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

2024-06-20

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精选12篇)

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 篇1

一、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 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人类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 是同人生内在的生命力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与人类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都是幸福。因此, 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 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儿童的幸福是与其精神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有利于儿童精神世界成长的活动, 一切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有可能给儿童带来幸福。一切违抗儿童成长内在力量的、外在强加的活动对儿童来说均无幸福可言, 甚至是不幸的。必须指出的是, 幸福是一种真正的愉快, 它可能外露, 也可能内藏。所谓真正的愉快是指这种感受是发自儿童内心的, 是与其成长的方向一致的。愉快不一定都是幸福, 不当的物欲、无理的要求等均与幸福无关。

二、现实生活是否让儿童感受到了幸福

这个问题涉及到影响儿童生活的所有方面, 下面就只从幸福为何远离儿童, 至少是部分儿童的成因方面作一些粗略的讨论。首先, 要认定的一点是, 许多儿童感受到了幸福, 他们生活在幸福中, 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 还有许多儿童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 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儿童有没有体验到幸福, 不是凭成人去问儿童幸福不幸福就可以断定的。这需要了解儿童的现实生活, 了解儿童的真实感受, 要从儿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成长的历程中辨析儿童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儿童教育领域中出现“愉快教育”的术语?这是因为,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甚至某些教育理论中, 儿童没有主体性体现, 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确认, 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到真正的愉快。进而可以推断, 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与儿童本身发展的生命力取得一致。所以, 不是所有的儿童都真正感受到了幸福。家长及教师应该为儿童真正的幸福而思考, 这也是一切真正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1.幸福观的偏差

教师尤其是家长, 经常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 等同于成人为儿童创设的各种成人认为十分优越的条件。

不可否认,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确是影响人生幸福的一个方面, 但这仅是外在的方面, 物质富有者不能感受到真正幸福的大有人在。在儿童的生活中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丰富, 就越幸福。对有些儿童来说, 多读书会使其内心愉快, 使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但也有些儿童在众多的图书面前无所适从, 茫然失措, 图书并没有给他带来积极的感受。同样, 有些儿童在钢琴面前积极而兴奋, 乐此不疲;但也有些儿童见了钢琴就烦躁不安。成人经常为儿童在不断丰富了的生活中没有出现成人期待的结果而苦恼, 这是一种偏差了的幸福观导致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背后, 是儿童由于被迫顺从而带来的痛苦。因此, 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幸福感受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获得的体验与其生命成长, 尤其是内在精神成长取得一致, 内在的生命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时, 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所以, 对于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成人来说, 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了解儿童精神世界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就是“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经常能听到家长们廉价的许诺;经常能看到教师以本应属于儿童自身权利之一的游戏作为儿童学习的奖赏, 也经常听到教师在要求儿童“高兴”地说和“高兴”地唱。其实, 在儿童脸上挤出来的“笑容”是转眼即逝的。那并不代表着发自内心或是真正的高兴和愉快, 并不是建立在儿童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 儿童的内在需要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2.个体需要在认识上有所偏差

个体能否真正感受到幸福, 关键在于当前的活动是否与个体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 成人经常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给儿童。有些成人以为, 自己需要的, 儿童也一定需要。其实, 儿童与成人处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 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需要。卢梭在其经典名著《爱弥儿》中有一段十分明了的表述:一个成年人确实必须知道许多对儿童似乎无用的东西。但是, 成人所必须知道的一切, 儿童就应该都去学吗?儿童不是成人, 他们的生活应该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要解放儿童。要知道, 儿童自有其特殊需要, 无视这些需要, 就是无视儿童的幸福。

3.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

儿童是怎么学习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儿童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儿童的学习是同儿童的一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日生活是儿童学习的内容, 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因此, 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 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 如饮食、劳动、游戏、卫生等都是儿童的学习活动, 也都是儿童的学习内容。儿童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 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果缺少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 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所明示的。而现实是, 儿童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静坐的环境里。对儿童而言, 动作就是思维, 儿童在动作中学习。但儿童动作被控制了, 难道不影响儿童动脑吗?儿童需要活动。如果我们给他活动场地, 我们将会看到, 这些从来不能满足的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出名的破坏者变成他周围器物的最热心的保护者。一个行动和活动杂乱无章的吵闹喧嚷的孩子, 转变成为一个精神宁静、非常有秩序的人了。不难看出, 活动对于儿童是多么的重要。是儿童的生命潜能作用影响着活动的时长及活动的性质和质量, 并使儿童在重复有变化的活动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三、幸福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意

儿童的幸福与成人的作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成人的干预使儿童没有充分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时, 我们也可以认定, 成人的努力朝着儿童生命潜能成长的方向的努力能使儿童更好地拥有幸福。我认为, 幸福是科学的儿童教育的应有之意。因为一方面,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文明事业, 是人类幸福的有机构成部分, 即“幸福需要教育”。因此, 教育是人类包括儿童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在人类幸福的光辉映照下的伟大工程, 而儿童教育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和起始, 儿童正是由于接受了教育, 才促进了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另一方面, 教育应包容幸福, 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发展的教育, 即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儿童教育,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科学的儿童教育, 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 让儿童感到满足和兴奋。

摘要:儿童教育应该教授儿童知识, 应该发展儿童的能力, 应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 还应让儿童感受到幸福。儿童有没有获得幸福, 是衡量儿童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儿童教育,教育成效,标准

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 篇2

儿子大了,不怎么愿意和太小的孩子玩,一会儿便从屋里跑出来烦烦的抱怨,大概意思就是和小弟弟玩捉迷藏的游戏,第一次儿子藏在门后,被小弟弟看到,小弟弟咯咯咯的不亦说乎。第二次藏的时候,儿子就藏在其它地方了,小弟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儿子实在憋屈的厉害,便自己走了出来,没想到小弟弟看到他后,哇哇大哭,拉着他非要让他还呆在门的后面。儿子一边抱怨一边愤愤的说:“哪有像他这样的,明明是他找不到我,还非规定我藏在门后,我不想和他玩了”,说完不听劝说找其他小伙伴去了。我无奈的对美美说:“小孩子,就不知道让着小弟弟”,美美也很尴尬的说:“也都怪小弟弟太小了,不知道游戏规则”。

本想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儿子在楼下玩,被弟弟看到,这个小家伙又拉着我儿子,让儿子藏在门后,然后自己专程跑到外面,接着折了回来,扒着门看到儿子一脸不高兴的还在门后,还是咯咯咯的笑个不停。儿子气冲冲的上楼抱怨:“我真的不想和邻居家弟弟玩捉迷藏的游戏,他太小了,只让我藏在门后”,对于两个孩子而言肯定又是一场不欢而散。

生活中很多偶然的事件,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为我们的不懂和无知,往往就感觉匪夷所思。如同这件事情,造成两个孩子不愉快的原因,我理解为“儿子在游戏中没有让着弟弟”,而美美认为是“小弟弟因为小不知道游戏规则”,许多人一定是和我们一样的想法,直至今天我才知道是儿童的“秩序感”在作怪。

今天上午翻看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书中介绍了蒙台梭利的《儿童的秘密》这本书,书中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的新奇观点,因为这个观点的反其道而行,让我不由认真阅读起来。

书中提到“儿童是成人之父”的有力证据就是儿童天生存在的“秩序敏感期”。儿童有强烈的秩序感,他第一眼看到的情景一旦被打破,他便认为是错误的,便会不安与焦躁。比如桌子上本没有东西,妈妈放了一张纸在桌子上,宝宝便会不乐意,甚至会毫不犹豫的想要扑上去。一岁多的孩子还会过去把纸扔掉,保持桌子的干净,这就是孩子必须保持桌子上本就干净的原来样子的秩序感。

还有孩子在捉迷藏的时候,第一个孩子藏在桌子底下,其他孩子就保持了藏在桌子底下的秩序感,藏在桌子底下被轻易找到的孩子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欢乐,这样的周而复始,小孩子不会觉得厌烦,快乐反而会一直延续。而其他另辟蹊径的孩子藏的时候,别的孩子会假装找不到,直到他自己走出来。

看来,我们天生就是秩序感很强的动物,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增长,把这种秩序感慢慢的打破,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对事物进行重组,久而久之养成了散乱的生活习惯。长大之后又要对这种散乱进行克服,按部就班、按照规矩行事,说到底,真如蒙台梭利认为的那样:儿童是成人之父。看来,成人教育儿童的时候,真要时常忆起自己儿童时的样子,以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世界,一定会省去许多麻烦。

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钟表时间;内在时间观念;取法自然

一、儿童具有自然的内在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包括哲学和科学理论中的时间概念、时间经验、时间心理、时间意识、时间文化等个人和社会的时间理解。缺乏知识和经验、思维方式与成人明显不同的幼儿有正确的时间观念吗?

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中,时间被视为客观的、外在的、物理性的存在,等同于空间,并且获得了抽象的、均质的、片段化的形式——“钟表时间”。“钟表时间”符合现代人对确定性、精确性、高效性的要求,因而它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失的参照标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通常会以“钟表时间”为标准来衡量和考察儿童。以往关于儿童时间认知的研究就多以“钟表时间”为衡量标准,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5岁儿童不会使用时间标尺”“时间观念差”。概而言之,以“钟表时间”为标准,幼儿被视为缺乏正确时间观念的人。

然而,“钟表时间”足以作为衡量儿童时间观念的惟一标准吗?或者说,“钟表时间”就是最可取的一种标准吗?尽管“钟表时间”确实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成为支配性的时间观念。首先,从人类时间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钟表时间”并没有随人类诞生而诞生,而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独特的时间形态,“生物有机体以很多不同的时间尺度度量时间的流逝”。“钟表时间”观念是人类试图超越自然的控制而不懈创造的产物之一,其诞生历史在人类漫长历史中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片段。它是人类试图超越自然时间的限制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说,“钟表时间”与人天然的时间观念相对,由此可知钟表时间并不是人必然要拥有的时间观念。对于处于自然状态的幼儿来说,要掌握它就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来看,尽管“钟表时间”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但它并非人类惟一可取的时间观念形态,亦不是对全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的时间观念形态。人类不仅创造出了“钟表时间”观念,而且还创造了许多迥异于“钟表时间”的时间观念形态。比如,北美印第安的黑脚和霍皮部族就认为,时间是活的、有生命的,是灵魂的活动。这些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非匀质性、非线性和主观性。当前的人类学家们已开始站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来理解不同时间观念的价值。如大卫·克里斯多曾指出,精确性和直观性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思维基础,有些种族之所以没有西方人所具有的精确的时间概念(如昨天和今天),乃是因为他们只对自身文化生活中有意义的方面进行编码,如果人们对他人文化中不区分昨天和今天的现象表示诧异,并认为这种文化肯定不能发展出成熟的时间概念,那么人们就是误解了这种具有变革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钟表时间”之所以会成为如此重要的参照标准,乃是因为现代成人的生活方式追求高效率和快节奏。对于持有其他生活价值取向的人群而言,他们拥有符合他们生活意义的时间观念,这些价值取向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能用单一的“钟表时间”来衡量。

正如人类学者必须反思其对原始种族的时间观念所做的判断一样,成人也需要反思其对儿童的时间观念所下的论断。“钟表时间”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知识和经验水平较低、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的幼儿往往难以将其作为生活的参照。仅仅用“钟表时间”的标准来衡量幼儿,其实质是站在成人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评判儿童,其结果是使成人将幼儿视为时间观念匮乏的个体。而事实上,以“钟表时间”为衡量标准,我们只能肯定幼儿尚未具备“钟表时间”的观念,尚不能用外在的钟表时间作为其行为的参照,但不能据此推论幼儿没有时间观念或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如果悬置成人中心主义立场和“钟表时间”尺度,成人将会发现,即使是婴儿也具有自己的时间观念——自然的时间观念。有研究表明,婴幼儿最初的时间观念是其生命节律和活动节奏;婴儿已经获得了经验性时间概念,他们对某个时间的发生顺序和持续性有亲身感受,如3~5个月的婴儿就能按着妈妈的某个活动节奏来调节自己的活动节奏,而且调节的准确性随婴儿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显而易见,这种以生命节律表达出来的时间观念乃是自然的先天禀赋。自然界的生物无不具有自然赋予的内在时间尺度,最具自然本性的婴儿必然也先在地具有自然赋予的内在时间尺度,他不以外在的、抽象的钟表时间为参照,而以生命节律为基础,并且随经验的积累而发展。

转向幼儿的生活和意义世界,成人更容易发现,幼儿自然的时间观念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人以外在时间尺度为标准,将时间进行片段划分,并将时间的价值附着在日常事务和特定目标上;幼儿则依据内在的游戏本能和兴趣冲动来“安排”自己的日程。尽管没有成人那般预定的、精细的任务安排和时间划分,幼儿也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每天醒来,幼儿首先要做的事并不是洗漱,而是径直走向放玩具的地方,开始游戏;到了夜晚,他仍然不放弃玩的意图,以至于会一边玩一边睡着了。尽管幼儿内在的、自然的时间观念通常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并非总是如此,一旦幼儿游戏的本能和自主支配时间的意志受到了抵制,幼儿就会表示反抗,甚至会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时间意义的独特认识。

二、内在时间是幼儿转变生长的必要条件

诚如蒙台梭利所言,幼儿实际上是“有着内在的精确的时间表的人”。这个内部时间表规定了儿童应当达到的发展目标和顺序,是儿童发展的内在尺度。对于这一事实,古人早已有朴素的总结,如“三翻六坐七爬”,现代心理学家则称其为儿童发展的规律,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详细的阐释。“内部时间表”来自最为精巧的大自然之手,与之相比,任何人为规定的外部时间表都相形见绌。只有当外部时间表与内部时间表相匹配时,外部时间表才可能发挥作用。任何与“内在时间表”相抵触的外部时间表都是徒劳。事实上,只有在内部时间表的指引下,幼儿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从事着创造自己的伟大事业。

“内部时间表”不但引导幼儿创造自己,而且还给幼儿心灵赋予了主观性、真实的时间体验。所谓的“主观性”乃是指幼儿以自身的兴趣、需要和本能冲动为时间流转的基点。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喜欢随兴所至,一切活动的延续和转移都没有固定的、规律性的外在时间表可以遵循,完全遵照自身内在的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是不珍惜时间、浪费时间的表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只有这种主观的、内在的、非客观性的时间体验才能给幼儿带来真实的时间体验,才能为幼儿发挥

创造性潜能提供条件。如柏格森认为人通过直接的经验直觉到的真实时间是“绵延”;而绵延是生命之流,生命的冲动没有明确目标,却永远朝向创新;生命的冲动是发散的,因而具有无限可能的创造路径。幼儿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处在柏格森所说的“绵延”之中。通过释放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本能,幼儿体验到真实的时间和自我。在“绵延”体验中,幼儿的心灵可以不受客观时间框架的限制和催促,因而可以更深地沉浸于自身,更细致地体验当下。同时这种沉浸并不具有僵化、封闭的趋势,相反,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使幼儿绝不受制于当下,可自由地、随自己的兴致而“跳转”人新的可能性之中。在幼儿主观的时间观念中,真实的时间乃是流动的、转变的、生成的,这种主观性的时间体验正是儿童发挥创造性潜能的必要条件。

幼儿流动的、转变的时间之流具有非匀质的、非线性的、跳跃的流转形式,“具有具体、不可度量的特性”。比如幼儿喜欢长时间沉湎于某个活动(比如持续或反复玩某个玩具或某种游戏)的行为特点,就体现出幼儿时间的非匀质性流转形式。成人往往认为幼儿在某件事情,事物上耗费太多时间,是“浪费”时间的表现。事实上,这种“浪费”才是儿童转变生长的真正的必要条件。“正如皮亚杰所争辩的,任何一种运算方式在另一种方式(或阶段)形成之前都可能需要过度发展。也正如布鲁纳所指出的,可能需要时间的过剩,根据科学效率模式实际上是时间的‘浪费’,才会促使转变发生。”正是由于幼儿能够沉浸于当下,充分地实现自身的自组织过程,幼儿才能实现自身的转变生长。

尽管幼儿的时间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是这种主观性却往往表现为无意识性。“内在时间表”正是以一种不被幼儿意识到的状态存在于幼儿之中。这种“无意识性”与“主观性”并无冲突,而是一致的。“无意识性”并不意味着反主观性、无主观性,它不过是未意识到的主观性。“无意识性”有利于免除刻意性、僵化性,意味着更大的开放性、可能性和新异性。事实上,这种无意识性是与幼儿深刻的情感体验密切结合的。皮亚杰曾经指出:“对于儿童来说,‘在前’或‘在后’这种字眼是没有明确意义的,而且他是根据他当时的感情或更为深刻的感情去计算时间的。”换言之,这种“无意识性”实际上是饱含情感的,正是“无意识性”使得幼儿时间的“主观性”“真实性”体验更为深刻。

不仅如此,幼儿对内、外部时间表的无意识状态也为幼儿的“轻松”“高效”成长创造了条件。蒙台梭利就曾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幼儿在其间取得了无数的发展成就。每一个成就都是幼儿吸收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取得的,这些“吸收”“创造”的过程又往往是无意识的活动。在这个“任务艰巨”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内在的、无意识的时间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朱可夫斯基曾经感叹,语法规则的习得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成人定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和时间、脑袋炸裂,才能在短期内掌握那些规则,而“幼儿是我们地球上最辛苦的脑力劳动者”,但幸好他们对这项任务的艰巨性毫无觉察,所以幼儿能够在两岁就轻而易举地掌握浩繁的语法规则。为何此种“无意识性”反而可以使幼儿轻松成长呢?这或许是因为在幼儿自主的生活中,自然的、内在的时间体验与“游戏精神”是同一的。在幼儿无意识的、本能的游戏活动之中,“游戏精神”中的自由性、生成性与“自然时间观念”中的非匀质性、转变性密切结合、相辅相成。正是这种游戏精神和无意识时间观念的结合,使得幼儿能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巨大的创造成就,而不用体验创造和生长的“艰辛”。

三、幼儿教育时间应“取法自然”

现代教育正置身于对“钟表时间”的迷信之中,“钟表时间”成了教育时间中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和架构基础。现代教育者以为,只要严格以钟表时间为生活、工作的参照,就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现代教育的“时间好象就是一部电影放映机,而整个电影故事又完全被摄在电影胶片里”。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胶片”进行规划:“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儿童快快成长”“2岁识字、3岁阅读、5岁上小学、7岁上初中,15岁上大学”,这些规划将成人自我中心的、揠苗助长的思维方式暴露无遗。在“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里,时间框架规划了幼儿每年、每日、每时的事件,事件被固定在框架之中,只等待按时“放映”。

事实上,现代教育迷信“钟表时间”,忽视、误解和压制儿童内在的、主观的时间的做法,其实质是反自然、反天性。赫拉克利特早在数千年前就告诫人们,“时间是一个玩骰子的小孩;小孩掌握着王权”,无论人们想要怎样努力地控制、掌握儿童的时间,但终究不能控制和改变由自然意志所决定的儿童生长进程。过分的控制反而会带来人们不想看到的结果。对此,卢梭有深刻的描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为了避免出现卢梭所说的后果,教育时间就必须“取法自然”。但是,这个“自然”是什么呢?它既包括自然赋予幼儿的“内在的精确的时间表”,又包括幼儿内在的、真实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教育时间必须“取法自然”,也就意味着教育时间必须尊重儿童自然的时间表和儿童内在的时间体验。必须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真实的时间体验为教育时间规划的首要依据。就近现代教育史而言,从夸美纽斯、卢梭到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无不提倡“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无不以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确定教育时间的基础。其中尤以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卢梭最为鲜明地提出了“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观念。在《爱弥儿》中,卢梭以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为原则,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首先,要把他放在他应有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卢梭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具备一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否则就会使儿童的心灵成为不健康的心灵。

或许有人会质疑,“取法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抛弃“钟表时间”的参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质疑一下这个问题中隐含的二元对立思想,即将“钟表时间”和自然时间对立起来。事实上,“钟表时间”本身与自然时间并无实质冲突。只要追溯“钟表时间”的来由,人们就会发现,钟表时间本不是与自然节律相抗衡的,而是由于人类尊重自然、“取法自然”而取得的成就。之所以现代人会迷信“钟表时间”,乃是因为现代人过分追求超越自然,将“钟表时间”异化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事物

了。要想利用“钟表时间”为人类服务,而又不让它控制人类,就必须让它返回“自身”,使它和自然时间的联系再度显现出来,使它在与自然时间保持和谐的状态中为人类服务。

“教育时间的本质,就是教育时间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并不是要抛弃钟表时间的参照,而是指教育时间的规划必须首先建立在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效率只能通过内在时间/自然时间和客观时间/外在时间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来求取。始创“班级授课制”的夸美纽斯曾经严厉地批判旧式教育的低效,希望实现“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成为更少喧闹、更少令人厌恶的事、更少无效的劳作,而有更多乐趣和扎实进步的场所”的教育理想,因而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夸美纽斯仍然强调“改革学校的基础必须是万物的确切规则……教导的确切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他所创立的班级授课制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率,但并不以贬损自然为代价。正是这种“取法自然”的取向使得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所蕴含的思想与现今班级授课制有很大不同:在每日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每天应该不超过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应当让儿童自由钻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当如园丁一样根据一定的自然程序教导儿童,循序渐进;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应当取法自然,按照学生的自然年龄段进行教学。

在过分赶超时间的现代性教育背景下,“取法自然”的一个重要涵义就是,成人要适当地等待儿童,而不是催赶儿童快速前进。所谓“等待”就是尊重儿童的当下生活和当下体验,等待儿童发展到适宜的教育时机,因为儿童需要时间来自主发展。当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信息加工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儿童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连续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在另一项对儿童积木游戏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合理时长,合理时长将会给予幼儿游戏行为和作品的复杂度以积极影响。如果用外在的、过分精致的时间框架来限制儿童,儿童的学习过程将不能深入进行,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诚如卢梭和现代研究者所指出的,等待儿童、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是儿童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的语言与儿童教育 篇4

1. 从一岁左右开始说话, 进入单词句阶段。

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儿童用一个单词表示的意思往往是成人需要一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这些单词能逐步表示儿童的愿望或观察到的事物, 并且随着不同的情景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 比如:球球、抱抱等。这里的球球可能表示“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者“球球滚开了”。

2. 两岁进入双词句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话的积极性高涨, 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 说话的词大量增加。这一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开始由双词或三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如:妈妈抱抱。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比简单句明确, 但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 结构不完整, 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 所以也称为:电报句、双词句。

3. 五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基本完成, 虽然他们掌握的词汇数量还有限, 但基本的语法已经掌握, 已经能够分辨正确的表达方法和错误的表达方法, 能区别语句之间的关系。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已不限于表示眼前的事物, 已经能够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 也能谈论将要计划做的事情, 甚至可以谈论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

上面几个阶段并非是截然分开的, 各个阶段是可以重叠发生的。从单词句到双词句, 最后发展到成人句阶段, 这个发展顺序是不变的, 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 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儿童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这个发展过程有何奥秘呢?

二、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

每一个儿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习得人类语言。聋哑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法用口正常说话, 但经过一定的语言环境的训练, 也会在脑子里播下人类语言的种子, 形成一系列人类的语言体系, 所以才可以用手语与人类正常交流。而猩猩即使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甚至进行最好的语言训练, 也还是无法发出人类语言的。这里我们想到鹦鹉, “鹦鹉学舌”就是说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说话, 但是鹦鹉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人类语言能够主动地把各种声音和意念无限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无限的语言潜能在儿童身上就存在。

蒙台梭利把儿童天生的语言潜能成为“语言的特殊机制”。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语言, 而是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儿童在说话的时候, 既要涉及到单个词语的变化, 又要涉及到整个句式的结构变化, 等等。语言含有一定的规则, 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但是儿童把复杂的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和学习。如果我们对不同的发音进行观察, 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 每个音都是通过相应的机制发出的。正是因为儿童有创造语言的机制, 所以, 无论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 在儿童生活的相同阶段, 世界各地所有的正常儿童达到的语言水平都是等同的。

另外,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系统”类似于“语言机制”这个概念。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 是专门为学语言而设计的。乔姆斯基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显然夸大了儿童先天的语言能力, 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他的观点。儿童获得语言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儿童获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 而是关于语言的一系列的规则。这一系列规则, 能够使儿童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 能够让儿童具有生成他从未听过的话语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机制, 但不是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 而是一种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皮亚杰的创造语言机制还是皮亚杰的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 我们会发现其中一条不变的规律:儿童是具有语言的发展潜能的。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从何而来?这里引用达尔文《人类的由来》里面的观点。达尔文通过动物的交流方式和人类语言作比较而得出结论:人类的语言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人类语言的发展也随着自然进化和物种进化而发展进步。目前为止, 人类语言在所有语言体系中发展是最完备的。

总之, 儿童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否认先天的因素, 包括儿童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但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儿童语言潜能是在认识和交际的环境中表达出来的。

三、儿童语言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外部环境

由于某种原因被弃在丛林中的孩子经过某种方式保留了生命, 这样的儿童的周围尽管有鸟兽的怪叫、淙淙的流水声和树木的婆娑声, 但他们仍然是哑巴。因为他们没有在唯一能刺激先天语言机制的人类语言环境中成长。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潜能, 在这种潜能的作用下, 儿童是从环境中自动地积极地吸收人类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 随时辅导他们, 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儿童语言是发展出来的, 但是不能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外部环境的帮助和引导。

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从儿童语言交往来说, 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应当在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展开。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显然这是夸大了外部环境中交往的作用。但是外部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这是没有质疑的。成人为儿童提供了较为适合的语言样板, 以便于儿童进行模仿和加工, 并吸引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带动儿童的语言向前发展, 在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 儿童也具有控制话题的主动权, 这种话语实际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所以既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互动, 又是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

社会交往说特别强调成人与儿童的交往, 我们也不容忽视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同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 在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与儿童情感、逻辑等密切联系的语言体系。

总之, 儿童具有语言发展的潜能或创造语言的机制, 这种潜能或机制必须在外部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发挥出来, 所以儿童语言的发展需要两者的密切配合。

四、儿童学习语言是创造性的过程

我们观察每个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并且将他们在三岁之前那种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形记录下来。这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历史的继承, 而学习的方式及成功的途径将决定整个人未来的生活。

我们在三岁以下幼儿身上所观察到的, 虽然总是属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奥秘, 以及人在这一年龄阶段所独具的才能和天赋, 但人若要在成年后仍然拥有这一财富, 就必须保持一种童稚的心。儿童的创造性与接触的环境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相互影响和学习中, 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 并且他们放弃了自己独创经证实无用的语言, 而接受了社会化的语言。因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传承, 以及社会的不断重复的理解和更新中。因此,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现象只是创造性学习, 而绝非全新的创造。

摘要: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遗传的作用, 慢慢学会语言。儿童期是语言的创造阶段。

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 篇5

在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1、特殊教育学校;2、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3、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其中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很多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特殊教育,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

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心理学研究表明: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残疾儿童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更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认为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对学生的了解既包括对残疾形成原因的了解,也包括对学生残疾程度的了解;既要关注学生的在校行为特点,也要留意学生的家庭状况,等等。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学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所在,某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只有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方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残疾学生不管是肢体残疾还是智力残疾,由于身体某一部分的缺损,行为活动受到某种局限,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以自卑甚至轻生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适应期。 肢体残疾的儿童绝大部分智力是正常的,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残疾学生慢慢认识到、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不同或者由于别人的异样眼光,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甚至出现自闭心理。再晚一点,他们更会把自己的身体缺陷与自己的未来生活、前途等联系起来,产

生一种自感形“残”,自我忧伤的内心体验或者转而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会出现一些恶作剧的行为。

智障儿童的情况则不一样,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和适应能力比一般儿童低,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观发生的比较晚或者始终停留在以原始需要为动力的自我中心水平上,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自己的前途、未来等问题,因此他们较少有对人生的消极情绪。但是,可能由于外部原因,如别人的嘲笑、歧视、欺凌而感到有压力,从而使他们由热爱、眷恋学校、老师转向逃避学校、老师,甚至因此变得沉默、消极或抗拒继续上学,有得可能在别人面前产生一种文饰心理和行为。

因此,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心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使他们进入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保护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就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1)、用心爱护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残疾儿童,用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如:孩子只要有小小的进步,就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并奖励他“小红花”。

(2)、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班级的各种物体的设置要有助于残疾儿童的行动。教师及其工作人员要对他们持积极的态度,不要对他们加以歧视和排斥。教师对残疾儿童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自信心的形成,而融洽、和谐、友好的气氛是消除智力残疾儿童心理压力和努力学习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保护和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同正常儿童的接触与交往,增强残疾学生的自信心

残疾儿童是全体儿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常与正常儿童一起搞活动,如春游、联欢会等,对正常儿童来说,他们从小就懂得社会,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更多地懂得爱,养成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品德;对残疾儿童来说,受到保护,得到期待,树立了榜样,明确了生活方向,去掉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残疾并不可怕,而一旦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格,那将是危险的,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残疾人违法犯罪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一方面要在平时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抓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即全程育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四、重点关注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

肢体残疾学生的智力大部分是正常的,他们基本上能够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家庭教育指导孩子获得代偿技能。这是肢残者必须在早期就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例如,腿没了或脚没了练习用拐杖走路,再严重的练习用轮椅走路,用木棍、轮椅代偿或代替腿的功能。左手没了,练习用右手代替左手的功能;右手没了,练习用左手代替右手的功能;双手没了,练习用脚代替手的功能(我国已有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学会了用脚洗

脸,端碗,洗衣服),练习用脚写字、用嘴写字等等。

在对智力相对落后的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的开发与训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文化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要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解数量关系,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正常学生相比,智障儿童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需要顾及全班绝大部分的正常学生,同时也要兼顾智力落后的儿童,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讲课时说话时速度、语言的形象直观,尽量使学生能听到听懂。在说话训练方面,可以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复述课文等形式来进行,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生字的基础上读懂一般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逐步提高其写字能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训练,需要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智障儿童开展劳动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从劳动中真正得到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重要性在于家庭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相比于一般家庭残疾儿童的家长要承受更为巨大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在对残疾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他们较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残疾儿童家长要走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其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

一、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拥有一个有缺陷的孩子是不幸的,但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一现实,则是孩子最大的不幸。有很多残疾孩子的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缺陷,可能是出于自卑、爱面子、虚荣心等多种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而逃避事实的原因,对外声称自己的孩子正常,不采取任何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直到错过孩子最佳康复时期才感到懊悔,但为时已晚。

其实拥有一个残疾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敢正视现实的虚荣心。因此,一旦事实发生,家长必须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完全面对现实,敢于正视问题,正确地对待孩子,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陪伴孩子一起度过他特殊的成长历程。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在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不能很好地体谅孩子的真实困难,导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耐烦。其次,家长信心不足。他们认为孩子将来很难有出息,导致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动摇正确的教育信念。再次,家长爱心错位。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心因强烈的内疚、负罪感而偏轨,不能理智地关爱特殊孩子,而是溺爱、百般迁就,甚至是放任。

残疾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家长应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恐惧感、自卑感和内疚感,纠正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当的亲子观。对孩子的未来既有设想,又不要有幻想,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残疾儿童自身存在的潜力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观念,把孩子培养成残而不废、身残志不残的人。

作为家长,由于平时很难接触到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所以就需要翻看书报、查阅资料、向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士请教,结合孩子实际给他制订一个合适的康复教育计划,家长更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努力,与孩子一起共同来完成对孩子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这一点是很极其重要的。

三、配合学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家长和学校都有着让残疾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有针对地为孩子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文化知识、思想教育、生活技能、康复矫正等,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多层次的教育内容,选配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促使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同时家长可通过按时出席家长会,积极参加和协助学校的有关活动,或通过书信、电话或面谈经常跟教师交流有关孩子的情况,向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个性、成长史、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对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对孩子的期望等信息以供教师参考。家长还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以及如何克服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等。通过这种双向沟通,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残疾儿童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安排,家长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和学校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课程。

四、以身作则,注重心理教育

残疾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所以家长作为最亲的人,必须倾注更多的关爱。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体贴、充满和谐的气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耐心的与孩子沟通,从小培养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因此做家长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在残疾儿童的成长中,身体力行的去做,比一味的说教更能教化孩子、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更需要社会上的支持与肯定。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

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切实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接受更好环境教育。

三、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宣传,唤起全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篇6

据不完全统计,安化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数占了在校学生总数的50%左右,“留守儿童”队伍日趋壮大。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本校“留守儿童”的跟踪观察和深入分析,总结出“留守儿童”身上大致存在下列问题:

1.思维懒惰习惯差

“留守儿童”大多因为缺少有效监管,爷爷奶奶管不了,而代管人在管教上有顾虑,以致唯我独尊的思想坐大成势,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习气。而父母有时为弥补自己外出给子女造成的“断乳”,常常对子女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宠爱有加。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在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

2.性格内向孤僻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的滋润,往往会形成喜欢独居静处、少言寡语、胆小怕事的个性,喜欢整天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有的是因为监护人本身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留守儿童”受此影响,性格慢慢地变得孤僻内向、固步自封,而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社交方面不合群等问题。

3.任性散漫

由于缺少管教,有些留守孩子容易养成骄横跋扈的习气,以自我为中心,法纪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烈,目中无人,甚至不服老师管教。理想前途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书同样可以天南地北挣钱,于是厌学甚至逃学,成绩低劣,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破坏性较大,是典型的“问题生”。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从“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可以看出,在实际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学校、家庭都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溺爱放纵,教育从难

外出打工的家长,难得回家一次,甚至有的几年不回。在家时,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都给孩子。孩子要干什么就给什么,对他们百依百顺,溺爱放纵。于是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家长的溺爱发生强烈的碰撞,以致这种缺乏家庭配合的学校单边教育难以产生效应,甚至出现“在家长眼里是乖孩子,在老师眼里是坏孩子”的强烈反差。

2.缺乏家庭管护

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管护,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引诱,去干一些违法乱纪之事,也给学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3.监护不到位、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辈的亲人,祖辈大都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不严,过多满足和过度宽容放纵,缺少必要的管束和引导,不可能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监护人在管教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而不敢严加管教,也放大了问题的负面效应。同时由于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和缺少家庭的有效管教,难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教育就会大打折扣,难以收到实效。

4.“关爱缺失”引起严重“情感饥饿”。

20世纪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著《有吸取力的心里》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是父母本身。她认为“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根据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必须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本人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对“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

树立班主任是关心“留守儿童”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班主任必须及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掌握好底数,把握住第一手资料,加强监管。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家庭教育状况及环境清、转化程度清,并做到每月向教导处汇报“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情况,及时做好记录。特别是在邻里之间要做好“留守儿童”的监管工作,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

2.落实家校联系制度。

加强家校联系是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电话、会议和走访等形式,与家长经常性的保持联系沟通,弥补由于父母“失察”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关爱不够的影响,共同商议教育方案。并且加强家长学校的阵地建设是提高“留守儿童”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3.加强教育管理、积极引导。

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平等和关爱,当一个孩子越界时,要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说明你是对这种行为而不是对他们本身感到失望。特别是“留守儿童”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关爱,让他们同样的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常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

4.谋求爱与智的圆融。

儿童画——儿童美术教育的奠基石 篇7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等, 站在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 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 是天生就具备的, 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 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 日渐习得。

1. 儿童绘画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绘画是儿童不教自为的一种自然发现, 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所以,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为孩子出示一个绘画主题, 他们在创作之前, 总是会问老师:画这个可以吗, 画那个可以吗?在他们的提问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是相同的话题, 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各不相同。

2. 儿童绘画是儿童游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

儿童把绘画当做他们游戏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因此, 当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 他们就已经想到了如何用手中画笔, 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并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3. 儿童绘画是儿童天真、活泼真情的流露。

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 还是被成人视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创作:毫无修饰的、不和比例的人物造型, 夸张的人物表情, 变形的人物动态、没有调和的原始色彩……无不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 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 美术对儿童是有价值的, 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玩耍一样, 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自乐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 我们通过辅导儿童画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 将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创作儿童画, 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

二、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同时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 更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 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 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 儿童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 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 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 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 虽然还很幼稚、肤浅, 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 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未来的世界开拓者和创造者, 必须拥有更为敏锐的美感。因此, 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和标准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思考和价值判断, 使他们艺术的心灵不被陈规陋习所束缚, 成为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主体。从这一点上来说, 美术教育才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2. 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 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艺术, 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 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 确定自身的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课程, 创造性的教学形式, 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并给予肯定, 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 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

3. 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培养创造能力。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 搓弄着泥巴, 堆砌着沙堆, 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 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 是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 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 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

儿童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 篇8

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是促进审美意识萌芽、启迪心智、培养爱心、发现生活之美的教育。近年来,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 发达或是欠发达地区中学生家长对于儿童的美术教育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

现如今, 在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大于精神文明发展的今天, 如何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前进与发展?整个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这一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尤其是针对儿童早期的美术教育。

一、制度下的素质美术教育

1999年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于2011年正式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我国正在逐步细化美术教育对于儿童全变发展的制度化管理, 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再到义务教育的美术, 接下来将会出现对于每个阶段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生理、生活、社会认知等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分工。这正体现了我国对于儿童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人文性质不言而喻, 美术课程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 致力于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探索性和综合性的标准制定课程, 通过美术教育与儿童学习、生活体验密切联系, 使儿童在和谐、友爱、积极的情感生活体验下, 增进儿童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促进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启蒙, 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社会文明的责任感, 燃气对未来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奋斗。

二、儿童美术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其他科目相同, 从三个维度设定, 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在符合三个维度目标的同时, 美育在培养儿童知识面上突出了综合性、个性化并使其身心愉悦、健康等特点。

对于儿童美育的目标而言, 其培养目标可大致概括为:1.提高儿童的认识、认知能力;2.优化、拓展智力的进步;3.以游戏形式全面发掘儿童的智力潜力;4.重视儿童个性发展;5.保护儿童丰富想象、创造力;6.使身心健康、快乐。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我教艺术科, 不求学生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 则生活美化, 人世和平。少儿美术教育, 应当是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教育, 至于将来能否成才成家, 那要看孩子日后的发展, 由他们自己决定。对大多数孩子来说, 艺术不过是一种素养而已。”

某一次, 去参加朋友儿子的百日宴问朋友:你想让他以后做什么?朋友答:快乐就好了。我们往往在无意识下就会想自己的孩子的将来, 但是这样往往扼杀了孩子自主意识, 然而儿童的美育课程目标不是“越早学习就越有希望成为艺术家”的误区。

三、儿童美术教育实践内容

儿童阶段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障碍, 但通过游戏活动来认知、学习, 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他们学习到美术感性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儿童美术教育在选择内容上应注重体现其游戏与生活, 使儿童真情自然流露。儿童美术课程应是一种无压力课程。可以说这种安排还具有指导儿童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儿童精神治疗, 缓解的作用。

如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美术课程教材中多以生动的同龄儿童作品以及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主, 辅以概括性的文字介绍, 例如“美丽的印纹”、“神奇的口袋”、“彩线连彩点”等, 很少有介绍美术专业绘画知识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想象、思考、体验、创作。

儿童在接受美术教育过程中, 丰富视觉、触觉、审美体验,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形成美术素养、美术审美的启蒙。同时, 儿童的审美体验与表现之喜悦感, 培养了童年丰富的情操”, 使社会、家庭更注重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审美的愉悦以及人格的完善。

四、重视家庭与生活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讲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每个儿童应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 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 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人类, 但却比自然环境中生活的生物更高级, 有审美, 人类在进行物质创造与生产的同时, 更需要交流感情与思想。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图画、手工、造型艺术等艺术行为, 人们通过这些艺术性未来追求美和感受美, 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正如日本著名学者高山正喜久认为的:美术并不是简单的教养, 而是生活, 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娱乐行为。

儿童以个人、集体、家庭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 发现生活之美, 激发创意, 注重理性与感性平衡的素质教育。了解美术语言及美术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画面, 表达情感与思想, 爱护环境、感受生活、学习美术欣赏方法, 提高审美能力启蒙, 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五、结语

美术教育在教会儿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同时, 也保存了儿童对事物认知的果断、端正的态度, 美术的教育对儿童而言不是成为“艺术大师”的禁锢, 而是在社会进步中要求我们全面、综合性发展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星.艺术人生——走进丰子恺大师.杭州:西泠印社, 2004年.

[2]人间形成和美的教育.藤泽典明.日本美术出版社, 1982年.

[3]罗恩菲尔德, 王育德译.创造与心智成长.湖南长沙:美术出版社.

儿童的早期教育论文 篇9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儿童音乐,音乐教育

一、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是由儿童的心理过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来研究探讨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儿童心理学也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并探讨着儿童在学习、或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展开的一门学科。儿童心理学是由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时期心理的变化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儿童心理发生现象、及发展的特点,及其有无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根据现在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改善儿童对音乐的教育的认知。

(一)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加强并培养儿童对音乐教育的兴趣

因为儿童的思想、思维比较幼稚,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儿童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对好与坏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每个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兴趣的养成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你对某件事上面感兴趣了,你才会很开心的去用心学。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好奇心是处于极强的阶段。所以说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要善于用简单的生活技巧来讲解音乐作品。这个阶段的他们喜欢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教师就应善于多变,在教学中根据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童话故事、儿童游戏以及一些简单有趣的动作来讲解音乐作品。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就应该根据他们爱玩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玩的时候学到音乐知识。教师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下学到音乐知识。根据儿童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爱好,运用正确的、科学性的方法进行引导,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加强并集中儿童的集中力

儿童的集中力是分分钟会被转移,他们是潜意识的转移,这是他们的天性。当他们在听讲时,教师讲了一个难点或者讲了一个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的事物就可以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要使学生的注意整节课下来都保持着集中的状态是一件很难的事。一个成年人的集中力都会被一些环境的影响所转移。更何况他们还是儿童。一般来说,在上课的时间一开始学生们的集中力很不错,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时刻来讲解一些新知识,以便他们接受新知识。而等到后半节课的时候,学生们的集中力比较分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应用一些有趣的事物来集中他们的集中力。可以采用一些表演来提起他们的兴趣,兴趣一来,他们的集中力自然也就保持着学习状态。目前,为了更加有利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儿童音乐教学多采用综合课的教学课型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歌曲教唱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方法有:前后的同学分成一小组,左右的同学为一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在学习中慢慢地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同时也更能让他们学到更多音乐知识。

(三)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加强并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比较感性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思维、感觉、逻辑等方面产生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里现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音乐意识。作为教师应具备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生动活泼、形象的手段充分调节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有创造性的思维空间,尽最大力量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得到最好释放,由此来培养儿童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便他们感性的创造。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并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和特长,这样又便于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潜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

二、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心理学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热情

音乐是是一种挖掘人类情感和激发人类情感的艺术,同时也是人类最久远、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他不但可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激发思想情感、焕发学习欲望、还可以让人对生活进行体验,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热情,还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认为音乐是一种娱乐,在他们心里,音乐课只是一种释放他们“玩性”的课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抓住音乐的基本特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那么儿童们就能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进而就会产生出对音乐的爱好和喜欢。总的来说,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和热情,我们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儿童音乐的教学。

(一)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利用音乐的节奏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热情

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都喜欢儿歌,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偏向于儿歌教学。简单而又有趣,正符合他们的心意。正如他们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在音乐教学中可多教育一些动画片的歌曲。比如《猫和老鼠》、《米奇欢笑多》、《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主题曲都可以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热情。还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跳跃的音乐节奏,来适应儿童的幼小心理和幼稚的性格特征,这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和热情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儿童爱看的动画片,还有一些人人皆知的《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主题曲都可以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我们还可以利用儿童比较偏爱和接受的音乐节奏来培养并加强儿童对音乐的热情。

(二)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利用儿童肢体语言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热情

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上总是不自觉的就会做出一些小动作。在这样情况下,教师一般都会体罚学生罚站之类的行为,但是这样并不是能取到良好的效果行为,反而有时候还会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其它同学。在音乐教学当中,学习音乐不仅要用大脑和嘴巴,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适当的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适当的教学生一些手语歌曲。比如《感恩的心》,让学生感受下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一首歌曲的心理。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加上音乐的节奏,让儿童在音乐堂课中活动跟着音乐的旋律、节奏舞动起来。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学习,慢慢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音乐的激情和热情。

(三)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利用儿童对音乐教师的喜爱来提高儿童对音乐热情

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教师的喜爱是感性的。当他们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老师的话,他们自然而然地对音乐课产生了兴趣,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教师应当做好自己的职业素养,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多才多艺、容易亲近、善良热情的教师更吸引学生的喜爱和敬佩;跟学生做好朋友、好姐姐的老师是学生的心目中的老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气氛也能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热情。

三、结语

谈谈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10

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 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优劣, 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 树立“子不教, 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 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 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 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 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 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 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二.学校加强管理, 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 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 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 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 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 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 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 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 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 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 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 多方沟通;在学习上, 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 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三.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 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 学校组织, 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 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11

留守儿童 教育现状 儿童成长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户籍地以外的地方谋生,把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与一方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甚至是父母的亲戚、朋友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较之其他孩子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不够健全的,他们从小缺乏父母亲的关爱,使得他们极易在认识、价值观等问题上产生异常。

一、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

1.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是属于隔代监护,尤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为主导,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低下,思想教育落后,或者是年事已高,很大部分老人已经无法承担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还有的老年人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他们总是认为,让女孩子上学是“花钱给别人家教育孩子”,所以,留守儿童中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往往总是很轻易地就被剥夺了,加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各方面的监管不够严格,很多孩子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中有的读完小学就得外出打工,打工的过程中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再一次成为留守儿童,悲剧再一次重演。

2.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对于现在的留守儿童来讲,他们的父母有大部分是现在所谓的“80后”,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大部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由于年纪太大,加上思想水平的落后,很多老年人根本无法履行他们的监护责任,或者是用他们曾经教育子女的思想来教育孙子女,这种隔代教育的结果往往无法满足现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

3.学习能力不强

存在于留守儿童身上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较差。由于他们从小缺乏家庭教育,较之其他的孩子,他们起步较晚,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叫“输在了起跑线上”。不够自觉、缺乏自律、心不在焉等都是现在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由于家庭原因,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整个家庭缺乏学习的氛围,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不浓,甚至厌学、逃学等。

二、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从小就缺乏了这样一位“启蒙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人教育他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在遇到一些他们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知道,他们往往是迷茫的。加上农村教育意识的淡薄,总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而不管孩子心理上的教育,总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他懂什么”,不懂得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

2.农村教育条件的制约

城乡二元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教育条件较之城市的学校来讲,要落后得多。这种贫瘠落后的农村文化以及严重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严重地阻碍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留守儿童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语文教育的监督力度,如何让留守儿童跟其他儿童一样,享受一个健康的受教育环境?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多一份关心,多一点爱

留守儿童大多是缺乏关爱的,他们的内心较多缺乏安全感,自卑心态比较容易产生。在一个课堂上,留守儿童往往比较胆小、不敢当众讲话、不善于表现自己、羞怯等。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多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那些特别胆小特别害羞的,应多给他们一些关照,让他们有受重视的感觉,让他们不断克服自卑心态,敢于在公众场合大胆地展现自己。例如,在课余时间可以多和留守儿童交流,让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课堂提问的时候,多提问那些比较害羞的学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2.尽可能地和留守儿童父母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如此多的学生,其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和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让他们多抽时间关爱自己的子女,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例如,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大部分不会去买课外读物,从而减少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而在儿童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速度是相当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和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告诉他们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孩子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让他们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就算通过电话沟通也可以,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来。

3.重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决定未来的选择,所以,在儿童时代,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缺乏学习氛围的家庭往往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不高,由于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挣钱,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对打工的理解也许比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多得多,并且还容易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他们灌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读书才能改变未来的思想,告诉他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不会重演他们父母的悲剧。

当然,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仅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比如,城乡二元化,政府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人口不能很顺畅地在各个地方流通,这是留守儿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国户籍制度不那么严格,农村儿童可以在父母所工作的城市就学,留守儿童也许就不会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之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爱、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照顾等,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前儿童的声乐教育 篇12

在声乐学习方面,语言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所有教师的语言都是要靠儿童的的悟性去理解、去感觉。所以,要想学好声乐,乐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培养学前儿童乐感上,主要以兴趣为启发点,无论对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来说,故事性歌曲是他们的最爱。故事性歌曲指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故事性的情节是歌曲的再现内容,这与幼儿的表象思维能力合拍,是幼儿的音乐趣味所在。典型的故事性歌曲比如:《小老鼠》、《小猴下山》等等。怎样培养孩子的乐感呢?乐感的培养不是三天二日之功,需要长时期的积累,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

1.发展孩子的听觉能力。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给孩子精心选择一段乐曲(不是流行曲),每天早、 中、晚播放三次,而且至少应持续五个月欣赏同一乐曲,也就是说乐曲大约要被欣赏四百五十次,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受到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选择莫扎特、舒伯特等名作曲家的曲子。

2.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力。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这就要靠家长去引导孩子感受它。例如孩子们喜欢的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 这里就有一定的节奏。

3.培养孩子对歌曲和乐曲的能力。孩子年龄小,对一些复杂的情感不能理解,但对他们能感受诸如欢快的情绪,安静的气氛等。 他们学唱了这样的歌曲或听到这样的音乐,都能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教孩子学唱和谐、明快,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歌,对孩子理解音乐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如《一分钱》、《学做解放军》、《爱护小树苗》等。

二、儿童歌唱的发声练习

在幼儿唱歌之前,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发声练习。前面所讲的幼儿最喜欢的故事性歌曲,可以用来让幼儿打开喉咙,起到发声的作用。比如故事性歌曲《大灰熊》是一首歌曲力度强弱对比极度强烈,所以用动作表演来传达是很容易的,但是用嗓音表演这种对比强烈的歌曲就需要运用到头声,否则强就变成了喊,弱就变成了无声。所以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头声,如果感受不到,至少要让幼儿明白是用嗓音在讲故事。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获得悦耳歌声的重要条件,也体现着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歌唱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演唱的水平和形象的表现。歌唱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站姿;一种是坐姿。我们提倡最好是站着歌唱,这样可以把每次的发声练习当做是一次表演。但无论是那种姿势,头部都要保持水平的位置,目视前方,脖子端正不要往前伸。站着的时候,双脚略微分开,身体站直,两手自然垂直,身体的中心略向前倾。坐着的时候,最好做凳子的三分之一,把腰挺直,双手自然放松,上身要端正。

在幼儿在练声前,也可以遵循传统练声方式,做好练声的准备,首先要进行呼吸训练,在进行呼吸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儿童做些有趣的呼吸练习方法,比如:让儿童进行强弱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儿童发出来“嘶”的声音,教师可以做手势,手向右表示“嘶” 声音要强,手向左,表示“嘶”声音要弱,来回反复几次把儿童的演唱兴趣、激情调动起来,这时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了。在发声练习时主要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演唱水平出发,在歌曲的演唱技巧上, 他们要掌握两种练习方法,一种是平稳连贯的,一种是跳跃的。如何将发声练习和呼吸训练结合起来,方法有很多,下面简要举几个例子:

1.训练平稳连贯的唱法。可以进行上下行级进的三度哼鸣练习,让孩子去找鼻腔上的亮点,可以采取一些办法引导孩子。还可以进行一口气唱完级进下行的五度训练。

2.训练跳跃的唱法。主要是用跳音来演唱,如何找到跳音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常遇见的跳音情况加以引导,比如在生活中突然摸到盛热饭的碗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声音,突然见到自己害怕的小动物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时的声音就是最好的例子了。教师最好还是用三度级进的旋律来练习。

三、儿童歌唱中的咬字

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是唱好每一首歌的关键,在汉字中一个汉字可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歌唱时的吐字咬字和平时说话的咬字吐字主要区别在于说话的字音是短促的,字头、字腹和字尾不明显; 而歌唱中的字音却是随着歌曲的旋律舒、紧、缓、慢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歌唱时,每个字的字头都要咬清晰,字尾要收准收好。

四、儿童歌唱时的嗓音保护

在儿童歌唱时嗓音就是儿童歌唱的“乐器”,嗓音的健康与保养是否得当,关系着儿童的艺术生命,嗓音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儿童有健康的嗓音,必须在幼儿期就注意保护。这对于培养声乐人才,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要有好的嗓音,应注意:避免幼儿长时间的啼哭、喊叫;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的用嗓;保持身心健康;不模仿成人的声音歌唱。身体不适时少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吃或少吃上火的食品,或过冷过热的食品。

五、结语

上一篇:房屋建筑问题下一篇:趣味、快乐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