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想(精选12篇)
民主思想 篇1
一
翻开《论语》中《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一文, 一个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场景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 尔何知? ”
对曰:“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赤, 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点, 尔何如? ”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在这场已成为人类教育史中经典的教育活动中, 这位出身贵族, 做过鲁国司寇, 且是当时思想文化界领袖人物的教师孔子, 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没有师道尊严的大架子, 而是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 用真诚的情感和亲切的话语与学生对话, 打消了学生的顾虑,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各言其志”, 畅述理想抱负, 或“率尔而对”, 或“舍瑟而作”, 将各自安邦济世、强国富民等理想抱负抒发得淋漓尽致。面对学生极富个性的表现, 作为老师的孔子并没有以“严师”、“权威”的面目予以肯定或否定, 即使对“其言不让”的子路, 也只是善意地———“哂”, 而对曾晳的陈述, 竟“喟然而叹”, 足显为师的真挚与坦率。
观摩了孔子的教育活动实录之后, 我真真难抑对这位教育“至圣先师”的景仰之情。我终于明白, 孔子“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的教育高效率、高成才率是如何取得的, 那就是, 始终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 让民主教育的思想贯穿活动的始终。掩卷思之, 感触良多, 一种对教育的全新的认识在我心中渐渐明晰起来, 我禁不住大声疾呼:教师要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
民主教育的思想是古今中外教育先贤们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教育民主思想之先河, 至今仍闪耀着教育真理的光辉。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的论断, 也渗透着民主教育的智慧。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巨人”的陶行知先生用三块糖果奖励打人的学生而让学生幡然悔悟的故事, 可谓民主教育的典例。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思想及实践, 已结出硕果, 产生了较大影响。上世纪初,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论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响亮地提出“教育是为了民主, 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些观点, 无不体现了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精髓。
二
那么, 为什么说教师要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呢?
首先, 只有树立民主教育思想, 教育才能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要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 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问题, 即要更新教育观念, 让教师的教育观念适应现代化。而只有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 教育观念才能彻底更新, 教育的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改革, 教师才能真正把教育看做是“人学”, 才能在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前提下培养人, 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具有民主、平等的现代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人才, 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和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素质的人才, 并使我国的教育与世界接轨, 建立起现代教育科学体系, 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
其次, 只有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 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 是教育真正面向未来的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必须营造氛围, 创造宽松的环境,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切磋、启发、激励。而这个宽松的环境、氛围, 就是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而营造这种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的先决条件, 就是要具备民主的教育思想。很难想象, 一种专制的教育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师道尊严”的教育意识能营造出师生平等、互相学习、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宽松的教育环境;更难以想象, 学生在失去自主权利, 充满压抑被动的环境氛围中能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才能。
第三, 只有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都认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就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解放他的头脑, 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 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 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 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 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 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不逼迫他赶考, 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 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 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习的学问, 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语)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教育的主人, 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 并体验学习的快乐。
第四, 只有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 教师才能成为点燃真理火炬的人。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师“得教你的学生把真理公开给大众, 得教你的学生拿着真理的火把指点大众前进”。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具备民主教育的思想, 因为只有具备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教师, 才能成为民主的教师, 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 并尊重学生的人权和人格;民主的教师, 才会追求“真教育”, “追求真理, 贯通真理, 为真理而战”。这样的教师, 才能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精神, 才能做到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才是点燃真理火把, 照亮学生人生道路的人。
第五, 只有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 才能创造科学、高效的教育。一个具备民主教育思想的教师, 一定会尊重学生, 平等地对待学生;会亲切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并摒弃狭隘自私、功利主义的想法, 把爱心化做科学的教育手段, 尊重、关心、爱护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和导师, 帮助学生规划人生, 树立理想, 并引导激励学生自强不息, 勤学奋进。这种具备民主思想的教育, 一定会是科学的、和谐的教育, 充满爱与人情味的教育, 也是高效的教育。
最后, 针对当今中小学教育现状, 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十分紧迫。毋庸讳言,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 教师民主意识、民主教育思想的缺失仍然十分严重, “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思想在某些教师心中根深蒂固之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某些学校和教师, 为狭隘自私的利益而大搞形式主义和题海战术, 忽视教育的主体———学生, 忽视他们的学习权利和情感需求, 忘记教育是“人学”, 是“心灵的艺术”, 忽视了教育对人的尊重与信任, 忽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 忽视每一个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因而墨守成规, 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穿新鞋, 走老路”的现象仍然存在, 某些地方的课改流于形式, 前景不容乐观。而中小学教育中由于民主教育思想的缺失造成的弊害不止于此, 因此, 中小学教育需要民主, 中小学教育呼唤民主, 中小学教师树立民主教育的思想刻不容缓。
民主思想 篇2
核心线索:是近代世界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东西方的实践过程;西方国家,近代中国两条线索的关系 ①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源头(英国是源头)③近代民主思想又为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④西方民主思想和实践又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源头和实践的借鉴者
近代民主思想的线索—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民主革命的实践线索;民主与专制的搏斗(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善;工人民主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无产阶级的实践
一、西方的专制理论
【产生历史条件:①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意识形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②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并日益强化,王权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必然为君权辩护。】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权和王权的矛盾更为尖锐。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
(2)内容: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托马斯·阿奎那:主张:①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神权思想
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接近自然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势,是符合上帝本意的。核心:论证教权高于君权(前提)目的: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实质: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自然法则”思想)2.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
(2)主要内容: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须对上帝负责。
【詹姆士一世:主张:①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②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③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④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⑤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⑥把国王比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
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影响有何不同?
(1)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2)中国的新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意义:积极意义: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消极意义: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合时宜。】
【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积极:①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③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②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③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1.斯宾诺莎:提出包含人权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最优论。【主要思想:①强调思想自由和遵守国家法令的重要性(思想自由,行动守法)②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即民主政体最优论)。】
2.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天赋人权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提出自由、法治的原则他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后,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主要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调自由、法治;③主张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权分立”学说提出的背景: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②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权的实现;③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④孟德斯鸠吸收和发展了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抨击封建制度,主张“主权在民”,指出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夺回自己的权力是合理而且合法的。他的思想后来转化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结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也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卢梭的主要思想:①社会契约思想;②“主权在民”思想。(核心思想);③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评价:①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③鼓励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表】
思想家,时期、国籍,思想核心,实践
斯宾诺莎:17世纪中叶的荷兰(天赋人权)北美《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洛克:17世纪晚期的英国(权力分立)美国三权分立、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卢梭:18世纪初期的法国(主权在民)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三、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焦点: 财政问题。原因:财政危机与对外战争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628年召开议会,接受了《权利请愿书》。《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利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 1.《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接受,导致内战。
【《大抗议书》:内容: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任免权。评价: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3.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斗争:
(1)国王挑起内战1641年,议会胜利1648年,国王被处死1649年,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2)克伦戚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l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大宪章》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它们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什么传统?
①相同点: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犯人身自由。不同点:《大宪章》主要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权利请愿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一是从历史背景看,《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二是从内容是看,《权利请愿书》还只是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三是从结果上看,《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坚持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③《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总之,《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前的三个重要法律文件。总的趋势是日益加强对王权的限制。】
四、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美国的《独立宣言》
(1)体现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等。(2)它使启蒙思想首次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
(3)《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法国的《人权宣言》:阐明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主要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等。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法治和平等。意义: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批驳了专制王权封建等级,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的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亚洲国家社会改造;《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标志着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
五、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它规定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并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世纪初的外交委员会发展为内阁;“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尔波尔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制内阁正式确立。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2)影响: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1787年宪法:背景:①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②根据1781年《邦联条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但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③独立后社会动荡不安;④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和政府滥用权力。内容:①确立了“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②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③确立了联邦制,对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评价:①这是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实践,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起程。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③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④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广大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力,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宪法中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后来得到补充和完善,做到了与时俱进。】
3.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都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都实行“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2)不同点:国家元首职权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体制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比较英美政体:相同之处:①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普选制;②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同之处: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②君主立宪制设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③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女王)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形成的历史因素:英国:①议会历史特别悠久,且掌握着国家的财政权大权;②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同王权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斗争的胜利;③议会权力增长形成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美国:①没有封建专制传统,殖民地一独立就建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②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建立共和国的信念;③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六、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法国大革命——民主与共和的初步斗争,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否定封建专制;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国内: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③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④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⑤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2.民主与共和的反复斗争:从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复辟,从七月王朝到第二共和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
3.斗争的最终结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原因:①君主派的内讧;②各派分歧太大,国民议会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在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下,共和制终于通过;③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①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西学的不断传入;⑤近代教育的发展。】
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①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内:政治:清政府卖国,签订《辛丑条约》。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外:列强加紧侵华。②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是场骗局,革命形势成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它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之间分权和制约的原则。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维护共和的斗争: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3.斗争的认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通向民主的道路艰难曲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八、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1.英国的宪章运动:1837年,《人民宪章》的起草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此后英国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宪章运动:背景: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开展,工人阶级形成;②英国早期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状况极为悲惨;③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赋予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阶级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在政治上毫无权利。过程:1839年、1842年、1848年三次请愿运动,结果被镇压或夭折。影响: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使资产阶级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宪章运动所倡导的一些要求在后来陆续得到了实现;②宪章运动为以后的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③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序幕。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第一国际: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各国建立支部,支持工人罢工及进步运动。
3.巴黎公社:在实行人民普选权,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加强法制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尝试民主制度的建设。
【巴黎公社的背景:①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第一国际的领导力量增强,国际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这是巴黎公社出现的历史大背景;②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但巴黎工人拒绝放下武器,并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保卫自己的国土。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对工人的镇压,导致了巴黎人民的起义,这是巴黎公社形成的直接原因;③工人力量的壮大。】
4.第二国际:倡导合法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积极推动工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条件而斗争。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活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不同点:①组成不同: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
5.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制和减租减息制等民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展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由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年表】 1940年3月 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1946年1月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统区领导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以后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浅析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篇3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列宁的民主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成果显著,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也是在经济民主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遇到了民主瓶颈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探索历程
(一)坚持直接民主原则
列宁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认为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也应该采取巴黎公社那样的民主形式即人民自治、直接民主。列宁提出为体现真正的民主必须实行选举制度,党内的负责人和领导人由选举产生,可以随时被撤换。在《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中,明确阐明了苏维埃政权应该完全地、绝对地属于广大劳动群众,苏维埃的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出,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另外,列宁还提出工人选举代表来管理工厂、监督生产以及工会担负管理生产的主张,这都是早期人民自治和直接民主的体现。
(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条件下,军事上进入战时军备状态,经济上实行余粮收集制,政治上只能应战时之需采取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人民自治和直接民主的初步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俄国的人民文化水平较为落后,难以进行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所以列宁主张由体现人民利益的、具有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替代人民群众进行管理。同时,放弃了“一切权利属于苏维埃”的口号,强调党要监督、领导苏维埃,加强和集中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利。俄共八大上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把权力转移到了无产阶级政党手中。在党内,中央委员会形同虚设,而政治局实际上成了最高的决策机关。在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时期,列宁用高度集中委任制取代了苏维埃的民主选举和罢免制,以保持无产阶级专政阶段成果。
(三)政治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1921 年,俄国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战争已经基本上结束,国家的建设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新经济政策替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为适应新的形势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俄共十大决定放弃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实行“工人民主制”,加强党内民主,使党员能够积极参加党内生活,促进党的建设。为避免党政不分、权力滥用,明确划分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和权利界限。同时,注重对党中央的监督和管理,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坚决杜绝官僚主义。最后,建议精简行政机构,缩减苏维埃的编制,撤销各类多余的委员会等。
二、列宁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设想
(一)把实现党内民主放在首位
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党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普通党员的意志不能够得到一定体现,党员缺乏基本的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不能平等地参与政治,造成党内缺乏民主。缺乏民主的政党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阻碍。列宁建议对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进行改善,并把党内民主放在首位。第一,扩大中央委员会人数,避免权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核心领导手上,使其能够成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委员会,能够体现大多数党员参与党政,防止个人权利的膨胀。第二,避免个人领袖专权。列宁经过深思熟虑,为防止党的领袖个人专权,明确提出将斯大林调离总书记一职。滥用职权、个人崇拜主义、脱离群众等不正之风就会亡党亡国,可见列宁对斯大林的认识是相当富有远见的。第三,让工人中央委员和工农检查院成员结合起来,共同监督党中央。
(二)强化人民的监督权与管理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就是让全体人民群众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成为真正得到解放的国家主人。列宁曾说过: “在任何一个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中,劳动群众从来也没有像在苏维埃政权之下那样广泛、那样经常、那样普遍、那样简便地行使选举权”。选举权就是广大群众表达政治意愿和积极参与管理国家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在列宁的建议下,将监察委员会改组为工农检察院,强调吸收劳动群众进行广泛监督。指出工农检查的任务不仅是捕捉和揭发,而是善于纠正,赋予人民群众监督和管理党的权利。
(三)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础
俄国文化落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巨大障碍,要想促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列宁提出的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群众的政治教育,目的是吸引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进行扫盲。主张要有组织地、广泛地训练群众,普及知识,提高觉悟。重视农村群众的教育普及,大力发展教育,同共产主义宣传结合起来。通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等形式进行扫盲,并不断寻找与群众联系的新形式,吸收群众参与教育。发挥无产阶级的教育作用,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为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民主思想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一)民主为核心价值观服务
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民族文化的支点,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标志,也是国家团结的旗帜。十月革命后,列宁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探索出了符合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坚定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民主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和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共识这个重大问题,无论是对于党和国家,还是对于社会和公民,都既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又是一种历史考验。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要发展民主事业,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质、民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党要紧握民主事业领导权
民主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民主革命“既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创造过程;民主革命既有人民群众的民主需求的自发因素作基础,又包含着有意识的自觉因素起指导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初期和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统治阶级的民主领导权对民主建设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随波逐流,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三)民主建设要促进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民主的劳动者”。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论断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对未来劳动者的期望,也揭示出了民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教育的目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内涵。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目的是使人得到最大的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列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建设
早期,列宁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中,强调要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政权的统一,而俄国的民主是具有独特的符合自己民族的民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的国情不同,民主的形态也就有所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走过曲折的路程,早期进行的革命实践把西方的民主照抄照搬到中国,都没有取得成功。而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又注重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真正走上自己的民主政治道路。越是民主,就越应该是自己民族的,能够保证大多数人民群众参与的。
(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民主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从民主的本质形态来看,社会主义民主脱胎于资本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从东西方文明一百多年的交流交往经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将西方文明的精华融入中华文明,才会使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生命活力。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还不够完善,民主政治水平仍然较低。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基础。同时,注意不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民主政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三)政务公开以落实民主
要体现真正的民主就要有公开性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公开是公正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无公开性就谈不上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公开不仅包括政务活动的公开也包括党的活动公开,尤其是对广大的党员而言。政府的公开网站,各级党组织的官方信息的传播都是扩大民主的体现。普通党员群众参加党的事务也呈现增多的趋势。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民主程度不高。要落实社会主义民主的“公开性”,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扩大公众的民主监督范围,这样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通过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合理强化,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入新的活力。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借鉴历史经验与教训,结合具体实际,着眼自身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协商民主具有强大的力量,协商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克服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的困难。
五、结语
十月革命后,针对当时苏俄民主非常落后的现实,列宁提出开展一场全国范围的、长期的民主革命,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民主制约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经历了曲折与磨难,进行了改革,取得了突破,形成了当前社会主义阶段性的成果。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仍不够完善。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是伟大的创举和极其宝贵的经验,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亚志.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1,01:144-147.
论西方民主思想的演化轨迹 篇4
一、西方民主思想从人民权力思想到人民主权思想的演化
古希腊城邦的平民治理模式奠定了民主的基本含义, 即人民的权力或者人民的统治。但古希腊城邦的人民统治只是城邦中的占很少一部分的自由民的特权, 对普通的民众和奴隶而言没有任何权力。
首先, 在古代城邦民主以及古罗马共和制消失后, 源于斯多葛派的自然法学说出现了。斯多葛学派将“法则”与“自然”相等同;自然既是一般的实体的自然, 也是道德现象的内在自然, 即必须遵从的内在旨意。随后的西塞罗继承并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自然法的突出贡献在于阐明了自然赋予人类以理性、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平等和世界公民观念因此确立。随后康德在伦理学上论证了人的主体具有双重存在性:一方面人是感性存在物, 因此需要遵从自然的因果联系;另一方面, 人又是理性存在物, 因此必须遵守内在的道德自由律令, 直接确立凡人具有理性、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思想观念。人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 在此基础上, 布丹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概念及重要性:“主权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指挥的绝对永久权力, 是国家最明显的标志, 没有主权, 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国家主权具有永恒性, 它本质上属于国家而不属于政府。政府是可以变化、更替的, 但国家是不变的。国家主权具有无限性和至上性, 主权不受法律约束, 恰恰相反, 它是法律的渊源”[1]。人民概念本身与国家概念密切相关, 人民从含义上来看是一个政治概念。因此, 民族国家以及国家主权的基础构成人民主权的基础。
其次, 社会契约论是人民主权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契约论是关于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思想。“人权是天赋的, 生而具有;那么, 国家的权力是怎样产生的?契约论者说是人们相互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契约论者都承认人的自然权利, 正是为了保障人的权利人们才组织国家。所以, 它以人的自由、平等为基础, 又是为了使人的基本权利等到保障。”[2]霍布斯的契约论强调主权归属于君主, 即绝对的君主主权论;洛克的契约论充分强调个人权利, 认为建立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 人民转让的权力是有限的, 执行权力的政府也是受到限制的;卢梭是契约论的集大成者, 他论证了人类不平等的三个历史阶段, 主张暴力革命后订立契约组织合法合理的政府。霍布斯第一次摆脱了宗教神学, 开始从世俗角度来认识国家;洛克则通过契约论判定了君主、议会和人民三者之间的权力大小关系, 论证了主权归人民所有;卢梭通过契约论彻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理论。通过以上契约论的论证, 证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契约。这样, 在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形式奠定的人民权力或者人民统治的民主理念演化成西方近代的主权在民的理论。
二、从直接民主思想到代议制民主思想的演化
古希腊城邦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自治国家。由于地域面积小、人口少的特点使享有公民权的公民通过城邦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直接参与城邦管理, 这种管理形式奠定了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理念。经历漫长的中世纪直到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以及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去宗教化的文化斗争中, 人本主义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君主制和贵族制的罪恶, 因此未来的理想政府必须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近代的民族国家, 由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价值商品经济日盛, 古代城邦的简单民主制的外壳已不适用于民主国家”, “这是一个难题:既要贯彻人民主权的原则, 使国家权力控制在人民手中, 又要更新民主制的形式, 克服古代民主制的局限, 即要更新古典民主制的实践模式。”[3]这似乎意味着民主在民族国家无法实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摒弃人人直接参与的民主观念, 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应运而生。
潘恩和密尔是代议制理论的主要论述者。潘恩从君主制、贵族制以及代议制的对比中阐述代议制的必要性。他指出:“简单的民主制是社会不借助辅助手段而自己管理自己, 把代议制同民主制结合起来, 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的人口的政府体制;而这种体制在效力方面也胜过世袭政府”[4]。密尔是代议制理论的集大成者, 其《代议制政府》集中系统论述了他的代议制思想。密尔认为民族国家范围内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代议制, 代议制政府最高权力归于人民的代表。因此, 梳理西方古代民主到近代民主的演化, 对我们理解西方民主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聂露.人民主权理论述评[J].开放时代, 2002.6.[1]聂露.人民主权理论述评[J].开放时代, 2002.6.
[2]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2]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
[3]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3]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
民主思想 篇5
近期与金书记的一次谈话中,我认识到自己对党章党史还是很不了解,政治理论知识有待加强。于是我在课余时间学习了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知识,增加了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与坚持民主集中制意义的了解。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内民主是党内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党内集中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党的历史上看,民主集中制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在历史上挫折后的奋起与恢复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息息相关。在党的历史上,有较长一段时间,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恢复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恢复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事业生机勃勃,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可见,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新时期,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这种体制,既是民主的,又是法制的,需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主经济,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需要走群众路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和力量,民主集中制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种法制既要规范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又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体现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种法制体系,只有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才能建立和完善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以防止和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这也离不开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
以上是我学习民主集中制后的收获。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章党史、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能力。
民主思想 篇6
关键词 罗莎·卢森堡 民主思想 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14 文献标识码:A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Rosa Luxemburg Democratic
Ideas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ystem in China
ZHU Qianqian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Rosa Luxemburg is an eminent revolutionary fighter and theorist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She thinks that democracy is the life of the party and socialism. Without democracy, the socialism,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and the great recovery of Chinese nation all of these will collapse. First proposed in the report to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people's democracy in our country, and on this basi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decis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re widely multilayer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put forward. So we review to Luxembourg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osa Luxemburg; democracy though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ystem
1 罗莎·卢森堡的民主思想
罗莎·卢森堡,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她的革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国际共运史有重要贡献,其中她的民主思想独树一帜且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内民主思想。
1.1 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卢森堡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她说“即使有社会民主党的出场,人民群众依然是世界的历史的活的因素。只有当组织核心和人民群众之间不断地进行血液循环。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脉搏跳动,社会民主党才能表现出采取历史性行动的能力。”①卢森堡认为,不应因为普通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够高而否定他们在革命中的作用,不断鼓励和总结他们在革命中的错误有利于无产阶级政党反思并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成长。因此,她坚持在革命实践中要信任群众,注重群众,同时还要启发群众,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生活。
1.2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卢森堡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命,没有无社会主义的民主,也没有无民主的社会主义。她指责当时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形式“是以社会民主党工人运动中央委员会的皇帝陛下的身份出现。”②虽然卢森堡的一些批评没有结合到当时俄国具体的革命形式,但是她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仍对完善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
卢森堡在肯定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前提下,辩证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是一个党或一个集团的专政,而必须是最大限度公开的、实行不受限制的民主的阶级专政。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相通的。
1.3 党内民主思想——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卢森堡根据当时革命变化,对于党内民主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卢森堡辩证看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我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卢森堡指出自我集中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党内大多数人的统治,即大多数人的民主;认为在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变身执政党后,要处理好党内集中和民主的关系,民主是党生死攸关的问题,集中可以使全党高度团结统一。
卢森堡认为,党的一切组织及其活动,都不能盲目服从中央机关的计划和决定,也不能使党的有组织的核心同它周围的革命环境以及具有阶级觉悟的普通群众隔离开来。同时,她强调党内广泛的民主和公开的舆论监督必不可少。如果只有集中而缺乏民主,就必然滋生官僚腐化现象。
2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基层民主
卢森堡主张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并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大多数劳动群众不再是被统治的群众,而是自己的全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主人,并且在有意识的、自由的自决中领导着这全部生活。”③我们必须在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中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应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另外,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在自觉意识中行动起来,全面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群众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的有效形式,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完善。
3 “自由、原则和团结相互结合”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协商民主涉及到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两个领域是:多党合作领域和民族关系领域。卢森堡强调党的政治活动要自由、坚持原则和团结三个精神相互结合,我党在进行协商时,也可借鉴这三个精神。在协商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在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可采取协商会、座谈会等方式先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统一认识,然后再形成决策。同时,也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在协商中,不但要做到尊重多数,也要照顾到少数,做到求同存异,突出决策的民主共识。
4 实行广泛民主需要互联网拓宽协商渠道、创新协商形式
卢森堡认为权力高度集中并缺乏民主的社会会出现公共生活沉寂、一小部分政治领导家们专政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就要不断地扩宽协商渠道,创新协商形式。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收集社会信息,开展网上调查。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参与对国家治理和社会事务的讨论,对公共权力进行网络化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公共信息及时公开客观发布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与网民平等协商对话制度,同时积极引导网民科学理性地参与民主协商和讨论,坚决打击少数人利用网络造谣生事和煽动不良情绪的行为,促进和保障网络协商民主健康发展。
注释
① 程人乾.罗莎·卢森堡——生平和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7.
② 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卢森堡专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4-45.
《儒林外史》的民主思想火花 篇7
一
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为了笼络民间知识分子, 都曾诏开“博学鸿词”科, 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学政推荐文词卓越的人, 无论有无官职、是否秀才, 一律送京参加廷试, 择优录用。这种征辟大典几十年才举行一次, 机会非常难得, 很多文人士子梦寐以求, 乞望被荐, 荣登天子堂。《外史》的杜少卿却不然。巡抚的文书要荐他, 他出于感恩而赴院致谢并推弃未果, 后又来文书催促赴京廷试, 这时杜少卿装作“十分有病的模样, 路也走不全”, 托病辞却征聘和廷试。相比之下, 淡泊功名的庄尚志也接到被荐举到京廷试的通知, 但顾及“君臣之礼”, 赴京廷试, 而杜少卿却无视“君臣之礼”, 假装“得了暴病”, 拒绝赴京, 这在当时是犯了“欺君”之罪, 有下“文字狱”的危险, 表现出对君王的大不敬。杜少卿是《外史》中最具叛逆性的名士, 他以“麋鹿之性, 草野惯了”为理由谢绝荐举 (三十三回) , 想方设法辞掉“爵禄之縻”后, “将来乡试也不应, 科岁也不考,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罢!” (三十四回) 自由自在, 不受羁绊和束缚,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杜少卿继承了魏晋名士风度, 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格的实现。《儒林外史》是一部含自叙的小说, 杜少卿的性格经历和作家自己有很多共同之处。吴敬梓35岁 (1735年) 时, 安徽的巡府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 这对一般文人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吴敬梓却断然拒绝了, 可见他对科举不屑一顾和绝不妥协的态度。不仅如此, 他对满清统治者弘历皇帝也是不恭不敬、鄙弃绝裂的。1751年1月, 弘历帝南巡, 经南京至浙江绍兴, 好多士子“妻孥竦息趋路旁”, 因献诗赋, 得召试行在, 赐举人进士, 唯独吴敬梓隐藏高卧不出门庭, 鄙弃功名富贵, 也鄙弃最高统治者。
《儒林外史》的第一主题是批判八股科举制度。宋明以来, 八股科举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都以朱注为准应考者必须按题阐述经文, 代圣贤立言, 文章格式也有刻板的规定, 考生只能按格式把儒家经书编串起来填进去。这样就将八股科举的形式与程朱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约束士子的思维, 禁锢文人的思想。鲁迅曾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 (《伪自由书·透底》) 。它又被用来制造蠢笨, 腐蚀和摧残着一代代文人。作者吴敬梓的舅父是八股科举的热衷者, 他因循守旧、老拙迂腐, 终生痴迷于举业, 吴敬梓作有一首《哭舅父》, 其中说“垂老守残编”, “抱恨归重泉”, 道尽了对舅父的无限悲痛和对科举功名的嫉恶。《外史》中的杜少卿敢于挑战封建权威, 敢同朱熹唱反调, 认为“只依朱注”是“固陋”。朱熹的《诗集传》说《溱洧》是“淫奔者自叙之词”, 他反驳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 并非淫乱”。可谓离朱熹之“经”, 叛封建之“道”。他甚至不乐意别人在他面前谈论科考。有人想应考, 求他托人向考官说情, 他不但不去打招呼, 反而规劝别人放弃应考。
《外史》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清初科举考场的舞弊和官僚政治的黑暗腐朽。第二十六回写来安庆府考的童生们, “也有代笔的, 也有传递的, 大家丢纸团, 掠砖头, 挤眉弄眼, 无所不为。到了抢粉汤包子的时候, 大家推成一团, 跌成一块……有一个童生, 推着出恭, 走到察院土墙跟前, 把土墙挖个洞, 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第十九回, 金东崖的儿子金跃一字不通, 却想当秀才, 要找人替考。李四找潘三商议, 潘三以五百两银子外加三十两盘费包下这秀才“工程”, 替考人笔资和衙门里打点都在内。潘三将匡超人换了衣裳头行, 半夜混在军役中进班, 又在黑暗中与金跃换衣戴帽, 捧卷归号做了文章, 神鬼不知使金跃这个文盲进了学。封建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升官发财直接挂勾, 通过科举考场直接产生一批批官僚府吏。考场的舞弊无疑就是封建政治腐败, 揭露这种舞弊和腐败即是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科举考试而爬上去的官吏, 在官场上追逐名利更是不择手段, 新任知府的举人王惠, 刚上任便打听捞钱的路子:“地方人情, 可还有什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什么通融?”他作官的哲学是“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他钉了一把头号板子, 那些“衙役百姓, 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这样一个酷吏很快成为江西第一个“能员”, 不久即荣升道台。知县汤奉, 奉旨禁宰耕牛, 回族老师夫备了五十斤牛肉来向他求情, 他为了博得“清廉”的美名, 竟将老师夫“重责三十板, 取一面大枷, 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 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 枷到第三日呜呼死了。”回民不服, 聚众罢市, 要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要把出坏主意的张静斋揪出来打死。几个衙役偷偷用绳子把张静斋系出城墙外, 让他如丧家之犬连夜逃回省城。按察司为保全汤知县的体面, 把为头的拿了, 问成“奸民挟制官府”的罪名, 发回本县发落。小说的作者以鲜明的褒贬之笔, 对张静斋投以严冷的讽刺和批判, 而对回民聚众反抗则隐予“有理”和肯定, 表现了反抗封建官僚社会的思想倾向。彭泽县的盐船被抢, 告到县里, 县里反说:“本县法令严明, 地方肃清, 那里有这等事。”倒把原告船工打得皮开肉绽。广东高要的知县, “一岁之中钱粮耗羡, 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在吴敬梓笔下, 封建王朝的伥官恶吏就是这样贪婪残酷, 封建末世就是这样腐朽昏暗。
二
《外史》尊重人和人格, 闪耀人文平等思想光彩。杜少卿轻财好士, 多济友朋, “不论知与不知, 皆尽力资之”, “和尚道士、工匠花子, 都拉着相与。”小说三十一、三十二回集中表现杜少卿的“急施与”。臧蓼斋替人花钱买秀才, 却给自己补了廪, 买家要退回三百两银, 情急之下, 臧蓼斋跪求少卿借三百两给他, 杜少卿答应明日就送银子来。杨裁缝母亲暴亡, 因穷困无钱葬母, 杜少卿得知后将刚做好的一箱衣服拿去当了二十多两银子给杨裁缝。娄太爷病了, 杜少卿亲自送药、煨人参, 还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娄太爷的孙子, 希望他回家做些小生意谋生, 后来, 杜少卿又拿了些银子给娄家儿孙买地安葬太爷。守祠堂的黄大, 房屋被本家推倒, 无处藏身, 杜少卿又拿几十两给他去修住屋。梨园中的鲍廷玺也来求助, 杜慷慨施与一百两银子。张俊民儿子是杜少卿帮忙送去考学的, 但学里要他捐一百银修学, 又跑来求少爷, 杜则一口答应:“我替你去出。”如此慷慨挥金, “助人为乐”。杜少卿为何出卖祖业、典当衣物资助友朋?为何在自己面临断炊绝食的困境还“大捧的银子与人用”?吴敬梓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 父死后被宗法家族侵夺祖遗财产, 促使敬梓极为鄙视宗法家庭聚敛财富和贪婪残暴, 由“激愤”而叛逆:宗法家庭嗜财贪财, 我就挥金散财;近亲劣绅虚伪贪暴, 我就放达豪爽。他没有遵照遗训, 谨守家产, 专做举业, 反而视遗产如敝屣, 不到二十年就散送了。杜少卿清高脱俗, 遗落物务, 对钱财持慷慨超脱的态度。他既不藉藉于富贵, 也不戚戚于贫贱, 家财散尽后, 安于布衣蔬食和山川朋友之乐, 谢绝举荐和征辟, “逍遥自在, 做些自己的事”——追求独立个性的解放和主体人格的重铸。这些含有民主因子的思想的确“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封建社会中, 各种社会矛盾都在妇女的身上有所体现, 除了与男人们身同感受政权、神权、族权的压迫外, 她们身上还多了一条夫权的锁链。封建礼教、封建道德所约束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妇女。《外史》中老秀才王玉辉鼓励三女儿殉夫全节, 绝食八天活活饿死, 老妻大哭不止, 他却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但事后王玉辉人性苏醒, “悲悼女儿, 凄凄惶惶”, 出外排遣却怎么也排遣不开, 见少年穿白的妇人, 又想起女儿, 心里哽咽, 那热泪直滚出来。从“仰天大笑”到“热泪直滚”, 揭露封建礼教和人性良心的尖锐冲突和矛盾, 抨击理学违反人性, 残害妇女的真面目。
《外史》的叛逆性人物杜少卿, 无视“夫为妻纲”、“妻受命于夫”的正统观念, 在夫妻关系、男女关系、妇女观方面大大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在游览姚园时, “竟携着娘子的手, 出了园门, 一手拿着金杯, 大笑着, 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在当时, “女子出门, 必拥蔽其面……男子由右, 女子在左” (《礼记·内则》) , 杜少卿夫妇携手同游是“有伤风化”, 令人称奇,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 “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 不敢仰视”。少卿要变卖祖屋, 移家南京, 先“和娘子商议, 娘子依了”才行动。这次游山玩园, 也是“娘子因初到南京, 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杜少卿装病辞却廷试, 娘子笑问:“朝廷叫你去作官, 你为什么装病不去?”少卿道:“留着我在家, 春天秋天, 同你去看花, 吃酒, 好不快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 京里又冷, 你身子又弱, 一阵风吹得死了, 也不好。”在这里, 人们看到的完全是一种近代互敬互爱而又平等的夫妻关系, 而不见“夫为妻纲”和夫尊妻卑这样的礼教和伦常。同时, 杜少卿还反对纳妾, 认为娶妾的事“最伤天理”, 纳妾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平衡, 因为“天下不过是这些人, 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 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中国的妻妾制度缘于封建宗法家庭的需要, 服务于男权社会及其家庭的延续。杜少卿谴责纳妾伤天害理, 挑战封建宗法制度, 否定男子特权和多妻制。从携妻同园到支持抗婚逃婚, 再到反对纳妾, 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 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如胡适在《吴敬梓传》中所说, 吴敬梓的思想“已经和当时的人不同了”, 这“不同”在于尊重妇女的人格, 显示‘人’比‘官’格外可贵, 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 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吴敬梓的思想和杜少卿的妇女观, 闪耀着一束夫妻平等、男女平等和尊重人、尊重人格的民主思想火花。
三
儒林外史》这部宏大而精细的古典小说, 在它行将结尾时第五十五回却陡增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四客, 着力塑造市井四奇人, 赋予四奇人自由的人性和个体的人格, 展现出崭新的典型形象, 寄托着作家转折性的新希望和新追求。明末清初, 金陵、苏杭一带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商业繁荣, 城市规模和市民阶层空前扩大。在资本主义萌芽和滋长基础上的市民阶层, 自由、平等意识觉醒, 主体人格勃兴。四奇人已经不是《外史》所描写的读书撰文式的儒林人物, 在季、王、盖、荆身上已经毫无“儒气”可言。他们是城市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文化人, 经济上能独立, 各有其谋生的“贱业”, 王太卖火纸筒, 盖宽开茶馆, 荆元做裁缝, 季遐年无家无业, 却在寺庙安身, 同和尚一起吃斋饭, 兼而为人写字。四奇人分别身怀琴、棋、书、画的一技之长, 在市井中特立独行, 我行我素。季、王、盖、荆之所以被视为四奇人, 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具有一系列新奇的特点。
卖字为生的季遐年, 他写字不习古人, 由着性子信笔而书, 而且自成一体。写字三日前, 要斋戒一天, 磨墨两天, 就是写个短小的对联也要用上半碗墨, 可是笔却是人家用坏丢弃的。季遐年生活上不修边幅, 穿着稀烂的长衫, 脚踩破烂不堪的蒲鞋。写字还要凭他高兴, 若是遇到他心情不佳, 任你是身份多么显赫的王候将相, 他也不拿正眼相看。卖字所得, 除了吃饭所用, 剩下的都不要, 随便送给不相识的穷人。其潇洒狂傲的个性可见一斑。靠卖火纸筒子度日的无冕棋王王太, 在赢棋之后竟对棋战国手马先生于不屑一顾, 声称天下再没有比杀棋更快活的事了, 连一口贺酒都没喝便扬长而去, 显示出蔑视名利、狂放不羁的独立人格, 画人盖宽开了个茶馆, 获利颇丰却视钱如芥, 后来万贯家产倾覆, 他深切体验到世情冷暖, 人面高低, 依然保持豁达浩然的气度。琴师荆元会做裁缝, 他每天做完活后就是抚琴、写字、吟诗, 友人问他, 既然有心做雅士, 又何必当裁缝?他回答说难道做裁缝就玷辱了读书识字不成?而且弹琴, 写字不像做活要图人工钱、看人脸色, 何等快活。在城市之中有山林之美, 在闹市之中有桃源之致。荆元在山石堆砌、花团锦簇的园子里, 于一炉好香之中, 抚琴自娱, 琴声时而铿锵震震, 时而凄清婉转, 悲凉之中又透着点点希望, 悲凉是源于那个封建专制社会, 希望则是以王冕、杜少卿、沈琼枝以及市井四奇人为代表的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并闪现着星星点点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之光。这也是《儒林外史》在批判八股科举、倡行礼乐兵农的同时, 高调高扬人文主义精神, 闪烁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火花。
摘要:明清时思想界提出“民治”、“罪君”思想, 这是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集中体现。小说在讽刺批判八股科举、封建礼教、伥官恶吏, 挑战封建大权威朱熹, 鄙弃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过程中, 不断碰撞、闪现出自由、平等、尊重人、张扬个性和主体人格的民主思想之火花。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8
关键词:孔子,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董仲舒礼乐思想的“民主”色彩 篇9
关键词:董仲舒,礼乐,天人感应,儒家
礼乐制度为西周时期周公所创, 强调的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 行为举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 不得僭越。这套制度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 一直被后世推崇。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遗余力地恢复礼乐制度, 以图实现“天下大治”。虽然未能如愿, 但在客观上反映了在阶级统治下施行礼乐制度的必要性。到了汉代, 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在礼乐问题上他融入了神秘主义的元素, 从而使他的礼乐思想更有时代性, 更具“民主”色彩。说它具有民主色彩是因为他的学说相对于先秦儒家更有效地劝诫了统治者, 使统治阶级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忌。他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 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无也。”意思是说天地人, 是万物的根本。天生长了人, 地抚育了人, 人成就了自己。天赋予了人孝悌的品质, 地提供给人衣食, 人用礼乐成就了自己, 这三者相互依存, 合成一体, 缺一不可。在此董仲舒基本继承了先秦儒家的礼乐思想, 强调治国与礼乐教化之间的关系。此外, 他还说“道者,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 仁、义、礼、乐, 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 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 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道之大原出于天”, “圣人法天而立道”。其实这就是说仁义礼乐都是圣人实行王道的工具, 而道原出于天, 所以施行礼乐是天的意志的体现。先秦儒家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的角度劝诫统治者施行礼乐, 而董仲舒直接将其定性为“天意”。整个汉代社会都弥漫着信鬼神、崇神仙的风气, 汉武帝一生都热衷于封禅和成仙, 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的学说无疑更有说服力。
董仲舒在阐述实行礼乐的同时也提出了“功成作乐”的观点, 他认为王者授命于天, 就必须改变旧的制度, 以表示他是承授天命而不是因袭前王, 而音乐暂时是不属于改制范畴的。新王朝建立之初用以表示的依然是前朝的礼乐, 因为音乐是为了表示天命的, 所以新王朝的统治者只有用新的制度成功治理社会之后, 才能顺应民心制作新王朝的音乐, 以表彰统治者自身的功绩。“王者未作乐之时, 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 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 雅颂之乐不成, 故王者功成作乐, 乐其德也。”在《楚王篇》中也论述了该观点, “乐异乎是。制为应天改之, 乐为应人作之, 彼之所受命者, 必民之所同乐也。是故大改制于初, 所以明天命也。更作乐于中, 所以见天功也。”很明显, “功成作乐”这个观点是限制王权, 使王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举措。董仲舒充分肯定了王应该作乐, 但是作乐的前提是新王朝的统治者用新的制度成功治理社会之后, 国泰民安, 社会安定有序才能作新乐, 以彰其德。以王的功德为乐, 新乐比先王之乐更能宜于世, 更适合教化民众。这在他的礼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在此以制作新乐为突破口督促王者应有作为, 而且必须有作为, 这是对限制王权的有益探索。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哲学体系的核心, 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灾异谴告”说, 认为统治者的政治得失与自然灾害有因果联系。一是“天人同类”说, 认为天与人是同类, 天人之间能互相感应。这些在他的礼乐理论中均有体现, 他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政,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 淫佚衰微, 不能统理群生, 诸侯背畔, 残贼良民以争壤土, 废德教而任刑罚。”, 同时他还将音乐与阴阳五行结合起来, “王者与臣无礼, 貌不肃失敬, 则木不曲直, 而夏多暴风。风者木之气也, 其音角也, 故应之以暴风。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事而秋多霹雳, 霹雳者, 金气也, 其音商也, 故应之以霹雳……”。以五音与自然之五行及人的貌、言、视、听、心相比附, 认为君主的貌、言、视、听、心能决定金、木、水、火、土的状态, 使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天是有感情、有意志的, 天会根据统治者的治理情况而呈现祥瑞或者降下灾害, 这实质反映了神秘主义思想在音乐问题中的体现, 更是对君王有没有天功的一种检验。至此, 在董仲舒的礼乐体系中, 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构建完成——王者必须施行礼乐, 因为施行礼乐是天意。但是在自己没有功德之前只能采用前朝的礼乐, 只有自己建功之后才能做新乐, 新乐更能“宜于世”, 而衡量有无功德的标准就是天降灾异还是呈现祥瑞。出现自然灾害很多时候不是人能控制的, 董仲舒将它与政治联系起来, 无异于时时提醒统治者要顺天应时, 勤政爱民。
在中国, 君权神授的观念在统治阶级中可谓根深蒂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历代帝王均宣称自己是奉天的旨意来治理国家。据记载, 夏代奴隶主已经开始假借宗教迷信进行统治。《尚书·召诰》说:“有夏服 (受) 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在中国古代社会, 帝王的权力无限大, 一人贤明与否往往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在汉代大一统政治种背景下, 董仲舒的学说找到了一条切合实际的“限王权”道路, 其意义深远, 所以说董仲舒的礼乐思想蕴含着“民主”色彩。
参考文献
[1]、陈四海, 《中国古代音乐思想》[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2007年版
[3]、苏舆, 《春秋繁露义证》[M], 中华书局1992年版
[4]、王永祥, 《董仲舒评传》[M],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保罗·弗莱雷的民主教育思想研究 篇10
(一) 教育即政治
保罗·弗莱雷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自身的动荡生涯, 深刻的体会到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即政治”。正如理查德·肖尔所认为的那样:“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中立的教育过程, 教育要么成为年轻一代融入现行制度的必然结果, 要么成为自由的实践”。[1]以教育的非中立性为基点, 弗莱雷展开了其民主教育体系, 他认为革命活动本身具有教育性, 而一切的教育活动也不能脱离政治性, 因而在教育场域内的解放运动是其解放思想运动的核心。教育对个体的驯化作用是教育对社会产生影响的途径, 教育不仅能够对个体进行塑形和控制, 还可以解放个体的思想, 实现社会解放。他同时指出:“教育家必须使其民主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协调一致, 清楚知道赞成谁的理论和反对谁的主张, 必须明白代表谁的利益而努力工作”。[2]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 统治阶级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巨大作用, 教育实质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再造的手段, 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为统治阶级服务, 充分表明了教育的政治本性。
弗莱雷认为教育与政治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如果脱离政治权利和现实社会, 那么学校也只是传播抽象价值观和概念的场所, 只是技能展示的表演场。同样, 并不是教育决定了社会规范, 而是社会实践经验塑造了教育, 使教育适应所维系的社会生存价值, 社会的性质最终决定了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发展利于阶级利益的发展, 任何国家、任何层次的教育体系都为政治服务, 整个教育系统是维护被压迫者“沉默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 教育即人性教育
弗莱雷认为民主教育本质是在教育领域内, 寻求个体尤其是被压迫者主体的解放, 让受教育者走出“沉默文化”的处境, 使受教育者获得人性教育。弗莱雷认为, 人总是处于“形成 (Becoming) ”的状态之中, 人的认知总是处于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存在, 不能独立的存在, 其存在的意义是在与自己相关联的世界中处于存在的过程。[3]弗莱雷把人性视为人的本体和历史使命,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性, 因此说人是具有历史动态过程的存在, 而不是静止、自由的存在。非人性化教育扭曲了人的使命, 把人降格为物, 造成了人与现实世界的脱轨, 教育也随之陷入了泥淖;人性化教育则将人的历史性作为起点, 是个体得到解放、自由、完善的过程。教育与人性、非人性价值观之间相互交错、不可分割, 教育在这两个不同走向的道路上做出抉择, 是人性教育道路上的促进者。
二民主教育的目的
弗莱雷对“教育即政治”观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提出了解放教育思想和以被压迫者为主体的教育目的, 通过对传统储存式的银行教育模式的批判, 解放教育目的实质上是培养个人对现实的批判意识。
(一) 培养批判意识
弗莱雷民主思想始终围绕着“意识化”的核心观念, 教育的功能和本质也是通过“意识”加以实施。在弗莱雷理念中“意识化”成为一个积极的概念, 旨在利用教育唤醒被压迫者的意识, 体现其主体性并促使其反抗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自身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 激发被压迫者对自身主体性的积极认可, 实现真正的自我解放。弗莱雷借用贾斯帕斯 (Jaspers) 和阿尔瓦罗·平托 (Alvaro V.Pinto) 等人提出的“有限境况 (limit-situations) ”概念来阐述批判意识的形成过程, 并将人的意识从低级到高级分为非转移意识 (in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半转移意识 (semi-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幼稚转移意识 (native-transitive consciousness) 和批判性意识 (critical consciousness) 。[4]批判性意识是其中最高一级的阶段, 同时也是意识的最高形式, 不同于其他三种超现实的意识, 批判意识能与现实世界关联, 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客观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意识。在批判意识中, 被压迫者并不应该仅仅是消极的接受体和知识的承载客体体, 而应该成为创造和运用知识的主体拥有形成生活和改造现实的能力意识。因此,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批判性意识完成被压迫者的“意识化”过程。这种赋予被压迫者批判意识的过程首先需要教育双方的观念认可。真正投身于解放的人必须彻底摒弃灌输式教育, 取而代之是接受人是有意识存在的观念, 这里的意识是针对世界的意识。[5]真正的人不能被淹没在“沉默世界”中, 他应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实践来批判现实世界, 基于这种理念, 弗莱雷确定了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教育目的。
弗莱雷还尝试将教育目的运用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 他关注成年人读写能力的培养, 将读写能力作为一种暗喻, 他认为读写能力泛指解读世界的能力, 解读世界不仅包括解码文本, 还包括对文化、政治的批判能力。基于此种能力, 教师、文本内容、国家不再是强制权威的正力量, 而变成需要审查质疑甚至反省的对象。对话教育鼓励参与者对现实世界展开反思与行动, 使被压迫者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6]另外, 他所倡导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简单的阅读书写和文本识字 (Reading the word) , 本质上是识字教育和“识世教育 (Reading the world) ”的统一。识世教育指发现生活世界中压迫的存在, 进而追问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的本质, 培养开发批判的精神、能力, 使受教育者以行动者主体的身份, 在阅读和批判世界的过程中, 增进社会平等, 创造民主社会。[7]
(二) 实现人性化教育使命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 开篇就提出了人类的人性化使命。他认为, 从价值论的观点来看, 人性化一直是人类发展的中心问题, 现在它更具有难逃世人关注的性质。[8]现实社会中的非人性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比如不公正的待遇、剥削、压迫等, 人作为不完善的人, 同时又意识到不完善本性存在时, 面临着人性化和非人性化两种选择, 人性化毋庸置疑变为人的首要使命, 而非人性化则是扭曲了人成为更完美的人的使命。非人性化的现实与人类对人性化的不断追求成为一对鲜明的矛盾, 促成了压迫者对被压迫者人性的扭曲和消解, 因此, 民主的获得必然以压迫双方不断完善的人性为目的, 弗莱雷进一步确立了人性化这一民主教育目的。
弗莱雷对压迫的挖掘与阐释没有了传统的显性的描述, 而是从隐性的人性获得视角, 一切压迫行为都妨碍并阻止被压迫者成为人性“完美”的人。压迫行为普遍表现为压迫者自上而下的规定, 将自身意识强化为被压迫者一方的意识, 将一切存在当作所拥有的并加以物化, 便于压迫者的统治, 压迫者想方设法打消人们探索的欲望, 抑制人们永不满足的精神, 抹杀人们的创造力, 这些正是生命的特征。[9]由此可见, 压迫者推崇专制极权而排斥民主平等。由于压迫者在自身利益面前很难向专制提出挑战, 弗莱雷将追求人性化的使命赋予给被压迫者, 也只有被压迫者才能承担并改变不平等处境的命运, 并如同社会主义革命一样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被压迫者必须通过人性化获得最终解放不得不面对实现人性化过程的双重性, 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改变自身的形象, 又需要将压迫者的形象内化, 在获得解放后可能又会变成为新的压迫者, 被压迫者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 就必须克服此种模式下的弊端。同时, 被压迫者获得解放的障碍也在于压迫性的现实世界, 充满压迫的世界同化了置身其中的人, 并淹没了人类的意识[10]。弗莱雷主张教育作为实现被压迫者人性化的重要手段, 实现人性化教育使命也是弗莱雷解放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民主教育的方式方法
弗莱雷为了解放被压迫者实现民主教育, 从教育过程的实施以及教育师生的逻辑关系等多方面着手, 明确提出用提问式教育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以对话的方式作为实现民主教育的途径。
(一) 提问式教育
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与调研, 弗莱雷发现压迫者实质是通过教育来维持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 压迫者灌输统治阶级行为态度并执行压迫意识, 比如, 教师主动教授, 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制订纪律, 而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选择学习内容, 而学生适应学习内容, 目的是为了维系统治阶级系统[11]。基于这种方式的压迫教育, 弗莱雷称其为灌输式教育或银行储蓄教育。为了使被压迫者意识到灌输式教育的不足之处, 增强被压迫者的批判意识, 弗莱雷认为, 只有摒弃灌输式教育, 运用提问式教育 (problem-posing education) 才能实现。提问式教育否认人是抽象、孤立、与世界没有关联的, 也否认世界是脱离人存在的现实, 而认为师生双方共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中, 师生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共同反思并共同采取行动, 从而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提问式教育打破了灌输式教育的纵向模式特征, [12]它将教育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师生之间通过共同探讨来应对现实问题。师生共同制订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思问题, 目标的制定不再为教师群体所“专有”。因此在提问式教育之中, 师生由传统灌输教育中是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变革为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生产兜售知识的“专家”, 学生也不是购买、消费知识的“客户”;教师的指导者、合作者新角色逐渐取代灌输者的压迫者角色, 随着学生角色也由被动的教育接收者变革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二) 对话实践
弗莱雷将对话实践置于被压迫者教育过程的核心位置, 对话是提问式教育的本质, 对话实践一般指师生共同合作并不断寻求学习目标的行为, 教学不只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还是一个对话实践的过程。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以世界为中介的接触, 旨在命名世界, 并寻求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命名世界的过程也是改变世界的过程, 这种命名是通过有意识行动和与他人的批判讨论来完成。[13]由此, 弗莱雷提出教学应具有对话的特性, 而对话实践的精髓反映在反思与行动 (reflection and action) 这两个构成要素上, 二者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没有行动的反思就成为了空话 (verbalism) , 没有反思的行动只能是行动主义 (activism) , 脱离了任意一方, 都不能真正的对话实践, 教育也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与解放。当然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 对话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目的之中, 才能促进民主教育的实现。因此, 弗莱雷指出, 对话实践必须服务于培养被压迫者的批判意识这一目的, 并且对话实践必须以师生双向的平等关系为基础以在平等与爱、谦恭并相信他人为先决条件。对话实践作为一种创新行为, 引导传统教育逃脱作为控制个人的手段和工具的命运。
对话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对现实世界的改造, 它作为人性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话实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使民主教育得以真正实现, 最终实现个体的人性化教育。对话实践体现了弗莱雷民主教育思想理念, 也可以将这种理念称为进步教育, 只有民主教育下的对话实践能够真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正如他所说:“如果别人不思考, 我也不能真正思考, 我不能替别人思考, 但没有别人, 我亦不能思考”。[14]
四民主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 原生主题课程观
为了实现民主教育, 弗莱雷明确提出:“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应由教育者单独选择, 而是要与学习者一起来选择, 民主的学校还应了解学习者与其具体环境的联系。”[15]弗莱雷也指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自上而下地编造课程主题、语言和材料”。[16]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从调查学习者的原生主题着手, 原生主题的调查是教学的起点, 调查原生主题也就是调查学习者对现实世界的思维与行动, 调查学习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原生主题的研究分析过程中, 越是积极主动, 就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认识越深刻。[17]因此, 教育者绝不能将认为理所当然的课程主题传授给学习者, 而应该通过对话实践, 与学习者共同探究课程内容的选择范畴。弗莱雷的原生主题课程观, 极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使学生批判性的认识到自身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利于课程知识内容的传授,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教育。
(二) 课程主题的设计与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将课程主题呈现给学生, 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主题, 教师在介绍主题的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 进而拓展课程的研究主题。课程的原生主题构成了严谨的课程内容体系, 教师必须意识到知识的传播不会终止在某个认知对象上,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他主题, 知识的传播只是认证对象与主题之间的桥梁纽带。因此, 教学计划的失败是由于计划是依据个人观点而制定的, 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具体实际情况, 被压迫者变成项目实施的对象。[18]弗莱雷层设计过一系列情景, 情景能够反映学习者的现实生活, 使学习者意识到所处的环境, 激发其对自身境况发表批判性言论。以现实生活情境为基础的主题呈现, 加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建构了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五民主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一) 弘扬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
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多数人变为社会中的客体而存在, 压迫者巧妙的将多数人塑造成迎合社会制度逻辑的那类人, 大部分人变成了沉默而被动的个体, 而弗莱雷的民主教育思想赋予了人类认识自身地位的可能性, 起到了对人类的积极指引作用。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 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使走向城市的农村大学生处于两难抉择, 弗莱雷的教育理念为处在农村与城市文化夹缝中生存的群体指明了道路, 传授给处于此环境下的农村大学生群体关于文化生存权的真正意义所在。作为不得不在两种极化文化中寻求平衡的人, 最终是可以在一个接纳自己但又感到陌生的社会中生存的, 并且可以超越过去的客体地位进而转向主体地位。另外, 弗莱雷的民主教育思想也丰富了主体教学论思想, 其理论思想认为学习者应该从教育的客体转为主体, 从被动式学习转为参与式研究, 学习者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同样发生了变化, 对现实世界的实践与改造作用逐渐凸显, 对学习者主体性地位的弘扬, 是学校教育走向真正民主的必然途径。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近几年, 师生关系的变化逐渐凸显, 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内心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失衡导致他们在行为表现中的失范。当前的学校师生人际关系存在潜在的矛盾, 思想、行为态度冲突的现象仍然存在。弗莱雷认为在平等与爱、谦恭并相信他人基础上建立的师生对话关系, 是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拥有的教育关系。而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提问式教学和对话实践的教育。在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灌输者的地位, 师生之间利用对话实践的有利条件, 可以消除现实的对立矛盾, 逐渐让师生走向人性化的解放, 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教育, 弗莱雷的民主教育思想对现代化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从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 教育的变革力量并不是来源于教育内部, 而是来源于社会变革的激发, 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中。[19]弗莱雷对“教育即政治”观点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提醒我们不能将教育理想化为无拘无束的象牙塔, 由于现实社会的深层影响, 教育不能决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教育被决定于现实生活。当代教育危机的根源在于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离, 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 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如弗莱雷所在对话实践中所认为的, 词即反思与实践, 如果将教育作为一种反思, 那么现实生活就是实践, 二者的相互融合是教育与现实生活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二者演变过程的必然趋势, 弗莱雷当时的前瞻性论述对“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论点具有启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5][8][9][10][11][12][13][18]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34, 48, 30-31, 1, 14-16, 22, 26, 48, 38, 42-43.
[2]巨瑛梅.试析保罗·弗莱雷的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 1999 (4) :7-11.
[4]张琨.在沉默中爆发的解放教育行动[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9) :12-15.
[6]成成.雅斯贝尔斯与弗莱雷对话教学思想比较[J].教学评论, 2009 (02) :11-13.
[7]张肠.学生生命的“被控制性”和“无限可能性”[J].全球教育展望, 2006 (03) :28-32.
[14]张琨.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民主实践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07) :6-9, 33.
[15]梁景明, 张志伟.保罗·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民主诉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4) :87-89.
[16]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8-169.
[17]黄志成.弗莱雷解放教育课程建构论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02) :58-61.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11
摘 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提出教学相长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原则。孔子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教育民主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教育民主 教育平等 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 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 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6]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作者:段微晓(1982-),女,吉林四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阮海波(1993-),男,四川宜宾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学生。]
民主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贯彻 篇12
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多元文化的影响, 当前中学生的个性显露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 思维的独特性。喜欢独立思考, 是当代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 随着智力活动的转折, 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对很多问题他们不再像少儿时期那样对家长、老师的观点盲目信从, 而是喜欢怀疑, 愿意争论, 追求认识自主;他们不仅不再信赖过去心目中的权威, 而且对权威的观点进行挑战, 提出不同见解。
(二) 情绪的逆反性。他们不肯唯命是从, 逆来顺受, 而是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异想天开, 敢于独立探索, 敢于质疑。
(三) 个人意识的张扬性。当代的中学生对个性自由发展充满渴望, 充满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家长和教师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 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 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
二、班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针对当今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 学校的班级管理活动应当采取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管理模式。但是, 在当今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通常存在“严师出高徒”的传统理念,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常采取“刚性”即专制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学习牢牢的掌控在班主任划定的范围之内。一旦有学生超越了这个范围, 受到的将是来自学校、年级、班级的严厉惩罚。尽管惩罚的效果促使学生不会轻易的再敢超越这个范围, 但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果。当学生违反了校规、班规的时候, 他们为了逃避惩罚而找出许多的借口, 甚至抵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管最后他们是否逃避了惩罚, 但都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一种定向思维:即使有错, 也不要承认。因为一旦承认, 将会是严厉惩罚的代价。这种定向思维给我们带来管理难度的同时, 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我们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培养不敢承认自己错误, 不敢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缺乏责任感的“人才”的推波助澜者。如果这些“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他们的这种定向思维的话, 那么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将会是一种灾难。
三、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贯彻民主思想
鉴于以上的考虑, 在中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有必要推行“柔性”即民主性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所谓民主思想是指一切与封建专制主义相对立的思想诸如反封建思想、自由思想、平等思想和有关民主政体的思想等等。民主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崇尚民主思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贯彻。
(一) 民主选举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 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注意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 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 并依靠这支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 去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干部的选拔上可以采用两个步骤:首先,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 彼此了解不多, 一开始就采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作法显然不行。于是采取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从中挑选有一定的班级工作经验的同学组成临时班委会负责班级的日常工作, 期限为一个月。并要求全体同学在支持和配合的班委会工作的同时, 要对班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以便在正式的选举中选出自己心目中合格的班干部。其次, 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交往, 彼此之间了解也进一步加深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方法了。先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班长, 再由班长负责从班上挑选出一批学生, 提交全体学生讨论、质疑, 最后表决通过后, 组成新的班委会。民主选举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实施的, 是公开、公平、公正地举行的, 是完全由全班同学的投票确定的, 使得到班级大多数同学拥护的、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同学脱颖而出。当选人肩负的是全班同学的寄托, 承担的是大家赋予的责任, 行使的是有强大民意支撑的权利, 代表的是班级最广大同学的意志, 接受的是全体同学的监督, 自然会尽心竭力为全班同学服务。正所谓民意如流水, 既能载舟, 亦能覆舟。这就有效地避免了 “长官意志”与广大民意相背离, 防止了“有意愿与有能力相脱节”, 消除了任人唯亲、用人不当的不良局面。
(二) 民主决策处理班级具体事务。
在班级具体事务的管理中, 具体事务的处理解决往往会涉及个体学生的切身利益。这种时候应该给予个体学生充分的申辩权和听证权。让学生在充分行使申辩权的基础上同时能够享有听证的权利, 通过这两个权利的行使既能够体现处理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又使得处理结果体现了公信力和确定力。案例:某班李龙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起因是:他的同桌打算要调到其他班级去, 于是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在犹豫是否要上交, 李龙同学对他的同桌说, 你就要调到其他班级去了, 可以不用交作业。结果, 李龙的同桌就没有上交老师布置的作业。班主任把李龙同学叫到办公室后, 责问他为什么教唆同桌不交作业。李龙同学却认为, 同桌不交作业与他没有关系, 他没有教唆同桌不交作业, 班主任不应该责备他。师生两人就这件事情在看法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 当师生之间对具体事情的处理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 我们的传统做法是, 运用班主任的领导权强制学生接受我们做出的处理决定。这种处理问题的模式表面上好像维护了班主任的权威, 但实质上却是班主任的威信在受到损害。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实质上不认同班主任的做法的。就如上述案例所言, 李龙同学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做错, 而班主任却让他检讨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处理结果没有说服力。
当我们采取民主决策的模式来处理类似的问题时, 会让学生在认识自己错误的同时, 不断的提高班主任的威信。针对上述案例, 我们不妨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李龙同学认为自己对于同桌的不交作业行为不应该负责任的时候, 班主任可以按照班规将这件事情交给全班同学来处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就这件事情开展一个听证会, 班长作为主持人先就整个事情的原由进行客观公正的陈述, 之后让李龙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申辩, 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接下来让全班同学就该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班干部成员组成听证记录小组, 负责记录和总结各位同学的看法。听证结束后, 根据听证的记录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 班主任不能参与听证的全过程, 他是应该回避的人员。整个听证过程我们如图1所示:
这样一来, 既发挥了民主决策的优势, 又让全班包括李龙在内的同学加深了民主意识。对于克服学习和工作中的独断专横思想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也能有效的避免师生之间因处理问题的分歧而产生矛盾摩擦。对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树立民主管理思想, 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要明确, 对学生指责、埋怨、强迫、命令, 就等于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挖鸿沟, 只能增加师生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的程度, 只能降低管理效率。要统一, 就要采用民主的方式, 大家讨论表决。这样, 学生才能从小养成民主的习惯, 包括一事当前, 把自己放在主人翁位置上独立思考的习惯;讨论中, 给自己寻找论据和注意倾听别人论据的习惯;表决后, 特别是个人意见被否决后, 坚决执行多数人决议的习惯。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 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 越宽阔。”
(三 ) 运用民主思想管理班级事务。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 班级事务主要依靠班主任和班干部的成员来完成。一般的同学很难参与进去, 或者说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造成了一般同学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 班级管理效率低下, 好的方法和建议无法采纳等等。要不然就会出现大事不会干, 小事没人干, 琐碎的事不愿干, 大牌的职务抢着干的局面。 教师与学生, 一方是管理者, 一方是被管理者, 双方是矛盾的、对立的。然而, 另一方面, 共同的教育目标 (即学生的学习目标) 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 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 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切合实际的策略。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能主动发展的个体, 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 尊重他们的人格, 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 而不是驯服物。班主任虽然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 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他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于管理, 魏书生老师说他一靠民主, 二靠科学。的确,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依“法”管理的方法, 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 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
(四) 民主只是一种手段, 需要创新。
民主管理只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运用中卓有成效。但它并不是目的, 不是为了民主而民主, 不是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需要民主一番, 只要有利于班级管理, 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融洽、团结上进的班集体, 任何手段都可以考虑采用, 任何形式都不必拘泥。它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完善, 不断的创新, 不断检验。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中学生的个性特点, 提倡民主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贯彻, 从而能够发扬民主精神, 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民主思想,管理,听证
参考文献
[1].王红.德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6:106
[2].白春盛, 赵润平.论现代中专学校的学生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2
【民主思想】推荐阅读:
民主政治思想10-06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08-12
马克思民主思想08-02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思想05-23
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例文09-04
纵论朱子民主思想资源的研究和开发06-05
也论具体民主和抽象民主07-20
党委与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座谈制度06-02
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报告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