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与安全(精选11篇)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1
何为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认识过程由一连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阶段或环节构成, 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本身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 (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的反映过程, 它是使外界事物的刺激进入人脑的中介和桥梁, 是把人同外界事物联系起来的纽带;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反映过程, 体现为感觉的综合;记忆是人对以往曾经接触过的对象和现象的复现过程, 是使人积累经验, 丰富头脑表象储备的心理保证;思维和想象是人对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知识、表象进行概括、提炼、加工、改造的过程, 是认知心理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以下就感觉、知觉、记忆的特性与安全的影响加以简要介绍。
感觉特性与安全
感觉对机体状况和感觉器官功能的依赖性
不管是哪种感觉, 都同一个人的机体状况有关。人的机体不健康、有毛病或有缺陷, 都直接影响感觉的发生和水平。比如患感冒和鼻炎的人, 其嗅觉敏感度会急剧下降。因此, 为了使人的感受性保持正常, 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劳动者首先应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了疾病, 也要注意及时医治, 带病工作虽精神可嘉, 但从安全的角度看, 不一定可取, 因为这可能会增加事故的隐患。
机能健全的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虽然绝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 都有较高的感受性, 但个体差异比较大, 而且从事不同工种的生产对某种感觉能力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因此, 为了使人与工作相匹配, 在工种分配时应对从业者的感受性进行检查和测定。例如, 对驾驶员来说, 视觉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他们的视力也有特定要求, 详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患有红绿色盲的人因辨不清红绿信号灯, 不宜驾驶机动车辆。
所有感觉都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
一种感受器只能接受一种刺激。刺激的性质不同, 它所引起的感觉就不同。另外, 刺激本身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才能对感受器官发生作用, 也才能被感知。但是, 也并非刺激越强越好, 而是有一定限度, 超过这一限度, 不但无效, 反而会引起不适的感觉。基于这一点,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 就要恰当控制外界刺激的强度, 并根据不同目的适当调节和选用刺激方式。例如作业现场的照明光线, 既不能太弱, 太弱会大大降低视觉感受性, 也不能太强, 太强则使人眩目。
感觉的适应性
所谓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人感知事物, 调节自己的行为等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夜晚与白天, 亮度相差百万倍, 若无适应能力, 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感知外界事物, 调节自己的行为。但适应期的存在又给人感知事物造成了一定困难, 因此在变化急剧的环境工作中, 就有可能出现感知错误, 从而成为不安全因素。
不同感觉间具有相互作用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 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而且还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有关。例如, 飞机噪音 (听觉) 可使黄昏视觉的感受性降到受刺激前的20%。听到那种刺耳的"吱吱"声 (如电锯发出的声音) , 不仅使听觉器官受到强烈刺激, 而且使人的皮肤产生凉感或冷感。食物的颜色、温度等不仅影响人的视觉和触觉, 并且影响人的味觉和嗅觉。不同感觉间之所以具有相互作用, 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体是各种感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不同器官虽有不同功能, 但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因而能相互影响。
感觉的模糊性
尽管人的感觉器官具有很强的感受性, 但对外界事物变化的感知却并不很精确。而且, 虽然外界刺激是客观的, 但对不同的个体来说, 其感受结果却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 感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并非由纯客观刺激所决定, 而是由客观和主观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而从主观来看, 人的经验、知识、情绪等对感觉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点, 在生产活动中, 为了弥补感觉的局限性, 必要时必须借助仪器、仪表等物质手段, 以便客观、精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变化。因此,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 应该把直接感知同间接感知有机结合起来。
知觉特性与安全
知觉的选择性
在心理学中,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头脑时, 总是有选择地、优先地反映少数对象或对象的部分属性, 而对其余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则反映得比较模糊的心理现象。被清晰知觉到的事物便是知觉的对象;而其他模糊知觉的事物便是这种对象的背景。
一般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 反之就越困难。例如, 仪表指针和刻度表盘的颜色如果一样 (或顺色) , 则不易辨别出指针的位置,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尽量使之反差加大;反之则易造成误读。刺激物各部分之间的组成方式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在时间上连续相接或在空间上相隔较近的事物易被人知觉为一组;在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特性方面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被人知觉为一组事物。此外,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 运动的刺激物比静止的刺激物更容易被人感知;在混乱的运动背景上, 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有序的事物易作为知觉对象被感知。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感知当前事物时, 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来理解它们, 并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心理学中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说明知觉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 而是与部分理性活动相联系, 与思维活动相联系的心理现象。和感觉相比, 知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同样的外界刺激, 对于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来说, 其知觉的内容对事物的理解与否以及深刻性等会有很大差异。除人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理解性有明显影响外, 语言的指导或提示, 实践活动的任务, 情绪状态以及心向等也影响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例如, 当环境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明显时, 运用言语提示, 可唤起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对新进厂的工人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由老工人有意提醒新员工注意哪些设备易出危险, 可以强化新员工的安全意识。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 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这种特性即为知觉的恒常性。对知觉对象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 就越有助于感知对象的恒常性。相反, 知觉的恒常性就差。此外, 知觉恒常性还和环境有关, 熟悉的环境有助于保持知觉恒常性。
一般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易成为选择的对象。客体自身的组合规律, 如简明性、对称性、规律性等, 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对象。这就是所谓的良好图形原则。
知觉恒常性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保证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条件下, 仍能感知事物的真实面貌, 从而有利于人适应环境, 这对安全生产也很重要。例如虽然有时某些东西挡住了视线, 人们仍能感知其被遮掩部分。但知觉的恒常性也会给人带来错误的判断, 因为它对于真正变化了的情况仍用原来的经验或老眼光去理解, 因而不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判断, 使人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而给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如某电厂一名工人, 下夜班后看到电梯门开着, 就跨进去, 而电梯由于厅门联锁失灵, 轿门并不在该层, 结果造成坠落事故, 人受重伤。又如某变电所值班员操作时由于跑错间隔, 当用钥匙打不开刀闸的锁时, 误以为该锁已生锈遂用锯子将锁锯开, 强行操作, 造成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错觉
当知觉条件变化时, 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 它倾向于反映事物的真实状态和属性。但是, 有时候人们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 即人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而出现种种歪曲。错觉的种类很多, 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研究错觉的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例如, 飞机驾驶员在海上飞行时, 由于远处水天一色, 失去了环境中的视觉线索, 容易产生“倒飞”错觉。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飞行事故。研究错觉的成因, 在训练飞行员时增加有关训练, 有助于消除错觉, 避免事故的产生。
记忆与安全
记忆是人们积累经验的基础。没有记忆, 无法积累经验, 人类的各种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提高, 一切危险也就无法避免, 安全也就没有保障。在生产活动中, 工人们要看图纸、领料、操作机器、加工零件、组装产品,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记忆的“参与”。如果缺乏记忆, 当看图纸时知道加工产品需用什么型号的钢材 (直接刺激引起感知) , 而当一放下图纸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头脑立即呈现一片空白, 那么生产将无法安全进行。为了提高劳动效率, 工人们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技能并非天生的, 而是在后天实践中通过经验的积累而逐步掌握的。同样,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 工人们需要学习安全知识, 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机器的性能, 接受以往生产事故的教训等, 所有这些, 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3个基本环节。
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 是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根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 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自觉的目的, 也没有经过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又称为不随意识记。有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 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又称为随意识记。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主要靠有意识记。不管无意识记还是有意识记, 通常都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 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例如, 识记安全知识, 常是经过多次听取或默想, 形成巩固的知识从而记住它。当然也可能经过一次感知就能记住, 这取决于安全知识的易理解性和识记人的感兴趣程度。
保持
保持是把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储存下来的过程, 它是识记在时间上的延续。识记不等于保持。例如, 上安全培训课程时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听明白了, 这是识记的过程。但如果下课后许多内容忘记了, 说明这些内容没记住, 即没保持住。
保持的对立面是遗忘。遗忘指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 (或错误地) 再认和重现。它是保持的丧失或被干扰。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是对识记材料加强理解、及时回忆和复习, 并经常应用。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 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变化关系。 (见图1)
再认和重现
再认又称识别。当先前曾识记和保持过的事物再出现于面前时, 人们能把它认出来, 这就是再认。另一种情况是, 即使先前感知或思考过的事物不在面前, 甚至已隔了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仍然能把它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这是重现过程。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2
大学生语言习惯认知与矫正心理对策实践与创新
语言习惯问题造成的`信息传递不通畅成为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大学开展语言习惯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从心理层面展开对策是解决其长时间养成的语言习惯问题的捷径.
作 者:马赫 王冰冰 杨俊德 张成山 韩争艳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613.2关键词:大学生 语言习惯 心理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3
个案1设定计划为主、认知疗法为辅的辅导案例
来访者李某,女,16岁,2000年11月来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李某称自己属于“议价生”(家长出赞助费进入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基础差,在入学时就有强烈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学习的时候也手忙脚乱,费了很大的力气,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由此产生了自杀的想法。第二次咨询时心理辅导员向李某询问了她在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安排方面的一些情况,发现李某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在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学习过程中经常借各种理由给自己放假,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从哪里开始看、看到什么程度等等,时间往往浪费在选择上。
经过分析,确认李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由于自己学习基础比较差、是“议价生”等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学习习惯差,学习时间分配能力不强。
确定了李某的问题之后,心理辅导员决定采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综合使用的辅导模式: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认知结构,帮助她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机制,并且利用鼓励等方式消除其不良的情感体验,使其重新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首先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自我认知结构。心理辅导员告诉她衡量自己不用和他人去比较,只要每天有所进步就很好,并和她一起比较了她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目前的学习状况,使她看到自己的进步。在第四次咨询结束时,李某对心理辅导员说:“老师,我明白您说的超越自己了。我可能不够好,可是只要我每天都比昨天好,我就会很快乐。”
其次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辅导员帮助李某分析自己究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得出的结论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有欠缺,于是与李某商定,让她写一周的时间分配计划,要具体到每小时做什么。在她写出时间分配计划后,心理辅导员帮助她分析计划的优点和缺点,并帮助她完善计划。在计划修订完成后,要求她按照计划一丝不苟地完成。心理辅导员也争取了家长和教师的帮助,督促李某完成学习计划,并要求家长和教师对于她做得好的地方及时鼓励。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心理辅导员对李某进行充分的关注,随时注意她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解决这些问题,对她成功之处加以适时的表扬。一周后要求她做出第二份时间分配计划,并按同样步骤帮助她完成计划……
当第三份时间分配计划最终完成时,李某给心理辅导员一封信,信中说:“今后我每周都会做一个时间分配表,她就是提高我信心的‘小魔法’。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您使我受益终生,我为成为您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至此,对李某的咨询比较成功地结束了。
个案2认知疗法为主、设定计划为辅的辅导案例
学生王某,男,17岁,1999年9月由家长陪同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王某本人很不愿意来,足被家长硬逼着来的。家长陈述王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均为教育工作者,对王某在学习方面管教较严,其他方面经常不管不问,而一旦发现孩子犯错时又非常愤怒,处理方法比较粗暴。父母要求孩子说真话,但听到孩子陈述自己的错误时又忍不住要打孩子,打过之后又后悔,对孩子哄爱有加,表现出对孩子教育的前后不一致性。家长陈述王某小学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从初中开始出现撒谎、偷钱、抽烟等现象,家长痛打了几次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开始不听家长的话。
王某第一次来咨询时非常不信任心理辅导员,认为家长没必要让自己来咨询室,来了也没有什么帮助。在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关系有所改善,王某自我陈述时认为家长一开始不管自己,到管他的时候又不信任他,总对他使用教师对学生“逼供”那一套,有时候他说真话挨打,说假话反倒没事,“到了最后,说谎已经成了习惯,不说谎话都难受”。到了高中,认为自己长大了,没必要听家长的话。家长越不让做的事情自己越要做,“反正他们打了我之后我还足他们的儿子,能把我怎么样”。在外面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当谈到未来时,王某显得很迷惘,认为“那是我爸我妈才天天挂在嘴边的事,反正有他们,我也插不上手”。
经过分析,确认王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错误的认知结构。父母对王某前松后紧的教育方法,养成了王某爱撒谎的习惯。王某认为家长对自己完全不信任,不论自己说什么家长都不相信,不管自己说真说假都没关系,由此也产生了对其他人的不信任。同时王某也认识到了父母严厉惩罚背后的溺爱,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有他们管,自己不用操心”。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王某最大的不良习惯是喜欢撒谎,因此使咨询过程变得很困难。
确定了王某的主要问题后,心理辅导员决定综合使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对王某进行辅导。首先使用设定计划改变王某撒谎的习惯,使咨询能够顺利进行,而且也利用设定计划改变其父母对于他的行为反应。其次利用认知疗法改变王某错误的认知结构,一是改变王某对他人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己父母的不信任,二是改变王某对自己父母“会安排自己未来”的看法。
首先使用设定计划的方法进行辅导。先争取王某父母的配合,告诉他们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心理辅导员和王某的父母共同制定了几个短期计划,一开始让他们对王某尽量尊敬,对其行为不进行太多的表扬或批评;接着在一定的范围内夸奖孩子;然后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使王某获得责任感。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变王某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由近距离的正负面控制改为远距离对行为本身的奖惩。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也和王某约定,每次咨询的时候他都不能说假话,进而升级为“明天一天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下一周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同时取得家长和亲友的支持,对王某说真话的行为进行及时鼓励,逐步改变王某爱撒谎的习惯。
其次,对王某进行认知疗法方面的辅导。一方面,从王某自我感受到的“说真话并没有那么难受”到“原来人人都说话算数”开始,帮助他认识到只有自己相信别人,真正做到尊重自己的自身形象,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才会同等尊重他,从而改变他以前对于自我形象的错误认识,帮助他重新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实例,帮助王某认识到没有人可以代替自己走完一生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帮助王某纠正自己“反正父母会给我找工作”的错误认识。
在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咨询后,王某基本上改变了说谎的不良习惯,开始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并准备努力学习。王某的父母也改变了溺爱加专制的教育方法。无疑,摆在王某和其父母面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改变恶劣的、互不信任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让王某消除不良的行为习题,而是如何帮助和指导王某的学习。以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次咨询也告一段落。在后面的时间里,心理辅导员也对王某进行了相应的学习方面的辅导。
[总结分析]
认知疗法在改变个体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有良好的作用,而设定计划针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细致改造有很好的效果。两者综合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管以哪种咨询方式为主,两种咨询方式是有机结合的,并不是机械组合或泾渭分明的。
2.在咨询过程中,两种咨询方式的时间顺序并不一定足此先彼后,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情况比较严重时,如来咨询的学生有幻想狂、自杀倾向等严重问题,使用设定计划的作用要好得多,而认知疗法在这种问题上的作用就不甚显著。
3.在对这两种咨询方法的使用还不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情况下,心理辅导员不要随意将两者综合使用。
[理论依据]
认知疗法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认为,凡是情绪或行为反应,均与其认知有连带关系。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只要进行认知上的纠正或更改,便可以连带地改善其情绪或行为。
认知疗法的着眼点是通过改变咨询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或改善他们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设定计划足依据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所派生出的心理辅导法。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足,个体的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行为。行为疗法的原理认为,只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罚,就可消除不适应的行为,也可建立所需要的新行为。
论民族审美心理与视觉认知 篇4
一、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性
民族审美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基础造就了具有自身族群面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这一切代表着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体现出各民族对待世界的具体差异,在审美方面,不同族群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文化支配作用。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视觉认知方式直接建立在这一烂熟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人对空间的文化理解最先来自对汉字的学习,汉字是成熟的文字符号,这一符号系统既与中国人的空间观念保持着开放的联系,又有表述意义与观念的丰富手段。所以,中国人一开始就在识字上下工夫,学生习字,开始不一定知道怎么用,他们从临摹开始,通过读、写、背来学习与熟悉这一符号系统,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与汉字相匹配的视觉认知方式。以国画为例,学生通过大量临摹经典作品来认识与熟悉国画的语汇系统,而从小对书法的习练也融汇在其中,最后体现出的视觉创造方式与视觉认知方式是一致的,它同样也对其他视觉传达方式产生了普遍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信息传达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与中国比邻的日本,由于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日本有与中国视觉表达方式一致的地方,同时也保有其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其本土设计师的作品没有冲突和高潮,其中往往渗透着冷淡的平和感与极端的生活体验。这些作品流露出的“寂静”、“精微”、“感伤”与“简约”,成为日本设计的典型风格。例如,设计师佐藤晃一的海报《新音乐媒体》(如图1),画面色彩沉静,白与青构成朦胧、微妙、素淡的画面色调,显得寂静而优美,几何秩序化的纹样简洁而单纯。作品体现出纯净的日本绘画节奏,散发着日本民族浓浓的“和风”与禅意。这种视觉传达方式符合日本民众的基本视觉习惯,可以在审美上引起共鸣,并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视觉心理的满足感,使得民众在解读视觉符号时能够轻松而准确接收设计师传递的文化信息。如果这些视觉信息放在追求内容充实、气韵生动、观念祥和、色彩得体的中国受众面前,受众则会因为审美差异,无法对海报的表达形式产生全面的认同,也就限制了招贴画传递信息的准确度。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区域的视觉传达设计要讲究视觉信息的有效性,必须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上具有的文化差异,从受众相通的审美心理和视觉认知机制出发,将视觉表现置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实现激发受众视觉兴趣、感染受众精神世界的视觉传达目的,以完善的视觉传达方式完成文化交流,促进产品流通。
二、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导致对视觉传达信息的不同认知
不同民族对图形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历史早已证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会随着观看者的民族与文化背景而变化。就是说,一个族群能轻松识别的符号,对另一个族群来说就可能是困难的,更不要说完全把握和记住它们。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学者弗朗兹·博厄斯曾论述过这一现象: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做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变化。[1]这还是在同一大的族群中出现的变化,更何况不同的民族之间。
同一视觉符号在人们的认知上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现代心理学将其归因于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定势,而心理定势就是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内涵。心理定势不是受众具体的心理体验,而是受众对某种体验的文化准备性与倾向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因此,人们在辨别一个图形时,总是自觉地将它与记忆仓库中储备的同类和相近的事物比较、归类,以寻找其文化“位置”,确定其性质,明了其含义。正因为受众的民族心理定势存在差异,同一视觉信息就引起了受众的不同审美感受,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以龙为例,龙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观念形象,它身上集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不论在文化认知还是生活习俗方面,它都是华夏民族最习用的象征形象之一,所以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在近代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以讹传讹,龙被翻译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作为“海洋中恐怖的生命”,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将它视为恶魔的象征。民族审美心理和视觉形象的差异性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纠结为一团,使双方受众既误会了西方的dragon,更误解了龙的形象。显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也依旧在产生误导作用。
不同民族对色彩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通常是先声夺人的要素。其视觉传达效果甚至更优于图形和文稿。人们通常认为,色彩与情绪的关联具有相对稳定的共通性,如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庄重、肃穆,黄色代表和谐、温暖,绿色代表生命、大自然,蓝色表示宁静等等。但是每一种色彩既与现实世界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对应关系,又与不同的民族文化观念血脉相通,从而体现出其精神情感特征。色彩语言作为一种沉淀了民族文化与审美追求的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往往表达一种约定俗成的视觉观念。正如不同民族的文化规则和道德风尚促成了民族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制约着民族的审美习惯,引导着民族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黄色也是皇帝专用色。在古罗马时期黄色也被当做高贵的颜色,代表着财富和权力。在东南亚各国,由于佛教的关系,黄色地位极高,它代表着神与佛头上神圣的光圈。但在基督教中,由于黄色是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大衣服的颜色,而被视为庸俗低劣的下等色,黄色往往与不忠联系在一起。英语中黄色也暗指妒忌、怯懦和败坏等含义。黄色又是落叶的颜色,因此在埃及人、马来西亚人、阿拉伯人、巴西人等民众的民族审美心理中认为它是不幸和丧葬之色,在他们看来黄色是死亡和再生的标志。同一种颜色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皆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既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同样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生活。
因此,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做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色彩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其文化含义,要尊重其历史传统,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当可口可乐进入阿拉伯市场时,了解到可口可乐的品牌标准色(红色)在阿拉伯人民的审美习惯中并不受欢迎,它是一个限制色。为了适应阿拉伯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引起阿拉伯民众对产品的反感,特地把其传统的红色包装换成阿拉伯民众喜爱的绿色,适时地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使成功的设计有力地助推了预期的市场效应。
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不同民族也各有不同的习惯方式,这与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交流时,并不是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某一族群的成员之间有他们共同的话题,也有他们自己的攀谈方式,这与族群的思维模式、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密切相关。例如东方人往往由于阶级关系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上倾向于含蓄和婉转,其交流过程有很多暗示和推测的成分。在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上也是如此,图形往往简洁而寓意丰富。
如图2所示,此为设计师靳埭强为澳门回归所设计的海报。画面单纯、简洁、空灵,寓意深刻。莲花寓意圣洁、吉祥,也是澳门的象征。花瓣落在水面之上,与中国成语“叶落归根”不谋而合,寓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水墨元素构成的圈圈涟漪实际上是由两个套叠在一起的两个“9”组成,取自佛语“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它们同时又共同组成了一个中文“回”字。这些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形象和富有中国民族审美趣味的元素在不断强化和暗示着澳门“回归”的概念,充满了象征意义。海报中富有诗意的视觉语言带有浓重的中华民族心理投影,中国观众也似乎很容易接受这种委婉而富于象征意义的设计作品。但如果让西方人来观看这幅海报,则会对画面中充满隐喻和暗示的视觉符号感到费解,因为他们缺少对这一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认同。因此,设计作品的传达过程一定要注意其传播面与传播对象,要针对受众而设计。这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最终要求。
三、结语
各民族内部都有相对稳定的交流系统,其中,民族文化的规定性无处不在。通常,任何族群都会亲近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文化差异越大,交流就越困难,就容易产生排斥感。每一民族都会依照自己的文化,选择和创造他们所喜欢的视觉形象。视觉传达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与依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的传达不同,其对符号的使用还要考虑形象传达的感性因素。设计作品中的具体形象要注意设计师和受众双方的视觉思维和视觉经验,其文字信息、视觉形象、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与审美判断。要在国际视野下构成一个完美对接的话语系统,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必须关注目标受众的文化心理,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以恰当的方式,向受众准确传递信息。如果没有受众的积极响应,再强的视觉刺激也无法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视觉意义,更谈不上文化信息的传达。
事实上,民族审美心理在视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并不仅对受众而言,对设计师来说也是如此。鉴于人人都有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每一个设计师实际上很难彻底超越那种内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与生俱来的基本影响,设计风格的民族性往往会自然流露。作为一名国际化的设计师,有时需要有意识地消解设计对象中潜在的民族情结,在针对特定民族、国家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必须认清自己固有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习惯,尽可能考虑对方民族不同的视觉认知习惯。在当代设计中,象征、隐喻、借用等表现形式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这使得视觉信息往往更具符号性。设计师与受众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体验要置于同一平台,反复衡量,精心选取受众认同的符号载体,其内在的文化意义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传达方式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纳,从而实现完美地设计阐释。
参考文献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5
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朱虹
近三十年,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有长足的发展,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对这方面知识及技术的了解与应用日感迫切。
随着现代辅导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行为和认知在人的改变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基于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而创设的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改变病人不良认知,进一步改变其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从内在思考的改变促使外在行为的改变。在个别心理辅导实践中,我曾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有理论对操作指导性很强、很具体的感受,但娴熟运用仍需一个过程,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钻研、思考。现仅就一个案例做些反思。
一、来访者情况简介
某男生为我区某区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原就读学校为区内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民办公助初中校。来访者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错但不刻苦,中考时因“差点儿分、差点儿钱”(来访者自述)未考上本区的市重点中学,他认为这是他“今生最遗憾的事”。同时,他开始怀疑是智力不如人才让自己遭此惨败。
二、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前来访者的行为表现及分析
行为表现: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一般不问问题、不举手回答问题,课后写作业丢三落四,测验成绩一般,学习主动性不强,惰性很大;在班内不太爱讲话,与同学交往少,好似谁也看不上,但其父说他内心很想与人交往,原有的一个朋友在对方上了本区市重点高中后渐失联系;言语中流露出不喜欢现在的学校。
分析:中考失利,未能考上理想高中,使原本自视较高的来访者倍受打击,内心产生极强的挫折感,由此形成错误认知:一是这次失败为人生最大憾事,损失难以弥补;二是自己智力水平不高,在考试中必然难以与他人抗衡。错误认知导致来访者进入高中后动力不足,心理压力大,学习状态一直不好,不能全神贯注;与同学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产生了自卑感。这种灾难化、极端化思考方式和随意推论强化了来访者的不良感受。辅导必须从调整扭曲的认知入手。
辅导预期目标——协助来访者克服对“中考失利”这一事件的认知偏误和扭曲,修正其对正在展开的新的学校生活及人际交往方面不正确的判断,摆脱自我欺骗,提升自我效能感,重拾自信、自尊,让情绪、学习状态趋于正常化。
三、实施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一)第一阶段——辅导员为此来访者所做的前两次辅导
1建立良好关系,确定问题的焦点
为测查问题所在,我先采用漫谈的方式与来访者交流其家庭状况,生活和学习的内容及感受,倾听他的叙述,观察反应,捕捉可能存在的症结;随后,为加强针对性、实效性,辅助辅导工作的开展,我在首次辅导后半程为来访者做了瑞文推理问卷测试和心理健康问卷(MHT)测试。
结果表明:来访者瑞文测试成绩百分等级为95,智力水平优秀;在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的8个方面,学习焦虑程度很高,标准分为10分,需要制定特别指导计划加以调适。
2修正认知三角,挑战负向自动化思考
(1)使用思考中断法帮助来访者重新归因
在来访者表达出对自己智力的怀疑时,我出示了瑞文推理测试结果,尽力满足要求向他解释结果的含义,强调结果的可信度,提升他的自信心。随后,我请他思考:中考所谓失利还有没有其它可能的原因。他静默十几秒,告诉咨询员他初中学习一直都不太用功,比较懒,中考前行动晚了。
(2)使用灾变去除法帮助来访者重建认知
在来访者谈到他的最大遗憾是未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时,我问他:结果真的很糟糕吗?能想像一下在你现在这个学校学习的灾难性后果吗?我请他在纸上罗列出来,他用2分钟时间只写了一句话:“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可能比在市重点中学要少”,但他又说:“也不一定。”看来,来访着亦发现对事件的消极影响估价过高,自己对遗憾程度的认知过于夸张。
(3)布置作业,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澄清认识,摆脱功能不良的想法
在来访者谈到他“考进那所破学校”,爸爸肯定不满意,昔日朋友可能也会看轻他,不愿意再耽误时间和精力同他交往时,我询问他从什么地方获得的这些感受,有确实的证据吗?因时间已到,第二次辅导结束前,我请来访者回去后思
考这个问题,并亲自向爸爸、那位朋友询问“我进入现在这所学校学习,你们是怎么看的?”下一次辅导时交流完成的作业。我假定来访者回去后通过深入的探询、仔细的自我分析和审查会产生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有困扰,悲观、消极的情绪可能自动得以处理。
(4)实施后的行为表现
来访者的父亲在二次辅导后的第四天通过电话与我联系,称来访者接受辅导后很高兴,回到家中主动同他说话的次数略有增加。从班主任老师处了解的情况是:上课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了,趴桌子的毛病有所改观,由于即将期中考试,他能找科任老师问一些问题,但还是不太能跟同学交流,常独处一隅看书。
(二)第二阶段——辅导员为此来访者所做的第三次辅导
1交流感受、释放情绪
期中考试后,来访者第三次来到咨询室,我看到他与首次到访时相比,在情绪、态度上已有很大变化:步伐坚定了,神态已不很紧张(第一次来时曾问辅导员为何不关严门,这一次对辅导员故意开着的门没有反应),说话不再反复重复,言语表达清楚。
我询问了来访者前两次咨询的感受及近期状况:来访者自述期中考试前复习得还可以,所以考试成绩在班内处于中等水平,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原以为成绩排名要倒数)。上一次咨询时布置的家庭作业均已完成,父亲检讨了自己由于期望值不当和家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的问题(参考辅导员意见),朋友很高兴来访者主动给他打电话,还诉说了自己刚入学时出现适应障碍、成绩下滑、谁都不想见等问题的苦恼。来访者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2发挥导引作用,进一步提出应对建议
(1)建立信心
我引导来访者充分倾诉,对比辅导前后不同的感受,尽力描述自己的情绪变化,澄清思想,确认一些有助于他恢复失调功能、客观评价生活事件的认知。我还充分肯定他积极探询事实,不甘受困于主观经验的做法,指出这才是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
(2)引入应对思想练习,促使来访者走出自我否定
在治疗过程中,辅导员帮助来访者从其原有的自我否定思想转到与之不相容的积极思想上,是辅导过程中一个强化效果的环节,是来访者重建认知,并能在未来从容处理各种事件的不良刺激的很重要一步。
我告诉来访者体验到失败感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陈述,用其代替自我否定思想。
情境指向型自我陈述:“它还不太坏吧!”
与自己学习、生活计划、步骤、行为有关的自我陈述:“只想我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
自我强化的自我对话:“我还是有一些进步的!现在很好啊!”
我为来访者设计了一些可引发失败体验的情境,让他大声地用语言练习应对陈述语。来访者最初非常不适应,不敢大声说,语气很不坚定,由于我执意让他练习,几次之后,在我的示范的带动下,他的陈述越来越有力。坚持完成此过程正是要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我还让他在练习中辅之以深呼吸,学会有意识地放松自己。
四、对实施过程和阶段结果的思考
此案例仅做了三次,辅导过程还可以延伸,不过,至此,来访者的转变已开始朝着预期目标发展。
在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感受和思考:
(1)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在处理焦虑、恐怖、抑郁症上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肯定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在辅导的过程中,表面症状的缓解与内在认知、外在行为的根本性改变是不同步的,甚至始终呈剥离状态。
(2)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与其它治疗技术,如:当事人中心治疗法、放松技术等必须有效地配合使用。
(3)在治疗的各个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定一些家庭作业对治疗大有帮助。
(4)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对来访者的挑战性非常强,需要他直面自己的自我否定思想,自己去评估那些富有个人意义的负面假定,因此,辅导员与来访者彼此合作关系的强弱、来访者接受治疗意愿的高低都至关重要。
(5)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应用对辅导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能否导引来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6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89-01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患者往往都会存在自杀的意念,复发率也比较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表明[1],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杀手。很多抑郁症患者长时间处于低落的情绪中,心情焦虑、狂躁,严重的话会伴有妄想、幻觉等症状,大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症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假如没有及早治疗或者进行针对性的疏解,会转变成慢性,反复发作,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人身安全[2]。抑郁症患者不仅应该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同时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为了探讨心理护理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本文对我院75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5例抑郁症患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干预组中男14例,女24例;患者年龄15-49岁,平均(34.1±5.3);患病时间平均(4.1±0.9)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21例;患者年龄16-50岁,平均年(34.9±6.2);患病时间平均(3.9±1.2)年。两组患者各方面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通过统计学处理后并无显著差异(P >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环境护理、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基础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且加强认知行为治疗。
1.2.1心理护理干预。重护班护士、主管护师以及副主任护师等组成一个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由小组成员评估所有患者的危险程度,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尽可能获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厌世的原因,并且鼓励他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及时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果患者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和缺陷,应该及时协助患者评价、识别,帮助患者纠正,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少缺陷感、自卑感。如果患者伴有自罪感、自责感,要鼓励患者说出其中的原因。如果患者对自己极度失望,应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使患者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1.2.2 认知行为治疗。安排专职心理治疗师负责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问题,及时帮助患者疏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且帮助患者分析认知上的错误以及思维误区,引导患者慢慢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体系。很多患者认知上较为偏执,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多谈一些患者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交流。其次,应该向患者保证会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定期开展集体教育,比如健康讲座、健康宣传栏等使患者掌握更多防治抑郁症的方法。
1.3 评价指标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13.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结 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然而干预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干预组3861.74±7.1142.68±4.71
对照组3762.21±6.0955.28±7.09
T 0.35811.558
P >0.05<0.05
3.讨 论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应该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应该采用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应该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以及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患者的自罪感、自卑感、自责感、自我失望感、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改变患者的治疗态度,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其次,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加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3]。本组研究显示,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不仅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4]。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以行为理论作为指导,只要长期干扰患者对某件事情的判断及认知,就会改善患者的认知问题,进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抑郁症症状。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语言交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错误,使患者建立一套全新的、正确的认知体系,这样可以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生活的信心,从根本上根治抑郁症,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并且进行科学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打消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利.60例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60-61.
[2]杜见芳.抑郁症患者自杀征兆观察及护理防范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74-175.
[3]陈远岭,徐俊冕,李一云,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6(10):228-230.
苏轼的独特认知与心理自适 篇7
一、苏轼是将儒道结合的完美典范
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当一个处在顺境时, 应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主, 励精图治, 奋发有为;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处于逆境时, 可以老庄的“出世”思想为寄托, 超然物外, 从而使痛苦的内心世界变得像山间明月一样宁静, 像江上清风一样流畅。这样的人生会与天地共适, 充满了祥和与幸福。但是在浩浩历史长河中, 在茫茫人间众生中, 真正把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人并不多, 而苏轼是其中最完美的典范。正是由于苏轼把儒、道两家完美结合, 又能以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和挫折, 他才有了豁达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才能铸就后人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苏轼的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为主, 而老庄思想和禅宗悟语则是他遭受政治迫害时用以自我排解的寄托。苏轼虽然以儒家思想为本, 但是又能博采佛道之长, 奉儒而不迂腐, 好道而不厌世, 参禅而不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 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 用乐观, 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中, 苏轼实现了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 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了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 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 他的盖世功业正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造就的。苏轼被贬期间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 成就最大, 黄州就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 如散文前后《赤壁赋》、词《赤壁怀古》等作品。而且, 苏轼在有权力的时候, 就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没有权力的时候, 就淡泊名利, 物我两忘, 旷达自适。这正是苏轼的不同凡响之处, 也是他极具魅力的人格所在。
苏轼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在凤翔, 改革“衙前”役法, 在密州, 拿出库粮收养孤儿。在徐州, 领导人民防洪, “庐于城上, 过家不入”。离开徐州时, “老翁易作婴儿啼”。在杭州, 疏浚西湖, 筑堤引水, 灌溉农田千顷, “苏堤春晓”美名至今;还自己捐钱加上官库资助, 开办免费病坊, 治愈数千病人。在定州, 惩治贪污官吏和骄横军将, 整顿边防部队。贬到惠州后, 还捐钱帮助地方修桥, 又帮助广州地方官用竹筒引白云山的泉水, 解决当地百姓饮用淡水的问题。他的这些政绩, 有口皆碑。他在常州去世时,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他那爱国爱民, 求实求真, 独立不惧, 潇洒自适的生活态度, 成为后世仁人志士倾慕、追求的典范。
二、苏轼对世事人生的独特认知与乐观豁达
人海茫茫, 世事苍桑, 苏轼漂泊一生, 潇洒一世。儒、道、佛各家思想的结合使苏轼的精神世界富有魅力, 蕴含哲理, 因此, 苏轼对世事人生具有深邃的认识能力和独特的认知方式。“认知”是心理学中常用的名词, 是指一个人对事件或其他对象的态度和看法。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 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才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 改变认知, 就可改变情感和意志行为。同样的事件, 对具有不同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人来讲, 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 这正如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一个人情绪上出现压抑、焦虑和苦闷时, 或当一个人意志减退, 行为颓废时, 如果他能够改变对那些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就能够进一步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烦恼, 从而能够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在心理咨询活动中, 这种方法被称为认知疗法及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于某些内心烦恼, 其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独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使苏轼能够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跳出“此山中”, 俯视洞察人间万象。于是同样的事物, 例如迫害、打击和逆境, 在苏轼这里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感受, 他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痛苦中找到欢乐。侥幸活命被贬黄州, 苏轼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又远谪惠州, 苏轼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苏轼的这种幽默与坚强让排挤他的人气恼而无奈, 于是苏轼被赶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 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在这里, 苏轼过着夏无寒、冬无炭、饥无食、病无药的生活, 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写下了“九死南方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而且他还仍然关心着人民的疾苦, 向当地黎族百姓传授中原耕种技术, 设立学堂, 开启民智。
三、《前赤壁赋》是苏轼独特认知的意象表达
就是在这样坎坷的人生境遇中, 苏轼一直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从不向命运低头。虽然新派打击他, 旧派排挤他, 被一贬再贬, 但是他从没有怨天尤人, 苟且偷安。当然, 苏轼也食人间烟火, 并非从未感受过苦闷, 关键是他能够在挫折中潇洒自适,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由于他具有独特的认知方式, 能够在挫折中、在打击中、在逆境中自我领悟、自我排解, 从而达到自我欣赏。这在《前赤壁赋》中有精彩的表现。这篇赋记述了赤壁之游, 通过想象、比喻、夸张, 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三个意象, 以此为依托进行抒情, 构成客观生活图景和主观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意境。苏轼运用赋的主客对话的手法, 表现了他自己头脑中由同样的客观情境所引发的乐观与悲观心态之间的矛盾斗争和苏轼从悲观心态中解脱的过程。作者借“客”之口, 论说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苦闷;然后以老庄思想说服“客”, 实现了自我宽解, 陶醉于清风明月。文章中的“自其变者”和“自其不变者”正是不同认知方式会导致不同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生动概括, 请看:
儿童认知心理与早教产品开发 篇8
视觉作为知觉得主要感知方式, 通常人们认识产品是通过视觉还有触觉来完成的。视觉造型的感知原理是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原理依据, 如形态的心理、形式美法则、错视觉、格式塔心理学。根据形态分类可以得到形态设计的最基本规律, 即人工形态不会自然产生, 一个新的形态设计离不开对现实形态的参考和借鉴, 再融入一些新的设计。造型设计应该是全方位系统考虑形态设计各种因素的形态设计过程。由此, 产品的造型设计可以称为是集技术、艺术、经济为一体的人类有目的的主观性, 创造性活动。天然物体的形态有其形成的自然规律, 通过形态我们认识了他们的形成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人们设计形态的源泉, 人工形态为人所用, 必须将形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完美的结合起来, 既要符合工程的可行性又要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作为儿童早教产品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从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进行设计。
视觉造型设计与构成的关系密切构成是视觉元素在形态中按照美的视觉效果, 力学的原理, 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思维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组合形式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在形态设计过程中, 先要通过精密计算安置所有视觉元素, 以期获得高度的视觉平衡和无限的设计可能, 并创造出视觉上高度清晰的设计风格, 进而探索形态的审美实质和视觉特征, 追求全部设计要素统一的动态平衡效果, 强调通过各种对比因素之间的视觉调整而产生一种活力。通过各种元素的排列组合, 组成特殊的艺术形态, 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和联想, 这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
设计者只有通过产品的系统形象与最终的使用者交流。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者要保证最终设计的系统形象表达了正确的使用者模型。 (图1.1) 儿童早教产品设计要把握设计的规律和特点, 马思洛阐释了设计的三种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本能的设计的基本原理来自人类本能, 在人们之间和文化之间都是一致的, 在本能水平上, 物理特征——视觉、触觉和听觉——处于支配地位。行为水平的设计讲究的是效用、性能。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信息、文化以及产品或者产品效用的意义。
二、儿童消费群的特征及需求
儿童作为一个处于生命初期的, 还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 已经遗传了复杂的大脑结构, 拥有语言和艺术, 能够成为将来社会所学的各种职业人士。所以在早教产品开发中, 可以综合各种有关语言, 认知和创造的内容和产品设产品语意。
儿童作为新生生命个体, 整个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 他充满了好奇感和求知欲,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记忆, 因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十分丰富。儿童的学习特点因此和成人也具有很大不同。儿童的学习以形象和理解意思为基础, 不太注意形式, 因此我们的安排应当贴近实际生活, 安排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建立可信和友好的交互方式, 小孩子的情感很脆弱, 我们的产品设计不能与他们的善良、天真的本性相违背, 减少欺骗和情感的伤害。设想一下对于一个使用没有安全感的产品, 例如使用的材料和不当的设计造成的不悦, 这就不会为儿童所接受。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 遏制不好的下载材料类容进入儿童学习设备也是必要的, 许多现代技术实际上是社会交互的技术, 它是信任的技术和情感的纽带, 社会交互和信任都未被涉及到技术中, 甚至没被考虑, 对产品的研发来说, 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不断优化的交互方法。
丰富交互的形式和手段, 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遵循他们学习的规律, 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各种学习形式, 通过技术的实现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因此交互的方法和概念模式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我们在操作时就只能盲目的死记硬背, 照别人说的去做, 无法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当出现一些故障或情况时, 我们就无法对付, 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设计的全面考察的提升, 我们常常认为产品关注的是技术和他们提供的功能, 然而关注情感成为未来情感开发的趋势, 成功的产品关注的是情感, 尤其是儿童使用的产品怎样产生丰富的体验。
三、儿童的认知心理
儿童学习的动机、需要和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始发点。观察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同时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 适时地创造条件使该兴趣延续和深化下去。如, 有的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持续时间短、容易转换, 家长便应该适时对幼儿的兴趣给予关注, 关注的方式方法则因幼儿所需而异。
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有利于人际之间的互动在家庭中为幼儿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有利于人际之间的互动。沟通、协调、讨论、辩论与合作, 需要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自主的教育氛围。学习内容绝不仅仅是文本知识, 游戏、操作等一切能够使幼儿在身心某一方面有所收获的活动, 不管这些收获是大是小、是外在的还是内隐的、是即时的还是滞后的, 都是幼儿的学习, 人是社会中的人, 人会接受来自外部的信息和文化, 同样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交流与合作, 有些儿童会出现封闭、孤独的现象, 还有些儿童已自我为中心, 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还有许多类似的不良现象, 因此关注儿童身心成长, 使儿童学会表达、互助、互动等都应当成为早教产品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幼儿多感官参与的与其他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对象材料的性质、幼儿需要的性质直接决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从幼儿活动的对象维度上作分析, 可以深入探讨幼儿的活动, 并把握各类活动与幼儿发展之间的现实联系, 例如一些基于平板电脑的儿童软件开发, 通过声音, 画面引导儿童参与学习, 这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知识, 帮助他们更快的学习和认识世界。
四、儿童情绪心理与早教产品开发
当今, 情绪任是人类心理学中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一部分。有人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留物, 大多数人则把情绪看成一个问题, 要通过理性和逻辑思考来加以克服的一个问题。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进化上更高级的动物比原始动物具有更多的情绪, 人类则是情绪最丰富的动物。此外, 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影响人们的决策、思考及行为。
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正面情绪对认知, 学习, 交流, 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关键, 当今的儿童心理研究和早教产品开发应当更加趋向这一面, 快乐可以拓宽思路, 增加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负面的情绪会增加人的忧虑, 使思维变得狭窄。通常来说美观的, 易用的儿童产品更能吸引儿童, 提高儿童的认知与理解, 对于早教产品的设计应当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识特点, 具有优良的产品外观设计, 产品交互设计和优质的学习内容, 只有具备这些要素早教产品才能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 早教产品的开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们首先要分析儿童的学习需求, 生成一个概念设计, 它是一个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 它实际上是一个创新性的想法, 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使我们能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还需要对产品进行细节设计, 它具体并优化了设计的方方面面, 最终完成一个面向制造的产品设计。
摘要:儿童早教产品设计近年来风靡全球, 由此而引发了设计师对该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分析儿童的真正需求, 了解他们的消费心里和消费行为规律, 以其作为我们设计的立足点, 此外从企业的角度考虑, 优化产品外观, 考虑相关技术和生产条件也是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儿童心理特征研究对于我们设计出符合儿童使用和吻合其认知规律的早教产品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心理学的规律和研究方式用于儿童早教产品的开发, 是我们设计的新课题。
关键词:视觉造型,概念模型,认知心理,情绪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美].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9
一、认知心理分析
新闻在广大受众的解读过程中, 受众受其自身复杂的认知心理结构影响对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和判断, 有可能出现“误读”甚至有可能发生异化, 这些认知心理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投射心理
受众在进行新闻信息解读和分析时, 会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 这样既可以快速接受和吸收新闻的传播内容, 对新闻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创新。但是也有可能导致新闻的传播内容因为受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移和异化, 导致受众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样就会导致新闻传播意图发生偏移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二)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受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支配, 它是人们在特有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印象和观点。可以说思维定势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人的认知和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执、甚至僵化, 影响人们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
一旦人们持有的成见和认知根深蒂固后, 他们只会注意到他们已经认定的事实, 无法关注那些与其思想和认知相左的部分, 这是极其不利的。而这些定势心理在受众进行新闻解读时, 就会影响受众全面的分析和看待这些新事物, 导致新闻的传播效果发生异化。比如媒体报道指出板蓝根冲剂能够有效预防甲肝, 有一些人就觉得他们经常冲板蓝根冲剂喝就可以不得“甲肝”, 从而不采取其他任何防治措施, 最终影响“甲肝”的有效预防。由此可见, 新闻在其传播过程中, 极易受到定式思维的干扰, 使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三) 联想心理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 是从知觉先开始的, 作为认知的主体, 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判断、理解、识别, 从而对整个新闻信息形成感知。不过, 受众真正全面理解这些新闻信息, 产生正确的认知, 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联想, 将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受众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相关联想, 才能深层次地挖掘新闻内涵以及内隐的一种认知心理。广大受众的联想思维受到各自阅历、思维方式的不同的制约, 也极有可能导致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发生偏移和畸变。
(四) 期望心理
把受众希望传播媒体能够满足他们某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诉求称之为期待心理。一般情况下, 媒体的传播内容如果在某方面满足了受众的需要, 就会取得良好的积极效应, 当然, 如果新闻的传播内容没有满足受众的期望心理, 就极有可能使广大受众产生消极反应和认知偏差, 产生新闻传播效果异化。当今社会有足够的开放度,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新闻事件, 对媒体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新闻媒体能够解决民众关注的问题, 维护广大民众最根本的利益。但是有很多新闻报道, 特别是一些揭露性的新闻事件, 总是详细说明事件的过程以及结果, 对怎么根治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一笔带过, 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中的权威性, 这也违背了新闻媒体想要表达的最终意图, 致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二、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对策分析
显而易见, 受众的一系列认知心理对新闻传播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想要防范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就要在受众的心理认知方面采取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一) 传播中心的改变
如何对新闻传播效果异化进行有效防范, 主要是明确怎样正确认识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 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不可小视。传统的“魔弹论”对我国的新闻传播影响至深, 它把受众理解为新闻传播过程中被动存在的靶子, 而新闻传播者则成为了传播过程中的中心位置。而事实上, 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信息流动的最终目的地, 以及所要实现的新闻价值都取决于受众, 受众才是新闻传播的终端, 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
新闻的最终社会意义以及新闻传播的价值都只有经过受众的接受和理解才能最终体现出来。新闻报道是为了受众而存在的, 是为了受众采制的, 通过受众的解读和认知才体现了它的现实意义。简而言之, 新闻传播活动只有将广大受众作为中心, 新闻传播者只有建立良好的受众观念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观念的改变, 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及他们作为新闻解读的主体性和被动性, 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达到新闻传播的良好效果。
(二) 变主观为主动
新闻传播者应该持有这样一种观念, 新闻传播并不是单一的向广大受众进行“主观传播”, 而是把新闻传播看成与广大受众的“主动”沟通, 实现新闻传播观念的改变。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过程称之为传播。以往的新闻传播仅仅是传播者实现主观意图, 现在倡导“主动沟通”意味着意义的平等, 新闻信息的流通, 让问题更加明朗化, 产生新的思想与理解。只有与受众不断地进行对话和沟通、对受众进行全面的熟悉、了解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获得他们的信任, 这样才能形成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中心位置, 达到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 注重受众的认知能力
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就必须注重激活广大受众的认知能力, 据传播学理论表明, 信息的传输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读者对于信息的感知能力、处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读能力。只有成功激活受众的认知能力、优化其认知结构, 才能使有着良好主观意图的新闻文本完成导向使命。而受众总是从自身的客观需要、现有的认知体系出发, 对接受的新闻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比较最终获取自己需要的结论。激活受众的认知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受众知识储备的加强
受众获取知识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解读, 认知结构通常是由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操作成分构成。认知结构中, 知识获得成分负责信息的提取和转化, 同时提供相关反馈信息给元成分, 改进加工工序, 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受众要多阅读信息含量大的新闻材料, 增加知识储备, 才能有效地获取和转化新闻信息。
2. 受众感觉通道的激活
受众的感觉通道并不是随意控制的, 在接触相关信息时, 就不能将相关信息快速的提取出来, 不能形成有效认知。这就需要广大媒体的帮助, 通过提供的相关线索、背景材料来激发受众的感觉通道, 使广大受众形成正确的认知。
3. 建立良好的认知策略
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在处理相关新闻信息时, 比较喜欢从证据中得出结论, 并对其进行知识储藏, 不是对证据进行存储。这种认知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受众对于新闻的结果比较重视, 忽视了新闻的来源以及真实度, 这样也会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所以, 要增加“硬”新闻的传播, 减少“软”新闻的传播为受众建立良好的认知策略提供参照体质。同时, 也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帮助受众构建科学的认知策略, 最终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结语:
受众的心理认知结构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对受众的相关认知心理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体系, 形成系统的认知策略, 才能有效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夏云.受众认知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J].新闻爱好者, 2012, 03:12-13.
[2]梅琼林, 高超.从受众的异同心理解读新闻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 2012, 02:8-10.
[3]杨万里.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地市报人, 2012, 06:54-55.
[4]欧阳宏生, 朱婧雯.论认知传播学科的学理建构[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02:34-40.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饮食行为,调查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 人们对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及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 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行为受制于认知, 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 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可以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开放的群体, 对未来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对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及问题的认知好坏尤为重要。为探讨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状况, 了解饮食心理认知的影响因素, 分析饮食心理认知与饮食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 笔者于2012年对某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096人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中男生495名, 占45.2%, 女生601名, 占54.8%;年龄17岁~26岁;城市学生323名, 占29.5%, 农村学生773名, 占70.5%;独生子女占16.6%。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后修订而成。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饮食心理认知及饮食行为, 其中饮食心理认知题9题, 每题认知良好得4分, 不良得0分, 满分为36分, 分为2个等级:良好 (25~36分) 、不良 (0~25分) 。饮食行为题10题, 每题回答很积极得4分, 较积极得2分, 不积极得0分, 满分为40分, 分为2个等级:较好 (20~40分) 、一般 (0~20分) 。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为高, 高中以下为低。每月的伙食支出和零食花费判定标准为:≤400元/≤100元为低、>400元/>100元为高。每月吃西式快餐的次数<2次为少, ≥2次为多。由营养专业教师进行调查, 采取现场发放、不记名填写、现场收回调查表的形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96份, 回收有效问卷1 096份。
2.1 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分布情况
50.8%的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良好, 96.9%的学生关于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有良好的认知, 94.7%的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93.4%的学生关于吃得好就是营养好有良好的认知, 如果对健康有益, 91.4%的学生愿意改变饮食习惯, 89.3%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 64.6%的学生想使自己的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 46.6%的学生饮食的目的良好, 44.3%的学生对饮酒有正确的认知态度, 对于选择食物最主要的依据仅有14.1%的学生有良好的认知。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分布情况
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82.6%, 9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477, P=0.000) ;想使自己的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56.6%, 7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5.471, P=0.000) ;关于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有良好认知的男, 女大学生分别占95.2%, 9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158, P=0.002) ;饮食目的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40.2%, 5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4.380, P=0.000) ;对早餐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92.3%, 9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43, P=0.001) ;对饮酒有正确认知态度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29.1%, 5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3.133, P=0.000) 。对健康有益是否愿意改变饮食习惯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2.3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饮食心理认知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37.8%, 6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47, P=0.000) ;饮食心理认知良好的城市、农村大学生分别占57%, 4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919, P=0.009) ;饮食行为一般, 较好的大学生分别占40.3%, 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6.456, P=0.000) 。不同家庭结构等的心理认知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饮食心理认知对饮食行为总分相关分析
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3.1%, 3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01, P=0.000) ;关于对健康有益是否愿意改变饮食习惯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3.1%, 3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180, P=0.000) ;关于是否想使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5.9%, 4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7.345, P=0.000) ;对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1.9%, 3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030, P=0.025) ;饮食目的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63.8%, 4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8.987, P=0.000) ;选择食物最主要的依据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71.4%, 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9.122, P=0.000) ;关于早餐是否重要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2.7%, 2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833, P=0.000) ;对待喝酒的态度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6%, 4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711, P=0.005) 。关于是否吃得好就是营养好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饮食行为对饮食心理认知总分相关分析
每月的伙食支出低、高的大学生分别占53.9%, 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0, P=0.046) ;从不、偶尔和经常看关于营养和健康饮食读物的大学生分别占14.7%, 49.5%和6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907, P=0.000) ;从不、偶尔和经常给亲人或周围人膳食指导的大学生分别占24.6%, 47.3%和8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119, P=0.000) ;在超市、其他地方购买食品的大学生分别占57.7%, 4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2.439, P=0.000) ;每天吃早餐、不是每天吃早餐的大学生分别占57.4%, 3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88, P=0.000) ;晚上加餐、不加餐的大学生分别占46%, 5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663, P=0.010) 。在不同地点吃早餐等的大学生的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6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饮食心理认知的影响因素有来源地、母亲文化程度以及性别, 其中来源地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 性别是危险因素。
3 讨论
调查发现,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不良。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与来源地、母亲文化程度以及性别密切相关。城市大学生的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比农村大学生好, 这与两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情况有关。经济状况好或饮食消费高的城市大学生可能更注意营养和合理饮食。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着一个家庭的饮食搭配及其子女饮食的合理程度, 且母亲与饮食有关的行为密切影响其子女对饮食行为及营养的心理认知情况,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提示对其子女选择食物有较大的影响[1,2,3]。大多数饮食心理认知题男女生认知良好率均有差异, 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女生更注重外表美, 希望体态苗条、身材好、皮肤好, 从而更注重饮食和营养的心理有关。本调查结果表明, 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与饮食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其中大学生对绝大多数饮食心理认知题认知是否良好都与其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关联, 大多数饮食行为也与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有显著关联。应加强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正确引导, 大力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科学的营养知识, 适合本国国情的饮食文化, 通过各种形式, 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心理认知和饮食习惯, 尤其是男大学生和农村学生, 并帮助其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 从而使其饮食心理认知与饮食行为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Klesges RC, Coates TJ, Sturgeon-T illisch J, et al.Par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r and relative weigh[J].Appl Behav Anual, 1983, 16 (2) :371-378.
[2]Hertzler AA.Children's food patterns-a review:ⅡFamily and group behavior[J].Am Diet Assoc, 1983, 83 (5) :555-560.
认知心理与安全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外科住院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Glasgow评分≤8分)的家属共50名,男26名,女24名;年龄18~6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含高中和中专)学历者19名,高中以下学历者31名;被调查的患者均是1周内因意外情况(如车祸)刚入院的重症患者,其家属范围局限于患者的配偶、父母及其子女,1例患者可同时调查1~2名以上家属。
1.2 研究方法
对50名家属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调查评定。调查时让患者家属仔细阅读问卷上的说明,并限定时间(30min)完成。SDS和SAS各有20个项目,每项均有1~4个等级,当患者家属完成问卷调查后,笔者当场收回后根据SDS和SAS的说明分别为其计分,即得到标准分,再将标准分乘以1.25就获得被调查家属的SDS和SAS评分(T分)。以T=50分为界限,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各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
2 结果
2.1 SDS和SAS的评分结果
50名被调查患者家属SDS平均T分为52.9分,T分≥50分者占76.1%;SAS平均T分为51.2分,T分≥50分者占47.3%;SAS和SDS T分同时≥50分者占27.9%。
2.2 性别对SDS和SAS平均T分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甚大,研究表明,男性家属抑郁较明显,而女性家属焦虑者居多,且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1。
2.3 文化程度对SDS和SAS平均T分的影响
将50名患者家属按学历高低(以高中为界)分为:高中学历以上组(含高中和中专)和高中学历以下组,分析文化程度对SDS和SAS平均T分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越低焦虑越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9);文化程度较高者有抑郁的倾向,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心理需求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传统上,护士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往往忽视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心理需求的反馈[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心理影响的调节因素中,社会支持起重要作用,而家属正是患者最重要和社会支持来源,家属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影响家属的自身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救治和康复。因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应的护理。
住院护士对患者家属提供有效心理支持应充分认识家属需要的重要性,及时提供与患者相关的各种信息。调查结果显示,知道患者治疗预后是家属最突出的心理需求,因此,NICU护士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有关患者的信息,满足其需要,帮助家属应对危急情况。女性家属心理需求和行为改变较男性突出,这与女性的身心更敏感、更脆弱、更外露有关。护士对女性家属,给予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让其有哭泣和倾诉的机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每天让家属有定时探视时间。对第1次入住NICU患者家属,做好入院宣教,使其了解环境、各种仪器和设备,为其提供休息场所。 由于颅脑外伤患者大多是因为车祸等意外原因急诊住院,其家属常常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研究显示,颅脑外伤患者入院1周内有47.3%的患者家属出现焦虑征象,有76.1%的患者家属出现抑郁征象,有29.4%的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并存,与文献报道相似[2]。护士或医师应及早地与患者家属沟通,向其交代患者目前的病情,说明已经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为减少不同的医生或护士提供的信息不一致而导致的患者家属茫然和恐慌的可能性,最好指定一名医务人员每天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进展的情况,并且是当严重的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出现突变时,能够给予患者家属更多合理的解释,这些都会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心情,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准备(包括心理及经济上)。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有助于缓减患者的恐惧心理,并有助于改善预后。护士引导患者家属做一些基础护理工作。例如对鼻饲患者可引导家属准备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并帮助患者进食,家属会有一定的安慰感。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家属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还应加强对入住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不同心态的家属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加强护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减少矛盾,更好地协调医、护、患、家属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在现代化的整体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救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同时要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对文化程度低的家属要特别关注,护士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利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入NICU 1周内的颅脑外伤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独立样本t检验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SDS平均T分为52.9分,T分≥50分者占76.1%;SAS平均T分为51.2分,T分≥50分者占47.3%;SAS和SDS T分同时≥50分者占27.9%。男性家属抑郁明显,而女性家属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焦虑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脑损伤的危重患者家属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在层级护理中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地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症,家属,心理认知,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封晓燕,徐蕴芸,徐艳.神经科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2):248-250.
【认知心理与安全】推荐阅读:
销售人员角色认知与心理保健09-28
心理认知因素05-31
认知心理视角09-07
学生认知心理10-24
认知心理动词11-08
儿童认知心理11-30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08-07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06-11
认知心理学(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11-30
小议消费者认知心理对车体广告的影响论文06-18