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2024-05-23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精选9篇)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1

摘要:本文以瑞典和美国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 对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比较。从两种福利模式的比较中, 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 以消除两级分化、维护社会和谐为核心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选择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自由主义模式,比较研究

近年来, 相较于我国各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建设存在明显滞后。学界和业界在如何选择社会福利制度基本价值取向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1, 成为当前宏微观社会福利制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存在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与自由主义模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瑞典及美国分别是采用这两种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本文以瑞典和美国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 通过比较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这两种旨趣相左、意蕴背驰的福利模式, 从而总结出对我国有利的经验, 为我国的福利体制建设和价值取向提供建议。

一、非商品化视角下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异同

艾斯平·安德森在他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提出了福利制度的“非商品化”概念, 继而根据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程度将福利体制划分为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保守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所谓“非商品化”, 又称“去商品化”, 是指一个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能够享受到何种类型及程度的社会保障权利, 或者说是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家的力量, 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艾斯平·安德森认为, 一个国家社会福利体制的非商品化程度越高, 就代表着该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公民自身的社会权利越大。反之, 则说明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源于贝弗里奇的普遍公民权原则, 享受福利的资格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或长期居住资格, 而这几乎与个人之前的薪资、保费缴纳或个人自身成就无关。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的主体是政府, 提倡政府对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强调政府应尽可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公民建立起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体制3。这种模式下的非商品化效应是比较高的, 相应的公民社会权利也较高。

自由主义模式, 是起源于1601年英国《济贫法》的一种社会福利模式,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那些收入较低, 必须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其特征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居支配地位, 少量以普救式转移支付或社会保险计划为辅, 但作用有限”4。自由主义模式较为强调市场的作用, 而政府则是作为最后的保障。由于福利的给付主要基于审查资格条件较为严苛的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 且政府执行的社会保险则是辅助地位, 使得这种模式下的非商品化效应是最低的, 有效抑制了社会权利的扩展。

二、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福利制度和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福利制度对比

意识形态的差异, 及执政党本身的性质所驱使, 会导致政府在选择福利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以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的代表国家瑞典和自由主义模式的代表国家美国为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 从社会福利的保障机制来看, 瑞典更倾向于“公平”, 旨在建立惠及全民的保障, 力图为每个社会成员谋福利, 通过较为强大的转移财富力度, 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化, 尽可能地缩减国内的贫富差距。而美国则更希望社会福利的总效能增加, 加之美国个人价值高于集体利益的主导价值观, 政府往往较少提供普惠性质的福利服务, 更希望个人对自己负责, 政府只给无法自我救助的人提供帮助。其社会福利多起辅助性的作用, 而希望个人通过市场来满足自身的福利需求。

其次, 从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来看, 瑞典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第一, 老人福利, 凡满65岁的老人退休后均可领取养老金。此外, 国内设有收费较低的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的服务;第二, 医疗保险, 全民几乎都可享受免费医疗, 只要缴纳较少的门诊费用, 其他费用从社会保险费用中支出;第三, 住房津贴, 中央政府会提供住宅津贴, 以收入和子女数为标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提供联合住宅津贴, 随着家庭收入增长而递减;第四, 失业保险和救济, 失业保险由工会经营, 30%资金来自会员会费, 70%由政府资助, 且救济金会随着物价水平变动而变动;第五, 社会救助和其他福利。

美国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第一, 社会保险, 主要包括就业保障和事业保障, 老年、残疾和遗嘱保险及医疗健康保险;第二, 社会救济, 主要提供给没有投保的老年人、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贫困家庭;第三, 社会福利, 包括住房保障和教育保障。美国的社会福利没有像瑞典那样提供全民免费的医疗服务, 政府只负责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 其他公民只能依托商业保险来保障。但由于商业保险本身的营利性, 往往会增加投保人获得保险索赔的难度, 会出现有需要的病人无法获得索赔的现象。失业保险主要通过征收工资税的形式来向雇主征收保险金, 政府本身不直接投入资金。

最后, 从社会福利覆盖的范围与保障水平来看, 瑞典的社会福利具有“全民性”特点, 无需缴纳多种社会保障费用, 就可以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福利水平较高。总体来看, 美国的社会福利覆盖范围较之瑞典要小得多, 且保障水平也远不及瑞典。特别是医疗覆盖范围只局限在65岁以上的老人, 其余公民需购置商业保险来自我保障, 这使得部分经济困难人口无法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障。在获得保障前必须经过严苛的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 这使得很多公民望而却步, 非商品化的程度较高。

三、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模式福利制度面临的困境

社会民主主义较之自由主义模式来说, 具有非商品化程度高, 公民社会权利较高的优势。但从瑞典实施的现状来看, 也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由于瑞典的社会福利属于全体公民的“普享型”, 这样的高福利化是建立在国家高税收和政府财政大量支出的基础上的。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往往会造成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 只得求助于举债和通货膨胀, 进一步造成了经济困难, 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高税收的背后, 往往是各项社会生产成本的增加, 使得生产的产品价格大大提升。长此以往, 不断飙升的商品价格必定会降低瑞典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终会影响瑞典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的均等化在带来贫富差距逐步缩小的同时, 也会挫伤一部分投资者和资本家的积极性, 更加会培养出部分“懒惰的福利享受者”。这些都会影响瑞典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作为自由主义模式代表国家的美国, 由于政府处于社会福利提供的辅助性地位, 更多地把社会福利交托给市场来完成。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贫困的人口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 也使得社会贫困差距越来越大。看似“自由”的社会福利制度, 其本质是非商品化程度低下的另一种体现。特别是商业保险的介入, 更使得福利脱离了本身的意义, 使得“穷人根本付不起账单”, 更何来享受福利一说?与其说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缩减社会贫困差距, 倒不如说只是想防止贫困加剧。总体来说, 美国的社会福利覆盖范围窄, 保障总体不高, 两极分化严重, 并没有有效地发挥社会福利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的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 高经济膨胀率和经济的低增长率使美国政府举步维艰。终于, 在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推行了“第三条道路”, “其实质是超越传统与传统的对立, 具体措施主要是:在不否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 对原有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改革, 提高福利制度的效率, 减轻政府负担;在强调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 主张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经济的繁荣;同时改革政府, 提高政府的效能和活力”9。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在1976年也被迫下台。不过, 该党在1984年重新上台执政后, 立刻推行了“基金社会主义”政策, 其实质是“将企业的部分利润的所有权, 由资本家中转变为工人的集体财产, 并用于再投资, 形成不断扩大的公有制, 通过这种温和渐进的方式, 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从美国和瑞典两国的社会福利实践中不难看出, 任何福利制度、社会政策都是在符合本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基本价值观和执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施和开展的 (10) 。在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实施之初, 经济和公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基本都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但凡事都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 新的社会问题也会导致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遭遇“瓶颈”。当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无法满足公民现有福利要求时, 政府应当“稳中求变”, 提出新型的、适应当前社会现状的社会福利制度, 使自身可以摆脱现有的困境。所以, 不论是选择社会民主主义还是自由主义模式, 其本质都是希望经济增长能与社会稳定并存, 满足公民的福利需求, 只是采取的手段与本质价值观有所不同。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 只要能顺应本国发展形势都可以说是明智的选择。

总体来看, 任何一个国家执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都与其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是分不开的。不论是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保守主义模式还是自由主义模式, 其本身都各存利弊, 我们不能从单方面否定任何一种模式, 而是要结合实施该种模式的国家自身的国情和发展态势来讨论。在面临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发展危机时, 应当总结本国和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 吸取失败的教训, 灵活地转变现有的福利模式。在现有的模式基础上不断变通, 寻求最符合自身社会发展的模式, 而不是一味盲目地坚持某一种福利模式。只有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社会福利模式, 才能更好地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在改革中, 应当在遵循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吸取瑞典、美国等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切不可盲目模仿。而如何在提升社会福利总效能的前提下, 依旧保证每个人特别是效能最小的部分人群的福利, 仍需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玉安, 武彬.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 (3) .

[2][丹麦) 埃斯平-安德森.苗正民, 滕玉英, 译.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22.

[3]江燕娟.社会福利三种模式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3 (8) .

[4]刘珊.福利模式的全景式比较研究——《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

[5]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6]吴春明.中外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交流, 2005 (3) .

[7]蔡宇宏.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以瑞典与美国为例[J].学术研究, 2006 (12) .

[8]吴春明.中外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交流, 2005 (3) .

[9]蔡宇宏.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以瑞典与美国为例[J].学术研究, 2006 (12) .

[10]张世鹏.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相互渗透——欧洲社会民主党的历史演变[J].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2006 (2) .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2

1、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出现在哪个国家 英国

2、人类思想史上大胆抨击私有制的第一人是谁 托马斯·莫尔

3、傅立叶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什么

和谐制度

4、最早把“福利”作广义和狭义区分的经济学家是谁 马克思

5、认为“储蓄过度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的经济学家是谁 霍布森 6.英:1601年《济贫法》;1795斯宾汉姆制,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基本工资标准,对不能达到这一工资标准者,政府给予补贴;1911《国民健康保险法》。德:俾斯麦政府1883制定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老年与残疾保险法》使德国成了第一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国家。通过立法德国构建了一个保证社会安全和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高级社会安全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和意外事故保险;二是社会救济,救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三是社会照顾,对象是意外突发事件而陷入困境的人。瑞典:1962年《国家保险法》实施后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他的主要项目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与工伤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补助、免费教育、和住房补贴等。

7.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①阶段法(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当代);②国别法(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美国);③学派法(历史学派、制度学派、福利经学派); ④人物法(欧文、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⑤文献法(《管子》

《资本论》

《通论》)

名词解释:

1.福利:为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各种条件

2.社会福利: 广义的,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人民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狭义的,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无偿帮助和服务。

3.社会福利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某种制度设置,或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的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集体责任”。分类:残补型,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在一起,属于济贫服务范畴,指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制度型,是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福利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和收入保障等政策措施和服务上,从而维护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

4.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1社保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福利的不仅仅关注物质生活幸福,也关注精神生活幸福。2社保注重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归结为一些具体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安排。社福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保提供理念支持。3社保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社福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

5.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

4.公共福利: 广义上,指一个政府为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尤其是那些旨在提高公民 生活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如对教育、房产抵押和收入等的补贴、公共建筑以及其他改进公民生活质量的活动等,都是公共福利的形式。狭义上,是指那些为无力支付的穷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政府计划。

5.社会福利制度:一定形态下的社会,根据福利思想和统治需要,到达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制定的制度和政策。

5.社会福利思想: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供解释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助人形成社会福利需求的立场和态度,确立解决此问题的道德和原则,促使人按一定意识形态建构福利体系,制度表现出特定的倾向性。

6.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制度,这种制度把福利看做是国家的最主要特性,强调国家要为国民的福利负责,国家必须具备基本的福利功能并作为其目的发挥作用。它强调国家应当承担满足国民基本教育、健康照顾、经济和社会安全需要。

7.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多元主义主张政府不再是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社会福利可以由公共部门、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家庭和社区共同负担,政府角色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 者、福利服务的购买者、物品管理的仲裁者以及促进其他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方面是参与和分权。

8.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水平就处于最优状态,即不能进一步实行帕累托改进即为帕累托最优。

9.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阿罗的结论是,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10.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所揭示的福利理念及所勾画的福利国家蓝图,代表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普遍理性化的具体实践,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不仅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成为西欧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重要政策基础。它的福利理念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把社会福利的发展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11.制度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别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制度学派以研究“制度”而得名,根据凡勃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是本身有着进化的过程。因此制度学派所研究的内容,在经济的市场的因素之外,还包括法律的、社会的、伦理的、历史的各种因素。他们更强调非市场因素,强调制度分析方法或结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方法。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和缺陷。新制度学派——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这个学派一方面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总是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12.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德国19世纪40年代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普遍性经济规律,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宣扬阶级利益调和,主张社会改良主义,在不触动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13.《济贫法》:标志着社福制度由古代向近现代福利制度转变的开始。内容:1将贫民分为三类,并根据其不同特点给予他们不同的救助2在所有这些救助行为中,政府主要是提供法律服务和监督,而具体的实施则是由地方教会组织实施,教会向其所辖教区居民征收济贫税3救助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救济对象是在教区内居住满三年的人,而且是不能从其家庭或亲人那里得到帮助的人。

14.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派为了把自己与传统左派(即新自由主义)相区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冷战结束后西方政治多元化发展的形势,标明自己的理论实践创新并重振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声望和号召力而作的自我标签。

简答论述:

社会福利的特征

① 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② 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③ 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④ 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⑤ 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征:①意识形态。社会福利思想总是围绕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理想谁更有价值或者说应该以哪一个为出发点阐述自己的福利观;

②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都是一定社会阶段和阶层利益的表达,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福利需要,并引起人们的福利观的变化;

③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总是从批判性社会理想出发,反对现实福利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并把纠正它们的偏差当作自己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福利思想; ④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无论是持自由主义观点的思想家,还是主张福利集体主义的福利学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总是围绕着人平等和自由的实现,表达自己对社会福利的看法,对发展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1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社福的政治道德属性展开讨论2围绕着公平和效率谁更优先的问题,探讨社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以及社福在什么程度上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3社福是作为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由的手段加以实施还是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的工具和社会改良的措施。现代社福思想的理论特点:1意识形态性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研究社福思想的意义:1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2提供认知社福的思想方法3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与产生的背景

①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童工和女工问题、工厂工作条件问题。

②18、19世纪的阶级产生以及阶级斗争: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阶级不断的斗争,迫使欧洲各国的资本家和政府认识到在经济上提高工人阶级经济及福利待遇,以及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欧洲各国政府不断扩大社会民主,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对当代世界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③各国早期的社会实践:英国的新、旧《济贫法》、德国俾斯麦政府《疾病保险法》、瑞典《国家保险法》、美国罗斯福《社会保障法》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

威廉·配第:对最低工资规律的论述和关于资源和劳动力的利用的主张,对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极高的价值。最低工资理论:工资的确定,要考虑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工人的工资等于最低生活资料价值。工资与利润是对立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会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而工人为了生存,也会尽力争取高的工资,解决这两者间的对立,就必须按照最低工资的规律,保证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收入。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问题上:建议产业的设置应尽量靠近资源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尽量减少非生产性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税收和其他经济手段促进投资,促进资本的集中,扩大生产;要将那些无业游民集中起来,组织他们兴建公共设施,以增进社会财富。

亚当·斯密提出自由经济,崇尚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提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是自私的。同时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都要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市场的调节,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会尊重他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即实现社会的利益。概括起来说,经济人认为人是利己的和理性的。所谓理性是指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职能: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通过严格公正的司法制度保护公民权利、举办对私营企业无利可图的公共福利事业。基本观点:他的放任自由主义把自由竞争当作实现社会福利的最有效方法,反对国家和政府干预市场。强调整体幸福,整体幸福应优于个人幸福,当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不一致时,个人幸福要服从于集体幸福。他认为应该关心劳动者的福利,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要制定最低工资率,保证工人自己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证劳动力的供应能持续;同时根据国民财富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调整工资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工人的工资,使劳动者能够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重视普通人民的基础教育国家应当鼓励全体人民接受基本的教育。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边沁、穆勒)

(功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从趋乐避苦的人性假设出发,阐述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利主义是一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福利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边沁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观点,一种行为对与错取决于人们认为其结果是善还是恶,而所谓的善就是指它能给人带来快乐,恶是指它给人带来痛苦。功利主义原则:判断一种事态是否符合功利,一种行为和一种政策是否正当,根本的标准就是他们是否增加个人或社会的幸福,并且这些增加幸福的趋势大于引起人们痛苦的趋势。最大幸福原理:首先对简单的乐苦和复杂的乐苦加以区分,能够使我们精确的计算他们的比例,使我们能够把握幸福的趋势,将所能得到的幸福最大化。对社会来说,所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合,因而每个人的利益的实现就是社会利益的实现,而个人幸福的总和就等于社会的最大福利。立法改革思想:为了保证福利最大化,使功利原则成为社会的基本原则。1趋乐避苦是立法的原则2通过立法来增进人类的幸福;3公益是立法的基础,立法的任务是计算苦乐,4立法的目的是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5通过立法来保障人们的身体、名誉、财产和职业安全,实现社会的富裕、平等和安全6通过法律来确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法律不能繁琐,因为法律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法律太多,人们承担的义务就越多,会使人感到痛苦。8改革立法从根本上看,就是要看他是否符合功利原则,是否增进人的幸福。穆勒:强调人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发展,并且认为只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才更有价值。他与边沁不同,他认为功利主义主张行为者要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幸福和别人的幸福。因此,每个人都要为增加社会幸福的总量而做出牺牲。这样就能调节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的关系,使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公共幸福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1.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2.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

3.马克思社会福利观的方法论意义:①创立了一种理解社会福利的社会历史理论,一种把对处境最不幸阶级和人群的道德关怀和对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的哲学。②社会福利不再是局限于缓解个人不幸或生活中困难的措施,也是关乎人的尊严和自由。③一种从根本上消除了妨碍人成长,将人从不得不委身于金钱和权力,以换取个人的名望、地位、幸福及较好生活条件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理想。④他赋予了社会福利以批判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贫穷以及其他种种的不合理现象,并从更高价值观的意义来阐明社会福利的内涵的可能性。

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1.人道主义思想 2.民主主义精神

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 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1.由于社会民主主义者对政治民主的追求,通过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努力,积极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包括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在扩大公民选举权方面的努力。

2.基于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伴随着着一些社会民主党逐渐把自己的阶级基础从传统的工人阶级扩大到其他中下层社会成员,并且把自己塑造为“人民党”,也推广了一种全民福利的思想。

3.在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中,最突出的是依据拉萨尔提出的通过促进国家承担责任、发挥作用来改善社会经济状况的思想观念,这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国家把一些特殊行业中的企业变为国有企业,使之为整个社会服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总之,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德国社会保险政策

德国历史学派及其社会福利主张。德国历史学派社会福利主张的背景(1)在快速工业化推动下的统一紧迫性问题;(2)统一目标凝聚下而形成的主要力量联盟:

自由主义者的妥协;作为统一承担者的普鲁士;作为统一具体实践者的俾斯麦;(3)统一之影响: 经济上:工业革命突飞猛进;阶级关系上:形成组织化与反抗力强大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政治权力依然掌握在贵族统治者手中;资产阶级面临夺权和维稳的双重压力;(4)耦合:在社会结构碎片化、社会问题尖锐化的社会背景下,以真理自居的知识分子和作为超阶级代表的官僚之间在政治意愿上达成了一致; 具体表现为:历史学派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软化劳工反抗意志的社会福利主张得到了以俾斯麦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认同及其采纳;

2、以社会政策为导向的社会福利主张 1872年施穆勒、瓦格纳等人创立了“社会政策协会”;其成员大多是大学教师,故,被人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其福利主张的实质为:“通过社会政策的方法安抚劳工阶级的反感”,是针对德国社会劳资现实矛盾、为平息劳工反抗和斗争而提出的经验性的政策主张;劳工面临的主要威胁: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以及工伤事故,等;瓦格纳思想:何谓社会问题?何谓社会政策?(p.82);个人主义和社会主要相结合的“国家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源自“上层阶级的道义反省”,以国家权力为主体,让劳工被动地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受益者;部分社会主义;施穆勒思想:对“工资铁律”的再解释,加入基于道义关系的道德情感;对课税客体的界定是财产而非劳动;

德国社会保险立法的意义:

最突出的意义是国家承担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对保护劳工的利益具有积极作用,而且社会保险立法中体现的风险分担的原则也是科学的,为后来的社会政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且在当时,它在缓和社会矛盾的功效也是明显的,即使不能说他增进了社会团结,至少也是是当时德国内部的社会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

1、俾斯麦与德国社会保险法案

对劳工运动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镇压与恩典并举;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实施之;在19世纪70-80年代,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的社会保险制度;

2、德国社会保险立法的意义

①首创以社会保险的方式来保护劳工; ②国家承担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 ③体现了风险分担原则

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

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3.坚持社会民主;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费边社还有一系列的政策主张,如“八小时工作法案”,建立“防止贫困全国委员会”等。

费边社对欧洲各国社会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①以宣传改良思想影响社会; ②对英国各政党实施“渗透”政策; ③推动英国社会福利的实施。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①富分配中福利问题;

②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马歇尔明确的使用了消费者剩余的说法。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③政府的福利责任。

福利经济学是如何论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

①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

②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内,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效用之和。社会福利的界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福利的总和。

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

(一)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

(二)社会选择: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政治过程(如投票、选举)的结果。

市场和投票是两种最常见的社会选择形式。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总体来说,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2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相关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3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4使得人们更日益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1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1)从新认识国家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与传递中的作用以及从新认识福利国家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2)政府在制定和推行社会政策时,要考虑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目标,也要把福利资源配置的效率放在重要位置来对待。(3)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减少不平等和贫困,满足社会需要(4)对一个国家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与贫富差距问题,加强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与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平等等目标的实现。(5)政府的政策目标存在优先性排序和资源有效的前提下,社会政策的理念随着这些前提而做出调整。(6)当前社会政策的理念一方面表现出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明显强调福利资源分配的效率,尤其在社会保障领域更是如此,许多福利国家对社会救助申请资格和期限做出了改革,从而符合避免福利滥用和福利依赖的问题。2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推动了人们对福利服务效率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非国有部门,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效率和创新。3对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的启发:(1)对社会保险制度在各国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时制度安排中的个人自由与政府承担责任所带来的风险。(2)在退休金制度、贫困救助、健康照顾与住房政策等方面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更加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通过上述政策的安排来实现必要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128)好好看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

特点:这次危机在程度上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仅影响到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波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流通等领域;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他别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改变: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一)大萧条之前的经济学理论(1)重商主义(2)古典政治经济学(3)新古典经济学

(二)“萨伊定律”的破产 萨伊定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因此,不会产生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摩擦性失业:暂时的技术或结构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愿性失业: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低工资而造成的失业。

(三)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新古典经济学家倡导“自由竞争”“自动调节”和“自由放任”在经济大危机面前完全失灵。

(四)微观经济学的局限微观经济学无法论证在不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积极地国家干预政策,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

凯恩斯社会福利思想:1经济危机的分析:有效需求理论(1)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它是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心理倾向,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虽然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及收入的增加多。(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4)流动偏好规律2客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1)政策的重心:赤字财政政策(2)辅助政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3)主张奢侈消费和降低分配不公的观点。凯恩斯的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效需求理论”的提出:提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并对其分析诊断,指出主要得控制资本边际效率的降低,提出要由政府干预这个方面的经济。提出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①必须摒弃经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扩大政府职能;②摒弃传统的节约原则,设法提高消费倾向,以便扩大消费;③增加投资,弥补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所留下的缺口/④设法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息率,以便扩大投资;⑤实行扩大财政开支、发行公债、推行赤字财政和增发货币的“半通货膨胀”政策,促使物价温和上涨,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⑥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凯恩斯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p143 1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1)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福利思想(2)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的思想(3)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2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1)对英美国家政策的影响(2)对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3.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积极影响 4.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消极影响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①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客服经济危机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国家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由国家直接进行投资或消费,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这可以保持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从而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维护经济增长,最终提高国民收入;

②通过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的思想。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前提下,政府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修正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使富有阶层的财富向贫困者阶层转移,那么就可能促进社会消费上升,从而刺激总需求; ③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凯恩斯主义首先是一种经济理论,其根本目的是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原因和克服的对策,其福利思想只是其经济理论的附属品,是为其反危机的经济大目标服务的。以该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保障体系,属于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强调个人责任,政府负担较轻;(④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的社会保障理念是凯恩斯理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充分体现;⑤凯恩斯主义以其政府干预和有限保障的理念,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基础。)

简述“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批评。首先是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是社会保障覆盖人口范围太小,最后就是保险标准太低,不一致,并且保障的时间太短

②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范畴和目标。包括失业、疾病、事故、年老而退休、生育、死亡、婚假目标是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形成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领域的社会安全网

③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三项原则。不应限于局部利益的考虑,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中,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来实现。

④社会保障的三种主要途径。社会保险、国民救济、志愿(自愿)保险

⑤提出了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实行的六个基本原则。社会保险津贴统一标准原则,社会保险缴费统一标准原则社会保障统一管理原则,社会保险津贴发放时间与数量合理原则,社会保障综合性原则与国民救济制度及志愿保险制度结合社会保障需求分类原则

贝弗里奇发展社会保障计划的三个指导性原则1任何一个针对未来的计划,都必须广泛借鉴过去的经验,但是又不要为过去的经验所约束。2社会保险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武器,而贫困与疾病、愚昧、污秽、懒惰并称为社会的五恶,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3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总体原则,是社会福利是集体的责任,实现社会保障的目标有赖于政府和个人的合作。

贝弗里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1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不是局部利益的调整,而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不能局限与以往的经验,也不能就事论事地作局部的考虑,应该着眼于全局,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处理相关制度的改革。2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3社会保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与个人的合作来实现,当国家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保障时,不能因此而取消个人自由行动的空间;相反,国家也应该保证在实施各种社会福利措施的时候,不会使个人生活动机受到抑制,要让个人有充足的自愿行动空间,以保持社会和个人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使个人愿意为自己及其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保险基本原则:1.保险给付一律平等的原则

2.缴纳的保险费一律平等的原则

3.统一管理的原则

4.保险给付要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的原则

5.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原则

6.社会保险的分类原则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民事权利,他是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地支配自己所必需拥有的权利。政治权利,意旨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作为带有政治权威的团体的一名成员,或者是作为这样一个团体成员的选举者。社会权利,意旨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遗产,并且根据社会中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三者关系:民事权利保证了每个公民有充分的自由来处理个人事务,而自由作为民事要素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公民能够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去,社会权利是保障性的权利,关系到由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规定的个人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

评价:1揭示了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追求普遍平等和人的自由的实质和价值2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历史发展标志3把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福利思想提高到以权利和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福利思想,使社会福利的性质,由安抚性的救济和策略性的社会控制与统治手段,变成了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幸福事业和社会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

福利国家危机:1首先是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2财政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3失业危机4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的危机。5普选制度成了福利国家改革中最大的障碍,高额的福利支出要求有高额的税收作保证,而高额的税收造成的资本转移又减少了福利国家的税源,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凯恩斯主义面临挑战 2.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 3.社会结构的变化 4.福利国家面临困境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首要性;新自由主义者大都坚持消极的自由观。个人主义对个人自由的肯定是以对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信任为基础的。

(二)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

功利主义否定先于法律权利的自然权利,以结果和效益来论证个人自由的必要性,追求“最大幸福”的观点后演变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上海了个人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个人的权利和社会效益相比,权利第一位。

(三)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坚持私人财产权和市场经济是个人自由的唯一坚实的基础。个人在先天能力,后天努力和个人动机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为改变市场分配反而会损害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四)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自由主义一方面承认国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国家是用来保障个人自由的手段,国家必须受限制,不能威胁个人自由。国家是“必要的恶”。新自由主义赞同自由主义但又有不同见解,主张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不是靠国家,而是依靠市民社会。

哈耶克社会福利观:1有限度的保障,大家都能够得到,不是特权,是人们可以期望的正当目标,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需要。绝对保障,是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是一个人或集团相对于其他人或集团的地位的保障。2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强调要用自由主义的一般性原则来解决社会福利的问题。

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1.作为一个过程的全球化(全球化既联合又分化)2.各种全球化观点:全球村的观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现代性的制度扩张的观点;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世界体系论的观点。3.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化是由各种所谓的全球化趋势构成的;全球化是一个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人类的活动同时在多重生存领域展开的多层面的过程,它不仅存在于经济、金融、市场、技术、通信和政治的层面,而且也在文化的层面展开;全球化既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冲突的过程;全球化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某些重大负面影响的过程,造成激烈的竞争,不平等、加剧贫困、扩大贫富差距等

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积极影响

①经济的繁荣为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全球化激发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关注,并使这一问题变成了各国政府必须考虑的政治、道德议题并上升为全球性的话语,进入到社会政治领域;

③全球化的发展对克服市场封闭的低效率和政治腐败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消极影响

①在资本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全球化的成功总是以牺牲人民的福利为前提;

②全球化是一个贫困与富裕、无权与强权的两极化过程; ③全球化在将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民族—国家和地方社会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福利网络;

④全球化还使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失效,削弱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履行其对人民承担福利责任的能力。

第三条道路提出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1.首先,由于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消失,以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为基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被以解决问题为基准的思考方式代替。

2.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促使全球社会形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如跨国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投机、全球不平等和贫困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人权保护;全球不平等带来的民族和国家、本国人和外来者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冲突日益加深,国际犯罪和恐怖主义日益加剧。

3.再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传统的经济资本主宰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被符号资本为象征的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所取代,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4.最后,由于上述变化,建立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的传统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与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反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和政策,都不能解决西方社会面临的巨大社会问题和新的社会福利需求。必须要跳出传统福利模式,寻求新的方案,通过改变政治策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去争取公众的支持,重新恢复社会民主主义的形象。

“第三条道路”(政治策略)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归结为三个方面 ①以新左派的面目出现,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思维将自己区别于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同时又力图纠正新右派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上极端的个人主义、放任自由主义的偏见,以恢复社会民主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感召力。

②通过重构社会民主党或左派的选民基础或社会基础,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划分的变化,克服两极化的对立区分政治力量的偏见,争取中间力量,以扩大社会支持范围,从而将自己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

③以积极的思维思考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用多元化的方法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用不同于主张国家干预和实施全面社会福利制度的老社会民主主义与笃信市场调节、强调个人本位的新自由主义的新思路去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克服西方社会变革中发生的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繁荣。

评价:“第三条道路”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欧洲和北美帮助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西方社会民主理论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再生,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吉登斯对“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建构,为当代的欧洲左派坚持其政治立场提供了知识基础,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建立积极新型的民主国家与积极的公民社会 1.创建合作包容的新型社会 2.改革现有的政党和政治制度 3.培育积极的公民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3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思想;近代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是社会急剧动荡、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内外矛盾尖锐复杂的时代。通过变革以谋求自强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原则和线索,也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近代思想家们在反思导致中国落后、贫穷原因的同时对中国旧的传统、观念、秩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并将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教育等思想介绍到中国,以期“师夷长技以自强”。许多思想家认为,西方诸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与其社会福利制度有着密切关系。由此,近代思想家们在与西方思想的接触中开始了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和建构。

一、社会福利的内涵

“福利”的概念具有宽泛性和模糊性。“福利”一词在英文里,是由well和fare两个词语组合而成,通俗来讲,可翻译为“好的生活”或者“过好的日子”。在中国,“福利”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卷四九》,其意指代幸福和利益。大体说来,福利就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条件,以公共性或社会性的援助和服务项目为表现形式,既包含物质福利条件,也包含心理、智力等因素的精神福利条件。社会福利指的是政府为满足国民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多元现实需求而提供的各项公共性服务和援助项目的总和,包括社会福利制度、政策以及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国民释放社会生活的各项风险,旨在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实现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率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为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实现其强盛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们认识到社会福利制度对于维护西方国家之稳固、实现西方国家之富强的现实意义,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介绍到中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结合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传统,提出了理想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建构。大体看来,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主要表现为先进思想家们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的介绍。鸦片战争惨败以来,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进思想家通过在西方各国游历、访问等形式对西方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将其先进的政治、教育、社会、科学等思想介绍到中国。近代改良主义先驱人物冯桂芬在《收贫民议》中记载了当时荷兰实施“养贫局”的社会救助制度,“途有乞人,官若绅辄收之。老幼残疾入养局,廪之而已” 。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的洪仁玕曾游历于香港,对西方文明接触至多,其在《资政新篇》中对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有过概括性介绍,“花旗邦即米利坚……其邦之跛盲聋哑鳏寡孤独,各有书院教习各技,更有鳏寡孤独之亲友甘心争善事者,愿当众立约保养。国中无有乞丐之民,此是其礼仪,其富足也”。晚清政论家王韬曾漫游法英等国,其在《纪英国政治》中对英国济贫院制度进行了描述,“国中之鳏寡孤独,废疾老弱,无不有养。凡一入境,其地方官必来告曰,若者为何堂,若者为何院,其中一切供给无不周备。盲聋残缺者,亦能使之各事其事,罔有一夫之失所。呜呼!其待民可谓厚矣” 。此外,一些驻外公使、官员也对西方各国的济贫院、养老院、教养局、医院等公共福利机构状况有所记载。

第二阶段是理性建构阶段,主要表现为先进思想家们对理想社会福利模式及其制度的构想和设计。洪仁玕在观念上所建构的“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乌托邦理想国中对社会福利制度有过设计和阐述,主要体现在兴慈善公会、跛盲聋哑院和兴鳏寡孤独院,对国民正常生活给予基本的保障和援助:“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国扶危,并教育等件。”“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 “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人各法,死则怜而葬之。因此等贫民操心危,虑患深,往多有用之辈不可不以恩感之也。”王韬根据出游欧洲的经历,认为社会福利制度建构的实质在于发展国家实业,在实业中农之为农、工之为工,以至“厚其生”和“恒其产”而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王韬的实业福利思想认为,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此外,首有以厚其生,次有以恒其生。汰浮士,裁冗兵,去游民,使尽驱而归之于农,以辟旷土,垦荒地,给以牛种犁锄,居以蓬寮,时课其勤惰,而递岁分收其所入。” “又如制造机器,兴筑铁路,建置大小轮船,其利皆公之于民,要令富民出其赀,贫民殚其力,利益溥沾,贤愚同奋。”

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康有为通过对《礼记》所描述的社会从“乱世”开始,经过“小康”最后至“大同社会”的三个进步阶段的细致研究,描绘了理想福利社会的图景。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的根本表现在于公共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化和福利财富的社会化,即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所提供了的各项福利,通过建立育婴院、恤贫院、医疾院、养老院等达到“去家界为天民”的大同社会的福利状态。“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故大同世人人分其仰事俯畜之物产财力以为公产,以养老兹幼恤贫医疾,惟用壮者,则人人无复有老病孤贫之忧,俗美种粮,进化益上,此父子之公理也。”维新运动的另一位倡导者梁启超的福利思想基于近代中国社会灾害发生频繁的历史现实,其实质在于免除社会灾害给每个人所带来的极端损害,认为社会福利就是社会救助,并将中国古代赈济思想与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确立了人民有难、国家有责的现代意识。“万事皆可忍受,而至于饥寒迫肌肤,死期在旦夕,则无复可忍。”面对社会灾难,社会救助能够做的就是广设善堂,赈灾救济,让每个人在堂内学得手艺,“学成者听其出堂自谋生路” 。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见于其民生主义的理论之中,其民生主义思想之形成源自资本主义在欧洲近代所造成的贫富悬殊与劳资对立的流弊,因此,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 “贫富均等”是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福利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措施在于“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照价收买”等一系列平均地权的手段以达到“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同时,孙中山极为重视福利的社会化和国家化,认为社会福利的目标在于使国民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获得和享受国家给予的福利,“二十以后,自食其力,幸者为望人、为富翁,可不须他人之照顾。设有不幸者半途蹉跎,则五十以后,由国家给与养老金。此制英国亦已行之,人约年给七八百元,中国则可给数千元。如生子多,凡无力养之者,亦可由国家资养”。

三、结语

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镌刻着中西融合、新旧交替的历史烙印,存在着历史的合理性,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其合理性在于近代思想家看到社会福利制度在稳定社会、巩固国家统治政权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所提出的社会福利制度建构都超越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环境,中国传统宗族式的社会保障模式未被打破,以致新型社会化救助福利机构的建立条件还未成熟。同时,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介于中西福利制度之间,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既有传统中国的厚民思想,又有西方福利社会化的印记。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在理论上建构了不同于旧传统的、带有近代色彩的理想社会福利制度,为未来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为近代中国谋求自强提出了民生领域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月之.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冯桂芬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海青.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韬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篇4

一、社会福利思想及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理论依据的概述

1.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与结果,是社会中政府职能的主要构成环节,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立法途径规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筹集和发放社会福利基金,从而对国民因各种社会原因或特殊个人原因所导致的无收入或收入中断情况提供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思想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社会福利制度的指导思想,其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特殊群体救助、社会财富分配、劳动就业保障等民生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其反映内容也各不相同。

2.提出社会福利思想理论依据。首先,从国外方面分析。自鸦片战争以来,工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传统社会福利思想已经无法满足转型期社会的实际需求,一些近代有识之士在借鉴与吸纳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表现为传教士开始进行慈善事业,留学人士在接受西方教育的情况下,回国发展,并且将一些先进福利思想引入中国,为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从国内方面分析。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老年福利、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救济、残疾人福利等,尽管中国社会福利概念的引入比较晚,但是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一直都存在。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就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孔子的大同思想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体现;墨子的兼爱思想同样也是社会福利思想的一种表述。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均对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形成的渊源。

二、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思想

1.贫困人口救助思想。(1)济贫恤穷,养教兼施思想。济贫恤穷主要指的是扶贫济弱,安抚稳定贫民。针对传统慈善机构而言,救助贫民主要停留在“养”的层面,这样养而不教是治标不治本,在近代思想中提出了养教兼施的思想,对一些贫民乞丐进行收容养恤,并且教授相应的技艺,加强其自食其力能力。在探讨养教之法的时候,郑观应主张设立栖流局,并且收养游民与乞丐,传授相应的技艺,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经元善主张设立工艺院,转变传统重养轻教的形式,加强人民的生存能力;陈炽等思想家、实业家也在不同方面对养教兼施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贫民生活救济非常重视,并且对养教兼施模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2)慈善公益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贫民教育事业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大部分贫民均无力上学,此种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义学义庄也在逐渐开办。冯桂芳也提出了义学义庄的概念,其不仅体现了贫民读书思想,也扩大了义塾设置范围,尽管只是局限在宗族性质方面,但是也体现了一定的贫民教育思想。除此之外,在医疗救助方面,也设置了一些施医局、栖流所等,加强了中西医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弱势群体福利思想。(1)安老怀少思想。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老人福利与儿童福利。从孔子开始,便将“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思想当成是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近代思想大部分均是对此的延伸,并且吸收了一定的西方思想。近代对安老怀少思想的分析,最为明确的主要就是孙中山与熊希龄。孙中山在继承安老怀少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深化,同时将其看成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熊希龄作为一位社会实践家,其创办的香山慈幼院是近代慈幼事业典范,也是实施安老怀少思想的重要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安老怀少思想在近代老人与儿童福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妇女福利思想。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较低,甚至缺少一定的人权。在晚清的时候,妇女问题比较受关注,逐渐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枷锁,对男女平等观念进行了一定的注重,主张解放妇女。在近代最早提出男女平等理念的就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利用基督教平等理论,提出了男女平等理念。洪秀全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如婚姻自由、参加考试、放足等。(3)残疾群体与罪犯福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部分残疾人均是由养济院收留养恤。随着社会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群。郑观应主张设置一些慈善机构,帮助残疾人群学习技能,让其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在清末时,张謇创设了中小学、师范,并且进行了盲哑残疾人教育,帮助其学习汉字与算数等,使其具备生存能力。除此之外,在近代思想中针对罪犯福利而言存在着很多的罪犯福利言论。人们首先关注了西方罪犯的生活状态,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莫如于监狱之外,另设工艺学堂”思想,兼施养教。由此可以看出,对残疾人群与罪犯福利而言,也要加强养教兼施,转变福利思想,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灾荒群体社会救助

1.官义合一思想。在晚清之前由政府主持的“官赈”,一直以来都是灾荒赈济的重要方式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方法,近代以来在内外战争不断的形势下,导致政府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无法进行大规模官赈的开展,并且在官赈中,经常出现很多的贪官污吏,导致无法达到赈灾效果,因此为了有效救助灾民,提出了官义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救济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不仅可以收集社会资金,增加救助资金,还可以减少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现象,真正实现灾民的救济。

2.以工代赈思想。以工代赈思想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赈灾的时候,加强灾民社会劳动的参与,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救灾方法。我国历代以来发生的灾害均比较多,水灾、旱灾非常频繁,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水利条件差也是主要原因,所以提出了治河代赈的思想。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士通过对灾害的分析与研究,明确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对开矿、铁路建设等方面也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措施的落实,不仅可以让百姓得到实惠,还可以保证灾后社会的稳定。

四、全体国民福利思想

1.新式教育思想。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教育一直沿用隋唐以来应试考试的模式,儒家经义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制约了新式人才培养,同时对社会风气、人们精神生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思想家提出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比如调整考试模式与内容,培养一批懂得近代科技的新式人才,促进实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重视文化思想。近代中国教育一般是以“开民智”“、新民德”为目标,在开展教育事业的时候,一些学者提出加强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常识和道德,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陈炽的言论中,在这一方面就有所体现,如设立书院;而张謇的方案更加具体,设立图书馆、博物苑,加强文化教育等。

3.发展社会服务业。随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引入,近代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除了铁路、电讯等公共设施之外,在医疗、银行、保险等行业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保险行业,作为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保屋险、保货险、保船险等。

近代中国战争不断,经济衰落起伏,争执溃乱无序,基本处在一种混乱状态。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逐渐涌入,通过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并对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社会福利思想,这些福利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落实,在改进与完善近代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摘要:本文主要对社会福利思想与近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提出理论依据进行概述,阐述针对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灾荒群体、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思想。摘要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以民为本关键词

参考文献

[1]严妮.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文化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张国栋.农民重大疾病保障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5).

[3]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

[5]冯元.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4).

[6]许光.福利经济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群体现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7]彭华民.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J].东岳论丛,2010(8).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绪论 篇5

第一节: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假设不虞匮乏,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受教育社会平

等及有序的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而贫困,疾病,失业,无知,懒惰和犯罪则是反福利的社会病态。

2.广义的社会福利: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

神生活,保证人民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3.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属于社会救助)

4.狭义的社会福利存在于包括古代社会在内的一切文明社会,更确切的说是在所有形成国

家公共权利的社会。广义的社会福利是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详见P3)

二:社会福利制度:

1.含义: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是人类社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的某种制度

设置,或者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一种社会类型或政治制度决定着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福利的实现方式。

2.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形式:

(1)残补型的或剩余型的制度:属于济贫服务的范畴,指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

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2)制度型的福利: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

3.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从消极的救治社会病态向积极促进直接的社会福利发

展。不仅将福利作为一种道德目标,也当作一种政治目标来追求。

4.经济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1.社会福利的特征:

(1)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2)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3)权利和义务的不对成性;

(4)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2.社会福利体系:

(1)广义的社社会福利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安全体系)(2)社会保险体系

(1)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全体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与服务。

其他的社会福利(2)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体系(3)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障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4)公司(单位)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的凝聚力和忠诚。)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2)狭义的社会福利:由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构成的社会安全体系。

第二节: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一:社会福利思想中的价值观问题:

基本对立:个人主义福利观与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对立。

福利需要上 :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

社会物品分配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

个人主义福利观:它把福利看作是有关个人动机与需要的东西,因而反对为了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目的而采取的福利措施。

集体主义:把福利看作集体的责任,认为个人在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不测时常常是无能为力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和各种新的情况,人也需要不断发展自己,而这一切都需要集体的协助。因而,需要发展社会的福利功能,以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基本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等方面得到公平的对待。

二:中国古代福利思想:

1.民本主义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2.民本主义的福利思想是建立在君主制的“王道”和“德政”意识的基础上。

3.以德治国原则的多重含义:

(1)统治者本身的道德修养;

(2)要求统治者必须要推行“仁政”、“德政”,行政要以“德”为本,宽厚仁慈,如此才能达到天下大治;以“德”为本就是“民为本”的民本主义;

(3)对被统治者即人民实行道德教化,要让人民按照“德”的规范严格规定自己的言行;具体的说,在中国古代,福利不被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不被视为社会控制集团或社会全体的责任,而曾经长期被看做超社会的神灵给予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某一社会个体的赐予。人们被动等待着这种“福利”,中国传统思想里并没有现代意义的福利概念。三:托马斯·阿奎那的社会思想和宗教福利观:

第一、他反对奥古斯丁和早期基督教将天国和尘世相对立的宗教社会观,而主张缓和二者的对立,把奥古斯丁关于来世幸福和把思想社会置于上帝之城的思想修改为尘世社会的思想,认为社会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神性的实体;天国的等级制与现实社会的封建制是同构的。

第二、托马斯反对早期基督教关于天恩与人性相对立的原罪说和所谓赎罪的思想对人性的否定,认为“天恩不夺走人性而只会使人性完善”,即人性的需要和价值不应因有了较高的真理和价值(天国理想)而丧失其意义。

第三、自然法赋予人自我保护的自然本能,性关系和抚养后代的本能、求知的欲望和希望过社会生活的自然倾向,这使人在身上存在一种与一切实体共有的趋善向吉的自发倾向。这种倾向将人与上帝、世俗与天国联系起来,而不是分割开来。托马斯肯定世俗幸福。第四、托马斯重新提及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和社会的动物”的论断,认为人是受神法、理性和政治权威这三重秩序的支配,人不仅需要自然本性的支配,而且要受理性支配,要具备公民道德和承担人类的使命,在实现自己的世俗目的之后,还要拯救灵魂,承担宗教的义务。所以,对于人法来说,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必须把义务看作是高于权利的东西,以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幸福为目标,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无上福祉。

四: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1)规定每个教区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

(2)教区主办;

(3)规定有工作能力这必须参加工作,设贫民习艺所;

(4)禁止无家可归者或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立救贫所;

(5)规定人们有救济其贫穷家人和亲属的义务

(6)分类进行,将贫民分为不同的类别:体力健全者;不能工作者(老、病、残人

士)、儿童(领养或寄养)

(7)救济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救济人士在辖区注满三年的人。

新《济贫法》:

(1)明确济贫的责任在社区和教会,以加强对济贫对象的管理;

(2)对济贫的方法做了修订,取消院外救济,所有的受救济贫民必须关进济贫院或

贫民习艺所。

(3)受助者必须接受三个苛刻条件:承认救济是不体面的、个人的人生自由要受到

限制和失去政治权利,特别是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节: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

一: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质的飞跃:

从《济贫法》到社会保险法案,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社会福利由资本主义早期的慈善救济阶级过渡到了现代的制度福利阶级。

1.制度化福利的特点:

第一、它把济贫时代那种临时性的和不确定的福利供应变为经常的和稳定的制度;

第二、它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公民,而不是那些被特别区分出来的社群; 第三、福利保障具有全面性,国家必须负担起保障全体国民基本生活,以免人民陷于匮乏的责任;

第四、受保障者无须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从而避免带给受助者社会烙印和歧视;

第五、社会福利的制度化使过去施舍式的慈善救助发展成公民应得的法定权利。

2.制度化福利的发展:

(1)社会福利的性质是全民的普遍性福利;

(2)社会福利把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作根本目的;

(3)社会福利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形成有着众多子系统的社会福利网络;

(4)社会福利的供给也在不断多元化,由单一的国家供给向社会化的福利体质发展,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分担福利责任的格局。

二: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一)人道主义思想:

1.人道主义是关于人性的道德学说,它鼓吹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把同情和合作精神当作实现这种社会道德目标的主要依据,强调人士平等的、自主的个人,人有权利得到社会平等的关心和尊重

2.把福利当做是同情、宽容和善行,不能消除社会不平等,限制了社会福利的功能。在阶级社会里,人道主义甚至成为深化阶级统治和剥削的更为巧妙的手段。

(二)公民权利的观念:

1.公民权利观念的确立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把社会福利从一般的道德要

求,提升到了政治道德的高度,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关怀的局限性,变成人人拥有的经济与社会权利。

2.公民权利: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

(三)福利国家及其局限:

1.理论上:在对公民进行普遍的福利赋权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把国家或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或者保护公民的福利权放在了优先的位置,认为这样就实现了以人

为本的目标。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它并没有把人放到社会福利的主体位置上来认识公民权利的福利观,而仅仅是从消极的保护的角度看待社会福利的制度与事实,结果是公民权利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片面化和表面化了。

2.实践上:把社会福利的责任看作主要是由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首先是使福利国家的制度变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庞大的福利支出使福利国家的财政常常出现赤字,一旦政府财政收入发生问题,就会产生财政危机,引起整个过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动荡;其次,企业福利支出的不断增加也需要通过不断增加税收来支持,而过重的税负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最后,培养了一些等待“免费午餐”的意识,由于在一些福利国家为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人们的工作动机就受到影响,一些人因此降低了工作动机,片面地把享受福利待遇当作个人的权利而不承担福利的责任,于是产生了一些专靠福利救助为生的体健者,造成福利制度的异化。

(四)社会福利思想多元化:

(1)新自由主义:否定公民权利的福利观和福利国家制度、鼓吹市场原教旨主义。

(2)新保守主义:主张应该更多地发挥家庭和社区的福利功能、恢复传统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责任意识。

(3)新社会民主主义:试图调和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对立、主张混合福利制度的所谓“第三条道路”。

(4)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坚持福利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靠市场调节来满足人们的福利需求。

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

(一)问题:

(1)围绕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社会福利的政治道德属性展开讨论。

(2)围绕着公平与效率谁更优先的问题,探讨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问题,以

及社会福利应该在什么程度上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的作用。

(3)社会福利是作为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由的手段加以实施,还是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的工具和社会改良的措施。

(二)理论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6

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集中体现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当时德意志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工业化过程正在进行, 德国工人阶级政党不断发展, 而德国资产阶级政府开始酝酿社会改革以防止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德国工人阶级政党各派在实现合并的过程中, 其基本主张与政策方针开始发生变化, 表现在对社会改革与资产阶级社会立法无原则地赞成和向往方面。马克思就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对德国工人党实现合并的纲领的批判, 阐述了关于社会福利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指出:社会总产品不能不折不扣平等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 应从中扣除部分。即第一, 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所需要的费用;第二, 用以扩大生产的附加部分;第三, 为预防不行事故、自然灾害等而用来保险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基金。马克思说, 做出这种折扣是必要的, 至于如何划定其比例, 要根据生产资料和集体的力量 (即企业的实力) 按概率扣除。“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根据公平原则来扣除”。在这里, 马克思将收入分配原则中的公平原则理解为公平。毫无疑问, 这种主张包含了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基金,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福利服务的观点。他指出, 在扣除上述三个方面所需要的生产消费资料部分以外, 剩余的社会总产品才能成为消费资料。但是, 在对这部分消费资料进行个人分配之前, 还必须从中首先扣除下列三项费用:第一, 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 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 如学校和各种保健设施等;第三,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 社会福利基金等的扣除数额应该与经济发展状况保持协调。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社会后备基金和保险金, “在经济上是必须的, 至于扣除多少, 应当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同时, 马克思还指出, 社会福利费用尽管来源于生产者的劳动创造的财富, 它“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

针对哥达纲领提出的“限制妇女劳动和禁止童工”的主张, 马克思指出, “如果限制妇女劳动指的是劳动日的长短和工间休息等等, 那么劳动日的正常化就应当已经包括了这个问题;否则, 限制妇女劳动就意味着在那些对妇女身体特别有害或者对女性不道德的劳动部门中禁止妇女劳动。如果指的就是这样, 那就应当加以说明。”马克思指出, 禁止童工在这里必须指出年龄界限, 普通禁止童工是和大工业的存在不相容的, 实行这一措施甚至是反对的, 因为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实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恩格斯的社会福利主张

恩格斯同样十分关注社会福利问题。早在1847年10月, 恩格斯就在其重要论著《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12项建议和主张, 这些建议和主张后来被概括为10个方面, 作为工人阶级完成废除私有制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写进了《共产党宣言》之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与社会福利问题相关的重要主张包括:一是组织劳动者或者让无产者在国家的田庄、工厂、作坊中工作, 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 并迫使厂主所付出的工资与国家所付出的工资一样高;二是直到私有制度完全废除时为止, 对社会的一切成员实行义务劳动制;三是所有的儿童, 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 由国家机关公费教育, 并将教育与工厂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在国有土地上建立房屋, 作为公民的公共住宅;五是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状况很差的住宅和街道。可见, 恩格斯所提出的上述社会福利项目已经涉及工人阶级就业、教育、儿童关怀、住房与公共卫生等许多方面。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 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重要目的之一, 是促进工人阶级共同福利的发展。他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 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 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以及城乡的融合, 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

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目的之一, 也是建立真正的为全社会所有的福利。恩格斯指出:“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 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 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基础。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 这种基金都是特权阶级的财产……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将把这种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 即全部原料、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从特权阶级的支配中夺过来, 并且将它们转变给全社会作为公共财产, 这样才真正把它们变成社会的基金。”

三、列宁的社会福利思想

列宁在十月革命成功的当晚, 就发表施政纲领, 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列为重要内容, 并积极实施党的社会福利的最低纲领, 通过一系列法律、法令, 成立实施社会福利的专门机构, 并号召党和人民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 研究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列宁指出,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使人们在劳动面前获得了平等的权利。但是按劳分配这一平等的权利, “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 它同任何权利一样, 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因为, 人是不同等的, 有的强些, 有的弱些;有的结了婚, 有的没有结婚;有的子女多些, 有的子女少些, 以及其他等等。这样, 付出同等的劳动, 所获得的消费品却不同等, “而不同就是不公乎。”按劳分配就是消费品分配中“仍然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为弥补这种不公平现象, 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拿出一部分财富用做社会福利。所以, 列宁得出结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必须从消费品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管理费以及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等的基金, ”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分配原则之一。

列宁指出, 单靠热情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 还要从物质利益上关心, 才能激发人民长久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所以列宁十月革命后采取的重大措施就是于1917年10月29日 (俄历) 发布《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法令, 1919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 3月22日发布俄共 (布) 关于《劳动保护和社会保证纲领》等, 使俄国劳动人民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们都获得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保证。列宁认为,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 是“关系到共和国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说:“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国家里, 第一个任务就是拯救劳动者, ”“如果我们能拯毅工人, 熬过这几年, 我们就能拯救国家、社会和社会主义。”为此, 必须想方设法, 在可能的前提下改善一下工人的生活状况, 以激励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解放的重要尺度。对社会主义来说, 不仅要使妇女获得法律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而且在实际上拥有平等的地位。列宁认为,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 使妇女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才能使妇女得到根本解放。他在1919年说:“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幼儿园……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的、毫不华丽的、毫不夸张、毫不显眼的设施, 在实际上能够解放妇女, 减少和消除她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上同男子的不平等。”

列宁继承马克思的思想, 提出了“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的论断。十月革命后, 列宁进一步强调实行“国家对保险事业的垄断。”这为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福利指出了方向。

四、斯大林的社会福利思想

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逐渐发生变化。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中指出保障公民的休息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社会福利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他的社会福利思想体现在农业上实行合作化, 分配制度上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得到加速发展, 国民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的福利制度建立, 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斯大林时代,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苏联成为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一个提倡共产主义新思想、新道德、人人基本平等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的社会福利思想体现在他的平等观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 斯大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 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 不是要限制和拒绝满足这些需要, 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需要。这充分展现了斯大林的社会福利思想。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第2卷

[2].[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4卷

[3].[德]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1975, 第1、3卷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00

[5].[德]马克思;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96

[6].[德]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 1997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7

(一) 实行国家保险是工人阶级最好的保险形式

列宁在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人党第六次全俄会议的决议中, 提出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他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险的客观必然性, 由于工人工资少, 无产者根本不能从工资中拿出一些钱来储蓄, 以备在伤残、疾病、养老、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时, 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失业时的需要。因此,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对工人实行保险, 完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决定的改革。根据列宁的倡议, 俄国社会民主党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了工人阶级的要求, 即工人阶级养活了整个贵族阶级及整个国家, 国家对工人应供给养老退休金。

列宁还在《关于对杜马的工人的国家保险法案的态度》的决议中提出工人保险的最好的形式是国家保险, 国家保险应依据以下原则建立:一是工人在下列一切场合 (伤残、疾病、年老、残疾、女工怀孕和生育、养育者死后所遗寡妇和孤儿的抚恤) 下丧失劳动能力, 或因失业失掉工资时, 国家保险都给工人以保障;二是保险要包括一切雇佣劳动者及家属;三是对一切保险者都要按照补助全部工资的原则给予补助, 同时一切保险费由企业和国家承担;四是各种保险都有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 这种组织应该按区域或被保险者完全自理的原则建立。列宁进一步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国家保险制度只能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他说, 只有彻底地推翻沙皇制度, 争得无产阶级自由进行斗争的条件, 才会实现真正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保险改革。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根据社会保障的内容采取各种灵活方式, 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是列宁社会保障思想的又一重要观点。1912年列宁在论述建立合理工人保险的原则时, 提出“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十月革命后, 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起初拟定保险基金从累进的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中提取, 在实施这些税收以前, 临时向雇主征收专款。后来, 这种临时的办法被保留下来。从1918年8月起, 规定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

1921年, 在重建工人和职员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时, 政府在恢复国家保险的同时, 又组织了农民互助。对于非雇拥工作者个人 (农民、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 的社会保障实行互助方式, 主要通过农民社会互助委员会全面帮助红军战士家庭、贫农和力量单薄的农户。到1922年底保险制度最终形成时, 保险基金主要是由国营和合作社企业的公共基金构成, 在私营企业里, 保险基金完全由雇主支持, 这样就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备问题。

在筹集自然灾害救济方面, 列宁的灵活思想表现得更加突出。1921年苏俄发生大面积旱灾, 并引发饥荒, 许多地区粮食极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 列宁认为, 应积极调动一切力量来帮助俄国人民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8月2日, 列宁发表了《告国际无产阶级书》, 号召国际工人阶级一起参加救济俄国饥民的活动。同月, 根据列宁的建议, 苏联政府与美国救济署签订条约, 争取美国人民的援助, 在救济渠道上, 列宁还专门提出美国人民既可通过美国政府, 又可通过苏俄驻外代表机构提供救济。而更有决定意义的是, 国际无产阶级在政治上、道义上、物质上对苏俄饥民的援助, 大大激发了本国劳动者救济的热情, 收成较好地区的工人、农民、牧民和渔民不断响应列宁对国内劳动者的号召, 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历史考验。

(三) 提高生产力水平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保障并不断提高人民基本的生活水平, 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和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要受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是列宁社会保障思想最基本的观点。1918年列宁对考茨基提出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九个月, 不仅没有推广普遍福利, 反而不得不说明发生普遍贫困的原因”的攻击时指出, “社会主义福利的改善程度要根据不同环境确定, 象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 在经过四年战争之后, 在国内外资产阶级继续进行破坏活动的情况下, 认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九个月没有推广社会福利, 纯属别有用心。”列宁认为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福利只能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积累, 不能幻想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就能实现普遍而完善的福利。

1923年4月俄共 (布)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又进一步指出, 在当时条件下, 对劳动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 关于劳动力、工资、各种工作日的长度、社会保险费的扣除, 文化教育费等一切条例的执行情况, 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 “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目前工业状况能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工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取消或暂时修改在目前经济状况下显然不能实现的各种条例。”否则, 生搬硬套地采取一些与实际生产力水平不相称的措施, 则是“最亏本、最不合理的社会保证形式”, “是违背工人阶级的将来利益的”。

(四) 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益

列宁在1918年的《党纲草案草稿》中再次强调要将“重心从形式上承认自由上从事工作”, 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不仅保证每一个公民不受剥削, 而且也保证他们免于失业;另外, 自由从业权利必然地包含着普遍劳动义务。恩格斯曾指出, 在新的生产组织中, 第一方面的要求就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倒别人身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苏维埃俄国不仅保障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 同时给予妇女相应的劳动保护并禁止雇用童工。列宁认为:“直到现在, 妇女还处于被称为奴隶的地位;妇女被家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把她们从这种地位中解救出来。只有当我们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公共经济和共耕制的时候, 妇女才能得到完全解放, 彻底翻身。”在列宁的领导下, 苏联妇女的经济、社会等地位大大得到提高, 这为其参与社会就业和参加社会劳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劳动就业中的未成年人保护, 列宁尤其强调禁止雇用童工。在列宁领导下, 社会主义政权刚刚建立之时, 苏维埃政府就公布了八小时工作日和分配工作时间的法令, 即工作日应规定一昼夜不超过8小时, 每星期应有一天休息不做工, 加班加点应该绝对禁止, 做夜工也应该绝对禁止。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苏维埃俄国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保障劳动的平等和工资的平等, 并努力实现从形式平等到事实平等的转变, 实现“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原则。

二、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的当代价值

列宁的社会保障福利思想是在当时人民生活保障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提出的, 通过社会保障福利政策的积极施行, 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促进了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一思想至今还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 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中全会公报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 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

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 老百姓必定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产生担忧, 即使收入提高了, 也过得不安稳, 不敢消费, 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拖累整个经济运行。那么, 我们到底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首先, 瞄准“空白点”, 健全体系。如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 但城镇居民养老还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 下一步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此外, 还应当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探索机关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其次, 继续扩大覆盖范围。目前社会保险扩大参保的重点人群有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再次, 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 未来一段时间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 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此外还要提高待遇, 并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十一五”期间, 我国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未来5年, 国家应着力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继续改善退休职工待遇。

总之, 关于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的论述, 不仅使我们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 而且还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摘要:列宁在社会保障福利问题上首开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福利实践的先河, 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四方面:实行国家保险是工人阶级最好的保险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保障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益。同时, 列宁的这一思想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列宁,社会保障,福利思想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2]、列宁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8

一、社会福利机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孤、老、幼、残等几类群体, 这些群体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或情感上的缺失, 非常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休养员来说, 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首先, 对于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来说,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深刻理解社会福利工作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从而增强对所从事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能站在休养员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提供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帮助,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其次, 对于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的休养员来说, 由于在生活中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 往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方面, 通过向休养员传达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 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可以及时矫正部分休养员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其能够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勇敢笑对人生。

二、目前社会福利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硬件设施相对简陋。目前, 我国有的地方社会福利机构硬件设施比较简陋, 尤其是一些农村的社会福利机构, 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食宿条件。在养老服务中心, 一间屋子一般是安置2-3个老人;在儿童福利院, 一间屋子一般是安置3-4个孩子。这些社会福利机构一般仅仅能满足孤、老、幼、残等弱势群体最基本的吃住需求, 对于教育、康复、医疗、社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服务都普遍缺失。对弱势群体而言, 只是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 并不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这是部分社会福利机构孤、老、幼、残人员情绪低迷、生活态度消沉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福利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

(二) 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 我国有些地方的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在很多大众眼里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其实不然。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的孤、老、幼、残这些弱势群体都普遍存在着身体上或心理上的问题, 这对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孤、老、幼、残这些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 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工作、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孤、老、幼、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将休养员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设身处地地解决好他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事业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尤其是在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 投入较多。但社会福利机构普遍存在着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有所忽视, 即便定期举办讲座或培训学习等, 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入脑入心, 这也是有的地方社会福利机构极个别人员出现不良道德行为的原因之一。

三、加强社会福利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项举措

(一)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社会福利机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加大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资金和投入, 不断改善社会福利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更好地提升孤、老、幼、残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不断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要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全员参与, 与休养员亲切交谈, 面对面沟通, 心与心交流, 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 建立水乳交融的和谐亲情关系。

(二) 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 要通过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职业道德教育、继续教育等活动, 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激发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 要切实关心干部职工生活,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建立“职工之家”, 注重对干部职工的压力释放、精神慰藉以及心理疏导, 加强沟通交流、互帮互助, 增强干部职工和休养员的家园归属感, 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福利机构大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三) 全力打造服务品牌。在社会福利机构内, 既有慈祥可敬的老人, 又有活泼可爱的儿童, 还有无私奉献的员工, 共同组成了一个幸福甜蜜的大家庭。要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休养员服务”的工作宗旨, 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活动, 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着力营造微笑、热情、高效、全面、贴心的家园文化, 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熟、敢于拼搏、勇争一流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把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成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甜蜜的大家庭, 使孤残儿童、“三无”对象、休养老人尽情享受甜蜜、享受幸福, 为天下儿女尽孝, 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 为党和政府分忧, 推动社会福利机构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社会福利机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得是孤、老、残、幼等弱势群体, 要意识到他们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的各项困难, 我们应积极施以援手。要注意对这些弱势群体心理层面上的帮助, 切忌以同情或者歧视的目光看待他们, 要以人为本, 平等相待, 从“尊重”的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落实下去。另一方面指得是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干部职工是社会福利机构有效运转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的工作中来。另外, 还应发扬民主, 充分听取广大干部职工对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献计献策, 集思广益, 把社会福利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最后, 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加快社会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学习培训机制, 更好地为广大休养员服务。

(五)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时期, 社会福利机构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每年可以结合春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联欢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营造工休人员亲如一家人的和谐氛围。要增强各个不同工作岗位干部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激发出每个干部职工最蓬勃的工作热情, 加强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 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积极唱响和谐幸福交响曲, 进一步密切干部职工与休养员之间的关系, 拉近工休人员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将微笑、热情、高效、全面、贴心的家园文化转化为更好地为休养员服务。同时,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 将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接纳”“尊重”等理念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同时, 还要开展效果评估, 及时做好工作总结, 使社会福利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步步为赢、卓有成效。

社会福利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 必须高度重视,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水平, 不断开创社会福利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开展社会福利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建议[J].人力资源, 2012 (6) :209.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 篇9

罗莎·卢森堡在她的革命实践中, 吸收,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民主思想。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她民主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之前, 人们认为民主是一种政体的形式。马克思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式提出“依据唯物史观, 从人出发, 由人到社会, 再到国家, 认为是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社会。”从“社会决定国家”这个基础出发来对民主进行研究, 马克思提出要把权利还给社会和人民。因为在人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之后, 国家制度也丧失了它原本的统治职能, 只行使对公共事物的管理职能。而这种管理将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轮流担任。届时, 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社会的主人, 也成为了自身的主人, 真正的民主制也就实现了。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反复强调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更明确的指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可见, 马克思所认为的民主, 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马克思坚持的是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彻底的民主, 在他看来, 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才是真理。

2 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2.1.1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础

在卢森堡的民主思想中, 民主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她强调社会主义不是靠命令来执行的, 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否则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她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次只有为大多数的利益并有大多数的劳动者去进行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由被统治阶级变成了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标志。如果社会主义缺乏民主, 就会影响人民的积极性, 全国的政治生活就会受到压制, 这样将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 甚至会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逐渐衰竭并且消亡。她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反之亦然, 两者密不可分。所以, 是否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

2.1.2 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卢森堡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社会想要保证人民能真正的当家作主, 首先必须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她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制是与废除阶级统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开始的。从社会主义政党夺取政权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 它无非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要依靠民主的形式来选举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权力机构, 并委托少数代表来执行权力。她指出, 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民主, 就必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应当而且必须立即劲头十足地、不屈不挠地、毫无顾虑地采取社会主义措施, 也就是实行专政。”在她看来, 两者必须统一而决不能对立起来。她说:“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别的, 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卢森堡在肯定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前提下, 辩证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指出无产阶级的专政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民主,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她的这些论述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如何正确看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作用, 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党内民主思想

2.2.1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首先, 卢森堡说明了集中制是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原则之一。她认为“强烈的集中主义特点一般来说是社会民主党所固有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因此党内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作为保障。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必须实行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主要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倾向于集中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成长起来, 它的斗争必须是在巨大的、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政治框框内进行的。因此, 社会民主党本质上是任何分散主义和民族联邦主义的坚决反对者。社会民主党所担负的使命就是要在该国范围内代表无产阶级作为阶级的共同利益以反对无产阶级的一切局部的和集团的利益。”

其次, 卢森堡提出了“自我集中制”。她认为“社会民主党的集中制无非是工人阶级中有觉悟的和正在进行斗争先锋队的意志的强制性综合, 这也可以说是无产阶级领导阶层的‘自我集中制’, 是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党组织内部的大多数的统治”。她辩证地看待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她认为, 社会民主党运动是工人阶级自身的运动, 它不能建立在党员对中央机关的盲目服从上。同时, 她还明确指出了官僚主义蜕变的危险性, 强调公开的民主监督和批评自由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她认为, 防止官僚主义和消除腐化的惟一途径是依靠最广泛的民主和公开的舆论监督。为了保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 她要求广大党员在党内要保持思想自由和拥有批评自由的权利, 认为党员群众的政治思想保持生动活泼的状态, 是“党内生活正常发展的关键, 即社会民主党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 “社会民主党本质上是任何分散主义和民族联邦主义的坚决反对者。”

2.2.2 普选、自由和公开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途径

罗莎·卢森堡认为, 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之后, 通过民主的形式, 制定法定选举程序, 产生能代表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权力, 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因此, 普选、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她看来:“没有普选, 没有不受限制的出版和集合自由, 没有自由的意见交锋, 任何公共的生命, 就要逐渐灭绝, 就成为没有灵魂的生活, 只有官僚仍是其中唯一的活动”。她强调要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这样就不会导致特权。她的思想实质上是反对独裁专制, 主张实行广泛的民主。

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3 罗莎·卢森堡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扩宽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 确保弱势群体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切权利都属于人民。只有使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 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弱势群体参与政治的权利却逐渐边缘化, 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出现了很多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情况。因此我们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参与政治的机制, 积极扩宽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 充分保障他们的权利, 才能促进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加强党内民主, 实行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在集中的指导下民主, 实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集中制也是维系党的生命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制度。如果忽视或者否定它, 都会削弱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甚至瓦解党。

在党内一定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才能加强群众对共产党员的监督作用, 才能保证民主集中制发挥效用。面对新的情况, 我们必须把不断加强党内民主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 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总之, 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留下的宝贵的遗产,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摘要:作为工人运动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罗莎·卢森堡的特殊身份、成长环境和非同寻常的经历造就了她独树一帜的民主观, 其民主思想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本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以及党内民主等问题。罗莎.卢森堡的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着重从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主要内容来考察其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程人乾.罗莎.卢森堡——生平和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卢森堡文选 (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3]卢森堡文选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4]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 (第8辑) [A].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上一篇:幼儿园古诗文教学下一篇: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