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建设思想(通用12篇)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1
对列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思想如何认识和评价, 长期以来是一个焦点问题。从列宁时代的“战友”们到后来的社会主义者都有一些看法, 从某些西方学者到我国学界的学者也都曾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有过不同的评述。笔者在此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见解。
一、列宁时代的论争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 特别是建党初期的“集中制”原则, 在当时既受到了马尔托夫等孟什维克的指责, 也受到了列昂·托洛茨基、罗莎·卢森堡等人的批评, 他们认为, 这种集中制会扼杀党内民主, 形成少数人的独裁。
马尔托夫等人指责列宁在党内实行“农奴制”, 把“集中制”诬蔑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主张实行所谓“广泛民主制”。列宁同马尔托夫等孟什维克分子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列宁指出, “集中制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 应该贯穿在整个党章中”, 关于“广泛民主制”, 列宁认为, “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 在宪警到处进行选择的情形下, 党组织的‘广泛的民主制’, 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 “谁想在专制制度下建立一个实行选举制、报告制和全体表决制等等广泛的工人组织, 那他不过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空想家。”
当时的第二国际著名革命活动家罗莎·卢森堡对列宁的集中制思想也提出批评, 认为列宁主张的集中制本质上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制, 是“不顾一切的集中制”, 他过分突出集中制, 忽视民主制。针对卢森堡的批评, 列宁在《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一文中指出:“卢森堡同志认为, 我是在维护一种组织制度, 而反对另外一种组织制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在这一整本书中, 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 都在捍卫任何一种可能存在的党的组织的任何一种制度的基本原则。”
列宁的集中制思想也遭到了后来成为其伙伴的列昂·托洛茨基的批评。他认为, 列宁实行集中制容易导致下列结果, 即党组织代替党, 中央委员会代替党组织, 最后独裁者代替中央委员会。因此主张必须防止集中制变成压制党内不同意见的工具。对此, 列宁在1904年写了《进一步, 退两步》一书, 对集中制的意义和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强调, 由于处于沙皇专制统治, 党处于非法地位, 只有实行严格的集中制, 才能保证党在组织上的统一, 发挥党的战斗力。所谓党的集中制, 一方面党是按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参加一个组织, 服从党的决议, 遵守党的纪律。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部分服从中央的原则。另一方面, 在党内生活上, 任何一个党员或党组织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权批评中央的错误, 中央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这些意见, 应该容许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 容许一定范围内的思想斗争。
应该讲, 罗莎·卢森堡、列昂·托洛茨基等关于发展民主和防止官僚主义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他们在关注未来的危险时, 却忽视了俄国当时的迫切任务, 脱离了俄国和俄国党的实际。事实上, 列宁提出集中制这一概念, 是针对俄国当时毫无自由和民主可言的特殊历史条件的, 后来随着条件的变化也由“集中制”发展为“民主集中制”以至“工人民主制”。
二、中外学者的评价
对列宁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过不同的评价。
原苏联流亡西方的学者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认为, “列宁就是要建立一个由独断专行的中央所领导和控制的等级组织网。”美国学者罗伯特V·丹尼尔斯认为,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强制命令。他指出:“在实际决定政策时, 民主集中制就等于绝对的纪律和军事等级制度的强制命令”, “尽管列宁多次表示过拥护民主原则, 但他运用集中观点的结果却使民主理想成了幻想”。而西方学者戴维·莱恩则认为,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也有可取之处。他指出:“列宁关于党组织学说的第二个可取之处涉及到党的决议形成过程, 即一切决议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国著名学者高放教授认为, 列宁是在极其困难的历史条件下筚路蓝缕, 开辟党内民主之路的, 列宁在执政前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关于实现党内民主的措施, 并在执政后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党内民主的问题上有很多建树。并且列宁本人也具有较高的民主素养。但他也认为, 列宁民主思想中也有不周之处。万福义教授认为, 列宁所主张的民主集中制, 是民主的集中制, 而不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简单相加, 更不是个人或少数人集权的官僚主义集中制。他认为, 在列宁时期,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生活和党内斗争都充分体现了党内的民主原则, 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决策问题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民主精神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当然, 列宁晚年提出的加强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实现。尹彦教授认为,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并不是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和适应一切时期、一切历史条件的, 列宁时期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党内民主远远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道路。但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是极其珍贵, 极有价值的, 许多方面是不能否定的。
三、笔者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认识
综合上述观点, 对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来评价。既应当看到由于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实施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也不能忽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贡献
第一, 列宁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含义、实质、原则和基本内容。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缔造者, 在不同于前人的时代条件下, 在马恩党内民主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思想, 不仅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 而且系统提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
就党内民主的含义和实质来说, 列宁有两段非常概括性的论述。列宁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起来的。这就是说, 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 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 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 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 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 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 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 并可以撤换。”列宁这两段非常相似的话语, 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是, 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人, 党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党员。
就党内民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来说, 从我们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进行梳理后可以看出, 在民主集中制总原则的指导下, 有四大基本原则:党内平等原则;党内选举原则;党内自由讨论原则;党内集体领导原则。至于党内民主的具体内容则包括:保证全体党员都积极参加党的生活, 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在服从多数的前提下, 尊重少数人的意见, 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利;排除一切委任制, 从下到上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 党内选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代表可以行使罢免权;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党的决议未通过之前, 展开广泛的讨论, 充分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 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 坚决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使召开党的领导机关的公开会议成为一种制度;党的监督机构要独立行使监督权, 党的舆论要经常对领导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等等。
可以说, 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为我们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第二, 列宁揭示了党内民主的程度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列宁不仅提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和基本原则, 而且揭示了党内民主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为我们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列宁指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否认能找到一种绝对正确的、对革命过程中的一切阶段都适合的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相反, 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应当完全取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环境直接产生的任务。”列宁非常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来不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 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和革命形势的变化以及党的成熟程度, 来发展党内民主的。在十月革命胜利前, 他认为, 在自由的政治条件下, 选举原则可能而且必须居于完全的支配地位, 但在专制制度下这是做不到的, “在秘密工作的条件下, 彻底实行党内民主化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有了公开活动的条件就立即向工人政党的民主组织过渡”。十月革命以后,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 列宁和俄共 (布) 提出:“目前形势迫切要求新的组织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工人民主制的形式。”“现在, 当党愈来愈公开进行活动的时候, 可能而且应该最广泛地实行这种监督和领导, 不仅受党的‘上层’的监督和领导, 而且要受党的‘下层’, 受全体加入党的有组织的工人的监督和领导。”从列宁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来看, 无论是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还是由“极端集中制”到“工人民主制”的过渡, 都遵循了党内民主的程度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展规律。
(二)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指导下, 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 对党的民主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但由于当时存在的诸多因素, 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没有被付诸实践。同时, 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给后人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第一, 由于历史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从总体上看, 列宁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
列宁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首先, 20世纪初的俄国, 是一个沙皇专制的封建帝国, 多数国民缺乏西欧那样的民主观念, 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民主素质了, 而且俄国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也相当落后, 列宁也曾把文盲作为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的两大敌人之一。其次, 俄国的社会环境没有给党提供实行民主的外部条件, 沙皇政权也坚决禁止革命党的活动和存在, 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镇压, 派出大批宪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使得革命党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民主活动。秘密活动的党需要集中统一, 即使在执政后, 列宁也始终处在以剧烈的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战争与革命的条件下, 实行党内民主的环境并不宽松。最后, 俄国当时是欧洲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是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大量存在的落后的自然经济, 造就了广大国民自由散漫的农民习性,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早期在组织上是自由涣散的, 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倾向和各行其是的小组习气在党内泛滥。党内的派别活动更是严重, 这种地方上的狭隘性和“手工业”的活动方式, 使工人阶级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能形成强大的和有效的进攻性力量。为适应俄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俄国要使党发展壮大, 就必须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克服这种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等自由涣散倾向, 摒弃小组习气, 把党建成集中统一的强大的革命组织。此外, 列宁的建党时期, 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盛行和泛滥时期, 伯恩施坦等人改良主义思想对各民族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影响非常大, 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倾向在党内泛滥, 列宁为了克服这些消极现象,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相对来说强调集中比较多一些。
第二, 列宁关于党内民主的某些想法含有某种理想化的成分。
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论家,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缔造者, 他对新的事物怀有无限的憧憬, 且又没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此在他的一些思想中也不免会带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
例如, 列宁的通过“同志式的影响”来防止个人集权化的想法就具有理想化成分。针对有人提出的如果中央偶然出现一个大权在握的无能的人, 严格的集中制就很容易断送整个事业的意见, 列宁在1902年9月写的《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一文中指出:“这种情况当然可能发生, 但是不能拿选举制和分散制作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手段, 在专制制度下进行革命工作, 无论在多大范围内搞选举制和分散制, 都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并且简直是有害的。任何章程也不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 只有‘同志式的影响’才能防止。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 而是靠威信, 靠毅力, 靠比较丰富的经验、比较渊博的学识以及比较卓越的才能。”列宁的这一想法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对个人权力的制约和防止个人专断集权最终只能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
再如, 列宁的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接班人问题的想法。列宁晚年写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对当时的六位主要领导人的优缺点, 都做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希望他们互相合作, 加强集体领导, 没有采取指定和暗示接班人的做法。而且这封信不是写给中央委员会, 而是写给了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党的代表大会, 因为接班人问题应该由党代表大会讨论和选举。列宁本想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接班人问题, 但是事与愿违, 后来证明列宁的设想不切实际。列宁还想通过吸收一定数量的工人、农民来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 以此加强集体领导。但是工农优秀分子如果没有特殊的天赋, 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学习, 是很难监督政治家和理论家等领袖人物的。同时令列宁想象不到的是, 斯大林借此机会安排亲信, 增加自己的选票, 为打败反对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 从历史实践看, 从当时的各种特定历史条件看, 列宁的这一思想不免也含有理想化的成分。
摘要:针对建党初期实行的“集中制”原则, 列宁曾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们展开过激烈的思想交锋。针对列宁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过不同的评价。要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就应秉承实事求是和辩证分析的原则来进行。既要看到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实践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又不能因此抹杀列宁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列宁,党内民主,论争,评价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86-1987.
[2]、 (苏) 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3]、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4]、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86-1988.
[5]、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2
2011年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构成。这些民主制度,不仅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关系。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功能和优点是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使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保证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使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判断一国的民主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面对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广西宜州,一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边远古城,却有两件事足以使当地人备感自豪。其一,宜州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二,这里曾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1980年2月5日,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源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天津、武汉等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居委会和居民组等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原来由“单位”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职能逐步转移到社会,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变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是在这样一种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更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政社合一、集中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并在全国迅速推开。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此后,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加强农村管理、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与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20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大厦的重要支柱。基层群众自治不仅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征程中,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是关乎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将人民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民主形式各自的功能和整体合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升。适应新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群众自治,关键在依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具体进程看,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说是先尝试、探索,然后再规范、推广,因此,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而是需要根据自治实践的经验不断完善。例如正在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存在某些条文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对村委会直接选举中贿选的界定、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细化等。这些都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在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目前主要集中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领域,涵盖面还不够宽广,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治范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如何扩大这些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和群众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日益成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迫切任务。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作用和保障作用;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财务管理、村(居)务公开等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权力与群众自治权利的关系,是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例如,一些街道和乡镇政府将居委会或村委会当成自己的行政下属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下达种类繁多的指令性任务,使居委会和村委会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基层自治组织“村务”、“居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妥善处理乡(镇)村关系、街居关系。基层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支持和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广大群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就不可能调动起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首位,从制度上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来看,当前应着力保证自治组织在群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从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不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党内民主建设
2008年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
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进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2008年4月12日,济南市中区七东社区举行党员大会。经过公推直选,社区全体党员投票选出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党总支委员,这是近年来各地推进党内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强调要建立健全党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责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从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民主实践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建立健全党代表任期制的决策,表明了我们党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领导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探索,必将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和团结统一,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
一个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然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作为有着7300余万名党员、3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让每一个成员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怎样才能不断巩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根本保证。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对于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政党,对于发展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主带来团结统一。民主意味着平等。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平等权利,是防止一言堂和独断专行的最有效途径。保障党员在党内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让党员广泛参与党内决策,讲真话、讲心里话,在平等讨论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这样才会有自觉的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团结统一,才能将发展党内民主的成果转化为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民主带来创新活力。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党的创新活力,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和目标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政党,但是这种生命力的保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党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党的生命力就会受到威胁。党员是党的细胞,只有细胞活跃,党的肌体才有活力。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民主带来科学决策。民主意味着集思广益。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民主决策程序,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才能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决策。党内民主也是纠正党组织决策失误的有力武器。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是保证党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最重要的预防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如果决策出现偏差和失误也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民主带来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优良的党风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做好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形成良好的党风,必须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氛围的形成,能够给党员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进展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党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党内民主建设理论取得重要成果。根据党内民主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一系列新观点充分反映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期盼,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民主需要制度作保障。近年来,党内民主不断完善,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适当扩大党内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例如,十七大代表选举,差额比例一般都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增加了5个百分点,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范围,在推荐提名阶段也普遍做到了差额推荐。
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广泛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地、各部门和民主党派等各方面的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实行听证、公示等制度,集思广益,集中民智,使决策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和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等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比以前更加透明,干部考察更加全面深入。近年来,江苏、云南、四川、重庆、吉林等地在干部选拔上进行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差额直选”等改革试点,探索了一些积极可行的做法。
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中央把党内监督的重点明确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为开展党内民主监督提供了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央和省一级党委陆续建立并实施巡视制度。各级党组织把民主生活会作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作用,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使领导干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同时也是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得到较好发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走弯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广大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党群干群关系以及人民民主建设。
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作主。党员基本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只有这些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地方党员的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因此,必须建立操作性强、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党员各项权利得到真正落实,确保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得到有力惩处。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有权讨论和决定党内一切重大问题。要确立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威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案制度,完善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从机制上理顺和规范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选举制度,首先需要健全选举程序,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办法。同时,有步骤地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对选举的监督。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介绍办法,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采用“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等办法,效果较好,有进一步完善推广的空间。
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之外的党务工作、党内活动,包括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事务和组织活动的重要事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的事项等等,都应对党员公开,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当前,要在试点中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制度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
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防止个人专断;又要加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极端民主化倾向。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民主与监督紧密相连,没有有效的党内监督,就不可能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完善的监督制度,也是各种腐败的天敌和克星。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和派驻、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询问、质询和问责、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制度。如何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等问题,都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经验,不断完善。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这既强调了党内基层民主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也规划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表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环节。但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清楚,这不仅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本身,而且对于整个新时期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基层民主的概念内涵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内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中,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民主程序和形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工程的逻辑起点。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部分。党内基层民主更加凸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多方面实现对党内民主制度和程序进行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二、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分析
(一)党内基层民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党中央的规范性成果。党内基层民主的理论突破:在党内基层民主的地位上指出“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党员的主体地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行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相关党内条例的逐步出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范了党内基层选举工作,使党内基层选举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体系的初步构建。
2.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二是基层党务公开的逐步推进。三是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四是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
(二)党内基层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发挥不充分。第一,党内基层民主的社会整合功能弱化。由于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观念滞后、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党内基层民主社会整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党内基层民主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决定着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党内基层民主教育功能的实现。在党内基层民主的操作层面,对于民主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还没形成。党员民主权利的不均衡,行使权利的现状不平等。
2.党内基层民主的标准执行不到位。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化水平不高,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较低,党员群众的有序参与机制不完善。三是基层冲突依靠党内基层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的仍然较少。
3.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动力不足。一是中央的规范推动力度不够。方向性的指导多,具体的党内基层民主各个要素、环节全面系统的规范少。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不足。上级党组织统一部署、督促基层党组织民主实践创新的自上而下的压力不够。三是缺乏创新型领导者,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不足。
三、大力推進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一)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1.加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基层领导班子的民主功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真正的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2.更新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应该树立新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将党内基层民主置于包括基层自治、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协商民主在内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大局当中,真正做基层民主的带动者、示范者和协调者,进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
3.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中的民主监督,增强组织活力,充分实现更新功能。
4.推动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完善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凸显教育功能。
(二)努力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
1.加大中央的规范推动力。进一步细化出台的各项条例、法规,增强条例法规的可操作性,注重程序方面的细则规定。提升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勇气和魄力。充分认识当前党内基层民主所处的时机,增强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紧迫感。
2.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首先,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党内基层民主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创新的考核、激励和保障制度。
3.培养创新型的领导者,提高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提高基层领导的直接推动力,仅仅依靠提高素质、加强民主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的引导和规范,要靠完善的民主运作机制,要靠民主的氛围,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关于民主的几点再认识[J].理论参考,2007,(19).
[2]北京党建研究基地课题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必要条件[J].新视野,2008,(6).
[3]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N].人民日报,2008-1-30(8).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4
党内民主思想是党关于党内民主进行规定和操作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它往往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之中。界定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 需要先界定党内民主的内涵。
(一) 党内民主的内涵。
“民主”起源于古希腊, 原意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 即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在马克思看来, 真正的民主应是人民主权和人民意志的实现, 就是人民自己创造、建立、规定国家制度和运用这种制度决定自己的事情。简而言之, 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总结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其解释是:“在党内生活中, 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规定, 党员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 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定和管理。共产党在党内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民主作风、民主传统、民主方式和方法等, 是党内民主的具体表现;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代表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 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形式。”从这来看,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 党内民主的实质具体体现在全体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上, 即全体党员地位一律平等, 并且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一切事务的权利。
(二)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 是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和毛泽东党内思想的指导下, 总结国内外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党内民主的一系列的观点。它以保障党员的权利为基础, 强调党内民主是党自身建设和推动人民民主建设的需要, 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的根本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等一系列的主张, 是指导我们党建设的理论基础。它既具有理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又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务实性特点。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不仅仅是指邓小平个人对于党内民主的正确观点、认识和主张, 更主要是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二、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长期领导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深知发展党内民主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党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民主进步完善的迫切需要。于是他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 正确处理党内民主和集中关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首要问题。
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和教训后认为, 发展党内民主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的关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首要问题。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是辩证统一, 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面, 党内集中以党内民主为前提和基础, 没有广泛的党内民主作基础, 就没有正确、有效的党内集中。离开党内民主, 党内集中就会畸变为独断专制。“没有了民主, 就不可能有集中, 从而也就不可能有认识的统一, 行动的统一。”另一方面, 党内民主也不能离开党内集中, 要在党内集中的指导下进行。离开正确的党内集中, “抽象地空谈民主, 那就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 造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彻底破坏”。因此, 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 实行正确的集中;要在正确集中的指导下, 发展党内民主。
(二)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有力措施。
邓小平认为, 切实保障全体党员依照党章享有的权利, 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有力措施。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可以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可以使那些习惯于不尊重党员创造性的领导人, 学会改变自己的作风, 从而促进党内民主。在遵守党的纪律和无条件执行党的决议的前提下, 尊重和保护党员保留自己的意见的权利, 对于党不但没有害处, 而且可以有某种好处, 如果真理最后被证明是在少数方面, 那么保护少数人的这种权利, 也可以使党更容易地认识真理。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党内, 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 必须坚决保障, 任何人不得侵犯。
(三) 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
邓小平高度重视制度建党, 他强调:“制度问题, 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 完备的制度建设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1.党内代表大会制度化。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基本的民主制度。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发挥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邓小平认为:“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代表大会常任制可以使党的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2.党内选举和党内监督制度化。
选举和监督是现代社会代议制民主政体的两大支柱。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起点, 发展党内民主, 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邓小平十分重视监督在党内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 宪法上规定了党的领导, 党要领导得好, 就要受监督, 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不受监督, 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 就一定会脱离群众, 犯大错误。
3.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化。
决策制度的核心是集体决策。我们党一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坚持党委集体领导,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制度。我们要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 健全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 严格按程序办事。
三、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当前,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扩大人民民主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作为一种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对新时期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非常重视党内民主建设, 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党内民主的措施, 邓小平继承他们的党内民主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 恢复和发展党内民主, 开启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他从党内民主的地位、民主集中制和制度建设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和官僚主义重生的现象, 以促进党内民主发展。他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以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党内民主的这一重要理论, 是对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的创造性的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 为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邓小平确立的党内民主的基本思想对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依然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他强调党内民主能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有利于党推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有利于理顺党政关系;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有利于党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思想, 为当今的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要围绕正确处理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加强制度建设, 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要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等不断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提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他论述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阐述了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途径。邓小平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4卷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1卷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第1卷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第2卷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第3卷
[6].高新民, 邹庆国.党内民主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7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篇5
本问卷中所指“基层”,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中的党组织。
每题请选择一个选项,请您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划“√”。
问卷不记名,对于您的回答, 我们将严格保密。
谢谢您的支持!
您的基本情况
1、性别
A、男B、女
2、年龄
A、35岁以下B、36岁—45岁C、46岁—55岁D、56岁以上
3、文化程度
A、研究生B、大学(大专)C、高中(中专)D、初中及以下
4、职业
A、工人B、农民C、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D、公务员 E、专业技术人员F、村(城市社区)干部
G、离退休人员H、无职业
5、政治面貌
A、中共党员B、民主党派C、共青团员D、群众
6、党内职务
A、党组织负责人B、党员群众
问卷部分
7、您对党员身份的感受(仅限党员作答)
A、在党内生活中“主人”感很强,当党员很光荣
B、虽然享有党员权利,但不很充分
C、只是履行义务,权利基本得不到行使
D、党员与群众没什么区别
8、您对所在单位党内生活现状的评价
A、党内生活正常,民主气氛浓厚
B、党内生活基本正常,有一定民主氛围
C、党内生活缺乏民主,空气比较沉闷
9、您对参与党内生活的态度是(仅限党员作答)
A、积极主动、热情很高
B、党组织有要求的就参与
C、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D、基本不参与
10、您对党员权利基本内容的了解情况
A、非常熟悉
B、基本了解
C、知道一点
D、不了解
11、您认为下列党员权利中哪项权利最重要
A、知情权
B、参与权
C、选举权
D、被选举权
E、监督权
12、您认为下列党员权利中哪一项最难落实
A、知情权
B、参与权
C、选举权
D、被选举权
E、监督权
13、您能否在党内生活中做到说真话(仅限党员作答)
A、能说真话,没有顾虑
B、基本能说真话,但有所保留
C、不敢说真话,怕打击报复
D、什么都不说,说了没用
14、您所在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情况
A、实行了,效果比较好
B、已经实行,坚持得不好
C、虽然实行了,但流于形式
D、没有实行
15、您了解所在党组织的事务主要通过什么渠道
A、党内会议
B、党务公开栏
C、党组织负责人
D、党员群众议论
E、报刊网络
16、当您对党组织的工作有意见建议时
A、向上级党组织反映
B、向所在党组织提出
C、与党员、群众议论
D、向报刊网络等媒体反映
E、什么也不说
17、您所在的党组织在决定重大事项上是
A、一把手说了算
B、领导班子集体研究
C、有些决策事先征求了党员群众意见
D、党组织决策充分征求了党员群众意见
E、党员群众对决策情况基本不知情
18、您参与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决策情况是(仅限党员作答)
A、经常参加讨论
B、偶尔参加
C、一次也没有参加
19、您认为影响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的主要原因
A、缺乏有效参与渠道
B、一些领导干部不愿让党员参与
C、党员参与意愿不强
D、党员缺乏参与议事决策的能力
20、您对目前基层党内选举方式的看法
A、很好,应该坚持
B、基本可以,还需要改进
C、问题较多,应当改革
21、基层党内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选多项)
A、流于形式
B、“陪选”现象比较普遍
C、过分强调组织意图
D、贿选情况较多
E、受宗族、宗教等势力干扰
F、操作程序不规范
22、在基层党内选举中候选人应当怎样产生
A、以组织推荐为主
B、以党员、群众推荐为主
C、以党员个人自荐为主
D、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个人自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23、您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实行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看法
A、应该普遍实行
B、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实行
C、目前还不能实行
24、您认为实行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会产生什么效应(可选多项)
A、可以真实体现党员的意愿
B、有利于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公信度
C、组织意图难以得到体现
D、选举过程难以控制,可能存在风险
25、您认为当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主要障碍是(可选多项)
A、“一把手”权力过大
B、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民主意识
C、党员素质不高
D、党员正当行使权利容易受到压制打击
E、党内民主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26、您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态度是
A、十分必要,应当大力推进
B、有必要,但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C、没什么必要,不用花多大力气
D、搞不好会有负面影响
E、无所谓
27、您认为应当主要依靠谁来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可选多项)
A、上级党组织
B、基层党组织
C、党员领导干部
D、党员群众
E、社会舆论环境
F、其他
28、您认为当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应当首先从何处着手
A、“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B、党务公开
C、公开测评领导干部
D、营造党内说真话的氛围
E、有效监督领导干部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6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对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民主的必然要求。
一、营造基层党组织民主氛围
基层党组织的民主氛围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前提。一个内部缺乏民主讨论的空气、不能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基层组织,是不可能很好地发扬党内民主的,也不可能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营造基层党组织民主氛围,应增强党员干部民主意识和党员行使民主权利能力。在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少数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中不能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不能真诚地倾听党员、群众的意见,脱离组织和群众,自视清高,喜欢别人对自己“惟命是从”,习惯于“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是缺乏群众观点和民主意识的典型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入手。而党员干部民主意识的提高和广大党员行使民主权利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要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党员深入学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充分认识党内民主对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意义;帮助党员深入了解党员民主权利的内容;掌握科学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方法。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熟悉党的文件中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规定,要求党员严格按照规定去行使民主权利,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水平。
(二)营造基层党组织民主氛围,在于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应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自身的民主意识和支持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态度,对于营造民主氛围起着关键性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应着眼大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带领党员、群众共同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民主建设。
(三)营造基层党组织民主氛围,要求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民主讨论活动。在党内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必须组织全体党员开展民主讨论,鼓励党员对基层党组织重要事务充分发表意见,以利于各种不同观点有渠道充分得以表述,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实践证明,凡属比较全面完善的决策、政策、制度,都是在充分酝酿、广泛讨论、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开展民主讨论是减少决策失误、避免主观性片面性的前提条件。在开展民主讨论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空气必然会日趋浓厚,党员的民主意识也必然会日趋增强。因此,开展民主讨论活动是增强党员民主意识、增强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确保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在重大决策中,注重在决策前听取党员及党外人士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但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民主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决策过程中征询各方意见不够充分,党委全委会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代会代表在决策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需要通过决策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更好地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要求。
(一)健全决策过程征询意见的机制。要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确实保证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征询意见的环节能切实纳入决策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基层党组织把决策过程征询意见变成了决策完成后将决策结果向党员通报,这种做法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征询意见的意图。征询意见的本意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对党内重大事务意见建议,这样可以集中群众智慧,防止决策中出现片面性。同时征询意见的过程也可以使党员、群众充分了解决策的全过程,有助于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如果把征询意见变成仅仅是通报决策结果,这就违背了征询意见的原意。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基层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职权和决策范围。要根据党章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各自的职责、权限,进一步规范各自的决策范围,以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委全委会在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有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委会民主决策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在于,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委会在基层党组织决策过程中各自的功能、职权、范围的规定还不够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种会议形式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发挥好党代表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经正式写进党章。2008年7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党代表大会任期制的正式实施。基层党组织应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积极有序地贯彻实行这项重要的新制度,切实保障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享有党内重大事务的优先知情权、参与权,反映党员意见权、建议权等。同时,要加强对党代表的教育培训,使代表们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民主意识,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义务,正确行使代表的职权,充分发挥好党代表在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 、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机制
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监督是基层党员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和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是实行党内监督的前提,是使党务更加公开透明、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防止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手段。应将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重要切入点。根据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务公开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要使此项工作切实取得成效,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党员为主体、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观念,本着向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党务公开的工作深入下去。其次,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规定党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公开的形式和方法等,使党务公开能有章可循,并为党员、群众以及上级党组织检查考核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提供评价的依据,确保党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效。为了确保党务公开更加直接、有效,基层党组织要根据需要公开的内容和监督主体的特点,坚持及时直接、方便有效和群众信服的公开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公开的信息准确、全面、系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如通过网络,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视听方便、覆盖面广、形象直观的优势,建立基层党组织的网站,定期将有关事项上网,方便党员、群众了解党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执行过程,同时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三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向所在组织的党员和群众述职述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是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自2006年2月中组部中纪委颁布《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以来,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文件要求,抓好此项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在上级党委领导下,也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对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党组织和少数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行不规范、要求不严格,听取意见和参与评议的范围渠道有待拓宽通畅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将此项工作放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的勇气和精神,科学辩证地看待自己,科学辩证地看待成绩和不足,坦诚面对群众,虚心接受群众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以真诚和谦虚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各级党组织应将党员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中的态度和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干部党性修养、组织观念、群众观念等方面素质的重要依据,任用提拔那些勇于自我剖析,并以此为动力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能力和水平的干部,在党内营造民主、平等、相互帮助、与人为善的风气。
作者毛荣生系上海财经大学统战部部长兼机关党总支书记;彭曦系上海财经大学审计处干部
新时期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研究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地方高校,党内民主
一、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1998年中国只有759所地方高校, 在校生196万人, 占全部院校总数和在校生的比例为74.2%和52.8%。而2009年, 中国地方高校已经发展到2 194所, 在校生1 972万人, 占全部院校总数2 305所和在校生2 144.66万的比例为95.2%和92%。地方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学校大众化的主要力量。
地方高校多属于教学型院校, 与部属高校相比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首先是大学使命的地方性。地方院校由地方政府出资举办, 是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可靠的教育基地, 肩负着满足地方求学需求, 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其次是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地方性, 地方院校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在现有高教拨款体制下, 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投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也是地方院校的利益所在。第三是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地方性, 地方院校由地方政府举办并管理, 与地方政府具有紧密而清晰的上下级联系, 有利于贴近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办学。第四是教育服务区域上的地方性, 地方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本地区, 培养出的毕业生也主要在本地区工作;科研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也以服务本地区发展为主, 成果转化也主要服务于本地区企业。
地方高校党内民主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如果以党代会、学校领导体制来区分, 高校党内民主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性标志是党的十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内民主日益正常化和逐步发展, 高校党内民主建设走向正常化。高校的党内民主的正常化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 高校招生逐步走向正常, 学校有了教育的对象和工作的支撑。二是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走向正常化。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标志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从而为高校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在这两个前提下, 初步形成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党代会制度。1978年10月, 教育部修订《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各个高等学校按照这一原则, 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分工领导体制, 党内民主首先从领导体制上表现出来。第二阶段有两个标志:一个是1996年3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该条例对党组织的设置、党组织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为高校党内民主的发展健全提供了依据。特别是该条例第四条的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任期四年。党的基层委员会对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个标志是199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这使得高校领导体制第一次有了法律的保证和支持, 从而使高等学校的民主建设真正走向了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广大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着力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管理民主化、决策科学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党的建设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但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高校党内民主还存在诸多问题, 党内民主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还不完全相适应, 与高校师生员工的期望值还有较大的差距, 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党内民主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具体而言, 高校党内民主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民主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中最有效也是最难的是制度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党内民主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以民主制度建设为保障, 包括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当前地方高校在这四个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党代会制度方面, 对党委会任期制度的探索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党代表的产生方式、作用的发挥等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制;党委会制度方面, 常委会和全委会的职责分工、全委会作用的发挥方面还缺少必要的规范;选举制度方面, 间接选举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问题, 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过小、组织意图影响过大, 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还处于试点阶段;监督制度方面, 缺乏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普通党员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机制, 监督的效力也需要大力提高。
2.党员民主意识淡薄。在发扬党内民主的问题上, 我们党一贯强调的是民主集中制。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 总是集中讲得多, 民主讲得少, 客观上给党内“家长制”和“一言堂”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致使有的高校领导干部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理不睬, 对党员的要求和呼声不闻不问, 对党员的个人选择意愿进行干预, 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个人决定制, 有的高校党组织领导人对重大决策的出台, 重要干部的任免, 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 搞独断专行, 个人说了算, 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这种曾经对我们党造成严重危害的病症, 不但脱离党员群众, 而且上级脱离下级, 甚至在同级里也造成了少数人或个人脱离多数, 少数人或个人专断的局面。同时, 也有一些党员缺乏主人翁思想, 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对行不行使党员权利持无所谓的态度, 在党内生活中不讲意见, 只讲服从, 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反对, 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只等领导做决定。
3.民主渠道不够畅通。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意愿的表达, 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渠道, 没有相应的渠道沟通而空谈发扬民主, 只能是上下两张皮, 一面是大谈民主, 一面仍旧是闭门决策。在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 我们党曾经开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主渠道, 这些渠道对党广泛接触党员群众, 真实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民意, 准确判断形势, 切实了解党员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于认真听取民意, 集中民智, 正确决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 高校党内民主渠道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民主渠道狭窄、不顺畅, 中转环节过多、时效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党内民主的发扬。当前,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 诸多新的因素进入决策领域, 进一步疏通、拓展民主渠道, 充分发扬民主的需求显得愈加紧迫。
4.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指出, 党组织要“组织引导党员参加关于党的政策的讨论。党中央或地方组织决定在会上和党报党刊上讨论某方面的问题时, 应将讨论的时间、方式和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告知党员, 以便党员参加讨论。”“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讨论, 可以在党的会议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 《条例》还具体规定了必要时党员参与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包括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项;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按干部管理规定应该由集体讨论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发展新党员;上级党组织规定由集体决定的其他事项等。然而, 当前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知道的事情, 却总是捂着、盖着, 不让党员知道;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参与的事情, 却总是堵着、瞒着, 不让党员参与;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去监督的事情, 都总是应付着、回避着, 不让党员监督。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少公开, 有所公开的内容也缺乏实质性、真实性, 做表面文章, 特别是有些领导的活动、决策过程和权力运作过程缺乏公开和透明度, 让广大党员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 无法知情。
三、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 健全地方高校党内民主制度
1. 要进一步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 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选择一些县 (市、区) 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首先, 要坚持学校党委按期换届制度, 党的十七大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一项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创新举措。其次, 要坚持和完善年度党代会制度。在每届党员代表大会之间, 每年召开一次年度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党员代表大会的职能和党内监督制度, 为学校党委密切联系群众和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为推进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第三, 建立和完善党员代表大会提案制度, 探索“网上提案”等新途径, 健全党代表提案的处理和回复机制。
2. 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 保障党员评议权的落实。
要建立和完善年度党代会民主评议学校党委领导制度,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和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两年一次在年度党代会上向党代表报告工作并述学、述职、述廉, 接受党代表的民主评议。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提出整改措施并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通报。
3.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就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首先, 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党政班子的按期换届与民主选举, 实行任期制、责任目标考核制和民主选举制。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 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的方向是增强党内选举的科学性、规范性。其次, 要积极推行机关与教辅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制、责任目标考核制、定期交流制和竞争上岗制等, 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领导干部届满时, 由学校党委进行任期目标 (工作) 责任制的检查和总结。要把交流换岗作为提高干部素质、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 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 (轮岗) 制度。第三, 要拓宽视野, 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在选拔后备队伍时注意考虑党外人士、少数民族、女性干部。
4.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党务、校务公开制度, 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务公开作为党的组织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 进一步明确“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要继续推进党务公开, 要以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党内监督为重点, 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党务公开促进校务公开, 深化校务公开要以健全学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 密切干群关系,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监校务的积极性。
(二) 增强地方高校党员民主参与意识
加强高校党内民主意识教育是提高高校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是新时期增强高校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必需。因此, 必须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广大党员、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民主意识, 提高党员发扬党内民主的素质和水平, 教育党员干部要顺应党内民主发展新趋势, 实现党建工作理念从“组织本位”为主向“组织本位”与“党员主体”互动共进为主理念的转变。要使广大师生党员明确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师生党员的民主权利以及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 积极参与党内事务, 并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中的民主作风。同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要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 使广大党员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不断开拓进取, 增强党员的政治修养, 自觉地以“四个服从”来约束自己。
(三) 拓宽地方高校党内民主渠道
在地方高校党的工作中就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拓宽党内民主渠道。高校知识分子密集, 广大师生员工有较强的民主精神和参与意识, 尊重好、引导好这种民主精神和参与意识, 拓宽民主表达和反应渠道, 切实保障党章对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规定, 是推动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一是要拓宽党员知晓党内事务的渠道。党内的事务应该让党员知道, 上级的指示党内要先传达、先学习、先执行。二是要拓宽党员讨论和发表党内决定重大问题意见的渠道。建立有效机制, 保证党员有意见能及时反映到党组织中来, 使党组织和党员真正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四) 增强地方高校党内监督的有效性
党内监督是指党员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 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规范所进行的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活动。党内监督, 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十分重要的问题。高校要加强党内民主监督, 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内批评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充分行使党章规定的批评权。二是建立健全高校党内举报、申诉制度, 为党员行使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提供顺畅的渠道和严密的保护措施, 不断改进对党员来信来访反映问题的处理机制, 切实尊重和维护党员权利。三是注重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专职监督与兼职监督相结合, 自下而上的监督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相结合, 全面推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 形成人人都是监督者, 都主动参与监督并自觉接受监督的局面, 在高校形成有效的监督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18/content_12076251.htm, 2009-09-1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7.
[3]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关于党内民主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 篇8
关键词:党内民主,建党模式,传统文化
党内民主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 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制度, 积累了丰富的党内民主的经验。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党内民主尚显得不够充分, 集中跟民主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 党内民主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 如:党内权力过于集中于党内一把手、党内选举流于形式、党代表的权力没得到落实,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党的作用的发挥, 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构成了极大的阻碍。只有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才能找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对策。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主的发展程度跟经济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再者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与此相对应要求政治上的集权。改革开放以后, 虽然我国逐步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并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许多领域也还依然存在。同时, 中国作为一个走后发现代化道路的国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党和政府集权主导的结果。相比较于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而政治上的集权必然加剧党内的集权, 对民主政治的建设起了制约的作用。
二、苏联共产党建党模式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在诞生之初各方面受到了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影响。而当时的苏联共产党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革命, 需要进行政治上的集权, 特别是列宁逝世以后, 斯大林逐步掌握了苏联的党政军大军,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 铲除异己, 苏共的政治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于当时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视苏联为社会主义楷模, 都视苏联经验为神圣时, 中共当时也难免不受其影响, 在制度建设上照搬了很多苏共的做法。这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这种过度强调集中的制度肯定会对党内民主的发育构成阻碍。
三、对党内民主建设负面影响的忧虑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9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法治民主
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全会着眼党的建设的四大重点问题之一, 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以实现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逐步推进人民民主建设,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1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大力推进人民民主, 进一步革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 政治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 各种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冲突、比较、竞争和借鉴寓意深刻, 这对我们党如何既顺应时代潮流, 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提出了挑战。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看,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因此, 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是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迫切需要,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选择。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基石, 是规范党内关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和催生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基础。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机制, 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
1.1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汇报工作开启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局面
2003年10月11日—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自觉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 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 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发展党内民主, 增强党的活力,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党内的权利主体是党员, 党代表大会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载体, 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 包含接受中央全会审查工作、听取批评和建议的精神, 反映了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不同地位、权责及其关系。把报告工作主要定性为述职性质, 体现的是授权与被授权、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领导指挥到接受监督意义非凡, 是一项发扬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纪元。新时期改革难度的加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党内民主是对这一要求的正确回应。
1.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奠定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以及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制定的。它的颁布实施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程序性内容, 开创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主是监督的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监督,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监督条例以党内民主为主线, 自始至终贯穿着民主原则。条例多处出现“民主”一词, 明确提出要“发展党内民主”, 规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并对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做了细致具体的规定。条例的核心部分——“监督制度”一章, 更是突出了发扬民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可以说, 条例为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内监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既是党内监督的重点, 又是在党内实现广泛、到位的监督的重要条件。
1.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
2004年9月22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党内法规基础, 为党内民主建设、广大党员发挥主动性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是统一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 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展党内民主, 健全党内生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当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注意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 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在党内生活中要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 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 认真查处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甚至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行为,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深化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路
2009年9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给我们指明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党内民主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次“超重量级”的会议上, 再一次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足见党中央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重大原则和重要举措。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内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全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实践中,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发展人民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 扩大党内民主对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这些党内文件的规定深刻揭示出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 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探索的发展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同样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2.1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扩大党内民主,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将有力地提高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扩大党内民主, 发展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并服务于社会。政党因其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信任和支持, 而取得执政地位;也因其对于国家权力的运作符合并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保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作为执政的共产党, 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发展人民民主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我党作为执政党, 在国家整个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 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党内民主建设得好, 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引导人民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的民主氛围, 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执政的共产党没有任何超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 更没有任何超乎人民权利之上的特殊权力。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根本上说,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步骤、路径和方法, 以党内民主制度化、程序化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引导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2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 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 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首先, 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执政党,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是与对党内民主生活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往往是以党内民主生活的习惯和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 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决定了党是人民民主权利坚定的维护者。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最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 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 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必然以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党是人民民主政治理念的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民主首先是与利益主体多元化联结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时期, 不允许考虑自身利益, 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市场经济以后,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合法化, 对民主的需求就直接表现出来了。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利益群体, 都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 利益的冲突、调节、分配导致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加, 民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比如基层搞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直选, 干部群众都非常欢迎。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都有很大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很大发展, 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提高。扩大党内民主, 这和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相称的。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重视发展党内民主, 在党内建立一个非常健康、规范的权利运行机制, 进而推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3 以人民民主为基础, 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不断发扬党内民主必将对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有效地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导向作用, 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3.1 立法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必须包含民主的要素, 这是现代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民主是民主化的立法和立法民主化的统一, 是由有关立法民主的观念制度、实践、保障体系组成的有机系统。在立法中, 应将民主作为首要要件, 这一要件贯穿于法律创制的所有结构之中, 并且这一要件为其他要件奠定基础, 提供条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从多方面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建设:一是应以民主作为立法的核心和主线, 依次展开整个法律创制工作。具体包括立法的内容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立法的过程要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 既要善于倾听赞扬的声音, 更要高度重视批评的声音;立法的技术要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鉴别, 力求为我所用;二是在法律体系内的部门法及与其配套的程序法中, 也要充分体现民主的内容。如刑事立法中必须体现人民惩治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民主意志、民事立法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个公民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行政立法中主要体现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经济立法中应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劳动者的民主权益等;在各种类型的程序法中, 民主应作为其立法的灵魂和主干, 一套民主的程序机制是及时保证人民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立法沿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运转的保证。
3.2 执法民主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 体现人民的意愿,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将上升为人民意志的法律法规诉诸实施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执法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执法也是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执法的民主性要求:一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二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国家制定了多部包含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行政法, 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恪守法无授权皆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正确履行执法权力, 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是执法活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民情, 体现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国家机关的行政执法也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一种法律活动。执法听证程序实际上就是执法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可以进一步化解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情绪, 密切干群关系, 使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实施。
3.3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实行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开的司法体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 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推进司法民主建设,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司法机关的猜疑、不满和误解, 增进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增强对法律的信心。
司法民主的内涵包括司法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司法服务于人民, 人民有权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体现为:一是司法审判公开、透明。司法的人民性这一特性, 使得司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执法活动必须向民众公开, 公开才能促进公正。要推进司法民主, 应将所有能公开的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司法信息;二是逐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既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又是一项公众参与诉讼的重要民主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司法的特征和优势, 很好的发挥了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的作用。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的内容、范围、权限进行规范, 赋予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选择权进行立法, 是扩大司法民主的重大举措;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理性对待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民主和保障人权紧密联系, 保障人权在刑事司法中体现为如何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同时, 也应当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抓紧建立被害人权利救助制度。
3.4 守法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 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 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 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 凡事依法纪, 则社会安宁, 经济发展。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有序的民主, 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的民主。守法民主是对社会上一切守法主体的基本要求, 遵守法律在法治国家必须体现为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根据不同守法主体的特殊性给予不同的要求, 具体体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模范守法。遵纪守法, 必须抓好执法部门的模范带头作用。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部门,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自身守法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只有把守法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建设来认真对待, 自觉做好, 才能减少执法犯法事件的发生, 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认真、自觉守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 遵纪守法, 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这是将守法作为义务来履行;积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是将守法权利来行使。守法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将遵守法律从义务转向权利,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提高社会组织、公民守法积极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运行秩序, 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3.5 法律监督民主
民主监督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一部分, 法律要体现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 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 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对权力的行使, 尤其是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保持合法性的判断力, 起到预防、控制和纠正违法的作用, 保障法律的实现。因此, 法律监督民主也应当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立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行政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各个党派的法律监督民主、新闻舆论法律监督民主以及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法律监督民主建设。
2006年8月27日颁布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出台, 就是紧跟党内监督的步伐, 及时推动了立法民主监督的法治化, 为国家其他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是人民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是实施法律监督民主的重要机关, 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 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把人民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抓住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新时期法律监督民主更多地体现为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以党的监督为前提, 充分发挥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用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实施法律监督,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已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黄炎培)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参考文献
[1]孙承斌, 李亚杰, 谭浩.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党的建设[N].光明日报, 2009-09-19.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G].200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10
一、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摒弃宗派、等级、密谋等做法, 实行彻底的党内民主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初期, 工人阶级组织很不规范, 工人群众中存在的团体大多实行绝对的集中制和个人独裁制, 充满着密谋、宗派和等级色彩。有鉴于此, 马克思恩格斯在筹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 就旗帜鲜明地指出, 要在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实行民主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应邀改组正义者同盟时, 对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 的半密谋性质、实行绝对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持批判态度, 他们从政党的先进性的角度, 阐述了未来政党的民主原则, 即用民主制的组织原则取代密谋主义的集中制。正如恩格斯所说, 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 党内生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共产主义者同盟“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 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1]20019世纪60年代后, 欧洲各国兴起创建群众性社会主义政党的高潮。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出现的个人独裁和集中制, 马克思明确表示反对, 他指出, “集中制的组织不管对秘密团体和宗派运动多么有用, 但是同工会的本质相矛盾”。“所以在这里首先应当教会他们自己走路。”[1]58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写道:“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 他们“有义务在一切场合下互相帮助”, 盟员“始终力求做到以原则为准绳, 而不是以这个人或那个人为准绳”。恩格斯还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完全有权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他们认为, 工人阶级政党的优势在于党内民主原则, 这个原则的实质是党内人人平等, 保证党员的“主人”地位。党员一律平等, 尤其是权利的平等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党的领导要勇于并善于容纳不同意见, 不要热衷于强制手段的做法, 任何一个人, “都无权要求别人对自己采取与众不同的温顺态度”。[2]72-73
二、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党内民主先河, 构建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制度、集体领导制度
摒弃宗派、等级、密谋等做法, 实行党内民主, 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必须在党的根本制度中得到体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马克思恩格斯不但阐述了党内民主思想, 而且还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构建了党内民主制度。
首先, 开创了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大会制度, 并通过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了党内民主的先河。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 党的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党的代表大会每年要定期举行;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 要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后来又规定, “代表大会于此次会议后除发表指示信件外, 还可以代表全党发表宣言”。[3]在党尚未执掌政权的情况下, 坚持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确有困难, 即使是这样, 第二国际成立初期, 恩格斯还是特别强调要通过召开代表大会来集体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他告诫德国党, “应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即使为了遵守党章, 你们执行委员会也必须这样做”。[2]47419世纪60年代后, 欧洲各国兴起创建群众性社会主义政党的高潮。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出现的个人独裁和集中制, 马克思明确表示反对, 他指出:“集中制的组织不管对秘密团体和宗派运动多么有用, 但是同工会的本质相矛盾。即使这种组织是可能存在的——我说它根本不可能存在——那它也是不适宜的, 至少在德国是这样。这里的工人从小就受官僚主义的行为规范的管束, 相信权威, 相信上级机关, 所以在这里首先应当教会他们自己走路。”[1]583
其次, 详细地设置了党内选举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谈论选举制时, 通常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 将选举制、任期制和罢免制三者放在一起论述。他们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性, 在国际工人协会条例中规定, 每个会员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代表大会上每个代表都有一票表决权。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人, 都无权要求别人对自己采取顺从的态度。《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支部、区部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委员都由选举产生, 公职人员工作不能令人满意, 可随时撤换。
再次, 坚持实行党内集体领导, 推进党内重大决策民主化。马克思认为, 只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 就能够防止个人专断, 贯彻民主原则。第一, 通过选举, 成立党的各级领导集体。在组织机构设置上, 分为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支部的组成至少3人、至多20人, 每个支部选举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人。两个支部以上、十个支部以下建立区部, 区部委员会由各支部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区部委员会是区内各支部的权力执行机关, 本国或本省内的各区部隶属于一个总区部, 总区部是本国或本省各区部的权力执行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党的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第二, 各级组织要定期召开会议, 实行集体领导。盟章规定, 同盟的各级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支部、区部和中央委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 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 遇到情况紧急时, 可召集非常代表大会。在党的代表大会上, 代表们可以自由争论, 各种议案都进行民主表决, 表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 同时尊重少数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就是在长时间的激烈争论中被接受的。第三, 各级组织要定期向上一级组织报告工作。区部至少每两个月向总区部报告一次本地区的工作进展情况, 总区部至少每三个月向中央委员会报告一次本地区的工作进展情况, 中央委员会要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同时, 中央委员会同各个总区部保持联系, 每三个月作一次关于全盟状况的报告。在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中, 又增加了总委员会发表定期报告;在经费许可的范围内经常出版通报, 报道国际工人协会所关心的一切情况;各中央委员会的负责人员应向总委员会每月至少呈交一次报告;各中央委员会和分部在每个协会会员要求阅读总委员会报告时, 应该无偿地向他们提供这些报告等相关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参与创建和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提出的党内民主原则、党内民主制度, 明确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并且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 体现了无产阶级“真正多数人作主”的民主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和促进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 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以及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意识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 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 封建专制的传统比较多, 民主法制传统很少”。[4]332特别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生活就开始不正常, 领袖个人威信逐渐凌驾于全党之上, 个人专断开始出现苗头。在“文化大革命”中, 领袖个人意志开始成为全党意志, 领袖个人完全代替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改革开放后, 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结束了个人崇拜, 恢复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党内民主生活开始走向正常。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封建主义残余并没有完全消失, “官僚主义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4]327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党内, 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是一个长期的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非常严峻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我们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和其他错误思潮, 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内民主建设。要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思想,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内民主建设。要以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 坚持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探索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民主权利, 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 反对宗派、等级、密谋等做法, 要求在党内实行民主制, 并且创立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制度、集体领导制度, 为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为指导, 不断克服封建残余和其他错误思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民主思想,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575.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篇11
摘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领导集体,为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回顾90年来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民主政治;理论创新;民主集中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梁宏(1961-),女,黑龙江黑河人,中共黑河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就将“民主”一词鲜明地写在了自己旗帜上。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党,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如今中国共产党已从1949年执政时的440多万党员,发展为今天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大党。回顾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理论创新,对于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就开始探索与实践党内民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我们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毛泽东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提供了科学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尤为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党纪党规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有力保障。党的十二大召开及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使党内民主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针对党内民主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和毛泽东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灵魂,把党内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党内民主建设从理论、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江泽民在领导全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和邓小平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形成了江泽民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其内容极为丰富,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强调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在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构建起由党代会、党委会、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利保障等五大制度所组成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论断和重要论述,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的理论建设,不断充实党内民主的理论构架,这些重要论断和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和重大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关于党内民主的概念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谈到党内民主问题,毛泽东正式使用了“党内民主”概念,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1945年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对党内民主的内涵和实质作了具体阐述。
(二)关于党内民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抗战初期,毛泽东就阐述了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毛泽东还强调:“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和发展党的重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利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武器。”[1](P.529)毛泽东还阐述了党内民主对于执政党的意义。1945年毛泽东在与著名民主党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就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毛泽东认为民主是将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这里的“民主”包含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个方面。
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邓小平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论述了民主是解放思想、推动改革的重要条件。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的深刻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科学论断,第一次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路径。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的新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胡锦涛还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障。”胡锦涛突出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凸显了党内民主建设对党自身建设的重要作用。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论断,把党内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反映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从认识到实践上的高度自觉和清醒。
(三)关于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制度,建国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集中阐述了民主集中制问题,提出在我国,没有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无产阶级专政也就不可能巩固。毛泽东提出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首要的是以高度的民主为基础,还要以高度的集中作指导。毛泽东对党内民主要达到的目标作了科学的理论概括。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2](P.456-457)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重申了这一目标。毛泽东重视与坚持集体领导。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提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的党的重要制度。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各级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一整套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对民主集中制作了进一步的科学阐述,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P.175)邓小平认为,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破坏集体领导。提出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坚持党的集体领导。邓小平还对集体领导的程序和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江泽民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有效率的制度,强调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形式。1999年1月,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工作方针。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在党的文献上首次把“党内民主”与“党的集中统一”联系起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充分反映了“党内民主”与“党的集中统一”共同在党的建设以及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把民主和团结并列,把它的作用并列反映了新一届领导集体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的新思维。
(四)关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实行党内民主要充分实现党员的民主权利。邓小平指出: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邓小平还提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范畴,揭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预示着在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建设中,党员主体地位将得到充分彰显。
(五)关于党内民主制度的思想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制度建设不是因为过去党内不存在制度,而是以往的制度和体制缺乏民主、不健全。1979年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要使党内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提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国家政治权威有重要意义,强调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制度建设”的概念,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进行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全过程。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强调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突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这一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落实、发挥、统合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六)关于中国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思想
毛泽东认为对共产党进行有效的监督,必须形成一个监督体系,包括党内自我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等。
邓小平1956年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1957年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这种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邓小平将监督的主体分为三类,使党员形成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的局面。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要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邓小平十分重视如何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成效的问题。邓小平认为,除了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还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强调,要把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放在突出地位。江泽民提出了要加强对党的高级干部和“一把手”的监督。
胡锦涛在纪念建党85周年讲话中提出,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2011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强化制约监督,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这既扩大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又为人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指明了具体路径。
新时期新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自身建设的双重任务,要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实践研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郑易平.论邓小平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8).
[5]杨鸣芳,龙涛:邓小平关于党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思想及其启示[J].重庆行政,2009,(8).
[6]曹普.制度建设是党建总布局的核心[N].北京日报,2009—12—07.
论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 篇12
党员是党的组成部分, 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力量, 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 因此发展党内民主要紧紧抓住党员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要认真落实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成为党内权力的主人。首先, 要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章教育和素质培养, 使他们在明确“党内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 切实增强党员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提高参与党内事务的素质和履行责任义务的能力。其次, 要积极探索, 为党员自主表达意愿、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要在拓宽党员行使权利、发挥主体作用的渠道和方法上下功夫, 打造党员行使权利、发挥作用的平台, 使党员的创造活力在健康宽松的党内生活氛围中得到充分体现。再次, 要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机制、党内监督机制、党员激励约束机制、侵害党员民主权利的责任追究制度等, 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逐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是搞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是发展党内民主, 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基本要求。在理论上, 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 全国各地进行了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改革和探索, 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一是党内决策制度的完善。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内民主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 就是全体党员拥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力。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 疏通党内信息渠道。要在制定政策过程中, 广开党内言路, 鼓励党员发表意见和看法, 提高党员的参政意识, 扩大决策过程中的公开性, 增加透明度。二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党的各级领导人的酝酿产生能否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愿望, 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 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 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 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三是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的完善。通过制度规定, 明确常委会与全委会的权限责任与工作运行机制, 理顺全委会与常委会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加强党内权力制约与监督, 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保证各项权力正确行使。
3全面构建监督体系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党内监督, 建立党内监督体系, 以党内乃至全社会的反官僚、反腐败斗争推动党内民主, 防止和克服党内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在工作中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全面构建监督体系:一是要把握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 防止权力失控。必须研究解决如何更有效地对其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 在优化权力结构、科学分解权力、有效制衡权力上下功夫。要优化权力结构, 使权力的分配更加合理, 配置更加科学, 改变少数人说了算或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要有效制衡权力, 以权制权, 互相制衡, 确保权力能得到组织内部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二是要把握关键环节。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资金管理使用、大项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下功夫抓好对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和重点部门的监督, 确保他们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 使党内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创新监督机制。要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机结合, 以党外监督促进党内监督体系的完善。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使群众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 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畅通民主监督渠道。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以此推动和改进工作。通过强化各个方面的监督, 使党内监督与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 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认真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做了重要战略部署。其中, 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就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做出了总体安排。当前,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实现四中全会确立的宏伟目标。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推荐阅读: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07-25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08-23
党内民主制度10-10
党内基层民主选举10-20
村级党内民主管理制度07-15
98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08-21
公选政治:怎样看待党内民主的问题08-31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05-11
加强党内建设05-08
党内和谐建设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