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2024-07-24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精选7篇)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1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着相互渗透的趋势,本文式图从自然科学的特点的角度来论述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自然科学的特点是科学哲学的话题,但对于在几十年前还处于属于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旋涡中的会计来说,看一看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于会计理论研究还是很有启示的。

1.自然科学有具体性的特点。自然科学是具体科学,它用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确立了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是具体的、特殊的物质运动,相对于无限世界的永恒问题,它们一般只提出和设法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自然科学是从哲学的母腹中分娩出来的,具体研究既是科学与哲学分离的一个标志,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那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来方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2.自然科学具有经验性特点。这表现为注重观察和实验。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他从小就十分注意自然现象和生产现场的观察和分析是分不开的。他的第一项成果是发现钟摆的等时性原理,就是在人们都习以为常的摆动现象上进行实地观测而得出结论。正如他所说的:“我不是要人们一定信服我的话,不过求得各位详察我所做过的事。”实验是近代科学的最伟大的传统。具体科学的独立是与实验方法的建立密不可分的。理论的进展离不开实验及其结果。因为,要取得进展,人们总要扬弃一些旧观点,才能产生一些新思想,但人们很难跳出传统观念的牢笼,也不可能完全获得一个卓有成效的思想。实验却能显示新鲜的发展道路,揭示更深刻的奥妙的特点。现代科学也正是依靠实验、观察,才摆脱了统治学术界达多年的一些传统哲学教条,从中世纪禁锢人们头脑的神学中独立出来。以实验为依据,并由实验事实加以检验,使自然哲学转变为现代意义下的真正科学。过去几百年的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极为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人们把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叫做实验科学。

3.自然科学具有精确性的特点。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重视数学应用。伽利略生活时代的意大利航海造船事业很发达,但造船都是根据模型放大原理先做小船经过实验,认为性能良好,再放大尺寸造大船。可是这种方法造的船常常出事故。伽利略通过计算,揭开了这个谜底。通过他的计算,尺寸放大一倍,则自重将增加八倍。由于强度增长速度低于尺寸增加所带来的自重增长速度,所以船很容易破坏,从此以后造船再不采用模型放大法。伽利略说:“能工巧匠不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不懂数学。”科学要求得到的结论是具体而明晰的,一般都能用公式、数据、图形来表示,其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不是想当然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总结以上的三个特点,可以归纳为重视检验。科学的最终结果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普遍性规范,而是个别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所以可检验性是关键,它是具体性的体现、经验性的基础和精确性的保证。

后来科学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可证实性标准,波普尔则提出了可否证性标准。但无论是可证实性还是可否证性都重视对理论的检验,它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在于在命题应是可证实的还是可否证的。

二、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会计研究应接受自然科学精神的洗礼

1.会计理论实际上是一门社会科学,

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在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成熟度大大加快。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被移植到社会科学中,社会科学的成果也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两大类科学原先泾渭分明的界限变得日趋模糊,而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因此,会计理论的研究应主动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促进自身的成熟。

而从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会计理论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一直还存在着会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之争论,直到70年代中后期会计是“信息系统”的观点才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广为接受。而“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与信息论与系统论的重大影响是分不开的。会计定义的变迁本身就说明了自然科学对会计理论的强大影响。

2.将会计定义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会计学术界人士提高自身地位的需要,随着人们这种观念的普遍接受,使它还具有极为重要的“范式”意义。所谓的“ 范式”指的是经过长期争论后逐渐形成的统一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它意味着会计理论的研究者也将采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它意味着会计理论将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带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如具体性、经验性、精神确性;它还意味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将有可能用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来给予解释。

重视会计理论的检验

建设会计理论的努力始于20世纪初,以查尔斯斯普拉格于19发表的《账户原理》为标志,到20世纪60年代,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才初步形成。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理论的发展始终受到会计实务发展的影响。20世纪初,会计理论被要求能够用于规范当时处理混乱的实务。20世纪 40~50年代,会计理论被要求能够给有多种处理方法可选择的实务予以解释,从而成为企业会计人员从事业务的行动指南。而60年代以后,实务中越来越复杂的交易的涌现要求会计理论必须能够提供对新现象的指南。会计实务不仅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和淘汰会计理论的实际战场。只有那些被实务证明了,并运用于实务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必须承认,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的检验与自然科学的检验是不同的。会计

理论的研究者往往只是理论的供给者,而理论能否得到认可,或者淘汰,则完全不可控,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过程。而自然科学的理论检验则是在可控制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检验。这虽然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有关,但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会计理论同样要重视检验。只有对会计理论进行检验, 才能推动会计理论走上阔步前进的大道。如我国的关于会计本质的“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争论,虽不可否认在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强调理论的可检验性才能引导对会计本质的概念争论走向具有指导实务处理、准则制定的“范式”。

强调会计理论的检验,必然要引入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将会计研究从纯粹的逻辑推理发展为在一定推理基础之上的、用大量的经验数据来验证结论,强调研究过程,结果能精确地计量、表述,第三者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美国自1968年以来,实证会计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则才刚刚起步,但已具备了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会计理论的验证,从而引入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并不是要否定会计研究中规范研究的重要性。自然科学研究本身往往就是归纳与演绎并用。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理论的研究中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不能顾此失彼。但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目前的现状来看,从要重视会计理论的检验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对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加以强调。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2

关键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启示

一、建国60年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 主要特征

1.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已经形成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充分发挥高校优质办学资源, 突出专业特色, 结合行业特点, 办学模式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函授教育、夜大教育变为当今的综合性办学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形成了完善、高效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灵活多样的联合办学新模式, 充满活力的独特办学团队和集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于一体的立体化继续教育体系, 逐步构建了适应社会变革、结合现代技术、独具高校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2.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终身教育培训网络覆盖城乡

新中国成立以来,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稳步发展专科教育, 大力发展本科教育, 逐步开展本科后继续教育, 特别是高层次继续教育。学习形式灵活多样, 发展成为包含成人教育 (脱产、函授、业余、夜大) 、远程教育、自考助学、岗位培训、短期进修、高级研修、资格认证等教育形式,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需求。

3.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强省建设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按照“规范管理、稳步发展、提高质量、形成特色、树立品牌”的办学思路, 通过多渠道筹资办学, 加大办学设施和教学基地的投入和建设, 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充分发挥各校学科优势, 紧密结合国家特别是地方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 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紧密相连, 覆盖电子信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汽车检测与维修、法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社会市场亟须和热门的新领域, 着力加强专业建设, 积极为地方教育强省建设服务。

4.大力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为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人才和知识支撑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严抓教学质量, 以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特别是地方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60年来, 各级各类在校学生逐年稳步增长, 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 国家特别是地方电力、电信、建筑、交通、金融、食品、信息技术等部门的技术骨干大多出自普通高校。

(二) 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 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2.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继续教育工作者勤于思考、敢于创业、善于创新和乐于奉献, 是搞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各项工作的关键。

3.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规律和需求, 结合最新技术, 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4.坚持“在规范中发展, 在发展中规范”的办学原则, 实施品牌战略, 不断调整和深化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是推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 挑战

1.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严重挤压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

普通高校近年来的连续大规模扩招, 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同时也使继续教育的招生数量与质量遭受严重影响, 普通高校可投入继续教育的基本资源要素也进一步减少。随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民办学院等办学形式的兴起, 高等教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有些办学机构自主性大, 机制灵活, 适应性强, 入学低门槛或无门槛化, 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 特别是学历教育, 招生计划结构性矛盾突出, 计划管理模式与市场运行机制发展不协调;教学管理的过程不能突出继续教育的特色和成人学习特点,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设计等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目前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来自教育领域内外和国内国际的竞争空前加剧

不同办学单位内部办学政策、专业课程设置、分成比例、教师酬金、学生入学与毕业门槛等之间的差异, 对各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造成了很大冲击, 已经不能凸显普通高校的优势。加入WTO后, 外国高等教育机构纷纷抢占中国教育市场, 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 办学模式以及灵活的管理机制, 对普通高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吸引优秀生源, 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要克服狭隘视野, 树立世界眼光, 对普通高校特别是地处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阔视野, 寻求新的办学理念与新的教育模式, 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才能拓宽自身发展的新空间。

(二) 机遇

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十分重视终身教育工作, 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继续教育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为一体, 是一种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形式, 涵盖教育人口多、贯穿人的终身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要发挥普通高校优势, 不断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 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为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知识与技能水平, 在职继续学习的需求持续增大;随着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 劳动者在产业与职业岗位间的流动增加, 劳动者的转岗、转业以及再就业培训需求也越来越大。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具有整合优质资源、方便学习者等独特优势, 必将在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尤其在为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 缩小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大有作为。

3.教育全球化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教育的全球化增强了向国外开放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的力度, 促进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思想、模式、内容以及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必须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 这对普通高校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办学,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更多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更具发展潜力和活力, 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4.各普通高校的机构调整改革为继续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经过60年的改革和发展,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特别是很多普通高校在新一轮的院系、直属单位机构设置和调整改革中, 把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培训融合组成新的继续教育学院。这样更加有利于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 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今后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 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实现科学发展

(一) 强化管理, 应对挑战, 打造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品牌

品牌是无形资产, 也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柱。要创新思路, 深入分析外在需求, 认真挖掘内在优势, 打造能充分体现普通高校核心价值的继续教育品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 不断强化各种服务功能, 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品牌的形成。

要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依靠学校学科优势, 密切联系社会行业, 打造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关, 层次高、专业强、受欢迎的一流精品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梯形层级培养体系, 稳步发展专科教育, 大力发展本科教育, 逐步开展本科后继续教育, 特别是高层次继续教育,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 盘活资源, 加强合作, 拓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新空间

进一步融合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有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办学形式, 拓展办学空间;加强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制定和完善激励措施, 不断增强内部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加速继续教育的新发展。

全面加强和推进与社会的合作、与政府的互动, 与行业协会的互惠沟通, 必须“联合起来, 走共同经营发展之路”, 实现社会、政府、社团、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四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 也要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 广泛地联系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 通过人才培养、培训, 不断开拓服务领域和合作空间。

(三) 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深化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努力推进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推进办学形式、招生渠道、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着力培养继续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探索不同办学形式的整合融通, 把面授与远程教育结合起来, 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培训) 结合起来, 推动学分互认制与学位制度改革, 在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实施质量工程, 不断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 强化教风、学风建设, 加大教育质量考核和督导力度, 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教学方法, 确保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结合继续教育学生实际, 深入分析成人学习的特点, 努力探索其管理模式及特殊规律, 构建继续教育师生网络沟通平台, 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开创集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的管理新模式。

(四) 增强市场意识, 走特色经营之路, 增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生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学判断和预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与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动态和趋势。立足行业和学生实际, 在专业的合理设置上下工夫, 在课程的综合设计上多努力, 形成一批颇具特色、深涵效益、富有潜力的学科专业群体。加强对教学点和合作办学单位的规范管理, 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品牌延伸各项教育教学管理。

(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 加快办公环境、教学设施和文化阵地的建设与改造, 把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的硬件建设, 合理整合教学硬件设施, 大力提高设施的有效利用率。要提高教学设施的软件建设, 加速继续教育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提高网络化远程教学与管理水平。要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为师生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

(六) 加强师资资源建设, 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和集约化管理

牢固树立人才市场观, 建立一支稳定、素质较高、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大交流与合作, 广开渠道, 以多种形式广纳人才。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 把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抓紧抓好。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07-10-15.

[2]陈至立.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3.

[3]何东昌, 吴启迪, 唐军, 田进, 徐显明, 葛道凯, 王振芳, 马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N].中国教育报.2008-02-02 (2) .

[4]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EB/OL].http://www.gov.cn/gzdt/2008-01/04/content_850544.htm.2007-12-26.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日本正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被迫推行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因而启动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民间化进程。日本会计准则制定由政府主导转为民间主导的改革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日本企业融资环境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商业银行饱受巨额不良贷款的困扰,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已经没有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迫使日本的大型企业,纷纷转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支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依据国际公认会计准则披露信息,增加财务状况透明度以便筹措到足够的股权资本,已经成为日本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能否提供充分、透明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迫于企业的压力,日本管理当局开始着手改革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2外国投资者对日本会计准则的不信任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特别是由地价下跌引发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大批金融企业倒闭。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以获取国际社会的信任,日本推行了所谓的会计大改革(BigBang)。为此,当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企业会计审议会(下文简称BADC)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重建工作并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邵蓝兰,2003)。但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重创了日本金融体系的信誉,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其信息披露的不信任感。从1999年起在海外上市的日本企业编制的英文年度报告被要求披露“遵循的日本财务会计准则与他国准则不同”这一附加说明,可见国际资本市场对日本的会计制度存有深深的疑虑。为了消除这种疑虑,提高国际社会对日本会计体系的信任度,建立为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及准则制定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1.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压力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下文简称IASC)于1999年12月正式启动改组程序并投票选出由7人组成的提名委员会,而拥有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的日本竟没被邀请参与。直至此时,日本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对会计准则制定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才能挽回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信心。2000年7月,即将出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下文简称IASB)主席的大卫•泰迪(DavidTweedie)表示,如果日本不在2000年以前设立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那么2001年新理事会正式成立时,日本将被抛在后面(日本经济新闻报,2000年7月12日)。改组后的新设立的IASB要求其成员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必须是拥有专职委员的常设组织,且必须是独立于政府的民间机构。然而,日本的会计准则一直是由BADC制定的,既非民间组织,又非常设机构,不符合IASB的相关规定。日本要向改组后的IASB输送理事会成员,唯有设立新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2.设立日本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ASBJ)

2.1设立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ASBJ)引发大量争议

日本民间会计准则机构的设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大量争议。争议主要来自于执政的日本自由民主党(下文简称“自民党”)、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下文简称JICPA)和主管机关大藏省。

1999年8月自民党在金融问题调查会里设立了“企业会计小委员会”,专门讨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改革问题。“企业会计小委员会”建议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设在金融厅。对此,JICPA表示不满,认为将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纳入金融行政框架内显然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缺乏独立性。而JICPA的认为原则规范应由民间制定,需要强有力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支持,同时政府强化其监督机关的职能。大藏省针对二者的提议,召集了来自经济界、证券界、审计法人以及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于2000年发表了《关于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形式问题》,同意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交给民间组织,但要逐步评价民间机构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同时强调参考美国模式,保留法定权利的同时承认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

2.2财务会计准则基金会(FASF)及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的成立

在上述三个权威机构争论不休的同时,经济团体联盟一方面确切掌握IASB的动向,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日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民间化工作。2001年7月26日,经济团体联盟、JICPA、全国证券交易所理事会、日本证券业协会、全国银行协会等10个民间团体共同出资,正式成立了财团法人FASF。紧接着8月7日财团法人FASF下属的日本会计准则理事会(下文简称ASBJ)也成立并开始正式开展工作。ASBJ类似于美国的FASB,全权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该财团法人放弃了政府的资金援助,以彰显其维护独立性的决心。

3.日本会计准则的发展与趋同进程

3.1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的进程

作为制定日本会计准则的法定机构,ASBJ在2004年7月公布的文件——《会计准则理事会中期运营方针》中,明确了日本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方针。2004年10月,IASB主席戴维•泰迪向ASBJ提出了双方共同努力减少国际报告财务准则与日本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议案。2004年10月12日,ASBJ和IASB就以上议案举行了非正式会谈。2005年7月,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在对第三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会计准则的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后,发表了相关技术性建议。其中,CESR认为日本现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26个项目有必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改。从2005年开始,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工作即围绕这26个项目展开。2006年7月,日本金融服务局计划和协调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标题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报告,旨在鼓励各利益相关方推进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2007年8月,ASBJ与IASB联合签署了“东京协议”,旨在加快日本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步伐,并密切关注欧盟对第三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等效评估。

3.2日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为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日本的顺利采用,日本金融服务局认为,各利益相关方有必要共同努力,积极解决如下问题。

3.2.1应确立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循程序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者IASB承担着对监管者、市场参与者的受托责任,必须充分听取受会计准则影响的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因此,其自身治理结构的改进和制定准则的应循程序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得到会员国最大范围的认同。

3.2.2确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用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是一套能反映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适当准则。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日本商业及贸易惯例。因此,日本金融服务局要求日本相关利益方密切监督和审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修订,及时表达日本会计界的观点,并继续为日本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3.2.3编制易于理解的日语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由于需要被日本财务报告编制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正文必须进行清晰准确的翻译,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别,将生涩的会计准则翻译成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2.4按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的格式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由于分类标准与日语缺少兼容性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与日本的电子报告系统存在不匹配。因此,为防止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投资者使用信息的效率水平下降,日本当局将努力使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分类标准中的数据项目的数量与国际保持一致。

3.2.5为更好地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需要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日本相关会计人员必须全面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能熟练运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相关当局应积极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培训工作和教学材料的编写。

3.3日本会计准则趋同的经验

3.3.1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民间化改革

日本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因而其改革前的会计准则制定属于政府主导型。参照IASB和FASB模式,改革后新设立的ASBJ则是一个纯正的民间机构。作为民间机构的FASF和ASBJ,其成员必然来自于具有充分代表性各个利益集团。准则制定机构的民间化改革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均需要经过一个充分的、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因此每一项准则的制定都是各个利益集团共同参与的一个政治博弈过程。正因为如此,民间组织所制定的会计准则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市场参与各方的实际要求。

3.3.2与IASB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事务

日本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始终积极参并且持续施加重要影响,最终为自身在IASB首届理事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借助这宝贵的席位,日本可以在IASB讨论有关国际会计准则问题时,拥有更多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促使制定出有利于日本企业发展的国际会计准则。

3.3.3制定理性务实的趋同路线图,并时刻保持审慎态度

日本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途径是自愿选择及强制采用两种方式,对于那些既在日本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又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以及业务遍布全球并拥有广泛国际投资者的企业,ASBJ允许该类企业较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确定最终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时间表时,日本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并且重点考虑财务报表编制者及审计师们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需要的准备时间。

3.3.4采用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消除差异

ASBJ与IASB之间在确定趋同项目计划时,首先采取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阶段性地消除两者之间的差异,待条件成熟后又提出采用“全局性”的方法,用“整体观”讨论所有的差异并将其划分为“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分别加以处理,这种方法也充分表现出了ASBJ的务实态度。

4.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

4.1应逐步推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革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它是否还具有利益上的广泛代表性和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吸收企业界、法律界、证券界、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以及会计理论界的代表参加,并且鼓励民间研究机构献计献策。

4.2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率先实现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

ASBJ在与IASB制定趋同项目计划时,首先就强调要

在基于双方各自的概念框架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需要率先实现概念框架的趋同,并确定在未来一个时间内消除概念框架的差异。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国际公认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因此实现概念框架的从无到有就显得尤为紧迫。

4.3主动积极参与制度博弈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我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在IFRS中并没有规范,我们就应该积极争取IASB对我国处理的认可。另一方面,应呼吁IASB在制定IFRS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如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特殊会计问题。这样,可以缩小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距,减少我国会计制度的转换成本。

4.4合理选择,逐步实现趋同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4

系统科学理论中提出建构的四个关键:情景、会话、协作和资源 建构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 系统科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教学环节要经过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教学质量最大化。从它归纳出的三个基本原理中的反馈原理是说,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与学生互动,得到反馈信息,控制课堂。还有由它归纳的第二个原理,有序原理是说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所以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把观点开放并交换,然后整合,能使多方获取更多。其归纳的第三个原理是整体原理:任何系统都有结构,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而且应再加上各部分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结构所产生的新增功能。所以教师在做学习质量评价时,不应该局限于一个方面,应该从整体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混沌理论还有一个是发展人格,它有三个原则:

1、能量永远会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径。所以我们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遵循这个原则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挑选生活中的例子举例,以当今大家都关注的热点来引入课题或知识,可以实现阻力最小化。

2、始终存在着通常不可见的根本结构,这个结构决定阻力最小的途径。在教学中,这个结构可能是指学生的接受度。所以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5

※ 主要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原因:

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作用:

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 启示:

科学实践哲学对中医学研究的启示 篇6

中医学在当代科学发展的背景下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经常受到批评说,中医学不是科学。批评者所指主要是:中医学研究方式是经验方式而非科学实验方式;中医学理论是一种文化、哲学和宗教以及迷信混杂的东西;中医学与哲学和文化的关系密切,没有走出形而上学的纠缠。这些指责使得中医学研究背负沉重的罪名,在西医学的冲击下,不得不走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用西医的科学方式改造中医学。在这种改造中,中医学东施效颦,变得不伦不类,不仅西医学中的好东西也没有学到,中医学的精华也在不断丧失,其典籍教育被肢解,其诊疗方式被弃用。中医学于是更加受到废医的鼓噪和攻击。时至今日,中医学江河日下。不破解这些指责,中医学难以抬头,难以理直气壮地进行自己独特的本土化研究。

那么如何回答这些责难?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一些坚持中医学研究的有识之士,他们有的力举中医学的诊疗机理,有的以中医学的有效实践在与废中医主张的抗争,有的则不断寻求新的资源,来为中医学的研究寻找合法性根据。其中包括从系统科学理论寻求新资源的,也有从信息科学寻求新资源的。这些努力有的已经有效地把中医学与西方科学的关系拉近,有的努力有助于形成中医学是一种别于西方科学的科学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科学哲学领域发展起一种被其创立者称为“科学实践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s)的科学哲学理论,这个科学哲学以其典型的科学实践观为特征,认为科学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有效的打交道方式;认为科学不只是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是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人类活动,强调科学的地方性本性。这些观点和立场是否给中医学研究以合理性支持和论证?这样的立场是否对于中医学研究给予了合理和合法化的基础?

一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提出的这种新的科学观和哲学观,即以实践的科学哲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哲学观,把科学看成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有形式,认为如果有一种方式,它有效地处理或解决了本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它就是本土的科学。因此,一切民族中能够有效地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并且在历史上很有效地顺应了自然、提取了自然之认识的人类实践活动都是该民族的“科学”。其判断该民族的科学的标准不是拿另外一个民族的“科学”来作判断标准,而是拿该民族是否以此有效地解决了或处理好了自己与周遭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的、与本土自然打交道的建构性的实践活动。

事实上,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就首先从历史的维度强调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以自然主义的方式展现了科学真实的实践过程,开始了对科学实践的关注,认为科学共同体、范式是在历史的实践中变化的。他指出,“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1]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建构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他们不仅关注科学知识产生的社会因素,把科学的社会研究拓展到对于科学知识本身的社会研究,也开始把对科学知识的研究重点由最初的科学史经验案例的解析到后期采用人类学家的方法来参与到微观实验室中考察,使得科学实践的研究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因此,并不是只有西方的科学才是科学,其他民族的成功地与自然打交道、并用其生活了数千年的探究方式就不是科学。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科学只是科学的一种。在这个意义上,中医学是中国人长期、有效处理中国人与其周遭世界之关系的医学科学或医术;在这个意义上,中医学的科学合法性是理所当然的,无需西医学加以评判的。西医学也是西方民族在处理其身体与疾病关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相比中医学,它是另一种科学或另一类医术。

相比中医学,现代西医有强大的西方科学技术为其理论和技术基础,这种科学重视两个事情:第一,通过抽象和还原,以及其他条件均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类实验室的实践改造。通过把一个天然的自然改造为一个人工的自然实验室,于是世界被均同化了。人与人也没有差异了,西医把人看做“体”,体是疾病的处所,西医的任务就是在体内找出这种病菌或病毒,通过治疗把疾病排除到体外。第二,西医遵从西方科学的传统,重视表象,即所谓是否有疾病,一定诉诸是否找到疾病的实体性对象,并且找到致病的因果关系。它把病症与人的复杂关系,简化为病毒(或病菌)与人体的关系,力图在这种简化关系中发现病毒(或病菌),表象它并消灭它,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这种医学是否有效?它的药物在针对疾病本身是有效的,因为它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可以抑制或消灭某种病菌的化学制品(XX素),这种制品进入人体后当然对这种病菌有效。但是殊不知,在它有效的同时,也可能损害了人体的其他方面,引起其他问题。不过有时这种问题相比杀死的病菌引发的疾病要小,或者相应的效应较长,或在以后通过长时间的作用可以为人体所消解。在这个意义上,西医学一点也不比中医学多些什么,两个医学是不同的医学,各自有其长处与短处,应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想要把谁吃掉的想法和做法,都与资本化的学术和科学的权力有关系。

可见,科学实践哲学这种多样化的科学观和实践的科学观为中医学是科学的立场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科学实践哲学的多样化和实践的科学观是中医学为科学的合法性的第一个理论基础,那么,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知识观点则为中医学为科学的观点提供了合法性的第二个理论支点。

所谓地方性知识的观点,即科学实践哲学在反对以往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同时,也认为科学知识的本性是地方性的,看似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是地方性知识普遍化的结果;同时,知识的普遍化过程与权力拓展密切相关(西方知识借助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在这点上做的比东方知识要好)。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也叫做“本土知识”。这个概念首先是由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教授(Clifford Geertz,1926~2006)提出的。在人类学里,这是对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与多样性的理解。然而,人类学家特别是西方的人类学家仍然承认有普遍性知识。于是知识本分割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性知识,一类是地方性知识。如果以人类学的观点看待中西医学,那么西医学显然是普遍性科学和知识,中医学则是地方性知识。两个医学仍然有高下之分,而不是各有各的用途。而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根本就不存在普遍性知识,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因此,以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观点看中西医学,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不同差异之处。

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知识观点更加突出知识在其产生、发展、形成和演化活动中的运行背景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独特价值,认为一切知识实践活动产生的结果都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特质的具体特定知识。它是处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生活生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不断地认知、理解以及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后,积累下来的并得以传承的一系列有效经验和生存技能。地方性知识的启示在于,它要求我们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2]

科学实践哲学借用了地方性知识的概念,认为地方性是一切知识的本性,使得它能够正确地揭示出包括现代西方科学在内的一切知识都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和相对性的品格,从而抗拒了科学主义的普适性、统一性和绝对有效性主张。因此,从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特性和地方性知识的视角来描述和阐释中医学的治疗和诊断,不仅给予了中医学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地位,而且揭开了西医学原有的普遍性面纱,还其地方性的本性。这就把两类医学知识和实践都放置在平等地位上了。

二从科学实践哲学看中医

中国传统医学是一门集医学、哲学、文化、技术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医术。在为中医学作出辩护的时候,首先就要回答这种跨多学科、多门类的医术是否具有科学性?

事实上,用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视角和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为重新解读中医学的学理基础和合理内涵带来了机遇。

首先,科学实践哲学把是否有效地处理好中国人与周遭环境的病症关系作为中医学是否为科学的评判标准。而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用以诊治疾病的有效方式,如果它无效,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应该早已绝灭。

其次,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一经历后世不断实践累积的修改发展的经验加直觉智慧的理论体系。

回溯中国医学史,传统中国医学知识大多是民众在长期与自然、社会打交道,在认知过程中依靠直观观察和多年诊疗经验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医学知识体系的产生与实践极大地反映了民众认知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它表现了中国民众的生存逻辑与智慧,是民众对其当下的生存环境作出的合宜选择。在这种实践基础上,一些智者和圣人,他们依据其直觉和智慧对民众积累的医学实践知识作出总结和提升,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帝内经》和其他医学典籍。

由于经验、直觉以及假托神人、圣人的做法,不免使得这些典籍里充斥大量的隐喻、隐语,令人费解,加之今天推行白话文、简化字,使得今天的人们已经缺失理解《黄帝内经》的基础。因此才使得人们觉得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不是科学。

《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的哲学思想、文化内容,这是否就可以成为批评中医学不科学的依据?不能。理由有这些:

第一,有成功融入现代科学的、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地方性科学,它内部夹杂着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和方法,比如民族植物学,它是由美国植物学家哈什伯杰(J.W.Harshbeger)于1895年提出的,最早的定义是“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定义为“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3]。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植物本身,而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它建立在植物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语言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4]。尽管今日这一科学在植物学中仍然处于边缘化状态,但它是植物学分类中一门响当当的“硬科学”。民族植物学这种地方性知识特征明显的科学可以如此,中医学难道就不可这样认可吗?

第二,中医学是处理复杂系统的科学,它需要文化、哲学。中医学在处理人与病症的关系时,始终把人看做人,把人与环境看做复杂系统。而西医学在处理人与病症的关系时,则逐渐把人看做人体,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简化,把人体从环境中剥离开来。近代以来,西方医学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在于:1.从18世纪开始,意大利学者莫尔干尼病理解剖学的成功,以及以仪器为中介的系统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延长了人们认识器官的功能,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能力、范围和界限;2.数理方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使近代科学逐渐走上了定量化的道路;3.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的单纯的分析方法和归纳方法,为自然科学搜集了许多材料,积累了大量经验。[5] 西医认为,他们面对的是人体内部(他们认为存在的)病菌、病毒,而病菌或病毒是异于人体的外部对象,是外部进入的异类,西医认为它们可以被分离出来;中医则以调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认为人与环境是不可分的。这也是决定中医与西医不同诊疗方式的基本差异。比如利用心电图、核磁共振、X射线、CT扫描等,就能确定五脏、四肢、大脑等部位的多种疾病。人体被想象为一台台可以简单拆补和使用操作的机器,似乎只有那些冰冷的机械仪器反映出的图象和生化指标等一组症状,疾病就能确诊,就可以按图索骥、对症下药。

传统中医学从来都不把人看做人体,而是把人作为复杂对象,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看做复杂系统,甚至把人与疾病因素看做相生相克的互补因子。由于中医学面对的对象是人,它就要在诊治过程中,考虑人的七情六欲,考虑环境的复杂介入。因此,中医学需要哲学的智慧,需要直觉在经验基础上,作出整体论的诊疗和评判。

中医学的实践特征明显,有人因此认为这是一种还没有脱开经验基础的不够抽象的“低级科学”。的确,中医学更倾向于是一门技艺,它着力关注经验与实践。技艺并不适用于全球化,技艺的本质就是特定的,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连。而西医凭借它强大的技术手段,把人体实验室化,因此也使得其知识与其语境渐行渐远。传统中医经验与知识的掌握并不如现代技术那样方便迅捷,中医是否可以被普遍化,像西医一样,有强大的医疗设备和诊断技术的支撑,有数理科学和实验科学的基础理论准备?中医在诊察手段上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四诊法(望闻问切),通常是“通过师傅—学徒这种人际关系”来进行传授的,依靠经验的感官直觉,需要经验的积累与变化了状况的理解与领悟,而这种熟练操作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和长期性。它需要智者和仁者,而依靠这样的自然过程中医学的成熟是比较慢的,这也是中医学比较西医学可以通过西医学校的统一的、大规模、大批量培养的缺陷之处。

另外,我们通常看到在中医科学共同体内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节点上,也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认同,构成知识生产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博弈,共同参与着中医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这就给人以印象:中医学不科学,不统一。

其实这种不统一是有其道理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确存在医生的背景知识(一般性知识)和望闻问切掌握熟练程度,病人对病情的症状描述,病人生活工作环境,医患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这些各种异质因素不仅影响着医生对病情的推测与确定性判断,也影响着疾病发生的机理认识与知识的形成。因而,在这个任疾病自由流动的空间里,疾病会经历着各种转移和变形。[6]

不同的诊断事实上反映了不同的中医生看到了不同的病症之侧显,他开出的药方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缓解病症中的某些方面更直接些,反映了同一种症状可能是不同疾病、环境和其他生活因素所造成的,而不同的诊疗可能在某一时空更有效地、次第地针对了这些共同因素的某些方面。与现代西方医学技术相比,中医的技艺也更具有可塑性,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作出相应的调整诊断不是一种问题,而是一种智慧。

三在科学实践中如何理解中医的“证”

中医诊疗在实践活动中展开,中医学临证诊断的出发点就是各种“证”。中医的“证”在 《伤寒杂病论》中至少也有4 种含义:一是指病,如“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后世之血证、喘证等均属此类;二是病之证,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桂枝汤主之”;三是指症,如:……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等;四是后世所谓方证,如桂枝汤证、小柴胡汤证等。[7]

病、证、症三者皆为人发生疾病的反应:“病”是人体生理上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证”是疾病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受疾病的特殊本质所制约;“症”指症状体征,既是病和证的外在表现,又是诊病和辨证赖以凭借的依据,三者都明显具有地方性的知识特征。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一般普遍认为:“证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正邪的关系。”[8]由此可见,证既是人之不同病理变化的外在表征,又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所依赖的科学事实。中医学的辨证过程就是一个将不同的证相互区别的过程。

在中医学史中,由于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因而人们早期认识疾病只能依靠人的外在或现象反应症状和某些体征。加之缺乏认识病因和病理的工具和手段,古代中医主要凭借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等直观感知,以及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从宏观表现上来鉴别疾病。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通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即可分别判断出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少阴证、卫分证、气分证、血分证、阴虚证、湿热证等。可见,不论是中医学的辩证方法还是各种证的数目和种类,都较为有限,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医学重视的是辨证,而不是病。

与之相比,西方医学向来以辨病著称,他们往往致力于找到疾病出现的发病原因、确定病理病位来解决问题。中医辨证,西医看病,对于“病”的概念,中医和西医的认识大不一样,已故名老中医任应秋先生曾经对“病”的概念作了一个详细的说明,他认为,“西医所称的病,大多数是取决于病原体,或者就某种特殊病变的病灶而命名,或者就生理上的某种特殊变化而命名。总之,西医的病名,必取决于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是比较具体的。中医的病,或与病因的性质而命名,或与突出的症状而命名,或从病机的所在而命名,虽然比较抽象,但它却往往能从整体观出发,局限性比较少。”[9]

中医与西医学在疾病的认识方法和诊疗器具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医与西医辨别病与证的不同认识方式。而“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10] 辨病名,必先辨证。在辨证时常常发现,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患者个体中临床表现仍然呈现多样化。当机体由于病邪的侵入,出现头昏、冷汗、发热、酸麻、呕吐等局部症状时,人体健康就处于一种失衡的非平常态。身体的各种不适就可以通过各种症状、体征、脉象、舌诊等方面表现出来。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补偏救弊,使异常的状态(证) 得到纠正和消除,机体逐渐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最终恢复健康。同时,中医学的辨证依据多为非疾病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如恶风、畏寒、自汗、盗汗、口渴、口味、嗜食、神色、形态、发肤、性情、睡眠、二便、舌象、脉象等,而恰恰是这些非疾病特异性的特点往往多为西医所忽视。

综上,与“病”不同的“证”着力强调的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不同病理功能状态的认识、把握和处理,特别是某些非疾病特异性的症状更是区别个体诊疗的重要特征。而西医某次片段化的诊疗数据,虽然能够部分显示身体中的可见病变,但这还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的本质,不能因此判断疾病现象到底是疾病发生的结果还是引发症状的原因。病理解剖学和先进的医疗器械提供了可见的事实,却不能说明时间上的疾病变化。而中医辨证的过程是对人之疾病的整体反映。

因此,就以上讨论而言,西医与中医各有千秋,一个在整体上可以对人的总体态势、发展变化和如何调息作出判断与诊疗;另一个则可以在微观上对人体某处病灶作出事实判断,作出切割分离的诊治。中医对于症的认识往往更为综合、整体,因此对于人这样的复杂系统的健康或疾病的整体状态的判断是更为有利的。

四一个中医诊疗案例分析

为呈现中医诊疗实践的活动过程的科学性,本文将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角着手,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借助对文化符号的“深描”来达到对中医诊疗实践活动之内在意义的阐释。试从信息采集、辨证识病和处方用药3个方面阐述中医诊疗的个性化特征,以分析它的实践性、地方性,以及如何通过参与其中的各种异质因素相互交织建构医学知识的相互辩证过程达到诊疗的有效性(科学性)。

地点选取为北京中医科学院门诊部某诊室,医生为某著名老中医,其兼具中医与西医结合的背景知识。

患者甲(男性,58岁,山东一沿海中型城市的某单位领导)求医。老中医看过患者带来的一些西医诊断如X光片、CT扫描以及其他化验单等以后,态度温和的老中医开始一边给患者诊脉,一边与患者看似聊天。您多大年纪啦?干什么工作啊?累不累啊?喜欢吃什么啊?你怎么不舒服?你哪里不舒服?

实际上,这些看似聊天的过程,实为老中医在提取患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全方位信息。一个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症状、体征、治后反应、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和一个医生借以辨识的证型、病种等信息都是极其有用的个性化信息。在该案例里,患者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并患有肾脏并发症。通过脉象以及这些信息的提取,老中医认为,患者为一领导干部,工作需要平日多宴会饮酒,饮食甘之厚味多油腻,是其肝脏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其次,此患者年龄58岁,按中国地方性干部任用制度,即将退休,在退休之前情绪或心理都将会有落差,情绪因素也是诱导肝脏发病的另一原因。这导致病患肝火盛,造成肝肾虚损。久而久之,又影响到心脏。按照中医学的说法是:该患者由开始情志抑郁,多出现肝郁抑脾的症状;气郁日久化火或肝阳疏泄太过,则出现胁肋灼痛、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进而肝肾阴亏至阴不制阳,致使阳亢阴虚、肾阴不足,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症状;最终肝阳过亢、肝肾阴损太过而化火动风,出现眩晕、震颤抽搐等症状。因肝属木,心属火,肾属水;当木生火,而水不能抑火时,造成肝肾虚损,最易扰之心神而阴虚阳亢。它是一个由虚证逐步过渡到实证的过程。从患者整体的主观感受到局部病变的位置确定,中医都不同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凸显了中医的诊疗实践是从整体着手应对病机病理的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在临床表现及治疗上认为这种虚实均有的情况必须加以明辨,当有虚实症状并见时,更要区分虚实轻重辨证用药。因此,看似心脏的问题,实则需要疏肝理气,皆因五行生克所致,是病理现象重新组织型塑的过程。

当然,现代的中医诊疗活动已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实践,已有西医背景的医师同样会借助于西医的诊断结果来判断病情;同时,在西医占绝对霸权地位的当代,不论在病情陈述还是确证病因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夹杂了大量的西医病名和化验单。因为不仅此处的化验单是帮助医师诊断病情的一个工具,其显示数据和测量结果反映了患者阶段病情,是其病患的一个表征,而且对于患者来说,传统的中医术语和解释已经无法完全听懂,所以对于某些病症也需要把它翻译成为相应的西医术语和语言,以达到通俗化和沟通的目的。

我们知道,西医在诊断时,很少主动与病患沟通,西医所问病情很简单,只是作为初步判断的一个引子,有了初步判断后,就把病患交由仪器作进一步诊断。如病患发烧,医生可能问问几天了,伴随什么?然后拿压舌板看看喉咙嗓子是否发红发肿,让你插一温度计,等温度计温度出来,然后就会开出化验单,让仪器作进一步的检验。检验过后,他有了判断,就开药、打针等。整个诊断过程,西医很少与病患沟通。这是因为西医相信所谓的客观性,他们认为病患主诉太多,可能会影响到病情判断的客观性。但是这不仅造成了西医极大地对仪器的依赖,而且造成了医患之间的隔膜。

中医并不这样认为,中医望闻问切,不仅是诊断手段,而且也是希望通过医患沟通,达到安抚病患,增强病患抵御疾病的信心的手段。中医与病患的沟通不仅是诊断的手段,也是治病的手段。

因此,针对病患的情况,老中医开出的医嘱里,医师偏重饮食疗法而慎用药物,通过最为切近病患生活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这不仅与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的思想密切相关,也是中医能够从民众本身可以获得的医学资源和实物资源的角度为民众着想的做法。可见,中医典籍所云,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是有道理的。

我们看到在这个个案中,老中医与患者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医患互动的过程与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病患的疾症逐渐显现、明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医与病患的医学实践和知识型塑过程:

患者(病者)

医生(学识、经验、诊疗习惯)

四诊法(望闻问切) ——疏肝理气化瘀

患者(体质、情志、性格、工作…)

信念(慕名而来)

医患交谈

以卡龙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看,以上各种要素构成了各类行动者,在医患的行动者网络里交互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诊疗实践,并且通过该实践获得整体和局部的诊疗信息和知识,来有效地克服疾病困扰,达到健康的目的。

可以看出,这样一次中医的个体化医疗实践活动,不仅印证了在一个局部的、存在的境域中的科学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医诊所、医师的理论背景、医疗技艺、病人体验、调方用药实践和知识因素等等相互交织,共同参与塑造医疗实践的构造过程,而且也反映了中医尊重地方性的事实,提取病患的地方性特性,而能够对症下药的科学实践过程。中医学就是一个根植于它从属文化的亚文化的科学,中医学认识中的疾病和健康是与中国人的环境、历史、生产生活方式等自然与文化因素紧密相连的,都是与当地知识掌握者密切关联,是不能脱离当地人、时间、地点和背景环境的知识。而正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辩证了解,中医学作出了诊疗的恰当诊断,开出了合理的调节性药方,使得病人恢复,获得健康。

结论

科学实践哲学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科学哲学观。当代对科学实践的研究已在各个学科领域悄然开始,无怪乎社会学家斯蒂芬·特纳(Stephen Turner)说,“这个世纪的哲学已被广泛理解为有关实践的主张,即便这些成果不是用语言来描述。”[11]

科学实践哲学以实践的视角,通过实践性、情境性、参与性等特征,指出了科学知识并非是普遍性的,它是地方性知识和条件的拓展,科学知识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普遍通则应用到具体情景,而是一个局部情景产生的地方性知识转移到另一个局部情景。科学哲学家卡特赖特在《斑杂的世界》中指出,“不存在定律的普遍涵盖”,“我们最好的物理学理论的巨大经验成功可能论证了这些理论为真,而非它们的普遍性。……所以,物理学定律只适用于它的模型适合的地方”,她提倡一种“形而上学律则多元论”( metaphysical nomological pluralism),反对任何种类的基础论。”[12]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现代科学的普遍性的解构和地方性知识观的确立无疑给了中医学研究以强有力的支持。美国科学哲学家劳斯就强调局部的、境域化的知识,他认为科学知识从根本上说是局部知识,并体现在实践之中,指出“科学知识,首先是和主要是在实验室( 诊所、野地等) 知道怎样做事( knowing one′s way out )”,[13]科学知识地方性的本质特征是局域化和境域化的。

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分析中医实践活动,中医的实践特征和地方性特点都是对其理论的较好诠释;同时,以这种新视角来看待中医当代存在的问题,不但树立了中医的合法与合理性地位,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意义阐释和发展机会。

中医的医疗实践活动事实上就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中国的医学科学知识与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正如哈金所声称的“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相比之下,每一次个体化的中医诊疗实践同样具有自己的生命。每一次诊疗活动都是一次次医学知识的实践塑造。中医诊疗实践的本质特征在于:

①每一次诊疗实践都将面对一个个体的人,必须充分考虑个体的每一个性特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症状、体征、治后反应、既往史、家族史、环境等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这当然更为科学。

②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能在临床实践上熟练调动他的背景理论知识,活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以灵活应对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病征,快速反应临床用药开方的正确性和新处方的可能性,随症加减。所以,中医理论引导着中医实践的建构和操作,提供实践得以解释的基础,传统中医理论并没有死掉,废医存药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尽管中医理论不是西方科学那样具有相互关联的语句或概念图示之网的理论,而是一种可拓展的模型理论。

③中医仍恪守着“望闻问切”的四诊法,针灸、刮痧、拔罐等简单的医疗工具和手段,运用直觉思维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诊治疾病,一方面免除了西医医疗设备和试剂在医患关系间的阻隔,另一方面要求医生个人具有较高的悟性和审慎思维来决定理法方药,可见对人的依赖因素非常高,因而有“医者意也”之说。这当然为中医的普遍化带来了困难。

④中医诊所不只是一间房子,医生工作患者看病的场所,正因为没有西医院庞大的检测设备和各种化验程序,它为医患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亲密关系空间,医患在狭小的空间亲密地交谈,容易建立信任感,增加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和遵从开方和医嘱的接受度。

可见,中医诊疗实践是充满真正科学意义的,是集物质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情境活动。是对世界有意义的塑造,医疗活动也只有当地当时的世界中才是可理解的。同时,中医学知识有多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仪式的、物质的,有些时候是隐性的,它蕴藏在看似与诊病毫无关联的表达形式背后。正像案例中的患者职业和饮食结构、年龄和退休制度,往往是看似毫无关联的因素,在作为判断影响疾病的因素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句话,中医学是一门实践优位的本土科学,给它一定的制度支持,它一定会发扬光大。

附录

中医诊疗个案

病案记录:

患者甲(男,58岁)来自山东威海,领导干部,2008年3月17日初诊

患者主诉:1)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已3年脱发。现在血压不稳定,为100-180mmHg,用药(西药降血压药)后,为80-150mmHg,血压偏高。2)时而伴有头痛、、耳鸣、易怒、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3)同时患有肾动脉硬化,患病时期长。体形肥胖,但体重已降了10多斤,少吃,口重情况减轻。4)睡眠不好。5)脉弦数。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患有肾脏并发症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血瘀气虚

开方:

生芪15g 地龙6g 牛膝10g 桂枝6g

枳壳6g 秦艽10g 桃仁10g 僵蚕6g

蝉衣6g 姜黄10g 川芎6g 丹参15g

生地15g 麦芽30g 大枣5枚 灸草10g

治疗思路:补气、舒肝、活血

医嘱:注意饮食,早饭吃好、晚饭吃少,少鸡鸭鱼肉、多水果蔬菜。

建议晚上不再吃降压药,以防止血压降低,出现脑梗、心梗。

医师病案分析:1)血压高低是现象,脉压差大,主要是血管问题、饮食问题,还有情绪的紧张焦虑状态。患者血糖已处于临界状态。2)西医的降血压不是主要办法,虽然脑出血减少,但患脑梗、心梗比重增加。病变不在于血压高低,而在于血管的通透度。

按:《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阴阳也。”[14]中医学特别强调一种平衡关系。

治疗法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肝主疏泄可影响气机的畅达、情志的调畅、脾胃的运化,若功能异常其自身阴阳气血失调将会逐步出现以下症状:

①肝气郁结 ②肝火上炎 ③肝阳上亢 ④肝风内动

摘要:从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性和地方性知识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医学诊疗实践活动,指出它是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另一种有效诊疗实践的地方性知识,通过对中医“证”概念的辨析和现代中医诊疗“胸痹”案例的解读,呈现了中医知识的建构过程与它的历史时代、哲学观念、社会结构、价值信念、利益等因素相互交织密切关联的必要性。

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篇7

关键词:泰勒;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显著,其影响力不断加强,并且与不同行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范围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活动,并能为电力企业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其作用不容小视。然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有效的发展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此,笔者将泰罗的部分科学管理思想与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探讨,希望能对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完善与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一、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泰罗是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领路人之一,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为了解决管理不当而导致资源浪费、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问题而展开了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他的部分主要管理思想内容如下:

(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总结出来的理论,其部分主要内容有:①管理者应当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来整理出一套法则、公式,寻找类似事务的规律,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②管理人员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合理的安排员工到其擅长的岗位上工作,给予他们适当的培训,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③科学的方法代替经验的方法。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要标准化,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程序化,管理要根据客观规律行事,不可以脱离实际等等;④解决劳资对抗的现象,协调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劳资双方发生冲突,以便促进生产进步。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机制。

科学管理机制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如何具体操作的方法,但泰罗明确提出“管理的机制,决不能被误认为是管理的本质或基础哲学。明确地说,同样的一个机制在一种场合下会引起灾难性后果,但在另一种场合则会使我们受惠无穷。”[1]科学管理的机制主要主要列举以下几点:

①标准化与工时研究,通过实践的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标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计算出合理的日工作量;②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其关键是使不同类型的人可以找到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个人的工作岗位;③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激励性薪酬制度,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人的积极性;④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管理者把一般的事情授权给下级,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情的决策权;⑤是指负责不同工作的职能工长,打破了只设置一名工长的格局等等。

(三)科学管理的实质。

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好劳资双方的合作问题。泰罗不断的提示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两者没有良好紧密的合作,那么无论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如何科学都很难开展实施,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增加财富的数量上,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当然,泰罗指出了解决劳资对抗关系的办法就是通过对管理的研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富的创造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这两者之间就不会因为财富的分配问题而再起争执。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本身具有很特殊的性质,这也使其在当下的社会里仍然是计划沟通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但是其自身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经营成本高等缺点在当下社会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其效率低下,很多政策没有很好的执行,且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电力企业没有办法突破自身体制的阻碍,很难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方式。

(二)行政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低。

在部分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机构里有很多部门和众多环节,各个部门工作繁琐,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环节的过度使整个机制很难有效运行;此外不少部门之间的工作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权力制约不到位。

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些高层管理者手里,但又没有相应有效的制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官僚主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一些员工的创新能力。

(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电力企业在选拔行政管理人才时相应的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了不少拉亲戚、走后门等现象,从而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制度;部分管理者出现了对某些部门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但仍然进行管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五)行政管理机构较为臃肿。

我国电力企业原本就有地域广、部门多的特点,所以对员工数量的要求自然不少,因而也导致了机构的庞大臃肿,虽然之前有过多次的整改,但是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电力企业机构仍然呈现扩大趋势[2]。

三、 对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启示

电力企业对我国的贡献之大不可估量,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不乏有很多做到很好的企业,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做的并不理想,截止2014年12月末,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电力生产行业亏损企业数量为660 家[3]。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仍然处在管理水平落后的阶段,因此对科学管理思想的借鉴十分必要。结合科学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借鉴。

(一)思想观念方面:打破桎梏,合作共赢。在电力企业内必须要有彻底的思想革命进行变革,要像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方面一样,要能打破前人固定的思维模式;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一直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采取适当的变革方案,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束缚,构建适合当下电力企业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此外,电力企业还应根据客观实际所需,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增强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合作精神的养成,因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好坏不是一个或是一部分人能决定的;科学管理不仅是在科学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进行一次精神革命,这种精神革命在泰罗眼里就是每个员工都对工作和同事树立起责任观,每个电力企业的员工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从而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财

富,为其壮大做好准备,也为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做了很好的开端。

(二)制度体系方面:第一,优化设计行政组织制度。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和合理的配置资源,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设计行政组织制度方面,应该根据企业内外部特点,取缔多余闲置的岗位和部门,努力做到减员增效,节约成本,以此提升效率;此外还得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行政组织制度方面解决好上下级关系,使各部门、岗位之间建立一种协作配合的关系网,使电力企业效率提升,收益提高。第二,建立适合的激励制度。泰罗的科学管理机制中强调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和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等内容,这些思想只要与时俱进的引用,在我国电力企业内建立起激励制度,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管理者适当的授权,可以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信,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忠诚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三,任人唯贤的制度。泰罗强调在用人时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该在选人用人方面应选择既有能力又有一定相关经验,且对从事的工作熟悉的人才,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管理方法方面:第一,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的这种制度运用到具体管理方法上,不但要选择适合某个岗位的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适合其岗位还愿意努力工作。第二,科学管理中一再强调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也的确如此。因此,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制度出贴合实际需求的标准操作方法,并要求员工按照这类标准进行培训,最后推广到实际的操作,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中的浪费。第三,电力企业在定额管理的方法运用时,可以结合员工对标准化方法的运用方面的总结而制定相应的定额管理方法,以便更好的调动员生产效率。第四,电力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完善方面多下功夫,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此外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也应该加强,只对下级进行激励而不对高层激励,也许会出现高层不作为或是滋生腐败等等。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从诞生到至今仍被无数企业运用,其创作的财富更是不可估量。但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是否成功不能生搬硬套科学管理的思想,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好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领悟科学管理思想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美]泰罗.车间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梁小芬.浅析如何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J].企业管理,2011(26).

[3]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数据[EB/OL].[2015-4-15]http://img.askci.com/images/data/2015/4/15/c125b124-f7f3-4bf4-8c6e-bbf311c830ee.png.

上一篇:营业员上岗前需要培训哪些内容下一篇:6和7的认识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