25.0%、25.0%和15.0%。对应于另一问题“26.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请您按重要程度依次选择三个您企业希望的创新环境”,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活动开展最重要,其次是科研机构支持和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都占20.0%,而适当降低受政策、法规限制为8.9%,营造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良好环境有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激励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财政激励制度则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财政激励制度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3.1.2 税收激励

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科技投入的要素、产品提供税收优惠来直接影响纳税企业实际运营中的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如减少研发人才的投入成本,降低创新研发的投资风险,增强创新投入的预期收益,通过税收力量来有效地矫正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效益内部化。在企业层面看来,与正常税负相比,相当于得到一笔补贴而增加收益;综合来看,企业的研发成本会因为税收的优惠而降低,在企业研发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了,税收政策由此就激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据验证,我国企业的研发支出与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激励作用。

调查分析表明,25.0%的企业认为,税收激励政策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有31.4%的企业从政府部分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的帮助,这个比例也许不高,但反映了税收减免这一激励政策已经让一部分企业受惠。通过税收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体现政府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有助于克服技术研发投资不足、创新网络以及知识扩散方面的系统障碍从而满足国家的战略需要。此外,中小型企业(占89.7%)在这次调查中占主体,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难以从金融机构得到大批贷款,也无法采用股票融资的方式筹款,因而税收激励政策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更能增强中小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有效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实践,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

3.1.3 金融激励

通过政策性银行等国有金融管道支持也是财政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这种支持方式主要是通过国有化的资产(而非政府预算)、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企业创新进行风险投资,为企业提供风险信贷。

在问题12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通过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方式来筹集费用的只有8.1%和2.7%。事实上,从政府部分获得的支持可以有多种途径,包括专项计划项目经费、政策性贷款、减免税收、补贴等。这个数据一方面表明了如果企业想通过政府性贷款的途径获得政府支持,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表明,与银行贷款相关的金融激励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是非常少的。问题23所反映的结果表明,只有3.3%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政策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三大政策之一,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的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是不重要的,即没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即使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受到阻碍,也几乎不考虑贷款融资的方式去解决出现的问题,而在之前分析过的问题26的选项中,只有6.7%的企业希望获得银行宽松的信贷政策所带来的创新环境,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金融激励制度的态度是消极的。为什么企业会对金融激励制度有如此看法呢?原因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项目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

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与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以高科技产业为投资目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成功项目的高额回报来补偿失败项目的亏损等特点,风险投资由于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诞生后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是一项高新技术产品的问世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小企业对财政政策支持的需求如表6所示。

由于风险投资领域是一个竞争性极强的领域,风险投资家从事风险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高额的回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基本动力,但是财政资金既不具备在竞争性领域运用的条件,也没有追求直接利润回报的动机和要求,这也就决定了财政完全介入风险投资行业是不恰当的。财政可以入股风险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作用。

在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问题,要集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级政府应当认真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通过加强专利权质押登记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贷模式,有效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已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3 361件,质押金额达人民币318.5亿(含外汇)[4]。

3.2 微观激励——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战略措施

知识产权创造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主要是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5],创新主体主要就是指企业以及企业中的核心人才,而对创新主体的激励主要靠市场机制。创新系统运行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创新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遵循和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与竞争机制,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下面通过问卷中第11、13、17等选项来了解企业通过内部战略措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步的现状,具体见表7至表11所示。

3.2.1 对创新主体——企业

企业可以从产品平台、技术联盟、技术标准等战略角度不断地革新技术,或从联盟及标准的制定方面获取垄断优势。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偏向于选择独立开发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占48.7%,而选择同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发只占7.7%,同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占17.9%,有四分之一的企业会选择同国内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开发。

从活动经费角度看,来自内部研究与发展费用所占比重最大为34.5%,外部技术购买或获得费用和外部研究与发展费用各占6.9%和10.3%。从信息来源的角度看,客户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而来自本行业其他企业信息占到16.7%,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的信息总共才占11.7%。而对于什么因素会阻碍创新活动的问题上,缺乏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影响不大。在企业希望的创新环境选项中与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关系仅占8.3%,说明企业并不看重与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关系。

以上分析发现,企业更多关注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而忽视了其所处行业和社会环境中的客观资源,与其他同行企业的合作也少,联系不紧凑,并且缺乏与其他行业合作研发和建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意识。事实上,与同行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增加技术创新合作机会,有利于企业克服创新难题,更好地实现企业创新信息共享,构建共享平台,强大单个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和提高整个行业创新水平,这可以说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团结与强大的一种有效途径。

3.2.2 对创新主体基石——人才

知识产权创造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企业必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激励他们的创新活动。

(1)精神激励。

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其中申请了专利行为最多,占到26.0%;其次是申请了版权登记占22.0%;形成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占16.0%;而进行了作为企业技术秘密的内部保护的占18.0%;只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之一。具体见表12所示。

(2)人才激励。

被调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问题表明,降低了人力成本只占到3.3%,反映出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更看重增加新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扩大市场份额,而没有把人才、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及其能力提升作为其创新活动的绩效之一,有忽视之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人才的培养与汇聚对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企业不予以重视,会致使投入培训经费减少,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此外,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创新成功的首要因素,占25.0%;其次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占23.3%;再次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占20.0%。但另一方面,企业认为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可靠的创新合作伙伴并不重要,这似乎有点矛盾,企业既不想以物质方式激励内部员工或者说投入经费在员工培训上,但又希望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只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之一。在问题25中,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终止、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缺乏技术人员,占22.2%;其次是技术不成熟和工程化阶段缺乏资金,各占15.6%;再次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和服务,占11.1%;其他的包括新技术与企业生产水平不匹配、受政策法规限制和未做市场调查或预测不准确等原因。具体见表13至表15所示。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其政府投入的经费在全部研发经费中占29%,企业占66%,日本则分别为19%和72%[6]。因此,企业只有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并通过不断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吸引、用好、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激发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保证企业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本文从以上角度对在宏微观激励体系下的广东知识产权创造展开研究。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知识产权创造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政府财政科技直接投入、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多方面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构成要素,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则是这一系统的主体。宏微观激励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创新机制建设,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系统的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参考文献

[1]马家国,张顺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4-96

[2]丁学东.创新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22):7

[3]马名杰.国外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恃点与模式选择(下)[J].中国科技成果,2004(23):48-51

[4]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159-160

[5]冯晓青.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005):38-40

上一篇:营销渠道优化下一篇:过流保护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