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能力

2024-09-23

学科思维能力(共12篇)

学科思维能力 篇1

学生素质的提高源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素质的核心。思品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同时, 必须致力于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 努力促使学生思维个性得到张扬, 既促使其学科能力的提高, 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下面就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的关系

关于总体把握, 首先是抓纲的问题。作为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当然要心中有纲, 而且要通过教学, 让学生心中有纲, 做到总体把握。只有总体把握, 才能具体分析, 纲举才能目张。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纲有多层次性, 有总纲, 也有分纲。总纲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具体一点, 就是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政治纲领主要落实到政治常识部分, 经济纲领落实到经济常识部分, 而哲学常识中三个方面的纲都要落实进去, 而且这三者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分开, 比如经济建设中就有体现政治纲领的内容, 而政治常识中也有体现经济纲领的内容。第二层次的纲就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总体, 如经济常识的纲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即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而哲学常识的纲就是贯穿于全部内容的两条主线, 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政治常识的总体是由政治的内涵引出的三个关系, 即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阶级, 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落实到现实中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层次的纲可以说是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总体, 如哲学常识可分为四个部分,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各有自己的纲。

无论是总纲还是具体一些的纲, 都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总纲是高层次的纲, 而较低层次的纲就是总纲的目。为了要让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 可以通过构建知识图表法, 采用结构式教学方法, 如中心放射式、扇形式等方法, 具体要看知识内容而定。

其次就是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实际上是纲与目、目与目的关系的具体化。我们知道, 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有机整体, 政治课教学也是这样, 它肯定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不仅是每章、每节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联系, 即使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三部分内容也有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当我们要分析一个现实问题时, 更要从各方面联系起来才能认识清楚。比如人生观中讲的贡献与索取的关系问题, 本身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要说明它们的关系, 就必须从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把握, 贡献与索取又是一对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这又是政治常识中所要阐明的基本问题。

所谓具体分析就是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哲学语言表示就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找出解决特殊矛盾的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也是我们教师教好政治课、学生学好政治课的灵魂, 不仅在学哲学时要把握具体分析, 学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也要掌握具体分析。这几年的高考题较多地引用材料分析法, 实际上就是在考核我们学生的具体分析能力。如1998年高考卷第38题 (题目略) ,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材料, 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这首先就要求学生逐一具体分析战士和学生的发言, 才能答好这一题, 假如不具体分析, 按思维定势生搬硬套, 将所学的哲学知识要点统统搬出, 再将所给材料照抄一遍, 形成相互脱离的两张皮, 就得不到什么分数了。

当然, 具体分析与总体把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体把握是前提, 没有总体把握, 具体分析无从谈起, 而总体把握是贯穿于具体分析过程之中的。如1998年高考第39题, 如果我们不清楚企业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单位成本、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对题中图1、图2的分析就无从谈起, 只能是瞎子摸象, 而离开了对题中图1、图2的具体分析, 那也只能是空谈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 是空对空。可以这样讲, 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辨与辩的关系

所谓辨, 就是把若干命题或内容放在一起,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异同和正误, 以提高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区分不同概念, 就要用此法。如区分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就要辨, 区分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 就要辨, 区分享乐、乐观主义、享乐主义就要辨, 区分政治团体、政党、执政党、政党制度也要辨。考试、练习中经常运用的选择题就是要我们辨, 近年来常见的材料分析题首先就是要我们学会辨, 所谓分析, 就是一个辨的过程。对于辨的思维能力的考核, 突出地体现在辨析题中。

所谓辩, 就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 努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近几年的辨析题实际上是在考核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就要学生运用全面的观点去把握, “国家大幅度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搞活企业, 但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 就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甚至是发展的观点才能辨得清楚。

如果说, 辨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那么辩就是一个总体把握的过程。辨与辩是相辅相成的, 高考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 特别是辨析题, 往往在辨别分析中有辩证分析的要求, 通过辩证分析增强学生的辨别分析的能力。就拿前面所提的关于国家下调银行利率一题, 首先这句话有正确的内容, 即下调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当然有利于搞活企业, 但不一定会影响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 这是全面的观点, 是第一层次的辩与辨的结合, 其次分析这个“不一定”, 则要把存款利率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 这是联系观点, 当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 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 甚至可能增加, 当低于通货膨胀时, 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 这是第二层次的辩与辨的结合。

三、“左”与“右”的关系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科学研究发现, 人的左脑具有抽象思维 (即逻辑思维) 功能,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的功能, 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来源于人的右脑的功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充分运用两者的功能, 努力提高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于左脑的开发, 也许我们非常重视, 前面讲的两个关系侧重于讲逻辑思维能力 (也不全是逻辑思维) , 高考也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 如近几年推崇的演绎和归纳思维能力就是明显的例证。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 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左脑功能的同时, 应重视右脑的开发, 努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右脑思维与左脑思维不同, 就在于只从较少材料的基础上要求思维者从各种可能、各种角度进行思考, 它当然有求异性、创造性的特点, 联想方法的运用就是一个例证, 实践中可要求学生从一个命题或一段材料出发, 设想出一些情境, 开阔视野。如对拜金主义的危害, 可引导学生设定这一条件:假如我们大家都推崇拜金主义, 把金钱作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那又怎样呢?再比如,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假如把两者割裂开来, 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从联想出发, 正确把握命题的内涵, 可以达到单纯的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右脑的一个突出的功能在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 敢于打破常规, 求得新的思维结论, 它突出地表现在进行逆向思维上面。实践中, 我们必须多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 特别是面对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命题、观点, 如果同学提出不同观点, 应鼓励而不是消极甚至于粗暴地对待。曾有同学对“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这一命题提出疑虑, 一般的讲,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是公认的行为准则, 但该同学认为假如一个人“为人人”, 是为了“人人为我”, 显然是不怀好意, 这很有道理。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一命题实际上也不准确, 因为春蚕实际上还没有死, 它只不过是经过了幼虫阶段, 还要变成蛹, 变成蛾, 还要繁育后代, 这很科学, 也很值得我们赞许。

当然, 注重右脑功能开发也不能把它与左脑功能开发对立起来。实际上, 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 两个半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的功能当然是相互渗透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应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 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理解需要应用归纳、演绎思维与比喻、设想等形象思维相结合才能说明, 学生也只有把这两种思维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把握。思维的深刻性在于逻辑思维, 思维的独创性在于创新思维。如关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命题的把握, 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归纳法进行思索, 但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不是到此为止, 而是思索:既然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为前提, 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到底是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能否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如果我们能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 那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是笔者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小结, 只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关系, 应该还有其他关系。必须明确的是, 这三个关系是不能绝对分开的, 比如说总体把握实际上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要求, 具体分析也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要求, 右脑的思维功能特别是联想、逆向思维等实际上也是辩证法的联系、全面观点的体现, 辩证法是最重要的方法, 一个人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体现在辩证法之中。

学科思维能力 篇2

王高祥

外语是工具,而且是项极其重要的工具。不管是从事科研、外贸工作、教学,还是参加国际性会议,同外国进行文化交流等等,都需要这个工具。各种外语都有它的不同用途,但放眼世界,就会发现英语比其它外语更为通用。古今中外,精通英语的大师都有着各自的亲身体验且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一、名家论英语学习

精通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的翻译专家陈用仪先生指出:“以逻辑思维来指导外语学习,学习事半功倍。我在自学外语中,逐渐培养一种处处于逻辑和事理为准绳来分析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习惯。即使语言习惯脱离了逻辑事理,也努力测定其‘差距’,探索其由来。印欧语言动词体系如此繁杂,它的时态和体貌问题,如果不从动词本身的瞬时性或延续性、动作性或状态性、时间与时段方面来分析综合,光凭直觉,是难以保证正确掌握的。”(1988)

叶君健先生谈自己学英语的体会时说:“我不是从小就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而开始学习这种语言时年龄已经相当大了,得用理智去学,以便在较短的期间内就能掌握英语的规律。因此我不能一开口或一下笔就本能地讲出或写出英国人的惯用英语。我的英语是通过理智和逻辑思维,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律,在大脑里临时组成的。”“我想着重地再说一句,要理解读物,要听懂外语,要讲和写得通顺,还必须运用理智和理智的思维!”(1988)

朱光潜先生曾深有见地地说:“肯用心思考,才会发现自己的难关或暗病,也才会设法去克服它。语言和思想总是一致的。大多数语言上的毛病,穷到究竟,都是思想上的毛病。由于思想懒惰,就造成思想的混乱;由于思想的混乱,就造成语言的混乱。”“要自己就问题思考一番”。(1979)

崔金戎先生说:“语言学习是培养理解、表达的技能与艺术修养的问题,它不是单纯的知识问题。不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不五官并用并以脑为主导是不能多快好省地掌握外语这一 技能的”。

杨岂深先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有力地倡导五字学习法:猜、查、问、记、练。

著名理论遗传学专家吴仲贤,精通英语,曾说:“怎样才叫学好英语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并且足够熟练地运用英语,清楚、有力,而又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

张今先生在大学只读了一年,就参加了革命,从事翻译工作。他说:我是怎样开始研究起句型转化问题来的呢?这要归因于一位医生朋友的启示。在我们共同研究英语基本句型的时候,他用一些符号和小人图像来代表这些句型,由此启发我把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等语法概念同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等现实生活概念区别开来,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这实际上也是研究各种句子成分之间的转化现象和各种句型之间的转化关系。张今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要想学好英语,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英语的中级和高级阶段,严密的逻辑头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英语学习的本质

人为万物之灵,首先是因为有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和认识得以形成体系并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工具,更是高效率的学习与创造的工具。语言是一种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能力。一个人通晓的语言越多,其能力就越强。所以学习英语,就意味着增强能力。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增强信息沟通和知识交流的能力,还可以增强思维能力。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各有千秋。要真正学会英语,就要深入体会用英语思维的特点,也就等于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的表层价值是掌握新的交际工具,而其深层价值是增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神经生理学、言语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人如果只学习母语,则主要动用和开发大脑左半球,而如果再学习外语,则大脑右半球就会得到启动和开发。既然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开发,那么英语学习就应具有开发智力的价值。当代几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都是精通英语的科学家。

学习英语,首先要认识英语学习的本质,即英语学习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性质活动。英语学习的本质离不开语言的本质,乃至 人的本质。英语学习的本质缺点是动脑不够,食而不化,即使英语说得比较流利,但却是有口无心,属于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会说什么,说的不是自己的话;想说什么说什么,说的才是自己的话。前者无内容,后者有内容。二者之间有质的不同,而差别根源就在于是否动脑学习和使用。动脑学习,才有真正的效果。

心理语言学家曾做一项试验:把学习者分成三组,给一定数量的生词进行学习。三个组所记的生词是一样的,但接受的任务不一样。第一组的学习任务是尽量地记住这些词;第二组的学习任务是尽量地用各种各样的标准对这些词进行分类;第三组的学习任务是又尽量地记,又尽量地分类。在三个组进行了同等时间的学习之后,进行了记词测验,其结果是很引人注意,也很有趣。第一组所记住的词反而不如第二组记住的多,第三组所记住的词和第二组记住的相等。试验表明,简单的记忆学习,其效果不如复杂的思维学习,单纯的记忆活动虽需动脑,但其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及思维活动。由此可见,英语学习所需要的不仅是一般大脑活动,而且是更高级的大脑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英语学习的科学试验与实践表明,一般的英语学习效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关键在于英语学习要按大脑的活动规律进行。在英语学习中,如能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则能使大脑所接受的刺激经常变化,使大脑总是兴奋状态,学习才有高效率而言。

中国人常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对于英语学习行动要思考,进行周密的思维,而首先需要的就是涉及英语学习效率的思维。英语学习效率思维应该一方面着重外在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内在的心理活动,内在结合。在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是词、句、文的学习,还是语音、语法、语义规律的学习,在首次学习时,学习者都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而要主动地对所接受的进行智能加工。这种加工可以是进行新的概括,促使对词和句重新分类,如大胆试用构词规律构造新词,或试用句子模式造句,以及活用课文结构作文。只要在首次学习中,开动大脑,进行思维,在接受中有所创造,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记得活,用得活,死记变为活记,模仿提高为创造。

三、英语学习与思维训练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Howard Gardner 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多智能优化英语课程教材教法,发掘每个学生的语言天赋,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最佳智能优势,使英语学习效率提高3-5倍以上。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却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强项或强项组合来学习课程,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学习中进行的思维训练是和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的发展同步的。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由低而高,思维训练也由简而繁。如在学习的初期和中期,写作或作文带有模仿性,所以思维训练是以求同思维或同向思维为主,而在学习的后期,写作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自然也就应顾及到求异思维或逆向思维。同样,在学习的初期,阅读以精读为主,思维活动突出分析,而以后泛读量越来越大,在思维活动中综合也就越来越突出。只要系统地进行思维训练,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思维水平也会提高,思维能力会越来越灵活和全面,在英语学习中,在注重听说读写的同时,再多背、多思,持之以恒,就会功到自然成。

思维训练是在思维活动中实现的。英语学习要系统地进行思维活动,系统地进行思维训练。思维活动和训练的系统性,首先表现于对语法、词汇和语音的系统思考。思维训练的系统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把英语同汉语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比较,区别异同,这是吕叔湘先生大力提倡的一种英语学习方式。除了运用思维系统地进行英汉的比较之外,还要进行英语内部的词汇之间、语法之间和语音之间的比较。语言是一个系统,通过比较而把所学的各个部分、各个项目、各个词句联系起来,既便于记,又便于用。

四、中学英语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 分考虑到了中学生所关注的人、事件和事物,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内容,提供符合真实生活的输入信息,激发学生参与真实语言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做真实的事情。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本套教材对于活动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单元设计了相应的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活动,并优化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提供合作学习的语言示范,充实合作学习的真实内容和实施合作学习的行动指导,使教师能够从这些活动设计中得到具体的启示,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该教材的设计为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实施

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进行创造,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要对基础知识词、句、篇进行灵活学习,切忌死记硬背。如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在完整的句中学习词,理解词义,掌握一词多义,同时利用一定的音标知识来帮助记忆,掌握词的拼写、拼读。当学生掌握单词之后,再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组词造句,进而延伸为联句成文。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初步完成从点到面的学习,让知识更系统化,有利于开阔思路,增强创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特性的见解,在创设情景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自由对话法、看图说话法和故事结尾法。学完Speaking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先准备数分钟,后分组表演;学习Warming up时,让学生看给出的图画,考虑几分钟后自编一个故事;学习课文时,给故事添加合理的结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的 训练,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根本在于创新活动。只有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思维才能一步一步地被激发,运用时才能灵活自如,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才能被培养和发挥。在英语课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掌握语言知识,而是靠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对英语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挖掘听的内容、创设“看”的情境、丰富“学”的内容都是提问的最佳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慧活动的敏捷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在积极思维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最佳英语学习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挖掘听的内容,培养提问能力。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一种培养最基本能力的活动。听的内容有两类,即纯听内容和兼听与看的内容。毫无疑问,后者通过“视与听”双重渠道的信息刺激,加快认识思维反应速度,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创设“看”的情境,活跃提问气氛。“看”是一种感知活动,是感性语言材料,教师提供鲜明、生动或真实的物、景、人、图画等直观视觉形象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问答,活跃气氛。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轻松感,在学过一篇很长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讲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趣味故事。故事的趣味性,既可以把精力不集中的学生吸引过来,又可以使精力一直过度集中的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使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其次,还可运用投影仪、多媒体、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设施。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兴趣,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创新打下感 官基础。丰富“学”的内容,提高提问质量。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不断地复习、丰富才得以巩固与拓展的。在复习时可通过学生的问答来丰富、巩固及拓展所学内容。

语言存在的意义在于表情达意,相互交流。写作能力与听、说、读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虽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某一方面会有所侧重,但阶段侧重与全面发展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在适当的配合下还会相得益彰。大量的听说读能相应地增加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写作能扩大作用语言的范围,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用英语,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逻辑规律,把知识的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的逻辑结合起来,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系统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现行教材多数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贴近。特别是某些对话和课文,仔细揣摩其中的表达方式与自己所了解的汉语有什么不同,再用英语表达出来。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情境的设置对语言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创新都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教而得之的,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带着浓厚兴趣营造合适的情境,带着接受知识的兴趣去探求新知。要设置地点表演,使自己进入角色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开发,思维的发散性得到强化训练,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学科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 圆的认识 核心素养 数学眼光 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引出圆

师:仔细观察,猜测一下这个木工想把木板锯成什么形状?如果他一刻不停地往下锯,最后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师:你看到圆了吗?动手比画一下。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圆?

(学生举例,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常见的生活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同时让他们初步感受削方为圆的过程。接着通过观察与举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圆,丰富学生对圆的实物感知,为新知的学习提供现实经验的支撑。)

二、直观感知,初识圆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车轮,我有个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用这几个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圆之后,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的兴趣。)

师:如果用长方形作车轮,椭圆代表坐在车内的老师,当汽车运动起来,你估计老师坐在车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谁愿意大胆演示一下?

生:人会高低起伏。

教师呈现长方形车轮前进过程,以“此时我离地面有多高”来引导学生说一说、指一指,再出示人与地面的距离,使学生明白车轮在前进过程中,人离地面的距离会不断地改变。

师:如果是圆形车轮呢,你能想象吗?

教师再呈现圆形车轮前进过程,使学生见证它在前进过程中,人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会变,人坐着很安全、很平稳。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抽象,将人与车轮的关系抽象表达,然后借助直观演示,使学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圆形车轮平稳前进的根本原因。)

三、项目学习,研究圆

(1)探究直径。

师:请大家拿出一个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①你能从这圆中找到这条线段吗?

②在同一圆里,这样的线段会有几条?

③在同一圆里,这样的线段有什么相同点?

④在这个圆里,有没有比这更长的线段?

⑤在研究这些线段时,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选择性指导)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直观感知、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手段,将自己对圆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然后,以小组分享式学习交流所得所惑,引发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质疑与反思的学习,让他们在探究中充分理解直径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运用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最后,借助延伸性问题“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出圆心,并掌握利用对折或计算找到圆心的方法。)

师:你能在圆上画出几条直径,并说说什么是直径吗?

(设计意图: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通过折、画、指、说等形式充分感知直径、圆心位置的特殊性,深入明确圆心、直径的数学内涵。)

(2)再探半径。

师:通过对刚才的研究,我们认识了直径和圆心。谁知道,汽车的车轴一般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而不装在其他地方?

生:这样车轮滚动过程中,圆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会变了,汽车会平稳地前行。

师:你指的相等的距离在圆中是哪一段?这段距离在圆中叫什么?

师:根据画直径的经验,请你先画出一条半径,并想想怎样的线段才是半径?(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根据刚才的研究经验,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半径的知识?请大家独立探索:

①它有什么特点?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相互补充与质疑)

(设计意图:教师以核心问题“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而不装在其他地方”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迫使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让学生根据先前的操作经验,在开放的问题中自主求知,探索半径的特点,在辨析“半径一定是直径的一半”中理解它与直径的关系。)

(3)明晰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在阅读反思中明确直径、圆心、半径的数学定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四、动手实践,再识圆

(1)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

(2)画一个更大的圆。

(3)按要求画圆: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和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画圆中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理解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圆规的针尖的位置就是圆的圆心,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4)丰富圆的表象。

师:如果不用圆规,你能画一个圆吗?它们是怎么画的?圆心在哪里,半径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画圆方法的展示,使学生再次感受圆的动态形成过程,理解圆的本质。届时,渗透圆在数学中的不同定义,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五、解释现象,深化圆

(1)初步分析。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投沙包游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呈现人到中心的距离,使学生直观感受这几种方案的优与劣。

(2)深入思考。

师:我们来看第二种站法,如果把他们分成二组,怎么分比较合理?为什么站在圆上就合理了呢?

师:为什么边上的四个人不和他们(角上四人)分为一组呢?

在全体交流之后,教师课件呈现圆与正方形,使学生充分感知其特殊的结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对投沙包游戏的理性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深化学生对圆的特征、本质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拓展圆

师:现在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的应用,你知道其中的数学秘密了吗?

(设计意图:课末,引导学生重视审视生活,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数学的方式想问题的意识。)

【教学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三大热词为我们数学学科指明了方向。由此,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值得关注。

一、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并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是抽象的,但数学的基本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触摸。借助数学的眼光能使我们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信息,探寻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原理。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工人锯木板”,初步体会“圆出于方”的割圆过程,然后通过观察、想象与举例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圆。最后,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并激发了他们探索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的欲望。就像史宁中教授说的,学会思考是在思考中学会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利用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尝试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检验求证、获得结论。

二、积极参与活动的、合作的与反思的数学学习

就数学学科来说,数学活动承载着对数学知识与数学经验的改造、加工、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笔者以为,基于项目学习的数学活动更具挑战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有利于他们勇于承担共同学习的责任,习得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

1.独立思考、乐于思考是学习的核心

在研究中,学生首先独立地借助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手段,积极地参与了观察测量、合情推理、猜测验证的数学活动,研究发现了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明确直径的特征。之后,学生又通过画、指、说三个手段来丰富关于直径的表象,进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直径的定义。这一切都是学生敢于探索、勤于思考与合作分享的结果。

2.质疑、论证和反思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无论是对“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的研究,还是对“为什么车轴要装在中心的位置,而不装在其他地方”的第二轮探讨,都使学生充分地经历了质疑、论证“是否有无数条、长度是否相等”的过程。同样,对于“半径一定是直径的一半吗”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了批判、论证与自学反思的重要性,更让他们深刻地理解了半径和直径的意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借助操作与想象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对小学生而言,动手操作与动态想象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两翼”,动手操作利于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动态想象利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用圆规画不同的圆,这使他们在画圆中习得用圆规画圆的技能与关键;而对“木棒画圆、直尺画圆”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直观感知了圆的动态形成过程,初步体会了圆的“轨迹说”和“集合说”。 这些对空间观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释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

教师创设的这个现实的、富有探究空间的“投沙包”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对问题串“这三种站法哪种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其他两种不合理”“对这种(正方形)站法来说,如果把他们分成二组,怎么分比较合理”进行分析,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现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感受了圆在生活中的价值,深刻体会了“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的目的,培养了他们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4

一、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能力是多方面的, 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高尚情操, 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关键。

今天我们学习历史不可能再重返昨天, 我们只能凭借一定的历史资料来认识、感悟, 而历史资料有的是历史遗存, 有的是非历史遗存, 包括文字的、实物的。现存的历史遗存只要经过考证是真实的, 它对历史的反映就是比较可信的。而各种各样的非历史遗存都是对一定历史的一种记录、反映, 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历史真实的面貌, 而一定的历史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的, 非历史遗存尤其是文字记载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时代性、阶级性, 这样必然会造成对历史认识的偏差甚至谬误。因此, 正确处理历史材料, 客观把握历史知识的本来面目, 透过历史现象剖析历史本质, 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辩证历史观, 培养和发展现代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1. 加强概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 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 反映其本质特征。比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工业革命、国际关系格局、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等历史概念, 教师对其内涵和外延必须解释得准确无误, 学生在答题时才会正确理解准确作答。

2. 设计教学环节, 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可以巧设悬念、深入探讨, 点燃历史思维热情;创设情境, 综合感知, 丰富历史思维内容;正误兼谈, 双向推进, 培养辩证历史思维;比较归类, 把握本质, 深化历史思维。比如, 设计《新航路开辟》一课的教学方案时, 就可以打乱教材的顺序, 用图表、文字、数据展示新航路的过程和成果, 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境与新问题之中, 以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心理, 激发学生的逆向求索与发散思维, 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索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

3. 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历史,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与发展等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 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 思考历史,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还是社会现象, 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发现规律, 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的原理来分析, 就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 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 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去分析。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在分析历史问题时, 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 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 从而锻炼思维的周密性, 避免看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

4. 教师应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

成为专家型教师, 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 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 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 知识日益陈旧, 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 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 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 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努力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运用先进的理论进行历史研究, 从而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历史专家。

5. 教学中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用“角度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分析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影响:站在亚非拉人民的立场来分析, 列强扩张是灾难, 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穷与落后;站在列强的立场来看, 扩张使他们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站在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 扩张加强了国际间的联系, 促进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站在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 扩张促进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传播, 加速了亚非拉的社会进程。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多抓典型历史事件,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养成多方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科思维能力 篇5

品德课程从知识向生活的回归,是一种理想,是一个方向。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进行的超越学科化思维的品德课程重建,拓展了学校“全人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一、品德学科化思维及其影响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是改革开放后脱颖而出的新事物,历经20余年,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学科化思维也根深蒂固,影响和制约着品德课程从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1。教材编者的学科化思维

(1)内容编排与儿童生活失衡

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心理健康、生命价值观以及公民素养等伴随着儿童生活,所以教材内容不可以一年级“补锌”、二年级“补钙”、三年级“补维C”。《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以主题编排为原则的思路的确超越了以往的品德教材,但是,这种编排依然没有完全挣脱知识逻辑的“锁链”,只是将知识点改为了知识板块而已。

以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为例,全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主题分别是《美丽的地球》《文明的足迹》《牵手地球村》和《爱护地球家园》,整整一个学期都是与地球知识相关的主题,而涉及公民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价值观、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踪影难觅。

(2)课文编排与课程特性失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特性是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这就注定了课文体例的生动性、灵活性。

尽管品德教材在课文编排上减少了文字性的阐述,但是,教材中依然存在随着年级的升高,图画逐渐减少、文字逐渐增多的现象。品德教材应有别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较强的学科教材,文字要尽量简练。

2。教材教者的学科化思维

(1)重知识、轻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例如,在教授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注意交通安全》这一课时,受学科化思维影响,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大多数教师认为讲完交通警察、交通信号和交通标识等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这样的品德课只是把生活常识教给了学生,而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这些常识,并转化为生活技能。

(2)重教材、轻生活

教科书在教师心中是神圣的,大多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很少在品德课上根据当天学生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导致品德课内容与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品行表现严重脱离。

二、基于生活逻辑的品德课程重建

品德课标在课程结构框架中有以下阐述:“《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品德课程重建,首先是课程理想的重建―以品德课标中课程结构框架为指引,基于生活逻辑,致力于学生社会生命的发展,核心是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重建。

1。课程内容的重建

(1)六大主题,尊重生活逻辑

结合品德课标设计思路,在“三条轴线”、一条主线的基础上,我们为1~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主题,内容与目标由近及远,螺旋上升,凸显儿童生活的层次性。如:一年级:“我与己;二年级:“我与家”;三年级:“我与人”;四年级:“我与国”;五年级:“我与地”;六年级:“我与天”。

(2)四个维度,注重生活养分

针对品德课标中提及的“四个方面”的指向,在各个年级的主题下,我们主要安排了心理健康、生命价值观以及公民素养、创新思维四个维度的内容,以参考案例的形式呈现。如:一年级“我与己”主题,“心理健康”参考案例:《我的自画像》《我们都是好朋友》……四年级“我与国”主题,“公民教育”参考案例:《诚信是金》《我和规则交朋友》……五年级“我与地”主题,“生命教育”参考案例:《自然寻宝》《树有心跳吗》……这些参考案例分别源自人教版、粤教版品德教材及上海真爱梦想课程教材。

2。课程教学的重建

(1)强调生活,突破课堂局限

涂尔干认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我们将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教学空间的开放与教学时机的多元是主要举措。

新学期开学,一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美丽的校园,体会清洁阿姨、保安叔叔工作的艰辛,领悟“欣赏、自爱”的真实含义;三年级“我与人”主题,在运动场上开展两人一组背对背夹气球快跑比赛,体验“团结、协作”;五年级教师结合“我与地”主题组织学生到万科房地产研发中心参观、学做解说员,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学会在高科技环境下的生存;六年级学生到机器人基地,感受现代化的无穷魅力,学会“探索、沟通”,进一步增进对“我与天”主题的感悟。比如课前三件事―“摆桌椅、备用品、整衣服”,既是教师们品德教学时机多元的表现,更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常态。

目前,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将视野扩大,将儿童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品德课程,贯通与儿童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儿童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与引导,拓宽学生的生命宽度。

(2)强调实践,突破知识局限

行胜于言,心领神会不如身体力行。变知识的品德为实践的品德,教师在教学目标上由知不知、懂不懂,调整为会不会、做不做,在教学过程上由记一记、说一说,调整为学一学、试一试。

为了让学生面对灾难时学会逃生,我们安排了消防安全演练,警报器响起,正在上课的教师、学生有序离开教室,按照指定路线“逃离”事发现场,教师、学生甚至还亲自拿起灭火器,实地演练,将“火”扑灭。生活中常发生突发事件,面对受伤的同学、突然休克的伙伴,教师、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包扎以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从护士对人体模型的人工呼吸示范,到教师、学生的实操演练,这些真实可感的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自理自护能力。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它包括学习性的实践,人际交往的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实践,自立自理的实践等。我们以“校徽”“校歌”“校训”“荔香园”“足迹园”“园中缘”为主题设计了一套雅正卡,若同学们日常行为习惯良好,能做到如主动问好、午餐光盘、捡起纸屑、帮扶同伴……往往会获赠一张雅正卡。集雅正卡,看谁的多,看谁的成套,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文明。这就是我们品德课程的评价。

(3)强调活动,突破说教局限

教师尝试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这种以活动为主的课堂,包括模拟活动、情境再现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资料调查和校内外的实践等活动。

为了让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意义,三年级的教师把全级学生拉到体育馆,将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利用现有的材料(纸、订书机、胶纸),合作做“跳绳”,最后用做好的“大绳”让全组人跳起来。整个过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剪纸条,有的把纸条订在一起,有的弄胶纸……直至最后取得成功。临下课时,教师问大家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但都指向一个感悟―团结力量大!整节课,教师没有说教,只有简单的活动布置和小结,而学生的纪律意识、合作意识却在不经意中迅速提升。“我与人”主题渗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创新思维目标自然达成。

鼓励创新思维, 关注学科素养 篇6

关键词: 中考历史 鼓励创新 历史素养

2016年漳州中考历史试卷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逻辑思维、全面看待问题等学科素养的提升,突出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快乐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2016年漳州中考历史试题,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性,试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通过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即新课标要求的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基本上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试卷材料的选取突出“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如:我国第一个有出土文字可考的朝代、七七事变、《辛丑条约》、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3.我国第一个有出土文字可考的朝代是( ?摇?摇)

A.夏朝?摇?摇 B.商朝?摇?摇 C.西周?摇?摇 D.秦朝

10.“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发出这则通电的历史背景是( ?摇?摇)

A.五四运动爆发?摇?摇 B.九一八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发生?摇?摇 D.七七事变爆发

14.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摇?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12题考查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12.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开始于(?摇 ?摇)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摇?摇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摇?摇 D.渡江战役

16.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摇 ?摇)

A.邱少云——“最可爱的人”?摇?摇

B.王进喜——“县委书记的榜样”

C.邓稼先——“两弹元勋”?摇?摇

D.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纲上规定的基础主干知识、核心知识。这些都是教材的核心知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础性很强,在情境的创设上凸显对能力的考查。

二、关注时政热点

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命题者通过时政热点入题,学生要对给予的信息进行整理、判断、归纳、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看法或观点,凸显历史学科的时代性,与时俱进。如:

第5题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入手,考查古代的中医药学著作。

5.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摇 ?摇)

A.《水经注》?摇?摇B.《农政全书》?摇?摇C.《本草纲目》?摇?摇D.《天工开物》

第9题以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9.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下列对他评价正确的是(?摇?摇)

A.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摇?摇

B.新中国的缔造者

C.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摇?摇

D.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19题以俄罗斯胜利71周年为切入点,考查二战的著名战役。

19.2016年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1周年。该国在二战期间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摇?摇)

A.凡尔登战役?摇?摇 B.袭击珍珠港?摇?摇 C.突袭波兰?摇?摇 D.攻克柏林

第27题结合2016年火箭军的创建,考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

27.(3)材料三中“火箭军”的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哪一部队?(2分)

这些试题背景材料新颖,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这些主题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试题的情境设计更充实、丰富和生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三、突出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

试题中能够严格遵循省里制定的“福建省初中历史学科九条能力标准”的要求,把史学理论、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其基本的历史素养。

例:第11题考查学生民国纪年计算能力。

11.图1是盖有1945年“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邮戳的邮票,票面上的民国纪年已经模糊,请你推断应该是民国几年?(?摇 ?摇)

A.33年?摇?摇 B.34年?摇?摇 C.35年?摇?摇 D.36年

第20题通过苏联宣传漫画,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对图3理解正确的是(?摇 ?摇)

A.战后美苏加强军事合作

B.战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C.战后美苏实行“冷战”

D.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强

图3 苏联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

四、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改错题21.黄道周任漳州知州期间,崇儒兴学、发展生产,促进漳州经济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综合题30的第二问:(2)图6这项发明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它是中国古代哪一项发明?(1分)

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五、关注乡土文化,注重地方史课程

为体现漳州特色,引导学生、教师关注漳州乡土历史文化。从“教育价值立意”的角度出发设计,本试题巧妙挖掘反映本地区域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有助于引导漳州历史课程的建设,重视历史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2016年中考仍然设定专门分值考查地方史知识,第1题、第2题、第21题都属于漳州历史内容,主题突出,体现综合。例如:

1.下列能佐证明朝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兴盛的史料是( ?摇?摇)

①江东桥?摇?摇②“克拉克”瓷?摇?摇③《东西洋考》?摇?摇④赵家堡

A.①②?摇?摇B.②③?摇?摇C.③④?摇?摇D.①④

2.20世纪30年代,在漳州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共产党人是(?摇 ?摇)

A.简大狮?摇?摇 B.杨衢云?摇?摇 C.柯联魁 ?摇?摇D.李林

第21题是改错题:“黄道周任漳州知州期间,崇儒兴学、发展生产,促进漳州经济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漳州历史考查的知识点涵盖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考查的手段较为多样,有选择题、改错题,主要从识记层次考查。通过我市近年来坚持对漳州史的考查和命题者的努力,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以小见大,无形中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发挥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引导我市初中历史教学方向的创新,让老师从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使地方史与中国史、世界史有机结合起来。

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整份试卷,人文气息浓厚,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向上,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力求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和谐互动,与时俱进。

此外,试卷基于从学生答题实际考虑,尽可能减少文章阅读量;问题设置对考查主题有明确的指向,题干指向明确,选项干扰因素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出发、发展分析能力。问题层层设疑,由浅入深,还恰当地给出鼓励和提示的语言,引导学生作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学科思维能力 篇7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13—15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14岁)时尤为关键,被称为“危险的14岁”。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反抗与屈从,自我分化与自我同一,需要与满足不协调,生理发展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看问题往往有自已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长者看问题的模式。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与抽象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看问题总是往往尖锐而不周到,新颖而又显得肤浅。这些心理特性和思维特征就决定了初中学生的能力结构。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掌握了较系统的地理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也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具体事物向概括过渡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因此,可以这样描绘:八年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八年级学生的这种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层次有别于七年级、九年级。七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系统的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知识,常思索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对于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能解释重要的地理环境概念”,侧重初步分析地理环境的事物和现象。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能理解抽象的材料,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思维趋向独创性。对于九年级学生重在概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要求,更侧重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而八年级学生则要求“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并会比较中国历史上有关重大事件,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现代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喜欢思考。教师若因势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则事半功倍。下面以八年级学生所学《历史与社会》下册内容为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认识水平所接受的问题,将能作为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训练的材料挖掘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这里主要指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金田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性、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对性质和意义的分析,加深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于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指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比较可分为同一国别、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同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相同历史事件的比较。比如,《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革命救国”的不同道路。又如,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在内容、性质、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再如,《世界近代史》上讲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这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发生的两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其中也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第三,1848———1849年欧洲革命,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德两国已经开始的因历史条件下的一场大规模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第四,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五,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六,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谈不上是革命,但此后沙皇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可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

在培养学深层次比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看到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知识,以及关心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掌握好提问的节奏,迂回设问,层层引导。如讲述完“新文化运动”后,设计这样的问题:“从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家探索到了哪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再把这一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层层设问,步步引导: (1) 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先进的思想家? (2) 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 (3) 中国的儒家经典学说是怎样被抛弃的? (4)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看到了民族解放新希望?通过对龚自珍、魏源、严复、李大钊等人思想的比较,学生看到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胜,后胜于今”到李大钊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条思想轨迹,思考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思想家们怎样抛弃了儒家学说,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理论,最终探索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救国救民的真理。又如,英日两国同是君主立宪政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是根据宪法,而是根据议会和惯例逐渐演变而成的。英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权。议会是主权机关,掌握最高立法权,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做首相。实质上是多数党控制内阁和议会。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根据《一八八九年帝国宪法》建立起来的。天皇近代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宣战、缔结、任免高级文武官员、解散和召开议会的权力。内阁大臣不是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天皇负责。所谓发展智力,就是要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比较中思考问题,可使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之间的依存性和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比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落到实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能逐渐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掌握“点金术”,而不是只简单地授学生以“金子”。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二则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的兴起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孕育而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夺取政权的起义虽然失败,但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四川人民的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行不通,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没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能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后,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顺利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就已渗透了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能在练习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引导。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思考,一味地越俎代庖地“注入”,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逐渐趋向迟钝。没有学生智力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多把钥匙,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摘要:对于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 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带有很多孩童特点, 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 看问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精神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 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 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因此, 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学会认识历史, 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的总问题。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尉霞.少年心理与教育.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2.4.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

[3]Daniel Goleman.情感与智力.参考消息, 1997.6.16.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下册) .

学科思维能力 篇8

1. 建立典型的模型

首先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 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 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 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 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建立新的概念。模型化物理学科的研究, 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 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

物理学科的研究, 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 就是概念, 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 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所谓物理模型, 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型。由于物理学研究自然界中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以及物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涉及许多因素。因此,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 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 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 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 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 其后所牵涉的问题, 可能有许多个环节, 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 往往需要分为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步骤。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 往复循环, 逐级上升。本文称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 物理思维的特性, 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 这种思维的多级性, 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 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新的水平, 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 必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 以及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 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

多向性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 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的方面出发, 用不同的方法, 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 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 需要作全面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必须是开放性的, 而且在思考中必须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 全面地把握问题, 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 哪些思维是正确的。这种特点, 被称为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4. 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思维的转换

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 转换思维的方式, 改变语言表达方式, 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

思维的转换, 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 又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

思维的转换, 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在物理教学中,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品质。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 可以用文字叙述, 也可以用公式表示, 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 亦有类似的方式。物理教学, 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 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 形成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 在物理研究中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1) 假设与验证。物理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 一般分如下四步, 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 结论与假设有关的, 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 可以是间接的方法, 即推理的方法, 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 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都能直接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 等效思维。等效方法的运用, 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 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属之, 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为一个模型, 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3) 实践性。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这一点讲, 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 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 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 都很抽象。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 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 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因而, 在物理教学中, 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 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作抽象的概括, 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 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 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

摘要:物理学科的研究, 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 以及勤于钻研、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要求学生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向, 转换思维的方式。

关键词:物理模型,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品质,思维的转换,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沪科版) .

学科思维能力 篇9

一、 经历图表的形成过程,让思维有层次

自媒体时代, 读图读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图形表格中包含着许多隐藏的已知信息和大量的推理素材,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与抽象。 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学会作图、识图,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一环。

用图表来组织、阐释和表达知识,是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读懂一篇文章,并将文章提炼为一份图表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形象、具体的认知到抽象、复杂的思维的经历。 这其间,要联系旧知,分类提取;然后压缩整合,把握本质;最后转换迁移,达到触类旁通。 这样的阅读特别强调信息的关联、整体的认知和主动的思考。

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新型玻璃》 一文, 学生把文字转换成表格,必须归类整合,提取每一段中表示玻璃名称、描写玻璃特点及作用的关键词。 学生通过列表发现,课文每介绍一种玻璃,都是按其特点、作用来写。 仿写时,就能立足原有经验,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迁移应用课文中的写法。 表格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关系, 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加强了对不同类或同类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

让课文以图表形式出现,会使学生明白:表格是对文字进行压缩形成的, 是对某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文,让学生先提炼出游览顺序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再对照顺序图判断课文各部分的详略, 在此基础上体会各部分的描写特点。 这样的阅读就不会只停留在对词句的理解上,而是对文章脉胳进行宏观立体的把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提炼, 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关系的过程, 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本质的经验,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表格也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学习程序。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太阳》 是篇科普说明文, 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梳理成如下表格:

每一次归纳提炼, 都必须回到整体之中……完成了表格,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表格清晰地展现了说明文这一体裁的特点, 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两三篇相类似的文章, 再让学生根据这类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提取有效信息、罗列构成要素、分析综合平衡、推论表达意图、举一反三迁移,构成了动态的、递进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截取一些代表性的课文,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领悟—简单应用的路径,引导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与图表之间的同源共存, 明白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前后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二、 尝试跨学科的读写延伸,拓展思维广度

跨学科读写延伸是具有思维建构功效的话语实践。 既是语言,又是认知;既是实践,又是建构。 一方面,将语言学习融入社会、自然、文化等学科构架中, 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跳出语文教材所限定的知识内容, 在更加宽泛和自由的知识视野中思考问题、发展想象力,进而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 另一方面,跨学科读写延伸更能突出读写的知识建构功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读写能力。 因为语文是具体运用中的语文, 越是具体明确的语言运用环境,越能体现语文运用的水平,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的读写训练, 首先是基于课文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拓展阅读,如专业科学小论文、说明类的文章。 教师在选择拓展阅读内容时,要有意识倾向与文本相关的科学类、实用类小论文、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浅显的科技小论文、实用说明文,把握其基本观点与论据,学会写出准确而简明的内容提要。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可指导阅读 《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 关于万有引力,你应该知道的20件事》 等相关文本,并推荐课外了解伽利略的《 论无限、 宇宙及世界》 、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撰写诸如 《 我身边的万有引力》 等读书小报告。

这种涉及特定领域的拓展读写, 通过阅读专业学科知识,有效训练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组织结构关系、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写作能力。 由于各领域间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迁移性,这样的读写活动,加强了基本阅读技能和各学科学习的联系, 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本年级各学科文本的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是文学文本、历史学文本,科普文本或社会学文本。 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作为教材价值的视角去引导拓展阅读, 这样的阅读往往是综合的学习过程。 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西门豹治邺》 一文,推荐阅读的系列内容可以是:邺县的古今位置地图、 古人敬神事鬼的民风民俗、《 水利史名人故事》《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 史记·滑稽列传》 ……一方面,强化了西门豹这位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改革者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在邺县做出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大刀阔 斧地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延伸比较阅读, 意在给学生提供多个视角,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学会关注事物的多重内涵, 发现事物往往存在着两面性, 甚至多面性。 学生在综合运用阅读中,不断发展由此及彼的联想力,感悟到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相互依存的哲理,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语言的实践性特点表明, 越具体的跨学科读写要求越符合语文的本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学科的文本,获得语言的直接经验,体会不同学科的语言差异。 如鼓励学生在造句、说话、写话时,阅读并运用其他学科如品德与生活、科学、数学、甚至音乐、美术教科书上的词汇、句式,以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

三、 参与微文阅读评论,增进思维深度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 及,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门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自主学习,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 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 教师要充分利用移动平台,通过技术让阅读更具思维价值, 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移动自主学习呈现手段丰富、阅读过程短平快。 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主题资料, 引导学生亲历微文阅读的过程, 感受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的自由阅读,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抓重点词阅读,读懂评价、 跟贴、围观和点赞中的关键信息;学会一目十行地浏览,筛选并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一手材料,发展独立探索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会积累材料,在说话、写作时,能从一个材料联想到另外相关的材料,并将各种已有的材料加以组合,建立服务于主题的意义链接。

微文阅读时,人们往往只对话题内容感兴趣,而忽略展开话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操作。 因此,微文阅读指导要以积累材料、训练思维为切入点,以避开长期碎片化的微文阅读。 有质量的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话题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体悟跟帖者、评论者的特定思考方式、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唯有如此,才可能作出客观评判。

微文的阅读反思,是个体性、内隐性的。 不同个性的学生一起观察、倾听、思考、交流时,反省就会加深,思维因此更进一步。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专题的微阅读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介绍,可以是独白,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专题报告。 为此,学生须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地作出结论。 即把搜集的内容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并且合理、有序地排列,为使中心更为突出,还应关注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 学生在周密思考、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的结构化。

微文的内容都能紧密联系当下生活, 因为生活的支撑, 学生会更深切体会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是有用的,学习因此更具主动性。 教师可就某个话题,设计情境,提出相左意见,比较争鸣,引导展开论辩。 学习辩论就是学习怀疑、猜想、反驳、证伪的方法,学习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在论辩时, 要引导学生防范个人偏见, 学会抱着真诚和客观的态度宽容不同的意见;学会基于事实发问论证,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联系生活来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 在倾听碰撞中,模糊的、零散的、粗糙的感悟得以唤醒,内隐经验得以条理化、清晰化和系统化。 在这个过程中,辩论双方以及听众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其他方面, 从而获得更具自主性、实在性、客观性的知识,建构对事物更加正确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四、 篇组结合模块教学,让思维系统有序

为使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 应强调单元备课、模块化教学。 当前大部分教材以主题单元为主线,精心组织不同数量有内在意义关联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之下选录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主题相近的作品,并且适当加入导语和按语,为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方便。

教师要有全局观念, 脑子里应该有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 某个语文知识点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十分清楚。 单元目标分解后,可以明晰地知道完成某项目标,需要教学什么, 安排怎样的教学顺序, 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作全面分析、深入挖掘、 灵活整合,甚至将教材内容打散重新组合,构建弹性化和框架式的内容,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

教学内容要体现瞻前顾后、紧密相连、循序渐进的编排:既有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和要求,也有对前期已有知识与能力的溯源, 还有对后续学习的巩固和提升;既有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前后衔接,彼此照应,在系统整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网状知识体系。 教师要有授课效益意识,整体把握课堂结构,突出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追求深度阅读, 引导学生在批判反思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基于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地多角度比较, 也可以不断深入地多层次比较。 既能把握多篇作品内在的共同规律,又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开拓视野,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 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即便是单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整体感知、聚点探究、整组提升,在篇组结合中着力引导类比迁移。 如训练概括能力,教师选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或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或找齐文章的情节点, 或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或紧扣文章的关键词,再按作者的表达顺序,将其连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写法相同的课文归类学习, 或拓展阅读与课文语言特点相似的片断,在举三反一中掌握语言规律。

教学时要尽可能把阅读这一内隐的思维流程外化为一定的操作规范。经历由表及里、由里反表的阅读过程, 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不断梳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在后续阅读中,众多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不断复现、 刺激、同化和顺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群组学习中,学会正确排序、客观比较、科学分类、触类旁通,将悟出的语言规律迁移到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

好的文章,都有着严密的思维经纬,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它的背后是思维和见识,是对事物、世界、人生、人性独到的认知和理解。篇组结合模块教学, 吻合了语文学科最大的特色———整体性, 建立起由语言文字到文化精神的逐步递升的阅读层次和阅读结构, 提升文本阅读能力,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系统有序。

参考文献

[1]陈晶.经历表格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4(5).

[2]陈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三个切入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3]史修永,刘静.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J].教育评论,2014(9).

[4]邹晓明.深度对话:语文课堂的本色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5]魏小娜.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本体[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6]刘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读写教学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7]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2015(2).

[8]王斌杰.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1(10).

学科思维能力 篇10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 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因此, 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让他们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当然, 对于课堂实验也要进行改革, 杜绝独角戏, 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 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 要培养出创新人才, 就必须充分体现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堂之外,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种物理教学活动, 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 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 为他们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天地, 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但是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 却又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 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 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 创造出新的产品, 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 使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 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

三、鼓励学生发散推测, 大胆联想

对于任何事物来讲, 联想都是创新的前提, 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发散思维, 大胆推测才能开阔思路,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所有脑力劳动则是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所以, 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 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 开阔思路, 广泛联系, 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感知到的问题信息为依据, 由研究对象的部分信息推测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过程, 不仅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探索性和发现性, 还要重视直觉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因此, 作为教师来讲, 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点, 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 让学生展开联想, 使他们进入丰富的现象思维活动之中, 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推测。

四、利用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观下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 而在物理学习中, 一题多解的开放性试题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捷径。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刻, 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有限, 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 出示一个两灯泡串联的电路, 当开关闭合时, 发现电路两灯均不亮, 安培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出电路为断路, 要寻找故障出在哪儿, 应怎样排除故障。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 由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 有小组提出电源可能是接触不良或是坏的, 提出立即更新电池。基础好一些的同学提出用伏特表来判断是不是报废的电池。有的小组提出是安培表坏了或接触不良, 有的小组认为可能是某一导线断了……这么多答案究竟哪一种更正确呢?又怎么一一解决呢?

语文学科教学的创新思维 篇11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作为老师要以开放式课堂结构为切入点,以自主生动地学习方式为动力,展开语文教学的有效过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创造者。只有自己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打破教学封闭和专断的状态,提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气候和土壤。如教学《路旁的橡树》一文中,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一方观点为要路,一方观点为要树,双方各持已见,各说理由。一石流放起层浪,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想出了许多办法,师生一起归纳可行方案,一致认定凡是有利于环保的方法都可行。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新意识的条件,才能有助于唤醒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追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更新观念,相信学生能够发现问题。

在《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然后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读课文“大礼堂”部分知道了大礼堂的大、美,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这部分的句了,对于描写其余几处地方的段落,也可通过学生的自读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学得轻松愉快。

课改要求学生的作业有层次,要因人而异,这一要求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鼓励学生给自己留作业,在作业本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封面,作业本里写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所布置的作业,再在作业后面缀上自己独特的设计。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别样东西,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例如在教学《冀中地道战》一文后,老师巧妙设置让学生围绕“老鼠的地道战”写出一篇习作,变课堂学习为课后延伸,变实际战斗为童话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踊跃参与,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学完《灰尘的旅行》后,就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想象20年后人类如何有效控制灰尘的;学完《月光曲》,就可以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听后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写一写、画一画;学完《游园不值》,就可以让学生改编个故事。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极大丰富,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前提。

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我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让学生从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欣赏揣摩。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书上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讲得绘声绘色,把小兴安岭的美描述得如诗如画,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让学生自选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瀑布》时,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挥毫,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学生们兴趣盎然,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

让学生自选学习伙伴。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我们采用,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多情况下,我还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思维的火花不断地闪现出来。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何愁达不到学习效果?首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

学科思维能力 篇12

一、观察生活, 引出圆

师:仔细观察, 猜测一下这个木工想把木板锯成什么形状?如果他一刻不停地往下锯, 最后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师:你看到圆了吗?动手比画一下。

师:在日常生活中, 你在哪里也见过圆?

(学生举例, 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 使学生感受到常见的生活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同时让他们初步感受削方为圆的过程。接着通过观察与举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圆, 丰富学生对圆的实物感知, 为新知的学习提供现实经验的支撑。)

二、直观感知, 初识圆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车轮, 我有个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而不用这几个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圆之后, 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激发学生探索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的兴趣。)

师:如果用长方形作车轮, 椭圆代表坐在车内的老师, 当汽车运动起来, 你估计老师坐在车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谁愿意大胆演示一下?

教师呈现长方形车轮前进过程, 以“此时我离地面有多高”来引导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再出示人与地面的距离, 使学生明白车轮在前进过程中, 人离地面的距离会不断地改变。

教师再呈现圆形车轮前进过程, 使学生见证它在前进过程中, 人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会变, 人坐着很安全、很平稳。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抽象, 将人与车轮的关系抽象表达, 然后借助直观演示, 使学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圆形车轮平稳前进的根本原因。)

三、项目学习, 研究圆

(1) 探究直径。

师:请大家拿出一个圆,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 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①你能从这圆中找到这条线段吗?

②在同一圆里, 这样的线段会有几条?

③在同一圆里, 这样的线段有什么相同点?

④在这个圆里, 有没有比这更长的线段?

⑤在研究这些线段时, 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 教师选择性指导)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直观感知、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手段, 将自己对圆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然后, 以小组分享式学习交流所得所惑, 引发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质疑与反思的学习, 让他们在探究中充分理解直径的特点,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运用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最后, 借助延伸性问题“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出圆心, 并掌握利用对折或计算找到圆心的方法。)

师:你能在圆上画出几条直径, 并说说什么是直径吗?

(设计意图: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通过折、画、指、说等形式充分感知直径、圆心位置的特殊性, 深入明确圆心、直径的数学内涵。)

(2) 再探半径。

师:通过对刚才的研究, 我们认识了直径和圆心。谁知道, 汽车的车轴一般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 而不装在其他地方?

生:这样车轮滚动过程中, 圆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会变了, 汽车会平稳地前行。

师:你指的相等的距离在圆中是哪一段?这段距离在圆中叫什么?

师:根据画直径的经验, 请你先画出一条半径, 并想想怎样的线段才是半径?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师:根据刚才的研究经验, 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半径的知识?请大家独立探索:

①它有什么特点?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相互补充与质疑)

(设计意图:教师以核心问题“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 而不装在其他地方”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 迫使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让学生根据先前的操作经验, 在开放的问题中自主求知, 探索半径的特点, 在辨析“半径一定是直径的一半”中理解它与直径的关系。)

(3) 明晰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 在阅读反思中明确直径、圆心、半径的数学定义, 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四、动手实践, 再识圆

(1) 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

(2) 画一个更大的圆。

(3) 按要求画圆: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和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画圆中认识圆规,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理解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圆规的针尖的位置就是圆的圆心,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4) 丰富圆的表象。

师:如果不用圆规, 你能画一个圆吗?它们是怎么画的?圆心在哪里, 半径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画圆方法的展示, 使学生再次感受圆的动态形成过程, 理解圆的本质。届时, 渗透圆在数学中的不同定义, 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五、解释现象, 深化圆

(1) 初步分析。

师:同学们,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 让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投沙包游戏。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呈现人到中心的距离, 使学生直观感受这几种方案的优与劣。

(2) 深入思考。

师:我们来看第二种站法, 如果把他们分成二组, 怎么分比较合理?为什么站在圆上就合理了呢?

师:为什么边上的四个人不和他们 (角上四人) 分为一组呢?

在全体交流之后, 教师课件呈现圆与正方形, 使学生充分感知其特殊的结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对投沙包游戏的理性分析, 使学生学会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深化学生对圆的特征、本质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 拓展圆

师:现在回忆一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的应用, 你知道其中的数学秘密了吗?

(设计意图:课末, 引导学生重视审视生活, 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数学的方式想问题的意识。)

【教学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三大热词为我们数学学科指明了方向。由此, 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值得关注。

一、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并提炼数学问题

数学是抽象的, 但数学的基本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 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去触摸。借助数学的眼光能使我们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信息, 探寻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原理。因此,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工人锯木板”, 初步体会“圆出于方”的割圆过程, 然后通过观察、想象与举例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圆。最后, 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并激发了他们探索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的欲望。就像史宁中教授说的, 学会思考是在思考中学会的。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利用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并尝试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检验求证、获得结论。

二、积极参与活动的、合作的与反思的数学学习

就数学学科来说, 数学活动承载着对数学知识与数学经验的改造、加工、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笔者以为, 基于项目学习的数学活动更具挑战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 有利于他们勇于承担共同学习的责任, 习得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

1. 独立思考、乐于思考是学习的核心

在研究中, 学生首先独立地借助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手段, 积极地参与了观察测量、合情推理、猜测验证的数学活动, 研究发现了车轮中的数学秘密。然后,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明确直径的特征。之后, 学生又通过画、指、说三个手段来丰富关于直径的表象, 进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直径的定义。这一切都是学生敢于探索、勤于思考与合作分享的结果。

2. 质疑、论证和反思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无论是对“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的研究, 还是对“为什么车轴要装在中心的位置, 而不装在其他地方”的第二轮探讨, 都使学生充分地经历了质疑、论证“是否有无数条、长度是否相等”的过程。同样, 对于“半径一定是直径的一半吗”的讨论, 让学生体会到了批判、论证与自学反思的重要性, 更让他们深刻地理解了半径和直径的意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借助操作与想象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对小学生而言, 动手操作与动态想象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两翼”, 动手操作利于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 动态想象利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用圆规画不同的圆, 这使他们在画圆中习得用圆规画圆的技能与关键;而对“木棒画圆、直尺画圆”现象的分析, 使学生直观感知了圆的动态形成过程, 初步体会了圆的“轨迹说”和“集合说”。这些对空间观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释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

教师创设的这个现实的、富有探究空间的“投沙包”情境, 有效地引导学生对问题串“这三种站法哪种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其他两种不合理”“对这种 (正方形) 站法来说, 如果把他们分成二组, 怎么分比较合理”进行分析,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现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感受了圆在生活中的价值, 深刻体会了“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的目的, 培养了他们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数学核心素养生长于学习过程之中, 表现在经验改造之上, 贯穿于数学思考的活动之中,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上一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下一篇:促进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