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共12篇)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1
一、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驱力, 是入门的先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他们好奇好动, 什么都想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还必然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 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语言、动作等, 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集中到探求知识的境界中去。如在教学“认识空气”一课时, 为让学生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 我设计了几个小实验。1.将一不漏气的透明薄塑料袋的口张开, 再用线扎起来, 用手捏住一端向前移动, 问学生袋里有什么呢?发生了什么现象?2.吹灭点燃的蜡烛, 观察冒烟的样子, 启发思维, 空气是怎么流动的呢?在学生感知空气存在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你能说出空气有什么特征吗?最后借助谜语归纳:“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动物植物都需要, 每时每刻少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欲望强烈, 为实验教学活动开了个好头。激发学生兴趣, 不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更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产生好奇, 乐于参与,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科学实验环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有利于生生之间信息的传递,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让他们乐于思考, 乐于探究。在没有精神压力, 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探究, 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例如, 在讲“倾听声音”一课时, 上课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 利用儿童歌曲“小竹笋”引入, 带领学生走进声音的世界, 为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好铺垫。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 我利用一架鼓, 鼓面上散了一些豆子。让学生注意观察, 我不敲鼓时, 听到鼓声了吗?上面的豆子有没有动?现在我用鼓棒敲鼓, 听到鼓声了吗?豆子有什么变化?是谁使豆子跳起舞来的?如果鼓面不振动, 鼓能发出声音吗?豆子能跳动吗?这说明了什么?在宽松的环境中, 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有独特见解,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设想, 要给予支持, 给予帮助。学生才能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才能激励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一)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 在科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观察事物持续时间短, 易受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 系统性差、概括性差。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 帮助学生学会观察, 才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因此, 我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还时常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体验。如教学“观察土壤”时, 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现象, 最后得出土壤的成分。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增加了学生大脑表象的储存量。
(二) 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 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 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仅凭教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 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 拓宽知识面, 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我在讲“水与生命”第一课时“观察水”后, 我又提出“水除了无色、无味, 摸去不粘, 装在瓶里用手摇晃有清脆的声音等外, 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 你还知道水的哪些秘密?”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发言异常积极。
(三) 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事物产生兴趣, 并进行质疑时, 这时学生急于了解探究的奥秘, 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 会让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培养实验探究能力。自主探究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认真指导他们学会做实验, 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是科学课最基本的方法。当实验成功时, 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时, 能发挥自己的智慧, 去解决疑难问题。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进行训练, 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如在上“蚯蚓”一课时, 我让学生带了小铁锹自己去挖蚯蚓, 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 自己去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体会蚯蚓的生活环境, 他们甚至还能感受到蚯蚓对植物的帮助呢。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提高了动手能力, 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 是实验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 在科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启动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沉与浮”时, 我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小木块和橡皮泥等物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 学生很快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 橡皮泥沉下去了。你能想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有的学生说:“把它做成碗形。”有的学生说:“把它做成船形。”有的学生说:“把它做成空心的。”让他们大胆地去设计, 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 这样从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学习, 更乐于探索, 更大胆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 只要在科学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 营造宽松的科学实验环境, 正确进行引导和培养, 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去创新, 他们就一定能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常常以探究为中心,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实验欲望, 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实验能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2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应始终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而教导学生,以更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终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被动,思维方式受禁锢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为他们敢于质疑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而表现出较为严厉的态度,使学生心生恐惧,不利于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出质疑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亲切和蔼形象,又能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有效问题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探索欲望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寻求答案时,必然为得到结果而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学生探索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例如在《杠杆》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基地转移至校园一角中,选择一块较重的石头,问学生能否将石头移动。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失败了,或者无法移动,或者移动过于吃力。此时,教师找到一根粗细程度合适的木头和大小合适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移动石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仅得以激发,而且在求知中明确杠杆原理。
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质疑问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力》的教学中,作者提问:“一杯水和一张纸,哪个更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水重。作者继续问学生,“相信一张纸能托起一杯水吗?”班级学生全部摇头表示不相信。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于是,作者将大气压力的知识内容直接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且了解大气压力原理和明确问题的答案,对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步骤讲解和操作,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理性认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讲解人类呼吸时身体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对呼吸时胸围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自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教学评价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对更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如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则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补充,并期待下次表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任务,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结论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3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性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内核。开展创造性的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知道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烈,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尚不理解的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例如在分析中国洋务运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日本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搞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官员,你将会怎么做?”问题一提出,学生既能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其好奇心,使之都有跃跃欲试的兴趣。
2.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动机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学习动机,也就有了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请学生举出世界上重视教育的国家,学生不仅答出了日本、西欧一些国家,而且还认识到国力的增强要靠科技、竞争要靠人才,21世纪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的意识与能力,开展创造性的设想和假设,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1.多设疑问,多提问题,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的怀疑感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的心理品质。设疑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利用教材内容来设疑。众所周知,课本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和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内容。如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学生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进步还是历史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问题一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就被挖掘出来了。
其次是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的前后史实加以比较和联系,在对比和联系中设疑。如17、18世纪是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俄各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学生会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2.让学生创新,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种启发而形成的,没有思索、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启发,在讲解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落后就要挨打”,我提出了假设问题:“落后一定要挨打吗?”教师先给予启发,让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使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会被动,受穷挨打”,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激活其动手操作潜能
“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并支配、调节着实践活动,同时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并受实践检验。”人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同时又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见实践对开发人的心理尤其是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让学生充当历史学科学习的主人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众多历史材料中找到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学习方法,从被动的“让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模拟考试卷,开发学生的创造才华。教师把这些试卷分类精选,发给学生练习,学生的成果得到大家的承认,他们的实践积极性与能力也提高了。
2.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改组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时,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把自己所获取的新知识进行分解重组,总结出新结论来。如学习“洋务运动”时,教师鼓励学生把洋务运动的作用总结为引进西方科技,迈开中国近代化实践的第一步,抵制外来侵略,具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作用。可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改组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分割,而是让学生从分解组合中寻找出新观点、得出新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调动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要研究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材施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时代所需要的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4
一、节奏入手, 激发创新意识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与旋律相比, 节奏更为直感, 它是原始动力的挖掘, 是音乐的脉膊。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的创作教学应从节奏训练开始。
1.激发兴趣, 寻找节奏。让学生听钟摆的声音, 听小朋友即兴敲门声, 听人们上楼的脚步声, 听教室电风扇的呼呼风声, 听老师快速翻动书页的声音……然后我请学生辨析哪些声音是美的?哪些声音是噪音?你听后产生了什么感觉?这样, 一些平常处处可见的现象, 一下子成了谈论的话题,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然后我抓住时机, 让学生再自觉地去寻找一些声响, 并用拍手声代替, 显而易见, 学生能够准确地击打出节奏。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们还能打出一些无声的节奏, 如:大人握手时 (“您好!您好!您好!”) , 手晃动的节奏为“XX XX XX”。学生此时思维十分活跃, 我已俨然成为一名观众, 倾听他们用稚嫩的嗓音告诉我观察到的点点滴滴, 而学生对于节奏的概念也已做到了融会贯通!
2.模仿声响, 创写节奏。节奏是存在于自然界万物之中的, 所谓的“创造”, 在这里我认为是启发学生如何将大自然的声响成为音乐的语言。如:在教了几种音符后, 我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今天天气好, 小羊过生日, 小猫喵喵叫, 小鸡笑嘻嘻, 小鸭笑哈哈, 青蛙乐开了花, 大家齐庆贺。请学生回忆一下小鸡、小鸭、青蛙的叫声是怎样的?并用学过的节奏符号来表示。学生很快给了我答案:
小鸡笑嘻嘻——叽 叽叽 叽 叽叽
小鸭笑哈哈——呷 呷 呷 呷
青蛙乐开花——哇哇哇哇 哇哇哇哇
而我, 也无需强调半拍、一拍等这些抽象的乐理知识,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愉快地掌握了这几个音符的进值。由此, 从模仿动物的叫声, 到书面组合创写节奏,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变换程序, 挖掘创新能力
通常, 一节课的教学模式为:发声练习、歌谱教学、歌词教学、巩固练习。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儿童的听觉能力高于视觉能力, 即使一味地记住“sol”比“do”高, “ti”比“do”低, 也未必唱得准。于是, 在教学中, 我从培养创新精神出发,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如:在教《大鹿》这一课, 由于这首歌曲有很强的叙事性, 所以我将教学程序大致安排为:1、请学生看歌词, 将这首歌的内容组成一个童话故事, 讲述这个故事;2、根据这首歌的旋律节奏特点, 用快板书的形式念歌词;3、学生自己编动作创设情景展现歌曲内容。在以上几个步骤中, 无论是听说还是讲述童话故事, 或是学生舞蹈, 都有《大鹿》的旋律相伴。这样到了第4步学唱全曲, 学生对旋律已经很熟悉了, 而且歌词的内容也已理解得很透彻, 比起单纯的先学谱, 再学词, 效果自然不同。在学习稍难的节奏型时, 可以在学习之前开展这样一个小游戏——“念名字”:我先举例:“王小明”——“王小明”, 让学生在班级同学的名字里找三个字的名字来念一念, 除了老师举例的节奏, 还可以用什么节奏来念?并动手写一写。由于名字是熟悉的, 念起来很上口,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 再强调掌握相应的的节奏型, 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静中有动, 引导再创能力
每段音乐都有其丰富的语言内容, 因为这里的语言包括语言、音、调、节奏, 需要学生的心领神会。我常引导学生去倾听音乐、领略音乐、享受音乐、理解音乐。然而, 音乐教学又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孩子听到音乐, 听觉在动;做动作时, 身体在动;唱奏音乐时, 视觉、思维、形体等综合在动。抓住这些特点, 我努力做到每次“听”的同时, 都要给学生“动”的机会。
1.感知音乐, 动体态。我通常在教歌曲之前也安排律动时间, 让学生听赏歌曲旋律, 在没有歌词内容的影响下, 随着音乐律动, 让学生自由地感受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 你会发现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动”起来, 并且将情感的变换充分表达出来了。
2.理解音乐, 动笔。听旋律走向, 画旋律线;听力度变化, 用颜色和图画描绘出来, 如此音画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创造音乐, 动脑。从一年级起, 学生还只掌握了几个音符时, 我就尝试着锻炼他们即兴作曲。一首歌学会以后, 首先你能否为它改歌词?大家可以讨论, 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词, 用原有的曲, 自编的词, 我们称之为“自己作词的歌”, 其次你是否为这首歌改个调?哼一哼, 你改作的曲有没有原作好听?最后, 在学生的创作中, 选取出最好的词和最动听的曲, 组成了“自己编创的歌”。学生此时盎然, 也许并不十分好听, 也许只有三、四个音符, 但他们显然已尝到了创作的甜头与欣喜, 有时还会在课后编了歌曲唱给我听。
面对身边的孩子们, 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个个都能成长为伟人, 但每当我和孩子们在音乐教学创新性的艺术劳动中获得点滴成功时, 我们师生都会感受到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情感的快乐和心理的满足。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5
作者:郭从昆 加入时间:2009-11-13 9:56:45 有1669位读者读过此文 编辑:信息中心
摘 要: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生对纸雕塑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纸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和制作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模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 纸雕艺术 造型概括力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简单的美术教学中的图图画画已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要求,探索中我认为纸雕塑是一个很好的选材。
能够认识纸雕塑是雕塑的一种,并能够区分几种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运用剪贴、卷曲、折叠、雕空及压线屈折等技巧制成纸浮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纸张的特性,增强对纸雕塑的教学兴趣,能够运用纸雕塑的基本造型方法塑型,并能对其进行综合运用,发挥纸张的特性,做出多样化的纸雕塑。
教授雕塑的基本知识,指导区别浮雕和圆雕的特点。可以从四面八方看的是圆雕。浮雕是平面的,表面有凹凸感,只能从正面看,是雕塑中的半立体作品。了解浮雕制品的材料(金属、塑胶、石料、木、纸……)。在那么多的材料中,我最喜欢用纸来做雕塑,因为这种材料制作时最方便,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教授制作纸浮雕的方法:①演示“剪贴法、卷曲法、折叠法、雕空法及压线曲折法”的基本造型,②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方法进行介绍,③教师具体介绍折叠法和压线曲折法。演示方法完成后的效果,教师引导提问:是什么方法令平面突起呢?④教师演示过程,并出示用两种以上方法制作完成的作品,学生可以交流讨论。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准备各种纸,定出作品主题。运用多种方法做出凹凸效果,小组成员集中制作,进行拼帖,并命名。学生在互相讨论和切磋中完成作业,学生最后完成“我学会了”的教学反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纸雕塑制作的奇妙之处,了解到纸雕塑制作的基本技法。
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课程。学生对纸雕塑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纸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和制作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模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网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纸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教师演示组合的顺序。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点:(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看同学能否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业中体现概括与装饰的特点。(4)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5)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学习纸雕塑造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纸雕塑的形式美感。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括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如组合法、折叠法等。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纸雕塑是以纸为材料,以立体构成为原理,制作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纸雕塑作品。与纸浮雕相比,纸雕塑更强调纸的“扩张力”和形象空间的表现,含有更多的立体构成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将立体构成趣味化了。现代雕塑作品尤其是环境雕塑作品更加趋向于表现作者的理性感受与对自然形象的超越,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纸雕塑与环境雕塑有着异曲同工之感。纸雕塑用块面的分割、组合、折曲、卷曲,表现点、线、面的韵律组合,而且具有制作方便的优势,是学习立体构成设计的好方法。例如狮子头的制作:造型富有扩张力。造型概括,整体效果强烈,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狮子头的气势与神态。狮子头的造型用三张纸切割、弯曲,折叠完成。眼睛与胡须的圆形与整体造型形成了点线的响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造型富有点线面的组合相得益彰。比较适合作为学生学习纸雕塑的范例。也增加了造型的重量感。体现了线与点的巧妙组合,富有韵律感。学生设计制作(2——4人一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临摹、自己设计的方法,提倡自己构思,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能力。较大的纸雕塑作品可以合作完成。展示与研讨学生的纸雕塑作品。展示是学习的延续。通过展示与研讨,使学生相互学习,畅谈自己的构思、制作的体会,体验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因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立体的过程。新立体的探求包括对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两个方面。学习立体构成可以锻炼对立体形象的想象力和直觉判断力。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由分割到组合或者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体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构成任何形体。所以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空间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观念和要素。① 对比与协调;② 对称与均衡;③ 稳定与轻巧;④ 比例与习惯;⑤ 节奏与韵律;⑥ 联想与意境;⑦ 多样与统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造型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纸雕塑立体造型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步入我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纸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师引导学生对纸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纸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裁裁剪剪,粘粘贴贴中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纸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纸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说明了一件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 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纸雕塑运用了线、板、管等材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技法进行表现。这种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制作活动我们叫做立体造型。欣赏研究,立体造型作品是如何构成的?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材构成立体形状?教师适当示范纸圈、纸管和纸块面的制作。尝试练习。请学生试着将平面的纸材变成立体形状,比一比谁变出的形体多。表扬纸立体形状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学,集体讨论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自主探究。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学生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教师提供几种构成范例请学生欣赏后谈谈各自的设想。要求用纸进行立体造型,要求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大胆表现。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6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造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是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所在,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却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推动民族的进步,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众所周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不二法门。政治课堂教学能否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政治理论和观点,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个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综合,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成为自觉的行动能力,已成为新世纪挑战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那么,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在教学思想与教学策略上有高度的思想认识。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把握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为基础的活动,政治教师善于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所在。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教师过于严肃,课堂气氛定然是紧张的,甚至是压抑的,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情绪,造成学生精神上的压力而不敢发言,就更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气氛调节者的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用言行践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或回答应采取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如在讲“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知识点时,教师用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说曾经自己所带的班上有一位同学放在抽屉里的几十块钱不见了,毫无疑问就是班上某位同学偷了,说到这里时,让学生仔细考虑并讨论“这位‘小偷最终会走向何处”这个问题。结果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设想了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教师这样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在于让学生弄懂违法行为不改正的严重后果就是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而让学生明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最后教师揭开谜底,说出自己为了查清此事所出的办法,说钱找到了,用自己的钱交给失主,给那个“小偷”留了一点自尊,以至于后来那“小偷”来信表示感谢,感谢老师当时没有揭露他的行为,而是给他上了一节深刻的法律课,从而让他受益终身,改变自己的人生。教师通过这样的例子开展教学,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还显示了民主平等的学习交流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样的设计,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人的一种趣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执著地探索。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维才能活跃多变,这就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政治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政治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其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将政治课本的内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的传授和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以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热点评论等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对待自我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坚持“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让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得过且过,根本谈不上对学习产生什么兴趣。为了解决思想上出现的困惑,教师组织学生对大学生进行访问,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迎接挑战,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众多,教师可以说是“请进来,走出去”的能手。像巧用教材中的“名言”“小资料”“漫画”“照片”“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等启发性强、引人入胜的小栏目,把生活请进来,从书本走出去,必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培养创造能力的根本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心灵互动,是教师不断进行创造性教学、学生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探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在教学管理上,改变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新课教学中,针对难度不大的教材内容,更应该从“教”中解放自己,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课文内容列提纲、写示意图,分析理解基本观点与原理,交流、讨论,实现对教材的理想的解读。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编写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梳理知识,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
如,在学习“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当老师,先组织他们集中备课,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然后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研究教法,分工教学。在上课过程中,这几位“小老师”有的引用小孩子因不能读书而哭的漫画;有的让大家看一则广告,仔细观察广告中所传达的信息;有的则先讲一个案例让大家分析,让学生分组抢答……他们各使其招,富有创意,同学们都被他们的讲课吸引住了,学起来更认真、更深刻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更明显了,这就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能量。
四、实施多元评价与考核,拓宽培养创造能力的空间
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往往一卷考试定终身。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这样的教学盲目死板,枯燥乏味,学生的个性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当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才能确保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机制,才能拓宽培养创造能力的空间,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坚持从多方面评价考核学生,包括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主观性试题的设置应尽可能体现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答案也应实现多元化,鼓励学生求异。(2)教师应尽可能向学生及时提供新素材,注意时政结合,激发、引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3)开设创造性训练活动课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如,开设《创新》手抄稿杂志,开辟理论与实践专栏,开展漫画创作比赛,开展时事讲评活动等等。
五、重视培养学习习惯与能力,促进创造能力的自然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包括自学、观察、思考、想象及独创等习惯和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教材后,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社会调查、收看电视新闻、观看专题录像等,从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欣赏漫画,分析漫画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变换角色设身处地处理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平时重视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力就提升了,思维也会得到发展,创造能力的发挥将是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教学中,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多方面评价考核学生,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学习中不懈地努力,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定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 广东省普宁市大长陇中学)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7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
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 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 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 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 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的思维活动, 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 不因循守旧, 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 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 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 学生参与下的解决,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 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 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 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 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 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 但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4.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 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 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在课堂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 在观察之前,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 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 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 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 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 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 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3. 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 去想别人没想到的, 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 好于假设、怀疑、幻想, 追求尽可能新, 尽可能独特, 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 勇于求异, 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4. 诱发灵感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8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且通过创新,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他们才会对创造有举动、有激情,促使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上音乐课《快乐的小熊猫》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我精心绘制了图片,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树和各种动物头饰,在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赋于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颂着导言,使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创造意识。
二、引疑激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导”其实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乐于参与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创造的“神秘感”和“不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这就是创造的“闪光点”。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对各种事物、现象总爱问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样就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创造力的火花。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乐的运动与结构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想象美、创造美、感知美、享受美。如在低年级的《上学歌》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第一天上学对新校园、教室、新同学的憧憬,让学生聆听所学歌曲,展开快乐的想象,在聆听与描绘想象的过程中,本课歌曲学生已在不觉中朗朗上口。《我是草原小骑兵》,结合美术想象力,让学生在歌词理解上绘画,领略歌曲的情感,在歌曲的乐感处理上就游刃有余了。《动物说话》,让学生结合了解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歌曲。其音乐风格寓于教育教学之中,从而理解多元文化。在高年级的《茉莉花》音乐教学中,我借助各地茉莉花的不同,结合美术,引导学生绘画,赏析各地区茉莉花的美与不同之处,进而引申到各地区的民族美、环境美等,最后感受各地区不同《茉莉花》歌曲的不同演唱风格美与旋律美。
三、注重情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很强,居然也跟着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爱呀”。加上诸如“网吧”、“电子游戏机”的影响,学生心态扭曲,迷失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只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运用听、唱、讲、跳、演、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每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积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才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创作热情。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即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共同表演是在这个过程中最便捷的桥梁。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巧妙设计,精心构思。在律动、唱歌、作曲、节奏、唱游等方面的教学中,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不断激发学习热情;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通过音乐教学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发挥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四、尊重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往的音乐教学,不但没有使学生真正感觉到音乐的美,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愉悦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应挖掘利用教材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因素,在每节课中弹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乐章,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我在发声练习的训练时,连续几课时请学生将歌词改成自己喜爱的动、植物“唱歌”的声音进行训练。在旅律教学中,我从不给学生规定动作,而是让他们听着音乐自由发挥、即兴表演,虽然有些动作与音乐不符或看起来很幼稚,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9
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侧重了对教材知识的讲授, 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究其原因, 首先是教师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为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语文智能的培养是无可厚非的, 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那么这个语文课是不够完美的。因为语文是形象性和可感性极强的课程, 课文中具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佳句无不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极大的触动,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的心灵、情感与情操得到良好的美育熏陶。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课堂教学是落实审美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融入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每一句甚至是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认真推敲所写出的。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学生感知、体味这种情感。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课文, 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课文中的美。教材是美的集中地, 它内容丰富, 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美, 使学生用智慧的双眼去捕捉教材中的美, 进而发现生活中的美, 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荷塘月色》中, “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为例, 其手法娴熟, 联想丰富, 变幻多姿, 是散文语言美的一个巅峰。让学生从文中领略到自然美, 从自然美中畅想到现在生活的美。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仅仅让学生发现美还不够,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学会鉴赏美。要想让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观必须先让学生学会审美鉴赏, 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 使学生能够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感受和体会美。通过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 提高他们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感情, 学生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知能力, 就会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无论是有趣的、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和发人深思的事情, 学生都会被这些事情所感染,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同时, 课堂教学教师要掺杂一些问题进行, 鼓励他们去探讨、研究, 开启大家的智慧,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以《荷塘月色》为例, 通过先前的预习, 教师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被称为美文, 它美在哪?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通过这种预设的提问有意识地刺激了学生去发现课文中的美、欣赏它的美。即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要具有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使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高尚的精神风貌。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指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这都不是审美渗透的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再创造。语文教学从读到写的整个过程, 本身就是由欣赏、鉴赏到创造美的一个过程。对中学生来说, 他们对美的认识与创造首先是模仿和尝试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审美再创造作为最高的目标, 还学生创造美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创造美。在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人物, 抑或是平凡的劳动人们, 他们的行为举止美和心灵品质美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深刻的洗礼。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审美活动中, 对人物进行有目的的评议, 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了解到理解, 使学生吸取精神美的养料, 懂得人生哲理, 使自己在思想品质方面向好的方向转变, 有一个质的飞跃, 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 得到一次美的享受, 这也是创造美的一个过程。
美是圣洁的、高尚的, 人类要进步, 社会要发展, 那么, 我们审美教育就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它净化人的心灵, 升华人的精神, 健全人的思想, 使人们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 更理性地去思考、解决问题。作为走在时代潮流前端的语文教师, 有这个义务更有这个责任去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把美的思想和美的文化传播开去, 把美的种子播洒在每一个角落, 让这颗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摘要:语文课离不开审美, 审美渗透在课文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的任务就是从这些优美的课文中使学生汲取到营养,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育、德育和智育联系在一起, 提高其自身的语文素养, 使美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从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教学这个审美教育的主阵地, 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 促进学生情感、知识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审美
参考文献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10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用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注意培养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再次,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注意培养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性,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广大教师应该能为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自豪。
摘要: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11
关键词:兴趣 创造力 实践
一、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创新的先导,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这一特点,给他们提示一些具体的范围,指导他们自觉地观察自然现象,观察社会生活。对学生不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教师要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从中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由主讲转为主导,学生应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另外,还可通过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观察活动,强化观察程序,激发学生学习观察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要有目的。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的有意义的目标。观察要有顺序。观察景、物、人、事,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外而内,或由整体而局部;反之也可以。因为观察点不同,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观察要有重点。在对事物有比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作细致的观察,有时要做反复的观察。观察要有比较有联想。俗话说“边看边想”。“想”指的是联想和想像。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创造,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清楚地区别两个事物,才能抓住每一事物的特征,才不会“笼而统之”。而只有把比较,联想和想象结合起来,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从本质加以分析,从而正确地认识并反映客观实际。
二、丰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支柱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供想像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如: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像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观察方法,还要启发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像,具体合理的想像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通过阅读教学培养想像能力。阅读教材中蕴含大量培养学生想像能力的素材,教师可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记叙的事物,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投影,录像等媒体,展示课文中描述的某些景物,事物或情节,引导学生想像作者没有叙述的某些景物,事物或情节;还可通过创造性复述,续编故事,改写课文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合理想像。充分利用教材中创造性内容,展开想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隐约的情节明朗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不受约束,随意性的思考习惯,还可以从中获得自信心的满足。还可通过作文教学培养想像能力。一是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想像性作文练习。如学了《小音乐家扬科》一课后,让学生以《小扬科惨死以后》为题,展开想像,把作者没写出来的内容写出来。二是通过“幻想法”“假想法”作文,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讲授新课要让学生积极来参与引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课堂上老师就好比是“导演”,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导演,这个导演(教师)要给演员(学生)充分的自由,一个极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教师的教学不要限制于传统的常规的固定格式,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老老实实听课、规规矩矩发言;允许学生坐在座位上就可以发言,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在课堂上可以老师提问学生答,还可以学生提问学生答。这样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大舞台,他就不会被动地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走,而是充分享受学习、交流的乐趣了。教师每授新课,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积极地、反复地去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质疑、自我解决的过程,而后在小组或全班同学之间交流中相互启迪。教师适时点拨,在“你是怎样发现的,还有什么不懂的”的追问中,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豁然开朗。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教师已经由“幕前”退到“幕后”,把学生推上课堂的舞台当主角。
四、联系巩固要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平时要注重对练习的设计、应用。平时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常倾向于知识训练而忽视了能力训练,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简单设计,而应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力求使练习设计得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把沉重的作业负担转化为轻松的趣味活动,把练习设计成学生喜欢做、渴望做的形式。语文课堂搞活了,语文课将会重新显示它的魁力,学生学习语文就会更有兴趣,也就更容易了。
五、勇子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 篇12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 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 提示新规律,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 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 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 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 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 学生参与下的解决,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 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 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 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 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 但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 在观察之前,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 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 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 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 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 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 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 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 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 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 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 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 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推荐阅读:
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论文08-15
学生创造能力物理实验09-24
高职学生创造能力培养11-09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05-1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06-16
论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10-1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1-18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2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报05-31
让学生创造辉煌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