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2024-07-06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共12篇)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1

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教学要注重呈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实用性的地理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教授基础知识时, 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因此, 常规教学中,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迁移也叫学习迁移, 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 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例如夯实基础;逆向迁移即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例如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结果看,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另一种学习;通常所说的迁移是正迁移。

1地理学科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而具有不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形成了不同的迁移心向。迁移心向即思维定势,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将已学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 导致他们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差别, 即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除主体因素外, 也存在影响迁移的客体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在学习中国河流时, 首先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再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由于学习材料十分相似, 学生很自然的将学习长江的方法迁移到黄河的学习中。再如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会更加深刻, 更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同时, 教师的指导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指导,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解决新问题。

2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2.1充分分析学情——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 教师应对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 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 可以更容易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做准备。例如, 小学《科学》中涉及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周期、自转方向等, 这是知识迁移的入手点, 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亲切感, 更有自信心。

2.2合理安排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1) 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是通过改变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 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好的变式材料要以突出对象的非本质特征,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 不断给出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 要求学生写出这些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利用已学的经纬网定位方法, 不断的进行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2) 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地理知识可以放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呈现, 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越相似, 学生的知识迁移越容易发生。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 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中国交通时, 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顺序, 教师安排的教学步骤既要符合逻辑顺序,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步骤的实施, 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才更易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实现知识迁移的途径

(1) 明晰概念、原理, 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必备条件, 初一、初二年级的上学期都是整体的概论, 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一上学期更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基础, 只有这部分内容学得扎实, 才能进一步联系旧知, 构建新知。如初一上学期的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气候、人口、聚落等, 都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年级的基础。夯实基础可以更好的实现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步建立。

(2) 应用比较, 减少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可抗干扰, 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 找准分化点, 有利于排除干扰, 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 在区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时, 就可采用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的状态始终积极主动, 思维是不断转换, 完善旧知识的同时, 又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强化特征, 引起迁移心向

利用强化特征来引起迁移心向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的地理知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 明确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部位的特点,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时, 对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形成一定的迁移心向有助于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4培养积极态度——实现知识迁移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得到解决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次的知识迁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设置相应学习梯度, 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取知识, 使知识发生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培养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 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提高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还能真正推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2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三、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地理学科知识与运用44%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知识与运用21%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35%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33%非选择题:约67%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反气旋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A.人口比重B.人口数量C.城市占地规模D.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2.简答题

1.题型特点及答题要求

(1)以人口增长曲线为例,说明如何利用曲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有人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以讲授法为主”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 3.材料分析题

(1)阅读图甲、图乙和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污染也很厉害。

问题:

①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②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③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阅读下面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对地球自转运动的学习,知道了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围绕地轴旋转,那么,地球除了自转外还有没有别的运动方式呢? 学生:(集体回答)还有公转运动。

教师:那么地球的公转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大家能不能通过合作,演示一下地球的公转呢?现在全班分组开展这项活动,每个小组4-6名同学分工协作,由每组组长负责,先查询有关资料,如课本、地图册、参考图书、电脑上网等,(教师指着为学生准备的电脑和参考图书)大家可以各取所需,通过仔细学习充分了解之后,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老师不提供用具,你们自己想办法演示地球公转是如何进行的,然后表演给大家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演示表演最正确!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找合适的资料学习了解地球是怎样公转的,有几个组的同学代表在电脑里找资料。教师指导学生上学校局域网,找地理学科栏目内的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京佳转的一段模拟动态片。

教师:现在小组演示开始!请其他同学在观看时要仔细,看演示是否正确?应该怎样纠正? 学生开始分组进行演示。有的使用文具;有的使用课桌椅;有的则采用人体进行相互配合;还有小组的学生自己画了一个圆盘表示地球进行地球公转的演示。

教师鼓励方式上有创意的小组。引导其他学生对演示中的正确和错误进行评价,手把手地纠正,直到正确为止。

教师:(针对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地球没有在一个平面上公转;公转同时地球没有自转;公转的时候没有倾斜;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没有形成66.5°的夹角;公转时地轴没有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都属于同学们在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教师用地球仪再正确地演示一遍。打开电脑资料展示,引导学生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公转特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约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问题: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②选择该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就其使用是否得当进行简要评述。

4.教学设计题

阅读关于“工业的影响因素”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材料二: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将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该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电解铝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例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例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材料三:“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图:

问题:

(1)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工业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主要教学环节。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篇3

地理学科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被俗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它往往制约着文科学生良好成绩的取得。高考地理的命题取向已从重视知识的考查转变为重视能力的考查。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重视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整合相关知识,分析和使用各种文字、数据、图表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记忆力与注意力、想象力与思维力是学科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形成学科学习的能力系统。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记忆力与注意力、想象力与思维力的培养。

一、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培养

记忆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记忆是无法进行学习的。因此,拥有科学的、符合专业要求的记忆能力是学习的前提。提高记忆力不但要遵循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基本规律,还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运用形象记忆法,告诉学生中国的版图轮廓像一只公鸡,学生在观察后,便能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记忆。地理学科考试能力要求指出,要让学生明确重要的地理数据一般是指世界与中国之最,世界主要矿产、农作物、水资源的排名次序,著名山峰高度与大河长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分配状况及森林覆盖率,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构成、农业产值构成、进出口贸易构成、气温递减率和地温递增率、人口增长率等数据。这样构建相应的知识板块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记忆相关知识后还要及时复习,注重短时记忆与及时复习相结合、死记硬背与理解分析相结合,不能认为一次记忆就能永远保持。

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没有良好的注意状态,不能集中精力观察和思考是很难形成良好的学科能力的。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从而促进注意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对图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指导学生不但要看到图片中的表象知识,还要分析图片中的深层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矿产资源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转化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褶皱和断层”的相关知识涉及形态和成因,学生不好理解,教师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录像交替演示,就可以使学生既通过有意注意,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从而产生兴趣,保持注意力。

二、想象力与思维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对空间感的要求较高,因此能结合图片或文字材料把具体的地理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对于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让学生根据图片或文字材料在头脑中构造出相应的形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良好的想象能力能使学生敏锐地识图,正确地绘图,并把图片与想象所对应的实体密切结合,进而正确地推理论证,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要充分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勇于创造。例如,在教学“大陆漂移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布,再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最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鼓励学生继续研究。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知识强化效果,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教师要加强学生地理形象的感知,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想象力创造条件,如引导学生根据地图或景观图总结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例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

地理学科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基本载体,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必须充分运用地图。教师要结合地图,教会学生识图、用图,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综合各种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另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不断养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秉持新的教育理念,把握学科的核心价值追求,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4

一、理清读图程序, 读图快速上手

很多学生在拿到地图以后, 面对地图中大量的信息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缺乏一个具体的读图程序。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的读图程序, 在拿到图以后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读图,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地图中的信息, 又不容易在读图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遗漏等问题。要想全面快速的读出图中信息,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来进行读图:

1. 确定地图的种类

在地理学科中, 地图的种类有很多, 在自然地图中常见的有气候图、地形图、天气图等等, 在人文地图中常见的地图包括人口图、行政区域图、交通图等。在各种各类的地图中, 每一种类型的地图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用途, 并且每一种地图在读图的时候侧重点都不一样。因此, 在拿到地图以后,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地图的种类, 了解该种地图的主题, 然后再依据不同地图的要求和特征确定读图的方案。

2. 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方向、图例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 在拿到地图的时候, 首先要读的就是这三个内容。首先, 拿到地图以后,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比例尺, 可以将地图上抽象化的线段距离转变成实际的距离, 使得学生通过地图在头脑中产生实际的概念;其次,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方向, 可以准确地判定地图上的信息, 保证读图的准确性;最后,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图例, 可以把图例同具体的地理事物、名称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 把地图信息准确地转化成文字信息, 这才是我们读图的目的。

3. 明确读图的目标

同样一幅地图, 不同的目标往往决定不同的读图方法。因此, 我们在拿到地图以后, 要认真理解和把握地图的目标, 根据目标来筛选地图中的信息。例如, 当我们拿到一幅北印度洋的海洋图时, 按照题目的要求, 要通过读图来找出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围绕着这一目标, 我们在观察地图的时候就要从洋流的流向进行分析, 再结合南亚地区冬夏两季的风向, 这样通过综合的分析就可以找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了。由此可见, 通过读图目标的确定, 可以帮助我们在读图的过程中略去图中无用的信息, 选择有用的信息, 从而最终达到读图的目的, 读取到正确的地图信息。

二、巧用读图技巧, 轻松读懂地图

1. 形象读图法

在读图的过程中, 一些特征较为明显的地图在题目中往往不会给出具体的文字表述, 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图形进行大致地图信息的判断, 这时候, 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了。为了避免在读图的第一步就被卡住,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一些典型的地图,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记下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些在外观上比较具有特征的地图, 在遇到这种地图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采取形象读图法来进行读图。例如, 在讲到中国行政图时, 在读各个省区行政图的时候, 形象读图法就会被经常用到, 如西安省的行政图就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黑龙江省像只天鹅、辽宁省像个逗号、云南省像一只开屏的孔雀等等, 通过这种形象的记忆方法, 把这些图形记忆在头脑中, 这样在读图的时候, 一遇到这样的图形, 我们的头脑中立刻就能够调动出相关的信息, 从而为进一步的读图打下基础。

2. 空间读图法

所谓空间读图法, 顾名思义, 就是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顺序进行读图。在一张地图上, 凡是地理事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 我们在读图的时候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读图。最为常见的像是气温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 我们就可以用地图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顺序一步步地读出图中的信息, 掌握地图中的知识要点。

3. 时间顺序读图法

在读图的过程中, 当我们遇到一些按照地理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顺序所绘制的地图时, 我们在读图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地图中原有的时间顺序来读取地图中的信息, 如地球公转示意图, 我们就可以按照地图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时间顺序, 读取每个季节中地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又比如, 在读人口增长图是, 我们就可以按照某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的年份顺序, 来读出地图中所反映出来的每个时间段中人口增减的数量、速度、性别比例变化等信息。

4. 对比读图法

在地理地图中, 有相当的地图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都带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曲线图、柱状图等统计类的图像。当读到这些地图时, 我们就要注意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读图, 通过对比, 找出这些地图中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从而在对比归纳中发现重要的信息。通过这种对比读图法, 往往可以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掌握一个大类的地图的读图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三、善用教学策略, 培养读图能力

1. 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

在地理教材中, 几乎每一个章节都配有大量的地图。然而, 很多学生在阅读地理教材的时候, 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文字内容上, 而忽视了大量的地图内容。因此,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 就要从意识上抓起, 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例如,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图一遍看文字内容, 把文字与图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意识到, 地图同样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学生养成了图文并用的意识, 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 一旦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 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相关的地图, 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

在地理教学中, 挂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然而, 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为了图方便, 往往很少把挂图拿出来用, 很多教师在需要用到图的时候, 往往拿着教材上的小地图简单地给学生比划一下, 或者利用语言描述, 让学生在自己的教材上看图。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虽然也会利用挂图, 但是在选择挂图的时候往往不注意地图的实用性, 例如, 有些教师喜欢选择一些包含信息很多的综合性的挂图, 这样, 一张图往往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然而, 这种包含信息过多的地图往往看起来不够清楚明了, 容易影响学生的读图效果。因此, 教师在利用挂图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一些内容单一、图像清晰的地图。当遇到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时, 教师不要怕麻烦, 可以用几张内容比较简单的挂图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开讲解, 待学生理解以后, 再把几张图进行叠加, 这样学生会更容易读懂地图, 理解图中的信息。

3. 培养学生一定的绘图能力

很多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读一张地图时, 可能连着读上好几遍, 也很难将地图中的各种信息记住, 但如果照着地图画上一遍, 则很多的信息就如同刻在脑海中一样难以抹去。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做”。学生要想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有意识地进行绘图训练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事实上, 绘图不仅仅是对地图的一种临摹, 很多时候, 绘图还是对已知信息的一种再创造。一些在读图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 通过绘图往往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领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地图的绘制, 从简单的地图开始学起, 逐渐提高绘图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更是学生学习地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地理学习中, 读图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要想读好一张图, 往往既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判断地图的技巧。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读图能力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作为教师, 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地图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旦学生掌握了读图能力, 就等于在地理学习中多了一个好助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地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提高学习地理兴趣[J].科学之友, 2010年02期.

[2]李德铭.读图·识图·用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 2010年01期.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篇5

历史组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

一、阅读是获取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

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 其次,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最后,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

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为此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深层次挖掘教材,充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增加这方面训练。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地理学科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2-02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也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正在不断依据的重要教学原则。由于教育新政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其真谛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挖掘他们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他们自我构建的能力,这些也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切,都强调了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经过多次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教学中实践思考,笔者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如下思考: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谈到学生自主学习,好多人觉得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和教师的关系不是很大,最多稍作指导就可以了。其实这决不意味着放弃或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科学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强化教学准备,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深化教材研究和思考。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前和过程中,要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建议,提出适当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合理设计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等等。相反,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不作为或一味的放任自流,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见效果的。

如在进行高中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内容教学前,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好课程教学,可以先发放自主学习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填写,设计几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天气不同是受到了什么的影响?(3)什么是冷锋、暖锋?这两种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4)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天气?分别受到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设置有的学生能借助预习顺利解决,部分需要自己深入思考、和同学交流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来解决。

二、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

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词是自主,要提升学生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每一位课堂教学参与者的热情,给每一个孩子能得到成功的机会和享受发现的快乐。只有感兴趣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内容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到该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遇到难处理的问题很容易放弃,实际教学时尽量用比较浅显和生动的例子或者用学生身边的模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热水器、楼房间距联系起来就是一个既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将抽象的规律性知识具体化、应用化。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即使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有许多薄弱环节。要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也要及时指点迷津,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如应基于哪一方面思考,这个问题应从哪个角度出发去考虑,或是从哪个方面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现在有些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自主学习速度慢、效率低,也许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不到位。我们坚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真理。如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形成比较良好的理解记忆和对自然规律思考总结的能力;必修2主要是人文地理,突出“人地关系”这一核心,关注从“案例”分析探寻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必修3主要是区域地理,着重指导学生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四、尊重差异,注意调动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细化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凡是学生会说的,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解决,自我讨论,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

量体裁衣,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使他们在各自的程度上能够进步;不以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以人为本、立足于个体和谐发展的多方位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反复训练,一两次的训练培养不出能力,多次的往返才能形成内在的思维和外显的行为固定的模式,形成学习的自主化。

参考文献:

[1]崔允郭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有效教学》

[2]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学与教的心理学》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7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 地理学知识内容广博, 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内容, 因此, 它有着不同于一般基础学科的学科特点:即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地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 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普遍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图语言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因此地理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地图技能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看图, 做到“图不离手, 人在图在”, 学习地理事物务必落实到地图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做到脑中有图, 建立一种对地图的敏感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侧重培养其在地图上对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轮廓特征、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等方面的认知与识记, 并使其掌握常规的读图方法, 如识记图例、量算距离、判断地形、读图步骤等。高中地理对图表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加强图表训练, 一方面可将地理图表进行分类, 以便在读图、析图中找准图的要点,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画图, 学会图图转换, 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 如多角度光照图的转换以及图文转换, 学会图形与知识点搭桥。

其次, 地理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一要多看书, 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二要会看书, 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 善于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 把握地理专业名词和术语, 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时, 语言要简明、扼要, 用词妥帖, 能否正确使用地理术语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在头脑中的概括反应。地理思维的训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整理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问题, 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 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逐渐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1. 比较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石。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要列出不同的比较要点:

(1) 相近地理概念的区分比较:如天气与气候、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地形与地形区、水资源与水能资源、风化作用与风蚀作用等。通过比较,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 并能灵活运用概念。

(2) 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 要善于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经济特征上的异同点, 深化认识。如日本和英国同属岛国, 它们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方面有何异同;我国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差异很大, 但却存在着相同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它们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同种地理事物之间差异与联系的比较:如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差异、气团与锋面的联系。

2.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把地理事物从各方面进行分解, 是从整体到局部, 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各组成要素相结合, 是从局部到整体。两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只分析, 不综合, 好比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反之, 只综合, 不分析, 又会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因此, 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地理思维的整个过程。如说明气候特征时, 可对其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进行分析, 综合在一起即为气候特征。再如学习区域特征时, 应先分析其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特征, 各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而气候要素是关键要素, 它影响其他要素特征的形成。在了解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分析其人文状况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等, 即得出区域的综合特征。

3. 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是指从个性的地理事象归纳出具备普遍性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再用其解释特殊的地理事象的思维方法。如从学习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入手, 归纳总结出等值线判读的基本原理, 再举一反三去解读其他的等值线图。

三、建立清晰的时空概念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 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就是区域性。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的基础上, 再去阐明其空间联系, 并进一步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因此, 空间定位是基础, 认识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 即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有了空间定位才能有空间联系、空间想象思维。

地理教学中要通过经纬网来构建空间概念的骨架,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板块构造图、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 心中有了这张综合地图, 进行空间联系便游刃有余。

空间和时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范畴, 地理现象是随时间而发生、发展、演变的。这种变化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 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进行时空转换, 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时间段里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

四、关注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 形成地理观点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8

一、创设和谐环境, 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有人说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表扬之中, 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接受之中, 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 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因此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民主教学为主, 要使师生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对学生要经常性地给予鼓励、尊重、信任与期待, 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思维方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承认和认可学生的所作所为, 要珍惜学生每一点创造性的火花, 让学生思维想象的翅膀得到放开与锻炼,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就比较宽松。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以民主教学为主, 使师生关系宽松、愉悦, 为学生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激发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感知事物, 追求和探索新知识, 发展思维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 学生才会自愿接受、参与、探究, 而只有学生自愿的, 结果才是有意义的。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时空分布, 图文并茂、文理兼备的地理学科, 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 以地理知识的博与巧, 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 使之产生新感觉, 引起思考, 产生兴趣。如经纬网这一课,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要盖一座房子, 让四面的门窗都朝北, 可能吗?若可能, 则这座房子应建在什么地方?又如为什么日月星辰每天都绕地球东升西落?由于这些问题新奇、有趣, 能充分展示地理知识的魅力,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深入探究地理问题,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应, 学生在思考、探究这些问题时, 思维潜能也得到了挖掘。

三、创设问题情景,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 思维是人的本质需求。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创设良好的创新思维情境, 有利于学生在恬静与活跃, 紧张与愉快相统一的教学氛围中发现问题, 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 进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大胆怀疑, 喜欢刨根问底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科学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提出问题, 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从而产生新奇和探索, 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诱发出探究性的行为, 激发学生向未知王国进发, 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 使学生尝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例如讲到青藏地区的气候时, 教师展示藏族同胞的传统服装, 设问:“藏族同胞的传统服装有何特色?袖子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服饰品?为什么要做成这种样式?”“台风为什么会给我们泉州的山区带来那么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何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叩开了学生的心扉, 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再如在讲《泉州地理》时,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0页图3.5, 很快, 便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泉州的降水量分布与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相反呢?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最宝贵的财富, 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终身热爱地理, 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社会人。

四、创造探究机会,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所充当的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 放手让学生去做, 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亲自去研究和探索, 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他们从中可以对地理进行实际演示和操作, 对待地理问题用一种科学的态度进行观察和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能够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研究之后, 对于问题和学习内容都有所发现, 并且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感受,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勇于创新,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的:“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多种方式, 使教学活动真正具有科学探究思想和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 讲到“冬天昼短夜长, 而夏天昼长夜短”这一问题时, 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探究:为什么九月份刚开学时白天还比较长,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养成自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的学习意识。

浅析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篇9

启发性教学因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掘, 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教学过程中。在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过程中, 则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 提高学科能力。如讲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 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 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 (3) 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 (4)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 (5)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 (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 除中国共产党外, 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 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及深、由此及彼、从表到里的过程。认识结构理论也认为, 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必然影响或决定新的认知结构。而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能力结构”, 也应该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层次性。例如, 讲《明治维新》一课时, 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 围绕这一问题循序渐进地指出: (1)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2) 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3) 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4) 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 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三、注意教学反馈

实施这一方法, 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加以整理和研究, 然后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融进新知识、新观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进行第二次乃至更多次的信息传输;二是学生在接受教师传输的消息后, 应积极、主动地将接受信息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以利于教师对信息输出加以修正、调整。要保证这两个方面的顺利完成,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 畅通反馈渠道;二是优化教学方法, 推动双向反馈;三是重视测试反馈, 注意考题导向。如讲到《太平天国起义》这一课时, 通过了解, 学生都看过《太平天国》电视连续剧。为此, 在课堂上设置前测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熟知的清朝时的大事, 然后大家讨论哪些事件是真实的, 哪些是虚构的, 哪些是艺术夸张的等等。通过讨论, 教师对直接从学生那里收集到反馈信息进行点拔、调控, 为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了解上节课或以前学过的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为此, 在课堂上多采用让学生出题, 然后学生互相抽卡回答, 学生互相反馈、矫正等, 这样既突出了反馈信息来源的全面性, 又体现了反馈的及时性和互启性。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 修改自己原来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四、正视学生的差异

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和现有的能力水平,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培养, 即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施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 可以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科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比如在课堂中, 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时, 对思维敏捷型的学生要求其慎思, 注意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逻辑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明性;对思维迟缓的学生则给以启发, 不要求其回答快速反应的问题;对优秀生, 引导他们对某些问题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增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差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 提高其思维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等。当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脱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片面向优等生看齐, 造成了多数学生无法接受或消化不良;二是过分迁就差等生, 降低难度, 不惜牺牲优秀生的能力为代价, 而求得低水平的整齐。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理解学生的差异, 以优秀学生的学习去带动和促进差等生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如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时, 有的学生提出这是屈原爱国精神的体现, 有的说这是屈原以死抗争, 意在唤醒民众, 但也有学生提出, 屈原投江自杀是逃避现实, 是懦弱的表现。除考虑学生的个性外, 教师在上课提问时还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不同视野和性别优势。男生比较关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问题, 抽象综合思维能力强, 而女生则更多关注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问题, 形象演绎思维的能力强。例如, 在评述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价农民战争的成败得失, 评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是非曲直等问题时, 就应多发挥男生的主体作用, 而在细说古时的衣食住行, 介绍古代的典章文物, 揣测古人的喜怒哀乐方面, 应多发挥女生的作用。

五、课堂中的情感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是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原则, 也是教师实施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如在展开“楚汉战争”的生动情境后, 从历史人物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于实力弱小的刘邦”的原因, 指出:“实力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具备谦虚谨慎、严以律己、任人唯贤、艰苦创业等高尚品质的人, 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而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缺乏理智的人最终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这就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思想品质, 在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

培养思维品质 提高学科能力 篇10

一、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的关系

关于总体把握, 首先是抓纲的问题。作为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当然要心中有纲, 而且要通过教学, 让学生心中有纲, 做到总体把握。只有总体把握, 才能具体分析, 纲举才能目张。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纲有多层次性, 有总纲, 也有分纲。总纲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具体一点, 就是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政治纲领主要落实到政治常识部分, 经济纲领落实到经济常识部分, 而哲学常识中三个方面的纲都要落实进去, 而且这三者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分开, 比如经济建设中就有体现政治纲领的内容, 而政治常识中也有体现经济纲领的内容。第二层次的纲就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总体, 如经济常识的纲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即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而哲学常识的纲就是贯穿于全部内容的两条主线, 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政治常识的总体是由政治的内涵引出的三个关系, 即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阶级, 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落实到现实中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层次的纲可以说是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总体, 如哲学常识可分为四个部分,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各有自己的纲。

无论是总纲还是具体一些的纲, 都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总纲是高层次的纲, 而较低层次的纲就是总纲的目。为了要让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 可以通过构建知识图表法, 采用结构式教学方法, 如中心放射式、扇形式等方法, 具体要看知识内容而定。

其次就是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实际上是纲与目、目与目的关系的具体化。我们知道, 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有机整体, 政治课教学也是这样, 它肯定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不仅是每章、每节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联系, 即使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三部分内容也有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当我们要分析一个现实问题时, 更要从各方面联系起来才能认识清楚。比如人生观中讲的贡献与索取的关系问题, 本身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要说明它们的关系, 就必须从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把握, 贡献与索取又是一对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这又是政治常识中所要阐明的基本问题。

所谓具体分析就是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哲学语言表示就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找出解决特殊矛盾的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也是我们教师教好政治课、学生学好政治课的灵魂, 不仅在学哲学时要把握具体分析, 学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也要掌握具体分析。这几年的高考题较多地引用材料分析法, 实际上就是在考核我们学生的具体分析能力。如1998年高考卷第38题 (题目略) ,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材料, 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这首先就要求学生逐一具体分析战士和学生的发言, 才能答好这一题, 假如不具体分析, 按思维定势生搬硬套, 将所学的哲学知识要点统统搬出, 再将所给材料照抄一遍, 形成相互脱离的两张皮, 就得不到什么分数了。

当然, 具体分析与总体把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体把握是前提, 没有总体把握, 具体分析无从谈起, 而总体把握是贯穿于具体分析过程之中的。如1998年高考第39题, 如果我们不清楚企业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单位成本、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对题中图1、图2的分析就无从谈起, 只能是瞎子摸象, 而离开了对题中图1、图2的具体分析, 那也只能是空谈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 是空对空。可以这样讲, 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辨与辩的关系

所谓辨, 就是把若干命题或内容放在一起,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异同和正误, 以提高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区分不同概念, 就要用此法。如区分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就要辨, 区分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 就要辨, 区分享乐、乐观主义、享乐主义就要辨, 区分政治团体、政党、执政党、政党制度也要辨。考试、练习中经常运用的选择题就是要我们辨, 近年来常见的材料分析题首先就是要我们学会辨, 所谓分析, 就是一个辨的过程。对于辨的思维能力的考核, 突出地体现在辨析题中。

所谓辩, 就是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 努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近几年的辨析题实际上是在考核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就要学生运用全面的观点去把握, “国家大幅度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搞活企业, 但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 就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甚至是发展的观点才能辨得清楚。

如果说, 辨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那么辩就是一个总体把握的过程。辨与辩是相辅相成的, 高考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 特别是辨析题, 往往在辨别分析中有辩证分析的要求, 通过辩证分析增强学生的辨别分析的能力。就拿前面所提的关于国家下调银行利率一题, 首先这句话有正确的内容, 即下调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当然有利于搞活企业, 但不一定会影响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 这是全面的观点, 是第一层次的辩与辨的结合, 其次分析这个“不一定”, 则要把存款利率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 这是联系观点, 当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 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 甚至可能增加, 当低于通货膨胀时, 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 这是第二层次的辩与辨的结合。

三、“左”与“右”的关系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科学研究发现, 人的左脑具有抽象思维 (即逻辑思维) 功能,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的功能, 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来源于人的右脑的功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充分运用两者的功能, 努力提高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于左脑的开发, 也许我们非常重视, 前面讲的两个关系侧重于讲逻辑思维能力 (也不全是逻辑思维) , 高考也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 如近几年推崇的演绎和归纳思维能力就是明显的例证。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 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左脑功能的同时, 应重视右脑的开发, 努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右脑思维与左脑思维不同, 就在于只从较少材料的基础上要求思维者从各种可能、各种角度进行思考, 它当然有求异性、创造性的特点, 联想方法的运用就是一个例证, 实践中可要求学生从一个命题或一段材料出发, 设想出一些情境, 开阔视野。如对拜金主义的危害, 可引导学生设定这一条件:假如我们大家都推崇拜金主义, 把金钱作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那又怎样呢?再比如,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假如把两者割裂开来, 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从联想出发, 正确把握命题的内涵, 可以达到单纯的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右脑的一个突出的功能在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 敢于打破常规, 求得新的思维结论, 它突出地表现在进行逆向思维上面。实践中, 我们必须多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 特别是面对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命题、观点, 如果同学提出不同观点, 应鼓励而不是消极甚至于粗暴地对待。曾有同学对“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这一命题提出疑虑, 一般的讲,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是公认的行为准则, 但该同学认为假如一个人“为人人”, 是为了“人人为我”, 显然是不怀好意, 这很有道理。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一命题实际上也不准确, 因为春蚕实际上还没有死, 它只不过是经过了幼虫阶段, 还要变成蛹, 变成蛾, 还要繁育后代, 这很科学, 也很值得我们赞许。

当然, 注重右脑功能开发也不能把它与左脑功能开发对立起来。实际上, 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 两个半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的功能当然是相互渗透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应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 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理解需要应用归纳、演绎思维与比喻、设想等形象思维相结合才能说明, 学生也只有把这两种思维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把握。思维的深刻性在于逻辑思维, 思维的独创性在于创新思维。如关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命题的把握, 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归纳法进行思索, 但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不是到此为止, 而是思索:既然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为前提, 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到底是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能否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如果我们能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 那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现状;需求

专业硕士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同样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采取问卷的形式,通过网上调查和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对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及广西师范大学九所高校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部分在读研究生进行深入调查(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7.39%),以期了解目前高校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与需求情况。

一、培养现状分析

1.知识掌握明显不足

由调查发现,仅有23%的学生对中学地理教材达到较好的了解程度,而77%的学生只是一般了解或不太了解;83%的学生对地理课程标准处于一般了解或不太了解水平;72%的学生对地理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对地理学前沿与发展趋势的了解情况,也有86%的人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对通识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等)的了解情况,80%的学生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可看出学生对新课改知识、地理学基础与前沿知识及通识性知识的掌握或了解情况很不理想,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被调查对象的专业背景主要有地理师范类、地理非师范类、师范非地理类以及既非地理又非师范类。其中非地理类或非师范类的学生占32%,可看出跨学科与非师范类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在地理师范类专业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为就业、调剂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选择该专业,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2.专业技能水平有限

通过调查学生参加过的教学实践形式发现,60%的学生参加过教育实习和教学观摩,但大部分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而教学实践时间短使得教学技能无法得到充分锻炼,而且42%的学生在读研之前没有教学实践经历,因此学生的教学能力普遍偏低。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由于半数以上的学生在读研之前没有科研经历,加之读研期间没有接受系统的科研指导与训练,导致85%的学生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由于某些课程的学习重教师的系统讲授,轻学生的实践操作,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其实践操作不同步等原因,导致80%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处于一般或较弱水平。由以上可看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距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地理教师还相差较远。

3.职业认同意识较低

由数据分析可知,将近55%的学生选择毕业后会一直从事地理教学工作,38%的学生表示先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然后再考虑转向管理人员或其它行业,另有7%左右的学生表示不会从事教师行业。可看出他们对地理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不少学生只是将读研看作进入其它岗位或行业的翘板,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学生需求分析

1.对地理课程教材教法知识需求较高

由图1可知,学生对“中学地理教材与课标分析”、“地理教学法和教研方法”两方面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所占学生比例均超过了70%,但在“中学地理教材与课标分析”知识方面,目前接受该类知识的学生比例低于对其有需求的学生,即培养现状低于学生的需求,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此外,在“通识性知识”方面,也存在对学生的培养现状低于学生需求的情况。在“地理教学法和教研方法”、“地理学专业知识”、“地理学发展前沿与动态”及“地理新课改” 知识方面,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现状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而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培养现状超过了学生对该类知识的需求,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2.对教学实践与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需求较高

由图2可看出,学生对“教学实践”和“理论联系实践”两方面能力培养的需求较高,所占学生比例均达到70%以上,但目前接受这两类能力培养的学生均处于50%以下,说明对学生的培养现状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学生对“教学研究能力”的需求也较高,而目前高校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现状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与“运用外语撰写专业论文的能力”,还需要相关高校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3.个人品质需求趋于多样化

个人品质指的是教师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内在个性、审美品质与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信念与独特心理特征的综合[1]。由调查发现,学生希望提升的个人品质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的视野”、“较强的现代意识”、“对教育事业的志趣”、“良好的身心素质”、“良好的学术道德与科研作风”及“合作与创新精神”等,可看出学生对个人品质的需求趋于多样化。

三、改革完善建议

1.完善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用”导向,体现职业需求、技能应用、实践能力、就业接轨等性质[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为知识属性和独特的职业性[3]。地理教育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地理教师职业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调整。由调查可知,在所调查的九所高校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通识类、中学地理教材与课标分析知识两方面。通识类知识主要指普通文化知识,它对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具有重要作用。中学地理教材与课标分析知识是一名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对该方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决定着地理教学的成败。因此,建议各高校适当加强以上两方面课程的设置,对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的学时可适当减少,以满足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2.加大教学实践

经调查发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创造性教学能力等都是所调查研究生比较缺乏的,而这些能力又是一个高水平教师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急需落实到教学日程上来。建议各高校建立一批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专业对口的教学实习,并安排经验丰富的中学一线教师进行指导。此外,高校应充分利用中学丰富的实践型、经验型教师资源,采取“双导师制”制度,联合培养地理教育专业硕士。在实践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课程研究能力的培养,总体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强化研究意识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培养的是高水平的、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基础教育工作者,所以应培养他们树立研究意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能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研究能力的需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关注地理教学前沿发展动态,更要在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及课题研究,体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使其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4.重视职业认同教育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3]。教师自我认同依赖时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节点通过自我内在的连续性和统一而成为完整的生命历程[4]。教师的发展在时间上是流动的,在职前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与职业认同感会使准教师入职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也会使更多的地理教育硕士更加坚定地选择地理教育事业。另外,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也应在培养过程中有所重视,促进学生建立积极的教师择业观,使培养的高水平教育人才能够真正为基础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地理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具有较强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的高水平地理教师。各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以培养出研究型、应用型、创新型相结合的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玲,熊健杰,韩玉梅.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我国教师素质标准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7.

[2] 孙友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殊性呼唤培养模式的独特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15.

[3] 丁道群,蒋珊珊.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4):64.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想象能力 篇12

一、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去想, 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联想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相似联想, 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出发, 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滩上挺立的白杨树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联想到顽强不屈的革命工作者。相关联想, 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如由鲜艳的红领巾想到烈士的鲜血, 想到革命事业和自己的职责;由种树联想到育人。对比联想, 即由事物的特征联想到与其相反的方面。如由幸福联想到苦难, 由成功联想到失败, 由光明联想到黑暗, 由凡卡的童年联想到自己的童年, 由小羊的温驯善良联想到狼的凶残。再造想象, 即根据语言文字描述再创造新的形象。如根据古诗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根据课文《清明上河图》想象其画面等。把这些联想的方法教给学生, 至少可以为他们提供想象的方法与思路。

二、营造和谐的生态课堂, 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生态课堂是指课堂中能够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宽松、和谐的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过儿童的“六个解放”,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眼睛, 解放儿童的嘴巴,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这“六个解放”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那就是:营造宽松的生态课堂, 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在课堂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 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 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而被禁锢的思想是永远也产生不了独特的见解的。

因此, 首先, 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也唯有在这样和谐的生态课堂中, 才能让学生积极思维, 发展想象力, 得到新颖、独特的思维结果。

其次, 我们要在师生加强情感交流的基础上,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因而, 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力求做到丰富多彩, 灵活多样。要有笑声、有争议、有议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 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 动脑思考问题, 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 感受到自身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学习, 才会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

三、努力挖掘教材及教学实践中各种有利因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 利用课文插图, 展开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教学内容。根据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仔细看图, 并展开想象, 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五位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的目光、神情、动作后展开想象:五位壮士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们兴趣高涨, 思维活跃, 纷纷开动脑筋想象五位壮士的内心活动。

2. 借助标点, 展开想象。

精彩的文章中往往一个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 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标点符号展开合理想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 在《一面》一文中, 当“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时, 说了这样一句话:“哦!您, 您就是———”。抓住这句话中的感叹号和破折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学生就不难体会“我”此时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激动和幸福的心情;“我”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 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 竭力保护鲁迅;“我”对鲁迅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3. 抓住文中空白, 展开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 有时密不透风, 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 刻意留下“空白”, 让读者揣摩, 或因表达的需要, 省略了一些内容, 留下“空白”。如, 在教学《赵州桥》一文时, 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阅读完后学生能找出三种龙的姿态美, 并对赵州桥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 再引导学生跳出课文展开大胆想象,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描述龙的其他姿态, 这样既丰富了龙的形象, 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接下来, 可从具体到抽象加以概括, 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来形容龙的美, 从而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 使学生不仅充分享受了“创造美”的乐趣, 而且想象力得到提高。

4. 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 展开想象。

为了刻画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作者总是要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词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再造想象, 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如, 《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中, 鲁迅先生虽然只用了寥寥几笔描写了闰土月下刺猹的情景, 却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通过想象, 闰土这样一个机智勇敢、勤劳朴实的农村少年形象便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5. 针对课文结尾, 展开想象。

教材中精选的一些作品的结尾往往言虽尽而意犹存,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如, 《凡卡》一文的结尾部分就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吗?他以后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只要教师稍作启发, 便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 结合习作教学, 展开想象。

上一篇:强化式健康教育下一篇: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