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思维能力

2024-10-28

翻译思维能力(精选10篇)

翻译思维能力 篇1

目前我国各类翻译人员的数量众多, 但是据调查真正能够独挡一面的翻译人才却少得可怜。不管是外资企业, 翻译公司, 还是对翻译有需求的部门,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翻译人才紧缺的现象。虽然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语言类专业及翻译专业, 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与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工程类和技术类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则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理工科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人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翻译能力普遍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 始终停留在英汉互译的初级阶段。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认识不足是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翻译能力发展的瓶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并不能胜任日益发展的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本文试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角度分析学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提出改善诸多此类现状的方法。

1 思维翻译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 而且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语言表现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思维模式的差异。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和内容, 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该民族的语言表达形式得到体现, 而民族间思维模式的不同也因此造成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从而导致翻译的差异。

人类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在相同的思维模式下可能会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一致的认知。许钧认为:“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机能, 思维的职能在于反映客观规律, 在共同的客观物质世界结构条件下的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具有共性。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基本一致。”[1]然而, 由于各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不同, 相应地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出现不同的特点。作为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 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民族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确实造成了翻译工作的困难, 尤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目前课堂教学模式大多仅仅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 而从思维模式着手则可以减少双语转换中的障碍。

2 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2.1 汉民族属于整体性思维模式, 英民族属于个体性思维模式

《易经》作者认为, 人和天犹如同一个圆环上任何相对的两点, 它们由于循环运动而彼此过渡, 互为因果,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因而造成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结果。而依照西方传统观念, 人与天、主体与客体好似立在一条向两个方向伸展开去的直线上, 二者是相互站开的, 分离的。[2]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 人是宇宙中的一部分, 自然与人类具有统一性, 是整体的。而西方哲学则较多强调对立面的冲突与斗争, 西方文化重分析, 重个体。

在语言表现上, 汉语多重复, 一个意思本来讲一次就已经足够, 但汉语常常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英语忌重复, 喜欢主从分明。

例如:

He declared that for himself he was still for the Charter, details, name, and all.

译文:他声称他本人仍然拥护宪章, 拥护它的细则, 拥护它的名称, 拥护它的一切。

汉语行文重重复, 英语忌重复, 所以, 汉译英时, 汉语中重复的词语常常要省略掉。例如:

1984年,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示, 国际奥委会不仅希望看到中国主办1990年亚运会, 更希望中国主办奥运会。

译文:In 1984, IOC President Samaranch said the IOC would like to see China host not only the 1990 Asian Games but also the Olympic Games。

2.2 汉民族的思维习惯重悟性, 而英民族的思维习惯重理性

中国自古以来从儒家、道家、和佛教禅宗都具有悟性思维的特点, 即思维主体对客观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含的直觉洞察和领悟。禅宗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悟”。众生与佛的区别就在迷悟之间,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 即众生是佛。” (《坛经》第16节) 所以, 要想成佛, 就要悟。英民族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 受16-18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的影响, 解析思维强调理性分析, 注重个体的独立性, 因而形成了一种强调以经验为基础, 着重形式逻辑论证的理性思维定势。

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是意合。句子间往往不用连接词。它并不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 而是根据主观的直觉, 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 因此语言简约和模糊。在一段语言中可以连连出现文字上的跳脱, 仍能意义相连, 脉络清楚, 形散而神不散。这时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 跳脱部分、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与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联系, 全是凭借“悟性”悟出来的。英语则重形合, 不求全面、周到, 但求结构上的严谨。其句子之间的关系往往通过关联词when, if, because, although, so that表达出来。

例如:

Spring has so much more than speech in its unfolding flowers and leaves, and the coursing of its streams, and in its sweet restless seeking!

学生译文:春天体现在开放的花朵和树叶, 小溪的流动, 和不知疲倦的追逐中!

译文2:春花怒放, 春水奔流, 春天欢腾地无休无止地追逐着, 这一切都比言语要丰富得多!

受英语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学生在做翻译的过程中, 常常习惯性地套用英语的思维模式, 没有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组织语言, 所以读起来没有美感, 而第二个译文却充分考虑了汉语流动性强的特点, 语言显得生动活泼。所以学生做翻译时应该及时地转换思维, 努力做到在原文和译文语言间转换自如。

例如:

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学生译文:当我试着了解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这么多的美国人成为他们想象中的人时, 我好像找到了两个原因, 其中的一个原因比另一个更深层次些。

译文2: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二, 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余光中曾在《翻译和创作》中提到公式化了的译文体, “见when就‘当’, 千篇一律, 五步一当, 十步一当, 当当之声, 不绝于耳。”这种译文体在学生的译文中更是比比皆是。学生译文明显受到英语思维的制约, 带有严重的翻译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在做句子翻译的时候, 受到英语句子的束缚, 无法摆脱英语思维的影响, 译出来的句子自然是一付翻译腔。

2.3 汉民族属于主体思维, 英民族属于客体思维

从根本上说, 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学说, 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说。这就决定了它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人即主体自身就是宇宙的中心, 人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根本存在。认识自身, 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意义。[3]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重齐物论》) , 儒家的“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尽心上》) , 都是从主体自身出发的主体思维。

西方哲学受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的影响, 为了使观察、分析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一开始就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 尽力排除主观因素, 尽可能地符合科学, 接近真理。[4]西方人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并且征服自然。这种思维排除主观因素, 强调客观性, 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中心, 形成客体思维方式。

受汉民族主体思维的影响, 汉语重人称, 多用人称主语, 多用主动;而英民族客体思维的影响又使得英语重物称, 多用非人称主语, 多用被动。

例如:

The sight of a tailor-shop gave me a sharp longing to shed my rags, and to clothe myself decently once more. (Mark Twain:The Million-Pound Note)

译文:我一看到一家服装店, 心里就起了一阵强烈的愿望, 很想扔掉这身褴褛的衣服, 重新穿得像个样子。

The combination of this oriental city’s geography and the absence of import taxes has long made Hong Kong the ideal storehouse for transit goods to and from Asia.

译文:由于香港的地理位置, 加上免征各种进口税, 这个东方城市长期以来成了进出亚洲货物的理想中转储运基地。

根据汉语主体思维和英语客体思维的差异, 在做英汉翻译时, 我们要注意将非人称主语转换为人称主语, 将主动句式转换为被动句式。而汉译英时, 则应将人称主语转换为非人称主语, 被动句式转换成主动句式, 并可进行适当的主语添加。

例句1: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译文: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 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例句2:

我觉得有三分怅惘, 三分无奈。然而, 思之又觉释然。

例句1为典型的客观思维句, 主语是物称名词the thick carpet, 但译成汉语时则要转换成中国人的主观思维句, 把主语改成“我”。大部分学生在翻译例句2时, 都把它译成类似“I feel something frustrated and something helpless, but relieved after a second thought.”这样的句子, 归根结底, 是没有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意识所致, 句子拿到手, 学生第一反应就是顺着东方的思维走。正确的译法是:A touch of frustration and helplessness comes over me, but a second thought brings me relieved calm.这样翻译, 句子读来便流畅, 地道的多。

2.4 汉民族重辩证思维, 英民族重形式思维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特点是注重辩证思维, 不仅强调“两端对立”、“分一为二”, 而且注意“两端和谐”、“合两究一”。[5]《易传》主张“一阴一阳之谓道”, 更明确地表达了对立统一原理。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 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6]可以认为, 西方人较早地发展了形式思维, 而中国人较早充分地发展了辩证思维。

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得相当广泛, 由此衍生的对偶与相对观念, 也相当普遍化。表现在汉语多用成语, 对偶, 排比。汉语中大量使用四字结构, 因为四字结构表意精当, 读来琅琅上口, 充分体现了汉语讲求平衡的特征。

例如:

His speech was Irish throughout, versatile, witty, and occasionally pointed.

译文:他的演说自始至终带有爱尔兰人的风格:洋洋洒洒, 妙趣横生, 有时则犀利深刻。

汉译英时, 译者则无须拘泥于原文, 用英文中的形容词, 名词或一些特殊结构处理即可。

例如:

他的事现在搞得满城风雨, 人人皆知了。

译文: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his case.

译者应该充分使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思维内容, 以求译文之自然美。

3 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

3.1 进行英汉语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思维敏感度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往往只局限于在两种语言之中找到词汇层面的对等成分, 对于思维差异引起的翻译差异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导致中式英语和欧式汉语的产生。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比较英汉语差异, 将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比较, 分析他们在词汇, 句子和篇章方面的异同, 增强对本族文化思维和异族文化思维的认识, 提高跨文化思维敏感性。教师可以在每篇课文中有目的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并在做练习时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句让学生翻译从而加深对英汉语思维差异所带来的翻译差异的理解。

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练习里有这样一句:

He was attacked and sustained severe injuries from which he subsequently died.

学生译文:他被袭击后, 严重地受到伤害, 然后便死去了。

参考译文:他受到袭击, 身受重伤, 随后身亡。

针对学生的翻译, 教师要把汉民族重辩证思维, 因而多用四字结构这一特点向学生指出, 并给出一些相似例句加深印象。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逐渐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再次碰到思维转换的句子翻译时, 便会成竹在胸、左右逢源, 并在中西思维间自如转换。

3.2 利用网络, 电影的优势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 网络因其趣味性、便捷性正在翻译教学中被广泛地加以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经典电影的经典片段, 选取能体现出中西思维差异的对白进行翻译,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另外, 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发达完全可以使其被用作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可于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网络中寻找一些体现英汉语思维差异的句子, 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3 结合本专业内容, 搜集与本专业相关的材料

给出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句子进行操练,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

The mechan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l are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rolling process, and a high-quality generated gear i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译文:滚轧加工工艺不但大大改善了金属的机械性能, 而且加工出的齿轮质量也很高。

笔者在把类似的句子拿给机械专业的学生做时, 因为涉及到自己的专业, 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这时, 教师对于句子中所涉及到的英汉语思维差异再进行讲解时, 学生更易于接受, 领会得也更加深刻, 有助于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

3.4 尊重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组织课堂教学。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是独立地进行推理和论证。据调查, 大学生解答习题或问题时, 自己解答或大部分自己做的占73%, 依靠自己思考的占74%, 而和同学共同解答与研究的占16%, 寻找现成答案或很少思考的只占12%, 对不理解的问题喜欢讨论的占36%, 请教教师的占7%, 两者兼有的占43%, 两者都不做的占7%。[7]

根据大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布置学习任务时, 应首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观察与思考, 独立寻找答案。其次将学生分组, 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 充分发挥每班学生的作用, 通过小组形式帮助其他学生。最后强调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 让学生愉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考虑别人的意见,

4 结束语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我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社会对翻译人员的需求以及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大大增加。而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人才的培养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入世之后, 由于对外交流的增多, 翻译市场潜力急剧增大, 社会急需多种专业翻译人才, 翻译工作者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经济体之间交际、交流的纽带和解决争端、解释与克服国际社会中疑难问题的桥梁, 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供不应求。[8]

而各类翻译人员在翻译的实际运用中, 对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了解可直接影响其翻译水平, 译得好可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理解有误则弄巧成拙贻笑大方。所以, 准确认识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其现实意义。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 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所限, 使得他们没有英语专业大学生那样的条件, 这就更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更应加强培养他们的翻译思维能力, 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 和毕业后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摘要:思维和翻译密切相关,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对英语思维的敏感度不够, 使得翻译的句子出现翻译腔, 欧化句式繁多, 直接影响中外交流, 不能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该文结合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体会, 从分析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入手, 探讨了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翻译,中西思维模式,翻译思维

参考文献

[1]许钧.论翻译的层次[J].现代外语, 1989 (3) .

[2]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46.

[3]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5.

[4]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81.

[5]李志林.气论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0:276.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337.

[7]赵鸣九.大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宋志平.翻译研究:从教学到译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翻译思维能力 篇2

从译者思维角度看翻译过程

在传统译论中,翻译过程一般被描述成直线式的文字转换过程.本文作者将心理学中有关人类思维的相关知识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出在翻译研究中关注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作 者:贺晓丽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3)分类号:H3关键词:思维 翻译过程 译者主体性

翻译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 认知视角;翻译思维;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更成为了当前广大教师与学者所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与改革,翻译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认知视角下更为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翻译教学的模式势在必行。文章针对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与浅见,希望能够对翻译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翻译思维过程的特点分析

翻译思维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翻译的认知心理模型,翻译思维过程的特点两个方面。

(一)翻译的认知心理模型

思维属于认知活动,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主要包含感觉、直觉以及低级的认知方式,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概括规律、预测未知等活动。现代思维心理学主要包含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学派以及联结主义学派等。格式塔学派思维是“完形”的不断完善;行为主义学派思维是无声的语言;信息加工学派则是对信息进行再度加工的过程;联结主义学派则是神经网络对信息的深层次处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范式逐渐成为了人类认知的最佳方式,能够明确理解、认知以及生成之间的关系,使翻译过程更加明确,翻译价值更加显著[1]。

(二)翻译思维过程的特点

分析翻译的思维过程可以得出翻译思维的特点,翻译思维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翻译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序列性特点以及翻译思维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思维过程方面。

1. 翻译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序列性特点

由源文信息的输入到复杂的转换过程,最终到译文语言的形成,语言经历了信息序列处理的过程,翻译思维需要按照特定的要求不断转化,所以具有一定的序列性特点[2]。

2. 翻译思维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思维过程

翻译思维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思维过程。由理解文意到椎间转换,最后在生成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思维交互过程,同时这种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特点,所以说翻译思维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策略

认知视角下,教师需要在深入分析翻译思维过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翻译语境,增强学生对翻译思维的认识;注重翻译体验,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翻译习惯等方式灵活开展翻译教学活动。

(一)结合翻译语境,增强学生对翻译思维的认识

翻译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建立在译者对原文内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信息交互、信息转换达到信息生成,完成译文工作[3]。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够直接影响译者的整体文本翻译质量,而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直接决定着翻译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

比如针对于这一话题:

A: Would you go to travel this summer?

B: I need to work overtime.

A:今年夏天你会去旅游吗?

B:我需要加班。

在这一对话内容中,A的提问和B的回答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词汇联系或者语法关联,但是A可以从B的回答知道,B要在今年夏天加班,不能去旅行了,结合文本内涵可以看出对话的实际内涵。语篇的连贯性还取决于运用非语言知识,而连贯性取决于读者对篇章的认知和判断。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结合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分析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翻译,判断语义之间的实际联系。

在翻译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当创设翻译语境,使学生能够基于不同的翻译语境更好的学习翻译思维,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与翻译质量。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对话内容,组织学生根据对话中的人物、对话中的场景进行翻译。

比如可以营造家庭生活情境:

A: Theres the doorbell

B: Im in the bath.

A: Ok.

A: 门铃响了。

B: 我在洗澡。

A: 好的。

对话内容之间虽然没有直观的联系,但是通过语义可以看出对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本语义内涵传递出“门铃响了,但是“我”在洗澡,没有办法开门,请你开门。”的意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文本内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本翻译能力。

(二)注重翻译体验,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认知语言翻译观认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以现实体验为背景参与多重互动。基于实践体验的翻译教学活动,能够产生更为有效的翻译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知识。翻译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突出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注重翻译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协调统一。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翻译体验活动。比如教师可以模拟现场企业的现实商务交流活动,3到5名学生作为企业中国大区的代表,另外几名学生代表美国区的代表,每一个企业谈判人员都跟随一名翻译人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当中。学生可以自由讲述自己企业的发展价值或者商业价值,其后中国大区代表的翻译人员需要译成英文,美国大区企业代表的翻译人员则需要将美国企业代表的话语翻译为汉语。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则可以指出哪些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问题、语病等等,营造互动型的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氛围。

(三)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翻译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思维的独特个体,在翻译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与认知能力,指导学生深入学习翻译思维,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翻译思维习惯[4]。

翻译思维习惯指的是译者优化的翻译思维过程和优秀的翻译思维品质,这对于译者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指导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翻译与翻译文本、翻译与读者、翻译与原文作者之间的关系,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

思维的反复性要求翻译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原文与译文语言风格、结构等内容的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于翻译思维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形成记笔记的习惯,对日常生活中所掌握的翻译思维、翻译方式进行记录,对自己存在疑虑的翻译文本标注出来,并可以在课堂中与同学、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翻译文本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英语翻译思维转换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结束语

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视角下,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翻译语境,增强学生对翻译思维的认识;注重翻译体验,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翻译习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向阳. “译意”还要“译体”——文体学视角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探讨[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9-135.

[2]李银芳.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我国地方高校翻译教学国情化实践路径探讨[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05:59-64.

[3]陈苏伊,齐仕融,陈琪. 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以浙江省四所大学为例[J]. 英语教师,2013,08:24-31.

翻译思维研究与翻译创造的实现 篇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反映, 它有内容与形式之分。思维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而思维形式指不同领域的思维都要运用的因素, 通常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性或相异点集中反映在思维形式的倾向上。比如, 西方人的传统思维倾向于精确性、确定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倾向于较浓厚的模糊性;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 东方结构以整体综合见长, 等等。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 其思维必将主导甚至决定翻译创造的过程。因而, 以人类思维的共性和异性为出发点, 将翻译列入思维科学的研究领域, 运用辨证的方法和观点从译者思维的角度来分析、解决双语翻译中的差异问题, 必将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工作。下面就从翻译思维的三个层面, 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分别探讨它们在英汉互译中的活动规律, 以及译者借此实现翻译创造的途径。

翻译思维。翻译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多角度、多层次灵活解释、解决双语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使译文在内容、风格、效果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贴近原作。依据思维科学的分类标准, 翻译思维也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 (灵感) 思维。

一、抽象思维与翻译

人类除通过直觉直接认识事物之外, 还可以通过观念等间接认识事物, 由此形成概念。用反映事物共同和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元素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在翻译中, 译者根据自身的语言文化基础, 以各种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理解、保留、转换或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貌, 这就是翻译主体的抽象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的逻辑分析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由语言表层到概念深层追踪原作者逻辑思维的逆向过程。译者通过抽象分析, 能较准确地抽象出原作语言中的词、句、篇的逻辑关系, 从而获得特定语境中作者使用语言的概念及内涵。

以英汉语差异较大的抽象名词为例。英语中的抽象名词是指那些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等抽象概念和意义的名词。汉语则一般倾向于实在、具体、直义, 习惯于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因而, 翻译英语抽象名词时, 译者有必要进行从抽象到具体的转换。例如,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Francis Bacon: Of Studies)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 (王佐良, 《读读书》)

wisdom一词既是抽象名词也是抽象概念, 如“智慧”、“英明”等, 根据上下文, 译者对该词进行抽象的逻辑分析, 认为此句中该词的含义主要指如何消化书本知识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这也是一种“智慧”, 译者称之为“用书之智”, 它只是“智慧”的一种, 译者在此处进行的抽具转换是必要的。

从句子层面的关系看, 英汉两种语言的显性与隐性逻辑也需要运用抽象思维灵活地加以转化。例如, “No man is fit to be a naturalist, ”he said, “who does not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 specimens.”

他说:“如果不知道爱护标本, 就不能成为一个博物学家。”

原文的意思非常明白:不知道爱护标本, 根本就不配当一个博物学家。但对假设性的因果关系作了弱化处理, 而译文加上了“如果……就”这一组假设、条件关系词, 使脉络清晰可见。

段落和篇章的抽象逻辑关系就更为复杂, 对原文的把握和理解中, 抽象思维的逻辑分析也因此而显得极为关键。总地说来, 在对原作的理解阶段, 语义信息的确定需要用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语法信息的处理需要译者层次清晰、脉络分明、逻辑严谨;语用信息上, 抽象思维也有助于隐含意义的处理。当然, 抽象思维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原作上, 它也是形象思维乃至直觉思维的根植之处, 是译者再现原作进行创造性发挥的基础。

二、形象思维与翻译

作为翻译思维主要形式之一的形象思维, 尤其在文学体裁的翻译中常唱主角戏。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是这样的:作者表现形象思维内容时, 把他们头脑中的静态形象转化为语言符号, 即以具体的语言形象外化意象。译者在理解时借助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把握作者的意象, 在表达时通过生动地形象联系语与原语民族中事物的相似与相同点, 或用不同点表示不同点, 再者用他们所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再呈现出来。形象思维在翻译中的体现可以分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表现原文形象两个阶段。

译者理解原文时的形象思维。语言的形象功能主要是通过唤起表象、想象或改变头脑中固有的表象得以实现的。语言中能够唤起表象的词语或带有想象色彩的词语都是译者把握原文形象的好帮手。如“微风、细雨、小孩”等, 甚至包括那些带有情感、思想、情绪等寓意的词语, 都能帮助译者较快、较准地理解原作。这一过程中, 译者要凭借语言中介, 把符号转换为意象, 调动大脑贮存的感性材料加以重组。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理解与创造充分体现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形象思维是翻译创造的翅膀。形象思维在翻译过程中更为显著地表现在译者的表达阶段。表达中的形象思维是译者从形象感受到形象的语言描述。根据原文中形象的民族差异程度, 大体上说, 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形象翻译通常有两种途径:

1.再现形象

译者在经验和记忆的基础上, 由原作的普遍表象直接唤起, 在头脑中再现相应形象 (译语形象) 的过程。这一手段的前提是译者感到原语词的形象特征比较明显, 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时译者应设法在译语中再现原作的生动形象。例如, “Ihad a letter from Wilfrid yesterday, would you like? He’s still out there, but I would hold the sponge for him in church.” (J. Galsworthy: A Modern Comedy)

“我昨天收到威尔弗雷德的信。你愿意他做吗?他仍然在国外, 不过我可以在教堂里代他拿海绵的。” (注:按照英国教会的仪式, 婴儿受洗礼时是拿海绵洒点水作象征, 拿海绵即做孩子教父的意思。)

这种加注并保留原文形象的译文更为忠实和传神, 同时既没有影响行文的可读性, 又向读者介绍了有趣的异国习俗, 增长了读者的知识。异国情调的形象比较生动, 译者应尽量引借过来, 这样的译作才算成功, 才具有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2.创造或更换形象

打破原有形象的束缚, 将原语中的形象进行组合, 在脑中独立地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令人耳目一新。由于文化差异或两种语言逻辑上的不对应, 原文中某些形象不能直译, 只有采取转换原语形象或用非形象的意译法加以处理。例如, Poor little tender heart! And so it goes on hopping and beating, and longing and trusting. (Vanity Fair)

可怜这温柔的小姑娘, 一颗心扑簌地抖个不停, 她左顾右盼翘首等待, 对情人想念不已, 深信不疑。 (杨必译:《名利场》)

此处的借代修辞格heart被更换成了“小姑娘”, 虽然失去了原文的形象, 但译文的可读性却得到加强, 且译文语句的衔接更加自然, 逻辑性更强。有时, 原文中的形象可以使读者产生恰如其分的联想, 而在译文中却无法产生与原文对等的联想, 或根本产生不了什么美好的联想。这时译者有必要改换原文形象, 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形象思维贯穿翻译过程始终, 翻译中形象思维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作者在原作中使用并保存着形象材料, 而译者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形象。在表达阶段, 译者将解码后得到的原文形象通过思维信道 (大脑) 再现为译语中的形象信息, 确定出最佳的表现方法, 最后再用形象语言将这些形象信息外化为语言形式。

三、直觉思维与翻译

直觉 (灵感) 思维处于翻译思维创造性的塔形排列的最尖端。从现代思维科学的角度看, 直觉思维实际上是思维主体以非理性、非明显的逻辑推理的方式, 对本质的一种直接、快速的整体洞察。它是翻译创造性的直接体现。直觉思维的最高境界灵感思维是译者全身心投入, 厚积薄发却偶尔得之的闪光火花, 是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最为宝贵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直觉思维在翻译中的创造过程,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从概念到新的概念, 从形象到新的形象, 从概念到新的形象, 从形象到新的概念。直觉思维或灵感思维在翻译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创造或再现出美的形象和意象, 下面举一例以供欣赏:

在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对话:

Romeo: What has thou (y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 先生 (梁实秋译) 。

这是第二幕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妇时说的一句话。句中的hare一语双关, 既指野兔, 又寓指“娼妇”, 但我们暗指此意时用“野鸡”而不是“野兔”, 因为鸡同妓谐音, 此语习用已久。译者熟练地驾御两种语言, 发挥了灵感思维, 巧妙地传达了两种语言的双关效果。又例如许渊冲先生将拿破仑战败后被关到厄尔巴岛上说的“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翻译成的脍炙人口的“不到厄岛我不倒”, 利用了压韵和重复等修辞格, 妙笔生辉。

由此可见, 从事直觉思维的译者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见景生情, 触类旁通, 再加上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熟能生巧, 其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激情达到了顶点, 各种主、客观因素, 各种情感汇聚到了一个最佳点, 结果产生了灵感, 获得了新的感悟、新的形象和新的概念, 直觉思维是可以被认识的。

四、结语

翻译思维的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观念抹煞译者主体和主体性的偏见, 从译者主体的角度出发, 通过研究译者与原文交流过程中思维活动对翻译的影响甚至主导作用, 表明翻译活动中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与思维活动息息相关。

本文从翻译思维的三个基本层面, 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分别简略地探讨了思维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译者通过翻译思维实现翻译创造的不同途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各民族思维的共性与个性使得翻译和多种翻译方法成为可能, 翻译学就是研究翻译中双语转换规律以及思维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因此, 翻译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必将成为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有巨大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2]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黄忠廉.翻译本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刘双, 于文秀.跨文化传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5]吕俊, 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王喜绒, 李新彬.比较文化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9.

翻译作文 批判性思维与公开演讲 篇5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能够挑出别人论述中的漏洞,并在自己表达时避免它们的逻辑现象。它还包括了比如将事实与观点区分开,以及评估证据的可靠性等相关技巧。

从广义上来讲,批判性思维是指集中和组织性地去思考——是种能看清各种观点间的联系的能力。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多少新思想,有的只是被人们重组的思想。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们往往都是利用现实中已存在的信息,以全新的方式组织起来,以此创造出新的思想。这同样也是种批判性思维。

如果你问批判性思维和公开演讲课有什么关系,那答案是很多的。在课堂上,打个比方,你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组织你的发言。虽然这可能看起来像是个纯粹的机械运动,但它和批判性思维其实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你的演讲结构很松散和混乱,那很可能你的思考也是杂乱无章的。相反地,假如演讲结构很清晰,那么你的思路应该也同样是清晰的。组织演讲不仅仅是安排你已有的观念,它更是重新塑造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英思维差异和翻译策略 篇6

1 产生中英思维上差异的原因

1.1 历史发展不同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思维。英国没有经历奴隶社会便直接进入封建社会(陈治刚2009),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最早的不列颠居民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再到殖民扩张、帝国主义等,这样在英国的历史发展中就有“Roundhead”(圆颅党)、“Glorious Revolution”(光荣革命)、“the Great Empire”(大英帝国)、“Cabinet”(内阁)等不同于汉语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进而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如儒家、道家思想等。

1.2 地理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域狭小,只有靠不断地征服自然、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往来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英国特别重视航海业,这样英语中就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语言,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始于英国,80年代因为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最大的工业强国(陈治刚2009)。在英语中就出现了“Enclosure movement”(圈地运动)、“Jenny spinning machine”(珍妮纺纱机)、“Charter movement”(宪章运动)等词语。

中国是大陆型地理环境,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所以成语中很多都是和农业有关的语言,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等。中国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快速发展,汉语中出现了“四个现代化”、“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适合中国特色的汉语,以此表现中国人的思维。

1.3 政治体制不同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国内重大事项由内阁和议会决定,而英王的权力表面上是最大、最广泛,但不能单独行使,所以英王的权力一般只具有象征性意义。现在英国有两大党,即保守党和工党,两党竞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党魁经英王任命后成为首相,首相才是英国内阁的核心,同时也是英国权力最大、地位最重要的人物(朱永涛王立礼2009)。

正因为英国的政治体制的特点,所以在英语中保守党(the Conservative Party)、工党(the Labor Party)、普选(general election)、女皇(Queen)等语言文字大量的出现。

现代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它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如:人民代表大会(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协商(Consultation)、民族区域自治(Regional Autonomy for Ethnic Minorities)等。

中国的人大和英国的议会,中国的政协和英国的下院是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严格加以区分就会出现翻译上的错误。

1.4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夏明贺兵1992)。英国人多数信奉基督,语言中有“God”(上帝)、“the Bible”(圣经)、“baptism”(洗礼)、“saints”(圣徒)等词汇。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说与宗教有关的言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Knows”(天知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主要有儒、道、佛三大派别,现在仍有很多成语与之有关。如儒家思想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民贵君轻”等。与佛教相关的有“五体投地”、“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必然在思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不仅要让读者了解异语的文化,还要让读者清楚明白作者的真实意图。

1.5 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历史和现实的反映,那么在中英思维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个人自由(individual freedom),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有时它又被称为“我文化”,强调个人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儒家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仁政”。现在,又形成了新的文化理念,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等,因此有时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集体主义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思维、理念的差异,翻译时要根据其历史特点、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准确掌握。

1.6 文化不同

霍夫斯坦特认为“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百度百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受历史和现实各方面的因素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理念。

发生在2010年的“翟田田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翟田田当时对他的老师有意见,说要毁坏这个老师的名誉,就说了“Burn your reputation”,但实际上“burn”是“烧”的意思。在英语中通常“毁坏你的名誉”,没有人说“burn your reputation”,而应该说“ruin your reputation”。这无疑是混合思维的“中式英文”。结果,翟田田这句话被听成了“burn that building down”,老师据此认为他是“恐怖威胁”,指控他“要烧学校”,官方就逮捕了翟田田。

2 翻译策略

翻译的时候,掌握好中英思维上的差异,把握好两种文化的转换,才能把原语所代表的文化色彩不折不扣地展示给译文读者。前人已经总结了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形合、意合、增词法、减词法等翻译方法。下面我们结合例子浅谈一下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等。

2.1 直译

当遇到英、汉结构相似时,可照译,即直译。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体现原文风格。如“go through the back door”(走后门)、“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浇油)。

在遇到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词语时,直译的方法就更能体现其文化的魅力,如在中文中就有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像“tai ch”(太极)、“qi gong”(气功)、“feng shui”(风水)、“tao”(道)、“yin yang”(阴阳)等,这些词汇都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这些东西并不存在于英语的语言系统中,直译的方法就比较好,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思维。

同样,英语的语言系统里也有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语,如,黑死病(Black Death)等,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原语的文化为主,保留它的文化色彩,体现它的思维模式,全面、完整地向读者介绍其文化意蕴,积极创造弘扬文化的条件。

2.2 意译

意译就是在翻译时,有些译文不能或不宜直译的,也就是在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时,将原文的文字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展现给读者,传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的意义。

例如汉语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 you sow,so you must 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瓜”、“豆”具体形象。又如“鸿门宴”,如果按照字面直译的话,对于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人来说,是无法理解其喻义的,若意译为“a feast set up as a trap for the invited”就易于外国人理解。正如英语中“Achilles heel”若意译成“致命的弱点”就非常清楚明了,若直译为“阿基里斯的脚踝”,不懂这个典故的人就不知译者说的真正含义了。

2.3 归化

归化翻译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文读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Shuttle worth&Cowie 1997)。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不仅要想着原作者要表达的意图,还要将译文的特点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才尽可能地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To grow like mushrooms”中的“mushrooms”是“蘑菇”,原意是描述某物像蘑菇似的迅速增长,但翻译的时候采用归化的方法,译成“雨后春笋”,就更能传达了目标语的文化特点,准确地向读者展现其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语言魅力。

2.4 异化

异化翻译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Shuttle worth&Cowie 1997)。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如“a Pandora’s box”译成“潘多拉的盒子”,最初的时候有人会质疑它的真正含义,但久而久之大家就知道“潘多拉的盒子”,就是指“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异化保留了对原文的忠实,又丰富和完善了原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准确。另外,在促进文化交流和吸收外来语词汇方面起了积极性的作用,为我们了解双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所以在异化过程中不仅掌握原语的深层含义,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还要尽量选择与其相匹配的词语,否则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意,还容易造成误解。

2.5 注释

由于中英思维的差异,在对待一些分歧较大的问题时,可采用加注释的方法,来增强译文的准确性。如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殷墟,在很多地方都翻译为“Yin Ruins”,而“ruins”是“废墟、遗迹”的意思,这没有表达出中国的历史特点和文化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加注释为“Yin Xu殷墟(the capital of Shang Dynasty)”,就更为明确了。

总而言之,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的翻译,都要注重英汉思维上的差异,根据其所处的场合、条件、对象而定,不可拘泥于一种翻译方法,必要时,几种翻译方法可以互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使译文得其形,传其神,形神兼备。

3 与时俱进,翻译到位

翻译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不同的文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认知,进而影响到翻译策略和效果。中英思维的差异是历史、现实社会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它不仅在历史上存在,在现代社会中存在,而且将来也会存在,这就给译者提出一个永恒的课题,即译者一定要学习历史、把握现实、着眼未来,也就是了解当今世界形势,了解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当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了解当代人们的语言习惯,并且及时掌握中英思维差异、时代的发展及其对翻译的影响,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译文中全面、如实的反映原文的思想、特点等,更好地起到交流的作用。

摘要:形成中英思维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历史、地理、生产力、政治体制、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不管运用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哪一种方法,或综合运用,都要了解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把握英汉翻译的策略,并且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既忠实于原意,又能传其神。

关键词:思维差异,翻译策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编委委员会.辞海[M].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5.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3]陈治刚.英美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朱永涛,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夏明,贺兵.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6]百度百科[2012-03-12].http://baike.baidu.com/view/1351245.htm.

创造边缘思维,跳出翻译瓶颈 篇7

思维是人类心智活动的表现, 是人类通过感官对某一事物进行表象认识再经过大脑中枢神经对事物进行接收、分析、重组、输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思维形成固定的模式, 如对某一范畴的认识、固有的思考方式、对外在事物的判断能力、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对某事物的处理方式等, 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思维框架。翻译思维是一种双语交际思维, 需要两种语言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在语言的碰撞摩擦中找到交融共同点。它既囊括原语的表达, 也包括译语的传递, 具有两种不同的思维特点, 因此也称交际思维。

合理的思维框架能避免用不必要的思维程序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帮助译者节省时间和精力。译者只需通过思维框架译文一一置于框架, 则可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然, 思维框架也有弊端, 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译者只能将问题搁置于此框架中操作而失去运用边缘思维进行转换的自主性, 译者思维被束缚。基于上述所云, 本文将结合思维与翻译的关系, 分析翻译中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 探讨如何跳出思维框架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2 翻译与思维

古往今来, 译学届对翻译与思维的关系研究甚广, 学者们对此见解各有千秋。著名的古代哲学家普拉图对思维提出见解, 他认为思维就是语言,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 是语言表达的载体。萨丕尔根据语言存在的不同社会背景提出语言和思维的假设, 即语言决定思维, 思维依赖于语言。该假设认为不同语种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的形成与语言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他们的思维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也有差别。不同的语言制约着人们的思维, 致使习二语者对此语言的解说也不同。因而得知,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转化的过程, 也是思维形式的变体[1]。

董史良认为, 翻译是思维表达的媒介且是一种思维活动[2]。没有思考, 就没有翻译。翻译过程可通过研究译者的思维来进一步解析, 任何心理活动 (包括思维活动) 都是由外部思维活动引起的。翻译作为思维表达的链接, 对思维表达至关重要。许钧[3] (1994) 提出, 翻译的立足点在于寻求概念的一致性, 从翻译思维活动出发, 研究翻译的实质, 探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手段对翻译进行整合, 以达到原文和译文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译文无论从逻辑还是概念上都要经得起推敲, 不可脱离原文。方梦之[1] (1990) 从思维的科学性角度出发, 认为思维是理解、表达、校对的过程, 为了达到翻译的恰切, 应利用抽象思维将概念、判断、推理结合起来。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社会背景及受教育程度有所差别, 因此对不同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尽不同, 这就形成了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较为缜密合理的思维有利于译者流畅的传递原文信息, 让读者易于接收和理解, 而缺乏逻辑的思维是语言表达的绊脚石, 通过这种思维传递的信息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难度和困惑。

2.1 构成译者思维习惯的因素

图里认为“翻译是规范制约下的行为[4]”, 即翻译是发生在固定框架中的思维行为。但规范只是一定条件下的相对规范, 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规范, 由于翻译是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等的行为, 思维框架还是无法一一完成处于不同领域的翻译。鉴于每位译者的心理素质、知识层面以及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因此译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对原文进行判断, 在规范制度外做出决定。

布迪尼从整体环境出发, 认为思维习惯不是某个单方面的因素形成的, 而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 如人的心理倾向、历史渊源、客观环境等, 这些都是形成思维习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思维体系的定式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崭露头角, 并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环境的演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思维在这种体系下形成习惯, 构成两种语言之间互译的桥梁。

“思维习惯是一系列反应定式, 用来指导行动者以某些方式开展行为以及有所反应的定式[5]。”这些定势是我们在行事中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吸收、消化并形成固定的对外界的反映、实践及外界给予回应之后的再反映和再实践, 比如股市的周期性变化 (在股价涨到最高点又急剧下跌) , 又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习得 (通过以不同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得这些观念深入民心) 。因其因人而异, 所以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可塑性较强。社会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而是每时每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这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也会因新思维理念的冲击受到影响而逐渐被替代。

2.2 翻译中的中英文思维模式差异

翻译的关键在于通过思维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 , 即习两种不同语言的译者思维模式的转换。以英译中为例, 由于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 原语国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思维模式。而译者也有其国家固定的思维模式, 两种思维模式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冲击。因此, 译者一定要掌握原语国家的思维模式, 在翻译过程中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以达到译文和原文形和神的统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无论是写作还是艺术都要达到“形神兼备”, 以求物质和精神的相得益彰, 因此就有了“大和”思想, 即任何事都要放在全局高度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考察, 以达到统筹兼顾。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和既得利益, 注重个体分析, 认为要先成全个人才能兼顾大局。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在句法及复杂的句型上, 英语习惯先强调个体再逐步过渡到整体概念, 读者通常必须将整个句子读完才能理解大意。如:

“Wildfires are estimated to have knocked out about 1m barrels a day of Canadian production in May[6]。”

该句看似句型简短, 但要正确理解首先要对句型进行拆分。这里直接将Wildfire作为主语, 而中国人的常规思维是将人称作为主语, 如将其译为与“野火被估计”似乎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因此这里是跳出语法框架转换思维的第一步。第二关键点则是“knock out”, 意为“击败”, 单靠字面意思翻译可能会造成逻辑上的不顺, 因此需根据句子的大意找出核心词, 即“barrels”和“production”, 就不难推测出“knock out”的潜在含义是突破。与此同时, 通过对该行业的进一步了解, 剖析中英思维模式的差异, 我们还可作更深层次的判断, 即:

“预计野火已经造成5月加拿大每日原油产量减少100万桶左右[6]。”

以上说明, 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可能会给译者带来困惑, 中文句法简单, 通常会先简单陈述事情, 尔后详细解析;其次中文强调句子的并列, 句式简单, 娓娓道来。如“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句型对称, 寓意深刻, 以动物引申到人, 既揭示一自然现象也说明了一社会现象。而英语中对该现象的表达极为简单, 在英国鸟类与人的关系十分和谐, 通常以鸟喻人, 因此就有了“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3 缔造边缘思维, 跳出思维框架

上述翻译与思维的关系诠释了不同环境下影响翻译思维的诸多因素, 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 这种差异一直桎梏着译者的思维。因此, 译者要摆脱翻译思维框架的束缚, 就必须要创造边缘思维, 跳出思维瓶颈。

3.1 探寻翻译思维转换突破口

转换思维作为思维跳跃的独特模式是翻译思维不可或缺的因素, 其将与原文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原文主题、存在场景、译者情感、实践程度、译者思维特征和知识层面等进行展开。思维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特征, 它存在于人们思维活动中, 并以独创性、精辟性经验表征使原型思维范畴化。翻译过程中, 译者通过视觉感官吸收文字信息, 通过神经相互交叉对文字分析整合, 最后将信息传递给大脑, 由此可见思维转换是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的全方位传输过程。库斯莫尔 (Kussmaul2000) [7]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了创造性思维转换的五种思维类型:范畴联结、提炼场景要素 (即场景替换框架) 、扩展场景、框架替换场景、设计新框架。

范畴联结即确定原文主题, 根据原文主题将内容与相关话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思考。如针对股市相关话题, 译者可结合常识将其与银行贷款、物价、国际物流等联结, 将股市跌涨与各个行业详情联合起来, 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提高翻译专业性和准确性, 避免错译、漏译。提炼场景要素即通过译文语境领悟原文意义、推敲作者目的和意图等, 有效润色译文使其与原文相得益彰。扩展场景与范畴联结有异曲同工之处, 区别在于可在译文中对原文进行补充, 丰富原文。框架替换与设计强调思维框架的跳跃性和创造性, 由于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思维方式区别很大, 表达方式也大有不同,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需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对原文进行解读, 以中文表达方式将译文输出。例如:

US battens down the hatches as Gilbert thunders in[8].

“batten”的意思有“在……装钉板;装条板”;而“hatch”的意思是“舱口”。“batten down the hatch”按字面意思是将舱口封号, 抵御外来 (自然现象等) 侵犯。仅根据字面意思将其译为“美国在吉尔特飓风来临之前将船舱封好。”, 该句法虽然通顺, 但易让读者莫名其妙, 不免对译文内容产生疑问。根据句子所描述的语境, 译者可运用发散性思维及联想, 跳出语法框架, 对译文字面信息进行转换, 将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合理推敲其言外之意。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社会常规, 译者可将“batten down the hatches”理解为“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 防范”。因此, 在正确理解语法的同时, 通过找出该句子的突破口即“batten down the hatches”的言外之意, 我们可将该句译为“吉尔伯特飓风逼近, 美国正采取防范措施。”

综上, 通过创造性思维转换, 译者可跳出语法框架, 探寻句子的突破口完善译文。

3.2 借助逻辑思维建立边缘思维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 逻辑思维是一种抽象活动[9]。只有通过逻辑思维, 译者才能对原语进行准确理解和精确解说。思维活动随着语言活动的进展而不断成熟。逻辑思维是思维最重要的形式[9]。缺乏逻辑的思维将处于一片混乱, 不利于译者对其整合, 输出的语言也将毫无条理。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离的, 翻译和逻辑思维相互补充。换言之, 只有人类才拥有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对语言的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用逻辑思维可推断原文中隐藏的信息, 帮助译者建立边缘思维以寻找言外之意, 挖掘原文中的潜在信息。

翻译腔是由于译者对原语的不够理解而造成的, 常常给读者带来困惑, 应该予以避免。逻辑思维帮助译者运用脑海中已存的语言框架, 分析原文信息, 句子结构, 语句连贯性等。因此, 无论是理解原文还是对原文进行重写, 逻辑思维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翻译过程中, 逻辑思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缜密的逻辑思维可助译者熟练运用翻译技巧, 一定程度上提高译文质量。逻辑思维能助译者克服英译中的翻译腔, 帮助译者更好的而理解原文, 从而更好的表达原文观点。

The new leaders maybe better educated, more technologically inclined, and more cosmopolitan[8].

若按字面意思译为:这些新的领导人可能受教育的层次更高, 技术上更有天赋, 更能以四海为家。虽然意思和逻辑基本正确, 但与原文索要表达的观点还是差距甚大。这句需要推敲, 因为cosmopolitan一词译得不够理想。虽然cosmopolitan常常可以理解为“世界主义的“或”以四海为家的“, 但这并不是该词的全部释义。如果我们说, This is a cosmopolitan city, 指的是这个城市的人来自各自不同的国家, 而a cosmopolitan则是指一个人周游列国, 从而还可能指他的思想不狭窄。

通过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 运用逻辑思维分析, 可将其译为“这些领导人可能受教育的层次更高, 技术上更有天赋, 见多识广, 心胸更加宽阔。”

以上说明培养合理的逻辑思维有利于译者更为透彻的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创建边缘思维以挖掘原文中隐含的信息, 通过将原文与译语整合后达到更有效的译文传递效果。

3.3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心理学认为,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10]。

实践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坚强后盾及质的突破口, 而良好的思维习惯又能促进实践达到预期效果。实践可为译者提供大量不同体裁的翻译素材, 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 不同类型的素材有别于其他素材并有其独特的翻译套路。译者可通过不断实践, 挑战各类体裁, 才能在脑海中对各类体裁形成特定的翻译体系, 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 进而克服翻译中的种种障碍。

4 结论

本文论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框架转换, 通过剖析思维的特点, 论证思维与翻译的依存关系, 提出跳出思维框架需运用翻译转换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及塑造良好的翻译习惯。该研究将有利于译者了解翻译思维行事过程, 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思维僵化、知识层面欠缺、译文不稳妥等现象, 有效提高译文的专业度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研究进展与前瞻[J].外语学刊, 2012 (169) :103-107.

[2]董史良.翻译的思维问题[J].中国翻译, 1998.

[3]许钧.思维·语言·翻译[J].语言与翻译, 1994 (3) .

[4]Toury, 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5]Thompson, John B.Editor’s Introduction to Bourdieu’s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A].Polity Press.1991.

[6]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7755/ce

[7]Kussmaul.P.Types of Creative Translating[A].In A.Cheste-man et al (eds) .Translation in Context[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117-126.

[8]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50.

[9]谢雪娇, 徐盼.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克服英译汉中的翻译腔[J].海外英语, 2013:154-157

英汉思维差异对主语翻译的影响 篇8

一、思维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 推理的展开, 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和表达出来。”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一定会适用于另一种语言。汉语和英语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 对于这两种语言的掌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 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与中西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很大联系。

二、思维与语言

林大津认为, “语言等同于思维, 语言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语言, 思维依赖于语言, 反之亦然。语言与思维是先分开, 后联合。”同时,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引发了很多的争议。最著名的一种假想是Sapir-Whorf理论, 该假想认为语言与思维是相互独立, 相互作用的。思维是语言的基础, 而语言依赖于思维产生。同时, 语言又能使思维得到最好的表达与反映。这一假想因而为思维方式与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思维与翻译

奈达认为:“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当代翻译理论中, 最典型的文化学派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 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文化, “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因此, 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实际也是从一种思维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思维方式。同时,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受多种文化因素制约的。由于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 英国及其他西方民族的人形成了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具有理性, 重分析。该种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则是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相比较而言, 中国人强调悟性, 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强调主观意识, 因而是一种重整体、重悟性、重主观意识、形象的、直观的思维模式, 体现在语言上便是比较隐晦的表达方式, 意会即可。

此外, 文化的孕育也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长河中, 集体主义这一长期形成的思想形成了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中国人以其思维方式去掌握和了解另一种语言的时候, 负迁移便产生了。因此, 译者采取的一些不可取的表达是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具体来说, 中国人采用他们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而这一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在一种文化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及习惯用语。译者往往在传统中文的思维方式下完成汉英翻译, 于是干扰因素便会产生。由此可见,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我们的汉英翻译是有很大影响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差异, 避免由此产生的错误。

研究发现, 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汉英翻译常见错误包括多种, 例如, 望文生义、冗余、搭配不当等等。在这诸多的错误中, 我们发现在汉英翻译过程中, 中国学生对主语的把握不准, 经常会有主语缺失, 未正确地发现主语等现象。

四、汉英思维方式对主语翻译的影响

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可发现英语主语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当代英语语法》曾对主语作过如下解释:“主语与‘正在被讨论的事’, 即句子的‘主题’ (theme) , 有全面密切的关系, 它通常具有这样一种含意, 就是对前面某句中已经提出的某个‘问题’, 作一些新的陈述 (谓语) ……另外一点是, 主语决定动词的数, 在动词形式有单复数的区别时, 选择什么形式取决于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从这一解释中, 我们可发现英语的主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缺的, 是句子的句首成分。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十分密切, 要求保证主谓形态和数的一致。主谓结构是英语句法结构的核心。

然而, 在汉语中, 主语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汉语的许多句子都可以是无主语的, 并且汉语的主语形态和位置也并不像英语那般固定。例如:a.是我不好。b.实在太可笑了。c.我们盖了一栋房子。d.房子盖在西院。

a, b两个句子既没有省略主语, 也不是倒装句, 但却是符合汉语使用习惯的。而从c, d两句中, 我们可发现主语的位置并不如英语那般固定, 要置于句首, 而是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因此, 我们可发现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 在汉英翻译中对主语不加辨别就随便乱用, 那么便会产生错误。

1. 主语缺失

例如:当一句话有多种含义时就更加困难了。

误:When one sentence has a lot of different meanings is more difficult.

正:When one sentence has a lot of different meaning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影响, 照搬汉语的句法结构而导致了主语缺失。这一错误在中国学生中十分常见, 若要避免此类错误, 中国学生一定要从英语的句法结构来思考问题, 而不是用汉语的语法习惯来分析, 因为汉英主语存在着差异。

2. 主语与主题混淆

在汉语中, 很多时候主语和主题并不是对应的, 我们一定要加以区分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例如:在逆境中成长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误:Inadversityhisunwindingcharacters formed.

正:His unwinding characters were formed in adversity.

错误地把汉语的主题“性格”等同于主语, 混淆了主语与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之前先分析汉语句子中的主语, 然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来进行转换。

3. 汉英主语的兼容性与形态

我们知道, 汉语主语的兼容性很大, 主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是数词, 但是英语主语的形态却十分固定, 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类短语。由于该种差异, 势必会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产生问题, 中国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例如:采用该种方法一定能解决问题。

误:Adopt this way can solve the problem.

正:The adoption of this way can solve the problem.

在英语中, 动词不可作主语, 上述句子采用了动词“adopt”和“understand”作主语, 因而是错误的, 我们有必要把动词转换成名词来充当主语。

4. 人称主语与非人称主语的选择

中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注重“以人为本”, 因而中国人通常采用人称主语来表达。而在西方国家, 他们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和客观事实, 因此他们较多用非人称主语来表达客观事实或现象。 (刘宓庆, 2006) 例如:我突然想到我以前见过他。

误:I suddenly remembered that I had seen him before.

正:It suddenly occurred to me that I had seen him before.

针对以上出现的错误, 我们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采取对应、转换或是补充等方法来正确处理并完善汉英翻译。例如:

(1) 对应

一般说来, 在不悖原义的情况下, 对应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也是最简捷、最可靠的方法。名词作主语可直接翻译, 若是动词, 只要把动词转化成名词即可。

这种药治感冒特别灵。

This medicine is death on colds.

(2) 转换

我们的自然科学比较落后, 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In natural sciences, we are rather backward and here, we should make a special effort to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3) 补充

今天他要去看病。

He is going to see the doctor today.

然而, 由于汉英思维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翻译错误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种错误的产生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采用不同的解决之道来避免这些错误产生。

综上所述, 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人类语言的不同层次上。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翻译教学中, 应向学生传授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上的不同, 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使他们从母语的语言框架中解放出来, 把母语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 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郭英珍.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 1998.

基于模糊性思维的翻译教学 篇9

一语言的模糊性

事物的模糊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带来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学家谢尔巴 (Lev Vladimirovich Sherba) 称“在语言中, 明确的只是极端的情况。过渡的现象在其本质中, 即说话人的意识中原本是游移不定的。”自然界中的事物, 例如昼夜交替、季节更迭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 具有模糊性特质。正因为模糊性, 自然界中才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的思维也是模糊的, 文字作品恰恰是思维模糊性的最佳见证。

札德 (L.A.Zadeh) 将模糊理论系统化, 并创造了模糊集合的概念, 他首先提出用fuzziness表达科学的模糊集合理论, 同时, 借以区分vagueness (主要指“不明确”、“含混”、“模棱两可”等意义。) 这一缺乏科学性的生活用语。“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的一个类。”传统的集合理论认为, 成员与集合之间是严格与确定的关系, 一个成员要么属于该集合, 要么不属于该集合。札德对这一理念进行了革新,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往往不是清晰的隶属关系, 而是模糊存在的。札德指出, “现实世界中的大部分事物是模糊的———有些只是稍微模糊, 有些则是显著地模糊……”。也就是说, 语言符号的清晰性是相对的, 而模糊性是绝对的, 只是模糊程度存在差异而已。因此, 他提出模糊集合的理论来解读模糊概念。模糊集合理论的诞生对语言研究, 尤其是翻译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属性。在语言交流中, 精确性和模糊性是同时存在的。在交流的过程中, 人们对客观现象和事物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确的反映, 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就是指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模糊反映。

二模糊性思维及其翻译策略

一直以来, 在翻译和翻译教学中, 经常倡导透彻理解原语, 然后, 将自身的通透理解用目标语言精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精确而清晰地表达被认为是翻译的重要准则, 也是无数译者的毕生追求。在翻译中, 精确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由于语言差异、思维差异和审美需求, 译者往往采用模糊手段处理文本。

1模糊翻译的必要性

在交流中, 由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很多事物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清晰概念, 对于这类事物, 语言交流无法做到精确。如果原语存在模糊性的特征, 目标翻译语言也就谈不上精确了。关海鸥称, “模糊语言是人类表达复杂思想的重要手段, 具有精确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丰富内涵, 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翻译中不能消除语言的这种模糊性, 如果硬要将其译作精确语言, 原文的内涵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片面追求精确反而会影响和损害译文的精确性, 甚至引起错误的翻译。恰当的运用模糊性翻译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译文的流畅性、可读性, 而且能大大减少语义损失和理解障碍。模糊性翻译是翻译的必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本实现其功能的关键翻译手段。

2模糊翻译的策略

模糊性语言是由于语义的多义性、不确定性或者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产生的。模糊性语言有别于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 而是没有明确的界限, 表示不精确的相对概念的语言。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消极现象, 而是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准确的反映生活中的模糊现象。模糊语言并不会构成交际障碍, 反而与精确语言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1) 模糊直译对等法

由于人类思维的共通性, 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模糊性, 甚至存在大量的对称性, 也就是原语与目标语言在该模糊概念上的对等性。对于这种情况, 译者无需翻译转换, 可以采取模糊语言的直接对等翻译, 也就是以模糊翻译模糊。以模糊译模糊的处理手法, 充分的保留了原语的模糊性, 同时, 为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这种处理手段比较简单, 只要对两种语言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解, 都可以进行转换。例如:

译例1

原文: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蒲歌》

译文:Long, 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 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许渊冲译)

原诗用三千丈的白发来形容自己深深的惆怅, 译文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数词, 但同样使用了对等的模糊表达“long, long”, 从而实现了模糊对等, 使得英文读者更好的体味中文诗歌的模糊之美。总之, 如果原语和目标语言存在模糊共同性, 可以采取直译对等法。这样既可以保持与原文的对等性, 又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体味原语的意境。

(2) 模糊与精确之间的转换翻译

语言是依托文化而存在的, 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不仅拘泥于文字本身, 往往与其所依托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有关。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 就不能算掌握语言, 更无从进行翻译活动。英汉两种语言, 从表达习惯到文化背景, 都存在巨大差异, 表达上的不对等更是广泛存在。比如, 原语中的模糊表达在目标语言中变得无法理解;或者, 文化空缺使得原语中的精确表达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表达。针对此类文本, 译者就没有必要强求形式对等, 可以选用模糊语言去翻译精确概念, 或者精确语言翻译模糊概念的意译转换法进行翻译。

译例2

原文:It i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po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as minimal, and not excessive.

译文:很明显, 被告所施加的体罚属最低限度而未过分。

原语中的“two and two makes four”是英语中的惯常表达, 属于确切表达的范畴, 但汉语中很少直接这样说。译者用模糊语言“很明显”来表达, 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又能准确的传达原文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果原语的信息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信息, 就需要用非对等词表达其意义。在模糊语言的翻译中, 不必拘泥于字面意义以及外在形式, 在需要时, 译者可以改变其形式, 在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之间灵活转换, 以达到准确传达原语意义的目的。

三模糊性翻译思维的教学培养

在翻译教学中, 各类翻译教程及教师均倡导“忠实”、“信”、“尊重原文”、“精准”等翻译原则。但在真实的翻译操作中, 很难真正应用这些翻译原则并实现这样的翻译理想。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之下, 学生往往将翻译的视野局限于词句的转换, 将翻译的重心放在原语与目标语言的完全对应之上, 最终导致原语与译入语的背离。

模糊性语言普遍存在于各类文本, 是译者不可回避的元素。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模糊性语言, 讲授其成因和翻译策略。翻译的过程分为解码和编码两个部分。解码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原语的过程, 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尤其在处理模糊语言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相应语境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文化内涵、修辞、习惯用法, 了解原语作者的思维活动情况及表达意图等。译者了解原语的过程是从最初的模糊到逐渐精确的过程。指导学生运用模糊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概括性特点对复杂的语言手段及其产品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 从而达到精确认知和解读原语的目的。

总之, 由于自然世界的模糊性、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特殊的表达目的, 模糊性特征普遍的存在于各类文本中。对译者而言, 与其他类型的语言材料相比, 模糊性语言的翻译更加具有挑战性。译者应依托原语的语境和逻辑, 利用自身对原语的文化知识的了解, 良好的解读原语中的模糊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的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如以模糊译模糊或者以模糊译精确等, 对模糊性语言进行翻译。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模糊集合理论的导入。在模糊集合理论的指导下, 形成原语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的准确对应, 以提高模糊语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关海鸥.模糊语言学架构下的语义模糊性理解与翻译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7 (5) .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教学, 2007 (3) .

[5]王宏.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 2003 (2) .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邵璐.再论翻译中的模糊特性[J].上海翻译, 2008 (3) .

[8]曾宇钧.翻译的模糊性及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8 (12) .

翻译思维能力 篇10

一、语言的文化信息

(一) 英语语言翻译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教授语言, 而是传播一种文化, 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是产生语言的温床。因此, 语言教学中包含了语言应用和文化信息的教学。然而,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很多时候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 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会犯很多错误。比如说, 国人在美国旅游吃快餐时, 会要番茄酱。番茄酱的正确单词是“ketchup”, 而中国人从小学的酱的单词是“sauce”, 和番茄加一起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tomato sauce”。而中国人点餐说“tomato sauce”的时候, 服务员根本不知道是什么。“ketchup”这个词最初的来源是马来西亚语“kechap”, 是指含鱼汁和香草等的酱料, 水手们将其传到欧洲。慢慢地这个词指含醋的酱料, 后来欧洲人研制出了番茄酱, 就用来表示番茄酱。最近网络中出现了一个英文热词“dama”。“dama”就是指中国的大妈。英文的大妈是“aunt”。不过因为大妈的含义不一样, “dama”是中国文化产生的一个特有的词, 美国人接受了中国人的文化, 所以直接用了汉语拼音。可以看出, 一个单词的背后也有很多文化的信息。

(二) 如何加强英语语言翻译教学的文化教学

1. 中文和英文的文化对比

中文和英文的文化不同从最简单的打招呼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在遇到熟人的时候, 通常问的一句是“你吃了吗?”, 然后聊些别的。许多人认为英语见面的主题是天气, 其实聊天气的是英国人。英国的天气忽晴忽雨, 所以英国人出门的时候随身带伞。美国人见面时就会用“hi”打一声招呼, 如果是许久没见, 也会互相问一下身体, 或是其他别的话题, 但是对话通常不超过2分钟。美国文化开放, 更注重个人的感觉;英国是绅士的国度, 注重礼节;中国是长在“舌尖”上, 更注重日常生活。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上课常会说:“如果外国人表扬你, 你不能谦虚, 要表示感谢。”而在中国, 如果别人赞扬, 要懂得谦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一直是“君子之道”。而美国人认为, 我表扬你, 你否认了, 就是对我的不尊重和不认同。笔者在和外国人聊天时, 忘了不能谦虚, 结果在外国人说笔者口语不错, 笔者下意识地“no”, 外国人当场变了脸色, 场面很尴尬, 即使后面再多的解释, 也抵消不了“no”带来的结果。因此, 在英语语言翻译过程中, 文化对比的教学必不可少。在英语语言翻译过程中使用英语语言文化, 会使翻译出来的文章更地道也增添了许多趣味。

2. 英文和中文的谚语、俗语文化

谚语和俗语可以说是语言文化的精华, 通过谚语和俗语的文化学习可以对比出文化的差异, 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中国和英语的地理环境就有很大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 曾是航海业的巨头, 因此航海文化充斥在英语谚语中。比如,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中文可以翻译成“蚍蜉撼树”, 或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国的地理环境更适合农业, 因此, 谚语中有许多都和种田有关, 像“瑞雪兆丰年”、“春华秋实”等。风俗习惯中, 英国和中国最明显的是对狗的态度。中国的谚语里带“狗”的, 通常表示贬义, 比如, “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文化中, 狗代表着忠实, 是人不可缺少的伙伴, 因此英语的日常谚语中有很多和狗有关, 比如, “each dog has its day”, 中文可以翻译成“人皆有出头之日”。语言是历史的镜子, 通过语言就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经历过什么。英国的领土曾被凯撒统治, 因此罗马文化在英语中可以找到, 比如, 最常用的“入乡随俗”, “do in roman as the roman do”。中国的谚语和朝代、历史人物有关, 比如“班门弄斧”。宗教信仰也是一个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道教、佛教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所以许多谚语有“佛”、“庙”。《圣经》是西方的主要宗教, 因此《圣经》的思想影响着语言文化, 比如, “nature dose nothing in vain”。

二、语法上的差异

在语法上, 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异。比如, 英语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会放到句首, 或是主句。在翻译的时候中国学生有时会把主句和从句颠倒。连词在中英文上也有不同。英文的句子必须要有连词衔接, 这样层次清楚, 表达的思想才能清楚。中文不需要连词也能将意思表达出来。英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多用被动。这是因为英文的主语常常会用没有生命的物体表达, 并且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中文更常用人做主语, 所以主动句较多。在学英语时, 有一道难关就是时态。英语的时态可以分为16种, 如果将所有时态学习明白、会使用, 翻译出来的文章就更细致, 表达的更准确, 而且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结语

语言的翻译过程, 其实就是文化的交流过程。因此, 英语语言翻译教学的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 并且占很大的一部分。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式的思维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生许多错误, 特别是在文化上的冲突。如果不了解文化, 翻译出来的文章给讲英语的国家的人看时会有很多不理解, 甚至会发生冲突。在语法上, 需要学生的大量练习, 在结构上形成英语式结构。两者的有机结合, 学生就会翻译出一篇地道的文章。

摘要: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包含着使用国家的文化、宗教等, 这些内容也影响着本国人的思维方式。但是, 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偏颇, 只注重语言的运用, 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思维方式, 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方式,英语语言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丹梅.思维模式差异与英汉词语表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5期.

[2]甄晓婕, 贾留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汉思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2期.

上一篇:影视作品的作者之争下一篇:UV固化水性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