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精选6篇)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1
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都是一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 并且患有各种疾病或不同程度智障的孤残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教育和训练, 可以帮助智力落后儿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及建立基本的人际关系, 由依赖转变为自主, 甚至可以帮助他们开发智力, 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一些谋生的技能, 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和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下面是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用心关注, 重视心理健康, 营造充满温情的生活环境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附属特殊学校的孩子被父母抛弃, 因患病, 受到家庭、社会的歧视, 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情感发展滞后。他们起初来到福利院这个陌生的地方, 都感到害怕、恐惧、伤心。老师首先要尽量弥补孩子心中亲子依恋之情的缺失, 让他们的健康情感复苏, 正常发展。我既是老师又像母亲, 除了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外, 还要悉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生活在爱的氛围中, 老师有爱心, 同学间有爱意, 社会人士关心。福利院的孩子每天都一起学习、生活, 彼此就像兄弟姐妹朝夕相处, 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去掉戒备心理和情感的藩篱, 接纳别人的关爱, 进而学习关爱他人。如兰兰是一个先天手指缺指畸形的小女孩, 来到我院时还不到半岁, 由于各方面发育迟滞, 三岁进入教学班时, 走路不稳, 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 也不说话, 自己躲在一边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我每天都亲自去接她上课, 送她回护理班, 抽时间与她交谈, 给予她亲昵的抚摸, 拥抱她, 给她唱歌, 讲故事, 和她一起玩“拉钩钩”游戏, 和她一起参与各项活动, 特别是大肌肉运动如滑滑梯、钻筒、走斜坡、玩球、骑小车等有利于锻炼大肌肉的运动, 并随时发现其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经过两个月的相处, 兰兰比原先快乐多了, 一看见我会跑过来抱着我叫:“老师好!”也能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要, 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
二小步子、多循环, 循序渐进地提高生活技能
智力落后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大都很差, 如穿衣服、如厕、盥洗等日常生活技能, 看似简单, 对他们来说却很复杂。因此, 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要小步子走路, 把要教的内容分解成为一些较小的容易学的小动作, 手把手地教。教新的动作要耐心给予清晰明确的说明、示范、协助, 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脱衣服”这个环节, 我就分7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最重要的是耐心, 有的动作对正常儿童可谓轻而易举, 可是对于智力落后的儿童来说, 通常是几十遍甚至上百遍重复。
三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差异很大, 智残程度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 对他们的教学不能完全统一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时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幼儿的特点, 如果太难, 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 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反而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 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学会, 这样获得的“果实”更香甜, 成功的体验更深刻。因此, 我在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例如主题活动《我是小小清洁员》, 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A适合轻度智障:能认识常见清洁工具的名称、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步骤;会认、读、写相关简单的汉字。B适合中度智障:知道常见清洁工具的名称、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步骤。C适合重度智障:在老师的反复引导和辅导下学会简单使用清洁工具的方法。通过这样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避免了轻度孩子“吃不饱”而中、重度孩子“吞不下”的情况, 更好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四多种形式, 寓教于乐
智力落后孩子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 不善于归纳和分析,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借助实物、模型、玩具、图片、录音、投影等手段, 把抽象无形的知识变成具体可见的形象。采用演示、操作、观察、比较、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等方法互相配合, 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孩子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 让他们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增长经验。此外, 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 我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专注力。教学时, 注意声情并茂、肢体语言丰富;在设计板书、幻灯片、投影上的画面时, 力求多变、活泼、色彩鲜艳、图形丰富等。
总之, 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 教师要以平等、关怀、耐心、接纳、尊重的态度, 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要, 为他们创设充满爱与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摘要:福利机构孤残教育的对象是孤儿和残疾儿童, 大部分存在智力障碍, 如何做好这一群特殊儿童的教育, 是福利机构一线教育人员常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 提出了培养亲子依恋之情;小步子、多循环, 循序渐进;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多种形式, 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孤残儿童,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2
STANDARDS OF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SPECIAL CHILDREN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MZ010—2001)(民发〔2001〕24号,2001年2月6日)
1、总则
1.1 为加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 发展,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为孤、弃、残儿童提供养护、康复、医疗、教育、托管等服务的儿童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如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S.O.S儿童村、孤儿 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社区特教班等。
1.3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儿童基本权益,帮助儿童适应社会,促进儿童自身发展。
1.4 本规范所列举各种条款均为最低要求。
1.5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 儿童CHILDREN
14周岁及以下的人口。
2.2 新生儿NEONATE
自出生后到4周的儿童。
2.3 婴儿INFANT
4周到满1周岁的儿童。
2.4 幼儿TODDLER
1周岁到满3周岁的儿童。
2.5 学龄前儿童PRESCHOOLERS
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周岁)的儿童。
2.6 学龄期儿童CHILDREN OF SCHOOL AGE
入小学起(6-7周岁)到青春期(女12周岁,男13周岁)的儿童。
2.7 青少年ADOLESCENT
女孩从12周岁开始到17-18周岁,男孩从13周岁开始到20周岁。
2.8 孤儿ORPHAN
丧失父母的儿童。
2.9 弃婴ABANDONED BABY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1周岁以内的儿童。
2.10 弃儿FOUNDLING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1周岁以上的儿童。
2.11 残疾儿童DISABLED CHILDREN
14周岁以下符合国家规定的残疾标准的儿童。
2.12 SOS儿童村SOS CNILDREN’S VILLAGE
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经费来自于募捐。以模拟家庭为单位,由一位“妈妈”和若干名健全孤 儿组成一个家庭。一般由10-20个家庭组成。
2.13 孤儿学校SCHOOL FOR ORPHANS
为孤儿提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场所。
2.14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 FOR DISABLED CHILDREN
为残疾儿童提供各种综合性康复服务的机构,设有医疗保健、手术矫治、康复训练、业务培 训等多项服务设施。
2.15 社区特教班COMMUNITY-BASED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SPECIAL CHILDREN
指在社区内为残疾(主要是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相关康复服务的班级。
2.16 家庭寄养FOSTER CARE
把失去家庭的孤残儿童托养在一个家庭的儿童养育方式。
3、服务
3.1 膳食
3.1.1 有由主管部门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儿童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
3.1.2 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 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按照不同年龄阶段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特殊饮食。
3.1.4 为有需要的儿童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 为婴幼儿配奶必须按规范操作。
3.1.6 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俗。
3.2 护理
3.2.1 新生儿及婴儿
3.2.1.1 婴儿室应阳光充足,室温和湿度适宜,无噪音,无污染。
3.2.1.2 室内保持清洁,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1.3 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瓶、一碗、一杯、一盆、一巾、一勺,室内地面定期消毒。
3.2.1.4 定时喂奶、喂水、喂食,保证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3.2.1.5 婴儿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3.2.1.6 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夏季每天洗澡1次,其它季节每周2次。
3.2.1.7 勤换尿布、内衣,防止尿布湿疹和褥疮发生。
3.2.1.8 翻晒被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被。
3.2.1.9 为婴儿勤剪指甲。
3.2.1.10 离开婴儿前,应采取防止其坠床的措施。
3.2.1.11 加强口腔护理。
3.2.1.12 对患有传染病的新生儿及婴儿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 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1.13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2.2 幼儿
3.2.2.1 居室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
3.2.2.2 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帕、一杯、一巾、一碗、一盆,定期消毒。
3.2.2.3 整理床铺。
3.2.2.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2.5 天气许可时,每天带幼儿户外活动1小时。
3.2.2.6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洗脸、漱口、穿衣、自行大小便等。
3.2.2.7 为幼儿剪指甲、梳头、洗头。
3.2.2.8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每天洗脸2次,洗脚1次。夏季每天洗澡1次,其它季节每周2次。
3.2.2.9 对患有传染病的幼儿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 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2.10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2.学龄前儿童
3.2.3.1 居室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
3.2.3.2 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帕、一杯、一巾、一碗、一盆,定期消毒。
3.2.3.3 整理床铺。
3.2.3.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3.5 视天气情况,每天带儿童到户外活动1小时。
3.2.3.6 进行生活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如洗脸、刷牙、穿衣、梳头、自 行大小便等;着重培养儿童简单家务劳动能力,如洗碗、扫地、铺床、洗手帕等。
3.2.3.7 指导儿童定时去食堂吃饭。
3.2.3.8 协助儿童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9 对患有传染病的学龄前儿童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 响他人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3.10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2.4 学龄前儿童
3.2.4.1 居室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
3.2.4.2 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帕、一杯、一巾、一碗、一盆,定期消毒。
3.2.4.3 协助儿童整理床铺。
3.2.4.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4.5 进行卫生宣传和教育,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
3.2.4.6 了解儿童每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检查其作业,进行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
3.2.4.7 对患有传染病的学龄期儿童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 响他人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4.8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2.5 青少年
3.2.5.1 居室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
3.2.5.2 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帕、一杯、一巾、一碗、一盆,定期消毒。
3.2.5.3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
3.2.5.4 鼓励和帮助青少年学会处理衣、食、住、行问题,为其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3.2.5.5 了解青少年每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定期检查其作业。
3.2.5.6 进行劳动技能和就业前培训等训练。
3.2.5.7 对患有传染病的青少年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 人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5.8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2.6 残疾儿童
3.2.6.1 居室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无异味。
3.2.6.2 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一人一床、一帕、一杯、一巾、一碗、一盆,定期消毒。
3.2.6.3 协助儿童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6.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6.5 根据残疾情况,提供各种基本的护理服务,如对无吸吮能力的婴儿,应慢速滴喂,防止咳呛等。
3.2.6.6 定期翻身、擦浴及室外活动,防止出现褥疮。
3.2.6.7 从运动、认知、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以减轻残疾程度。
3.2.6.8 对患有传染病的残疾儿童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 他人又尊重病患儿童为原则。 3.2.6.9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3.3 康复
3.3.1 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6个月内的婴儿,每月体检1次;6个月至12月内的 婴儿,每3个月体检1次;1-3岁幼儿,每6个月体检1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1次。
3.3.2 定期查房,每日巡诊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3 按照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早发现儿童异常现象,并给予早期干预。对常见病、多发 病制定预防与治疗预案。
3.3.4 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发生。
3.3.5 把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内所有儿童、青少年的医疗保健康复纳入到当地初级卫生保健体 系之中。
3.3.6 凡新入院婴幼儿,均应隔离观察,经体检确定无传染性疾病,再转入普通居室。
3.3.7 为残疾儿童提供各种综合性康复服务的机构应提供康复服务,并能够开展肢体功能训 练、聋儿语训、弱智教育等学龄前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指导社区康复工作,接受残疾儿童的 自费寄养,承担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以及病残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工作,参 与当地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3.4 心理
3.4.1 婴幼儿:开展情感交流和爱抚,进行感官、动作、语言训练、促进心理发育,营造和 谐温暖的生活环境。
3.4.2 学龄前儿童: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心理困惑,纠正不良行为。辅导儿童 做游戏,培养独立能力。
3.4.3 7-14周岁儿童及青少年:做好入学前、后的适应性衔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 康发展的学生。分析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进行青春期教育,对有不 良行为者,耐心说服教育,防止发展为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帮助其融入主流社会。
3.4.4 残疾儿童:针对不同残疾和过去经历所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4.5 运用社会活动培养儿童及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对个别问题突出的儿童和青少年,制 定专门方案。
3.5 教育
3.5.1 根据儿童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教育。
3.5.2 学龄前儿童按《幼儿教育大纲》制定教学计划。
3.5.3 适龄健全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3.5.4 对各类残疾儿童,因人施教,制订相应的集体和个案特殊教育方案,对盲、聋儿童送 专门学校或在福利机构设置特殊教育班学习。对残疾青少年开展职业培训。注重社会实践教 育,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5.5 专门为孤残儿童提供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社会福利机构,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 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有关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其成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管理
4.1 机构证书和名称
4.1.1 提供《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4.1.2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儿童 社会福利院、S.O.S儿童村、孤儿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社区特教班等。由国家和集体 举办的,应冠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县级市、市辖区)、乡(镇)行 政区划名称,但不再另起字号;由社会组织和个人与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的,应执行《民办非 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
4.2 人力资源配置
4.2.1 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领导应具备大专以上 学历,具 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4.2.2 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至少应具备1名大专学历 以上、社 会工作类专业毕业的专、兼职社会工作人员,1名专职康复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师、医生、护士、护理员及其他人员,其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 务项目为原则。
4.2.3 主要领导应接受社会工作类专业知识培训。各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职 业资格证书或国家承认的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无专业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应接受岗前培 训,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4.2.4 配备营养师(士)1名。
4.3 制度建设
4.3.1 有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的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
4.3.2 收容社会弃婴,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
4.3.3 积极开展儿童送养、家庭寄养工作,为孤儿、弃婴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4.3.4 有与自费寄养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入院协议书,并长期保存。
4.3.5 有简单介绍本机构最新情况的书面图文资料,其中须说明服务的宗旨、目标、对象、项目、收费及服务使用者申请加入和退出服务的办法与发表意见的途径,本机构处理所提意 见和投诉的承诺等。这类资料应满足服务对象使用。
4.3.6 有可供相关人员查阅和向有关部门汇报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定期统计资料,年 度总结和评估报告,以及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
4.3.7 有全部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决策机构的职责说明、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图。
4.3.8 有工作人员工作细则和选聘、培训、考核、任免、奖惩等相关管理制度。
4.3.9 严格执行有关外事、财务、人事、捐赠等方面的规定。
4.3.10 各部门、各层级应签订预防事故的责任书,确保安全,做到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4.3.11 护理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护理、康复措施的落实,严禁发生事故。
4.3.12 服务项目的收费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项目既要逐项分计,又要适当合计。收费标准应公开和便于查阅。 4.3.13 有工作人员、在院儿童,寄养儿童及寄养家长、监护人和被收养儿童及收养人的花 名册。入院儿童、寄养家长、监护人的被收养儿童及收养人的个人资料除供需要知情的人员 查阅外应予以保密。
4.3.14 严防入院儿童走失。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儿童走失后的查找工作。
4.3.15 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
4.3.16 有自费寄养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与机构管理的管理委员会。
4.3.17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须佩证上岗。
5、设施设备
5.1 儿童居室
5.1.1 分婴儿室和儿童室。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3m2。
5.1.2 根据儿童的实际需要,配备居室设施,应配设:儿童单人床、床头柜、衣柜、衣架、毛巾架、褥子、薄被、厚被、毛巾被、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便盆、尿壶、废纸 桶、床头牌等。
5.1.3 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5.2 饭厅应配设儿童餐桌、坐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 备等。
5.3 洗手间及浴室应配备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坐便器、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 浴器、坐浴盆或浴池、防滑的浴池垫和淋浴垫、浴室温度计、抽气扇等。
5.4 婴幼儿配奶室应配备消毒柜、电冰箱、热源、配奶用具等。
5.5 设有儿童专用的卫生间。儿童卫生间应配备淋浴器、取暖设备、大小便器、废纸桶、洗 手池、窗帘等。
5.6 有必备的洗衣设备。应有洗衣机、熨斗等。
5.7 有供儿童游戏、学习用的活动场所、教室、图书室及相应设备。
5.8 有配置了适合残疾儿童运动、康复、作业治疗和语言训练的器械和设备的康复室和健身 场所。
5.9 有接待来访人员的场所,接待室配备桌椅、纸笔及相关介绍资料。
5.10 室外活动场所达到150m2,绿化面积达到60%。
5.11 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志,方便识别。
5.12 有1部可供自费寄养儿童使用的公用电话。
5.13 必须根据儿童健康情况,准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有吸氧装置、灭菌设备、婴 儿保温箱、急救箱、输液设备、吸痰器、药品柜、电冰箱等。能处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能开展应急处理以及转院过程中的医护工作。不设医务室或相关医疗力量不足的儿童社会福 利 机构应与有一定资质的医院签订医疗合同,合同医院必须具备处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内各种 突发性疾病和其它紧急情况的能力并能够承担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任务。
5.14 及时解决消防、照明、报警、通讯、取暖、降温、排污等设施和生活设备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其随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5.15 保证水、电供应,冬季室温不低于16℃,夏季不超过28℃。
5.16 生活环境安静、清洁、优美,居室物品放置有序,顶棚、玻璃、墙面、地面、桌面、窗台洁净。
5.17 建筑设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
6、附则
6.1 儿童寄养家庭可参照本规范的相应条款执行。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3
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强调运用小组的内动力和互动作用来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以GC儿童福利院中7名孤残儿童为对象,开展6节小组活动,学习新知识、新文化,调整组员心理,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应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小组工作对增进孤残儿童关系、丰富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冲突及矛盾、拓展儿童视野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此外,针对小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成因与方法探析。
关键词: 小组工作;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2605
小组工作自1946年由Grace Coyle在全美社工协会上发表《迈向专业化》一文后,正式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而被广泛认可。小组工作指在社会工作者的组织下,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为对象,通过小组内的运作和互动,使小组成员活动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扮演改变者、领导者、控制者、使能者、教育者等角色[1] 。本研究以GC儿童福利院中7名孤残儿童为对象,开展6节小组活动,学习新知识、新文化,调整组员心理,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应用与成效。
一、研究方法
以福利院中孤残儿童为对象,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来检测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效果研究。文章采取行动研究法,即研究小组工作对孤残儿童的效果与成效。采集前测与后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目标达成的有效度[2] 。
二、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小组背景
孤残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受自身、环境、家庭的影响,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及时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适应日益变化的繁杂社会。GC福利院地处偏僻,资源有限,儿童只能通过电视获取外界信息。然而,近期GC福利院有多名儿童即将赴美参加夏令营及涉美收养,值此契机,社工开展教育与成长小组,学习美国文化,做好心理准备。
(二)研究对象
GC儿童福利院以收养社会孤残儿童为责任,采取集体生活和封闭管理的养育方式,目前共收养孤残儿童256名。在GC福利院现有的孤残儿童中,经过涉外领养组织和赴美夏令营组织与院方的共同努力,截止2015年8月底,有2名儿童成功被美国家庭收养,5名儿童被挑选参加美国夏令营活动。社工评估这7名组员的需求,开设小组工作。这些组员背景相同,都是即将赴美参加夏令营或者涉美收养儿童,未曾学习相关知识,并有强烈愿望参加。年龄集中于10-15岁,身体无重大残疾,在认知、学习和交往能力等方面无重大问题。见表1。
(三)小组实施
在选定研究对象之后,针对孤残儿童开展的“USA”小组正式开始。活动由社工主带,持续一个半月,每周1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社工扮演教育者、引导者等角色。目的在于开阔组员的视野,丰富其文娱生活,学习美国文化历史及简单英语交流,增进组员情感,减轻恐惧感和无奈感,为组员去美国做好心理准备。
活动分为6节,每节一个主题。小组活动第一节为组员的再认识。第二节主要介绍美国风景与节日文化。第三节主要介绍美国饮食。第四节学习简单的英语交流,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组员说、写。第五节了解美国的家庭。第六节小组结束,通过回顾小组内容,处理好离别情绪,调整组员心理,减轻组员恐惧感。具体方案见表2。
(四)小组效果检验
采取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检验手段。过程评估旨在对活动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评估旨在对活动目标是否达成进行检验。
1.小组前后测问卷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检测小组目标是否达成,根据设计方案与评估目的,研究者自制题目不同但检测指标相同的前测与后测问卷,分析活动效果。[3] 问卷主要从地理知识、饮食知识、英语交流、节日文化、风景胜地、家庭结构、心理准备、生活常识8个方面进行验证。问卷遵从了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等原则。分析结果发现,[4] 研究对象在地理知识、饮食知识、英语交流、风景胜地、节日文化、心理准备、生活常识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在家庭结构方面无明显变化。具体见表3。
由表3可知,在地理知识、饮食知识、英语交流、节日文化、风景胜地、生活常识、心理准备七个方面前测与后测得分有显著差异。说明经过6节小组活动之后,组员掌握了美国的地理位置,拓展了视野,知晓如何乘坐交通工具去美国,了解地球的形状等知识;了解了美国饮食的礼仪及美国常用的食物,掌握了美国早餐、午餐和晚餐与中国的区别,并学习如何运用美式刀具来进餐;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并能够读、写出基本的英文单词,在情景模拟中可以用英文进行对答;能够掌握美国的主要节日的时间、重要庆祝方式、可以获得的礼物、人物打扮等,并能够与中国的节日进行比较;能够说出美国著名风景胜地的名字、主要景色、地理位置,并可以看图说出景区的名称和景色;能够认识美国的国旗、美元、总统、人物外貌等,并能在以后生活中分辨出美式家庭的构成及相处方法;克服了小组之前的忧虑、恐惧、无奈和依赖感,做好赴美生活和活动的心理准备,并表现出期待和兴奋感。
而在家庭结构方面,前测与后测得分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经过6节小组活动之后,组员没有掌握美式家庭的结构和人际交往的方法。主要原因是组员都是孤儿,从小很少接触家庭环境,无法通过图片、视频和角色模拟等方式来感受家庭的氛围,此外,组员目前生活的环境让组员产生刻板印象,无法联想未来生活的家庭。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小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目标,组员在各个维度的改变是显著的,这是社工与组员一起努力的结果。
2.组员满意度问卷分析
为检测组员对小组内容、社工态度、技巧、小组形式、需求满足、小组氛围、社工领导、小组意义、小组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社工设计小组满意度问卷,通过组员填写对小组进行结果评估,[5] 结果显示,组员对研究者开展的小组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肯定,但是也有需要进行改善的地方,见表4。
从表4可知,组员对活动形式、小组质量、社工态度、社工领导、小组内容及小组人员数量与构成这六个方面评价较高,平均分超过8分,甚至接近9分,主要是因为活动新颖,并且小组活动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组员生活。在需求满足方面,组员得分最低,平均分为6.71分,说明组员在对自我的认识上面并没有达到社工预期之目标,组员对自我认识较浅,小组活动为期较短等都是该项指标得分较低的原因。总体上来看,组员对小组的评价较高,平均分达80分,小组活动得到了组员的肯定与喜爱,但是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如社工技巧、小组氛围等。
3.访谈与观察资料评估分析
为了完善小组活动评估,检验活动成效,社工通过对研究对象和监护人的访谈及观察资料进行分析。[6] 在研究对象访谈方面,每节活动结束后,组员相互讨论,有的表示“非常喜欢社工的小组,能够有人倾听”,有的表示“社工活动非常好,不仅学到了新知识,知道了美国是什么样的,而且还能玩到游戏”,特别是活动最后一节,组员因即将分开而情感流露,在相互道别中留下不舍的泪水。在监护人访谈方面,大部分表示组员参加活动之后变得有礼貌了,平时用英文打招呼,期待自己的美国生活,动手制作节日道具,关系变得缓和,也懂得关心人了。在观察方面,游戏中主动照顾身体较弱的组员,一起完成任务,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分享心中想法,积极参与。上述这些都说明研究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让组员在活动中得到改变,在生活中也有持续性的作用。
(五)小组问题及解决
在研究活动中,社工也遇到较多困难和问题,在进行原因分析之后,社工尝试运用多种解决办法,最终使得活动顺利开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1)在每节活动开展中期,组员因原有冲突关系而致使活动中断。在小组活动中,组员会因上午或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而对另一位组员产生不满,进而产生口角,中断活动。从原因来看,福利院生活的儿童因平时居住在一起,难免产生冲突与矛盾,但是因为无处诉说或者没有得到解决,而在小组活动的平台中得到释放,从而产生上述问题。在观察和分析之后,社工通过每节小组活动前将组员问题或者低落情绪等进行解决,详细询问每个组员是否可以正式参加活动之后再开始,给组员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在实行之后,再未出现类似情况,效果显著。
(2)研究对象较少接触社工活动,且理解能力较低,活动超时较多。从原因上分析,研究对象均为福利院儿童,较少接触社工活动,文字功底低,对活动内容理解慢,致使活动超时。在研究分析之后,社工主动减少每节活动内容,从多变为精,给予组员充分时间理解,并通过家庭作业方式来加深组员印象和培养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行后,活动时间常规化,组员理解和接受较快,效果显著。
(3)组内产生次小组,出现次小组活跃,其他组员沉闷,组内气氛紧张问题。在活动中,次小组因关系较好,积极发言,并且压制其他组员,主导活动进程,其他组员因被忽视而分享较少,甚至沉闷不语。从原因上分析,次小组产生主要是因为组员私下关系密切,在活动中又坐在一起,其他组员更难融入,而有些组员因听力障碍常常无法理解而沉闷不语。为解决类似问题,社工采取抽签或者按身高、年龄、进门时间等方式将次小组分开,并注意儿童的孤残情况及性格,将听力障碍和性格内向儿童安排在社工身边,以便给予更多关注。在实行之后,次小组现象逐渐消失,组内气氛融洽、温馨,组员分享充分。
(4)以游戏带动活动,组员认为社工活动就是玩游戏。在活动中,游戏环节组员表现异常兴奋,但是在活动分享或者学习内容中,组员活跃度明显下降。一方面由于组员产生的误解,另一方面由于社工主导方向偏差。第一,社工对活动与游戏作用进行详细解释,降低组员误解。第二,社工控制游戏时间,增加分享时间,并设计团队合作任务等来解决问题。在实行之后,组员能够将活动与游戏分开,取得一定效果。
三、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小组工作在福利院孤残儿童知识拓展、情感交流、问题解决和心理干预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研究者在对“USA”小组进行方案、成效与问题分析之后发现,福利院中孤残儿童能够通过小组工作增进情感、学习知识、创造沟通平台、解决冲突矛盾及丰富生活等。小组工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活动通过游戏、任务来完成目标,组员能够较快接受,而且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塑造良好行为,矫正偏差行为,促进组员关系,从而得到组员的认可与肯定,为社会工作入驻福利机构、开展活动奠定有效基础。
但在实施小组工作时,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
一是福利机构实际状况由于服务对象都是孤残儿童,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在福利机构中,服务对象残疾类型不同,在设计和实施方案时社工需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各方面条件,如是否会在活动中受伤,如果不具备沟通能力如何进行交流,是否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让孩子理解主题,如何处理孩子突发疾病等。
二是社工控场的重要性。因为福利机构成员自身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小组活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乱跑、争吵、闹情绪、发脾气等,社工需要合理设计小组内容,不能冗长和复杂,把控活动时间,做好处理问题的心理准备,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合理有效方式控制活动秩序,并在活动结束后反思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防止下次活动再出现类似问题。
三是做好小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人员、道具、器材及方案、评估手段等。在开展小组活动前,社工需要将活动需要的物资、材料、方案和人员等准备妥善,并且考虑成员的差异性。一般小组工作需要2~3名工作人员,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某一环节的失当有可能致使小组无法顺利完成。
四是主动汇报工作,得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机构内部行政化,孤残儿童隐私、安全和成长等都具有特殊性。在工作中,社工需要从方案设计、物资支持到小组成效等方面主动汇报工作,获得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工作扎根于福利机构中。
[1]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2]何洁云.社会工作实践——小组工作[M].香港:香港理工大学,2002:89.
[3]杜立婕,薛梦超.小组工作在孤残女生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E儿童福利院青春期女生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4):5-10.
[4]赵岩.基于Excel的t检验方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5(3):56—58.
[5]刘芳,吴世友.案主满意度评估: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3(4):28—35.
[6]陈钟林,吴伟东.社会工作评估:一般性架构[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2):1—2,60.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4
一、开展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意义
孤残儿童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而且还患有残疾缺陷以及各种疾病,他们不仅认知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低于正常儿童,因此,他们内心极其脆弱、敏感,易出现过激反应,会给周围人造成困扰。而实施特殊教育则可以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进行特别设计,针对孤残儿童需求实施特殊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对孤残儿童认知、情感和意志进行干预,使其向社会方向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2]。所以,特殊教育可以使孤残儿童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使孤残儿童的悲惨命运得到转变,不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开展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完善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
儿童福利机构需要完善服务功能,为孤残儿童提供教育、医疗、 康复、教育等服务。儿童福利机构可以建立音乐教室、舞蹈教室、 绘画教室和多媒体、多功能厅及大龄儿童培训技能室,为孤残儿童建立一系列教育设施,营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进而更好地提高孤残儿童的智力,使孤单儿童潜能得到激发,保障孤残儿童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3]。
(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水平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儿童福利机构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将传统的仅仅保障孤残儿童吃饱穿暖的现状,进而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这样突破传统观念,将特殊教育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首先,争取教育部门的指导,使教育信息不断扩展;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扩招优秀的教育人员,还要将儿童福利机构的教育工作人员外派出去进修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使特殊教育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2.实施阶段性教育
开展特殊教育针对的是孤残儿童,因此,需要针对孤残儿童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循序渐进的对其进行引导,这样他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前进。例如,对0 ~ 3岁的孤残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时,应该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对这类儿童进行评估,了解和掌握教育存在的问题,尽早进行干预,可以通过婴儿操、 抚摸训练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他们进行聊天、玩乐,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对3-6岁的孤残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时,可以进行分班教学,每班儿童控制在20人左右,在进行特殊教育时,教师要对儿童进行认真观察, 这样才能够了解最真实的他们,并对其建立教育档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在教育和生活中对其信息进行收集,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教育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 可以通过营造开放、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孤残儿童尽快的融入到教育环境当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使孩子快乐的成长。 对适龄儿童可以让他们进入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他们融入社会最为重要的一步。儿童保育机构可以与附近的学校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让孤残儿童可以和正常儿童一样进入校园接受社会教育, 虽然,在进入校园初期孤残儿童会出自卑、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但是,只要儿童保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调整,给予正确引导,使其树立信心,他们将会尽快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结语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5
一、福利机构特殊的教养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
1. 机构养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机构照顾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的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 但这种养育环境, 客观上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 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对于机构中的儿童而言, 就像有二到三组不同的父母。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 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 造成角色缺位或角色冲突。因此机构中长大的儿童缺少家庭生活体验, 缺少与他人正常的依恋关系, 缺少感情交流, 对儿童的身体、智力以及人格的社会化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有相关研究表明, 早期失去母亲的儿童, 且没有代替母亲的人, 其身体发育、情绪发展, 以及智力发展等方面会出现长期缺陷, 这些孩子成人后常常因神经质而变的粗暴、冷酷、冲动等。
2. 教养者自身素质对孤残儿童的影响:
机构中的保育员、特殊教育老师等工作人员众多, 受教育程度不同, 自身的素质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家庭教养中父母“教”与“育”, 但他们又集众多角色, 既要担负着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情感照顾, 又要担负着家长、朋友、教师等多重角色, 而不同的教养人员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会有分歧, 易出现不一样的教养行为, 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使其心理素质不能健康发展。
3. 儿童特点:
福利院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基本上是入院有期, 出院无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使得福利院的儿童在个体认同、同辈团体方面发生困扰, 从而不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儿童福利院缺少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的场合和舞台, 儿童自身受生理、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人格特质所限, 影响了儿童可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 减少了他们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与质量, 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也怪僻、孤独、自私和神经质, 而培养不出社会规范的行为, 扮演不成社会所期待的角色。
二、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1. 创造良好的机构教养环境:
营造家文化。让孤残儿童享受到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呵护和关爱, 让从事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必须做到:尊重儿童, 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 把被动的、单纯的工作责任, 变为主动的、亲情的家长责任, 从亲情的培养到孩子依恋情结的建立让每个孩子都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生活, 在保育员的怀抱中长大。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 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 在不同楼层、不同室区设计不同的主题, 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区设置假山盆景、鱼缸、秋千椅, 在楼道悬挂以孩子活动为中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作品, 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对“家”的认同感, 体会到自己是儿童福利院的小主人,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2. 教养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言传身教”, 教养者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潜移默化、时时刻刻浸透着孩子们的心灵, 教养者要用良好的行为去带动、教化和影响孩子们, 要培养他们稳定的心境、开朗的性格。要因人施教, 教养者既讲民主, 又不放纵, 多放手、少捆缚, 多鼓励、少责罚, 当孩子的意愿与教养者不一致时, 不要乱用权威, 应以说服为主, 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 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 对孩子尊重但不放纵, 关爱但不溺爱。要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结合孩子们兴趣、挖掘潜力, 创造环境, 因势利导, 积极鼓励儿童自我实践, 使孩子们从教养人员长期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 不断进取, 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3. 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发挥机构社工专业心理辅导、纠正行为偏差,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培训专业人员开展新生婴儿早期抚触, 利用义工资源开展模拟亲子的启蒙教育, 有针对性开展小班化结构教育等让儿童在类似父母的怀抱中享受亲情, 享受成人怀抱中的安全感, 获得身体接触带来的快感, 对培养孤残儿童良好的情商, 降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机率。行为偏差, 其根源可能更多的是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 通过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介入是增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 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 拓展社会活动, 融入社会:
增加孤残儿童的社会接触和社会交流机会, 对培养孤残儿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极为有效。通过教给孩子们基本社会交往技能, 融洽伙伴感情, 丰富他们的文体生活, 激发他们生活情趣, 培养其活泼健康的心理品质。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 篇6
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应遵守如下原则:(1)遵循我国社会工作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综合能力,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和质量,满足孤弃儿童对身心健康、回归社会的需求;(2)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需紧密结合社会工作的特点,覆盖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各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能有序地适应社会工作的发展;(3)充分借鉴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社会工作先进经验,使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结构和内容科学、合理,坚持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4)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扩展,具有实用性。
2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促进机构加快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规范机构中社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提升社会工作水平,保障儿童基本权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实现儿童权益最大化。
3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的需求分析
3.1 区分个性与共性标准
不同地域、规模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其社会工作容易产生差异,但仍有一部分基本的要求需要共同遵守,例如: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规范、社会工作通用词汇的含义、社会工作的主要分类、社会工作的通用程序等。标准体系需要将该部分内容总结和归纳为单独的模块,明确标准化的社会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为统一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基础和通用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
3.2 融入社会工作重要理论
有理论表明,社会工作可以根据是否直接接触案主而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案主或服务受益人开展的服务型工作,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案主和服务受益人,通过行政、研究、立法、督导等活动达到目标的管理型工作。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可以融入以上理论,将社会工作分为服务和管理两类。
3.3 涵盖社会工作重点服务
以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以院舍集体养育、寄养、送养为主,机构内社会工作也主要在这些领域开展。随着我国对社区困境儿童的关注水平不断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也逐步向该领域渗透,因此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中应该包含以上内容。
3.4 提升社会工作管理水平
除了社会工作服务(直接服务),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管理(间接服务)也是重要的领域。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一直在开展社会工作行政工作,同时对社会工作督导具有强烈需求,在资源整合方面也亟待规范,这三方面内容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分析
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的实务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工作服务直接接触机构中的儿童及相关人员,因此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与机构孤弃儿童的成长直接相关,其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如下。
4.1 三维模型
一般的标准体系框架采用较为简洁的二维结构,只能表示标准要素之间的二维关系,但是标准的要素包含对象、级别与内容三个维度,因此用二维结构不能够完全准确表述每个标准的定位以及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印度的魏尔曼博士很早就提出了标准体系表的三维结构思想,将标准层次设为X轴,专业序列设为Y轴,行业门类设为Z轴,延伸了结构的空间,扩大了标准的存储容量,形成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维立体模型,提高了标准体系构建的有序程度。
4.2 三维模型在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中的运用
将三维模型应用于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当中,需要对各维属性进行分解和设定。结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以及实际情况,设定X轴为标准分类、Y轴为领域分类、Z轴为工作对象分类(如图1所示)。
4.2.1 标准分类属性维(X轴)分解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故将标准分类属性维分解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这4个节点。
4.2.2 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属性维(Y轴)分解
社会工作服务按照其领域不同,可将其分为机构集体养育、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三类。机构集体养育是传统的养育方式,社会工作帮助儿童在机构内健康成长;家庭回归是现在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儿童融入寄养家庭和送养家庭;社区困境儿童指导是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领域,帮助社区困境儿童解决问题。因此将社会工作领域属性维分解为机构集体养育、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这3个节点。
4.2.3 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Z轴)分解
(1)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一次分解
社会工作按照其工作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对环境的社会工作、对儿童的社会工作和对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可将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一次分解为环境、儿童和相关人员3个节点。
(2)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二次分解
社会工作的对象可以进一步细化,因此可以对社会工作对象属性维进行二次分解:对环境的社会工作包括硬件环境营造和改善、人文环境改善等;对儿童的社会工作包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教育及相关问题干预等;对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寄养家长、送养家长、社区人员等的教育、培训、辅导等。
5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层次结构
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前,可以先对标准划分层次,梳理标准体系的构建主线。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相关标准可以划分为3层次(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是图形最顶层的三角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基础性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所有人员及部门,主要用于对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基础性要素进行解释和要求,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分类、编码等内容。
第二层次是图形中间的梯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通用性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参与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及部门,提出了机构内所有社会工作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社会工作的总则、组织管理、通用服务、评价与改进要求等。
第三层次是图形最底端的面积较大的梯形区域,属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标准,适用于儿童福利机构不同岗位,其内容是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提出的特殊要求。儿童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分为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工作管理两种。两种社会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和进步。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例可以为社会工作管理提供研究、督导等活动的素材,社会工作管理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和改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手段和技术。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机构集体养育、寄养和送养的家庭回归和社区困境儿童指导过程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管理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资源整合、社会工作督导等内容。
6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成
6.1 框架结构图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6.2 主要内容
6.2.1 社会工作基础通用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基础通用标准体系主要包含社会工作基础标准和社会工作通用标准两类。
社会工作基础标准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分类、编码等标准。
社会工作通用标准包括: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基本要求、社会工作服务通用规范、评价与改进等标准。
6.2.2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集体养育社会工作标准、家庭回归社会工作标准以及社区困境儿童指导社会工作标准三类。
集体养育社会工作的标准包括机构接收孤弃儿童时评估的标准,儿童适应性辅导标准,养护支持、教育支持、医疗支持、康复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相关社会工作标准,儿童成长档案的管理标准,环境培育标准、临终关怀服务标准、社会融合标准、机构内工作人员的辅导标准,离院时离别情绪处理及相关工作交接的标准等。
家庭回归社会工作标准包括对寄养与送养家庭的筛选、配对的标准,类家庭招募标准,寄养与送养家庭评估、培训的标准,家庭融合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标准,融合的评估标准,跟踪和辅导的标准,终止寄养的工作标准,送养前准备和送养后的跟踪的标准等。
社区困境儿童指导社会工作标准包括对困境儿童所处社区的指导标准,对困境儿童实行庇护的标准,困境儿童的问题干预标准,安排临时委托的标准等。
6.2.3 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体系
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标准、资源整合标准、社会工作督导标准三类。
社会工作行政的标准包括对社会工作进行规划的要求、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标准、对外宣传与沟通的标准、购买服务的标准、岗位设置标准等。
资源整合的标准包括社会工作资源需求的识别和确认标准、经费与物资的募集和管理标准、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要求和流程、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标准等。
社会工作督导的标准包括督导岗位的要求、理论培训的标准、实务咨询及辅导的标准、支持性督导的方法、要求、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标准、社会工作研究的标准等。
7 问题和思考
总体来说,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刚刚起步,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的标准化意识淡薄,形成了社会工作标准化发展的桎梏。同时,由于我国儿童福利机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国外的社会工作标准不可完全套用,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指导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建立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阐述了儿童福利机构内社会工作标准化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各机构可以根据该标准体系框架总结、完善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将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形成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社会工作标准,并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步扩展和完善。然而,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同机构因组织结构、职责划分等差异而产生的各类分歧和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试点示范的建设逐步磨合和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当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赵祖明,范桂梅.多体系文件整合方略——ISO 9000等标准与企业标准应用融合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4]黄恒学,张勇,贾英涛,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吴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07.
【福利机构下儿童教育】推荐阅读:
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类家庭式探索05-14
社会福利机构08-18
福利院儿童教育08-10
福利院儿童小组计划书08-21
关爱福利院儿童活动策划书07-31
去岳阳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和老人06-01
福利水平05-22
员工福利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