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理论(共9篇)
价值创造理论 篇1
一、引言
Jensen和Ruback (1983) 开创性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对“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关注与研究。他们发现, 在公告期间, 成功的兼并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20%的超额收益, 而收购公司股东无法享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成功的收购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的收益则达到30%, 而收购公司股东仅享有4%的超额收益。自此, 许多学者纷纷对并购活动的价值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实证研究主要围绕着事件研究和财务指标研究两条主线进行, 即分别研究股价对并购事件的短期市场反应和并购前后企业财务业绩的长期变化。从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大多数研究表明并购能够为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但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的影响却有所不同。Bruner (2002) 总结了1971~2001年间130篇文献的研究结论, 发现并购过程中, 目标公司股东一般有10%~30%的超额收益, 而收购公司却没能获得超额收益, 并且有负的倾向, 同时收购公司的长期财务业绩会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递减趋势;目标公司与收购公司综合的股东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 采用事件研究法, 李善民和陈玉罡 (2002) 认为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张新 (2003) 的研究表明, 并购重组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 目标公司股票溢价达到29.05%;而对收购公司股东却产生了负面影响, 收购公司股票溢价为-16.76%;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的综合影响, 即社会经济效应不明朗。采用财务指标研究方法, 冯根福和吴林江 (2001) 的研究结果证实,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可见, 并购价值效应的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然而, 究竟并购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还是毁灭价值或零和价值的活动, 如果并购不能为并购公司创造价值, 甚至是损害公司价值, 为什么许多公司热衷于并购活动。为此, 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对“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理论阐释, 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二、西方并购价值效应分析的经典理论
西方对并购价值效应的理论阐释主要可以归纳为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转移或再分配理论两大类。
(一) 并购价值创造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看, 支持并购创造价值的研究认为, 并购是监督经营者的有效工具, 是一个价值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1.并购的协同效应理论
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 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以及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表明, 当收购公司的管理效率高于目标公司的管理效率时, 并购后, 目标公司的管理效率会有所提升, 可以从中获得价值增加。经营协同是并购效率改进的重要来源之一, 即并购能够在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上实现协同收益。这种协同收益可能源于单位成本的降低, 也可能源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横向并购后, 公司可以选择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生产技术或组织形式, 重新配置资源或共享互补资源, 进而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实现并购的价值创造功能。财务协同效应体现在, 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合理避税, 降低公司税负而增加公司价值。更为重要的是, 当外部资本市场受到约束时, 通过并购建立起内部资本市场, 能充分利用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降低资本成本。
2.代理理论
1976年, Jensen和Meckling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 指出由代理冲突产生的代理成本是现代公司的根本弊病。因为管理者通常会运用控制权牺牲股东的利益为自己牟取“控制权私利”。对此, 并购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手段, 其价值创造的机理在于:一方面, 并购活动能够对管理者产生替代威胁, 减轻代理问题, 降低代理成本, 从而增加公司价值;另一方面, 如果通过并购使目标公司股权适当集中, 收购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大股东, 则该股东能够有效地监督公司的管理者, 从而减轻代理人问题, 减低代理人租金, 提升公司价值。Shleifer和Vishny的研究表明, 大股东确实更能在监督管理层经营活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有效地解决代理问题。
(二) 并购价值转移或再分配的理论分析
也有实证研究认为并购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创造。相反, 并购可能毁灭公司的价值, 即使有所谓的并购价值实现, 也仅仅是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或者再分配的结果, 是一场被诸多合约及协议包装成的“零和游戏”。对于这种观点阐释的主要有代理动机假说与自负理论、利益相关者再分配理论和掏空理论。
1.代理动机假说与自负理论
代理动机假说与自负理论侧重于从管理者的行为角度阐释并购不能增加收购公司的价值, 原因在于并购可能是管理主义或管理者过于自负而造成的。代理动机假说认为管理者发动收购的动机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并通过并购扩大公司规模进而提高公司对其的依赖程度, 因此, 在并购收益较低、甚至不存在收益的情况下仍然会做出并购决策。Roll提出的自负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往往过于自信、盲目乐观, 他们充分相信自己对目标公司的“错误”估价以及对协同效应的“错误”判断, 并在并购交易中过度支付, 致使目标公司股东价值的提升以收购公司股东价值的下降或转移为代价。Berkovitch and Narayanan (1993) 、Muller and Sirower (2003) 均认为管理者的自大行为是并购的驱动因素。大多数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收购公司股东财富受损, 而目标公司股东获得收益, 代理动机假说与自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这种并购的现象。
2.再分配理论
该理论认为并购会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 并购活动只是使利益从债权人、公司员工或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手中转移到股东手中, 并不会真正带来价值增值。譬如, 盈利公司并购亏损公司可以少纳税, 这实际上是财富从政府向并购后的公司转移;或者通过并购增强企业的市场力量甚至形成垄断, 借以实现超额利润, 导致财富从消费者向并购公司转移等等。Masulis (1980) 最早发现债务和普通股的交换通常导致不可转换的债券价值降低。在杠杆收购下, 目标公司股东收益大部分是从债券持有者与优先股持有者转移过来的。Mcdaniel (1986) 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种观点。可见, 再分配理论说明并购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源于财富的转移, 目标公司的股东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3.掏空理论
“掏空”是Johnson,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 Shleifer (2000) 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指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在金字塔结构下, 最终所有者以较小的现金流权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并通过金字塔链条以出售资产、转移定价、自我交易等方式实现资源的转移, 谋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形成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根据掏空理论, 掏空动机是最终所有者发起对其他公司收购、形成金字塔结构的主要激励来源。并购后, 收购公司可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对目标公司现有资源重新进行分配。如果控股公司的并购只是赤裸裸的利益侵占行为, 则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因此, 掏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并购后的长期绩效较差或缺乏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 协同效应理论与代理理论认为并购能够提高公司效率、解决代理问题, 为目标公司股东创造价值;而代理动机假说、自负理论与再分配理论认为并购只是一种价值转移与再分配的活动, 并没有真正创造价值。掏空理论则认为通过并购获取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以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 使得目标公司未来经营绩效恶化, 长期看, 毁灭了公司价值。
三、我国并购价值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启示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 西方经典的并购价值效应理论分析对我国并购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如张新 (2003) 指出, 协同效应理论能够解释并购重组在经济转轨中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代理动机假说与自负理论 (狂妄假说) 能够解释收购公司为何受损。但更多的学者根据我国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经济特征以及并购实践的演进与发展, 提出更为深邃的理论阐释, 侧重于并购不能真正创造价值的解释。
陈信元、张田余 (1999) 在对1997年资产重组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 公司的价值因重组而得到提升, 在重组公告以前, 股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扬, 但是在公告以后, 投资者判定重组是通过与关联方的资产交易获取大额重组利润的“报表重组”, 随后将调低对公司价值的预期。张田余等 (2000) 发现公司的资产重组并未有效地改善公司的业绩, 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影响报表数据, 而没有长远地改善公司的价值。冯根福、吴林江 (2001) 基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当年的业绩显著正相关, 而与并购后各年绩效的关系不大的实证研究认为, 股权集中度过高的公司所进行的并购活动可能是“投机性资产重组”或“政府干预性资产重组”。陈信元、叶鹏飞和陈冬华 (2003) 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刚性管制的特殊制度背景, 提出了“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以规避管制的观点。
张新 (2003) 鉴于中国并购重组的市场动机与利益机制的特殊性, 提出“体制因素下的价值转移与再分配”新假说, 认为有些并购重组本身并不应该发生, 或发生后并不一定会创造价值, 但是会由于体制因素, 导致以转移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为代价提高并购公司的价值, 这实际上是利益/价值在并购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再分配或者转移。
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李增泉等 (2004) 实证研究认为“掏空与支持”理论能够有效地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 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是地方政府和控股股东支持或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 支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上市公司满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融资资格的管制要求, 而掏空则是赤裸裸的利益侵占行为。黄兴孪、沈维涛 (2006) 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与第一大股东之间发生的关联并购指出, 大股东在与其控制的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关联并购中具有较强的掏空动机, 而对于业绩一般和较差的公司, 大股东为了“保壳”或“保配”, 会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或转让部分盈利性的股权, 表现为一种“支持”。然而, 关联并购并没有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总体来看, 特殊的经济特征与制度背景扭曲了我国并购活动的真正意义, 出现了并购行为的异化局面。1993年“宝延事件”第一次揭开了并购的面纱, 但随后的并购活动大多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 尤其1997年后的并购日益增加, 且“保配”、“保壳”、“买壳”上市成为并购的主旋律, 并购后并无实质性的重组。如珠海恒通收购上海棱光实业, 首开国有股转让的先河, 但最终却以掏空上市公司而收场。2002年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使并购行为逐步规范化、市场化, 但在金字塔控股结构下凸显的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攫取私人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 使得并购成为获取控制权的一种有效途径, 并非价值创造的手段。事实上, 并购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并购活动本身, 而在于并购后的资源整合, 实践中真正追求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而研究并购的价值效应也不应仅局限于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财富与业绩变化的测度上, 更应侧重于考察并购后上市公司一系列资产重组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检验并购后业绩的变化是否源于公司经营效率的改进与提高, 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创造。
摘要:在总结并购价值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对并购价值效应的理论阐释, 强调并购价值源于并购后的资源整合, 而并购研究应侧重于考察并购后上市公司一系列的资产重组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并购,价值效应,协同效应,掏空
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城市创造财富 篇2
大大连浓重一笔:东北亚航运中心创立
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作为大型航运企业,中海十分愿意在航运中心新一轮的发展中担当先锋、打头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大大连”建设尽绵薄之力。
大发展继往开来:快比别人快
“快要比别人快”——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集运大连公司)总经理隋军总结经营之道。
不可复制 隋军带领着中海集运大连公司以不可复制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发展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从开创海铁联运,到开通精品班列,保证物流准时准点,定时定点,继而打造东北亚物流小循环,向内陆延伸,永远走在前面,永远以不可复制的竞争模式领先于行业。
坚持做物流 1997年,航运业内货代企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利润空间较大。而隋军当时就坚定地提出来“我们绝对不能做货代,我们要做物流”,并开始建场站、仓库、购买集卡车、发展网络、海铁联运、环渤海内支线等,当时很多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很低、甚至亏损,公司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持之以恒、坚持发展物流。
战略制胜 而随着市场透明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综合化,这些物流资源开始发挥作用,客户开始选择能够提供一体化、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商,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坚持的物流压倒式资源优势发展战略也凸现出来,这让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很快在同业竞争对手中赢得了更多客户。
网络辐射 隋军认为:谁占领物流资源,就占领了发展的先机。截止到2005年,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的网络遍及整个东北,管理着东北18家子公司和办事处,集卡200多辆、配送车50多台、重大件运输车10台,开通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四条海铁班列,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三条城际快运线路,建立了以大连为龙头、辐射东北的配送中心,总面积16万平方米。
多元拓展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同时拥有口岸和内陆集装箱堆场20万平方米,年周转量25万TEU。2005年起又开创性地开展舱单质押业务,与大连实德、奥地利银行组织开展了舱单质押业务。在汽车、钢铁、粮食、石化、造船、快速消费品等物流领域都有所建树,主导了东北物流的发展方向,并与一汽集团、本钢、中石油东北公司、大连实德、华丰家具、新船重工等东北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当年仅物流项目的营业额就达到3.2亿元。
中转枢纽 大连港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把自己建成中转型港口,把环渤海地区的周边港口货物吸引到大连港中转。目前,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通过租赁和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经营的环渤海支线,覆盖锦州、丹东、营口、龙口、烟台、秦皇岛等港口,中转量一直名列各家船公司前茅,既支持干线发展,也有力促进大连港吞吐量增长。连续几年,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都荣获了大连口岸新辟干线奖、班列承运奖、口岸综合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大趋势拨云见日:慢比别人慢
“慢要比别人慢”——面对今年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隋军带领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及时调整了战略,提出即使由于业务量因为客观状况下滑,也要想办法下滑的比别人慢,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挖掘潜在客户需求,应对市场风云变幻。
形势堪忧 2008年全球经济将会减速,增长率在4.6%-4.8%。航运市场总体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受油价高位运行、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走弱和人民币升值、贸易保护和摩擦、国际区域动荡、反恐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波动和调整特征明显。
海运遇冷 我国海运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宏观调控政策下,国民经济增速减缓,运输需求增幅也将明显回落;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增多,使得每万元GDP的海运生成量呈下降趋势。三是在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高耗能行业发展受到制约,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增幅下降;我国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的格局基本稳定,港口货物吞吐量生成系数将呈稳中有降态势。
积极应对 中海认清形势、转变思路,从东北三省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港口规划和物流产业的实际出发,把握石化、钢铁、汽车、煤炭、建材、粮食等大宗生产资料行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变的趋势,研究供应链管理。
有的放矢 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优势竞争领域,辅助以有效的网络覆盖、销售渠道及必要的营运设施,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抓住集运精品航线建设契机,坚持大客户营销战略,发展项目物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掌控和整合资源能力,在团队建设、运营方式上强调专业化,形成“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确定核心优势,不断超越目标。
内外兼修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同时落实好集团“四个坚持”、“两个平台”战略要求:“四个坚持”,即坚持提高两种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中海的核心竞争能力);坚持两个确保(确保安全生产、确保队伍稳定);坚持强化两项基础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强化基层管理);坚持两个协调发展(一流团队建设与一流船队建设的协调发展,航运主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两个平台”:即人才培养和精细化管理。
结合集团“十一五”后三年规划修订和调整,按照东北振兴和港口规划远景,力争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发展健康、和谐、稳定。
大目标齐心协力:为城市创造财富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将是一个“共享、共有、共建、共赢”的航运中心。中海集团正在坚持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以客户物流需求为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完善整合各种功能资源,把围绕主业的大客户营销和项目物流作为经营重点,最终发展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以实现2010年进入世界航运公司前三甲的宏伟目标为战略目标。
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风,乘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之际,中海集运大连公司以航运物流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第三方物流为发展方向,以大客户营销和项目物流开发为手段,不断完善各项物流功能块和物流供应链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创新物流理念、创建物流发展模式,“铸物流品牌,尽物流之责”,努力推动地区和物流行业进步与发展。
成绩取得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国家有政策、集团有战略、地方有策略、企业有方向,更关键企业有一支好的团队,一批懂得经营、管理、营销的人才队伍。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大策略高瞻远瞩: 为客户创造价值
占有稀缺资源 隋军独具慧眼,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航运物流。他说,“不管哪一方物流企业,都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立足、发展。我们中海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海上,作为物流业自然要围绕主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为客户提供海运、陆运延伸等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地处大连这个港口城市优势位置,航运物流是最具竞争力的。”
领跑行业市场 物流发展要追求一个动态的平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始终领跑东北物流市场,不断把航运物流做大、做强、做实。中海集运大连公司所提出的内陆集装箱公路场站、铁路场站,把港口功能向内陆前移,建立梯级仓储、城市配送网络、城际快运等都被各物流企业所效仿,也引导、带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海物流在东北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也得到了业界和社会认同。
增值服务客户 市场无穷大,在整个航运和物流的市场,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行业内其他公司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都讲求共赢。对于客户的合理需求他们都全力解决,并主动为客户提供经济、安全、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这里举个例子来说,一汽进出口公司出口225辆汽车,委托中海场地装箱,客人原来计划装箱90大柜,场地经过研究解决装箱技术问题,实际装箱71个大柜,为客户节省19个大柜,也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成本,客户十分满意。
技术创新突破 在运作哈飞、一汽物流项目过程中,在汽车的整车装箱技术上东北区域还没有成熟的模式,隋军就主动带领队伍考察滚装船运输方式、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经过公司努力,自主研发了一套包括轿车、轻型卡等汽车整车装箱工艺,不仅实现了汽车整车集装箱运输、更完善了客户物流需求解决方案。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创造性地提出“散”改“集”,研究装拆箱工艺,协调本港和目的港装拆箱设备,大批量粮食、钢铁、木材的“散”改“集”取得成功,不仅实现了集装箱化运输,更为客户创新了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使客户真正感觉到“选择中海、选择放心”。
信息化物流打造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积极探索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一套符合自身和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公司自主研发了客户信息管理平台(CRM系统),建立与大客户信息沟通通道,开发了车队管理软件,实施动态管理,实现网上电子订舱、电子换单、电子流转、货物信息查询等。创办企业网站,通过OA、FAX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达到办公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
价值创造理论 篇3
知识经济时代, 智力资本已成为继资本和劳动力之后, 用来推动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三资源”, 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为此, 国内外许多理论工作者长期致力于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 在此基础上提出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未来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1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基础理论研究评述
智力资本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在使用中能够增值的智力资产的价值。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证明, 智力资本能够创造价值, 其价值创造能力甚至超越物质资本。这给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为什么智力资本具有超强的增值性?是否存在新的价值创造源泉?我们根据以往理论研究文献, 归纳为以下4种观点。
1.1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 其价值是由劳动者的智力劳动创造的。智力资本理论并不能否定价值形成来自于劳动者的劳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依然适用 (王大勇等, 2007) 。王大勇等 (2007) 认为, 资本之所以增值, 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 购买到了劳动力商品, 并且把劳动力拿到生产过程中去使用, 吸收了工人的活劳动,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智力资本发生增值, 并没有创造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新的源泉。活劳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当然, 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种活劳动是复杂劳动。陈则孚 (2003) 进一步指出, 知识 (智力) 资本运行总公式依然符合马克思的资本运行总公式:G—W—G′。只不过马克思是指G (货币) —W (商品) —G′ (更多的货币) , 而智力资本运行总公式中的W不仅包括一般的物质商品, 而且还包括知识商品。
1.2 知识价值论
知识价值论是关于商品的价值是由知识创造和决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劳动产品包含着价值, 并能将自身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知识的使用, 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购买或生产它所花费的价值 (张直, 1998) 。知识价值论是由John.Naisbitt于1982年首先提出, 他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 在信息经济社会里, 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 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由此提出:“我们必须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张直 (1998) 认为, 传统经济是以劳动为基础, 是劳动创造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 是知识创造的经济。知识不仅有自身价值, 而且有使用价值, 知识的使用价值, 就是使用知识创造新价值, 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此种知识的价值。
1.3 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理论视厂商为资源的组合, 当一种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质时, 该资源就能为厂商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长期保持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个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Mata指出无形的技能、经验、专业能力等, 其竞争优势的持久性远远超过有形资源。因为有形资源可在巨额资金支持下, 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从智力资本的内涵可以看出, 无论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 还是关系资本, 基本属于无形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质。因此, 智力资本具有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探索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如Barsky和Marchant依据资源基础理论, 探讨智力资本价值的测量与管理。我国学者刘超、原毅军 (2008) 指出, 由于智力资本含有大量的隐性成分, 且大部分智力资本只能在企业内部生成, 这个过程的特殊性和特定环境的作用, 造成智力资本的异质性难以模仿和替代, 而智力资本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等是对企业绩效、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的资源, 也导致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有价值。因此, 只有智力资本是唯一符合Barney (1991) 提出的战略资源所具有的4个特征, 即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难以替代。
1.4 生产要素论
根据生产要素理论, 经济正常和高效运行是对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实现的。价值创造是运用各种要素资本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Peter.F.Drucker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知识将取代机器设备、资本、原料或劳工而成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因此, 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
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 即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到了自乘的劳动作用, 或者说, 在同样的时间内, 它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显然, 马克思这里所讲的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是指复杂劳动, 这种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里比平均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多。比较而言, 知识活动、智力活动是更复杂、更高级的劳动, 因而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价值。不管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什么样的特质, 不通过劳动, 仍然不能创造价值。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 只有通过劳动, 作用于这些生产要素, 才能创造价值。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技能、专利、经验、品牌等, 是最稀缺的资源, 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具有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通过复杂劳动, 价值创造能力得以实现。因此, 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2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评价理论研究评述
2.1 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研究
研究智力资本价值创造必须首先解决价值计量问题。只有能够相对准确地进行价值计量, 我们才能知道智力资本创造了价值, 还是摧毁了价值。没有计量就没有管理。计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地管理, 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 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然而迄今为止, 人们对智力资本内涵、构成要素的认识尚未统一, 加上影响智力资本的因素错综复杂, 导致智力资本价值计量陷入困境。近20年来, 智力资本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研究、设计了许多计量模型, 试图攻克智力资本计量难题。我们根据以往理论研究文献, 将有代表性的计量模型归纳为如下几种。
2.1.1 斯堪的亚导航仪模型
斯堪的亚导航仪模型是由Skandia公司副总裁Leif Edvinsson于1994年创建的。该模型将智力资本分为财务、客户、业务流程、更新与发展、人力资源5个指标, 91项新的智力资本测量指标和73项传统指标, 通过类比等处理方式将所有指标转化为货币值和百分率, 将货币值指标按照设定权数综合计算, 得出一个组织智力资本的货币值 (C) ;将百分率指标结合起来形成智力资本效率系数 (I) , C与I的乘积便是该组织的智力资本。斯堪的亚导航仪的主要贡献是它突破了传统资本计量框架, 创造性地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真正来源。主要缺点是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和变量选择缺乏理论依据。
2.1.2 无形资产监测器模型
Sveiby以无形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提出的无形资产监测器模型, 将智力资本内容分为成长与更新、效率、稳定性3个方面, 并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员工个人能力三部分交叉选取指标进行测量, 编制无形资产监控表。特点是充分重视了人力资本的作用, 但忽视了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
2.1.3 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模型
Ante pulic (1998) 提出了智力资本增值系数, 并为奥地利智力资本研究中心 (AICRC) 用作评价智力资本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公司价值的增加来源于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增值。企业运用资本与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能力称为“智力能力”, 用智力资本增值系数VAIC表示。它等于资本增值系数VACA与智力潜力增值系数VAIP之和。其中, 智力潜力增值系数等于人力资本增值系数VAHU与结构资本及附加价值增值系数STVA之和。因此, 智力资本增值系数VAIC=VACA+VAHU+STVA。该模型已编有应用软件, 计算基础统一, 可应用于不同企业, 而且可使用与财务相关数据, 操作简便, 计算迅速, 容易实现评估目的。
2.1.4 无形价值计算模型
该模型由Stewart (1995) 提出并用于估计美国Merck制药公司的智力资本价值。具体步骤是:①计算前3年平均税前盈余;②计算前3年末有形资产平均余额;③计算资产报酬率 (ROA) ;即用平均税前盈余除以有形资产平均余额;④计算税前超额盈余;即用税前盈余扣除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 (ROA) 与有形资产平均余额的乘积;⑤计算税后超额盈余;即用税前超额盈余乘 (1-平均税率) ;⑥计算智力资本价值;即用税后超额盈余除以适当的资本成本得到的净现值即为智力资本价值。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用企业价值扣除有形资产价值即为所谓的“无形价值”。将无形价值视为智力资本价值, 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并且该模型只能计量企业整体智力资本价值, 而无法计量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的价值。
2.1.5 市场价值比率模型
该种模型有两种形式: (1) 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率, 基本思想是市场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智力资本价值。 (2) 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比率, 即Tobin'sQ模型。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 容易理解。但影响市场价值的因素相当复杂, 超过账面价值的市场价值未必都是智力资本创造的, 重置成本的计量也未必客观, 实际应用的结果很难准确。
除上述模型外, 国外学者还提出了其它许多智力资本计量模型, 如Coran Roos (1997) 提出的智力资本指数模型, 在Scandia公司年报的智力资本附录中应用于实践;1994年由Stem Stewart&co引入的经济增加值 (EVA) 模型应用于智力资本的计量;Baruch lev提出的知识资本价值 (KCV) 计量模型, 用于衡量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Kossovsky (2002) 以选择权的评价模型为基础, 发展TRRU Metrics方法, 来计算智力资本公平价值;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智力资本价值计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 创新性研究主要包括:如钱省三等 (1998) 描述了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过程和科技知识转化为智力资本3个市场价值创造过程及资本形成模型;徐程兴 (2004) 考虑了智力资本的使用寿命、经济寿命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局部集合和单项智力资本的财务信息, 设计了一种新的智力资本财务价值计量模型。王蔷和高欣 (2007) 研究了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对智力资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将公司资源投入转化为产出价值的创造性程序的整体分析框架。傅元略创造了包含市场实力、成本优势、新产品开发能力、激励制度、信息系统和企业技术资源5个评价要素, 22个明细指标的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程宏伟提出了包括财务、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组织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5个类别、31个明细指标的智力资本评价体系。何川、杭省策 (2008)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设计了包括4个一级因素、20个二级因素的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构建了企业智力资本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即有综合评价功能, 也有诊断功能。即通过计算, 可查明智力资本各要素在企业中的作用。可以说, 这些有益的尝试无疑是对国外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的改进与发展。不难看出, 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复杂多样, 各有利弊, 新的理论模型仍在不断产生, 但迄今为止, 仍然没有产生被广泛认同与接受的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2.2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
原毅军等 (2005) 提出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概念。认为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定时期表现为显性或隐性状态的, 经过有效管理可以挖掘出来的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包括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创造能力是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发挥部分作用的结果。依据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概念, 结合企业价值生产过程的动态特征, 归纳出价值创造潜力评估的总体框架, 并就价值创造潜力的转化提出了理论上的最优标准。
王莉娜等 (2005) 将智力资本纳入财务分析体系, 设计了有关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与贡献的指标。如反映智力资本收益率的指标;反映智力资本贡献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反映人力资本价值的指标等。综合反映评价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与贡献能力。
李生、于君 (2009) 提出了无形 (智力) 资本质量的概念。认为智力资本质量是指智力资本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有两层含义: (1) 价值创造能力越强, 质量越高, 反之则低; (2) 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时间越长, 质量越高, 反之则低。即高质量的智力资本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影响智力资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组织学习力、智力资本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以及客户价值等, 可以根据智力资本或某一智力资本要素的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创造的持续性、稀缺程度和模仿难度为标准评价其质量。
3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的未来研究
根据以上评述, 笔者认为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的未来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非货币价值形式的智力资本度量研究
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目的, (1) 内部管理; (2) 对外报告。我们不仅需要计量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 更需要计量智力资本各构成元素的价值, 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然而, 智力资本不是企业各智力资本构成元素的简单叠加, 而是有机合成。所以无法将智力资本整体货币价值分拆为各独立智力资本构成元素的货币价值 (王勇等 2002) 。智力资本各元素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很难直接计量智力资本各元素的货币价值。但可以尝试度量智力资本元素的非货币价值, 间接判断某一元素或一组元素对智力资本价值的贡献。这种非货币价值信息完全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以及对外报告的需要。
3.2 智力资本质量及其评价研究
归根到底, 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形成的特殊商品, 因而存在质量高低的问题。
(1) 根据智力资本的涵义, 任何企业都存在智力资本, 然而, 不同的企业, 价值创造能力不同,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除了智力资本数量多少的原因外, 有没有智力资本质量差别的原因呢, 我们需要实证研究。
(2) 我们知道, 物质资本是固定资本或称静态资本, 一经形成, 很难改变, 因而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而智力资本是动态资本, 高质量的智力资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不断累积、沉淀、裂变, 不断产生新知识、新技术, 从而能够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 智力资本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 这也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
(3) 证券分析师依据上市公司各种信息, 运用专业知识, 分析预测上市公司的盈余水平, 估量企业价值, 并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然而, 我们看到的是, 尽管证券分析师具有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 但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似乎越来越不准确, 其原因是证券分析师的分析、预测评估的依据主要是物质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 而忽视了在价值创造中起决定作用的智力资本因素, 尤其忽视了智力资本的质量因素。因此, 从提高价值评估准确性角度看, 必须重视对智力资本质量的研究, 分析影响智力资本质量的因素, 探索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途径。
3.3 智力资本财务控制研究
财务学是关于资本的科学, 是研究资本运筹规律和效率的科学。因此, 智力资本理应纳入财务学范畴, 研究智力资本运筹规律和效率。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资本活动进行价值管理, 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管理。将智力资本纳入财务学范畴, 就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运用管理学的技术与方法对智力资本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决策和控制, 充分发挥智力资本超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逐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摘要:本文依据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研究文献, 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基础理论、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 提出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未来研究内容与方向
关键词: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价值评价,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1].Edvinsson L, Malone M:Intellectual capital Realizing your company 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New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1997
[2].Stewart, Thomas 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of organization[M].Newyork:Double 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Inc, 1997
[3].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57:354
[4].朱瑜, 王雁飞, 蓝海林.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9
[5].原毅军, 孙晓华, 柏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3
[6].张直.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J].湖南经济, 1998.6
[7].王大勇, 陈方正.论知识资本价值增值性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2
[8].王勇, 许强, 许庆瑞.智力资本及其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 2002.7
[9].[美]帕特里克.沙利文.价值驱动的智力资本[M].赵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10].闫化海, 高山行.智力资本评价理论和模型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12
合规创造价值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合规创造价值》。
目前,全国各大银行都在不遗余力倡导合规文化,要求员工认真按照本系统规章制度办理好每一项业务做合规员工。我认为:“合规”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规”。二是大家都要去“符合”这个合格的“规”,也就是作为从业人员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去遵守这个“规”。因为只有主动合规,将它贯彻到我们前台柜员的每一笔业务操作中,将它体现在我们信贷人员每一笔贷款审批中,将它融入到我们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中,我们才可能为自己的工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合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不是呆板的印刷物,不是贴在横幅上的装饰品,它需要的是身体力行。业务流程不像爬楼梯,可以一步迈两个台阶甚至三个台阶,它必须一环扣一环的紧紧相依。古时候,在战场上,士兵们总是会举着坚固的盾牌来抵挡弓箭,以起到保护作用。而合规文化,正是我们在金融战场上必不可少的一面抵挡风险,化解危机的盾牌。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服务行业,可谓“前有天使引路,后有魔鬼诱惑”,作为其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来说,每时每刻都面临道德和法规的考验,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可怕的漩涡之中。2012年08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刚刚报道关于我行的一则负面消息,江苏银行上海金桥支行于2012年2月至4月间,凭借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查询授权书,在未与客户发生业务关系的情况下,查询了3.2万余人的个人信用报告,并将部分查询结果提供给宜信公司。在个人信息极度不安全的今天,遭遇泄露的不仅仅是个人电话、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具有更高机密性的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也成了受灾区。虽然上海金桥支行是个别偶然的行为,但正是少了合规意识这面盾牌,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工作中,我们每一名员工的言行举止点点滴滴都代表着我们江苏银行的形象,一旦因不合规而发生问题,那么将会直接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纵观历史,有多少金融机构因不合规操作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从而断送了自身发展的大好前景。一味追求速度,拼命地往前冲却渐渐地放下了手中这面保护自身的合规之盾,必然会被风险之箭射到在地。当前,我行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合规文化是我们稳健发展的强力保护伞。虽然它可能会约束我们前进的速度,但它让我们的步伐更稳健,更踏实。它既可以抵挡外来的伤害,也可以让我们在前进中不至于飘飘然,用坚强有力的脚步确保在金融战场上不会跌倒。合规,是一面盾牌,它时时刻刻都在守护着我们的心灵,它既在阻止着我们内心邪念、杂念的产生,同样也在抵挡着一切外来的伤害。做人,有才有德是正品,无才有德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呢?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里的才,是业务能力,那么德,便是合规文化了。一味地提升业务能力却没有一个正确的合规理念相并行,就犹如在风雨中一直不停摇摆的小树苗,虽有雨水的灌溉却缺少阳光的普照,而合规文化,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温暖的阳光,只有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守规无小事,违规即大事。
制度只能够完善,不能够完美。所以只有培养合规意识,克服被动心理,强化我们自身的合规思想和意识,才能实现 “双保险”。合规意识是银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合规意识,不仅要倡导诚实、守信、正直的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操守准则,更要让合规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让员工认识到合规不仅仅是高层、合规部门以及合规工作人员的事,我们每位员工都应参与合规管理
并履行职责,只有每个部门全员参与,自上而下都深刻认识“合规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形成内部诚信守则的合规氛围。邯郸农行金库窃案中,库管员盗取现金数千万元,如此巨大数额的现金,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转移,因此 犯罪分子同时发展了数名同犯,在不短的时间内,整个银行都没有发现异常。银行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强,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便利。如果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出现以人情代替制度,感情代替监督的情况,那么规章制度就成为了一 纸空谈。
作为信贷人员,我们跟顾客有着最直接的接触,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决定和对我们信合的直观判断。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规范化,制度化,时刻注意自己 的服务态度,谨记要给客户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同时也要虚心学习业务,合规操作,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不徇私不越权,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严格按章操作,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任何一个岗位,也许有的看似平凡,实则不然,一个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凝聚而成的,不论处在何种岗位上,我们都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意识规范言行举止。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工作,踏实做事,本份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高尚的人格品质,用实实在在的人生,来为我们基层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相信,平凡的一滴水也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平常的一块砖也会垒起万丈高楼!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合规”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就会得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从今天起,从现在起,我们一起朝着“合规”努力,将合规进行到底,让自己成为一名严格合规的员工,使我们的大家庭更加井然有序,更加让人信赖,更加迅速、健全的发展!
价值创造理论 篇5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分配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基础。在知识经济、资本经济作用凸显的大背景下, 劳动价值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尊重, 即“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为“四个尊重”之首。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指出,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和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的提出
劳动价值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但是由于他们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的错误, 无法解决现实中的两个难题: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马克思从劳动二重性出发, 通过对这两个矛盾的研究与揭示, 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在批判“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的“斯密教条”和“生产物的价值发生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中, 只有这三要素才能创造价值和新财富”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过程中, 阐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他指出,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 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 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二者的结合是进行劳动的前提, 也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进一步将劳动者的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劳动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创造新价值, 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以加工棉纱为例, 形象地揭示了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转移的过程。他指出, “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 或者说, 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但是, 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 是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虽然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只劳动一次) , 因此, 这样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在同一时间内, 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 就另一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但是, 被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不会增值, “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 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它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丧失的最大限度的价值量, 显然是以它们进入劳动过程时原有的价值量为限, 或者说, 是以生产它们自身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为限。因此, 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不可能大于它们在自己参加的劳动过程之外所具有的价值。”只有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 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价值, 形成新价值。”这样, “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 不仅在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其中, 超额价值即“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也即是说, 劳动创造新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价值和超额价值。
马克思同时批判了土地、工资、商业资本创造新价值的错误思想, 指出“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 不会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任何价值。但这种所有权使他有权不让别人去经营他的土地, 直到经济关系能使土地的利用给他提供一个余额, 而不论土地是用于真正的农业还是用于其他生产目的。”同时, “在工资构成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 同样是不正确的, 虽然工资, 或者确切些说, 劳动能力的不断出卖, 也构成工人的收入的源泉。创造价值的是工人的劳动, 而不是工人的工资。工资只不过是已经存在的价值, 或者从整个生产来看, 只不过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中由工人自己占有的那一部分。但是这种占有并不创造价值。因此, 工人的工资增减, 但并不影响他们生产的商品价值。”同样,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 不生产任何价值, 因而也不生产任何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同一价值量发生了形式变化。……因此, 商人资本既不创造价值, 也不创造剩余价值, 就是说, 它不直接创造它们。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 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由此,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充分肯定了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 以劳动力商品作为逻辑起点, 通过对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对劳动与资本买卖关系的分析论述, 揭示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效用价值, 找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源泉。
二、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分配法则
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 (资本) 相分离的前提下, 劳动者凭借对劳动力所有权和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资本所有权参与新价值的分配。马克思指出, 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 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来获得满足自己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提供自身技能的教育训练费用。但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是出卖劳动力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而“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这样, 劳动力所有者凭借对劳动力所有权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自己创造的新价值。
而资本所有者是凭借资本所有权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参与分配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马克思指出:“最初, 在我们看来, 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至少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假定, 因为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 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 而自己的商品又只能是劳动创造的。现在, 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 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 而对于工人来说, 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随着科学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 促进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自由转移, 推动企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的趋向平均化即平均利润。产业资本所有者、商业所有者、银行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凭借各自的资本所有权分别获得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地租形式共同瓜分扣除劳动者工资后的新价值, 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所有权, 就是商品这些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 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但新价值分配的额度或多少, 归根到底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马克思指出:“由于市场情况良好, 某一生产部门的积累特别活跃, 利润高于平均利润, 追加资本纷纷涌来, 这样, 对劳动的需求和工资自然就会提高。较高的工资把较大一部分工人人口吸引到这个有利的部门, 直到这里劳动力达到饱和, 工资终于又下降到以前的平均水平, 如果工人流入人过多, 甚至会降到这个水平以下。那时工人流入该部门的现象不仅停止, 甚至还会发生流出的现象。”当商品供不应求时, 商品价格高, 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会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资本所有者为了雇到劳动力不得不相对增加工资, 否则, 雇不到所需的劳动者, 进而不能获得高额利润;当商品供过于求时, 商品价格低, 资本所有者获利少, 对劳动力需求下降, 支付给劳动力所有者较低的工资;当商品供求平衡时, 商品价格保持不变,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双方竞争中处于相持状态, 这样劳动者所获得工资与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利润在新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保持原有比例关系。
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对参与新价值分配的期许, 是推动新价值不断增加的动力。资本所者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者技能, 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创造出更多的可供分配的新价值, 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劳动者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工资。当某项先进技术被整个行业普遍采用时, 缩短了社会必要时间, 在相同时间内创造出比以前更多的新价值, 资本所有者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者的工资相对增加。资本所有者为了不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就不断改进技术、强化管理、适当提高分配, 挖掘劳动者潜能,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新价值。
三、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
1. 坚持马克思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观点, 进一步深化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 积极提升劳动者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劳动力始终是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 “同样时间内的具体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各不相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 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 要不断激励发明创新, 研发新工艺、新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原材料,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 造就大批新型劳动者、拥有更强竞争力的劳动者;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和发展, 促使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 促进劳动者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者结合, 增加就业。
劳动的本质要求自由的流动, 自主的选择, 让创造的力量从一切束缚和压抑、偏见和歧视中解放出来。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结合, 才能释放力量, 创造新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去加快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搭建公平竞争的社会就业平台, 去大力扶助普通劳动者, 更加平衡地发展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经济参与, 增强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动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因劳力过剩与资本稀缺导致的严重扭曲的市场交易关系, 大力促进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 特别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劳动就业量和社会物质财富。
3. 建立和健全政府的收入调节政策。
在收益分配中, 高度重视劳动因素, 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使劳动力价值得到公平合理的确认。在初次分配中, 要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分配原则, 依法保护合法经营者收入、打击违法收入及恶意欠薪者, 通过税收调节过高收入, 促进初次分配比例合理化;在再分配领域, 政府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和各种救助措施, 解决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难题, 同时, 积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解决实际问题, 有利于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维护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 让“劳动光荣, 劳动者伟大”的主旋律更加响亮。
4. 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
当下, 不少地方、不少部门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 出于政绩形象的考虑, 在政策取向上, 常常出现不应有的偏离, 在对资本分外的优惠和青睐中, 有意无意地忽略、牺牲着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劳动者权益正遭遇强势资本非市场的、超经济的侵害和剥夺。如强制延长工时, 克扣拖欠工资, 拒签劳动合同, 实行野蛮管理等;再如鄙视劳动者, 对劳动者缺乏基本的保护, 缺失应有的人格尊严, 等等。尊重劳动, 就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润分享机制和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劳工权益保护机制, 尽快完善解决劳资矛盾渠道、重构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劳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价值创造理论 篇6
企业的价值是将企业在未来经营期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收益按照与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进行贴现之后获得的现值之和。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善于发现价值并创造价值。进行价值创造评价的关键在于判断投入的资本是否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增加了价值。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所有资本成本后的结余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 这就是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简称EVA) 。
EVA理论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 (Stern Stewart&Co.) 在1982年提出, 并于1993年9月在《财富》杂志中完整表述, 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不同于传统的会计盈余, EVA指标从股东的角度重新定义企业利润, 综合考量资本的使用效率, 更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公式为:EVA=NOPAT-TC×WACC
式中:NOPAT为经过会计调整以及税收调整以后的营业净利润;TC为资本总额;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虽然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原理是确定的, 但在具体计算过程中进行项目调整的标准并不统一, 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经济增加值有所差异。为得到统一的经济增加值, 提高EVA的可比性和权威性, 本文根据思腾思特公司对外公布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时采用的模型, 利用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开年报数据, 考虑新会计准则及新税法的实施及其他影响因素, 在不影响EVA计算口径一致性的前提下对有关项目数据稍作调整, 对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EVA进行估算, 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各行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比较, 以期对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行业样本来源及数量
证监会于2001年4月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将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分为13个门类、90个大类和288个中类。由于各门类的行业特征不一致, 行业间的拟合优度R2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对各行业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A股主板 (不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 上市公司为样本, 对其创造价值能力 (EVA值的大小) 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在主板上市公司样本中, 剔除金融行业公司 (含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ST公司、β为负、数据不全及异常值 (明显异常高于一般值) 的公司。所需上市公司年报资料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 EVA数据按前文所述方法计算得出。表1对各年度样本上市公司行业数量及各自比重进行了列示, 便于从总体上对样本公司进行了解。可以发现, 同一年度的各行业样本数量分布不均, 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 各年均在55%左右, 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所占比重次之。
三、各行业样本公司经济增加值基本描述
前已述及, 各行业公司数量及所占比重的大小并不能代表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小, 经济增加值才是衡量企业创造价值能力更为重要的指标:正的EVA (即回报率差大于零) 是价值创造的来源, 而负的EVA (即回报率差小于零) 是价值损害的原因。为得到更深层的研究结论, 将2006-2008年度各行业经济增加值的情况整理后形成如下表格 (见表2、3、4) 。
四、各行业创造价值能力年度间比较
下文将各年度样本上市公司行业经济增加值情况进一步分析比较, 明晰哪些行业创造了股东财富, 哪些行业损毁了股东财富。
1.2006-2008年我国样本上市公司各行业平均经济增加值比较。
从图1所示的2006-2008年行业平均经济增加值走势来看, 采掘业的EVA均值在2006、2007年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但在2008年EVA均值为负, 主要是受中国石化该年度的巨额负值EVA影响。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业2008年EVA均值最低, 并且远低于其他行业, 初步分析原因是近年的能源 (如原油、煤炭等) 价格大幅上涨, 加大了企业成本, 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从而毁损了较多的价值。信息技术业2008年EVA均值大于零, 且明显高于其他年度,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价值创造能力。
2.2006-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各行业EVA大于零的公司数量。
制造业2006-2008年度EVA为正的公司数量最多, 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主要原因是2006-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各年度样本数量占总样本的比例均在56%以上, 创造价值公司的绝对数量较多。存在数量较多正值平均EVA公司的行业还有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建筑业的创造价值能力较低, EVA大于零的公司数量最少。
3.2006-2008年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EVA为正的数量占本行业样本总数的比例。
由于各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均, 还应从相对数的角度计算创造价值的公司占行业样本公司总数的比重, 从而正确衡量行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大小。有关资料显示, 各年度EVA大于零的公司比重以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两行业为最高, 每年EVA大于零的公司数量占本行业样本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其中采掘业EVA为正的公司数量占该行业样本总数比例还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表明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均具有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建筑业EVA大于零的公司数量占本行业样本的比例最低, 表明建筑行业的创造价值能力较其他行业低。
4.我国各行业样本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各项目的总体比较。
以表格和折线图 (略) 的形式对比2006-2008年我国各行业样本上市公司各年度平均经济增加值、EVA为正的公司数量及占本行业样本总数比重等各项目, 可以发现, 2007年样本上市公司的平均EVA为14647万元, EVA大于零的公司数量为528家, 占样本总量的比重为53.2%, 以上指标均为三年中的最高水平, 该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创造价值能力最强。从各年度总体来看, 各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很大程度上是受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考虑到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环境的企稳向好, 我国经济将稳步上升, 会为上市公司盈利增加和价值创造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五、结语
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关系着投资者的长期收益。EVA指标作为效率和规模的有机结合, 综合考虑了资本总量、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等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水平。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资本市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各行业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 得到如下结论:2006-2008年间, 中国的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 年均EVA2014万元, 价值创造为正。经济危机造成各行业的年度价值创造能力出现一定的波动, 但是行业性因素对EVA的价值创造或价值毁损的确存在一定的影响。
从行业的情况来看, 采掘业、交通运输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综合类等几大行业在EVA价值创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资本效率为正, 股东投入的资本真正地创造了价值;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资本效率基本均为负值, 股东投入资本的成本无法弥补, EVA价值毁损情况比较严重。其中, 以采掘业为代表的垄断资源性行业的高价值创造暗含危机, 原因是高经济附加值往往缘于资源价格的上涨, 而非企业的真实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 极易受到经济周期及整体行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与公司市值不断增长的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偏离, 使用EVA作为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在我国运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说来, 一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的价值被普遍高估;二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够规范, 影响了EVA指标的准确性;三是EVA计算方法本身也存在局限性, 在对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时只能是相对优于传统评价指标。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真正创造价值的能力仍有待改进。国务院国资委从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 进入价值管理的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 EVA理论会更加趋于成熟, 经济增加值的广泛应用也必将为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收益,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快地走向成熟。
摘要: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 经济增加值指标从股东的角度重新定义企业利润, 综合考量了资本的使用效率。文章使用2006-200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开年报数据进行EVA的估算, 从行业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济危机对各行业的年度价值创造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行业性因素与EVA的价值创造 (或价值毁损) 的确存在一定的关系。文章在最后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与公司市值不断增长的现状存在着较大偏离的原因, 以期对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EVA,分行业,价值创造,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兰永.EVA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价值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5
[2].王燕妮.我国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分析[J].商业研究, 2005 (15)
[3].余海宗, 师芙琴.基于EVA公司绩效与股票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 2007 (3)
[4].池国华, 朱俊卿.基于EVA.的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排行榜及其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10 (3)
价值创造理论 篇7
一、创造需求的本质
所谓适应需求是指以满足目标消费群明确感知的需求为前提, 提供业已存在的并被目标消费群所熟知的产品或服务, 而创造需求是指以满足目标消费群深层次的、未被其明确感知的需求为前提, 创造或改进一种产品或服务, 使客户逐步认知、接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 (杨宏斌, 2006) 。可见, 创造需求与适应需求的主要区别在于是满足明确感知的需求还是未被明确感知的需求, 也有学者将它们分别称为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 但相对于这个区别而言, 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共同点, 即无论是创造需求还是适应需求, 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只不过是现实需求还是潜在需求的差异而已。
既然创造需求与适应需求的差别主要是在适应现实需求还是潜在需求上, 那么要理解创造需求的内涵与本质的关键就是要深刻认识这两个概念了。现实需求就是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的概念, 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现实需求来源于人们的欲望, 并且需要具备支付能力与愿意购买两个条件。所谓潜在需求是指现在不具备支付能力或购买意愿但未来可能具备该条件的需求。
从是否具备支付能力的角度进行区分, 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 这时消费者都明白自己具体需要什么, 只不过支付能力不同而已, 企业只要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来投放产品或服务。进一步分析, 从是否具备购买意愿的角度看, 需求来源于人们的欲望,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它又来源于什么?欲望是人们想得到具体满足品以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 可见欲望来自需要, 而需要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如人们有吃、穿、住、安全、归属、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 为了解决吃的需要, 可以选择吃不同东西的愿望, 这就是某种欲望。需要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需求的来源和基础, 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有了某种需要并不代表对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所有产品与服务都有购买意愿, 如人们都有交流的需要, 也具备很强的支付能力, 但在QQ、微信诞生之前, 人们并不知道有这种沟通工具的存在, 也就不会对其产生购买意愿, 这时人们往往用其它手段如聚会、电话等来满足交流的需要。可见, 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需求, 它都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QQ、微信在没有诞生之前, 人们确实不可能对之产生需求, 但若人们没有便捷聊天的需要, 也就没有其软件产生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具有共同的需要基础, 它们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对企业而言, 识别现实需求相对容易, 如局限于此所遭遇的竞争也会比较激烈。必须认识到, 任何需要可以衍生为多种不同的欲望和需求,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 企业完全可以创造出市场上现在不存在的但可以比现有产品或服务更能满足消费者特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这种做法实际就是创造需求。正如前面提到的QQ、微信, 消费者虽然没有对这种具体产品的需求, 但他们有更加便捷交流的需要。所以, 这种需求表面上看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是有需要做基础的, 一旦有合适形式的产品出现, 就会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实际已存在的更好满足需要的欲望, 这种需求实际上是隐性存在的。
可见, 创造需求并不是创造并不存在的需求, 而是创造性地适应了需求 (徐礼伯、沈坤荣, 2015) , 它在本质上仍是适应需求。即使在信息化时代, 企业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采用差异化营销手段, 这种营销创新表面上看创造了需求, 实质上是利用大数据更好地了解、分析、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规律、习惯等数据, 出发点与目的恰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即适应需求。
二、适应需求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来源
创造需求并不是创造并不存在的需求, 而是创造性地适应了需求。那么, 这种创造性从何而来呢?关键是要能深入发掘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而企业能深入发掘潜在的需求的关键是要能扎扎实实地观察、了解、体验消费者的需求, 这实际上就是更好地适应需求, 这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史玉柱之所以能创造性地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游戏, 是由于他先将自己变成骨灰级的玩家, 自己在“玩”中体会、思考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他的创造性正是源于他对顾客需求的忠诚, 而不是凭空的想像。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每天都有大量的创新产生, 企业都在尝试“创造需求”, 但很多都失败了, 为什么呢?其实只有那些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才生存并发展起来, 那些看似创造了需求的企业或做法, 实际上是正好契合了消费者深处的隐性与潜在的需求,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契合, 才实现了巨大成功。所以, 这些企业与其说是创造了需求, 不如说是挖掘了需求, 挖掘了潜在的需求;与其说是创造了市场, 不如说是适应了市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需求, 是因为其更好地适应了需求。
迄今为止, 已有许多令人尊敬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需求, 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 如通用电气、intel、福特、IBM、微软、阿里巴巴等, 他们的存在增加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因为他们随时有可能颠覆一个行业, 从而让整个市场变得难以预测, 但站在这些企业的角度看, 他们哪一次影响市场甚至“创造”市场的贡献不是建立在长期积累、探索与创新的基础上呢?站在这些改变环境、“创造”需求的企业的角度看, 他们之所以能改变市场, 不是因为他们思考了如何改变市场, 恰恰是因为他们思考了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 由于他们对市场、消费者、环境的敬畏, 也就能用心对其进行洞察与深刻把握, 就能坚持“十年磨一剑”的钻研与积累精神, 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也就能思索如何不断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因此量的积累可能催生出技术或商务模式的质变, 他们追求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努力客观上改变了市场, 他们改变市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坚持忠实适应市场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适应需求正是“创造”需求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只看到了过去时常发生的市场环境巨变, 但不去研究、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 从而变得“浮躁”和“不务正业”, 把精力用于寻找所谓高利润的行业, 在经营的过程中“三心二意”, 不可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 更不可能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型的知识体系, 也就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 消费者的需求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是渐进发生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改变、消费欲望的增强等原因, 消费者的需求的品味、种类、档次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但这种变化不是一夜发生的, 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再经过相对平稳的渐进改变, 再发生重大变化, 如此循环往复。能成功进行所谓创造需求的企业一般不会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才采取被动的反应和行动, 往往在其巨变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就开始采取预备性的措施, 做基础性的储备, 包括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俗话说, 机遇总是属于那些做好准备来捕捉它的人, 市场环境的巨变在表现形态上总是以带来“灾难”的形式出现的, 因为企业受到了冲击, 很多企业可能会倒闭, 很多员工会失业。但从本质上看, 市场环境的巨变不是带来了灾难而是带来了机会, 因为每次危机之后总会崛起许多新的企业, 甚至会产生新的行业, 这个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企业总体上变得越来越强大, 竞争力越来越强。那些从市场环境巨变中抓住机会崛起的企业, 其实并不是偶然, 因为他们在消费者需求与市场环境缓慢变化时就敏锐觉察到了其变化的趋势, 就预测这种量变可能带来的质变, 于是早就着手准备应对质变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正是适应了需求, 才能预测未来的需求, 在表现形式上看是创造了未来的需求, 但实质上这是忠实践行适应需求的自然结果。
三、结语
企业的价值源于需求, 企业价值的创造源于对需求的适应。创造需求并不是创造根本不存在的需求, 而是创造性地适应需求。正如刘强东指出的, 当一家企业的选择与消费者利益发生背离的时候, 注定是一个败局。可见, 任何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的选择都会失败, 离开了对需求的适应还能创造什么?创造需求并不是对适应需求的替代, 更不能说创造需求比适应需求理念更新、更先进, 企业只有坚持了适应需求“立地”, 才能做到创造需求“顶天”。今天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强调与之互动,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方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了产品的创意与设计之中, 企业这么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满足其需要, 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
企业必须从理念上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深刻认识企业价值的真正来源, 必须树立需求导向的经营理念, 踏踏实实去观察、体会消费者的需求, 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商业模式、技术和产品。如果企业将注意力放到适应需求上, 真正关注需求、研究需求, 就有可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从形式上看, 反而可能表现为“创造”了需求。反之, 如果企业将注意力放到创造需求上, 往往会陷入胡思乱想、异想天开, 可能会推出“奇葩”的创新, 但这种创新可能并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所谓的创新反而变成“折腾”。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所谓的创造需求, 只需扎扎实实研究需求、适应需求, 创造需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创造需求的结果恰恰来源于适应需求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戴彦臻.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需求与引导消费[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26~28
[2]刘伟, 候天霞.新世纪的营销变革:创造需求[J].时代经贸, 2007, 9:152~153
[3]林海琪.浅析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从客户导向到创造需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4:59~60
[4]杨宏斌.适应需求还是创造需求——对星巴克成功的分析[J].职业时空, 2006, 8:34
责任创造价值 篇8
第一、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有新的明确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要紧紧依靠人民,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以外额外的要求和负担, 而是责任与使命, 更是应尽的义务。每个企业都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部分。
第二、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首先必须履行好企业自身的职责。
只有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了, 企业才有能力为社会尽力, 否则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 一个企业首先应该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 努力把企业管理好, 经营好, 提高效率,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 防范风险, 确保企业在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前进。同时, 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要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 善待合作伙伴, 充分考虑消费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是办好企业的根本。许多企业有了良好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后不忘回报社会, 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了力, 也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第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必须积极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成功的企业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资源环境。和谐社会有赖于全民同心合力构建。因此企业更要考虑怎样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 应该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来发展生产, 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非公有制企业的诞生与发展, 无疑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为中国带来了亿万个就业岗位, 但许多企业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生产模式, 使我国单位GDP耗能比先进的工业型国家高出数倍, 造成了能源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与社会利益相比, 再大的企业也是局部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 以高度的自觉性参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四、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必须热心公益事业, 政府、社会也应创造必要的条件。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 而且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概念, 涉及的方面必将越来越多。这些内容可以划分为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两大部分, 属于法律层面的内容, 含义明确, 责任分明, 并有执法部门的监督。而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主要属于道德层面, 应该是自觉自愿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出自崇高的理想, 也出自崇高的人性光辉, 但都不是外力强制的结果。
“责任创造价值, 使命催人奋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把追求广泛社会利益的理念纳入企业的愿景和长期战略。多年来, 经纬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各方面的业务都有长足的发展, 我们在发展战略和经营活动中注意努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并尽心尽力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然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将继续努力, 办好自己的企业, 努力争取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民营企业要更多“走出去”
积极发挥中小企业 (或民营企业) 的作用
无论“走出去”还是“引进来”, 都要注意发挥中小企业 (或民营企业) 的作用, 因为真正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都离不开中小企业 (或民营企业) 的积极主动参与。
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后, “走出去”往往侧重于大型国有企业, 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中国的改革开放, 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进入21世纪, 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壮大, 在中国加入WTO的推动下, 民营企业对外经贸合作的手脚才逐步放开。他们看到世界级大型跨国公司的巨大实力, 向往有自己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同时, 政府主管部门亦下决心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航母”) , 问题在于这种企业集团的产权往往过于单一, 除了国资, 还是国资;即使在境外上市, 吸纳了境外资本, 也缺少国内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参与。这种纯国有或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大型企业, 有实力, 但不一定有竞争力;可以走到部分国家, 却难以走到最发达国家。
中国“走出去”的或正在准备“走出去”的国有企业, 还需要经过一番改制、改进。改制、改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是大力吸收民间资本, 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吸纳民间资本越多, 加盟的民营企业越多, 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越有利于“走出去”和“引进来”。
认真总结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就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中的作用。
十条建议推进“对外开放”
一、统一认识。要进一步落实中共十七大关于公平竞争、平等保护的精神, 落实国务院2005年3号文件的具体规定, 消除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各级政府、各部门干部应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和政策上, 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平等参与和竞争。
二、加强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的组织、引导和服务, 特别是国家商务部门、我驻外各使领馆的商务处应及时向国内各类企业, 包括民营企业提供世界各国的市场信息, 以便民营企业投资决策时参考;同时希望驻外使领馆能把进入驻在国的民营企业纳入服务和管理对象。
三、改革结汇制度。让有能力“走出去”或“引进来”的民营企业拥有适当的支配外汇的自由度。现在不少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在境外一些小岛上注册离岸公司, 多数是为了逃避外汇管制。
四、拓宽融资渠道。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都需要银行支持。可否考虑支持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的业务。
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议落实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的原则, 放宽限制, 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民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六、领导人出访带一些民营企业家随行。这几乎成了国际惯例和例行做法, 我们是否可考虑借鉴。一些部门出访, 是否也考虑类似的做法。
七、加紧培养涉外人才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现在全国的律师只有十四万人左右, 其中懂得国际经贸法律、精通所在国语言和文化传统的律师不足四千人, 而且这些人基本被外资企业聘用。当务之急是广开学路, 加紧培养。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做到既不侵犯别人的权益, 也不允许别人侵犯我们的权益。而加强保护的前提是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和知识。
九、发挥香港特别行政区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特殊作用, 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 借助香港一批掌握国际业务的“高端人才”和“第一窗口”的作用。
十、充分发挥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商会的作用。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会遇到不少困难, 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全国工商联可以把党和政府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到广大民营企业, 并且把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
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篇9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 是一个军民结合的企业, 2009年申报世界500强。从数据上看, 近年来, 南方集团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9年是第428位, 今年是第227位, 去年营业收入达到了379.96亿美元。从1999年成立以来, 南方集团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盈利能力都获得持续增长。目前, 主要产业包括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新能源, 在这些领域都拥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对于CFO来说, 在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中的使命和责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要满足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在这个前提下, 我总结CFO的使命和责任简单来说就是管理风险、创造价值。这一使命依从于公司的发展战略, 在具体工作中, 要以资源筹集配置、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等为主。前几年, 南方集团确立了SRRV财务管控模式, 这是以集团发展战略为牵引、以优化财务资源为核心、以持续创造企业价值为目标以, 在南方集团财务管理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作为CFO, 第一位的是要实现战略牵引, 因为CFO是战略规划的参与制定者和重要执行者。从战略规划的制定来讲, CFO要全程地参与公司环境分析、企业资源能力评价、行业结构分析, 并且提出战略展望、设定战略目标, 特别是注重设定与战略相关联的财务目标。在此基础上, 制定评价和选择战略。南方工业集团每年的年度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目标是由CFO来支持完成的, 当然, 最后要履行决策程序。预算确定完以后, 预算执行控制也是由CFO负责的。年度终了, 对经营业绩的评价、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也是由CFO主持的。那么, 从全面预算到经济运行评价完全服务于集团战略。所有这些, 都是CFO的职责。
CFO的第二个职责就是要配置资源。从南方集团角度来讲, 我们首先要确定CFO在管什么样的资源, 我认为至少有三种资源:一个是信息资源。CFO管理和你角色相关联的大量会计、统计经济信息, 不仅包括资金资源, 也包括人才资源, 这里特指的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三种资源构建了三个体系, 即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资本运营体系和业绩评价体系。通过资源配置, 实际上我们很便捷地实现了集团确定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合的财务战略目标。
管理风险也是CFO的一个重要责任。南方集团在前几年实践中, 我们重点抓了三类风险:一个是治理风险, 所有二级子公司建立董事会, 使得合资公司、上市公司完善公司制度;二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内控全面加强, 也进一步加强了审计监督;三是防范经营风险, 结合全面预算的执行控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特别和最终经营业绩考核相挂钩, 使得监控丰富有效、经营风险防范非常有效。
我认为, CFO要将企业价值管理这个职责融合到决策和经营的全过程。我们在实际管理中实施EVA考核, 在一些具体活动管理中做了一些一些事情。
最后, 我再简要向各位报告一下自己对CFO领导力建设的一些理解。我认为, 作为CFO, 战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阶段中, 这四种能力最为关键。同时, 我们也知道,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在CFO领导体系当中, 科学授权管理和高效执行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