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高职院校

2024-10-08

公安高职院校(共6篇)

公安高职院校 篇1

1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广义上说, 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非法律专业的公安法学教育, 我国绝大多数公安院校都存在这种形式;另一种是面向公安系统内部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 该种形式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代表, 其单独设立了法学专业;第三种是面向社会的法律专业的法学教育, 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公安专业法学本科。本文所讨论的是第一种。目前, 受上述两项变革的影响,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 但是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法学教育在公安院校中地位尴尬

长期以来, 法学教育在公安院校中, 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 法学教育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是所有公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 另一方面法学在大多数公安院校中并没有作为一个专业而存在。有研究表明, “除法学以外的公安专业, 法律课程普遍开设的不成体系或严重不足”。②这样, 法学系教师所上的都是其他系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刑法学是治安系、刑侦系等的专业基础课程, 更令人尴尬的是, 上哪几门法学课程以及上多少学时都是由这些系部说了算。由于不是教育部严格规定课时的通识课, 这使得法学教学始终受制于“他人”:如三大部门之一的行政法③在多数公安院校中长期被设置为36个课时, 课时严重不足;如刑法的课时常会为各种课程“让道”而被任意调整;而作为法学基础课程的民法学在公安院校中都是被作为选修课开设, 甚至很多专业都不开设等。这就造成了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支离破碎”, 难以形成体系化。

1.2 法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

受整个法学教育改革以及公安院校培养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公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法学实践教学, 几乎所有的公安院校的法学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然而, 公安院校对何谓法学实践教学及其内容却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是套用警察战术、刑事技术等公安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将实验室教学与室外教学等同于法学实践教学;或是不顾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特点, 全盘“抄袭”普通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等。这种做法使得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多因无法践行或不符合教学规律而流于形式:如有些公安院校设置了到当地法院观摩法庭审判的法学实践教学内容, 但是由于经费开支、法庭审判与公安法学教学内容的不太契合等多方面原因, 而经常被取消;如有些公安院校开设了到公安法制部门进行实践教学课程, 也由于公安法制工作的涉密性、阶段性的特点以及学生人数众多等原因而使得教学起不到应有之效果。

1.3 公安院校缺乏契合公安法学教育的法学教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许多公安院校对教师选用的教学教材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如要求教材必须是三年内出版的, 以保障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求教材必须是部颁教材或获奖教材等, 以保障教材内容的权威性等。然而, 在选用法学教材时, 我们却发现找到一本适合公安法学教育的教材是十分困难的。目前, 公安院校所选用的法学教材主要有两类, 一是普通院校所编著的法学教材, 如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这类法学教材多是侧重于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度进行编著的, 对公安法制的特点及内容等介绍的较少甚至没有;二是某些“专门”为公安法学教学所编写的教材, 如公安行政法理论与实务、公安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等, 但是这类教材多是在普通法学教材基础上的“小修小补”, 并不是真正围绕公安法制特点编写的教材、创新性不足、教材更新也较慢。教材方面的不足, 客观上阻碍了公安法学教育的高效开展。

2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不足的成因解析

2.1 国家对警察从业资格缺乏法律素质方面的严格要求

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不断进步, 国家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与此对应的是, 国家对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要求也日益严格, 如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必须要通过号称“中国第一大考”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国家在招录警察时却缺乏对其法律素质方面的硬性要求, 一部分基层公安部门的法制民警没有法学教育背景, 甚至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这一点折射到公安教育中, 就是公安院校就法学教育重视程度的严重不足。

2.2 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目标的转向

长期以来, 公安院校被视为我国“预备警官”培育的摇篮, 其职业化教育的倾向十分明显。然而, 随着我国公安民警招录体制的变化以及我国升级为本科的公安院校的日益增多, 警院的毕业生已经不是像以往一样都能成为人民警察, 再将公安院校的培育目标仅仅定位为“预备警官”已经不合时宜。公安院校法学教育必然要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 如法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育目标等都要随之进行调整。然而, 由于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目标的转向尚未完成, 因此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仍呈现出一些不合时宜之处。

3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改革之建议

实际上, 公安法学界早已意识到公安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2003年9月27日至9月29日, 首届“全国公安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从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认识、公安法学教育的定位、公安法学教育的改革等多个角度对公安法学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④此后, 全国各界针对公安法学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不断进行,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 效果并不显著。为了推动公安法学教育改革顺利开展,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转变教育理念,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在法学教育中具有坐标的作用, 它制约着法学教学的其他方面。以往, 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公安机关培养“懂法”、“用法”的“预备警官”, 侧重的是“法学技能”培训。我们必须转变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法律工具主义”倾向, 加强学生“法律信仰”之养成, 将之培养成为自觉践行法律、忠于法律、主动维护法律权威的“法律人”。

3.2 精选法学学科, 优化课时设置

我们在选择讲授哪些法学学科以及安排该学科课时时, 一是要遵守法学教学的一般规律, 保持其阶段性、体系化;二是要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 多安排与之契合度高的课程;三是要根据授课专业的特点, 适当调整开设的法学学科及其课时, 如治安专业应多增加行政法学的课时, 应开始民法学等;四是课程的设置权应放给系部, 特别是要尊重授课教师的意见。

3.3 沟通教学实战, 优选师资队伍

为了解决公安院校法学教师多缺乏基层警务工作经验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增加法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性, 定期从公安法制部门选拔有实务经验的民警到教学部门, 选派法学教师到公安基层;其二加强教学与实战的交流, 一方面多请实战部门的民警来警院讲座, 另一方面也多安排警院法学教师多给实战部门讲座、调研;其三, 建立法学教师的定期进修、培训制度, 鼓励他们多钻研科研工作, 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3.4 精炼理论讲授, 落实实践教学

公安院校法学教学应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 我们应该精研法学理论讲授, 精选授课内容, 使其源于我国法律 (特别是公安法制) 实践, 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法律活动;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将根据公安工作的特点以及各学院的具体情况, 来选择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等, 使其能够落到实处, 真正起到促进教学之目的。

3.5 结合公安实战, 精编法学教材

为了推动适合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优秀教材的尽快出版, 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尝试:其一, 公安院校应重视及支持法学教材的编写, 将之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配置专门经费, 并适当放宽主编的职称、学历等条件, 以充分调动法学教师编写教材之积极性;其二, 应赋予教材编写者充分的自主权, 不受现有普通院校法学教材体例、内容等的限制, 使其能够根据公安实战之特点, 编著出真正适合公安教学的法学教材;其三, 应保证法学教材的编写者为从事公安法学教学的一线教师, 因此只有他们才更了解学生所需、公安教学之特点、不足等等;其四, 可适当吸收一些从事公安法制工作以及其他公安实务工作的民警来编写教材等。

3.6 灵活考试方式, 激发学习兴趣

考试内容及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往以记忆知识点为主的考试方式, 容易出现“学得好不如背得好”等现象, 不利于鼓励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必须要改革考试制度:一是将教学与考试紧密结合起来, 使教学的内容、重点在考试中有所体现, 如采取实践教学法, 就应该将该教学内容在考试中反映出来,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及兴趣;二是赋予教师更自由的出题权, 使其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灵活安排考试方式及内容, 做到教学与考试的相互促进。

摘要: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伴随着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以及公安民警招录体制之变革而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这种变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这就造就了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中的诸多乱象。为了推动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们必须拨开这些迷雾。

关键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

注释

1参见王云生.论公安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J].公安教育, 2013 (2) .

2程华.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 (上) [J].公安教育, 2003 (5) .

3行政法在公安法制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如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户政管理、消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公安职能的依法行使都离不开行政法。

4参见程华, 孟昭阳.首届全国公安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综述[J].公安教育, 2004 (1) .

公安高职院校 篇2

考生基本信息 姓

出生年月

贴高考准考 证同底照片(或近期一 吋照片)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宗教信仰

生源地市

身份证号

手机号码

户籍所在地 市/

县(市、区)

经常居住地 市/

县(市、区)

考生经历 起止时间 就读学校(工作单位)

证明人

月至

月至

月至

月至

说明:经历从小学起填报。

家庭成员信息 姓

名 称

谓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及职务(就读学校、家庭住址)

说明:家庭成员指父母、未婚兄弟姐妹,请勿漏填、误填。若为在读、未就业或已故人员,请在“工作单位及职务”栏中填报就读学校、家庭住址或亡故情况。

考生表现情况 曾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行为。

□有

□无 曾组织、参加、支持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邪教、黑社会性质等非法组织,或者参与相关活动。

□有

□无 曾组织、参加反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网络论坛、群组、直播等活动。

□有

□无 曾编造、制作、发表、出版、传播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害信息,或者参加国家禁止的政治性组织等。

□有

□无 曾通过网络组党结社,参与或动员不法串联、联署、集会等网上非法活动。

□有

□无 曾受到刑事处罚或者依据刑法被免予刑事处罚,或者曾被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或者收容教育。

□有

□无 曾因结伙斗殴、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等行为受到行政拘留处罚。

□有

□无 曾被开除团籍或者被开除学籍。

□有

□无 曾组织、参加、支持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有

□无

考生表现情况 曾组织、参加、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有

□无 曾在国家法定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者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之外的其他考试中被认定为组织作弊。

□有

□无 已取得或者正在申请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

□有

□无 个人档案中记载出生日期、入党(团)时间、学历、经历、身份等信息的重要材料缺失、严重失实,且在规定的考察期限内,考察对象无法补齐或者涉嫌涂改造假无法有效认定。

□有

□无 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

□有

□无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有

□无 曾组织、参加、支持有害气功组织或者宗教非法活动。

□有

□无 曾连续六个月以上在国(境)外留学、工作、生活,对其在国(境)外期间经历和政治表现难以进行考察。

□有

□无 有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确定的不宜录取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的其他情形。

□有

□无 家庭成员表现情况 曾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社会影响恶劣的严重犯罪,或者贪污贿赂数额巨大、具有严重情节,受到刑事处罚。

□有

□无 曾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有

□无 曾组织、参加、支持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邪教、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参与相关活动。

□有

□无 曾组织、参加、支持有害气功组织或者宗教非法活动。

□有

□无 有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确定的影响今后被录用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其他情形。

□有

□无 备 注

考察意见 考察意见:

□合格

□不合格 考察实施机关负责人(签名):

考察实施人员(签名):

考察实施县级公安机关(签章):

联系电话:

****年**月**日

审核意见审核意见

考察审核意见:

□合格

□不合格 省辖市公安机关考察审核负责人(签名):

考察审核人员(签名):

省辖市公安局政工部门(签章):

联系电话:

****年**月**日

考察结论考察结论

考察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公安厅招生办负责人(签名):

公安厅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章):

****年**月**日

公安院校应强化警察角色教育 篇3

【关键词】警察权;角色矛盾;警务社会化

一、警察角色剖析

要明确警察角色的内涵,首先必须对警察一词进行定义。对于从事警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国外普遍称之为警察,而国内则一般称之为公安。因历史发展和社会认识不同,各国对警察的外延设置也有所差异。国外警察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层面来讲,警察机关包括一般警察机关和特殊警察机关。从狭义层面来讲,警察机关仅指一般警察机关,这基本等同于我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公安范畴。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讲,相对于公安而言,警察是一个普遍认可的学术和法律概念。但广义层面上的一般警察机關与特殊警察毕竟在警察权的运行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为了确保学术概念研究的一致性,并针对我国国情,本位采用狭义层面上的警察词语,即仅指代公安范畴领域的警察。

在明确警察一词的前提下,我们再来界定警察角色的内涵。理论界一般从警察法学和社会学角度对警察角色进行研究,且研究的成果比较丰硕。不过,理论界对警察角色的认定也存在很多误区。笔者认为警察角色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警察角色是一种表现性角色而非功利性角色,即以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而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二是警察角色是一种规定性角色而非开放性角色,及警察角色的权力和义务是明确规定的;三是警察角色是一种自致角色而非天赋角色,即警察角色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获得,而非先天赋有。

二、警察角色教育功能定位

1.警察角色教育决定警察角色转换成效

在我国,大部分警察院校的学员毕业后就进入了警察队伍,从警察院校的学生直接转变为实务部门警员,不可避免会遇到角色转换问题。角色转换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警察职业建设的成效,如果这些学生已经确立了良好的警察角色意识,就能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确保角色扮演成功,进而推进警察职业建设有序发展。

2.警察角色教育引导警察建设方向

警察是掌握强制力的国家力量,必须明晰角色定位,才能确保警察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坚实力量,而不至于因权力滥用导致公民合法权益受侵犯。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政治教育主要蕴含在法治教育当中。不过,警察角色也并非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应从执行法律、服务群众等方面对警察进行全方位角色教育。

3.警察角色教育规范警察权运行

规范警察权运行是警察角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警察权如果不被有效制约,容易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在我国治安案件查处纯粹是行政治罪、刑事案件处置缺乏诉讼构造的背景下,明确警察角色,有利于规范和调整警察行为,将“权力关在笼子里”,确保警察权的运行不背离法律预设目的。

三、警察角色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危害

警察角色教育呈现出一些发展困境,一是警察院校教育中技战术等实战方面的知识较多,而警察角色教育基本处于空白;二是警察角色教育基本上停留在打击犯罪、为人民服务等宣言性口号上,指导性不强。三是个别新警员或警察学员受西方警察中立性理论的不良侵蚀。

警察角色教育三方面困境导致民警产生角色认知矛盾,一是角色中断,即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二是角色不清,即不知道警察的职责与任务,对警察角色的定位不清晰、很模糊,导致工作消极、不作为。三是角色冲突,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对警察新型角色认知不清。四是角色失败,警察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进行表演,未满足职能要求。

四、完善警察角色教育的路径选择

1.明晰警察角色内容

警察角色应包括四个方面:警察是执法力量,而非单一的阶级专政工具,阶级专政的功能应蕴含在执法当中;警察是执行法律、维护秩序、服务群众等多元角色的合一,而非打击犯罪战士之单一角色;警察是警务工作程序主体之一,而非唯一主体;警察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法律人。

2.拓展警察角色教育渠道

一是在警察院校学员公安教育中加大对警察角色方面的教育,防止预备警官向正式警员转变时产生角色中断。二是在新警入职培训中增加角色教育。对军队转业或从非公安专业院校招录的警员进行角色教育,防止出现警察角色认知不清、冲突甚至失败的问题。

3.强化警察行为文化建设

就公安院校教育来讲,强化警察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在立足课堂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和有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政治建警和从严治警,强化警务化管理和养成教育,及时预控与人民警察格格不入的行为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文星.警政革新与警察裁量权之规范[M],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26页.

[2]许林飞.公安院校必须强化警察角色意识教育[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86页.

公安高职院校 篇4

公安教育是公安事业高基准、高水平发展的逻辑起点。成熟的、成功的公安教育一定会有利于公安人才的全面培养, 有利于公安队伍从业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其对社会、对民众的影响力、感召力的形成与作用的积极发挥。加强和改善公安院校“公安文化”教育, 是我党多年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强化公安工作的措施之一。

一、公安院校开展“公安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 是公安专门人才的主要来源渠道。在公安教育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进行公安文化的培育, 是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关键所在。

1、“公安文化”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安教育要求教育的实施者和受教对象必须能够接受并养成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警察意识与身心体魄准备;其次, 它必须完整地接受能够有力地维护稳定、创建平安、打击犯罪、保卫人民的职业化、系统化和特色化教育;再次, 它必须掌握为完成该责任、该教育和承担未来工作任务所具备的战术、技术、技能和体能的要求。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服务社会、维护稳定、无私奉献, 这是公安教育的根本性质。

2、“公安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

公安教育的目的具有多重性。首先, 它必须为培养合格的公安后备人才, 即预备警官, 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保障;其次, 它必须为广大公安民警提供职前教育、职中教育和职后教育, 是一种贯穿职业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再次, 它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人才库、思想库和训练场, 是警政和警务研究的主阵地。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结果表明, 文化以及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 “公安文化”教育对于公安队伍建设, 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 从而促进公安工作大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3、强化“公安文化”教育是提升公安院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的战略予以提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2008年1月11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公安机关的软实力。

公安软实力不是凭空产生和随意依附而来的外力, 它的产生有赖于公安教育对公安人才正确的培养和教育。公安教育是公安软实力的根, 公安文化是公安软实力的载体, 公安软实力则全面反映公安教育和公安文化的成果, 并促成公安教育和公安文化更好的发展与现代化。在公安院校中大力开展以忠诚、勇敢、智慧、廉洁、服务、奉献、创新和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打击防控犯罪、治安为民亲民、不惧流血牺牲为主体特征和主要内容的“公安文化”教育, 是推动公安院校发展, 提升公安院校软实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狭义地说, 未来的公安教育实际上是在各公安院校的竞争中前行的。公安院校的硬实力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提升硬件水平等手段实现, 而软实力的提高, 却不是一个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的问题。公安院校间的竞争, 不仅是公安教育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 也是公安院校安身立命的必然趋势, 然而, 随着对公安教育投入的加大, 各地公安院校的硬实力间的差距在一定时间之内只会越来越小, 由硬实力而产生的院校间的差距并由此对学员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小, 在未来的院校竞争中, 软实力的水平和差距必然成为公安院校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公安院校“公安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安文化”教育在公安院校的实践现状与当前公安工作对公安教育的需求有所脱节, 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点, 更是实践中需要竭力解决的的问题。

1、割裂“公安文化”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部分公安院校并没有意识到“公安文化”教育在整个公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是简单地认为所谓“文化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 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 将其看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的辅助载体, 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警察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来统筹规划实施。这就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相割裂, 也与多样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脱节, 从而限制了“公安文化”应有功能的发挥, 学校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2、现有公安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无益于“公安文化”教育

公安院校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公安院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与“公安文化”教育的需求不相契合, 一是公安院校是行业专门学校, 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缺陷:专业设置仅限于具体的公安业务, 而其他方面的课程几乎空白;人文知识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二是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校园文化的功能性作用是通过将公安文化要素辐射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精神环境, 使公安教育的实施在这种文化环境中进行并受其熏陶。在警务化管理模式下形成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氛围, 学生在个性及个人发展方面相对滞后。

3、“公安文化”教育从内容和手段上都创新乏力

大多数公安院校在进行文化教育时很少有自己的创新, 因而所建校园文化往往趋于一般化, 缺乏行业和自身个性特色。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公安院校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 管理中强调警容警姿、行为方式的整齐划一, 这样无疑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养成学生具有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上,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安文化”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让公安院校在保持公安教育共性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散发自身魅力, 培养既具有公安院校共性特点, 又不乏自身独特优势的优秀专门人才。因此, 共性有余, 个性缺乏的“公安文化”教育必然不利于公安院校的发展和优秀公安专门人才的脱颖而出。

三、“公安文化”教育在公安院校如何实现

1、创新“公安文化”教育理论

公安文化理论是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长期执法为民、治安维稳、服务社会与人民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公安文化的理论概括, 是一种源于公安文化实践又能指导公安文化创作的创造性理论成果, 是以理论思维、理论分析、理论研究和理论概括的方式, 对公安文化创造的一种理论性把握, 也是对公安文化本质与规律的一种理论性探寻和理论性阐述。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公安文化”教育既是一个老课题, 又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软实力”理论被提出以后, 更多的研究者将目标锁定整个公安工作或者整个公安机关, 而对公安工作的局部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公安院校作为承担公安教育重要任务的部门, 对于提升整个公安队伍的软实力, 进而提升公安机关的软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研究公安院校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亟需加强对“公安文化”教育及公安院校软实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丰富和充实公安机关软实力的研究, 进而全面发挥“软实力”理论对公安工作的指导作用。

2、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贯彻“公安文化”教育始终

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安机关为实现其使命而提炼出的、对其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原则, 它是人民警察做人、做事的标准指导, 决定和影响着警察的行为方式, 是人民警察的价值灵魂。“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是公安部党委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概括。公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支专业素质优良, 且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的公安队伍, 优良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公安专业教育获得, 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则须由“公安文化”教育来实现。

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贯彻“公安文化”教育的始终, 是确保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由内而外、由里及表、潜移默化功能充分发挥的手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机关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精神支柱。其重要功能在于提升民警的精神追求, 引导人民警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进一步促进公安机关群体素质的提高及其内部凝聚力的加强、精神面貌的改善、敬业精神的增强及队伍战斗力的形成与提高。

3、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拓宽“公安文化”教育的隐性渠道

隐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性环境, 经由非学术途径, 将影响学生品德、知识、行为、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学校教学计划所列入的学科过程以外的教育性经验经常地、非系统地、间接或直接地、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 以实现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及过程。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 公安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公安教育的成效和质量, 相应地, 也决定了“公安文化”教育的成效。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和带动学生确立崇高的职业追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对于强化“公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式。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和精神面貌是学员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 学员从教师的教风、学风和行为举止中直接接受着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熏染和启迪。

由于“公安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充分利用隐性教育手段, 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安文化”教育效果。在教师与学员课上课下的交往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起到一种示范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在“内化”上下功夫, 在教师身上应该看到人民警察所应具有的:面对邪恶, 具有刚毅果敢、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具有爱民如父母、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热忱等等。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要努力将公安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要素, 譬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强烈的法律意识等熔铸其中并尽力表现出来, 培养学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品格, “认真、求真、唯真、鉴真”的求学态度, “机智、睿智、理智、明智”的处事原则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气质。

公安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和神圣的事业, 公安教育事业的成效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成效。当前的公安工作需要公安教育事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事业在心、重任在肩、执法文明、理性平和的公安民警。这样的要求需要一流的公安教育, 需要一流的公安文化, 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警察职业使命以及时代特征的公安软实力, 这既是公安教育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发展战略的必须, 也是新时期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建舜:《公安文化理论创新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武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王建舜:《公安文化理论创新与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武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求是》, 2007年第21期。[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求是》, 2007年第21期。

[3]袁渝:《在五个角色中实现人民警察价值观》, 《人民公安报》, 2010年2月7日。[3]袁渝:《在五个角色中实现人民警察价值观》, 《人民公安报》, 2010年2月7日。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探析 篇5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

(一)学科及学科建设

在我国,《辞海》把学科定义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在西方,学科的英文为“discipline”。该词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学科、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熏陶等。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本文认为,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应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学科是特定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产物。“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即是说它并非只是依赖教条而立,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或一派,而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或真理。”[4]“称一门知识为学科,即有严格和具有认受性的蕴义。”[5]其二,学科是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自身的研究边界,并规定了本学科研究者的学术规范。

所谓学科建设,我们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6]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根据上述学科及其建设的概念辨析,我们认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是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根据社会发展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建设是公安院校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码。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出发来考虑,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主要包括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人才梯队;完善学科规范建制,营造学科建设环境等方面。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方取向性

地方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特点之一,也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的服务面向走的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特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各省市中心城市或地级城市,归属地方公安部门管理,同时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和管理,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并与地方经济、地方公安界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地方取向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特点。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公安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区域发展服务。首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办学的适应主体,应根据地方区域发展与公安行业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优化统一。[7]其次,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不是按照越来越细,越来越窄,强调“对口”的直接适应思路来调整的,而是能够较好地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图创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一线公安工作时,方能迸发出极大的活力。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性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意识薄弱,缺乏整体建设规划。由于脱胎于专科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集体无意识”等先天性缺陷,使得在现实中,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基本规划,既没有相应的短期安排,也没有中长期规划,学科建设处于盲目的状态;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虽然有学科建设规划,但规划的质量不高,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缺乏全局性考虑。二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师资和科研力量不强。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既是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又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基础条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都由公安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先天性存在师资欠缺和科研力量薄弱这两块软肋,导致了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和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三是学科建设投入不够,学科建设硬件条件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图书资料、实验室、学科基地建设跟不上,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的质量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应用取向性

应用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又一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地方一线公安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警务专门人才,而学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人才培养。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公安工作服务,培养一线的应用型警务人才。“应用型警务人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特别强调基础、实用和实战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第三,“实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公安工作的结合,更加重视公安警务实习这个教学环节。为此,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体现应用价值取向,主要培养应用型警务专门人才,以便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一线公安工作的需求。因此,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冷热结合,灵活应变,对于体现自身特色和水平而一线公安工作需求不是很大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但不能因为市场需求不大而任意削减。对于社会急需自己又不具备优势的热门专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和公安工作的需要。

(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行业特色性

行业特色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所谓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有一项指标“特色项目”是完全独立于七个一级指标之外的。在这个指标体系中“特色”被注释为“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可见,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理念、模式、风格、氛围等等。它既可以是学校及校长个性的整体显现,也可以是学校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甚至在某一点上所表现出来的闪耀着独特个性的亮点。[8]

学科建设的特色性,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可能在本学科的所有领域占据学术的制高点,而应有其自己的特色。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就具体学科而言,只有形成了本身鲜明的特色,才能闪光于学科丛林之中,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体现出公安行业特色,又要在同类高校相同学科中通过创新凸显特色。一方面,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突出公安学科专业不同于普通专业的个性,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也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整合学科积淀和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现代公安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理论、方法、制度创新来培育学科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只有把学科建设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9]由此可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是否针对有效,又取决于对学科建设基本特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故而,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地方取向性、基础薄弱性、应用取向性和行业特色性等基本特点进行探析,有利于提高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声誉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2]辞海(中)[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

[4][5]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14.

[6]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7][8]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1).

公安高职院校 篇6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公安院校如何在学生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非常现实和迫切地摆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要把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活、做好,就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结合具体工作才能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要培养“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公安人才,就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创新理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一般总是从感性开始,通过产生概念达到理论认识,再用理论认识进行实践活动。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遵循这一认识规律,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否则,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为什么青年学生学习社会发展史不如老知识分子理解得那么深,那是因为他们对旧社会之苦无切肤之痛。当我们组织学生到圆明园旧址现场教学,用帝国主义凌辱中华民族的罪恶事实,加上系统的理论教育之后,才使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正面或反面给人们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看得见、摸的着的感性材料教育青年学生,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想教育。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由“约束型”向“引导型”转变

《一日生活制度》是公安院校培养人民警察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手段,但在形式上往往与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崇尚自由的青年学生形成对照,有一定的逆反性。如何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一方面,应根据学生们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想什么,做什么,追求什么,通过一些健康有益的方式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进行警察素质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这样做是人民警察的职业要求。同时,通过评比、奖励等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由“粗放型”向“细致型”转变

在新形势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阅历、特殊情感和特定的思想状况,同一问题背后可能潜藏不同的动机、不同的目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细致入微,更具针对性。例如有的学生在新入学不久,往往一下子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在未与家长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提出退学。针对这些情况,政治辅导员就要主动找学生谈心,弄清退学的动机,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帮助,引导学生们开阔思路,转变想法。诸如此类的事情提醒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进行“细致型”教育,抓住学生一言一行中的表现,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引导他,感化他,在“润物细无声”的情景之中,使之受到教育。

3.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

公安院校为学员所展示的生活世界与学员在校外实际面对的生活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情景,学员在书本中所接触到的世界与他所处的生活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对立的,于是学员也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了学校内部生活,一套是为了校外生活;学员在学校行的是一套,在校外做的又是一套,致使学员的人格被分离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确实深入到学员的生活中去,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情况,要着力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创新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式要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努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决避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凌驾于学员生活实际之上的形式主义。要及时解答学员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疑虑,解决学员关心的实际问题,注意倾听学员的呼声,用满腔热忱关心学员的工作和生活,不要忽视学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要干实事、求实效,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结合起来。

4.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公安院校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加强政治辅导员制度,更多地采取主动教育的办法,把广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以进行党课教育、入学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举办专题讲座等其它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及时受到教育,有效解决部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把一些可能会发生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和减少一些问题的发生,从整体上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作为公安院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中间,及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上。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像兄长一样关心他们。爱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的起码条件。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理论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关系,对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绪忠.浅谈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前进,2003,(6).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与学下一篇:巷道冲击地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