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选12篇)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1
我们现在对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已经没有多大分歧。教材是教学的蓝本, 现在教材有多种版本, 但是课标只有一个。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下面结合几个例子展开论述。
一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的“三角形”一章中, 我有这样一种设想:把“作三角形”的内容提到“三角形的判定”前面上, 先让学生有“手感”。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这样的教学, 事后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前一轮的学生好, 学生能够按照书上指导的方法进行画图和作图, 也能对图形的是否全等做出较明确的判断, 即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 等等, 学生只要对两个通过作图得到的三角形进行重合比对, 就能从感性上先得知这样制作的三角形是全等的, 这为后面的理性判断三角形全等打下了基础。
二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工具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变一变, 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材的改变和创新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建构特点, 以学生的知识发展为依据, 如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和思考问题可能会对学生更加有帮助。
例如, 我在教北师大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平行线》时引导学生先认识“三线八角”, 再认识平行线的性质。书上是根据直观的认识认识同位角, 我对同位角的“同”进行解释:同即同方位, 同侧, 同上或同下。我根据知识的统一性, 将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也一起认识到位。内错角的“内”是两直线之间, “错”是错开, 在异侧, 在第三条截线的不同侧, 如同一墙的一内一外;同旁内角的“同旁”是第三条截线的同旁, 如同在一墙的同边, 而内字依然是两直线的中间。我结合“看图与名称”的方法与学生一起认识这三种角, 对“三线八角”进行统一认识, 然后当节进行强化练习和巩固。这样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就简单了, 也更深刻了。在后来的练习和检测中, 学生对三线八角的认识比往届的学生掌握情况更好, 都能清楚地识别它们。这节课后, 在第二节课就八角满足什么条件时, 才会两条直线平行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做深入探索。从这次的教材的创新使用和组编, 给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空间和时间宽裕了许多。
三
创新不是预设的, 而是一种启发, 一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沉淀的发散, 是对学生当时的学习内容的一种直接判断, 是一种教学的灵感。
再如, 在教学方程应用题时, 我用打油诗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 全诗如下:
解应用题之有法可依
三遍四遍题意现, 分析真现题中量。
设元找量列方程, 稿中已有等式现。
回头再审题意无, 方知方程妙绝伦。
耐心解题把式用, 我笑应用真简单。
其中关键是结合各种分析方法在纸上列出各量之间的关系, 把相关量表示清楚, 就会促使学生加快理解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教学中以它为指导思想, 以实际的解题为实践,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 学生很快就喜欢解决应用题了, 对应用题的畏惧感随之减少。
我觉得在教学时, 教学手段要创新, 要不断改善, 几个轮回, 都应用老把式教学, 会跟不上时代, 跟不上年轻一代的思想,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改革, 在学习中教学, 在适应中进一步成长, 同年轻人一起再成长, 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生命和活力。
四
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也是创新的一种, 对内容表达的创新, 创新只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有时可以适当地改变书上的参考答案。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的有效数字教学中, 对学生很难区分的有效数字问题, 我改用科学计数法就很简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容器中的液体体积为16.7毫升, 要求近似到十位, 书上给的答案是近似到10毫升, 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 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是2。学生看完这个答案是很迷惑的, 没看前面, 看20, 认为是近似到个位 , 哦 , 是不对的。又在前面学过科学计数法, 大于10的可以用科学计数法, 我在教学时进行改革, 把答案写成2×10的形式, 这样看, 2就是有效数字, 且数值是20, 一下子变得清晰。
只要从学生的理解和发展水平多考虑, 我们的创新就会不断, 教学就会更加活跃。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充分研读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作智慧的重构, 并在用好用活教材的过程中不断超越教材,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应该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永恒的“亮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2
娄底一中康军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当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任务。这是不会“用教材”,而仅是简单地“教教材”。如何领会初中数学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1、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2、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初一数学的“字母表示数”,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
3、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教学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思想脉络,体会数学证明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
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
4、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数学的快乐等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3
一、力求英语教学的使用性,使教材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资源,并充分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因素,力求英语教学的使用性,使英语教材生活化,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例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设计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活动,巩固复习red,yellow,green三种颜色单词。全班学生站起来做小司机,教师分别说三种颜色,学生做出停车、开车、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次“考核”后,仍然站立者被评为合格“小司机”。此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这三个单词,又使他们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二、探求英语教学的立体性,使教材整体化
英语的教学中教材的整合不应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把握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模块、整册书。教师应探求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内容,全面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功能,使教材具有整体性。
1.从课堂实际出发,对整个模块教材进行整合。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第二册Module8 Seasons and weather这一模块中时,按照课本教学,第一课时应教学六个单词warm, hot, cool, cold, 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以及句型Its…;第二课时中应教学单词raining,sunny,windy,snowing.但是,我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这样的调整:在第一课时中教学warm,hot,cool,cold, raining,sunny,windy,snowing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一首节奏鲜明的Chant把上一课时的内容穿插在一起,起到了复习的作用,然后由warm and raining引出Its spring,由 hot and sunny 引出Its summer, 由cool and windy引出Its autumn, 由cold and snowing引出Its winter非常自然,而且学生容易理解。通过这样的整体整合,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已经非常熟悉,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悦、水到渠成。
2.从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 ,对整册教材进行整合。新标准英语的编写是按“话题—功能—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力求使话题、功能、任务三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因此,每个单元的,目标明确、主题鲜明,相应的任务也能在一个情景中完成。但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却是不大,而模块之间的衔接却能有效地为学生及时地复习已学过的上一模块的知识,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巩固旧知。如在学习了第二册Module7Classroom之后,接下来教学的是Numbers这一课,这课是以数字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如果教师只抓住这课的重点来教学,那么一些学生对Module7所学的单词会很快忘记。因此,我觉得在导课环节,可以借助教室里的物体来引出数字。T:How many chairs/desks/
doors?这样来引导出1到12的数字。把本模块的新知和上一模块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既能学习新知的同时,又巩固旧识。
三、力求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使教材趣味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对喜欢学的内容,他们很乐意去尝试。因此,教师要力求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根据教学的需求,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裁剪和补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小学英语第二册Module2 Unit2 That monkey is fat时,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动作。首先正着做,我说fat他们做相应的动作“胖”,我说thin他们做相应的动作“瘦”;然后“正话反做”,我说fat他们做相反的动作““瘦”,我说thin他们做相反的动作“胖”。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我在教学第六册Module6 Travel时,为了避免教学设计俗套,同时贴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把它设计成主题为“你会怎样去旅游”的辩论赛,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的论述为:I will go there by car, because I love freedom …反方的论述为:: I will go there by bus, because it will save money…
顿时,整个教室成了一个辩论场,学生都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在学生辩论时,把学生的名字写在正反方的观点下,学生急于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格外兴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样的一场口舌战,使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明显增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尽力改变教材单一化的现象,寻求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机械地适应于教材,真正做到使教材趣味化。
四、追求英语教学的情感性,使教材人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挖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探求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使教材人文化。
比如:我在教学Module4 Colour时,使用调色的方法激发学生谈论颜色的兴趣并适时的拓展了这样一段内容:拿出一杯黄色的水:
T:What color is it?
Ss:Yellow.
T: Yes. When we cross the road, we must look. Yellow light,Wait!之后将这杯黄色水倒入另一杯蓝色当中(注意比例),溶液变为绿色:
T:What color is it?
Ss:Green.
T: Yes. When we cross the road, we must look. Green light,Go!When we see the Red light,Stop!
S&T: Red light,Stop! Yellow light,Wait! Green light,Go!
T: Life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obey the rules of traffic.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结合生命教育,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法规的教育,让学生在自主地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态度,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教师不仅要考虑英语教材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用“实”变“活”,具有“立体”富有“情感”,从而促使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高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4
一、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材的指导思想, 只有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简单的数据处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册) 所呈现的例子是某地区四年级同学的分布情况, 要求学生数出各巷有多少同学, 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生对此没有兴趣, 因为教材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 教材的意图也是把重点放在数据的统计上。学生不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也就不会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在教学此节课时, 大胆地改变了教材内容, 结合学校要办特长班的实际,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的姓名上涂上规定的颜色 (如特长音乐的就涂上红色) 。然后让学生数出参加特长的人数, 引导学生在这些数据上加上“特长名称”、“人数”等词, 制成统计表。再观察统计表, 看有什么发现。当学生掌握了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表的制法后, 再让他们利用这些知识调查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制成统计表。这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 还为学校办特长班提供了参考资料。尤其让学生调查最关心的问题, 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立足学生发展, 经历数学探究过程。
一位数学教育家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就要将学习活动由单纯的识记变成探究性活动。而教材上的许多知识是以陈述性的方式呈现的, 不利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这就要求我们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究性素材”。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什么叫三角形”是陈述性知识, 教材只有一句话, 如何把它加工成“探究性素材”呢?针对学生虽然对三角形有了感性认识, 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还有难度的情况下, 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首先,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小棒、三角形、铁丝、纸等自由制作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直接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当学生暴露出“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三条直线拼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等片面认识时, 则出示相应的反例图形, 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然后进行讨论:“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就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 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
三、重视生活体验, 掌握实践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与实际的联系,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而教材中有些习题的设计远离学生的生活, 没有实用价值, 尤其是一些应用题的不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变换习题, 以利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如学习了三步应用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有44个同学一起去划船, 大船每条可坐6人, 每小时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可坐4人, 每小时租金8元。请你设计出租船方案。”学生不仅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积极进行思考, 体会了答案的多样性, 以及优化思想, 懂得学好数学也能节约开支, 感受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而且使得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 又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
四、重视操作实践, 深化数学知识。
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 一般都要经过感知、建立表象、抽象、具体应用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感性知识, 发掘数学内在的魅力, 深化数学概念。如我教“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求几种特殊情况下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准备了一个饮料罐、火柴盒、墨水盒等, 先让学生观察火柴盒里面的小盒子, 把里面的五个面涂上颜色, 总结出只有上面或只有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如计算长方体水池子的粉刷面 (四壁及地面) 、粉刷教室 (四壁及屋顶) 等, 让学生拿出纸盒子实际操作一下。再入计算一个长方体的食品盒, 长宽高知道,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 (上下面不贴) ,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饮料罐或火柴盒的外盒, 总结出没有上下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自己总结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 篇5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于 春 梅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而数学本身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小学数学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生活原形”。基于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突破数学教材的框框束缚,从学生周围的工厂、农村、社区,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数学,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更有亲切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即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数学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让教材变“脸”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不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分析和调适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贴近生活。
1、让数学课题情趣化。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将课题变为《我认识的新朋友》;教学长度单位时,将课题变为《长长短短》;教学20以内
加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情景,让课题变为《新年联欢会》;教学元、角、分的练习时,将课题改为《小小售货员》。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2、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捕捉生活现象,使导入情景化。如在教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引入新课题时,多媒体出示:3月12日,得知植树成活率98%,你知道成活率98%是什么意思吗?这贴近学生世纪的情景,大大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样。我们可以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对例题的事理进行改组、变换,使例题教学更有亲切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共鸣。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一)例1时,教师将体育达标事理转换:教师出示一支粉笔,介绍这支粉笔可以写300字,然后板书:“百分数应用”,问:“写了几个字?”“可提什么问题?”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自然引出例题:“一支粉笔可以写300个字,已经写了6个,用去百分之几?”又如教列方程应用题时,教师出示电话账单,让学生思考,讨论、编题:王芳家五月份市内电话费49.1元,按规定,月租费15元,每打一次电话,计费0.11元,王芳家五月份共打了几次市内电话?把学生引入熟悉的情景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入探求新知。
3、让数学应用实践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从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有用,这样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人民币的知识”时,先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应该
把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这样实践操作:各小组2人做换钱游戏。如一张五角可换几张一角的,一元可换几张2角的„„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就会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让课堂“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科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感受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真实情境,体验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为此,就要求教师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1、开展数学系列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向。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设置多样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实践和交流机会,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时,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一次“缝纽扣”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缝纽扣的技术高,谁就是班里的小能手。让学生理解在单位时间内工作量的含义。在教学新课时,组织学生缝纽扣活动,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折叠、测量、比较等系列活动中,掌握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可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在倒水或倒沙的操作中理解、验证,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根据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猜想,自己探索,自己摆小棒,并自己讲算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样性的数学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2、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广泛的创造实践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小小商品拍卖会”活动;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开展动手量一量操场并计算其面积的活动;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后开展动手计算场院里麦堆的体积等。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但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 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学生从问题出发,正确地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做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不同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养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白兔是黑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教学时出让学生按教材的方法用方程解答外,我还引导学生分别从和倍应用题的角度解答;再把1/5看成一个比(即1:5),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再从归一应用题的角度加以考虑,寻求新的解答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复习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中,使教材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更现实,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
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改革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系列的、多样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数学教活。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篇6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复习上节课所学重点,并朗读回顾。
(师投影出示三句话)
1.“亲手制作的风筝。”
2.“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3.“我自己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三句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三句话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结合上下文再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体会。可以在书上进行批注。
(生开始默读并进行批注。结束后开始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对第一句话的理解?
生1:我觉得刘老师很厉害,会做风筝。
生2:我觉得刘老师心灵手巧,居然会做那么多种风筝,太了不起了。
师:大家说得真不错,这样一个擅长制作风筝、每年也必定会做很多风筝的刘老师让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1:爱玩。
生2:喜欢快乐生活。
师:让我们再来说说第二句。你有什么体会?
(生沉默)
师:(出示“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来,大家放声来读一读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开始大声朗读,并渐渐有人开始面露喜色)
师:同学们,你觉得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
生1:不是,我想还有他对生活的热爱。
生2:应该还有他想好好教书育人的理想吧?
师:是啊,虽然刘老师的腿脚不方便,但是……
生3:但是他的心是自由的。
师:说得真好。从这句话里,我们又认识到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呢?
生4:虽然他的身体不自由,但是他的心是自由的,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师:现在,让我们共读最后一句,然后请一名同学结合上下文来说说他的体会。
(生读句子,谈体会)
【分析与反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如果学生在理解课文出现困难时,老师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给学生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让学生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当然,教师应该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扎扎实实的朗读来使其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的时候,作为教师,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理想的风筝》一课中,作家苏叔阳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初的历史老师,选取了“说病腿”“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件事来进行叙述,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刘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特别是关于怀念刘老师放风筝的有关描写,笔调更是深沉细腻而富有感情,用作叙述的文字也更显平平淡淡,这大约是大家写作的特色吧:于平淡之中见真情。但是,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存在难度。如果直接就把课文抛给学生,让他们去朗读,感悟,说体会,学生可能就无法理解得足够深刻,也许还会摇摆在自己模棱两可的体会中。
所以,对于这种文字看似浅、情感却埋得深的文章,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充分体现出来。教师要精心选择关键词句,用心引导学生理解。教师所选择的词句要么与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关,要么与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有关。比如上文中笔者所选的三句话,它们充分地展示出刘老师那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的精神境界。笔者将这三句话连成一条藤,让学生自己顺着这根藤慢慢读,细细品,最后自然地摸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瓜。这就是课文《理想的风筝》所要传递的内涵:我们的身体可能会不争气,会生病,但是我们的心不会,也不应该生病。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所以,通过笔者的引领,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更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这同样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篇7
一开发教材
现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资源, 但不是唯一资源。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 教材上的内容是面向全国的, 城市和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必然存在差别, 而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 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教材, 就会使数学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 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无论从哪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都必须对原有教材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反复解读, 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开发。不能随心所欲, 丢掉教材, 另起炉灶, 绝对不能破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
如笔者在教学名数的改写时, 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上, 以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为主总结形成了名数改写“六法” (直接法、简接法、余数法、合成法、分开法、顺序法) , 并且刊登在了《学习方法报》和甘肃省主办的《学生天地》上。
二变换改编
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 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开发和创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以教材为载体, 在抓住教材实质精神的基础上, 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换、删、改。
例如:九年义务六年制数学第八册P131 (人教版) 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原例题是这样画的。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映, 认为改成如下画法比较好。
这种画法的优点是: (1) 先画上面一条边, 不需要考虑长方形的宽度。 (2) 左右两条边都是从上往下画的习惯运笔方向, 且下面可以画得轻一点, 以便擦去多余的线。 (3) 若遇作业新的一页, 也便于三角板的操作 (作业本装订的高度导致三角板压不实, 线段弯曲) 。
三补充教材
无论是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 都有一定的时限性与不完整性。它需要每位教师在认真研读、感悟、领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 并对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 并进行修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本地实际, 对教材的例题、材料进行充实, 使之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生往往难以判断应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为此笔者根据这类应用题的特征抓住题目给定的分率, 从分率入手, 根据题意准确判断单位“1”, 并且概括为:单位“1”, 看分率;“的”字前, “比”字后;若“已知”, 用乘法;若“未知”, 用除法;若“比多”, 用加法;若“比少”, 用减法;“的”字乘, “是”字除。随后又推广应用到百分数应用题。
四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 应充分了解学生, 先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哪些是学生更感兴趣的、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混淆的, 再来考虑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 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事实上,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传媒和网络的普及, 使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且便捷, 学生的视野和生活阅历也因此而得到拓展、丰富。因此,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还要有根据教材内容及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的能力, 这样才能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加减法简便运算时, 根据教材中的习题, 补充了一道例题:4.5-3.8+4.5-5.2, 提示学生这道题用调换法, 先将-3.8调换到4.5的后面, 然后再用减法的运算性质。
4.5-3.8+4.5-5.2=4.5+4.5-3.8-5.2=9- (3.8+5.2) =9-9=0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8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机
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建议, 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编写而成的, 相当可靠, 具有教材的一般性, 适合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每堂课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 由于地区的不同, 学生基础有所差异, 生活经验也不一样。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以至于教材中的有些内容需要做适当调整或重组等, 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什么时候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我经过亲身实践和查阅大量资料发现,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当教材编排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时。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内容 (很熟悉, 但是理解的层次比较浅 , 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在教学中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便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 让教材牵着教师的鼻子走, 教师再牵着学生的鼻子“死钻”教材, 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这样的教学会与学生实际脱节, 不利于学生学习。应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情, 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从而使学生在“饥饿”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我了解到许多学生都已经在家长的辅导下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 如果我仍然按照平常的教学顺序, 就很容易使得孩子在课上自以为是, 不钻心听讲。我又了解到他们都只是死记硬背, 如随意从中抽出一条口诀, 便傻眼了, 得想个半天。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顺序, 在上课开始便来了个小型背口诀比赛, 许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最后决出了一个冠军, 对他进行了奖励。这时我随意抽出一条乘法口诀让“冠军”回答, 结果在预料之中……小朋友们觉得奇怪, 小“冠军”也纳闷。这时我进行引导:“很多小朋友都能背出乘法口诀, 但从中抽出一条却不行, 这主要是你们还不了解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 还没有理解。我们要不要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这堂看似简单的课上学得非常认真, 并积极找出口诀的规律, 探究熟记每条口诀的方法, 达到了预期效果。
2.当教学情境离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学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由于地区的不同, 教材的编者难以满足各地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做出适当修改。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 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 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 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 教材中, 是一幅十字路口的图, 我班学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况且图中的各种车的数量只用一数就明白了, 难以得出用画“正”字来统计。这时按教材上教肯定是不行了, 我就对教材做了调整, 在本地一个十字路口拍了两分钟的录像。学生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由于车速较快, 一个人完成统计各种车的数量有一定的困难, 于是生生合作, 采用画“正”字法。诸如此类, 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时。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行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提供合适、充分的学习素材乃是重中之重。有时教材限于篇幅, 提供的学习素材不够丰富, 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教学“认识图形”时, 教材安排是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积木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 再剪下来, 体会面从体上来。当时学生人手只有一份积木。除了积木外, 我又让学生准备了许多纸盒, 上课时我还给他们准备了白纸、水彩、印泥、小剪刀等工具,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可喜的成果出现了:有的把纸盒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 再剪下来, 这是教材中的方法;有的学生拿出小纸盒的一个面蘸上水彩或者印泥, 往纸上一压, 再剪下来;有的就干脆直接从纸盒上剪下了一个面。这个动手过程,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面从体上来, 而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教学内容之间有本质联系宜学法迁移时。
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学习方法从一个学习内容转移到另一个学习内容。迁移理论认为,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扎实, 理解越深刻, 对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强, 越容易引起广泛的迁移, 越容易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 我们要重视原有基础知识的教学, 夯实基础, 并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 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 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教材中有些单元教学内容本质相同, 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前某个单元教材往往是后某个单元的基础, 后某个单元往往是前某个单元的延续。因此, 我们可以把两个相隔几个单元的知识组合在一起, 通过重组,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如人教版第十一册中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三单元, 百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五单元, 实质上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基本相同。只是“分率”的表现形式一个是分数, 一个是百分数而已, 只要掌握了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应用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 我在教学中就将这部分教材进行了重组, 既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通过迁移、比较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5.当 教 学 内容 与 别 的 学 科 整 合 有 利 于 学生 的 全 面 发展时。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 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应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 开展信息整理、分析、概括的研究活动, 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拓宽视野, 形成融会贯通、主体研究的意识, 在强化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 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 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而不同的加数不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书上是用观察主题图 (游乐园) 和摆小棒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的。有一位老师就对这个教材的内容做了调整。先用古诗导入,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古诗, 得出乘法算式后, 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已经会背的古诗, 最后出示一首词, 问学生能否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整个过程, 既像是在上语文课, 又像是在上数学课。既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又让学生巩固了古诗,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当教材内容可以适当拓展时。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可以拓展的, 拓展是既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应用,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完长短、高矮之后, 可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出示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堂练习本, 让学生观察, 问学生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除了可以比长短和高矮外, 还可以比厚薄等, 其实, 长短、高矮、厚薄、近远是有内在的联系的 (如对两根电线杆的长度比较, 竖着我们通常说比高矮, 倘若放倒, 我们通常说比长短)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 不但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所感悟,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课堂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像这样的内容, 长、短、高、矮与厚、薄、近、远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学生平时也有碰到过, 只不过在课堂上把它们串起来了。学生通过这样一串, 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也体会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类似的情况都需要拓展,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一般策略
教育要以人为本, 要促进人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 针对上述情况, 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六个字” (调、改、增、组、合、拓) 上下工夫。具体操作如下。
1.调, 即调整教学目标, 调整教学内容, 调整练习题等。
学生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课堂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积淀乃至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 都构成了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 影响数学学习。教学中, 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等做适当调整。如上述提到的《乘法的口诀》, 学生已经会背口诀了, 我们教的是小九九表, 在父母的指导下有些学生都会背大九九表了。这时我们就把教学目标不是定位在背口诀上, 而是定位在对口诀的理解上。相应的, 对教学内容也作出调整, 先让他们背, 再理解口诀的意义, 即把教学顺序反了一下。相对应的练习题也要作出调整, 重点不放在要求学生背口诀, 而放在对口诀的应用上, 如 () ×3=15等。如果按教材的顺序上, 学生肯定没有兴趣, 也不乐意学, 但这么一调整, 学生就感兴趣了。因为, 调整以后, 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 有挑战性的。他们的学习就有了驱动力, 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 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改, 即改变情境 (问题情境, 游戏情境, 活动情境等) , 改变例题、习题等。
拉维和闻杰两位学者指出: 知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和学习。使学生借助情境发现问题, 从数学的角度考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改变情境或例题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 还应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思维价值。如《统计》一课, 教材上编排的是一幅马路上的图片, 我在本地的一个十字路口拍了2分钟的录像, 学生一看, 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首先就被这个情境吸引住了。整个过程中, 学生兴趣盎然,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 即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
按教材教, 当学生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或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丰富时, 适当增加一些适合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增加的内容必须与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 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学生经过活动有一定收获的。如在学习《角和直角》一课, 在学生认识了直角之后, 增加这样一个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内找直角, 找到一个角后, 先猜测是不是直角, 然后用直角验证,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你没有三角尺, 那么怎么验证? 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通过找直角和判断是不是直角, 培养了估计意识;通过验证,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出了只要是直角的就可以验证的结论。不仅在三角尺上有直角, 书本上也有直角, 利用一张废纸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直角等,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直角, 处处有数学, 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等。
4.组, 即重组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 存在联系和区别。因此, 运用比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 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 防止旧知识的负迁移, 促进新旧知识间的积极迁移。如《乘法的运算定律》一课, 在学法上与《加法的运算定律》差不多, 都是经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应用等。教材是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分开两节课来上的, 介于考虑学习方法非常相似, 我将两个内容进行重组, 合并成一节课, 先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 再小结学习的方法, 然后, 猜想其他运算方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 与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重组后, 学生不但在学法上得到了迁移, 而且用这个方法得出了什么运算方法有这些运算定律, 什么运算方法没有这个运算定律。学生通过验证, 加深了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培养了自学能力, 以后碰到这样类似的内容, 基本上不用老师教也能学懂, 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可, 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方法的作用, 培养了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5.合, 即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当有些内容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的, 若不影响数学学习, 就尽可能整合。但要做到自然, 切不可牵强, 若牵强还不如不整合, 则可在课中整合, 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出示一首古诗, 去掉题目和标点符号后,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诗中的字数, 得出乘法算式后, 写一道算式“4×5=20”问生活中的哪些事可以用这道算式表示。很多古诗正好有四行, 每行有五个字, 很有规律, 学生很自然地与乘法联系起来。从中学生不但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巩固了古诗。而且可在课后整合, 学习了“统计图表后”, 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工农经济的发展情况, 与自然科学、品德与生活 (1~2年级) 、品德与社会 (3~6年级) 、班队活动等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现场观察、采访调查、资料查找等形式开展“统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体验研究活动, 加强数学课程内容与实现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 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拓, 即拓展。
拓展的知识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 要源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 即“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知识。如在教学《规律》一课时, 出示一个规律, 让学生往后摆, 再让学生想想, 从开始的地方往前摆可能是什么, 然后摆出。往后摆是顺向思维, 学生们都能很容易地摆出, 但往前摆是一种逆向思维, 课本中没有这样的要求, 但这么一摆, 反了常态, 使那些不假思索就能说出规律的学生引起思考, 激活他们的思维。虽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逆向思维较难, 但在这个实际情境中只要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得出。从中不但激活学生的思维, 还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所看到的规律是整个规律中的一个部分, 感知规律的无限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要点
1.立足课标 , 吃透教材 。
文本文本, 教学之本。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 对教学来说, 深入钻研教材都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 更需要重唱老调“钻研教材”, 并要唱出与新课改和谐共振的新歌。在领会课标理念的指引下, 深入理解教材, 要纵横联系, 领会意图, 把握目标, 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了解学生, 把握起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经验的增加而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教师不仅要吃透知识, 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脉搏, 即逻辑起点, 还要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 分类指导。
3.结合实际, 适当调整。
真正的教学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师, 而是教师设法适应学生, 随时调整教学的内容, 随时调整学习情境等。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措施都是为了学生, 当教师组织一项教学活动时, 必须对学生的起点了解得清清楚楚, 了解得愈清楚, 就愈能切合学生需要, 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 教师在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结合本班实际, 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 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不等于“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 还必须有节制, 适可而止。既要立足教材, 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凸显教材的导向作用, 又要超越教材。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大胆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数学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摘要:纵观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呼声很高, 导致很多乱用、滥用的不良现象, 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力, 同时阻碍了学生良好地发展, 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哪些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什么?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做阐述。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教材,时机,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衍涛, 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4, 3.
[2]杨章宏主编.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 2004, 3.
[3]刘兼, 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4]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5]田小勤.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月刊, 2005.3上.
[6]余爱军.没有“用”的教材.教学月刊, 2005.3上.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9
一、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选用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新教材的编写力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 但在学生的眼里, 书本中有些素材还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须有意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学生需喜闻乐见、特别好奇、特别关注、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资源,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满足学生喜好, 以充实教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我巧设场景, 以“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引入, 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接着又通过播放视频———“新闻联播前的最后5秒报时”“交叉路口信号灯”等学生熟悉的素材, 拉近抽象的数学知识“秒”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拓展教材的空间, 让学习更具有探究性
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是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 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 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 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 教材通过对话呈现了三种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操作方法“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剪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而对“具体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及其他转化方法”, 教材并没有提示, 这样, 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究空间。教学中, 我让学生小组合作, 先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观察并找出转化后图形各部分间的关系, 通过讨论交流, 自主探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再次设疑:“如果只有一个梯形, 你们有什么方法推导它的公式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 由于学生刚刚用“剪拼法”研究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知识的迁移, 有些学生很快找出了不同的转化方法。有的学生用一个等腰梯形沿对角线剪开翻转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有的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用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长方形, 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以上操作, 学生不但亲自经历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而且其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能圆满地完成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调整教材的编排, 使教学更有效
教材的内容结构虽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编排的, 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 所以, 在教学时, 教师有时不必严格按照教材所编排的次序逐章逐节地进行教学, 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优化组合。如:人教版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单元编排共配置了8个例题, 例1、例2、例3是“一位小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 例4、例5是“两位小数的认识”, 例6是“认识小数的数位表”, 例7、例8是“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若教师严格按教材编排次序进行教学, 教师教起来费力, 学生学起来费劲。尤其是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这知识点掌握得很不顺, 究其原因, 是教材中把“认识小数数位表”编排在例6, 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以致于教师前5个例子的教学都事倍功半了。在教学小数这单元时, 我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 用实际例子引出小数后, 再出示例6, 学习小数数位表, 让学生辨清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 通过“小数数位表”再来学习例1、例2、例3、例4、例5, 认识一位、两位小数。这样把例6放在例1的位置上来教, 把小数数位表作为一根线, 将8个例题连接起来, 教师教得如意, 学生学得也轻松。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10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 学什么, 具体有: (1) 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 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 (2) 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 (含教具、学具) 、生活资源、环境资源, 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3) 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 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 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了解了学情, 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 (1) 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 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 (2) 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 (3) 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 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 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 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 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 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 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 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 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 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 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 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 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 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 应“依标扣本”, 即依据课程标准, 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 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 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 必须反复读课文, 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 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 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 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 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 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 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 要少而精, 要符合教学目标, 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 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 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 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 投入其中, 忘乎所以,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 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 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 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 积淀语言, 悟得规律, 更应该超越教材,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 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 就巧妙拓展, 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 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 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 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 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 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 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 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浅谈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篇11
一、趣味化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上应该坚持把趣字做为教学的的基点。无论教学内容还是学习方式力求做到趣味化。让学生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的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激情感人,唤起学生注意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真正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是师生实现沟通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用心灵沟通打动人心,用真挚关怀温暖人心,用魅力教学赢得人心,用和谐情感感染人心。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充满爱心的教学气氛,不仅仅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创造力的期待,也是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氛围。教师上课的状态也直接决定课堂的成败。
二、生活化
1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内容生活化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
2利用生活经验——寓于生活——探究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于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回归生活空间——用于生活——实践生活化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弹性化
教学中的弹性原则,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使用、学习水平的评价等方面,都给不同的学生留下适当的空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不同的发展。除此以外,弹性化原则还应体现在对教材的合理的取舍、恰当的整合、情景的改变和自创上,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标准调整的重点内容的,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现,充分体现了《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算法多样化是指班级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是指个体的多样化,它和一题多解还是有区别的。
五、人性化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强调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主开发,营造人性化的课堂 。
在思品课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12
一、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以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 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往往采用分块编排,但缺乏对知识版块的系统化。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核心问题是整合教学内容,最终实现获得结构化知识的目的。但目前的教学,教师往往忽视教学的整体性。首先,在备课时,不能先从总体和整本教材出发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章节中去备课,而是讲一点备一点,备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样根本不能使学生对教材产生立体结构感,反而使学生处于零散无序的学习状态中。其次,备课的方法影响教学方法,对知识的讲授是“见子打子”、“哪黑哪歇”,同样缺乏整体感。因此,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始终不能把握整体,形成序列。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教材内容框与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各年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把整体的知识化解为部分的知识来让学生掌握,也要把部分的知识综合为整体的知识,使学生能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读书治学的整体方法。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创建新集体》这一课题时,笔者打破年级界限,注重知识的整合,实现学科间的渗透,拓展延伸到九年级《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个话题,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并懂得如何关爱集体,同时联系整合九年级教材《拥抱美好未来》这一框题中的团队精神。由此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感,形成如下知识链:认知新集体——创建新集体——关爱新集体——发扬团队精神。然后再恰当地引入生活素材,如“神七”的成功发射靠的就是全体科研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此让学生懂得当今社会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样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促成学科间的知识交流,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使学生获得的信息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同时也实现了政治学科学以致用的目的。
2. 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九年级《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框题,在讲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笔者把《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中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提前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我国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并且把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和我们的共同理想让学生联系理解、识记。再如,学习七年级上册《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一框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身边的保护有哪些,笔者把七年级下册《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中的四道保护线让学生提前认知,并且在理论教学中提醒学生按一种逻辑方法来掌握知识,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本课什么是未成年人?为什么保护未成年人?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并让学生联系“非常6+1”,掌握怎样保护未成年人?是“非常4+1”即四道保护线+自我保护。这样通过教学进度的适当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发散思维将学科内部知识以及本学科与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机联系,并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实践过程,实现了学科渗透,提高了教学效率。
3. 更换教学内容。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增、创”: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创编事例或案例。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或学生生活的实际等,经过提炼加工成生动形象的案例或事例,融进教学以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用案例或事例教学法诠释知识已是共识,在实际教学中能找到贴切的真实案例或事例当然好,但事实上不容易找,往往是一个案例或事例只能说明一两个问题,而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再者,一堂课上材料晃动得太多太快,容易搅乱学生的思路,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所以,成功的以例诠知,往往需要教师创造。如七年级下册《我能行》一课,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用分散学习“自信”、“自负”、“自卑”三个内容。若完全按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索然。在学习本框时,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笔者结合生源现状,大胆对教材进行“增、创”。把三个知识点涵盖在一个故事中,教学时逐一呈现。故事如下:小磊同学在农村某小学读六年级,他天资聪明又好学上进。他深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县重点中学,将来也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小升初的全县会考中,他在全县名列前茅被县某重点中学免费录取。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在全班中的成绩是最棒的。于是他感觉飘飘然,变得骄傲、目中无人。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他趾高气扬不与讲解,渐渐地同学都疏远了他。由于没有玩伴,偶尔一次他进入网吧,结果逐渐沉迷其中,晚上夜不归宿。致使成绩直线下滑。期中考试时,他的各科成绩都不如同学。于是他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认为自己不行,不如他人……由于所创事例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乐听、想学。在故事娓娓道来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自信、自负、自卑的表现及内涵,同时受到教化,并反思自我。
当然,更换教学内容不能改变教学目标,违背学科教学特点。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或追求表面文章。
4. 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使用教材上课,不一定要照搬教材的每一个环节。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敢于舍弃教材的部分内容。如七年级上册《新学校新同学》这一框题。教材编写的本意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体验发现初中生活中吸引他们的事物,通过互相介绍融合彼此的关系。但实际情况是在新生入学前有为期一周的军训,班主任老师已经引导同学们进行过互相介绍,了解了学校的概况。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舍弃了这一框题的学习。只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概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后直接过渡到下一框题的学习。
二、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形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扩大“资源内需”,有意建立一个以基础知识为出发平台的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本保障。
1. 充分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
做到课堂内外资源共享。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作为整个教学的出发点,作为一种基础性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教育理念调动、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课堂以外。如在教学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题时,笔者没有采用教材引入的事例,而是插入学生自身生活成长的资源,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校内有食堂、商店。笔者将学生一天的消费状况直接拍成DV,标题是“我眼中的消费”。并与网上下载的西部学生生存消费现状对比,以此引起学生情感震撼,同时整合九年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一题框中艰苦奋斗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当前改革开放经济状况,使学生认知了解现状,创设了体现“与时俱进,艰苦奋斗”主题的实践探究性活动。内容如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生得到的压岁钱人均近1000元,不少中学生成了众多商家眼中的“小财神”。在许多校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名牌服饰,新潮MP3,手机等消费品。小明同学认为压岁钱、名牌服饰、新潮MP3、手机等是改革开放带给当代中学生的“礼物”,我们应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这一探究性题目有效地整合了改革开放,合理消费,艰苦奋斗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做到课堂内外资源共享。
2. 有效整合来自教师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自身便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资源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自身的修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出适宜的课程资源。这些都对学生起着重大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开展的成效。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让我们选择坚强》这一框题时,教学难点是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而教材中所举的事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缺乏真实感。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把自身纳入课程资源,举自己学习本科自考的坎坷经历,以此来证明意志坚强的人的表现,并以此激励学生做意志坚强的人,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三、开创适合自己学校(班级)的教学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终极目的就是开创适合自己学校(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因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一定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效地利用自身及学校班级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是优秀教师的共同追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推荐阅读: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10-09
创造性地利用数学教材08-24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10-20
教材的创造性使用07-01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10-09
创造性使用教材二年级教研组研讨记录05-11
创造性地整合资源07-27
创造性07-07
创造性价值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