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精神

2024-07-08

培养精神(共12篇)

培养精神 篇1

物理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其《精密科学的经典作家》一书的预告中写道:“虽然现在的教学方法成功地传授了在现今发展状态中的科学知识,但是杰出的和有远见卓识的人不得不一再指出时常出现在当前我们的青年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缺点,这就是缺乏历史感和缺少关于作为科学大厦基础的一些重大研究的知识。”物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物理课堂中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让学生领悟到人类世界的科学探索过程不仅是求真的实证过程,更体现了求善和求美的终极追求。教师应让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建立起对科学的信念,思考科学活动的价值,把科学同人类的命运、前途结合起来。下面我以《直流电动机》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物理课堂中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创设物理学史情境

为了引出换向器这一知识点,我先提出问题:奥斯特瓦尔德早在1820年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安培在之后不久通过研究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那么为什么电动机的发明却并不是在同时期,而是在更晚些呢?在发明电动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继而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一个单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学生发现线圈只能来回摆动,并不能形成持续的动力源。学生们站在历史的情境中思考,发现发明电动机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实现让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继而展开讨论与探索。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改革的意识。

二、体验科技发展历程

《直流电动机》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遵循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程。我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单匝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探究,发现其在磁场中可以来回摆动,由此发问:要想作为持续的动力源,需要怎样改进?学生经过探究与学习认识了换向器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产物。然而科技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我由故意失败的实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何避免“死点”位置?学生们通过拆卸玩具电动机,发现其内部是通过三个线圈的交错结构来避免“死点”。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提问:电动机的结构是千篇一律的吗?换向器是一定要存在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抛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动机,这个小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不用换向器也能实现“换向”这一功能,这需要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事实上,这节课中通过对单匝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观察入手,经过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自制直流电动的实验环节,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这节课已经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同时将科学发展史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让学生思考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科学理论怎样变成生产、生活中可用的动力源,带动学生通过熟悉的理论发现“电动遇到的难题”,通过电动机装置的研究发现“发明电动机的人们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学生们深刻体验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过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物理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知识从建立到应用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学家探索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学家的执著精神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可见,将物理学史作为一个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培养社会使命感。

培养精神 篇2

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王永庆说过一句话:我成功的秘诀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成功需要我们去拼搏,去进取,要我们“吃得苦中苦”,才能走向成功的阳光大道,无论是肉体的或是精神上的痛苦,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动摇我们成功的鉴定信念!相反,吃苦越多,就越能体味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更越能品尝苦尽甘来的滋味啊!吃苦耐劳,无往不成!

纵使前方是一座大山,我们也能攀而过之;

纵使前方是一片汪洋,我们也能游而渡之;

纵使前方是一涧深谷,我们也能飞而过之;

(1)勤劳

挽起你的衣袖,伸出你的双手吧!用你勤劳的双手去挽回一份回报吧!这正是:是耕耘总会有收获,是付出总会有收获,是奋斗总会有成功!

(2)别害怕

当你在遭受失败的重创时,请不要害怕,请相信这只是一点小苦,擦干眼泪,擦干脸上的汗水,用你的不懈努力去开拓未来吧!

(3)勇往直前

当你感到困难重重而不愿意去发愤时,请不要犹豫,请不要怠慢,更不要半途而废而导致前功尽弃!要知道,不吃苦,就无以锻炼毅力,不耐劳就无以形成品质。唯有吃苦耐劳,方能显成功本色!

倘若在你的奋斗过程中,少了必要的困难和“苦”,即使你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而达到成功之巅的话,那么,这样的成功便不再是“成功”了,成功也会因此而褪色,并显得毫无意义了!

立足培养航天科学精神 篇3

3月29日上午,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创建全国航天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高慎斌等航天领域的著名专家一行9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安阳实验中学的2700多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叶耀国致欢迎词。他首先表达了对钟山院士一行的诚挚欢迎,并回顾了瑞安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历数瑞安文化名人,简述瑞安教育发展和安阳实验中学创建发展情况。最后,叶耀国局长勉励安阳实验中学的全体师生,要把握这次机会,推进教育发展,为更好地发挥瑞安教育窗口示范作用而奋斗。安阳实验中学校长黄发彩在讲话中对学校近五年来实施“一三五”系列工程的办学历程、提前完成五年发展目标——创建浙江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的丰硕成果等进行了小结,并陈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目标——创建全国特色学校构想,简要介绍创建航天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实施“三三特色工程”(三大活动中心、三大宣传阵地、三大特色活动)的远景规划。最后,瑞安市人民政府林济晚副市长简要总结了瑞安教育、科技领域的辉煌成绩,勉励广大同学要弘扬民族精神,以这些科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起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并恳请专家多关心我市教育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瑞安带来更大的帮助。启动仪式由安阳实验中学副校长金邦领主持。

随后,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主编田如森向安阳实验中学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中心授牌,钟山院士、高慎斌副主任向安阳实验中学航天爱好者活动中心授牌。接着,由黄春平、刘竹生两位专家分别指导、发令,安阳实验中学64名同学发射了自己制作的30多个火箭模型。火箭模型相继冲向云天,然后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下落,场面蔚为壮观,操场上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为整个启动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4

因此, 培养和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促人向上。一般来说, 自尊心较强的人有强烈的好胜心, 能积极进取, 它会萌发创新意识, 产生创新行为。因此, 教师要相信学生、爱护学生和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创新需要有自信, 有了自信, 创新意识才能转化为创新行动, 没有自信心, 就没有创新, 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

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和独立性。没有独立性不能进行创新活动, 而没有顽强的意志, 创新也不会坚持到底,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训练,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特别是战胜困难的恒心和毅力, 面对失败和挫折不屈不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大胆让学生自主地去学、去想、去做。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前, 语文教学首先要“打开”、“放开”, 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所提供的情境中翱翔。朱自清的《春》, 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上课时, 我播放了《春到沂河》这首柳琴独奏曲 (全曲描绘了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 , 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 展开联想, 想象春天的美景。学生在明快的节奏、美的旋律中迅速地展开联想。在想象中, 一幅阳光明媚、东风荡漾, 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流露出热爱大自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途径,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心灵得到了充分的自由,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设想,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从上课讲到下课, 学生听得无精打采, 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教师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回答问题时, 要提倡一问多答, 引导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教《皇帝的新装》, 在学生朗读课文以后, 要求学生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 (一个**的皇帝) , 并讲出理由。顿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一个愚蠢的皇帝”、“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学生一下子讲了十几个。更令人惊奇的是, 学生在讲理由的同时, 大多能扣住文章的中心。在课堂上, 学生回答的问题不仅新颖, 而且灵活。在时空上学生都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马说》一文, 小组讨论:你同意作者“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吗?请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谈谈。学生开动脑筋, 畅所欲言, 提出“毛遂自荐”、“天生我才必有用”等观点。学生不受拘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活动中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 要求一个人不仅动脑, 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 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 还有技术的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联系实际, 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例如, 每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可以发动学生,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还可编撰小字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是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我广泛发动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周的时间里,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上百条黄河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后, 精选出若干条, 由文学社成员编撰了一期小字报。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如教《春》,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 画出有关春的五幅图画。总之,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培养精神 篇5

人类的精神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界定,尽管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的涵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重视运用科学方法,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强调依靠人和人文文化来推动社会进步,重视情感的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

(l)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

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

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2)从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来看

当今世界各国主导的观念是把大学定位成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而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身上。如果把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不仅会混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完成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

(3)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看,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完善

现在,校园中有些同学感到迷茫,毫无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不知为何学习,为何活着。他们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都被“考大学”的目标支撑着,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当他们考上大学后,骤然感到目标的缺失,失去了向上的追求,整天沉湎于上网、看小说、打游戏,一天天的消磨时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关。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有的学生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态度迷茫。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其一生的基调。如果连基调都调不好,又如何能谱写出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人文文化的确是有国界的。人文素质自身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撇开人文文化不谈,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就近乎无意义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国主义史。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典范,民族精神的楷模,一首首传世佳作也让后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激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筑了爱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3)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许多理想在现在仍是具有实用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有选择的应用。摈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财富。某种意义上讲,于其取经,不如读史。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精神生活的健康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当代大学生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精神需求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使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神食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其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品位低下,沉湎于充斥着性

和暴力的影片小说、出入于舞厅迪厅,寻求感官刺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还得靠人文文化的带动。人文科学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古今中外先哲的名言警句、诗词书画、名曲名作,都能令人激昂,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6

关键词:智力;创新;思维;探索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050-01

培养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自1997年初之后,我国科教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东亚的金融危机。这两件事在20世纪末不期而遇,绝不是偶然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并没有什么东亚的经济奇迹,他们没有科学上的创新,没有新经济制度突破,整个东亚经济就象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针尖轻轻一戳就会破灭”。这句话今天被言中了。而这些年来,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高速发展,创造的利润价值使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连续几年经济上获得高增长,失业率降到历史最低点。这一消一长,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之外,有一个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

一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 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 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 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

我们之所以在学习中反对“死记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识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 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四 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

①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樣,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②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

③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

⑤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 ,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

⑥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

⑦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篇7

首先, 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只有自己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并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 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这样我们才能够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 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 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其次,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 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 在语文课教学中, 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努力做到“教得轻松, 学得愉快, ”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和生命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 一起交流。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 在教师的尊重中主动去探求新知识, 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里, 任思维纵横, 任想象驰骋, 任情感涌动, 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新的潜质。

如有位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 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 他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让学生当黄盖, 而他则当黄盖 (学生) 手下的一员将领, 让“黄盖”在火攻曹营的路上回答“手下”的提问, 他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个问题向“黄盖”请教。由于学生担当的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 自然不愿被“手下”问住, 于是他们相互补充, 争相回答“手下”的问题, 从而完全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巧妙之处。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 既有信息的传递, 又有情感的交流, 更有思维的撞击, 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 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再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 激发创造的潜能。因此,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认识规律, 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雨中登泰山》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形象可感的泰山图, 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进而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欲望:“泰山为五岳之首, 巍峨的泰山素以雄伟、庄严、挺拔、壮观著称, 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风光绮丽, 雨中的泰山更是别具情趣。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游览一下泰山的雨中奇景吗?”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眼睛透出了对泰山无比的向往, 显示出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极大热情。学生只有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 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新因素。

最后, 拓展学生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没有想象, 就难以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 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只有丰富的想象,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作为教师, 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分析, 产生联想和想象, 改变视野, 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 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如有位老师在讲到《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时, 就问学生:“屈原依依不舍得离开郢都, 一路走来, 不停地回头望, 他看到了什么?”有的回答:“靳尚、公子兰、上官大夫在嘲笑他。” (看到了小人得势) ;有的回答“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进谗言成功了) ;有的回答“看到了楚襄王和靳尚他们在酣畅淋漓的喝酒。” (应证了“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和“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雀巢堂坛兮。”) 老师紧接着又问:“屈原他想看到什么呢?”学生便又积极的思索起来, 一生回答:“他想看到辽阔大地上长满了草, 不是毒草恶草, 是散发着芳香的草。”至此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终于明白了屈原文中用香草喻君子的意象。

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创新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而是落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语文课教学的生命力及其永不枯竭的动力在于创新。只要我们充分信任学生, 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 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日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贵州教育》, 2003年第10期。

[2]张永文:《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8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 学生对教师既敬又畏, 教师永远是正确的, 对书本质疑、向教师发问, 便是对教师不敬, 便是没有好好听讲, 便是捣乱、钻牛角尖, 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 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 会学不会问, 只学不问。相反, 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不搞一言堂,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动学生创新求异,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采取尊重、引导、宽容的态度, 不讥讽、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向教师提问, 或陈述自己的观点, 或与教师辨驳, 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展示自己的个性, 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挑战的勇气。因此, 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挑战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挑战精神源于人格力量的支撑, 这种“人格”并非通常偏重道德品质的人格, 而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独立性是指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 独立地决策, 独立执行自己的决定。独立性强的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发表见解, 形成群体中的核心, 而独立性差的学生则不爱发表自己的看法, 随波逐流, 总当陪衬, 这些表现, 如不加以引导, 势必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很难有大的作为。小学生的独立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发展水平较低, 受暗示性较强, 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干扰, 改变自己的决定。专家认为, 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所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 并不断加以完善。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挑战精神的直接体现就是竞争, 竞争意识就是争取超过别人获得成功, 是一种奋斗求胜精神, 是每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积极因素。竞争意识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 可以极大地调动人的潜力, 发奋图强, 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 开拓创新。当然, 我们倡导和培养的是良性竞争。

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方面, 可以借鉴国外教育的经验, 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突出参与性、竞争性、激励性。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许多社会活动都可以在校内演习,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学生干部的公推竞选、各门学科知识竞赛、辩论会和演讲比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体育竞技比赛、模拟法庭和道德评判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走向社会, 体验生存就业竞争等等。初生牛犊不怕虎, 敢想敢闯是小学生的天性, 及早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

一位哲学家曾说:“对于不懂的问题, 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 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 挑战是一种大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 一味的迷信。“名人说的”、“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权威, 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相信权威, 缺少怀疑精神, 久而久之, 必然造成学生的迷信与盲从, 学生就会缺少了挑战的意识和勇气。因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家, 不迷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发难, 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 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见解;允许说错做错, 允许改正错误, 允许保留意见。通过正确引导, 使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 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因为疑能打破迷信, 疑能增进兴趣,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只有大胆怀疑、合理论证、注重证据、不迷信权威的人, 才有可能超越前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正是因为敢于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 从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 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 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速度是1磅重的10倍。”的说法是不对的。

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

人们常说“怀疑是知识的钥匙”、“怀疑是真理之父”。这里所说的怀疑是指科学的怀疑、又称合理的怀疑, 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理由基础上的怀疑;是一种有合理根据的实质性的怀疑。不是无缘无故的怀疑, 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疑。

挑战通常是从怀疑开始的。因怀疑而挑战, 因挑战而思索,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而有所发现, 故怀疑是探索的动力, 是挑战的基础。怀疑精神是衡量学生挑战精神的一个重要尺度, 也恰恰是在校学生较为缺乏的一种精神品质。无疑就不会有异, 没有异就不会有新。由生疑到质疑, 再到释疑, 疑后有问, 问后有思, 思后有信。质疑好问精神就是要对书本知识和权威, 不盲从、不迷信, 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凡是无充分理由与根据的都不能轻信, 都要问个“为什么”, 要有自己自由的思维空间, 打破思维常规。对习以为常的现象, 还要问个“为什么”, 这样必然使人们开动脑筋, 去探索问题, 深入钻研问题, 这是人们的认识、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哥白尼之所以能够提出日心说, 就是他不相信已有的见解, 尽管这种见解既有权威性, 又统治了天文学界1400多年, 但是他还是以自己的观察为中心, 去寻找科学的真理。不盲从别人的判断别人的推论, 而是在科学世界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牛顿如果不冲破人们的思维常规, 就不可能从“苹果落地”这个人人都知道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地心引力”说。

科学史中有许多极为丰富的培养科学怀疑精神的典型案例。目前, 科学教材中也编入了一定量的科学史, 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史教育, 让学生在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科学, 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发现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 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或科学知识的相对性, 从而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敢持己见, 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另一方面, 具体融合时, 应特别注意不要用科学史来取代科学内容, 也不要让学生机械背诵科学史, 而是要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把科学理论与其建立的背景有机结合起来, 以帮助学生从科学事实中领悟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大力倡导求异教育, 努力克服大统一思维的历史惯性, 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

六、让课堂成为学生辨别正误的过程

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写错或读错了字, 如果有大胆的学生指出来了, 教师就巧妙地说“我是故意写错或读错的, 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我们不排除教师说的是真话, 但大多数却是教师避免尴尬的一种应变机智。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应变机智转换为一种教学方法, 主动实施“不盲从”教育, 那收到的教育效果就不是教育机智所不能比拟的, 因为惟有“不盲从”才会挑战, 才能超越。

实验课正在进行。老师举起试管, 微笑着对同学说:“同学们, 试管里盛的是尿, 人尿。科学的探索需要勇敢无畏的精神, 你们先看我品尝尿液, 然后请照我去做。”老师尝尿。轮到同学们“品尝”时, 虽然个个面露难色, 但还是照做了。这时老师告诉大家:“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我是用中指伸进试管, 而品尝的却是食指?”这是一堂别出心裁的实验课, 主题是训练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不盲从的思考能力。从中我们应该受到一些启迪。

七、鼓励学生挑战我“错”

由于各种原因, 学生越大, 年级越高, 上课主动发言的人越少, 更别说给教师挑刺了。为了鼓励学生挑战师道尊严, 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 也为了落实教学相长, 教师可以设立“挑刺奖”, 对当堂指出教师、教材错误或对教材有创新见解者进行奖励, 当学生为找到教师的错误而高兴时, 他们的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奖励了。这样的做法不仅体现了课堂上师生平等的精神, 使课堂气氛由单向灌输, 变得更加活跃和融洽,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挑战的勇气。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9

一、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 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 学生时时处于被动、压抑状态, 谈什么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放下架子“下海”,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进入教学活动的“角色”之中, 将“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在教学过程中, 要允许学生出错,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以学生一时的“错”, 引出知识真谛的“玉”来;要允许学生“插嘴”, 从学生“插嘴”中透视学生的心灵, 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并允许有争论, 使“一言堂”成为“群言堂”。只有在气氛宽松、民主的课堂中,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 充分表现, 主动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是加快学生创新步伐的基础。

二、利用多种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㈠鼓励大胆质疑, 培养独特思维。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 去探索的兴趣。质疑, 是学生思维深刻性和独创性的体现,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 学生在是否还要学习愚公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时间、移山的价值、生态平衡的保护等多方面论证, 我们今天不能学习愚公了;从锲而不舍、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战胜自然等精神方面论证还要学习愚公。在这个过程中, 突出展现了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㈡打破定势影响, 培养发散思维。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一种对新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它对解决同类问题是适当的, 省力的, 但它束缚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 学生自由读完第四自然段课文后, 我出示句子, 让学生朗读, 比较句子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正前面,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甲生说:“把原文中的‘滑’写成了‘划’”。乙生提问:“为什么不能用划船的‘划’呢?”课堂上出现了片刻沉默, 学生在沉思。过了一会儿,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 就表示用桨来划, 那么湖面上就会出现许多波纹。可文中说‘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样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另一个学生说:“我还有一个理由。文中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镜子是玻璃制成的, 表面平而且光滑。所以用‘滑’冰的‘滑’比较准确。”还有一个学生说:“从第一个比喻句能看出昆明湖很静这个特点, 如果用‘划’不但写不出‘静’, 反而破坏了‘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问题, 再通过发散思维来解决问题, 从多方面品味出作者使用“滑”字的好处。这种做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更主要的是在进行发散思维的同时, 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㈢组织有效争论, 培养主动思维。由于学生的知识差异, 对教材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争论”, 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 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创新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三、精心设计作业, 拓展教学空间

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布置的多是抄写、背诵之类的作业, 这种机械呆板的作业, 压抑了学生个性, 忽视了学生兴趣, 增加了学生负担, 难免有学生不愿完成这样的作业。为此, 在作业设计方面, 教师要转变观念, 尝试在作业的“活”上下功夫, 设计出吊起学生“胃口”的作业, 让学生愿做、爱做, 在做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助于诱发学生创新精神的作业类型很多, 可以是观察、操作、编导、表演类型的, 可以是记忆、想象、理解、应用类型的, 可以是读、评、查、议类型的, 还可以是与音乐、美术、劳动、体育相结合的写歌词配乐、绘画、小制作、舞蹈表演类型的。同时, 对待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也要灵活,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做某项作业, 而不强求全部完成, 以充分发挥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创新天赋。这种既注重灵活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又注重让学生灵活地选做自己喜欢的作业, 证明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作业:1.看一看, 你的身边哪些地方遭到污染?2.查一查, 借助资料说说哪些动植物已濒临灭绝, 想一想: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它们?3.画一幅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儿童画。4.办一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小报。5.写一篇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的小文章。上述作业通过察、查、想、画、办、写等形式, 培养学生在观察、议论、想象、搜集信息基础上, 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作文教学的精神意识培养 篇10

一.守望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是诗意的栖息, 是理想的构建, 是美好的幻化, 只有守望住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才能根植于生活, 寄托于精神。

作文的原点是生活, 当学生从生活中截取片断, 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时候, 作文就有了根基。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过分地“妄自菲薄”, 远离生活, 关闭了幼小心灵中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大门, 将作文虚幻化, 缺失生活情境, 远离生活的本原, 造成假大空。根治这一弊病, 就必须点燃生活激情, 引领孩子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感触生活, 在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同时, 打开情感闸门, 让孩子们有一方理想的星空守望。

守望理想的星空, 回归生活的本原。孩子们的生活面不广, 生活体验不多, 生活视角不宽, 如此现状下的作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爱生活才能关注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细察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用心体验生活。作文教学需要这样的唤醒, 唤醒孩子对生活的情感, 让理想的星空中更多的是生活的美好, 只有这样, 孩子们的作文才能皈依生活的本原。课间转动在指间的笔, 上下翻飞, 姿态万千, 技艺娴熟, 这就是生活。《指间舞动的精灵》是在生活场景中艺术提炼并寄寓了理想的一篇作文, 描绘的正是孩子课间的生活体验, 感悟到的是课间的愉悦和幸福。

守望理想的星空, 触及心灵的深处。孩子的情感是丰富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没有被生活磨削, 还不会隐藏, 但作文教学的强势要求, 入格训练, 让孩子的情感之花萎谢了, 甚至关闭了情感之门, 这样的精神意识的缺失, 让孩子的作文变得脸谱化, 失去了人性。谈到友爱就会借雨伞、修自行车;谈到亲情就会病中求医, 失去亲人;写到帮助就是遇到难题……如此多的失实生活在孩子们的作文中津津乐道, 百编不厌, 为什么?作文教学远离了孩子的情感深处, 没有情感的作文教学, 让孩子已经倦怠于精神意识, 麻木于生活的失真。只有放宽作文要求, 让孩子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才能创造性地表达精神的追求。作文教学的一方星空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训练目标, 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 孩子才能叙真事, 说真话, 抒真情。

守望理想的星空, 弘扬精神的传承。作文教学要求孩子能表达真情实感, 但孩子内心的精神世界常常被深深掩埋了, 有的虽然没有掩藏情感, 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健全, 导致作文立意出现精神的缺失。如何寻回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表达出全面而积极的精神追求, 作文教学需要担当起这一文化重任, 借助阅读, 引领孩子们的价值判断, 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精神传承中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在文化弘扬中守望理想的星空。作文的一方天空有了星星, 带着天使般的翅膀在星空中遨游, 一穹天宇, 星光灿烂。

《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 至大则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而不慊于心, 则馁矣。”“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种理想追求, 更是孟子追求一生的精神意识, 正是有了这样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章才有了充溢于天地之间的“至大则刚”。

守望理想星空, 认识生活之美, 触及心灵之善, 养浩然之气, 写出精神文章。

二.守望生命的清泉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需要“立诚”, 作文需要适应学生生活, 切近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 让学生觉得写作是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培植学生作文的“立诚”意识, 前提是确立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尊重生活的本原。

守望生命的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如果将生活比作一泓清泉的话, 生命则是作文的精神源泉。尊重生命, 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现实, 养成学生诚实的精神意识, 作文教学才能走上阳光正道。当教师慨叹学生的作文无滋无味的时候, 教师应该想到孩子生活的无滋无味, 孩子们常常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运动, 常常流连在电脑的虚幻世界中, 没有生活的情趣, 没有孩子之间的亲近, 没有同伴之间的游戏, 生活变得远离他人, 远离社会。作文常常表现为假、大、空。假, 脱离生活, 远离自己;大, 主题虚而空乏;空, 空洞无物, 缺少生活的情调。学生作文的如此现状, 要求作文教学正本清源,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将孩子的生活变成五彩石, 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调, 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守望生命的清泉, 享受生活之趣。作文教学需要引领学生观察、联想、想象生活, 享受趣味生活。观察, 能看到真实的生活;联想, 能将生活的积淀联系得更紧;想象, 能将生活的精彩涂抹得更美。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是解决学生作文远离生活、远离生命的重要方法。清代作家沈复在《幼时记趣》中寻得的就是这孩童般的美妙, 所以有着“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等等精彩的描绘,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心描绘了百草园里春夏秋冬的生活乐趣, 如果没有童年充满乐趣的生活哪来这么形象的描绘, 生活的乐趣成为鲁迅先生写作的不竭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生活的真实中, 作文教学才能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 培养学生守望生活的清泉, 守望生命的一湾清流, 作文教学才能给学生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享受。

守望生命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 在生命的尊重中, 享受精神的愉悦, 守望生命的精彩。

三.守望精神的故园

语文教育应以语言为本, 文化为真, 将语言载体和文化精神两者有机融合。语言表达是作文教学的物质外壳, 文化承载是作文教学的精神内核, 只有守望精神的故园, 作文才能成为“经国之伟业, 不朽之盛事”。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观点:创作总根于爱。他用诗的激情表现了自我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雪》中以对朔方的雪在旋风中飞舞、奋进、旋转、升腾的蓬勃雄姿, 颂扬了民族独立向上的精魂, 而这种“雨的精魂”, 正是人的精魂, 是鲁迅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魂。鲁迅先生守望着民族精神的故园, 他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 在反动势力猖獗, 斗争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 以不屈的升腾之意弘扬了民族精神, 张扬了自己特有的个性。鲁迅先生以笔为刀枪, 以文章唤起国人的精神觉醒, 塑造起中华之精神。

作文需要守望精神的故园, 只有从精神意识的高度来认识作文教学, 作文才能“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鲁迅语)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教授提出基础教育作文教学的三个阶段为: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 科学地从孩子的生理状态和精神意识等特征出发, 切合了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命个性, 赋予了学生应有的精神内涵。比如说初中阶段的率性写作, 依循少年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少年特性以及精神的需要、认识和欲望, 让学生在写作中率性地表达自我、探究生活, 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精神故园。作文教学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精神意识的责任, 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借助阅读和写作来进行文化熏染,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染下, 在世界文化的浸染中, 写作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文化重任。

培养学生精神意识不是一味地“怀想天空”, 也不是要求每一位考生都要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更不能让学生在象牙塔里去过自己所谓的“诗意的生活”, 从历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来看, 过多地脱离生活, 背弃学生的精神领域, 甚至错误地将精神游历等同于学生的精神意识的培养。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 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切身边, 心怀社会的作文题太少了, 而“怀想天空”“好奇心”这样的狭隘思维的高考题太多了。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他们”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他们”, 关心“他们”的生活, 尊重“他们”的生命。关注身边、关心生活、尊重生命, 这就是作文教学应该守望的精神故园。2009年的高考作文较多地注意了人文引领, 更多地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比如江苏卷的“品味时尚”, 较好地贴近了时代的发展, 从精神层面有一个深层的思考。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 更多地关切同时代者, 从精神责任的角度产生正确的思考, 这种精神意识从生活、社会、时代的角度进行认识, 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的建构, 承担起时代发展的重任。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认识世界不可能全部靠自己的亲身经历, 人生阅历更多是靠阅读来拓展, 古今中外, 文史哲算, 阅读能让人的精神发育成熟, 能让人的精神“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写作, 作文是真实生活的记载, 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是鲜活生命的转化, 是完整人格的再现, 是精神意识的支撑。作文就是一次精神的游历, 在游历中完成一个人的精神的嬗变和换骨。宗璞驻足《紫藤萝瀑布》, 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 唤醒人们要如孩童般诚实。只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才是作文的理想星空, 才是张扬生命的清泉, 才是陶冶性灵的精神故园。

守望精神的故园, 体验生活之善, 在精神的游历和嬗变中脱胎换骨, 在作文的精神故园中守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精神 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05-01

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释疑是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激励他们敢问、敢想、敢说、敢做,发挥创新的潜能。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情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上课开始,我用课件展示渔网、蜘蛛网,在学生看到画面之后,我问学生:“你看到什么啦?生活中见过吗?今天老师再带同学们认识另一种网,想不想认识呀?”接着我出示课文题目,这时我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它吗?”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国际互联网,你离我们有多远?国际互联网,你有多大年纪?你是怎么形成的?”接着我说:“同学们向国际互联网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到,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二、教给质疑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揭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样学生主动探求、思维活跃,为下一步的学习作了铺垫。

2.初读质疑。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提出疑问,这样既能疏通课文,又能养成“自己读书”的好习惯。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学生提出了:“饥餐渴饮”是什么意思?“晓行夜宿”是什么意思?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句末为什么是感叹号?等问题。这样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状态下,拓展了思路,为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埋下了伏笔。

3.细读质疑。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困惑处质疑求解。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文章的最后写到: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当读到这里时,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为何这里作者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景呢?”此刻教师稍作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悟出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

三、培养释疑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联系上下文释疑。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在讲读王二小被敌人挑在枪尖时,有的学生就质疑:既然二小已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为什么不想办法摆脱呢?难道没有其它摆脱的方法吗?针对这一疑问,我没有做正面回答,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的鬼子有多少?年小的二小有没有摆脱敌人的能力?这样一启发,“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二小由于对八路军的爱,对敌人的恨,他要保证后方更多乡亲们安全脱险,才出现了如此伟大的壮举,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我国人民为了抗击敌人团结、勇敢的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释疑。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在学到第4自然段时,有的学生提出:作者在写作时写到:珍珠鸟落到我的书桌上,蹦到我的杯子上,喝我的茶水,用嘴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主人为什么没有反应呢?这时,我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问:“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有的学生说:“我会很着急,因为它把我的稿纸弄脏了。”有的说:“我会把这只捣蛋的珍珠鸟关起来?”有的说:“我会很生气,再也不让珍珠鸟到我的书房来。”……这时我又问:“主人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时水到渠成,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到主人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这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打破盲目服从,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篇12

一、转变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为了开发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调整知识结构, 优化思维方式, 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途径是是多元化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验操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创造与发明活动, 对学生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运用幽默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研究表明,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10种素质, 而幽默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讲课生动形象、扣人心弦;一个比喻可以画龙点睛般地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个幽默, 让学生在开怀大笑中回味思考, 这样的教师讲的课,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探索知识的欲望强烈, 学生是在“享受教学”。增强教师幽默感的方式是多样的, 但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 要积累丰富的知识, 以善于提炼生活的心态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掌握一些适当的幽默技巧, 让学生在“享受教学”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与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疑问, 才有思考,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如果教师能积极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那么,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被大大激发。

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 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提到点子上, 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促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是对一个问题的好奇, 促使学生引发内在的需要, 自主地去尝试、探究、感悟。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争论又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在争论中油然而生, 更使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究的高级阶段。

四、在实验中让学生自主研究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声音的传播, 我让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了一个土电话, 比比谁的土电话传话能力强。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家都积极动手, 有的用易拉罐做, 有的用塑料杯做, 有的用废纸壳做。对比之下发现, 塑料杯的效果最好, 传话能力强, 声音非常清晰, 比用其他材料做的效果好。这样, 学生多动手, 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学到本课之外的相关知识。

实验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 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全过程, 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畅所欲言, 这是他们的权利, 也是教师的责任。如, 教学“电磁铁”一课, 在学生探索用什么办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之后, 就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 是怎么想的, 发现了什么等。

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因此各不相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加, 往往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创新意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另一部分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学中“接受教育”的影响, 只是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 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结论。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地打开学生封闭的思维, 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用亲切的语言激励他、用信任的眼神鼓舞他, 给他“你能行”的勇气, 学生就会战胜自我, 从自我中走出来, 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 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上一篇:技术转移中心下一篇: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