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2024-10-02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精选12篇)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1

1 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

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是翻译学研究涵盖的三大内容。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实践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1]。杨晓荣教授认为:“翻译批评主要指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的评论,“批评”与“评论”在此基本同义。因此,翻译批评可以是鉴赏,也可以是指出错误式的批评,还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借评论某种现象说明某个问题。”[2]对翻译理论而言,“翻译批评在评价译作优劣的同时,可以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透彻的理论分析以增强说服力,同时获得研究方面的成果,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翻译批评并不以评价译作质量的高低为最终目标,这种类型的批评,其主要目的就是借评论译作来说明或探讨一些理论问题。”[2]翻译批评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翻译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翻译研究类论文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说明了翻译批评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2]

研究生在经历多年的英语学习后,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基础和翻译审美标准,在翻译教学中融入翻译批评,可以促进理论学习和翻译技巧训练。笔者曾选取了《荷塘月色》的三个不同翻译版本———朱纯深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和李明译本,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和赏析,提交幻灯片,并且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本组对三个版本的不同理解。在这次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翻译批评和讨论,既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建构充实学生的翻译理论体系,提高实际翻译水平和欣赏译作的能力。

2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介入

“翻译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基础理论,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英译汉、汉译英的能力。”[3]由此可见,翻译教学主要包括翻译理论学习、技巧训练和文体审美,翻译批评可以渗透到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

2.1 翻译理论学习

翻译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包括: (1) 阐明翻译活动的本质; (2) 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原则,用于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分析翻译中的问题,以及品评译文的质量。[4]就翻译理论学习而言,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孤立地讲解翻译理论收效甚微,但是倘若使翻译理论与具体的翻译实践相结合,在赏析和批评他人译作的过程中融入翻译理论讲解,将会事半功倍。在这次《荷塘月色》的翻译批评练习中,笔者向学生们讲解了直译和意译、“三美论”、翻译对等理论等翻译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们更清楚地把握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

2.2 翻译技巧讲解

翻译批评不仅对学习翻译理论有极大帮助,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具体的翻译技巧的掌握。以下为第三组学生所做的《荷塘月色》的翻译批评练习中的例子。

“我悄悄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译文一)...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朱纯深译本)

(译文三)...left the door on the latch and made my way towards the pond.(李明译本)

作者原文选用一个“带”字是很有讲究的,关门可以用“掩”也可以用“关”,但是二者的目的性都太强了,一个“带”字,既显示了动作的随意性,也很好的保护了文字营造的宁静的氛围。译文一用“closing”这个动词是没有出错的,译文三用“left”更符合“带”的意思,on the latch是只闩上而没有锁上。”

通过对此例的分析,学生明白翻译中要根据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文体特征进行词语的选择。又如第八组学生的例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译文一)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 which, in the floating transparency of a bluish haze from the pond, look as if they had just been bathed in milk, or like a dream wrapped in a gauzy hood.(朱纯深译本)

(译文二) 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and a light blue mist floating up from the pool made them seem washed in milk or caught in a gauzy dream. (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在翻译这几句话时,两个译本都采取了合译的方式,把汉语中零散的句子按照一定的形式或语义逻辑关系组合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法类型。这样的翻译方法更加严密,能尽量避免误解,更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与把握。”

以上两例可以说明,在学习具体翻译技巧时,倘若能与翻译批评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翻译技巧,实现融会贯通。

2.3 翻译批评与欣赏能力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译作的欣赏能力。如第五组同学的例子:

“像闪电般……

译文一:“like streak of lightness.”

译文二:“in a flash.”

译文三:“like a streak of lightness”

赏析

在汉语文本中,四个汉字会加快韵律。读者能看到并感受到其震颤,正如汉字译本中的韵律一样,在译文一里也有四个重音节。翻译能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上的强烈感觉。译文三的韵律几乎和译文一相同,译文二的韵律比其他二个快。”

以上两例表明,在尝试翻译批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翻译理论应用于译本中,根据理论标准来评析不同译本的优劣,虽不免失于客观,但对于学生来说,不啻于应用理论知识的好途径,对于学生欣赏原作和译作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3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3.1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次关于《荷塘月色》不同译本的翻译批评中,学生分18个组,上交作业28份,有些同学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独上交作业,在课堂陈述时,不少同学各抒己见,激情洋溢,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由此可见,翻译批评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翻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巩固翻译理论体系建构

翻译批评具有建构协调功能,也就是说“翻译批评在翻译活动中,一方面起着协调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的作用,别一方面还起着矫正、推动实践和丰富、完善乃至修正理论的作用。”[5]翻译批评是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和评判,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的检验下不断提升,同时,“动态变化着的翻译实践为翻译批评不断提供新的对象和内容,使翻译批评不断发现和提示其中的规律,这无疑又会丰富和完善原有的理论,同时也引导和推动着翻译实践的发展。”[5]

3.3 促进正确翻译观的形成

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批评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客体,即翻译批评的对象,这可以是某一译者的翻译思想或作品研究,也可以是依据同一作品,对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研究对比。任何具有翻译基础的人都可以对译作进行赏析、批评,由此,翻译批评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即译无定译。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使翻译趋于多样化。不同的译者翻译风格不同,源于其不同的翻译理论指导。对同一原作,翻译作品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翻译并无一定的标准。这从价值观上颠覆了对大家、名家译作一律接受的传统心理,正确翻译观的形成,既是学生开展翻译活动的宏观指导,又是翻译事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提。

3.4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翻译批评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活动,还是一种富有艺术情趣的审美活动。在翻译批评的过程中,批评者可根据美学原理及自己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对原文与译文的审美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价译者再现原文美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6]翻译批评的开展需要批评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审美能力,读懂原作和译作传递的语言信息和美感信息,反过来,翻译批评的开展是对批评者语言功底和审美能力的审视和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翻译批评,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和译作的审美能力。

4 结语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在翻译教学中融入翻译批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学生赏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本为例,说明了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分析后得出总结:翻译批评是翻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中翻译批评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

摘要:翻译批评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 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以学生赏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本为例, 说明了在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 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译批评,研究生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8.

[2]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柯平.“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Z].翻译教学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 1997.

[5]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6]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J].外国语, 2000, (02) :62.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2

摘要

语块理论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现阶段正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下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语块的一些基本知识,语块是否能用在外语翻译中,语块在翻译产出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我国外语翻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 语块 外语翻译的教学 方法 改进 0引言

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可以体现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新兴的语块理论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下面我就系统性的介绍一下语块理论相关的知识。

1与语块有关的知识

传统教学中,外语翻译教学都是以词法和句法为重点,主要教翻译技巧,而实际情况是教学质量并不理想。现在英语教学由于受到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理论的影响,认为对语言规则和句法结构的掌握就是在学习语言,自然而然的词汇就显得不重要了。自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语块学习得到大家的重视,引起大家的学习热潮,我们可以看到语块既有词汇的功能又有语法的功能,特定的语用功能是指可以整个的采用和存储,是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我国国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取得的研究成果很少,有些学者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没有系统性。

首次提出语块的是Becker,他在1957年提出这个概念,他发现语言的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单个词作为最小的单位,而实际上是以一种固定或者半固定的方式的结构来形成板块,这些板块才是构成人们语言交际的最小载体。Wray则比较全面的定义了语块,她的定义的语块:一串预先设置的具有连贯性或者不连贯性的词或者其它具有意义的单位,它是以整体性的存在于记忆中,在使用时,并不需要语法生成或者解析,就可以提取了,语块同时具有稳定,整体和范例的特点

语块还有不同的专业术语,在国外,他们创造和使用的术语高达57个,在国内,可以用下面描述,如“词块”,“搭配”,“多词单位”,“整句词”,“管用表达”,“程式词汇”,“词汇短语”,术语的繁多在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语块具有复杂性,以及语块研究的多元化。

从语块研究的角度不同出发,语块可以有不同的分类。Nattinger和DeCarrico按结构将语块分为下面的四类,第一类,多词词组(polywords): 它是指几个词组成的固定词组,如for example; 第二类习惯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具体是指某些整体存储的句子语块,就是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例如警句、谚语、格言等,如You bet.第三类限制性结构短(phrasal constraints),它是有空位的,需要我们来填写,可以填一些具有组合关系的同性质的词语,它具有很强的句子生成性,很容易造句,如neither...nor...;最后一类,即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builders),它的作用只是作为语篇结构手段的书面连接语,没有其它的作用,比较没有大的实用性,如It is...that...。Lewis从结构和功能上把语块也分为4类:第一类聚合词(polywords): 指习语类的固定词组,如hold on;第二类搭配(collocations),指出现频率高的单词组合,如entertain the hope;第三类,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 具 有 语 用 功 能 的 词 汇 组 合,如 Would you mind...;第四类,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heads),仅指作为语篇结构手段的书面连接语,如firstly,...and finally。著名的研究学者Nattinger 和DeCarrico则认为语言教学最理想的单位是词汇短语,也就是语块,他认为语块教学的方法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很重要和很有用的方法,在教学方案中是以语块教学为中心的,是重点中的重点。Lewis的观点跟他们两个基本相同,也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搭配、固定表达、句子框架和引语这样的多词语块,语块是语言教学的中心,于是他提出了“词汇法”这一教学方法。2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具有一定的习惯性和重复性,话语则不同,它是通过提取储存在大脑中一些记忆区域的预先设置好的语块实现的,语块大多数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它会受到结构的制约,具有非常稳定的搭配习惯和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它能够进行整体的存储和取用,使它具有一些特定的话语功能和高效率的生成句子的特点。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词块的能力水平的检测与调查,发现了下面的现象,学生语块能力的高低和语言综合能力以及语言技能呈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语块能力越强,语言综合能力俞强。而在实际教学中,语块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语法和词汇的描述范围。语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能力,也对学习者语言翻译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地道性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汉英翻译教学中,使用语块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1提高翻译表达的高效性

经过语言学家的统计发现,在自然话语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由比较固定的语块组成的。Alten⁃berg和Granger 的研究也发现大约70%的自然话是由预制的语块组成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们大多数人说的日常话语是通过存储在我们自己头脑记忆中的语块组成的。Skehan认为语言的组成是基于双模式体系(dual-mode system): 规则体系(rule-based system)和范例体系(exemplar-based system),一种是规则体系(rule-based system),规则体系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规则的学习,它具有记忆空间小和抽象性高的特点,但也有它的在线处理和规则的运用负担比较重的缺点,它认为语言的翻译就是选择恰当的语法和合适的单词相结合而成的。另外一种是范例体系(exemplar-based system),范例体系的基础是记忆,记忆是重点,它主要起的作用是语言中的范例学习,它主张翻译就是使用范例来组合成句子,它的优点是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流利,更加顺口。

语块可以有效的提高外语翻译表达的高效性,首先,在外语翻译教学中,使用语块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把语块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比喻成建房子的预制模板就再好不过了,语法就是建房子时的钢筋骨架,我们可以想象,在建房子的时候,已经具备了预制好的模板和已经搭建好的钢筋骨架,再来搭建房子,建房子是多么简单的问题。语块对于外语翻译教学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把小的词语单位同化为比较大的语块,就可以很自然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当学生在外语翻译运用模块时,就无形的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语块,他们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原文,直接取用他们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也就是积累的语块,把这些语块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使用,在翻译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去琢磨语法规则和句子的架构上,而不必在翻译词语时花费时间,因此在翻译信息处理时显得更加简单和具有操作性。

2.2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在实际的外语翻译教学时,学生大多数会出现搭配不当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这个现象令我们很困惑,经过我自己的调查和跟同事们的交流,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们在翻译时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把英语组合在一起,所以就造成翻译错误。如果在翻译时,运用语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语块是由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组建的,是语法化的词汇,在使用时不需要考虑语法的因素,所以就降低了在翻译时因为语法和句法的影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一些句子框架语块它的内部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变化的部分很有限,在翻译时直接提取比自己慢慢造句要高效的多,也可以节省时间,相应的在翻译时,翻译错误的概率会小得多,因此,语块的引用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2.3提高翻译的人性化

翻译的人性化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性表达。翻译的是否人性化直接体现了翻译是否得体,我们知道,在特定语境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在外语翻译的实践中,学生们有一种定性思维,就是在翻译时用汉语思维来生成句子,有时即使翻译出来的句子语法正确,可是不得体,没有符合当地的习惯性表达,没有体现人性化。思维决定了语言,思维方式对句子的结构和排序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时固有的思维模式制约着自己,而不是英语它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在外语翻译时,以语块为单位,可以避免很多的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在翻译中使用大量的语块,也就是可以大量的整体性提取语块,不必重新组词,使翻译出来的句子符合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使语句具有连贯性,可以保持语句的得体性,语块具有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它里面的语境和语义是统一的,语块翻译可以减少翻译表达的语言使用的事物,从而使译文更具有人性化,更加得体。

3语块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实际的外语翻译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理解英语词汇并不是主要的难点,最大的难点是他们在外语翻译时不能有效的识别语块,他们会忽视语块,在翻译时不能比较快速的提取大脑中存储的语块,并且灵活的使用它们。再从整体上来看,学生语块能力普遍不好,能力有待加强。学生们语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语块储量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语块积累不够,没有足够的“词汇”,肯定写不出东西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就是语块的运用能力不足。如果在外语翻译教学中,能够在指导学生翻译技巧的同时,注意语块的积累,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是翻译实践,网上教学,分组互相讨论等,引导学生慢慢的认识语块,积累语块和使用语块,这样两者相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3.1树立语块意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语块的数量很多,具有高度的可挖掘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英语学习者在听听力和阅读时,他们仅仅是理解意义,根本就没有语块意识,经常性的忽视语块。这样就使得他们不注意识别语块,当他们遇到语块时,把语块分割成单个单词,然后记住,这样就无法理解语块在形式上具有整体性和规范性,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自己语块的学习。在传统的外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英语语法,再加上记忆大量的词汇,这样就可以进行英语翻译了。殊不知这样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外语翻译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应该慢慢引导学生一边学习翻译技巧和具体的方法,一边传授语块的有关知识。老师要有意识的慢慢提高学生的语块意识,让他们在心中把语块的学习放在首位,让他们对语块的学习产生兴趣,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他们对语块的认知能力,这样就可以奠定他们在翻译中使用语块的基础。再就是老师应该逐步的改变学生们传统的学习观念。3.2积累语块

在外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应该挑选出含有实例语块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总结性的归纳。然后比较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语块库,把自己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比较具有常见性的语块收集进自己的语块库,作为自己日常词汇学习的重点,把他们按照不同的题材分类整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块知识结构,这个自己的语块知识结构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要落实到位,在构建自己的语块库时要注意自己的总结。我们知道,语块的大量积累的基础是语言的大量性输入,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在课内的材料里积累语块,在课外,例如听力和日常阅读时,也要注意语块的积累,从而获得大量的语块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背诵是积累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不能否定背诵在英语中的作用,当我们建立自己的语块库时,背诵这些语块就很重要了。通过背诵自己的语块库,学生就有了自己的素材,这样在日后翻译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块库的作用,翻译相对于自己来说就比较容易。3.3运用语块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运用语块说的就是这样,在外语翻译教学中,必要的练习不可缺少,对练习的评讲也很重要,老师在评讲时,对于语块的数量以及是否恰当是讲评的重点,在讲评时可以对一些语句进行拓展和对比,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语块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给出相应的参考翻译,对比学生自己的翻译,找到学生自己翻译地方的不足之处,以及该如何修改。再就是老师在英语考试时,可以把学生在试卷上的答案中语块运用的多少作为评分的一个标准,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进行段落翻译时使用自己的独特的语块翻译,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进而提高学生对语块的兴趣。结语

由于我国长期忽视语块的作用,反而在加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到英语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让学生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就必须从语块出发,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发挥语块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语块理论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语块 外语翻译的教学 方法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4-02

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可以体现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新兴的语块理论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下面介绍一下语块理论相关的知识。

1.与语块有关的知识

首次提出语块的是Becker,他在1957年提出这个概念,他发现语言的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单个词作为最小的单位,而实际上是以一种固定或者半固定的方式的结构来形成板块,这些板块才是构成人们语言交际的最小载体。Wray则比较全面的定义了语块,她定义的语块:一串预先设置的具有连贯性或者不连贯性的词或者其它具有意义的单位,它是以整体性的存在于记忆中,在使用时,并不需要语法生成或者解析,就可以提取了,语块同时具有稳定,整体和范例的特点。

语块还有不同的专业术语,在国外,他们创造和使用的术语高达57个,在国内,可以用下面描述,如“词块”,“搭配”,“多词单位”,“整句词”,“管用表达”,“程式词汇”,“词汇短语”,术语的繁多在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语块具有复杂性,以及语块研究的多元化。

从语块研究的角度不同出发,语块可以有不同的分类。Nattinger和DeCarrico按结构将语块分为下面的四类:第一类,多词词组(polywords): 它是指几个词组成的固定词组, 如for example;go out;Get out.第二类习惯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具体是指某些整体存储的句子语块,就是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 例如警句、 谚语、 格言等,如You bet;how do you do;第三类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ts),它是有空位的,需要我们来填写,可以填一些具有组合关系的同性质的词语,它具有很强的句子生成性,很容易造句,如neither...nor...;either…or; 最后一类,即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builders),它的作用只是作为语篇结构手段的书面连接语,没有其它的作用,如It is… that…;I think so…; Lewis从结构和功能上把语块也分为四类:第一类聚合词 (polywords): 指习语类的固定词组, 如hold on;stand by; 第二类搭配(collocations),指出现频率高的单词组合, 如entertain the hope;the dream come true;第三类,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 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 具 有 语 用 功 能 的 词 汇 组 合,如 Would you mind…;what do you think of …; 第四类,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仅指作为语篇结构手段的书面连接语,如firstly, … and finally。

2.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作用

语言具有一定的习惯性和重复性,话语则不同,它是通过提取储存在大脑中一些记忆区域的预先设置好的语块实现的,语块大多数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它会受到结构的制约,具有非常稳定的搭配习惯和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它能够进行整体的存储和取用,使它具有一些特定的话语功能和高效率的生成句子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语块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语法和词汇的描述范围。语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能力,也对学习者语言翻译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地道性起很大的作用。

2.1提高翻译表达的高效性

语块可以有效地提高外语翻译表达的高效性,在外语翻译教学中,使用语块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It is…that…;当我们遇到这样的词时就可以统一的翻译成“就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句话里的单词了,这样组合翻译就会方便很多。我们如果把小的词语单位同化为比较大的语块,就可以很自然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当学生在外语翻译运用模块时,就无形的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语块,他们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原文,直接取用他们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也就是积累的语块,把这些语块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使用,在翻译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去琢磨语法规则和句子的架构上,而不必在翻译词语时花费时间,因此在翻译信息处理时显得更加简单和具有操作性。

2.2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在实际的外语翻译教学时,学生大多数会出现搭配不当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这个现象令我们很困惑,经过我自己的调查和跟同事们的交流,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们在翻译时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把英语组合在一起,所以就造成翻译错误。如果在翻译时,运用语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2.3提高翻译的人性化

翻译的人性化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性表达。翻译的是否人性化直接体现了翻译是否得体,我们知道,在特定语境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在外语翻译的实践中,学生们有一种定性思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时固有的思维模式制约着自己,而不是英语它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西方翻译着翻译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中国的翻译家翻译是“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在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翻译这时人性化就体现出来了。以语块为单位,可以避免很多的中国式英语的产生。在翻译中使用大量的语块,也就是可以大量的整体性提取语块,不必重新组词,使翻译出来的句子符合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使语句具有连贯性,可以保持语句的得体性,语块具有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它里面的语境和语义是统一的,语块翻译可以减少翻译表达的语言使用的事物,从而使译文更具有人性化,更加得体。

3.语块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实际的外语翻译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难点是他们在外语翻译时不能有效的识别语块,他们会忽视语块,在翻译时不能比较快速的提取大脑中存储的语块,并且灵活的使用它们。如果有效识别语块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3.1树立语块意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语块的数量很多,具有高度的可挖掘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语块意识,经常性的忽视语块。当他们遇到语块时,把语块分割成单个单词,然后记住,这样就无法理解语块在形式上具有整体性和规范性,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自己语块的学习。在传统的外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英语语法,再加上记忆大量的词汇,这样就可以进行英语翻译了。殊不知这样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外语翻译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应该慢慢引导学生一边学习翻译技巧和具体的方法,一边传授语块的有关知识。老师要有意识的慢慢提高学生的语块意识,让他们在心中把语块的学习放在首位,让他们对语块的学习产生兴趣,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他们对语块的认知能力,这样就可以奠定他们在翻译中使用语块的基础。

3.2积累语块

在外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应该挑选出含有实例语块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总结性的归纳,要求学生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语块库,把自己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比较具有常见性的语块收集进自己的语块库,作为自己日常词汇学习的重点,把他们按照不同的题材分类整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块知识结构。背诵是积累必不可少的手段,当我们建立自己的语块库时,背诵这些语块就很重要了。通过背诵自己的语块库,学生就有了自己的素材,这样在日后翻译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块库的作用,翻译相对于自己来说就比较容易。

3.3运用语块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运用语块说的就是这样,在外语翻译教学中,必要的练习不可缺少,对练习的评讲也很重要,老师在评讲时,对于语块的数量以及是否恰当是讲评的重点,在讲评时可以对一些语句进行拓展和对比,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语块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给出相应的参考翻译,对比学生自己的翻译,找到学生自己翻译地方的不足之处,以及该如何修改。例如How the government can optimize its finite financial resources has long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advanc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accompanied by unfavorable consequences such as…。翻译例子“一些为接受更好教育而转往城市上学的学生如今又回到了本地农村学校就读。Some students who had once transferred to urban schools for better education now return to the local rural schools”,这就是学生在作业中充分运用语块来翻译句子。

由于我国长期忽视语块的作用,反而在加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到英语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让学生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就必须从语块出发,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发挥语块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宇,黄燕.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英口译中的语块使用研究[J];外国与外语教学;2011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篇4

一.翻译在外语教学法上的角色

(1) 语法翻译法

利用翻译来学习外语最早可以回溯到拉丁文学习时代,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背诵单字、修习语法和翻译的写作练习, 口语能力的训练则付之阙如。此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外语教学方法, 并被称为语法翻译法。但对许多外语学习者而言, 语法翻译法中充斥着无趣的语法规则以及严肃的文学性翻译, 鲜少顾及到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用语, Catford (1965) 曾直言语法翻译法最主要的弊病就是教授“不良的语法和不良的翻译”, 难怪语法翻译法逐渐没落。

(2) 交际式语言教学法

交际式语言教学法是目前外语教学主流, 该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沟通表达的能力, 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恰当地使用外语。老师常使用实物透过角色扮演和解决问题等交际性教学活动来达到学习目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只使用外语, 学生的母语翻译在此教学法中并未占有任何地位。交际式教学法偏重于口语技巧的训练, 较适合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 可是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而言, 可能阅读和写作的需求更加重要, 交际式教学法对此就较缺乏方法。

二.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效应

(1) 翻译在外语教学上的负面效应

二十世纪初, 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开始对语法翻译法发难, 批评它忽视口语技能, 教导片断零碎的句子, 鼓励母语和外语间错误的对应。Danchev (1983) 曾经总结外语教师反对使用翻译的立场如下:

1.翻译使学生不愿用外语思考, 延迟其流利度和创造性语言的习得过程。

2.翻译误导学生以为两种语言间呈现简单的字与字之对应关系。

3.翻译剥夺老师和学生可以只使用外语上课的宝贵时间和机会。

4.翻译会产生语言干扰。

5.翻译是独立于说听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之外的技能, 仅适合用来训练专业译者。

6.翻译是种不自然的语言, 而且不适合当作外语测验的题目。

(2) 翻译在外语教学上的正面效应

从学习者的观点来看, 翻译本是外语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认知活动, 翻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使用外语, 也可降低他们外语学习的焦虑和挫折感, 所以事实上学生使用翻译当作一种学习策略来学习外语的情况非常普遍。Danchev (1983) 指出翻译对于外语教学有以下的正面贡献.

1.母语和外语间自然清楚的比较, 有助于学习者破解困难的外语结构和元素。

2.快速而有效的理解控制。

3.可以克服与中和母语转移之干扰。

三.翻译如何增进外语教学成效

(1) 整合翻译和交际式教学法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技巧或活动并不等同于语法翻译的教学法, 其实翻译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的教学方法,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建议将翻译整合到交际式语言教学法中。例如Tudor (1987) 认为“翻译传达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讯息, 是种最佳的沟通活动, 应该比现行的教学情况更为广泛使用。”Titford (1985) 认为学生在经过基本的交际性语言的训练后, 翻译是种最佳的后交际式活动 (post-communicativeactivities) , 可用以巩固学生之前所学过的语言技能。Husain (1994) 也主张在“后沟通式教学法”时代中应该注入像翻译这种历久弥新的教学技巧, 他提出几个在交际性外语教学法中使用翻译的原则:

1.学生应该大量接触外语, 且在教学中可以审慎地使用母语。

2.教学活动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老师要为翻译活动提供适合的上下文, 不能再像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只以单句为翻译单位。

4.以沟通能力为教学目标,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都不能偏废。

5.以归纳法教授语法, 有别于语法翻译法所用的演绎法教学。

6.翻译的材料必须实际而且配合时宜, 避免使用过时和生硬的教材。

7.用翻译来突显母语和外语间的异同。

由此可见, 翻译和现行最受欢迎的交际式语言教学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近来的外语教学理论已将翻译视为一种实际的沟通技能, 而非只是传统观念上的逐字直译, 落实在教学上更能配合不同语言技能和教材主题作弹性使用。所以翻译可以弥补沟通式教学法在语言结构和读写技能上教学的不足, 而沟通式教学更可协助翻译在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上扮演更灵活的角色。

(2) 外语教学使用翻译的研究

翻译并不必然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但翻译却可以是绝佳的外语学习资源和工具, 学生可以据此了解外语语法、增进字汇、理解篇章、甚至有助于培养听说技能。例如Zohrevandi (1992) 把学生分组, 每组都分配几个母语的单字和词组,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些单字词组翻译成英文, 并据此写成一篇简短的英文会话, 每组同学都要经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才能解决语言、语境和文化差异上的困难点, 最后每组都要口头演示他们的会话, 表现最优秀的一组会给予奖励。Levenston (1985) 也认为在交际式教学法中, 翻译是种有效的教学技巧和语言评量工具, 他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口译来做角色扮演的活动, 活动可以是在公共场合如餐厅、机场或百货公司等。英文程度不同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语言需求和场合功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使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在翻译教材上, Tudor (1987) 建议不用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性翻译, 可以配合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专业需求, 新闻、商业、法律、社会、科技甚至广告都可作为翻译的题材, 重点是需要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材, 使同学得以练习翻译不同专业的实际用语, 同时开拓更宽阔的知识领域。

这些研究皆证明翻译只要运用得宜, 无论是在说、听、读、写, 还是在词汇、阅读、文化教学、专业英语和沟通技能上确实都可以增进外语教学效果。总之, 翻译原本就是学习外语的一种自然认知过程, 应该可以和其它外语教学法整合, 尤其是在运用目前最流行的交际式教学法中, 它会成为一种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选用实际的材料如报纸、杂志、甚至影视节目让同学翻译, 同学译完后可以作角色扮演或帮影视节目配上外语发音;或者在教室中设定场所和情境让同学练习担任口译员解决外语沟通问题等, 这些活动都能让学生觉得实用和有趣, 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施教前的充分准备, 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结语

许多外语教师相信学生只有在学习的初期才需要依赖翻译, 到了大学应该直接使用外语来思考学习。但学习者在外语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往往必须诉诸于他们的母语来做两种语言间的意义转换。课堂上学生需要翻译的学习需求常常和教师对于翻译的负面信念相互抵触, 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焦虑和压力, 但这种抵触其实在学习理论和教学实务上是可以消解的。

本文认为, 从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理论观点来看, 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使用翻译实是难以避免的心智认知和社会交流活动。根据国内外许多的实证研究报告, 在外语教学上使用翻译是种具有价值的资源和工具, 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但要注意的是, 在教学上使用翻译并非是要重返过去语法翻译法的老路, 也不是要鼓励学生多用翻译来学习外语, 而是特别指出翻译活动可与目前盛行的交际式语言教学法结合, 增进学生外语的沟通能力。事实上, 许多学生未来在职场上很有可能会碰到需要翻译的情况, 例如企业主经常会要求员工从事笔译或口译的工作, 而且中国追求国际化的趋势也需要能在两种语言出入自如的外语人才。所以, 外语教师无须完全避免在课堂使用翻译教学或禁止学生使用翻译学习, 反而应该多加留意学生对于翻译的策略性使用, 并将有助教学的翻译活动纳入教学内容, 同时也提醒同学注意使用翻译的负面效果, 如母语干扰和字面直译等, 如此一来学生的外语能力不仅能够提升, 也可得到多元的发展。

张乐,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摘要:翻译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 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对于翻译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同。近年来受到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等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报告已指出在外语教学上使用翻译是颇具价值的资源和工具。本文探讨了翻译在外语教学法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翻译在外语教学中所可能产生正面和负面的效应、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翻译来增进外语教学的成效。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5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构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其它的技能训练来培养。以前教育界倡导的阅读教学法(Reading Approach)和听说教学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就是通过阅读或听说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李阳的“口语突破听力”就是用“说”来培养“听”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技能。

英语课堂教学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灵活多样,课堂上多了声音、动画、电影等声像资料,活跃了课堂。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始终贯穿着教学过程,表现在:

1.词汇及词组教学

在面临新的英语词汇时,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汉语例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应用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人教版新课标选修六Unit 3中出现新词汇:decide on; AIDS; at risk; the way (to do/doing); virus。教师可创设汉语例句:我们必须决定两件事,对已患艾滋病的人们的最佳援助方式和对有病毒感染危险的人们的最佳教育方式。

译:We must (or have to) decide on two things: the best way to help people who already have AIDS and the best way of educating people who are at risk of being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通过对此句子的翻译,学生可理解和掌握上述词汇并学会应用。这种方法也是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的。

2.语法教学

英汉互译,不仅要考虑到英汉语词汇的运用,还要考虑到语法结构的区别。因此,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能促进对语法、句法结构的理解,并发现英语和母语之间的异同,促进双语能力的发展。

如: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we be ready for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life.

(译A)只有努力工作,我们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才会有充分的准备。

(译B)生活中,挑战和机遇并存,惟有努力,我们才能随时应对。

(译A)是在语序与结构等方面,都与英文原句基本一致的翻译。(译B)虽然在语序、结构等方面与英文原句很不一样,但是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为汉语多以短句为主。通过众多此类的句子的翻译,学生可理解并掌握倒装句型的特点以及与汉语表达习惯的区别,学会应用。

3.阅读教学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不理解文章,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理解,他们便说不会翻译。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一边读一边将句子翻译成汉语,来帮助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翻译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速度。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理解能力提高了,便向英语思维迈进了一步。

4.写作教学

高中学生在写作中很少能够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大都是用汉语思考然后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再写成文章。很显然,这种方式很浪费时间,在考试中是不利的。当然,如何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英语思维,一直是一些教师研究的课题。我们现在讲,高中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利用翻译这一工具,但要力求精确。熟悉写作的要求,练习多了,写多了,学生可能就会离开汉语的依托,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商务翻译;广告翻译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新战略,极大推动了我国商务翻译教学与研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浙江省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外语类院校,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十分鲜明,把商务翻译教学引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其必要性毋庸置疑。随着教学技术的革新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众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改变,目前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教学改革新的热点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将翻转课堂引入商务翻译课堂教学,是探讨翻转课堂能否提升商务翻译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商务翻译能力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翻转课堂模式相关理论

学者何克抗(2014)指出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或译作“颠倒课堂”) 近年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在2011 年还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的有利于学生的尝试。他们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不再花费课堂上的时间去听教师对概念性知识或操作方法的讲解, 可以通过在家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课堂上的时间可以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美国学者Salman

Khan受到启发,创办了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引发了教育界的“翻转革命”(Ash K.2012)。

虽然,翻转课堂涉及的教学视频制作对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实施翻转课堂,也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能切实有效进行自主学习,但是翻转课堂的优点不言而喻:线下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案、和其他教师精心整合的教学资源,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教师个别辅导、师生互动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其实质是帮助学生按照个性化的差异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决定观看教学视频次数,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由关注知识点转向问题解决和能力培养,在一次或者多次线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反思学习策略、通过课下测试活动和课堂讨论点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内化。

二、商务翻译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在商务翻译教学中,尽管教师已经结合“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课堂主要流程还是以作业点评——教师传授新章节内容——学生练习——师生互评等环节为主。

教师发现,在作业点评这个重要的反馈阶段,由于作业点评存在时间差,学生已经错失纠正语言错误、修正翻译策略选择错误等的最佳时机,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在教师新知识传授环节,学生呈现出接受的差异性,预习到位、学习内驱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上手,但是学习能力较弱或学习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在练习阶段,和译文产出后的师生互评阶段,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导致师生互动减少,学生有时无法得到教师的即时支持,教师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架”,无法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相邻发展区的理论,进行进一步切分,细分,从而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因此,有必要在商务翻译课堂中引入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传授、练习、点评模式,而采用“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学案或者视频—课下自主测试—课中师生点评、总结反馈”的“自主学习—课前测试—课中点评、反馈”的混合式模式,将部分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移到课下,实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混合;既有利于学习者按照个性化差异进行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线下学习又使得预留更多课堂讨论时间成为可能,因此课堂上,又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知识内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实时监控,及时释疑,将知识逐渐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点评学生练习实践,又能让学生获得最佳反馈效果,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提前制作视频或者其他教学材料时,还能选择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商务翻译翻转课堂应用模式

商务翻译按照苏雯超(2016)等的研究发现包括公司宣传文本、商务信函、商务广告,商务合同等14个核心话题和包括商务旅游、商务新闻等6个拓展话题。文体类型非常多样,按照文本类型理论分析,翻译标准也相应的非常多元化(马会娟,2005)。再加上每个话题各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语言特点、翻译策略,各个话题之间知识体系相对独立而完整,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翻转课堂中课下学习用的视频。许多翻译老师也形成共识,本科翻译学习阶段以翻译实践为主,适当辅助翻译理论,这也决定了翻译课堂理论传授的时间不宜过长,这两点刚好满足翻转课堂中应用最多的微视频特点:视频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在此,以商务翻译课堂教学为例,具体说明翻译系教师翻转课堂的应用。

(一)线下学习阶段

从教师层面,翻译系教师整合目前翻译系优质的翻译实验室、同传实验室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利用先进的音频视频或PPT制作经验,整理并发布适合学生线下自学材料。教师提前将介绍商务翻译中各专题知识点的微视频,结合文字说明提前上传指定公众号或者班级群,一起发布的还有线下测试学习效果的练习。例如在商务广告翻译课堂中,除了发布广告撰写原则、广告的功能、广告的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视频以外,还提供数则平面图片广告和广告正文的翻译作为线下测试练习,仅举三例:

例1:某平面图片广告

广告主体为英伦风格显著的房间,内有一个拟人化的绿色大布丁,英文广告词为:London. Another planet only 69£away。

例2:博朗剃须刀广告主体为相似度较高的大猩猩和男士,强调的是产品使用效果前后的对比,英文广告词为:Brings out

the human in men, Braun Series 7.

例3为护肤产品倩碧的产品广告正文,原文来自苑春鸣,姜丽主编的《商务英语翻译》(2013:208),原文中的Clarifying

Lotion指倩碧洁肤水。

Step 2. Clarifying Lotion. To exfoliate.

The difference maker, in four graduated formulas. Used after

cleansing, exfoliation gently releases dulling surface flakes to

reveal smoother, clearer skin. Optimizes cell turnover. Benefits all

skins from the oiliest to the driest. The tingle tells you its working. For external use only. Avoid eye area.

线下要求学生完成视频学习或者图文资料学习和自测阶段。以上述例子为例:从学生层面,通过视频学习加辅助PPT等文字说明材料,学生能够了解到广告的设计特点、广告的语言特点、广告的翻译策略等知识储备。同时对线下测试练习有所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这个也是商务翻译课堂上的常态,(因为翻译课堂上的主体活动为小组合作讨论、小组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点评)学生非常习惯。这样学生在自主测试中就会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学生一般提前一到两天预习课程内容,所以这个问题带到课堂时,学生印象还非常鲜明。

(二)课堂呈现阶段

课堂呈现阶段也是上文提到的课中点评、反馈阶段。

在此阶段,强调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获取,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堂关注学生问题的呈现,对于学生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发挥引导 、启发等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由于线下已经学习,获得了基本知识的储备,因此在该环节,师生就可以开展非常充分的讨论,教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引导,启发,细分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完成知识的逐步内化,达到主动构建知识,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形成学生整体翻译能力。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学生翻译讨论过程如下:

学生认为,例1平面图片广告中,该广告的主体为绿色大布丁,英伦风格的房间布置,强调旅游目的地绿色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气息,能够引发潜在顾客对于英伦风味的下午茶的美好期待,同时房间布置中暖色调的使用能够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起到很好的劝导消费的作用。因此师生决定用平实的语言,口语化的风格来对应该广告中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要素,于是产生下列译文:

学生译文一:花小钱,游大世界。69镑环游伦敦。

学生译文二:伦敦之旅,始于欧洲之星。

学生译文三: 欧洲之星,开启平价伦敦行。

作者译文:想去伦敦喝下午茶吗?找欧洲之星吧。69镑,尽享英伦风情。

例2的博朗剃须刀广告中,师生认为既然广告的主要功能是劝购功能,即劝服潜在顾客购买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翻译成功与否应该取决于它能否在译文读者中起到同样的作用。师生得出结论,广告翻译应以“劝购功能相似”为其基本原则,译文应与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传效果、信息传递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该剃须刀广告强调产品使用前后的对比,视觉效果非常强烈,考虑到产品使用对象为男士,学生将译文风格定位为简约但不失雅致风格,语言要体现男士的阳刚之气,体现产品价格定位等,这样会比较符合男士对于该产品的期待,从而能很好的起到劝购功能。而在广告译文产出过程中,学生充分联想男士洗护用品等基本词汇,产出广告译文如下:

学生译文一:博朗背后,男人本色。

学生译文二:刮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青春。

学生译文三:博朗剃须刀,男人的魅力。

学生译文四:博朗剃须刀,做个真汉子。

作者译文:须臾之间,尽显男人风采,博朗剃须刀。

例3护肤品广告中,英文原文非常顺畅,地道,能引发顾客的美好联想。师生讨论认为,护肤品的翻译一定要符合顾客的审美期待,译文应尽力避免以“简”译“美”,而遵守以“美”译“美”,在突出产品功效之外,还需要以美言“诱惑”消费者,令注重容颜的她们产生购买欲望,达到产品介绍的劝购功能。值得提出的是,该广告原文中“The difference maker” 利用了英文的名词优势,“The tingle tells you its working.”则采用无灵主语和有灵动词的搭配使用,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语言显得非常简洁,表达十分新颖,译文产出时要关照这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学生讨论决定分别译为:“(倩碧洁肤水),打造全新的你”和“用时微有刺痛,表明肌肤正在大量补水”来对应英文原文。

因此师生产出译文如下:

第二步: 温和洁肤水, 去除角质,功效卓著

倩碧洁肤水,打造全新的你。四种不同肤质配方可供选择。洁面后使用。轻柔去除角质,清理老化皮层,加速细胞新陈代谢,还你光润盈洁肌肤。适用于油性至干性所有肤质,用时微有刺痛,表明肌肤正在大量补水。只可外敷。远离眼部区域。

四、结语

商务翻译翻转课堂肯定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采用翻转课堂以后,课内时间以启发、讨论、修改、点评为主,课堂气氛融洽,讨论热烈,学生反映学到了很多商务翻译的知识,更获得了不少实战经验。不少学生认为单纯传授商务英语特点,商务翻译的策略可能对于学生来讲略显枯燥,但是课前先学知识点,课堂运用知识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自我思索,自我发现,所有的思维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因此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涌现出很多 “得意之作”,让学生充满成就感,从而越翻译,越实践,兴致越高,兴趣越浓。真正做到了从做中学,学中做。这种改变传统的“传授、练习、点评模式”,采用“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学案或者视频—课下自主测试—课中师生课堂讨论—课中点评反馈”的“自主学习—课前测试—课中点评反馈”的混合式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思想,着力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Ash K. Educators View “Flipped” Model with a More Critical Eye [J].Education Week. 2012.32(2):6-7.

[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14(7):5-15.

[3] 马会娟.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J].中国翻译,2005(3):81-84.

[4] 苏雯超, 李德凤,何元建.商务翻译的内涵何外延[J].中国科技翻译,2016(1):26-28.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7

奈达在论述翻译的具体过程时, 提出了译者应遵循的四原则, 即: (1) 内容的一致优于词与词的对等。 (2) 动态对等优于形式上的一致。 (3) 口头形式优于书面形式 (这一点主要就圣经翻译而言) 。 (4) 听众或读者的需要优先于传统的语言形式。尽管翻译界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不同见解, 而且上述四原则主要是针对翻译《圣经》而言的, 但本人认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至少有两个原则是可取的。

二、内容的一致优于词与词的对等原则的应用

翻译时, 词的选择是基础, 正确的选词是译文准确的前提之一, 但是, 并不能一味地强调词语的对等, 因为这样会让译文不自然、不准确。因此, 首先应该分析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 才不会出现误译。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往往要采取相应的技巧, 对原文进行灵活的处理, 以求译文与原文上下文的一致, 而不是词语的一致。比如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I t wasn’t cold yesterday, was it?

—昨天不冷, 是吗?

Yes, it was./No, it wasn’t.

不, 很冷。/对, 不冷

如果不考虑上下文, 直接看yes和no来对应翻译, 势必导致误译。

2、—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要来杯茶吗?

Please.

谢谢。 (比较:请)

这个对话中的please并不是要表达“请”的意思, 而是要表达一种接受对方好意, 表示感谢的意思。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对词汇在不同内容的语境中加以比较、讲解, 让学生用一个词的不同意义造句, 并进行翻译实践, 加深印象。

三、动态对等优于形式上的一致原则的应用

这是这四条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也是奈达翻译理论中具有建树性的部分之一。所谓动态对等, 也就是要求译文应使读者对原文所做的反应, 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奈达强调的信息的接受者, 也就是读者是以何种方式对信息产生何种反应的, 而不是像传统的检验法那样, 只对翻译中的原语译语进行检验, 从形式和意义的结构上对两种信息进行比较, 再在这个基础上判定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 (张军, 2002:32)

(一) 增词法实现源语与译语的动态对等

作为翻译的一个普通原则, 译者不应该对原文的内容随意增减。但是,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字词句的完全对应。因此, 为了准确地传递原文的信息, 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按照意义上、句法上或修辞的需要增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 从而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的习惯并使译文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 以达到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方面对等起来的目的, 最终实现源语与译语转换的动态对等。

1、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é.

(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 他还得起草最后公报。)

根据意义上的需要, 可以在名词前后增加动词。如果把上面的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翻译为“在宴会、音乐会、乒乓球表演之后”, 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但如果在名词之前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动词, 翻译为“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 形成三个动宾词组, 那就意思明确, 读起来也较通顺自然。翻译中所进行的增词处理, 使得译文读来琅琅上口, 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 (张培基、喻云根, 2001:58)

2、这个小男孩饭前都洗手, 然后用餐巾纸擦干。

(This little boy always washes his hands before meals and then dries them with napkins.)

翻译时, 通过增加物主代词、连接词和宾语了实现译文动态对等的目的。

(二) 注意文化差异实现源语与译语的动态对等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 文化上的差异总是给学习者带来困惑。不论是外国人学习中文, 还是中国人学习外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词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 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 dragon是罪恶的象征, 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而在中国, dragon是古代帝王的象征,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所以, 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在翻译“亚洲四小龙”, 如果直接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 恐怕不妥当, 个人认为考虑到文化差异因素, 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更为妥当, 因为tiger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威武强悍的动物, 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另外, 中西方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对颜色词的使用上。红茶不是翻译成red tea, 而是翻译成black tea。红糖不是翻译成red sugar而是翻译成brown sugar。英国人喜欢狗, 有很多习语都和dog有关。如果不了解英国人这个习俗, 就很难翻译准确, 甚至即使翻译过来了, 中国人似乎也不理解。如lucky dog只能翻译成幸运儿, 而不能翻译成幸运狗。有一句俗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其意是“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而不是“狗总会有它的一天”。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 在语词的翻译中, 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 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译者在翻译涉及文化差异内容的时候会感到棘手, 而动态对等原则更注重深层意义的对等, 对于解决这个难题很有帮助。不过这条原则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 这个原则提倡的动态对等即原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在很多时候是难以实现的, 因为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迥异的文化背景在作祟。比如, 在翻译“雨后春笋”时, 遵循动态对等原则的译者会把它译为grow like mushroom, 虽然深层意义得到了传达, 但是不同的意象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所留下的印象是不会一样的。

动态对等是奈达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 它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实际翻译有益。动态对等理论允许自由处理, 通过发现目的语的深层结构, 再生产出与原文信息价值等同的目的语,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时刻提醒自己, 切记目的语的读者是生活在文化和语言与源语读者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 (熊云凤、田喜娥, 2004:380)

四、结语

奈达理论, 给翻译研究注人了新的活力, 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翻译对等论是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 读者反应论则将译文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它们为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实现源语文化向目标语文化的转换和处理文化差异提供了翻译理论上的指导和翻译实践上的策略和技巧, 意义重大。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也为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实现源语文化向目标语文化的转换和处理文化差异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策略和技巧, 意义重大。

关键词:动态对等,翻译教学,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军:“论奈达翻译四原则在英汉翻译中的有效性”,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7期。

[2]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8

1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兴于20世纪中期的德国,主要是以赖斯、曼塔里、诺德、弗米尔等为代表,在当代的翻译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功能翻译之前的翻译界中都是以原文翻译为中心的,但是功能翻译出现后,开始转变原来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目的论”,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结果,翻译最终的目的指向是读者,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了解读者需求,以及整个译文的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对整篇译文选取合适的翻译手段,从而翻译出读者期望的结果。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重视疑问句的文本类型以及译文的功能,重视读者的目的性,重视不同的读者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使读者能够获取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因此功能翻译理论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使当代的翻译领域更进了一个层次,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2 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翻译教学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尤其是非英语专业,英语翻译只是作为课后练习题出现在大学教学中,并没有作为课程搬上英语教学课堂;而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有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但是英语翻译也只是作为巩固知识和测试的手段,并没有正规的翻译教材。并且在练习教材中,翻译材料多数都是以简单的句式来用作巩固学习内容的,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没有任何的提升作用,英语教师也没有在英语翻译能力上设立目标。

在当下的英语课堂中,英语翻译通常都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过于刻板与机械,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深受上课时长的影响,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节约时间都是将翻译布置成课下作业,然后再为学生发“标准翻译”,让学生在其中自己寻找错误与不足(刘小祎,2009),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没有实践意义的,既无法满足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满足不了当下社会对翻译多样性的需求。

(2)存在的问题

以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显示出,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缺乏教材、师资力量不足、对英语教学翻译不够重视等等。1当前大学教师多是研究生或本科刚刚毕业的教师,在英文翻译方面没有足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实践教学基础。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翻译理论基础但是没有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缺少一些自信以及说服力。2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对英语课程都保持着消极的态度。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英语课程相对枯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英语课程失去兴趣,进而对英语翻译更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对英语翻译课程学习没有足够的信心,也缺少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3当前我国的英语翻译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翻译理念,传统的翻译理念一直都是借鉴的“对等”“信、达、雅”“神似”等。(谢燕鸿,2012)以前我国的翻译研究着重于对文学名著的翻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翻译的领域开始扩展到了企业文件、法律文书、科技资料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件,所以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翻译理念其实不太适合当前实用性文件翻译的需要。

由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对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中对翻译文件的需求开始变得广泛、多样,传统的单一的翻译理念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翻译需求。所以当前大学生的英语翻译教育应该被格外重视。大学课堂中的英语翻译教学急需改革创新,转变传统的翻译理念。

3 功能翻译理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指导

功能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引入可以主要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文本的四个功能入手,文本的4个功能即:表情功能、指称功能、诉求功能、寒暄功能。这4四个功能还可以再往下细分,但是在某一个文本篇中基本上是比较单一的,多是一个功能为主,其他的功能进行辅助。也就是说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此文本的功能与交际环境,不仅仅是对文字进行逐字翻译,还要考虑当下的环境以及分析整篇文本的功能,要有目的、有策略地翻译,在教学中还要要求学生注重翻译过程,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功能翻译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功能翻译理论表明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语境对翻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要了解文本的目的必须要研究作者的语境的运用习惯,推断文本的目的。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去多读一些作家的作品,汲取大量的经验,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感受作者的语言习惯、心理期待以及作者的知识背景等,从而推断出在文章中某句话所表达的真正涵意。就例如对《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一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话的翻译,很多学生都会直接按照表面的意思直译为I left quietly,which is as similar as how I came here.I waved quietly to farewell the clouds,很明显这种翻译是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这是过分地强调准确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了解作者的情感与社会背景,Very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这种翻译明显要比上面的翻译更具有感情色彩,更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更多了些节奏和美感。

将功能单一理论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改变我国当前英语翻译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的状态。并且在翻译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对原文的语言的精确度,教师还要通过对文章进行摘译、编译、改译等等手法教会学生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对原文进行加工,增强学生在翻译中追求目的性的能力。并且在课下鼓励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比如增加对双语平行文的接触,或者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翻译的兼职来增强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完善自己的翻译水平与能力。

4 结语

当前社会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形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英语翻译的教育,正确对待英语翻译教学,为社会培养能力更强的人才,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当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教学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现代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期,英语翻译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主流。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不利于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开拓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主要阐述功能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小祎.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4).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9

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坊

1. 翻译工作坊

以实践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因此应运而生。翻译工作坊是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 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1]。这种模式移植到翻译课堂, 就成了一种全新翻译教学途径, 用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代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译品为取向的教学模式。正如李明和仲伟合所说的:“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翻译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翻译训练的平台, 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 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 并通过课内外的交互学习环境, 去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 为他们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实施翻译项目、承接翻译任务打下基础。”[4]

2.电影材料的选择

翻译工作坊的有效实施, 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材料的选择。李明、仲伟合教授建议:“翻译工作坊教学的模式, 就采用所承接的翻译项目材料作为学生翻译的原始材料。”[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的教师来讲, 他们平日很少承接翻译项目, 对于这些教师来讲, 翻译材料的选择就不得不将趣味性, 知识性作为首选条件。笔者在搜集近十年的翻译教学研究发现, 研究者们对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见仁见智, 但很少有针对学生学习翻译热情, 如何构建生动有趣的翻译课程进行专门的研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尽管学生的兴趣千差万别, 但他们对电影却有着惊人般的统一。笔者试想能否将电影翻译应用到教学实践环节, 于是尝试性地提出建立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坊。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可以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能了解他国风趣, 感受异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建立电影字幕工作坊, 让学生不仅停留在看, 更停留在做的过程当中, 从做中快乐地学习。

目前, 电影题材非常广泛, 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各有不同, 因此, 在翻译实践中选择合适、恰当的电影题材值得深思。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笔者就所带的班级进行简单的兴趣调查, 发现学生对动画片都有一定的垂青。为了避免泛而散, 做到精而专, 笔者选取了动画片《功夫熊猫》作为电影字幕翻译材料。《功夫熊猫》是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 是一部十分耐看的电影。浓烈的中国元素、精彩的故事情节、诙谐的对白和励志的主题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希望学生通过电影字幕的翻译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主题。

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坊教学程序

“工作坊是由数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 且让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 并一起讨论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 甚至可以实际行动, 这种‘聚会’与‘一系列的过程’, 就是工作坊的活动内容。换句话说, 工作坊就是利用一个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 将上述这些事情串联起来, 成为一个有系统的过程。”[8]。笔者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字幕翻译实践环节当中。

1.电影英文字幕准备阶段

目前电影都配有中英文字幕, 这对于学生进行字幕的翻译具有一定的阻碍, 因此在动手翻译之前, 先将学生集合起来, 共同探讨如何把字幕去掉。笔者将班级里懂电脑的学生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电脑专家”小组。该小组使用相关电影字幕软件将中英文字幕去掉, 为后面的翻译工作铺平了道路。接下来分组:本电影总长:90分钟, 学生人数:40人, 5人为一组, 共8组, 每组人员对90分钟的电影进行分配, 平均每人听18分钟。要求学生在无英文字幕的前提下, 首先将18分钟的英文听写下来。为了丰富电影字幕翻译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次影视片段配音大赛 (关闭原声) 。学生自行组合, 根据所选片段选定配音演员, 中英文对照进行配音, 最后选出模仿能力最强的一组, 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嘉奖。配音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极富表演能力, 有些学生的配音和原电影简直不相上下。显而易见, 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翻译的兴趣。

2. 翻译阶段

工作坊中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的角色,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权威, 而是一个组织者, 协调者, 促成者。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5]。教师根据该电影的内容, 提出了一些在翻译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钻研, 去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讨论与协商, 学生不仅可以克服语言等方面的问题, 而且也可以打开思维模式, 开拓视野。以电影里各个人物人名的翻译为例, 使学生懂得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它涉及到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文化。教师可以预设以下问题:

1) What kind of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can be applied to your translation?

2) How many cultural elements can you find?And how can you decipher those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3) Can you find out the American value or American spirits in this movie?And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m?

……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原文字幕或者不止一次地观看相关的电影片段, 经过思考, 讨论, 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预设活动不仅让学生能够透彻地理解原文, 抓住文本信息的内在逻辑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以及翻译能力。比如学生在翻译电影当中的人名时发现了一个问题:片中浣熊“师父”, 是译为“master”还是汉语拼音:“shifu”?学生就此展开了讨论, 开始各持己见,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直接音译成“shi fu”, 从语音上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中“师父”一词非常深奥, 既包括了教与学的过程和关系, 更包括了博大精深的“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儒家思想。“Master”只会让人明白, “师父”就是技能比我好的、帮我学习技能的大师, 没有师为父的独特文化[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可以就此展开问题, 将归化和异化理论介绍给学生。对于这部影片, 涉及的翻译理论有很多, 比如:顺应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 生态翻译学理论, 目的论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地对这些理论加以梳理, 让学生发挥得更加自如。

3. 表达阶段

对原文材料进行充分理解之后, 就是表达阶段了。众所周知, 充分正确的理解并不一定能搞保证准确流畅的表达。奈达所言极是, 如果译者没有过硬的写作表达能力, 即使对原语和目的语、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以及文本内容涉及的学科知识了如指掌, 也不能保证他能准确翻译原文[2], 译文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学生能否娴熟地运用翻译技巧以及学生的汉语修养。如学生在探讨有关浣熊师傅的一段开场白:Let the tournament begin.Citizens of Valley of Peace, it’s my great honor to present to you……

有一组同学将其译为:比武大会现在开始!和平谷的父老乡亲们, 今日, 老夫有幸向诸位介绍……。学生们认为这种译文比较符合该片, 片中的师傅身着古代服饰, 因此一个古代人不可能说的是纯粹的大白话。因此该组同学这个译文都具有古文的特色。在真正的表达阶段, 学生会强烈地意识到汉语知识以及培养汉语功底的重要性, 就会在日后的学习当中重视汉语能力的培养。

4. 审校阶段

各个小组完成了自己翻译任务, 接下来要以小组间讨论的形式对比各自的译文, 并与原汉语字幕进行对比研究, 找出存在差异的地方, 探讨自己的译文或是对比译文是否有理解方面的错误, 表达和措辞的欠妥之处。为了讨论方便起见, 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标出译文的精彩之处和欠妥之处。各组讨论之后, 要进行全班讨论, 选取8组中一组或两组学生的译文进行讲评,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努力, 并对翻译的精彩之处给予鼓励, 同时指出学生在某些细节当中的理解误差, 进而总结翻译这部电影时所应用的翻译理论及原则。并向学生介绍这些翻译经验可应用的范围。通过集体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他人翻译的经验, 同时可以了解自己翻译的不足, 进而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

翻译硕士及翻译本科的产生正是由于传统翻译教学偏重翻译理论, 轻视翻译实践。翻译市场需要具有一定翻译实践能力的翻译职业人才。而基于实践性的翻译工作坊, 是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而有效的改革尝试。集人、景、物、声、光、色于一体的电影无疑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工作坊在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在乐中学, 在学中乐”。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体会到了合作协商的乐趣所在, 从而提高了自己基本的生存能力。实践证明, 学生从影视中获得的知识, 往往比从书籍上获得的既多又快, 既深刻又牢固。

参考文献

[1]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Routledge, 1993.

[2]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黄美琳.从顺应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 2012 (12) .

[4]李明, 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 2010 (4) .

[5]许烨.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 2010 (2) .

[6]赵婧.反差:八千万学子习外语, 翻译人才缺九成[N].光明日报, 2006-3.

[7]朱玉彬, 许钧.关注过程:现代翻译教学的自然转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 .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10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翻译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翻译教学, 并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 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 (让·德利尔, 1988)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 翻译教学已从和语言教学有关的翻译行为中独立出来, 目前已经展开了有关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维度的研究。因而, 将翻译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 由于师生语言背景相同, 在课堂上, 教师适当地用母语解释, 尤其是在解释具有抽象意义的词汇和母语中所没有的语法现象时, 既省时省力又简洁易懂。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

现代外语界广为接受的交际教学法, 导致了一种误区:外语教学过程盲目单语化, 甚至完全排斥母语或翻译。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普遍采用英语教学、英语操练, 目的是提供英语交际的情景, 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但这种做法常常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而且部分教师受制于课本内容, 未能创造真正的交际环境, 甚至有的教师说出来的英语并不规范, 反而更使学生理解模糊。另一方面, 现在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师没有给学生较系统地介绍一些翻译常识和技巧, 学生没有做足量的翻译练习, 英语考试也很少有翻译方面的测试, 种种原因都导致学生翻译能力始终处于劣势。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译教学的对策

(一) 适当讲授翻译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翻译教学应当适当讲授翻译理论, 这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现在大多数的翻译教程都以介绍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为主, 而回避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 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 (刘宓庆, 1987) 。在讲授翻译理论时, 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的, 又要照顾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

翻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应立足于“精讲多练”,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翻译效率。在英语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母语进行翻译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学实践证明, 通过翻译训练可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 扩大词汇量, 提高其写作水平及汉英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 注重文化差异。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 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 翻译离不开文化。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 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 有些人将翻译理解为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过程, 就是母语与英语的互译, 忽视了语言形式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所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由于各国、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历史背景、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和思想观念的不同, 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也就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白象牌”电池在英国遭到冷遇, 因为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是指“保管起来既费钱, 又费事的累赘东西”。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又如:He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译成:“他是家中的黑羊。”英语中black sheep是指“害群之马, 败家子”。此句应译为:“他是家里的败家子。”

(三) 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 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进, 开展素质教育, 学会学习已成为我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加快, 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我们应充分重视“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 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 教师讲解太多, 学生实践机会太少。即使讲评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教师的动机固然是好的, 力图讲明道理, 但客观上却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 翻译教学必须变“满堂灌”为精讲多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此, “批评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即让学生完成翻译练习后继而对译文进行自我或相互间的评改, 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应变、创造及译文鉴赏能力, 提高实际翻译水平。

四、结语

可见, 只有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通过大量实践, 才能获得较强的翻译能力。我们要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意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 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 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 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提出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 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辛献云.翻译教学中的译文比较教学法[J].外语与翻译, 2001 (2) .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让·德利尔著.孙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

[4]魏令查.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 2001, (3) .

[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2005, (1) .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11

关键词:商务翻译;商务翻译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57-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16

截至2009年,中国成立各类翻译公司19,520家,约50万翻译从业人员(郭晓勇,2011:32-34)。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算得上一个翻译大国。然而,据2008年2月24日的《中国人事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专业的翻译人员还不到6万。由此可见,市场对专业翻译人员的需求依然很大,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培养高端的商务翻译人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就愈加明显了。

1 . 中国商务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 . 1 传统的教学设计

传统商务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内容上,某些教师未能从商务翻译课程应用性强的本质出发,过多阐述笼统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而对商务知识的讲解则有所欠缺,另外在进行译例分析中,还是沿用翻译课历来重文学译例的传统,缺乏对经典商务译例的探讨。在教学情境上,由于当前许多学校的商务翻译课仍然沿用“黑板加粉笔”,“理论知识加翻译练习”的模式(尤璐,2006: 74-76),所以教学情境缺乏新意,过于刻板。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口授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而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的协作、小组讨论、辩论、调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依然不常见。

1 . 2 不合理的师生定位

师生定位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关系(肖秀荣,2002:118-143)。合理的师生定位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当前中国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师生定位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传统的商务翻译教学模式依然广为存在,使得教师易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扮演支配者的角色,而学生倾向于被动地聆听和做笔记,扮演被支配者的角色(黄卫星,2011:80)。当前,中国的商务翻译教学中,这种教师支配整个课堂的情况还相当常见(王盈秋,2011:40-42)。当这种支配与被支配的角色定位形成后,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少,教师倾向于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往往辅之以“万无一失”的完备讲稿,通常是翻译理论知识加译例分析,而学生则容易听觉疲劳,产生厌学情绪。

1 . 3 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估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它,教师得以了解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然而受应试教育这一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仍然将单一的阶段性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李彬,2011: 120-122),而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则未能引起相应的关注。另外,当前的评估方法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是学生真正的能力(王盈秋,2011: 40-42)。这种单一静态的评估模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准确地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也无法起到有效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的作用。

2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被称为建构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ay)、皮亚杰(Jean Piaget)、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等。杜威强调自我实践在获取新知识中的作用,认为经验是认识现实世界的基础,教育应被看作是对经验的不断重构(Newby, Stepich, Lehman and Russell, 1996: 34)。皮亚杰认为孩子们与生俱来地具有与他们所处环境进行互动的趋势,通过这种互动,他们能开发出各种行为和思维模式,即“图式”(邹艳春,2002: 27-29)。维果茨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Vygotsy, 1978: 86)。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该理论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肯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自我经历、自我理解并自我反思的有意义建构过程,强调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它提倡将学生而非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肯定了周围的人际关系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另外,由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有意义地去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所以它提倡用动态多元而非静态单一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

3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改革当前中国商务翻译教学的启示

3 . 1 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提倡学习应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并带有特定的问题须解决。专业商务翻译人才需要具备市场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包括扎实的双语基础、娴熟的翻译技能,以及基本的商务知识、管理知识和外贸知识(段淳淳,2011:177-178),为此,商务翻译教学不仅应注重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积累,也应关注学生对商务知识和各种能力的积累。于是,在教学内容上,商务翻译教学一要紧跟时代的要求,做到适时更新,二要改变传统翻译教学重文学译例讲解的现状,对专业的商务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在教学情境上,商务翻译教学不应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里进行,而应在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去动脑和动手。比如,可以创建虚拟公司形成模拟真实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仿佛被置身于一个微观的商业界,能更深刻地去经历和体悟自己作为一名专业商务译员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黑板加教材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口头教授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而商务翻译要求学生积累各类商务英语知识。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商务英语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所以单靠教师的讲授很难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师生互动等来打破单一的口头教授。

3 . 2 对师生定位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应是信息从教师到学生的简单传递(何克抗,1997: 3-9)。传统教学更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掌握概念、理论或事实,而建构主义教学更关注的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前者易将教师当作教学的主体,而后者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询问老师、与同学协作、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获取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只起引导、促进和协调作用。这样的师生定位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好处有:首先,当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guider)而非一个信息给予者(information-giver)时,可以更好地避免教师进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次,当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facilitator)而非答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时,可以避免学生一味等待所谓“标准译文”的心理,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进行思索,并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去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当教师作为一个协调者(coordinator)而非一个统治者(ruler)时,可以更好地维护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融洽且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

3 . 3 对学习成绩评估的启示

传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往往把单一的阶段性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定方式。这种单一的阶段性笔试注重考试结果,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建构主义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旨在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关注,提倡学习成绩的评定须基于学生的平时表现,而非仅仅取决于最后的考试分数,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成绩评定方法可谓是动态多元的。翻译课程涉及语言间的转换,众所周知,在翻译界,对某个译本的评定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所以单凭一个静态的笔译考试很难真正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不真实的学习成绩评定结果还可能导致学生过于自满或自我否定的恶劣情况。另外,当前太过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评估方式难以真正衡量一位学生是否具备成为高端商务翻译人才的素质,因为一位高端的商务翻译人才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而这些都无法从一纸试卷中得以体现。所以对商务翻译学习者的成绩评定须采用动态多元的方式,不只是考试分数,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翻译相关的社会实践、是否考取翻译资格证书等都可以作为评定学生最后成绩的参考因素。另外,成绩评定的主体也可以多元化,除了教师(师评),学生自己(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等都可以纳为评定的主体。

4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翻译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商务翻译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大体上可分为商标翻译、名片翻译、商务广告翻译、产品宣传册翻译、公司简介翻译、商务信函翻译、菜单翻译、外贸单据翻译(曾珠,2011: 48)。本文作者在自身的商务翻译教学实践基础上,以商务广告翻译课为例,从构建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合理分配师生角色定位及创立动态多元的学习成绩评估方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考虑到商务广告翻译在整个商务翻译课程中的重要性及该课题本身的难度,作者将该授课主题定为四小节课,分两次上,一周内完成,共180分钟。授课对象为30位专业为商务英语的大三学生。结合授课内容,老师将这些学生随机地分成四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原文作者(广告商)、译文发起者(产品制造商)、职业译者(翻译公司)、译文使用者(消费者)。授课前两到三天,老师将授课主题和分组情况告知各位学生并嘱咐各组同学做好相应准备,例如每组成员可自行撰写某商品的广告词并将其进行翻译,了解商务广告的特点及其翻译要求等。

第一节课为导入课,教师由问题导入授课主题,例如,“你最感兴趣的广告词是什么?为什么?”“你有注意过一些广告词的译文吗?你觉得这些译文如何?”热身问题过后,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则真实存在的商务广告,并提醒学生注意广告中出现的广告词及其译文,如洗衣粉广告“Tides in, Dirts out”(汰渍放进去,污垢洗出来)。播放广告之后,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商务广告词的特点并思考其翻译策略。随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商务广告中常见的词汇及短语,如“economy and durability”(经济耐用),“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驰名中外)。至此,第一小节课结束。

第二小节课为实践课,学生须分组扮演各自的角色。每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广告词撰写者、译文发起者、译者和译文使用者的角色。由于在课前已让学生做过相应准备,所以学生是带着相关知识和问题进入课堂的,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为了行文方便起见,四组同学分别用A、B、C、D来标识。本小节课共进行4轮翻译活动,每组成员的角色在新一轮翻译活动开始时进行交换,以确保每小组成员能在翻译活动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每轮翻译活动持续时间约12分钟。这里以第一轮翻译活动流程为例来阐述学生是如何体验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在第一轮翻译活动中,由B产品制造商委托A广告商为某一香水品牌撰写一句广告词,A组成员在接到委托后开始协力合作,在此期间还就产品特点等问题自行与B组进行联系与沟通,三分钟之内A将几份备用广告词交付B。期间,由于课前各组成员有准备相应的广告词,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可以将之前的创意加以修改变成符合要求的广告词,由B组决定最后使用哪句广告词,并将定好的广告词交于C译者,译者成员在三分钟之内将广告词译好交付B进行审核,期间B与C自行就译文的质量及修改情况进行沟通联系,之后,B将定好的译文交付D译文使用者,译文使用者将会把对译文的满意程度报告给B,至此,第一轮翻译活动结束。为了使之清楚明了,本文作者将其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从该图可以看出,在此期间,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的作用是隐性的,主要起引导、促进和协调的作用。作为译者的学生不仅在从事语言文字的转换,还参与了模拟真实的翻译活动,经历了沟通与交流、协作与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

第三小节课为讨论课。课上,组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在实践课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自行与老师互动,寻求老师的建议。经过一番开放式的讨论之后,老师邀请每一小组的成员轮流派出代表对自己小组及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建议,并针对相应的表现打出自评和互评的分数,老师则对每一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当场就他们的表现给出师评的分数,班长对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情况做好记录。

第四节课为总结课。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翻译实践课中运用到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并由学生的回答巧妙地向学生引入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行为理论”和“目的论”。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经历的问题解决过程,一般能更好地理解翻译和翻译行为之间的差别,明白目的在翻译中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再以生活中广为人知的一些商务广告(“Crest whitens whites.”佳洁士牙膏广告和“Maxam erases years from your skin.”美佳净化妆品广告)为例向学生介绍相关翻译理论指导下商务广告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就饶有兴趣地懂得了商务翻译与其他翻译的区别了,也更有信心大显身手一番,这时候老师加以鼓励,并给予合适的翻译练习让他们独立完成,他们也不会那么反感了。

4小节课后下来,完成了翻译广告翻译这一小主题的课程。但老师在课后还应向班长要回关于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记录,因为它们将作为期末考试时对学生成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生成绩评定部分还参考其他因素,具体参考因素及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该商务翻译教学实践主要从构建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合理分配师生角色及创立动态多元的学习成绩评估模式三方面展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后的调查问卷分析,85%以上的同学表明自己更喜欢这种授课模式中模拟真实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互动、协作的学习环境及动态多元的评估模式,并觉得这种授课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5 . 结语

商务翻译课程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而开设的一门较新的课程,它能否成功实施关系到中国商务翻译人才能否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同时也关系到中国整个经济贸易的发展能否良性有效进行。商务翻译的内容包罗万象,而商业界又极具复杂性和敏感性,这就要求商务译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懂得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中国商务翻译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高端商务翻译人才的需求。建构主义提倡的情境式教学、师生互动、协作式学习、动态多元的评估方式等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能与应用性强的商务翻译教学所契合,为改革当前中国商务翻译教学的现状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Glasersfeld, E. V. Knowing without Metaphysics: Aspects of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t Position[A]. In Steier, F(eds.), Research and Reflexivity[C]. London: Sage, 1991: 12-29.

Newby. T. J., Stepich, D. A., Lehman, J. D., & Russell, J. 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1996: 34.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y proces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86.

段淳淳.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177-178.

郭晓勇.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建设服务中国国际传播战略[J].对外传播,2011(7):32-3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中国电化教育,1997(3):3-9.

黄卫星.广西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1(7):80.

李彬.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1(4):120-122.

王盈秋.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1):40-42.

肖秀荣.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8-143.

尤璐.改进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4-76.

曾珠.浅议建构主义关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J].高等教育,2011(11):48.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论文 篇12

1 图形—背景理论概述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丹麦心理学家Edger Rubin的“脸与花瓶幻觉图” (Face/Vase Illusion) , 观察此图时会有两种结果:白色背景上的两张脸或黑色背景上的一只花瓶。此图反映了人类感知的一个规律:人类在认知事体的过程中习惯将其分为优势和次优势两部分, 即图形 (Figure) 和背景 (Ground) ;图形在认知中占优势, 是最为明显的部分, 是注意的焦点;背景在认知中不占优势, 突显程度低, 是认知上的参照点。Leonard 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到语言研究中, 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Talmy对“图形” (Figure) 和“背景” (Ground) 这对术语作出了以下的描写[1]:

The Figure is a moving or conceptually movable object whose site, path, 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 the particular value of which is the salient issue.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object (itself having a stationary setting within a reference frame) 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Figure’s site, path, or orientation receives characterization. (图形是一个运动的、或概念上的可动物体, 它的场所、路径或方向可被视为一个变量, 其特别的价值是突显。背景是一个参照体, 它本身在参照框架之中是固定的, 相对于这个参照体, 图形的场所、路径或方向得到特定的描写。)

通常而言, 空间上相近的, 视野中相似的、封闭的、或是具有良好连接的成分易组成图形。如风筝在天空中, 风筝被视为图形, 天空被视为背景;海报挂在墙上, 海报被视为图形, 墙被视为背景。

2 图形—背景理论对语言的认知解读

语言学中的传统观点认为, 语言的作用就是把外部世界的情景映射到语言成分 (词、句、语篇) 上。根据这一观点, 外部情景可以分解为许多部分, 各个部分与语言成分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对应的过程则是由语法的形式规则来支配[2]。

例如:

句1 Mom prepared a big meal.

句2 A big meal was prepared by Mom.

根据传统的观点, 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即语言成分对应着完全相同的外部情景, 而语言成分在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在语义上没有对应物。这种观点与转换生成语法相吻合:两个句子是由相同的深层结构派生出来, 其不同仅仅在于形式, 而不在于本质。但是, 有证据表明,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只有其中一个结构是自然的, 可以接受的。例如, 如果把“He jumped onto the table.”这个句子改写成“The table was jumped onto by him.”就会显得很奇怪, 而图形—背景理论恰恰从认知的角度对这种差别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句1和句2中, 同一情景涉及到了不同的思维解读方式。在句1中, 认知主体把“Mom”作为图形, 她是主要的优势目标, 并以她为出发点对其作进一步的描述, 使得“a big meal”处于背景位置。此时讲话人把事件信息按“Mom→a big meal”这样一种认知顺序来编码。句2则将“a big meal”作为图形, “Mom”作为背景, 讲话人把事件信息按照“A big meal→Mom”这样一种认知顺序来编码。可见,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 对分句主语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而是由情景中某些成分被突显的程度所决定的, 是有理可据的, 这体现了认知主体在识解过程中的不同维度。

3 图形—背景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3.1 突显原则的应用

根据图形—背景理论, 语言的组织形式体现了认知主体在观察外部情景时的不同视角和所突显的部分, 这个视角和所突显的部分就是我们在进行翻译教学时的切入点, 也是保证译文能保持原文风格的关键所在。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句子:

玛丽独立完成了她的学期论文。

翻译这个句子时会出现下面两种句式:

译文1 Mary wrote the term paper independently.

译文2 The term paper was written by Mary independently.

那么, 哪个译文更贴近原文的呢?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原句。原句是“玛丽独立完成了她的学期论文”。看到这个句子时, 认知主体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认知对象是玛丽这个行为施动者, 她很有可能正在眉头紧锁地查资料, 或是在电脑键盘上敲击, 这与译文1中的“Mary—term paper”的信息突显顺序相一致;而译文2所凸显的情景是“term paper”, 看到译文2时认知主体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情景是一篇完成了的学期论文, 因此, “Mary wrote the term paper independently.”这个句子就在认知维度上与原文更一致, 更贴近原文。

3.2 复合句潜规则的应用

Talmy在研究了语言中的大量复合句后指出, 人们在选择复合句的图形和背景时, 总是遵循着一些潜在的规则[3], 例如, 因果原则:使因事件一般作为背景, 出现在从句中;结果事件通常作为图形, 出现在主句中, 如:I didn’t go to school yesterday because I caught a heavy cold。包含原则:在含有时间包含的复合句中, 时间上可以包含其他事件的更大的事件通常放在从句中, 作为背景, 被包含的事件一般出现在主句中, 作为图形, 如:I broke a vase while I was cleaning the room。决定原则:两个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出现在从句中, 作为背景, 取决或依赖于其它事件的事件一般出现在主句中, 作为图形, 如:He dreamt while he slept。这些潜规并非各自独立, 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叉 (在多数情况下, 两个事件的排序会遵从多个潜规则) , 与人们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已知的、先发生的、使因性的事件会被储存在大脑中, 作为背景, 未知的、较晚发生的、后果性的事件会被作为图形在认知的过程中得以突显。对于翻译教学而言,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这些潜规则可以用来指导学生确定有内在关系的两个事件的突显顺序, 例如对下句的翻译:

学校放暑假时我通常和外婆待在乡下。

在这个句子中“放暑假”和“待在乡下”两个事件的前后顺序可以用上述的潜规则来加以分析, 从因果原则来看, “放暑假”是因, “呆在乡下”是果;从包含原则来看, “呆在乡下”肯定发生在“放暑假”期间;从决定原则来看, “放暑假”起决定性作用, 而“呆在乡下”则取决于在假期不用上学, 根据这些认知潜规则, 显而易见, “I usually stay with my grandma in the countryside while I am in summer holiday.”与“I am in summer holiday while I stay with my grandma in the countryside.”相比较, 前者是更加贴切的译文。

3.3 图形变换原则的应用

通常而言, 句子是单一的图画, 只包含单一的图形和背景, 而段落则是连续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的图画, 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图形和背景。在对段落进行翻译时, 只有不断地变换图形, 译文才会富于变化, 生动有趣。如:

那是一座漂亮的房子, 是我的曾祖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修建的。它设计合理并且很坚固, 历经暴风雨、飓风、甚至两次地震。二战期间, 它在德军的轰炸中损坏得很严重, 幸运的是, 我的祖父母后来修复了它。

我们来看两种译文:

译文一:It was a beautiful house.It was built by my greatgrandfather in the 1920s.It was well-designed and so strong that it withstood storms, hurricanes and even two earthquakes.In the World War Two, it was destroyed heavily under the German bombs;fortunately, it was later restored by my grandparents.

译文二:My great-grandfather built the beautiful house in the 1920s, which was well-designed and so strong that it withstood storms, hurricanes and even two earthquakes.German bombs destroyed it heavily in the World War Two;fortunately, my grandparents restored it later.

从内容上看, 这两段译文都与原文一致。但前者的图形以“house”为主, 显得单调、重复、缺少变化。而后者的图形在“great-grandfather”、“house”、“Germanbombs”、“grandparents”四者之间变换, 所以译文就显得生动而富于变化。因此, 在进行段落翻译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在线形句子中构建其立体图画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就能利用认知视角的变化使译文丰富活泼, 富于立体感。

4 结束语

图形—背景理论从人类认知规律的角度阐释了语言现象, 开拓了翻译教学的视野, 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是一条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教学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剑平.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3]高娟, 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 2008 (6) .

[4]文旭, 刘先清.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1) .

[5]赵万长.认知法及其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2) .

[6]匡芳涛, 文旭.图形一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 2003 (4) .

[7]刘辰诞.句法结构的认知视角:框架和注意窗理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上一篇:纤维素溶剂体系研究下一篇:植物及植物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