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制度亟待完善

2024-10-23

捐赠制度亟待完善(共3篇)

捐赠制度亟待完善 篇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一直是我国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 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问题的症结, 恰恰源自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很多地方的失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意识的增强, 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广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发流转现象愈来愈普遍。如何制定有效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 促进农民和土地问题的解决, 已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制度现状考察

2005年l0月实行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 这是我国首部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性法规, 在我国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各地在国家的支持下或自发地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探索, 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仍没有正式出台, 只是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一些地方制定出的政策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做出了一些原则规定。

1.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 大多明确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但并未严格禁止其流转。《宪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从根本法上明确了作为土地使用权形式之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作为民法基本法的《物权法》虽然对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了详细的规定, 但主要是针对国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只是在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 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其回避了是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未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直接的实质性规定。此后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担保法》等则在限制的基础上具体规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或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第六十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和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 应当持有关批转文件……。”;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还规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 该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才能有偿出让。《担保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乡 (镇) 、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 (镇) 、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纵观上述法律规定可见, 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政策。一是国家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仅允许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并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企业在破产、兼并等情形下, 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流转及以乡 (镇) 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而对于流转的程序、流转的对象以及流转后土地产权关系的调整等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国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严禁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三是国家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从以上有关法律规定还可以看出,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制体系, 由于缺乏具体操作规范, 相关法律并没有形成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指导。在实践中, 集体所有土地更多的是通过国家征收转为国有土地, 再以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目实现流转。在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中, 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是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相比较而言, 法律对该问题的规定则过于零散、笼统。更为重要的是, 后者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基本上持严格限制的态度, 而前者虽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并有专门规定, 但由于位阶较低, 一些内容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 形成了一种尴尬的违法状态。这也印证了国土资源部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所持的“积极谨慎”态度。此外,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配套制度改革还未到位。[1]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法律上存在障碍

土地使用权是可流转的财产权利, 在集体土地使用权中,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交易应该是最具有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的, 而我国只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问题。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流转,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专项管理法规, 而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具体, 实践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流转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应引起高度重视。

(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抽象性是造成流转障碍的根源。

产权明晰既是交易的前提, 又是交易的结果。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态的抽象性, 使其成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障碍的根源。[2]

首先, 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设定不明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规定似乎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代表, 但实际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并不明确。其一, 其所指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村, 包含的具体范围并不明确。其二, 村民委员会并非经济实体, 但现行法律仍规定村民委员会充当集体土地的主体代表。由于村委会既不是法人, 也不是一级政府, 在没有健全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在行使具体权力时, 村长和村委会少数人实际上成了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人, 为己牟取利益, 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体现。这种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的现实, 违反了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原则。由于相关法律设定的不明确, 实践中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和所有权代表的确认, 成为当前实际操作及相关立法的难点。

其次, 现行法律确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残缺。具体表现在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内容的行使上有明显的不完全性。依《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和《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对所有物的完全支配权, 但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种权能残缺的“不完全所有权”。这主要表现在处分权和收益权方面。按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移, 但对农村集体土地而言, 我国立法不但禁止集体土地买卖, 而且禁止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移。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经国家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让、转让, 这不仅使集体土地所有者失去了土地的处分权, 同时也使本应属于集体的土地收益流入国库。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到底应包含哪些权能, 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2) 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尽完善加大了流转的难度。

上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强制性规定, 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合法进入市场。

首先, 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主体受到严格限制。按照法律规定, 非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必须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联手合作, 创办企业所占用的集体土地, 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的方式投入的。也就是说, 非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办企业, 是不能单独使用集体土地的。这实际上排斥了民间私营企业单独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显然, 对于我国当前大量的民间私营企业, 在土地法律设计上并没有为他们的用地需求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

其次, 法律禁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尽管《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的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开了一个小口子, 但对于大量没有发生“破产、兼并”、而是正常运营的企业而言, 其所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 既违背了企业资产合理流动的基本经济规律, 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更是滞后于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大量发生的客观现实。

此外, 按照法律规定的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集体建设用地发生流转的, 也会因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如对于流转的程序、流转对象以及流转后土地产权管理的调整等均缺乏明确规定) , 实际很难进行。这也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一方面无法可依, 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土地管理部门对违法流转也难以处理, 加大了流转管理的困难。

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如前所述,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依照法律规定是受严格限制的,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这种流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且大量存在。当前, 应通过法律规章的保驾护航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使之逐步纳入依法、统—、公开的市场管理轨道, 实现两种所有权一体化管理。笔者根据国家现行法律和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现实,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制定专项管理法规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经济, 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及制度作保障,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要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办法, 内容包括:要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界定;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条件、范围;进行流转的程序、审批规定、流转形式和以登记为核心的管理规则;流转的合同样式及管理;流转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主要包括国家作为管理者和投资者的收益取得方式和取得数量, 集体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之间收益分配的原则, 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个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数量等。此外, 还要规定相关的违法交易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等。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 对不利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首先, 设定产权主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的设定, 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由于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定概念模糊, “农民集体”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 在行使具体权力时, 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体现, 使一些村、组干部利用其地位, 充当所有权代言人, 为自己牟取利益。因此,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必须确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关系, 不仅要确定农民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还要还原其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 可借鉴《公司法》的制度, 改造现行的村委会制度。村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经村民选举村委会作为常设机关, 另选举监事会。同时, 必须完善收益的分配制度。如在《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和《土地管理法》第十条两个法律的条款中, 都增加一款:“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再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其应修改完善为:“土地补偿费归农民集体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其次, 明晰产权权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权能的明晰, 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关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权能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或村镇规划的前提下, 应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权能基本一致, 同样应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尤其是处分权应包括转让、租赁、抵押、作价出资以及联营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依据所享有的权能自愿选择流转方式进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 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应具有因流转需要自愿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的权利, 并依据其所有权一次性或分期获取土地资本化的收益。

第三, 健全土地登记制度, 实现用前、用中、用后的全程管理。同时, 还要细化各种权利, 保障各种权利人的利益, 解除用地者使用集体土地的后顾之忧。

(2) 对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土地管理法》相应条款中, 或在专项土地征用条例中, 应将“公共利益”进行严格界定, 将经营性用地纳入市场配置范畴。再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或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建议将其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可以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也可以申请使用集体土地;但是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 或房地产开发用地则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又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除外。”建议其改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的前提下, 可以出让、转让、出租及其他方式进入市场”。

(3) 对涉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改革

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改革, 主要包括征地制度的配套改革、用途管制制度的配套改革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制度的完善等。要建立严格的土地收益管理和分配制度, 增加使用透明度, 实行土地收益分配的民主决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土地收益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手中或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避免挪作他用。

三、结语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市场规律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采取谨慎的保守政策, 但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己对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的政策进一步松动。现阶段, 在制度和法律还不完善的情形下, 私下的、隐形的流转现象大量存在, 对于流转的限制和约束不仅不利于引导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且滋生大量隐性交易, 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并造成国家和集体土地收益的双重流失。因此, 在各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已经自发流转的新形势下,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改革, 还是需要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或者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控制, 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发流转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如何构建保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科学流转的法律机制, 成为当前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考察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 面对现实与法律规定的冲突和脱节, 提出了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辉.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05) .

(2) 陈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论坛, 2003, (12) .

捐赠制度亟待完善 篇2

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等指出,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现象,即在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专家们指出,多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据了解,2009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届时将使1.6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获得养老保险。目前,由于这一制度建设尚滞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且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也使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贴规模急剧膨胀,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

针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实际,王胜今等专家建议,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

他们还建议,应在我国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支持个人建立储蓄性的养老保险。同时,做好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捐赠制度亟待完善 篇3

在刑事诉讼中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 可以有效防止司法腐败, 提高刑事诉讼效率。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 人民陪审员具有审判员的作用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人民陪审员可以直接参与到普通案件的审理之中, 和审判员具有相同权利和义务, 能够协助审判员进行刑事诉讼的司法审理。加之人民陪审员的专业性, 能够有效提高办案质量。

(二) 人民陪审员具有调解员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 且富有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具体刑事诉讼中, 可以利用人民陪审员具有的专业知识, 设身处地、针对性地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 即可以促进调解成功, 又能够降低诉讼成本。

(三) 人民陪审员具有监督员的作用

在刑事诉讼案件审理中, 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督和制约, 就有可能导致司法腐败。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 对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可以有效的防范司法决策中的独断专行和执法错误。

(四) 人民陪审员具有联络员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是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络员, 能够起到上情下达, 民意上通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的介入可以实现群众对审判工作的零距离, 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

(五) 人民陪审员具有宣传员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参与了人民法院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对人民法院的工作比较了解。法院能够通过陪审员, 将自身的工作宣传给社会, 宣传给人民群众, 通过陪审员的对外宣传, 能够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 加快法法治社会建设的步子。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司法制度不断发展和改革, 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比较缓慢, 所以, 人民陪审员制度明显不适应刑事诉讼的要求。

(一) 陪审员制度立法方面的不足

目前,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不够明确, 给具体司法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二) 选拔陪审员的方式不规范

从目前情况看, 由于人民陪审员的选拔条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各地基层法院在选拔陪审员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甚至一些基层法院随便找几个人应付了事。

(三)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

由于人民法院人员少、任务重, 在刑事诉讼中大多削弱合议制, 将人民陪审员拒于案件审理之外。即使组成合议庭审判, 参加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也比较少。

(四) 人民陪审员的整体素质与刑事诉讼的要求不相适应

在我国人民陪审员的选择没有统一规定, 任职条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选择使用权用人民陪审员时随意性较大, 选择使用的人民陪审员较低, 不能适应陪审要作的要求。

(五) 审判机构认识不到位

一些基层法院, 对待人民陪审员制度顾虑重重, 认为人民陪审员是“局外人”不想让他们知道内情, 在刑事诉讼中极少与人民陪审员联系, 从而使人民陪审员徒有其名, 不知陪而更不知审的现象。

(六) 人民陪审员制度缺乏制约机制

从我国目前陪审员的情况看, 大多数人民陪审员是基层干部, 他们既要履行人民陪审员的责任, 又要承担所在部门繁杂的事务。由于陪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且选定、管理和陪审义务都缺乏法律规定, 使不少人民陪审员认为陪审工作是额外负担。

三、改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从我国目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推行情况看, 应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作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改进。

(一) 尽快出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人民直接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有效形式, 仅靠54年《宪法》规定的几条原则性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依据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 从司法角度规范人民陪审员制度, 从而保证人民陪审员参与刑事诉讼有法可依。

(二) 规范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和素质要求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要真正实现人民陪审员的权力和义务, 就必须对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做出规定。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年龄、学历、职业、职务、政治身份、道德修养等标准, 并按这个标准严格选拔人民陪审员。

(三) 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的产生办法

在目前情部下, 人民陪审员的产生应严格按照标准, 采取单位推荐、司法部门把关, 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备案的方法产生人民陪审员。法院把关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人民法院不仅要严格审查人民陪审员的任务资格, 还要进行民主评议, 确保人民陪审员的专业性、权威性, 符合民意。

(四) 提高陪审员的待遇, 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法律法规应该明确规定, 人民陪审员离开单位, 执行陪审义务期间, 原单位照发工资, 奖金和福利待遇。与此同时, 人民法院也应视自身条件, 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总之, 要为陪审员更好的参与陪审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进一步提高他们参与陪审的积极性。

(五) 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管理体制

人民陪审员需要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人民陪审员既是一项政治荣誉, 又具有法的权力和责任。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参与刑事诉讼, 其责任重大。为此, 要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监管体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对本级人民陪审员的监管, 人大常委要根据实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 提高人民陪审员的综合素质

人民陪审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熟知法律, 所以, 人民法院应对人民建立档案, 准确了解和掌握陪审员的相关信息, 有针对性地使用和培训, 加大对人民陪审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尽快改变人民陪审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 以适应刑事诉讼陪审的要求。

四、结论

人民陪审员制度对加大刑事诉讼的公正性、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不能削弱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而要让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司法实际, 从法律角度规范人民陪审员制度, 明确任职条件和产生办法, 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 提高人民陪审员的素质, 改善人民陪审员的待遇, 以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我国司法的民主。

摘要:在刑事诉讼中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 是我国法治的进步, 是加大司法监督、遏制司法腐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管理机制。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司法制度的发展,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社会法制的日趋完善明显不相适应, 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此, 本文从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现状入手, 分析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刑事诉讼,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肖璟.要为“不穿法袍的法官”立规矩[N].人民法院报, 2003-03-06.

[2]陈志远.论人民陪审制度[J].山东审判, 1999 (5) :5.

上一篇:硝态氮迁移下一篇:均衡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