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建设

2024-06-07

完善制度建设(精选12篇)

完善制度建设 篇1

一、引言

作为我国近十几年重点扶持的产业, 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目前最有活力与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 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对保护游客的利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却没有彻底解决旅游活动中的很多细节问题。而且对于《旅游法》颁布后与之相关配套的法规建设工作仍然停滞不前, 例如, 旅行社管理, 导游人员管理以及相应的行政执法力度等,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甚至限制、制约了其前进的脚步。总而言之, 对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项工作刻不容缓。

二、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 我国现行旅游法律法规存在缺陷与不足。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旅游法律制度也经历了由无到有以及加速发展、逐渐强化的长远过程, 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 我国现存的旅游法律制度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具体细节规定的不够详细, 执法力度不强, 这就导致我国旅游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下, 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解决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矛盾, 造成了有法律制度在, 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尴尬境界。而且, 由于中国旅游市场的地域复杂与多样性, 还需要国家与地方统一的协调管理与规范, 也必须制定出一套完整规范相互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 我国现行旅游法律法规存在某些方面的空白。

旅游业是一种与诸多部门产生紧密联系的关联度很高的行业, 且各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 所以应尽快完善调整这种横向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 而不应该只有那些处理纵向关系的法律依据。另外, 在我国现行的旅游法律制度中, 缺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执行力度, 因为旅游中的消费在本质上归属于精神消费一类, 它具有较强的暂时性特点和声场共时性特征, 这就造成了对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多是其心情和情绪的好坏, 可是针对消费者的精神损害, 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未作出相关规定, 这就说明我国现行的旅游法律存在法律空白, 而且, 在维护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方面, 也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 这是不公平的, 会侵害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三) 我国部分旅游法律法规缺少时代性。

我国部分旅游法规仍然在用几十年前的规定来规范现在的旅游业, 这显得非常陈旧和落伍, 甚至在一些新的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涉及到如今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易引起冲突的热点问题, 所以经常出现争议不断、各自为政的场面, 这体现了我国旅游法律制度的滞后所造成的无序混乱, 极其不利于我国对旅游业的监管。因此, 旅游法律制度一定要紧跟时代脚步, 体现时代特征, 这样才能规范和保障现代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旅游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 不断完善和更新《旅游法》。

旅游基本法是规范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宗旨与基本原则, 以及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根本权利和义务之间关系的基础性法律法规, 旅游基本法的制定, 是旅游业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它所带来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它不但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还有利于明晰各个旅游法律法规之间错综复杂的结构与关系。而当前, 我国传统的旅游基本法律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与缺陷, 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时代的基本情况, 这就使得现代旅游活动中人们的纠纷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所以, 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旅游基本法律, 紧追时代发展的脚步, 结合当前国情对旅游基本法进行创新, 体现出法律的时代性特点, 让当今时代的旅游活动参与者能够有法可依, 不断推进现代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 在旅游基本法的完善中, 应该注重对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这样才能体现出旅游基本法在我国旅游产业中的统领地位,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整部法律必须向这一方向偏重倾斜, 还是要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针对这个问题作出专门的规定。旅游基本法的内容要尽可能更加丰富, 能够囊括各个方面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在立法宗旨方面顾及更加全面, 真正展示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旅游基本法的重要基础地位。

(二) 加速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条例、细则等行政法规的建设进程。

旅游业的立法涉及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 光靠一部《旅游法》规范调整是不现实的, 相应完备配套的行政法规才是解决旅游法律关系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旅行社、导游人员、宾馆饭店、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等相关法规相对落后, 与《旅游法》并没有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上, 只规定了其区内的治理、规划和保护等相关内容, 却对于旅游风景名胜区与其他诸如旅行社、酒店等其他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但是旅游行业又是一种关联度极高的产业, 它与酒店、交通、商场、景点以及旅行社等众多部门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复杂关系, 所以行业与行业之间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纠纷或矛盾, 而这方面旅游法律制度的空白使得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业中, 旅行社行业、饭店酒店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被称为是现代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 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必不可少, 所以, 在世界各国的旅游业发展中, 饭店行业的发展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 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中, 对有关饭店行业的法律制度存在空白, 这就导致了一系列侵权问题的出现, 所以只有加快填补这些旅游法律法规之中的空白, 不断完善旅游立法, 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在旅游法制化进程当中, 加强监督严格的旅游执法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当然还要有完善的旅游法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加强监督与严格的执法要比立法更难操作与执行。因此, 在行政立法上, 我们应加大具体行政机关的责权利, 明确相关监督机关的责任, 避免在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不清和互相推诿, 还可以改变现有旅游执法手段少、力度弱的现状。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更多地采取联合执法的形式, 以旅游行政部门牵头, 联合工商、公安、价格、商务、外汇等部门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旅游执法涉及面广和牵涉部门多的情况, 更可以有力维护和净化旅游市场的秩序, 还大大加强了执法的力度。这样一来在旅游中执法将会更加顺利实施, 受到的阻碍会大大减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旅游法律法规是我国旅游业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旅游业法制建设的完善, 需要立法、执法、监督等各环节共同协调与全面建设, 只有加快推进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进程, 才能有效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稳定的旅游环境, 只有将旅游产业纳入法治正轨, 才能有力保障我国旅游行业更加全面、更加健康、更加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浅谈我国旅游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才智, 2011, 22

[2]董莎莎, 孙静静.关于我国旅游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完善[J].学理论, 2013, 20

[3]彭宗兰.基于《旅游法》分析大学生旅游法律意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4

完善制度建设 篇2

高仁全说,为切实抓好今年的审计整改工作,省的政府办公厅向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省的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把整改过程作为深化改革、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把整改成效作为检验政府执行力、公信力的重要标准,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一研究,逐条纠正。

整改工作涉及省级各部门的,省的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协调部署,涉及各市(州)、县(市、区)的,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切实履行督促检查责任。

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对审计决定执行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有力地推动相关工作深入开展。

省的政府强调,对程序不规范、政策不配套、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不规范问题要溯源治本,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通过制度管事、管人、管财,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问题和防范违纪违规。

各地、各部门在整改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制度的措施:预算管理方面,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强化执行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国库集中收付和预决算公开推行力度,从源头和机制上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与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公务卡使用面较小,大量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仍较普遍的问题,财政厅制发了《关于实施省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的通知》(川财库〔〕23号),明确了公务卡结算项目和使用管理规定,相关配套制度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针对行政机关能耗标准和口径尚缺乏科学、明晰规定问题,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发了《关于省直机关节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川机管函〔2012〕902号),细化考核分值、规范数据填报、改进考评方式,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管理办法,同时推进省直机关节能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能耗情况的动态监管;

省国资委、省人口计生委、文化厅、水利厅、省外办等部门在加强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方面,教育厅、环保厅、商务厅等部门在规范与财政共管资金的分配和拨付方面,林业厅、科技厅等部门在完善专项基金、专项经费管理方面都制定或修订了基本制度。

浅析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监理;制度缺陷;监理对策

1.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经历了试点、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阶段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十多年来,建设工程监理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使监理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了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一个合法的地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化角色,而是强制性监理,成为法定的五个参建主体单位之一。

1.2监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监理企业6500余家,其中甲级企业800余家,乙级企业3600余家,丙级企业及临时设立企业2100余家。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人员达26.2万人,其中取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7.1万人,注册者达52万人,20余万人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了监理队伍的素质。

1.3监理的范围不断扩大,成效卓著。目前监理范围已涉及工民建、市政公用、公路、桥梁,水利、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铁道、机械设备、煤炭、飞机跑道、通讯网络、环境保护以及信息化工程等,基本涵盖了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由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逐渐向投资决策阶段,工程实施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竣工投产阶段和工程运营阶段及工程项目后评价等建设全过程监理发展。

2.目前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2.1法规的覆盖面还存在死角,部分条文还需细化

我国关于工程建设、工程监理的法津法规充分反映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从市场运行、发展的角度看,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如:监理企业信用管理,能否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档案,细化信用管理办法,如何使监理企业在一定规则下进行服务竞争、技术竞争、费用竞争:个人信用及责任制管理,建立个人信用和责任档案,在考试和历次注册时的个人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审查,包括学历,职称,个人简历等,监理责任认定办法,企业风险等。

2.2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低,缺乏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素质低,不仅表现在监理工程师人员的数量上,还反映在监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現场实践经验及协调沟通能力,主要原因有一是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上岗证的部分人员不在岗,而是挂证挂牌现象普遍;二是注册监理工程师一人管理多个项目,担任多个项目总监,这种现象沿海地区优为严重,个别地市一人曾担任数十个项目总监,没有起到工程总监的作用,负工程总监之责任。三是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专业知识差。注册工程师80%以上为大专以下学历,因为原先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报考条件较低,只要求任工程师职称年限满3年就可报考,不要求学历,四是监理市场无序竞争,过度压价,监理费过低,个别地方监理费为2-3元/m2(项目施工阶段),带来监理人员工资普通偏低,企业留不住高素质综合型监理人才。

2.3监理范围窄,任务不足

使监理市场上出现了“僧多粥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度压价,无序竞争的不正常现象。表现为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注重部门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违法挂靠,越级监理,越项监理。

2.4缺乏自主权,法人地位不明显

监理公司不同程度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机制不灵活、分配制度不合理、职工积极性不高、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的弊端,无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造成以上问题有政府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对监理企业性质认识和了解方面的原因,有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不力或故意包庇的原因,有企业自身产权关系不明或执行不力等原因。

3.完善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对策

3.1完善法规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数量更多,这充分反应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在市场运行和市场机制方面还比较薄弱。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轨道。监理企业应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制定法规部门提出完善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监理市场的法规体系,才能使我国监理行业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3.2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

工程监理企业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业政策引导,在工程监理行业逐步建立起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大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的企业结构,按工程内容分,建设起能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和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的大型监理企业、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旁站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这样,既能满足建设单位的各种需求,也能使各类监理企业各得其所,都能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3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要求来看,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才可能形成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形成一批公信力强、有品牌效应的工程监理企业,才能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总水平及其效果,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国已加入WTO多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在监理领域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大型、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监理企业应率先采取行动,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大批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较高的复合性人才,迅速走向世界。

4.结语

完善制度建设 篇4

关键词:完善财务制度,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1 目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目前的农村“三资”管理中逐渐出现集体资产产权不清与账外资产等现象,例如:在农村项目集资前,未明确后期产权归属,事后并未移交相关文件、手续;另外通过对农村“三资”进行调查,了解到各村资源、资产的现实情况,然而,由于财务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利用有效资源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再者,缺少对基层的监督。在农村生产中,农民只关注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农民心中严重缺乏民主概念,导致了农民对民主意识与集体参与观缺少正确的认知。虽然各村管理处都已建立村民监督机制,但由于不够细致、完善农村财务制度以及资金保障导致村民监督机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缺乏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够投入,难以有效监督到村干部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导致农村财务管理过于形式化;并且不规范的合同管理,以及合同内容不够完善,使土地承包相关手续及合同内容不齐全,条例不明确,存在暗箱操作,村级管理人员随意变更合同,并没有依据民主监督制度执行,导致合同口头化现象较为严重。

2 完善财务制度,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策略

2.1 建立农村会计代理机制,加强专业化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财务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解决措施,例如,2003年期间在大部分农村的村部管理处,建立了农村会计代理机制,由办事处对村里财务进行集中管理,从中取得一定经验;并在2004年,在某城区的各乡镇建立了会计服务处,主要负责处理村里会计业务,对村里财务进行管理与核算,并实行相关票据、账户、印章、资金等统一化管理;随后在2006年,相关部门明文规定会计代理的合同管理、岗位责任、民主理财、账户管理等相关规范,使农村资产以及资金管理有所依据。并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民主理财的发展。这样,不仅使村民能够参与其中,还使农村财产、资产得到了有效监督,保障村集体资产安全性。另外,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处,配合农廉办,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管理与监督的工作,并在安排村级“三资”保管员与报账员,从而形成完善的”三资”管理格局。

2.2 建立网络监督机制

由于农村“三资”的运行空间以及时间跨度大,需处于群众监督下,因此,在结束“三资”清查后,建设区域互联网平台,将整个区域中的所有村庄“三资”清查结果录入到区域互联网平台中,向群众公开单项统计、财务报表、大额资产变动、资源收益明细、资产收益明细、内部资金往来以及财务收支明细等。

2.3 加强村级经济活动公开制度

为彻底消除群众疑惑感,应该从村集体资金、资产的每比支出入手,对每项资产落实并向群众公示,对农村土地补偿款、老党员补助款、粮食补助款、医保、危房补助款、低保补助款、计划生育奖罚款等应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若群众提出质疑,应及时给与群众合理的解释消除群众疑惑感。

2.4 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为实行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应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制度,例如:《现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处理规范》等。将农村资金的收支进行资产评估,并在资产来源、资产管理、资产支出、资产清查等方面都做出明文规定,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得到补充与完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结束语

农村“三资”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目前此项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难以全面开展,所以当下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问题关键所在。因此,需大力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质量以及集体资产公开度,避免资产纠结,引起财务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大力规范农村财务行为、账务处理等工作流程,从而完善农村财务制度,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显峰.延寿县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完善制度建设 篇5

商 镇 2011年08月12日

近年来,农业银行适应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制度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同业前列。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基础管理提升,是农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制度建设既是银行完善治理的应有之意,更是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制度建设是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应有之意。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搭建,仅仅是公司治理的起步,而不是全部。国际上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均将制度建设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如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的《Cadbury报告》明确指出,“公司治理是经营和控制公司的制度与过程”,将制度与公司治理几乎等同起来。企业在组织结构搭建后,必须立即跟进制度建设,否则,公司治理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制度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公司治理的水平。如果说,农业银行“三会一层”治理结构的搭建属于公司治理中“形似”的范畴,那么,制度建设和完善则关乎从“形似”到“神似”的重要转变。

制度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优秀的上市银行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市场看,大型银行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中小银行在地方和特色领域竞争中逐渐发力,抢占大银行市场;从国际市场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银行间的竞争也逐步升温。银行在监管标准和治理结构上,由于法律规范的趋同而显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上市银行必须转向内部挖潜,重视制度中的管理成本问题。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种制度下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关系决定了制度创新,同时,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由此推知,哪家银行的制度更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更能尽快适应市场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更能引导盈利模式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更能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哪家银行就会赚取更多利润,更容易在竞争中抢到先机。从这个角度讲,银行间的竞争就是制度间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必须通过制度予以实现。

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然需要。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深度参与经济活动,自有资本只占营运资金的很小比例。因此,银行的经营成败,不仅关乎股东回报,更关乎广大储户利益,甚至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与安全。为此,各国政府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心和要求,超过了任何其他行业。体现在制度建设上,无一例外地要求银行建立机构、业务、流程、风险类别、人员等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银行的领导者承担内部控制的首要责任。例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在全行范围内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并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明确要求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作为大型上市银行,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也是《商业银行法》将“安全”作为银行经营三原则之首的重要原因和必然结果。

新时期,农业银行的制度建设要以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六大评价维度来衡量。

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提出,评价优秀大型上市银行标准的六个维度是治理规范、业绩突出、风控优先、特色鲜明、团队出色、形象良好。同样,制度建设也要以这六个维度来衡量。

“治理规范”就是要求制度建设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在制度体系上按照分层、分类、分块的要求搭建完整的内部规范结构;在制度立改废等重要环节体现决策的科学、治理的高效;在制度价值取向上符合农行整体战略安排;在制度执行效果上,能作为公司治理载体和手段得到快速充分的传达与执行。

“业绩突出”和“风控优先”是对制度功能提出的明确要求。制度建设要为农行的核心价值创造和风险把控服务,寻求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在发挥“规范功能”、严把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制度“激励功能”,尽量减少制度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引导农行整体效益向好、经营效率提高,不断拓展价值创造空间,实现市值稳定增长。

“特色鲜明”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发挥引导作用,立足于农业银行自身特色,发展相对优势,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积蓄与增长。在制度起草和论证过程中,要兼顾传统领域的优势巩固与创新领域的优势形成,使农行在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不败。

“团队出色”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必须体现奖优罚劣,为农行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在内部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便利的制度环境,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高管层和普通员工都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客观精细地反映价值创造中每个环节的贡献大小,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形象良好”是股改上市后对制度建设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制度设计者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社会形象,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制度规范的细化过程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意识,维护企业品牌形象。这就要求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加入“社会形象”的讨论与审查环节,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制度建设要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强化自我约束,转变规范模式,促进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农行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公司治理、业务流程、监管要求和技术手段的变化,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应精细化管理和市场竞争的要求。新时期新形势下,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要在公司治理的层面安排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公司治理层面做好制度建设安排,就是为治理工作本身的高效顺畅铺路搭桥。制度建设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此,董事会要制定好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和工作计划,做好全行制度体系、重要基本制度的规划与审批,定期就全行制度建设与管理听取高管层汇报。高级管理层要积极落实董事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部署,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加强制度归口管理和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制度主管部门的作用,解决好制度建设长期存在的规范冲突、职责交叉等问题。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履职尽职监督,监督基本制度和重要规章的执行,树立制度权威。分支行除了要做好上级行制度的细化与执行,还要变单纯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制定,积极向上级行提出制度建设建议,认真参与制度论证,负责任的反馈制度征询意见,与制度制定行共同提高制度质量。通过建立上下双向贯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使制度制定行能够客观真实的掌握制度执行情况和基层意见,以便及时做出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后续安排。

二是要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农行网点遍布城乡,地区差异是经营管理中必须面对和重视的客观现实,制度建设不宜搞一刀切。对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于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地区和特色产业集中地区,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贴近当地金融生态,制定不同政策,体现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多样性。为此,总行在制定制度时要解决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使各家分行在总行制度框架下,还有余地根据当地特色灵活执行。既有制约,又有自由,达到“收”与“放”的平衡。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农行上市以后,价值创造、资本约束、成本控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上市公司,要快速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广大股东的业绩期望,将上述外部要求内化为自我约束,制度建设必须有所作为。在原先的国有银行体制下,银行管理的行政色彩浓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具有层级众多、语体公文化、内容口号化等缺陷,很难适应上市银行的管理与竞争。目前,农行仍有一部分制度标准不清、言辞模糊,照抄照搬外部规定或领导讲话而缺少细化,给基层行的执行造成了一定困难。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新时期,农行的制度建设必须贴近经营管理与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做到标准清晰、易于操作,最大限度减低制度传递和执行过程中的效力损耗。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关切,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维护股东利益、尊重客户权益、关心员工发展、配合政府监管,实现农行与投资者、客户、员工真正的“共同成长”,实现银行与监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是要转变规范模式。制度建设要致力于提高银行竞争力,就必须在规范模式上有所突破。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监管都逐渐从“行为规范”模式向“目的规范”模式转变,不单纯以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作为制度的规范方式和主要内容,而是注重通过经营目标、风险控制水平的设定对制度执行者提出要求。其优点是使经营者免受僵化的条条框框限制,在有效实现经营绩效和风险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多种执行路径。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易发挥,更有利于应对复杂的金融形势和竞争环境,充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农行的一些分支机构经常反映管理行的制度管得过紧,束缚了手脚,这实际上就道出了“行为规范”模式的不足。新时期,农行要系统梳理并废除现有制度中不必要的行为约束,注重发挥“目的规范”的作用,降低分支行执行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当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制定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机制,真正通过“商业”手段经营商业银行。

阳光采购需制度完善 篇6

2003年1月正式施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政府采购领域问题频发,暴露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仍然存在漏洞。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均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国外政府采购的实践,以本案例为例,我们来分析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政府预算制度不完善。《政府采购法》第六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虽然目前政府采购预算已作为专项列入每年各单位的财政预算,但是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过于粗放,不够细化,结果各单位的预算到底花在什么地方,监管部门也不清楚。而美国,有细化的预算制度、具体操作流程和责任部门,政府的每一笔预算、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议会的审核,严格把关。

其次,政府采购缺乏相关配置标准。财政预算获批之后,采购人提出合理需求并撰写采购文件。尽管“采购人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惩处早有明文规定,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有关部门并未出台相关配置标准,采购人的需求是否合理无据可依,结果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美国联邦政府则出台了政府办公人员配备标准,不同级别有不同要求,并且严格执行,不得超标;连公务招待都有明确标准,每人不得超过15美元。当然,按照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要求,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审核采购人撰写的标书和需求是否合理,即本案中的抚顺市政府采购中心。但是,政府采购中心由于没有标准可依,也不敢随便得罪采购人,最后一道关口形同虚设。

再次,有法不依,监管不到位。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然而,本案的采购公告中明显指明品牌,除苹果公司的iPod touch4之外,此则招标公告的其他物品也指名道姓,这样公然违法的采购文件竟然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政府采购网站上,无人过问。不是没有法律,而是有法不依。而在美国违法必究的理念深入人心,近日美国纽约州长收受五张球票,都被罚款6万美元。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暴露的诸多问题,与监管不到位密切相关。

最后,采购暂停和中止制度缺失。《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第六款规定: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应责令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本案发生后,抚顺市财政局表示,尽管已经在2010年12月17日发布了中标公告,但还没有和供货商签署正式协议,也没有付款,目前已经中止了这次采购。在目前法律框架下,由于没有明确的采购暂停和中止制度,采购人单方面中止采购有违法之嫌。在欧盟和英国的政府采购法律中,对于哪些情况适用采购暂停、哪些条件可以中止采购行为、暂停或中止后的相关责任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国也应该尽快制定相关规定予以明确,以解决政府采购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

完善制度建设 篇7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开始, 这一改革试点, 要求公立医院既要维护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又要调动医疗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保证医改的目标能顺利地实现。医改中有五项重点工作能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一是通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使人民群众少得病;二是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三是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使人民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这五项重点工作中,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是整个医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公立医院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公立医院性质的准确定位、公立医院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的重新构建以及财务管理体制, 会计核算方式等方面的修改和完善等。本文就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执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期帮助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顺利实现医改的目标。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不合理性

现行医院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在1999年1月1日要求实施的, 是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的。它的实施对于提高医院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也不断地积累, 反映在医疗服务上就是“看病贵”和“看病难”, 这成为老百姓意见最大的社会问题, 这一最大的社会问题,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不合理性和国家医疗政策上“以药养医”政策的片面性。

(一)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资产价值核算真实的表现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 它的经营活动要体现公益性和社会性, 运营资金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投入, 医疗服务又是一个特殊的服务, 具有高技术含量, 这高技术含量不仅体现在高的医疗设备价值上, 还体现在医生的高质量服务上。作为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指导下的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医生的服务价值会计核算方面, 都还不能真实地表现出来, 引起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 (使用价值在贬值, 疗效在下降) 和医生服务价值的低廉。

1、固定资产及修购基金的会计核算问题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 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和修购基金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一定比率提取, 这一提取方法是采用平均折旧方法, 没有考虑医疗设备由于技术的升级换代, 造成的价值贬值 (这直接涉及到患者的病况) 和成本的尽快回收, 实现资产价值的保值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同时医院会计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时, 缺少“累计折旧”这一反应固定价值减少的科目, 其实医院对固定资产折旧性质和企业会计对固定资产折旧使用的“累计折旧”性质相同, 但在资产负债表上, 企业会计核算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而医院固定资产是以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造成资产信息严重失真 (还直接涉及到医院的医疗水平, 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 , 同时, 《医院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计提修购基金的比例和方法, 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存在人为调节收支结余的情况。由于医院会计制度的不合理, 导致医院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 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也影响到相关部门的监管,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2、对医生医疗技术等没有做出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医院的信誉是依靠医生的医疗技术服务于病人而取得的, 优良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院的有序管理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 而医生的服务是一种高风险的服务, 从目前医生的医疗服务收取的医疗费用上看, 没有体现优良服务和高风险的价值, 而医生的收入也没有反应出高风险性带来的高收益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服务心态, 激化了医患矛盾。

(二) 《医院财务制度》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不合理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 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但医院实行住院病人预交金制度, 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并不是实际的欠费, 在院病人的实际欠费, 为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去预收医疗款的差额, 这种计提方式, 造成医院的坏账准备不真实。实际上坏账准备的计提应为: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应收医疗款与其他应收款之和的3%-5%。公立医院由于姓“公”, 正因为它姓公, 有的病人就恶意逃费, 再加上医院对社会“三无”人员的免费救治, 医院在实行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过程中, 要承受越来越多的“人道主义”经济成本, 对医院来说坏账率就是100%, 但医院现行提取的坏账准备远不能扣减实际发生的坏账额, 致使呆账、坏账不能冲销, 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费用的开支, 造成医院财务的困难。

三、对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一些思考

(一) 加大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 完善投入监管制度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看出, 国家制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不合理、对无形资产价值计算的忽略或偏低、对坏账准备金提出的偏低, 都影响到医院的财务正常运行, 再加上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的不足, 加大了医院的经营困难, 影响到公立医院的性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医院“创收”行为, 老百姓抱怨“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产生, 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 确保医改顺利实现。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目前中国卫生总费用当中, 政府的投入还是太低。”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不得减少既定的财政投入, 要在医改投入的总盘子里, 调整支出结构, 细化投入标准、范围, 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甚至随着经济财政状况发展和医改的需要, 还要有所增加。同时, 要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确保制度到位;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督, 确保监督到位, 要加强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强化医疗管理机构对医院的监督制约作用, 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要按照有关规定, 对公立医院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制度, 完善医院财务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院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

(二)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下, 同时增加“累计折旧”科目, 取消一般修购基金提取的会计核算内容, 将“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的期初余额转入“事业基金”。计提折旧时, 借记有关支出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 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 并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 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医院实际总资产及净资产。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 “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二者相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这样就可以从原值和净值两方面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增减变动情况。

另外, 为更加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情况, 现行医院会计准则, 应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 在会计期末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据此计提减值准备。这样,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会更加准确、完善。

(三) 确定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在确定坏账准备基数时, 可以考虑将“预收医疗款”科目余额作为“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减项, 病人欠费应为“应收医疗款”科目余额与“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之和再减去“预收医疗款”科目余额。另外, 对“三无”人员救治费, 也要包含在坏账准备这内。对于医院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问题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四) 增加或提高医生医疗技术收费标准, 体现医疗技术服务的价值

重新制定挂号费、诊察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收费的服务标准, 充分体现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所有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 特别是医生的诊断服务等无形资产价值, 让医院的业务收入来源于医疗诊断、治疗等服务, 让医务工作者的收入来源于为病人的直接服务上。现行的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来自于1999年1月1日执行的《医院财务制度》, 虽然明确提出了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 但没有提到核算医生的服务价值 (评估医生的无形资产) , 在加上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片面理解, 导致对医院无形资产核算的不科学。因此, 在医院会计核算中, 增加或提高医疗技术服务的收费, 改变医生服务不值钱的消费观点, 真实地反映出医院、医生的无形资产价值, 扭转以药养医的局面。

总之,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 新医改方案的即将出台,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新形势下已经显现出了更多的不足,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才能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 也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的健康成长服务, 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财社字 (1998) [Z].

[2]、《医院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财社字 (1998) [Z].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Z].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 (国发[2009]12号) [Z].

[5]、《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Z].

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篇8

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 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 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医保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 制定医保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 将医疗机构次均 (病种) 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定额控制情况列入医保分级评价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 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 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将符合资质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监管, 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2]11号)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篇9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 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 秀才一科, 在唐初要求很高, 后来渐废。所以,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生徒, 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 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 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 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 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 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 最初都只是试策, 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 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 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 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 将左右两边蒙上, 中间只开一行, 再用纸帖盖三字, 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 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及第很难, 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 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 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 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 叫探花宴。宴会以后, 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 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 还要经吏部考试, 叫选试。合格者, 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 以博学宏词, 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 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 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 三次选试都未通过, 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 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 不仅看考试成绩, 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 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 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 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 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 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 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篇10

一、对嘉兴市和绍兴市排污权交易情况的调查

2007年11月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作为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成立。该平台的成立, 意味着国内的排污权交易开始实现规模化、制度化。

绍兴市的排污单位只有取得排污许可证才获得排污的合法资格。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是采取无偿分配与公平分配的折衷方式。嘉兴市排污权交易价格主要分为政府指导价格和拍卖价格两种。其中, 政府指导价格按行业污染程度不同暂时实行统一价格。绍兴市规定排污权交易以出让和转让两种方式进行。嘉兴市对于企业排污权使用的监督具体办法为环保部门通过充值卡的方式对企业排污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充值卡里存上相应的排污量, 用完应有的量, 则自动关闭。这一监督办法有效解决了企业偷排的问题。嘉兴市具体规定了公众参与机制, 使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所受监督力度增大。

二、嘉兴市、绍兴市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从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 不可否认的是, 嘉兴市和绍兴市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对于排污权的主体排污企业来讲, 在有偿排污的刺激下, 排污企业尤其是高污染企业环保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 使化工、印染、电镀等高污染企业的转型升级得以主动并快速地推进, 从而使排污减排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尽管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在实践中取得较为可观的成效, 制度也日益趋于完善, 但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初始分配总量核定不科学, 企业之间的交易较被动, 交易市场尚不活跃, 交易标的的来源较为单一, 以及监督力度尚不足, 处罚缺少法律依据等。而根本不足之处在于排污权交易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支持, 仅有部分法律法规涉及到排污权交易问题, 并且这些法规既不成体系, 又不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 因此, 在立法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将势在必行。

三、完善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一) 完善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

排污权作为一项法律权利, 其分配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政, 甚至会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建议实行混合式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 即实行有偿为主, 无偿为辅的分配模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分配过程中应留存适量的排污指标, 以供后来的新建、扩建、改建企业有足够的空间获得排污资格。一方面, 在有偿分配模式中, 应由政府定价和拍卖方式两种方式组成。其中, 拍卖方式的数量不宜过多, 有可能使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恶意囤积排污指标来进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 严格控制无偿分配的适用范围。目前来讲无偿分配是一种灵活的过渡方式。但如果大范围地适用无偿分配, 则违反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也不利于将排污成本内化为企业生产成本, 不利于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

(二) 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

确认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的法律地位。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应以服务性功能为主, 适当地储存部分排污指标, 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 储备交易中心应当扮演类似居间的角色。完善的排污权交易价格确定机制要求在政府合理确定交易指导价格基础上, 由市场来定价, 政府对排污权交易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应该及时收集并公布排污权分配情况、需求量、供给量等排污权交易市场信息, 从而提高排污权交易的成功率, 更加合理地确定排污权交易价格。

(三) 规范排污权交易的监督管理

1) 根据不同时期的排污总量情况, 规定在一定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削减量的同时应规定排污权人权利如何保障。排污源要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形成合理预期, 排污许可总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排污权分配时就必须说明每一年度许可给排污企业的排污量, 维持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

2) 通过扩大在线监测的比例, 利用较高的在线监测覆盖率,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刷卡排污系统与排污权交易平台的对接, 对排污企业的排污总量实施实时监控。结合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如项目审批、监督监测等措施以排污权交易为核心, 形成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的环境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环保监管水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严格执法, 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防范非法交易行为。确保上市交易的排污权是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的富余量, 严格审核排污权交易供给量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防止弄虚作假。

四结语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传统环境控制手段的不足, 使环境容量资源转化为商品进行交易, 环境容量的消耗与企业成本产生了直接的关系, 使得经营高新技术、低污染的企业成本优势得以凸显, 在与低技术、高污染的企业竞争时占据优势, 从而顺利地完成从粗放型向节约型经济的转变。

摘要:以嘉兴市、绍兴市的排污权交易情况为例进行分析。首先, 排污权初始分配应实行混合式的分配模式;其次, 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 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应起着中介的作用;再次, 分别从管理和监督角度来完善监管制度, 适度管理。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总量控制,准物权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修订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4]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 篇11

一、农业补贴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现状

农业补贴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根据WTO《农业协议》,农业补贴主要可以分为“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两种。“绿箱补贴”是指政府执行的对贸易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扭曲作用,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小,以及不对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包括一般农业服务补贴、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收入保险计划、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等,而“黄箱政策”主要是指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是WTO农业协议要求各国作削减和约束承诺的国内农业支持与补贴措施。

目前,我国“绿箱政策”补贴中“一般政府服务”补贴几乎占了一半的比例,粮食安全储备补贴比重也较大,而自然灾害救济虽然涉及的项目较多,但水平较低,环境保护、地区扶贫和国内粮食援助的补贴水平和比重都比较低,涉及公平性的补贴政策、收入保险计划、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等几乎是空白。“黄箱政策”补贴主要有价格支持措施,即保护价收购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两种,是我国现行补贴政策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这些农业补贴政策,虽然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方面不符合世贸组织减少对农业资源分配与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补贴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补贴重点欠明确、补贴力度不够强,缺乏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和补贴管理体制运行补偿、流失严重等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二、我国农业补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根据农业补贴政策的不足、世贸组织的农业规则和现阶段我国农业保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从补贴农产品流通领域向补贴农业生产领域转移,从保障农业生产型补贴逐步向增加农民收入型补贴转移。

(一)加大补贴力度,遴选补贴重点

我们的农业补贴还存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缺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补贴;对投入品的补贴也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各个方面,很少针对特殊的地区和人群。

在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农业补贴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在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的限制下,要更加强调集中使用资金,突出重点产品、地区和人群补贴。首先,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应该从刺激生产、增加产量逐步转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上来;其次,要重点补贴优质化、专业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的农产品生产,重点补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受冲击较大的粮棉油糖等敏感性农产品的主产区县和中低收入纯农户,增加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补贴,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购、加工和销售活动。

(二)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提高农业补贴的效率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补贴,尤其是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补贴。

要设立结构调整和升级专项补助资金,加大支持林牧渔各业之间及行业内部协调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菜篮子工程等的资金补贴,有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要注重向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倾斜补贴资金,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意增加对农业经营者素质和不同形式的农民组织进行补贴,以提高农民本身根据市场生产产品并最终参与市场的能力。

(三)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农业补贴的效率

必须加快农业管理部门改革。首先,应尽量归并与农业相关的职能,把农业生产资料,产品检验、加工、储备与运销,农产品市场建设等职能,尤其是农业补贴的计划、财政、金融、统计等归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先成立有关部门的过渡性协调机构,再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农业管理体制;其次,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成立区域性的农业行业协会,帮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农业种植、农民收入及受损情况调查统计,降低农民收入补贴发放的运行成本。再次,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防范挤占、挪用、转移和乱花乱用农业补贴的现象发生。

(四)改革补贴方式,对农民收入进行直接补贴

农业直接收入补贴是相对于价格支持间接补贴而言的,指政府为了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政策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而对农民进行的直接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比例是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大趋势。但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在我国实行还面临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直接收入补贴不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可能会影响我国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农业政策目标;其次,我国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直接收入补贴规模和资金都过大;再次,我国政府、集体组织和农户个人之间的土地关系不明确,现阶段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关系较混乱和我国土地大多数为小规模分散经营等情况都为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实施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必须是在有选择、有重点的前提下,配合其它补贴政策和其它农业政策逐步进行。可以一方面逐步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并适时减少价格支持补贴的比重,一方面从粮食主产区开始逐步扩大以耕地面积或总产量为计算基础的农民直接收入补贴。

(五)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

技术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和气候条件,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我国急需加快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选择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以政府组建农业保险公司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专业性保险公司,公司应直接隶属于农业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具体业务由县农业保险支公司组织办理。农业保险基金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产投保保费构成,并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和保险费给予财政补贴,以及实行免税待遇,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持与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

完善制度建设 篇12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制度现状考察

2005年l0月实行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 这是我国首部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性法规, 在我国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各地在国家的支持下或自发地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探索, 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仍没有正式出台, 只是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一些地方制定出的政策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做出了一些原则规定。

1.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 大多明确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但并未严格禁止其流转。《宪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从根本法上明确了作为土地使用权形式之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作为民法基本法的《物权法》虽然对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了详细的规定, 但主要是针对国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只是在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 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其回避了是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未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直接的实质性规定。此后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担保法》等则在限制的基础上具体规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或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第六十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和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 应当持有关批转文件……。”;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还规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 该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才能有偿出让。《担保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乡 (镇) 、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 (镇) 、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纵观上述法律规定可见, 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政策。一是国家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仅允许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并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企业在破产、兼并等情形下, 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流转及以乡 (镇) 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而对于流转的程序、流转的对象以及流转后土地产权关系的调整等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国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严禁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三是国家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从以上有关法律规定还可以看出,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制体系, 由于缺乏具体操作规范, 相关法律并没有形成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指导。在实践中, 集体所有土地更多的是通过国家征收转为国有土地, 再以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目实现流转。在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中, 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是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相比较而言, 法律对该问题的规定则过于零散、笼统。更为重要的是, 后者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基本上持严格限制的态度, 而前者虽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并有专门规定, 但由于位阶较低, 一些内容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 形成了一种尴尬的违法状态。这也印证了国土资源部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所持的“积极谨慎”态度。此外,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配套制度改革还未到位。[1]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法律上存在障碍

土地使用权是可流转的财产权利, 在集体土地使用权中,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交易应该是最具有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的, 而我国只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问题。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流转,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专项管理法规, 而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具体, 实践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流转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应引起高度重视。

(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抽象性是造成流转障碍的根源。

产权明晰既是交易的前提, 又是交易的结果。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态的抽象性, 使其成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障碍的根源。[2]

首先, 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设定不明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规定似乎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代表, 但实际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并不明确。其一, 其所指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村, 包含的具体范围并不明确。其二, 村民委员会并非经济实体, 但现行法律仍规定村民委员会充当集体土地的主体代表。由于村委会既不是法人, 也不是一级政府, 在没有健全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在行使具体权力时, 村长和村委会少数人实际上成了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人, 为己牟取利益, 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体现。这种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的现实, 违反了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原则。由于相关法律设定的不明确, 实践中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和所有权代表的确认, 成为当前实际操作及相关立法的难点。

其次, 现行法律确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残缺。具体表现在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内容的行使上有明显的不完全性。依《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和《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对所有物的完全支配权, 但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种权能残缺的“不完全所有权”。这主要表现在处分权和收益权方面。按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移, 但对农村集体土地而言, 我国立法不但禁止集体土地买卖, 而且禁止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移。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经国家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让、转让, 这不仅使集体土地所有者失去了土地的处分权, 同时也使本应属于集体的土地收益流入国库。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到底应包含哪些权能, 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2) 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尽完善加大了流转的难度。

上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强制性规定, 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合法进入市场。

首先, 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主体受到严格限制。按照法律规定, 非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必须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联手合作, 创办企业所占用的集体土地, 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的方式投入的。也就是说, 非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办企业, 是不能单独使用集体土地的。这实际上排斥了民间私营企业单独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显然, 对于我国当前大量的民间私营企业, 在土地法律设计上并没有为他们的用地需求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

其次, 法律禁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尽管《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的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开了一个小口子, 但对于大量没有发生“破产、兼并”、而是正常运营的企业而言, 其所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 既违背了企业资产合理流动的基本经济规律, 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更是滞后于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大量发生的客观现实。

此外, 按照法律规定的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集体建设用地发生流转的, 也会因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如对于流转的程序、流转对象以及流转后土地产权管理的调整等均缺乏明确规定) , 实际很难进行。这也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一方面无法可依, 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土地管理部门对违法流转也难以处理, 加大了流转管理的困难。

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如前所述,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依照法律规定是受严格限制的,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这种流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且大量存在。当前, 应通过法律规章的保驾护航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使之逐步纳入依法、统—、公开的市场管理轨道, 实现两种所有权一体化管理。笔者根据国家现行法律和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现实,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制定专项管理法规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经济, 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及制度作保障,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要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办法, 内容包括:要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界定;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条件、范围;进行流转的程序、审批规定、流转形式和以登记为核心的管理规则;流转的合同样式及管理;流转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主要包括国家作为管理者和投资者的收益取得方式和取得数量, 集体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之间收益分配的原则, 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个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数量等。此外, 还要规定相关的违法交易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等。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 对不利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首先, 设定产权主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的设定, 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由于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定概念模糊, “农民集体”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 在行使具体权力时, 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体现, 使一些村、组干部利用其地位, 充当所有权代言人, 为自己牟取利益。因此,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必须确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关系, 不仅要确定农民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还要还原其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 可借鉴《公司法》的制度, 改造现行的村委会制度。村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经村民选举村委会作为常设机关, 另选举监事会。同时, 必须完善收益的分配制度。如在《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和《土地管理法》第十条两个法律的条款中, 都增加一款:“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再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其应修改完善为:“土地补偿费归农民集体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其次, 明晰产权权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权能的明晰, 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关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权能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或村镇规划的前提下, 应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权能基本一致, 同样应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尤其是处分权应包括转让、租赁、抵押、作价出资以及联营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依据所享有的权能自愿选择流转方式进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 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应具有因流转需要自愿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的权利, 并依据其所有权一次性或分期获取土地资本化的收益。

第三, 健全土地登记制度, 实现用前、用中、用后的全程管理。同时, 还要细化各种权利, 保障各种权利人的利益, 解除用地者使用集体土地的后顾之忧。

(2) 对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土地管理法》相应条款中, 或在专项土地征用条例中, 应将“公共利益”进行严格界定, 将经营性用地纳入市场配置范畴。再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或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建议将其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可以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也可以申请使用集体土地;但是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 或房地产开发用地则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又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除外。”建议其改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的前提下, 可以出让、转让、出租及其他方式进入市场”。

(3) 对涉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改革

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改革, 主要包括征地制度的配套改革、用途管制制度的配套改革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制度的完善等。要建立严格的土地收益管理和分配制度, 增加使用透明度, 实行土地收益分配的民主决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土地收益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手中或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避免挪作他用。

三、结语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市场规律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采取谨慎的保守政策, 但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己对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的政策进一步松动。现阶段, 在制度和法律还不完善的情形下, 私下的、隐形的流转现象大量存在, 对于流转的限制和约束不仅不利于引导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且滋生大量隐性交易, 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并造成国家和集体土地收益的双重流失。因此, 在各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已经自发流转的新形势下,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改革, 还是需要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或者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控制, 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发流转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如何构建保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科学流转的法律机制, 成为当前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考察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 面对现实与法律规定的冲突和脱节, 提出了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辉.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05) .

上一篇:绝对真理下一篇:价值创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