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2024-07-25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通用9篇)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1

教师考试之地理学科知识

一、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强调在遵循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系统方法,即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做出分析、判断、操作和评价。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对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从“怎样教”思考,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反馈信息并对设计实施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即地理教学的具体设计必须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展开,而且尽可能将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周全,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媒体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教学设计要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其他环节设计,保证目标、内容、策略、过程一致性,发挥各要素的整体效应。

二、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安排等不能仅从理论上的最优化出发,而应考虑到教师的自身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专业层次等其他的因素。例如,在教学媒体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学校的教学水平、实施媒体的条件和环境和课程资源的可利用性,而非简单的选择理论的最好。

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还应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具体性上。教学设计必须围绕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通过何种手段训练地理技能和能力、如何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怎样检测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必须具体考虑和设计。对教学策略的设计也是如此:教师需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教学顺序的确定、教学形式的组织等,甚至还要考虑教学失败的补救的方法和措施。在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具体的问题考虑的越是详细、全面和具体,失误就越少,但具体并非面面俱到。教学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贯穿教学设计的始终。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要给教师课堂上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留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三、科学性原则

地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的倾向,特别是其充分考虑了学习或者教学的背景及其导向,在教学和背景之间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其注重对学习者本身的细致且全面的分析,减少了教学过程充满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的分析指出了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主要的原因,为教学设计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判断学习需要是哪样的一种类型,具体的表现在那些具体的方面。如: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何等。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对学习者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学习内容的类型、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如果缺乏对教学过程各个要素

文章来源:http:///jszp/zyzs/

文章来源:http:///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2

知识迁移也叫学习迁移, 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 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例如夯实基础;逆向迁移即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例如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结果看,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另一种学习;通常所说的迁移是正迁移。

1地理学科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而具有不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形成了不同的迁移心向。迁移心向即思维定势,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将已学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 导致他们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差别, 即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除主体因素外, 也存在影响迁移的客体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在学习中国河流时, 首先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再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由于学习材料十分相似, 学生很自然的将学习长江的方法迁移到黄河的学习中。再如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会更加深刻, 更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同时, 教师的指导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指导,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解决新问题。

2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2.1充分分析学情——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 教师应对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 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 可以更容易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做准备。例如, 小学《科学》中涉及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周期、自转方向等, 这是知识迁移的入手点, 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亲切感, 更有自信心。

2.2合理安排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1) 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是通过改变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 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好的变式材料要以突出对象的非本质特征,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 不断给出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 要求学生写出这些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利用已学的经纬网定位方法, 不断的进行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2) 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地理知识可以放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呈现, 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越相似, 学生的知识迁移越容易发生。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 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中国交通时, 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顺序, 教师安排的教学步骤既要符合逻辑顺序,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步骤的实施, 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才更易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实现知识迁移的途径

(1) 明晰概念、原理, 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必备条件, 初一、初二年级的上学期都是整体的概论, 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一上学期更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基础, 只有这部分内容学得扎实, 才能进一步联系旧知, 构建新知。如初一上学期的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气候、人口、聚落等, 都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年级的基础。夯实基础可以更好的实现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步建立。

(2) 应用比较, 减少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可抗干扰, 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 找准分化点, 有利于排除干扰, 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 在区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时, 就可采用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的状态始终积极主动, 思维是不断转换, 完善旧知识的同时, 又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强化特征, 引起迁移心向

利用强化特征来引起迁移心向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的地理知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 明确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部位的特点,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时, 对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形成一定的迁移心向有助于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4培养积极态度——实现知识迁移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得到解决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次的知识迁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设置相应学习梯度, 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取知识, 使知识发生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培养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 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提高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还能真正推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3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 PCK 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29-02

1.PCK的提出

1986,针对美国许多州的师资检证过程中往往仅分学科知识(SMK)与教学知识(PK)两部分考虑,Shulman指出没有人问过学科知识是怎样从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并把各种只研究普遍教学法而不结合具体学科内容的范式称为“缺失的范式”。Shulman指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教师与学科专家、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根本区别之所在。他强调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娴熟的、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将学科理论知识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科教学知识(PCK)。

Shulman是第一个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的人,但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划分最早可以回溯到杜威。杜威指出一个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教师对同一学科的理解,教师必须学会将学科内容“心理学化”,并决定该以哪种媒介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

2.國外研究成果

尽管shulman所提出的PCK的概念不是革命性的,但是它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出现了大量以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研究,促进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教师教育课程中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的融合。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目前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

第一种集中于对PCK的概化和发展研究,主要讨论了:①PCK的概念、特征、结构、PCK组成成分及其与PCK的关系;②PCK发展及其方法、途径、来源、影响因素等[1][2]。对以上两类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对PCK的评估与测量,实际上研究者们也发展了多种不同评估PCK的方法和技术。

对于PCK的概念研究有两种方式。一是对Shulman定义的修改和补充二是通过研究PCK的知识成分,并将PCK视为这些成分的“混合物”。以上两种研究方向的共识是PCK概念的核心是学科知识的转化与表征,这一过程被不同的学者称为“翻译”、“转化”、“表征”、“专业化” 、“心理化”等。

PCK的发展研究,主要是探究了教师发展过程中哪些知识和经验影响了PCK的发展,例如Lortie (1975)和Grossman (1990)等。这些研究最主要的发现是:教师在小学和初中时的学生经历对他们的教学观念影响很深。

第二种,以PCK为理论依据和视角研究教师教学实践,这一方面是上面研究者着力最多、成就最大的地方。研究者们结合不同的学科研究了PCK对教师信念、课堂实践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些研究集中于各类学校科目:数学、科学、英语和历史。

3.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PCK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理解为独立的教师知识成分如学科教学知识,并与我国学科教学传统结合起来研究;二是突出从教学法上理解学科知识如教学内容知识,强调作为学科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成教学内容知识。这与国外学者对PCK是否是一种独立知识成分的争议有关。总的说来,目前国内关于PCK的研究很少,也有两种不同研究方向。

第一种,PCK的概化与测量研究。对于PCK概念的研究在我国主要是对PCK概念的介绍与引进,尚未发现对PCK概念进行实证研究的报告,多为一些学术期刊论文。同时伴有思辨式的理论演义,是在shulman关于PCK的理论下对PCK的概念、特征、发展进行讨论。而国内对于PCK的测量研究,仅在硕博论文等PCK实证研究报告中因研究需要而涉及,除李琼笔者尚未发现有明确提出开发PCK测量工具的研究。

第二种,PCK发展的研究。国内有关PCK发展及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最多,主要以硕、博士毕业论文为主,倾向于研究教师PCK发展的方法、发展来源和个案的行动研究。这些实证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对数学教师的研究 ,其他学科较少见(仅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生物、体育、政治)且主要集中于对初高中教师的PCK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碧美(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教案-东亚概述-教学教案 篇4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学生对东方文化的认识。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东亚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分五个标题,分别讲述东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特征

第一个标题位于太平洋西岸,主要讲海陆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使东西部内陆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与此也有密切的联系。本节以海陆位置为轴,介绍东亚的地理特征及东西部的差异。纬度位置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东亚季风区内,从北到南由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的变化很明显,详细内容将在中国地理中讲述,这一节东亚概述,只在季风一段内提到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区别。同样,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本节也略去。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又是学生最先学习的一个区域,因此,本节把季风气候显著作为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前面已有的知识来讲述,让学生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以后学习东南亚和其他大洲的季风气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口和经济一段,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哪些条件,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两方面来讲,重点指出了日本、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高于农业(包括畜牧业)。例如,蒙古和我国西北各省区在近几十年内,工农业、交通、科技、贸易都获得发展,人口增多,也出现一些工业城市,不过同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课文中说明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关于“东亚地形”的教法建议

讲解该知识点时,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图,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从而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

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

这种东西地形的差异导致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关于东亚经济的教法建议

讲解经济时,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掌握课文内容要点,注意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异,同时也应说明: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一样,经济也在发展中,使学生建立辨证的、发展的观点,防止产生片面的认识。

阅读课文,并填写下表: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较薄弱较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和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关于“东亚人口”的教法建议

讲述“东亚人口外貌特征”一段应抓以下两点:

了解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让学生找出东亚五国共同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

通过了解东亚各国平均人口密度和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等数据,认识东亚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关于“东亚位置”的教法建议

本课要熟悉较多的岛屿、半岛、海洋、山脉、高原、平原、河流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讲述东亚的位置,可按以下步骤:

利用“东亚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东亚的海陆位置;指出东亚的国家在五带中属于哪一带。然后归纳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范围:中国——临海国

朝鲜和韩国——半岛国

蒙古——内陆国

日本——群岛国

指导学生读图,从北往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岛屿。

关于季风气候的教法建议

季风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特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为突破难点,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季风就是随季节变化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这里的季是季节的之意,联系自己的感性认识--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冬、夏季风正好相反,所以分别称为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然后进一步分析风向转变的原因是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的原因是海陆气温的季节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是有海陆位置和温度的升降所决定。这种有感性认识入手而得到的新知识往往掌握的很牢固。

读懂哈尔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以及东京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是理解掌握着一部分内容的关键。

具体步骤如下:

(1)观察分析两图,看看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降水量各月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总结出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冬季夏季风向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冬季风风力强,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炎热,东部近海地区降水多,往西北内陆,雨量减少

(3)思考并回答:东亚的东西部在气候上有何差异?哪个部分适于耕作业的发展?哪个部分适于畜牧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1.东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国家及首都、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3.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教学难点

l.国家、岛屿、半岛、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东亚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媒体 相关挂图

【导入】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从这儿开始就进入了分区学习。今天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我们国家所在的、也是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地区——东亚

【板书】

一、东亚

1.组成 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读图】 读“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图 东亚包括那几个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它们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北京、东京、平壤、汉城、乌兰巴托)看看朝鲜、蒙古同中国陆地相邻的界线。

学生活动:(1)用彩笔描出东亚地区的范围。(2)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并用彩笔标记。看看哪些国家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半岛和群岛国家?

【提问】 把这五国归为一个地区,说明它们存在着共性。这5国的共性,和世界其他的地区相比就是东亚的个性。请思考一下,东亚有什么个性?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5

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为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用具 景观图:各种自然资源;实物标本:铁矿石、煤、一杯水、一块木材。教学提纲 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展示景观图] 各种主要自然资源

[展示实物标本] 将铁矿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讲台上。

[学生分组讨论] 请同学注意观察黑板上的景观图和讲台上的实物标本,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 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 议题三:水和水的利用 议题四:森林的作用 议题五:煤和铁矿石的利用

[提问] 刚才我们讨论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分析自然资源概念的两层含义:

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还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自然存在。)②它们对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有应用价值。)[教师总结] 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板书)

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资源。

[练习] 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 土壤(是)鱼虾(是)春小麦(否)汽车(否)草原(是)袋鼠(是)

过渡 明确了自然资源概念的定义,也就是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还要明确自然资源都包括哪些种类。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

[教师讲述] 按照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我们分成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练习] 判断下列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并说明理由。①太阳能:可更新资源,因为太阳不停地发光发热,人类可以永远利用,取之不尽。

②森林: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③石油:不可更新资源,开采完了,不能短时间内再生。

④水:可更新资源,因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环运动的,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⑤铁矿: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⑥鱼: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⑦土壤:可更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⑧煤: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教师总结] 把大家上述的判断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板书)②不可更新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板书)。[提问] 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资源,就会破坏可更新资源的事实,请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资源?(要保护自然,使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地理学科课改建议 篇6

地理学科有其本身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实施“四型五步”教学模式,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因课题的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学流程,从一般的教学内容上地理学科可以将一个单元为一个教学整体,实施“四型、五步教学法”。所谓“四型”是指:预习指导课——展示引领课——巩固提升课——讲评展示课---(活动探究课)四个课型。所谓“五步”是指:预习导入、确定目标----合作探究、质疑问题----展示交流、答疑解惑----教师追问、引领提升----课题小结、达标检测等五个教学流程。

1.预习指导课:明确目标——下发学案——自主学习——发现疑难——记录问题。操作方法:教师在编制预习学案的基础上,可利用新课前一天的自习课5-10分钟或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的最后5分钟完成。指导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预习,引导学生熟悉学案——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记录问题。训练学生用好双色笔,学会的知识用蓝色,问题和疑问用红色。(鉴于目前地理课在学校教学中的所处的地位,不可能有单独的时间进行课前的预习指导,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将其合并到展示引领课的前面,将第一环节设计为“预习导入、认知目标”,并将此过程的教学时间适当调整为5分钟左右)2.展示引领课:预习学案、认知目标(1分钟)——合作探究、质疑问题(10分钟)——展示交流、答疑解惑(15分钟)——师生研讨、引领提升(15分钟)——课题小结、达标检测(4分钟)。

具体操作:在前一课预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围绕学案完成以下五个环节的学习过程:

(1)预习学案、认知目标: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也常说:学要有目标,赶要有方向。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把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并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启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途径。“认定目标”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只用1-2分钟的时间,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对学案中涉及的学习内容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认知目标,领会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规范、导向、激励等功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合作探究、质疑问题:在熟悉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围绕学案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各小组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小组内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还可以找出本组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需要在班级内质疑、讨论的问题。各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准备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10分钟)

(3)展示交流、答疑解惑:教师可根据学案设定的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展示任务,可以事先预设小黑板(或利用教室的多面黑板)出示展示问题,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其成员进行学习成果及学习问题的展示,展示时要先展示成果,后展示问题,允许其他小组补充,可以进行质疑辩论。“答疑解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性的答疑解惑,(这一过程可以解决一些小的浅层次的问题);二是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有意识提取与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学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或好的方法等,结合本课重点、难点问题,适时地进行引领性释疑、解惑(这一过程可以解决小组学习探究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教师及时的答疑可以对学生的解疑的思路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15分钟)

(4)师生研讨、引领提升: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成果或问题展示后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展示了已经形成认识表象的学习成果或提出了相应的学习问题,需要有一个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共性问题的解疑,这个评价和解疑的人既可以是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也可以是老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学习问题的具体情况,指定学生进行评价或解疑,也可由教师进行评价和解疑。这是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的评价和点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引领和方法引领。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学案,形成课堂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并能自己总结本节课知识点,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15分钟)

(5)课题小结、达标检测:达标测评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最终环节,是检测并反馈课堂教学内容达标与否的重要手段。达标测试是学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利用好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评定和检查达标情况,把准确的达标信息反馈给教师,使达标测评这一环节真正具有测试、评析、反馈、矫正、补救的功能,保证大部分乃至全体学生当堂达标。

3.巩固提升课:每单元授课完毕后,要进行单元知识的整合、巩固、提升(相当于单元知识整合课)。其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学生展示、交流方法——反思总结、完成学案”五个环节。

操作方法:此类课型是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对单元整体知识、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整体再整理,巩固、提升的过程。(1)、教师要预先设计相应的学案,将课时教学中涉及的学习目标进行整合,归纳概括为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学习目标的提升认知,理解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间的关系;(2)、在学案中对单元知识要进行总体的梳理,让学生明确哪些是要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哪些是重点要形成的基本技能。(3)、要结合课时教学中进行的相关练习,设计有利于“双基”落实的典型题,通过练习,再次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围绕单元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学习思考练习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展示,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5)、根据学生的学习交流情况,教师适时地对单元整体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反思总结,找出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学习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检查漏洞,纠正学习中存在的偏差,对学案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整理,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本单元学习的整体知识的体系的认知,形成牢固的记忆和学习方法。

4.讲评展示课:也可以称为“单元回授课”,其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合作交流、展示思路——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要指导学生用好错题记录本。

此类课一般是在单元检测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查找错因,纠正错误,反思内化,二次达标,提高整体认知水平。其操作方法是:(1)针对试卷中出现错误的问题出,找出错误的原因: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帮助,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清出现的问题是个体认知的原因和还是小组共同存在的认知原因。(2)在纠正错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出错的题型、类别、所在的知识结构框架的位置,通过小组的分析、反思,找出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因素,形成关于错误问题产生原因的共识。(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并由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解题思路(这一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中存在关于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4)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个别问题或共性问题进行重点的点拨指导,特别是在解题思路、认识方法、认知规律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指导。(5)在扫除了解题思路障碍后,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单元检测的题型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理解知识规律的基础上二次达标,形成关于本单元体系、知识重点的牢固认知,巩固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进而形成自觉纠正错误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纠错记录,建立纠错记录本,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强化逻辑思维,时刻注意减少解题错误的学习素养。

5、活动探究课:针对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课堂活动的内容多,与社会实际生活、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因此,教学中经常要设计活动探究课。其基本模式是:结合教材、确定主题----师生共议、确定形式-----开放资源、合作探究----明确任务、全员参与----归纳总结、提升认知。

探究活动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1)、教师结合教材在备课时提前进行整体设计,确定每个学期各教学单元的探究活动,并认真规划设计活动的程序,每次活动中都要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2)、师生商讨、确定活动形式:每次活动时,教师都要与学生商议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形式的规划设计,让每次探究活动都成为学生乐学的爱学的乐园。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活动形式。

如: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活动形式主要有:

(1)专题活动型: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地理故事、地理影视评论、地理现象、变化原理评析和地理小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述与写作能力。

(2)艺术创新型:把地理知识进行艺术加工,编成歌舞、戏曲、相声、小品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特长爱好和高尚情操。

(3)技能培养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图,编辑报刊,制作幻灯投影、地理事物模型和地形模型,编制地理录像片、计算机软件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地理的综合技能;

(4)参观访问型: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考察地理遗迹,采访地理事件知情人,地理旅游等活动方式,将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由校内走向社会,开阔学生视野,把所学地理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活动资源的类别、来源;介绍学校的图书室相关书籍、介绍网络资源的相关网站等。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资料搜集、整理、研究的任务。

4)、教师针对具体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最好由各学习小组自由选取活动任务),确定准备时间。要让学生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展示的机会,各层次任务有人具体负责,每一活动层次都内容充实,活动充分,人尽其才,全员参与。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7

一、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运用语文知识能有效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地理知识记得更牢。如,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了地球自转一周的路程,即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不仅告诉我们洞庭湖最大的支流湘江的流向,还告诉我们湖南省属于亚热带气候,盛产柑橘。教师可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收集地理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

有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如果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上渗透,可有效架起学生思维的桥梁,这些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如,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表示正午时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是正午太阳光与过太阳照射点的球的切面所成的角。这个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又如,黄赤交角的理解可用数学二面角,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等。这些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就显得容易得多。

三、用物理知识为地理学习搭建平台

高中地理和物理交叉的地方比较多,如行星的运动、日食和月食、极光的成因、太阳发光的机理等,高中地理学科还用到不少物理概念(如:力、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参照物等)和物理规律(如:开普勒定律、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然而,目前高中地理学与物理学之间的知识还存在脱节现象,使得部分教学留下一些知识的空隙,这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出现学习地理障碍。例如,关于日食和月食问题,地理课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然而如果我们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会使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日食是地球进入太阳照射下月球的影子中产生的现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偏食,而不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月食是月球进入太阳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中产生的现象。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不能同时看到月全食和月偏食(即发生月全食、月偏食时地球上能看到月食的都是月全食或者都是月偏食)。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难题,不仅可使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和物理的兴趣,认识到各学科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不要发生偏科现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四、注重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比如,利用二战期间德国与盟军在地中海地区的战争史话,说明密度流在航海方面的作用;利用地理大发现和历史上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知识,理解历史上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和目前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现状。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综测试命题,其综合性的特点更加突出。

此外,生物和化学学科与地理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如:全球变暖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用生物学科知识理解更容易;地壳的物质组成、理想土壤的结构、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等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

地理学科知识概述 篇8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7

近几年我们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查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中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本文立足浙江,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与浙教版科学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出整合的原则,进而归纳出对上述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多,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两科有交叉,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统一文字表达等,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如何绘制平面图,地形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天气和气候等知识,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董寅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内容、形式与原则[J].地理教学,2013(4).

地理学科视导总结 篇9

按照新泰市教研室安排,2013年3月11日—15日,新泰市教研室高中部先后对全市四处高中进行了高三教学视导,本着实现“视”的正确性,“导”的有效性的目标,每天视导工作从第二节(一中从第一节)开始,至第七节结束。由学校根据年前期末考试成绩安排成绩较弱老师上课,其他高中学校安排一名高三负责人全程参与本次视导检查活动,以促进全市各高中学校的多方位交流。高中教研室每到一处,各学科教研员始终坚持“多听课,多交流,如实反馈教学实情,适时提出合理建议”的原则,按照学校提供的任课教师名单和听课节次听课。每听一节课,各学科教研员都随时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深入细致地切磋交流,在肯定授课教师课堂亮点的同时,还如实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建议。检查内容涵盖了工作计划、教案与学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评课、成绩及试卷分析、课件与白板使用、主题班会等内容,其中评课主要观摩备课组评课活动,主题班会首次纳入高中视导检查,统一安排在第七节课,由专门的教研员听课、评课。检查反馈也有原来的口头反馈变为书面反馈,依照《新泰市高中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对相关视导内容进行认真记录和填写,并把新泰市高中视导检查记录表复印件留给学校,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反馈视导情况。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学校教学与管理的真实情况。

本次视导是对高三年级教学的全市性视导活动。整个视导过程,视导组融入师生、深入课堂、了解调查,掌握了大量目前高中学校的教学信息和管理资料,现将地理学科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好的变化

1.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变化喜人

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正在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眼里开始有了学生,一部分学校、教师肯于花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表达、展示中学习新知识。教师有了容忍学生犯错误的胸怀,有了听学生把话讲完雅量。教师备课环节由过去的备教材、备教法增加了备学生这样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多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而且这一表现正在由形式转变为实质,学生开始参与教学,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学会了探究、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播者”转变为“平等对话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三维目标”达成的引导者。

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情感由“厌学”转向“乐学”,“自主”、“合作”、“探究”有了基本的内涵。

四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由传统向创新悄然转变。平面到立体,预设到生成,教与考有机接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很多学校结合新课改初步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导学案编写恰当,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梳理旧的知识,探究新的方法。新授课教学备课充分,对课程标准研究深入,课堂教学引申恰当,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课堂上教师有耐心听学生把话讲完,有耐心看学生探究,有耐心容忍学生失误,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广泛,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升。复习课教学知识梳理得法,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优越性。

2.学案的实用性有了很大改观。学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大部分学校积极推广三案合一的导学案,书写认真规范,结构完整,图文并茂,能够做到超前备课。

二、存在问题

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和查阅资料等环节,我们认为全市高中有些学校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寻找对策,改变现状。

1、复习教学忽视基础。忽视基础知识,抛开课本是本次视导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教师过分依赖复习资料,甚至以成册资料为复习蓝本,将课本抛到一边,而有些资料与课本的编排体系和表述存有差异。这样做无疑将学生引入岐途。

2、个别教师教学效率不高,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根本的转变。对新课改下的高考研究不透,教学内容没有取舍,该放给学生的不敢放手,该删减的知识点不能大胆舍弃,导致课堂面面俱到而没有侧重,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枯燥,仅限于师问生答的形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亟待改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方面方法方式欠缺,无效的教学环节还是有不少存在于课堂,浪费时间的乱讲,学生无任务的学习等。3.“高效课堂构建”有待加强

高效课堂建设应采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走进有效,第二步,走近实效,第三步,走向高效。各学校在推动“高校课堂构建行动研究”的意识和实践虽然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学校领导在推进“高校课堂构建行动研究”中的作用发挥不足,缺乏宏观而细致的制度建设、重要举措、监控手段、指导力度等,存在着领导浮在上面,仅仅依靠教研组、备课组自发推进的现象。讲风较盛,三维目标未能有机融合。有的课堂形似而神不似,只注意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不足,缺乏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关注,生成不足,淡化了学科素养的提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不够;有的教师教学显得比较生疏,要么自己被教学难点绕住,不能自拔,要么讲课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人为地增加学生负担;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随意性,板书不够规范;有的教师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有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管理不够,导致教学秩序不好。希望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苦练教学基本功,加强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4、个别学校个别学科的学案编写质量不高,选题不精、不准、训练考点针对性不强,难度定位不准,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等。

5、集体备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集体备课注重形式的多,研究复习内容多,探讨高考考点的少,探讨教学设计的少,探讨课堂具体问题的少,研究学情少,缺少有效课堂教学的环节步骤研究。

6、听评课方面,部分学校的评课方式和评课氛围不够好,只说好不说孬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做到评课的客观、公正,从而也就失去了实效性。有些学校年轻教师一周只听一节课,并且不参加评课活动,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对下一步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研究学情、考情,大胆取舍,真正进行有效教学。要认真研究高考考查特点和命题趋势,简单问题简单处理,淡化处理,重点问题重点讲解,重点复习,强化学科思想的渗透,要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过程,提高教师高三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要进一步提高实效性。要突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复习指导,强化对学生对错误问题的矫正突破,注重效果,突出问题,避免面面俱到。讲评课要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症结,矫正学生在知识和方法方面的不足,要讲题目之间的联系,要讲知识和方法的联系,要强化题目的延伸和变式,杜绝就题论题。

3、要进一步研究专题复习课的高效教学模式。要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出效益,去除无效的教学环节,杜绝课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集体备课和听评课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要多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要在课堂设计上多研究,要分析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要多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在怎么突破难点和落实上多研究。年轻教师要多听课,多参与评课,备课组长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氛围,以利于整个备课组的建设。

上一篇:高端酒店日常管理下一篇:关于诚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