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2024-11-22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精选7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篇1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提要: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教师的工作就是添添柴,煽煽火,只有采取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品格养成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让这火苗旺旺地燃烧。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尚未定论的概念。现在常见的有这样两种界定:一种认为,它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心理过程。另一种认为,它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前者是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思维,如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发明,艺术家的创作等等;后者是自我实现性的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在发展意义上的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创造性开发。中小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育和训练,主要属于后者。

希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 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学龄儿童,不管他有没有进过幼儿班,识不识字,他都有一种潜在能力,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中就有无穷的创造力,虽然这种创造力还远远称不上思维,但这是非常可贵的萌芽。到小学、初中、高中,如果能让这幼芽顺利成长,让它发展壮大,那我们的教育早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吧。可现状是:论想像力、创造力,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无怪乎我们总与诺贝尔奖无缘,因为“创造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灵魂”,而“教育中充斥了压抑个性,践踏人的独立和自由,摧残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上海的程红兵老师说:“我们愤怒学生的没有想像力,但我们又同时在扼杀孩子的想像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添添柴,煽煽火,让火苗旺旺地燃烧起来,而不是泼一盆冷水,把这火种浇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探讨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

[1][2][3][4][5]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篇2

我们认为, 教师要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 首先应明确小学作文的性质与任务, 其次学习掌握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最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郭根福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 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以看出,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简明的, 无须过度深化。我们认为小学作文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评价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的能力。这些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提高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学会质辩、生疑、想象、创造, 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同时, 教师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实现上述任务, 又不可操之过急, 因为这些任务既是小学教育的任务, 也是中学、大学教育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众多的研究都告诉我们, 学生个体千姿百态, 生理、心理各不相同, 生活环境也不相同, 因而理解力与感悟力也不相同。这些研究也告诉我们, 学生的能力是构建的而不是灌输的。知识内容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发现知识与应用知识。所以在作文的教学中, 不可以“一视同仁”, 而应该在小学六年的时间范围内, 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应于小学作文任务目标) 得到长足的进步, 为进一步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文教育不要求学生个个写出范文, 但要求学生个个取得进步, 要求所有具备正常智力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都能写出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逻辑正确的文章来。

对此, 我们认为对小学生作文教学需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真实原则

真实原则表现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学文先学做人。真实是“真、善、美”的第一要素, 是形成优秀人格最重要的基础。小学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初始阶段, 小学生们一开始都揣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一颗一心向善的圣洁之心, 这是人性之本源。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不遵守真实原则, 学生便会疑惑, 对“善”与“美”的事物产生怀疑。如果发现为人不真实可以得到好处, 心智便有可能朝着不“真”、不“善”、不“美”方向发育, 最终就有可能毁掉他 (她) 的一生。如果这样, 我们教师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在一次家长会上, 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小孩这几天很烦恼, 原因是语文教师告诉他写作文可以写假的东西, 小孩思想斗争得比较厉害, 不知该不该做诚实的人。我们认为, 这位教师的方法必然事与愿违, 同时也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真实原则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作文需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仅包括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 而且还包括他 (她) 们的行为、情感、想象以及思维世界的一切事物。对于真实原则, 有的教师存在误区, 认为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我们反驳的理由有二:一是描述“真实”的重点在“体验”, 重视体验必能扩展思维, 打开想象的空间;二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没有价值, 事物总是有规律的, 即使是神话故事也存在生活的线

索。在教学中, 我们主要通过图、音、形等媒介提高美文、诗歌的欣赏能力, 通过故事、对话、争论、说理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辨能力, 从而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空间的目的。

二、积累原则

积累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写作文有个逐渐进步的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 要循序渐进, 把握好每个年级的任务。一、二年级要重视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在低年级,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三、四年级要着重训练词句的组织与片段写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着重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高年级要突出篇章训练, 通过教学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 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 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以及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 最终能写出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二是作文教学要教学“积累”的方法。有调查数据表明,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上一是“觉得没东西可写”, 二是“有东西写不出来”。为此, 一要从引导观察入手, 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这方面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 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和交流, 提高认识。二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积累语言材料, 开拓思路。方法之一是指定阅读材料, 撰写阅读心得。三要重视平常片言片语的记录。这里既包括平时阅读的好句好段, 更重要的是像博客 (实际操作也可要求学生写博客) 那样, 把所见、所得、所思、所感等通过几句话记录下来, 日积月累定能文思敏捷、下笔如有神。

三、主动原则

主动原则表明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努力构建“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局面。例如, 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广泛运用自由作文法, 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尽可能写满一张白纸, 或利用音乐等其他媒介来促进自由写作, 或尽量写出与题目有关的所有想法。也可以采用探索作文法, 教师提供一组材料, 如图片、实物、情节、观点、信息、影片等, 或设计一种两难情境, 让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探索意见, 去发现意义, 探索自己的直觉。从大的方面来看, 作文教学强调智能训练、个性表达、创造性表述;写作形式力求多样化, 包括快速作文、开放型作文, 实用作文, 即使是命题作文, 也要多渠道、多风格、多姿多彩。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会用不同于成人的视角来看世界, 这是一种美妙的东西啊!世界在他们心目中是如此得不同, 不要给他们一个我们自认为的标准答案。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真实、如此美丽, 让我们一起维护这种美丽吧。

四、创造原则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阿诺德认为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创造,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 作文教学要在扎扎实实中锤炼基本功, 在不断提高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包括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质:发散、质疑、想象、求异、变通、独创。针对作文教学, 发散意味着思维活跃, 质疑产生矛盾与问题, 想象建构文章思路, 求异变通是手段, 独创是目的。在上述六个特质中, 想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想象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例如,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从汉字的表意中建立想象、从古诗词的意境中建立想象、从故事的描绘中建立想象、从动画的场景中建立想象、从音乐的背景中建立想象、从艺术审美中建立想象……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激发了兴趣, 写作热情自然高涨起来, 文章的思路也就新颖独特了。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51-02

艺术设计的本质和核心是创造,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广大群众艺术审美层次的持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更新艺术设计办学理念、转变艺术设计办学思想、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策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满足艺术设计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以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等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具有探究性、求新性和综合性等典型特征的,通过个性化、创造性和变革性行为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益的高级心理活动。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特质的行业,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艺术设计产品质量以及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在艺术设计办学过程中,采取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积极尝试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各艺术设计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实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推动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相关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一种相对复杂、独特和高级的心理活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遵循艺术设计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创新思维培养任务。

2.1 主体性原则

以生为本,即尊重学生在创新思维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教学目标,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为学生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生主体自身的一种完善,教师必须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始终把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思维培养的目的。

2.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即将封闭教学环境充分打开,使之与外部世界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在开放式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下,知识体系的开放性、思维交流的开放性、教学训练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开放性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打破了原有的僵化、静态、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更富于弹性、灵活、动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3 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即阶段性地完成最终目标。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设置阶段性培养目标,更为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在渐进性原则指导下,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递进、上升的态势,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发展。

3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具体策略

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尊重思维培养的特质、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3.1 密切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作为始终处于师生关系强势一方的主导者,教师应主动“放下架子”“走下神坛”,与学生共同为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做出努力。在更为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更加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是放松的而不是紧张的,是愉悦而不是抵触的,是活跃的而不是沉闷的,是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在这样良好的状态下,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富于创造性地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其创新思维必然得到更快发展。

3.2 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飞跃性、整体性、新颖性等优势,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只有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中心任务,打破旧有的教学壁垒和束缚,更为灵活多样、更富创造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真正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

3.3 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巩固学生创造思维培养成果的重要手段。借助多元化评价,促使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创新思维培养成果的充分内化和巩固。实施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地衡量和测评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另一方面,应注重评价过程的阶段性,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如将新的艺术设计作品与上一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性,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实现进一步的完善。

当今社会已进入创新竞争时代,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从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产品仍缺乏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种失败。艺术设计院校和相关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策略营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尔健.创新思维发展障碍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7-29.

[2]刘莹,艾红.创新设计思维与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40.

[4]孟瑞娟,霍丽荣.论创新与创新思维[J].学问,2009(20):120.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哲学原则 篇4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哲学原则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本体现在超越现有的认识内容和认识方式,即超越传统的`观念和思维定势,这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个科学的理论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持必要的哲学原则--唯物性原则,辩证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作 者:张秀红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5(3)分类号:B0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哲学原则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 篇5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

李静

【摘要】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应遵循关键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双向性原则等。常用的方法有激情法、设疑法和研讨法等。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启发思维 原则方法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者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启发教学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1、关键性原则。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关键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时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实效性原则。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3、双向性原则。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启发思维的方法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势,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

1、激情法。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如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

2、设疑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培养学生干部的原则 篇6

身为班主任,在接任新的班级之后,当务之急是积极地培养一批有较强工作能力的班干部,形成有凝聚力的领导核心,在班级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培养班干部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既集中培训,又个别指导。定期组织班干部开会,对学生干部提出总体要求。如:班干部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各类干部应履行的职责、怎样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干部应掌握的工作方法等。一次班会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树立起当好干部的信心,同时互相探讨怎样才能当好干部。这是集中培训。此外,还应根据班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有针对性地给予个别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干部责任心的加强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以我班为例,开学两个月后,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映,在举手表决的基础上,安排了六名班委、八名课代表、四名学习组长。把他们的座位位置在班里均匀分布,给班干部具体明确分工,甚至把谁安排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作用都考虑周全。然后,每周五召开班委会,总结一周的工作,根据当周的工作得失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班委这个核心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贯彻到全班,使班级成为凝聚力很强的集体。

二、既放心使用,又耐心引导。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务管理的助手,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识,指导他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自我约束力较差,但比较容易受管制。而小学生干部主人翁意识较强,自我表现欲也较强,老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既大胆使用,又耐心引导。要信任班干部群体,放心地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尊重他们的合理化决定,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方法、措施,支持他们正确的行动,帮助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困难。要注意在观察中指点,在示范下放手。每周的团队活动,我在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后,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策划,形式的确定,事前的准备到召开时的主持,都让班长牵头,组织班委会的干部完成。我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指点,活动结束后既肯定他们的成绩,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才识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

班干部是一个集体中的带头人,他的言行对其它同学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除考虑按照一定的条件挑选干部外,更主要的是要对已担任班干部工作的学生在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集体中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因为他们是好学生就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怕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就轻描淡写,更不能因为要依靠他们开展工作就迁就、放纵。相反,应以严肃的态度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可能给班集体和自己的进步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提出改正的措施;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也不能因为怕他们丧失信心而不闻不问,甚至袒护;而要帮助他们静心反思,总结教训,必要时可作公开的自我批评,挽回影响。但对干部的严要求又是以尊重和信任他们为前提的,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的给予肯定,合理的要予以采纳,未肯定未采纳的也应向他们说明理由;对他们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中付出的辛劳,应以不同的方式给予肯定;对他们组织的有益活动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以师 长的身份指导他们的工作,以朋友的态度关心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在老师的信任和关怀下更大胆地开展工作。

四、既统一要求,又因人而异。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篇7

质疑求真学习法是指对已有的知识和结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然后通过探索确立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质疑探索的能力,我经常引导学生对教材的一些提法质疑:看书上的说法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更好的叙述方法?例如,高一思想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者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在叙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时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经过质疑探索,许多同学认为这一提法不够科学,倒不如表述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更准确。“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理念激励着同学们大胆质疑、发展能力、追求真理。

二、巧用探索发现学习法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索发现学习法是指通过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猜测、推断、论证,从而发现新问题、新规律的思维方法。为此,我采用“引导发现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探索能力。例如,在进行《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时,我出示了一幅桥西区自然地理状况图,让学生们担任“城镇规划设计师”,合理地规划机关团体、居民楼区、学校、幼儿园、影剧院、体育馆、银行、商业网点及相应的交通设施,并说明设计理由。活动中,同学们群策群力,设计出了较好方案。最后,我又引导学生们从整体上对设计的理由加以归纳整理,“发现”了这一具体事例中包含的哲学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类比推理学习法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类比推理学习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相似方面来推断他们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在讲授高一思想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消费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我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知识,明确了“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再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国家“恩格尔系数”的差异(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得出了“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的结论,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我国1978年恩格尔系数平均超过60%,到2003年降到平均约40%,2010年达到39.76%”这一事实,通过类比推理得出了“我国1978年是贫困国家,2003年已经达到小康状态,但现在仍属于较低水平的小康国家,离富裕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全国人民做出更大的努力”这一结论。这一结论生成了新知,弥补了教材在这一问题上的留白,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妙用科学猜想学习法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科学猜想学习法就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发挥高度的抽象和联想能力,猜测未知的客观规律,设想未知的变化过程的思维方法。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在讲解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观点前,我经常这样问学生:“假如你是教材的编者,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论证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企业老总,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假如你是那个消费者,你准备怎样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呢?”等等,这样做十分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多用相互启迪学习法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要求在探讨某一问题时,通过同学间相互启迪,使新想法不断产生出来,而这也就是相互启迪学习法。为此,我经常让学生们就某个理论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如我要求学生们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与他的学生、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诡辩派的代表克拉底鲁所说的“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一些同学说,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那么,任何人不仅两次、而且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了,你一经踏入,河床、河水、沙石等一切就都不再是以前的一切了,所以克拉底鲁所说的“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比他老师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还正确,更具有真理性。而另一些同学则反驳说,尽管事物运动具有绝对性,但究其存在方式来说,事物又同时具有相对静止状态,所以我们才能够区分和认识事物,假如世界真的如克拉底鲁所说的“一切都变动不居,事物无稳定性”那样,人们对任何事物就都不能作出肯定或否定,从而不能认识事物,因而也就无真理可言。这种新见解是在集体讨论中相互启迪出来的。

六、善用实际应用学习法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际应用学习法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经常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再进行思维加工,写出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几年前,我曾就十九中校门前友谊大街不仅路窄车多、交通堵塞问题严重,而且每逢上下班和上学放学时间段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师生安全等现状,发动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并向政府、交通、财政等有关方面提出整改的意见建议。学生们踊跃参加,积极动脑,提出了很多创造性设想,多项建设性意见被采纳,现如今友谊大街拓宽整修一新,交通拥挤现象有了很大改观,群众也满意了。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上一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征文下一篇:维修技术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