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专制(精选3篇)
民主与专制 篇1
一、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
一是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二是社会上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多元化, 信息渠道多样化, 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及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 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三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要创新。近年来, 我们的德育工作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空泛, 德育的方法缺乏科学性, 德育过程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致了“德育低效”。
所以, 我们的校园德育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进行创新, 摒弃单一说教式、专制的育人方式, 倡导多样的体验式的、民主的德育工作。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认识
德育是品德教育的简称, 是指以提高个体的品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有人认为“以品德较为完善的人 (主体是老师也包括学校职工) , 对另一部分人 (品德习惯不好、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学生) 的影响”,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使教育工作者高高在上, 把学生当成了一种被动角色, 是不公平的教育认识。是一种教育的专制。所以, 这样的教育理念很难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高中德育的目标
高中德育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具体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祖国认同感,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担当意识, 成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四、高中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的途径
高中德育工作要调动一切但不限于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促进目标的实现。其基本途径包括:
一是校园内。健全各类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采取讲座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校园的各类课外活动来健全学生心智,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通过组建各类学生社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化校园的整体环境来熏陶感染学生;运用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学生交流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来丰富德育的内容。
二是校园外。请政府的政法工作人员、经过审核的社会上素质高志愿者或者社团、优秀的学生家长或者成功人士来校开讲座或者现身说法, 组织学生去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去参观和学习。
五、高中德育工作者应该转变的几个思想
高中的德育工作要想落到实处, 有显著成效, 教师有几个思想的误区必须得到纠正。
(一) “学生思想工作只是班主任的事情”这种错误的思想在高中极为普遍, 是造成高中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 许多地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提出了许多整改措施。比如, 山东省淄博市就提出了“全员育人”“首见责任制”的新举措。“全员育人”再次明确了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两个方面, 只教书不育人是教师工作中的失职, 更是教育者的师德问题。“全员育人”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 每人负责几名学生, 随时关注所分管学生情绪波动、思想动向、学习生活, 定期与所分管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随时对所分管的学生进行家访, 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首见责任制”更是一个力度空前的措施, 它要求教师打破校际界限, 无论违纪学生是否是教师本班教育对象, 无论是否是教师本校学生;也无论教师是普通教师还是班主任, 只要发现学生有不文明行为或者违纪行为, 碰见的教师都有权利更有义务去当场进行教育, 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班级或学校。
“全员育人”“首见责任制”, 这样的先进指导理念和措施, 不仅加大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力度和覆盖面, 提升了德育的效果, 对整个社会来讲, 也是正能量传播的有力推动。
(二) “一白遮百丑, 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现在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存在, 加之成绩是检测教育水平的最简便最易操作最不易作弊手段, 导致学校考评和评价师生时, 成绩就是一切, 老师的德育工作做得如何, 看不见;学生的品德、审美等素养, 看不见。导致出现了许多成绩好而对社会不但无益而且危害极大的“林森浩式”的“人才”, 才“涌现”出了许多考入名校, 却因为只有成绩高, 而综合素质差从而不能适应高等学府深造的“跳楼族”。对于这种现象, 高中教师似乎选择性的集体失明, 视而不见, 依然在“前赴后继”地抓所谓的文化成绩。
当下, 全国提倡“素质教育”, 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心学生身体, 又关注学生心理;既关注学生学业, 更关注学生品质。而要实现这些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把新德育观落到实处。
毕竟, 德育工作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的自身成长, 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真正幸福, 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关系到党的十二五规划,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要:高中教育阶段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 是“德育”缺失的“重灾区”。那么, 如何在高中段落实好党的政策, 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是当前高中段所有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德育,创新,互动教育,首见责任制
民主与专制 篇2
美国作为世界上民主法制相当发达的国家,受到了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推崇。其法制也历经二百多年,逐步形成了健全完整的体制,无论是在司法适用上还是在国家制度的规定上,都已经相当完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民主政治的进程。
我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其民主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是靠法律的完备与发展推动的,而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也要靠民主思想和民主的制度来推进。就美国而言,其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从总体来看是将国家权力的划分,从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方面分割国家权力并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实现权利的平衡与社会的稳定。三权分立作为国家重要的民主制度之一,与多党制、议会制共同构成了美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框架,也成为美国法律制度的根基。其实,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的民主与专制可以通过法律施用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在这里,我仅就三权分立这一角度,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对三权分立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 由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通过国家权力分立,互相制衡来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对于这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
当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 篇3
对第一句话,想来大家是没有异议的;而第二句话“偶然的强硬不可少”,却容易让人误会,让人不敢接受——如今都在提倡民主、爱心、理解、宽容,无论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么“专制”,谁敢不披一件“民主”的“迷彩服”?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谈谈适当“强硬”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有一定经验的班主任,都在特定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用过“强硬”这一“法宝”,因为我们的学生不成熟,很多时候在“犯浑”,你不适当来一点强硬,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头撞到南墙上?但是,偏偏大家在交流经验时都不便说出自己工作中的“绝招”,不愿意面对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具备民主素质的现状,只一味重复已经论证过的真理——爱心、耐心、责任心、宽容、民主,等等。这些真理听起来动听,真正操作起来难度却很大,以至于让部分新做班主任的教师生搬硬套若干次、深受“民主”管理之苦后,便走向另一个极端——再也不相信书本上的理论。事实上,在很多时候,适当的强硬不可少。
我的同事秦老师,是个年轻、热情、富有爱心的优秀班主任,在班里一向运用民主管理。期末考试后班级评优、评先,秦老师让学生民主选举,不料认真负责的班长竟然落选了。秦老师为班长鸣不平——班长为班级付出了很多,她确实是个正直、善良、富有组织能力的好学生。详细调查后得知,原来班级中有人“拉票”。秦老师很生气——民主里掺杂了“拉票”行径,实在不能不让人生气。秦老师要求学生重新选举,学生不肯。秦老师无奈,找学校领导专门为班长申请了一个指标,不占用班级评优名额,很多学生却依然嗷嗷叫着不乐意,大呼班级是民主管理,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举结果。秦老师在“民主”一词面前,又一次做了让步,将名额退给了学校,心想自己这次完全按照学生的意见做,大家应该彻底没意见了吧!却不料临放假,曾经“拉票”的学生竟然给秦老师写信:“老师,我恨你,你太独断了!”那语气,如同一个深受家长溺爱的孩子怨恨父母不爱自己一般。
刘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春天到来的时候,拣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全校的学生都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外出春游。刘老师班当然也不例外。出校门前,三个学生找刘老师请假,说在学校有事,能否不去春游。刘老师答应了。马上又有三个学生也来请假,刘老师不多说什么,依然准假。这样一来不得了了,队伍还没走到公交车站牌下,就又有四个同学请假。刘老师生气了,把学生集合起来,说:“看来,大家对外出春游没有多少兴趣,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同学请假。既然许多同学在学校都有事,那就不用再出去了,我们回去上课。”多数学生当然不乐意,说:“只是十个同学不去春游,为什么我们也要跟着回去上课?”刘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集体活动就应该行动一致,否则难以体现‘集体’二字。什么都不必再说,马上回学校上课。”于是,那天所有班级都外出春游,只有他们班还在学校上课。刘老师根本不多做解释,更没有分辩,就是这么强硬,学生却在找原因的时候纷纷指责那些请假的同学,埋怨他们不该无视集体、无视纪律。
从此以后,刘老师的班级遇到集体活动,再也没有人敢随便请假了——那是要触犯众怒的。
这便是适当专制的教育效果。
对比秦老师和刘老师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刘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后,根本不听什么“民众”的呼声,大家反而接受了教育。无论是请假的学生,还是没有请假的学生,都明白班级有了集体活动时,就应该克服私人的困难,服从大家。这是“集体教育”的绝好诠释。但是在秦老师的班级里,学生只关注了自己的民主权利,却不知道民主需要高素质。当选举出现“拉票”行径时,他们所捍卫的“民主”已经不是真正的民主了。这时候,老师若不站出来“专制”一下,师生都会不开心:认真负责的班长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会伤心、气馁,会对班主任失望——她很渴望老师为她主持公道,班主任却在一味忍让;“拉票”的同学最终胜利了,却还在埋怨老师偏心,甚至声称“恨老师”,因为老师曾经试图为落选的班长争取名额;班主任秦老师更是百口莫辩,感觉自己分明真理在握,却不能说服学生,真是失败之极!
想一想,如果我们刚刚走上讲台,有了这样的教训,能不对书上所说的“民主”产生怀疑吗?能不埋怨“全是‘民主’惹的祸”吗?
我并不是说教学中“民主”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也一直在对班级进行民主管理。但是,很多时候,学生要求的“民主”是错误的,就好像他们对“自由”的认识很片面一样。如果有不懂事的孩子看了动画片说:“我有自己的自由,我要从高楼上跳下来学习飞翔。”难道我们能不强硬地阻止?
有专家说,学生和我们教师打交道,其实也是在“习得”一些社会经验,我们应该用事实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服从的。若是凡事都一味地追求“民主”二字,学生的许多见解受年龄、意志限制,必然出差错,到头来班级管理难免困难重重,学生自己走上社会也会屡屡碰壁。
凡事都是老师说了算,这叫教师专制;凡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却是学生专制了。重要的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谁说得对。所以,当学生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去解释那么多,专制一下又何妨?让他们自己去思索自己的错误,让集体舆论去教育那些有错误行径的学生吧!当“民主”已经变味为“错误”时,我们的退让,会让优秀的学生失望、寒心,却让有错误行径的学生得寸进尺,不思己过。这时,我们需要专制,因为此时的专制意味着正确。
【民主与专制】推荐阅读:
专制文化06-08
君主专制政治05-10
第四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09-13
党委与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座谈制度06-02
权力与民主07-08
民主与平等09-16
民主、法治与和谐05-23
新媒介与民主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