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

2024-07-20

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精选5篇)

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 篇1

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翻译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是译者运用各种形式的决策思维将“思维的抽象”和“思维的具体”活动落到实处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悬念和挑战的创造过程.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要想达到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理想目的,就要学会从思维的高度和深度去指导学生学习翻译,学会翻译.

作 者:韩家权 作者单位:广西右江民族师专,英语系,广西百色,533000刊 名: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OUJIANG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年,卷(期):17(4)分类号:B804.4关键词:翻译活动 决策思维 创造过程

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 篇2

1 茶文化对外翻译的批判性内涵分析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最深厚的国家,因此茶文化的表达词汇和语句远远多于英美国家,所以很难寻找到完整的英语词汇来表达中国茶文化的意境。而翻译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不破坏原有内涵,也就是表达其批判意境。因此,要想满足这一翻译要求,必须在充分了解茶文化基础上,进行意境传递。当遇到较深层次内涵的语句时,如果能够深化表达,就选择深化表达;如果不能深化表达,就选用最接近的词汇予以替代、阐释,尽可能保留语句原有意境,而翻译中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原有内容及内涵进行深化。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描述茶文化的文学作品也是深度完善,因此只有深入理解其中内涵,并且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才有可能准确、恰当的用英译的方式来表达、阐述茶文化。比如在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有篇诗歌《冬夜即事》中有句诗歌: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如果我们在英译时,直接按字面内容进行翻译,那么不仅很难表达诗歌原有的意境,同时也极不准确。因此,要翻译这句话,就必须深化原有内涵。以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的翻译为例,可以充分感受到如何更好的要国外读者表达诗歌中独有的茶情茶韵。杨宪益老先生在翻译时,将原来诗句中的知试茗翻译为:“knows how to make good tea”,将“扫将新雪及时烹”翻译为:“gathers up fresh fallen snow to brew it”,形象描绘了中国人喝茶的场景,可以说是从传统茶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英译。

2 中西文化对对外翻译的影响研究

在文化主题下,对于同一事件或情感,国家与国家的选择各有不同,即使同一意象也会有外形和内涵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中西文化、环境、意象观念的差异,也有地域文明自身心理状态的不同。

2.1 中西文化环境:大陆农业型与海洋商业型

由于中西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因而中西方表现的文化特性也迥异。中国属于典型大陆农耕文化,而西方则为海洋商业文化。中国大陆封闭的农耕环境相对稳定,来自自然的压力较小,这种环境下,人们可以在劳作中自给自足,而少向外扩张、征服的欲望。人们做事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推崇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偏于安、静、内省。而海洋商业文化面对的是复杂多变且危险的海洋环境,受到的自然压力大,人与自然多处于紧张对立状态,人需要探索自然规律,认知世界。贸易在于交流,因此人倾向于扩张和冒险,因此文化展现的是动、进、外察。中国传统文化环境是典型的小农之隐,文人的心理环境相对平和连续,他们的文化意象同样具有统一性,意象是物、情、人的融合体。而西方提倡商业冒险与文化创新,这种文化环境下的西方思想富于创新性,意象新颖、独特,而意象本身也是冲突多变的矛盾集合体。

2.2 中西文化哲学:伦理型与科学型

中国文化是伦理哲学型文化,根源于政治和伦理修养的需要,追求“善”,而西方文化则是科学哲学型文化,根源于对自然的探索,追求“真”。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为理想。西方文化以物为主,倾向于物理的探求,满足于对真理的把握。魏晋时期主流的儒道两家文化,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人在认识自我、反观自我,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下追求心灵的自由,在内省中寻求幸福和真理。西方世界在基督教、超验主义和科学主义文化下,共通的价值是理智和科学,无论是带有原罪的人类向天国寻求幸福,还是不完美的人类在人间需求快乐。哲学文化影响下的中方文化具有浓重的自我反省、回归自然的色彩,自我的人格品质与意象融为一体,而意象本身模糊但内涵丰富。西方的思想理念则充满了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的心灵奥秘的探索,意象明确,意象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即依赖又对立的矛盾心灵。

3 茶文化对外翻译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作用研究

3.1 语言共性与茶文化批判性思想密切相关

想要满足茶文化英译的批判要求,不仅需要明白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共性,还要了解其差别、不同之处。汉语文化更多是一种隐性的,融入感情色彩的语言,而英语文化则是注重语境和语法,表达意思通常比较直接。茶文化文学作品通常注重平仄韵律,而英美文化则注重结构,正是两者在具体表达上的不同,就成为茶文化英译的难点。因此,进行茶文化英译时。必须对原有文化本身进行深入理解,同时针对不同文化形态的规则和表达方式,也要深入了解。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弥补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别,从而在差异中,最巧妙地表达原有含义,达到既能准确表达,既能表达原文含义,又不失原有意义的目的。

茶文化对外翻译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整个有效翻译的普遍技巧和重要要求。随着现代翻译理论发展不断成熟,其告诉我们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技巧的应用,更是语言科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而有关茶文化的翻译自然也是艺术品。英译批判追求的是对原有艺术作品的再深化,所以必须充分保持原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正是英语文化体系中也涵盖了茶文化的元素,中西方文化体系中涵盖了同样的语法体系和结构。因此,实现批判翻译是可行的,也能保留茶文化的原有意义和价值。当然在进行英语翻译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良好的翻译,更多依靠的是翻译人对翻译素材的理解。

3.2 文化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翻译技巧上的升华

客观上的讲,茶文化,尤其是茶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是很难达到英译批判这一状态的。经典著作,不仅是词语和语法的应用,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他是在有一定文化氛围中,结合相应文化符号、结构所组成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可以说对茶文化作品的朗诵、阅读自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字可以直译,但无法将其中包含的情感和内涵准确表述出来。将一种包含了多样元素的文化内容,通过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述,其效果可想而知。但从语言和多元文化沟通不断成熟的背景上看,茶文化又是可以被翻译的。因为文化的根源是一致的,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汇总。所以,想达到英译的效果,必须确保翻译的结果接近茶文化本身。

在对茶文化进行英译的过程,通过融入批判理念,实现尽善尽美的追求,这实际上是翻译人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当然想要达到这一高度,不仅需要良好的翻译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深化个人理解,通过对茶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学习,最终确保达到最完善的翻译效果。理想效果不仅要通过丰富大量的翻译实践来实现,同时也要做好个人经验总结和学习,只有将个人认知和翻译水平提升相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个人水平的全面超越。可以说,实现茶文化英译的批判更多是一种翻译技巧上的升华,也是将翻译技巧与个人了解紧密结合的最好产物。

3.3 文化批判关系到中西思想观念的流变

在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时,翻译人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相应的环境来予以加工,因此同样的素材,在茶文化基础掌握水平不一样的人哪里,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达到茶文化英译批判水准是一种翻译的完美状态,也是建立在翻译人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正是英语体系中也涵盖有茶文化元素,所以实现批判英译具备可行性。因此,达到茶文化英译的批判,应该更多是一种翻译技巧上的升华。所以,不仅需要翻译者有熟练的翻译技能,同时也要对茶文化做前期了解和深入。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看,对茶文化进行合理的英译,不仅是翻译文章著作,更是对茶文化的全面传播。

思想意象是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两大因素的完满结合物,对于意象的内涵中西方有共识,但中西方对意象概念的认识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的意象理论贵“虚”,强调意象的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而西方则偏重意象“形”的塑造,追求明晰具有包孕性的意象,传递丰富内涵。同时中国文学环境相对封闭,意象能得以沉淀、继承和发扬。而西方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文化环境活跃开放,意象系统可以进行自我否定,并能开拓革新。因此我国的文化意象重意境,强调情感的传达,意象本身模糊,并承继发展了前人成果。而西方思想通常用坚实清晰的意象传达丰满的意义,并且许多意象的内涵大胆新奇,独秀于同时代。

4 结语

在茶文化对外交流过程中,很多西方文化也想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尝试,最终实现全世界茶文化的良好沟通。因此,在将中国茶文化利用英语传递到世界时,要在充分利用语言共性基础上,准确再现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和内涵。通过研究茶文化对外翻译中的批判性思维作用,最终细化整个翻译工作,通过翻译技巧的全面融入和对茶文化的有效了解、继承,最终实现将茶文化的全面、有效传播。

摘要: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初期,茶叶和丝绸、瓷器都是主要物质载体,随着茶叶输出的,还有丰富的茶文化。帮助多元文化实现实质化沟通的要素就是翻译,通过将一种文字语言按照某种约定含义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就是文化沟通、交流的过程。之所以要探究对外翻译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主要是由于我国博大的茶文化中,有很多深层次意义,是无法用直白的英语来翻译的。只有尽可能保留其中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茶文化,对外翻译,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19-27,43.

[2]韦忠生.主体间性视域下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0):88-93.

[3]任彤,张惠琴.从目的论谈《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J].文学教育(上).2011(1):99-101.

论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篇3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在该民族长期的哲学、文化传统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为最高境界。这种整体观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趋向从总体上观察事物,对事物不太讲究分析,而更多地注重直觉描述,重悟性,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正如刘宓庆先生所指出的,“汉语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强调主观感受和意念抒发,将理性、功能和交流目的溶于直觉,不注意对客观现实作符合逻辑的形式的描摹,不执著于形式结构规范”。

西方的传统思维方式则恰恰相反,它注重分析而疏于综合,一般以自然为认知对象,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看待和研究,也就是把事物分为两个相对立的方面,以主客体对立为出发点,不靠感性而注重理性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必然摆脱主体意向而趋于客观意向,必然借助逻辑,在论证、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重理性,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英语重形合,这种情况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英语思维的开放性、认知性和逻辑性,同时也反映了英语思维的精确性和分析性。

中西思维模式上的主要差异

从地理上看,全世界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分别以中国和西欧及北美为代表;从文化上看,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的思维方式。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女性阴柔偏向.西方思维方式具有男性阳刚偏向。但从总体上说,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是“具象的”、“以人为本的”、“顺势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抽象的”、“以物为本的”、“逆向的”。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具象的;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则是抽象的。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在汉语中,除了科技、哲学、政论类文章外,用名词表达抽象概念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在英语中的情况则相反。英语说: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v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这里的wisdom和folly均为抽象名词,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含义为“智慧”;后者常用来指“愚蠢”。在这个英语句子里,两个抽象名词作主语,所指意义是“某一类的人”。这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西方人来说,无论是从句子的意思上看,还是从选词上看,都是非常清楚和精确的,但汉译时,用抽象名词表达的抽象概念必须具体化,否则就不能适应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具象思维习惯。这个句子的意思,用汉语来表达,就是:聪明人未雨绸缪,愚蠢者临渴掘井。

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最富人文意识,最重人文精神。这种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本体型的

思维方式,也就是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以物为本,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由此形成了客体型思维方式,也就是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中心。本体型和客体型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例如:“His naiTle escapedmefor the moment.”英语表达方式以非生物名词“his name”充当主语,而在汉语中则表示人的代词“我”来充当主语:“我一时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另一例,英语表达方式:“A strange peace carri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汉语则表达为:“她独处时便感到一种特殊的安宁。”这两个英语句子都不是以施动者为主语的,句式的构建完全符合英美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译成汉语时则要根据逻辑关系或上下文来变换主语,也就是说,要考虑汉语的思维习惯,以人为本,用人来作主语。否则,就会要么在语感上不顺畅,要么在结构上不规范,要么在意思上不清楚。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还体现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上。在出于礼貌请别人先做某事时,中国人常说:“您先请!”,而英美人的习惯表达则是:“After you!”在英语里,“back”用来指时間时,往往是指过去,“forward”用来指未来。所以才有了英语中的“to look back on(回顾)”,“far back in the Middle Ages(早在中世纪)”,“to put/turnthe clockback(把钟表的指针向后拨)”,“abackissuemagazine(过期的杂志)”,等。在这方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刚好相反。汉语里的“前”往往指过去,而“后”则指“未来”,所以才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所未有”、“后继有人”和“好戏还在后面”等说法。

除此以外,在表示两种事物的名词组合上以及表示方位的名词组合上也存在顺向与逆向思维的差异,如:左右-right and left;东北-northeast;西南-southwest;衣食-food and clothing;钢铁-iron and steel;水火-fire and water;迟早-sooner or later;得失-loss and gain;异同-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等等。endprint

中西思维顺势上的差异还体现在观察事物的角度上。也就是说,两个民族有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相同事物的。如,中国人说商场里出售的这种货物“打了八折”,是说购买者只需付全价的80%即可。看来,中国人是从实际支付数额这个角度看问题的。相同的意思,英美人则用“a twenty percent discount”来表示,他们是从下调的数额这个角度计算的。还有,汉语里的“寒衣”相当于英语里的“warm clothes”,一个从御寒的角度,一个从保暖的角度考虑问题。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油漆未千-wet paint,乘客止步-crew only,太平门-emergency exit,等等。在翻译时注意这些差异才能避免出现表达不当甚或失误。

英汉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运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的第二次思维活动。思维是人类共有的,但在思维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思维的方式和角度则不尽相同,体现在作为思维载体的语言上,则出现表达上的差异。对翻译中的语言表达来说,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多数时候都要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以顺应目的语读者思维的需要,也便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具体说来,思维的转换反映到语言的转换中,必然要涉及句式结构,语义重心及时间顺序等方面的调整,以实现卓有成效的语际交流。

调整句式结构。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独特的句式结构。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依靠各种关联词语和各种短语及从句对中心词“随举随释”,一个中心词可以用若干短语或从旬加以修饰或说明,形成“多枝共千”结构;汉语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形成“流水型”句式结构。有人形容英语的句子结构犹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汉语的句子结构犹如“大江流水,后浪推前浪”。这种比喻非常形象而又贴切。试比较下例:

1)In the winter of 1879.James Lecky,exchequer clerk from Ireland,and privately interested in phonetics.keyboard temperament,and Gaelic,all of which subjects he imposed on me.dragged me to a meetmg of a debating somety called The Zetetical:a junior copy of the once well known Dialectical Society founded to discuss John Stuart Mill's Essay on Liberty when that was new.

1879年冬天,詹姆斯·莱基拉我去参加一次辩论会。莱基是爱尔兰人,在财政部门当职员,有空喜欢研究语音,练习弹琴,学习盖尔语,他还硬让我也学这些东西。这次他带我去参加的辩论会是一个名叫“探索学会”的团体举办的。当年约翰·斯图尔特·米尔的文章《论自由》刚刚发表的时候,成立过一个“辨证学会”来讨论这篇文章,这个学会曾名噪一时。探索学会就是仿照这个学会建立起来的,只是没有它那么有名罢了。

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上句的核心内容,即事件信息:“James Lecky dragged me to a meeting of a debating society”,其余部分都是背景信息。译句将事件信息抽出来,放在句群之首,然后再分别交待背景信息。

汉英结构转换主要是由意念句法向形式句法的转换。汉语叙事常用带有动词词组的句法松散的长句,但形散而意不断。这些结构松散的流水句在英译时会经历依主谓框架进行句法调整的过程。译者构建译文时的主要思路是将汉语的信息套入英语的句式结构,这就要求先对汉语原文的各种结构进行逻辑分析,以确定英语译文中的主语和谓语及其他成分,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形式框架。这些框架可以变换,可以重组,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在组织英语译文时,始终不能脱离“主-谓”这一总体框架,因为英语是一种主语突显(subject-prominent)语言,其基本框架就是主语+谓语,其从属成分与之挂靠,整个句子结构显得“严谨”,甚至“机械”。除省略旬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再者,由于英语句法的特征是形合,这一特征要求英语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明晰,以免句子结构混乱,影响意义的传达。

汉语句子主语不像英语句子主语那样容易确定。因为汉语是话题突显语言,突出的是话题而不是主语,又因为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句中的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不像英语那样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句子结构比较“简明”、“灵活”。在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还必须省略,否则文字不顺畅;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用心识别。再看下例:

2)Do you see the glass as half full rather than half empty?Do you keep your eye upon the doughnut,not upon the hollow?Suddenly these clich e s are scientific questions.as researchers scrutinize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盛有半杯水的杯子,你是否只考虑它有水的一半,而不管那没水的一半?空心的面包圈,你是否只盯着那圈面包,而不去理会那个空心?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研究人员考察积极思维的作用时,却突然具有了科学意义。

汉语译文的结构为话题提挈式结构,即把“……杯子”、“……面包圈”、“……問题”先提出来,引起读者注意。这种以话题为着眼点的译法,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如果不进行思维模式调整,而保持英语原句结构不变,就可能译成:“你是把杯子看成半满而不是半空吗?你是把目光盯在面包圈而不是那个空心上吗?这些老生常谈……便突然成了科学的问题。”这种“你……?你……?……问题”序列结构是英语使用者常用的主语提挈式结构,符合英美人以主语为起始点的思维模式。endprint

一般来说,在汉语里,时间、地点常用来做状语,很少做主语。而英语中时间、地点做主语则是常见的现象。如,汉语说:“八点钟,汤姆起床穿衣”,英语则说“Eight o'clock found Tom up and dressed.”以具体时间、地点做主语的这种用法反映了英语民族至少两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开放型思维和认知型思维。首先,英伦岛国,因为被海环抱,属于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所以它的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这种思维也使英语的语言形式带上了开放性色彩。其次,西方人崇尚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并进而征服自然。他们相信,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在他们的思维中,物我两分,自然客体与本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自然客观现象在英语主语中随意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调整语义重心。英汉语句子的语义重心位置不同,英语句子的语义重心一般前置,汉语则后置。如:

1)I am struck by the passionate dedication and devotion to country by all classes of people.from the leadership down to all the citizens.

这里各阶层人民,从领导到老百姓,都热情地忠于祖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语句子很注重信息的主次之分,往往把主要信息放在突出的和重要的位置上,而把次要信息作为辅助性的描写或叙述。汉语的信息重心往往不表现在语言的外形上,而隐含于内在的逻辑关系中。所以,汉译英时,一定注意把汉语主次关系找出来,然后再按英语的主次排列进行表达。把主要信息放在主旬中,把次要信息(即不重要的、解释性的、手段性的、描写性的东西)译成定语、状语或独立结构等。否则,就可能把信息重心掩埋于散句中,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既违背了原文的意思,又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老人在前面带路,他们两人动身往山里去。(前半部分表示背景或条件,后半部分是信息重心)

With the old mail leading the way,the two started towards the mountains.

3)她50岁时退休了,多年的劳累把她的身体搞垮了。(前半部分是主要信息,后半部分表原因)

When she was fifty she retired,her health having been impaired by years of overworked.

4)许多农民则因为生产资料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债,有些人出卖土地,或者出

租土地。(“许多农民……处于贫困地位”是信息重心,“有些人……,有些人……”是举例说明,支持中心句,可译为独立结构,以表示其次要地位)

Many poor peasants are still living in poverty for shortage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with some getting into debt and others selling or rending out their land.

调整时间顺序。一般说来,事件总是要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所以时间是构建语篇的十分重要的参照框架,是行文的重要依据。在现实世界中,事件依时间顺序发生。一旦发生,其顺序便不会逆转。反映到语篇中,由于不同语言的编码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法。在英语中可以说After graduation.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也可以说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graduation.但汉语只能说“毕业后,他便去了美国”,或“他毕业后便去了美国”,而不能说“他便去了美国,毕业后”。这显然是因为汉语较之英语对现实世界具有更强的临摹性。再看下面的例句:

1)All his life John had been aware of enemies lying in wait for him and had protected himself not only

by gomg armed,when he was old enough,but also by keeping his movements as unpredictable as possible.First there had been the big brothers of small schoolmates who had unjustly accused him of bullying.Then there had been his fellow soldiers who had resented his knack for ingratiating himself with officers and getting easy and safe assignments.Then there had been his rivals at the Transport Commission.some of whom could have given lessons in treachery to Machiavelli.

這个句群开头点明了主题,随后用First-,Then-,Then-,表明时间先后,使叙述得以层层推进。另外,第一句中有个时间从句when he was old enough,由于英语具有综合语言的特点,时间状语从句既可放在动词前,也可放在动词后,相对而言汉语更趋于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所以汉译时要处理得当:

他素来小心谨慎,随时警惕有敌人潜伏在四周窥视着他。够了年龄之后,他便随身带着武器防身,而且一直保持自己的行动诡秘莫测。早先是学校里有些小同学的大哥哥们专门不公正地指责他欺侮小孩;后来是与他一起当兵的伙伴对他善于阿谀奉迎上司,捞取轻松安全的差使深感厌恶;最后,他到运输委员会工作,他的对手有几个十分狡诈。

这段译文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时间框架。译者把“够了年龄之后”这一状语的位置安排得很恰当;另外,“早先”、“后来”、“最后”几个词语的运用也十分清晰地表明了时间的先后。

总之,中西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英汉翻译的必由之路。不经过这种思维转换,翻译过来的译品必定言不通,意不顺。因为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并支配着语言;语言从属于思维,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约其式、证其实;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会表达任何意义。所以,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本身的表达形式,更要了解支配语言的思维方式,否则将很难顺利地完成这种语际间的转换。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 篇4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本论文从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和福柯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出发,试结合认知心理学和隐喻认知理论模式探索性描述译者的翻译过程.

作 者:严苡丹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059 关键词:翻译   认知心理学   隐喻框架   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   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  

谈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翻译研究系列论文 篇5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

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像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

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

不光如此,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了“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

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是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而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句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

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 will meet at the courtyard gate at 7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in order to visit our 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

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的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的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5-115。

[2]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上一篇:当前中国的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下一篇:遨游汉字王国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