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2024-07-09

如何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共11篇)

如何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篇1

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的内涵和意义

“整体”是相对于“个体”来讲的,它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统领性的作用。而语文中的整体把握教材,则要求要把握教学阶段的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总目标和分目标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整体目标和分目标之间的关系呢? 整体把握教材旨在使教师你能够对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目的、阶段目标、文本内容有比较清晰地概念。作为一个老师,只有对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更明晰自己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把握准确的教学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语文教材的内同和教育价值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不同方面的关系出发,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语文教材,才能够对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有深切的认识。

一、明确阶段目标,整体把握教材使用方向。

在进行教学之前,我认为我们都要先做一件事——重温新课程标准,要静下心来对它的阶段目标进行通读,既要注意前后联系,又要重点读懂对应学段的目标,做到胸中有数,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任务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对教学参考中的“教材说明”部分认真阅读,对要使用的整册教材从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对重点部分内容反复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以便在教学中做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最后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整体上感知这一组文章的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趋向,使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从“大局”出发,保证教材内容整体推进的方向。

二、明确课程,教材、课时教学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科学的定位。分析教材首先把握好年段要求。其次是把握好教材的阶段要求,最后把握好课时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有较大的偏差。

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教育价值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不同方面的关系出发,才能对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有深切的认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课程目标认识不够,对教材和编写体例不能很好了解,对教材本身的内容和教学价值把握不好,因此会在文本解读方面出现问题,对学生学习的阶段目标认识不清,从而影响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教材的教育功能也落实不了。

三、要想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涵和意义,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语文教材编写要遵循特定的编写体例;编写体例要依据教学大纲。在我国,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制定的。如依据的标准是对知识、能力的测试和评价。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后,教材更成为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和凭借。整体把握教材还要对文本的原生价值有深刻、准确地把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有很好的文本知识和很强的文体知识;这在阅读方面就很能体现出来了;因为学生不但是听教师解析文本,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意中学了教师的一种思维方式。

四、整体把握教材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基本信息,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原有基础。在遵循新课标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整体把握教材对教学有大多的作用就不必多说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整体把握教材。这,才是关键!

如何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篇2

一、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本为本”的主导思想,增强教学领域的“法制”观念。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任务的重要保证,遵循大纲精神、忠于教材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尽职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既要防止“照本宣科”囿于课本的形而上学做法,又要克服那种灵机一动、脱离课本的主观随意性。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是“以本为本”思想的基本体现。初三数学教材与初一、初二的数学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初一、初二学习的数学,对学生来说是原来不懂的、全新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教学活动具有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初三学习的数学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似曾相识”又不曾透彻理解的知识,教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性,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以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两解之和两解之积,一元二次方程???,我问,这个定义是怎样来的,它会有哪些作用?这一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了。经过较深入的讨论与思考,学生能从教材体系的高度理解,再去阅读教材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从某一局部上挖掘教材特点,拓宽一些、加深一点,是“以本为本”思想的能动体现。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有:

(1)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别学习以后,引导学生去寻求四则运算间的内在联系,图解表示为:

数量关系为:

通过四则运算间内在联系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一种运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被另一种运算所代替;一种运算与另一种运算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相互联系,我们应从内在联系中认识运算的特征。

(2)开拓属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例如在研究了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规律,即 能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乘积的形式之后,设问:能否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呢?讨论的结果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命题,即“凡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奇质数的和”(简称1+1),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3)投石问路启动知识链。例如在处理中国剩余定理这段教材时,先提出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接着又把书后不起眼的注释放到重要位置来讲述。注释写道,在明朝程大们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首歌,就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把这首歌译成解答为:70×2+21×3+15×2-105=23。学生一见这个算式纷纷发问:170、21、15是些什么样的数?如何求得?2为什么以上各数要分别乘以2、3、2?3减去105的2倍是什么意思?470是在5与7的公倍数中除以3余1的数,加上21的3倍与5的2倍以后能否保持这一特性?5为什么先找余1的数?这些问题,正是解答中国剩余定理的关键内容,弄懂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中国剩余定理。最后还提示说明,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可以利用最小公倍数求解,还可以利用同余知识求解,能启发学生自学同余知识。

(4)赋予某些常识以数学意义。例如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元法,沿用至今(编制年历中还使用)天干有10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有12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酉,接下去应是甲戌、乙亥、丙子……那么一共有多少种组合方法呢?即求天支(10)与地支(12)的最小公倍数(60),所以农历是60年为一个花甲,这个知识在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时予以讲述,学生会乐于接受。

(5)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课虽然逻辑思维多于形象思维,但两者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逻辑思维本身若运用得当,也会趣味盎然。例如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今天是星期二,问109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31000天以后的一天呢?学生跃跃欲试,但苦于数字巨大而作罢。这时我给学生分析:一周为7天,所以1090,3100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可由它们分别除以7所得余数来确定。学生顿悟,问题迎刃而解。像这种在我们身旁出现的的问题,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浅者深入,深者浅出

浅者深入,深者浅出这是处理教材进行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于比较深奥的知识,要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较为浅显的内容,宜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看起来浅显的知识,要把它放到知识体系中去思考,在知识自身发展过程中加深理解,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1)循序渐进,难易结合。例如关于整数11种简单应用题,教材用列表法说明解答方法和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做了如下安排:1给出11种简单应用题,由学生来组建一个知识结构,迫使学生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这11道题并不是简单的递进或并列的线条结构,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的空格位置填上相应的应用题,把一个比较浅的问题放到深一层次上去理解。2画出11种简单应用题的线段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到线段图的一般画法与属于何种数量关系有关,而与解答方法关系不大。3掌握11种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联系,通过实例变换,使学生明确一个复合应用题实际上是由几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一个简单应用题也可以发展为复合应用题,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复合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的发展。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经过分析,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前后联系的几个简单应用题。

(2)构造框架,系统学习。对于初中的教学,系统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构造数学框架有利于学生能简单有效地理解知识要点、难点;且较为系统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们举一反三,形成“同型归类,培养迁移”的能力。正如鸟的双翼必须凭借空气才能飞翔一样,智能的形式和发展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并非任何知识都能形成智能。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促进智能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而且改变了小学那种“题海战术”的做法,将解法相似的众多题目精心筛选,分别归类,明确规律,达到触类旁通、培养迁移能力的目的。简单的知识框架却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教学效用,这正是“浅者深入,深者浅出”的最好的体现。

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篇3

1铺垫

教学片断1(文[1]第104页):我们证明运算律(3)a+b·c=a·c+b·c.

图1证明如图1,任取一点O,作OA=a,AB=b,OC=c,因为a+b(即OB)在c方向上的投影等于a、b在c方向上的投影的和,即|a+b|cosθ=|a|cosθ1+|b|cosθ2,所以|c|·|a+b|cosθ=|c|·|a|cosθ1+|c|·|b|cosθ2,所以c·a+b=c·a+c·b,所以a+b·c=a·c+b·c.

铺垫1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过程中,构造图形2有一定难度,从表面看与数量积似乎没有多大联系,其实不然,对比图2与图1可以发现,图形2构造过程中线段OM就是线段OA与AP分别在OM上的投影之和,它的主要依据就是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这与向量数量积分配律的证明思路是一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利用了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它的坐标表示,其中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1x2+y1y2”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就是说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证明过程或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向量数量积,二者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完全吻合的.

图2图3教学片断2:(文[1]第108页,习题2.4B组)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上有两点A(cosα,sinα),B(cosβ,sinβ),试用A、B两点的坐标表示∠AOB的余弦值.(借助向量OA=(cosα,sinα),OB=(cosβ,sinβ)的数量积就能解决问题.)

铺垫2知识之间原本就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对于单一问题来说学生容易掌握,但不容易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从整体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将它们串起来、形成问题链,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教学片断2的情境下推证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就能顺利地将新旧知识有效连结起来、找到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使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坐标表示的引入不那么突然.

2拓展

教学片断3(文[1]第121页,复习参考题B组)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如何推导?设P(x,y)是直线Ax+By+C=0上任一点,记点P0到直线l的距离为d,l的法向量n=(A,B),P0P与n的夹角为θ,则P0P=(x-x0,y-y0),于是A(x-x0)+B(y-y0)=|n|·|P0P|cosθ,即-Ax0+By0+C=|n|·|P0P|cosθ,又d=||P0P|cosθ|,所以d=|Ax0+By0+C|A2+B2.

拓展3这样,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也可以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来.那么asinx+bcosx=a2+b2cos(x-φ)能否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导出呢?设asinθ+bcosθ=c,令X=sinθ,Y=cosθ,则单位圆的圆心O到直线aX+bY=c的距离d=|c|a2+b2,又因为d=|cos(θ-φ)|(其中tanφ=ba),所以|c|a2+b2=|cos(θ-φ)|,即asinx+bcosx=a2+b2cos(x-φ).既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向量数量积为主要推证方法,就可以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来解决(文[1]第144页):6.(1)略.(2)你能用a,b表示函数y=asinx+b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吗?设OA=(b,a),OB=(cosx,sinx),则OA·OB=asinx+bcosx=a2+b2cos(x-φ).

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即学生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以什么方式知道的,这其实包含了认知的广度、认知的方式和认知的结构三方面的含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作为切入点,用合适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实现认知结构的有效对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平台.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结构特征与编写者的意图,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模块整合,螺旋上升”导致同一知识模块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理清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思想方法来统领模块知识;作为教师也只有领会到教材的结构特征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理清知识脉络,设计出合乎情理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如何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篇4

摘要:化学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规律、培训实验技能,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深刻体会。因此,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意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实验探究:

一、为什么要倡导实验探究教学

1.实验在化学学习中重要地位的需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常见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之所以显得很重要,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刺激学生发现新知识,领悟许多道理;从实验与其他内容的横向联系上看,实验是学生形成概念、认识并理解化学原理的依据,是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方式。

2.素质教育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必须主动地进行研究,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选择能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教学就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化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知识内容向探求知识转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开展探究学习实验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渠道。

二、实验探究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1.在学科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多样的感性材料,虽然仅是认识的初步感知;但这些化学实验用生动、新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概括、归纳、联想、发散、迁移、综合等思维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化学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领会。我们知道,中学化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往往是比较抽象、概括的知识,仅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较难理解的。若能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抽象和概括,进而理解和领会基本理论,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中学化学的基本理论板块中有很多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必修1中对物质的量概念的讲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等,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口头讲授很难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就更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若借助于适当的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化实验)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实际效果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3.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是高考命题的基石。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具体的元素和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而离开了实验和实物,学生就很难获得正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事倍功半,而印象也不能深刻,随着内容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就更易混淆不清,更容易遗忘,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和记忆规律。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现象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去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透过现象清晰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这样既能强化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探究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探究式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授受式”教学。

它提高了课堂的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也容易出现前文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必须做好教学思路的设计。一般的设计思路是:明确研究对象――明确探究问题――明确探究方法――提出假设――取证――得出结论。

1.选择合适的探究对象

受所学内容特点的影响和教学时数的限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教学内容都实施探究式教学,哪些内容可以或者应该作为化学课堂探究的对象呢?首先,应是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处于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或重要的链结上,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加深对这些问题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其次,所探究的问题要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严谨而深刻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磨练攻坚克难的意志。最后,探究的问题是高中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探究乐趣和成就感的问题。 2.明确解决的一般程序

探究式教学是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的,探究的过程即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真相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进行教学思路设计。比如,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我们可以按照由结构推测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性质,进而由性质学习其用途和制备方法的程序进行。而对其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学:既有的事实或现象→抽象出定义或概括出规律→挖掘定义或规律的内涵→对概念和理论的发散与应用。

3.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启动和维持师生探究活动的最佳靶子,问题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呈现给学生,问题与问题之间相互连贯,环环相扣,形成问题链,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提出假设,搜集证据,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形成结论。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要以问题为引领,注意层次性和递进性,通过问题形成激趣、设疑、诱思启智、顺理成章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都将得到提高。

四、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的常见困惑

1.教师认为探究教学会影响知识的落实。实际上探究教学是有利于知识的落实的。同样一个知识简单的呈现给学生和学生通过一个研究过程得到它,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实验探究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该体现这样的内容。

2.实验探究课堂的控制问题。我们应该逐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从一开始让学生完成少量实验后教师再讲课,到最终教师对学生实验和自己讲授收放自如。

3.要不要开展探究教学。面对如此多的实验和探究,若一一都让学生到实验室亲历亲为,探究一番,无论是实验室条件,还是有限的教学时间都不允许。

4.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时的课时问题。

5.开展探究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条件问题,新教材中化学实验不再刻意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应该就是给各自的学校、教师在提供足量教学可用资源的基础上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尽可能地为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做实验创设有利条件。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需要在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郑勇等.情境?探究?建构――课堂教学的最优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长城》教材理解 篇5

一、板块分析:

本组教材选入了一篇长城的文章《长城》和两首古诗《出塞》与《凉州词》,其中《长城》是打开长城故事的先导。这篇文章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内容: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一板快是以“长城的故事”为主题。介绍了中华大地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巨龙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情系长城,用一颗颗赤子之心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出长城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三、教学目标:

目标是对学生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预计学生将要涉猎的问题与可能,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与壮观。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艰辛的赞叹之情。

四、方法策略:

教学策略是一种思想,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

本节课,我遵照教学策略的目的性,为学生提供了准备学习的条件。我针对本课内容的需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既可以使师生双方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学内容,使精力节约化,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又可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手段,缩小与文本的距离,把学生心目中遥远的长城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并加工的心理倾向。

基于新课标倡导的“以读为主”思想理念,我采用了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主线,抓住中心句及相关语句进行朗读的方法,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逐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有效引导广泛交流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我引用了毛泽东1935年所作的《清平乐六盘山》中的诗句导入,引出“不到长城非好汉”,并表示出没有到过长城的遗憾。“你们愿意把长城的知识介绍给老师听吗?”为了满足老师的好奇心,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长城的知识或亲身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既使学生产生了主动,积极,愉悦的情绪,又顺利巧妙地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2、信息整合直观感受(1)、有效提问,提炼语言

在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交流长城知识的同时,把握提问的有效性,抓住这一兴趣点提问:“你们知道文中是怎样评价和赞美长城的吗?”

使学生自然进入文本的学习,自主读文找到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下面由此展开教学,反复朗读,层层深入地感受长城的特点。

(2)、图文结合,直观感受

大屏幕出示长城远景图,直观感受长城的长,抓住反映这一特点的两处“一条长龙”和“一万三千多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理解长城的气势,如计算,打比方,举例子等。为了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构建教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我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绘制了长城的东西两点,并用激情的朗诵进一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这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无疑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现中心句,学生激情朗读,情感得以升华。(3)、合作学习,动手动脑 大屏幕拉近长城的画面,学习作者由远及进观察事物的方法,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成为有效教学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有三个要素:恰当的内容,健全的小组和有效的指导。其中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合作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我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画出长城的结构图,并用笔标出你知道的名称,同时把描写长城结构和特点的语句区分开,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为学生提供一组数据,再读中心句,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

3、课内外结合,激发想象

在作者联想的这部分教学中,重点体会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是朗读的重点,也是学文的难点。我设计了“知长城,小小展示台”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也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做好了铺垫。同学们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北齐王朝修筑长城调用的民工人数等,从而体会了劳动人民的辛苦,这时学生的情感已经和作者产生共鸣,再让他们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想像当时的画面,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4、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情感还在延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也成为研究者。”

(1)介绍三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进一步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2)配以优美的《长城长》的歌曲,展示我国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部分自然文化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

《木兰诗》的理解教材 篇6

c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战乱和少数民族风俗的渗入,而展现了一种特异风貌,《木兰诗》是一首淳朴浑厚、简劲粗犷的歌。木兰这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木兰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词,可见《木兰诗》影响之深远。《木兰诗》的艺术美表现于多方面,笔者以为最为突出的是:承传与创新,简劲与细腻,叙忧与状乐。

一、承传与创新

《木兰诗》带有鲜明的民歌风,又具有其创新之处。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么两首:“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两首诗以女子的叹息声和问答体的形式,将女子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现得毫不掩饰。《木兰诗》的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与上引《折杨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兰诗》紧接着的两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又与上引后一首的前两句完全相同,这可明显看到《木兰诗》承传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种流行语式,但《木兰诗》中的这六句又一反前诗中的“女子”那个人之幽怨,而是有着强烈的对家事的关切以及自动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虽然《木兰诗》同样落笔于儿女之思,然而其中饱蘸着木兰对家人的亲情。木兰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可汗点兵,军书联翩而至,父老无兄。木兰之所以时织时辍,心事重重,是因为替父担忧,替家担忧。《木兰诗》的创新还表现于借儿女之思、亲人之情,写战争之事,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妇女弃织从军之思,因此,形式和题材上虽仍为传统型的,然而却光彩照人,展现了中国女性深明大义的高贵品德。这种对民歌形式和题材的承传与创新,既易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诗歌的容量,可谓蹊径独辟,匠心独运。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

《木兰诗》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写忧,后部分写乐,忧是乐的反衬,乐是忧的归宿,从而深刻揭示了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广阔的社会内容,寄托着北朝人民良好的愿望和对融融而乐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木兰诗》先写木兰停机忧叹,造成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问答,排除了儿女之思的狭隘情感,从而突出了木兰为失去和平宁静的男耕女织生活而忧虑,而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淳朴纯真的女性焦躁不安的心。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中,这是木兰忧心如焚的根由。困难当头,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军驰骋万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是木兰忧虑而引发的情思,并终于化作了行为。在从军途中怀念爷娘的感情,其实还是隐隐忧思的阵阵侵袭的流露,忧的是自己的`代父远征能否换得家庭的安宁,忧的是自己这家中具有劳动力的人一走会不会给爷娘带来繁重的劳动、持家负担,让仁慈的爷娘倍受精神的折磨,相思女儿而又不得相见。写忧使诗的内容更现实化,使木兰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归心似箭的表白,不是更让人产生共鸣吗?

《木兰诗》状乐的部分笔调轻捷流转,生动鲜明,真切有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系列喜悦场面的铺叙,将木兰为和平生活重新获得而乐的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也将木兰家人对木兰凯旋的自豪与欣喜表现得奔放而热烈。《木兰诗》对“乐”的状写,情味浓,寓意深。熙熙而乐的情景,不正是劳动人民从痛苦的忧虑中摆脱出来,抹去战争阴影而产生的一种喜不自禁的挚情吗?这其中不也深刻表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吗?从“乐”中,人们不难领悟到幸福宁静生活的来之不易,尤其是从峥嵘岁月中走过来的人们。

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篇7

一、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认识

1. 图文并茂, 丰富多彩

苏教版教材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安排的都是精典且精炼的美文。每课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画, 而这些图画都是请专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绘制的, 让学生喜闻乐见。

2.“食材齐全”, 堪称营养大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内容可谓齐全, 注重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训练。从识字到读文, 从说话到习作, 从课内到课外, 无不涉猎, 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积累与运用, 同时还能关注到学生语言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3. 既重视智商的训练, 也重视情商的熏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内容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让学生会思、善思、巧思, 锻炼了他们的智商。与此同时, 教材安排的内容也十分关注学生情商的熏陶。教材每一项内容都能体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要么唤起学生孝亲敬长的美德, 要么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要么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等, 这都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二、用好教材的几点设想

1. 课前读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技能的载体。要实现教材的效用, 教师在教学前就要课前认真研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教材, 要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 弄清作者的情感与表达意图, 定下全文的基调。然后结合所教年级的教学大纲要求与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 选择要教给学生什么。如在三年级上册中有篇课文叫《学会查无字词典》, 文中有较多的对话片段, 而且人物语言的提示语或在前, 或在后。这正是对三年级学生进行对话与提示语教学的最佳时机, 恰好又有了这么适合的范例。我们教师就要选择对话作为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使用提示语, 在习作中进行对话描写。最后我们还要挖掘教材, 让教师和学生要读进文章中去, 感悟语言的魅力与它们的表现力, 为学生的说话与习作打下基础。

2. 上课用足教材

(1) 不能忽视插图的运用。在实行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 很多教师都热衷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而忽视教材中精美插图的使用。这大大浪费了现有的教育资源, 也违背了教材编者的初衷。教师要合理使用这些插图于教学设计中, 帮助学生学习文本。

(2) 不能忽视写字教材的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课后面都安排了描红与仿写, 每个单元练习里也安排了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这是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的多么好的材料。可我们很多教师却在教学中对这些教学环节轻描淡写、轻轻带过, 更有的甚至直接跳过。虽然随着电脑的普及, 很少用手写字了, 可是写好字仍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写好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所以, 我们要精心设计写字教学, 特别是写毛笔字, 要让学生从小练起, 把我们中华的光荣传统继承下去, 发扬光大。

(3) 不能忽视说话训练和学生的语言实践。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十分重视阅读教学, 那是下足了功夫, 可是在引导学生运用的方面却容易被忽视。教材的单元练习里安排了说话训练, 还有语言社会实践训练。有的教师却认为这些教学环节难设计, 上起来也麻烦, 且费时间。正因为这样的想法让学生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3. 巧妙设计, 活用教材

(1) 走进教材, 把教材读薄。编者把一篇文章编进教材, 我想是基于这篇文章某几个方面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或是针对学生某方面技能进行训练的。所以教师拿到教材要根据大纲要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教材进行梳理。因为一篇文章里承载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从中择取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如我们教学《东方之珠》一文时, 我们把这篇课文当作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我们从中选择几个生字引导学生识字, 选择两个词语“倾听”“闪耀”, 让学生练习说话, 利用文本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选择第五自然段的总分写法练习写作。这样对于一篇文本, 我们择其适合小学生的要点作为教学内容, 而不能把整篇文章一股脑儿交给学生。

(2) 走出教材, 把教材读厚。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一味地向学生倾受知识, 而是要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一学期, 我们只有薄薄的一本语文教材, 这可不是学生一学期的阅读量。我们要把教材当着学生阅读的起点, 使它成为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以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 把教材变厚。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 我们课前可以让学生读读故事《渑池之会》《完璧归赵》, 课后我们推荐学生“啃啃”《史记》。这样坚持下去, 我们学生就不光读透一本语文书, 而是读了厚厚一摞书。

用好教材资源 篇8

一、立足教材资源,实现文本转化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教学重点,一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适用范围,二是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为了突破重点,很多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符号画出相应句子,并交流汇报。这样教学,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读文本中的句子,离开了文本就难以有效交流。如果教师出示下列表格,指导学习其中一种玻璃后,再要求学生选取关键词语或者用自己的话对其他玻璃进行概括,学生就能借助表格完成教学目标,而不是做简单的“搬书工”。

[玻璃名称\&玻璃特点\&玻璃用途\&适用范围\&表达方法\&\&\&\&\&\&]

这样设计,实际上是将教材中的连续性文本转化成了非连续性文本。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中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能感知非连续性文本简洁、实用的特点,增强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练习,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设计作业时有意引入非连续性文本,不仅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记忆与理解。

教学《詹天佑》(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后,为了检测学生对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依据文本画出开凿简图,并在图旁标明山岭名称、开凿方法、采用原因等。再比如,教材一般按照同一主题选编课文。学完一组课文后,编者经常会设计领悟不同表达方法的练习。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表格,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连续性文本,完成非连续性文本类的表格填充。

这样教学,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借助非连续性文本梳理知识、增强记忆的方法。

三、借助综合学习,提升运用能力

立足文本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并掌握学习方法,是基础训练,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借助综合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阅读与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走进信息世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的第一部分是“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活动建议一中,编者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概括能力自主阅读材料,讨论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并比较阅读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先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材料中讲了哪些时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是怎么传递的、有什么特点等),引导学生读懂材料;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让你的汇报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最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准备材料并汇报。学生有的为每种信息的传递制作了卡片,卡片上注明了主要年代、主要特点、优缺点;有的制作了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除了上述信息外,还加上了图片;有的采用表格的形式,通过比较显示优劣。这样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第二部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中,要求选择话题进行调查并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对第一部分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提取信息,而且要求学以致用,写作非连续性文本。教师选取了“我校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近视眼研究”这个主题,要求学生针对四年级和五年级人数、近视状况、近视原因、近视性别、防止措施等内容收集资料;接着引导学生筛选资料——保留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剔除无关的资料,整合内容重复的资料,并将资料归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看到同学视力下降趋于上升状态时,你想告诉大家什么?你觉得你有义务监督同学们的行为吗?当同学沉迷于电脑游戏时,你有好的方法让他远离游戏吗?这些问题调动了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积极动手动脑,进一步筛选、阅读现有资料,并通过补充研究,获取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最后,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方式,写成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和阅读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是基本相通的。教学时,教师只要有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识,并经常通过课堂教学、作业训练等途径适时运用与指导,就能达到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

课文找骆驼的教材理解 篇9

重点生字

忿:fèn

生气,恨:忿恨。忿怒。忿詈(因愤怒而骂)。不忿(不服气,不平)。气不忿(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忿忿不平。

笔画数:8;部首:心;

造句:不要再为这些事忿忿不平了。

啃:kěn

一点一点地咬下来:啃啮。啃噬。啃骨头。啃玉米。

笔画数:11;部首:口;

造句:天天早晨起来啃干面包,胃怎么能好。

驮:(馱)tuó

用背负载:驮运。驮着两袋米。

笔画数:6;部首:马;

造句:老马驮着小马蹚过了河。

重点词语

忿忿(fènfèn):同“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指点(zhǐdiǎn):指出来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贩卖商品从中取利的人。

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课文重点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是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经过是一位老人具体地描述了这只骆驼的特征以及是如何知道这些特征的,结果商人根据老人的指点找回了骆驼。

故事引人入胜是因为采用了悬念手法。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使读者感到十分惊讶,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思考。

课文詹天佑的教材理解 篇10

一、介绍背景,渗透爱国。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所写的人或事,离现在较远,教学时如果不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对课文内容就很难理解,思想教育也随之成为泡影。《詹天佑》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在教学时,向学生讲清了时代背景:京张铁路修筑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受着帝国主义的欺负。科学技术又很落后。当清朝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帝国主义就百般阻扰。他们要挟说“如果清朝政府用本国工程师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顾问”。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挑起了修筑铁路的重任。他不顾帝国主义的种种刁难,克服了恶劣的气候和险恶的地势等重重难关,经过艰难困苦的施工,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也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詹天佑能挺身而出,挑起重任,自然会产生钦佩之情。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提早完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荣的。由此民族自尊心便油然而生。

二、抓重点词、句,深化爱国。

每一篇文章都有重点词、句,如果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反复的阅读思考,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能深入理解,同时还能受到思想教育。《詹天佑》一文中,我认为有一些句子是值得重点理解的。如“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讲的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因为这是中国人靠自己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争气”路。这条铁路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声誉。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藐视,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表现出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这一句话我是作为重点来理解的,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然,理解重点句,还必须与课文整体有机地联系,如果离开整体,抓只言片语,学生就不容易感受到重点词句所蕴含的美,也领悟不到真正的含义,更谈不上受到什么思想教育。所以,我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学生除了反复地朗读这句话以外,始终把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简要地说出老师介绍过的时代背景,找出当地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如“詹天佑在恶劣的环境下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等内容,让学生认真地读、想。这样,在学生了解了当时当地的情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这一句话就较容易,从而使詹天佑这种伟大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心里。又如:我把:“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感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这句话与最后一小节“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两者对比起来理解,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对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自豪感,深为这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感到自豪。

三、反复朗读、体会爱国。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课文,陶冶爱国热情,教学此课时,我注意到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片断及全文的反复朗读。

1、重点片断的朗读。《詹天佑》一文中,第二、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要求学生先自由朗读“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认为怎样;帝国主义者则表现如何”的句子。再请几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最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使学生在朗读中领会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欺侮、压迫我国的历史条件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工程师,从而受到熏陶感染。教学第三段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勘测铁路”这一层。先由教师范读,由学生找出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句子,然后重点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识到:詹天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能与工作人员同甘共苦,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热情。

2、全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重点片断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在朗读中产生共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詹天佑为祖国争气,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而感到兴奋、自豪。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以詹天佑为榜样,立志长大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绝不给自己的祖国抹黑。

用好企业的教材与教练 篇11

中国兵器北方重工与《企业文明》结缘于10多年前。当我们最早看到《企业文明》杂志时,就感受到这本杂志说企业的事,讲企业的话,关注企业的大事小情,是企业的教材和教练,是一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必读之书。于是我们开始订阅《企业文明》。我们用《企业文明》杂志中的导向性文章、经验文章统一思想、教育职工,用案例故事激励斗志,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999年,中国兵器北方重工新班子上任后,当即决定从当年开始,公司总部统一订阅《企业文明》300份,下发到车间、支部一级,作为三级组织统一学习的重要材料。到今年为止,10年来,尽管企业领导换了几届,但是,订阅《企业文明》一直没有变。同时,主要领导专门邀请《企业文明》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到中国兵器北方重工了解情况,诊断把脉,帮助企业寻找扭亏解困的办法。我们企业也紧紧抓住国家军事变革的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到2001年,企业实现了扭亏解困的目标,步入了调整发展阶段。这时,《企业文明》又推出了《北方重工:绝处逢生靠什么》的重点文章,对企业扭亏解困的经验进行了重点推荐。2002年,当我们的企业文化全面启动时,《企业文明》又推出了《以‘和’为基石构建接力文化》的文章,为中国兵器北方重工鼓与呼。近两年来,《企业文明》又相继推出了介绍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的系列文章,对公司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创建“四好”班子、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以“和”为基石的接力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度报导,对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给予了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帮助。

《企业文明》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近年来,特别是《企业文明》成为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刊以来,《企业文明》以“文明创造价值”的办刊宗旨,服务企业现代文明建设,追求实用可读风格,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的良师益友。在中国兵器北方重工,每期尽管订阅的只有300册,但却覆盖了我们全部的车间、科室以上近千名管理者。许多同志将《企业文明》作为必读的刊物,期期读,重点文章反复读。大多数同志反映,《企业文明》有效地克服了部分期刊要不纯理论高高在上,要不哗众取宠没有深度的不足,不仅理论水平高,更主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在中国兵器北方重工,许多同志看过《企业文明》后,不仅在上面勾勾划划,作专门的笔记,反复加以学习,也有的同志将《企业文明》多年来一直保存下来,反复阅读,以便提升自己的素质。两年前,我们集团下属的一位分公司的总经理到龄退出一线后,将他多年来收集的《企业文明》一本不少地传给他的继任者,并告诉他要认真研读《企业文明》,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像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兵器北方重工还能讲出很多。《企业文明》已成为公司中上层管理者的良师益友。

《企业文明》是负责任并尽职尽责的刊物。

我这里所讲的负责不仅是指《企业文明》的办刊质量和服务态度,而且是指《企业文明》杂志社对用户的超值服务。近两年来,《企业文明》不仅派出编辑、记者深入到企业采访报导,而且忠实履行自己的诺言,派编辑、记者到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去年8月份,《企业文明》杂志社就派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罗志荣同志深入中国兵器北方重工采访,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主动送理论到基层,为企业两级中心组成员讲授科学发展观,为基层四个单位分别讲授怎样当好中层管理者、企业文化、党建、经营管理等知识。不仅开阔了企业管理者的视野,而且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受到了基层的好评。2006年,《企业文明》杂志的郝幸田老师,撰写了“军事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解读,以内蒙古包头北方兵器城设计为例”的文章,在《企业文明》2006年第11期刊发,对宣传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特别是宣传军工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在这些编辑、记者的文章的助推下,中国兵器北方重工自筹资金兴建的北方兵器城,在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于2007年7月,又成为国防科技工业首家“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企业文明》的尽职尽责分不开。

总之,中国兵器北方重工的中上层管理者喜欢《企业文明》,同时,也衷心祝愿《企业文明》越办越好。

(作者系中国北方重工集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上一篇:城市规划启示下一篇:昭阳街道西万中心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