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通用14篇)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1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整体上对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有欠缺,贯彻或落实“灾害预防”的力度或效果不够显著,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明显缺乏有效的.时间、空间和手段来完成必要的灾害文化教育.作 者:史威 张静 作者单位:史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暨江苏教育学院,210013)张静(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210027)
期 刊:地理教育 Journal:EDUCATION OF GEOGRAPHY 年,卷(期):, “”(5) 分类号: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2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如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 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痛定思痛, 人们在深深地反思:我们对各种自然灾害到底了解多少?如何把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除了科学技术给予我们的帮助外, 更重要的是教育, 即要加强防灾减灾的教育, 珍惜和关爱生命的教育。
二、地理教学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1. 地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
通过地理教学, 向广大学生传授灾害知识, 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灾害知识, 认清灾害发生的日益严重性, 增强防灾减灾的责任感和自觉行为, 培养其防灾减灾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意识。
2. 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灾害的成因机制。
只有在综合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过程的基础上, 去理解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 才能掌握灾害的预测方法, 才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地理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灾害发生机制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性, 这些对学生如何防灾减灾极为重要。
3. 地理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防灾减灾内容。
地理教材中蕴含的防灾减灾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防灾减灾教育提供了方便。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社会灾害的相关内容,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
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 决定了地理教育在推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教育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时代的需求看, 还是从地理的学科特点、当前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来分析, 由地理教育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都是切实可行、顺理成章的。
三、中学地理课程中灾害教育的实施途径
1. 提高教师素质, 是实施灾害教育的前提。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实施灾害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帮助学生形成对灾害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 并培养起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行为。
2. 整合教学内容, 是实施自然灾害教育的关键。
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 涉及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这些灾害涉及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等, 而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地球表层系统, 包括了这几个圈层。
3. 立足课堂教学, 是实施灾害教育的保证。
通过地理教学, 使学生知道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而言的, 但对自然本身, 有些则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污染带到大海从而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 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 能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 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才可怕。
通过地理教学, 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 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 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 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 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有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是完全能够预防和降低其破坏程度的。例如, 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分布本身是不均匀的, 如果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有可能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
4. 开展课外实践, 是实施灾害教育的必要补充。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地理学科;“崇一”主题文化;教育思想
任何学科都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有其相应的研究内容,而如何把学科内容精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并使其掌握精髓,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即地球表面的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运行规律,可谓之天地物人;研究方法多样,如野外观察、理论探索等方法。地理学科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和地理知识,如何把地理知识用科学方法高效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并被学生掌握和吸收,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校提出的“崇一”主题文化教育思想给了教师一个独特的思维视角,其基本观点有三个:四个尊崇、格一尽性和知行悟合一。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贯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理念,将有利于教师科学高效地开展地理教学工作,也利于学生全面准确掌握地理知识,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四个尊崇
1.尊崇生命
生命蕴含于一切动植物甚至微生物中。生命对任何生命体来说,一生只有一次,一旦消失,生命体随之失去生命价值,与一般物体无异。地理教学中有关“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节内容能很好地阐释生命力的顽强,阐释生命如何适应环境,也能很好地阐释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人类活动应如何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等。自然地理环境由各要素组成,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这些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围绕在生命体周围的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当其它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改变,必然会对生命造成影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作为自然界的生命体,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珍爱生命,懂得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类该如何看待自己及世间有生命的其它事物并珍爱它们。
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类来说,其价值在于人类的创造性。人要充分认识生命就必须掌握自然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主体我与客体我等相关知识,而这都是地理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其实,地理知识从哪儿来?是人类社会的专利,是人类社会历经多少代人创造的。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以及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都是尊崇生命的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珍爱生命才能创造未来,才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2.尊崇个性
地理学科知识具备两大特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区域不同,地理特征也不同,即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自然特征和人口、工农业生产、交通、资源环境等社会经济特征。而具有相似自然特征的区域往往呈带状分布,因此这些区域被称为自然带,例如,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异常繁茂,生物种类繁多,砖红壤贫瘠等。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区光照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这说明人类活动应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如此,工业生产及其它人类活动皆如此。教师一定要突出不同区域的“个性”,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地图上,让学生在地图上发现并认识、理解这些事物。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块相同的区域,研究地理应研究不同区域的“个性” 特征,因此讲解区域地理时宜采用比较法。
个性是相较于共性而言的。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个性的区域也不存在,给具有个性的人传授个性化的区域知识,也得用“尊崇个性”的教育原则,现在很多辅导机构强调个性化教育也是基于此原则。在地理教学中,不同学生对不同问题的理解不同,学习同一知识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课外对学生要给予个性化辅导:对“吃不饱”的学生给予新的探索路径和目标,对“吃不了”的学生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3.尊崇精一
地理学科知识“上天入地”,包罗万象,如果采用之前“地方志”的形式进行讲解,学生既记不住也不可能掌握,因此教授地理知识应有专业方法,教学的核心线索是人地关系。如高一第一节课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这样讲:地理知识囊括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学好地理知识是为更好地认清和调控我们的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远古至今,人类活动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对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种影响,有些影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应认清人类活动带给环境的影响,并探索如何避免不利影响。除了主线索,地理教学还应利用好第二语言——地图。把诸多纷繁复杂的地理知识用各种各样的图像串连起来,以便学生把握精髓,掌握精干,懂得枝叶分布,达到精一专一的水平。
4.尊崇自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指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都有其自然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可趋利避害,遵循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如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误农时,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那环境问题就会少很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教育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地理教学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使学生每节课都明白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带着问题去学习,不断寻找解决办法,也就是“目标导学、目标导做和目标导思”。学生只有“学做思合一”,才能真正使地理知识和思维方法入脑入心。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有法就是遵循上述“四个尊崇”,无定法就是教师要懂得创造,懂得因学生而异、因知识而异,每堂课都是新鲜的,都能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让学生朝着不同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格一尽性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高考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即教学目标,“格一”就是要让学生去探究这些考点,把握其精髓;“尽性”就是要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努力从自身实际出发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格一尽性之旨在于启化主体人格,独立自由精神。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要独立自主地探求真知,这和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高三讲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可把全班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独立思考一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各小组可以相互提问,发挥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这些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主体意识,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机会。
三、知行悟合一
学生在课堂主要学习间接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变化。知识分为:“是什么”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和“怎么办”的知识。学生要透彻理解某知识点,必须把“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学做思”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教师教学是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成效。例如,讲述高中地理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时,可让学生知道什么叫荒漠化,学生从定义中寻找关键词,在地图中寻找荒漠化典型区域,但学生未必清楚为什么这些区域会发生荒漠化以及该如何应对。这时教师要科学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领他们朝着目标学习思考,而不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直接呈现给学生,那样的学习效果很差,必须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其按图索骥,充分调动已学知识,鼓励与其他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生产力退化,其表现为土地生产力退化导致的植被稀疏、土壤发育差和河流稀少且流量小等现象。造成土地生产力退化的原因很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表现为沙漠化和盐碱化,是由于干旱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表现为石漠化,是由于土层薄再加之破坏森林导致;当然特殊地区也有特殊原因。至于怎么办,要因地制宜,但也有一些通用的办法,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原理规律来思考问题,并践行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心中有数。2014年重庆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很多试题难度不大,稍微有难度的几道题也只需学生思维跟进就能解决。如果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那么将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
地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篇4
纳雍一中王艳
历史学科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历史,大多涉及历史上的重大史实和热门事件,在历史教学中可捕捉学生猎奇心理而渗透环境保护法、中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制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对健全人格、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现阶段环境危机条件下历史教师理所应担的历史使命。
为此,我制定了历史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理解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危害程度严峻。因此加强中学的法制教育是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高中各科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径。目前,地球是最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场所,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难题。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事关祖国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灾害防治意识,无论对当代或未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二、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法律素质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中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学中,要戒有粗俗的语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风,经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教态。
三、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历史教学之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历史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得到好的效果。
四、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景教学,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其他灾害 篇5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山区坡陡(南方低山丘陵)。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陡坡开荒)、过度樵采,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黄土高原)。
(3)治理的措施:
控制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
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黄土高原);
保护天然草场、草地,及时对土地进行复垦(采矿后)
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山区);
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控制人口数量。
(4)治理的意义:
a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效益
b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
c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式。社会效益
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①黄土颗粒细小,土质疏松;②黄土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③黄土高原地形起伏显著,坡度大,坡面径流流速加大。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由于任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防治:上①+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上②;③实施生态移民;④调整产业结构。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1)产生的原因:
a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b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2)治理措施:
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c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
d禁止采伐发菜等;退耕还林、还牧
e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控制人口数量。
(3)治理意义:
a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c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1)产生原因:
a自然原因:地形低洼;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大气降水少,蒸发强。
b人为原因: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2)治理措施:
a引淡淋盐;b井排井灌; c生物措施; d农田覆盖;
e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4、盐渍化
自然: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②地形低洼;③大气降水少;④以灌溉水源为主。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和水利工程建设。
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 篇6
一、泥石流、滑坡灾害分析 分布: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多发生在山区
中国以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多发生; 2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破碎
地形条件——坡度较陡,受重力影
响易下滑
气候条件——多在多雨季
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等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村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 防护措施: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
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必要是进行人口迁移。
二、干旱灾害分析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远离海洋的内陆
中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发生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条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
土壤、植被条件——水分流失快
异常天气——厄尔尼诺或拉尼娜
人为原因
工农业用水大
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
人类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 危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汗水困难 预防措施: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
加大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分配;
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的林草,涵养水分。
三、暴雨洪涝灾害分析 分布:除非洲、大洋洲很少外,其余大洲都有分布,亚洲最多
中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分布 2 暴雨的行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气流强盛的上升运动
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水暴涨,排洪不畅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减少了泄洪区域 4 危害: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护措施: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和扩大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健全防洪保险
四、我国沙尘暴灾害分析 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
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沙漠)、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地面干燥)
冬春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
(动力)
人为原因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的程度 影响范围:西北、东北、强烈时会影响到韩国和日本 3 危害:破坏人们的生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人体健康 4 防护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推广轮牧;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7
1.我国地理师范生地震灾害教育现状
当前地震灾害教育以学校为主要途径, 以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 以地理教育为主要切入点, 以高校地理师范生为主要传播和推动力量, 以多学科综合渗透为主要形式,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2,3]。但由于我国地震灾害教育基础薄弱, 国民及政府部门防震减灾教育、训练和演习未形成长效机制, 地震灾害教育不够广泛和深入, 国民地震灾害意识相当薄弱[2]。
2.我国地理师范生地震灾害教育中的问题
首先, 教师讲解占支配地位, 注重知识传授, 而忽视技能和态度养成, 难以达到地震灾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防震减灾技能态度的要求。其次,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地震灾害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师、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对于社区、家庭、网络等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从而大大减弱了教育成效。第三, 当前地震灾害教育采取单一课堂讲解教学, 弱化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由于缺少互动、探索空间和问题驱动, 限制了学生协作、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模式在地震灾害教育中的可行性
1.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不但已经被医科院校普遍采用, 在环境学、地理学领域也有了初步探索[4,5]。PBL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化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归纳和提炼后的问题内化为学生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问题的内涵、关键及解决途径, 分工合作从图书馆、专业网站、学术期刊网等收集信息资料, 最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得问题最佳答案。
2.地理师范生地震灾害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地理师范生是未来地震灾害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重要力量。对地震灾害教育水平而言, 培养目标要求其掌握深厚的地震灾害知识, 具备积极的防震减灾意识, 能应用防震减灾技能, 具备地震信息获取、甄别能力。对于地震灾害教育教学能力而言, 培养目标要求其具备地震灾害知识沟通表达、终身学习能力, 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整理地震信息, 能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推广地震灾害知识。因此, PBL教学目标的主要特征与地理师范生地震灾害教育要求高度吻合, 对于提升地震灾害教育水平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地理师范生地震灾害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
笔者2010年在宝鸡文理学院地理师范生中地震灾害教育的教学实践表明, PBL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和探索精神,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 培养了交流推广地震灾害知识的能力, 学生掌握的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都得到了加强。同时, 笔者也获得了在地震灾害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
1.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 它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决定整个PBL教学模式的成败。首先, 问题必须能够引出地震灾害相关的概念、原理, 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地震灾害知识、技能等, 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其次, 问题应具备时效性, 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激励其探究学习的过程。作者以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课堂反响强烈。
2.学习团队的组建
PBL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关联性等特点,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 作者采用随机抽样法确定组长, 将学生分为6人~8人的小组。组长和组员之间自行双向选择, 每个组员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产生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同时强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考核, 学生都有明确目标和责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 小组就会进行明确的分工, 积极地进行讨论, 学习动力和效率较高。
3.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具有画面多、信息量大、直观性等特点, 能解决教改过程中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矛盾。作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 把地震形成机理、地震发生过程、地震灾害实景等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录像等形式, 清晰、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从而加深了其对地震灾害的直接感受和理解。学生直观意识到地震灾害产生的巨大危害, 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而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高对地震灾害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并激发了对相关问题的极高热情。
参考文献
[1]张英, 王民, 谭秀华.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 2011, 26 (1) :109-117.
[2]舒成强, 翟有龙, 蒋良群等.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 11 (2) :132-135.
[3]陈季, 黄秀英, 殷殿龙等.高师地理专业实施灾害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28 (5) :137-138.
[4]李丽莉.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灾害伦理教育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然灾害灾害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1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干旱、雪灾等灾害时有发生。每次灾害的发生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它使人类诸多道德矛盾在瞬间交织爆发,也使得人类的灾害伦理研究在不断发展前进。
一、灾害伦理教育的意义、目的
灾害伦理是自然灾害科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灾害中涉及的伦理问题为对象,明确人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应当担负的责任和采取的行为,以减轻灾害损失为目的的价值观、伦理观。人们获得防灾减灾及灾后自救、互救的知识及意识主要来源于灾害伦理教育。
最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灾害种类增多、频率增高,灾害的损失、伤亡人数也有相应的增大。2013年黑龙江、浙江等地的洪水灾害以及2014年8月云南鲁甸爆发的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发生这些灾害跟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分不开的,而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减灾及灾后救灾的知识掌握得不够也是导致伤亡人数及损失增多的原因之一。应该让学生从小知道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要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因此灾害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灾害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防灾减灾及灾后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害伦理教育可以指导人们在灾前、灾中、灾后怎么处理一些问题。比如灾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灾难之后应该先救谁,以及在灾后我们是否还要关注灾区、灾民。然而通过跟身边的中学生交流,笔者发现他们防灾减灾知识、意识及能力都相当薄弱,急需要加强。
二、灾害伦理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的框架体系并不是完整的,它只包括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两部分,作为防灾减灾行动指南的灾害伦理教育却严重缺失。
1.课标、教材相关内容缺失
地理学科没有对灾害伦理学部分的标准进行完善,这部分学习内容标准和评价机制都无法在考试和学习中进行体现,所以也就没法对课程标准进行设置。
地理教学中的灾害伦理教育引入课堂尚属初期,所以不仅仅是教师对这部分教学不重视,学生对此的学习也没有一定的连贯性,其接触到的都只是来源于新闻和道听途说的先验观点,缺乏系统性。而且目前地理学科的标准教材中关于这部分内容也是欠缺的,在对地震进行描述的时候,往往也没有深入透彻的讲述,没有将灾难放入伦理学的范畴中去建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困难。
2.课堂教育缺乏灵活性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中灾害伦理教育的执行者。关于灾害发生后的知识,除了对于地质地理环境方面的一些认知,教育学生如何来了解世界地理环境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灾难中学会生存下来,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优秀,但是在伦理教育方面却不够,也就是说在人文上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高中教师、学生受到的升学(高考)压力都较大,往往感到课时不足。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要考试的内容,而灾害伦理教育并不是考试内容的重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比较单一,且都是跟考试相关的内容,而不是给学生讲述一些灾害发生以后的救援措施,以及灾害中求生存的一些基本知识。
三、灾害伦理教育的措施
1.加强教师灾害伦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想做好灾害伦理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才会尊敬他、信任他。其次,教师还应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举措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去感染学生,带给学生正能量。在生活中的实际教学有时候比课堂教学更加有影响力。地理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地理教师是灾害伦理教育的关键人物。再次,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学生喜欢新事物,也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新的教学知识、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断提高课堂教育的灵活性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篇9
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技巧1:台风
多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地点:多在沿海地区。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特点: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⑵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⑶结构分: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⑷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探测手段:气象卫星。
技巧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地:⑴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出现暴雨。主要出现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⑵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形成暴雨条件:⑴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⑵强烈的上升运动
⑶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减灾措施:⑴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⑵防洪: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区等)
②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相结合。
③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营造河流中上游防护林
技巧3: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主要发生地: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形成因素:由多种因素引起。
防御干旱:⑴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威胁。
⑵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⑶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技巧4: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多发时间: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防御方法:(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
(2)提前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技巧5:干热风: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危害:干和热,风起着加剧干热的作用。
防御措施:(1)适时浇水。
(2)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 篇10
一、地震灾害
1、成因: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强烈急剧释放,引起地壳震动。
中国多地震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地壳运动活跃。
2、影响破坏程度(烈度)大小因素:自然:震级大小(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人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抗震程度;人员防震自救意识
3、引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工厂有毒物质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瘟疫(人员死亡)
4、损失:严重人员伤亡;破坏建筑物,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引发次生灾害(如上)、5、措施:①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建立预警监测系统
②
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前物资准备等工作
③提高建筑物抗震程度
④进行防震教育,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泥石流
1、成因:自然:①山区地形,山高、坡陡、谷深
②(地震多发,断裂发育导致)地表多疏松堆积物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洪水条件(强降水、溃坝、冰雪融水)
人为:①破坏植被
②破坏地表
③开矿等人类活动
2、危害:①掩埋村镇
②冲毁建筑物与道路、矿山等
③阻塞河道
3、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②人类活动避开泥石流多发区
③植树造林(生物措施)
④建设护坡林、堤坝,进行截流(工程措施)、建立隔离坝避免泥石流冲入村庄和耕地。
三、滑坡
1、成因:①岩石破碎;②山区地势起伏大,岩体、土体不稳定,有滑动面;③植被覆盖差;④降水、地震、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发生
2、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②工程措施:护坡、加固岩体、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危害
③人类活动避开滑坡带(如修路)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四、沙尘暴
1、我国发生时间: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多。
2、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干燥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植被稀少,地面径流少。
人为原因:人类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造成土地沙化,部分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表,地表裸露等。
3、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漠广布、地表裸露、植被稀疏)在我国多发生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
4、冷锋对沙尘暴的影响:冷锋风力大,吹扬沙尘,并使沙尘随锋面移动
5、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大气能见度降低,污染环境,造成呼吸道疾病多发。
五、台风(热带气旋)
1、夏秋季节,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
(我国多发于东南沿海、由东南到西北灾害程度减小、登陆后受摩擦力影响风力减弱)
2、台风的路径:北半球先向西北碰到陆地,折向东北,南半球先向西南碰到陆地,折向东南。影响路径的因素:盛行风的吹拂、陆地轮廓的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3、结构:分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天气特点:狂风、暴雨
4、影响:危害:①导致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②造成海难,影响生产
作用: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伏旱与水荒,降温消暑。
5、台风周围区域某一地点风向判断:例: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C)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低压中心,广东延海的风向指向台风中心,由于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吹东北风
6、措施:①加强监测及时预报;②制定应急救灾预案
③做好灾前物资准备等工作
六、寒潮(冷锋)
1、成因:北极地区因太阳辐射弱,地面大气获得热量少,冷空气堆积,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大规模南下
2、时间与季节:9月——次年5月,主要在深秋到初春
北方:春秋危害大
南方:冬季危害大,总体春秋危害大。
3、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走向:
北坡:南下冷空气受到阻挡,在山前堆积,加剧冻害;
南坡:冷空气受到山脉阻挡(如大巴山、四川盆地),势力减弱,灾情小。
南北走向:成为冷空气通道,易使冷空气南下侵袭低纬度地区
4、危害:北方:大风、降温、降雪、霜冻(春秋)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5、措施:①加强监测及时预报
②人员、牲畜做好防冻准备
③农作物覆盖地膜(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④设立大棚温室(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风障
⑤给农作物灌水(水的比热容大,降温速度慢)
冻雨
1、成因:有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2、危害:影响交通运输,交通事故增多;危害农业生产,会冻伤或冻死农作物、果树等;影响通信和电力输送,冻雨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通信线路,使电讯和输电中断。
3、预防措施: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对农作物和果树采取相应的防冻保护措施;减少外出,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及时清除路面和通信、输电线路上的结冰;机动车辆安装防滑设施,减速慢行;
七、旱灾
1、分布:东部季风区严重
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③生产生活耗水量大,需求大
2、华北春旱的原因:
①雨季尚未到达,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③正值春耕,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④河流、湖泊等径流量少,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⑤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需水量大
江淮:伏旱(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燥)
西南、华南:冬春连旱(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
3、危害:①农作物的质量、产量下降,②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生活供水;③危害生态环境,引发灾害,如蝗灾
4、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工农业生产生活节约用水;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业推广喷灌、滴灌;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
八、洪涝灾害
1、我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的东部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东部季风区,总趋势: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我国洪涝灾害季节与成因:夏秋季节(5—9月):
3、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河流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如梅雨),降水集中,季风强弱变化大(副高强:南涝北旱;副高弱:北旱南涝);台风影响。
②水系特点:A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如淮河);B水系支流多(海河:扇形水系
长江:树枝状水系;主支流同时入汛,加剧洪涝);C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汇水集中,排水困难,行洪不畅
③地形: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急;下游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水流不畅,排洪难。
④人为原因:滥砍乱伐,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降低,;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4、防洪措施:加强监测及预报;河流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河流上游修水库;下游加固河堤;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建立分蓄洪区;退田还湖;制定应急救灾预案。
九、赤潮
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而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1、形成条件:①相对封闭的海湾,风浪小
②水温较高,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③生产、生活排放含氮、磷的污水,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
2、防御措施:
控制海水的富营养化;减缓海水养殖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侵入;大力发展赤潮监测技术,运用卫星遥感技术防止赤潮灾害的发生;加强公众教育
十、风暴潮和海啸
分为热带风暴潮(热带气旋)和温带风暴潮(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和火山喷发造成的海面异常升降的现象。
措施:
工程措施:加固堤坝、建筑工程等措施
生物措施:营建沿海防护林体系
技术措施:在沿海地区修建风暴潮观测站,加强监测预报
管理措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应急预案。
十一、川黔滇地质灾害群的原因:
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震频发2、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多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3、高山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气候干湿季分明,湿季多暴雨;
4、人类对植被的破环
十二、防止滑坡的措施:
1、对岩体土体进行改造,加固和稳定
2、区域内建立良好的输排水工程
3、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4、加强监测预警等
十三、濒江濒湖农业区防洪的措施
1、完善抗洪排涝农田水利系统
2、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3、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
4、退田还湖等
十四、冬季大雪覆盖农作物的好处
1增加土壤的墒情2对农作物起到保温作用3低温X灭害虫
十五、寒潮发生时某地降温快且幅度大的可能原因(思考)
十六、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危害(课本内容)
十七、什么样的地标环境容易导致或者加剧干旱?(思考)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11
摘 要:本文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对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提出了建议。并应对时代的发展,对地理专业教材建设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校;专业教育
一、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1.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地理教育基本上是沿用欧美的教育模式,学生没划分明确的专业,以综合性发展为主,开设课程丰富,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专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按照前苏联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各自发展,打破了统一地理学的框架,本科生按照专业划分进行培养,加强了数理化基础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自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地理类专业招生按照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进行招生。2012年又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细化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2.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地理专业规模持续增长。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地理专业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始地理科学专业,160余所高校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各高校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部分组织。其中,专业基础课通常采用7+X的形式,即地理科学类专业均开设7门基础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再根据不同专业开设X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学科基础有所削弱。应用方向研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淡化。过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忽视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需要更新。目前,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大致落后欧美发达国家20年,对当前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同时,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重视应用,忽视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地理学思想、方法和认识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高校地理学科教师重视科研,对教学的投入不足,使目前的地理教学内容更新不足,在以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为导向的职称评定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教材建设的热情明显不足,很多教材还是10年或15年前成形的,教材更新严重滞后。
二、对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建议
1.拓宽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高校地理学本科教育要实行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门特长的综合人才。使学生在加强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特长。
2.改进课程体系结构。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借鉴吸收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传统,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在地理学专业课方面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概論、导论形式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有一定专题性、交叉性的课程较少。
3.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现在高校地理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以授课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承,知识的积累和形象的记忆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4.积极应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已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
三、应对时代的发展,地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作为承载学科知识传播、促进学科发展、体现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载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地理类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重理论、轻应用,教材理论性强,但应用案例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度不高,接受度不强;②内容体系更新速度慢,很多教材自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尚未推出新版本,亦或是推出的新版本,更新力度弱,反映学科进展情况的信息较少;③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教材建设必须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优秀教学成果和最新科研成果;注重体系完整性,并逐步向立体化和数字化教材转型,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相应技术手段升级的发展趋势;注重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编写及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因此,地理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几点
1.嵌入案例或应用实例。根据地理学科偏理论、多现象,实际应用中规划在不改变现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将对应知识点或问题的案例或应用实例引入教材。案例来源于实践,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改编,还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系统性和真实性。案例描述后,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并在教材中的相应位置列出或利用二维码等新技术链接网络数字资源,以提高学生拓展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对应部分知识点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案例应根据需要安排在章节中的合适位置。
2.精选内文配图。为适应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其学习效率,教材编写应从单纯的“文字叙述”向“图文并茂”转变。教材插图尽量选择能够贴合知识点叙述的,使相关知识的呈现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吸收,增强可读性。
3.完善章后习题设计。针对重要知识点,每章后均提供选择题、简答题和拓展思考题,对于需要设计总体方案的,应提供方案设计要点和基本要求,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供技能。
4.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本系列教材配套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中的案例解析、教材试题库、推荐参考阅读网站、相关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等。对于部分重点难点知识,提供对应教学短视频,结合MOOC技术,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学科编辑,有责任、有义务为地理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上就是我对地理学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 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10).
[2] 吴德华,杨冰,龙岳红,张习科,汤淼.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24) .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12
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七年级下册学习的《木兰诗》。学习学完后给我们的启示颇多,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个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从中我们学到如何孝敬父母,如何敢于担当。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多读多背经典篇目。利用早读和晚读,引领学生一起学习经典。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13
A组 基础题组
1.(2015·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7月18~19日,台风“威马逊”袭击北部湾经济区,使北部湾经济遭受重创。下图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示意图。
(1)分析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风向及风速的变化。(2)有专家认为近年“风暴变强”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试分析这种论点的合理性。解析 第(1)题,台风就是气旋,在北半球其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结合图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图,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从台风中心的西部转到台风中心的东部,经历了台风过境。第(2)题,考查台风的形成和洋面温度的关系,只有温度较高的洋面才会有强烈的气流上升运动,全球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促进台风的生成。
答案(1)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②地的移动过程中,②地盛行偏北风,风速逐渐加大;台风眼控制②地时,②地出现短暂的无风、晴朗天气;台风“威马逊”从②地到③地的移动过程中,②地盛行偏南风,风速逐渐减小。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为台风的产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台风从洋面上吸收的热量增多,强度就会加强。
2.(2015·广东四市高三联考)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形成的湖泊。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后,下图为牛栏江堰塞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说出鲁甸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牛栏江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 地质灾害类型一般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或泥石流,而本题是要求叙述其相关的灾害,所以答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堰塞湖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表物质滑落、降水等有关。
答案 类型:崩塌、滑坡或泥石流。自然原因: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3.(2015·河北邯郸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9日,美国东部遭遇致命暴风雪天气袭击,在纽约州已经导致至少7人死亡,五大湖地区降雪量达到5英尺(约合1.5米)。而美国气象部门称,当地可能还将迎来新一轮降雪。暴雪和低温席卷了全美50州,连夏威夷都结冰了。低温创造了全美38年来的最低记录。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解析 本题从气候、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来分析美国暴风雪的成因。即11月中下旬,美国北部高纬冷空气势力强,南下与大洋暖湿气流相遇,降雪多;大气环流异常;北美无东西向山脉阻挡,风雪面积广,降温剧烈。应对措施:暴风雪对交通影响最大,因此应该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答案 原因:高纬冷空气势力强,南下与大洋暖湿气流相遇,降雪多;大气环流异常;北美无东西向山脉阻挡,风雪面积广,降温剧烈。工作: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4.(2014·河南开封二模)读图,列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解析 图示国家为菲律宾,地形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又接近台风源地,因而容易遭受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
答案 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地震-泥石流、滑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山地降水丰富。台风-暴雨-洪涝(山洪)。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5.(2014·陕西西安联考)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6~10月份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尤其是8、9月还出现了红色预警。这主要是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同时台风频发,因而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显著。
答案 风暴潮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
原因:夏、秋季节该地盛行东南风,台风等热带气旋频发,加剧风暴潮的危害。
B组 能力提升
1.(2015·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下图为中国某年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
分析图中阴影地区灾害损失率较高的原因。
解析 评价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从灾害本身和受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灾人口、防灾能力、防灾意识等方面综合分析,图示区域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答案 原因: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防灾减灾意识不强。(任答五点即可)2.(2015·辽宁大连高三考试)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 500~1 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 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 000米。山地1 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坡度较陡,地形起伏大;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公路北侧等高线密集,山高、坡度陡而且坡长,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由材料可知土层深厚,该区域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土壤含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来年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汇水量大。
答案(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
3.(2014·河南郑州二模)东北地区有连片多年冻土分布,河流发育,近年来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危害越来越大。下图是东北地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解析 该区域纬度较高,冻融作用显著,土层松脆,地势起伏大,山麓地区洪积物多,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春季融雪、夏季暴雨提供了动力来源,泥石流多发。答案 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河流发育,山麓冲积扇洪积物较多,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春汛致使山坡下滑、坍塌;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多暴雨);河网密布,汇流速度较快,易形成洪水。4.(2014·河南十所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随着陕西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大雪以及降雪天气给陕西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下图示意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
描述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特点,并为陕西交通运输应对暴雪提出可行措施。
解析 特点的描述要注意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出现的位置等角度分析。加强预报、减少出行、加强路段的管理等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 特点:全省暴雪频率呈明显的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全省暴雪频率南部差异大,北部差异小。宝鸡北部和榆林最低,商洛、安康、汉中的东南部最高。
措施:了解降雪出现频率,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在中雪以上降雪天气尽量减少出行并注意交通安全;交通管理机构加强雪天监测,适时封闭高速公路,以减少降雪带来的交通事故和财产损失。
5.(2014·吉林长春三模)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图1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图2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图2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解析 从资料图中可以判断出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它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是获取信息的速度、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影响火灾多发的气象要素主要从气温、降水、大风等主要方面来分析。
答案(1)遥感(RS)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的特点。
(2)春季。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
考查角度一 水文灾害
1.图示区域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
解析 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春季洪水会淹没农田,影响作物播种;夏季洪水会导致作物减产。答案(1)白天气温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积雪、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2)洪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春季大量洪水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播种;夏季正值作物生长期,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导致减产。考查角度二 地质灾害
2.2015年4月25日,北京时间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为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由于目前正处于春季登山季,大批徒步者和登山者正在山区,尼泊尔地震引发珠峰发生雪崩。截至5月6日,此次地震已造成7 566人死亡,14 500余人受伤。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哪些?
(2)分析此次地震靠造成的损失严重的原因?简述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解析 第(1)题,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易引发雪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地震导致医院等基础设施破坏,可能引发疫病,电线拉断或油气管道破裂,可能引发火灾,水库大坝裂缝,可能导致水灾等。第(2)题,此次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破坏力大,事发区人口密集,房屋抗震能力差,因此损失严重。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加强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地震灾害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设置应急疏散通道;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抗震救灾规划。答案(1)雪崩、滑坡、泥石流、疫病、火灾、水灾等(任答4点即可)(2)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容易发生地震,加之本次地震震级高,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大,事发人口密集区,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导致人员死伤严重 加强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地震灾害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设置应急疏散通道;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抗震救灾规划。(任答3点即可)考查角度三 气象灾害
3.2015年1月11日17时28分,云南普洱特勤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命令称:思茅区南坪镇曼连山一养殖场因为突然降冰雹,导致鸡棚大顶坍塌。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省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雹灾主要发生在3至9月,其中集中于5至8月,6月最多,其他月份无雹灾,雹灾在时间上年内分布不均匀。结合该省所处在东南沿海可知,此季节冷暖气流在此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冷凝形成冰雹灾害;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在迅速上升过程中,水汽易冷凝形成冰雹天气。第(2)题,冰雹灾害能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等。减轻冰雹灾害,主要是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匀(雹灾发生在3到9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至8月;6月最多。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篇14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地理;学科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手段日趋先进,教学改革逐步推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暂时还没有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也即将实施。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地理学科教育,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现存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剖析,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深化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1在新形势下深化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21世纪的公民,今后的中学生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和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念,如人地观、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等,从经济、社会、生态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既要发展又要生存,既要实现当代人的富足又要保证子孙后代的繁荣,既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部分人的贫穷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消极地保护环境和资源而致使经济和社会停滞等道理。而在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让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念,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目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在中学学习中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需要地理学科的参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地理学科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及社会人士,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对传统地理学科的认识水平上,对现代地理教学的教育价值缺乏应有认识。在非常重视升学率的今天,中学教学随着高考指挥棒转。由于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而受传统观念及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多数高中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理科,这样地理学科在他们的高中学习阶段就仅仅在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学科不重视,视为“副”科,学得好坏无所谓,只要会考过关就行。
2.2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外活动开展相对较少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養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目前的地理学科教学中,地理课外活动显已然成了额外负担,学校很少购买必要的直观教具,更谈不上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老师也就不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学生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地理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
2.3中学地理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
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讲求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依靠。在当前高考及会考评价机制形势下,某些教师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专业思想发生了动摇,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进而部分青年教师改行、“下海”,这是可以理解的,却是要不得的,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今后地理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2.4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实践中,不同层次规模的学校与学校之间在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地理教师的素质,地理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学不重视,教学时间被压缩,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出现学生不认真学,教师疏于管理的情形,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质量。
3深化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传授地理知识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地理知识时效性强,要求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要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为依据,增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内容。如人口、资源、环境、城市、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
3.2重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走出课堂,认识自然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所必需的。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空、太阳黑子、日月食、彗星、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呼吁考试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考试制度对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因,考试制度改革是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条件。在当前高考指挥棒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学科的兴衰与高考制度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会考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 考试方案的改革,必将协调会考、高考、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地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3.4扬地图教学之长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图像完整表述。
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认为:
第一,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①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利用电教手段制作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动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②化繁图为简图。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③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像展示(地形图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则采取边画地图边讲授的方法。其结果事半功倍。④创设寓意图。利用“苦难的母亲”、“地球出汗了”、“小鸟的哀鸣”、“鱼儿变瘦了”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育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夏志芳.关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5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推荐阅读:
地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1-13
地理学科优势07-20
初中地理学科特点07-06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07-06
地理专业学科评估05-10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07-25
学科知识真题初中地理06-05
地理美育的作用学科论文08-23
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07-25
高一级地理学科教学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