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精选12篇)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1
人文教育弱化是高职教育当下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由此产生的教育痼疾和社会诟病应当引起忧虑和警醒。探寻加强高职人文教育的路径和机制, 目的是期望高职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轨道上来。
一、目标与路径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自我完善的措施, 可以为破解高职教育许多发展问题和困惑提供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文教育, 要围绕实现以下重点目标逐层展开。
1. 培育高职生的现代人文素养。
培养高职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如何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品质和潜能。引导学生崇尚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道德自觉和人格恪守, 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爱国情怀、尚德精神、健康心理和和谐思维。
2. 促进技能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重视人文素养与技能素质相互促进导引的联系, 引导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 正确处理自身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 培养自强不息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增强学习力、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 实现“做人”与“做事”、求善求美与求技求真的完美融合。
3. 保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
使人文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引导高职院校弘扬大学精神, 承担社会人文责任, 把发展方式转移到以提高质量、凝炼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道路上来。
围绕上述目标, 需要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完整的人文教学体系。
在教学目标上, 确立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目标, 把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在课程体系上, 调整公共课和技能课的结构比, 提高人文课在公共课和课程体系里的比重, 且分布在三个学年开设。在课程设置上, 根据人文课程覆盖面广, 而高职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 加强课程整合, 抓住核心领域, 开设一些主要的通识课程。在课程标准里, 着重引导学生重视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情感与价值的追求, 重视对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反思。在考核考查上,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必修和选修、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保持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在质量控制上, 坚持重量又重质, 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 着眼于为学生创设能够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 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代感, 讲究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融入生活, 既“晓之以理”, 又“动之以情”。
2.强化技能课和人文课的相互渗透。
技能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单纯的人文课程无法替代的, 应转变人文教育是社科教师职责的观念, 技能课教学要强调知识、技术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社会价值, 挖掘技术技能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融合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始终。人文课教学除了服务于学生“成人”和“做人”的需求, 还要服务于“成才”、“做事”的需求,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1], 围绕技能培养, 多开设文化、环境、资源、生态等概论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关系。
3.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层次。
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应提升到“心灵净化”和“道德力量”等较高层次。娱乐活动要力求届次化、品牌化, 讲究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心理辅导活动要运用积极心理学, 组织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和朋辈互助。社团活动要扩大人文类社团的数量和比例, 鼓励学生在志同道合、沟通协作中学会做事、做人和生活。讲座活动要让学生体会专家、名人的大家风采、治学之道和为人之要。
4. 营造校园生活的人文氛围。
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指向和行为模式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管理的人性化、文化的凝聚力。学校的文化环境应宽容而又有挑战, 体现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 对合作沟通、主动探索的激励, 对大学精神和人文价值的追求。改善校园的管理和服务, 加强对学生恋爱、交友、消费等校园生活的引导。提高后勤事务和学生事务人性化管理水平, 给学生创造归属感、安全感、满意感。结合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精心设计和营造优美校园, 丰富其文化价值和审美功能。
5. 建立开放式学校教育。
应开拓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渠道, 吸纳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建立面向家庭和社会的开放式教育, 构建立体环境与全面载体。通过开放式教育, 使学生能够体会和感恩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6. 注重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消解了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别, 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传输信息的方式, 使得教师不再有知识数量和储备速度上的绝对优势, 它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但是, 它又有信息难以甄别、过程难以控制的特性。加强人文教育, 要重视和防止信息化发展对人的异化, 同时, 要更新教育理念, 学会利用信息化提供的教育手段, 跟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加强价值引导和平等沟通, 为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扩展提供有文化意义的支撑。
二、机制与保障
强化人文教育并不是对技能教育已有空间和资源简单的再分割, 而是再拓展、再挖掘、再重组、再渗透、再融合。这就需要探索使两者协调并进的实施机制和保证措施。高职人文教育的实施机制应包括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其它工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中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工作中教育管理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四个“有机结合”, 必须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共通点和结合点。学分是衡量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效果共同的计算元素。学生在校期间的授课时数、实验实训和实习时数、课外和校外的学习、实践以及其它的行为表现都可以折算成学分。以学分为纽带, 可以打通和连接教学和教育、管理环节。以理工科专业为例 (人文类专业在课程结构上略有差别) , 现有的高职培养模式规定三年学时总数一般为2400左右, 折算总学分数为135, 其中技能课学分为101, 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为30, 其它人文课学分为4。现有的学分制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设计的, 并不包含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环节。新的机制构想是把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要求纳入学分体系, 配套实施必修选修制、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学生毕业的总学分包括技能学分和人文学分两部分, 总学分数可设计为180。其中, 技能学分为100, 人文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 总学分为80。按新的构想, 技能课学分与现有模式基本持平, 其余80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45~50 (含现有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30) 、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共30~35。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管理内容与人文课程之外的人文教育内容, 主要不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其主体框架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和技能培训等。它既是底线要求, 又是弹性策略。建立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是把四个“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刚性举措。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涵盖理念、机制、职能、资源、队伍、制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息概念和全面改革, 仅靠系部力量和局部创新难有成效, 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使人文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
1. 更新职教理念。
人文教育的弱和强, 关乎高职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能本位”和“人本位”上的考量, 关乎物质与精神、肉与灵、技能与人文上的平衡[2], 决定了高职教育是否真正“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文性流失并深度演化的现状和实践的反思,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把人文觉醒作为深化内涵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
2. 强化顶层设计。
应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一套指挥运作系统, 以人文性与技能性并重为指导思想, 提高人文教育的规划水平, 并根据实际情况, 整合资源,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建立评价机制, 定期进行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测试和学生诚信评价, 开展院校人文教育水平评估和教职工人文素质水平测评。
3. 重视资源建设。
人文教育资源就是支撑人文教育所需的人、财、物。要像建设专业师资那样建设人文师资队伍, 特别要发挥校内外有影响的教师的作用,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保证人文教学所需的图书、信息化、实训等资源, 提供人文教育所需的经费、场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尤建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 2008, (3) :137.
[1]张有根.论生态型高等职业教育良性格局的构建[J].江苏高教, 2009, (1) :133-134.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2
陆 文
(山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山东烟台
264670)
摘要: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现状入手,针对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文教育 现状 原因分析
有关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而冲破道德底线的事件屡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人文教育似乎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不足表现。人文教育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验与心灵感悟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造就健全的人格,为变革客观世界提供能量和内驱力。显然人的品德、价值观不可能靠科学技术去解决,只能靠教育,而只有人文教育才能担当这种教育的使命。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它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人文教育早在我国几千年前就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美国这个讲求实用的国家,著名的《耶鲁报告》也极力肯定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声称“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理论变为实际、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文教育更为有用”。就学科范围而言,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广泛的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思想的教育、人文方法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教育。而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是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上的正确态度,塑造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它独特的定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伦理道德、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缺乏。首先表现在缺少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笔者所在学院新学期开学后,老师让谈谈自己对今后大学生活的规划,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空前的迷茫和空虚,“郁闷”成为大学生普遍流行的口头语,不知该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其次表现在人文知识的贫乏,对人生、生命的知识残缺,人格不健全。高职学生由于他们文化课功底薄弱,对人文知识了解甚少。每当老师们提及一个历史上或近现代的著名人物或著名事件,学生们的表情都是一脸茫然,文化底蕴的淡薄导致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把握的扭曲,今天的药家鑫案件就是大学生漠视生命极端性的表现。此外在大学生中间存在的诸如打架斗殴、使用凶器,人际交往中谩骂攻击、冷漠孤独,同学之间的讽刺挖苦,对残疾人的歧视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轻视和践踏。漠视生命必然会带来个人情感经验的缺失,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格的缺陷。第三表现在“知行背离”、行为举止粗俗、不规范。虽然道德本身具有“知难行易”的特性。但作为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个普通公民所拥有的基本的道德规范,而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现象。大学生的道德理念虽然清晰明确,但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都缺乏自觉性、自律性。这一点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课堂上的违纪行为无视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存在,考场上的作弊行为,同学交往缺少真诚,班级中缺乏团队精神,公共场所没有公德意识,大声喧哗、争抢座位、随手乱扔杂物、餐厅的长流水、教室的长明灯,恋爱中的私秘行为也要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此外,以自我为中心、虚荣、攀比、一味抱怨、只知索取、不会感恩,特别强调自己的权利、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等等也是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
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凸显出来,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崇拜感,认为只要依靠科学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所以在社会上曾一度流行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使得社会的眼光更关注于科学教育,只注重于科学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企业或公司在人才市场招聘人才时,往往更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和各种专业证书,根本不会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向人们传达一个信息,一个人的人文精神远不如学历、证书重要,在这种社会大环境背景下,人文教育理所应当的被社会忽视了。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虽然大学不应成为风向标,但毋容置疑大学应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这种定位使高职院校在招生和学生就业方面承受着比一般本科院校更大的压力。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而实际上高等院校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人文教育,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都是围绕市场转动。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除了教育部规定必须开设“两课”以外,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是有,也只是简单的开设了几门选修课,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选修课的开设也是为了应付高校的评估。人文学科的弱化必然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3)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知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功底都很差,甚至连简单的应用文都写不好,有的学生写一个简单的通知,在用语和格式上也会出现错误。作业、求职信等书面材料更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而相对较好的学生,跨进校门就开始忙着考证,每一所高职院校都会出现“考证热”,老师们也会强调证书的重要,对各种证书急功近利的盲目追求,减少了对文化本身的热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高职院校变成了“职业培训场”,学生变成了职业的“工具”。这种实用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践中带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行为模式会更多的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过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很容易走向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大学是心灵的故乡。“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也是文化的摇篮,是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理应把人文教育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任务。参考文献:
【1】 戚万年 高等教育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7 【2】 薛涌 谁的大学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 【3】谭国应 试论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1 【4】王婵娟 浅谈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关怀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人文关怀;问题
高职院校的外部发展和内部教学质量,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人文关怀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诉求,其有助于推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它能够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从生活和工作层面予以教师更多的关爱,并尊重他们的个体需求和发展。其主要是从理想的层面对人进行定义和关注。当前,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注重维护其权益,并对其进行人文关怀,使他们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不断提高其日常工作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服务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既要为学生服务,又要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人文关怀,是指将人作为内在的精神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肯定其价值和需要,以促进其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使其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有意义。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既要满足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又要满足其情感诉求。人文关怀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归属感,以及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幸福和乐趣。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现状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中以为青年教师居多,他们很多都刚从高校毕业,工作积极性很高,并且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特性,决定了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然而,很多高职院校都将生源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职业规划等作为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考量问题,不注重对高职青年教师进行人文关怀,也不能够及时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并予以解决,使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归属感,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
三、高职院校教师人文关怀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的高职管理理念
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职业要求。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逐渐认识到了推进青年教师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其二者相辅相成,具有重要联系。同时,师资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要结合未来规划及实际发展诉求,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要充分开拓教师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职业理想,并对教师的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坚持以教师为本。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工作始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学校过度重视管理,忽视了服务的重要性。人文关怀的过度缺乏,使高职院校教师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同步发展,在日常行政工作中充分体现服务性,不断提升高职教师地位,最大程度增强其幸福感。
(二)完善激励机制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其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一般都比较高,对自身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希望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赏识。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开拓无限的发展空间。同时,对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路径进行优化,使青年教师在良性的职业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高职院校人文环境构建中,要妥善处理领导与教师、行政人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同时,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到发展,有效缓解其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的压力,使其对自身的未来规划和职业具有明确定位。让高职院校教师在轻松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2]。
(四)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注重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人文关怀,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发展情况,引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各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人文关怀,并实现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抽身来参与到运动和文娱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并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收获友情和温暖,真正感知到生活和工作带给他们的快乐,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人文性,使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四、结语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日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负责人要结合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诉求,从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收获温暖和快乐,不断提高他们的日常工作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并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咏宝.人文关怀视角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54-55.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篇4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1) 缺乏崇高的人格境界。比如有些学生对政治较为冷漠, 对入党缺乏应有的热情;一味崇尚西方的实用主义, 凡事都用功利性的标准去衡量;有些学生重视专业知识, 忽视文化知识, 导致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
2) 缺乏健全的心理品质。根据某课题组对北京23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而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适应障碍, 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高达30%左右,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以及神经衰弱等等。
3) 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观念轻人文、重技能, 强调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接受, 而不是对知识提出质疑和挑战, 结果导致高职学生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更缺乏创业的胆识和能力,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了高职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 一方面, 教育理念错位是根本原因。在培养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总目标下, 高职院校致力于探索学生的能力培养方案和适应各自地方经济发展的运转机制等问题, 却往往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学校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另一方面, 课程设置失衡是直接原因。高职学院的人文课程除开设“两课”外几乎是一个空白, 而事实上, 学生对于人文类课程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据一些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92.36%的学生认为在理工院校开设人文课程“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
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学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与当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起来, 与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起来, 积极促进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使之逐步完善,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只要转变观念, 将人文素质纳入教学改革的重点, 并将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能得到发展。
(二) 改革高职教育结构, 调整课程设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改革教育结构, 调整课程设置势在必行。首先, 必须搞好课程建设, 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新学科、前沿学科的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充分选择。其次, 要处理好专业课教学与人文课教学的关系, 合理安排人文课的教学时间, 确保人文课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三) 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除了选修课的安排之外, 教师们还应注意人文素质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比如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自20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倡要在大学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要做到这一步, 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 注重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以人文的精神传递专业的技术, 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 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离不开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追求, 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 参天的大树、整齐的草坪、古老的建筑群、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知名学者的碑刻留言, 以及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 激烈的竞争氛围等都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哈佛学子。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就像一种文化的“颜料”, 学生长期“浸染”在学校这个大染缸中, 文化素质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高。
总之,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基础性的教育, 因此, 高职院校应逐步加深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结构, 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 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 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甄丽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葛宏, 吴宝晶, 王少英.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郝晓敏.试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5
大学职教论文:技术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口刘刚
摘要: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高等职业院校既要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又要重视技术的社会属性,要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是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具化倾向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工具人;技术教育;技术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刘刚,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对提升河南城市综合竞争力作用研究”(编号:10240045004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36-0015-05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培养具有某类职业或行业技能和知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所以,技术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技术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
一、技术之人文意蕴
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从我们自身的衣、食、住、行、通讯、交通、健康、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无不打上技术的烙印。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造福于人类,也能够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技术的滥用产生了大量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如克隆等医疗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化学化工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过渡开发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技术负载的价值,即技术具有的特殊的人文意蕴。
技术具有二重性,即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任何技术的产生、发明都依赖于自然物的客观实在性,任何技术都必须服从和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了自然的必然性;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在技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所以它不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一开始就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深刻地展示着人的本质力量。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传统的技术中性论的观点往往割裂了技术二重性的联系,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如梅塞纳(EmmanuelMesthene)就认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教学论文 )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后来,一些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学者如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开始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和手段,它负荷着特定社会中人的价值。如,技术哲学家F,拉普认为:“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斯塔迪梅尔(JohnM.Staudenmaier)指出:“脱离了技术的人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那些设计、接收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必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总之,技术是负载价值的,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其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就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技术革命以来,技术不仅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白然环境,而且也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和历史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技术性特征与工具人培养
“工具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概念。这种观点把生产活动中的人视作与机械等技术一样的一种工具。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使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象机械工具一样去做技术动作。基于“工具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工具人”假设的实质在于忽视了人的本性,取消了管理对象作为“人”的资格,认为管理对象只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的手段,研究人只是为了提高人的丁,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生产任务,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进入现代社会,尽管“工具人”假设已经受到众多的批评,但由于技术主义的盛行,人们已经赋予“工具人”以新的含义。传统的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此思想影响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当代教育,尤其具有鲜明技术性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中的人当作了达成教育目标的工具,教育目标逐渐有了丁具化的倾向,而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偏向“工具人”的倾向。这种工具化的教育目标把人当作一种“器”、“物”,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制器”,培养人的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程序化、技术化的灌输、塑造。教育实际上成为整个社会大工业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在不断地生产出标准化的工具。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其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功能,而相对较少地体现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与功能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种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工具人”倾向。在高等职业学校实际工作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或看到这种“工具人”培养的表现。比如,“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一句极其普通的话语,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这一思想,其实这正是教育目标工具化的一种表现,人才成了可以任意塑造的工具或器物,社会需要什么样类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照此模具塑造什么样的人才。随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及“双证书”、“双技能”等指导思想或办学模式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教育对象成为千篇 一律的可以被任意塑造、规训的工具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多重深刻的社会原因。比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理性地设计出来的,先于教育实践的目标模式,从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和社会取向,而不是从人的发展本身出发:培养目标更多地倾向于社会的需要,而教育对于人性的完善、精神的满足等被忽略了,被教育者成为了被动接受教育目标的符号,高等职业教育在目标上实际不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而更多地是培养听话的工具人。
如果再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这种工具化倾向源于人们近代以来对技术的崇尚。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比以前更舒适,人们无时不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好处。技术的力量已经被大众无条件地接受,并进而影响和控制了大众的思想与感情。“技术”一词开始成为人类主流的意识形态,人们逐渐普遍认为只要有适当的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出现的几乎任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技术性特征更推动了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在这里不仅把受教育的人当成同一的器物,制订同一的目标,而且把人当作了可以解剖的工具,当作一个一个完全没有感情的机器来加工制作,意图通过各个方面的目标的达成来拼凑成一个整体的人。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人们似乎心甘情愿地让人把自己孩子作为东西,作为工具,作为机器去塑造、去加工、去利用”,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某一部分需要的工具人。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完全被忽略,教育目标的工具化自然进一步加剧。
三、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含义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改进。因此,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技术教育是其应然之策。但在技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技术的自然属性,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往往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的生存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学校成为“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技术主体自觉对自主选择的技术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人文视角研究和探讨技术,正确认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以人文指导和提升技术,才能使技术得到有序、妥善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创造更加幸福光明的前途。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艾雪培认为,技术人文主义是解除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裂与隔阂的最后方法:阿什比倡导技术人文主义与之呼应,认为“技术是与人文主义不能分开的。”人文教育是把人文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过程,精神的内化和熏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人文教育旨在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为个人提供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它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它的功用主要在于给人以“教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人文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具有技术人文教育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技术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强调。但技术教育导致的工具人培养倾向日益得到重视,这不仅是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人的发展的问题。在技术教育中融人人文教育无疑是解决工具人培养问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所以,技术人文教育可以理解为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意蕴,理清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借用美国哲学家芬伯格(An-drewFeenber)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技术同技术系统和自然整合起来:把技术同伦理的和美学的符号安排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与工人和使用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等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的工作和使用的社会组织整合起来。”
四、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技术人文教育无疑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在开展技术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技术性特征设计合适的教育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模式。技术人文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和谐技术观
技术观指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它涉及到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总体看法,对技术功能的认识,技术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技术中性论、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等等都是一种特定的技术观。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比如,在古代中国,技术是低贱的,技术教育甚至进不了学校的门槛。古希腊更是崇尚自然,追求所谓“幸福的无知”,斯巴达甚至把艺术和艺术家、科学和科学家一起赶出了城垣。及至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于是人们开始崇尚技术,相信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培根更是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工业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影响。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重新审视技术与人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仅仅把技术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的观点已经不再适用,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适用,技术本身同它的用处已经不可能完全分开,技术不仅与自然,而且与社会、人紧密相连,变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与伦理问题。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同样不能适用现代社会,因为他们只是强调了技术的二重属性中的某一方面,无法使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一种和谐的技术观。这种和谐技术观强调技术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强调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发明技术、使用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技术的好处,减少技术的危害。
(二)学习技术发展史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或者技术的发明都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技术教育中掌握必要的科技发展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技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科技发展史,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总体规律,加深对科技基本理论的理解,开拓知识面,而且对系统地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启迪人们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技术、应用技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每个时期也都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活动相联系。科技史和科学家们奋斗史的关系是属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会对科学的`发展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给科学发现涂上各种各样的个人色彩,这方面来看是偶然的,但从科学发展的整体上看又贯穿着一定的必然性。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同时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生平、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得到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表明,科技的发展不是实验记录的堆积,也不是知识的单纯累积。科技上的每一个创造,总涉及一些超越前人工作的思想飞跃。科技发展中有渐变,也有突变。科技中每一个新的发现,总是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科技史就是在知识领域内,由量变到质变并引起技术革命的历史。学习科技发展史要正确处理科学发展中继承与批判、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一切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有反映自然规律性的一面,也有它不完善和不精确的一面,即使今天还没有找到它的不完善和不精确的证据。科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把它从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孤立起来。科技的发展要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生产的各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培养技术责任意识
无论是技术的发明还是技术的使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技术人才,他们的工作就是技术性工作,作为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技术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技术发展和使用的目的和方向。单就技术责任的主体而言,应该涉及广泛的部门、群体和个人。技术形成过程不仅是技术个体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同时也是技术内在地接受社会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技术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体、企业及其决策者、政府及其决策者、大众传媒、消费者等一起成为技术责任的主体。所以,作为未来的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必须树立应有的技术责任意识,即对技术发明、应用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据技术的二重属性,可以从不同视角对技术责任进行不同划分:从技术的承载主体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个体的技术责任和组织的技术责任:从技术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技术责任和法律意义上的技术责任;从技术承载的方式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直接的技术责任和间接的技术责任;从影响范围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区域的技术责任和全球的技术责任等。
可见,技术责任是复杂多样的。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从人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而对于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必须完成、无可推卸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将来作为技术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现代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直接主宰着大大小小的技术活动。他或他们对技术运用的社会后果无论是可以预知的还是不可预知的,他或他们都应该承担一定的技术责任,包括可以预知后果的通告与预防的责任和不可预知的后果负责。技术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以未来的行为为导向,以培养许多技术人员合作参与意识为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指导。
(四)感知技术之美
技术美是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美的规律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工艺美等有根本上的区别。传统的工艺美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有很大的感性艺术色彩,其承载物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而技术美的承载物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美的表现方式和特性。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功能和形式的和谐一体是技术美最为本质的特性。工业产品的目的首先是功能的满足,只有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技术美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时工业产品必须操作安全、方便、简单、舒适,这是衡量和鉴赏技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操作得心应手,功能安全齐全的工业产品,才能进入人的视野,给人以美的感受。
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们的常爱,但其中的审美情趣并没有大的变化,乐山乐水几乎是人的天性,而经典艺术作品同样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人们对技术美的鉴赏却有很大的变异性。在对技术美的发现和鉴赏中,喜新厌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技术美的变异性,主要是因为工业产品的功能及特性始终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当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的工业产品的技术美才能得以实现并被社会所接受。对于技术美来说,科技发展越快,工业产品的换代更新就越快,技术美的变异就越快。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技术美代表一种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的勃勃动力,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篇6
问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堪忧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机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6所院校的管理机构附设在教务处,具体实施挂靠某个二级教学单位;有2所院校的管理机构附设在学工部门,具体实施通过团委以及社团;还有2所院校专门成立二级教学单位,具体负责管理及实施。
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根据总体目标,依照实施路径和内容,通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调动、利用校内资源。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多属于单向垂直管理,虽能通过运用行政权力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保障,但横向的合作统一就很难避免“多头领导、管理混乱、无从下手的局面”,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和深入地发展。
课程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否满足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提高需要”时,选择“能”的占17%,选择“一般”的占45%,选择“不能”的占38%。对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地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将培养目标仅仅瞄准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只追求人才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了人才的自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有50%以上的院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在必修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比重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开设。而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体部分的学校公共选修课,其开设呈现教师凭兴趣开课,学生凭兴趣选课的现象,其中有2所院校甚至以单一的文学艺术教育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呈现被边缘化或者被虚化的现象。仅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技”的层面上讲授过多,而对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挖掘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不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开发,系部、团委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未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联系。
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在调查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所起的作用时,有62.3%的同学认为“很重要”,有30.7%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可见,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精神的丰厚,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已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是高职院校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文素质教育质量达不到应有的保障。二是教师缺乏结合专业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于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如何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思考,使得专业课程难以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分析调查资料数据后发现,只有2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能够经常对他们进行职业方面的人文教育,而有近34%的教师反映,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比较困难”。
对策:构建有效保障机制,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实施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保障机制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促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各个因素和各方力量形成有机合力,发挥最大效能。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确保人文素质教育高效运行创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学校整体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理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如教务处负责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安排高素质的教师担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宣传部统领团委、学工等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保障机制,合理设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要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要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改革,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进入第一课堂。建立弹性选课制度,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要求,加强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其次,按照与课内有效衔接的原则科学设计,开发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理想、情操、智慧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成熟,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培养机制,提升师资队伍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学术道德、创新的学术追求、无私的育人情怀,对丰富、提升学生的素质、人格和精神境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应加强建设的方面。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纳入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二是建立符合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规范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在精神、物质和事业发展等各方面获得应有的回报。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篇7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不仅仅应该重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也应该重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所谓人文素质指的就是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可以通过气质和修养等表现出来。总的说来, 人文素质是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是评价现代人文明程度的有效指标。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 也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1 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高职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具体包括人文素质培养不够系统化, 部分教师人文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基础薄弱等。
(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不够系统化。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较少。更为重要的是为数不多的人文素质课程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收效甚微。此外, 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是和专业课程完全没有联系的, 属于一种独立的存在。总的说来,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 2)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人文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最近几年, 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 教师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高, 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 有些教师的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选择教师时忽略了考核其人文素质; 此外, 高职院校中专门负责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非常少, 而且这些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专门人文素质教育培训。
( 3)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基础薄弱。总的说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此外, 在学生看来, 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好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都不重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到专业技能的学习上, 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2. 2 原因分析
( 1) 受高等职业教育现有体制机制影响。现阶段, 我国高职院校对自身的教育定位还不是非常明确。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技能教育, 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此外, 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建校时间都比较短, 现有的教学资源还不是很充足, 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缺少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机制, 这使得高职院校很难开展有效的人文素质教学。
( 2) 受家庭因素影响。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 家庭起着不同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家长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好多家长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 有些家庭存在不和谐因素, 这使得学生根本就无心学习, 也就谈不上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
( 3) 受自身因素影响。家庭和学校都属于外在因素, 影响学生最大的还是内在因素, 即学生自身。一般来京,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缺少学习热情, 他们只想学习专业技能以便顺利找到工作, 根本就不关注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3.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3.1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调整现行的培养方案, 新的培养方案中应该充分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此外, 在确定培养规格时高职院校应该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包括讲座、专题报告等等。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2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 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水平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 引入高水平, 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 第二, 建立二级院系人文素质教研室; 第三, 聘请知名的人文素质教育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3. 3 塑造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时学生精神风貌的最好体现, 为了更好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 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 启动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校园论坛、专家讲座等等, 为高职院校增添一定的学术氛围; 第三, 将专业知识和校园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校园文化。
3. 4 完善高职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人文素质培养评价体系可以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估, 包括定性平哥和定量评估。在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评价体系时, 高职院校需要做到: 第一, 建立人文素质考核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的人文素质考核工作; 第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 第三, 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
4.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做的工作有: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高职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雪梅, 龙洋, 平若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1:35-37+91.
[2]李晓洪.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05:76-77.
[3]车延年.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选择[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4, 15:122-123.
[4]黄欣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0, 03:52-55.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8
所谓“人文”, 出自《周易·贲卦·彖辞》, 原文是这样的:“阴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至, 人文也。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在这里, “人文”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教化天下苍生, 引申来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括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 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汉语感受, 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尊重和发展个性, 培养健全的人格。他还曾说:人文精神体现在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中, 体现在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中,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素养”一词的解释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最初指人应具有的全面的知识结构, 它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人的认识、情感、意识以及创造性。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就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教育则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 如何解决理智与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让知、情、意、行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
⒈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人的完整发展、自由发展以及和谐发展。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得到完整的发展即人的完整发展;人的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即自由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即和谐发展。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它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岗位对人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个合格的高职学生要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妥善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岗位上具备不断学习、实践的能力, 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 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高职学生品性中的一部分时, 不管他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怎样的困难和境遇, 都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 以适应外部环境, 积极面对人生。
⒉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更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完善学生的人格,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教育, 可以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应用性操作技术, 又具备良好的品德、宝贵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专业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这种知识和技能是片面的, 如果过分强调专业技术教育而忽略人文素养教育, 我们培养出来的仅仅是一批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或“机器人”, 充其量只能够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操作型工作。另外, 如果缺乏起码的人文素养, 不仅工作和生活会受到影响, 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长期机械呆板的思维方式将让人停滞不前, 即使在专业技术方面也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⒊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乐业
人文素养关系到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和人生境界的设计, 是终身受用的能力。毕业生在今后的岗位上是否能积极工作, 持续发展, 与他的为人准则、做事态度以及学习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正是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职学生应该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从实际出发, 明确自己的发展前景, 对未来充满信心。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毕业生大都能较成熟地认识生活, 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岗位。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预测, 21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 可能会转换6~7次职业岗位。我国也不例外, 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将成为历史。这就要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工作, 不仅能“转岗”而且能够仍然“乐业”。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分析
⒈人文意识薄弱, 文化素养不高
近年来, 随着高职教学理念的提升, 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有了一些进步, 但总体来讲, 人文课程科目欠缺, 质量欠佳, 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 除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之外, 对开设的人文必修课重视不够。即使是在开设的人文课程中, 真正能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也很少, 大部分侧重于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或追求一些应用技巧。在高职院校, 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有用’来安排, 理科知识只是让学生学会解题, 文科知识只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与世界、与人打交道的工具。因此, 高职学生对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停留在粗浅的表象化阶段, 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一知半解, 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情操品格的熏陶。他们热衷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而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取得了某个专业或技能的等级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 而人文素养与以后的就业没有直接联系。
2.思维方式简单, 综合素养欠缺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思想认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失衡, 容易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事业缺乏自信, 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由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缺失和思维方式的局限, 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能力, 容易形成模式化、程式化的思维定势,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 知识结构单一, 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却失掉了激情、创造和灵性。一个只有专业知识而综合素养偏低的人, 最后形成的结果是理智与情感的分离和科学认识与审美情趣的分裂。
3.思想浮躁, 人生理想信念淡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引导学生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挖掘自身潜力, 实现个人的理想。但是,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生活狭窄化、专业化、技术化、单一化, 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中, 逐渐消蚀了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创造兴趣。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具功利性, 急于求成, 浮躁不安, 不能沉下心来学习。即使努力学习, 也是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证书, 为了将来找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好工作, 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 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奋斗。
4.道德修养不高, 社会责任感不强
网络时代的学生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电脑前度过, 很少有能耐心地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玩游戏、上QQ, 看网络小说、玩微信, 成为没有读写技能的“无笔族”, 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中更为普遍。由于所接受人文熏陶较少, 道德修养自然就不高。有些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协作精神较差、社会责任感淡漠、不能明辨是非、看重金钱与利益, 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入党、择业、提干、交友等方面都有一种功利思想在作祟, 把政治活动、社交活动等当作积累资本, 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
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⒈增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程, 提高人文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像重视专业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 并将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一方面, 结合专业特色, 开设职业人文教育课程。例如给工科类的学生开设“工业发展史”等, 让学生更加了解与自己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 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 将人文类选修课做精做实, 发挥选修课的课堂和任课教师本身具有的文化传递功能。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 适当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也是文化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力措施。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
⒉丰富专业课内容, 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一样, 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技能进行人文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挖掘技术教育本身的人文精神,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 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外, 教师在训练技能时, 可以穿插本专业领域名人专家的工作趣事或生活轶事, 通过他们的热爱科学或吃苦耐劳的精神来体现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或是介绍企业家的创业史, 通过他们的坚持不懈、艰苦创业的品质来展示成功的来之不易, 这样,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⒊重视隐性课程教育, 形成良好人文关怀氛围
隐性课程是通过校貌、校纪、校风、班风、学风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等因素来实施的, 主要是通过这些因素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设置隐性课程,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硬件上来说, 注重校园的环境、宿舍的布置和图书阅览室的建设, 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 自觉主动地汲取人文知识;二是从软件是来说, 可以推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如通过开展班级联谊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及星级宿舍评比等活动, 让学生不仅体验了快乐还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通过实践的不断内化, 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文态度以及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⒋倡导非功利阅读, 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
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活动, 无论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都无一例外地推崇阅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获取的知识远远大于书本, 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书的学生已经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最易表现出随意性和不持久性, 因此, 学校要倡导非功利阅读,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自觉读书、看报, 丰富知识, 开阔眼界, 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 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2005级 (五年一贯制) 、2007级、2008级高职大专班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医学检验5个专业400名医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的情况、对人文思想的理解情况、遵循人文精神的情况及对学院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看法等。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84份, 有效回收率97.3%。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生人文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为了考查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共设置了文学、历史、政治、法律、艺术5个方面题目。通过问卷分析发现, 医学生文学、历史、法律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 但对政治方面的知识较欠缺, 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极其匮乏。在问及“我国的国家主席是谁?”时仍有10.0%的医学生选择不知道;在问及“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时只有48.0%的医学生选择“人民民主专政”;涉及我国传统文化京剧方面的问题, 只有25.9%的医学生知道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是花旦。有趣的是, 随着一些电视剧的热播, 100.0%的医学生知道《白蛇传》中白素贞盗仙草指的是灵芝;96.0%的医学生知道“卧薪尝胆”指的是勾践;72.0%的医学生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启示教育工作者, 只有把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2 医学生理解人文思想状况分析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调查显示, 有62.9%的医学生表示能理解“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这些概念, 有37.1%的医学生表示听说过这些概念。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 参加过一年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与还未实习的在校生相比, 人生观发生了一些变化, 表现为道德意识淡薄, 受到现实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见表1) 。
2.3 医学生遵循人文精神情况分析
人文精神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德育的目标之一是教育医学生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体会, 在实践中提高, 以达到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调查显示, 经过实习的医学生, 面对医务人员离岗行医、收受患者红包、对患者态度冷漠等社会现实, 选择“说不清”和“认可”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经过临床实习, 医学生面对一些社会现实时产生了认知与行为的冲突, 他们表现出迷茫与不知所措, 此时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与教育, 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水平将有倒退的危险 (见表2) 。
2.4 关于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看法
在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中, 有81.0%的医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在求职中很重要, 有90.0%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问及“对应聘者来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什么因素最重要?”时, 60.3%的医学生选择人文素质, 28.3%的医学生选择工作经验, 7.5%的医学生选择外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 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 能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 也希望能接受思想品德修养、就业指导、心理学、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但在调查中, 也发现医学生由于对岗位认识的局限性及缺乏对所从事工作的心理调适能力, 有60.0%的医学生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后想转行。
3 讨论与建议
3.1 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框架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 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 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 办出高职特色。作为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 在对护理、药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和归纳, 确定各专业典型岗位的基础上, 对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归纳出医学生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 对人文素质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梳理, 以确定各专业需要开设的人文课程。
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要求, 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必须具有合理框架[1]。第一层面为基础人文社科内容, 包括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创作、思想道德与修养、体育与健康等方面的课程[1]。这类课程要针对医学生特点, 扩大医学生知识面, 进一步奠定其文化素质基础, 可以在大一开设。第二层面为综合人文社科内容, 包括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卫生与经济、医学与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了医学必然涉及的人文行为领域和必须面对的人文社会问题, 主要在大二开设。第三层面为应用性医学人文内容, 主要围绕医学生将面对的与医学有关的社会状况和医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培养医学生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技能, 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 这个阶段的教育可以放在大二下半学期及大三实习期间 (见表3) 。
3.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延伸到临床实习中
调查显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思想变化最为关键的一年, 也是最需要学校给予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年。但现在医学人文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当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并没有开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纵观国外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其人文课程多贯穿医学教育始终, 在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人文课程的开设也有所不同。如日本的医学院前2年主要让学生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 到第五学年继续开设相关课程, 使学生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社会经济的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也从第二学年就开设, 贯穿4年时间[2]。笔者对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类人文课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通过远程教育以讲座、案例分析、视频等教学方式, 讲授应用性医学人文内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难以集中上课,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 构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 让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2) 改革考核方式, 不以分数评价学习效果, 而以等级区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很难用试卷考核, 更没有必要用具体的分数去评价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 在考核方法上, 可以采用论文、情境分析、问卷调查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在评价方式上, 可以分为及格、不及格2个等级, 不给医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
3.3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创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调查显示, 医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依次是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人文讲座、课堂教育。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 归于实践才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方向。所以, 建议在医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 按照培养要求及时安排相应的实践 (见表4) 。
把实践贯穿于医学生生活始终。首先, 这样可以使医学生能从更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进行换位思考, 从情感上接受患者, 真正提高人文素质。其次, 可以加深医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行业的认识, 培养其职业认同感, 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规划好职业生涯。
总之, 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而应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环境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逐渐养成, 是长期内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颜家珍, 冯泽永, 罗丽娟.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35~36.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对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潘懋元教授在“海峡两岸高校人文素质通识教育”论坛上所作报告指出“必须以对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反思为契机, 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国内外众多学者也多次撰文指出应加强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谨就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问题进行论述。
高职院校组织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行政人员在维持学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但不具魅力的作用:这种作用与文职人员的作用是类似的”, 大学生虽在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中曾享有卓越地位, 但他们在高职院校事务中起着极有限的作用。因此, 应该把高职院校组织的主体聚焦于教师, 因为他们处于学术事务的中心地位, “在非常意义上说, 教职员整体就是大学本身———是它最主要的生产因素, 是它荣誉的源泉;教师们是这种机构的特有合伙人”。也正是源于此, 解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教师。教育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重要他人”。“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 (C·W·Mills) 提出的概念, 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任何一个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 都会受到一些重要人的影响。高职教师无疑是高职学生的“重要他人”, 他们人文素质的高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甚至代表着整个学校的人文风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解决人文教育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1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在教学实践中的相互渗透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 科学素质的提高要进行继续教育, 同样, 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继续教育的问题。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曾提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如下素养: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 必须对自然、社会、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 不应忽视其他地区和另一时代的文化, 并应藉此建构未来的文化;能了解和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 应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达到介于广泛的知识能力和专业阶层之间的程度。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教师应兼通科学和人文, 具有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能力。
如果教师只是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中, 知识封闭化是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的, 只有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 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 才能挥洒自如地立足讲坛, 左右逢源地剖析教材, 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相互渗透, 吐精华予学子, 使之深长咀嚼回味, 对学生将产生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
2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化支撑个体生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完整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一个健康的生活应包括:
(1) 物质生活主要应合乎生理健康。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有强健的体质和饱满充沛的精神状态, 以保证在教学实践中人体基本感官功能 (视、听、说) 的高度准确和长期有效。生理上的健康主要取决于科学。
(2) 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感智慧可以分为5个范围:了解自己的情感、处理自我激励、认识别人的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在科技高度发展, 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 高职院校教师调节自我心理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尤为重要。前者要求教师常葆对人生和教育事业的激情, 且能以高度的理性态度驾驭自己, 面对教学竞争的压力或教学挫折的打击, 以积极、明快、主动的情感状态坚守自信;后者要求教师富有理性地协调好与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多层关系, 能以最美丽的沉静达到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心理上的健康主要取决于人文。
3文化创新与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
怀特海曾经说过:没有人文的技术教育是残缺的, 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 共生互动, 相同互通。科学所追求的是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人文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 高职教师追求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由上看来,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是解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这是古今中外不容置疑的结论。那么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以解决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呢?
就加强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而言, 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历史原因, 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缺乏, 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学校对教师的培养也是重业务素质、轻人文素质。为此, 工科类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打造出一支文理工融通的复合型教师团队。
首先, 学校应把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 列入培训计划。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分析本学校教师人文素质状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种人文教育研讨班和人文知识讲座, 不断扩展和充实工科类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知识。
其次, 适时开展人文问题研讨、举办人文教育经验交流, 以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共识, 从而推动人文教育长期有效地进行。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善于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与学生的接触,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以自己良好的人文素质影响、教育学生。
再次, 学校还应制定教师守则和师德规范, 激励教师形成高尚师德、良好教风和文明仪表, 使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当然, 坦率地说, 很难让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再去选修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课程, 而是应当强调从他们的专业出发, 启发其自觉性, 通过自修的方式, 使人文素养不断提高。比如让他们抽空读一下杨振宁教授的《美与物理学》一文, 可以拓展他们的专业思维。
解决大学人文教育问题的对策有许多, 由于本人能力和经验所限, 仅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浅谈, 除此之外, 解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问题还还可尝试诸如开发人文教材、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等内容与形式, 恕不一一布列。只有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N].中国教育报, 2009-04-06 (2) .
[2]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 1997 (4) :16-20.
[3]陈思和.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J].新华文摘, 2002 (12) .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技能水平或者是职业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人文素养即文化素质与内在品质;以及对于职业素养即个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方面也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要为技能加素养的综合表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当与社会需求同步,积极的探索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而为其融入社会、胜任岗位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并再次展现学校一流的人才培养效果。
1.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对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效的探究,文章首先对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进行简单介绍,以为整个探究提供相关的参考,并证实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人文素养与其必要性
人文素养的定义尚未约定熟成,但是按照社会以及教育界的主流观念来说,人文素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化基础知识、价值判断以及人内在精神品质方面形成的基本素质。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交流以及道德价值判断观念的教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进而培育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处事的优秀品德,进而使得学生形成较高的人格魅力,获得社会的认可。
1.2职业素养与其必要性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在职业过程中员工所表现出的对于职业的专业性、积极的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职业素养是社会职业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专业技能方面的达标、对职业的忠诚度以及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如果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进入岗位发挥技能水平的适应期就会被大大的延长,进而其与职业的融入性以及被社会的认可程度也很难表现出来。
1.3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成为学院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产业专业性的加强,学生如果只是凭借自己单一的操作技能而不能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走入社会,其获得社会认可的可能性将会被大大的降低。而如果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化水平的提升、个人价值观念的改变、个人修养的提高以及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完善,则在毕业时,学生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极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优秀的人文素养来获得专业型公司的认可,进而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得到优化,发展的机会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
2.高职院校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浅析
在明确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必要性后,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的高校教育经验,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探究,以增强这两方面教育的可行性,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方面的发展。
2.1加强人文基础课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比重
由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学生进校后教育课程的安排往往主要围绕着专业课开展,因此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以及道德教育的工作较为忽视。而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基础往往比较薄弱,价值观念还未成熟,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技能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将无法提高。因此在高职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在新生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有一定的基本认识以后,高职院校应当适当的安排入比例较高的文化基础课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大力推行企业文化课程,将行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植入课程,对学生不断地加以强化。
2.2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高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校内的实训课程,学生获得的只是单方面的技能提升,其对于实际工作的认识、职业素养的养成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教育效果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会,与社会企业合作,一方面接受企业需求的指导,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HR和能工巧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抓住企业提供的机会,以顶岗实习的机会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时间大大的被缩短。
2.3规范校园学生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生管理工作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虽然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可或缺,更应加强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很多时候学生活动、班级班会、辅导员教育课程都会受到专业课程的影响而停止。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活跃、思维开放、学习积极、工作规范的校园环境,进而为职业技能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三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的过度重视以及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只能具备单一的职业技能而缺少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跟随社会的步伐,对教育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开设有效的文化基础与道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校企合作與顶岗实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保障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应当得到加强,进而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促使三方面教育合理有效的展开,不断的提升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将学院人才教育的效果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谭苏,石艳芝,李杭亲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2):103-104.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篇12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人文教育课程以“服务专业、重视学业、关注就业、鼓励创业、强化职业、成就事业”为改革理念, 基于学校专业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双元开发的基础, 以“系统整体设计、开放动态管理、持续更新发展”为模式, 整合国内外优秀人文教育课程资源, 构建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为一体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建设“授课实践+自主学习+反思改进+环节监控”四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库, 为学生搭建“立体学习、动态开放、知行合一、反思改进”的学习平台, 全面创新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 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 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素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三年学习贯通”。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 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4类课程 (群) 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 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修为与开放学习”三方实践平台, 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三年学习全过程, 确保不断线、不掉链。
(二) 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
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 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首先, 在“四类课程”的基础上, 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教育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音乐、美学、文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职业与专业认识、就业环境与就业需求、创业学习与实践”等43门课程;其次, 在“三方平台”的基础上, 设置13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其中, 专题实践一“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教学平台包括:主题班会、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挂职锻炼;专题实践二“活动熏陶与开放学习”教学平台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党课;专题实践三“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包括 (每学期) :读1本经典书籍, 诵1首经典诗词, 唱1首经典歌曲, 写画1篇字画, 熟悉1位成功人士创业事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 共同构成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
(三) 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
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 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 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 (教材) 、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负责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 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 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
(四) 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
按照“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 首先, 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 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 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 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及课程的末位淘汰机制。在人文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中, 每学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人文教育选修课程实行双“淘汰”制, 每学年淘汰选修人数不足20%的课程模块 (群) 及课程, 每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充分利用现有的2项国家级及区级教学成果奖成果、2门区级精品课程及其他适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成果, 遵循系统设计、整体解决, 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逐步完善、持续更新的基本思路, 按照“组建多元合作的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建设理念与资源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构建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制定人文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制定人文教育课程运行指导文件→推广试用→持续更新”的技术路线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持续更新。
(一) 系统设计、整体解决
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特色与特点、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保障及课程资源再建设、再开发等各方面的因素, 而不是将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简单叠加。课程建设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实现可能性, 首先建设满足最迫切需要的课程资源, 然后再逐步建设其他资源。同时, 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各类课程资源。
(二) 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在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 针对专业教育及岗位素质要求, 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 还需要重视形成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特点, 并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课程框架设置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多层次和多元化, 不断丰富发展, 积极营造灵活、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体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三) 逐步完善、持续更新
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繁杂、内容庞大, 需要跟踪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先进做法, 不断完善学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建设机制。因此, 学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三、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内容
(一) 课程开发
对应课程模块 (群) 组建相应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专业教学团队, 同时在全校的范围开展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研, 以此确定人文选修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 限时完成课程开展工作, 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完成全部必修课程开发, 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前至少完成人文选修课程6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2015年秋学期前完成全部人文选修40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二) 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课程需求情况调研问卷及调研分析报告等内容;二是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规格及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三是学生选课指南:主要面向学生, 介绍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师、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内容;四是实践教学指南:主要面向实践教学教师, 以实践教学指导书为形式, 介绍实践教学项目及内容、规定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考核等内容;五是教学任务指南:主要面向各职能部门, 设计相关主题的教学项目, 供各职能部门确认教学任务;六是教学资源指南:面向教学教师, 介绍教材、教案、课件、教学案例、测试题等教学资源;七是课程教学任务书:主要面向教师介绍教学规范及教学要求;八是课程评价:主要针对课程设置质量进行评价, 包括以行动导向的教师课程评价、学生课程评价、相关部门及人员评价等专项内容。
(三) 教材建设
对于人文教育必修课程, 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使用指定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 要进一步丰富、优化指定教材内容, 并把呆板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教学语言, 实现教材课程体系向教材教学体系转化。对于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分三个阶段建设:一是临时选用阶段。即选用国内优秀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制阶段。即编制校本讲义、校本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三是正式教材出版阶段。即在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开出版正式人文教育课程教材。
(四) 网站建设
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课程网站, 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使用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 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四、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教学监控与评价
(一) 课程监控
由“监测机制+监测方法+反馈机制”等为要素构建人文教育课程监测反馈平台, 即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将选聘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专职干事1名, 负责期初、期中、期末课程计划、课程运行、课程检查、课程评估与信息反馈等工作, 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解决, 以保证课程质量, 保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等。
(二) 课程评价
每学期, 根据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情况, 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 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 需要课程再开发、再构建、再设置;对于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教学专题, 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 需对课程内容再整合、再构建、再设置。
(三) 评价运用
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 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的, 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的, 分别给予1个学期的整改开发试用期, 在整改开发试用期内仍达不到考核规定的, 面向全校重新聘任课程负责人。对于专业教学团队中必修课程不合格专题内容连续2个学期达到30%以上, 选修课程不合格课程连续2个学期达到60%以上的, 面向全校重新聘任专业负责人。
摘要: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主要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及功能定位把握不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迟缓, 以及没有把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等问题。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08-17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10-30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09-07
民族高职院校07-16
高职专院校07-21
高职院校专业05-09
示范高职院校05-12
高职院校档案05-13
高职院校院系05-17
四川高职院校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