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评价

2024-07-22

民主评价(共4篇)

民主评价 篇1

对列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思想如何认识和评价, 长期以来是一个焦点问题。从列宁时代的“战友”们到后来的社会主义者都有一些看法, 从某些西方学者到我国学界的学者也都曾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有过不同的评述。笔者在此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见解。

一、列宁时代的论争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 特别是建党初期的“集中制”原则, 在当时既受到了马尔托夫等孟什维克的指责, 也受到了列昂·托洛茨基、罗莎·卢森堡等人的批评, 他们认为, 这种集中制会扼杀党内民主, 形成少数人的独裁。

马尔托夫等人指责列宁在党内实行“农奴制”, 把“集中制”诬蔑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主张实行所谓“广泛民主制”。列宁同马尔托夫等孟什维克分子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列宁指出, “集中制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 应该贯穿在整个党章中”, 关于“广泛民主制”, 列宁认为, “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 在宪警到处进行选择的情形下, 党组织的‘广泛的民主制’, 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 “谁想在专制制度下建立一个实行选举制、报告制和全体表决制等等广泛的工人组织, 那他不过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空想家。”

当时的第二国际著名革命活动家罗莎·卢森堡对列宁的集中制思想也提出批评, 认为列宁主张的集中制本质上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制, 是“不顾一切的集中制”, 他过分突出集中制, 忽视民主制。针对卢森堡的批评, 列宁在《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一文中指出:“卢森堡同志认为, 我是在维护一种组织制度, 而反对另外一种组织制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在这一整本书中, 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 都在捍卫任何一种可能存在的党的组织的任何一种制度的基本原则。”

列宁的集中制思想也遭到了后来成为其伙伴的列昂·托洛茨基的批评。他认为, 列宁实行集中制容易导致下列结果, 即党组织代替党, 中央委员会代替党组织, 最后独裁者代替中央委员会。因此主张必须防止集中制变成压制党内不同意见的工具。对此, 列宁在1904年写了《进一步, 退两步》一书, 对集中制的意义和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强调, 由于处于沙皇专制统治, 党处于非法地位, 只有实行严格的集中制, 才能保证党在组织上的统一, 发挥党的战斗力。所谓党的集中制, 一方面党是按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参加一个组织, 服从党的决议, 遵守党的纪律。必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部分服从中央的原则。另一方面, 在党内生活上, 任何一个党员或党组织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权批评中央的错误, 中央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这些意见, 应该容许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 容许一定范围内的思想斗争。

应该讲, 罗莎·卢森堡、列昂·托洛茨基等关于发展民主和防止官僚主义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他们在关注未来的危险时, 却忽视了俄国当时的迫切任务, 脱离了俄国和俄国党的实际。事实上, 列宁提出集中制这一概念, 是针对俄国当时毫无自由和民主可言的特殊历史条件的, 后来随着条件的变化也由“集中制”发展为“民主集中制”以至“工人民主制”。

二、中外学者的评价

对列宁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过不同的评价。

原苏联流亡西方的学者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认为, “列宁就是要建立一个由独断专行的中央所领导和控制的等级组织网。”美国学者罗伯特V·丹尼尔斯认为,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强制命令。他指出:“在实际决定政策时, 民主集中制就等于绝对的纪律和军事等级制度的强制命令”, “尽管列宁多次表示过拥护民主原则, 但他运用集中观点的结果却使民主理想成了幻想”。而西方学者戴维·莱恩则认为,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也有可取之处。他指出:“列宁关于党组织学说的第二个可取之处涉及到党的决议形成过程, 即一切决议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国著名学者高放教授认为, 列宁是在极其困难的历史条件下筚路蓝缕, 开辟党内民主之路的, 列宁在执政前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了一些关于实现党内民主的措施, 并在执政后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党内民主的问题上有很多建树。并且列宁本人也具有较高的民主素养。但他也认为, 列宁民主思想中也有不周之处。万福义教授认为, 列宁所主张的民主集中制, 是民主的集中制, 而不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简单相加, 更不是个人或少数人集权的官僚主义集中制。他认为, 在列宁时期,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生活和党内斗争都充分体现了党内的民主原则, 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决策问题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民主精神和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当然, 列宁晚年提出的加强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实现。尹彦教授认为,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并不是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和适应一切时期、一切历史条件的, 列宁时期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党内民主远远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道路。但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是极其珍贵, 极有价值的, 许多方面是不能否定的。

三、笔者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认识

综合上述观点, 对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来评价。既应当看到由于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实施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也不能忽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贡献

第一, 列宁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含义、实质、原则和基本内容。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缔造者, 在不同于前人的时代条件下, 在马恩党内民主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思想, 不仅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 而且系统提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

就党内民主的含义和实质来说, 列宁有两段非常概括性的论述。列宁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起来的。这就是说, 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 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 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 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 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 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 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 并可以撤换。”列宁这两段非常相似的话语, 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是, 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人, 党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党员。

就党内民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来说, 从我们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进行梳理后可以看出, 在民主集中制总原则的指导下, 有四大基本原则:党内平等原则;党内选举原则;党内自由讨论原则;党内集体领导原则。至于党内民主的具体内容则包括:保证全体党员都积极参加党的生活, 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在服从多数的前提下, 尊重少数人的意见, 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利;排除一切委任制, 从下到上一切机关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 党内选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代表可以行使罢免权;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党的决议未通过之前, 展开广泛的讨论, 充分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 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 坚决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使召开党的领导机关的公开会议成为一种制度;党的监督机构要独立行使监督权, 党的舆论要经常对领导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等等。

可以说, 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为我们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第二, 列宁揭示了党内民主的程度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列宁不仅提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和基本原则, 而且揭示了党内民主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为我们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列宁指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否认能找到一种绝对正确的、对革命过程中的一切阶段都适合的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相反, 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应当完全取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环境直接产生的任务。”列宁非常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来不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 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和革命形势的变化以及党的成熟程度, 来发展党内民主的。在十月革命胜利前, 他认为, 在自由的政治条件下, 选举原则可能而且必须居于完全的支配地位, 但在专制制度下这是做不到的, “在秘密工作的条件下, 彻底实行党内民主化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有了公开活动的条件就立即向工人政党的民主组织过渡”。十月革命以后,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 列宁和俄共 (布) 提出:“目前形势迫切要求新的组织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工人民主制的形式。”“现在, 当党愈来愈公开进行活动的时候, 可能而且应该最广泛地实行这种监督和领导, 不仅受党的‘上层’的监督和领导, 而且要受党的‘下层’, 受全体加入党的有组织的工人的监督和领导。”从列宁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来看, 无论是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还是由“极端集中制”到“工人民主制”的过渡, 都遵循了党内民主的程度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展规律。

(二)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指导下, 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 对党的民主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但由于当时存在的诸多因素, 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没有被付诸实践。同时, 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给后人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第一, 由于历史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从总体上看, 列宁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

列宁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首先, 20世纪初的俄国, 是一个沙皇专制的封建帝国, 多数国民缺乏西欧那样的民主观念, 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民主素质了, 而且俄国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也相当落后, 列宁也曾把文盲作为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的两大敌人之一。其次, 俄国的社会环境没有给党提供实行民主的外部条件, 沙皇政权也坚决禁止革命党的活动和存在, 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镇压, 派出大批宪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使得革命党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民主活动。秘密活动的党需要集中统一, 即使在执政后, 列宁也始终处在以剧烈的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战争与革命的条件下, 实行党内民主的环境并不宽松。最后, 俄国当时是欧洲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是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大量存在的落后的自然经济, 造就了广大国民自由散漫的农民习性,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早期在组织上是自由涣散的, 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倾向和各行其是的小组习气在党内泛滥。党内的派别活动更是严重, 这种地方上的狭隘性和“手工业”的活动方式, 使工人阶级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能形成强大的和有效的进攻性力量。为适应俄国革命斗争的需要, 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俄国要使党发展壮大, 就必须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克服这种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等自由涣散倾向, 摒弃小组习气, 把党建成集中统一的强大的革命组织。此外, 列宁的建党时期, 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盛行和泛滥时期, 伯恩施坦等人改良主义思想对各民族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影响非常大, 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倾向在党内泛滥, 列宁为了克服这些消极现象,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相对来说强调集中比较多一些。

第二, 列宁关于党内民主的某些想法含有某种理想化的成分。

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论家,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缔造者, 他对新的事物怀有无限的憧憬, 且又没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此在他的一些思想中也不免会带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

例如, 列宁的通过“同志式的影响”来防止个人集权化的想法就具有理想化成分。针对有人提出的如果中央偶然出现一个大权在握的无能的人, 严格的集中制就很容易断送整个事业的意见, 列宁在1902年9月写的《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一文中指出:“这种情况当然可能发生, 但是不能拿选举制和分散制作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手段, 在专制制度下进行革命工作, 无论在多大范围内搞选举制和分散制, 都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并且简直是有害的。任何章程也不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 只有‘同志式的影响’才能防止。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 而是靠威信, 靠毅力, 靠比较丰富的经验、比较渊博的学识以及比较卓越的才能。”列宁的这一想法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对个人权力的制约和防止个人专断集权最终只能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

再如, 列宁的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接班人问题的想法。列宁晚年写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对当时的六位主要领导人的优缺点, 都做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希望他们互相合作, 加强集体领导, 没有采取指定和暗示接班人的做法。而且这封信不是写给中央委员会, 而是写给了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党的代表大会, 因为接班人问题应该由党代表大会讨论和选举。列宁本想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接班人问题, 但是事与愿违, 后来证明列宁的设想不切实际。列宁还想通过吸收一定数量的工人、农民来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 以此加强集体领导。但是工农优秀分子如果没有特殊的天赋, 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学习, 是很难监督政治家和理论家等领袖人物的。同时令列宁想象不到的是, 斯大林借此机会安排亲信, 增加自己的选票, 为打败反对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 从历史实践看, 从当时的各种特定历史条件看, 列宁的这一思想不免也含有理想化的成分。

摘要:针对建党初期实行的“集中制”原则, 列宁曾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们展开过激烈的思想交锋。针对列宁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过不同的评价。要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就应秉承实事求是和辩证分析的原则来进行。既要看到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实践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又不能因此抹杀列宁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列宁,党内民主,论争,评价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86-1987.

[2]、 (苏) 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3]、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4]、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86-1988.

[5]、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民主评价 篇2

该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牢固,思想表现好,组织纪律强,团结同志,关心他人;工作认真细致,尤其是对文字材料特别细致,锲而不舍,注重对目标管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分析问题多,解决问题多;能够按照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认真学习规定的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达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阶段目标要求。

二、存在问题

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烈;工作上不够大胆,为目标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不够;争先创优、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够。

三、努力方向

现代化视野下的大正民主运动评价 篇3

产业化的进步催生了政治民主化, 一场以藩阀专制势力为对手, 以争取普选权和实现政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大正民主运动出现了。实质上是现代化的进步力量与阻碍现代化的落后力量之间的搏斗。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是一部具有两重性的宪法。其内容的核心是主权在君的天皇集权政治;另一方面, 宪法也确认了立宪主义和议会两院制, 这就为政党内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890年行宪后, 以藩阀元老为一方的官僚专制势力, 以超然主义为理论, 贯彻非政党内阁原则, 构筑元老寡头政治堡垒。另以民众党派为一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势力, 以众议院为舞台进行反对官僚专制体制, 为建立政党内阁而斗争。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有所巩固后, 在追求民主和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中产生的。在1889一一1900年十年的八届内阁中, 政治主导权基本上为元老垄断。然而, 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一厢情愿的。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普及、国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 再加上新兴的地主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再也不甘居只有纳税义务而无参与政权的地位。于是, 以自由党、改进党为中心的民众政党便利用宪法赋予国民的基本权利, 以众议院为舞台, 以预算审议权为武器展开反对官僚专制, 建立政党内阁的斗争, 而这一斗争又结合大正民主运动深人展开。

大正民主运动是战前日本政党政治形成的主要推动力。自由民权运动之后日本资产阶级发展而政治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治, 是日本现代史上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同时也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其功绩在于:它结束藩阀专制的统治, 制定了普选法, 确立了政党内阁制;它孕育和成长起来的民主传统, 成为日本民主运动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资产阶级民主化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为战后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创造了历史前提条件和可能性。所以说它是日本政治现代化进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 大正民主运动确立起来的政党内阁还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时的政党政治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相比, 都是不完备的, 无法比拟的。它没有从根本上清除明治宪法政治体制中的专制主义因素, 这种政党内阁制仍然是天皇制下的政党内阁制, 它也没有能够阻止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出现, 反而其生存仍受到军部等特权专制势力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 它也是资产阶级政党同藩阀官僚势力妥协的产物。这些不完备的因素, 都为二战前政党政治的崩溃,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埋下了隐患。但这些并不能抹杀大正民主运动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世纪30年代是“日本法西斯”控制日本, 大正民主化成果丧失殆尽的时代。日本军部控制政权的经过与德国纳粹控制政权的经过之间有许多重要的差异, 但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 会注意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平行关系。也就是说, 两者都是现代化的后起国家, 在产业化先于民主化急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极权主义的横行。国内的民主主义发展尚未成熟, 而产业化的成果已能创造出高度的军事力量,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国家更危险的了。因为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国家, 对于滑向对外侵略的势力, 在国内没有阻止的机制。只是德国原本就属于西方世界成员, 不会像日本那样文化传播产生西方现代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日本在幕府末期之前没有从内部自发产生过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 更没有民主主义的萌芽。明治前期的自由民权运动与大正时期的大正民主政治凭借西方民主主义的思想传播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其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改变战前日本政治极为顽固的传统主义体制。但是, 现代化有其自身的逻辑, 经济上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必然造成中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而城市和市民阶级正是民主化的物质载体和主导力量, 民主化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摘要: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 产生了普选制度, 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 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现代化,大正民主,政党政治

参考文献

[1] (日) 吉野作造, 《民主主义论》, 日本新纪元社, 1947年。

[2]解晓东, 《战前日本政党政治进程探讨》, 锦州师范学院报, 1992年2期。

法院团员民主评价 篇4

法院团员民主评价篇一

一年来,在院党组和办公室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办公室全体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变化。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从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工作积极进取。同时,按照法院工作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业务知识和各项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总结。

一、努力学习法律及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工作中我能够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采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志学的方法,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汲取精神食粮,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立足法院干好工作的本领。一是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学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将所学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一年来,对全院组织的所有教育和学习我做到了一课不少、一堂不漏,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尤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对照标准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做到了从心灵深处查找对党员先进性认识上的不足,从工作态度查摆在工作落实上的不足,从生活态度查看在自身要求上的不足,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个人整改措施,有力地指导了自己的工作。二是活注重加强法律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时间,能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和应用文写作,不断提高驾驭整体工作的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从“三个少”中挤时间,即少聊会闲天、少喝点闲酒、少看会电视,做到“四个常”即常看、常思、常问、常做,不断巩固学习的效果。三是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和学习中,我时刻牢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古训,以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为荣,通过嘴勤、脑勤、手勤,不断地将学习的效果引向深入。通过一年的学习,我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写作水平,及信息采取、编报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自己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工作环境和内容。

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法院办公室工作期间,我始终不渝地坚持平心戒燥、与人为善、踏实工作的态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了“四个好”,即自己份内的工作主动干好、上级机关安排的工作必须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想法办好、同事求助的事情尽力办好:一是在主任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法院各部门内部协调工作。法院办公室是法院内部的“枢纽”和对外接待的“窗口”,代表法院糸统的形象。为此,我每天坚持按时、准点上下班,认真有礼地接待各方当事人和上访群众,真正做到了“三不”即态度不燥、言语不急、法律讲解不断,使当事人来访的过程变成我们宣传法院良好形象和法律知识的过程。同时,主动协调法院内部各部门的工作,做到了及时汇报(向上级机关和领导)、及时反馈(种类情况和信息)、及时通知(各种会议和活动),为有效地促进法院以审判为主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二是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发挥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我始终认为要干好每一项工作,就要象雕琢艺术品一样,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年来,所负责的信息工作既要亲自书写、打印、校改,还要自己报送,有时材料多、要求急,自己就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元至十一月份共编写信息(简报)132期,其中被省高级法院采用数为38期,被市各级信息(简报)采用4xxxx期,为宣传我市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辐射作用。

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严谨作风。

在法院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始终做到“三不为”,即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正确对待领导交付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是在生活上坚持不骄不躁,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不侵占公家一分一厘,不行贿受贿。为人谦虚谨慎,处事公道正派。心胸宽容大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二是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较好的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对同事求助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够做到的都不推辞,而是挤出时间想方设法的去帮助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给予耐心地解释,从不一推了之。三是严格自身要求,时刻将法律、法规和党的宗旨牢记心中。不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外,均能够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不良习气。

一年来,我虽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并未给自己带来一丝成就和轻松感,反而愈加觉得沉重,总觉得工作起来始终不能称心如意,不如别人游刃有余。同时,工作中大多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尤其是在写材料过程中,遇到稿子多、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为领导服务只是限于写一些简单的简报,其他工作远远不够,很难站在领导角度去思考问题,缺乏全局性把握,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意图并融入文稿,与领导要求有相当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坚持勤奋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为领导服务水平,既要想领导之所想,也要想领导之未想。全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水平,尽力把材料写实、写好、写细,使领导满意,自己提高。一定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注重煅炼、注重提高,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我院的全面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法院团员民主评价篇二

16年,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研究室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作为一名法院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三个至上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学习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的意识,决心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强化业务学习,提升写作水平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作为法院研究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扎实的写作基础至关重要,而司法统计分析等专业文章的写作又离不开业务知识。因此,在过去的一年,我为了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一方面注重业务学习,另一方面强化写作能力。采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志学的方法,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汲取精神食粮,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立足法院干好工作的本领。此外,我通过经常读报纸、看其他法院的信息来揣摩写作的技巧,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司法统计等的写作能力。这一年来,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

三、强化工作态度,立足本职工作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能够做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自己份定稿版内的工作主动干好、上级机关安排的工作必须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想法办好、同事求助的事情尽力办好。每天坚持按时、准点上下班。在研究室,我的工作涉及写信息、司法统计、公告等多方面的工作,我一直坚持不怕辛苦、无怨无悔的原则,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并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升完善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始终认为要干好一项工作,就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四、强化规章制度,严谨工作作风

在今年,我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六条禁令以及院、庭、室、队各项规章等一系列廉政制度,特别是今年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廉洁自律方面,我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始终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能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在思想上保持警钟长鸣,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院清正廉洁的形象。并且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较好地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

今年,我虽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写材料过程中,遇到稿子多、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疲于应付,不如别人游刃有余。而且在写作上,缺乏全局性把握,与领导要求有相当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为领导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水平,尽力把材料写实、写好、写细,使领导满意,自己提高。一定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注重锻炼、注重提高,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我院的全面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法院团员民主评价篇三

我是200X年起任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政工科科长的。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近三年来,自己的思想、工作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进行自我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和邓小平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法院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从事法院政工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法院政工工作,同时加强个人的主观世界改造。

在县委和法院党组的领导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注意与县委和党组保持高度一致,胸怀法院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政工工作、党务工作和审判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坚持立党为公、司法为民。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组的团结和统一,服从党组的分配,认真接受干警监督。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谦虚谨慎,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顺境逆境一个样,经得起组织的检查和实践的考验。坚持做到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以集体利益为重,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群众。20XX年政工科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二、工作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把提高法官队伍素质做为推进法院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先后组织开展了诚信教育、司法为民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先进性教育等活动。教育学习内容紧跟形势,学习形势灵活多样。通过聘请市委党校教授授课,参加省法官学院和县委党校组织的培训,自行组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多形式、多内容、多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文明办案优质服务月”活动、“文明庭科室、文明干警”评比活动。法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再次步入了省级文明单位行列。认真组织干警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精心开展“司法公正树形象”等教育整顿活动。组织学习教育力求全面,进行自查自纠深刻,进行整改落实务求实效,得到了省委政法委调研组和省高院“司法公正树形象”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活动开展做法还被省委办公厅、省委政法委工作简报采用。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一帮一,手拉手”,资助“春蕾”女童等活动。三年来,组织干警累计捐资2万余元用于公益活动。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法官”活动。他采取以考促学,以赛促学,以奖促学,以惩促学的形式。制定学习规划,定期进行全院集中学习。采取专人授课、观看影碟、业务考试、法律文书展评、参加业务培训班、论文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干警素质。近3年来就组织学习60余次,书面考试10余次,并张榜公布考试成绩。为丰富法官文化生活,经常组织书画展、演讲赛、篮球赛、排球赛、棋赛等活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学习正反两方面材料,观看警示教育光碟,签定廉洁从政保证责任书、承诺书。在全省政法系统廉洁公正执法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三是注重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在“目标考核评比方案”中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要求每名干警每年不仅要完成二篇法制宣传稿件,其中一篇还要求必须是省级的。为此,我带头撰写宣传报道40余篇。积极利用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还组织各业务庭到企业、乡镇、村屯进行宣传,在9个乡镇举办了9期调解员培训班。深入到省重点高中勃利高中讲解了法制课。对干警中涌现出来的事迹,也积极主动联系新闻媒体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为先进个人报请记功奖励。组织干警深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宣传法律,征求意见,提供法律咨询,畅通外部监督渠道,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树立了人民法官爱人民的良好形象。

四是全身心投入学创工作。在开展学东莱,创建人民满意的政法基层单位、政法干警活动中,从方案的制定、起草、到阶段性的检查、总结,直到最后的汇总,都全身心地投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法院各庭科室普遍建立了10卷册的学创综合档案。在原有各业务庭推行“公示制”和“承诺制”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公示、承诺内容在一楼门厅以图版的形式上墙,方便了群众诉讼,增加了办案透明度。院里制定的学创文件,带头认真学习贯彻;学创的具体要求,带头严格遵守;学创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带头实施落实;学创活动的经验事迹,带头进行总结、汇报。

五是按照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带领法院党总支和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中去,制定了方案,确定了服务联系点。开展了创环境工作末位追究考核和专题推进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司法监督员制度。组织干警深入到企业服务,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对涉企案件精审明断,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召开企业代表人座谈会。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县法院连续3年被县委授予创环境工作先进单位。

六是认真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做为党总支书记在大讨论环节上,重点检查讨论是否广泛深入,先进性具体要求提炼得是否准确;在主题实践活动环节,通过走访群众,重点检查主题实践活动群众是否欢迎,活动开展是否取得成效;在边学边改环节上,重点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在领导干部带头环节上,重点检查了领导干部是否自觉参加学习,是否自觉带头讲党课或作形势报告,是否带头边学边改;在两不误、两促进环节上,重点检查了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是否把学习提高与推动结合起来,是否把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教育阶段的工作,法院党员队伍初步呈现出“四多四杜绝”的可喜局面:加班加点学习工作的人多了,上班迟到早退的杜绝了;专心致志干工作的人多了,窜岗聊天的杜绝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多了,发牢骚、作风不良的杜绝了;钻研业务、自我“充电”的多了,无所事事、吃吃喝喝的杜绝了。

上一篇:鼻骨骨折的护理下一篇:现代女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