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2024-07-05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共3篇)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篇1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摘 要 本文分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对影响青年编辑工匠精神因素的阐述,探讨提升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若干途径及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021-02

近几年,工匠精神成为热词。工匠精神本指工匠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质量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这种精神运用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就是编辑在日常加工稿件的工作中要有严谨、一丝不苟和精雕细琢的态度。在目前的数字与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呈现更多的变化,对编辑的技术依赖性增强,青年编辑的诸多问题日益显露,工匠精神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应大力提倡青年编辑在自律中进步,在学习中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提升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

1.1 理想崇高,信念坚定

编辑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出版行业优质的作品,其编辑出版的作品经得起推敲。理想与信念是编辑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决定着编辑的价值追求,支配着编辑的思想和行动。工匠精神本质是对精神的倡导,在当下人心浮躁、功利盛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重提更像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工匠精神背后呼唤的是精致产品的回归、匠人平和安详的心态以及追求极致的时代特质。工匠精神要求的是工作的返璞归真,在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中,体悟工作的乐趣,享受工作的快感。编辑理想的最高体现是其编辑的卓越作品,编辑的信念激励,编辑坚守自己的职业岗位,甘于寂寞,甘做幕后英雄。

1.2 工作专注,执着坚持

编辑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常年伏案埋首文字工作,只有热爱文字工作,专注作品,才能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执着的编辑在编辑出版领域会坚持追求进步,体现在策划、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的方方面面,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份坚守的心,做到顺境淡然、逆境泰然,在任何环境下对所有稿件都保持一份坚守,对任何发表的稿件在发表前都追求极致,不断完善。

1.3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编辑必须注重细节,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雕琢”自己的“作品”,孜孜不倦润色出最好的“作品”。对稿件的错漏之处不能有麻木不仁、粗心将就的投机态度。坚持做到在日常的编辑加工稿件中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守编辑“三审三校”制度,确保责任编辑出版物文字质量校对差错率低于0.1‰,使得自己的“作品”远离“无错不成书”的悖论。

1.4 积极沟通,交流提高

编辑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与作者沟通、交流、斧正,各取所长。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首选,要端正态度。一些编辑,认为自己知道的多,面对作者时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优越感。一个高高在上的编辑,很难想象作者能与他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地交流观点。其次,要换位思考。有些作者不愿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编辑要主动换位思考,是自己所提修改意见过于笼统作者无法理解,还是所提修改意见作者无法完成,或者作者认为没有必要修改,或者作者认为所提意见是错误的。最后,作者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提升专业水平,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专业知识的编辑能给作者提出专业而深刻的修改意见,令作者心悦诚服,积极修改作品。影响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因素

2.1 职业认同感低,工作进取心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的编辑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在普通人群和专家的心目中,编辑的角色非常简单,似乎可有可无,“编辑无学”“剪刀加糨糊”“为人作嫁”等是对这一职业最常见的看法[1]。调研发现青年编辑对单位的归属感差,很容易跳槽[2]。编辑在职称评审中有很多限制因素,尤其评审副编审的条件相对较高,青年编辑往往缺乏课题项目,一些高校期刊编辑属于高校的教辅部门,在职称评审上限制更多。编辑所属部门一般人员较少,作为干部提拔的空间更加有限。青年编辑随着从事编辑职业时间的推移,发现其职称和薪资上升空间有限,导致其工作进取心降低,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2.2 自主学习能力弱,创新意识不足

编辑部一般从资金、人员等综合情况考虑,更愿意把资金和时间投入到中年骨干编辑人员,对青年编辑人员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青年编辑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普遍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求稳思想,编辑工作习惯于生硬照搬老编辑工作方法,缺乏主动思考,编辑工作缺乏创新。部分青年编辑遇到困难绕道走,“丢铁棒担灯草”,揭示的是青年编辑专拣轻事做,不愿、不敢承担重要书稿的工作状态。编辑工作的性质,要求编辑必须自主学习、勇于挑战、不断创新才能胜任编辑工作。

2.3 学历层次较高,编辑学术素养较低

科技期刊编辑因所属期刊的不同,专业五花八门,这种情况导致主管部门重视学历水平,忽视编辑业务水平,尤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硕士以上学历占76.06%,专科学历罕见[3]。毋庸置疑,一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高学历编辑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容易驾驭和把握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期刊稿件,能轻松对稿件提出??质性的建议或意见。但不能片面强调高学历,高学历只是代表了专业学术水平高,不能代表编辑素养和业务能力[4]。一些高学历的青年编辑编辑素养不高,体现在编辑主体意识不强、缺乏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辑规范掌握欠佳等方面[5]。毕竟稿件的内容、学术水平,以至语言文字质量,除受作者水平的限制外,主要取决于编辑的工匠精神。提高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的途径

3.1 树立正确的态度,加强责任心培养

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体力、精力最充沛的时期。青年编辑一般都是期刊编辑的新生力量,发挥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匠精神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青年编辑成为真正的期刊人必须具有的品质。当代,社会各界人士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期刊对文章语言文字水平要求一降再降,对中文语法要求,一般编辑只要求 “说得通”。面对一些连“说得通”都达不到的作者,相当部分的青年编辑因为责任心不强,面对稿件的的错别字与语言逻辑差错,无动于衷,甚至视而不见已不罕见。加强青年编辑责任心培养,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刻不容缓。

3.2 提升知识和能力水平,加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

编辑工作的性质要求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编辑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学习是编辑工作的第一需要。一方面,青年编辑要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自觉向字、词典学习,自觉向权威编辑类书籍、期刊学习,自觉向优秀编辑学习;另一方面,编辑要主动参加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编辑每年参加编辑出版类继续教育培训也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的要求。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一般包含编辑学理论、编排规范实践以及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新出版模式等新知识和新热点等,不仅可以加强青年编辑与其他期刊编辑互相交流,而且可以扩大青年编辑的视野,拓展青年编辑知识储备,有效提升青年编辑业务水平。

3.3 拓宽人际交往范围,加强办刊专业领域交流

青年编辑参加办刊专业领域的交流,可以见到期刊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并帮助青年编辑迅速了解期刊专业领域的热点。此外,青年编辑可以主动向会务组推荐自己成为讲者,讲授期刊专业领域稿件编辑加工中发现的常见错误或者作者容易混淆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写作规范和技巧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专业人员规范撰写论文并在心仪期刊成功发表稿件服务,而且还展示了青年编辑的学术素养,宣传了编辑所在期刊,为青年编辑今后对参会名家成功约稿做了铺垫。

3.4 完善编辑工作管理机制,加强考核和激励措施

编辑工作管理机制是一种特殊人力资源的评价,必须结合编辑的实际工作,体现编辑的全面能力,包括德、能、勤、绩。完善的编辑工作管理机制可以客观、公平地评估青年编辑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对青年编辑人员工作过程、工作实效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使青年编辑始终处于高效率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编辑管理工作机制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考核和激励措施,才能切实保障青年编辑应有的利益,促使青年编辑自我价值的实现,保证编辑部人才的合理储备和发展。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4.1 职业倦怠

是个体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一系列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青年人在机械重复的高负荷编辑工作中,很容易丧失工作热情;社会对编辑的期望值很高,作者发表的文章优秀一概归为作者而导致的低成就感;出版行业僵化的体制导致的分配不公与人际冲突。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从业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7],青年编辑更为明显[8]。职业倦怠的最大危害则是降低了编辑工作效率、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职业倦怠要做好以下3点: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应该理解编辑工作的复杂繁琐,营造有利的编辑工作环境,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减轻职业压力,提高职业认同感;其次,青年编辑要调整工作预期,客观认识编辑工作的服务性,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职称、待遇和名利,同事间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最后,青年编辑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4.2 职业疾病

科技期刊编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科技期刊编辑亚健康发生率为81.5%,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差、疲劳、肩或腿麻木僵硬、活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9]。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质,容易造成很多方面的身体问题。比如,编辑长时间伏案工作,很容易导致颈肩腰背部病变,调研发现科技期刊编辑颈椎病的发生率达到了12.6%[10]。此外,长期的静坐工作方式,身体锻炼往往被编辑忽视,等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时为时已晚,2016年6月,34岁的青年编辑在地铁站的猝死事件,就是血的教训。编辑工作压力很大,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赶稿件是工作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青年编辑要做好时间的管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具体计划,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另一方面,青年编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规律和锻炼身体。

参考文献

[1]游苏宁.编辑职业生涯中必读的经典之作――《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J].编辑学报,2007,19(5):386-388.[2]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本课题组.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研究总报告[J].出版科学,2016,24(4):10-12.[3]陈汉轮.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85-391.[4]许尔兵.编辑队伍学历,价值,地位的认识误区[J].编辑之友,2000(1):38-40.[5]?n芳.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信息素养提升的SWOT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29(6):102-108.[6]王斐然,高艳华.高校期刊编辑SCL-90各因子的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33(3):22-28.[7]郑持军.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34-37.[8]曾志红.试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4-156.[9]李钰,孙昌朋,林萍,等.科技期刊编辑亚健康状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4,43(34):4640-4642.[10]李广宇.学术期刊编辑发生颈椎病的调查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0):68-71.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篇2

一、网络应用意识

在数字化出版蓬勃发展的今天,出版业已经成为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基础之上的高智能活动。随着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快速更新,科技编辑要不断学习,提高对数字出版的认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和编辑手段,充分发挥先进编辑管理软件的功效,提高处理稿件数据的能力,熟知查找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了解和掌握数字出版的各项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二、选题策划意识

选题策划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数字化出版时代,科技编辑的策划作用越来越凸显,要使科技期刊出类拔萃,必须对期刊进行精心策划。为此,科技编辑要具备强烈的选题策划意识和战略眼光,才能从众多的来稿和海量信息中,发现并捕捉到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最新的研究成果、科研动向、技术创新等,向读者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学术观点。总之,只有做到选题有创新、内容有深度、视角显独特、版式有特色,才会引起读者的青睐,才能使期刊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三、品牌经营意识

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化是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物的主要表现形式。读者选择的品牌往往是传统“大牌”,即知名的传统出版社及其电子出版物。这种品牌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传统出版者多年累积下来的,更是它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立于不败之根本。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延续,出版物的重新整合和定位,使出版者不得不面对如何强化和重塑期刊品牌。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编辑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经营模式。不仅要对原有优势报道领域精雕细琢,不断强化期刊品牌效应,更要把握科技主导,重新定位,创新选题,挖掘新栏目,从本质上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吸引更多读者,提高读者和作者对品牌的忠实程度。

四、版权保护意识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人们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只有在合法、有序的情况下,科技信息传播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益。在数字化出版背景下,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可利用网络快速传播,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数字版权的权益分配合理、侵权盗版现象难以杜绝等问题。因此,在编辑实际工作中,科技编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依法办刊。要注意数字版权的合法取得、转让、经营和保护,在法律的框架内签订版权使用协议,自觉遵守并利用法律法规保护编辑部和作者权益。

五、守门把关意识

科技期刊的永恒话题是学术质量。科技编辑需要在保证出版质量的同时,严把学术质量关。把关的人需要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和筛选,他对信息发布起着主导和权威的作用。作为把关人的科技期刊编辑,也可以称作是第一个读者,其如何选用稿件并录用稿件,是科技期刊质量的第一道关卡。为此,科技编辑要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估,斟酌推敲作者的观点,分析和判断文章学术质量的高低,尽快做出能否刊登的最初判断。同时,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如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对稿件进行机器审查,采取相应的处罚并公示出现的学术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以维护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和健康环境。

六、综合服务意识

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决定服务质量。服务内容包括高效率的稿件处理、及时的稿件反馈、明确的稿件录用意见、精心的编辑加工过程、规范的出版周期等等。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内容,才能使作者踊跃投稿;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才会使编者、作者和读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共赢。

七、竞争整合意识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科技期刊出版数字化的推进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出版资源将进一步整合、产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所提供的服务将发展由多媒体形式替换成单一纸媒形式,由交互式、个性化的信息知识服务替换单向、统一的内容服务形式。

在国际知名刊物及大型出版集团汹涌的市场浪潮中,面对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形式必须改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科技期刊必须降低成本改变作战形式,汇集出版资源、提高发行量,用乐观、开放的态度面对出版市场的竞争,不断与期刊编辑部、刊社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增进数字出版运营商、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和数字出版集成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出版资源、行业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利用,促进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开发利用,利用集群效应抢占市场份额。

摘要:面对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条件下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创新,科技期刊的编辑应该增强选题策划的意识、网络应用的意识、版权保护的意识、守门把关的意识、品牌经营的意识、综合服务的意识、竞争整合的意识,这样才能适应数字化出版时代,成为其中的行家里手。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编辑,意识,数字化

参考文献

[1]崔金贵,盛杰,谈国鹏等.编辑的新媒体素养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70-974.

[2]黄明睿,袁丽霞,吴开宝等.对科技期刊编辑地位及其作用的重新评估[J].编辑学报,2013,25(6):511-513.

[3]宫福满.对提升科技期刊编辑阅读能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5,27(2):191-192.

[4]黄政,郝希春.关于科技期刊编辑质量考核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4):291-293.

应重视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匠精神 篇3

一、培养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研究生教育以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实践的能力,即创新能力,三是撰写论文的能力。在澳大利亚,如果研究生在就读期间没有好的实验结果和论文是很难毕业的。其大学对论文的要求相当高,从设计到内容都要求接近出版的要求,这对顺利拿到学位非常有利。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绝大多数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在相应规格的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以证明该生达到了毕业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重点在思想教育和教授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缺乏系统的论文写作培训,对如何将学术成果撰写成规范化论文,并投稿到相应学术期刊上的技巧知之甚少,致使论文出现问题多、通过率低。再者,由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导师兼职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研究生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由于写作不规范而与所投刊物失之交臂。因此,加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迫在眉睫。

二、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规范性差

1.重点不突出,观点不鲜明

研究生来稿中最常见题名过长、修饰词多、有副标题,或文不对题,不切合研究内容。写摘要时不按规范格式以致主题不明、层次不清。漏写前言,段落层次混乱,逻辑性差,甚至出现概念表述错误,在结果部分就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部分却大量重复实验结果,没有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作出相应结论。

2.图表不规范

统计表常见标题过于简略或烦琐,表内层次不清,线条过多,几种不同性质的统计量罗列在同一表格,栏目名称不妥,保留小数的位数不一致,图文重复表达等。

3.误用统计学知识

设对照组时只说明例数相当,而不说明其他条件,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遵循均衡化的原则;选用统计方法时经常混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等等。

4.参考文献不规范

常见正文所引文献与文后参考文献内容不符(包括作者名不符、篇名不符等);正文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不符;正文内引用他人文献但未见标出参考文献;没按规范书写参考文献各项目;参考文献引用过多、过少或陈旧等。

(二)写作态度不端正

当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心态浮躁,追求急功近利,论文刚一写出还未消化整理就急于投稿发表,或简单重复、模仿别人,把别人的研究成果稍加整理据为己有,或一稿多投,甚至有个别研究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整篇抄袭论文的现象。

三、学术期刊编辑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研究生科研道德素质的培养

建设一支高素质作者队伍,首先要培养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学术期刊编辑应从根本上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素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科学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克服浮躁心理,远离急功近利。另外,对于研究生稿件处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现象,应坚决杜绝。

(二)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术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论文想要表达得清晰、有条理、有说服力,往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从而使思维的严密性得到显著提高。编辑在修改研究生稿件的过程中,要针对论文出现的情况,从论文的体裁、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给予指导,使之符合编辑出版规范,并适当介绍国家标准和编辑常识,尤其注意在论文返修的过程中辅导写作。编辑在返修稿件与研究生作者交流时,要根据审稿专家对论文提出的学术上或技术上的问题和自己对稿件的看法,即文字修改和规范性要求等,准确、艺术地向作者表达修改理由和修改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由于研究生论文存在问题较多,一般需多次修改才能达到发表要求,编辑要做到耐心和细心,诲人不倦,给予研究生作者群“特殊”关心。即使是退稿,也不能简单告知作者“不能采用”,最好能告知本刊的用稿要求自己对该稿的审读意见,帮助作者分析论文的优点在哪里,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向作者提出切实、具体的建设性意见。这样,即使不能刊发,作者也能够感受到编辑的诚恳和负责,对自己的稿件也有了新一层的认识,既能接受退稿,以后又愿意继续投稿。

(三)加强对研究生作者的扶持力度

研究生学习期间,是其一生最重要的打基础阶段。研究生一般在第二学年才开始课题的研究,很多课题是基金资助项目,起点高。因此,研究生论文内容新颖,往往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新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其论文多在临毕业前写出,距毕业获得相应的学位申请资格期限已为时不多,研究生希望将自己的论文尽快发表。期刊编辑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加快审稿,及时通知其修改润色以达到发表要求,尽量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考虑到研究生求学期间收入很低或无收入,在版面处置费方面应酌情优惠一些,若是基金项目论文可优先发表且稿酬从优。

(四)加强与研究生作者的交流

(1)举办讲座,介绍论文写作技巧,促进学术交流。(2)发放宣传册及调研表,了解并扩大研究生知识面。(3)开展学术论文研讨,编辑同研究生一起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相互提高。这样,编辑可根据研究生个人的不同心理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了解,并及时传递编辑的意图,及时修改稿件。亦可有目的地巩固作者队伍,为日后约稿打下基础。(4)利用期刊的补白版面,介绍论文写作知识。(5)编辑针对研究生论文常见问题撰文刊登。(6)在编辑部网站上开设“论文写作知识问答”的专栏,根据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力求采用网上讨论这一更加自由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学术讨论。

以上多渠道地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可提高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水平,提高其整体素质。

总之,研究生是学术期刊的主要后备力量,学术期刊编辑对研究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面对这一特殊的作者群,学术期刊编辑既要重视其稿源的开发,确保高水平的稿件不流失,还要担当起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论文质量和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这对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研究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乃至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都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吕俊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启示[J],继续医学教育,2007,2l(33):39

[2]李凤,李新仁,李英,科技期刊对研究生论文的编辑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94

上一篇:尤克里里教学下一篇:高中物理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