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精选12篇)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1
分析问题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 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 重视理论教学,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 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而不能满足于表面, 满足于就事论事。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 分析问题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
一、注意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础。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 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 “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 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中学教科书中, 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 其代名同很多, “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 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 “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 客观原因, “目的”是主观原因, “条件”是客观原因, “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 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
事件”是蒋介石打击、排斥共产党, 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 它不是蒋介石进行反革命的原因。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 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 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二、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 是理解和掌握史实, 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 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 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 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 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 如“门户开放”政策, 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 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 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 形成正确概念。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 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中国人民
3. 学唱英文歌曲,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唱英文歌, 对于学生来说, 一般比较乐于接受。对于初中的学生, 学唱英语歌曲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学会以后, 在集体活动中, 例如, 元旦联欢会上, 唱一首英文的《Titanic》的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 唱者如醉如痴, 沉浸在掌握英文的喜悦之中, 听者也受到鼓舞, 彼此均享受到了英文的美和掌握另一种语言的成功感受, 而且通过模仿, 学生们的语音、语调会很纯正, 英语口语能力会大大地提高。
4. 多背诵英语词、句、段、文章,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背英语单词、句子, 不仅可以掌握单词、句型, 而且可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背英语课文、文章更大有好处, 可谓全方位的丰收。这不仅把语法的结构复印到大脑中, 而且英语朗朗上口后, 形成了正确的语感, 这才是真正把语言学到了手, 而且英语口语能力随之大幅提高。
5. 尽量多用英语教学, 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
用英语教学, 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 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上课时出现看窗外、做小动作、趴在桌上等个别行为, 教师正可用这一特定的情况来组织英语口语会话交际活动:
Would you like to play Ping Pang with
pen?这样转坏事为好事, 使大部分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在课堂用语的反复使用中巩固。
6. 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能展现个人才能, 发挥潜力, 发展智力。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赛、主题班会, 开展英语角、唱英语歌、校园广播、庆节日一台戏等也是很好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借东西、打电话、道歉、答谢等。每个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某些天赋和潜能, 教师应当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 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 从而锻炼和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7.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口语练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 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开展交际性活动的关键是师生双方要有信心。学生在有强烈的口语交际需要和欲望, 在渴望获得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创设和利用信息差, 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如教以下的课本教学内容:
我先拿着一张某个同学家放大的照片, 创设情景。问学生“I have a picture of my student’s family.Do you want to know them?”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口语交流的积极性。教师很自然地在这种口语交际活动中介绍了句型, 使学生在了解信息的同时学习新的英语知识, 同时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搞好英语课堂教学及提高口语交流能力比较奏效, 也是比较实用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不过一切都是在发展之中, 相信通过以后的教学实践会发现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初中阶段是练习口语最好的时段, 作为英语老师更应该把握好这一点, 为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开一个好头。
(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
2007年湖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许多教师正依据新课程理念, 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呈现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 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反应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困惑, 研究对策, 可以使新课程试验得更好, 使新课改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问题
1.关于教师自身。新课程理念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观要改变, 要从课堂的主导者, 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教师的学生观要改变, 要从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者, 改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动性, 以生为本, 相信学生,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最后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新设了很多栏目, 这些栏目只有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解决, 如讨论式、小组协作式、综合活动式等。
2.关于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重理轻文氛围的影响下, 许多学生进一步弱化了对政治的重视。我们曾对全体高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表明, 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 学习自觉性不强, 学习方法不佳。但感性知识丰富, 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思路较开阔, 思维活跃, 课堂参与比较积极, 表现欲望较强。
3.关于课本理论内容。 (1) 第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容过多, 课时较少。由于《经济生活》课一学期结束, 所以内容相对过多, 完成教学任务是紧上加紧。 (2) 课本理论应掌握到何种程度难以把握。教材一些知识理论性太强, 像科学发展观问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学生到底掌握到哪一层次?是背背理论还是感受小康社会的美好?
4.关于探究的活动。新课程编写体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充分结合。这要求我们的日常教学要注意课本理论与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相结合。课本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 几乎每一框题都是情景导入、情景分析和情景回归这三项内容, 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来呈现。意在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和发现知识, 并运用发现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1) 探究活动的量太大, 对完成教学任务有冲突。学生活动太多又容易冲淡对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 (2) 有些探究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5.关于新课程教学与考试。高考这一指挥棒在牢牢发挥作用。传统的“分数”评价观仍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压力。特别是高考方案滞后, 许多教师方向不明, 因而扩充了大量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提出了过难的要求。另外从现在的配套练习来看, 所谓的配套练习其材料和问题的参考答案陈旧, 特别是答案沿袭旧教材的语言。
二、新课程实施中的应对策略
1.实行集体备课, 加强校本教研, 吃透课程标准, 贯彻新课程理念。面对新的内容、新的理念、新的教材, 如果一个人单打独斗不免会有所偏差, 实行集体备课可以在讨论中相互交流, 摸清教材, 澄清教学模式, 理清教学思路,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2.充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挖掘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最重大的。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教学内容, 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空, 开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采用课件上课, 材料丰实, 图文并茂, 开阔了学生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不错。同时用课件上课, 知识容量大,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课程知识量过多, 课时过少的难题。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小课堂”拓展为“大社会”, 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吸引学生兴趣。
3.依据新课程要求, 强化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是课前师生应各司其职, 注重课前准备, 精心设题。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 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求老师课前就要摸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和了解,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好课题, 让学生搜集、分析、综合有关资料, 为课堂讨论作好充分的准备。二是课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形成良性循环。古人云:“善思则得, 善诱则通, 诱思交融, 百炼成钢。”学生如何思、思什么, 就要看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了, 即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以新课程教学必须做到以“问题”为主线, 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要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4.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有助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浏阳市第三中学)
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两重性, 在革命的危机时刻, 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 导致革命失败,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无不是丧权辱国, 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写作范文学习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 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的分析, 经过正确的评估, 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历
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 强化理论教学,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智力型人材。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2
应试是一次次挑战,更是一个个潜在的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呢?有人认为,扎实的基本功是应试的关键,心理素质用不着太多的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会功成名就。然而,有多少莘莘学子废寝忘食,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结果却迷失在题海和失败之中。面对漫漫的考试准备,他们屡受煎熬,经
常与压抑、失望、厌倦、自卑和失控为伍。还有许多学子,平时考试应付自如,却在高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发挥失常而败下阵来。尚有不少学子,在屡次参加的高考中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例如,第一年上重点线,第二年上一般线,第三年只考上了大专线。可见,实力不仅仅只有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其它一些重要的因素。
我们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力,而是应试中的心理状态。这一结果与许多研究相吻合。例如,有人曾对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应试中的心态,第二位的是考前状况,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视的记忆力却排在第17位。事实上,侧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已经是国家高考改革和各类考试改革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应试中的心态对应试的成功将日趋重要。我们的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防止疲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地克服应试中的挫折,能够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和应试技能,较好地运筹时间,减少应试中的心理损伤。他们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扰乱心智,不会在老师的题海战术中随波逐流,他们视压力为挑战,在压力的环境中沉着冷静,心灵舒展,保持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善于反思、善于探讨学习的捷径,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能。他们不一定有过人的聪明和勤奋,却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劈波斩浪,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考试的成功。可见,应试中的心理状态对考试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几十年的考试较量中,有关各方为了能够取胜,可谓“机关算尽”,却恰恰没有充分重视考生的心理状态。人们对应试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训练,却没有意识到心理也需要系统的训练。在备战考试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运用一些心理战术,如激将法和考试焦虑的简单预防及对策。激将法固然可以激发考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奋发努力,但使用不当就会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干扰学生的学习甚至诱发考试焦虑。对于考试焦虑的简单预防和控制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许多应试尤其是像高考这样的应试不是速战速决的,而是旷日持久的苦战。人们从初中甚至在小学就卷入了这场苦战。在这场持久战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厌学和挫折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复杂的,经验性和说教式的预防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是克服考试焦虑的关键。
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3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来自社会的因素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在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反常规的忙碌着,很难静下心来关爱思想和灵魂。广泛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
1.社会的发展对心理的考验。社会的人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特定的集体中生活。社会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必须根据从社会中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然而这种适应性反应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调,从而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引起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带来情绪体验上的巨大变化,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持久的心理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心理失常,还会影响生理状况。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信息量在急剧膨胀,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人们面临着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等等。
2.国家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个精神文明的建设,致使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全国1.4万大学生中,1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退学率无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失去平衡,价值观出现混乱。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此方面已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仍然力度不够,不能准确有效的落实到位。
3.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的影响。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8%—10%是特困生。
调查表明,这些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70%以上的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
4.网络的大众化和负面冲击。大学生是网络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但是自控力的缺乏让他们乐于寻找刺激,例如借助网络游戏追求不断高升的分数、高贵的身份,依此来获得虚拟的肯定:对暴力游戏的沉迷让他们容易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久而久之,就会促使他们的行为越来越开放、大胆、暴力、色情,以自我为中心,冷漠生命,曲解自尊,贬低自我价值……
5.人才观念的矛盾;中突。社会约定俗成的人才观念、止正处于求知阶段的大学生陷入人生的迷茫。家庭希望他们成为有出息的体面人,替他们选择热门专业和职业,而较少关注学生自己的兴趣、个人发展的意愿。教育出现导向性的误区。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育体制的影响。从学校方面看,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认识,缺乏适应社会、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大学里不能适应独立性较强的环境,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也随之产生或加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纵观全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水平普遍不高。学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还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力,经费支持不足。
3.学校文化氛围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校园内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学习生活的紧张化;业余生活的单调化;陈旧教育思想的导向。
(三)家庭方面的因素
1.教育方式: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大学生在步入学校之前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影响的。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养态度、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向关系。
2.“独生子女”——沉重的爱。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心理、生理疾病是人类个体与社会、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外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最终还要通过主体起作用,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最终完成。根据认知理论,外在刺激并非一定会简单地引起某种反应,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个认知过程,即主体的评价。正是由于主体对客体的不同认知而导致了不同质、量、度的反应,而这种主体的认知结构,是主体在这以前的—切生活经验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的淀积的结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心理问题的集中和综合反映。因此,我们在倡导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的同时,也要从其社会性、复杂性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和要害。
(一)加强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讲,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预防心理疾病同预防躯体疾病一样,关键是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在以往的教育中,由于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的人格缺陷未能被及时发现,成为形成心理障碍的内在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优化自己的人格品质。
自信与坚强会使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棒;网络合理应用会让你更高的飞翔;提高抗挫折的承受力会让你的意志品质更优秀;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二)加强家庭教育,改进教育方法
积极与孩子沟通;耐心参与孩子的活动;换位思考。
(三)学校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师生关系网;给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关注毕业生,帮助其就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四)社会齐动员,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1.制定一些对大学生优惠的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切实解决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只有生活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才能谈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的后备力量,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只有把他们培养好了,社会才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谐。
2.建设专家队伍。为心理学家提供方便服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现在心理专家在有些高校还为数不多,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了专家不专或专家不热的现象。全社会应该重视心理专家及其队伍建设,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一些资金,以便维持他们的教育、培养和咨询。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4
一、培养学生敏锐审美感知力, 以美悟真
审美感知是积累丰富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 对内在感情体验和认识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把握完成。在语文审美教育中, 学生可从优美文字中听到秋虫低吟、落叶叹息;看到鸟飞款款、溪流涂涂;嗅到草香幽幽、花香缕缕, 以至悟到人的悲欢离合, 悟到苍莽浩渺宇宙神秘, 这种多次浮想联翩, 神思飞扬的感觉体验, 能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并逐渐形成正确审美体验。
所谓以美悟真, 是通过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用审美了解人生和把握世界, 认识美、体悟美在生活中的真理和哲理。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太丰富, 对社会和人生认识还比较肤浅, 而阅读文学作品正好弥补这一不足。如读席慕蓉《乡愁》中执著而热烈的家国情怀、鲁迅《风筝》中深沉而真挚亲情主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深味人生理性思索, 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生动地、感性地了解人生、把握世界。审美教育是激发人追求真理, 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学生有了这种真诚态度,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就会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 人的现实与存在, 人的思想与情感, 人的理想与追求, 人的权利与义务, 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屈原追求理想, 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批判精神, 陶渊明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乐而乐”的高贵人格, 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理想、对真理、对光明追求。语文审美教育能把学生导向对人生对社会深邃哲理思考, 从而享受到深层理趣。
二、培养学生独特审美想象力, 以美启智
语文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 培养思辨能力。在审美教育中, 教师把学生带入想象世界, 使他们思维活跃, 调动审美情绪, 构成了新“意象”, 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特想象力。我国古典美学中, 所谓“神思”属于想象范畴。在想象活动中, 主观精神摆脱了现实事物羁绊, 在广袤无垠时空中自由驰骋。在美创造中, 审美想象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美能力的重要因素。
所谓以美启智, 它是通过审美想象能力培养启迪学生智慧, 使其增长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 读史使人明智”。如何才能以美启智呢?首先, 语文教材中, 每一篇文章所包含政治、地理、历史、风物人情等知识, 犹如涓涓细流、绵绵春雨滋润浇灌着学生心田, 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充实着学生头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再现作品中的社会和生活, 从而开阔了他们眼界, 丰富了他们知识;其次, 借助想象学习前人优秀文学作品, 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如读朱自清《春》一诗:“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绮丽景象必须借助于思维去寻索“思而得之”, 诗人写给这个境界添上了神秘色彩, 令人产生奇趣, 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再次, 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创造力, 结晶凝聚在优秀文学作品中, 审美创造力是学生学习典范和楷模。所以, 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有效形式, 审美是处于最自由状态, 它使学生个性得以最充分地展开, 从而使学生产生自由创造能力, 而自由创造力正是健全人格外在表现。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力, 以美怡情
审美情感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第三个要素, 既是审美动力、中介, 又是审美体验效应, 深刻体验学生的丰富情感力, 分享着生命对象, 即刘鳃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国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教育功用在于怡情养性”。“闲情”是指审美心情和情趣, 如果人热爱生活、修养, 追求理想、具有自由而全面发展个性, 那么心灵就会八面来风, 到处有美向他呈现。
所谓以美怡情通过丰富情感力, 培养净化学生情感, 愉悦学生精神, 美化学生心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审美对象—作品中丰富情感因素, 来教化学生情感思维, 使之思随物移, 情因物转, 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它指导学生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 充分调动情感和思维, 神游于文, 认真思考、细细品味, 进入作者所创设意境中, 与作者共振共鸣, 体会作者注入景物中独特感受, 如读徐志摩《再别康桥》诗行中, 流淌着醉心爱、健朗美和全身心, 感受到最无拘无束。把徐志摩“情才”加“奇才”诗性气质和他人生观理想主义内涵, 张扬到了极致真率至情。语文教学中, 学生一旦进入到课文所展示审美领域, 情感就会得到净化, 精神就能得到升华, 情操也会变得高尚。教师要充分利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自然美、人情美、意境美、艺术美来陶冶学生情感。
四、培养学生深刻审美理解力, 以美扬善
审美理解是直觉和领悟, 在感知、想象、情感等各种心理机制, 自由协调运动中, 得到对事物本质把握。它是审美中理性能力, 是审美经验中认识因素。审美理解具有提升感知、规范想象、调节情感功能, 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词含蓄性极强, 往往包含内容比概念更广阔、更丰富。古典美学所提倡“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观点, 对于这些作品中所蕴含意趣、理趣以及深层次美, 仅仅依靠感知、想象是不够, 还必须在审美过程中进行深层次探究与思考, 用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理解去获致。只有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力, 才能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阶段, 才能把学生带回到自我生成、创造、具有鲜明个性色彩“诗意”中去。
所谓以美扬善, 它通过审美理解力训练, 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促使学生心灵, 趋向于善, 走向完美人格。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卢梭认为, 有了审美能力, 人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观念, 并且最后接受同美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因此, 美育可以促进道德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人类道德财富源泉”这些论断, 它说明了审美教育对道德教育重要功用。文学作品中意境最见作家艺术功力, 这些意境或托事言志、或借景抒情、或婉转曲达、或深邃
悠远, 凝聚着作家强烈思想感情和鲜明政治倾向。教师要引导学生, 运用深刻审美理解力去领悟作品中含蓄蕴藉。意境美充分运用中学生审美过程中“移情”和“共鸣”等心理现象, 去认识作品中所蕴含真善美, 鞭挞作品中假丑恶。在对作品深刻理解过程中, 他们往往会生发出对高尚品德、忠贞节操赞叹不已;对丑恶、腐败行为怒不可遏;对美好纯洁事物热烈向往;对悲苦凄惨事件深切同情与审美对象共享悲欢离合、生死荣辱, 进而直观完善自身。这种情感体验, 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 它足可以净化灵魂, 使学生在道德上得到升华, 在精神上进一步完善自身。通过语文审美教育, 可以使外在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自觉命令, 使自然感性和非理性情绪的观念, 实现道德完善, 达到席勒所说, 感性与理性自由完美融合, 最终实现具有“优美灵魂”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5
劳教单位一线警力“透支”问题,多年来始终十分突出,上级部门虽多次强调,基层民警也多次呼吁,但因其危害性尚未被真正认识,加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这一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造成一线警力“透支”问题的主要原因
1.编制问题。编制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劳教单位中的核定编制未满,而未及时补充;二是被其它非警察人员编制挤占;三是受编制限制,进人难。
2.劳教单位办企业占用一定比例警力。由于劳教场所办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业务人员从事产供销,从而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警力。
3.警力配置不合理。表现在:一是机关人员过多,本末倒置;二是中队建制一成不变,浪费了警力资源。许多劳教所不论基层中队收容、管理劳教人员多少,中队建制及警力配置始终保持不变。
4.一线民警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劳教场所普遍实行民警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置劳教人员发生的各种情况及突发事件。由于中队民警人数较少,而中队值班制度规定每天必须要2名民警,因而值班、加班频繁,工作强度大。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连民警间的问候语、口头禅都变成了这样的语言――“今天值班啊”?一线民警几乎享受不到完整的“双休日”。
5.上级要求高,民警压力大。近年来,司法部提出了“两个不允许、一个压缩”、“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的刚性要求,年年鉴定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各项工作管理变成了具体的指标,都是“高压线”,谁也不敢触犯。加之在教人员中涉暴、涉毒、涉黑人员日益增多,二进宫以上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使教育改造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由于劳教场所搞生产、办企业,基层中队民警在抓好教育改造的同时,又要搞好劳教生产。管教上的严要求,生产上的硬任务,统统与奖罚挂勾,一线民警普遍感到思想、工作压力大。
6.一线民警轮岗交流的机会少。一是可供轮换的岗位少。劳教单位中通常分为机关与中队两个部分,因此,可供轮岗的机会少。二是民警素质偏低,不能达到“一专多能”。由于机关工作岗位要求相对较高,从而造成了有些长期在基层中队工作的同志得不到调整、轮岗。
7.打疲劳战,民警心力交瘁。许多劳教单位固守过去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原有的`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意识,致使一线警力长期得不到休整(许多中队民警连每年的干休假都无法安排)。再加上上级“枕戈待旦、严防死守”的要求,造成了一线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试想劳教机关收容管理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设施作保证,只靠“枕戈待旦、严防死守”,只靠拼体力,只靠“24小时不脱管,三大现场不离人”,长此以往,民警必将疲惫不堪,场所稳定也将无法保证,更谈不上矫正违法,反而会造成要求越严,标准越高,出现的问题就越多。
二、警力“透支”带来的后果
1.由于一线民警辛苦,责任重大,造成有些民警不安心基层工作,想上机关,更有甚者要求调动。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正常的人员流动,能给人带来新的活力。然而,仅仅是因为基层工作辛苦、责任重大就不安心本职工作,势必会给场所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由于警力“透支”严重,不少民警体质“滑坡”。据统计,95年以来,我所已有多名一线民警因突发急病而死亡(均为青、壮年),每年均有民警因患各种疾病住院治疗,而且还有许多民警“轻伤难下火线”坚持工作。
本人认为,劳教单位一线警力“透支”问题,除了造成民警不安心本职工作、基层工作、体质“滑坡”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劳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依法治所难以贯彻;二是给监管工作留下隐患;三是教育改造工作难以落实;四是不利于民警素质的提高;五是不利于民警身心健康、家庭稳定和生活质量提高。
三、主要对策和措施: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6
一、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二、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动,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语文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语言,因此,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
第一,积累。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诺言形式,背肯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旬、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主要指背育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着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着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我们的学生,思维就有了凭借,表达就有了材料。
第二,互动。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际,而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
第三,熏陶。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而重在熏陶,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三、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
现代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息的,一切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都可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教材只是这偌大的语文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打个比方来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航行的大海。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建设好港湾,也要从港湾走出去,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在偌大的海洋中探寻自己所要的宝藏。
语文教学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时间上,融历史、现在与未来于一炉,“融历史于现在”很好理解。就是把人类历史遗产的精华引入课堂,让学生来学习。而“让未来融入现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处理好几组关系:
第一,信息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的关系。在组织语文教学时,我们可获得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有现实的,也有虚拟的,但对具体的某次教学来说,其选择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引入教学中,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选择,进行最优化的选择。
第二,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的关系。语文教学打破时空界限之后,一些必然的,偶然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形成复杂的意义形态。语文教学要正视这种复杂性,不拘泥于“一课一题”,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做多方面的探索。但重视问题的复杂性并不等于让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兜圈子”,使教学成为一团“乱麻”,相反,要透过复杂的问题,抓典型,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我们学习的主要问题。这就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目标又不拘泥于目标,既有主题,又关注到“去中心”的话题从而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
四、重在牵引、护航与调控
第一,引导学生对意义进行探寻与创造。语文学习不管形态如何多样,但其价值应定位在对人的关怀和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上。如果把每一次语文学习看作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小场景”的话,那么每一次语文学习都贯串着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创造。,
第二,促进学生对话的生成并调控。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其话题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调控。而过去,我们太注重自己对教学的把握与控制了,把教学当作表演“教案剧”的舞台,从而步入了僵化、机械化的“死胡同”,难以自拔。其实,某次语文教学只能是一个可能世界,而不是一个必然世界,正如我们的未来世界一样,站在现在的时空里所做出的判断,只能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因此,语文学习与教学是在师生、文本的对话中不断寻找话题而展开的。生成与调控是新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把语文教学弄得有声有色。
五、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虽然有形式的差别,但是主题和本质上还是一致的。文学所追求的,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比其它文学类别发展的早,发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长。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六、汉语言文学追求与人的涵养提高
涵养是人的内在气质,也是外在行为表现,涵养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涵养。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涵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涵养的追求。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7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因为无论是生理层面这一基础因素, 还是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因素, 都必须通过心理层面这一中介性因素发生作用,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学习效率。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在决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一线合格劳动者和基层管理者的重任, 中职生经过在职业学校两到三年的学习, 就要踏上工作岗位。在初中毕业生当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而进入职校大门, 成绩不理想, 多是由于学习习惯或心理问题所致。另外, 和普高学生相比, 他们经历了学业上的失败, 还要面临学业转型、学习观及学习方法转变、准备就业、准备适应社会等诸多问题。因此,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心理层面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起步较晚, 管理制度与体制也不健全, 从事心理素质教育的人员相对较少, 一些学校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相关课程没有开设, 相关活动也很少开展。另外, 学生缺乏相关知识, 出现问题也不清楚, 还有一部分学生, 在出现问题之后, 自己不重视或是受一些偏见的影响, 不愿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或接受辅导。这些问题, 都不利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 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便利和需要, 使得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了解甚深,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及时解决;班主任还可以把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心理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 达到双赢的目的。所以班主任既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义务, 又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 要义不容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中职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策略
对于班主任怎样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我结合教学经验, 介绍一些体会, 请方家指正。
(一) 重视相关理论的学习。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班主任心理健康为前提,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已不是其个人问题,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素质教育不同于思想教育, 它不仅需要班主任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需要班主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否则, 班主任就很难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示范和表率作用, 也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等同于思想问题。同时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往往会带来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现代教育的发展, 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更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 也许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班主任应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最直接、最亲近的指导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 “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 但这些因素要想转化为有效影响学生的现实教育力量, 还必须以健康的心理为中介。否则, 其效能的发挥便会大打折扣” (1) 。所以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 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 建立科学详实的档案。
全面、客观、真实地搜集班级学生的相关资料, 是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所必需的, 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材料依据, 所以应当多渠道地搜集材料, 建立班级学生的档案。材料搜集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访问法、作品分析法、测验法等。档案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排行、有无重大病史、爱好、特长、奖惩情况等。
2.背景材料。如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成员有无精神病 (史) 、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
3.观察、访谈、谈话的记录。
4.有样本价值的作品。
5.反映个案心理特征和水平的量化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 搜集能够反映个案心理特征和水平的量化材料, 如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心理健康诊断、智力测验、行为测验的相关材料。
班主任平时要多观察、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状况, 详细记录, 这些记录既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凭据, 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材料基础。
(三) 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
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益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 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 相互沟通, 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1.讲座。班主任要组织开展一些相关讲座, 既可以自己主讲, 如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又可以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辅导老师、校外的专家来主讲。向学生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唤醒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关注, 传授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调适的方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 自觉地维护及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做到未雨绸缪。
2.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友好竞争, 避免恶意的嫉妒;引导异性同学形成纯洁的友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恰当的学习动机, 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效率的提高, 又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3.开展文体活动。班主任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抵御心理问题侵扰的能力, 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文体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文体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磨练学生的意志, 夯实学生抵抗心理问题的身心基础;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 调节学生的情绪;可以促进学生的交往, 有利于同学间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文体活动不仅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且对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4.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班主任应重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在一些关键的时间, 比如开学初、学期末、考试前、重大活动前、实习 (就业) 前对学生进行辅导, 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也可以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5.进行家访。班主任应深入学生的家庭, 从家长那里获得有效的信息, 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帮助父母与孩子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让学生真正从家庭中获得温暖、汲取力量, 通过家长的协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6.设立知心信箱。有些学生有了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不愿启齿与班主任面谈, 因而设立知心信箱就能够帮助解决这一种问题。这种信箱的设立最好是采用电子邮箱, 因为传统的有纸化信箱, 学生匿名投信就无法给予点对点的回复和交流, 电子信箱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直接回复, 规避传统的有纸化信箱的缺点。电子信箱可以不用署名, 学生的心扉往往更能打开, 更能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这种方式比面谈往往更加有效。
(四) 问题发现后的处理。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异常后,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主要可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1.个案辅导。个案辅导的对象主要是“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学业不良或厌学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等。过去采用的一般化教育手段已经难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2) 。个案辅导是解决个别学生问题的有效工作方式, 能解决一些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小组辅导。小组辅导是由咨询者与若干名有类似心理问题或相同心理需要的小组成员组成一个辅导团体, 在经历了一定的辅导过程后, 通过小组组长与成员、成员与成员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咨询方式。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按照美国精神病协会颁布的《心理异常诊断和统计手册》, 将心理异常主要分为焦虑障碍、分裂性障碍、心因性身体障碍、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治疗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应量力而行, 必要时建议他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接受治疗。
以上我就职业学校班主任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及策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作了探讨。在当前心理素质教育尚未有效、普及开展的情况下, 许多学生备受心理问题困扰而无法摆脱, 因而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心理素质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 班主任开展的相关工作也不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部内容, 还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措施, 全面配合、系统化地开展工作, 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教师心理健康读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以仁, 陈芳玲, 林本乔著.教师心理卫生.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3.
[3]陈智.心理咨询:实用咨询技巧与心理个案分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4]汪道之.心理医生.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5]胡江霞.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8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学, 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意识,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呢?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思品课堂上, 教师满堂灌, 讲概念、讲重点、讲理论、讲事例、讲问题的标准答案, 一直讲到让学“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静听、接受、服从。这样势必培养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呆子。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 有问题才会思考, 有思考才会有探索, 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走向课外, 拓宽知识, 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纠正学生对问题意识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 认为课堂上多提问,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启发式教学, 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 不少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 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 而学生的思维毫无锻炼。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 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 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 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问的态度和能力。
二、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敢问”“想问”
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面对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 学生才会有疑问, 因而学生才会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能否得以显现和发展, 往往取决于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传统的思品课堂往往抑制了处于萌芽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的表露,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往往缺乏“表现机会”。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获取知识, 学会方法。只有真正贯彻主体性原则, 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才能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民主气氛,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的大脑是开放的、高涨的, 思维处于空前活跃的状态。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另外, 在课堂上, 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 允许学生以不同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提问, 准许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的个性问题, 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三、教给学生“善问”的方法, 提高学生问的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 学生不善提问是客观存在的, 他们提问题不知从哪入手, 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所以, 教师必须“授之以渔”, 教会其提问的技巧, 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1.
.教师要为学生作如何提问的示范, 并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对教材中的观点、概念、结论、原理等进行质疑。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
2. 从比较中寻找问题。
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 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中, 学生才可以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法律和道德”“自信、自卑、自负”的异同,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 能够轻松地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3. 对教材的课题、框题、标题进行提问。
教材的课题、框题、标题往往是对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对这类问题可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进行提问。如“什么是自强?为什么人当自强?”“人怎么去自强?”“党的基本路线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如何坚持?”等等。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思品课教师应负起责任来。在教学过程中, 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火热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再带着更深刻的问题走出课堂, 体现思品课的思辨之美,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有正确的问题意识,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还要“授之以渔”。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9
一、转变观念, 帮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曾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能解惑, 问能知新, 问是思维、发现的起点.然而在数学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不爱提问, 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师很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也很少有自主提问的欲望, 长此以往, 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淡漠, 提不出问题.为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 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逐渐激活学生“问”问题的内驱力, 变“不想问”为“想问”, 变“要我问”为“我要问”, 养成爱问、想问的习惯.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消除学生“问”的顾虑
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学生有疑不敢问, 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消除学生“问”的顾虑, 为学生提供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空间.要积极地进行心理位移, 把自己适当“稚化”,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一种亲和力, 要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允许学生对老师的错误提意见;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课, 有疑即问;允许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因为不管学生问得是否到位, 是否符合教师的心意, 都有可能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正面引导学生的提问, 在开始时,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必过多地关注问题的质量, 哪怕是幼稚可笑、不着边际的问题, 也不要简单否认, 否则会使提问的学生因提问而感到难堪与遗憾, 从而泯灭掉大胆提出问题的勇气.
三、进行有效指导, 提升学生“问”的水平
在教学中, 应对教材进行问题化处理, 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 从而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及问题的质量.
1. 引导学生在观察主题图中学会提问
新教材在新课导入部分, 根据一节课的知识点, 往往呈现含有数学事实和数学材料的情境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 提出涉及本节课知识点的数学问题, 如问:“从图上, 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 进行自主学习, 建立模型, 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 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学会提问
问题情境的创设, 往往能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 引起思维冲突, 生成新问题.如, 在教学“几分之一”时, 把6个文具盒平均分成2份, 每一份是多少?可用整数3来表示;把4朵鲜花平均分成2份, 每一份是多少?可用整数2来表示;那么,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 每一份是半个西瓜, 怎么表示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学习内容间形成了一种不协调, 此时, 学生提出了“如何用数来表示这半个西瓜”挑战性的问题, 引发了学生问题求索的欲望.这种情境与问题的刺激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建构, 有效学习.
3. 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学会提问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在学生自读教材时, 要求不停留在表层上, 而应对教材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学生思考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作为问题, 向老师和同学提出.如, 在阅读教材“平行”这一概念时, 学生对“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不理解, 于是, 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 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学生在自疑处所提出的问题, 是有效的问题.能提出和弄懂这样的问题, 就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 把课题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引导学生剖析问题, 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 要引导他们进行筛选, 提取具有共性的、符合数学要求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这个过程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过程, 也是学生领略怎样提问题的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时, 每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要注意运用巧妙的指导性语言传递给学生什么是好问题的信息:“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数学价值”, “这真是个好问题, 值得研究”.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同学的提问, 从同伴的提问中获得启发, 提出有效的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身边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因此, 教师应该在学生提问与实际生活间架设桥梁, 适时地把实际生活与所学的知识的冲突呈现给学生, 引发学生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这种冲突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如, 在学习比的知识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 学生联系到班级篮球赛项目比分的后项能是0, 便产生问题:“我们所学的比与篮球赛中的比有什么不同?”实践证明, 联系生活实际, 指导学生提问, 就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善问能力, 并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10
一、体育与健康学习心理障碍的特征
体育与健康学习心理障碍特征,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影响自身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的消极心理状态。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很常见, 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抑郁心理。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自信心不足、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 不主动, 常躲避练习或早退。
2. 过度紧张心理。
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压力大, 学习动作难度大, 失误次数多等, 这些大多能引起学生的过度紧张心理。如果学生过度紧张, 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下降, 学习难度会加大, 这种状况会给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及身心带来一定的危害, 严重地影响学生体育能力的发挥。
3. 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在:一学习某类动作, 学生就害怕, 害怕出现失误, 害怕同学嘲笑, 害怕教师批评、害怕受伤, 这样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并伴随相应的生理变化, 表现为:心跳加快、四肢无力, 打寒战, 出冷汗, 这样就影响了自身的运动能力, 从而导致学习无法正常进行。
4. 自卑心态。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常自我感觉不如别人, 信心不足, 认为自己“笨手笨脚”, 生怕别人看见耻笑, 特别是遇到有点难度的技术动作, 就更不愿练习, 这样长期下来将导致恶性循环, 产生厌倦学习心理。
二、心理辅导的方法
体育与健康学习心理辅导主要是促进运动参与, 并有效的运用激励, 调节情绪。刚柔相济,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以事实或事例正面引导学生, 将心中的积郁进行有益的宣泄, 从而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投入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去。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1. 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是体育与健康学习最大的障碍, 将直接影响其学习中的心理变化。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 学生的个体需要和课堂组织教学往往会产生矛盾, 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其提高对体育价值的认识, 帮助他们逐渐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 向比较理性地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和社会功能转化, 诱导他们自我培养对体育项目广泛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
要“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帮助他们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结合实际, 可以把完成教材内容看做是总目标, 区别对待设立若干个分目标, 如在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难度、技术掌握程度、完成质量, 练习的次数等,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完成各个分目标, 通过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 大部分学生均能很好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在完成练习获得成功时, 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从而主动参与到运动中去, 激发运动热情。
3. 激励法。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没有对优生的偏爱, 也没有对“学困生”的厌弃。相反, 对待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更多地给予关注, 对他们要抱有期望, 要激励他们树立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信心, 针对他们渴望进步的心理需要, 及时发现和表扬其优点,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喜悦,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克服自卑、恐惧等心理障碍。
4. 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自我调控手段。
心理自我调控的手段就在于自我情绪调节。当感觉自己情绪失控时, 做好深呼吸, 想些开心的事情, 控制好情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对学生开展的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教育和人际环境教育, 两者相互作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干净整洁的运动场地、摆放有序的体育器械等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对客观的体育与健康的学练环境有了清晰的认识, 就会调整自己的内心活动,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中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心理素质的水平, 优良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健康成长, 成功学习的基础。心理辅导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 遵循有关原则, 运用适当的方法, 消除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乐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 真正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目标。
摘要: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三维健康 (即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越来越重视。青少年时期, 心理障碍影响着个体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 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体育教师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辅导,体育与健康教学,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凯.优化体育学习心理,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3 (5) :59-60.
变式教学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篇11
1. 新授课变式教学要力戒偏离目标
变式教学是目前中学数学课堂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但有些教师没能准确把握变式教学本质,不顾及知识点本身的落实或者不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体验,造成变式的泛化,使得课堂教学远离教学目标,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它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和载体.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若要真正落实具体的知识点,就应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展开,不要在细枝末节上大搞变式,更不能脱离知识与技能目标,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1 一位教师在上“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苏教版必修五第三章)时,匆忙地完成了课本内容后,着重研究了如下一个题及变式:
源问题:求不等式5x2-10x+4.8<0的解集.
变式1 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如-5x2+10x-4.8<0,你会求出它的解集吗?
变式2 能否把x-0.8x-1.2<0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而求解?
变式3 求不等式3x+2x-2>1的解集.
变式4 求不等式3x+ax-2>1的解集.
本课的重点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展开,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难点是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变式2到变式4都是对分式不等式进行变式,虽然这几个变式都能转化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此变式的设计中所体现的难点是分式不等式转化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化归方法的领悟以及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显然这几个变式没有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重、难点进行.所以此变式的设计表面上层层推进,实际上不仅增加了又一个学习难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淡了教学重点,偏离了教学目标.
2. 复习课变式教学要突出知识迁移
变式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经常被采用,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达到深入的理解.在变式教学中,数学认知理解一般要经历三个层次:其一,操作性理解,即学生懂得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识记性与操作性步骤比较强的简单的问题;其二,关系性理解,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够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其三,迁移性理解,即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所学数学知识迁移到别的情景,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案例2求函数f(x)=x2-2x+3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问题的求解,比较规范的操作性步骤一般是:第一步:配方,求出对称轴方程(不拘泥于配方法);第二步:画图,即画出开口方向及对称轴的位置;第三步:截段,即截取给定区间上的一段图象.这样,观察便知,函数在什么时候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更简便地,只要比较函数顶点和闭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的大小,即可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只要懂得这些简单的原理和方法,无需过多训练,便能非常熟练地求解这类问题.这种理解只是操作性理解.
然而,不少学生却未能正确求解下列问题:
变式1:
问1:若函数f(x)=x2-2tx+3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是2,求实数t的值.
问2:设函数f(x)=x2-2x+3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是g(t),求g(t)的解析式.
问3:设函数f(x)=x2-tx+3在区间t,t+1上的最小值是g(t),求g(t)的解析式.
为什么在给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的区间后,学生能熟练地求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图象确定,其解题的原理和方法有比较强的识记性与操作性.而现在,问1中,对称轴动、区间定;问2中,对称轴定、区间动;问3中,对称轴动、区间动,函数的图象不确定,函数顶点和闭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值的大小也不确定,仅仅靠操作性理解水平,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最后解答.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从操作性理解水平,发展到关系性理解水平,正确求解这类问题呢?
首先,得明白求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要让学生弄清,而不是不加理解地识记所谓的操作性步骤.我们认为,求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主要是要“明朗”区间内的单调性问题.而对于二次函数来说,主要是分清楚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即比较区间端点与对称轴的位置.如果学生对此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那么不论是对称轴动、区间定,还是对称轴定、区间动,抑或对称轴动、区间动学生均能迎刃而解.也即,求解此类问题,需要学生达到关系性理解水平,即对此类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单调性判断、不等式求解、分段函数表示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有比较好的把握.鉴于此,教学中,只要选择上面3个问题中的其中1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即可.
那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呢?教学中该关注学生哪些方面呢?
第一,得让学生明白分类讨论的必要性.可提出问题:读题后,你会怎样去思考?说说你的想法.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提出:比较函数顶点处与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时,教师可追问:函数顶点一定在给定区间内吗?如果顶点落在给定的区间内,那么你怎么比较顶点与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呢?如果顶点不落在给定的区间内,那又怎么办呢?当学生提出:按照“配方——画图——截段”的操作步骤求解时,教师可追问:图象确定吗?如果图象确定,那该如何截取一段?如果图象不确定,那又怎么办呢?让学生自然地领悟到该问题需要分类讨论.
第二,得让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数学是自然的,当学生明白需要分类时,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按照什么来分类?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若学生未能表述,教师可启发:求所给区间内函数的最值,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所给区间内函数值的变化情况究竟怎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函数在所给区间内的单调性.那该怎样分类呢?学生联系二次函数单调性可按照对称轴来区分这一知识,不难明白:可以按照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相对位置来区分,即对称轴在区间的左边,单调性怎么样;对称轴在区间的内部,单调性怎么样;对称轴在区间的右边,单调性怎么样.
当学生明白了分类讨论的必要性和分类的标准后,其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已由操作性理解提升到了关系性理解水平,以上3个问题便可熟练求解了.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当我们改变一下函数的背景,将二次函数换成一个三次函数,或者一个平移后的反比例函数,或者一个三角函数,或者一个对数、指数型的函数等等,有些同学就又不大会了.
变式2:
问4:求函数f(x)=alnx+x2(a为实常数),在区间[1,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的最小值及相应的x值.
问5:已知函数f(x)=x-a-9x+a,x∈[1,6],当a∈[1,6]时,求函数f(x)的最大值的表达式M(a).
为什么不会呢?那是因为,他对问题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关系性理解水平上,还没有跃升到迁移性理解的水平.
为让学生熟练求解不同函数背景的同类求最值问题,教师得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将自己对问题的认知从关系性理解水平提升到迁移性理解水平.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外体育活动,辅导员
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具有的文化层次、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 也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近些年不少调查数据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社会的重要生力军, 调适其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刻不容缓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多种职责、扮演多重角色, 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且关键的工作内容。研究显示, 课外体育活动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且多数学生认同课外体育活动对加强心理健康的推进作用, 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可作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 协调体育教师一起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以引导或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主要由情绪稳定性、自尊自信、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性等几个维度组成, 以下是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
1 可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
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时期, 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来自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往往会造成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研究表明课外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有效性、持续性;也可使学生减轻或迁移各方面的不良情绪, 如抑郁、焦虑, 改善心境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乐观。
2 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常常贯穿着竞争与协作的活动精神, 可以补充和延伸学生缺少的能力素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常常会体验到内心愉悦, 使心境变得积极向上、振奋、努力。课外活动项目需要勇气、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 在这样的过程能够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和沉着冷静的精神,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以达到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3 可满足大学生超越自我的心理、提高社会适应性
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协助性、集体性的特点, 要求大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往, 这种娱乐性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情谊发展, 参加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不良性格特点、培养良好的情商、提高社会适应性;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并尊重他人, 用积极的心态关心自己、家人、朋友等的健康, 利于责任感的培养与提高, 因此,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直接、有效的寻求新奇、超越自我的途径之一。
4 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
大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奋斗过程中会感受到各种压力, 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压力。朱伟的研究表明, 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 心理健康指标中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不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 其中抑郁因子项差异最明显。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可使机体的兴奋状态得到调节, 从而改善因为压力过大而引起的焦虑及抑郁, 最终可调整心理状态, 减轻心理压力。
5 可增强大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在过程中体验竞争与协作, 利于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尤其集体活动项目会大大增强学生间情感上的交流、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减轻孤独感, 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有利于建立彼此间信任、利于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6 可消除疲劳, 改善智力
经常参加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可改善并提高心肺功能、促使大脑供氧充足、消除大脑疲劳, 使头脑反应更敏捷, 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也更利于改善内心疲惫, 使人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而疲劳感下降、情绪稳定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促进、引导和强化的作用。
总之, 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性的行为, 又是一种个体活动, 它通过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增进了学生间的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可有效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满足自我超越的心理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 应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健康效应, 并积极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功效, 试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有效指导。建议可联合体育教师, 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挥体育活动释放紧张、缓冲应激、降低抑郁、提高自信、改善心境的积极效能,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畅通、健康、安全的通道, 从而保证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锴.论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 2013 (1 1) :9 1-9 2.
[2]陈剑兴, 余丽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培育研究[J].成人教育, 2010 (281) :68-69.
[3]朱伟, 李洪强.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3) :1 2 7-1 3 1.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推荐阅读:
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23
中学应重视古诗词教学11-16
农村中学更应重视主题班会08-14
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08-26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11-04
中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1-26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0-28
大学生毕业签订就业协议应注意的问题08-30
中学生心理偏差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