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2024-05-27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共8篇)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篇1

游戏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及其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2-11-23 作者:谢丽敏 单位:深圳实验幼儿园 浏览次数:218

字号:T|T|T 更多0

【摘要】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而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许多理论与实践证明: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及情感、认知、社交能力的发展,还对幼儿创造力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阐明游戏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创造性游戏与幼儿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关键词】创造力;儿童游戏;创造性游戏;培养

一、游戏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奠基石

“如果问‘什么是游戏’,人们也许会感到茫然。游戏似乎已构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衣、食、住、行一样普遍,一样普通。正如沛西·能所言:‘游戏的精神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巧遇规避的幽灵,它的影响可以再最难预料到的一些生活角落里找到。’但是,每个人都承认,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娱乐。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人们就一直想解开‘游戏’这个‘谜团’,也许正因为游戏善于规避,难以捉摸,几千年来,‘游戏之谜’仍然困扰着学者”[i]。

游戏的定义是什么?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确切的定义。

柏拉图(Plato)将游戏界定为:那种无功力、非真理、不相类且结果也无害处的东西,可由存在于其中的魅力标准以及他所提供的愉快来最好地加以评判。这种不包含善或恶的愉快,就是游戏。

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主导活动”的概念来自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谓“主导活动”是指:“它的发展制约着本阶段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最主要的变化”,是幼儿的心理过程在其内部不断发展、不断向新的高级阶段过渡的活动[ii]。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幼儿的主导活动”。之后,随着我国幼儿心理学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幼儿的主导活动的说法又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国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与2002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地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对个体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种活动。

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是形成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幼儿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力,幼儿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明确教育观念,根据幼儿创造力发展特点,正确地去引导、启发幼儿,充分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满足幼儿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幼儿。

二、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意义

美国社会病例学家默顿(R.K.Merton,1957)在对某一社会性活动进行分析时,应当全面、充分的考虑其本身固有的“显性机能”与其附带产生的“隐形机能”。如果说“娱乐功能”是游戏的“显性机能”,那么游戏的“发展功能”则是游戏的“隐形机能”。

游戏是一种自愿自发、其内心需要所引发的活动,其最直接的作用是幼儿的自身。它虽然不能直接产生某种价值,但从个体发展来看,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不是为了带着功利性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去进行游戏的。幼儿之所以游戏是因为游戏可以给他带来自由、愉悦的感受。游戏给幼儿带来娱乐,但又具有潜在的发展价值。幼儿在游戏中享受的程度越高,对自由的体验就越多,在游戏中带来的发展收益就越大。

心理学家亨特认为给幼儿提供充裕丰富的游戏机会,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益处。游戏的本质是实现幼儿的愿望,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活动。游戏能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虽然在游戏的世界里也有很多规则要遵守,如:规则类游戏的潜在规则性,象征性游戏角色扮要求,替代物品的象征意义等。有些游戏中的约束性不比现实生活中的约束要求少,但是游戏中的规则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行为规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地进行创造性演绎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生活形态。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在游戏中幼儿有自由操作游戏材料的机会,能够满足幼儿的创造愿望和需要,这使得幼儿能够用各种方法来探究操作材料,可以以物代物、一物多玩,偿试地去去创造新的玩法,从中探索出物体与物体之间多种可能性。游戏不但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空间和大胆想象的机会,而且促进幼儿养成乐于探索和想象的性格,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对于创造的态度与精神的追求。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挥的游戏环境

幼儿创造力是与游戏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环境不但能让幼儿进行自由的游戏活动,还能充分发挥幼儿创造力。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自在的心理环境和一种开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挥的游戏环境主要包括心理环境和空间环境。

1.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游戏时的基本心境是喜乐和自由,这是诱发新创意产生的良好背景。[iii]”全自由的游戏环境氛围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幼儿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才能在游戏中发挥创造才能。

在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中,所谓的自由就是教师尽量减少对幼儿思维和行动的限制。埃里克森曾经说过:“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便在那里终结。”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自从游戏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之后,游戏已经不再是游戏,游戏的特性“自由和自主”已经不存在。游戏前,教师一而在,再而三地强调游戏的纪律、游戏的方法规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过分关注游戏的结果,忽视了游戏的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游戏的过程所产生的作用比结果更重要。2.创设开放性的空间游戏环境有利于发挥幼儿创造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创新教育时,曾提出六大解放,其中之一是“解放幼儿的空间,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以前,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院子小巷、树林草地、海边沙滩、河边小溪、田里等,有着开阔的空间,大自然无穷地变化和无拘无束的气氛,最容易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可是现在随着城市的扩大化与人口的集中化,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愈来愈远,幼儿对大自然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消失殆尽,他们的心灵不再那么易感,不再那么充满幻想。居住社区、幼儿园即使有草地、树木,都是经过人工修饰的,整齐划一,不利于幼儿进行创造性性游戏。幼儿园除了日常建筑以外,多设置一些与大自然相近的活动空间。如树木、藤蔓类植物、草坪、沙池等。不要整齐划一,少一点人工修饰,自然地环境有助于幼儿自主地游戏,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二)提供利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游戏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观、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游戏玩具、材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分的游戏材料,幼儿的游戏活动就比较单一,材料越丰富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操作获得的感觉经验就越多,越有利于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

“玩具的价值在于它对创造力和游戏活动的诱发功能。[iv]”游戏材料的多变性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运用丰富的材料进行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机会,拼、插、搭、穿、捏、揉、折、编织、剪、贴等等。幼儿在使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想象不断创造,他们要构思、要设想、要为实现既定目的而选择材料、动手组装来完成活动,这一过程正是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过程。

(三)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 1.丰富幼儿的体验

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实际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则游戏内容充实新颖,否则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也不能持久。幼儿的生活经验大多数来自幼儿园和家庭的生活和学习,幼儿在日常各种活动中掌握了一些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是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游戏前,根据幼儿所要扮演的游戏角色、内容中的事物进行一个相关学习,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以便丰富游戏内容,更好地进行游戏。如:在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时,教师可以跟幼儿进行一个主题学习,让幼儿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分哪几种,常见的病理知识和医疗工具。2.引导幼儿以物代物,进行角色扮演

幼儿的游戏活动离不开教师启发性的引导,教师指导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发挥创造力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游戏活动本身具有的虚构性特点,使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更得到了无限制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是很多变的,通过想象,在游戏中缺什么,幼儿就会把其它东西变成什么。幼儿在想象的同时,不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比如:小椅子可以当马骑;笔当针筒;矿泉水瓶可以当麦克风等等。把这些生活物品幻想成是幼儿游戏中的替代品,这个过程是幼儿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些有想象参与的创造性游戏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实性,它是虚构与真实巧妙结合而产生的游戏活动。因此可以说,有了有替代物和可操作性的材料,创造性游戏的内容就可以变得更加丰富。

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为游戏的开展进行铺垫。如:许多形状、大小不一的纸盒、纸箱,从物体外观上来看可以替代成电视柜、组合柜、床头柜、电视机、冰箱等缩小的仿真实物;利用可乐瓶、雪碧瓶、牛奶瓶、饰品盒代替精巧的杯子、碗碟等。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可以自己利用手边的废旧来进行加工后游戏。他们利用若干个空火柴盒拼成沙发、茶几,用碎布剪成长方形做娃娃的被子、枕头,布置娃娃家等。幼儿根据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在游戏中不断地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幼儿的象征功能不断发展,他们能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重复出现反映各种社会形态、人物角色、环境变化,使创造性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3.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去设计与实施游戏活动,尽量较少直接的指导过度会导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失去挑战性和吸引力。减少指导并不意味着不指导,教师要保持顺应的态度,充分的给予自由给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能力。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问题,教师再去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幼儿创设“人人可求新”、“人人可参与”、“人人可表现”的机会,使每位幼儿的实践及创造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要求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去思考游戏的过程,以玩伴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游戏,当幼儿的游戏未能向前发展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以平等的、商量的语气和适当的方式及时向幼儿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刺激幼儿的游戏进一步发展。4.尊重个体差异,进行鼓励式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水平与组合方式存在,促使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创造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个体在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都是存在差异性的,个体

在创造活动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决定个体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对特定对象反应的速度、强度、持续性、灵活性和指向性。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更多表扬的是幼儿,而不是对幼儿所做出的探究和操作行为。这样的评价只会使幼儿关注教师的态度,而不是自己的探究活动本身。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所以教师不但要改变评价指标,要表扬、奖励在游戏中表现出创造意识和行为的幼儿,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创造性观点或行为是得到人们重视的,而且消除幼儿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不要立即对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言行动作加以判断,在态度方面给予支持。要给时间给幼儿去思考、动手操作、创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其实创造的客观地评价幼儿。

【参考文献】

[1] 曹中平.幼儿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2] 刘焱.幼儿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3] 王小英.“无为而为”的游戏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董奇.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5] 廖敏,张武升.游戏与幼儿创造力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6] [日]伊藤隆二.幼儿与游戏[M].日本:日本文化科学社,1987.[7] 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刘冬菊.创造性游戏活动对幼儿心智培养的研究探索[J].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4.[9] 幼儿研究会编集.幼儿的游戏(幼儿心理选集第6卷)[M].东京:金子书房,1987.[10] 韩云龙,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学前研究,2007.[11] 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

一、创造力的内涵

提到创造力总是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创新力。两者相互联系,一脉相承,但我们但必须明确地是创造力是制造出新鲜的东西,而创新力是在创造力上的发展,是对原有东西的改进。到目前为止,对于创造力的解释,学者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但一般来说都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二、创造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

1、创造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高层次人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其内涵都是不相同的,但“总的来说,就是素质优于一般人才、贡献大于一般人才的人才,即人才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而成为高层次的人才不仅是大学生的终极目标,更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时代的呼唤。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则是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分水岭,是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通过把自己的真才实学与创造力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获得较多的创造性成果,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向高层次人才迈向的过程,又激发了大学生无限的热情和动力,促使他们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创造力可以使大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当今不少大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时,就业难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到一席之地成为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一直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注重人才的整体素质。创造力是人一种综合性本领,强化大学生创造力能力的培养可以迎合社会的要求,增强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3、创造力可以推动大学生不断取得创造性成果

我们评价一个大学生是否是人才,关键是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而成果则是社会进行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成果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获得前人没有发现的创造性成果。“创造力使大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模仿性和重复性劳动改变为创造性劳动,进而取得创造性地学习成果。”相反,创造性成果的取得,不仅让大学生自身的价值的得到了实现,还使其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把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相统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奠定了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其次,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最后,促使大学生正确的对待困难。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造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实干精神,使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在失败中找原因和积累经验。

三、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1、不迷信权威,敢于探索

目前我们大学生总是无法摆脱书本禁锢的怪圈,徘徊于应试教育模式之中,盲目的相信权威。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权威,敢于探索,创造新的想法和观点。所谓权威就是对某种权利和理论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服从不等于认同权威。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科学理论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权威,权威之说也是可以被否定的。我们可以尊重权威,但是不能迷信,大学生需要明白的是权威并不是真理的法庭,实践才是。回望过去,从布鲁诺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敢于否定宗教的“地心说”,到爱因斯坦不迷信经典力学的权威,从而有相对论的出现,这都说明权威是需要怀疑和打破的,不能让权威拴住了我们的创造力。大学生需要把前人的科学成果当作自己前进的基础,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思想包袱,发挥创造力,敢于跨越权威信仰所设定的界限。

2、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正是当今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元素,而这种主动开阔进取的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它主要是指在创造革新时表现出来的活力,是创造力的动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它,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才能找准前进的道路。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想要有自信,就要克服自卑的心理,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保持头脑清晰,敢于面对现实,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能行。其次,思想要敏锐。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敏锐的思想是良好的性情,它能帮助人们从现实的生活中捕捉到一些信息,促使自己的灵感得到激发,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大学生应踏踏实实地学习,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在拥有丰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会有思想的敏锐。再次,要大胆地通过实践活动去验证自己的新设想、新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精神不能停留在表面,当有好的想法时,就应该去证明,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

3、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它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大学生要具备创造力,就需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以便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实际上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是一种循环往复而构成的思维活动,但是集中思维是一般人较为习惯的,因而发散思维才是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通常来说,发散思维的种类很多,但使用比较频繁的主要有3种:1、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时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思维的方向像辐射一样向外散发的认识活动,由某一个点向外扩散。2、多路思维。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进行认识,逆向、侧向、横向等思维都是其特殊形式。3、类比思维,是指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认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了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让其有效地运转起来,进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以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罗洪铁.人才学学科30年建设和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2009:249.

[2]陈兴华.浅谈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9(7):76-77.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篇3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教育观念

正文:

1.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和多视角的概念,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在各种各样的在不同学科视野中关于的创造力定义:比如心理学将创造力视为一种心理品质的表现,在物理学中创造力代表了对世界新序的洞察力,而在管理学中创造力则指个人和组织的一种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各个学科视野中对创造力的共识,是将创造力主要视为人的一项基本能力,至于这种能力的性质,在各个学科视野中却各不相同。【1】有的学者将人们较为认同的创造力定义概括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由此看来,我们应该从四点把握创造力:第一,创造力是一种智能品质(而不仅仅是智力品质),这种智能品质是特定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加工 “产品”能力的综合构建,其核心要素(或 “内核”)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第二,创造力来源于(或依赖于)一般的智能品质,但又高于一般的智能品质,它以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第三,创造力是个体内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广义上讲,创造力应包括创造性动机、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进一步讲,创造力是包括个体人格特征在内的多维结构。第四,创造力是个体的创造力大小同生成新颖、独特的产品。【2】深入理解创造力的实质,对解答学校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教育启示。培养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

2.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创造力及其重要性的理解)

2.1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是时代的要求

今天这个时代是高科技呼啸而驰的时代,技术和知识远远地跑到了生活的前头,我们都在匆匆地赶路,树立“赶路意识”,把自己变成一只先进的“中央处理器”,在创造性学习中唤醒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最大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因此,这个时代是一个创者胜出的时代。既然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那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2.2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就算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对教育来说,培养创造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所以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3.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3.1学生因素——不会创新的错误观念

能不能创新,创新成果有多大,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的精神和坚持下去的毅力。著名教育学家段福德曾经在授课过程中做过一个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吗?”回答有的占20%,回答没有的占60%,回答不清楚的占20%。在回答为什么认为自己没有创新能力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了“我是常人”。“我是常人”、“我没有创新能力”这种观念把许多同学的创新潜能都扼杀掉了。实际情况是,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能否发挥这个潜能却取决于诸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我们之所以能够够做出人人都是创新之人这个判断,是因为无论从人的本性上,还是从创造与创新的区别上以及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培养上都可以证明:人人皆是创新之人!【3】

3.2教师因素——某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创造力能够培养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傅莱尔等人调查了英国57所大中小学的1028 名教师,发现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阿琉海曼和陈昉的调查也发现教师大都认为创造力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特征,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得到发展,并且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代尔奇多发现教师认为在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发展对提高学业成绩是必要的,而且教师也应该具有创造力的相关知识。[4]但是中国的许多教师情况截然相反,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并不能够经过后天培养,所以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比外国学生相对较少。至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就更不用提了,中国教师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4.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4.1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创新最重要的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教育首先要强化意识,要树立无比坚定的信念,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一旦坚定了信念,再加上自己不断刻苦努力,创造性的思维水平是会与日俱增的。经验表明,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是强化创造意识的中心环节。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动机应注重求知欲、进攻性、兴趣与爱好这三个方面。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创设情境,制造创新氛围;设置悬念,激发创新欲望;问题激疑,波动学生心弦。

4.2教师因素

4.2.1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对于塑造教师的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素质教育的形势和当今世界的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接受挑战,更新观念,重塑自我,做深化教育改革的弄潮人。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两点。

第一,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脱壳。这里的“壳”指的是受传统教育体制决定的整套传统思想观念,其核心部分就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看重的是经验,定型的经验往往被看做长期不变的真理,很少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教师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破除陈腐教育观念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增强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第三,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念。

第二,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所谓的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施教育的思想。

4.2.2教师应该考虑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第一,开发创造力课程。在“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等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创造环境的营造,依托学校本位课程,进行创造力教育。小学阶段创造力课程主要涉及语文、数学、自然、生活、艺术与人文、社会等学习领域,由各校教师根据学校情况与学生需求设计,多以跨学习领域的专题课程为主。学校通过科学展、创造发明讲座、成果发表会等形式,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6】

第二,学校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头脑风暴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延迟对答案做评论,可以鼓励学生多提答案,也防止他们因怕说错受批评而敢说。

这种情况下,一种想法可能会启发另一种想法,同时,有些可能初看起来似乎荒谬而又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想法不至被扼杀。

2.联想技术。包括自由联想和定向联想两种。定向联想指对联想的方向给出了规定,是有限制的联系方法。学生从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

3. 分合法。这是戈登1961年提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核心思想是:“把原本不相干,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即“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比如,熟悉的“草莓冰激凌”也是一种富含维生素的“面膜”等等。此外还有狂想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符号类比等方法【7】

结束语:

总之,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的,为迎接未来世界的创新潮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启示》,[J],宋兵波 周运正,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4月

[2]《论中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董新良(山西师范大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8月

[3]《创新思维的自我修炼》,[M],段德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p2-4

[4]《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李向成 任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p161-173

[5]《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李向成 任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p4-10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篇4

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背景,学生在入学时期已完成中学学业,对世界、对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已有一定基础,同时也是不清晰、不完整的。进入职业教育后,对所学专业很可能存在空白的理解,这个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在其未来职业道路上起到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帮助学生清楚认识所学内容,同时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深浅,也将决定其是否能完全发挥其“内隐”的创造力。例如,同样是针对一款香水的广告设计,不同的学生对其香型、造型、企业文化、受众群体等认知程度的不同,给出的文案有着不同侧重点,而其中能否能跳出框框,产生令人惊艳的效果,就取决于作者对香水产品及其内涵的认知。所以,培养学生的认知风格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跟风”现象,教师表扬一名学生的作品,其他的学生都会蜂拥而上做类似的作品。所以若想有创造性的作品,就必须有创造性的行为。学生必须脱离对权威、对传统的依赖。创新欲望是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的本能,这种欲望要求人跳出权威和传统束缚的框框,打破大众普遍的认识,在对知识、技能完全的掌握下进行突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不能打压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创新不能被束缚,不能被规则,不必迷信权威,更不能在思维定式中产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设计的.对象进行缜密地研究与思考,在符合自然规律和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再开拓自己的世界。这也是说,思考过程中创造力的发挥往往是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没有独立思考,那么“创造”出来的东西,仍然是旧的,不是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

人格特征与情感

1.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创作者的人格特征对艺术创作起到很大作用。一个人偏重于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偏爱那种色彩?喜欢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从其人格特征中找到依据。例如,针对于酒类产品的广告海报设计,男同学多数喜欢突出男性的豪迈气质,作品中常出现朋友相聚的场面、干杯的特写和热烈的气氛烘托,而女同学则愿意选择以爱情为主题的场面特写,酒品在她们的作品中往往是转圜人与人的关系纽带,情感则多倾向细腻风格。这完全说明了不同性别对相同的产品的理解偏重于不同侧面。而同一性别的学生,开朗活泼和内向安静的风格也多有不同,另有喜欢“重口味”的学生在作品中呈现的血腥暴力等现象也是值得教师注意的。在高职阶段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该年龄段,也是其人格特征重新塑造的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向正面倾向发展,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2.鼓励学生的丰富情感。尽管学生在作品创作中尽量保持客观、理性,但终究也逃离不开感性思维的影响。一个拥有丰富情感的人要比冷漠麻木的人拥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创造力明显,而有些不明显?创造力不明显的人并不是不具有创造力,而是尚未受到一定的刺激,来凸显自己的创作欲望[2]。所以挖掘学生的丰富情感,可以增加学生内在隐藏的潜力,一旦情感丰富起来了,经受外界的刺激之后,创造力就有机会被激发。美国心理研究指出创造性高的人才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错误的容忍[3]。所以鼓励学生自信,刨除自卑,也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动机与精力

精力是创造力迸发的重要因素。精力是否充沛取决于人的激情、意志、心境三者的融合状态[4]。在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精力往往是充沛的,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其精力是否作用在正确的位置上和其产生的动机。如果学生的意志很坚强,对自己极其有自信,就要防止其刚愎自用,以免作品不能服众;如果学生心境平和,优柔寡断,容易自卑,则要鼓励学生的信心,防止其流入平庸。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磨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任何工作一旦缺乏对信念,对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难以持久,保持激情与动力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学生为了创新而创新,作品充满了愤世嫉俗和光怪陆离的气氛和场景,这时,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动机进行深刻的分析,不能轻易地下结论,以免伤害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自尊心,也不能任由其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历史上许多艺术作品、诗词歌赋的创作都是在激情的引导之下诞生的。保留学生正面的能量,要比打压他们的负面能量更重要。此时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肯定作品值得提倡的特征之上,将这些内容与积极健康的感情相联系,并引导学生进行另外一个拥有正面能量作品的创作。

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篇5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以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当学生在课堂上,从心理和情感上感觉自身不受于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时,就会放松身心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此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班门弄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比如讲杠杆时,就有学生对图f阻力F2的方向提出质疑,认为这样杠杆将无法平衡。我通过引导,让大家讨论,最后决定把F2的方向改成向下。

二、采用赏识教学,保证持续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是难免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多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更新实验思路,克服教学困难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活动。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克服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困难。

四、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运用,因此教学中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上除重视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比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或者进行社会调查,比如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来源等。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创新。

1.获取信息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多阅读,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或通过互连网,利用等强大的搜索功能上网查找,培养学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门别类,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资料、信息都注意收集,最终“厚积而薄发”。这样,各种资料的积累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又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提出问题能力

学问,要学必有问。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要进行探究活动,也必须提出中肯的问题。我要求学生预习,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高潮。

3.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材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就是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方法,探究学生未知的知识,重点是探究的过程、方法、步骤。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安排的探究影响单摆摆动时间的因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物质的密度等。通过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写出探究报告或总结,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 篇6

朱煜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能力近年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践智慧的生成等。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朱煜(1963—),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1]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本文试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在其著作中就论述过反思性教学问题。杜威把人们的行为分为“常规活动”和“反思活动”。在杜威看来,常规行为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上的变化;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和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此后,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D.Schon)提出“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后,关于“教学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非常热烈,并且逐渐影响我国。“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能力?简言之,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学反思能力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一位历史教师在设计《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课的教学方案时,就曾几度修改,反复研究。[2](59)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故宫”和“长城”两个子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故宫和长城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最初的想法是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对故宫和长城进行解说。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恰好当时世界杯足球赛正在韩国、日本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足球队在韩国的表现是学生们谈论的焦点。我想是否可以把体育与历史古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参与奥运,争做志愿者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股热潮,而故宫和长城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据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节《我是优秀志愿者》的活动课,通过选拔奥运会优秀导游员的活动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在教学中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第二,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色彩。当然,这种研究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不同,它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可以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而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的撰写。就研究文本的形态来说,也与专家学者的论文、研究报告有所不同,它着重于分析具体案例,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反思与经验,改进教学的心路历程等。

第三,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李鸿章、袁世凯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如对于初中,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是否适宜用整节历史课进行辩论?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教师“一问到底”,课件展示眼花缭乱,是否就有教学成效?);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如何与高考相结合?);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营造氛围„„),也有藉学生的质疑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问一些甚至教师也未曾想过的问题。例如,曾有一位初一学生问道:“春秋五霸中,为何楚庄王不称为楚庄公呢?”这些教师鲜为留意的问题,经学生提问后,不但促使教师有意识地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也促使他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3] 教学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例如,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近年连续几届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都有来自中学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作一些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是否应该有个“度”?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

第二,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实践智慧既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因为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理性认识;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具体化、情境化的教学实践。例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有三个子目,其中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属于阅读课文。一位历史教师原来准备对第一目内容简单概述一下就行了,结果,绝大多数学生搜集的资料是第一目中“昭君出塞”的内容,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这位教师有些不知所措,当时他想:也许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大家搜集的资料可以在课后进行“民间交流”?也许可以责怪学生放弃“具有冒险精神,大智大勇”的张骞事迹不搜集,而去搜集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不分轻重?也许„„但当看到学生手拿资料、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样子时,这位教师还是调整了教学计划:这节课,师生从“昭君出塞”故事的不同版本,议到“王昭君作出的牺牲到底值不值”等许多似乎是“节外生枝”的话题。

事后,这位教师作了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整整‘耽误’了一节课。也许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课,因为它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想说的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真的给了我许多启示。„„随着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在一节课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去思考,甚至有些思想与教师的思路、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应该怎样对待,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2](180-183)

应该说,这样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即要善于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呢?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和专业基础

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固然依赖于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学识为基础。具体言之,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比如,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增进学生的“事实性”知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相对而言,有关史学的“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因果关系、变迁和延续、证据效用等历史学概念和方法,则往往被忽略。其背后或许有着这样的假设:十几岁的学生只要具备足够的“事实性”知识,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运用那些“程序性”知识;学生年龄尚小,那些史学概念与方法非他们所能领会,无须过早传授。然而,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事实性)知识的成长与儿童思考能力的提升并无直接关系。”[4]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史实之外,适当传达一些历史学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

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就要了解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对学科教学理论的研习。比如,关于儿童历史思维的实证研究,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受到普遍重视。以英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历史教学界在这个领域就不断探索。先是“学校历史科委员会”(SCHP)推出一项研究计划:“历史13—16”。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法,“16岁以下的学生仍然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接着,伦敦大学的李彼得(Peter Lee)和狄更逊(Dickinson)的研究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发现,“儿童的历史理解其实相当复杂”,有些儿童能以“类似史家的方式对相关情况作出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李彼得等人进行的“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研究”对英国历史教学产生更大影响。[5]在国内,赵恒烈、张静等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张元对“11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的探讨,林慈淑等进行的“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等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

第二,要丰富专业知识。

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笔者认为,多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也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嘱咐北京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毕业后要继续学习,要学点史学名著。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在本科阶段,是个“弱项”乃至“缺项”,而它却是历史教师在职学习的重要内容。比如,教古代历史,只读几本通史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读断代史,而且是内容丰富,评价较高的断代史著作。像讲魏晋之前,至少就应该细读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6]此外,还可以从现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周一良、唐长孺等人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篇出来研读。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基本策略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教师主要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探索,发展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1.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7]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教学,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国台湾省的史学教授张元先生为实际了解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曾经到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小学五年级教了3个月的历史课,然后在研习会上提出报告──《十一岁儿童的历史认知:一个实验教学的报告》,其中有如下一个课堂教学案例。[8]

在讲秦始皇焚书坑儒史实时,教师先与学生讨论,问学生“是不是大家都觉得(秦统一后)生活比以前好,比以前舒服?”“既然(有人)怀念以前,说以前好,就会批评现在,说现在不好。对不对?”“过去比较好,怎么知道过去呢?主要依靠古书的记载。现在不好,要批评,根据什么批评呢?也是古书的记载。这一点你们可以了解吗?”等等。对此,学生大都点头,表示“懂了”。可是,当教师说“如果懂了,有没有哪位同学讲一遍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只见学生纷纷摇头,还有一位女生说:“讲些什么啊?我都不懂。” 经过分析,张元教授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学生说“了解”“懂得”以及点头,很多都是随声附和;其二,一件事情,例如,秦始皇统治下的人民很苦,11岁的学生大概都可以了解,但要使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印象,心中留有历史图景,需要教师详加描述,仔细引导;其三,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关联,已经需要运用抽象思维,11岁的儿童显然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这个案例使笔者想到,作为中学教师,教学活动在第一线,在案例研究方面,应该具有比张教授更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看教师怎样对待了。

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观摩、研究他人的案例,包括一些已经出版的或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也很重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2.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又称“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观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为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和沙瓦斯(Showers)等做的实证研究证明。[9]

例如,一位研究者在昆明某中学一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观课笔记就颇值得借鉴。观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王老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作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王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接着,观课者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王老师在投入地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王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王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王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10]

课堂观察,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但只有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与交流,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

3.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受人关注。

其实,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以历史课来说,“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从网上阅读到台湾《清华历史教学》杂志刊登的《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中有个可行性较强的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王老师将它下载后,印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排演这个历史剧,并告诉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情节,也可适当增加演员,如康有为、袁世凯、慈禧太后等。学生很快组成几个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表演不要求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不提倡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学生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道:[11]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的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

反思札记的撰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叙事。教学叙事来自教师的日常生活,从教学叙事中,教师可以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对之加工整理,就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叙事进行的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反思能力的一种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比如,教学反思能力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发展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还有哪些?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创造力及其培养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创造力,环境策略,人格策略,准备性原则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杰出创造性人才的出现是我们的希望, 但是我们又不能把整个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某几个这样的人才身上, 更现实的是对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促进所有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充分释放。时代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造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 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造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一、创造力的界定

关于创造的标准, 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是指提供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广义的创造则指对于人来说提供前所未有的产物的活动。创造分真创造和类创造。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

可见创造是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造性活动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颖的、对人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人、作品和过程就构成创造的三个因素。创造是人类活动, 是一种最高级的劳动形式。人类是创造的主体力量, 人类从事创造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创造力。它是人所具有的, 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 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包含三个因素:产生新的想法, 做出新的产品以及创造性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心理学家霍雷达夫指出:“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的能力, 而这些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的, 是产生他们的人事先所不知道的。”至此, 我们不难得出:创造力是人的创造才能, 是人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产生新的想法、创造出具有创造性意义、新颖性的事物的能力。

二、创造力与个性、素质教育的关系

从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 个性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者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成为个性化人才, 这样才能显现出学生难以想象的个性尊严和个性创造力。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所创造, 有所发明。

未来需要什么?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我们的肯定答案是: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可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教育, 也不是一种口号, 而是一种实际行动, 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的教育。1979年, 美国总统顾问在演讲中就提醒我们:“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须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这个创造性的时代, 需要“骨髓中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 (阿尔温·托夫勒)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想象、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 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 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 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的教育。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注重发展人的创造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时, 必须以发展人的创造力为基本出发点。所以创造力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策略

课堂教学中, 良好的教学环境交往模式, 民主的空气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必不可少数的环境。可是怎么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交往模式和民主的空气呢?我认为, 必须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 主要是教师要创造无忧无虑的开放课堂气氛, 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提出问题。同时在进行教学时, 要注意学生的准备性原则, 也就是说, 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 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因为在压力束缚和顺从盛行的地主, 必然缺少自由的心理气势, 缺少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维果斯基认为, 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所以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学生所具有的某种特殊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哪里有兴趣、爱好、哪里就有学问。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前提。好奇心突出表现为质疑问难, 教学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使学生有自己的思考,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使学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 学生就会主动提出问题, 提出任务, 在活动中坚持不懈, 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使有外部刺激的干扰, 个体仍会保持开放心态, 在解决问题时敢于冒风险, 并能创造性的将问题解决。学生是有主动能动性的, 假如我们放开手脚, 让他们充分发挥, 那么就会有许许多多的, 具有创造性的发现、发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认知

长期以来, 我国都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影响更是深远, 于是形成了教师有绝对的主动权, 完全掌握了学生的命脉, 学生不得对“先生”的话有异议, 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这样在施行教学中, 学生只是听话的机器, 只能正襟危坐, 只能按部就班地, 踩着老师的脚印, 时刻都在背诵老师的“圣言”, 不敢有所怀疑, 完完全全地成了“扬声器”。这样就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把学生围于一室, 学生是没有发言权的, 是没有创造力的, 所以我们急切地需要一种适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从禁锢的牢笼里解脱出来。叶澜教授不是在呼吁“把课堂交给学生”吗?是的,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造性认识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 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对各学科全面发展, 又对某一学科有特殊的兴趣, 故只有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或知识才有创造的可能, 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上掌握创造思维策略, 有助于创造力的呈现与提高。一般认为, 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集体激励策略、对立思维策略、转换思维策略、移植思维策略、分合思维策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这些创造思维的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更好地灵活运用知识, 提高创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俞学明, 刘文明, 钟祖荣.基础教育新概念——创造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素质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书育人.2001, 2.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篇8

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如在上前滚翻课时,前滚翻为何要后脑先着地,依次颈部、肩部、腰部最后臀部?再运用“比较式设疑”,篮球和砖块进行比较,哪个物体向前滚动速度快?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习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2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更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如跑步教学时问:腿后蹬后,为什么要折叠起来前摆?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42°而不是45°呢?

当然,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教师要善待、宽容这种“错误”,使学生在不断地讨论、辩论中不断地改正错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3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比如在教标枪出手动作时的身体姿势,可比作一张拉弦待发的弓,说明满弓的道理。再如讲“蹲距式”起跑的动作原理时,可用压缩弹簧作类比,从类比中悟出动作的本质,从类似和类比中探求科学规律。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4发挥体育竞赛的特点。心理学家托伦斯认为,在竞争条件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将有明显的改善和发展。每个人都有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热情,使他们从中找到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在竞争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创设竞争氛围,将竞赛、比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如:进行“游戏、健美操创编”比赛,于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游戏、健美操体现出来,极大挖掘出学生智慧的灵感。各种球类的比赛,不仅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也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战术中,团队精神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上一篇:和鱼过周末优秀作文下一篇:现代文阅读之启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