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2024-10-30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精选12篇)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1

威廉·狄尔泰是19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人生与社会问题, 特别是他的“体验、表达、理解”理论, 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媒介的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尝试引用他的理论来思考儿童媒介的价值问题。

一、狄尔泰的精神科学

狄尔泰一生为建立真正的精神科学作了不懈努力。他一直在思考: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他人?如何认识自身所创造的人类文化?如何认识由人本身生存所构成的人类历史?如何认识人自身的再创造和再生活?等等。对此, 狄尔泰提出了“体验—表达—理解”, 即人的体验的深入, 表达的明晰, 理解的循环和拓进, 来解答他在精神科学领域的思考。

二、儿童媒介

其实, 在现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难发现, 在人类精神科学的这种“体验—表达—理解”中, 媒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广义的媒介, 是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本文着重论述儿童媒介, 儿童媒介简言之, 就是儿童信息获取与传递过程中所依存的媒介, 如儿童报刊、图书、电视、网络、玩具等。

三、儿童媒介的价值所在

人之初, 无定性, 儿童如一张白纸。儿童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中, 儿童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从狄尔泰“体验—表达—理解”理论出发, 我们思考:儿童媒介的价值何在呢?儿童媒介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1. 儿童媒介是儿童体验人生的平台

狄尔泰认为, 生命是个体不断体验自身、他人和他物的过程, 是得到各个个体体验的一种完满状态、多样性状态和互动状态。在体验流中有中心, 那就是“我”, 我作为主体, 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是体验, 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之中, 客体也以全新的状态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

儿童如何去体验自身、他人和他物呢?很多时候, 儿童就是通过玩具、图书、电视等媒介, 在一次次的看似玩耍、不经意的体验中发展自己。儿童是体验的主体, 媒介是介质, 富含人类感性积淀的媒介内容是客体, 儿童全身心地投入体验, 与客体构成一次次全新的关系。这种体验是儿童生理与心理, 感性与理性, 社会与历史等方面的复杂交流运动。这种体验正如狄尔泰所言,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经验”, 它是一种“知、情、意的统一”。

那么, 作为媒介, 我们该如何满足儿童这种知情意的体验呢?现今, 我们在儿童图书市场上能看到, 儿童图书五花八门, 各种游泳书、洞洞书、玩具书、翻翻书、布书、触摸书、仿真书、立体书等不断涌现, 儿童阅读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而是全新的丰富的体验。国内有名的《嘟嘟熊杂志》, 在制作和设计上新颖别致, 看上去既像杂志又像玩具, 孩子们不仅能看, 而且能玩, 从中收获丰富多彩的体验。

2. 儿童媒介是儿童表达自我的渠道

在狄尔泰看来, 任何个人的体验都是有限的, 我们需要表达和被表达, 通过表达, 每个人通过这样积极地再创造个人经验。因为有了表达, 个人经验可以上升为人类经验, 共享人类共同体验的精神成果, 使得人类生活在全体的推动下走向完美。

笔者认为, 媒介正是具有这样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它, 人类能够将个人的体验进行表达, 从而达到共享, 媒体正是将人们共同体验的精神成果进行体现的渠道。不管是图书、期刊, 还是电视、网络, 无不凝结着人们的人生体验。人们通过媒介这一载体进行表达。这几年, 媒介注重了表达与被表达的双向传播, 也就是让受众在接收体验的同时, 鼓励受众积极地表达自身的体验。比如《爱探险的朵拉》动画片, 巧妙地设置了互动环节, 在适宜的位置适宜的时机巧妙地向孩子们提问, 自然地引导孩子参与问答环节;在片尾用总结的方式, 鼓励孩子对动画片及时做出反馈。

3. 儿童媒介是儿童理解他人的载体

狄尔泰认为, 体验通过表达之后, 还需要理解, 因为只有理解了, 人们才能准确把握意义。理解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精神活动, 是一种意义贯通。理解的基础是“共同人性”, 要实现这种可能性, 狄尔泰认为, 必须具备爱与同情心, 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真正心灵相通, 达到真正的理解。由此笔者认为, 从事儿童媒介工作的媒体人, 应该具备对儿童的爱和同情心, 树立起“儿童本位”的媒介观, 从儿童角度出发, 做好儿童媒介。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媒介如何帮助人类做到意义贯通?首先, 媒体要准确地把握意义, 在编码时, 收集的信息应该正好符合传受双方的需求, 达到传受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其次, 在解码时, 用恰当的符号进行表现, 特别是儿童媒介, 要选择深受孩子喜欢、切合孩子传受心理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再次, 通过合适的媒介进行传递, 同一内容不同的媒介, 传播效果不一样。比如世界著名的《逃家小兔》绘本, 它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广受好评, 但笔者发现, 它并不一定受到孩子的欢迎, 有些孩子反映不喜欢绘本里的部分黑白页面, 他们更喜欢彩色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张启树.王爱菊.体验?表达?理解:狄尔泰精神科学教育观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2] 邹进.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和文化教育学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8, (4)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2

《大纲》把“培养儿童的科学志趣”纳入教学目的四要素(知识、能力、科学志趣、思想品德)之中。在学科教育中,我十分注重从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并不断强化引导,使之发展成为志向,把学习自然跟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实现培养儿童科学志趣的基础教育目标。

1.保护儿童好奇心是诱发科学兴趣的基础

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正是兴趣和求知欲的萌芽,教师要很好地保护,并不断引导,使之成为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

2.演示实验与游戏是激发科学兴趣的直接手段

既能激发兴趣又能直接切入主题的捷径是围绕课堂教学核心所创设的演示实验。如传统的“喷泉”实验的演示,能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喷泉般喷薄而出。又如,教学“茎的输水作用”时,简便易行的“两色花”实物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红墨水,学生会主动培养出两色花,课堂上再来研究学生的成果,学生的积极性高,所学知识牢固。此类方法研究者较多,贵在教师精心选材。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它能全面发展儿童的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情感,因而广泛适用于各科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常用猜谜游戏入题激趣;在分类教学中常用扮演角色找朋友的方法,使课堂充满情趣;高年级则配上顺口、易记的台词,使知识融入生动的表演之中。我在教学食物网的知识时,给18名学生戴上头饰,配上顺口溜。如演麻雀的.学生念道:“小麻雀,唧唧唧,爱吃植物的种子。飞来一只大蝗虫,(嘻嘻)一起把它吃。”边念边用红毛线搭在“它”的“食物”身上,最后用红毛线结成的网就把这些“动、植物”连起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食物网。

激发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设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以有学生参与的录相带、录音带、幻灯片为教学手段,对学生兴趣的刺激是很强的,偶尔使用则终身难忘。

3.学生实验与制作是发展科学兴趣的主要途径

实验和制作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学生动手实践,有利于突破重难点,自求诠释;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和实践意义,渴望更深入地探求;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在三年级新教材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对大气压力与压缩空气产生的力混浠不清。仅从概念方面解释,效果极差。于是我让学生准备一只气球,一个透明酒瓶,先让学生在空中给气球吹气,然后放气,再把气球放进酒瓶里,气球嘴套在瓶口上,使劲吹气。想一想:你能把气球吹多大?试一试。结果,学生只能勉强把气球吹大一些。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两次吹气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的现象?两只气球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原来瓶子里的气球体积增大后,密封在瓶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空气对气球的压力迅速增大,因此,气球不可能象在空中那样吹得很大。而在空中吹气球,气球体积增大后,周围空气流动了,空气对气球的压力无明显增大,气球就容易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缩空气迅速产生弹力,课外活动时,我又安排学生准备材料,制“压缩火箭”玩具,边跟学生一起制作,边给学生讲人造火箭的一些知识。学生在实验与制作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同时发展了对科学的兴趣。

4.意志的影响是升华兴趣,培养科学志趣的动力

兴趣一旦被坚韧不拔的志向导引,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自然课所涉及的空间地理范围大,时间长,知识面广。实验本身有趣,而抽象概括成科学概念却很困难。这些都时时考验着学生的兴趣、毅力。教师要努力改革教学思想,贯彻愉快教育原则,大力实施良好习惯、科学态度及竞争、奖励等措施。我经常用科学家幼年的故事,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他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和进行野外观察,因而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5.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培养科学志趣的活教材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教师的学识素养、言行举止、科学态度、勤奋的作风,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志趣的形成。

在科学教学中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 篇3

一、结合科学史学习激发探索精神

科学在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形成、积淀的科学文明和科学精神,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主要包括:①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的精神;②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③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科学学习首先就要传承这些精神品质。

科学史上有许多古今中外科学家们的感人故事。1876年,当贝尔首先发明电话时,人们只不过把它当作新奇、有趣的玩具,不认为它会成为有价值的通讯工具,电报公司也拒绝生产。贝尔只能顶着风险,迎着人们的排斥心理和旧习惯的干扰,用募捐的资金进行长途电话的通讯实验。直到实验完全成功,才逐渐改变人们的看法。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对落体运动的探究,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哪怕这一切遭到了罗马教会的反对,并因此而受到长期的监禁。我国古代对磁场、磁偏角的发现,张衡发明地动仪,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的故事,“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的成功……这一切都体现了科学家们为了追求科学与真理,历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的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上述科学史内容,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生动曲折的故事形式呈现。同时鼓励儿童课堂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通过书籍、网络查找并且交流科学家们的感人故事。这将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在探究取证中培养实证精神

严谨是科学的显著标志之一,表现为科学的任何结论都需要有事实为依据,离开了事实的支撑,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存在。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因此,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从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证精神,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鼓励儿童在探究过程中获取充分的证据。教师要把握孩子们在获取证据、数据方面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帮助他们获取客观、准确、足够的证据。培养他们安静研究、细致观察的能力,分清经验与观察事实,准确记录每一个信息,不随意修改;引导他们不随意丢失资料,建立“每一个数据都很重要”的认识;培养他们重视测量(实验)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引导他们明确证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培养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正如三年级的孩子在观察了一千多片叶子之后,依然没有发现两片相同叶子,这样的体验才会令他们明白“用证据说话”在科学研究中有多么重要。

二是引导整理分析证据,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整理证据、数据,是一个审视资料、选择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整理、分析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证据、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

三是正确对待“意外数据”。2009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上展示的《土电话》一课,探究的问题是“线的长短影响传声效果吗?”,各小组均预测线长了声音会减弱。结果,通过实验,6个小组中只有两个组的数据支持假设,4个组出现了不支持假设的“意外数据”。任课教师为了能够得出想要的数据,保证教学“成功”,于是否定“意外数据”并要求学生重做一遍实验,结果拖堂十几分钟。其实,“数据本身没有问题,是老师对待数据、处理数据的态度出了问题……老师放弃了很好的科学教育契机。”(章鼎儿)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达成这一节课的研究共识,然后在第二节课上让学生继续探究这一问题。当然,在动手操作前要引领学生多考虑实验细节、控制课堂噪音,操作时每组设置实验监督员以保证实验按方案进行,让儿童在探究活动中主动修正原来的数据,并达成新的共识。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以后就不会再轻易放过每个特别的数据,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那些出现“意外数据”的学生来说,自己的研究受到了重视,探究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三、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项的、个人能做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少,大量科学研究都需要科学家们的合作,包括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的合作。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前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75%。可见,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已成为现代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助推器,在小学科学学科体现得更为明显。许多科学探究活动都要求小组成员间集体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单纯的训练方式,而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基本要求。科学教师要组织好小组探究活动,并且让学生掌握小组探究活动所需的种种技能。

首先要科学构建合作小组。小组人数一般2至4人为宜,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并及时进行组间调整,力求达成组际平衡。以汇报员、记录员、材料员、计时员、噪音控制员等身份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建立相应的小组合作常规。

其次是建立“正相互依赖”机制。“正相互依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简而言之,正相互依赖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如果小组成员没有建立起正相互依赖,那么往往会出现小组内“自话自说,各自为政”的现象。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技能。教师必须结合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掌握特定交往技能的必要性,并清楚该技能的具体表现。例如,对“注意听他人讲话”这一要求,就包括:“眼睛看着讲话人”“用点头、皱眉等行动来表示在听发言人的讲话”“用词语应答讲话人”“边听边记录讲话要点”“对讲话进行具体、恰当的评价”“在后面的讨论中能够引用别人的发言”等。教师要结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练习并坚持使用这些交往技能。

四、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关爱精神

在对待自然方面倡导关爱精神,是当前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一方面指人类要尊重自然,珍惜自然界给予人类的一切,珍爱生命,保护资源;另一方面,要关心环境,减少污染,注重生态平衡,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共存。这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

引导学生学会体验自然美。自然界有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观察诸多奇花异草、珍稀动物,以及令人惊叹的各种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美景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获得感动,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关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这是科学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目标。生命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东西,自然也是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通过让学生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等活动,让他们体验生命的价值。同时注意在观察、研究小动物,如蚂蚁、蚯蚓、蝴蝶时,不要伤(下转43页)(上接页)害了它们。研究完成以后,要把这些小动物放回大自然。研究植物时也不能随便采摘,要尽可能利用落叶、落花,或者直接观察整株植物。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常见的植物、动物以及自己身体)取材,使“生命世界”成为一个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世界,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通过关于“城市绿化、饲养广场鸽、建立野生动物园、从伐木英雄到植树英雄、建立自然保护区”等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互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依赖和互存关系,彼此是平等的,谁也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就更加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界无穷地索取。

我们提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理性生命与感性生命相互渗透与结合的小学科学教育,让学生生长出蓬勃的智慧,促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也只有这样做,小学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建德市明珠小学浙江杭州311600)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4

1 抽象画

“抽象”是指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事物表象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应用于美术领域, 便有了抽象性艺术。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的形象与色彩极少或者几乎没有相近之处, 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美感的绘画。抽象画有真实的实物作参考, 单在画面中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 主要以独特的点、线、面和色彩构成, 是艺术家精神的体现。抽象画的兴起, 不仅只是创造绘画的纯粹形式, 它还刺激着人们的心灵, 改变着人们欣赏艺术的态度。在涂鸦期, 抽象画独有的视觉审美和精神特征传递给没有生活经验的幼儿, 通过直观的眼睛感受和刺激, 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 并通过大胆的想象表现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认知态度, 这正是幼儿与成人审美所不同的。

2 对抽象画欣赏的误区

美感体验的多样化是幼儿审美需求的永恒主题, 曾阅读过一本关于0——3岁宝宝的心智发育的书本, 其观点就是每个婴儿都是天生的学习机器。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 很多教师由于自身审美能力的限制, 或者以“看不懂”来排斥抽象画, 抽象画更多的是被人误解或者当作知识教育的工具, 而其独特的审美性总是被忽视。涂鸦期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在幼儿欣赏抽象画时不需要也没必要“看懂”, 因为有可能连画家本人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不受固定模式限制的欣赏才能真正达到幼儿审美的实质目的, 所以在欣赏抽象画时教师应重视引导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幼儿时常会自发地去描绘他周围的人物、房舍、河流、树木、动物等, 并且随意的传达情感。那种强烈的好模仿的倾向, 与人类早期在山洞、岩石上绘画的热情一样。

3 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幼儿成长规律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普通艺术教育范畴, 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 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 感染学前儿童, 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1]关于写实主义绘画和抽象画哪个先产生的问题, 众说纷纭, 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在比较原始人刻画事物的方式和儿童画, 确实存在某种契合点, 可见幼儿那种强烈的好模仿的倾向, 与人类早期在山洞、岩石上绘画的热情一样。波洛克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乱涂乱画, 无拘无束, 但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符合学龄前儿童爱幻想的个性。西泽克认为, 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 因为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儿童画表明儿童能创造独特魅力的视觉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美术教育要遵循儿童与生俱来与成人不一样的的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 顺应幼儿内在的法则, 发展儿童这种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教师的任务就是通晓并研究儿童的这些发展的规律, 建立创造的氛围, 给予儿童一个安全的、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 儿童对抽象作品做出的反应热烈程度, 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 围绕作品的意向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 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能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2]

4 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快乐的原则

“艺术在向别人传达带有情感的形象时, 需要具有审美特性, 它的审美作用, 才能吸引别人, 占据别人的心灵, 完成信息的传达和沟通。”[3]儿童审美的对象应提倡愉悦性、快乐性, 英国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的作品给孩子以愉悦的观点。一副充满欢乐的的作品, 它的内容能深刻的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所以, 抽象画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不是用来学习东西的, 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让幼儿对虚拟的世界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创作力和想象力。

波洛克在自己的一次个人画展上, 为了能够了解别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他便以观者的身份夹杂在参观者中间, 很多人看过他的作品后都摇摇头走开了, 波洛克很是无奈。忽然有一个小孩指着画中的某一部位大声喊道:“看呀, 那个地方多像一只小鸟啊!”波洛克一惊, 顺着那个小孩指的方向一看, 果然那块儿色彩像一只小鸟。这说明了儿童天生对抽象艺术不是以物象的客观外表为表达标准的。美术欣赏应给幼儿提供自由想象和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夏加尔的彩笔下, 花束如星空中的烟火, 倒置小屋使人产生离地凌空的错觉。其绚丽的色彩与奇特的布局, 传达出诗一般的梦幻世界。波洛克作品《蓝》中, 冷静沉稳的蓝色背景上布满了形状、神态各异的生物, 下部起伏剧烈的色块仿佛是怒吼的海洋又像是暴雨前的天空, 似鱼似鸟的生物围绕在画面上, 更加剧了奇幻空间带给欣赏者视觉上的奇异感觉。这些经典抽象作品的欣赏就足以让孩子们徜徉在想象、梦幻的世界里。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提升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 审美能力的培养没有既定的模式,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创作。图形光怪离奇, 颜色五彩缤纷的抽象画就是幼儿在游戏中认知和审美发展的一种可持续途径。

摘要: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学龄前美术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美感体验的多样化是幼儿审美需求的永恒主题, 西泽克的教学方法提倡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儿童的想象力, 从而培养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抽象画和儿童画在某中特质上所产生的共性和契合点, 即艺术家惊人的创造力和斑斓缤纷的色彩是刺激学龄前儿童认知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抽象画,精神内涵,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边霞.美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J].幼儿教育, 2001 (11) .

儿童阅读培养要赶早识字要科学 篇5

方法/步骤

1阅读要赶早

教育界普遍认为: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教育专家将早期阅读分为早期阅读文章、早期识字文章和早期书写文章,其中早期识字文章是基础的基础。过去我们对早期阅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是让幼儿听听成人讲故事,而把识字和自己独立阅读这一关键忽略掉了。

2识字要科学

识字如此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呢?带着疑惑,笔者走访了南开大学博导、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教授,他表示:幼儿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教育界普遍认为运用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高频字,掌握400个便能达到初步阅读,掌握1500个便可读懂普通书报96%以上的内容,如果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不能达到尽早阅读的目的,违背识字教育的初衷。

3兴趣很关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马教授强调,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进行识字教育时要保护其好奇心和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充满趣味性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浅谈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篇6

一、亲近生活,提高孩子自学学习能力,解放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探索欲望

(一)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孩子的世界里总是有许多的为什么,好奇好问成了幼儿突出的特点。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和疑问如:“鸟为什么会飞?”“吓有几只脚?”等都是幼儿学习的起点。可以选择孩子的兴趣点上,让孩子生成自己自主学习的东西。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儿童都有潜在发展能力,所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在孩子的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开发儿童的观察、探索潜能。

(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要让孩子自主性学习,不要把孩子禁困在教室里,要鼓励他们到大自然中去。

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水土流失、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四季变化等,都必须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探索。直接观察认识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自经历,亲手实验,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秘密,由此产生的兴趣和由于“成功”而取得欢乐,是知识灌输所不能得的。要让幼儿进行探索活动,就是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环境。认识和了解自然事物和现象,离不开实践,大自然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好课堂,教师在捕捉到个别幼儿的“问题”后,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了解到班上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设问”,生成了幼儿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实验活动,使幼儿通过动手,真正体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原因,从而理解了“由于石头比较重,沉入水底后,使水位升高”这个科学的道理。

二、提供丰富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指南》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摆弄、探究、体验,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允许幼儿多次使用某一种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个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幼儿就无法充分运用双手去玩,去探索。

如:在活动区放置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电池、纸张、放大镜、陀螺、喷水瓶、木块等等,另外,还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属较低结构的材料,以达到更好地刺激幼儿的探索行为,满足其探索的需要。

比如:在科学活动《时钟》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如:报纸、卡纸、纸盒、牛奶纸殼、木材等各种各样半成品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是幼儿极为常见的生活用品,积极地刺激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能尽情地探索、求知。幼儿竟然出乎意料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时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思维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也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三、善于观察身边事物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南》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自由想象和发现答案的两大重要条件,过多的限制,将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不湿的手帕”的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观察底部塞有手帕的杯子倒放在水里是会产生什么结果,我们提供了透明的杯子以及透明的容器,使幼儿清楚地看到这一奇怪现象:明明杯子完全放进了水里,但杯中的手帕却一点也没有湿,从而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大胆创作。

四、正面、合理评价孩子的探索结果,保持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持久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不对的幼儿说“你错了“、你这样不对的”之类的话,而是不管幼儿的想法获做法是对是错,教师都应诚恳地接纳和认可,让幼儿不会因为自己说错或做错什么而感到紧张不安,做到正面的、合理评价,并努力让幼儿觉得自己被重视、被关心,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幼儿的探索提供可靠的保证。因此,正面,合理的评价目的就是要保持幼儿对更持久、更深入、强化其探索的欲望。

如,在“巧巧装”的活动中,许如青和张凯宣都用调羹来装粮食,但许如青装的速度比张凯宣快,这时我就引导大家思考:“使用同一种工作,为什么许如青的速度快而张凯宣的速度慢?”幼儿的讨论中发现,两人虽然使用同一种工具,但由于装的粮食不一样,所以速度也不一样。在这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较好的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 篇7

就数学的学科特点而言,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不再为难以理解的新知识而苦恼?

当一个学生觉得新的知识很难理解,特别是当他看到别人都已经能够灵活运用了,自己却还没明白“是什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长此以往,渐渐地对此学科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好此学科的自信。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做的是恢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运用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课的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的。”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昭示:培养兴趣是教师的一大重任。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其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延伸旧知识,渗入新知识

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技能的形成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一个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大部分是其在基础的积累和对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的把握上形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技巧所在。”从知识形成的体系来说,所有的新知识都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善于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引用”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

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只要合理地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使他们在课堂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比如:在讲解锐角、直角与钝角大小比较时,教师先出示一个自己用卡纸做好的能转动的角,再发给每生一个,这是同学们喜欢的玩具。

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做出锐角的形状,第二组做出直角的形状,第三组做出钝角的形状,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带着做好的角上台比一比哪个角的开口大。这样很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三个角的大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有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完成后,教师再归纳总结,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事实证明,只要一提这些旧知识,学生就一触即发,然后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就会觉得惊奇。这兴奋、惊奇,足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兴趣。

二、探索新知识,培养参与勇气

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示的欲望和受别人重视的心理,如果这种心理能够得到满足,对学生来说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机会,二是自身知识的问题),就会变得缺乏自信,失去或者转变自己对此的兴趣,课堂上变现为:只要老师一提问,就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生怕老师点到自己,或者是做一些搞怪、另类的事情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要解决孩子的这种缺乏自信的心理,就要培养其勇于试一试的勇气。

作为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无所顾忌、大胆参与。不要打击学生的表现欲望,特别是当其变现得错误的时候,应当多鼓励、引导,不可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伤害学生。

要想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大胆参与,教师首先要以自身的勇敢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参与勇气。如教师在讲授小数点的移动变化时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放松。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848米,有一天小数点到喜马拉雅山去游玩,走着走着累了,便在山上睡着了。等它醒来时,发现山变矮了,变成了884.8米。让学生发挥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让那些平时缺乏自信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十倍。孩子们轻松掌握了新知识,不会再为学新知识而畏惧,从此敢于探索、乐于学新知。

三、灵活运用新知,提高参与意识

学以致用是提高学生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有了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加强。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用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以能力为核心的目标,是升华参与意识的极好办法。要提高运用效果、灵活运用新知,关键在于作业的布置。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形式多样,应以实践运用类为主,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如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的作业布置,可以这样设计:小数点又继续向山上爬,它发现了一处美景,被深深吸引,陶醉于此。突然它发现山又变了,是变高了?还是变矮了?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做自己学习的小主人,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完成课外作业,培养其自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乐中学,轻松理解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是缩小、向右移动是扩大。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发现,让他们充满自信,从而提高了参与意识,巩固了新知识。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8

一、创设物理学史情境

为了引出换向器这一知识点,我先提出问题:奥斯特瓦尔德早在1820年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安培在之后不久通过研究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那么为什么电动机的发明却并不是在同时期,而是在更晚些呢?在发明电动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继而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一个单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学生发现线圈只能来回摆动,并不能形成持续的动力源。学生们站在历史的情境中思考,发现发明电动机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实现让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继而展开讨论与探索。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改革的意识。

二、体验科技发展历程

《直流电动机》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遵循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程。我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单匝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探究,发现其在磁场中可以来回摆动,由此发问:要想作为持续的动力源,需要怎样改进?学生经过探究与学习认识了换向器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产物。然而科技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我由故意失败的实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何避免“死点”位置?学生们通过拆卸玩具电动机,发现其内部是通过三个线圈的交错结构来避免“死点”。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提问:电动机的结构是千篇一律的吗?换向器是一定要存在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抛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动机,这个小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不用换向器也能实现“换向”这一功能,这需要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事实上,这节课中通过对单匝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观察入手,经过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自制直流电动的实验环节,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这节课已经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同时将科学发展史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让学生思考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科学理论怎样变成生产、生活中可用的动力源,带动学生通过熟悉的理论发现“电动遇到的难题”,通过电动机装置的研究发现“发明电动机的人们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学生们深刻体验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过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期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源资源紧缺、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污染严重、社会道德失范, 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需要健全法制、倡导德治, 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等等。但归根结底, 是首先要实现人的和谐, 因为如果没有整体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更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们在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的同时更应该着眼于未来, 关注儿童教育。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而且儿童尚处于各方面素质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科学地培养他们具备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种种素质, 那么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行科学教育, 培养儿童“和谐”潜质

基于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的特殊要求, 笔者认为儿童教育应着重从生存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国际视野教育、艺术熏陶教育、哲学启蒙教育六方面抓起。

1. 生存教育。

生存能力即保持生命存在的能力, 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困境中的求生能力、谋生能力以及生命的韧性。据统计, 我国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自杀, 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在有形和无形的困难面前选择了放弃, 足见生命何等的脆弱。一个个体只有存在而且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为自己的生命而自豪时, 他才能超脱于日常的繁琐和困境, 实现自身的和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生存教育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战国时孟子就提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公民的教育有音乐和体育 (体育不同于今天的意义) 两部分组成, 体育训练外在的力量, 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身体。音乐和体育结合在一起, 旨在使这个理想城邦的公民不但温和 (和谐) , 而且勇敢 (强壮) 。赏识教育家周宏提出“对无形生命要赏识, 对有形生命要千锤百炼”。上述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指出要磨练个体的意志, 增强生命的韧性。

现代的儿童大多是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下成长, 父母在物质上对他们百依百顺, 而在精神上有所忽视, 在学习上施以重压, 造成相当部分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抑郁、焦虑、厌学、反叛、脾气暴躁, 严重的离家出走、精神分裂甚至自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采取科学的方法, 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对儿童进行生存能力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必须通过一系列训练, 增强他们对各种生存境遇的适应能力, 使他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轻易放弃生命, 始终斗志昂扬。一个珍爱生命的人才会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才会遵守法制和公德, 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多样性、宽容性与兼收并蓄,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其中许多文化精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道家、儒家的思想以及古诗词对于提高个体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实现个体和谐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例如道家思想中“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 自见者不明,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老子》) 告诫人们要不自是, 要自持。“罪莫大于欲也, 祸莫大于不知足” (《老子》) 告诫人们不要贪图物质享受, 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曲则全, 枉则正,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 (《老子》) 则讲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对于塑造儿童正直、光明磊落的情怀必然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古诗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都是激励人们忠心报国、先公后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而“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则教导人们不要被困难吓倒, 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总之,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是培养儿童人文素质的宝贵资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未来和谐社会的公民必须善于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 从娃娃抓起, 使优秀的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稳固社会主义的道德和信仰, 才能实现长久的和谐。

3. 民主法制教育。

对儿童进行民主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 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两个极端:一是过分的民主, 即溺爱;二是过分的专制, 即把孩子从出生到参加工作的路全规定好。这两种教育方法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民主观念, 前一种方法容易导致儿童放纵任性, 长大后随心所欲、无视法制而最终走向犯罪;后一种方法容易造成儿童压抑、反叛甚至仇视社会, 最终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毁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 给予孩子民主权利, 不能溺爱, 不专制, 让他们从小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 然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 不压抑孩子, 让他们的内心处于和谐状态。

法制教育与民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无论怎样的民主都有其法律底线。法制教育较多地依赖于学校和社会,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 到了初中二年级才有法制教材, 根据现在犯罪低龄化以及儿童心理成熟期提前的现状, 法制教育应当提前到幼儿园阶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 要想使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必须从儿童抓起, 这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4. 国际视野教育。

国际视野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主体了解国际社会、眼界开阔、具有国际道义和情感。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密切, 竞争前所未有的残酷, 环境问题、贫困问题、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中国威胁论”等, 使得中国要在未来几十年保持外部环境的和谐充满了挑战。所以我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具备国际的视野、国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了解各种文化下的经济运行方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

诚然, 新闻传媒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使我们的视野越过了东方的界限。但到目前为止, 展现在我们视野中的仍然几乎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自己, 非洲、拉丁美洲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不利于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既需要了解发达和富裕的国家, 从他们那儿借鉴经验、引进资金和技术, 也需要了解贫穷落后的国家, 对他们进行投资和援助。

古语说读书人应该“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所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拓展我国儿童的国际视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 艺术熏陶教育。

艺术熏陶教育是指运用音乐、绘画、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教育, 其目的不在于使儿童掌握艺术技能, 而在于愉悦儿童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孔子非常重视艺术教育, 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论语·阳货》) 就是说诗歌可以鼓舞人的志气, 提高人的观察辨别能力, 可以增进团结, 还能学到讽刺的手法。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也指出“音乐训练内在的和谐, 目的在于塑造学习者的心灵”。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音乐、歌唱、绘画等艺术手段不仅对于培养儿童的想像力、观察力、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于提高儿童的道德情操、促进儿童实现自身和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 我国儿童的早期艺术教育被扭曲了, 绘画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 弹琴以获奖考级为标准, 完全抹杀了艺术教育的娱乐性, 更谈不上陶冶情操了。

个人的快乐、幸福既依赖于物质, 又依赖于精神, 而艺术教育能使个人忘却烦恼、自我安慰, 达到自身和谐, 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还艺术教育本来的面目。

6. 哲学启蒙教育。

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是指通过简单的哲学知识教育来提升儿童的思维, 使儿童具备初步的辩证法思想, 以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我国传统的儿童教育对丑恶的事物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 尽量呈现给儿童美好、光明的一面, 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 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 容易使得儿童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 遇到假恶丑的现象就一下子从光明之境跌入失望的深渊。更何况我国现在多种经济成分、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念共存。许多社会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好”或者“坏”的问题, 如果儿童不具备辩证思维能力, 他们就无法理解一些社会现象, 以至于自己也变得无所适从、失去信仰。

所以有必要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教育, 通过童话、寓言等形式把基本的辩证法思想传授给他们, 使他们心胸开阔, 思维灵活, 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分析和包容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而且有利于他们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

三、重视儿童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10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努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而惟有数学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才会永远地保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影响着他的言行和处世态度,并且持续地发生着作用.

一、在通过介绍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中,渗透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了古代灿烂的数学成就,提示了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再现了数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通过故事中所蕴涵的科学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数列一章时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在学习概率一章时介绍概率产生的历史,从数学家卡当参加赌博游戏,掷骰子时作出的预言和卡当的论著《机会性游戏手册》,到梅勒提出的“分赌注”故事,到概率的最早的一部著作《论赌博中的计算》.实际上新教材的阅读材料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还有新课程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中的数学史内容.通过学习这些材料,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暴露学生各种疑问、思维障碍和认知冲突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的过程,它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结论本身,更主要的是在参与知识的探索、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前人发现知识的艰难历程,进而培养学生进取和创造精神.

例如,新课程高中数学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中,欧拉公式的发现:它展现了多面体中顶点数V+面数F=棱数E+2,这个数学中著名的欧拉公式的发现经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公式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为了较简便地判断哪些多面体适合欧拉公式,我们想象多面体表面看作都是用橡皮膜制作成的,在向它们充气后表面经过连续变形有的变成球面,有的变成环面,有的变成对接球面,而只有变成球面的简单多面体才满足欧拉公式.在证明时采取“压扁”的方法使之转化为平面图形后寻找变形中的不变量,再用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得出等式(E-F)×360°=(V-2)×360°,同时顺利解决了为什么正多面体只有正四、六、八、十二、二十面体五种.二十.世纪欧拉公式最辉煌的一个应用是三位科学家用它分析解决了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C60的分子结构,它的结构为简单的多面体状,从而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科学精神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方式.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在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层面上做了许多努力,提供了许多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丰富素材,有阅读题、阅读与思考、网站的链接、探究与发现、实习作业等等.这些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过程.同时还可以挖掘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互助、互进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空间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形成一条“闪光”的探究之路.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体验,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出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允许作一些讨论,把探究的结论稍作整理,并做好发言准备.

生1:根据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作为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可得平面平行的三条性质: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则(1)α与β无公共点;

(2)直线a⊂α⇒a∥β;(3)直线a⊥α⇒a⊥β.

2:前面学过的直线与平面的性质有许多是由直线与直线的性质类比而来,由此可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两平面平行的性质:

(1) a∥b,b∥c⇒,β∥γ,α∥γ;(2)a∥b,,a⊥α,a⊥β;(3)线∥面,,线∥面;面∥面,线∥线.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11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精神

提高生物素养科学素养,是时代赋予生物教学的重要责任。在现行中学生物教材有很多生物科学史的资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宝贵素材,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生命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要有收获必须有付出艰辛的劳动,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取得科学成就,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否则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养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袁隆平在发现雄性不育系水稻后,带领助手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结果还是不令人满意,但他没有气馁,走遍了大江南北,去寻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天佑有心人,终于在1970年的一天,他们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如获至宝,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培育成功了,继而育成了恢复系。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也获得成功,并立刻显示了它的增产效应,亩产达到623公斤,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袁隆平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栉风沐雨,坚持不懈地追求着真理。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是从1979年4月开始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们找到了胃溃疡等疾病的“元凶”,这一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炎等疾病的认识。让人们不再仅从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中寻找胃病的原因,而是着眼从临床角度使用新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彻底治愈的机会。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执着追求,以及潜心研究的艰辛,认识到科学成果是要通过无数的失败和长期坚持不懈的科学实践才能获得的。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科学精神

浮躁、急功近利是相当部分学生的通病,生物科学史可以让我们体验科学探究之妙,同时也会让我们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

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做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每次上到这里时我都会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坚持吗?”

艾弗里提纯转化因子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当他最终将结果发表时,却不被接受。八年之后,其科学价值才被承认。又如孟德尔潜心用了几十年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并写了论文,但是这一成就也就是后世追认为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发现。

科学史已不止一次地表明,许许多的科学家的事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顺利,而是身处逆境。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才得以凸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也正是在这样的曲折中,科学不迷信权威,科学追求真理的特性才得以彻底地体现。这些鲜活的事例,或许能使学生终生难忘,是培养他们抗挫折精神的良好素材。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与合作精神密不可分。合作精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必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学的要求。在生物科学史中,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都是科学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晶。

在学习DNA的结构时,我们都知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这两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建立的,这应属生物学发展史上团队合作的典范。DNA双螺旋问世充分说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同的,而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带来的不同思维方式。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在前人的影响下,合作解决问题。他们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密切合作,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通过这些科学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懂得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合作精神是个人生存、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提出新的学说和理论,一代代的生物科学家不断努力,他们给生物科学带来的是一次次的飞跃,而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一次次的心灵震撼,这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相当有利的。

孟德尔创造性地将数学统计方法运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英国医生哈维敢于冲破传统和权威的束缚,对统治欧洲上千年的盖仑学说产生怀疑的事例。认为如果按照盖仑学说,人在1小时内需要制造相当于人体重4倍的血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哈维大胆的推翻了盖仑学说,经过大量的动物与人体实验,终于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例,更是创新方法与创新精神最好的体现和典范。囿于定论的法学者沃泰默让成功跟他无缘,另辟新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却大胆地提出了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但该观点当时遭到了巴甫洛夫等人的强烈反对。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结论让巴甫洛夫扼腕叹息。斯他林和贝利斯这种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促成成功的事迹和精神,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总要突破以往的窠臼,达到一个新的起点。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取得创造发明的前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创新教育。

总之生物科学史,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培养儿童科学探索精神 篇12

关键词:小学科学,人文精神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素质教育, 重视人文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问题的背景

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给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科技的滥用或使用不当也给人类造成危害, 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人的精神文化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科技的发展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本身的价值取向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是长期以来偏重科学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的结果。现代人从系列的社会问题开始反思, 发现科技的进步需要人文理性的指引, 呼唤重视人文教育,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呼唤人文精神在现代技术时代的回归, 以人文的理性引导现代科技的教育、应用。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界定

科学教育是指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全社会发展为目的, 向人们传授科学知识, 开发其智力的教育。科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传播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 增加人们有关自然的知识, 从而提高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从而提高人们从事科学知识生产的能力, 培养新的科学人才。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 也即人文知识, 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 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与人文关怀, 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简言之,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的内涵极为丰富, 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诠释, 具有民族特点、国家特色。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目标要构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指向。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 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可以从这些方面认识: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即包括求真求实、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即对他人、自然、社会、环境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意识等。

四、小学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索

新课标强调了科学学科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教师应在整个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人文精神的培养:

1. 发挥教材优势, 落实人文教育

新的科学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结合教材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与培养的实践探索。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教材中的学科知识本身也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 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动物、植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后, 教材安排了“我们是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我们自己, 讨论我们与动植物有哪些共同点, 哪些不同点, 交流后揭示:人类是由哺乳动物进化来的, 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动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动物, 我们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归根到底来源与动植物, 从而意识到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要与动物植物友好相处, 不过度砍伐, 不滥捕滥杀动物, 不破坏它们的家。教学时还可以引用人类乱砍滥伐森林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 让学生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要学会珍爱生命, 要与动物、植物、自然和谐相处。

(2) 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 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

现在我们使用的科学教材令人耳目一新, 图文并茂, 生动形象, 以图代文, 可读性强。教材中常常有关于科学家、科研成果、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等的图片资料,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如:三年级教材封面中的磁浮列车、地动仪、宇航员太空身影, 教材中有大量的科学史内容, 一方面反映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科学史内容, 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 关注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成就;另一方面就是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理解近代科学发展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 特别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认识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例如:三年级上册《纸》一课中造纸术的发展, 教材安排了古代的造纸过程4幅图片, 现代的造纸厂图片一幅。教学时, 造纸术的进步学生很容易发现, 教师适当补充现代造纸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认识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就是人文教育, 要引导认识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我在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讨论:出示现代造纸厂的工作流程图片,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现代造纸需要那些原料?造纸厂不停的生产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造纸要用许多的木材、竹等资源, 要保护资源, 要节约用纸。造纸厂要排放大量的污水, 如果不经过处理, 将会出现什么后果?出示造纸厂任意排放污水污染周围水土的图片, 让学生看到触目惊心的后果, 认识到科技带来的影响, 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我是厂长,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交流观点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科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艰辛, 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 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坚持执著等品质。如:珍妮·古德尔, 从26岁到68岁深入坦桑尼亚原始森林, 与黑猩猩做朋友, 观察研究黑猩猩, 终于发现黑猩猩见面时会拥抱, 安慰对方时轻拍后背。她这种执著科学、孜孜以求、奉献一生的故事令人感动;她善待黑猩猩的行为会在学生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3) 重视教材中的美育功能, 提高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材中含有美学内容。如:三年级在认识自然世界的花草树木后, 教材安排欣赏家乡美的活动, 用图画、诗歌、赞美自然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

科学教材中又有哲学的内容, 能对学生进行朴素的唯物主义教育。如:民间天狗吃月亮不吉利之说, 扫把星出现是祸害的说法, 流星陨落意味着人的死亡之说, 都能在科学学习中找到科学的答案, 并能寓唯物主义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2. 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1) 在学习方式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及态度, 转变教学行为方式, 调整教学活动的方式, 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教师要转变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转变为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在科学课中常常有小组探究活动, 学生要共同完成观察、发现、探究、交流、归纳等认识活动。例如: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第一步, 要确定研究方案、同一小组的每个学生都会谈自己的方法, 其他同学会一边听一边思考议论这方法好不好, 通过讨论交流最后会形成小组的研究方案。第二步开始研究, 组内每人各有任务, 一起完成实验操作, 共同观察。在小组观察过程中,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引起大家注意, 又可能引起新的思考, 最后在交流、讨论中在获得知识。在这样的互相合作、探究的认知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心的体验得到了丰富, 学习态度和责任也得到培养;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培养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 也敢于在组内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 乐于交流与合作。这样, 课堂不仅能学到学科知识, 更能养育人性;学科教学, 最终才会使赋予人文指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三维教学目标的一同实现。

(2)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教材突出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特征, 教材内容以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具有探究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 富有启发性、趣味性。

新课程强调的是在探究中发现、获取知识, 在亲历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情。这不仅符合科学发现和认知的规律, 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为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 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 安排好各种教学情景和有意义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之中,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问题解决方案;自己搜集资料, 开展实验与调查;自己整理信息, 作出结论或假设;自己写探究报告, 并表达与交流。也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完整典型的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生实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 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 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大胆质疑, 鼓励并要求多做几次实验, 再观察现象, 分析原因, 直到获得正确结果, 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同时学生也能从实验中体验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

(3) 在课外活动中整合科学与人文精神

加强课外探究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的延伸与发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或分组合作动手实践以及在与社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活动中, 训练方法, 陶冶性情, 达到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科科学教育的自然整合。

科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学校实际情况, 增加学生课后的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与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爱自然、爱社会, 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对此忽视。我在上完《水的观察》一课, 布置学生观察校园的用水情况,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有些同学洗手水开得很大, 浪费很多;有几个水龙头未拧紧, 水一滴接一滴地漏;同学蒸饭洗米时水开得大, 水溅出来, 还把米冲走;还有几个水龙头坏了, 水不停地漏。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时, 增强责任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引导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实际还布置一些课本以外的接触社会的“动手实践”活动。认识了水的特征后, 布置看看我们周围的水活动。带领学生到印染厂附近的小溪里去观察水, 学生看到的水颜色是黄褐的、还有股难闻的气味, 找出水变臭的原因, 分析污染的原因, 从深层次亲自感触水资源状况, 增强爱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情感;让学生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合理建议, 进一步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素质的提升, 这样的社会活动, 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加深对科学本身的认识, 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弘扬道德价值。

上一篇:幼儿自护能力教育下一篇:拍摄技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