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水平(通用12篇)
社会福利水平 篇1
一、批判视角下的中国国民福利水平测定
1、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逐步降低。
收入水平是决定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初始发展阶段。如果基本的收入保持不住, 那将直接影响国民福利水平。就国民收入而言, 在两个方面严重影响中国国民的福利水平。一是中国个人收入增长仅停留在绝对的数字上, 收入的增长数字意义远远超出了实际意义, 除了数学意义外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个人收入在GDP收入中相对下降。二是就中国的GDP再分配而言, 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我们已经很高了, 但是GDP范畴中并不是全是能够用来提高生活水平的, 其中有很大程度上的GDP被消耗掉或者被不断地投资循环, 最终体现在福利水平的部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可以由人均收入占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衡量, 图1描绘出了1978—2009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占人均GDP比重的变化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人均纯收入所占人均GDP的比重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
2、居民、企业、政府之间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的最终成果是需要在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 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无非是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经济增长的成果在这三部门中的分配状况实际上体现的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国民福利的状况。根据1992—2006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为基础, 分别测算出了企业、政府、住户三部门分别占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为了便于集中考虑实体经济部门, 我们将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合并为企业部门。具体趋势见表1。由表可知, 在初次分配中, 企业与政府所占比重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 两者分别上升了3.33和3.06个百分点, 那么相对应的是住户部门所占比重下降了6.39个百分点, 住户部门所占比重的降低对应的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应的增加。这说明中国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 住户部门总体上所占比重是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 至少说明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地位在下降, 资本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有利于投资者而不利于劳动者, 有利于生产而不利于消费, 这是福利水平相对下降的重要因素。从再分配环节看, 住户部门相对于初次分配由1992年的净受益方逐渐转变为2002年以后的净损失方, 且净损失逐渐成为趋势;企业部门相对于初次分配是净损失方, 但其净损失在逐渐缩小, 再次分配占比与初次分配占比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只有政府部门相对于初次分配一直是净收益方, 而且其净收益在逐渐扩大。所以, 从各部门通过再分配环节而产生的收入相对变化来看, 唯有政府部门的收入是相对上升的, 而居民部门的收入甚至因再分配而发生了相对下降。就此而言, 政府并没有发挥利用再分配机制去改善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作用。这种变化趋势与国际经验恰恰相反。
(注: (1) 为1976年数据, (2) 1988年数据。)
3、收入差距与国民福利畸形增长。
按照庇古的观点, 收入差距也是影响居民整体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 收入差距拉大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分配制度失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中国在分配问题上, 存在贫富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主要是城乡居民间、地区间、不同行业职工间、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财富呈现向少数人转移的态势, 收入分配不公平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具体见表2和表3。
二、影响国民福利提高的因素分析
1、倾向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靠的是资源的无效率的使用, 消耗了大量的财富流量, 经济增长的绩效较差。所有的高增长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基本上都经历了高投资率, 只有不断的投资才能获得未来的发展能力, 但是当这种投资达到一定程度, 社会产品已经并不那么稀缺, 经济增长应该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 由外需转向内需, 切实解决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都是成功的典型,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结构矛盾凸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展方式造成的。发展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这种偏重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不断挤压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 资本尤其是垄断资本愈来愈强, 社会结构不断恶化。图2表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三驾马车”驱动经济的情况。
2、分配制度失灵、缺失。
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设计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冲突性矛盾, 产生了一些有违于社会公平的地方。诸如新老退休人员之间、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特殊群体与一般人员之间、不同地区不同效益水平的企业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企业、不同的个人、城市和乡村之间等等, 社会福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也正因为制度设计缺陷, 直接导致社会福利政策偏离公平, 突出表现在当前按“等级身份”享受不同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公平现象, 这已经影响到了一些地方局部的社会稳定, 涉及到对广大普通工人和农民的政治歧视的倾向, 这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不符的。
3、官员考核体制不健全。
GDP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衡量指标。因而长期以来, GDP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显性“政绩”。GDP数字高, 说明干部能力强, 可能升迁;数字低, 就被认为分管官员能力不行, 不但升不了官, 还可能被“末位淘汰”。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势必促使掌握巨量资源的地方官员寻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经济决策将会注重短期的GDP增长, 而忽略长期的发展, 而GDP不能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使得原本民众可能享受到的福利被不断挤压。
三、政策建议
第一, 转变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财政政策的实施由过去的被动和盲目逐渐走向主动, 这主要是受到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影响。但是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适应性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如果盲目的脱离约束条件, 大规模的财政政策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长期下去, 会挤出民间需求, 使国民经济丧失活力, 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在公共服务体系内部, 尤其是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开支所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最大, 如果政府加大对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 将会极大地释放消费能力。第三, 充分发挥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从上文可知, 正是政府主导的“三高”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国民福利提高缓慢, 出口导向战略的过度实施形成的要素价格扭曲是制约国民福利提高的根本因素。因此,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因此, 增加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税、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等应是财政政策积极发挥作用的主导领域。第四, 改变干部考核的制度安排。现行干部考核体系是与经济增长相关指标直接联系到一起的, 而出口额和吸引外资的规模就是其中的主要指标, 这就强化了地方干部在利用外向型战略发展本地经济的时候重数量、轻质量, 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结果是只注重经济增长, 却忽视了社会的同步发展, 造成了微观层面的矛盾累积, 最终对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意味着要改变现有的干部考核体系, 从微观层面杜绝地方政府对外部因素的过分依赖。
参考文献
[1]Pigou, Arthur 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London:Macmillan, 1932.
[2]Lionel, Robbins: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M].London:Macmillan, 1932.
[3]Song Byung Nak:The Rise of the Korean Economy[M].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郭平、李恒:居民收入分配规范函数及其福利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 2006 (5) .
[5]杨缅昆:国民福利:诺德豪斯-托宾核算模式评析[J].统计研究, 2007 (5) .
[6]林民书、张志民:GDP增长、投资低效与居民福利的提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4) .
[7]霍景东、夏杰长: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的实证分析:1990—2002[J].财经论丛, 2005 (7) .
[8]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 2007 (6) .
[9]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不平衡与外部不平衡[J].经济研究, 2007 (12) .
社会福利水平 篇2
4月14日上午上海市社保局公布公布204月1日-3月31日的社保缴费基数,最高15108元(去年本市职工月均工资的3倍),最低3022元(去年本市职工月均工资的60%)。
通过计算以后,不难发现,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 3022/60%=5036元。
从这个平均工资来看,一个月确实能拿的工资不低了。
但相对于上海的物价来看,这点工资也勉强只够简单的生活。
靠这点工资在上海买房,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
除去房租、生活费,一个月也基本上攒不住什么钱了。
社会福利水平 篇3
李盛霖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纳入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中,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充分认识到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是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体现,充分认识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体制机制转变,扎实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自觉把做好社会发展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李盛霖提出今年社会事业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强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发展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等事业,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五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六是切实加强社区服务和民政事业,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关于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李盛霖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协调发展作为着力点,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事关全局的薄弱环节,突破资源、科技、人才和体制四大瓶颈,着力破解“三农”和西部发展两大难题,解决好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人才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八个重大战略问题,使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关于编制好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问题,李盛霖强调,一要正确认识形势,牢牢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使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二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统筹兼顾,坚持公平与效率并举,坚持突出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统一。三要制订可行的发展目标。四要确定好重点任务。要把加快完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增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作为总体任务。五要规划好一批重大工程,着重研究考虑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代表国家综合实力水平的重大项目建设,使社会事业发展改革的任务落到实处。
社会福利水平 篇4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 明确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增加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现有区域社会管理水平的测量与分析。 我国社会管理水平区域间差异非常明显, 尤其是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差异。 因而,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为例,对区域社会管理水平进行测量与分析, 既可以把握社会管理区域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又可以将其作为整体,以点带面,对全国社会管理现状进行探索。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社会管理水平的研究还较少,如Kloosterman[1]对城市社会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估;Armstrong和Francis[2]基于民众角度,对社会公平、社会机会、医疗健康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王莺[3]以陕西为例, 对西部地区省级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绩效进行测度分析;李超显[4]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绩效进行了测度分析。 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启发,但现有研究多以政府作为主体, 对社会管理的局部方面进行研究, 并没有直接对社会管理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估研究, 无法反映一个或多个区域社会管理水平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二、区域社会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管理是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终极目标旨在实现秩序维护、民生改善和权利保障[5]。
社会管理构成要素是设置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重要依据。 本文认为,社会管理构成要素与其终极目标是休戚相关的。 秩序维护需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扰乱社会秩序的非正常社会事务的管理, 如刑事犯罪、火灾、交通事故等,这表现为社会安全的管理;二是对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秩序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进行管理,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的管理;民生改善也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进行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二是对劳动人口(含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而权利保障也是两方面的:一是对民众生存、生活等民生权利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方面;二是对民众的政治权利的保障,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管理方面。 因而,在此逻辑下,本文认为在目前阶段, 社会管理构成要素主要是社会保障、 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四方面。
依据上述理论基础, 本文将一级指标设置为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4个指数,而二级指标的选取则主要侧重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其中投入包括经费、人员、机构三方面,产出则包括覆盖率、满意度等方面。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如下:(1)初步选取79 个直接相关指标; (2) 对指标进行经验性筛选与优化,即对一些统计口径不一、指标值个体差异大、 指标间存在交叉或高度相关的指标进行剔除处理,并将一些统计口径相近或一致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的多个指标进行合成处理;(3)借助变差系数,对指标进行鉴别力筛选与优化,即剔除变差系数小于0.20的指标。
通过上述层层筛选和优化, 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详见表1)。
三、区域社会管理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本文基于2011年数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从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四方面,对三大区域社会管理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为了保持统计口径一致性, 本文数据均来自官方统计年鉴。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AHP-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综合, 其中AHP法主要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灰色关联法则用于实证评价。 本文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系统, 在该系统中,由于存在部分信息确知,部分信息未知,本质上属于灰色系统,因而,采用灰色关联法来进行评价。其应用原理及步骤如下:(1) 采用AHP确定指标权重;(2)Min-max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3)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并计算单层次的关联度。 因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因此计算关联度时采取关联系数乘以权重;(4)计算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关联度, 并根据最终关联度大小进行排序,评价目标区域社会管理水平。
(二)区域社会管理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基于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AHP-灰色关联分析法,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详见表2)。
结合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社会管理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低水平的区域平衡。
2011年,对于东中西地区而言,三大区域社会管理指数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927、0.4527和0.4721,三者均没有超过0.5,相对集中在0.45-0.49之间。这表明在2011年,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总体水平偏低,但三大区域之间差异并不大,相对均衡。
2. 区域内省际社会管理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011年, 三大区域社会管理指数的标准差分别为0.0638、0.0195、0.0335, 其中东部地区的差异程度高于西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地区。 这表明,2011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省际社会管理水平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且东部差异性较大,中部差异性较小。 究其原因在于, 东部地区既拥有社会管理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天津、辽宁等地,也拥有河北,海南、广东,福建等地,而广东和福建等地一直是我国外来工聚集的地方, 其常住人口数远远高于户籍人口数,如2011年广东户籍人口为8637.19万人,而常住人口数高达10505万,相差1867.81万人,庞大的流动人口分享了社会管理相关资源,致使福建、广东社会管理水平较低。
3.区域间社会管理水平呈现出广口“U”型特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指数平均值,还是区域综合排序结果,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社会管理水平表现为东部地区最高、 西部地区其次,而中部地区最低的广口“U”性特征,其实质也是反映出区域间的社会管理水平发展不均衡。
(三)区域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从现有理论研究成果来看, 很多学者认为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为此本文提出假设: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正相关。 在具体观测指标选取上,用最终关联度来表示社会管理水平,用人均GDP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 分了更好说明区域间的差异性, 本文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验证东中西区域,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原始指标值及检验结果略)。
检验结果显示,东、中、西三大区域地区社会管理水平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0.076、-0.097,双尾检验P值分别为0.013、0.858和0.777。 这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显著相关关系, 这反映出,在一定时期内,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管理水平也越高,同样道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会在短期内,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在某些方面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 但与此同时也会为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夯实物质基础, 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机遇、 优势远远大于挑战和劣势。 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检验结果显示,该区域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 深层次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的社会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 二者在一定机制和体制的影响下, 能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促进机制发生,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不论是社会管理水平, 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都处于较低位置, 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促进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四、结论与建议
提升创新社会管理水平1 篇5
2013年来,**不断创新工作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创新工作理念。面向基层,加强群众服务,搭建政府和群众间的沟通桥梁,扩大管理覆盖面,扩宽服务领域,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合力联动,创新工作模式。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资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登记备案,限期答复,跟踪督办,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为群众解难题。
完善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包案制和首问负责制,加强分工与合作,相互经验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健全激励和考核制,加大对各村、各站所的社会管理创新考核、监督,结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
社会福利水平 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社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85-02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汉语言文化正在不断下降,但是却没有太多的相关研究。汉语是古老的语言之一,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汉语言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很深的寓意。但是在现如今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汉语言文化正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一、汉语言文化的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语言大行其道,甚至有种成为主流语言的趋势。大部分国人因为长时间接触网络,已经不记得汉字如何书写了;简体字的推广,造成大量生僻字正在快速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家鼓励学习外国语言,如今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触英语,这种强制性的英语学习,不仅淡化了对汉语的记忆,也在不断削弱汉语的水平。
现如今,我国语言教育走的是应试教育的线路,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意无意被忽视了,可以说这是让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一来,导致整个文化陷入了一个怪圈:汉语言文化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现今的文化建设,进而造成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就是文学作品的庸俗、市场化,又导致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文学作品应该代表着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二、我国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原因
目前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问题,因此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书写水平不够先进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上交流已经成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在键盘上敲打,人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汉字的书写,对汉字逐渐生疏。除此之外,在一些文本、报纸期刊上频繁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也影响了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发展。
(二)网络语言的冲击
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之相伴的便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网络语言极不规范,但很多网民逐渐适应了网络语言,这进一步导致了语言文化水平的下降。
(三)文学作品低俗化
作家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其他行业是比较低的,为了更好的生活,许多作家选择向市场靠拢,导致文学作品低俗化倾向严重,使文学作品质量急速下降,这必然影响人们语言水平的提升。
(四)词义误用及误解情况严重
汉语言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很多汉语词语往往包含丰富含义,只有准确理解汉语言文字的相关含义,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由于受汉语言形近字、近义词较多,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影响了汉语言的使用。
(五)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社会原因
第一,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英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孩子从可以识字开始就要学习英语,这也是现如今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的一个原因。商人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英语就成为首选语言;官员要招商引资,也回避不了英语这一国际语言。汉语言在这些场合是难有作为的。第二,国学是汉语言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是发展汉语言文化的最好途径,但是国学教育却是被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加强了国学教育,但其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第三,社会整体处于浮躁状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精神需求却不是很急迫,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的最大伤害来自人们内心的浮躁,整个社会都在追求金钱,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学问。
三、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容易助推浮躁风气
我们知道,古人文学创作要倾注全部精力,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即使到了近代,一些文学大师在创作的时候,依然延续着这种习惯,比如巴金等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对一些字眼进行考证。但是到了当代,文学成了一种速食品,结构不严谨,语言粗糙且俗不可耐。
(二)文化建设层次不高
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影视剧、期刊杂志等。但很多文化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就拿“抗日神剧”来说,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些场面无疑雷到了观众。虽然文化事业被摆在重要的地位上,但建设过于缓慢,仍停留在较低层次。
(三)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随着汉语言文化水平不断下降,人们的道德素质也在下滑。比如现如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老人摔倒倒地扶不扶”问题,这本来是无需讨论的问题,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现在却要无休止的讨论,这不能不说是道德水平的下降。
四、应对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的措施
(一)加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加强汉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网络上火星文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宣传的结果,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首先应当增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在整个社会掀起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不断拓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范围,让人们明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最终实现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二)规范汉语言新词语及新词汇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都会出现大量新词汇,因此,增强新词汇的规范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新词汇的重要源头之一,全面的规范网络新词汇对于规范汉语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取得成效,应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对规范化提供保障。
(三)提高推广国学教育的力度
国学是汉语言文化的精髓,对它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现如今很多所谓的国学教育,只是停留在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附庸风雅的层面,这显然是以偏概全。所以进行国学推广,要抱着开放宽容的心态,结合社会及语言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面对蜂拥而来的西方文化思潮,我们要从根本出发,打好国学攻坚战。
(四)汉语言文化也要走产业化之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语言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水平,还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
(五)加强汉语言教育,要从学生抓起
汉语言文字传承的主要阵地就是学校,学校同时承担着思想教育与推广汉语言文字的工作。学校应该将汉语言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学校要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推进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各个学校应该建立汉语言语库,细化工作的方案。为了使教学更具实效,应多开展汉语言文字主题活动,比如围绕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文题进行辩论赛,进行主题征文或者演讲比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表率,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应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避免词语错用和书写错别字等现象发生。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字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心情舒畅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小花.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J].成功(教育),2011,(23).
〔2〕詹燕,孟然然,宋红华.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探析[J].学语文,2013,(02).
〔3〕刘桂芳,丛冰梅.关于网络语言及其规范的几点言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闫丽萍,班振林,吴霞.吉尔吉斯斯坦大学生汉语学习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J].语言与翻译,2014,(02).
〔5〕曹叠峰.各国语言推广机构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的比较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1).
〔6〕李英哲.中文评估的几种模式[J].海外华文教育,2015,(01).
提高社会统计检测工作的水平 篇7
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对于统计工作的加强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统计工作的职能,是真正体现统计工作职能的主要手段,只有切实提高统计检测的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许多企业领导不重视统计,认为统计只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由于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2 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2.1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量成倍增加,这对统计工作及统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统计工作不仅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手段,更应当利用计算机组织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这是当今统计工作必须达到的技术目标。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能有效地剔除人情数据,减少不同部门、专业间的重复统计,减少企业的重复劳动,减轻统计工作强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人造数据”、行政干预统计等不良行为,为统计信息的“快、精、准”提供保障,为统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2 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统计信息是企业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统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性与及时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快、精、准”是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因而,统计信息首先要讲求时效,只有及时才能抓住机遇,才能将信息变成效益。否则,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其次,要讲求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准确性是一切统计工作的前提,离开了准确性,统计工作就无从谈起。
2.3 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大批精通统计学、掌握现代资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而目前,企业统计人员较少,要同时担负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加工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因此,企业统计人员应刻苦学习,提高素质,既懂统计理论方法,又懂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既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分析经济动态。但现有统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统计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较少,复合型统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加强统计学历教育,搞好培训教育,提高在职统计人员素质,乃是当务之急。
2.4 加强政府部门的咨询与监督
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主要是以政府统计部门为主导,行业统计部门为延伸的树状结构的行政体制。企业的多数统计工作仅限在本企业内部进行,这样既缺乏横向上的交流,也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政府统计部门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手段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统计条件,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环境发展等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为了确保政府咨询职能能有效发挥,一方面应从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经济运行中各种数量表现关系和数量界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及时揭示那些带有突发性、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性意见;另一方面,按照《统计法》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杜绝弄虚作假、以权定数的现象,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咨询和监督。除此之外,还要保障企业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2.5 由报表型统计转变为管理型统计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统计只是完成政府、管理部门部署的统计报表,按规定填报,及时上报即可,很少开发利用。新形势下,企业应由报表型统计向管理型统计转变。管理统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管理和最优化决策的信息,其活动围绕统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针对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处理信息、收集资料、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决策未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订经营决策和指挥控制企业活动的统计控制。管理统计构成企业管理的核心,利用各种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企业和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决策、控制、评价,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套信息处理的系统工程。为此,企业统计人员应牢固树立市场和参与意识,利用已掌握的统计资料,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效率的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数据和分析资料,使统计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统计工作由报表型向管理型转变是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它既关系着统计能否运用其管理职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又关系到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活动空间及生存空间,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和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计划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将对提高社会统计检测水平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统计工作,社会统计,统计水平,统计检测
参考文献
[1]王雷.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运行质量的思路[J].统计与决策,2004(1).
[2]陈涌泠.企业统计未来发展之路[J].北京统计,2004(3).
[3]潘宇.提升企业统计水平六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1).
[4]王晓芹.提高企业统计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统计与决策,2004(3).
[5]任孝云.提高统计水平加强企业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06(5).
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理性思考 篇8
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启动和深化而不断推进的。如果把社会保障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割裂开来, 社会保障改革必将失去其生命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历史早已证明, 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工, 也就没有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动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以公共手段来防范工业化带来的新的风险, 并在收入再分配等市场机制没有做的环节上发挥作用。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
(一) 保障水平的含义
杨翠迎、何文炯 (2004) 认为,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刘钧 (2003) 认为,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生年老、疾病、失业贫困等原因而造成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的能力。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 从量上讲, 社会保障水平有“高”、“低”之分;从质上讲, 社会保障水平有“适度”、“不适度”之分 (穆怀中, 1997) 。
(二) 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
1. 经济增长因素。
从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来讲,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转的资金基础,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要受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双重制约, 但主要是经济因素, 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水平越高, 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因为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还受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2. 老年人口和贫困人口比重。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中的重中之重, 而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险种, 养老保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保障水平。
(三) 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特点
社会保障水平呈曲线型发展, 中国理论界在分析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模式和保障水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倒U型曲线假说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 发展轨迹呈现为一个倒U型曲线。
三、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的影响
(一) 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可分为现期消费和预期消费两个方面。通俗地讲, 现期消费是指“现钱现花”;预期消费是指“将来要花哪些钱”。按照不同的消费主体来划分, 消费可以划分为:个人消费、企业消费和国家消费。我们这里只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人消费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消费预期。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来说, 工资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个人工资、企业缴费和国家资助。由此可见, 社会保障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于工人的工资收入。在不考虑社会保障水平对个人消费预期影响的情况下, 显然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预期消费的影响是不能被忽略的。社会保障制度水平比较高, 可以减少人们为将来的不确定性消费预留款项的预防性行为, 从而降低未来预期消费的边际效用, 提高现期消费的边际效用, 进而促进消费增长;相反,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很难给人一种安全感, 人们会在满足现期基本消费和必要消费的基础上, 把剩余的收入在储蓄和投资方面进行分配, 从而减少了消费。
(二) 社会保障水平对失业率的影响
1.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或者没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为零) , 很难实现社会保障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个人自然禀赋不同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会造成一些群体失去收入来源。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或帮助不足, 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将得不到保证,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 社会保障水平很高, 不仅会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沉
重的负担, 还会给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 (费) 率为保证的。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是以工人工资总和为基数进行社会保障缴税 (费) 的, 社会保障缴税 (费) 是要列入企业成本的, 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 (费) 率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企业要么降低工人工资, 要么减少用工数量。降低工人工资, 会减少工人的工作意愿, 导致工人放弃当前工作寻找更高待遇水平的工作, 从而造成自愿性失业;减少用工数量, 会产生被迫性失业。
(三) 社会保障水平对储蓄的影响
储蓄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学界认为, 高储蓄率会形成高投资率, 进而可以带来高经济增长率。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消费预期增加, 将较多的资金进行储蓄, 以备将来之需, 从而增加了储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 一方面, 人们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因为有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 会刺激消费需求, 从而减少储蓄;另一方面, 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靠较高的社会保障税 (费) 来支持, 从而减少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人们在进行消费、投资、储蓄三个方面的资金分配时会相对减少用于储蓄的收入。
四、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相当一部分群体仍未被社保制度覆盖, 且保障总体水平不高。尽管国家将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从714元提高到963元, 但仅为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750元的55%, 也大大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尤显得偏低。经济发达的上海市, 城镇居民低保标准2008年8月起为每人每月350元, 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2 800元。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莱州市自2007年1月1日起,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月;农村则提高到1 200元/年, 经济落后的安徽省颍上县自2007年8月1日起, 居民调整为月人均165元, 安徽省农村低保的标准则为年人均不低于260元。
这些还都是比上年调增后的数据, 而增长的背景则是: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已连续三个月超过3%。对低收入者生活水平影响很大的粮食、鲜蛋、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许多省市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涉保对象日子过得越来越紧。
五、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模式
深刻认识加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 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为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最早可能是从17世纪就开始萌芽了, 但是世界各国真正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实践证明,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 所以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它能够发展、延长它的寿命, 很重要的是有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 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如果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不可持续, 不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国家和相关的社会群体将会承担巨大的代价。
“系统”是指政策、制度和体制要健全完善。我认为,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完善的系统应该包括以上四个方面, 另外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四个层次, 以及政府、单位在农村集体、个人和社会四支力量。要有这么三个方向的综合, 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应该说要包括各个方面, 另外, 还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层次这四个力量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社会保障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 而且是要社会单位和个人不同层次的参与。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情况还应该研究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措施, 以及遗属年金、残疾年金等向特殊社会群体倾斜的措施。
“适度”是指要按照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确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相适应的保障水平, 按照政府和单位能承受、个人能接受的原则, 建立社会保障费用在政府、单位和个人之间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公平”是指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注意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努力实现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合理分配。
六、确立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策略
1.要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政府财力状况来确定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鉴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属于发展中国家, 为了避免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对中国未来造成财务负担,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保持低水平。
2.要确定合理的各个保障项目的社会保障水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解决先于经济发展出现的老龄化问题, 为实现“两个确保”等等,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应该保持低水平。其中养老保险应逐渐降低养老金替低率, 增加社会保险金的积累;社会救助应满足群体的最低生活水平, 社会福利要考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因素, 但是要避免高福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社会福利水平 篇9
近年来广东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为形成和发展适应广东省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广东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一)立足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减少矛盾纠纷。
“十一五”时期,广东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学前教育不断优化,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
(二)立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防矛盾纠纷。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因为决策失误或者政策失道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从2008年开始,广东先后在广州、深圳等6个城市试点实施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今年,广东将在全省全面推广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制度,要求对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重大改革或改制,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市政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涉及到诸多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等重大事项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使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成为决策部门的一项“刚性门槛”,避免因政策、决策失误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立足综合施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全省各地通过大力加强综合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管理中心下移。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由多个部门组成,综治、司法、信访、劳动四部门集中在中心办公,实施“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监督”的运作方式,创新“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流动人口联管”的机制,积极构建大综治、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通过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三排查”制度,建立层级、地区、部门、行业“四联动”调处机制,探索推广前置调解、联署调解、委托调解、警务调解、行业调解“五调解”模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教育、法律等多种手段,使大量矛盾纠纷通过多元化解决机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正确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广东各类社会矛盾,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拓宽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纾解社会突出矛盾问题,是当前广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特别是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广东和幸福广东的一大急务和要务。
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社会转型快,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任务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早发多发,特别是群众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利益诉求渠道有限,社会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及时纾解,造成群体性上访成为表达诉求的主要方式,且呈组织化和专业化趋势,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处置好,势必会影响广东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势必会影响幸福广东的构建。
新兴媒体的日渐普及对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提出新机遇新挑战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我国的发展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互联网、手机越来越成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获取信息渠道,从传统媒体逐步转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目前,广东是全国信息网络第一大省,同时也是国家互联网三大国际出口之一,全省网民数量近5000万人,网站近50万个,居全国首位。借助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支“麦克风”,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而且隐匿地发表各类不同的意见看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逐步成为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纾解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互联网、手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网上各种思潮、论调、观点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互相激荡,对人们的冲击呈现多重性、反复性、互动性特点。带来热点问题炒作快、舆情导控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一)热点问题炒作快。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可比的。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之后网上就会出现文字或视频;6小时左右就可能被多家网站、论坛转载;24小时左右各种发帖跟帖就会达到高潮。有时个别信息的发布甚至达到了与事件同步的程度。
(二)舆情导控难度大。虚拟社会作为基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社会组成部分,因其成员或使用者的主体虚拟性、活动广泛性、身份多变性,导致对其管理的难度及成本加大。
广东由于毗邻港澳,社会热点问题和司法个案极易被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在互联网上炒作放大,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近期,广东潮州和新塘相继发生两起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过程中,少数人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对事态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影响恶劣。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社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纾解,政府社会管理特别是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滞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日渐普及对当前广东加强社会管理特别是虚拟社会管理既是重大挑战同时也是重大机遇。
政策建议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是把“双刃剑”,运用管理得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反之,运用管理不当,则会对城市治安和稳定形成威胁,影响社会和谐。为此建议:
(一)提高认识,主动加强对虚拟社会的领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东既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期。随着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活动都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面对公众通过新兴媒体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的“不可逆现象”,社会管理者的媒介素养正日显重要。建议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带头学网、知网、懂网、用网,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虚拟社会管理规律,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这个快捷便利的渠道,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与广大网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怨,纾解社会突出矛盾问题,把虚拟社会管理这根“软肋”变强变硬,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建强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网络管理干部队伍。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关键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网络管理队伍,在省公安厅、各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建立起三级网络专业队或小分队,形成对涉网突发事件“网上搜集、分析研判、落地查控、反馈评估”的工作流程。同时建立百人安全专家、千人网评员和万人网络安全员三个层次专群结合的网络工作队伍,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网民失范言行的治理整顿,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虚拟社会环境。
(三)创新机制,为虚拟社会科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高社会管理特别是虚拟社会管理水平,要重点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建议一是创建舆情监测引导机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研发部署热点监测系统,对网上各类热点动态进行智能分析,根据煽动性言论与响应数量、事件起因、传播范围等指标,对涉网事件按蓝、橙、红三个等级预警,根据预警等级自动推送标准预案或既定处置措施。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工分析,数量计算和社会因素解读相结合,网上信息监测与大情报平台管控数据相结合,正面发布信息与网评员引导相结合,实现对热点舆情的主动掌控和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二是创建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将全省网上社区分别对接到派出所、公安分局和各市公安局、省公安厅,通过发展网上治安积极分子,对网络社区实施多级管控。
提高社会治理整体化水平的探索 篇10
1 全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西方国家政府在经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考验后,意识到单纯的政府和市场调节都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治理理论应运而生。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实现社会行为的规范、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关系的协调、社会治安的维护、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风险的积极应对等目的,良好的社会治理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基础的运行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社会要想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加强和创新就势在必行。
从现阶段我国国情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和创新的根本目标,其主要任务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发展、健康、生存等方面的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解决好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例如:医疗问题、文化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教育问题及就业问题等,为民生工作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维护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公平,这是提高和加强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维护公平就是要让公民在参加社会管理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秩序的、平等的进行,使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社会资源占有不公平现象和自然资源占有不公平现象从机制体制上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完善服务。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地完善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让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真正发挥出来,尽可能有效、及时、全面、周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尽可能使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大幅度降低,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2 增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保持着整体良好的状态,但是人们依然可以看到,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革,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也十分严峻,出现了较多的困难问题。
站在国际环境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国防实力、综合竞争力、科技实力及经济实力等诸多的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较低的人均经济水平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不平衡的城乡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等等,无不显示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治理依然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正是出于人均GDP在2 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阶段,经济发展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挑战。
站在党执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老百姓的期待与党的宗旨的践行,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同人民群众增进感性联系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各级党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与老百姓的期望和要求,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通过社会治理的不断强化和创新,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缩短上述差距,才能够使各方利益得以协调、社会矛盾得以化解、经济发展节点障碍得以跨越。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又快有好的发展,势必要不断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理念思路和机制体制,使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整体化水平。
3 扎实做好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3.1 适应形势,转变理念
对当下新任务和新形势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准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得以强化和创新的对策,使机制政策得以完善,真正地转变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当下社会治理发展形势的特点,摸清其变化规律,梳理以人为本、多方参与、服务优先、共同治理、综合实施、源头治理、依法管理、关口前移、协商协调及统筹兼顾的理念,使社会治理得以全面的加强和创新,加快政府负责、党委领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步伐。
3.2 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在思想上、工作上给予社会治理以高度的重视,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提上日程,将其列为衡量领导干部、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使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并不断地强化,确保工作、责任、职能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对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好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其有打破常规的、传统的工作方式的能力和动力,增强他们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真正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3.3 落实政策,完善机制
国家和各个省市地区颁布的各种政策法规均要认真地贯彻落实,尤其是针对完善服务、维护公平、改善民生等内容,真正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从各类政策中得到实惠,使其可以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乡镇机构改革不断地深化,社会管理和服务应该逐渐成为乡镇或街道工作的重心,大力推行和采用网络智能办公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使服务资源和基层管理得到整合,以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构建为切入点,搭建基层服务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
3.4 促进发展,兼顾各方
社会治理中的问题要想得到真正的解决,加快发展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宏观上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城区发展的关系、城乡发展的关系;从微观上,使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协调和沟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强化,在把握、处理、协调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过程中保证准确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在遵循和利用现有政策的基础之上,尽可能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合理诉求得到切实的解决,兼顾各方利益。在惠民政策落实、土地征占用的过程中,从严查处对群众补偿款的贪污、截留、挪用的违法行为,尽可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5 超前谋划,化解矛盾
督促和推动各级领导部门加强排查和监控在重点地区、敏感时期、特殊群体、重点工程中的各种矛盾,根据“争取主动、见微知著、抢得先机、防止激化”的原则,及时解决排查出来的问题。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和全民风险防范能力,使抗风险能力、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都得到提高。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治理整体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个人、政府等多方面都应该为之努力,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个人遵纪守法,政府充分履行职能,社会治理水平就会得到切实的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维斌.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升级版[J].理论视野,2014(1).
[2]柴瑞章.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发挥作用的路径分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3]汪秀梅.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6).
[4]欧长胜.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6).
社会福利水平 篇11
本报讯(记者 郭平) 11月10日,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迈向信息社会”为主题的第八届国家信息化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旨在交流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形势,探讨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趋势,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网络信息安全,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以及最新信息技术和产业热点。
在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当前,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的认识在不断升华,共识在不断提升,推进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将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创新模式和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网络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速,“云”、“传感”、“智能”成为信息技术应用最主要的三个关键词;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价值价格 篇12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存在着影响
比如我们吃的疏菜,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分钱、一两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为一元、两元甚至几元钱;再比如我们吃的大米,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到每市斤两三元钱。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给充裕。不存在市场供求紧张的矛盾,市场也没有发现垄断,生产力不断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什么会涨价呢?这说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有影响。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不是每个具体商品总是价格上涨的趋势,这要决定于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平均能力)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为整体单元的综合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别。所以人们会在实际生活中看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有的商品价格呈现平稳趋势,而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一是由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了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目的。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必然扩大商品的生产,多生产的商品又必须通过市场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来实现交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具有社会性的客观要求。以上两条就决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原则。
不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扩大市场消费需求都要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呢?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通过市场调节价格这个主渠道来实现。
以上说明:(1)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会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来增加人们的钱袋子———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的供求;(2)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从事生产该商品的人力和物力的配制)一定要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矛盾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矛盾;(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产生商品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比如某一名理发师给男士理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每人次价格0.5元钱,到90年代每人每次价格1.5元,而现在已提高到每人每次10元。为什么理发师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理发价格呢?他会回答你,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的收入也应该提高了。再比如,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求时该商品价格就会波动,当生产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时价格就上涨,反之就下降,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社会生产结构不均衡所带来的供求矛盾。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或现象
除上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价格因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很多,但各自对价格的影响都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作用和程度。
1. 劳动价值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劳动者人是创造价值最具有活力(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具有积极性的一个要素;劳动价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价值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报酬支付一般都与商品交换具有相对的事前性,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刚性;如工资一般按月支付,每月工资一般不与企业经营成果存在事后性,不论企业经营是赢是亏都必须按时发给职工工资。这就说明劳动价值还以劳动者工资的形式直接通过商品的成本影响其价格。
劳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影响作用是在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激励劳动者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们日溢增长的需要创造更多的财富。
劳动价值决定价格理论的缺陷在于只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绝对性,而没有考虑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历史继承性、发展性(比如同一个劳动者驾马车和开汽车,不是同一水平的生产力,能用同一劳动价值单位计算吗?再如同一个劳动者分别使用一台普通机器和一台专用机器生产同一零件,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一样,消耗的费用一样,零件的精度不同,商品的价值能一样吗),也没有考虑市场经济中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作用。
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要素,生产资料具有相对的历史性、客观存在性———即客观要素。客观决定主观(比如石器时代决定着石器时代的生产力,大机器大工业化决定着现代的生产力)、主观又反作用于客观(劳动者人创造发明又推动着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统一结合起来才是生产力———并且这一结合是具有扩大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先进的生产资料决定着先进的生产力,有先进的生产力才能生产更多或更高价值商品,比如一位农民把一块地分成大小相同的A、B两块地种值小麦搞试验,A地种20元的老种子,B地种25元的新种子,结果A地收了400斤,B地收了600斤,同一劳动者付出同样的劳动而创造了不同的价值,多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创造还是多投入了5元钱的生产资料带来的呢?说明生产资料(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装备)在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发展性。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同一个劳动者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工作相同时间所体现的价值不同,而报酬也不相同;正是这一原因,企业的技术秘密、知识产权、高精端设备的保密限制等等也随之而出,不发达地区的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
2. 竞争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因素。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活力,没有竞争发展就要停滞,但竞争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害。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生产者通过提高商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影响价格变化,这是有利的一面;另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驱动生产者通过不正当手段破坏扰乱市场环境来影响商品价格,这是不利的一面。竞争影响价格的表现主要有:市场销售商直接通过打商品价格战的形式影响价格、通过垄断手段控制或操纵市场影响价格、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成本等———即依靠发展企业生产力水平影响价格、通过炒作哄抬物价影响价格等等。
市场适度竞争是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尔虞我诈、违法违规等过度竞争则是有害于市场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反垄断、反倾销、反投机、市场法规法律及一系列市场监管机制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维护有效的健康竞争。竞争只有通过人才、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等——即依靠发展生产力的竞争才是健康有效的。
竞争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外因,只能通过决定商品价格的内因而起作用。比如投机商以次充好,只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让顾客在不知情、错把次品商品当作质量好的商品所固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价格购买而已;又如垄断也不过只是通过控制商品生产唯一或主导市场手段,是利用市场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适应整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破坏和扰乱市场环境来达到改变外因的目的,再由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3.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反映了市场供需矛盾对价格的影响作用,解释了价格随着市场供求矛盾的变化而引起波动。供求影响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波动,其作用就是在于直观地反映了市场需要什么和供需双方的市场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这一反映能够指导人们多生产什么和少生产什么。供求理论说明了市场经济能够通过价格的波动而自发调节优化配制生产资源的作用,强调了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性。
供求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价格变化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甚至把外因与内因相对立起来,不承认劳动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市场供求变化关系是市场经济交换商品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一种客观现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的供求———供求是一个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 信息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
在商品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对商品的价格影响不可排除。信息影响价格的主要表现有广告宣传、散布市场谣言、经济运行报告发布、形势预测、市场行情等等。
市场经济中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对每个人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对于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双方在具体交易中形成的价格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一个懂上网的消费者购买一只中欧互转电气插头,在网上查得价格从十几元到20多元,这个消费者去某商店购买时和店主搞价,最后59元买了三只;而另一位不懂上网的消费者,不了解信息,同样在这个商店买同一插头,结果和店主搞价,最后以40元买了一只。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就是利用了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各自掌握社会商品信息量的差别的存在,所以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可以归纳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
信息和边际效用对价格的影响具有人的主观反映性、时间的阶段性、具体商品交换的个别性,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价格总趋势,这是其表现的一个特点。作为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的缺陷同样是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商品交换中人们对商品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是主观判定价格的关键,边际效用影响价格的实质是信息通过人的主观判定差异表现的,仍属商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只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主观并不能决定客观。
5. 政策调控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国家通过税收、货币、产业扶持、结构调整等政策调控的手段都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比如国家要求节能降耗收取能源费,为了限制资源过度消耗收取资源费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再比如对一些行业通过操控市场、操控价格等谋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的,国家也可通过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干预(比如当前我国的限购房政策就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调控价格水平。政策能够影响价格也是体现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因。
企业的决策对价格同样有影响,比如某企业要进行清库或是转产调整等原因,往往会急于资本回笼,大幅降价,甚至商品价格会大大低于其成本价。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四、商品价格的形成
研究商品价格的形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 商品价格是什么?
商品价格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货币的表现形式。
2. 商品的价值作用是什么?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商品这个概念,随着人在劳动中不断实践和发展,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生产劳动成果有了相对的富裕,这种富裕成果的实物交换———即商品交换,商品的交换必然要有一把度量的尺子———即商品价值。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商品及商品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的价值也应具有这样两个最基本的作用:一是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尺度或参照作用;二是商品价值要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者人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3. 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条件和单位是什么?
首先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的单位必须体现商品价值的两个基本作用,其次能够运算并表达两个基本作用。
我们先讨论试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当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单位时有以下不符合要求:一是劳动不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只能反映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反映生产资料的扩大、优胜劣汰和发展的要求;二是人的劳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商品所耗费人的劳动价值和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社会生产商品平均必要耗费的生产力的量)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尺度。
通过讨论我们会发现,只有生产商品所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等于耗费的生产者人的社会平均费用与耗费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平均费用总和。
4. 商品价值的计算。
商品的抽象价值是指假定市场环境健康、供求基本平衡、不考虑商品内在的具体差别因素条件下商品平均价值,商品的抽象价值等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生产力的量乘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系数———即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W1乘以系数K1 (K1=1+社会平均利润率)。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取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差别——即质量、功能、性能等技术含量决定的系数K2(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在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之比),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可表示为W1·K1·K2。
由商品价值的计算公式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外因的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5. 商品的价格。
从上述的讨论来看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商品自身所有的内因,另一种是市场内作用于商品的外因。
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是生产商品过程耗费的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及其商品内在差别———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力的量和生产商品的具体生产力差别在商品中的内在继承。
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是除了商品内在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以外的其他因素,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系数用K3(在供求平衡,无外因影响时,系数等于1)表示。
通过以上的讨论,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交换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市场中通过影响价格的诸外因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内因和诸外因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格W0可用公式表示为W0=W1·K1·K2·K3。在市场环境健康时、供求平衡时K3系数为1,这时商品的价格交换基本是等价交换;在开放的市场、完全自由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受市场多种因素的作用将围绕其价值发生波动;商品的价值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康永超.当代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 2007 (4)
[2].桂世镛.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 1988 (6)
[3].于祖尧.经济市场化和市场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哲学研究,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