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保障(精选12篇)
福利保障 篇1
保障动物福利是社会文明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需要。高度集约化饲养的生产模式,导致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抗病力和免疫力降低,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生产力和健康水平。遵照动物福利标准进行肉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鸡肉的品质。
1 肉鸡养殖的福利与鸡肉质量
高度集约化的肉鸡生产模式违背了肉鸡基本的福利需求,使肉鸡在整个饲养期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肉鸡易发生疾病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降低了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加了药物的成本。
1.1 遗传繁育
遗传选育使肉鸡生长速度的遗传进展以每年0.2%的速度提高,由于侧重肉用性状的改进,使肉鸡机体的各系统发育不平衡,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生长速度与全身肌肉的发育不协调,腿骨不能支持身体的重量,一般在30日龄后出现骨骼的生长变形,致使肉鸡生长后期的腿部疾病增多。肉鸡心脏、肺脏的功能不能适应身体的快速生长,只能加快心跳,加速血液循环速度,而回流心脏的血液速度又慢,导致外周血压高,从而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猝死症和腹水症。
可以利用肉鸡的补偿生长原理,采取21日龄前限制饲喂、减少光照、增加饲喂次数等措施降低早期生长速度,让骨骼充分发育以适应中、后期快速增长的需要,然后再使肉鸡恢复到正常的体重和出肉率,减少伤残率,提高鸡肉品质。
1.2 环境因素
良好的饲养管理及环境,可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肉鸡的抵抗力,降低肉鸡的伤残率,改善鸡肉的品质。平养或笼养的集约化家禽生产均采用高密度饲养的模式,由于活动空间有限,引发了肉鸡的行为和健康问题,鸡只很少进行抓刨料、走动等自然行为,5周龄后趴卧的时间是行走、运动的2.5倍以上。由于容易发生骨折,鸡只增加了行走运动的恐惧感,尽量减少运动时间,表现为不能站立采食和饮水,导致生长速度下降且消瘦,影响经济效益。鸡只缺乏运动,肌原纤维的含量减少,胶原蛋白分子间的交联程度低,以及快速生长的遗传潜力的发挥,使鸡肉中可溶性固形物沉积减少,导致肉质松软,没有咀嚼感。
高密度饲养直接导致舍内环境质量的恶化。舍内饲养鸡只多,呼吸量大,难以有效地调控温度和湿度,氨气、有害微生物和灰尘微粒等污染物的含量增加,空气污浊,鸡只处于亚健康状态。空气中氧含量相对减少,增加患腹水症的鸡只,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费用上升。兼顾经济效益和肉鸡福利,减少死淘率的合理饲养密度应为8~12只/m2。
舍内的温度不适,高密度饲养的肉鸡在第3~4周龄就开始出现喘息现象,加重鸡额外调控体温的代谢负担,增加饲养成本;高湿环境易使微生物繁殖,增加患病机率,引起垫料板结,并与粪便共同分解产生氨气,诱发呼吸道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鸡舍内的氨浓度不超过20 mg/kg,人进入鸡舍内不应有刺鼻、辣眼的感觉。有效的通风系统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热应激、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垫料的卫生和厚度可以减少胸囊肿、足垫肿(FPD)等腿部疾病。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舍内的换气量。
1.3 营养与饲料
肉鸡在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模式下饲养,经常发生腿部疾病、腹水症和猝死症,采用合适的饲料和饲喂方式,可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1.3.1 营养
为防止肉种鸡过肥、肉仔鸡的腿部疾病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病症,生产上常采用限量饲喂等措施来降低生长速度和体重。限喂引起鸡只饥饿,而产生大量饮水或采食垫料等异物以获得饱腹感等应激行为,使鸡只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生产中可以采用日粮营养稀释的限质方法进行限制饲喂,增加含粗纤维较多的饲料,使鸡有饱腹感,免受饥饿。但生产者为了方便控制鸡的体重和均匀度,多采用限量饲喂,而不是限质饲喂。所以,有必要完善限质饲喂的技术方法,并在肉鸡饲养业中广泛应用。
肉鸡生产采用育肥前期高蛋白低能量、后期高能量低蛋白的饲养模式。在肉鸡育肥后期的饲料中添加1.0%~1.5%油脂,同时添加促进脂肪代谢的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以避免油脂过高引起脂肪肝。为减少肉鸡消化饲料的负担,提高饲料利用率,肉鸡日粮多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致使肠道菌群的不平衡,极易发生腹泻以及由此引起的大肠杆菌等继发性疾病。为了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饲料和饮水中经常添加抗应激药物和大剂量的抗生素等,导致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量超标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育肥后期由于能量充足而沉积脂肪,在正常的舍温下,容易产生热应激,而过多的脂肪并不是鸡肉中利用价值最高的,应减少育肥后期的日粮能量,适当增加蛋白能量比,沉积蛋白质以生产更多的瘦肉,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1.3.2 饲料
饲料的好坏影响着鸡肉中脂肪的含量和质量。肉鸡将吸收的脂肪酸直接用于合成体脂肪,通过调整日粮脂肪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机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饲喂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饲料如大豆、玉米、鱼油等可使脂肪变软,而饲喂含脂少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饲料如薯类、麦类等可提高体脂硬度。在饲料中添加鱼油、亚麻子等可增加鸡肉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鸡肉的营养价值。宰前4周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00 mg/kgα-生育酚醋酸酯能有效地防止肉鸡胴体脂质过氧化。
肉鸡日粮中如果脂肪的含量过高,则因脂肪氧化所耗的氧增加,易发生腹水症和猝死症。因此,应在日粮中添加玉米油、菜籽油等补充肉鸡的必需脂肪酸,不要添加动物油脂。肉鸡饲料种类应多样化,增加其采食的适口性和选择性,改善肉鸡福利和鸡肉品质。
2 疾病治疗的福利与鸡肉质量
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肉鸡的疾病,应注意药物残留、给药途径等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多数生产者为了减小疾病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和降低死淘率,一般采取超剂量和长时间给药,忽视宰前的休药期而致药物残留超标,同时也增加鸡只对药物的代谢负担,多数肉鸡的肾脏有肿大、结晶析出等代谢异常的症状。另外,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易引起肌肉坏死或硬结,免疫用的缓释油苗容易在皮下形成囊肿,影响宰后的胴体等级。因此,各种药物需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投喂,针对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确定合理的休药期,保证鸡肉的品质。
孵化者有时在出雏器内用甲醛熏蒸雏鸡,使鸡雏的羽毛呈金黄色,养殖者易于购买,但刺激的甲醛气体能严重伤害雏鸡的呼吸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得不偿失。高锰酸钾为饮水消毒剂,若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水喂饮雏鸡,能造成雏鸡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这些不正确的饲养方法会间接地影响鸡肉的品质。
3 肉鸡屠宰的福利与鸡肉质量
3.1 运输
肉鸡出栏至送宰过程涉及福利的问题最多,对鸡肉品质的影响也较大。抓捕、装卸和运输可使肉鸡产生强烈的应激,使鸡只变得歇斯底里和异常恐惧,大量分泌皮质酮、肾上腺素和毒素使鸡肉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由于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机体生理代谢功能发生紊乱,体内积蓄过多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菌乘机侵入机体,使肉中细菌含量增加,影响肉的品质。为此,长途运输中必须饮水,到场后让鸡只休息24~48 h,停喂12 h,以确保肉鸡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的排出,保证宰后的开膛操作的鸡肉卫生。另外,抓捕和装卸不当,肉鸡会因拥挤而窒息死亡,或造成脱臼、骨折和内出血等伤害,降低胴体品质而影响商品价值。在抓捕至送宰前确保肉鸡的福利,可以保证鸡肉卫生,提高商品等级。
3.2 屠宰
肉鸡在屠宰过程中垂死挣扎会污染车间,同时会消耗肌糖原影响宰后肉的成熟,所以在放血前应予以致昏,减少动物的挣扎和痛苦,减少肌糖原消耗,缩短宰后肉成熟的时间,提升动物福利。
人类在保障动物福利的同时,还能提高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保障肉品卫生,一举多得。我国已经建立以GAP为基础的畜禽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但需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的细则,健全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福利保障 篇2
福利待遇的定义是什么,福利待遇的内容是什么,请看本期小编整理——劳动保障中的福利待遇。
一、传统的福利待遇的定义
传统上的福利待遇,一般指现在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现在的福利待遇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因此,本系统中列出的福利,与津贴的最大差别就是,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系统中列出的金额是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的,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的。
传统上的福利待遇,一般指现在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
二、现在的的福利待遇的定义
现在的福利待遇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因此,与津贴的最大差别就是,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系统中列出的金额是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的,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的。
三、福利待遇内容包括
基本月薪 —— 是对员工基本价值、工作表现及贡献的认同。
综合补贴 —— 对员工生活方面基本需要的现金支持。
年终奖金 —— 农历新年之前发放,使员工过一个富足的新年。
销售奖金 —— 市场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后的奖励。
奖励计划 —— 给予对公司具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
医疗保险 —— 参加社会统筹福利保险及大病保险。
退休金计划 —— 积极参加社会养老统筹计划,为员工提供晚年生活保障。
其他保险 —— 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出差意外保险等多种项目,关心员工的每时每刻的安全。
休假制度 —— 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充分休息,在法定假日之外,还有带薪年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
国家规定福利待遇一般指基本月薪,社会保险,其他保险和休假制度。其他的福利待遇是公司给的,不是国家规定的。
加拿大福利,全面周到的保障 篇3
生孩子的福利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什么?未来的纳税人。加拿大和很多国家一样,注重培育税源“从娃娃抓起”,重视儿童福利。加拿大儿童福利的政策向低收入家庭倾斜。
儿童福利金与家庭补助金(牛奶金)
儿童福利金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福利项目,家庭补贴是魁省的福利项目,两个项目亦合称为“牛奶金”。申请表格可到加拿大税务局、孩子出生的医院、加拿大移民局、以及华人服务机构等领取。填妥两份表格后,依照所附信封的地址寄到税务部门,联邦与魁省的税务部门会根据申请人的家庭年收入等计算出应领牛奶金的数额,以后每月分别将支票寄给孩子的父母或直接存在父母的银行帐上。
牛奶金具体发放数额是根据孩子父母上一年度的总收入、家中孩子的数量、出生顺序、父母的家庭状况(如已婚或同居、单身母亲或父亲、分居或离婚)而计算出的。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就没有牛奶金了。
就20D0年来说,联邦的牛奶金最高可达每月$191.25元,魁省的牛奶金每月可达$52.08元。税务部门会在每月20日寄出,或每三个月寄出牛奶金的支票。牛奶金的数额每年7月都要重新复核计算,每年七月到第二年的七月算一个财政年度,由于加拿大的财政预算案不断改变,有时上半年的牛奶金总额与下半年的牛奶金是不一样的。据联邦财长马丁的新预算案,明年的联邦牛奶金最高额将涨到每月可拿到近三百元。
牛奶金领取人的条件是18岁以下的加国公民或居民,孩子在加国或国外出生都可以领取;父母每年要报税(没有收入也要报)。新移民第一次申请牛奶金时,要将近三年内在国内的收入状况如实填写在申请表上,并付上家庭所有成员的移民纸复印件、护照复印件、孩子的出生证明等。
孩子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亡故,便无牛奶金可领。牛奶金是依顺序仅发给孩子的母亲、父亲、继母或其他养育者。 如果您要是想移民的话,那您就要注意了。有少部分移民入境时将小孩留在中国。这样做一方面可能最后因不能及时将小孩接出而错过入境期限:另一方面,也因小孩未入境而不能领取儿童牛奶金补贴。因此,新移民即使一定要将子女留在国内,也可考虑入境着陆后再托人带回去,这一方面可以领取牛奶金补贴,另一方面小孩离境不受183天限制。
收入保障项目下的怀孕补助
收入保障项目下的怀孕补助如果怀孕的妇女是社会福利金领取人,没有产假与特别失业金等的待遇,但可以申领魁省一项怀孕特别补助。
此补助金是利$40/月,从怀孕开始领取,一直到孩子出生为止。此金额加入到她原有的社会福利金中,作为她怀孕期间改善饮食、保障母子健康之用。
申请此项目的补助金时,必须提供医院开出的怀孕证明,到所在地点的魁省就业中心与其福利金负责人联系,办理申请手续。一旦得知怀孕,便应尽快申请,因申请前的怀孕期的补助是不补发的。
残疾儿童补助金
如果儿童有身体或智力的残障,经医生证明,便可领到此项残疾金。金额是每月$119.22,不必计算孩子父母的收入情况,一直领到孩子年满18岁或治好残障为止。此项申请要向魁北克社会福利金管理局填表申请。
喂奶费和代奶费
加拿大的学前教育年龄是5岁,学前班是可选择的,但是全日制的。从0岁至5岁的孩子可享受托儿与教育服务,在政府资助或家庭中,孩子会受到很好的服务和法语教育,收费为每天$5。
健康保险制度
加拿大是世界上具有最好的健康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大多数社区都有很好的医院、诊所或医师办公室。所有加拿大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注册加拿大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后,都可以得到通常是免费的服务。医疗保险是国家从税收中直接支付给医院和医生的。
健康保险:加拿大国家健康保险计划,有时也称为medicare,支付大部分医疗费用。你必须从所居住的省申请官方的健康保险卡。申请表可以从医生的办公室、医院、药店获得,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健康保险卡可以在全加拿大使用。健康保险的范围各省略有差异,有的省可能在申请健康保险卡时需要交少量费用。
急救:如果是严重受伤或突然生病,可以前往任何医院的急诊室。如果危及生命,可以叫救护车。在加拿大许多城镇,可打电话911叫救护车,在加拿大其他地区可打0要求电话查询台帮助叫救护车。如果医生最后确认没有必要叫救护车,你需要支付费用。有的省规定所有叫救护车,病人都需要付部分费用。大城市的医院可提供翻译人员,但遇到急救情况时,你或同你一起上医院的人中需要有精通英语的。
常规医疗服务:在加拿大,大多数人选择一个医生作为他们一般疾病时治疗医生,又称为家庭医生。这使你可以有一个熟悉你、知道你的病史的医生,带来不少方便。你可以请朋友或同事推荐一位他们认为可以信赖的医生。你也可以从电话薄中根据医生的诊所地址、专长、是否会你的母语等来挑选一位医生。一些新移民服务中心也可以给予帮助。每位医生只接受一定数量的病人。每次看医生时,须先预约。但也有的诊所是先来先看,不要预约。你有权选择你的医生,也可以随时更换。如果你不同意你的医生的诊断,可以看另外的医生,尤其是当你被诊断需要动手术或有严重问题时。
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法通过许多种途迳保护每个人。如保证你购买食物干净和符合卫生标准,保证餐馆和食物商店符合标准,保证儿童打了预防针预防严重疾病。你的小孩必须打过所有规定的预防针,否则,会被拒绝入学。感染传染病的小孩也应呆在家里。学校根据科学和非宗教的方式教育小孩健康知识,他们会学到维持干净、卫生及其他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他们也会学人体生理学,包括性病的产生与防治。
药:药是被严格管理的。治一些小病如头疼、感冒等的药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药店的药剂师会建议你买什么样的药最合适。治其他病的药则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同别人分享用药十分危险。部分大城市可买到中药。药费一般有病人自理,一些单位可为其雇员报销药费。
孕娠: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已怀孕,应尽快与你的医生联系,安排检查。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的生产都是在医院。大多数医院和诊所可提供婴儿出生和护理的课程,也会教你有关的食物、产品、服务、及怎样做婴儿妈妈的一些常识。
爱滋病和其他性传染病:爱滋病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染,与种族、社会地位、性习惯无关。加拿大人越来越意识到不用1atex避孕套,或多重性伴侣是十分
危险的。
精神疾病:情绪失控或其他精神疾病均有专门的医疗机构。你的医生会将你推荐给心理咨询医生。所有这些也都在医疗保险付费范围内。
死亡:所有死亡都必须由持有许可证的医生出示官方死亡证明。没有死亡证明不可以办理遗嘱、继承、保险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手续,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遗体只能安葬在指定的基地区,并由专职的安葬人员根据你的希望和信仰负责安排。
政府房
为了保证居者有其屋,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房,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拨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托专门的公司管理,以极低的价格出租、而且往往是很漂亮的大楼,什么人可以申请呢?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费方式把有钱人自动排除在外、基本收费原则是按收八的百分比交租,通常是月收入的25%至30%。如你的月收入只1000元,你只需拿出250元交房钱即可,而你住的可能是二室一厅的、三室一厅的大型公寓。但如果你月薪为100D0元,就要拿出3000元交租,当然是不合算了,有这笔钱,买房都绰绰有余了。
有一点需告诉大家,中国人申请政府房的人很少,因为凡住这种房子的多为低收入家庭,属社会底层,所在地区往往是卫生、治安状况不如其他地区,中国人往往很关心子女的生活环境,因此宁可多花点钱,也要找一个好地区。
社会福利金
简述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历史 篇4
关键词:英国,福利,贝弗里奇
福利国家一词本来是30年代约克主教威廉·坦普尔首先使用的,他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建成福利国家,而不是建成法西斯的战争国家。当时英国正处于同德国法西斯进行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贝弗里奇报告》的发表是也正是英国福利国家的开始标志。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中的英国
(一)相互保障组织在英国的发展
第一种互助组织是慈善组织,它是最古老的相互保障组织。17、18世纪同工业生产的结合,促进了慈善机构的发展。[1]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大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慈善组织提供就业的功能逐渐减弱,在慈善机构支出中,公益事业占主要部分,贫困救济只是附带性质的,[2]第二种互助组织是由中世纪“兄弟会”之类行会演化而来的友谊社。目的是为了互相救济和维持生病、年老和剔肉会员的生活,以自愿捐款,筹措独立基金。[3]
(二)英国的新济贫法
由于英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失业和贫困,使得社会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立法措施,为无劳动的人设立了济贫院,为有劳动能力的人设立了劳动习艺所和反省院,为贫苦的儿童提供学习场所。[4]但这样救济只帮助本地的乞丐,带有教会的色彩。这种济贫办法,俗称旧济贫法,一直持续到19世纪早期。
1834年,英国对济贫进行改革,颁布了新济贫法,其理论依据是贫困主要是由个人的懒惰造成的,个人通过努力是可以摆脱贫困的。
二、现代社会保隨制度建立中的英国
(一)英国社会保隊制度的建立
1906年的大选自由党获得胜利,新自由主义成为英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确立了现代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5]在此前,英国通过了《个人失业法》、《工人补偿法》、《老年人年金法》以及《国民保险法》,保守党为主要政策决策者。
(二)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发展
1.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战时的需要,在一战中,英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工作,从而实现了英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充分就业”。在此期间,政府首次给予参与军事服务人员家庭提供补助,妻子每周12先令6便士,儿童2先令,并为战争寡妇和孤儿提供津贴。[5]一战之后,由于各地工人的罢工和复员军人暴乱,英国议会两次修改《失业保险法》,扩大保险范围,对于新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人没有提出缴纳保险费作为领取失业津贴的条件,而是变成了失业救济,那么对于在世界经济大危机时,许多工人领取失业津贴的期限已经免了,但仍没有找到工作,政府决定对这类失业者发放临时津贴,在此之后,英国政府将失业救济基金同失业保险基金分开,前者是直接依靠国家税收,后者来源与保险费。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消减工人阶级的反抗和不满情绪。
三、《贝弗里奇报告》决定了英国战后的发展方向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20年代和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的相继诞生,给福利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和经济政策上的依据。30年代初的严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英国当然也深陷其中,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社会保障问题更加迫切地需要提上日程上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首相丘吉尔怀着战争必胜的信念,委托威廉·贝弗里奇起草一个将在战后实施的社会保障计划,也就是贝弗里奇报告。[6]
(二)贝弗里奇报告的理念
贝弗里奇在总结19世纪以来的社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以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病害为目的,以实行社会保险为主要措施的广泛的社会保障计划。他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集体应尽的责任和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并把这作为原则确定下来;把救济改为保障全社会人民最低生活标准,从根本上抛弃了济贫的概念;它规定全社会有收入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人人都按同一标准交纳保险金,按同一标准享受社会救济,使这些贫困者的生活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国民最低生活标准。报告制定了实施社会保险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具体计划。这个报告于1942年发表,立即就在英国引起剧烈的反响,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售出60多万本。而时任首相的丘吉尔曾在战争胜利以后,许诺要将英国建立起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三)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
《贝弗里奇报告》的发表为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绘制了蓝图,二战期间及战后工党执政期间,是20世纪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改革与发展时期。1948年英国建立国民救济制度,它连同1945年的家庭补贴法、国民保险(工伤)法及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一起,以及各相关行政机构的设立,英国终于建立起了福利国家制度。
联合政府及战后工党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和措施,在英国建立起一种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普遍性。即社会保障成为每一位英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
第二,全面性。即英国人生存和发展的几乎所有方面“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综合性。即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国民救济制度、家庭补贴制度和国民保健制度等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了之前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孤立性,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2]
战争的胜利及其经济的大萧条,造成公众对资本主义幻想的破灭,更为深刻的是,它影响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贝弗里奇的心理历程就很有代表性,所以,他的代表作也是那个时代的发言者。
参考文献
[1]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4. 127.
[2]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0.
[3]克拉潘.代英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0.
[4]约利夫.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57.
[5]钱承旦.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国内政治[J].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5. 3.
[6]刘鹏辉.为什么偏偏是英国[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福利保障 篇5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C)。
A.社会优抚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2.首次使用“社会保障”这个词的国家是(A)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3.国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失业、年老、伤残、生育、死亡等方面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
A.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D.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B)。
A.社会劳动者
B.全体社会成员
C.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D.有特殊身份的人口群
5.为社会成员提供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
A.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D.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6.不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特点的是(D)。
A.互济性
B.强制性
C.储备性
D.营利性
7.常见的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有现收现付制、基金制以及(C)。
A.个人积累制
B.国家积累制
C.部分基金制
D.预期收付制
8.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水平应满足保障对象的(C).
A.全面生活需要 B.原有生活水平不变 C.基本生活需要 D.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9.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0.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方式归结为三大类: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其中实行储蓄制的国家是(D)。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新加坡
1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C)。
A.收益性原则 B.流动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社会效益原则
12. 按照社会保障基金功能分类,住房保障基金属于(C)A.社会救助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
C.社会福利基金
D.社会优抚基金
13.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C)
A.《社会保障法议案》 B.《失业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国民保险法》
14.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D)。
A.法国
B.德国
C.瑞典
D.英国
15.国际上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其生活水平状况的测定方法是(D)。
A.生活形态法 B.国际贫困标准法 C.市场菜篮法D.恩格尔系数法
16.永久性全部残废的给付一般采用年金制,其金额一般为本人过去收入的(C)。
A.33%—50% B.60%—70% C.66%—75% D.70%—80%
17.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有(C)。
A.兼相爱、交相利 B.重视出世思想
C.重视“礼”的稳定和“三纲五常” D.无为而治
18.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不正确的说法是()。
A.经济学关心的是个人幸福
B.支持国家干预经济 C.主张国家实行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
D.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20.属于工伤保险原则的是(C)。
A.有过失补偿 B.雇主责任补偿
C.无责任补偿 D.雇主过失补偿
21.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是财政承受能力和()。
A.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
B.与物价挂钩
C.居民的收入比例
D.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22.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保障对象范围较小,主要是(A)
A.“三无人员”
B.城市劳动者
C.农村务工人员
D.国企职工
23.英国1601年颁发的最早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是()。
A.国民救助法
B.伊丽莎白济贫法 C.补充救助法 D.国民保险法
24.1993年我国率先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是(A)。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广州
25.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D)。
A.救助型
B.自助型
C.福利型
D.保险型
26.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素。)是两个最主要的因
A.居民个人贫困程度
B.居民收入状况
C.经济发展状况 D.财政承受能力
27.生育保险实行(C)的原则。
A.产前享受 B.产后享受 C.产前产后都享受 D.产假期间享受
28.属于荣誉性社会保障措施的是()。
A.社会优抚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29.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B)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思想。
A.庇古
B.穆勒
C.贝弗里奇
D.亚当•斯密
30.“兼爱”是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1.十八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著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是(A.马尔萨斯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威廉•配第
32.德国议会在1883年通过的(C)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的诞生。
A.《失业保险法》
B.《工伤保险法》
C.《疾病保险法》
D.《老年和残疾人保险法》
33.《贝弗里奇报告》中制定了一个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计划。)。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34.(A)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也被认为是凯恩斯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所在。
A.有效需求理论
B.经济危机理论 C.非自愿失业理论
D.政府干预理论
35.构成我国住房保障主体的是经济适用房和(B)。
A.商品房
B.廉租房
C.自建房
D.社会房
36.优抚工作的目标是使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准(A)。
A.达到社会平均水平
B.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C.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D.没有具体目标
37.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是(B)
A.收益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流动性原则 D.社会效益原则
38.社会保障管理的首要环节是(B)
A.设置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B.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律法规
C.制定社会保障计划
D.落实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39.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是()。
A.反对实行自由货币 B.主张自由市场,赞成国家干预 C.支持计划经济 D.主张自由市场,反对国家干预
40.我国传统福利制度已经朝着(A)的改革方向迈进
A.社会化
B.组织化
C.法制化
D.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责任主体是()。
A.国家
B.政府
C.企事业单位 D.社会组织
E.社会成员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
A.保障目的不同
B.保险性质不同
C.实施的主体不同
D.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E.法律依据不同
3.社会保障基金的民间募集方式是()。
A.直接拨款
B.税收优惠
C.征收社会保险费
D.发行福利彩票
E.募捐
4.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是()。
A.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B.实施主体是政府
C.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是在基本收入之外的物资利益
E.目的是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5.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ACDE)。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普遍性 D.互助互济性 E.非营利性
6.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包括(ABCDE)。
A.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社会结构
C.历史因素
D.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E.人文因素
7.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是(ABC)。
A.动态性
B.刚性
C.适度性
D.基本保障性
E.稳定性
8.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
A.用人单位缴纳 B.劳动者个人缴纳 C.政府财政补贴
D.社会捐款 E.社保基金自身的利息
9.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优抚的作用是()。
A.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证;
B.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C.稳定社会;
D.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
E.完善市场经济的作用。
10.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
A.政事不分
B.责权不明确
C.企业社会负担过重
D.法制不健全
E.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11.民间募集社会保障基金比较常见的方式有(ABCDE)。
A.发行福利彩票
B.募捐 C.建立补充性保险
D.服务收费
E.国际援助
13.工伤保险的特点是()。
A.无责任补偿
B.无过失补偿
C.个人不缴费
D.待遇优厚 E.服务项目多
14.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是(ABCD)。
A.失业者必须符合劳动年龄条件
B.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失业
C.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 D.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15.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当遵循()原则。
A.安全性;B.收益性;C.流动性;D.分散投资与多样化;E.社会效益
16.社会保障法的特征包括(ACDE)。
A.社会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系统性
E.法定性
17.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
E.失业者必须提出申请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康帕内拉
E.马布利
18.以下属于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是(ABCDE)。
A.反对计划经济
B.主张自由市场
C.主张实行自由货币
D.提出社会自由观
E.提出机会平等观
19.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承担,实施该项制度的国家有(ABD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瑞典
D.印度尼西亚
E.英国
20.按照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分类可分为(ABDE)
A.老年人福利 B.残疾人福利 C.住房福利 D.未成年人福利 E.劳动者福利
21.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特征包括(ABE)
A.社会福利官方化
B.民间福利家族化
C.福利系统开放化
D.个人福利家庭化
E.福利系统封闭化
22.“福利危机”的表现是()。
A.人口老龄化和失业人员数量激增,社会福利支出日益膨胀
B.经济发展迟缓,赤字财政难以为继
C.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D.社会经济效率下降、企业成本上升
E.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3.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ABC)
A.产假 B.生育津贴 C.医疗服务 D.社会服务 E.医疗保健
24.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ABC)。
A.财政拨款
B.社会募集
C.个人投保
D.投资收益
E.银行利息
25.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AB)
A.实证分析
B.理论分析
C.政治分析
D.福利分析
E.经济分析
2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
A.保障目的不同
B.保险性质不同
C.实施的主体不同
D.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E.法律依据不同
27.医疗保险的特点是()。
A.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B.涉及面广,很复杂;
C.具有短期性、经常性;
D.为社会成员提供免费、低费或部分收费的医疗服务;
E.保障范围较小
28.确定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原则是()。A.退休金标准与物价变动挂钩;
B.建立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度;
C.权利和义务基本对等的原则;
D.退休期限的长短; E.投保的年限
29.社会救助的形式包括()。
A.定期救助;B.暂时救助;C.货币救助 ;
D.实物救助;E.生产自救和扶贫救助
30.社会救助对象包括()
A.五保户
B.失业职工
C.“三无”人员
D.外出务工人员
E.孤寡老人
31我国农村救助的主要内容包括()。
A.自然灾害救助; B.农村贫困儿童救助;C.农村五保户制度;
D.农村贫困救助;E.农村扶贫工作
32.社会救助体系是由(ABDE)几大部分组成的。
A.贫困救助 B.灾害救助 C.疾病救助 D.法律援助 E.社会互助
3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ABC)。
A.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
B.实现社会稳定
C.实现社会公平
D.提高公民物质生活水平
E.满足公民享受需要 34.从社会保障的运行来看,社会保障法的主体主要包括(ABCDE)
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与营运机构 C.企业.社会团体
D.社会成员
E.官方机构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责任主体是企业。(F)
2.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是特殊性。()
3.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F)
4.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T)
5.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覆盖面大,几乎包括了社会全体成员。()
6.社会保险制度强调权利和义务严格对等,所以社会保险不具有互济性。(F)
7.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F)
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式中投资风险最高的是金融债券()。
9.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定位在“低保障.低水平”原则上。(T)
10.农村养老是我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所在。(T)
11.养老保险可以解除人的老年风险,还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12.工伤保险实行个人不缴费原则。(T)
13.被保险人只要符合规定的年龄和工龄两个条件,就有资格领取养老金。(F)
14.自动离职而处于失业状态的失业者也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5.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和原则是与物价挂钩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6.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财政承受能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T)
17.财政和社会捐赠资助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的两个主要渠道。(T)
18.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目标是以最低住房保障制度为起点,建立起低起点.多层次的商品化兼福利政策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T)
19.1991年,北京借鉴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率先试行住房公积金政策。(F)
20.目前福利国家的改革目标已经基本明朗:逐步降低财政和经济负担,使社会福利政策更符合处于社会边缘的最贫穷人们的利益。(T)
21.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孤寡独废疾者届有所养”的人是墨子。()
22. “民本、仁爱、大同”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T)
23.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即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F)
24.公共选择学派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问题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F)25.托马斯•莫尔是第一个描述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羊吃人”的现象,并对之给予严厉谴责的思想家。(T)
26.《贝弗里奇报告》中制定了一个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计划。()
27.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最早见于《论语》()。
28.提出“最低工资理论”的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是威廉•配第。()
29.马丁路德倡导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要求平均分配财富。(F)
30.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没有社会等级的乌托邦社会。()
31.社会保障管理过程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T)
32.企业、团体捐款是社会优抚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
33.残疾人特殊教育是面向残疾人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T)
34.由政府.单位或雇主.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T)。
35.法律援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项目。(T)
36.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是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问题。()
37.扶贫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保障制度。(T)
38.社会互助是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社会救济制度。(F)
39.在当前,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是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着最主要得社会保障管理责任。(F)40.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没有社会等级的乌托邦社会。()
四、简答题
1.简述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社会结构;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2.简述社会保障水平过低的负面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反映出社会保障程度不足,必然的后果是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保障应有的功能,不能保障公民的经济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同时降低了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最终对于社会运转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残缺或低水平,对总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瓶颈制约,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简述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
(1)反对计划经济;(2)主张自由市场;(3)主张实行自由货币;(4)提出社会自由观;(5)提出机会平等观。
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1)为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残提供经济援助;
(2)促进社会稳定;
(3)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4)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5)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5.简述基金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点。
(1)运行机制简便,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2)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
(3)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
(4)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
6.简述养老保险的特点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7.简述生育保险的特点
生育保险的具有以下特点(1)保障范围小;(2)福利性;(3)实行“产前产后都享受”的原则;(4)生育社会保险的风险是一种特定的生理活动,由于生育活动引起的劳动力的暂时丧失,是一种特定的但属正常的生理变化。(5)生育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的联系很密切。
8.简述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
(1)失业者必须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即处于法定最低劳动年龄与退休年龄之间;
(2)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失业,即必须是非本人原因而失业的;
(3)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
(4)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9.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的特点
(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2)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
(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
(4)其他保险项目是以现金支付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的,而医疗保险一般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免费、低费或部分收费服务。
10.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
(1)社会保险借鉴商业保险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商业保险的历史长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特别是商业人寿保险的发展为社会保险提供了技术支撑。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实践证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相互补充的。
11.简述我国老年福利中医疗保健的主要内容
老年医疗保健是老年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良好的医疗保健是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必然要求。处于老年阶段,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患病的概率增加,并且容易患老年性疾病。因此,他们应该得到特殊的关照。主要内容有:
(1)建立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2)建立老年病医院或设立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的治疗工作。(3)建立老年人康复和疗养机构。
12.简述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住房保障制度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住房公积金制度;(2)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半市场化方式的保障制度;
(3)针对困难群体的非市场化保障方式;(4)针对特困群体的救济方式。
13.简述社会优抚的主要特点。
社会优抚的主要特点是:
(1)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
(2)社会优抚的政治性;(3)保障待遇的激励性;
(4)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5)优抚内容的综合性。
14.简述“福利危机”的表现。
(1)人口老龄化和失业人员数量激增,社会福利支出日益膨胀,但经济发展迟缓,赤字财政难以为继。
(2)过度福利形成的制度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下降、企业成本上升,最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15.简述工伤保险的主要原则?
答:工伤保险的原则主要有:(1)无责任补偿原则;(2)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3)个人不缴费原则;(4)区分因工和非因工原则;(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6)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7)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相区分的原则。
16.简述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住房保障制度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住房公积金制度;
(2)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半市场化方式的保障制度;
(3)针对困难群体的非市场化保障方式;
(4)针对特困群体的救济方式。
16.试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和目的不同。商业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保险是国家的以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政策。(2)实施手段和对象不同。国家和政府用强制手段来确保参保对象参加社会保险,而商业保险遵循自愿原则。(3)法律依据不同。商业保险以商业合同法为依据,社会保险以相应的社会保险法为依据。(4)实施的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商业保险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团体。(5)保险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财务安排不同。社会保险采用的是需求约束的“固定支付”机制。商业保险采用的以支定收的“固定交费”的供给约束制,按风险系数缴纳。
17.简述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类型。
(1)家庭养老模式,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当前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即老人与其子女同吃同住,经济上由子女负担,生活上由子女照顾,精神上由子女慰藉的一种养老模式。二是随着子女的外出,出现了货币化的趋势。实行“自费供养”模式,老人的生活费用由子女或亲属来负责,老人的生活由社区照顾。(2)集体包揽模式。这是指乡镇企业或村民委员会向已满一定年龄的农村老人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养老金,个人不用缴纳费用也不用进行养老储蓄,由国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的模式。(3)补充养老模式。主要是对农村的乡村干部和民办教师实行的退休补贴制度。补贴里有国家对贫困地区给予的适当的养老救助。社区将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一定的援助,即所在村从集体提留的公积金或公益金拿出一部分来予以补助,有的地区也有乡镇企业对其进行补充,各地的补助标准是有差别的。(4)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这是保障农村居民年老丧失劳动时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5)个人储蓄模式。这是农民在年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按照同保险公司的约定,由保险公司一次给付或分期给付养老金制度。
18.简述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原则(2)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的原则(3)全体公民普遍适用的原则(4)积极救助,协助自立,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5)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6)坚持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原则。(7)社会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8)依法救助,保障权利的原则。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对于维持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正确运行及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2)调节收入差距。(3)保障劳动再生产。(4)促进经济发展。(5)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9.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2)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4)其他保险项目是以现金支付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而医疗保险则一般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免费、低费或部分收费服务。
20.试述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措施。
(1)加快社会保障立法。(2)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3)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4)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21.简述社会保障水平超度的不良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而且超度水平越高,这种影响也越大。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承受水平,从而超过了社会保障应有的适度水平。不良影响有:(1)社会保障支出过快增长,加上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存与发展。(2)国家往往在社会保障政策中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因而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必然带来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将负担转嫁给下一代承担。(3)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作为消费性支出,对于资本积累产生挤出效应,造成社会经济的投资不足。(4)社会保障水平超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收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时,必然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5)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过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和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会保障待遇,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
22.简述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
(1)住房公积金的制度不完善使其保障功能变差。(2)经济适用房建设与政策制定的初衷有较大偏差。(3)廉租房制度保障对象相对狭窄,建设资金短缺,建设规模有限,实施进度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供给,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23.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1)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依法管理的原则。(3)社会化管理的原则。(4)属地化管理的原则。(5)政事分开的原则。(6)公正、公开与效率的原则。10.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现收现付制的本质是“代际赡养”是下一代人供款养活上一代人的制度,属代际间收入再分配。现收现付的优点:(1)制度易建,给付及时。(2)无通货膨胀之忧。(3)再分配功能较强。局限性:(1)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3)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可能诱发代际之间的矛盾。
24..简述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特征。
(1)社会福利官方化。大多数福利行为都是由官方兴办的,很少有私人兴办的福利事业。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兴办福利事业无利可图,而且与儒家的思想文化有莫大的关联。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欢迎士绅举办一些慈善活动,但这些活动仅限于在灾年开展。(2)民间福利家族化。中国是一个家本位的国度,人们遇到困难首先是向家人、家族求助,于是家族就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同时,养老事也是一家为先,为了照顾好老人的日常生活,政府规定,家里有较大年龄的老人,可以减免征役。(3)福利系统封闭化。自汉朝以来,统治者几乎全部是儒学思想的继承者,在自我--家庭--国家的链条中,始终没有社团这个概念,因为在那种背景下,古代福利系统也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会福利事业。
25.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当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这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社会保障基金不能在风险较大的领域投资,否则不仅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而且会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安全性原则为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实施较其他投资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2)收益性原则。收益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能够产生较高的收益,取得良好的回报。社会保障基金要向收益高的领域投资,在符合安全原则的前提下追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的最大化。(3)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指社会保障基金能够保持正常的融通、变现、和周转,投资能及时回收,并满足支付的需要。(4)分散投资与多样化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注意稳妥与安全,可采类别分散和区域分散两种分散投资的形式。投资对象和投资金额切忌过分集中,应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以免意外风险给社会保障基金造成重大损失。(5)社会效益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除了要考虑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和宏观经济效益。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必须有利于社会的需求和宏观经济的发展。(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还必须遵循合法性的原则,即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资金运用的法规和政策。
26.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立法经历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大体可以分为创立、停滞、修补和改革四个阶段。
(1)创立时期(1950-1965)。这一时期的立法实践主要是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颁布了一些基本立法。所有这些法规规章,是当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低层次性与分散性。(2)停滞破坏时期(1966 1977)。“十年**”期间社会保障制度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各项管理机构被撤销,当时负责职工社会保险事务的工会被停止活动,负责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劳动部、民政部、卫生部、人事部门等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无人管理。(3)修补时期(1978 1989)。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经济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在这一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立法实践基本上是对传统制度的修正或完善,并开始尝试着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等。(4)改革完善阶段(1990年至今)。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相应进行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分别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这些立法都充实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论述题
论述题答案呈开放性,需根据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1.论述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范畴,应该说社会福利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和一种复杂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中涵盖着社会保障。概括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不同。(1)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障以特定范围内的人为保障对象;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
(2)保障标准不同。社会保障的保障标准是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的保障标准是为了提高公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主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3)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劳动者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面;社会福利的资金由社会筹集、单位筹集和财政拨款,不要求受益人尽交费义务。
(4)分配原则不同。社会保障基金的分配原则强调权利义务基本对等原则,被保险人享受的保险待遇与所交的保费相关;社会福利的待遇则一般采用平均分配原则,不考虑受益人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
(5)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障的经营主体一般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保险公司;社会福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或社会团体单位。
(6)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尽相同。社会保障提供的主要是货币;社会福利提供的主要是服务及服务设施。
2.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社会保障窄,保障对象仅仅是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2)社会保险有严格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社会保险的对象享受补偿权利之前,要先尽缴费的义务;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组成形式则没有严格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
(3)从资金来源来看,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于雇主、雇员和国家或其中的两方,而保障制度的其他组成形式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国家各级财政。
(4)从保障水平来看,社会保险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高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各类社会救助项目的保障水平。
(5)从实施方式与管理形式来看,社会保险一般由国家或政府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的提供者除了国家政府之外,还有包括民间慈善及宗教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
3.论述基金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点。
基金制是指在任何时点上积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其投资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具有以下优点:
(1)运行机制简便,易被理解和接受。基金制的运行机制简明,便于实际操作,并易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而公众信任对社会保险机制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再从技术角度分析,基金制与历史悠久的商业保险的原理接近,这既有利于人们的认同,又有助于制度稳定运行。
(2)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基金制通过积累的保险基金,将雇员在就业期间的部分收入以延期支付的形式表现为退休时领取的社会保险金,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险的内在激励机制,增强雇员缴费与社会保险待遇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基金制还鼓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有利于减弱提前退休倾向。
(3)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基金制有助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使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如通过储蓄、资金积累、利率及资本市场等经济变量和经济机制,直接联系投资、产量,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基金制社会保障筹资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4)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由于提前预筹了养老金,基金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采用基金制,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供款水平是相对均衡的,即实现了资金供求在纵向(从人口年轻阶段到老龄阶段)的平衡,因此一般不必担心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4.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风险(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利率风险的大小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投资工具、市场运作的规范程度有关,也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及其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与管理水平相关。
(2)通货膨胀风险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是一种客观现象,往往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积累性社会保障基金是为社会成员未来的经济需要而准备的,如果遭遇通货膨胀,则社会保障给付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能力下降。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要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中的抗通货膨胀风险的金融工具。
(3)替代率风险
替代率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概念,替代率风险是指养老金实际替代率的不确定性。如果基金的最终积累额(基金缴费加投资收益)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则会影响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替代率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缴费风险与工资变化等。经济形势不佳、失业、收入水平降低等都可能导致养老保险缴费不足。投资的实际回报率相对于实际工资增长率的变化,也会影响替代率。如果其它假设不变,当实际利率从原来的高水平趋低接近于实际工资增长率时,替代率则会下降。
(4)基金管理风险
基金管理制度缺陷、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基金管理的要求、决策失误、受托的基金管理公司经营不善等都是基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5.论述社会保障水平超度的不良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能承受的水平,从而超过了应有的适度水平。由于社会保障的刚性增长的特征,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较为普遍的和容易发生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在本世纪70年代后出现所谓的“福利危机”,便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社会保障水平的超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而且超度的程度越高,这种影响也越大。具体有下列影响:
(1)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加上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2)国家往往在社会保障政策中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因而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必然带来政府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转嫁给下一代人承担。
(3)过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作为消费性支出,对于资本积累产生挤出效应,造成社会经济的投资不足。(4)社会保障水平起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费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时,必然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5)社会保障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过高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和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会保障待遇,即所谓的“养懒人”,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
6.试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1)1.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和原则
关于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作了这样的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在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各项依据中,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支出和财政承受能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2)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方法
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方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没有专门规定,但在实践中使用较多的主要有四种方法,即市场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收入比例法(国际贫困标准法)和生活形态法。
(3)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其调整的原则主要有:(a)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全体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提高而相应提高。(b)与物价挂钩的原则。
7.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比社会保障窄,保障对象仅仅是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2)社会保险有严格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社会保险的对象享受补偿权利之前,要先尽缴费的义务;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组成形式则没有严格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
(3)从资金来源来看,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于雇主、雇员和国家或其中的两方,而保障制度的其他组成形式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国家各级财政。
(4)从保障水平来看,社会保险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高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各类社会救助项目的保障水平。
(5)从实施方式与管理形式来看,社会保险一般由国家或政府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的提供者除了国家政府之外,还有包括民间慈善及宗教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
8.论述基金制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优点。
答:基金制是指在任何时点上积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其投资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具有以下优点:
(1)运行机制简便,易被理解和接受。基金制的运行机制简明,便于实际操作,并易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而公众信任对社会保险机制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再从技术角度分析,基金制与历史悠久的商业保险的原理接近,这既有利于人们的认同,又有助于制度稳定运行。
(2)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基金制通过积累的保险基金,将雇员在就业期间的部分收入以延期支付的形式表现为退休时领取的社会保险金,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险的内在激励机制,增强雇员缴费与社会保险待遇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基金制还鼓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有利于减弱提前退休倾向。
(3)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基金制有助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使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如通过储蓄、资金积累、利率及资本市场等经济变量和经济机制,直接联系投资、产量,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基金制社会保障筹资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4)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由于提前预筹了养老金,基金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采用基金制,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供款水平是相对均衡的,即实现了资金供求在纵向(从人口年轻阶段到老龄阶段)的平衡,因此一般不必担心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9.论述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类型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类型包括家庭养老模式;
集体包揽模式,或称福利模式;补充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体系除以上模式外,还包括农村五保户制度、农村志愿者制度、农村社区老年服务组织、老年群体互助组织等养老方式。
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外出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2)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适应;
(3)自由化小型家庭的发展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4)独生子女的增加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10.论述社会保障管理的特点。
根据社会保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保障管理应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保障管理的法制性
社会保障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公共事业,因此,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社会职责。参加国家的社会保障计划,缴纳社会保障的有关费用,是参保人的基本义务;而享受社会保障的有关待遇,又是参保人的基本权利。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予以确定,以同时约束政府和参保人的行为,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受保人的利益。
(2)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和保障性,必须实行社会化管理。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灾、失业等是一种社会风险,必须由社会来统一承担。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就是通过建立社会统筹基金,使基金统一筹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体现“大数法则”,实现“风险共担、统筹互济”的目标。
(3)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性
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涉及对象和事务多,非常复杂,业务性强,必须实行科学化与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管理的计算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计算机系统收集、存储、处理资料,进行精算、统计、财务管理,确定支付待遇以及制定计划与规划等。
(4)社会保障管理的民主性
社会保障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实行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监督可分为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社会监督,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还需要来自广大群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同时,在社会保障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明确分工、政事分开,以便于各司其职、相互监督。
11.论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社会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它的安全与完整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经济发展。因此,社会保障基金不能在风险较大的领域投资,否则不仅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而且还会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
(2)收益性原则
收益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能够产生较高的收益,取得良好的回报。从这一点出发,社会保障基金要向收益高的领域投资。收益性原则有时会与安全性原则发生冲突。因此,收益性原则就是在符合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追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最大化。
(3)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指社会保障基金能够保持正常的融通、变现和周转,投资及时性回收,并满足支付需要。
(4)分散投资与多样化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要求稳妥与安全,可采取类别分散和区域分散两种分散投资的形式。总之,投资对象和投资金额切忌过分集中,应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以免意外风险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重大损失。
(5)社会效益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除了要考虑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外,还应考虑社会和宏观经济效益。
除上述原则外,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还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即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资金运用的法规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福利有广狭义之分,如果是指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就是社会保障。如果把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相提并论,社会福利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共同点:(1)它们均有多种多样的丰富内涵,二者都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的核心概念;(2)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既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核心概念和一个学术领域,又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概念和制度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者的互动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在不同社会文化处境下有所不同;(4)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都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制度性安排;(5)从广义角度看,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不共同点: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范畴,应该说是社会福利是一项浩大的的社会工程和一种复杂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中涵盖社会保障。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保障对象不同。(2)保障标准不同。(3)资金来源不同。(4)分配原则不同。(5)经营主体不同。(6)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尽相同。2 .论述社会保险的特征及作用。
社会保险的概念已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保险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权利义务对等性、社会保险的储备性、与补偿性,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征:(1)强制性。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并有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2)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基金在规定较大统筹范围内调剂使用,发挥长期互济的功能。(3)普遍性。社会保险是为分散劳动者风险、为劳动者提供帮助而设立的,因此覆盖范围应该是全体劳动者。(4)非盈利性。社会保险实行非盈利性原则。社会保险的作用:(1)社会保险为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残提供了某些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创造了条件。(2)为社会成员提供经济保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3)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调整了各类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社会保险筹资除少数国家实行现收现付方式外,大部分国家都采取收大于支的基金方式,社会保险结余基金成为政府投资的一个重要来源。3 .论述社会保障法的功能及立法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功能:(1)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和保障。(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3)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顺利进行。(4)可推进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原则,就是在社会保障法立法过程中以及国家制定、颁布的具体项目法中,体现出的对社会保障法这个部门法的任务和作用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范及其内容。立法原则包括:(1)人本位原则,即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2)普遍性和区别性相结合的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原则。(5)与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4.社会保障基金的三种缴纳方式并比较其异同?
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不同缴费模式,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三者的运行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三种缴纳模式共同之处表现在:(1)三种筹资模式都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作后盾,确保社会保障收入、支出、运营的规范性;(2)都有严密的、分工明确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
有序运行;(3)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多渠道,强调企业和个人义务;(4)社会保障范围力求辐射到全社会的每一位公民;(5)为减轻法定社会保险负担,政府对发展补充保险从政策或法律上予以规定或支持;(6)财政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治理和运营等。三种筹资模式的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1)社会保障水平有所不同。缴税制国家通常强调政府只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缴费制国家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更高;强制储蓄制国家以个人自我保障为主,保障水平与个人帐户积累程度直接相关,具有很强的激励机制。(2)具体管理方法和模式有所差异。实行缴税制的国家,保险项目及其税率设置一般较为简单、明了,税款缴纳和保险金支付都遵循统一的章法,社会保障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部门分工明确,治理比较集中。而实行缴费制的国家,保险项目设置都比较复杂,每一项目都有相对独立的一套缴费办法,社会保障管理多由社会承担,制度复杂,治理分散。实行储蓄制的国家,保险项目按帐户设置,一目了然,基金的收付和管理由政府高度集中,但帐户运作比较复杂,难度较大。(3)三种筹资模式与政府财政的紧密程度大不一样。由企业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保险资金的国家,其社会保障资金由政府或国会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治理和运营,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部分由财政专款补助。因此,财政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治理和运营,充其量对社会保障收支运行进行监督,当社会保障收不抵支时,财政只能被动地掏钱。储蓄制具有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的一些共同特点,但与缴费制又有很大的区别,它将社会保障金融化,加强了与参加者个人利益的挂钩,个人帐户资金所有权归雇员个人,政府仅有部分使用权和调剂权。因而,在性质上更接近商业保险,财政不参与社会保险的收支与管理。而实行缴税制的国家,社会保障税收入直接构成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收支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政府财政的综合平衡,因此,严格组织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及其运营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5.论述我国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根本任务应当是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创建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谓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对传统福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初见确立起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它的特征即社会化。目前,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依据,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层次化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需要向项目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其中,社区服务应当成为整个福利制度的基础,社会化福利则构成整个福利制度的主体,而职工福利则在恢复其本来面目的条件下充当着社会福利的补充角色(2)确立社会福利制度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福利制度应当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生活服务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3)社会福利应当尽快走向社会化。无论是官方直接举办的民政福利事业,还是单位举办的职工福利事业,均应尽快走出板块状的自我封闭状态,对整个社会开放,并采取社会化的手段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4)社会福利应当坚持多层次化。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对福利的需求是不同的,福利项目的设置与水平结构等应当体现出多层次性,政府可以并且应当主导福利事业的发展,却又不能包办福利事业的发展。新型社会福利制度应当将社区福利、民办福利等纳入其中,并继续维持家庭的福利功能,鼓励企业在自主决策、自主设计的原则下建设新型的职工福利,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对福利的不同需求。
6.论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福利保障 篇6
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强调,住房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民生问题,提供保障性住房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中央决定,2011年全国将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余万套,是去年37万套的6倍;各类保障房建设量将达到1000万套,头一次在年度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量超过了商品住房的供应量。这既表明了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也说明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只有建设保障性住房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柏广新认为,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实际看,制定出台《公民公寓法》,整合现有各种保障性住房,建立公民住房基本保障制度是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目前来看,建设保障性住房最大的障碍是资金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
为此,他建议发行公民公寓福利彩票,拓宽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渠道,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加快公民公寓建设速度,尽快实现我国公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柏广新告诉记者,我国彩票事业已经发展了25年,彩票品种不断增加,技术革新速度加快,销售网点逐步扩大,彩民群体日趋成熟,发行基础较好。2010年我国彩票销售额达到了1662.48亿元,是国家对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792亿元)的2倍多。慈善是福利彩票的核心价值,发行以加快建设公民住房基本保障制度为目的的公民公寓福利彩票,充分体现了彩票事业的正当性和公益性,能够激发广大彩民的热情,积极踊跃购买,在短期内募集到相当数量的资金,弥补因中央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数量不足遗留的资金缺口,对公民公寓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公民的居住水平,造福广大人民。
针对《公民公寓法》,柏广新代表告诉记者,这也是他的建议,制定《公民公寓法》把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整合进“公民公寓”中,建立统一、科学、完整的公民住房基本保障制度。
柏广新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供需关系出现严重不平衡,商品房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远远超出社会大众的承受能力,“房价过高”、“住不起房”已经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化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对商品房价进行宏观调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限制房价的政策规定,要把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彰显出政府抑制房价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调控房价和让广大民众“住有所居”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就算商品房价微涨或者不涨,很多社会群体依然买不起房,单纯采取限制商品房售价的方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公民的住房问题。
柏广新告诉记者,他所说的“公民公寓”是指国家所有,公民租赁,循环使用,政府以限定的标准和价格,通过公民申请和国家审批,以租赁和货币补贴方式,向年满23周岁以上的公民提供的公民基本生存保障性质的住房。公民公寓实行申请、审核、轮候和退出制度。公民原则上向户口所在地政府申请公民公寓,外地常住人员达到当地政府规定暂住年限也可在当地申请。申请公民按照轮候顺序和规则,列入轮候册进行轮候,入住时签订公民公寓租赁合同。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商品住房后,或死亡后,公民应当退出公民公寓。“公民公寓”可先在城镇试点,在条件成熟后,城乡逐步全面推开。同时国家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成立相應组织机构,制定公民公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纳入国家及各级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中,力争通过十至二十年的努力实现全体公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反腐背景下的职工福利保障研究 篇7
一、反腐背景下职工福利存在的问题
中纪委的月报统计制度, 指的是为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 中纪委建立并实施的一种按月份统计上报的制度。2014年5月, 违规发放福利问题成为了案件通报中的一大突出问题。自2014年4月8日至5月12日, 中纪委网站连续5周公布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 查处案件956起, 向职工违规发放福利的案件多达128起。违规发放福利具体类型:
1.虚列支出, 虚假报销;
2.巧立名义为职工发奖金或购物卡;
3.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擅自提高福利标准;
4.虚开发票, 套取资金发福利;
5.采购紊乱, 中饱私囊;
6.领导自设标准, 未按规定标准发放;
7.借由福利名义贪污受贿
二、职工福利发放的影响因素
1.职工福利的概念、限定不清
在中国, 职工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给职工的报酬。职工福利对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 起到激励职工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目前尚未见到法律法规对职工的“福利”一词做出清晰界定, 特别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如何规定, 还不明确, 使得职工福利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2.职工福利发放的弹性大
法律没有对职工福利做出清晰的界定, 各种规定政策又过于灵活多变, 解释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导致实行时职工福利发放的弹性大很, 存在着较大的波动范围, 具体执行面临违规的危险。界定是否违规, 得看发放的福利有没有明确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就要知道哪些是职工的正常福利, 哪些又是不能发放的福利。
3.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我国职工的收入分配采取的是工资直接分配和保险福利间接分配相结合的形式。这两种分配形式的结合, 表现出来的是“低工资、多就业、泛福利”的分配格局。造成各单位加大福利开支, 用以保证职工收入的现状。
三、解决当前职工福利存在问题的措施
1.规范职工薪资体系, 实行货币化改革, 将职工福利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完善岗位工资, 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基本工按月发放。绩效工资根据绩效目标计算应得收入, 体现薪酬的激励性, 将奖金, 津贴福利纳入薪酬体系。实行货币化改革, 事业, 行政单位逐步取消公车应用, 改为油费补贴, 取消单位住房, 改为自主住房补贴, 将职工福利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2.明确贪污腐败行为和正常福利两者的界限
为平衡反腐态势和职工福利的合理需要, 要进一步清晰“贪污腐败行为”和“正常福利”之间的界限, 让具体实行时各单位清楚哪些属于应发放的职工福利, 哪些属于“越雷池”的行为, 对于属于职工的福利, 就该名正言顺地发放;对于属于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 就坚决不越雷池一步。
3.制定节假日职工福利费发放指导标准, 设定浮动的上限和下限
国家应依据国民经济的日常发展情况与走势水平, 制定各个节假日职工福利费发放的指导标准, 并设定浮动的上限和下限,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 国家应允许地方或者企业内部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福利费标准, 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按照其实际贡献情况多劳者多得, 少劳者少得。
4.加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发票管理和财务报销制度
很多虚假不明的业务发票混杂于福利费中进行报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要采取全面推行公务卡报销支付结算制度。公务卡是针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公务开支而推出的银联卡, 主要用于差旅借支、报销等环节, 满足机构或企事业单位账务管理的需求。推行公务卡制度, 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和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 具有重要意义。
5.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督促引导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增加职工工资收入, 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加强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管理。其次, 要坚决将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作为职工福利, 但要做到公平交易。最后, 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提高农民工, 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参保率, 同时合理规范各个群体的待遇标准, 将社会保障的社会分配功能发挥好。
参考文献
[1]单向荣, 沈翠.福利腐败的社会学阐释[J].网络财富, 2010, (20) :189-190.
[2]陶叡.公共管理视角下”福利腐败”的本质及其治理[J].生产力研究, 2009, (18) :175-177.
[3]苏晓丽.完善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8.
福利保障 篇8
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管理
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员工福利保障管理, 它的管理质量能够直接决定着企业人才的去留和成长, 不管采取何种方式, 例如资金、名誉、物质奖励都能够吸引和激励人才。不断增强对福利保障的管理, 依法规范福利制度, 优化福利保障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也是企业一直关注的难题。基层供电企业提高员工福利保障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能力, 是基层供电企业以后努力的方向。
一、简述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管理的相关概念
员工福利作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是企业根据和员工之间存在的雇佣关系, 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地方的某些规定, 以企业自身作为支付主体, 向员工提供必要的服务性报酬以及或者可以改善员工家庭生活质量的除工资之外的金钱报酬。员工福利保障管理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员工福利能够依照事先制定好的制度公平公正的进行, 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人才管理目标而应用的许多措施和办法, 并在员工福利制定、实施、监督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控制和调整。
二、企业进行有效福利保障管理的原则
员工福利保障管理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能和当地的行政政策相违背, 并且需要遵循合理性, 公平性, 激励性, 吸引性, 透明性原则。
三、基层供电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基层供电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将员工的基本工资、所有奖金、补助津贴、职工日常的教育培训经费排除之后, 发放给职工的包括职工福利费、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等, 这些福利需要根据规定予以发放。员工福利项目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项目。基层供电企业福利保障管理的目标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并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工作目标, 努力执行国家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做好基本的福利基础工作, 能够按照制度科学管理, 能够在企业总方针下统筹协调, 强化福利保障管理的过程控制, 建立科学合理, 规范有序的新型福利保障体系。
四、基层供电企业有效提升福利保障管理的措施
1. 不断增强和提高福利项目管理, 对福利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依照我国制定的关于福利保障政策和规范, 需要优化福利结构, 科学合理的将企业内部的福利水平进行平衡, 一定要依法合规统筹兼顾、合理的应用福利费用。
2. 合理计划年度福利, 规划好年度预算以及增强月度计划管控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对基层供电企业员工实行年度预算控制, 并要依据基本福利保障政策预测年度福利费用, 进而可以保证年度福利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要依据年度统筹预算费用来科学编制每个月的福利计划, 要将年度福利预算与月度福利计划相结合, 最终能够实现福利保障费用能够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并能够根据企业的一年的实际福利情况做好年度费用结算。在制定费用计划的时候必须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人员数量进行合理有机的调整, 将费用计划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3. 完善做实福利保障管理的各项内容
基层福利保障管理制度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和经济形势的影响, 存在许多的漏洞和缺陷, 在执行的时候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和完善, 在福利保障制度管理流程上, 需要进一步地规范。在科技发展快速的今天, 需要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 实现福利保障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福利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 逐步成立福利保障年度和季度的统计报表和详细的福利分析报告。能够准确, 科学, 全面的反映出福利保障执行情况。
五、基层供电企业开展员工福利保障管理的意义
1. 科学优秀的员工福利保障管理能够让基层供电企业得到满足感和归属感
基层供电企业员工在福利保障制度中能够获得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给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能够有效的降低员工对退休后的老年生活, 为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能够为员工在医疗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在工作的同时, 员工能够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 能够让员工更加安心工作, 能够解除员工在工作之外的多余担心, 可是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心踏实地工作, 进而得到工作道路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2. 执行福利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企业在执行福利保障时不仅能够将企业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员工, 更是能够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员工, 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供电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的特色, 能够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员工关系, 能够有效促进和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
3. 实现福利保障管理专业化, 带动基层供电企业长远发展
优秀的福利保障是能够促进基层供电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基层供电企业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和保持现有员工的主要措施, 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能够实现战略目标。科学规范的福利保障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员工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福利而更加努力的工作, 最终能够实现供电企业员工自身福利的获得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双赢局面。
六、结语
基层供电企业实行科学、合理、公平的员工福利保障管理, 可以提高基层供电企业员工自己本身的利益, 更能够提升基层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更快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基层供电企业不仅要建立健全福利保障体系, 更需要规范距离项目, 对福利结构进行优化, 进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福利保障管理的激励作用, 实现基层供电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妍.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福利管理[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1, (8) :94-95.
[2]崔柳.浅论现代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主要方法[J].焦作大学学报, 2010, (2) :86-88.
福利保障 篇9
福利经济学关注社会福利问题, 社会发展目标不是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GDP的不断增长, 而是社会福利不断增长, 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保障机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 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福利性经济建设已经走出了原来单纯为配套的体制性发展障碍, 转向注重公平的分配和基础设施的共享, 但距离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有人认为福利经济将会削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会使得人们产生对福利的依赖性而丧失自觉进取性, 削弱一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竞争力, 甚至会导致国家因为福利公共开支的失控造成财政危机, 甚至国家破产。就像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一样, 统计显示, 希腊的债务危机高达3000亿欧元, 2009年12月其负债率达到了115.1%, 远远高于欧盟要求的60%的上限, 并出现了信用危机, 由此引发的全面的政治和社会系统性危机, 因此有人认为高福利制度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在应对危机的时候, 如何能尽可能的降低人们的危机情绪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减少经济的衰退, 尽快在走出危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保障福利机制并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的发展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 城镇养老保险系统的运作,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等, 但是这些福利保障都不是全面普及的, 保障的范围和比例有较大的局限性, 并不是像西方高福利国家建立的那种全民的高福利保障, 因此, 我国福利保障机制的建设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
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支出的GDP占比还比较低, 而欧洲各国的养老金及其他的各项保障支出占的GDP比重较大, 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更是使其财政不堪重负, 但是纵观我国,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福利水平还比较低, 覆盖面受较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目前我国主要的问题不是担心是否会步欧洲发达国家福利危机的后尘。同时, 一个国家福利制度的高低也不是导致国家破产的根本原因, 高福利是靠高税收来支撑的, 希腊用信贷来刺激消费, 另外其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旅游业占全国GDP达到1.9%, 在危机时游客骤减, 收入减少, 因此受影响较大。
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个人收入差距、城乡差距未能明显缩小, 医疗保障还不够普及, 全面提高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都是极其重要的, 西方经济学不是万能的, 西方福利经济学更不是万能的, 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 单单依靠某种经济学更是不可能了。
通过研究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给我国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 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的水平应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福利制度发展的基础, 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是加快福利制度的保障;
第二,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运用恰当。财政、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福利保障发展的重要工具, 政府必须要正确把握实施时机, 运用自如;
第三,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失业救济体系。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起步晚, 水平低, 存在较强的地区差异, 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同时建立涵盖养老、失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
第四, 健全税收机制, 注重收入再分配。税收是社会保障的经济来源, 要防止因为税负过重而导致的投资减少, 经济发展的放缓, 同时要削减政府不必要的开支, 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
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健全的保障体系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 也不会是市场竞争的障碍, 它恰恰是对市场缺陷的纠正。福利经济并非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障碍, 已然成为与经济全球化方向相一致的重要推动力量, 福利经济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社会民主、繁荣、文明的一个标准, 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凯.《比较福利经济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
福利保障 篇10
(一) 实行国家保险是工人阶级最好的保险形式
列宁在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人党第六次全俄会议的决议中, 提出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他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险的客观必然性, 由于工人工资少, 无产者根本不能从工资中拿出一些钱来储蓄, 以备在伤残、疾病、养老、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时, 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失业时的需要。因此,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对工人实行保险, 完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决定的改革。根据列宁的倡议, 俄国社会民主党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了工人阶级的要求, 即工人阶级养活了整个贵族阶级及整个国家, 国家对工人应供给养老退休金。
列宁还在《关于对杜马的工人的国家保险法案的态度》的决议中提出工人保险的最好的形式是国家保险, 国家保险应依据以下原则建立:一是工人在下列一切场合 (伤残、疾病、年老、残疾、女工怀孕和生育、养育者死后所遗寡妇和孤儿的抚恤) 下丧失劳动能力, 或因失业失掉工资时, 国家保险都给工人以保障;二是保险要包括一切雇佣劳动者及家属;三是对一切保险者都要按照补助全部工资的原则给予补助, 同时一切保险费由企业和国家承担;四是各种保险都有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 这种组织应该按区域或被保险者完全自理的原则建立。列宁进一步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国家保险制度只能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他说, 只有彻底地推翻沙皇制度, 争得无产阶级自由进行斗争的条件, 才会实现真正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保险改革。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根据社会保障的内容采取各种灵活方式, 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是列宁社会保障思想的又一重要观点。1912年列宁在论述建立合理工人保险的原则时, 提出“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十月革命后, 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起初拟定保险基金从累进的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中提取, 在实施这些税收以前, 临时向雇主征收专款。后来, 这种临时的办法被保留下来。从1918年8月起, 规定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
1921年, 在重建工人和职员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时, 政府在恢复国家保险的同时, 又组织了农民互助。对于非雇拥工作者个人 (农民、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 的社会保障实行互助方式, 主要通过农民社会互助委员会全面帮助红军战士家庭、贫农和力量单薄的农户。到1922年底保险制度最终形成时, 保险基金主要是由国营和合作社企业的公共基金构成, 在私营企业里, 保险基金完全由雇主支持, 这样就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备问题。
在筹集自然灾害救济方面, 列宁的灵活思想表现得更加突出。1921年苏俄发生大面积旱灾, 并引发饥荒, 许多地区粮食极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 列宁认为, 应积极调动一切力量来帮助俄国人民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8月2日, 列宁发表了《告国际无产阶级书》, 号召国际工人阶级一起参加救济俄国饥民的活动。同月, 根据列宁的建议, 苏联政府与美国救济署签订条约, 争取美国人民的援助, 在救济渠道上, 列宁还专门提出美国人民既可通过美国政府, 又可通过苏俄驻外代表机构提供救济。而更有决定意义的是, 国际无产阶级在政治上、道义上、物质上对苏俄饥民的援助, 大大激发了本国劳动者救济的热情, 收成较好地区的工人、农民、牧民和渔民不断响应列宁对国内劳动者的号召, 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历史考验。
(三) 提高生产力水平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保障并不断提高人民基本的生活水平, 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和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要受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是列宁社会保障思想最基本的观点。1918年列宁对考茨基提出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九个月, 不仅没有推广普遍福利, 反而不得不说明发生普遍贫困的原因”的攻击时指出, “社会主义福利的改善程度要根据不同环境确定, 象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 在经过四年战争之后, 在国内外资产阶级继续进行破坏活动的情况下, 认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九个月没有推广社会福利, 纯属别有用心。”列宁认为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福利只能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积累, 不能幻想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就能实现普遍而完善的福利。
1923年4月俄共 (布)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又进一步指出, 在当时条件下, 对劳动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 关于劳动力、工资、各种工作日的长度、社会保险费的扣除, 文化教育费等一切条例的执行情况, 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目前工业状况能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工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取消或暂时修改在目前经济状况下显然不能实现的各种条例。”否则, 生搬硬套地采取一些与实际生产力水平不相称的措施, 则是“最亏本、最不合理的社会保证形式”, “是违背工人阶级的将来利益的”。
(四) 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益
列宁在1918年的《党纲草案草稿》中再次强调要将“重心从形式上承认自由上从事工作”, 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不仅保证每一个公民不受剥削, 而且也保证他们免于失业;另外, 自由从业权利必然地包含着普遍劳动义务。恩格斯曾指出, 在新的生产组织中, 第一方面的要求就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倒别人身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苏维埃俄国不仅保障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 同时给予妇女相应的劳动保护并禁止雇用童工。列宁认为:“直到现在, 妇女还处于被称为奴隶的地位;妇女被家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把她们从这种地位中解救出来。只有当我们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公共经济和共耕制的时候, 妇女才能得到完全解放, 彻底翻身。”在列宁的领导下, 苏联妇女的经济、社会等地位大大得到提高, 这为其参与社会就业和参加社会劳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劳动就业中的未成年人保护, 列宁尤其强调禁止雇用童工。在列宁领导下, 社会主义政权刚刚建立之时, 苏维埃政府就公布了八小时工作日和分配工作时间的法令, 即工作日应规定一昼夜不超过8小时, 每星期应有一天休息不做工, 加班加点应该绝对禁止, 做夜工也应该绝对禁止。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苏维埃俄国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保障劳动的平等和工资的平等, 并努力实现从形式平等到事实平等的转变, 实现“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原则。
二、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的当代价值
列宁的社会保障福利思想是在当时人民生活保障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提出的, 通过社会保障福利政策的积极施行, 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促进了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一思想至今还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 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中全会公报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 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
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 老百姓必定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产生担忧, 即使收入提高了, 也过得不安稳, 不敢消费, 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拖累整个经济运行。那么, 我们到底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首先, 瞄准“空白点”, 健全体系。如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 但城镇居民养老还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 下一步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此外, 还应当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探索机关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其次, 继续扩大覆盖范围。目前社会保险扩大参保的重点人群有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再次, 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 未来一段时间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 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此外还要提高待遇, 并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十一五”期间, 我国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未来5年, 国家应着力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继续改善退休职工待遇。
总之, 关于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的论述, 不仅使我们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 而且还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摘要:列宁在社会保障福利问题上首开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福利实践的先河, 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四方面:实行国家保险是工人阶级最好的保险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益。同时, 列宁的这一思想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2]、列宁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福利保障 篇11
摘要:自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保障城市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在为城市低保对象提供最基本的救济金之外,还给予一定的政策性福利支持,又称附带福利。这在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水平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低保对象对于这种附带福利的依赖也越来越普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附带福利;福利依赖;骗保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本文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界定如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为目的,科学的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政府对家庭实际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给予差额补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
(二)附带福利
所谓附带福利是指因享受低保而带来的其他补助。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附带福利主要包括粮油帮困、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房以及其他优惠和帮助措施。
(三)福利依赖
一般认为,福利依赖是指有劳动能力的部分低保人员不愿意参加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技术培训、不愿意接受提供的就业机会,而是长期依赖政府提供的低保福利过日子的现象。
二、附带福利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福利依赖和骗保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居民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找到自我价值。可是,从现实的实施情况来看,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反激励作用。
从杭州市城市低保家庭所享受的26项附带福利优惠政策来看,其涵盖了日常生活、文化生活、教育援助、医疗援助、住房援助、法律援助等各个方面,使得低保的“含金量”大幅度增加。只要取得低保救助资格或者是纳入杭州市“四级救助圈”的市级救助圈范围,就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正是因为附带福利政策巨大的诱惑力,许多低保人员不愿意放弃自己已享有的优惠政策,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依靠低保生活的现状,或者是隐瞒自己的真实经济情况骗保。这不仅使得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不利于低保对象自我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江淮晨报的记者在采访居委会工作人员时得知,人们之所以要想法设法的违规占取低保,除了有每月200元左右的低保金外,更重要的是还可领取帮困补贴、医疗救助、申请廉租房,孩子上学申请减免学杂费等附带福利。
由此可见,附带福利渐渐成为城市低保制度有效运行的一大阻碍,可是,这并不能说明附带福利政策没有实施的必要性。相反,这恰恰说明了我国的低保制度和相关政策尚不完善,这就给人们的福利依赖和骗保行为提供了漏洞。如何完善我国的低保制度和相关政策,应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三、解决福利依赖和骗保现象的建议
(一)提高居民的道德境界
目前,我国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例如,八荣八耻的宣传和学习等。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知识宣传上,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有学者专门研究了某地区居民对低保制度的认知情况,结果发现很多居民对于贫困的界定并不与低保所确定的贫困线相吻合,而他们认为自己的贫困应该由国家来解决,这是他们的权利。这就直接导致不属于低保所认定的贫困者也会想方设法的去申请低保。另外,道德素质欠缺也是导致之地外人员骗保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为低保的申请是一种主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请者自身的意识,所以,加强居民的道德意识很重要。
(二)完善低保对象的筛选程序
低保对象的筛选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对于低保申请者,我们应该有明确详细的审核条件。这是我们审核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对于低保对象填写的申请信息,我们应该积极的进行验证。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助个别访谈的形式向申请者的邻里、朋友等了解情况,同时,也可以在居委会查阅申请者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三)对已经享受低保的对象进行定期回访
定期回访和审查是城市低保制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已经享受城市低保的对象来说,低保可以给其带来一系列的福利,这难免会使受保障者产生福利依赖性。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需要定期对受保障者进行家庭收入的审查。具体的审查工作可以通过访问邻里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受保者自身的汇报进行。通过审查,对于受保者的生活现状做一个评估,然后决定其是否需要继续享受低保。
(四)建立与低保相配套的惩罚措施
城市低保制度给受保者带来的一系列福利政策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这就使得很多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通过各种不正当途径进行骗保活动,这就使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因为我国没有针对骗保行为的惩罚措施,只一靠种单纯的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这就使得骗保行为屡见不鲜。从而使得应保障对象被拒之门外,公共性流失现象嚴重。因此,建立与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相配套的惩罚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1.
福利保障 篇12
1 福彩销售网络的组成
我国的福彩销售已有二十多年了, 依赖网络销售的电脑票也有十多年了, 从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到江苏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到销售终端, 所有的销售数据都通过网路传输。因此福彩销售的实现就有三大部分组成:管理中心、网络和终端。
2 销售网络安全性保障
2.1 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销售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 每个环节都起着不可忽略的安全性保障。管理中心担负着品牌的声誉、公众的信任, 同时承担着管理销售系统的安全运行;而销售终端直接面对的是彩民, 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终端上的任何操作都要对彩民负责, 这种管理中心和销售终端的连接就是依靠网络来实现。
2.2 网络安全保障的可行性
福利彩票电脑票销售的计算机网络必须要具备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2000年4月24日, 江苏省采用的准热线销售系统正是具备了上述特性正式开始用于电脑票销售。其特征是销售终端要先进行拨号连接网络, 取得销售权限和参数, 将销售数据都储存在终端机上, 在开奖前两个小时停止销售, 把销售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在当时, 这种准热线系统的传输采用了可靠、安全的DDN专线, 快速的以太网技术和相关的数据交换设备, 用最通用的TCP/IP协议和双网卡技术, 把销售终端、地市级的局域网与中彩中心的广域网相连接, 将终端上的销售数据没有半点误差的全部完整的传送数据中心并将数据刻录在光盘上进行备份直到开奖现场。这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也为销售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 网络安全保障的先进性
先进性就是应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技术来保证传输途径、数据储存、防止网络受到黑客攻击等。福彩的准热线系统在起步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销售量每年上升。
随着福利彩票不断为彩民和公众认可, 人们对彩票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销售系统, 由于准热线系统存在着终端上数据可能会丢失的安全隐患、上传数据时系统因集中连到网络而导致连不上或需连好长时间、电子盘容易损坏经常会停机不能销售、兑奖只能在本机上实现等等, 让彩民感觉彩票的发展速度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发行机构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在2003年将准热线销售系统升级为先进的全热线销售系统, 彻底改变了准热线系统的局限性, 备受关注的运行体系更安全了, 福彩品牌的信誉度提高了, 销量也大幅增长。
全热线系统提供了彩票终端机在销售时的数据即时上传, 也就是终端机与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始终是连着, 只要终端机上销售一张彩票, 数据中心实时就收到数据, 并将数据确认、储存, 通过网络反馈到终端机上打印出彩票。这样的销售系统大大的提高了销售数据的安全性, 终端机上不用储存数据, 全部储存在数据中心, 再也不用担心数据会丢失。同时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要求就更高了。这是好处之一。好处之二是提高了销量。数据上传速度的提高, 没有了在开奖前两小时集中上传数据的环节, 就可以多销售。好处之三就是解决了中奖彩票异地兑奖问题, 在省内各地的每个销售点都可以兑奖, 大大方便了彩民。
3 江苏福彩发展中的建议
江苏福彩的销量在全国一直是在第一方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原来的销售系统采用的设备将面临不够可靠性、可备性。因此, 在主机房的数据储存为保证其安全性应在异地同样进行备份, 以防在主机房受到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干扰时在异地得到数据支持。二是我们所有的销售都是提高通讯运营商实现的, 一旦通讯线路出现故障, 整个销售系统都将瘫痪, 因此, 有必要不为一家运营商所垄断我们的通讯。
彩票事业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中国的彩票事业的发展还只有几十年, 属于朝阳事业, 福利彩票无论是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已走向成熟, 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出现了网上购彩、手机购彩、自助购彩等等方式, 这些新型的购彩方式, 只要我们管理的好, 也必将成为国家筹集公益金的渠道, 为社会提供再生资源。
参考文献
[1]马丽.福利彩票管理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