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2024-06-26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精选12篇)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1

一、“悬搁”作为哲学方法对于美学和艺术的价值

“悬搁”(Epoche)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哲学史中早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怀疑论者皮浪那里,意指“悬搁一切判断”,以此表达对未经严格的理论探究而相信事实存在的常识和日常经验的不信任;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方法,在哲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象学要悬搁什么?“现象学悬搁首先意味着由自然态度向现象学态度的转变;其次,悬搁意味着中止判断、中立化,即对象实际存在与否存而不论;再次,悬搁之目的不是否认世界的存在而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是一种价值转换。它对美学和艺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排除观念论与实在论的影响,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美学和艺术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悬搁”的基本精神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的态度和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天地和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种解放和拓展;对生活世界中的素朴的自然态度的悬搁能够揭示出进行构造及其构造成就的主体性,胡塞尔称之为“超越论的主体性”。具体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现象学悬搁要求人们抛弃主客绝对分离的思维方式,放弃单纯从客观或主观或者将两者简单相加的理论努力,放弃要么再现要么表现的简单化理论概括等,转而面向艺术作品本身,面向审美对象本身。艺术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与现象学家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前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和在概念中把握这个世界现象的意义,而是在于直觉地占有这个现象,以便从中为美学的创造性刻画收集丰富的形象和材料。

二、“悬搁”之于教育现象学

最早把现象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E1 Krieck),但教育现象学的早期发展却是在荷兰,以兰格维尔德(Martinus Jan Langeveld)为首的乌德勒支(Utrecht)学院的成员们创立并发展了教育现象学。20世纪70年代,北美开始在教育学领域形成现象学传统,教育现象学在加拿大得到很大发展。1984年,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首创了《现象学+教育学》杂志,引来许多世界知名的教育专家在其上发表论文探讨教育学和现象学的相关学术问题,并逐渐在世界教育界树立了这门独特的人文视角的教育学。范梅南新颖的人文科学教育学视角在中国的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并向读者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图景。北京大学朱光明“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霍金宁“教育现象学:蕴含、价值与限度”等文献表明教育现象学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如何运用这一追溯人的最原初体验的方法,如何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思考教育的问题,就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取向,一种生活实践的取向。现象学教育学关注的是学生和教师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必须指出的是现象学的教育学恰恰反对将教育的活动理论化、抽象化。范梅南教授认为现象学教育学有四个特点:(1)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而不是形而上学的问题;(2)具有规范性倾向,而不是坚持价值中立;(3)着重具体经验的反思而不是理论的抽象;(4)现象学要求兼具写作深刻文本的高超才能和反思性的学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现象学悬置了所有的教育原理、方法、规则等,重视从学生出发,从教育现象出发,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及其发展成长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

三、“悬搁”之于美术与设计教学中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培养

美术与设计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需要通过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来展开,我们试图通过哲学意义上“悬搁”方法,对美术与设计教学中的“常规性”加以搁置,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习惯和心理惯性,使学生形成创造意识和具备创作的能力,下面通过一些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来加以论述。

1.搁置写生写实的理性绘塑,采用即看即画的直觉表述———减少思考的画画。写生和临摹教学是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运用最多、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长期性的写生和临摹训练侧重于理性的观察、表现,极易被客观对象的形、色、体积、空间、结构等所影响,出现被动抄袭和简单描摹的状态,而对于绘画本体的直观感受和画面关系建构被忽视。因而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是极其重要的。直觉是人类意识的本能反应,是意识的源反应,直觉具有直接性、快速性、跳跃性、个体性、坚信感、或然性、本能意识等特征。感觉通过绘画得以表达,越是感性的画面,其感觉的成分越重,在没有思考的状态中,人更多的是靠感觉来做事和控制自己,“通过四肢和身体的动作来直接表述意念。”(迪尔·塞勒美)比如绘画的大势草图,这是基于感觉的训练,并通过训练得以强化感觉。具体操作的方法:眼睛盯着物体观察并移动,手重复眼睛的线路,迅速地在画面中定义物体的一般特性———位置、比例、形状以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块面和体积的清晰度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安排;基本要求:眼睛盯着对象看并不断移动,基本不离开对象;手与笔在画面中不断寻找看所产生的形、色、体等关系,由感觉来控制手和笔的走势,要强化大关系的观察与表现,取势是第一要素,大形、大体积、大位置、大比例、大颜色、大空间等;大势草图要注重从画纸的不同位置开始构建画面关系,并强化画面的虚实、强弱、视觉中心的形成,节奏韵律的控制;重视笔的轻重感觉在画面中的运动,已形成颜色的浓淡轻重虚实变化,体会画的感觉;大势草图的练习一般以短时性作业为主,带有一定的速写性,但又不同于速写的训练;大势草图练习的画面要稍大些为好,这样便于放开来画。

2.搁置“胸有成竹”的画面预设,采取依据现象的推导图式——列举可能性,获得新图式。“胸有成竹”源自于宋朝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是作画者对自然竹子的深刻认识,作画时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这是经验积累对于绘画创作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对于创作意识的培养而言,过多的经验干扰会使人跳进一个固有的模式中,无法得到新的创作途径和方法,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图式。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模仿,这种模仿如果源自于学生对自我的突破,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自我觉醒的创造意识。但模仿最终让学生变得没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问结果,而从现象出发,依据所产生的现象,推演出众多的可能性画面图式,或者直接描述出自己的直观感受和视觉观察所得,然后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画面的结果做出判断。这些现象包括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客观的自然现象,或者通过某些方式而展现出来的现象,如对于学生的构图训练,我们让学生排除掉固有的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等形式,直接从一张白纸开始,在画面中安排一个点或者一根线或者一个面开始,通过位置、大小、长短、形状的变化列举出多种可能性,让学生来观察构图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基本内容;也可以从限定学生控制画幅的边线开始,列举形态与画面边线的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入手,以此衍生到安排一个物体和众多的物体,再衍生至环境的变化。

3.搁置固有的视觉经验,有意制造“黑白颠倒”———寻找视觉刺激的新鲜度。任何的视觉经验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可以使学生寻找到一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习惯性的视觉经验会对其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大部分的表达和描绘只是视觉可及的东西,缺少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我们可以抛弃直观的视觉经验,有意制造“黑白颠倒”非正常视觉效果的客观事实,让学生理清其合理的关系,比如强化学生对人物基本结构的理解,我们将石膏像颠倒过来画,或者平放着来画,这样的非正常视觉下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视觉的即时感受和表达。再如,静物写真训练时,要求学生将静物拿到手上看,用放大镜看,拆解物象看,从不同角度看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静物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4.搁置物象的整体关系,实施物象的解构重组———探寻物象关系的新可能。美术与设计教学和创作一直重视整体关系的建立和控制,这是建立画面关系的基础,这个抽象的词语很多时候无法用确切的画面涵盖,因此,在美术与设计教学、艺术创作领域要借鉴哲学意义上的“解构”与“重组”理论和方法,实现新的创造可能性探究。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是哲学家德里达等对福柯、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的否定、消解,解构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否认任何名目的优先地位,消解一切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采取批判与否定的态度,对艺术创作的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在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我们试图通过对物象以及画面进行解构和重组,以产生新的形态和画面效果,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形态再造和画面效果的重复可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解构和重组是对物象的重新认识,是获得新形、创造全新的画面关系和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观察与认识客观自然的结果;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创造、一种思考,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解构物象与画面就像拆零件似的将整体拆散成各种不同的零部件。具体操作中它完全可以是随机的可能性结果,也可以依据一定的方法来实现,比如,拆散一棵西兰花,可以采用拆、切、揉、捏、挤、压、摔、打等多种方式,就切而言,是横切、竖切、斜切等,是切一刀、两刀还是无数刀,其可能性是无法全部列举清楚,但我们可以获得一种产生新形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拆解后的物象还取决于观察正、侧、平、俯、仰等角度的差异实现形态关系的变化,也包括人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相机拍摄、太空卫星观测等观察的方式的改变导致形态新的可能性产生。解剖物象可以看到物象表面以外许多更为有趣的图形,观察方式的改变使我们发现世界的奇妙。重组是对物象和解构得到的图形不再按照原来的结构或方式复原,而是组合一个与原物象完全不同的新的形象或图形,或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组合时不必要借助太多的经验干预,而重视组合时的随机性的可能研究,在不出现还原原物象和新形雷同的情况下,其创造的可能性就是有价值的,从创造的层面来看,远离物象越远、创造的新形差距越大,其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越大。重组的依据是一个人的审美观念、想象创造、观察思考的能力;重组的方法包含相离、相切(对接)、相交(卯榫、交叉、重复等),可以是单体重组,也可以是多体重组;重组仍然可以遵循对称、均衡、重复、渐变、放射、比例、密集、疏散、对立与统一、开合呼应等形式美原理,也可以是随机的无限可能性研究。重组新图形的多向性与不确定性是重组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审美主体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学识修养、创造性、审美判断、价值取向、情感传达、技术水准等都蕴含其中。解构和重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分别具有创造新形的可能性价值,旨在培养学生的直觉感受—抽象分析—概括组织—建构再造的能力,探寻形式—语言—个性表达—审美趣味。将客观物象进行切割后重新组合,或者将一张画或照片切割后重新组合,注意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趣味,寻找不同的画面形式,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达到对既定模式、方式、方法的颠覆、否定、消解。

5.搁置秩序,乱中寻找———破坏的积极作用,突破视觉经验的可能。“乱世出英雄”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老话,是五千年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经达千秋岁月磨炼而成的规律。这话虽是形容英雄出世的背景,实则对于美术与设计以及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美术和设计在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或模式时,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如何突破,如何实现新的创造可能,“破坏”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造型或者画面来说,是对原来形态和画面的破坏与否定,从思维的层面来看,是逆向思维的结果。破坏掉原来的形态和画面关系,最好是做到“面目全非”,依据新的“面目”寻找秩序,探寻美术与设计的本质要素,摆脱原有形态和画面的约束,最后建立起与原形和原画完全不同的效果。

6.搁置合理的常规技术,从无用、失误中获得启示———有效与有意的使用。艺术的创新,既体现在绘画语言、形式的创新,又体现在技术的创新,甚至可以说,正是技术的进步和改变使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创新成为可能,因此要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有新意,技术的改造和创新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要重视对传统艺术技术的解读、学习和掌握,并达到一定的水准;另一方面,必须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效突破既有技术的限制而获得新的技术可能,为自己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表达寻找突破口。这里包含几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技术的突破,在使用原有工具材料的基础上获得使用方法的更新,产生新的效果。二是技术的使用程序不变,适度改变材料或者媒介,产生新的效果。三是完全使用新材料、媒介而使技术发生改变,得到新的效果。工具材料和媒介发生作用所产生的一切效果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的问题,这是一个必然或者偶然的结果,其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能够控制或者有效利用,不可控制的许多效果可以增加画面的灵动性,可控制的效果可以使画面能够按照艺术家预期的结果发展至完善的程度。因此工具、材料、技术运用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和控制,同时达到技术为艺术表达服务的最终目的。历史上著名的“落墨为蝇”的故事正是将错就错的典范,当代中国画家田黎明正是通过自己作画时因笔上的水不小心滴到宣纸上而受到启发,“1989年,一滴偶然在宣纸上形成的水滴斑痕,让田黎明看到了阳光,长久以来贮藏在心底的体验和记忆,被点燃了,阳光的‘斑点’从此成为田黎明绘画语汇中最重要的形式符号,走进他的水墨世界;这些不断变化和活动的‘光斑’,为画家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空间’,它使画面上的‘空气’和‘水’具有了可以触摸的质感,使画面拥有了丰富的色彩变幻和声音交响;‘光斑’和‘光影’的发现和运用,标志着田黎明绘画风格的成熟。”

7.搁置“绘”“画”,采用“书”“写”。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地认为画好画是他们理所必然的事情,因此在学习中始终以动手画画为基本的出发点,手绘也是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然而,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和认识,让学生形成了固有的模式,特别是画到一定阶段时,手头的表现被局限,甚至不论尽多大的努力就是没有进展。这时我们往往需要停下来做些梳理和分析工作,因此,要搁置“画”和“绘”,而转向“写”、“阅读”,“写”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的东西进行梳理,从中寻找脉络和思路,探寻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途径与方法,写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和思考不清的问题加以罗列,以期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探讨,明确自己学习要追随的方向和目标。“阅读”在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在有困惑的时间里多看理论书籍,获得理性上的认识,或许可以释疑;二是用专业化的眼界去看经典的、优秀的美术与设计作品,从中读出东西来,诸如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线条、明暗、空间、观念、作者的创作意图、形式美感等。对于美术与设计创作,书写创作文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一方面教会学生对自己创作主题内容去查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以寻找自己的创作切入点;二是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创作方法、进程安排、采风调查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动手画画和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书写好自己的创作方案文本可以使后期的创作实践工作进展更为顺利有效;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意识“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尽可能从实际的现象出发,采取罗列可能、直观描述、打散重构、技术改造与实验、文案书写、文献阅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作为契机使学生不断地突破自己固有的认知和视觉经验,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达到提升自己创作能力的目的。“悬搁”之于美术与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看待事物和客观世界的新视点,它为我们的美术与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知识的积累是知(甚至只是一知半解)而非智,面对世界抛弃教义、知解而得到的是省悟,却是智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悬搁别人的判断和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探索,才更能接近世界的本质,更能滋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更好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张永清.现象学悬搁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方法论效应[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4):147-152.

[2]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03.

[3]李树英.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06):4-7.

[4]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2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从不同选材,立意角度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训练,可逐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通过反题意写作训练培养逆向思维。

反题意就是从作文的题目、选材、立意等方面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作文方式。在作文指导中,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训练,可以充分调遣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他们全面缜密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学过《怀疑与学问》一文后,指导他们写《如果没有怀疑》这样的反论题,学生自然可写出无怀疑后各方面的停滞,从而进一步突出怀疑精神在学习中的必要性。他们不仅写出立意新、寓意深的好文章,而且逆向思维得到发展。

二、通过续写训练培养想象思维。

续写即是根据课文的背景、体裁、作者思路、情节发展或教师出示的作文开头,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这种训练,要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如学过《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就要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以半命题《   的皇帝》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讨论,活跃其思维,激发创作热情。学生能补出《不敢穿新装的皇帝》、《谈衣色变的皇帝》等富有新意的文题,写的文章,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阅读后,让人捧腹大笑。

三、通过扩写、缩写训练培养散敛思维。

让学生将文中写得简略概括的地方根据他们己有的生活素材加以扩充,使其详细完整。或者让他们把一篇或一段写得很详细、生动的文章,摘其主要内容,去粗留精,去枝留干。交替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且使他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聚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如学过《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后,让学生把文中事情缩写为略,把略写的事情扩写为详,重新创作出一篇材料相同,叙述重点不同的新文章。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应据材料和学生情况而定训练形式,灵活应用,循序渐进,切忌拘泥于固定模式。

训练创造思维,培养创新人才 篇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境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语文这一门普通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工具学科,应该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大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激疑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质”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明代陈献章:“前辈谓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爱因斯坦对牛顿原理产生怀疑建立狭义相对论,由此可见,“以科学批判力为根据的质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培养创新上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在讲解中设置台阶,创设情境。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在划出五壮士痛恨敌人,英勇顽强的动作的词时,有一位同学划出了“砸”,马上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枪砸了?我认为不该砸,这是战斗武器,砸多可惜!被他这么一提,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两派,有的认为该砸,有的认为不该砸。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了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我曾看过一幅漫画,大意是学生入校时很有个性,但当这位学生毕业时已是千人一面。这幅图很形象地说明当前学校教育的弊端-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学生怎么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怎么能适应“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要呢?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潜移默化中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个性,使学生丧失独立性。没有个性的學生,思维方式单一,怎么迎接这千变万化的社会挑战呢?创造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它以创新教育为灵魂,作为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即在课堂中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又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深思质疑,并通过交流讨论去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我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现在大家来想一想,这个坐车人能不能到达楚国?

生:能。只要制止他,告诉他楚国在南面,请他调转马头向南走,就可以达到楚国。

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已有人三次提醒他,他都不听,执迷不悟,所以他到不了楚国。

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这个人能到达楚国。因为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如果他绕地球一周就可以到达楚国,只是时间漫长。

生:这种观点也不十分正确。因为当时的交通工具一点也不发达,没有飞机、火车,也没有轮船,单靠马车想要绕地球一圈,那比登天还难……

此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水到渠成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积累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当然,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它必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即首先进行句段的写作训练,然后再进行篇章的写作训练。

想象是创新与发明的前奏,指导学生写作结构完整的想象作文,是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特别自创自编寓言故事,一次作文课上,布置以“水”为题材,联系现实,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水”人格化,把“水”当作一个有思想灵魂,有血肉情感,有喜怒哀乐,有思想追求的“人”来看,然后写一篇能体现生活真谛和哲理的寓言故事。

3.在观察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就是一本内涵丰富而深刻的书本,一位学者说过:“谁能倾听大自然,谁就能获悉真理。”善哉,斯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只局限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头活水。学生常常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大自然,来发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4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理念

《艺术造型训练》课程以平面与立体的形式作为基本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段, 但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构思上却已与以前大不相同。《艺术造型训练》是将各门相对独立而抽象的基础课程知识通过一系列有不同针对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造型基础训练。因此,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又训练了整合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课程重心以研究物体形态及造型规律为立足点, 在研究造型的同时着力培养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现代艺术设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艺术是人类实践过程中对美的愿望与追求的体现与表达, 也是人性自身魅力的展现。而创造能力则是一个人产生新思想, 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作为艺术设计各专业基础的《艺术造型训练》课程既要求其在审美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并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知识, 又十分注重对其创造能力的锻炼与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艺术造型训练》以对基本形态的理解与分析作为课程训练的首要与基础,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课程中关于“形态的理解与分析”主要研究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并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其内在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形态的理解与分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及其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 以提高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平面与空间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也能相应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课程本身即一个发现的过程。例如把结构素描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方法, 通过眼———观察, 脑———分析, 手———表现的过程找出客观物体的特点与规律, 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在二维的纸面上运用线条的粗细、轻重、长短, 以及角度的变化描绘出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物体。整个过程对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和研究, 这个过程并不是绝对客观且一成不变的描摹。根据位置、方向、角度, 以及观察方法、个人感受与理解认知的不同, 再加上表现手法的选择与各人绘画习惯的不同, 最后, 作品会呈现出迥异的画面效果并给观看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从而对同一物体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对客观形态进行主观的抽象和重构, 这就实现了绘画者从认识客观形态到表达自我感受的创造性转变。

在《艺术造型训练》课程中观察与造型的同时, 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的需要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方法

1. 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早在包豪斯时期, 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就把抽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运用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艺术造型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对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也是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一个步骤。很多学生都没有认真观察的习惯, 忽略了“观察”这个步骤就很难抓住物体的整体特征, 也就不能发现物体的形态特点。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自然”。从观察自然形态开始, 让学生观察那些经常见到而又未曾关注的自然形态,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树, 整体地观察树的特征, 并观察不同的树木各自的特点。这种观察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观察方法, 对于树的生存状态及所蕴含的生命力的理解也是观察的一个方面。运用“整体”、“对比”、“联系”的观察方法, 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先分析整体特征, 进而观察局部。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把握其形态特征, 化复杂为简单, 化具象为抽象。这是运用抽象思维方式的第一步。

教师在这里应当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 发现形态中美的元素与规律, 从而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使学生对于形态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思考。 (强调观察过程层次和递进的关系, 反对观察的经验化、概念化、程式化)

“结构和空间”是设计各专业需要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设计关注的结构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对象解剖结构或构成结构;二是研究对象形体的结构。而设计研究的空间则是相对的空间———“哲学上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设计研究的空间感主要是指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肉眼可见物体之外的部分。而对物体的结构空间感的分析和体验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把结构和空间作为观察的重点, 寻找各种视觉元素结构与空间组合上的特点与趣味, 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

2. 通过重构创造新形态

包豪斯的三大构成理论对现代设计影响深远, 它把自然形态解构成点、线、面的基本抽象形态元素后再进行重构, 这是对自然形态的理性分析与理解进而掌握规律并加以创新再造的过程, 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艺术造型训练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理解形态的基础上, 运用构成中的视觉规律进行形象的建立与骨骼的组织, 研究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 进而形成既严谨又富有美学规律与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这是一个寻求秩序美感与规律, 有目的地进行形态重构的过程。各种视觉元素的编排与组合被赋予了美学规律与力学原理, 这也是一个由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的过程, 是对感性思维方式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进行重构是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3. 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要想创造出新的形态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想象力而言, 成人是远远不及孩子的, 这并不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会慢慢消失, 而是因为我们现阶段所受的教育大部分都是关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经验的学习, 学习虽然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大量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但也更容易让我们陷入被动接受、循规蹈矩的习惯之中, 形成惰性思维。从众性的思维方式, 依赖经验生活, 缺乏主动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认识实践的动力, 使得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长时间休眠, 以至于慢慢地在人大脑中的潜意识区域隐藏起来。所以,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就要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造型训练》课程的目的就是在设计各专业的基础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再结合自由、互动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课程, 给予学生更大的想象与发挥的空间, 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启发的目的是使人产生联想并有所感悟。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激情洋溢的讲演、大量有创意的造型实例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 使学生养成主动想象与创造的学习习惯;使课堂充满活力, 形成追求创新的学习氛围,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 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鲜活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和审美锻炼。所以, 直接运用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中, 可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启发学生, 让他们寻找不同民间艺术作品中相同与不同表现形式、表现方法的特点, 了解并掌握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抽象、概括、对称、重复、均衡等造型技巧、特点和构图形式, 并在之后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将自己接触过的各种艺术中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加以变通、灵活运用, 将设计对象进行分析和重构, 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这样通过类似的审美与艺术造型实践的锻炼, 调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其他艺术的独立分析、归纳总结和合理运用的能力, 以便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从而达到《艺术造型训练》课程所追求的强调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的。

4. 课题的选择

《艺术造型训练》课程中课题的选择十分重要, 选择什么样的课题, 给予学生怎样的创造空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些直接决定了能否达到课程预期的训练效果。

整个课程训练中课题的选择应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或人工形态出发。课程开始的阶段会很容易掌握与完成, 这样学生就不会在课程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而影响后续的课程教学效果。随着课题的深入,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象到抽象, 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渐适应课题的难度。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会随着课题不断增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被逐步激发和调动起来。而后期抽象且富有创意的课题本身就充满着吸引力, 这是对于学生自身已有概念和已知经验的一种挑战和刺激, 也借此给予学生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和空间。

课程进行的过程中由教师先提出课题的大概方向, 然后师生进行互动式讨论, 对课题的面貌和多种可能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接下来再做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进而进行设计与制作, 最后完成作业、总结经验得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的是启发、引导的作用, 拓展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收集素材, 面对问题有的放矢地抉择以确立富于美感的艺术形象, 然后帮助学生选择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并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在整个过程中努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自觉而主动地进行思考、想象和尝试, 且在完成课题的实践过程中尽量让其自主寻找和决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从而达到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协助学生扭转创意与表现方面的被动状态, 促使学生从惰性的盲目再现向主动追求表达自我意识转变,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结语

创造力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将原本相对独立而抽象的几门设计基础课程中的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训练课题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这对于学生来说富有针对性和挑战性, 既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又训练了整合运用知识的综合创新能力。

在《艺术造型训练》课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想象、创造这个过程达到对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 也正是《艺术造型训练》课程基础性与重要性的体现。

摘要:《艺术造型训练》是我校建筑与艺术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在以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三大构成为主的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程体系上发展而来的。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与观察、创造能力是教授《艺术造型训练》这门课程的目的。在课程中选择合理的课题, 并通过观察、分析、想象、创造这个过程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造型训练》课程,创造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朱铭, 奚传绩主编.设计教育艺术大事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3]邬烈炎.来自自然的形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4]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8.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5

1 、给以自由。就是不要让学习充塞他们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厌生。而是要顺从儿童的天性,珍惜并热情保护他们的好奇性,重视激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兴趣。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改变一元化教育观,相信“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鼓励孩子多元化地自我表现,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好奇心不仅不被扼杀,而且能转化成求知(生活与学习各方面)欲再发展成学习兴趣。

2、要求独立思考。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要学会逐渐放手,引导孩子试着靠自己的智慧去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事。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与他们真正实现人格上的平等,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希望孩子想象力丰富且有效能,就应培养他们好问的习惯,即首先尊重他们的提问:对他们的提问持认真倾听、回答的态度,不糊弄、不嘲笑、不指责,绝对不用“烦死了”、“走开”之类的词语。其次鼓励他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别用父母的思考代替孩子的思考,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他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并非父母可以甩手不管,而是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用可行的办法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既促进亲子交流,又让孩子学习思考。

3、鼓励实践。前面说过,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源于客观现实)和超脱现实(富有创造性)。所以,让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提供他们亲历亲为的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让他们勤看勤听勤动手勤动脚也很重要,比如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接触大自然、拆装一些物品、搞点小实验等等,都可以增加表象的积累,有利于增添想象的乐趣。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6

一、使用跳跃性的想象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就是在两种甚至多种事物之间利用可信的、相关的方法创造出新颖的有一定价值的关联。大部分老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都是使用想象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拓宽自己思维方式。这种方法的精髓之处就在于不禁锢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范围,而是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考虑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事物的表面特点,更加可以一针见血的看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此过程中,即使是两种并不相干的事物,也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到两者的相似之处,并顺藤摸瓜的解决难题,采用想象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不断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考方式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绪,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的想出解决办法,而且这些方法大都具有创造性。比如对于一个难题,具有发散能力的学生总是能想出比较新颖且富有个性特征的方法,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为了训练和培养平面广告设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潜意识的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不受现有方法、规则以周围人的影响,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发散自己的思维,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思考,从而通过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三、通过使用类比归纳法对学生的收敛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

收敛性思维,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了解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特征,并且在这些特征中对广告设计方法进行寻找和探索。在对思维进行收敛的过程中,要想在大量的事物特征中找到最为有效的广告设计方法,学生就必须具有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各种思考结果要进行研判,并且将各种结果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分析,最终确定最具价值的 广告设计策略。收敛性思维最为核心的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老师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类比以及归纳,并且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打破课本对于教学内容的束缚,最终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法。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这一实例对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类比和归纳,最终确定出富于个性色彩的设计方案。

四、利用转移性的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

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利用转移性的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除了引导学生学会从正面看问题,还要学会从侧面以及对立面看待问题,即从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使用逆向思维,即超出人们的正常思维模式,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采用这一方法思考问题,也许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本文主要从不同方面对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提出教学方法,如:使用跳跃性的想象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使用类比归纳法对学生的收敛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利用转移思考法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等。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语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7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讨论法,积极性,变通,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创造能力, 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多年以来,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用讨论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迅速, 能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 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锻炼学生寻求问题, 尽可能获得多个答案的习惯和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如:讲《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 书中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 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 有点儿像。”我问学生:“内洞的双龙有点像, 那么究竟像还是不像呢?”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各抒己见, 争论不休。我这时说:“像与不像这个问题不能凭主观臆断, 要结合课文内容, 具体词语具体分析。”经过阅读课文, 学生继续讨论, 结果认为不像的学生说:“有点儿像, 从字面上看, 就是有一点儿像, 那么大部分都不像, 总体来说还是不像。”有的学生说:“有点像, 我认为还是像。因为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 自然形成的, 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琢, 它的形象当然不会逼真, 更何况又是借着摇曳的灯光去看, 朦朦胧胧, 大轮廓又很像, 因而说是有点像。”后一名学生的答案是比较确切的, 因为他读懂了字里行间的意思, 又加上自己的理解。经过这样的分析、推理、判断, 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四、五年级的学生, 已经产生了自我肯定的需要。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 要求尊重他们。他们不时会提出一些似乎荒唐的问题, 往往不易被老师理解, 但仔细分析, 却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如:我在讲授完《将相和》这一课时, 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多数学生说:“喜欢蔺相如。”我启发性地接着问:“还喜欢谁?”又有几个学生说喜欢廉颇。我点点头。突然有一个学生举起手来, 他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赵王。”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赵王?”他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个小官, 赵王看他有才华, 就大胆地使用他, 在渑池之会时, 都是蔺相如挺身而出, 使赵王战胜了秦王, 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王给蔺相如提升了职位, 使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才这一点。”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肯定了刚才这名学生的见解。这名学生说得好, 有理有据, 观点鲜明, 论述清楚, 想得好, 能从赵王身上看到他积极可取的一点难能可贵。按常理说, 一般学生会想:秦王和赵王都是统治者, 不受人喜欢, 应该遭到人们的谴责。可是这名学生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赵王的优点是很不容易的。当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从而调动了全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使学生充满自信心, 增强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学生思考问题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从而产生超常的构思。我在教写人的记叙文这一板块时, 从写作特点异常的角度做比较, 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在学完这一组课文后, 我在进行单元训练时, 连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这一组课文全是写人的记叙文, 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的写法?为什么?这几篇写人的文章, 在选材上各有什么特点?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的面貌?哪篇侧重刻画语言和动作?哪篇又侧重刻画了神态?”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 人人动脑、动口, 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使学生分析、比较、鉴别、口头表达及举一反三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设计多样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形象, 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 想象是创造力,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正因如此, 我在设计训练过程中侧重设计多样练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写想象作文, 写有关一事一议的文章, 训练学生的思维联想力和创造力。

在教改的今天, 我们要正确树立新的学生观, 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创造性人格的训练及培养方法 篇8

一、创造性人才的概念

1.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同时也是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

2.创造型人格的特征

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认知特性时,发现发散思维中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与创造性行为有高相关,也发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有高相关,从而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点: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12个项目:(1)智力属中上等;(2)观察力;(3)流畅性;(4)变通性;(5)独创性;(6)精致性;(7)怀疑;(8)持久性;(9)智力的游戏性;(10)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3.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内在动力作用、长期坚持最终成功的作用。

第一是导向作用。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第二是内在动力作用。某些创造人格的素质能对创造者的创造历程起到内在动力作用。第三是成功作用。创造性人格特点,促使你对锁定的目标长期坚持,最终达到成功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格

1.家庭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有关专家对不同领域的高创造性人才进行的调查显示, 他们的父母在幼年时就注意培养孩子对某种活动的浓厚兴趣, 这种兴趣成为其后来强烈的内部动机的源泉。因此,父母应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

2.学校教育是创造型人格培养的途径。学校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全面的另外学校教育影响的时间跨度大,贯穿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学校教育系统的质量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关键途经。

3.创造型教师是培养创造型学生的关键。教师是学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力量,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时刻以创造型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为学生创造型人格的发展提供榜样。

三、建议

1.促进同辈交往。同辈群体由在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他们交往频繁,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注意引导建立开放性的同伴关系。开放性的同伴关系注重个人活动的自由和独立,注重同伴之间的自然而流畅的交流, 这可以极大地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实现的。保持人际关系的开放性,保持个体在特定群体中的社会性存在, 就能保证个体成为一个与他人共时态存在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完全孤立于社会的个体。

2.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人格的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稳定性,但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 它的影响虽然是隐形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注意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激励作用、各种社团的锻炼作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以人文性为指导,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发展为目标。

3.利用大众传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视、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可能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人格发展和行为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体的影响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创造型人格的有力工具。

首先,宣传部门应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监管,多传播积极的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氛围,激发青少年发展创造型人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创造型人格的基本结构、影响创造型人格的因素的研究比较深入,对创造型人格的培养途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教育,希望各级政府、各类学校积极行动起来,为早日建设创新性国家做贡献。

摘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提出的最高要求。文章阐述了创造性人格的基本概念,对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对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和完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篇9

一.运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 教会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 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时空, 所谓思维时空即是指思维能够顺向、逆向、纵向、横向及立体向多方面展开。语文姓语, 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国民的汉语言素质,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 对学生意见要尊重理解, 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探究, 乐于创新, 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体验成功喜悦。

二是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启疑性问题情境, 进行扩散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往往借助于一定问题的刺激。对于启疑性问题的情境设置, 应是学生思维达不到课文中隐含的疑点时, 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进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 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敢于向权威挑战, 善于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 标新立异, 进行发散性思维。

三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中乃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选择性。对学生而言, 只要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结果, 而是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 经过独立思考, 自我选择, 提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见解, 以至不同于教师、不同于书本的新观点、新认识、新方法, 均是探究性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均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即对他本人来讲未必是新的, 而对自己来说却是从所未有的新思维、新认识。切忌求全责备, 贪大求多。

二.运用语言文字的形象性, 教会学生联想和想象

汉语具有较强的形象性, 其字、词、句、篇本身即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遐想万千的美丽图画,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便是一个个极有利、极丰富的创造想象培养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在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的同时, 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大胆幻想的情景条件, 引导他们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行动灵活的具体形象, 触发情感, 启迪思维, 拓展探究创造的空间, 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此, 则不仅有益于开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达到《新大纲》要求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可谓一举数得。如《社戏》一文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设想一下, 作者以后看的戏都不如这晚上吗?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纷纷把自己的想象和看电视看电影比较, 给作者设想了多种情况, 最后得出结论, 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有趣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表达了对少年朋友真挚情谊的怀念, 而不是戏特别好。这样使学生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发展了求异思维, 达到了一石二鸟之功。

三.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语言训练环境,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首先, 要鼓励学生勤思, 提倡好问, 激发思维的主动性、能动性。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思考、提问的良好氛围, 启迪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自我解决问题, 做语文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对学生思考的结果和提出的问题, 不能予以责备和讥讽, 对问题的解疑可采取同学互相质疑解答、自我解答、教师解疑、实践解疑等方式, 以养成勤于钻研和自由思考的品质, 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10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 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 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重新进行思维加工, 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模式, 富有开拓性和创见性, 它是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统一体。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 需要依靠学生已有知识和阅历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为开拓未知艺术领域、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

一、广告设计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1. 形象思维的内涵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形象或图像为内容的思维形态, 是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对外界事物形象信息进行感知、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 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形象思维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具体性、细节性等特点。

2. 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平面广告的创意设计中, 形象思维尤为重要, 需要广告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要运用独特的感性形象来传递信息、认识世界。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广告图形不但要给予人们在视觉上的享受, 还要引发人们的心理认同, 与人们在心灵深处进行沟通与交流。人们亲身接触自然社会越多, 感知就越深, 认知欲望就越强, 对图形形象就越有兴趣, 广告创意设计就越生动感人。所以形象思维的训练就是要让设计者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和社会活动, 尽可能多地观察事物形象, 让设计者广泛积累事物表象材料。同时设计者要积极运用灵感、想象等形式对表象信息展开想象活动, 对形象信息进行想象加工, 展开各种即兴的、引申的思索, 赋予想象以丰富的情感, 利用图形图像来表现设计者的心情和情绪, 使内心情感在图像创意中得到更深层的流露, 让想象表现出新颖性、目的性和丰富性。

二、广告设计中的联想思维训练

1. 联想思维的内涵

联想思维是一种受某种诱因影响使不同表象在人的记忆表象系统中发生联系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主要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几种类型。相似联想就是由某现象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现象, 相似可以是外部形态相似, 也可以是内容逻辑相似, 也可以是意义性质相似, 由相似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2. 联想思维的训练

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工具, 人类通过联想可以获得新发现。在广告设计中可以运用跳跃联想法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混杂无关的事物中, 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 然后根据逻辑关系, 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在训练中以一个主题为原点, 尽可能多地联想更多的主题, 不断提高联想思维的数量和质量, 让学生产生的特殊心理感受, 感受独特的气氛和环境, 增强学生对原有视觉形象的记忆以及新形象和思维活动中的知觉与感觉形象之间的联系, 进而联想到特定的色彩和空间形式。如设计香水平面广告, 就要利用香水瓶的颈部和女人的颈部的相似, 香水瓶的瓶体和女人丰满圆润的胸部造型的相似, 把香水和女人紧密相连, 让女人置身于香水的海洋, 使人产生联翩浮想, 印象深刻, 使广告收到良好效果。

三、广告设计中的聚合思维训练

1. 聚合思维的内涵

聚合思维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 从已知资料信息中探求得出一个逻辑结论, 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广告设计是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 将文字、线条、图形、色彩等版面构成要素根据特定内容进行组合排列, 以视觉形式把创意构思表达出来, 强化整体布局, 形式与内容合理统一, 使广告版面产生独特的艺术价值。

2. 聚合思维的训练

聚合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思维在聚合过程中, 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 收集掌握各种相关信息, 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 综合权衡各种方法, 准确发现最佳方案, 力求得到最佳结论。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清理和筛选时, 可采用类比、归纳、概括等方法, 让学生自己按照“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认知过程, 分析研究它们与思维目标的相关程度, 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特性,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串穿整个知识体系, 对原有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获得思维目标。

四、广告设计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1. 发散思维的内涵

发散思维是一种人们借助于联想、想象、直觉、灵感, 产生多种新颖独特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思维视野广阔, 具有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等特征, 最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性质和本质。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灵感。

2. 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方法新颖、见解独特。利用发散思维方法得到的方案建议是别出心裁、出乎意料的, 能使问题得到迅速而有效的解决。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教师要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让学生在已掌握的信息知识基础上, 不受现有的设计规则约束, 突破常规, 大胆创新, 在求新、求异中思考探索, 有意识、有步骤地拓展思路, 运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求得各种不同的结果,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树立积累资料意识, 为产生发散思维打下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 要大胆创新, 突破传统思维定势, 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促使学生多方式、多角度思维, 求得多种创意方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和学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课程乐趣,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 激发学生的创意和灵感,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创造性思维是平面广告设计艺术的灵魂。艺术源自生活, 生活需要发现, 发现需要思考。在当今一切都在求新、求变、求个性的创新时代,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更具创意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高林娟.图形创意的联想思维方法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8) .

主题美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篇11

对于低龄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绘画时总喜欢边画边想,会随着笔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如幼儿拿起笔在画一个近似圆形的东西,会说这是一个皮球,但当圆没画好而变成扁圆形时,他就会说他画的是一个鸡蛋:在涂画苹果时,他会用自己喜爱的色彩涂染成黄色、红色、绿色,甚至是紫色的苹果,是由自己喜爱的色彩来确定苹果的颜色。做为教师应接受幼儿这种随意性,不要一味地求实、求真,而要肯定他们这种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积极性,逐渐帮助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慢慢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构思。

例如:主题绘画《小蚂蚁搬豆》,画中的蚂蚁齐心协力搬着一个大蚕豆,还流着大滴的汗水,小朋友为这幅画添画了一轮太阳,并把太阳涂成了灰色,当我告诉她太阳应是红色时,可她却仰起小脸说:“红色的太阳太热,小蚂蚁们流了那么多的汗,我让云挡住太阳,蚂蚁们不就会凉快些吗!”我欣慰地点点头,肯定了她的观点,因为孩子是用心灵在画,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作品中,体现了她独特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绘画辅导中,应注意幼儿的个别倾向,千万不能急于否定,因为幼儿自由想象和释放内心情感的信心是脆弱的,应鼓励幼儿自我创造,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想法、画法,勇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尊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萌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长坂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教师要注重幼儿扩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的自我创造,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绘画活动得以充分发展。

二、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提高幼儿的开扩性思维能力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在他们视觉、知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年龄限制,生活经验贫乏,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极其有限,这就制约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培养提高幼儿开扩性思维能力。

在主题绘画《可爱的小猪》时,我为幼儿准备了一只形态可掬的小玩具猪,组织孩子们边观察,边学画,许多孩子挤到了玩具猪的正面,都想从正面来画,这样少不了要画出小猪的头、嘴巴、眼睛和身体等。这时我便指出,不一定都要画出一样的小猪呀,引导疏散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观看小猪,画在孩子们画纸上的小猪便形态各异了,有抬着头、长着圆嘴巴、挺着大圆身体的正面小猪,有侧着脑袋、竖着小耳朵、噘着长嘴巴的侧面小猪;还有一幅只画了一个猪屁股甩着一根小尾巴,虽然看不见猪头,可是从那条小尾巴一看就知道是只小猪,这幅画的画法不同一般,是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产生出的独特形象,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造性。虽然是一个单纯的技巧绘画过程,只要稍加启发、引导,便使幼儿学会了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开扩性感知。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课堂,教师可充分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到户外郊游,参观游览,引导幼儿对身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感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不断扩大幼儿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了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表现能力、发现能力以及扩散性思维能力,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绘画气氛,使幼儿的自身资源得以充分开发

幼儿的绘画是表达情感,反映生活经验的自然活动,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绘画气氛,让幼儿始终感到绘画是一种愉快轻松的游戏活动,而教师在这游戏活动中,最多给一些启发、诱导,鼓励孩子们的自我创造,让幼儿自由地想,自由地画,画出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无论是什么样的绘画题材,都要给幼儿一个轻松、有趣味的感觉,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例如:主题画《美丽的公园》,教师先组织幼儿欣赏了《美丽的公园》乐曲,在这宽松、愉悦的气氛中,通过优美动人的乐曲,使孩子们顿时产生各自不同的想象,好象在他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色彩绚丽,景色宜人的公园景象,老师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公园美在什么地方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有的说:“五彩缤纷的花朵很美丽。”有的说:“公园里有许多的大型游乐场,有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公园……”。从踊跃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听、想、感受和说,已经画出了各自心目中的美丽的公园。

此外,也可通过趣味生动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绘画的乐趣。毕业前夕送给好朋友的礼物,画一张画送给朋友留念。老师就启发幼儿把他们生活中最有趣、把他们认为最开心的事情画出来。通过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易于幼儿表现的生活素材和亲身体验,才能充分开发幼儿自身的资源,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展示。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谢丽芳说:“对于儿童的绘画活动,成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站远一点,别碰他,最多也就给一些提示,以激活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自由来和去,以保护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现象。”这样,幼儿的绘画作品才会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和生活特点,重在幼儿的绘画反映的是他们眼中的世界。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表现创作。

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篇12

一、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关系以及培养兴趣和创造力的意义

学习兴趣是基础, 有了兴趣, 才能融会贯通, 才能慢慢形成创造性思维, 从而具有创造力。反之, 有了创造力, 体验到了创造的成功乐趣, 又会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 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1.在知识中寻找情趣。

教师在准确清晰的教授知识的基础上, 联系实际的基础上, 使学生产生情, 然后再以情促知。知识本身蕴含着情趣, 但必须让学生领会, 贯通, 才会让学生产生情趣。也就是说英语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单单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 迎合学生口味, 而是要想办法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既有情趣, 又掌握知识, 做到寓情于教材, 以理育情, 以知促情。

2.教师讲课要做到知识趣味性, 方法的艺术性。

要做到以趣激情, 寓知于乐。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关键。是学生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课堂讲授如果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者操练, 学生听起来就会味同嚼蜡, 枯燥乏味, 产生厌烦情绪。那么, 怎么科学有效地利用教材, 同时又能使课堂有趣味, 使学生感兴趣?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勤于知识积累。

教师要尽力拓宽自己的英语知识面, 注意收集各种资料, 做到既专又博。比如收集生动的英美文学教材, 历史知识和科学小故事, 或者发人深省的名人格言和轶闻趣事, 只有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才能根据教学需要信手拈来, 使英语教学既生动有趣又丰富多彩。

2) 老师要讲究授课艺术。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的教材也力图在内容上和次序上体现这一特点。如果教师能够针对教材特点, 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对象,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多样的教学手段, 就能提高课堂的感染力, 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妙的表情, 巧妙的停顿, 传神的姿态和饶有风趣的语言, 也可利用多媒体资源, 启发和诱导学生, 从而构建知识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也构建一个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生动教学场面。

3) 创造科学生动的语言交际情景,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够精心设计和培育生动的语言情景, 注意经常创造一个心情舒畅, 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这种富于想象的情景之中, 那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一种语言世界, 身临其境, 从而能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英语, 自主地学习英语。比如, 老师可以通过商场购物, 问路, 带领外宾旅游, 新闻播报等活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让他们创新, 体验。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因素。与学生的关系良好, 那么学生就喜欢听这位老师的课。一个教师能否为学生所喜爱, 取决于教师平时对待学生的态度, 方法, 教学水平, 以及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公正, 以及自身品格的好坏。教师应该在平常自觉地注意这些方面, 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当然, 学生之间也应该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老师的责任就是培养, 调节这种良好的关系, 使全班学生处于一个愉快有效的学习环境下。

3.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促进学生的创造行为。

1)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可以组织无拘无束的开放式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氛围, 从而创造出宜于萌生独特见解的情境。还可以激励求异, 通过肯定, 认同,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 发掘新奇见解, 提出各种悖逆思维, 教师对待这种思维, 不能断然否定, 要把机会留给学生思考判断, 或者老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去纠正或者引导学生。只有这样的环境氛围, 才为创造行为打下基础。

2)

优化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 使课堂有新意, 有活力, 有吸引力, 从而创设活动情景, 引导创新思维。

3)

在课堂上培养创造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首先, 要在活动中创造出一种宽松, 自在的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平等愉快的情绪体验, 这样才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在动机, 并在活动中处于积极, 兴奋的心理状态, 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也就是说, 整个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任其创造, 任其发现。老师的职责就是积极地评价, 鼓励, 引导。

4)

积极评价, 倡导自主学习,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成功乐趣。例如在教授现在分词充当前置定语的时候, 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纸板, 写上一些现在分词sleeping, walking, barking, English-speaking, exciting, 在另外的纸板上写上一些名词, 如:news, dog, stick, country, bag, 老师举出一个例子sleeping bag, 然后让学生匹配, 在学生体会了分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之后, 老师可提示帮助, 再让学生举出相似的别的例子来, 比如interesting book, disappointing news, heating stove, shipping date…如此, 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论

上一篇:公众活动管理下一篇:原子物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