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精选8篇)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1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我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学习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我社区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积极组织领导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时刻牢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了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三)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社区干部集中学习与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利用每月例会和业余时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所必需的知识、推进“两个加快”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继续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局机关还按时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坛等,按季度进行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学习内容的完整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在强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的同时,还进一步做好了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了党务公开的质量。
通过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工作简报,专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
三、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
(一)注重领导带头,切实转变政风。一是社区党员带头参加学习;二是带头深入基层。注重以民为本,切实转变行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
(二)创新党建工作,做好党内民主。按照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社区党建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以创建“党员先锋号”为抓手,以建设“五好四强”党组织为目标,在党员干部中努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创一流、作示范”的浓厚氛围。
四、取得成效
1、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总体素质。在工作的实践中,社区干部自觉地维护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始终坚持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更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合力,提高了效率。
2、加强了工作作风建设,提高了工作水平。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狠抓作风建设。一是加强了社区干部的学习。利用学习日,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领导讲话、上级有关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学习、工作、考勤和卫生制度,严格执行软环境建设的规定,用制度规范机关干部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了社区干部的服务意识。
3、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团结战斗力。
我社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党组议事决策制度,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社区内部形成互相通气、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团结的局面。
一年来,我社区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社区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2
1. 思想认识的不深入制约了党内基层民主的深入开展
当前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 导致工作中出现怕“难”, 缺乏解决问题, 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浅尝则止;怕“乱”, 在党务公开上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导致工作不透明;怕“过”, 畏手畏脚, 缺乏创新意识。
2. 党员民主素质不高减缓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
还有少数基层党员参与党内监督与管理的意识淡薄, 积极性不高, 参与面不广, 参与度不深, 习惯与“服从”组织。个别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行使不当, 比较明显的就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个别党代表在闭会期间不能主动参与党内民主管理和监督。
3. 民主氛围的不宽松影响了党员党内民主权利的发挥
个别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一言堂”, 个别领导把单位或组织视做自己的“领地”, 民主作风差, 不愿意给基层党员参与管理与监督的机会, 使基层党员意见难以表达。个别领导干部在干部任免等重大问题上不经过酝酿讨论, 独断专行, 摒弃民主。
4. 制度机制的不完善阻碍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
纪检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相对乏力。党内干部任命制与党内基层民主相矛盾的。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决策范围因缺少强制机制而容易本末倒置。党内民主管理条例因基层缺乏配套执行机制和办法, 实施受到影响, 效力大打折扣。
二、改进和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
1. 强化认识, 加强领导, 营造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良好环境
各级领导要主动深化认识, 把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做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摆上日程。上级党委要把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基层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由党委统一领导, 组织、纪检、宣传等部门分工合作, 齐抓共管, 加大舆论宣传和典型示范力度, 形成有利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良好氛围。
2. 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培养基层党员群体能自觉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党员干部培训, 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 提高参与党内民主监督与管理的热情和能力。丰富载体, 为基层党员表达意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搭建平台。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提高质量。通过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引导基层党员主动参与党内民主管理,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3. 党务公开, 开门纳谏, 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要依法推行党务公开, 扩大公开范围, 增强基层党建工作透明度。要规范公开程序, 建立公开的审批和监督、反馈机制, 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提高基层党员和群众满意度。要创新党务公开的方式、方法, 扩宽公开渠道和公开面, 增加党建工作的开放性, 提高工作成效。
4. 创新方式, 强化民主, 通过规范选举提高基层干部选任公信度
要扩大村和社区党组织“两推直选”范围。党代会代表、党委会委员候选人要坚持组织提名和党代表联合提名相结合, 保证公平民主。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产生, 也要采用个人自荐、党员和群众举荐、党组织提名相结合, 提高人选质量。要规范执行公示制度, 改进投票方式, 对选举过程全程监督, 严处违规违纪行为。
5. 明确责任, 强调制度, 促使基层党代表在闭会期间仍发挥作用
改进党代表的产生方式, 适当缩减名额, 优化结构, 扩大差额比例, 推行竞选直选, 试行代表选区制。完善和规范党代表任期制度、代表提案发言制度、联系群众制度、述职制度、考察调研制度、列席相关会议制度等, 发挥好党代表参与党内管理的作用。开展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 强化年会质量和效率。
6. 扩大民主, 完善程序, 提高基层党组织民主的决策质量和水平
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建议, 使基层党员群众的意愿得到及时和充分表达。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条件和程序, 通过预审、公示、考察、票决等多个环节扩大公开和民主, 把住党员质量源头。推行党内重要决策听证制度和表决制度, 征求党代表、基层党员或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 提高决策质量。
7. 完善制度, 拓宽渠道,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执行广度和深度
落实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党员群众述职述廉制度, 有必要可对重要工作进行专项述职。对基层党组织和负责人的考核体系要多考虑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测评、打分、谈话等的方式和参与面, 并合理划定代表范围和代表结构, 多给他们提供客观评价的发言机会, 保证更多的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党内基层管理, 行使好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 2012 (03) .
[2]赵淼.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 2013 (04) .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这既强调了党内基层民主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也规划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表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环节。但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清楚,这不仅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本身,而且对于整个新时期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基层民主的概念内涵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内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中,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民主程序和形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工程的逻辑起点。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部分。党内基层民主更加凸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多方面实现对党内民主制度和程序进行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二、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分析
(一)党内基层民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党中央的规范性成果。党内基层民主的理论突破:在党内基层民主的地位上指出“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党员的主体地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行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相关党内条例的逐步出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范了党内基层选举工作,使党内基层选举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体系的初步构建。
2.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二是基层党务公开的逐步推进。三是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四是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
(二)党内基层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发挥不充分。第一,党内基层民主的社会整合功能弱化。由于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观念滞后、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党内基层民主社会整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党内基层民主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决定着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党内基层民主教育功能的实现。在党内基层民主的操作层面,对于民主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还没形成。党员民主权利的不均衡,行使权利的现状不平等。
2.党内基层民主的标准执行不到位。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化水平不高,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较低,党员群众的有序参与机制不完善。三是基层冲突依靠党内基层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的仍然较少。
3.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动力不足。一是中央的规范推动力度不够。方向性的指导多,具体的党内基层民主各个要素、环节全面系统的规范少。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不足。上级党组织统一部署、督促基层党组织民主实践创新的自上而下的压力不够。三是缺乏创新型领导者,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不足。
三、大力推進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一)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1.加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基层领导班子的民主功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真正的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2.更新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应该树立新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将党内基层民主置于包括基层自治、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协商民主在内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大局当中,真正做基层民主的带动者、示范者和协调者,进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
3.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中的民主监督,增强组织活力,充分实现更新功能。
4.推动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完善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凸显教育功能。
(二)努力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
1.加大中央的规范推动力。进一步细化出台的各项条例、法规,增强条例法规的可操作性,注重程序方面的细则规定。提升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勇气和魄力。充分认识当前党内基层民主所处的时机,增强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紧迫感。
2.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首先,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党内基层民主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创新的考核、激励和保障制度。
3.培养创新型的领导者,提高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提高基层领导的直接推动力,仅仅依靠提高素质、加强民主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的引导和规范,要靠完善的民主运作机制,要靠民主的氛围,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关于民主的几点再认识[J].理论参考,2007,(19).
[2]北京党建研究基地课题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必要条件[J].新视野,2008,(6).
[3]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N].人民日报,2008-1-30(8).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推进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是因为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离开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就无从谈起;推进党内民主要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使“基础”和“主体”活跃起来,我们的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党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文革后,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党早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就明确提出“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并在十二大《党章》中恢复了对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的规定。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分别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要“制定保障党员权利的具体条例”,“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党的十六大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上升到体制机制层面,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的十七大为“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些不断升华的明确要求与制度法规,为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明确了抓手,拓宽了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6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1994年1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使基层党内选举工作逐步向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在候选人的推荐、提名、酝酿上,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推荐、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二是候选人考察过程公开。三是在充分竞争基础上,实行差额选举。从具体情况看,农村实行“两票制”、“两推一选”、“三推两考一选”等方式,确保党的书记既得到党员的支持,也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民意基础。此外,部分省市进行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由乡镇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也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制定与实施,既是党内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广大党员参与基层党内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许多地方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大决策公开和多层次咨询论证制度等。此外,党组织注重发挥党代表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党代表评议党委政府工作,列席党委会、列席民主生活会,参与当地重大事项决策等方式与途径;推行以“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度。在基层组织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使党内民主监督得到较好的落实。
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规律的高度,总结30年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对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分层次、稳妥有序地推进。民主本身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党内民主的认识不同,对民主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注意因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民主诉求的差异,也要注意不同基层党员群体、基层干部群体对民主内容要求方面的差异。要从试点开始渐进式推开,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总结边推进,避免片面追求民主的“轰动效应”和“一刀切”。
第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协调共进方针。一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党内外群众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相适应。任何超前或滞后,都是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相违背的。二是要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总要求相协调。不能借口实现党的领导而否定民主的作用,也不能以人民民主取代党内民主,党内基层民主必须在党内法规制度的框架内推进。三是要注意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与基层党建各项任务的总体筹划,整体推进,避免纯粹完成任务的“单打一”。
第三,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原则。选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重点,可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效果。“从近几年的实践和效果看,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必须首先从改革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入手,真正让党员群众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当家人’。”“落实党员对党的组织负责人的选举权,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既体现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又体现了充分参与决策的权利,同时还体现了有效监督和制约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利。”
第四,党内基层民主必须与基层人民民主互动发展,带动和促进基层人民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也是今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因此,党内基层民主要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与基层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滞后于社会基层民主和类似“全体村民选村委会主任,少数党员选党支部书记”的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基层党组织主导民主进程与党员群体参与度不够的问题,防止单纯由党组织甚至党组织领导人个人主导基层民主,党员群体被动参与。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实现党内基层民主,是一个长期目标,在推进中总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理论支撑不足;部分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民主的动力来源不足;一些制度法规滞后需适时调整;如何控制和降低基层民主成本等。我们不能苛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给我们提供破解这些问题的所有答案。但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正是这些做法与经验,奠定了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它提供给我们的思考,主要有:
第一,坚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同步,注意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从全党的角度分析,这是防止由于理论准备不足而导致党内基层民主步入误区风险的重要条件。从基层党建分析,这是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形成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强大动力的必要准备,也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思考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解决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党内基层民主理论问题。一是对党内基层民主的内涵作出较为系统明确的界定,解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什么”,以及目标、任务、原则、路径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二是科学设计党内基层民主的运行程序,即解决好贯彻执行党内基层民主的具体规则、重要环节和基本程序。三是深化对几个关系的理论研究。从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深化对党内民主与一般民主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服务党员以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关系,党内基层民主与党内和谐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思想理论上的模糊认识。
第二,创新党内基层协商民主形式,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一方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要不断创新党内基层协商民主形式,通过各种形式使党员参与民主管理,使决策过程成为党员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过程,从而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说协商民主是一种过渡,那么直接选举则是一种更能体现民主本质与目标的、更为公开更为彻底的民主。在实践中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直选试点就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党内基层民主将随着“公推直选”试点范围的扩大,最终的轨迹必然通向直接选举。
第三,在注重原则性规定的同时,更加重视规范程序和控制成本。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做出一些原则性、制度性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党内基层民主实践暴露出的问题分析,目前党内基层民主并不是没有原则性、制度性的规定,而是在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民主形式掩盖下的个人专断”,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总能通过各种变通来应付过于笼统的制度规定。因此,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从程序的角度去规范,要通过具体的、刚性的制度和程序,使党内基层民主得到真正落实。具体说,一是要确立程序民主的科学理念和原则。二是要着手建立党内基层民主的程序规范。既要注意程序的科学性,又要防止其过于繁琐不适宜操作以及随意性操作所带来成本过高等问题。三是严格按程序办事,凡违反程序的任何做法,都应予以纠正。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5
近年来,xx市从创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入手,积极采取推进党务公开、开展党内关爱、实施党群鱼水三项措施,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推进“党务公开”,打造基层党内民主阳光工程。一是公开内容求广。xx市把发展党
员计划、入党条件、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收缴党费情况、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情况、党员评先选优情况、党员致富和扶贫帮困等情况,只要不涉及秘密的,都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全面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公开形式求活。做到公开栏定期公开与会议公开相结合,在公开栏内公开的重要事项,均先在党员大会上进行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后再进行公开;党内会议公开,把应属于党员知道的内容,通过党员会议形式,在党内范围进行公开,对于应该保密的事项按要求保密。三是公开效果求实。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党务公开、民主议事、党委定期检查和市委不定期督察巡查等制度;组织党员群众对支部重大事项决策、执行上级会议文件精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各村(社区)党组织建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成立了民主监督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会、理财小组成员和“两委”干部参加的廉政听证会,对村“两委”班子廉洁自律、民主决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议监督。
开展“党内关爱”,构建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温暖工程。xx市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构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温暖工程。xxx市各级党政领导对基层贫困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及时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近三年来,市委累计从留用党费中拿出20多万元,用于贫困党员的慰问。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访谈”活动,党组织不定期对所属支部的党员进行约谈、家访,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工作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目前,xx市各级党组织共约谈贫困党员23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3件,体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交流、真诚帮扶,激发他们对党员身份的强烈荣誉感,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开题报告 篇6
2、选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们认为,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现状看,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无论从农村党员自身看,还是从农村党的干部看,或是从农村党组织看,在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着党员民主意识和责任观念不强、基层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和基层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畅通等诸多问题,而要结局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各种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着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党员民主意淡薄;
2、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能力不强;
3、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
4、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决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
5、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不规范。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国外:当代西方政党的内部运作基本上是在民主的运行环境中进行的,比较注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有党内民主原则、党内自由原则、党内人权原则,党员越来越多的参与决定党内各项事务。
3、突破进展对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途径。
本文以研究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意义上分析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涵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历程,总结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一、论文主要内容:
1、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理论分析和历史演变;
2、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现状;
3、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对策。第二、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首先,创新点。对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
1、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科学文化素养和增强民主意识;
2、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政治建设的能力;
3、推进农村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4、逐步完善和建立农村党内基层民主规范约束机制。其次,重难点。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途径。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党员民主意识淡薄;
2、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能力不强;
3、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
4、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决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
5、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不规范。再者,原因分析:
1、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
2、经济因素的制约;
3、政治认同的制约;
4、法律法规的制约;
5、社会因素的制约。
1.2012年12月20指导老师见面与学生见面,下达任务书。
2.2013年2月28日前,学生搜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2013年3月7日前,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进入论文写作。
4.2013年4月6日前,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5.2013年5月4日前,学生提交正式论文。
6.2013年5月19-5月20日,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1]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朱伟.有序党内基层民主科学发展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3] Brown.Kerry, Ballot Box China: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the Final Major One-party State, London:: Zed Books,2011:117-130.
[4]裴泽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理论初探一一以村民自治为宏观背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31-34.
[5]朱彦妹.发展党内民主内动力是开拓党内基层民主新境界的关键[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1):10-11.[6]宋义明,姚德力.近五年党内民主问题综述[J].探索,2009(3):33-34.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党内基层民主,河南,成效,问题,对策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已经成为“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 河南省不断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新形式,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河南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的成效
1. 保障党员选举权, 探索实行村党支部“两票制”、“两推一选”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 改革完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都强调, 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为党内基层民主选举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河南一些地方在村党支部选举中探索实行了“两票制”和“两推一选”, 一些地方开展了“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试点工作。
“两票制”最初是山西河曲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的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农村党支部选人机制。2004年, 河南永城市制定《永城市“两票制”选任村支部书记实施办法 (试行) 》, 规定通过“两票制”选任村党支部书记, 即“先由群众投信任票、再由党员投选举票产生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是“两票制”的进一步完善, 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党支部成员候选人, 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后进行党内选举。“两推一选”的具体做法是:先由全体选民按照乡镇党委规定的党支部职数的两倍推荐党支部初步候选人, 选民半数以上参与投票, 选举有效, 得全体选民三分之一以上选票者, 当选初步候选人有效;再由全体党员从初步候选人中按20%差额提名正式候选人;第三步由全体党员投票选举产生党支部成员。 (1) 2000年1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 提出要“大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 实行‘两推一选’和‘公示制’”。2001年, 河南省林州市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 率先推行“两推一选”。2002年, 河南陕县张湾乡尤湾村、大延洼乡界岩村通过“两推一选”产生了党支部书记。 (2) 2009年, 三门峡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统一换届, 全市1185个完成换届选举任务的行政村中, 实施“两推一选”的有930个村。 (3)
“公推直选”是近些年来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就是把过去由上级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 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 然后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河南省“公推直选”试行的是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2005年初, 河南省首次“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分别在荥阳市汜水镇、安阳县铜冶镇、卢氏县瓦窑沟乡和商丘市梁园区张阁镇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4) 这些试点同四川、江苏等省的试点共同成为十七大修改党章的重要实践依据。2008年以来, 河南省在开封、安阳、三门峡等3个省辖市几十个市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开展了“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试点。其中, 2008年7月、2009年5月, 开封市尉氏县分别在该县大桥乡和城关镇开展了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2009年1月, 安阳市汤阴县白营乡产生了该县通过“公推直选”选出的首位乡党委书记;三门峡市陕县张湾乡于2008年11月, 灵宝市故县镇、渑池县仁村乡于2009年11-12月“公推直选”产生了乡镇党委书记。河南省“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一般运作模式如下:第一步, 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干部联合推荐、党代表联合推荐等形式, 产生候选人初步建议人选;第二步, 由纪检等部门对候选人初步建议人选进行审查;第三步, 由县 (市、区) 党委组织召开四大班子领导、乡镇及县 (市、区) 直各单位正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会议, 从通过审查的人选中投票选出10名人选进入下一环节;第四步, 对10名人选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组织考察;召开县 (市、区) 常委会, 从通过考察的人选中投票选出5名候选人初步人选, 之后进行公示;第五步, 召开县 (市、区) 委全委会, 从通过公示的候选人初步人选中票决产生两人为正式候选人;第六步, 两名正式候选人入乡驻村进行实地调研, 为在党员大会上作竞职演说作准备;第七步, 召开全体党员大会, 两名候选人分别作竞职演说并现场回答党员或主持人的提问, 然后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直接差额选举, 当场公开唱票、计票, 宣布候选人当选。
2. 保障党员知情权,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提高基层党的工作透明度。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 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日渐增强, 对党务信息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党务公开”是畅通党内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落实党员知情权的重要保障, 是我们党制度创新的一项成果。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对党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 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2009年7月, 为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经中央同意, 成立中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 要“推进党务公开, 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及时公布党内信息, 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2010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0年12月, 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提出到2011年底在全国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党务公开。2009年5月以来, 河南省选择了17个县 (市、区) 开展党务公开试点, 明确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和形式、落实公开责任, 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工作透明度。信阳市商城县是党务公开工作起步较早的县。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要求, 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为契机, 中共商城县纪委牵头制定下发了《商城县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试行) 》, 于2007年初在全县93个基层党组织中推行党务公开工作。2009年5月, 全省政务公开试点工作会议把商城县确定为河南省党务公开试点县以来, 全县39个党委、10个党组、32个党总支、976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开展了党务公开工作, 公开率达到100%, 初步总结出“65458”党务公开法的规范模式 (“6”即六项内容:全局和中心工作、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其他事项公开;“5”即五个公开:会议公开、专栏公开、媒体公开、网站公开、热线公开;“4”即四道程序:公开事项的提出、公开内容的审核、公开方式的选定、公开意见的收集和反馈;“5”即五种制度:全程公开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评议评价制度、奖惩激励制度;“8”即八有标准:有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公开制度、公开载体、公开目录、公开档案、公开活动、实际成效) , 为全省扩大试点范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 近年来, 河南洛阳市新安县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 决策公开、民主讨论, 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流程, 将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贯穿于党内重要事项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2008年8月, 新安县被中纪委确定为全国35个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之一, 这也是河南省唯一被中纪委确定的全国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现在, 新安县的各类评奖、评先, 重大决策, 年度目标管理、人事任免等均实现了全程公开化, 并在新安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了“党务政务公开栏”, 扩展了公开渠道。安阳市为确保党务公开的实效性, 建立了严格的督导机制, 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督导;建立了评议制度, 每半年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情况进行一次评议, 并反馈结果;建立监督员制度, 全市共聘请了192名党务公开监督员, 对本级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推动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3. 保障党员参与权, 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是河南邓州市农村创造探索出的一种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的新形式, 体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机制的有机统一。其基本内容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 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05年在邓州实施后, 得到了河南省委的大力支持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2009年4月, 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作出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2009年5月,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在全省村级组织推广邓州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4+2”工作法的决定》之后, 全省迅速掀起了推广实施热潮。在推广工作中, 各地严格落实省委要求, 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 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未经过民主议事程序的决策一律视为无效。健全监督制度, 坚决防止只审议小事而对重大问题避而不谈、私下独断。省、市、县、乡四级成立督导组, 进村入户、观摩评议、座谈交流, 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截止2009年底,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省47932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中组部等五部门在河南召开经验交流会, 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国全面推广。
4. 保障党员监督权, 实行有关设立村级纪检委员和纪检小组的制度。
在保障党员监督权方面, 除了常规的民主评议外, 还在村级组织中探索设立了纪检委员和纪检小组。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河南新郑、林州等地探索设立了村级纪检委员和纪检小组, 延伸了纪检组织网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三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设纪律检查委员”的规定, 中共新郑市委于2007年7月在全市325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中, 通过选举全部设立了纪检委员, 并建立健全有关设立村级纪检委员的制度。2007年以来, 林州市在全市545个农村党组织中分别成立了545个纪检小组, 设组长1个, 纪检委员3-5人, 组长由村党组织的副书记或委员担任, 小组成员由农村老党员或优秀中青年党员担任。纪检小组负有监督、信访、宣传、协办案件4项职责。对农村财务收支、重大项目投资、重要措施出台、房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实行全程监督;对在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信访隐患及时向村党组织汇报, 并积极协助上级党组织调解农村纠纷、查处违纪案件。
二、河南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河南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激发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 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也要清醒看到,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河南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1. 少数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有待转变。
少数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既没有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更没有掌握在民主环境下掌控局面、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一方面,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要不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存在模糊认识, 如有的认为民主缺乏效率, 不如几个领导碰碰头来得快, 做决策不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 不注意听取多数人的意见;有的认为党员水平低、素质差, 搞民主提不出意见, 觉得没必要, 所以持观望、等待态度, 听之任之, 落实不力。另一方面在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方面有畏难情绪。一是怕“难”。少数地方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不能切实加以解决, 对一些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 缺乏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决心和勇气, 导致一些工作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二是怕“乱”。主要体现在党务公开上, 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认为党务公开太多、普通党员和群众知道太多容易引起麻烦, 由此导致一些本该让全体党员知道的事情往往捂住、盖着, 在党务公开中带有明显的个人意见色彩, 导致部分工作不够透明, 群众有情绪。三是怕“过”。少数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到底该发展到什么程度, 在思想上难以把握, 存在不搞不行, 搞了怕过的思想顾虑。这些都极大地阻碍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
2. 部分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员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要求更多地参与党内事务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 也有少数党员在民主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从调研情况看, 部分党员还存在“四不”现象:一是不愿表达。一些党员民主意识不强, 习惯于“拥护”和“服从”, 对党章赋予的民主权利行使不充分, 主动参与和监督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一些党员觉得自己人微言轻, 怕说出来不被重视, 或因为已提出过合理化建议未被采纳而挫伤了积极性, 认为“说了也白说”, 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二是不会表达。一些党员因为文化程度低、对党内民主不了解, 或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或夸大其词, 甚至无中生有, 影响了民主效果。三是不敢表达。怕遭打击报复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不敢讲真话。四是不让表达。一些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还缺少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 少数领导干部民主作风差, 党内基层民主的氛围不够宽松, 领导班子讨论决策前不沟通酝酿, 会议中主持人提出意见建议后, 往往是“大家还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就通过”, 一项决策就定了, 党员个人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难以表达出来。
3. 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亟需加强。
一是制度设计不够健全。一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缺乏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一些制度、法规滞后于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一些制度要求过于繁琐, 不利于基层简便快捷地工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严重制约了党内基层民主的推进。二是现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制度的效果如何关键在落实。从调查情况看, 河南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 一些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存在“机制挂在墙上, 口号喊在嘴上, 行动落在会上”的现象。比如在党务公开方面, 少数地方对党务公开重视不够, 流于形式, 公开的实质性内容少, 公开程序不规范, 公开形式比较单一等, 这些都会影响公开的效果。一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走样变形, 甚至在制度的外衣下掩盖某些不民主或伤害民主的行为。如在党内基层民主选举工作中, 有的地方过于强调组织意图, 不考虑党员群众的意愿, 影响甚至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有的地方运用非组织的不正当的手段干预选举问题还比较严重, 特别是在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 非正当的竞争和参选形式多样、情况复杂, 对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选举的真实性产生一定影响。一些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程序不严现象, 如在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过程中, 有的村在“党支部提议”环节, 事先没有经过充分调研, 提议事项存在违背国家政策、破坏耕地的现象;有的村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部分村民代表外出务工, 在家的不理事, 理事的不在家, 导致广泛召集村民代表难;个别村存在“多事一议”的现象, 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运用程序掌握不够, 理解不深, 导致个别工作环节不到位, 步骤程序不严密。
三、加快河南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政治路线,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工程, 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 一定要加强指导, 确保党内基层民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政治路线,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坚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为着眼点, 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 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建设路子, 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从实际出发,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积极稳妥地推进, 既不能操之过及、超越阶段, 又不能停滞不前、缩手缩脚, 使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 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2. 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能力和水平。
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党内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 提高他们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党内民主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加大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宣传教育力度,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 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把党内民主教育纳入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党课、专题培训、党员电化教育等形式, 不断激活党员的主体意识, 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改善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从源头上提高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 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 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三是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素质, 这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关键环节。要引导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 善于倾听来自基层的批评意见。制定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教育培养、管理考核、激励保障, 发挥好大学生村干部的作用。
3.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将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制度化、规范化, 形成长效机制。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路子。实践证明, 只有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来引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坚持改革创新, 敢于突破阻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思想观念, 勇于改革不利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规定, 善于探索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 鼓励首创、尊重首创、保护首创, 才能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必须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已有制度措施的同时, 鼓励基层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并及时把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 形成长效机制。
4.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的体制机制, 从制度层面稳步深化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创新。
(1) 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制度。针对党务公开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要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参与, 积极稳妥、注重实效,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 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提高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按照制定目录、实施公开、收集反馈和归档管理的程序, 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墙报等方式, 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党的思想建设情况, 党的组织管理情况, 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 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 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应当公开的内容。要建立健全例行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 为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提供保障。 (2)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要在总结村党组织“两推一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内选举机制, 规范和健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程序设计和配套制度, 完善选举的程序和方式, 使基层党内选举真正体现党员意志。要规范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 采用由党员和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竞选、党组织提名相结合的办法, 使人选达到组织满意、党员满意和群众满意。要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 让选举人切实了解候选人的工作业绩、领导能力和勤政廉政情况。推行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公示制度。要注意防止以组织意图的名义干扰党员真实意图的表达, 在填写选票时, 应设立秘密写票室, 如果在座位上填票, 应实行单人单桌, 切实保证选举人在不受任何干扰和影响的情况下,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探索建立选举违规行为责任惩戒制度。可以试行设立党员代表参加的选举监督委员会, 对选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界定非组织活动行为, 对操控、干扰、破坏选举的违规行为的处理作出规定。 (3) 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议事决策制度, 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程序, 基本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充分听取和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探索推广党内事务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的做法, 畅通党员与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信息互通的渠道, 拓宽党员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实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 探索建立党员信访举报受理、查核和反馈机制。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民主评议工作, 关系到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 有利于防止决策中的个人专断和主观随意, 防止重大决策失误, 因而十分重要。
5.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实现党内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良性互动。
基层民主包括基层人民民主和党内基层民主两个方面, 党内基层民主对基层人民民主起着直接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实现党内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良性互动, 对河南来说, 最现实的途径就是继续用好并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科学进行, 切忌搞形式、走过场。要完善村党组织的领导机制,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改进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完善村“两委”协调机制,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 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村“两委”之间的团结合作。在抓好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完善的同时, 拓展适用领域, 在城镇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中选择试点进行探索, 进一步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完善和创新, 以党内民主引领和促进人民民主的深入开展。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还要有效发挥党组织对村委会和居委会“直选”的直接参与和引领作用。
注释
1 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 :73-76
2 刁治国, 王云峰.河南陕县“两推一选”选“村官”[EB/OL]. (2002-01-22) .http://news.sina.com.cn/c/2002-01-22/451681.html
3 王卫国.河南三门峡:1185个行政村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EB/O L] (.2009-05-31) .http://www.dangjiancn.com/article.do?method=shownews&id=44367
4 袁建伟“.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河南省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 2006 (4) :23-25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篇8
一、我所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整体上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主要现状是:
1党员的民主意识有新的提高,与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
十八大以来,对基层民主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和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我所基层党组织中少数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对过不过组织生活、行不行使党员权利、履不履行党员义务持无所谓的态度。
2我所党务公开取得较好实效,党员权利“虚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为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不断提高我所党务公开水平。二十七所党委创新公开形式,通过所内OA系统、党内文件、党内会议、宣传栏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党务公开。不断扩展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凡是我所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机密,都在党务公开范围之内,如,我所依托党建工作例会、月度工作会、“管评信箱”、“声音”,“廉政信箱”、职工论坛等渠道,直观表达了所领导班子推進信息公开与共享,推进职工有效参与的信心和底气,在所内基本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闭环链路,为所的和谐氛围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各基层党组织把推进党务公开同促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围绕二十七所中心工作,以工作的成效检验党务公开的成效。通过推进党务公开,确保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党务工作的活力。
在具体工作中,我所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党员的民主权利仍然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如,按规定党员对党内事务有先知权,但事实上有些党员对党内事务却知道不多。由于不知情,批评就没有根据,建议就没有内容,行使监督权就可能走过场。
3我所党内民主的有关制度不断完善,仍有流于形式的问题
我所在加强民主建设方面出台了不少文件和措施,建立了相对完善和规范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但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一些民主制度流于形式、一些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民主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只是提原则性口号和要求,实际内容不多,不利于具体操作,以至在基层执行的不够好;有的制度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难以完全得到落实;二是一些制度机制执行不力。该由党员和基层组织进行民主讨论、民主酝酿的事情,却由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直接研究决定,然后通报一下或举手表决等,影响甚至挫伤了一些基层党员的积极性。
4我所党内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加强,落实较浅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所党内民主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增强。建立了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公开制度等。同时注重发挥党代表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党内监督。我所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公开考评领导干部,极大地增强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落实较浅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基层,主要是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意识不浓。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不高,法规意识薄弱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所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感到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1基层民主的氛围不够
发展党内基层民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促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但是我所在基层民主的氛围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我所基层党组织部分党员主体意识教育不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个党组织内部,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同是普通党员,由于主体意识上的不同,就往往会在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创造性工作的态度上、在党内监督的作为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这说明部分基层党员缺乏主体意识,而一旦党员真正确立了主体意识,党员在党内的实际作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先进性就会大得多,党员的价值就会深刻的多。例如,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是一个充满忧党意识的党员,他对目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现实责任感,而绝不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一定会关心眼下党内发生的事情,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或力所能及的实践,至少也不会停在原地听之任之或一味抱怨;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党员,既是自身一时无力改变党内生活中的某些令人不民主或者反对民主的做法,也至少不去随波逐流,更不会去推波助澜。
2党内民主渠道不够畅通
畅通党内基层民主渠道,能够有效的激发所内基层广大党员职工的民主热情,对于推进我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进一步加强27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部分。党内基层民主更加凸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
1着力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党内民主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我所加大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把党内民主教育纳入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党课、专题培训、党员电化教育等形式,不断增强我所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活跃基层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组织生活民主化程度。改进“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构建党内平等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党员表达意愿、反映情况的渠道。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进一步健全二十七所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努力营造和谐活泼、严格有序的党内生活氛围。三是创新党员活动载体,构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根据党员职业和岗位特点,为各类党员搭建发挥特长和意愿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平台。继续结合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引导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彰显主体形象
2健全党务公开,落实保障党员知情权
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进一步健全这一制度,使之成为党员职工了解掌握党内工作的主渠道。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着眼于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把党务公开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从基层基础抓起,从具体工作人手,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是科学界定党务公开内容。党组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决议,均应该面向全所公开。对不涉及保密的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也应该视情况及时向党外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务公开范围。其次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限于党内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对党务公开的事项、时间、期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公开的内容准确,公开时间及时,公开时限合理。同时收集党员职工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再者还应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务公开实效。要坚持党务公开内容和形式相统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党务公开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
落实和保障广大党员监督权,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使广大基层党员职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直接参与监督,行使党章规定党员的民主权利。首先是健全基层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大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向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尝试建立党员在党的大会上对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询问和质询制度;考虑建立党员旁听党委会和党代会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工作报告和述职情况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其次要疏通监督渠道。
4坚持制度机制,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党内基层民主选举10-20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08-12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07-25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05-11
党内民主制度10-10
村级党内民主管理制度07-15
98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08-21
公选政治:怎样看待党内民主的问题08-31
加强党内建设05-08
党内和谐建设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